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

时间:2019-05-13 01:16: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

第一篇: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

修睦完小 张辉清

在我校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全面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科学地整合教学素材,进一步研究讨论并向科研办莫秀蓉等专家们咨询,在他们的指导下设计出一个最佳的教学模式:“高效课堂五步教学法”。具体分为五个教学环节:营造情境,激趣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理解主题;拓展延伸,升华情感;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一、营造情境,激趣导入

主要通过教师创设情境,营造气氛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导入新课,并启发学生围绕课题,引发质疑,从而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欲望,改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和态度,使学生能积极配合、主动思考,真正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营造情境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1)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情境。一个人的阅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种种情感体验,是每个人最熟悉的,如果将语文课堂上的情感体验,转换成生活的方式进行体验,那等于变语文为生活,让语文更贴近生活。莫美玉老师教学《理想的风筝》,首先提问学生“放过风筝吗?爱放风筝吗?能跟同学们说说怎样放风筝的吗?”一下子就勾起了同学们美好的回忆,大家纷纷举手述说。此时老师收回话题,顺势提问“可是你们见过理想的风筝吗?为什么叫理想的风筝呢?”同学们纷纷摇头。老师接着微笑着说“答案就在文章中,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文吧。” 这样不仅快速导入了新课,还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2)运用实物,演示情境。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在小学语文书本中,往往有许多课文,是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是毫不相干的,学生对这一类课文的直观感受是空白的,所以课堂上,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教师往往要利用一些实物创设情境,让学生对这一类物品有一个直观的感觉。唐宇老师教学《彩票》一课时,首先就拿出了一张体育彩票,微笑着提问学生:“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啊?”有同学认出了,大声回答道“彩票!”唐老师表扬了他真是见多识广。然后继续介绍道“彩票,不记名,不挂失。中了大奖,谁都能拿它去兑奖。但有人却把中了518万的彩票退给了人家。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请大家赶紧自由读课文《彩票》。”就这样,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了新课学习。

(3)借助图画,再现情境。这种情境教学的设计,是最常见的,最容易操作的,小学生的思维,随年龄发展,由形象直观到抽象客观发展。小学生对形象直观的知识更容易接受。和教材配套的教学挂图,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这一需求而设的。莫美玉老师教学《表里的生物》一文时,首先出示了一张钟表的内部结构图,提问学生“钟表里到底有没有生物呢?”一幅画,一个问,一下子就激起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4)运用多媒体课件,融入情境。多媒体课件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恰到好处地使用,可以使小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生动地学习。马宽清老师在教学《故宫》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对北京故宫比较陌生,课堂伊始,通过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建构起对故宫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乐于去学,也方便了同学们学,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

(5)扮演角色,体验情境。角色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和语言的活动,因此利用角色效应,让孩子扮演与教材相关的角色,是大有益处的。角色的扮演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更为贴近,让他们以特定的角色去学习教材内容,或朗读,或表演等,都促使学生带着情感色彩去学习。莫锦辉老师执教《将相和》时,课堂中由学生甲乙分角色表演的“负荆请罪”片段栩栩如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语文实践的舞台,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丰富了文章内容,使角色形象更鲜明,同时让学生在角色的扮演中加深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感悟到廉颇大将军勇于正视错误,知错就改的崇高美德。

(6)借助故事,引发兴趣。把一篇篇幅较大的读物缩成一个简练的故事讲出来,然后告诉学生要想知道其中的细节,就请自己来细细品味。如在学习《鲁滨孙造船》一课时,可先向同学们讲述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的大致内容,然后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其中的一个片段”,这样就能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

总之,教师通过营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仅改变了学生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积极配合、主动学习,而且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阅读教学在初读课文阶段,一定要强化整体感知。首先,整体感知课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利于学生更快地走进文本,深入对话。我们知道,人类在认知事物时总是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基本规律。如果没有总体上的感知,就可能出现类似盲人摸象的笑话。认知事物如此,学习课文更是如此。学生拿到一篇课文,如果对课文没有一点整体印象,怎么可能与课文进行全面对话,从而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呢? 其次,整体感知课文有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全文。

(1)教师范读课文或者播放朗诵录音,学生根据教师范读或者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范读很有必要,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播放朗诵录音也是一种可利用的教学手段。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莫锦辉老师教学《将相和》时,首先播放了课文录音,然后在课文学习时又范读了廉颇十分气愤的一番话,不仅让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而且还有效地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朗读的规律和技巧,提高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2)学生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难读和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自读课文是学生感知、理解课文的一种实践形式,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训练方式,通过自读课文可以培养学生以下几种具体能力:认读能力——辨识生字、学习新词的能力;理解能力——审题、探究文章的能力;质疑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但在学生自读课文前,教师要明确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这样就能避免阅读的盲目性。

(3)读懂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能够采用多种形式表达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如雷艳云老师教学《倔强的小红军》时,学生自由读课文后,要求学生能说出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说他是一个倔强的小红军?

