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应用现代通信手段改善校园学生学习生活
应用现代通信手段改善校园学生学习
生活
专业:物联网技术 姓名:顾湘雪 学号151375002 摘要:从近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而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可谓是一次新的技术革命。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信的改革以及电信市场的开放,人们对于信息传输的容量以及速度有了新的要求,这让光纤通信有了新的不同的局面。目前,光纤通信技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新技术也不断涌现,进而大幅度提高了通信能力,并不断扩大了光纤通信的应用范围。在短短20多年的发展时间内,光纤通信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固有的信息传输模式。新技术不断涌现,大幅提高了通信能力使光纤通信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我国近年来光纤技术的发展而言,光纤技术已经进入了有线通信的各个领域,包括邮电通信、广播通信、电力通信和军用通信等领域
关键词:通信技术 校园学生 学习
一、通信技术的发展
纵观通信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语言和文字通信阶段。在这一阶段,通信方式简单,内容单一。第二阶段是电通信阶段。1837年,莫尔斯发明电报机,并设计莫尔斯电报码。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机。这样,利用电磁波不仅可以传输文字,还可以传输语音,由此大大加快了通信的发展进程。1895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设备,从而开创了无线电通信发展的道路。第三阶段是电子信息通信阶段。从总体上看,通信技术实际上就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技术。通信系统是指点对点通所需的全部设施,而通信网是由许多通信系统组成的多点之间能相互通信的全部设施。而现代的主要通信技术有数字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信息传输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数据通信与数据网,ISDN与ATM技术,宽带IP技术,接入网与接入技术。(1)原理
数字通信即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是通过信源发出的模拟信号经过数字终端的心愿编码成为数字信号,终端发出的数字信号,经过信道编码变成适合与信道传输的数字信号,然后由调制解调器把信号调制到系统所使用的数字信道上,在传输到对段,经过相反的变换最终传送到信宿。数字通信以其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等特点,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网中的最主要的通信技术基础,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网的各种通信系统。程控交换技术即是指人们用专门的电子计算机根据需要把预先编好的程序存入计算机后完成通信中的各种交换。程控交
换最初是由电话交换技术发展而来,由当初电话交换的人工转接,自动转接和电子转接发展到现在的程控转接技术,到后来,由于通信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交换的技术已经不仅仅用于电话交换,还能实现传真,数据,图像通信等交换。程控数字交换机处理速度快,体积小,容量大,灵活性强,服务功能多,便于改变交换机功能,便于建设智能网,向用户提供更多,更方便的电话服务。随着电信业务从以话音为主向以数据为主转移,交换技术也相应地从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逐步转向给予分株的数据交换和宽带交换,以及适应下一代网络基于IP的业务综合特点的软交换方向发展。(2)现代通信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一般是指电信,国际上称为远程通信。随着电信业务从以话音为主向以数据为主转移,交换技术也相应地从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逐步转向给予分株的数据交换和宽带交换,以及适应下一代网络基于IP的业务综合特点的软交换方向发展。信息传输技术主要包括光纤通信,数字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以及图像通信。
二、通信技术如何影响校园学生学习生活
(1)城市规划的提高
现代通信技术提高了城市规划的效率与科学性。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根本依据,是指导城市建设,实施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龙头作用。现代通信技术拓展了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更新了城市规划的方法与手段,大大提高了规划人员的劳动生产率以及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创造性,并且还加强了公众参与。提高了城市规划的效率与科学性。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根本依据,是指导城市建设,实施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龙头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了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更新了城市规划的方法与手段,大大提高了规划人员的劳动生产率以及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创造性,并且还加强了公众参与。(2)通信技术对大学生生活的改善
移动通信技术是现在生活中通信技术应用中最广泛的。如今,无论是在大街上、校园里、公交上、甚至洗手间里等等各自地方各自场合,你都会发现手机在人们手中被使用的景象。人们或低头浅笑,或紧锁眉头,或掩面哭泣,人们完全陷入在手机所带来的感情世界之中。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在通信技术出现之前往往是局限于地域、人数、以及时间的,在通信技术尤其手机出现后,广泛大学生喜爱,为人际交往带来了便捷。通信技术大发展使以前的一对一,快速发展成为一对多,甚至多对多的交流,突破;
