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4-10 第六期 新时期加强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探索与思考(总第109期)
内 部 刊 物
(第6期
总第109期)
中共福州市马尾区委办公室
中共福州市马尾区委政研室
2012年4月23日
新时期加强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区委党校课题组
党性是一个共产党员的组织观念,它包括理想信念、阶级觉悟、组织纪律性、宗旨意识、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等方面。我们党能否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顶梁柱,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坚强的党性。党校是我们党培养领导干部的摇篮,是大规模培训轮训干部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理论教育是根本,知识教育是基础,党性教育是关键。”无需赘言,党性教育是党校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一、党性锻炼是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主导产品”
(一)党性教育是党校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任务。党校自创办以来,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注重办学, 注重从党当时面临的特殊任务出发, 运用党的基本理论和政治路线对学员进行党性教育。红军时期,党校为革命战争和革命根据地建设服务, 既下功夫提高学员的军事素质和群众工作才能, 又特别注重增强学员的党性和革命坚定性。抗战时期, 中央党校集中主要精力组织和引导学员检讨党的历史和自己的工作, 认真学习马列原著, 总结党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用无产阶级党性和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反对和战胜各种非马列主义的东西。特别是在四十年代前半期的延安整风运动中,中央党校在毛泽东直接指导下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党校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改革开放后,各级党校一直致力于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扎实开展党性教育,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忠于党的事业具有坚强党性的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是党校教学永恒的主题和重要的使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将其坚持
下去并发扬光大。
(二)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新情况新考验要求党校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以及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复杂性、严峻性,都给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党内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中出现了很多不符合党性和宗旨的突出问题。作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主阵地,我们各级党校要毫不放松地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党性教育来应对各种各样的考验和危险,用坚强的党性抑制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消极影响,抵制各种腐败和丑恶的现象;用坚强的党性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带动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组织自身的凝聚力、对广大群众的吸引力、在改革和建设中的战斗力。
(三)党性教育仍然是党校作为培训机构的鲜明特色和传统优势。就目前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来看,除了各级党校,社会上还存在着各种高校和专业培训机构,这些培训机构在提高干部能力方面各有特色,而党校的一个重要特色就在于保证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这是其他培训机构代替不了的,也是党校比较优势之所在。党校党性教育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
党校培训对象多为党员领导干部,提高其党性修养是我们党对干部的一贯要求,也是党校教育的显著特点。二是党性教育一直作为党校教学的中心任务,经过几十年的教学实践,积累大量经验,取得了很大成效。三是党校拥有开展党性教育的独特资源,这是其它教育培训机构所不具有的优势资源。
二、当前党校党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当前党员干部党性教育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党性教育现实与理论反差大。党校把党性教育作为必修课,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精神和要求,一直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和改进作风为重点加强学员的党性修养。但是现实中党性教育的开展却不尽如人意。很重要一点在于党性教育理论上讲得好,但现实发生的很多事情却弱化甚至否定党性教育的说服力,导致党性教育理论与现实相脱节。比如,一些在台上讲党性的人若干年后却沦为阶下囚,教育者反而成为反面典型,这种现实给学员很大打击,也极大挫伤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二)党性教育形式呆板缺乏创新。尽管目前党性教育形式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形式呆板现象。多年来,我们的党性教育工作已形成一种固定模式,大多采取启蒙、说教或训诫方式,给人以生硬、强制的感觉,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可能起到反作用,毫无吸引力,导致党员干部教育难以入耳入脑,无法达到加强党性锻炼,提高认识目的。
(三)党性教育队伍配备不足水平不够。党性教育课程的效果与党性教育队伍水平紧密相连。长期以来,党性教育队伍建设是我们基层党校党性教育实施中的一块“短板”。首先是党史党建教员配备不足。基层党校教员人数有限,负责党性教育的教员自然也少。其次是教员队伍老龄化,尤其在我们基层党校,教员青黄不接是再寻常不过现象。即便有青年教员能够“接力”党性教育课程,往往也由于党龄短而难以很好胜任党性教学。再次是部分教员还欠缺驾驭好党性教育课程的“功力”。教员自身水平不够,党性教育课程听起来往往像是老生常谈,对学员吸引力不足,自然不受学员欢迎。
(四)党性教育理论教学缺乏针对性。党校开设党性教育课程针对性不够,在授课内容上千篇一律,大都围绕讲党史上党课来展开,没有做到因班次不同、受众不同而对党性教育内容有所区别。比如科级以上班次的党性教育应着重
强化学员廉洁自律意识;中青年干部班次的党性教育应以增强理想信念为主;专业性强的班次像宣传理论班,由于学员都是一线宣传干事更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应增加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授课内容。