三、精读课文,理解主题

这一阶段是阅读教学的主体阶段。要求学生精读课文,结合语境,感悟字义,了解内容,并理解课文主题。

(1)突破难点词句,进一步读懂课文。学生细读课文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懂的词语,这时首先提倡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方法理解词语。这样,既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其次是小组讨论,最后才是求助于工具书解决语词。这样做能避免学生自己不动脑思考、过份依赖工具书的现象。如唐璇老师教学《陆羽与<茶经>》,在理解词语“如火如荼”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2)理清课文脉落,初步把握课文层次。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并不要求小学生能给课文分段,写段落大意,但它要求学生能够了解课文的层次,理清课文的条理。教学中可在学生细读完后,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先写„„接着写„„然后写„„最后写„„及重点写„„”的形式,引导学生疏理课文内容,能够把课文联系紧密的段落分成几大部分,简要说出大意。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这种形式分析课文条理,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层次及详略的全面把握。莫素梅老师教学《为了五美元的礼物》时,要求学生精读课文后能自己理清文章脉络:先写鲁本发现礼物,再写鲁本准备礼物,最后写鲁本送上礼物,重点写鲁本怎样准备礼物。

(3)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对课文深入的理解,感悟文章主题。

在精读的基础上,组成“互动互助”有效学习小组,先在组内合作探究,然后教师再加以点拨,引导学生感悟-----感悟课文的人物形象,感悟文本的语言,感悟文章主题。

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组成“互动互助”有效学习小组,好中下不同层次学生搭配,指定组长,合理分配发言次序。在合作探究中我们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尊重,学会交流。

强化合作互助形式,各学习小组先由学生将自己对课文的见解或学习心得在小组内交流,每生汇报对问题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交互作用,把个别的发现转化成共同的财富,丰富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认识。然后提出个人在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供全体组员讨论。最后,对达到的共识以及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准备下阶段交流时发表见解,全班进行有效合作探究。学生在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过程中,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深切感悟了文章的主题,达到共赢的目的,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新学习方式。莫美玉老师在教学《理想的风筝》时就采用了“互动互助”有效学习小组的形式,放手让学生去合作探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语文教学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以及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天地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也是情。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充分开发和利用情感这种润滑剂、催化剂,在拓展延伸时,就能达到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形成最佳情感状态,情不自禁地走进文本,从而使课堂学习进入高潮,使学生对文本进一步理解和感悟,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这一环节可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促使学生入情入境,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使学生与文中的情感产生共鸣,并把自己喜欢的句段背诵下来,逐步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为学生今后语言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领悟、掌握读书的方法。如雷艳云老师在教学《酿》这一课文时就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了有效的拓展延伸,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的简要归结,是对学习过程的归纳反思。教师通过课堂小结,不仅能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而且能形成知识体系及一定的结构框架。故课堂结束时,对当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要进行简要归结,并将重点内容以检测题、提问等多种形式进行反馈训练,检查学生当堂掌握知识的情况。

而布置作业是是巩固新知识并形成技巧,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布置作业时,教师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进行拓展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灵活掌握技巧与方法。如语文教学后,学习课文写作手法,仿写一个小片段;课后有效地组织学生编排小报、表演课本剧,进行辩论、开展一次社会调查等。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语文,把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学以致用,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此外,相对传统课堂,高效课堂还增添了“课前三分钟朗读”,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还能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语感。