地域、时间的限制,调高了大学生的知识,更有利于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不仅如此,通信技术的发展让大学生消费方式有所改善,大部分大学生都选择了网络消费,上网买衣服,网上点餐。让大学生的生活更加便意。
移动通信技术的拍照技术使得大学生随时随地的留下生活中精彩瞬间;手机游戏功能使得大学生开发自己智力和动手能力。总得来说手机移动通信技术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2)通信技术对大学生学习的改善
通信技术的发展之前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往往是局限在校园、媒体,现在大学生可以随时应用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让自己的知识更加广泛,学习起来更加容易,不再局限于书本和老师的教学,更容易更方便的解决了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手机移动通信技术提高了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效率。它本身带来的便捷毋庸置疑,而它在大学校园里的作用就显得更加突出,手机的出现无疑使得现代大学生如鱼得水,这种打破世界地域制的学习交流,满足了大学生高效的生活方式,同事提高并加快了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的效率和节奏
第二篇:现代教学手段应用调查问卷(学生)
现代教学手段应用调查问卷
学校名称: 湖州师范学院 专业:□师范 □非师范 职业:□学生 □教师
1、你的专业是___体育教育______
2、在受教育中你的老师经常使用的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是(可以多选)A/B/C/D
A.计算机 B.投影仪 C.幻灯机 D.其它影音设备
3、你们上课的教室是否配了计算机设备? A
A.都有
B.大部分有 C.无
4、你们的多媒体教室中的计算机是否连接互联网? A
A.联网
B.不联网
5、在互联网上检索各种电子教学资源(如图片、文字资料和课件等)的情况为 A
A.经常使用
B.偶尔使用
C.从不使用
6、使用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库备课的情况为 A
A.经常使用
B.偶尔使用
C.从不使用
7、你的老师经常使用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吗? A
A.经常使用
B.偶尔使用
C.从不使用
8、你对自己使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开展教学的效果的评价: A
A.满意
B.不太满意
C.不满意
9、你觉得目前在教学中使用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F
A.网络教学资源不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B.个人信息技术能力不高,难以深入运用
C.进入发展的高原期,在应用上很难有新的突破
D.硬件条件不齐备,有些设备不到位
E.投入时间和精力太多,难以经常性使用。
F.其它
10、你是否经常利用以下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教学研究活动(可多选)A/ D
A.利用互联网来检索各种学习信息(如使用教学资源库、搜索引擎等)
B.利用互联网与校内教师进行学习研究交流(如使用BBS、BLOG、E-mail、聊天室等)
C.利用互联网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如在线课程、在线培训等)
D.向网络上传有关学习资料(文档、程序、工具等)
11、你觉得目前使用的教学资源库在内容方面还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可多选)B/D/G
A.与教材配套不紧密,教学需要的材料恰恰也没有
B.内容重复而且质量不高,一般在互联网上也能搜索到
C.课件没有源代码,不能进行再开发和加工
D.缺少针对学科的教学工具软件,比如几何画板,POCO-Maker等
E.可供借鉴和参考的优秀教案和教学案例太少
F.学科差别太大,有些学科的素材资源太少
G.其他
12、你的专业是否举办信息技术培训? C
A.是,定期接受培训,如每学年或每学期1-2次
B.是,不定期接受培训
C.否,从未接受任何培训
13、你接受的培训主要内容有(可多选):B C D
A.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常识
B.计算机一般操作技能
C.互联网知识和网络技术
D.课件制作
E.工具软件使用知识
F.其它
D.培训有助于我提高教学质量
E.个人对相关知识与技能感兴趣
F.其它
14、你是否经常访问校园网或本地教育城域网? C
A.每天访问
B.经常访问
C.偶尔访问
D.从不访问
15、你登录校园网或本教育城域网的目的是什么?(可多选)A/C/F
A.下载学习资料
B.进行在线学习
C.浏览教育信息
F.进行教育评价 E.其他
16、你觉得在日常学习中使用校园网或教育城域网,对你的学习是否有帮助? B
A.帮助较大
B.帮助不大
C.没有帮助
17、你认为,我校目前在学习中使用校园网或教育城域网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A
A.学校缺乏相应的推动和鼓励政策
B.网上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
C.网上的资源内容陈旧、更新速度慢
D.学生使用的积极性不高
E.学校网络速度太慢
18、学校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人员和部门对你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支持:B
A.支持很大很及时
B.有些帮助但主要还是靠自己
C.没有支持
19、你认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首先应该在哪些方面多努力(最多选三项): D/E
A.加大硬件投入,升级个人电脑和校园网,更新老旧设备
B.及时引进新型教育技术装备,如电子白板、数字实验室、网络微格教室等
C.加大软件投入,购买或引进各类网络教育资源
D.加强培训,信息技术培训与教育技术培训并重,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并重
E.制订具体措施,鼓励学生积极运用信息技术,鼓励交流和共享
F.为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数字校园文化 20、你通常在什么时候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A/B A、根据需要尽可能用 B、条件允许时采用 C尽量不用 D、从来不用