三、近年来我校加强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近年来,我校坚持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认真抓好党性教育,在开展好党性教育,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一)抓好理论教育。坚持把加强学员党性锻炼作为教学和学员管理的主线,精心开发党性教育教学模块,设臵独立教学单元和专职教师授课,不断丰富和充实主体班次“政治理论单元”和“党性教育单元”的教学内容,在组织好理论培训的基础上,增加党性教育课时比重。同时,聘请省市领导、从事党史党建研究的专家学者,围绕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党性锻炼与党性修养的新要求等方面开设教学专题,增强培训的权威性,打牢理论基石,突出党性教育的重要地位。
(二)规范学员管理。坚持把严肃要求、严明纪律、严格管理作为对学员的要求,要求学员端正思想认识,强化遵规守纪意识,增强党性锻炼的自觉性。具体做到“三个转
变”:从领导干部身份向普通学员身份的转变,从工作状态向学习状态的转变,从家庭生活向集体生活的转变。我校还明确提出,学员不论职务高低,年龄大小,背景如何,到了党校都是平等的学员,都要无条件地遵守学校规定,不允许捉刀代笔,不允许相互请吃吃请。
(三)建立课件评审制度。坚持严把教学关,建立严格的课件评审制度。通过对新课件的集中听课点评,进行原则把关,不为错误思想提供讲坛。同时,召集所有教师对新课进行评审,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提出有益见解,帮助其他老师改进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共同进步。此外,我们还大力培育党校教员团队精神,倡导全体教员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以教员亲身实践带动学员自觉增强党性锻炼。
(四)坚持分类施教。坚持将党性教育课程纳入每年干训计划,开设了一系列专题课。为体现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坚持分类施教。针对不同的班次,在课程设臵上实行“一班一策”。办班前向学员发放内容征求稿,为每期班“量身定做”课程表,提供给学员“菜单式”点题培训。通过征求稿充分了解学员缺什么、需要什么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班次的特点,在党性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有所侧重。比如,在科级干
部培训班中,设臵了有关提高领导艺术修养和管理能力方面的课程。在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有针对性的增加有关理想信念和提升知识能力方面的课程,更加强调打牢思想理论根基。
(五)开展现场教学。坚持在教学方式上深入探索,积极运用现场教学的方式来实现党性教育形式的新突破。依托革命历史纪念馆、市委党校反腐败展览馆、船政文化相关场所等建立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现场教学,丰富学员的感性认识, 加强学员最直观的警示教育,弘扬爱国精神,收到很好效果。
(六)探索异地办学。坚持开门办学,从2009年以来,每年组织2-3期主体班赴省内外开办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收到了良好效果,受到学员的热烈欢迎。比如,充分利用遵义、延安等省外党性教育基地,以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为活教材,让学员通过亲身感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树立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坚定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信念。
四、新时期加强党校党性教育的若干思考
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常抓常新、与时俱进的新课题。必须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加强理
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推出新举措,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性教育提供科学指导。在新时期应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一)进一步丰富党性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党性教育要真正做到让理论灌输“入心入脑”, 让学员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就必须找准党性与时代的结合点,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党性教育内涵。在教学内容设臵上, 在把党性教育贯穿于党校教学始终的前提下, 开设专题单元, 围绕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 融入党建理论、党史知识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赋予党性教育新的内涵, 不断丰富拓展党性教育的内容。在教育形式上,应改变传统的斗争式、号召式、灌输式、运动式等方式,不断创新党性教育的载体,探索运用理论讲授、菜单选学、专题研讨、社会调研、现场模拟、个人分析、集体评议、专题报告、行为体验等模式,推进教育方式由一般号召型向真理感召型、由单纯“灌输”式向体验渗透式转变,从而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真正达到触及灵魂、震撼心灵、提升素质、锤炼党性的目的。
(二)大力培养党性教育师资队伍。要真正加强党性教育,必须下工夫解决党性教育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一支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适应新时期党性教育的
专兼职教师队伍和组织员队伍。首先要抓紧配齐配强党性教育专职教师和组织员,要抓紧建立适应党性教育需要的兼职教师队伍。其次党性教育教师要提高讲授党性教育课的水平,多探讨适合当前干部教育实际的教学方式;组织员要熟知学员班次中学员党组织的活动规律,提高引导能力,做到按程序指导、督促学员支部的活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加大外聘实际工作部门的模范、英雄、老革命的典型示范力度。同时也要加大对党性教育队伍的培训力度,积极选送党性教育教师参加各种专题师资培训班和研讨会,提高业务水平。
(三)建立健全党性教育长效机制。构建长效机制是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根本保障。一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要加强对学员培训轮训情况的考核,把学员在党校的学习、党性锻炼、遵守校规校纪情况作为考核内容。加强与组织部门的联系沟通,真正把考核情况作为干部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从根本上解决党校长期存在的“学与不学、学多与学少、学得好与学得不好一个样”的不良倾向。二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坚持并改进现有的“查学”办法,每次集中检查不仅要查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理论文章等学习情况,还要检查干部在临时脱离组织监督的情况下,遵守党纪政纪校规
等表现,分析党性学风状况。三是建立健全考评机制。要建立健全结业考查以及学习档案等制度,在讲求实效上增添新举措,提出新要求。在组织干部理论学习的考试考核中,除把是否熟悉掌握基本理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外,主要还应看其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对学员在校学习培训情况要实行登记管理,建立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档案,以考评提升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四)加强以“党性熔炉”氛围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入手,加强党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充分利用党校校园环境要素打造党性氛围,可以利用LED每天滚动播放廉政警句和人生格言,利用校园宣传橱窗、教室“学员天地”等阵地进行党性党风党建方面的宣传引导,利用校园广播每天播唱健康向上的歌曲,寓教于乐,寓教于学,使学员党性教育收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二是充分利用学员管理规章制度引领校园党性文化建设,坚持继承传统与改进创新的统一,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眼光吸纳先进的思想理念,积极探索学员管理的新内容、新方式、新机制并以规章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实现对学员党性教育的创新。三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倡导做“文明有礼党校人”,培育新时期党校