总之,在实际运用这一模式时,我们应注意根据阅读教材、学生实际和教师的教学特点等,进行灵活处理,并对有关环节作必要的增删,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做到既体现模式精神,又不程式化。目的是教师角色由“控制者”向“引导者”转变,实现了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有效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与活动,让学生学会正确理解课文,体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着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篇:语文教学模式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热爱语文教学.语文是一门最具人文性的学科,它可以使我们徜徉一条绵绵流淌的河流,去感受上下五千年的智慧;攀登一座座巍峨挺立的大山,去体味纵横几万里的尊严;吟唱一首首韵味深远的诗歌,鉴赏字里行间悸动的独行的灵魂;描绘一幅幅五光十色的图画,领略光影调和的缤纷的世态.但现实中的语文教学却另我们不容乐观,站在时代的转折点上,我不禁思绪万端„„

常言道:教无定法,教学有方。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创造过程,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师不能采用一种绝对固定的方法和形式组织课堂教学,但在某一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有时会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呈现一种相对固定的结构形式和程序形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面,提倡目标的多元性、方法的灵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强调课堂应该是开放的、生成性的课堂。

但我认为这并非意味着因此就否定教学的一般规律,因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学习的过程要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这就决定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应该也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目前,新的课改刚刚开始,面对新理念的冲击,许多教师可能感到无可措手,不知该怎样组织课堂教学。针对以上问题,现结合语文学科阅读课、自读课、文言文阅读课、写作课等课型特点,分别谈一下这几种课型的大致教学模式,供老们参考。

一、现代文阅读讲读课

现代文阅读讲读课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多数老师对这种课型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了。我认为,现代文阅读课应体现以读为主的原则,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感悟、学会欣赏、学会质疑、学会评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读六步教学法”组织教学,具体步骤如下: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字词障碍。

这一步骤中,包括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欲望,将学生尽快地导入课文。在初读课文时,学生应发现自己尚未掌握的字词,借助注释、工具书求得新知识,也可向教师求教;教师应给予每一个学生以足够的阅读时间,让每一个学生能完整地了解课文的大意,初步感受课文的内容。

(二)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意。

在学生自主预习,初读课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和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粗读或浏览课文,并就课文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内容可以是字词句的理解,也可以是对人物的评价,或者是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质疑等,这是学生初读文章的收获,也是学生思考和认识的起点。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不仅重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还注重了学生的后续学习,引导学生在读书时养成思考的习惯,做一个有心的读者。

(三)品读课文,自主欣赏,理解课文内容。

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和欣赏课文,如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或感受最深的内容(或字、词、句、段)进行朗读,并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对于精彩的段落也可以引导学生采取包括分角色朗读在内的多种形式进行反复的诵读,这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欣赏品评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思考可以完善甚至代替老师的结论,学生精彩的见解和独特的感受应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精彩段落的诵读又可以使学生更深的融入到作品中,极大地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四)研读课文,质疑问难。加深内容理解。

在深入阅读和分析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学生就课文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既可以提出课文理解上的疑难,也可以就课文内容或写作方面进行大胆质疑,甚至提出改写的意见。学生的质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确有所疑,提出初读课文时的疑难之处,求得班集体的帮助;二是明知故疑,提出初读课文时自己感到有价值的问题,供师生思考;三是提出不同见解,对课文或注释发生疑问,望能讨论解决。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应具备即时组织能力,将学生的众多问题纳入落实课文教学目标的轨道,围绕教学目标,以学生的质疑为抓手,组织学生有序地研读课文,有效地解决疑难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轻易就下结论,或者进行简单地否定,可以先交由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合作解决,教师也可以作为学习的一员平等参与讨论。这一环节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共同的讨论学习中,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自读课文,熟读精思,深入理解赏析。

这一步骤可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或熟读记诵,或深入赏析,或延伸思考,或即时迁移„„这一步骤中,可以是学生的继续“发现”,也可以是教师高屋建瓴的讲解。必须注意的是,一定要让学生比前“四读”时有更为明显的“获得”。

(六)回读课文,收获评价,总结学习内容。

这是课堂教学中知识和方法的梳理与归纳,也是学生阅读后思想认识的提高与情感的升华阶段。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像原先那样要求学生“你应该学到什么”、“你应该记住什么”,而要积极引导学生归纳一下自己通过阅读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可以是情感认识,也可以是知识的积累,还可以谈在写作上的启示等等。我们相信,只要给予学生发言的机会,学生的发现会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得多,而这些内容又正是我们阅读和教学的目标之所在。

当然,以上六个步骤只是课堂教学的大致思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灵活处理,六个个步骤也允许交叉和渗透,如在“粗读课文,整体感知”中也可以“质疑评价”。在“品读课文,自主欣赏,”中也可以谈收获和进行评价,切不可一味地拘泥于形式。