21、你认为自己在计算机应用方面最需要加强的是 B/C A、计算机基本操作 B、常用软件的使用 C、网页和课件制作 D、网络知识
22、课件制作与应用水平C A、不会制作 B、曾尝试制作但不太好 C、能制作并应用 D、相当好的制作并应用
23、你认为自己目前最需要哪方面的培训: A/C/D ;
A、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B、课件制作 C、网络安全 D、设备维护 E、课题研究
24、你认为教育局或教师进修院校应对你们在哪些方面做出帮助呢?
能各加系统的进行培训和操作
第三篇:现代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与地理教学
现代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与地理教学
清镇市流长民族中学 陈晓芳
[摘要]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现代科技的进步与教育现代化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科技的迅速发展促进教育的现代化。现代科技与地理学科之间的联系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在梳理现代多媒体手段应用的科技基础后,分析了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有益实践和面临的问题,最后认为应当实行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手段提高教师自身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应用多媒体手段,突出地理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应用多媒体手段,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 力,引导教师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去探讨和思考、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多媒体、地理教学、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已经成为当今教学领域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地理学科是一门涉及领域非常宽泛、内容丰富的应用性学科,尽管它的分支很多,但中小学地理教育是整个地理学科长期发展的基础。在地理学教学中,多媒体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手段,向学生传递信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对于克服传统地理教学的缺陷的同时,在学生思考能力提升,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现代多媒体手段应用的科技基础
(一)现代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是多媒体地理教学的基础
3S技术是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GP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卫星图片、飞机拍摄真实的素材收集,还可以对真实的地理形态及演变进行动态和静态的模拟和还原。将这些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将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计算机技术是多媒体地理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以电脑为载体的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包括网络技术)的普及,让计算机科学的各种技术走进课堂和教学研究已经成为现实。地理学科的重要学科特征就是对需要应用丰富的图形,计算机技术可以将一些地理图画处理和加工。同时,现代计算机技术弥补了地理教师需要在短时间内,在有限的黑板空间上绘制地理图画和书写文字的局限性,可以将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的大量板图、板画内容在电脑无限的储存空间中展示出来。
二、多媒体手段应用对地理教学的有益实践
(一)减轻了地理教师平时额外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地理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这样一来往往要耗费教师课前和课后额外的很多时间来准
备,特别是对部分青年教师来说,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正确、标准地完成图画,并不容易,一来会影响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减少了教师的额外工作,教师可以将有限的课堂时间用于给学生讲解地理学中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图文并茂,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同时,教学中的图画可以永久保存,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来源,它往往包含的信息容量大、结构层次分明,有利于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发展。
例如,在讲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时,由于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比较复杂,可以用不同颜色闪烁来逐一展示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同时显示各种气候类型的名称,这样,学生可在短时间内掌握十种气候类型的大致分布,然后,再将容易混淆的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显示出来,将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同时显示;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同时显示等等,让学生们根据气温和降水来比较它们的异同点,这样解决了教师只用语言很难表达的内容,并且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即可掌握此部分内容,不仅大大地节约了时间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生动形象地展示地理概况和特征,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现代多媒体可以增加图的用量和文字的输入量,根据需要还可以实现图形由小变大、由虚变实,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由远到近,提高图的清晰度、透明度和区分度,有利于学生读图、填
