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数学素养
近年来,许多数学教育论文中提到要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相当多的高校专业简介中也提到了“数学素养”这一名词,并且不少专业把它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上。那么什么是数学素养呢?数学素养是数学学科所固有的内蕴特性,是在人的先大基础上,通过后大学习获得 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数学观念和数学品质融于身心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在中学数学教育中要实施素质教育,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最根本的一条是建设一支具有深厚数学素养的中学数学教师队伍。
一、广博的数学知识
今后的数学教师,应有这样的能力:不是我有什么,就来卖什么,而是学生想“吃”什么,我就能当场做什么。没有这种能力就难以满足 新时期学生的需求。
1.数学专业知识
中学数学教师应该熟知自己的科目,这种 “熟知”,并不是指仅仅熟悉教材,而是要懂得 “更多”一些,比如数学发展史、数学应用知识。新的数学分支„„
这里特别要指出教师掌握数学应用方面 知识的重要性。当前我们的数学教学现状是: 相当多的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感到数学枯燥无味,认为数学是考试时有用,考试后无用的东西。中国科学院院士姜伯驹指出:我们现在的数学教育不是吸引学生越学越有兴趣,而是越学越害怕,感到数学很难。但是,如果我们能 做到让学生不仅懂得一些数学知识,数学思想,而且让他们在一定的地方能够用一下数 学,在用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觉得自己的知识是有用的,而更多的是觉得要解决问题的话自己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他会有一种求知的欲望,他就能更好地学习数学。然而,事实 上,目前教师掌握的数学应用知识寥寥无几,他们大多数只能在口头上向学生保证“数学是 有用的”,努力规劝学生勤奋学习,却不能指明 数学之用在何处,因而往往是缺乏证据的空洞说教。有些教师甚至连书本上出现的应用题都 分析、解释不清楚,或者搞得很繁杂,致使学生 一见应用题就害怕,一和生活实际联系就手足 无措,更别提对数学的兴趣了。所以,我们对整个数学,特别是数学的应用要有所了解。数学 应用的例子到处都有,如比和比例,利息和利 率,统计和概率,运筹与优化以及系统分析与 决策等等。
时下,与中学数学教师关系密切的数学杂 志有几十种之多,为他们汲取营养提供便利。一些数学新分支,如《组合数学》、《模糊数学》、《图论》等,为教师打开了一个个新的数学之 窗,可先睹为快。又如阅读《数学教育学》、《数 学心理学》、《 思维发展心理学》等书籍可提高 我们的教育理论水平。通过阅读和思考,把积 累的素材上升为理论,转化为能力----教育能力,敏锐地吸收信息的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具有吸引力的语言修养以及驾驭文字、研究论 著和总结的能力等。
2.其它学科知识 数学教师除了熟知自己的学科外,还要懂得其它学科的基础知识。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 的获得和深化,教育科学理论的充实和提高,都与他们所掌握的文化科学知识有着密切的 关系。今大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见多识广,求知 欲旺盛,他们总是用渴求知识的眼光盯着自己 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多方面的兴趣、特 长和素养。教师应该以自己渊博的知识涵养作 为师生双方心灵交汇的载体和纽带,去联结和 影响自己的学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 欲,滋润他们的心灵,唤起他们探索和创造的 热清,激励他们奋发向上。这样的教师才是引 导学生成长的最理想的导师。
二、精湛的教学艺术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如果教 师有深厚的数学功底、渊博的学识,又有精湛、的教学艺术,上课生动精彩、条理分明、深入浅 出、语言幽默风趣、声音宏亮、吐字清楚、板书 工整秀美,那么学生必定会崇拜老师,喜爱他 所教的数学学科,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1.数学教学艺术的含义、意义
数学教学艺术是指教师在数学活动中,以 富有审美价值的、独特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 组织教学,使教与学双边活动协调进行,使学生能积极、高效学习并感受数学美。教师的精湛的教学技能技巧,是教师学识和智慧的结 晶,是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式方法的升 华,是教学规律性与教学独特性的完满结合,是求美与求真的和谐统一。曾有人做过“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① 在活动技能方面,讲课要生动有趣;②在数学能力方面,教学方法灵活,讲课明白易懂。因此,数学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取得较佳的效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数学、善于学习数学,就必须有精湛的教学技能。
2.数学教师应具有的教学艺术
从教学艺术的含义出发,教师的教学应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和独创性等特点。教学艺术的形象性主要表现在形象化的 语言、方法、手段的运用上,即能借助于语言。动作、表情等对所授教学内容给予形象表达;能借助比喻、类比、直观演示、数形结合等艺术 手法对教学内容做形象处理;能借助多媒体电 教手段,使学生通过视听形象学习。高中立几、解几这一部分的教学显得尤为突出。
数学教学艺术的情感性主要表现在各种情感手法的运用上,即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能表 现出情感性的教态,创设出情感性的情境,挖掘出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性因素,置学生于一种情感激发、陶冶的气氛中,如目光暗示、鼓励。表扬、体势语的意境渲染等。作为特定的数学 教学艺术来说,还要做到既重形式体系、重逻辑推理,又重人文意义、重算法算理。