二、自读课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自读课文占一半左右,而自读课的教学又最易忽视、最难落实、最难坚持,必须有一个既符合自读课的教学规律,又能提高自读课教学效益的教学模式来规范自读课的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交互感应”的自读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和“合作学习”的理念,侧重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对学生潜能的开发,让学生学会学习,最终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具体来讲,他有以下优点:

(1)能养成学生良好的自读行为和习惯,在自读中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自学的实践能力。诚如鲁迅先生所言:“读书的方法、窍门,是靠自己读出来的,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得其益,会其智,融其情。”

(2)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自己读出一点,要比教师讲出十点更重要”,久而久之,是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的。

(3)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自读课的教学应当灵活多变,在教学程序上具有一个时间上的序列,这种序列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创设情境。教师创设一种师生彼此接受的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尽快地兴奋起来,积极而又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确定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单元教学目标,可以是前一篇课文的目标迁移,可以是教师根据学习阶段的需要、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所拟的目标,也可以是由学生提出各自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整理,经过讨论后形成师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从而确定教学目标。

(3)自主学习。根据既定的目标,以学生自读为主,进行学习。这个自读,包括学生个体的自学,学习小组的讨论,班集体的合作,教师作为交流者的参与。

(4)反馈总结。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本质是使学生自己承担学习的责任,让学生自己了解是否作了最大努力,在学习中有什么缺点和不足,使自己始终处于学习过程的中心,从而使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有效,持久。

在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交互感应”模式的关键是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获得的需要。必须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助情境教学的吸引力和教师情感的推动力,激发学生的自动力,切实做到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抓住了这一点,就能激励学生个体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保证学习行为持之以恒,最后实现教学目标。

(2)个体与群体交互感应。

“交互感应”模式是一个激励学生个体积极参与和学生群体共同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活动过程,要设置一个学生群体的学习“场”,让学生在这个“场”中,个体积极参与影响群体,群体又影响个体,形成合力,互相激励,共同上进。这个学习“场”,认知与情感互相渗透,以情启真,由境求实,学生的心智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这个学习“场”,学生的语言与思维同时得到训练,学生的左脑与右脑同时得到开发,教学效率得以最大限度的提高。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交互感应”模式中,师生的关系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品质:第一,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共同生活者和伙伴的身份在学生中间,无拘无束地与学生坦诚相处,将自己的所思所虑直率地告诉学生,以此来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理解。第二,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感情或意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对学习感到乏味、困惑,产生焦虑,教师要如实地接纳这些感情,理解这些感情,并且加以有效的引导。第三,深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教师不仅要理解学生的表面行为、态度,而且要理解较深层的,本质的情感。

(4)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

和谐的心理环境是指创设一种不受传统束缚,敢想、敢说、不屈从于权威,不同的意见、想法均能得到重视、尊重、与鼓励的环境。这种环境可以从打破传统的教室座位排列着手,可排列成“马蹄形”、“新月形”、“方形”、“圆形”或“模块形”等。

三、文言文阅读课

文言文究竟应该如何教呢?我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在初一开始学习语文的时候,老师就要给学生讲清楚,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让学生产生学习文言文的欲望和兴趣;让学生明确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意义;使他们懂得珍惜五千年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才有学习的动力。

其次,教师要明确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把握好教与学的度。所谓度,就是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教师应该深入学习和研究,做到胸中有数,了如指掌。教学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决不能离纲超标,无限拓展,也不能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自行其是。

再次,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现在的文言文教学,大多重讲不重读。大概受传统教学讲深、讲透、讲细的影响吧。很多教师喜欢滔滔不绝的讲授。文言文确“有讲头”,也就难免越讲越深。比如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这篇课文,一共才119个字,故事简单,不难理解。花一节课时间,在老师指导下,带着各种问题,采取多种形式朗读,把讨论,欣赏,研究放在读的当中交错进行。在熟读的基础上,看看注释,结合思考练习,想一想,听听老师点拨,学生是能够理解课文的。至于文中谁劝谁学,劝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文中语气怎样,读后有什么启发等等,不用太多讲述,学生会知道,能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理解基本内容”和背诵了。如果用两节课时间教学,翻来覆去的讲解课文,反反复复挖掘义理,不厌其烦的讨论简单问题,就是不让学生熟读,到下课了才布置作业,要求背诵。恐怕学生觉得越听越糊涂,早就失去了兴趣。