图、图文转换,提高认识发展思维,少花时间,多学知识。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这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多媒体计算机能把各种地理事实材料,平面的和立体的,静止的地理事物图像和动态的变化过程,外部的形态和内部的结构等展现在学生眼前,不致漏掉某些关键的信息这有利于学生观察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
三、多媒体在现代地理学科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一)对教师多媒体技术的掌握提出更高要求
多媒体应用于地理教育多取得的效果好坏,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在于教师掌握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但是,目前在我国偏远地区和基层一些中小学校,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技术的专业教师比较缺乏,多媒体教学设备也比较缺乏或者是落后。因此,随着多媒体应用于现代教学的迫切需求,对基层学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这也是基层学校的一个软肋。是目前偏远山区和基层学校在应用多媒体教育手段中普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
[2]
题,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解决。
(二)多媒体教学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广泛,不利于抓住教学重点
往往在一种现代技术的应用都会很容易让使用者陷入一种路径依赖,尤其是在教学中,教师在面对丰富广泛的内容时,常常容易抓不住教学重点,容易偏离原本设计的教学轨道。多媒体应用于地理教育过程中,教师会容易陷入一味对图画的摄取和增添,而忽视其他相关文字和知识的丰富,而学生也会容易陷入只是对生动的画面的专注和感兴趣,而忽视了地理教学中应当摄入的知识。
(三)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
多媒体课件教学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思维以及领悟能力都提出了较高地要求。如果在教学中不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领悟能力,把多媒体仅仅看作是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一种辅助或补充,那么就没有达到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积极意义。只会将一切的教学都包办到底,减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利于学生成长。
四、如何更好促进现代多媒体手段应用于地理教学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教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是地理教学的前提和关键。为了能更好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手段,首先要积极提升教师掌握多媒体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针对西部和基层学校教师
资源稀缺的问题,应当实行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手段,以学历深造、短期培训等方式将教师送到专业学校学习多计算机科学技术;也可以借助于大学生支教、支边、教师交换等活动,短期引进一些专业教育人才,充实本地教师实力,带领本地教师提升多媒体技术水平。
(二)应用多媒体手段,突出地理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大多数都具有强烈的空间感和立体感,接受新事物比较容易。应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可以形象、直观地演示很多地理变化过程,提高学生对地理科学的认识。例如在讲解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中,通过媒体制作的动画演示,同学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因为地球倾斜着“身子”围绕地轴自转的同时,也围绕太阳进行公转,所以地球上所接受的太阳光是不同的,从四季形成的基本过程,再结合生活经验实例,边演示叙述、讲解,生动的语言和直观效果,突破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3]
(三)应用多媒体手段,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多媒体辅助手段,以其生动形象的图画和地理情景的模拟,为学生提供一个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这样可以有效克服平常教学当中教师呆板的教学和与学生的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发学习兴趣和思考。
参考文献:
[1]王爱红.论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革新,2008年10期,第72页.[2] 张云霞.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利与弊[J],宁夏教育科研,2008年第1期,第61页.[3] 吴嫚.谈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体会[J],教育革新,2006年第2期,第59页.