(1)向学生介绍数学史料。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工具,也是一种文化。因此,作为数学知识 的传播者,数学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解题,教会学生应用数学,还需要古为今用,取精用弘,从中挖掘数学的文化内涵,提炼数学的文化价 值,对一门学科,如果不知道它的历史概况,不 熟悉对它的发展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前辈以 及他们的成就,那就不能真正了解该学科,也讲授不好这一学科。以史为鉴,这既是创设问 题情境、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的良好 的素材,也是数学走向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2)讲解算法,更要讲清算理。算法是一种 工具,一种手段,而算理则是一种观念,具有更 多的人文精神。我们不可能奢望每一个学生都 成为数学家,但可以给他们提供一种数学文 化,使他们拥有更多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从中终身受益,这也是数学教育的价值所在。
数学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产物,并且这些 创造性活动在一定程度是按照美学的标准进 行的。数学工作具有创造性,数学教师的责任 正是通过自己的“再创造”,为学生展现出“活” 的思维活动,帮助每个学生最终相对独立地去 完成数学建构活动;数学教师努力通过数学美 和教学美的提示,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激 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美的追求。
数学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较 高水平,必须有较高的道德、文化知识、能力和 心理等多方面的修养。只有在不断加强自我修 养的同时,积极参加数学教学实践,在学习与 模仿的基础上,进行探索与包1新,才能逐渐形 成独特的数学教学艺术风格。
三、树立现代数学观念
数学观念是人们对数学的基本看法和概括认识,表现为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和思维习惯。
1.现代数学观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数学 教育观念上的一场变革。为此,作为现代中学 数学教师,既要对传统数学教学观进行合理继 承和扬弃,又要树立现代数学观,包括:①系统集合观----在整体中研究个体,同时从个体 研究中重新认识整体的意识;②离散连续观----认识事物的离散性、连续性及它们的对立 统一,并以此为出发点去刻画客观世界的意 识;③无限逼近观----善于在事物逼近某个 极限的无穷过程中,巧妙地解决问题;④量化测度观——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整个过程中,能自觉地运用定量分析思想 和量化手段来反映事物的状态及其变换;⑤抽象推理观----指从一类事物中抽象出本质属 性或从一个概念中抽象出新的概念,并用推理 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意识。
2.现代数学观的意义
数学教师掌握现代数学观,才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影响、帮助学生形成现代数学观念,并用之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育中重视数学观念的培养,就应全面发挥数学的形式训1练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教育价值,不能只重视和加强某种价值,而 忽视和削弱其它价值。一个人是否有较高的数 学素养,不仅表现在他掌握数学知识量的多寡,而且还表现他在谈论数学时的深度和广度、使用数学时所反映出来的意识水平以及对 数学在社会、生活中重要性的认识深度。诚然,一个数学教师要具有深厚的数学素 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学无止境,教也无涯,它需要教师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第二篇:新时期高校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新时期高校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作为高校基础专业课之一的数学课程,相对于其他基础专业来说,其影响面越来越广,重要性越来越大,这就要求高校数学教师所具备的职业素养也越来越高。高校数学教师只有具备适应新的教育模式的素养,才能更好地担当起在大学基础课教育中的重要角色。
一、高校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数学教育在文化教育中占的比重很大。在初等教育中,数学始终是一门主课;在高等教育中,数学仍是重要的基础课,一般理工科类专业以及哲学乃至一些人文专业,也都需要进行数学教育。数学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还使学生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策略,促进身心的完善。
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指出:人们走上社会以后,在校所学的数学知识很少有直接应用的机会,因而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出校门后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业务工作,那种铭刻于心头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西点军校之所以设置高深的数学课程,也是因为数学的学习能严格地培养学员们把握军事行动的能力和适应性,能使学员们在军事行动中把那种特殊的活力和灵活的快速性结合起来。数学家辛钦曾说:数学教学一定会慢慢地培养青年人树立起一系列具有道德色彩的特性,这种色彩中包括正直和诚实。