精神,提升党校党性教育的软实力。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打造具有党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党性氛围的营造,充分发挥党校党性锻炼熔炉作用。
执
笔:黄莉娜
编
辑:俞
捷
发:区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区政府副区长,区人大、政协党组,区纪委,各镇(街)党(工)委、区直 各党(工)委,区直各部、委、办、局,群团组织,人武部,各经济功能区管委会,存档。
送:省委政研室协调处,市委办公厅调研一处、调研二处。
(共印100份)
第二篇:新时期党性教育的探索
把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现场 转化为党性教育的生动课堂
危难是考验理想信念的试金石。2008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国家民族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紧要关头,共产党员直面进与退的选择、公与私的取舍,最直接、最现实地检验着我们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感情,检验着我们的价值取向和牺牲精神,检验着意志品质和道德情操。在这场抗震救灾斗争中,各级党委快速反应、果断决策、有力指挥,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基层党组织紧急动员、迅速行动、有力组织,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各级干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广大共产党员舍生忘死、无私无畏、勇往直前,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所有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所指出的,“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种精神产生于伟大的实践、源自于伟大的人民,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表达,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增添了新的瑰宝,为加强新时期党性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
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是“中国速度、中国制度、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全景展示,是中国共产党强大凝聚力、战斗力、感召力的集中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体现了红色精神的传承、展示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如何将这段历史发扬光大、传承弘扬,鼓励、影响更多的党员干部,我们立足实际着重思考了三个问题:一是如何把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情感固化下来,让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加充满生命力,不因灾后重建任务的完成而淡化;二是如何把党性教育打造成干部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的有效载体,让这种传统的方法成为新时期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的有效途径;三是如何增强党性教育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使之成为党员干部有收获、基层群众得实惠的实践形式。为此,我们将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建设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实现从课堂教学到现场教学的转化;二是实现从理论灌输到实例感染的转化;三是实现从干部主体到干群联动的转化。
在省委组织部的指导下,着力把地震重灾区全面打造成党性教育特色基地,对于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用抗震救灾精神净化党员干部的心灵、陶冶党员干部情操,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全心全意地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义非凡,抓住了新时期党员干部教育和党的建设的本质。目前,我市已发掘建成地震遗址和灾后
重建对比、特殊党费援建、基层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口援建、产业发展振兴等不同专题的典型现场,使广大党员干部身临其境地重温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学习灾区党员干部先进事迹和奉献精神,参观特殊党费援建项目,考察灾区灾后重建新貌。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这种党性教育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的积极性和吸引力,同志们表示,通过培训,思想得到了洗涤,党性经受了锤炼,心灵受到了震撼,深刻领悟了党的政治智慧,接受了人民群众的道德滋养,进一步密切了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增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三篇: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索与思考
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索与思考
叶春桥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挑战,也暴露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新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为高校探索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等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广泛深入,给高校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和挑战。因此,如何适应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正视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探索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面临的紧迫任务。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认识缺乏统一性目前,在不少高校中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认识还不够统一。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教学或科研,而未能把“育人”看成是自己的根本任务,只教书、不育人,只顾教学、不顾教育的思想和行为在一定范围还依然存在,更有甚者认为学生管理工作仅仅是学校专职的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事情,而没有真正形成“全员育人”的观念。