第四篇:现代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沈丘老城镇第二初级中学金静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广泛进入课堂,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是教学改革的一次质的飞跃,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它也不是万能的,本人根据教学实践有一些粗浅尝试,谈几点看法。
一、多媒体在教学中凸显的作用
巧用课件,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为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注入了活力,为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它能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能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选题得当、制作精美的课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在执教《苏州园林》这篇具有地方特色的课文时,先播放了《苏州水》中介绍苏州园林的碟片,随着解说员形象入情的讲解,学生不仅对苏州园林有了形象直观的了解,有了如临其境的实感,同时也得到了美的熏陶。在教学《海燕》这首散文诗时,先介绍背景,然后播放视频课件:在苍茫的大海上,雷声轰响,闪电蜿蜒游动,勇敢的海燕高傲地飞翔,越飞越高。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过来,不少学生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对海燕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这样,多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景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积极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
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
二、巧设氛围,创情境美。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感悟性、触发灵感、净化情绪,从而塑造良好的情境,还能强化学生“角色”意识,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增强朗读效果。如在教曹操的《观沧海》时,在课件中引入一段碣石山的风景和大海波涛汹涌的音效,曹操即兴赋诗的形象,学生完全陶醉在奔腾的大海、雄浑的声音、博大的胸怀之中。为下一步朗诵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不需要老师苦口婆心的讲解,学生对诗歌所体现的诗人豪迈的襟怀已完全感受到了。又如在教学 《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观看影片《泰坦尼克号》,把冰山撞船的情节展现在屏幕上,相应的声响或音乐、图片,不仅带给学生全方位的视听感受,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时候,再讲解小说三要素、分析哈尔威船长的人物形象就水到渠成了。接下来就诱发学生的表达热情:“观看了影片,学习了小说,我想,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感想,假如你当时就是一名乘客,目睹了这么轰轰烈烈的场面,你心中一定有许多的话要说,那么请你把自己的感想表达出来。”通过情境的创设唤起学生与本次作文有关的情感积累,让学生提前进入写作的准备。我特意还将写作要求通过幻灯片巧妙地呈现出来。并且添加了这么一句: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将这次完成的作文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我。这样对于学生来说觉得很新鲜,大大的激发了他们去探究、去完成的激情。这次作文通过积极挖掘、运用知识、积淀创作情绪,很好地完成了习作任务。
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启发、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审美情趣更能达到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能够享受到美妙和谐的情境美。
三、展示图片,提审美观。
优美的写景散文,文美景更美。如七年级朱自清的《春》,我认为若能从网上精选相关图片或链接网站,给学生直观的美的感受,不仅让学生领会作家语言文字的魅力,更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教学《春》时,为方便学生把握学习要点和难点,我将整堂课设计成了这么几个环节:会晤作者——快乐旅游——结构揽胜——曲径探幽——放眼四望——归途拾贝。为了实现最优化的学习效果,导课时,我在幻灯片上链接《春天在那里》的动画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学生跟着画面找寻小朋友眼中的春天,然后引入学生跟随朱自清先生一起进行 “寻找春天”的快乐旅程。加以配图朗读课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一幅幅画面声色并茂,学生就容易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再加上几张“曲径探幽——放眼四望——归途拾贝”的幻灯片,又增加了文章的容量,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同样讲解《济南的冬天》时也找了几张图片,刮着大风的北平、雾气弥漫的伦敦、赤日炎炎的热带风光,然后是济南的风景图,刚刚一上课,学生头脑中就有了比较更能引发对济南的憧憬。
借助信息技术,既可以高密度进行知识传授,容量大、速度快、效果好,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把握,提升学生的审美观。