我们古人的教学却不是如此。据说古人读书,老师授业,学生有惑才讲解。课本连标点也没有,更没有现在教科书那么详细的注释。老师每天给学生“上生书”,只给学生用红笔点断文句,根据学生年龄资质特征,文化程度深浅,断句的长短各异。然后学生下去,扯开喉咙高声诵读。学生读熟了,能够横流倒背了,文句内容可能还是似懂非懂,但文章主旨大意也许还是知道的。古人有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体会可以证明。当然也有一些有学问的老师,可能要逐字逐句地讲解其中的微言大义,但可以肯定,绝不会像今天的教师,走上讲台就讲得“深入细致”,讲得“字字落实”,也不会搞句子分析,字字对译之类。因为古人文章读得多,背得熟,有一定的语感,又是通过自己诵读来整体感知文章,通过自己思考,粗通大义,明白主旨的,不是老师反复强调,硬塞进头脑的。自己感悟理解的就记得牢,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读的书越来越多,理解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因为前后知识融会贯通,过去不理解的也能理解了。所以古人能把文言文学好,运用文言文写作,并不感到有什么困难。

而今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花了那么多时间,用了那么多精力,学生却不能独立阅读理解文言文。我们应该反思文言文教学,为什么种瓜不能得瓜,种豆不能得豆。现在的中学生任务重,不可能有古人那么多时间,读那么多的书。但古人的教学经验,少讲、多读却是值得借鉴的。尤其是初中生,更要利用记忆力强的特点,多读书,多吸纳,以后反刍,到高中再学习古文,就轻松自如了。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诸葛亮的“观其大略”,就是学习文言文的好经验,好方法,为什么不可以借鉴呢?

我们应当重视读的教学法。把时间让给学生,采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读。不要担心学生不理解,我们要相信他们将来读的多了,会理解的。即使有些不能理解,甚至读了大学都不能理解也无妨碍。我们的语文教师,谁敢说能理解所有的文言文呢?其实有不少学中文的本科大学生,毕业后当了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会发现不少文言文理解不深,或者理解错了,甚至不能理解。何况是中学生呢?而今的中国,可能只有少数专家学者才敢说,能读懂每一篇古文。何必要求中学生过高呢?

根据以上观点,在具体的教学中,建议老师们采取以下模式组织教学:

1、初读,扫清字词障碍

在导入新课后,可让学生采用默读、小声读、自由朗读、师生范读等多种形式尝试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揣摩和把握文章的节奏、重音、语气、语调等,在此基础上熟读课文。

2、精读,把握课文大意

在学生能比较流利且准确地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解自主译读课文,疑难问题可通过同桌或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也可以提交班集体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参与讨论、随机指导,也可以收集学生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在班内以多种形式呈现,引起学生的注意。对于学生没有提出但又比较重要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采取询问学生、求得学生帮助等方式把问题抛给学生,引起学生思考、讨论和探究的兴趣,完成教学重点。最后可以采取让学生复述或直译课文等形式,检查学生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程度。

3、品读,赏析评价文章

在疏通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或发现课文的精彩之处,或就课文提出质疑,同时通过小组学习进行评价和探究,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4、朗读,积累好词美句

在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之后,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读,领会作者思想,把握文章感情,与作者进行交流,与文本进行对话。对于好的句子或段落甚至整篇文章,要指导学生当堂背诵。

5、回读,总结学习收获

在课堂学习结束以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回读全文,从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等方面总结学习收获,形成完整而稳定的知识结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分层设置作业,巩固所学内容。拓展知识能力。

四、写作课

不可否认,许多人对写作教学的研究投入了不少的心血,但对于写作课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人却很少,有关的论述更不多见,多数老师的写作课课堂教学也比较随意。为进一步规范写作课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能力和水平,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教学质量,我们有必要对语文写作课课堂教学的大致思路作一下规范。在具体的写作课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

1、定标拟题

每一节课教师都要依据总体的写作序列训练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依据目标拟定或与学生共同拟定写作训练题目。拟定的题目既要针对写作训练目标,又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还要考虑到青少年学生的心理认同,以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2、思路点拨