2、学生管理工作缺乏前瞻性和创造性现行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工作内容庞杂,学生管理工作者无法避免地每日陷于事务堆,疲于应付,很难有时间对学生的学习、创新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给予指导,也很难有精力去分析研究一些学生管理工作的规律和经验教训,以及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思想动态等问题,从而使管理限于表面化,造成学生管理工作缺乏预见性和前瞻性。对学生的行为也疏于规范有效的管理,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由于学院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尚未充分发挥,使得整个学生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活力和创造力。
3、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管理程序存在瑕疵目前,在我国不少高校实行的学生管理制度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缺陷。有些管理制度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相冲突,有些管理规定已不符合高校学生的现状。因为目前全国各高校实行的学生管理制度,都是根据原国家教委199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来制定的,已远远跟不上迅猛发展的学生管理工作新形势的需要。同时,不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法制意识淡薄,在学生管理中缺乏符合法治精神的程序规范以及应有的保证制约机制的脱节和不衔接,以致在高校学生管理中频频发生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学生状告学校侵权的法律纠纷也呈上升趋势。
4、学生管理队伍尚不稳定,管理效益亟待提高在目前高校的学生管理队伍中,专职辅导员大多采用在校本科生和外校研究生选留的办法。由于考虑今后出路等问题,不少辅导员在留校时仅把此作为一个短暂的存身之处,并未把学生管理工作当作终身岗位,他们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也一直在为考研和转行做准备,因此学生管理辅导员队伍人心尚欠稳定。同时,高校的班主任一般采用兼职的办法,人员流动和变化较大,而且他们的待遇不能从学生管理工作本身得到解决,做学生管理工作更多的是奉献,由此看来学生管理队伍尚处于相对不稳定状态。在现实工作中,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似乎什么都在管,但对学生成长成才最基本的素质缺乏必要的指导,如在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心理健康释疑、就业及考研指导等方面,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总的来看,学生管理工作者被动地等待问题多了些,而主动地设计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工作方案,更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力,帮助他们成长成才少了些;空洞的说教多了些,能真正满足大学生情感需求的心理咨询等有益的工作少了些,从而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
5、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往往采取行政化的教育管理方式,对学生的训导较多,而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较少。从当前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来看,即使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色彩不是太浓,而且不少学校也加强了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但在科学化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少学生管理工作者不善于做思想教育工作,不注重
基础文明建设,处理问题方法简单,工作中容易走极端,不是失之过宽就是失之过严,使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6、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素质尚需提高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网络在高校的迅速发展,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它要求学生管理工作突出全面性、层次性和现代性,这就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具有更广泛的管理知识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而从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情况来看,由于对学生管理工作者缺乏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导致不少学生管理工作者工作责任心、事业心不强,积极性不高,再加上信息闭塞,送出去学习、进修、提高的机会很少,导致一些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素质未能跟上学生管理工作发展的要求。
二、创新高校学生管理的对策
1、转变学生管理思想,创新学生管理理念
当前,我们要转变学生管理工作只是少数学生工作者的事情的观念,确立齐抓共管,全员育人的观念;转变重教学和科研轻学生管理工作的观念,树立等同的观念;要转变保姆式的观念,树立尊重学生独立意识、自主意识的服务观念;转变学生管理是“消防队”的观念,树立学生管理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养成良好行为规范的观念。我们要把学生从单纯的被教育者转变为既是被教育者,但同时又是自主活动的主体,既是学校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是尊重和服务的对象。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不能仅仅依靠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必须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责任落实到人,形成学生管理工作的合力,才能收到实效。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学生管理工作在高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真正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着力推进全员育人局面的形成。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形成合力,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全面改进和提高。
2、理顺学生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学院积极性