二、高校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1.政治素养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深入发掘其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弄清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增强数学德育的实效性,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高校和谐德育具有积极意义。
高校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功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与时俱进的社会意识和献身教育的职业理想:教书育人;具有热情、坚定、同情、关心、耐心、自制等良好的师德素养。师德是执教者的魂,是耕耘者的根,只有师德高尚、乐于奉献、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影响、塑造学生,才能执著地追求事业的成功。
2.道德素养
叶圣陶认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良好的师德是立身之本,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师德是教师认真对待工作的前提,是教书育人的基础。江泽民在北师大百年校庆讲话时指出:教人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对社会的看法,甚至其举止等等,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数学教师的言行必须高度自律,细微之处也应表现出为人师表的风范,用自己的高尚师德、渊博知识、敬业精神、严谨治学态度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精湛的教学艺术,引领大学生不断增长知识,走向科学知识前沿,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
3.人文素养
现代高校数学教育中,在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数学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其数学人文精神的提升,这样才能使得所培养的学生不仅是专业方面的科学人才,也是更宽泛意义上的文化人才。高校数学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主要是指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程度和知识结构,包括哲学的理论修养、扎实精深的数学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等。特别强调,高校数学教师要有丰富的数学史知识,使数学内容包含更丰富的内涵。因为一个把数学仅仅看成是工具的老师。他只会给出大量的公式和呆板的例题;一个把数学仅仅看成是逻辑体系的教师,他只会依循一种有条不紊却异常枯燥无味的定义一公里一定理的方式去讲授;一个把数学仅仅看做是智力游戏的老师,他会偏爱刁钻的难题而忽略基本工夫:一个认为数学除了包含以上各方面之外还有更丰富内涵的教师,他的教学才会别具一格。
因此,提高高校数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是高校加强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高校数学教师在教好专业课的同时,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数学素质才能得到发展,才能为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理论素质直接决定着教育对象素质的高低。过硬的数学专业知识是从事高校数学教学工作的根本保障。高校数学教师必须首先精通数学专业知识,切实掌握其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对基本定理、公式和概念运用自如,能正确把握重点、难点,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新时期要求高校数学教师必须成为一名创新型教师,不仅应深入掌握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还要了解学科的框架、结构、发展脉络,熟悉学科的历史、现状和社会作用。同时教师还要特别注意本学科的发展动向,不断汲取本学科的新知识、新成果,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所教的学科常教常新,保持旺盛的生机。
第三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本站推荐)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学校办得是否有成效,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的素养。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主要体现在——能让学生从中受益,提高教学水平以及有助于团体良好运转。
1.展示热情。如果你热心于教学,请把它展现出来,让学习充满乐趣。你在教学方面的热情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重要。超越课堂有助于建立团队感,热情是会传染的。
2.熟知你的教学内容。紧跟本专业领域前沿。如果你教幼儿园,应该订阅一份早期教育杂志。如果你教化学,应当参加当地大学的学术研讨会。无论这是你工作的第1年还是第30年,都应该紧跟本专业的发展趋势。
3.组织化。高效率的组织可以使你和孩子们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保持一个执行常规的习惯:收集学生的作业,分发学习材料,张贴课外作业,交流班级新闻,等等。建立类似的常规制度可以使班级运转有序,从而让你拥有更多的时间实施教学,使孩子们忙而不乱。
4.活跃教学。教学有成效的教师是很投入的。他们走来走去,他们不是四处站着而是非常忙碌,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
5.态度友好。伏尔泰说:“一个人每天所做的最勇敢的抉择就是保持一个好心情。”孩子们不需要一个情绪恶劣的老师,他们需要态度积极的榜样。留心听你对他人所说的以及你说话时的语调,你应展示你的耐心、尊重。同样,管理者们也应对教师、学生以及整个社区展示友好的态度。