教师要依据本节课训练目标和训练题目,指导学生独立地或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形式进行审题,教师进行指导点拨,提出写作要求。这样既开阔了学生思路,又防止出现审题偏差,对于训练学生在写作中迅速吃透命题者意图、领会写作目的很有帮助。

3、写作训练

在学生明确了写作训练目标和写作思路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完成作品,训练学生养成快速成文的习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写作速度,这对于提高学生应考写作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修改交流

文章不厌百回改。学生写作成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的作品进行阅读、修改,使学生养成主动修改的习惯。在此基础上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修改或批阅、评点,给学生创造一个合作学习与交流、相互借鉴和模仿的机会,5、教师评改

对于学生完成上交的作品,教师要在总体浏览学生写作和互批情况的基础上,抽取三分之一左右的作文进行批阅,以发现学生作品中的精彩之处和优秀习作以及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暴露出的普遍问题,并进行归类,为讲评做好准备。

6、讲评指导

根据学生写作、互批以及教师批阅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要对作品的写作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肯定优点和长处,对精彩的段落或优秀的作品要当堂诵读点评或印发甚至推荐发表,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对写作过程中集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要给予指正。如果有必要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二次写作,即在指导讲评的基础上在进行同题写作训练。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六步是就写作教学过程来讲的大致步骤,可以循环进行。在时间的分配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进行调控,可以用2——3节课左右时间完成。

不管是哪一种课型,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首先要大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有一个准确的角色定位,在课堂教学中要扮演好导演和服务者的双重身份,有时还要作为学习的一员平等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让学生在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中阅读欣赏。

2、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感知、自我欣赏、自我评价、自我总结,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注意发现和挖掘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是导演,又是学习的参与者,切不可只顾自己的讲解而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以自己的单一结论代替学生丰富多彩的见解。

3、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如果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出现思维的偏差或者是认识上的错误,教师也要加以相机引导或订正,如果以尊重学生的理解为借口,对学生的认识不讲原则、放任自流,那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阅读能力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这几种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它强调尊重学生的理解、张扬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与新课改内容和中考命题的要求相适应。在以后的教学中,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日趋完善,更适合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

第三篇:语文教学模式

骆驼坳中心小学语文“1342”模式

一、模式提出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明确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新理念,并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语文课堂教学从观念、内容和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重新审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以新课程的相关要求为视点,课堂教学的活动需要重新规划,课堂中教师以及学生的行为方式需要重新规范,只有深刻变化了的语文课堂,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的体现在学校生活之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才能真正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模式的基本步骤

1、激趣揭题,创设情景

课题是课文的窗户,指导学生弄清课题的含义,对深入学习和正确理解课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步骤主要通过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巧设疑问、运用悬念激发学生思维兴趣,借助插图、幻灯、录影、录像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情景等教学手段来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该步骤分为两个部分。自主学习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自己学习新知识,发现新规律,老师在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理性和感性的材料,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合作探究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时,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

3、成果展示,互动交流

通过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将第二步中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想等完全的表达出来,让学生通过交流展示和共享学习成果,引发学生对问题深层次的思考。

4、拓展练习,总结升华

语文既是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能力的过程;又是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本步骤在课文的基础上,运用比较阅读,牵引作品,联系实际、感悟生活等方法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课外知识,让能力得到落实,情感得到升华。

三、模式的解读

“1342”指课堂教学中四个步骤的时间分配比例,实际教学中,若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教师也可以将第二、第三两个环节融合起来,针对问题一个一个将第二第三环节循环操作,但时间比例应大致相当。

本模式是基于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相关的理论研究,为充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第四篇:最新语文教学模式

也看最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石井镇中心小学 赵小香

三月初,教研室苏亚丽老师一行在中心学校李民生校长的陪同下到我校听评课。就苏老师所传达的最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自己感到十分惭愧,反思自己平时的语文课教学,存在太多的问题。

因此我就摘录苏老师所传达的最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以供自己和所以语文老师共勉。

一、高年级语文教学模式

第一课时

要求 :初步把握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语,解决较难部分。基本步骤:

1、初读一到两遍课文(可默读)。读前提出要求:①划出生字生词。② 读后知道写了一件什么事。③有的需要根据课后要求理清层次。

2、巩固生字生词。生字生词要当堂学会,不要下去再浪费时间写。方法是教师就形近字、易混字范写,教学生记的方法,学生可在教师写的时候手指划空学,另外还有多音字也要在第一课时学会。