高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后,当务之急是要理顺管理体制。我们要注意体制的互动性,有利于学校和学院相互激发工作活力和创造性;要注意体制的层次性,有利于工作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我们还要注意体制的整合性,有利于局部服从整体,全局指导、协调局部,发挥整个体制的凝聚力和资源整合力。具体地说,也就是学校的职能部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制定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并负责检查督促,对全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有序调控;同时要加强学院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院在学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实行工作重心下移,推行目标管理、量化考核的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学生管理工作考核体系,强化竞争机制。
3、创新学生管理制度,推进学生管理法治化
我们要加快学生管理制度的改革步伐,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要依法制定管理规章,依法对学生进行管理。要严格学生日常管理,多在薄弱环节上下工夫,在提高水平上投精力,在形成特色上求突破,努力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育人环境。我们还要加大法制教育力度,逐步形成法治化管理的育人环境。我们可用法律法规来调整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减少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无为劳动。同时还要实现学生行为管理与社会行为管理相互接轨,使其养成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习惯,以及运用法律、法规来调节和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4、强化学生自我管理,实现学生管理人性化
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思想,要把学生看成既是管理对象,同时又是管理的主体,在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管理中的一些目标,通过自我管理等方式,变成学生自己的目标,使学生管理最终成为一种自愿。因此,我们要把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发展学生作为管理的目的,要充分相信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尊重学生的权益,鼓励学生的自主和创新。因此我们要从传统意义上的的“管理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逐渐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服务者”,要帮助学生明确自我管理的意义,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方法,提供学生更多的自我管理的机会。
5、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探索新型管理模式
只有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才能使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在当前高校深化改革的情况下,管理职员编制减少,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生管理工作越来越繁重。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者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专家化、学历化和职业化是学生管理适应高校发展要求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们要加强专家化、学者型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要利用现有条件并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管理工作者队伍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索与思考观的机会,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提高,研究探索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视野、新途径和新方式。在当前我们还要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我们可以考虑推行“导师制”,选择师德好、学术水平高、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班级导师,通过导师们的言传身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育人环境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表现形式,自然具有影响、规范学生行为的功能,它能使学生在充分享受自由的同时,又能就范于校园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从而产生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效果。学生在这种相对宽松的管理氛围中,主体精神得以弘扬,个性充分展示。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管理。因此,我们要在创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上下工夫,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7、大力加强调研工作,创新学生管理机制当前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管理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学生管理的内容在日益复杂,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必须由经验型向科学型发展。为了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及时性和实效性,我们要大力加强学生管理的调查研究工作,不断总结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历史传统和经验教训,并深入研究、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我们还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机制,传统的学生管理应让位于以以教育、管理为主导,指导、服务为主体的新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要寓管理于教育、指导和服务中,并在教育、指导和服务中提高管理水平。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我们要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和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帮困助学体系,要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寿国.浅议高校学生管理的发展趋势[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2).[2]张光兴.新形势下高校管理育人的有效途径[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6).[3]刘建佳.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理念创新[J].湖南商学院学报(增刊), 2002,(9).