四、启发思维,促进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如果能适当利用多媒体特殊演绎功能,创设富有变化的、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学习情景,启迪学生的思维灵感,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被激发,创新力也会逐渐提高。在教《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通过多媒体,呈现一个肥胖男子光着身子(只穿一条裤衩)在大街上的画面,问:他是什么人?有些同学答:疯子;有些回答:乞丐。阅读过后同学就会回答:皇帝。接着,我又提出:请大家给他设计一件服装。同学们通过想象,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的设计。有的说给他设计一套西装皮革,让他变成一位名符其实的老板;有的说给他设计一套运动服,因为他太胖了,需要锻炼减肥;有的说他是皇帝,应给他一身龙袍。那么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里,两个骗子是怎样给皇帝设计新装的?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掌握课文大意。可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关键看教师善不善于利用有利因素激发学生思维,训练思维的创造性,以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互动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尽管不那么尽善尽美,但随着它的不断完善,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仍然不可小觑。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全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正确利用多媒体,那么,以知识灌输为主或以支离破碎肢解教材为主的课堂教学状况将得以极大的改变,初中语文教学也将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第五篇:现代网络技术及应用学习总结
现代网路技术及应用学习体会
一、课程总结
我从这门课程中也学到了好多知识,总结如下:
1、了解了现代网络的特征以及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网络中的地位与作用。
2、掌握了OSI参考模型中各层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层技术,数据链路层技术,网络层技术,传输层技术,应用层技术。
3、掌握了现代网络的主要技术,包括IPV6网络技术、移动网络技术、全光网络技术、主动网络技术、存储网络技术、流媒体网络技术、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络管理技术(ISO/SMTP)、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电子标签技术、Laas技术、Paas技术、Saas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三网融合技术、CPS技术、网络接入技术、网络分析技术、网络规划技术、网络协议工程、智能代理技术、移动代理技术、可见光通信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网络应用开发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并行计算技术、可穿戴计算技术、感知计算技术、网络编码技术、网络虚拟化技术、P2P网络技术、搜索引擎技术等。
4、重点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煤炭、电力、交通、家居、医疗、农业、商业、金融、军事、教育、旅游、环保等行业的应用,以及大数据技术在当下的广泛应用。
在这些所有的技术中,最热的技术莫属于物联网技术。2009年8月,温家宝“感知中国”的讲话把我国物联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推向了高潮,无锡市率先建立了“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运营商、多所大学在无锡建立了物联网研究院,无锡市江南大学还建立了全国首家实体物联网工厂学院。自温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其受关注程度是在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拟。
所谓物联网技术,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RFID+互联网)、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二、互联网+ 在经过几年的火热之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渐渐地恢复到常温。但又一项现代网络技术—互联网+紧接着火热起来。普适计算之父马克·韦泽说:最高深的技术是那些令人无法察觉的技术,这些技术不停地把它们自己编织进日常生活,直到你无从发现为止。而互联网正是这样的技术,它正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所谓“互联网+”就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互联网作为一种通用目的技术(GeneralPurpose Technology),和100年前的电力技术,200年前的蒸汽机技术一样,将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巨大、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无论网络零售、在线批发、跨境电商、快的打车、淘点点所做的工作分享都是努力实现交易的在线化。只有商品、人和交易行为迁移到互联网上,才能实现“在线化”;只有“在线”才能形成“活的”数据,随时被调用和挖掘。在线化的数据流动性最强,不会像以往一样仅仅封闭在某个部门或企业内部。在线数据随时可以在产业上下游、协作主体之间以最低的成本流动和交换。数据只有流动起来,其价值才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互联网+”的前提是互联网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广泛安装。英国演化经济学家卡萝塔·佩蕾丝认为,每一次大的技术革命都形成了与其相适应的技术—经济范式。这个过程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兴产业的兴起和新基础设施的广泛安装;第二个阶段是各行各业应用的蓬勃发展和收获(每个阶段各20-30年)。
今年是互联网进入中国21周年,中国迄今已经有6.5亿网民,5亿的智能手机用户,通信网络的进步、互联网、智能手机、智能芯片在企业、人群和物体中的广泛安装,为下一阶段的“互联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互联网+”的内涵根本上区隔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化”,或者说互联网重新定义了信息化。我们之前把信息化定义为:ICT技术不断应用深化的过程。但假如ICT技术的普及、应用没有释放出信息和数据的流动性,促进信息/数据在跨组织、跨地域的广泛享使用,就会出现“IT黑洞”陷阱,信息化效益难以体现。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正在回归“信息为核心”这个本质。互联网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看到的信息处理成本最低的基础设施。互联网天然具备全球开放、平等、透明等特性使得信息/数据在工业社会中被压抑的巨大潜力爆发出来,转化成巨大生产力,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新源泉。