6.建立成功的班级管理体系。从第一天起就建立并执行你的班级管理体系。纪律和合理的班级结构对孩子们做功课以及拥有一个有序的班级环境是必要的。保持一贯和公正,避免制定无法前后一致执行的规则,因为如果这样,学生们很快就会意识到你所说的并不重要。
7.有步骤地教学。学习的总量是与学习的机会相关的。学生们通过“做”学得最多,而不是通过“观察”“站成一排”或“听”。为你的课程制定一个教育时间表。没有比到学期结束时才意识到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课程学习内容更糟糕的事了。
8.掌握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教师必须与他人友好共事。如果人们不喜欢你作为教师的言行举止,他们就不会想围在你身边,更不用说完成你布置的任务了。对学生来说如此,对你的同僚和学生家长来说,也是如此。教育是与人打交道的行业,良好的人际关系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9.清晰交流。教学有成效的教师能够清晰地传达信息。记住简洁。在讲解时给予演示。在展示新信息时,教师要给予正确的说明。这一过程包括讲解、概述、总结和复习。因为孩子们对其所学以及为什么要学通常是一无所知的。
10.有效提问。提问是一个有力的教学工具,它能促进思维的活跃。要对全班及个人进行提问。当对个别学生提问时,应在叫学生名字之前先提问,给出等待的时间让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思考。不要太快地叫学生的名字。
一个无效的提问方式是:“南茜,你认为爱迪生最有用的发明是什么,为什么?”当某人的名字被提及时,其他人就会放松,不再参与其中了。教师可以这样问:“爱迪生最有用的发明是什么,为什么?”然后停3到5秒钟。这一等待过程能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其中并给学生思考的机会。看起来等待的时间有点长,但这种方法是被很多成功的教师有效运用了的。
11.有区分的教学。对教师而言,最大的挑战就是教一群学习方式、个性和学习速率差异很大的学生。教师需要把听觉、视觉和动手操作技术混在一起。对有些特殊课程,可以按学生相近的特点或技能差距分组。
12.在班级追求成功率。学习总是吃力的学生会变得沮丧,导致行为问题,进而丧失努力。研究表明,成功率要至少达到80%才是乐观的。当学生们不能成功解答问题时,教师应提供进一步的指导或把任务简化至他们能掌握。
13.保持高期望。教师应该期望他们的学生学得好。高期望往往意味着好成绩。一个学生,即使不那么令人愉快或能力较差,教师都应该对他提出要求。学生们尊重那些期望他们做得最好的教师。
14.创建令人愉快的气氛。一个忧郁、单调、沉闷的课堂会降低成功学习的百分比。愉快、开心的课堂才能激励学生学习。教师并不需要创建魔幻王国来促进学习,只需要创建一个令人愉快的课堂,让学生们感觉舒适,这样的气氛是点燃学习热情所必需的。
15.弹性化。教学需要弹性。在教学计划实施中,如果意外的话题出现,你能否做出及时调整?当有必要帮助一个孩子时,你是否对学生们当中不同的惯例、规则足够敏感?当你所做的最好的计划在现实面前失控而不得不做出改变时,你能否还把自己的情绪控制在积极的状态?当然,讲求弹性化,也不能完全不顾教学初衷。
教育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教师所需要的素养根据不同的目标及学校的要求会有所不同。但是以上所列举的这些要点通常是尽责的管理者们在聘用新教师时所要求的,也是他们在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中努力培养并期望其改进的。
第四篇: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本站推荐)
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韩愈把教师的职责归结为“传道,授业,解惑”。在这里,教师绝对是权威和知识的源泉,教师的作用就是把书本中的知识挪到学生大脑中,学生能在考试时回忆起这些知识。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教师普遍以向学生传授知识为己任,重视学生成绩的提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已经把教学变成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以及可预设、可控的一整套规范性操作。教师只要把这一套“经验”学到手,就可以一辈子受用。
受到这种思想影响,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许多教师最终成了很好的经验型教师。例如,为了忠实的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有些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也是多年一成不变的。他们五年、十年教一种课型,由于教材不变,考试题型不变,一切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教室上课只需拿着一本课本,上课内容就是课本中的课文,“教案”就是课文空白处的“眉批”,多年来书不离手,而且是多年不变的一本书。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心情工作着,到了一定年龄后成了一个“富有经验”的教师。然后再“师傅带徒弟”,一代代传下去,最后成了一个按部就班的“教书匠”。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不在于他教多少年的书,而在于他是否用心地教书。多年来的教学体制使一部分教师陷入了一种“教而不研”、“教而不思”的怪圈,严重阻碍了教师的自身专业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仅仅成为一个知识的传授者、一个“经验型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师以“专家”或者“研究者”的角色出现在教育实践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专家型教师,应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并能用此来指导教育实践;具有坚实的学科知识,明确学科的知识体系、构成、发展脉络以及学科内部各个知识之间的关系,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学科的基本内容,能成为该学科的学者和专家;有精湛的教学技艺,并能不断的进行反思;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善于开展教学科学研究,能成为研究者和反思者。
