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物地理课堂模式总结
我们组探索的新授课课堂模式信号任务驱动模式。信号学习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是受目的指导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情境和条件,必须“认知”这些情境和条件才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这种对情境和条件的认知,乃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
信号是互相发出的,可以使教师向学生发出学习任务的信号,也可以是学生向老师发出学习效果的信号。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环节的设计,向学生进行任务布置。而此时学生会有很多信号发出,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信号,来判断是否完成教学环节。比如,有的同学在听课的时候,面部表情很轻松,说明他已经比较清楚教师所讲内容;而有的同学,脸上很严肃,紧张,眉头紧锁,这就能告诉教师,可能这个内容,还没有很明白。再比如,一些肢体语言也可以透露出学生的学习状态,当他手里随意拿着一个文具,笔或橡皮,不经意的把玩,而眼睛一直在注视着教师,这说明他很自信,他在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而有的同学,当这个问题没听明白的时候,就会表现烦躁不安,甚至是采取不继续跟着教师,眼睛飘向其他地方。此时教师就应该能关注到这些,进行及时的教学策略转变,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按预设施教,虽展示了教师自我的设计,却忽视了学生的课堂表现
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表现,都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了主体作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应该是课堂教学评价中的重要环节。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学生课堂上显现的看、听、说、想、做等方面的表现是教师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生的一举一动正是评价的依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随时、随机的,教师要做到及时评价、及时反馈,没有具体可行的方法是不行的。这节地理课,教学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教学做到了教学内容正确、教学言语准确、教学板图精当。尤其是教学言语凝练,不说废话;语气亲切自然,体态语言从容淡定,干净、利落、自信地表达自己
教学结构完整并与教学目标对应。这堂课的教学在精心设计的基础上达成教学的流畅。课堂教学是个时间流,几乎很少有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全程运用自己的有意注意于其中。这堂课的教学张驰有致,有高潮。象篇文章,有伏笔、铺垫和渲染。而且课堂结构清晰自然,用了多样的教学活动,在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之间保持了均衡。
在师生互动方面也是学生参与程度较深的课,给学生留有参与的空间,也给学生以有效的评价。如果留给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再多一些就更好了.这节生物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从学生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问题熟悉、新奇而富有挑战性,引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如:整体的三个实验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激发出学生对未知生物世界的强烈探索欲望。
2、教学方法灵活:主要以导学、探究式学习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法。多媒体白板课件辅助教学和演示实验观察法有机相结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采用目标教学法,注重学生参与:如预习检测的提纲分基础知识和提高探究两部分,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特别是课堂检测部分留给学生一个课后思考题,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4、关注个体差异,实行赏识教育: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适当点评。
如在学生提取已有的知识: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老师及时的鼓励能够准确回答问题的学生知识面很广。
5、教师强化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拉动思维的纵向和横向拓展:如: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时,采用表格形式: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老师及时为学生搭建分组讨论的平台(小组讨论3分钟),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表达交流的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问题的研究解决。
需继续探索的方面:
1、多媒体的应用怎样才能做到为课堂服务,而不是课堂被其所困。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多少才合适?什么时候使用最合适?