去年2月27日,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就曾提出“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的宏伟目标,他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中也频频提到互联网+战略,并把它写入十三五规划之中,课件政府对互联网+发展的支持。全会强调: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推动互联网+,打造中国制造。提出国家大数据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鼓励发展分享型经济,更提出了共享、创新、开放、协调、绿色五大发展理念,无不和互联网+息息相关。
2015年12月16日至12月18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举行,再次将“互联网+”这个关键词推到了热搜榜榜首的位置。
那么,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战略是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今年向人大提出的四个建议之一,马化腾解释说,“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
简单地说就是“互联网+XX传统行业=互联网XX行业”,虽然实际的效果绝不是简单的相加。
这样的“互联网+”的例子绝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比如,传统集市+互联网有了淘宝,传统百货卖场+互联网有了京东,传统银行+互联网有了支付宝,传统的红娘+互联网有了世纪佳缘,传统交通+互联网有了快的滴滴,而传统新闻+互联网有了柴静《穹顶之下》病毒式的传播。
“互联网+”:是对传统产业不是颠覆,而是换代升级
在通信领域,互联网+通信有了即时通信,现在几乎人人都在用即时通信App进行语音、文字甚至视频交流。然而传统运营商在面对微信这类即时通信App诞生时简直如临大敌,因为语音和短信收入大幅下滑,但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来自数据流量业务的收入已经大大超过语音收入的下滑,可以看出,互联网的出现并没有彻底颠覆通信行业,反而是促进了运营商进行相关业务的变革升级。
在交通领域,过去没有移动互联网,车辆运输、运营市场不敢完全放开,有了移动互联网以后,过去的交通监管方法受到很大的挑战。从国外的Uber、Lyft到国内的滴滴、快的,移动互联网催生了一批打车拼车专车软件,虽然它们在全世界不同的地方仍存在不同的争议,但它们通过把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的交通出行相结合,改善了人们出行的方式,增加了车辆的使用率,推动了互联网共享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排放,对环境保护也做出了贡献。
在金融领域,余额宝横空出世的时候,银行觉得不可控,也有人怀疑二维码支付存在安全隐患,但随着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也越来越透彻,银联对二维码支付也出了标准,互联网金融得到了较为有序的发展,也得到了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鼓励。
在零售、电子商务等领域,过去这几年都可以看到和互联网的结合,正如马化腾所言,“它是对传统行业的升级换代,不是颠覆掉传统行业。”在其中,又可以看到“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对原有的传统行业起到了很大的升级换代的作用。”
事实上,“互联网+”不仅正在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形成了诸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生态,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渗透。马化腾表示,工业互联网正在从消费品工业向装备制造和能源、新材料等工业领域渗透,全面推动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互联网也在从电子商务等网络销售环节向生产领域渗透,为农业带来新的机遇,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三、未来网
互联网至今40余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简单分成三个阶段,首先是1969年到1989年的20年时间,是互联网的准备阶段;1990年到2010年这20年内,互联网在消费领域取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同时互联网也面临安全、扩展、能耗等可持续发展挑战。从2010年以后至今,互联网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这个时代就是融合的时代,也被业内称为未来网的时代,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互联网+等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结合的发展提出了新需求与挑战,未来网络迎来发展机遇。
从全球看,未来网络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受到世界的关注:发达国家近几年先后启动了一系列国家级的未来网络的项目,美国、欧盟、日本、韩国都在建立国家级的网络实验项目,在学术界已经成为研讨的重要热点;产业界很多知名公司为强占未来网络的制高点掀起了资本并购的热潮,包括AT&T、思科、IBM、微软、英特尔、谷歌、亚马逊、德国电信,西班牙电信、NEC、NTT等互联网公司及应用单位都大力投入到未来网络的建设中来,未来网络相关收购高达上百亿美元。2014年,为了满足业务的需求,Google投入92亿美元,利用网络最新技术建设骨干网,通过SDN将链路使用率从平均的30%提升至接近95%。2015年4月,AT&T宣布“按需网络”(Network on Demand)扩展至100个城市,2020年75%的网络设备将由SDN/NFV等新的技术组成,全球电信运营商网络面临重大变革与挑战。
我国在未来网络领域也加大了投入力度:2013年2月,国务院8号文件将未来网络项目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在“统一顶层设计、多网各具特色、资源充分共享、需求驱动发展”的思想之下,初步设定了将未来网络覆盖36个城市,100个结点,4个数据中心,一个主网关中心,三个副网关中心的总体建设目标。在“开放式的态度,演进式的发展”的核心原则之下,数据平面遵循支持多种可编程技术,支持多种数据平面的设备的设计思路。控制平面则重点解决资源统一抽象与网络虚拟化。预期,未来网络将在SDN等新型网络架构中实现重点突破,可以在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领域进行灵活的定制化设计。
我们在传统的互联网领域进入的较晚,一直处在被动的状态,但是未来网络基本上与国外同步。未来网络实施是我国第一个重大科学技术实施项目,我们通过建设一个开放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性网络实验环境,探讨现代体系架构,满足我国乃至全球网络与革命性创新研究的需要。促进我国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打造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网络技术与业务方式的新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