当然达到专家型教师的标准还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更应该具备“智慧型教师”的相关素质。智慧型教师应当具有高智商和高情商,能在教学活动中开明开放、民主平等、竞争合作、自我反思、批判创新,既能把学生叫聪明,又能使教师本人在教学活动中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综上所述,首先对外汉语教师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他们必须通晓所教的专业知识,以及具备扎实的教学理论知识。汉语教师要能理解、掌握并运用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听、说、读、写等技能,并能将汉语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并运用到实践中。汉语老师要能了解和掌握中国的国庆、历史、文学艺术、传统艺术以及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当然也要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了解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概念、跨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并能将这些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实践。教学是一种互动过程,教师的外语水平也是基本条件之一。其次对外汉语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他们必须有加工和驾驭教学内容的能力、能胜任多种教学工作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对教学的控制能力及运用现在技术的能力。当然最重要的是对教学的控制能力。在我看来,这种控制能力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对自己的控制以及对情境的控制。教师要善于了解和观察班级学生的思想倾向和情绪变化,捋清班级的脉搏,对班级的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学生的控制不是监督学生、管制学生,而是掌握情况,因势利导,使教学朝着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当想的发展;教师在学生面前要保持最佳的状态,就要有控制自身心境、情绪和情感的能力。课堂的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教师要具备组织、协调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努力创造和谐的氛围,使班级气氛和谐民主。最后,从生理角度来说,对外汉语教师要真诚和宽容,始终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教师要积极、乐观、敬业,在教学中自发地爱学生、爱教学、爱工作,教师要有良好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他们自己要善于调节情绪,不要因为教学压力、学生的变现不尽如人意等因素而把脾气撒在学生身上。
第五篇: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文学修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周身应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息。如果语文教师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在授课时宏论滔滔、妙语连珠,学生也必定会是如沐春风、如饮甘醇。而要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教师有较高的学识素养及宽阔的视野,在课堂上能结合课文内容旁征博引,吟诗诵词,讲述典故。这样既拓展了学习内容,又能够启迪学生思路,增强课文学习的知识性和文学性,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语文老师,应当把每一节课当作自己语言素养修炼的课堂,将课堂上的每一处的讲解语、小结语、提示语都做精心地准备,将每一篇课文都当作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反复品读其中的滋味。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在课堂上创设情境与学生交流感情,能以情动人,深深地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新课程标准下的现代语文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素养,与时俱进,努力把自己塑造成富有创造性、个性化的学者型教师。
素质教育的发展,对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更具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学实践的同时,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以适应新世纪语文教改的需要。在教学改革中,师生关系的调整是首先受到重视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评价新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的基石,特别是当师生关系变成一种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的时候。”师生关系的调整必然涉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角色问题。
教师在调适自己的角色时,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习得:民主、平等、宽容的态度;激励、启发、引导的方式;自律、超越、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