3、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寻找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分析,自主归纳?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还需要继续思考。
第二篇:高效地理课堂模式
地理课堂五步走
内容摘要: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对每一位地理教师提出来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地理学科的教学研究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学习了新的教学思想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结合起来,创建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地理高效课堂模式”。
关键词:地理高效课堂模式 四边活动 多媒体
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对每一位地理教师提出来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地理学科的教学研究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在我校学习、借鉴全国名校山东杜朗口中学、和我县第六中学等学校的先进教学模式,以及我校新提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装备电子白板的使用,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的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探索出适合初中地理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地理高效课堂模式”,把课堂教学设计为多个教学环节。
高效课堂模式的提出,实现了“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转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进一步深化新课改,不断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一、“地理课堂五步走”的教学模式所依托的教学理念
所谓“地理课堂五步走”的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学习方法作引导,以课本为载体、以教师指导为主导,师生共同探究、交流展示,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力图充分体现有生命的课堂,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有心理上的沟通,情感上的共鸣,以积极、欢快的和谐氛围来实现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纠正提高的教学目标。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基本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谐统一起来,发挥教与学的最大潜力。
二、“地理课堂五步走”的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操作流程
“地理课堂五步走”的教学模式分为五个教学环节,为了解决多媒体的使用浪费上课时间以及多媒体的使用导致学生无法看课本的现象,多媒体的使用仅仅用在第四个和第五个教学环节上。具体的教学环节如下:
(一)三言两语导新课,旧知兴趣不可少。(时间3分钟以内)。
一堂课的导课很重要,好的开始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导课的设计(课前设计)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二是学生在课堂上自学容易出现的问题,三是本节课与学生生活有什么联系。具体措施:一是通过语言、故事、社会热点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通过旧知识的提问,唤起旧知识体系,通过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三、学习方法的指导,告诉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方法。
这样,学生就会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到新课的学习过程中,同时告诉学生学习教材的范围。
(二)我的课堂我做主,四边活动不能少。(时间10—15分钟)
提出学习范围,安排学生通过“四边活动”自学,“四边活动”是指学生在自学教材的过程中,做到“边看边划,边想边写,多看少划,多想少写”,通过具体的要求,让学生“眼到、手到、心到”,以高效的学习状态自主阅读教材、自主学习、自主完成课本活动思考题。
此过程只有总的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的学习,发现问题,找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学生对课本活动思考题的学习,进一步培养了动脑、动手的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让学生的学习不受具体的教学任务的限制,真正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创造思维。
教师此过程中要做的工作有两个,一是打开多媒体做好第四环节的多媒体教学准备,二是辅导学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有时可临时改变多媒体课件。
(三)我的成果谁分享,小组同学来帮忙。(时间3—5分钟)
本阶段重要利用3—5分钟时间,小组成员互相提问自己学的知识,交流自学成果,在探讨中共同进步。
通过自学,学生对课本的知识有了较深的认识,好的学生基本上能够把握课本的重难点,他们再提问小组的同学,交流自学成果时,通过兵教兵的学习,来达到合作探究,共同进步。
(四)梳理知识怎么办,多媒体上找找看。(时间10——15分钟)
教师在二、三环节中了解的信息,通过二次备课,把自己的教学重点、难点以及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多媒体展现给同学们。由于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较早,在展示要注意,对于学生自学中学会的知识通过提问快速显示,学生自学学不会的知识,重点讲解。
具体措施:
1、提问问题,包括简单提问和复杂提问,集体提问和个别提问,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力求优、中、下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2、学生回答问题后,针对不同情况,教师及时点评,或进行反问,追问、质疑及补充,深层次探究问题。对于需要记忆的内容、和补充的内容,引导同学们及时写在课本上的空白地方。
3、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如特征、规律及进一步的启示、感悟、实际联系等,还要关注学生的语言、神态、动作、情感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课堂知识学到手,做做练习比比看。(时间约10分钟)
通过作业的布置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新的知识,通过做作业比比谁学得好,做得快。
具体措施:
1、多媒体的填空或选择练习,3—5题,学生快速抢答。
2、布置达标检测,达标测试是为了查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补偿教学。达标练习要限时限量,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注重对学困生的检查,收集学生答题信息。练习完成后,及时检查,反馈矫正,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反馈与矫正的基本要求是“适时反馈,及时矫正;真实反馈,准确矫正”。
三、“地理课堂五步走”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1、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关注点,尤其要更多地创造机会让学困生参加活动。要求人人有收获,要始终关注每一位学生,不能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
2、落实地理课堂上的“四边活动”,针对初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很差的情况,我们在课堂上编了16个字,即“边看边划,边想边写,多看少划,多想少写”。通过这几句话,让学生看书的时候,“多看少划”要求划自己认为重要的和自己认为不会的知识,“多想少写”要求学生做课本思考活动题时,学会写要点。经常的练习培养,让学生学会自学,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
3、教师要把学习方法带进课堂,教育学生,初中与小学的学习是不一样的,要学会变简单学习为系统学习,学会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体验学习的快乐。
4、对学生的激励评价要贯穿课堂始终。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无论学生回答与讲解正确与否,只要学生敢于参与、敢于展示,都要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励;要把关心送给学生,把微笑和信任的眼光洒向每一位学
生,用饱满的精神、积极的态度和温暖的话语羸得学生的热爱,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5、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同的地理教学内容对现代信息技术要求不同,有的地理教学内容需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突破地理教学中的难点,有助于学生消化吸收掌握,如,地球的公转运动可充分利用动态的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在直观形象动态中感知新知识地球的公转的特点。有的地理教学内容则不需要用复杂的多媒体课件,甚至不用课件也完全可以,或只需运用简单的投影手段就好达到教学效果。如,地图一节的比例尺的讲解和运用就是只需举例运算使学生达成熟练掌握比例尺运用的基本技能。