第四篇:新时期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新时期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流动人口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对象,是和谐社会建设中最需要关注的群体,是影响社会治安的特殊群体。流动人口管理是公安基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该项工作对于推动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具有深远意义。从近年来的实践来看,公安机关在流动人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创新管理手段。
一、当前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机制不够顺畅。流动人口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公安、劳动、计生、城管等多个职能部门,需要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但目前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十分突出,缺少相互协同配合的精神,对本部门有利的事情争着去做,对应该管而“无利可图”的事情不积极主动地抓,最终形成了只有公安机关唱“独脚戏”的尴尬局面。
(二)管理队伍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目前,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主要依托社区民警和公安机关协警人员。按照“实有人口”管理的要求,大部分社区民警实际管理的“实有人口”已经远远超过1000户或3000人这一标准,有的派出所一名社区民警管理一万多人。社区民警不仅要承担常住、重点和流动人口管理,还要承担大量治安防范、调解纠纷和刑事案件等工作,管理便显得力不从心,流于形式,有时为了应付吃紧的治安形势,往往把精力投到其他立竿见影的专项斗争的硬任务中去,而对流动人口管理的“软任务”自然就缺乏有效的投入,以致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繁忙时不要”的局面,仅仅停留在做表面文章上,没有真正下大功夫,下大力气,从而出现对流动人口管理不得力的状态。加之协警人员待遇低、流动性大,对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要求掌握不全面、不透彻,对如何做好管理工作不理解、不明确,忽略了登记、发证、查验、注销等各个环节的相互联系,虽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仍达不到底数清、情况明的工作目标。
(三)管理工作社会化程度不够高。一是房屋随意性出租,难以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出租房房主片面强调经济利益,放松管理,不知道承租人的人数、姓名、原籍地、工作单位,对任意留宿、借宿、转租现象不过问;二是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录用流动人口。按照流动人口相关管理规定,用人单位在录用流动人口时,必须审查其身份证、劳务许可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明等证件,但有些用工单位、个人置规定于不顾,随意录用,同时一些单位个人只注意经济效益,对于危害社会治安状况的情况不加检举或制止其违法行为,给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四)保障制度不够完善。大多流动人口进入城市除寻求更多的经济收益外还有诸多需求,如受教育、就业培训等,而这些需求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满足,流动人口往往采取忍让、被动接受的态度。流动人口大多居住的环境比较差,物质精神生活层面处于社会底层,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再加上社会对于流动
人口的认可度较低,进而造成极大的心理落差感,极易导致极端行为的发生,从而引发犯罪,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
(五)高危流动人口管控力度不够。近年来,高危流动人口犯罪已成为突出的治安问题,由于此类人群流动性、隐蔽性强,现实中大量的高危流动人口游离于公安机关的视线之外,因此要在大量的流动人口中发现和甄别高危流动人口十分困难,管控难度可想而知。“犯罪的不登记,登记的不犯罪”的现状,直接影响了社会治安稳定和公安机关打击力度。
(六)考核机制不够健全。目前,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处于“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由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未被纳入公安机关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考核机制,相关职能部门缺乏具体明确的管理职责和管理任务,致使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缺乏足够认识,未能将其摆上重要位置,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上面问一下,下面动一下,上面不问,下面不抓,导致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缺乏深度、力度和制度保障。
二、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确保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上新台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推进,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参与程度不断加强,维护自身权益、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要求明显增强。同时,随着社会开放性、动态性增强,管理盲区逐渐显现,流动人口服