3、再读课文,要求划出令学生感动的句子、段落或者不理解的句子。这时的读法可指名读,读的过程中要纠正读的不对不准的地方,难句教师可以范读。还有读后要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学以致用——写作方法)

一、细读课文

要求抓住重点段落,重点词来读,来品味,去感悟。

二、落实阅读

要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读重要段落,还要从阅读中积累优美词语,两字的,四字的,可读也可记在阅读笔记上。)

三、渗透写作方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拓展升华

可根据本课推荐课外阅读(与本课相关的内容)

五、归纳总结

1、总结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注意多表扬。

2、梳理本课内容。

3、学生谈收获。

六、布置作业

要布置学生想做的作业。不能像抄生字词语等。

● 教学中存在问题举例:

2、上课前要研究本单元教材要求,重点,难点,考点,在课堂上药消化,另外看清习题,习题的解决要贯穿在课堂之中。

3、拓展要把握好度的问题

与课堂有关的课拓展,内容不能太多。

4、板书要简洁,紧扣课文内容,是关键词,要能提纲挈领课文内容。让学生根据板书就能理清明白课文内容。

5、要求学生背会的教师要先背会。

6、要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要怕学生说错话,说出与离自己的要求很远的话题。

7、不拖堂,一下课就下课,哪怕自己还有没有说完的,下节再说。

第五篇:语文教学模式

低年级“语文主题学习”教学模式

第一课时

1、课文练读、查读

2、随文识字、学词

3、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1、精读指导

2、拓展阅读

3、指导写字

高年级“语文主题学习”阅读教学模式

单元自主预习课

一、出示单元预习目标

1、读准字音

2、正确读文

3、写好1/2生字

二、整体初读

1、引读“单元提示”,明确主题、学习内容。

2、自读整组课文

三、查读检测

四、写好生字

单元预习达标课

一、出示单元达标目标

1.巩固生字

2.流利读文

3.知晓内容

4.写好生字

二、巩固生字

三、流利读文

1.读文要求:朗读整组课文,在正确的基础上读流利。2.把重点句段或难读的、易错的句段多读几遍,达到正确、流利。3.展示读。出示重点句段或难读的、易错的句段,查读纠错。

四、知晓内容 概括每篇课文主要内容

五、写好生字

精读引领课

一、复习

1.听写生字,对照纠错 2.回顾文章主要内容

二、品读课文、方法引领 1.围绕中心问题,学生自读。

2.交流所得。可先小范围交流,再全班交流。

三、拓展阅读,学以致用。略读提高课

一、回顾学(写)法,导入阅读。

二、方法指引,分别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2.汇报交流 3.教师总结

三、拓展阅读

单元整理课

一、出示整理任务

1.整理词语

2.写法整理

3.学法整理

二、单元知识梳理

(一)整理词语 1.出示要求:

(1)会写单元“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2)读准单元“词语盘点”中“读读记记”中的词语。(3)背诵并默写单元“日积月累”。2.检测

(二)写法整理 1.回顾写法 2.汇报交流

(三)学法整理

写出学习本组课文所用的读书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规范

一、创设教学情境

提出数学问题 二、组织有效活动

探究数学本质

三、致力核心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四、组织有效反馈

五、升华经验成果

解决实际问题

深化数学模型

下载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教学模式论文

    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程发展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记得看到这句话时,脑里满是问号,这......

    语文教学模式解读

    杨湾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实验模式解读 一、语文“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1、语文“五环节”的“五环” 五环节就是课堂上的五个步骤,也可以说是五个板块,一堂课就是......

    语文教学模式探究

    语文教学模式探究 “三层三步”递进式课堂教学研究是在以学定教,学案导学的基础上推进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个人、教研组成员专业指导,联手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我认......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归纳、总结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小学新......

    高一语文教学模式

    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课堂模式 1、新授课教学模式: 一、课题导入(每一个专题第一课可以先进行专题解读) 二、目标展示 三、预习检查 四、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五、重难点......

    二年级语文教学模式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出示学习任务一: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读读认认,同桌互查“我会认”,交流难认的字。 坐着读,站着互查,完......

    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初探

    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初探(教学论文) 内容提要:随着时代的要求和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中职语文教学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161”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教学模式(五篇范文)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冉启杰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