6、地理学科的认识。关于地理学科,大家认为是副科,所以不够重视。我们也不能忽视它们,如果语数外是对能力的培养,那么地理,生物等学科就是对人综合素养的提高。其实这些学科不用花费课外的时间去学习,只要上课能够提高效率即可。
为了让学生轻松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受益于高效课堂的学习,从现在起,利用“地理课堂五步走”的教学模式认真落实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让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和学生都在积极、快乐的氛围下,构建有生命的、高效的地理课堂。参考资料:
地理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 河南省教研室编 科学出版社 2010年
第三篇:十二字课堂模式生物组
“十二字”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生物备课组
通过本学期实施“教前预设、以学定教、精讲精练”十二字模式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们组成员在教学中将在一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教前预设、以学定教”由于生物学科与语数外、理化相比,学生在平时很少花时间复习,如果布置预习内容,会增加学生负担,也会趋于形式,因此,我们组将“教前预设”放到课堂上,具体做法是:(1)教师根据本节课所授内容展示学习目标,可用幻灯片或直接口述。(2)出示思考题,让学生清楚的将思考题的知识点从书中找出,布置自学范围,指导学生在疑难的地方做上记号。(3)根据自学内容确定自学方法,指导学生自学,如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寻找答案,观察插图,边看书边讨论解决问题。(4)学生阅读理解,教师认真督察学生的自学活动,学生完成思考题,教师特别要注意了解中差生的自学情况,必要时给予指导。(5)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点拨,更正、补充,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最后将知识进行梳理。
2.“精讲精练”:学生自读,互相检查基础知识的记忆情况,最后完成检测。(1)教师搜集相关的练习题,内容紧扣教材。(2)学生根据自学情况及教师的讲解,将检测完成,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有难度的练习题,教师再次讲解。
第四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致用课堂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致用课堂
摘 要:面对新课程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于当代教学需求,易让学生感到地理学科是晦涩难懂的,从而产生排斥及畏惧,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地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从实际生活的问题出发逐层引出相关的地理知识,使知识浅显易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学习该学科的目的。
关键词:课改 主体作用 实际运用 主动性
一、产生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各学校促进自身发展的有效手段,在此前提下,我校积极开展“两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我在“两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从学科特色及初中学生的自身特点入手,经过研讨和实践得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致用课堂。
二、教学思想
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作为一门侧重于实际运用的学科,我认为要将学生从单纯的地理学习中解放出来,不仅仅是局限于课本知识,避免学生出现“死读书,读死书”现象,通过课本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在运用中理解其内涵,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学会地理,使学生不再将地理学习看做是“难不可破”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思考。
教育家斯宾塞曾说:“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而晦涩深奥与现实相距太远的知识是没有市场的,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加之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心理与生理都快速成长的阶段,虽然对知识具有渴求,但受到了理解能力的限制,对很多问题还不能完全理解,此时将不易理解的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但简化了问题的难度,而且也促进了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发现地理是简单的,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不再惧怕地理学科,才能更好的去学习。同时侧面提升学生对该学科的重视程度,进而也促进了成绩的提高,鼓励学生去主动思考、主动发问、主动去解决问题,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将课本知识更好的吸收利用。
三、主要观点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容易出现刻板教学的问题,局限于教材的条条框框之中,课堂中规中矩,毫无突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留给学生发散思维、独立思考的机会较少。
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初中生的直观感受、视觉最为灵敏,初中地理课程作为一门具有实际运用的学科,其知识本身涉及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将其知识仅仅局限于完成考试的层面之上,就忽略了其本质意义,反而使学生在面对有难度的知识点时产生了畏惧心理与逆反心理,不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挖掘和使用日常生活中潜在的相关材料,将浅显易懂的日常生活作为教学的突破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地理知识,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发问的能力,最终达到更好学习地理学科的目的。
四、操作流程
基于该教学模式,操作流程可分为5个环节:
环节1:自主学习
学生课前参照导学案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内容,自主完成学案的学习内容,并提出的疑问。此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搞清知识的前因后果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导入要有情景性、启发性,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可采用相关地理图片、地理现象录像等,并注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
环节2:合作交流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根据进度,在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问题,问题的设计应从实际生活出发,激起学生的兴趣点。各小组带着疑问进行讨论,通过交流得出本组答案,并在班级中与其他小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某一小组的交流讨论。如讲“世界的语言”时,提出疑问“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语言是哪种语言?”,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多种答案,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国家及其所讲语言,最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使学生知道抽象的概念其实离我们很近,进而培养他们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师的调控指挥下,各小组代表依次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表达小组的观点和看法,达到引发讨论、共享成果,此时教师注意捕捉学生对地理问题分析的新观点、新方法,营造多维互动氛围,同时教师要给予适时引导,保证展示的的方向性和顺畅性。
环节3:精讲点拨
教师在充分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过程之后,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精讲中尤其注意从思路、规律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的分析方法。
环节4:有效练习
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题。练习题的数量要适当,最好能够当堂完成,并进行及时地反馈与矫正。
环节5:课堂小结
课堂小节是一堂课的总结与提升,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学生自主总结,即本节课我学到了哪些地理知识;二是是教师来总结本节课内容,指出学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五、模式特征
在致用课堂模式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做为引导者,从日常生活入手,将复杂的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简化知识点难度,使学生更易接受,提高其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并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督促、鼓励去主动思考,主动质疑和主动寻求答案,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学习自觉性。