务和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重。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相比,当前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在思想认识、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等诸多方面还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一定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突破现行体制障碍,建立流动人口综合管理专门机构。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有关部门协作,依靠社会力量实行共同管理。建立一个由各级党政分管领导挂帅,公安、工商、城管、劳动、计生委等部门参加的相对固定的流动人口综合管理专门机构,逐步形成在党政统一领导下,以公安机关为主体,其他部门密切配合的流动人口管理格局。
(三)强化工作保障机制,切实解决流动人口管理人力和经费保障问题。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就必须有适应工作的管理队伍和管理经费。一是要保障各级管理工作人员到位,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队伍建设,确保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人员数量和质量。二是要将流动人口、出租屋日常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制定具体的经费标准和供给办法,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保障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三是要建立健全一系列的管理服务制度,规范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在多层次、全方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的同时,要建立健全服务机构,严格落实各项服务措施,要做到“四个明确,一个到位”,即:明确服务途
径、明确服务职责、明确服务项目、明确服务人员、确保服务到位。
(四)推行“证、房、业”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一是加强“以证管人”力度,制定以暂住证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工商、劳动、国土资源、教育等部门把核查外来人口《暂住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房屋租赁证》作为办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子女教育等服务的前置条件,实行对办证人上网比对核查制度,使流动人口变“要我办证”为“我要办证”,提高流动人口办证率。二是按照“谁出租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全面实行“以房管人”和“以业管人”措施,制定出租房屋租赁制度,分类管理、挂牌出租,对辖区聘用流动人口的单位、企业,由社区干部和社区民警负责,逐一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明确用工单位、企业的监管义务和责任。
(五)建立健全流动人口保障制度,保证流动人口生活安定。在进入城市后,往往会感到缺乏社会归属感和融入社会困难等问题,而这些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应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尽快实现流动人口的同城待遇,使流动人口享受到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同等的就医权利、同等的就业权利、同等的失业保障、同等的最低生活保障等,促使流动人口到流入地主动登记申报。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促使流动人口到流人地管理部门主动登记申报,使其能够真正融入城市,实现整个城市的和谐与稳定。
(六)严密高危流动人口管控,提高精确打防控管能力。高危流动人口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效能的发挥依赖于基层基础工作的多个环节,牢固树立情报信息主导打防控理念,把情报信息工作置于高危流动人口管理的基础性、先导性位置,充分发挥情报信息在支持决策、预测预警和引导打击、预防、控制高危人口的作用,提高精确指挥、精确打击、精确管理、精确防范与控制的能力。在实践管理工作中,社区民警对流动人口进行分层次管理,筛选和甄别出其中的高危人群,纳入高危人群管控机制,并在周围建好治安耳目,为摸排线索、侦查破案提供精确的人口基础信息。
(七)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强力推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落实。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到公安机关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中,着力建立科学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体系,明确管理职责任务,为流动人口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建立流动人口管理长效机制。
第五篇:新时期中小学勤工俭学的思考与探索(本站推荐)
新时期中小学勤工俭学的思考与探索
平桥区明港镇第一初级中学
方 草
勤工俭学工作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发展教育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在中国社会经济步入到了今天这个崭新时代,如何使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为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一.目前勤工俭学所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
1.思想认识方面。由于高考制度和就业压力,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这一思想认识在人们心中已成定势。而在功课之外,参加其它一切活动,都认为是不务正业。
2.经济能力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繁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完全可以承担学生的义务教育阶段费用,加之学生勤工俭学创收效益比较小,特别是“两免一补”等惠民政策的出台,使利用勤工俭学收入上学的观念更加淡化了。