第五篇:地理高效课堂总结
地理高效课堂总结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最基本的一种手段,即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即“高效教学”,它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真正的高效率的教学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现将从事高校课堂教学以来的一点心得做一小结。
(一)有效备课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
只有精心的预设,才会有精彩的生成,才可能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第一备学生。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唯有了解学生的学情,才可以取得有效的教学。“备学生”首先要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来设计课前的预习提纲、课堂中的探究题、课后的巩固题等,并且充分考虑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资源,从而实现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备教材。从宏观上看,初中地理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从微观上看,每堂课的教学又有相应的具体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考动态、教科书及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既熟悉每堂课教材的内容、体系、特点和优势,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又熟悉学生实际,科学设计教学目标,独创性地拟写教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剖析热点、攻克疑点,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进程,准确定位目标,加强教学的目的性。新一轮课程改革,更加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与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取舍,补充教学内容,“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如某些章节的教材中内容相对较少,教学中则应有意识的充实内容,适当增加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使学生更容易掌握。
第三备教法、备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考虑教学的思想性,基础性,启发性,活跃而又充实整个教学过程。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二)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也就是明确在课堂教学中是“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因此,在评价一堂课是否有效时,不是看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能否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课堂教学,以人为本,因学定教。要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认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既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给学生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时间,给学生一些活动实践的余地,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地理课堂学习的兴趣是提高有效性的良好开端。
教育家斯宾塞说过: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课堂气氛是一种可以左右课堂教学活动效能的关键因素,宽松的、愉快的、积极的课堂气氛对学习者的心理安全和知识的建构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并能最大限度的消除学习者对学习的焦虑,课堂教学效能也能随之提高,而且可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强大原动力。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把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激发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和提高地理学习能力的关键。
巧设新课导语,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地理教学中的新课导入艺术,是优化地理教学结构,提高授课效率的关键一环。古人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就像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激发兴趣、渗透主题、创设情境的作用。恰当、简洁、生动或风趣幽默的导语,会有效地吸引学生,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迅速形成教学高潮。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新颖的导语,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导入新课的方法有以旧拓新式、承上启下式、设疑提问式、声像式、谜语式等多种形式。利用课本插图,增强直观性。“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形象生动的插图,学生不但感兴趣,而且也容易接受。诚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它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发起热烈持久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有利于增强直观性、欣赏性,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能较好的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2、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主要方法。
现代教学论认为,我们获取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理解和记忆陈述性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传授基础知识,不能满足于如何去整理、归纳、总结地理问题,而且要把教法和学法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要注意讲“我是怎样想的”、“还想到了什么”、“遇到类似的问题应怎样去想”等等,把教师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去体会、思考,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并对学生的思维过程作出评价、剖析。若学生的思维过程无误,其思维与其他学生思维接近,就会给其他学生以启发,若思维有误,可针对其要害予以纠正,同样会给其他学生以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要依靠多种教学形式来完成,特别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主动参与中实践教学双边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我们提出要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既要注意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学习问题,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置疑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里的关键首先就是要有“科学的问题”;还要根据学生实际反应对教学设计的问题作有效调整,要体现课堂重心由“教”向“学”转移。同时,学习问题的设计要有可探究性。
3、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自学指导贵在设疑。学生创造精神,创造性格和创造习惯养成的核心是“疑”。疑应设何处?一般说来,设在讲课的开头、讲课的重难点、讲课的衔接处、讲课的结尾以及教材中易使人乏味的地方。
加强联系比较,扩大自学的效果。联系比较可以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包括地理发展的纵向联系比较,地理发展的因果联系比较,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之间的联系比较,地理学科和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比较,地理演变和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比较。把有关联的地理人物、地理事件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促使学生思维,形成准确、清晰、完整的地理概念。如在学习“我国的铁路干线”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环节:学生8人一组在操场上画“我国的铁路干线”,用白、黑、红、蓝、黄五种不同的颜色表示“五纵三横”的铁路干线,用字母表示重要的交通枢纽及起止城市;接着就请学生们“乘火车,走铁路”;每组学生依次排列成火车车厢形状,分别走完所有的铁路干线,并依次报出沿途经过的干线名称及主要城市;最后请学生回答:“从西安到上海,走最近的铁路线,先后经过哪些干线和枢纽城市?”
又如在讲初二《地理》“中国的行政区划”时,感到本节内容对学生以后学习中国地理非常关键,但记忆各省行政区的位置与轮廓难度很大,死记硬背的效果又很差。怎么办呢?可发动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发现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记忆方法——形象记忆法。
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湖北省的轮廓图形,然后说:“1911年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哪里打响呢?”其他学生回答说在:“武昌。”又问“武昌在我国的哪个省份呢?”其他学生想了想,回答说:“在湖北省”。指着黑板说:“这就是湖北省的轮廓图,你们看它像不像一支手枪?”同学们齐声回答说:“像”,说:“我们再看一个图形。”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黑龙江的图形,说:“黑龙江省有我国珍贵的小天鹅,它的轮廓像不像一只小天鹅在飞翔呢?”其他学生又大声地回答:“像”接下来,又启发其他学生说:“大家可以根据刚才我的方法进行记忆吗?”其他学生热情高涨,纷纷拿出地图册,积极地思考和讨论。几分钟后,其他学生积极举手回答:“云南省在我国的西南边陲,那里是孔雀的故乡,它的轮廓图正像一只开屏的孔雀;陕西省有著名的秦兵马佣,它的轮廓图像一个跪着的兵马俑 „„”不知不觉中,学生们找到了十几个省区轮廓图的特点。让学生在游艺中充分体会学习的快乐,获取学习的自我成就感。
4、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采用恰当的激励性评价,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善师生关系,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教师应当“蹲下身子,听学生的声音,走到学生中去”这也是课改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有效的教学评价与高效地理课堂教学息息相关。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适时、有效的运用,是保证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激励性评价要求教师及其他评价主体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地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在运用激励性评价时,要注意方法和技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获得鼓励和成功的机会。教师应用鼓励性的语言赞扬学生的每一次成功,态度要真诚、中肯,语言要新颖、独特、幽默、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要适时,要恰如其分,不过分夸张。地理课上有太多的地方需要学生发表观点,如果老师善于引导,由浅入深,利用真诚、中肯、幽默的评价,学生的激情定会被激发出来。一组精心设计的讨论题配合以恰如其分的激励性评价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陶行知先生曾告诫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只要教师真正爱学生,对孩子们寄予期望,这些学生都会进步。一种信任鼓舞的眼神,一句关怀安慰的话语,一个会心满意的微笑,都会使被期望者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浪花,从心灵深处汇聚成一股积极向上的勇气和力量。
(三)讲练结合,有针对性的巩固练习,实现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
“再好的教学如果不落实到学生身上,都是无效教学。”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差异,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因材施教。在设计练习作业时要做到难易适度,既具有一定挑战性,又确保大多数学生能成功完成。同时,可设计课外探究活动题,引导学生课外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延伸地理课堂教学,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四)积极开展课后反思,修炼深厚的教学内功,实现由优质教学向有效教学转变。课堂教学反思是一个深层次认识过程,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每一位教师课后要善于反思,要经常与学生、同行、教研人员探讨、交流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对教学中重难点的处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确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否提高等情况进行反思,同时修炼自己深厚的教学内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改进教学手段、提升教学应变机智和教研能力,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探索,使教学与研究能力得到提高。叶澜教授在《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中这样写道: “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学是一门学问,需要不断学习与研究;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立教于学;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讲究技巧、方法。一名地理教师要真正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课堂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更加高效地完成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以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进“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实现地理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教学模式,在构建高效课堂改革的道路上,“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出更精彩、更高效的地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