3.教育方式方面。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也相对溺爱,认为孩子小,不会干,在家很少安排参加家务劳动锻炼;学校教育中勤工俭学也不被重视,非考试课目要给统考课目让路,开展活动形式也相对单调、枯燥,没有新意,不被学生喜欢,使勤工俭学工作长期处于一种低水平发展状态。4.安全稳定方面。由于安全无小事,所以人们都怕出事,不敢开展、不愿开展活动,给勤工俭学的发展造成了障碍。二.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强化勤工俭学的育人功能。
勤工俭学有两在功能:育人和创收。在过去的勤工俭学工作中,强调创收功能相对多一些,造成普遍认为勤工俭学就是挣钱。而现在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正和勤工俭学以实践教育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育人宗旨相一致,也正是大力发展勤工俭学的良好时机,因此,学校要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中心,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调整方向、找准位置,努力为素质教育做好服务,充分发挥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与时俱进,调整发展方向,树立勤工俭学要以育人为主的观念。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需要创新型和实践型的人才,所以竞争就是能力的较量。勤工俭学正是通过劳动实践,来完成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链接,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它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是学生与社会接触最直接的平台,因此,我们要全新认识勤工俭学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教育发展的重要方法。
2.深刻理解勤工俭学的“迁移价值”。勤工俭学是一种教育手段,对学生可以进行动手能力、意志品质、道德观念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例如:在开展绿化美化校园时,我分给每个学生一粒种子,一个花盆,要求他们培养种子开花。要想开花,第一必须有诚实的态度,要付出辛勤和汗水,经过踏实认真的动手劳动,挑选土壤、细心种植、施肥浇水,种子才会发芽,如果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只有失败的结果。第二能够培养耐心和坚持不懈的品质,从种下种子到发芽开花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等待是考验学生的耐心,管理是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如果只有三分钟的热情,种下后就不管不问,或者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其结果可想而知。第三能够激发钻研和探索的积极性,一样的种子,可长出的苗、开的花、枝叶的茂盛程度各不相同,同学们常提出许多为什么,观察、探讨、分析、交流,无形中培养了钻研探究的自觉意识。第四有助良好同学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形成,在种花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同学们相互帮助,共同克服,知道了成果的来之不易,学会了尊重别人的劳动,建立了和谐的同学关系,具有了良好的道德意识。召开总结会时,同学们个个涌跃发言,大谈养花经验和明白的道理,说种花不但要动手,而且要动脑;种花只是几个月时间,都要付出这么多的汗水和心血,爸爸妈妈养育我们十几年,所操的心和付出的代价就更多了,听到等等这些感人肺腑的话语,我感到这次活动太有意义了,学生们能明白这么多道理,恐怕说教是无法达到的。这也就是勤工俭学的“迁移价值”的作用。
三.以育人为目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勤工俭学活动,迎得学生的喜欢和社会的支持。
勤工俭学要想全面开展,活动内容必须丰富多彩、新鲜有趣。只有内容科学化、形式多样化,才会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参于的积极性,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社会的肯定。首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与家长要多联系沟通,把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优秀品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如学校通过“劳动实践课”、“家庭劳动实践室”等活动的开设,为学生搭建充足的劳动实践平台,让他们在各项有益的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在家里引导孩子主动承担必要的家务劳动,学会洗衣做饭、整理房间、打扫卫生等,家长绝不能越俎代疱。通过这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逐步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目的,具有基本的生活能力。
其次,组织学生参加农业劳动和工业生产,开扩学生视野。让学生感受工业生产的紧张和严密,明白劳动是要科学知识作为支撑的,即使将来考不上大学,当不了科学家,也要努力学好知识,当好农民和工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人。
第三,要紧密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实现勤工俭学育人的最大化。单纯的劳动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只有把劳动实践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有的放矢的活动;选择合适的形式和内容,与学生的社会感触和生活体验相对应,促进他们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得当的总结和奖励,劳动实践结束后,教师要对劳动情况认真归纳点评,对表现突出的给予表扬和奖励,树立模范先进,对不积极或不认真的,指出不足、帮助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使学生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和伟大,行为和思想共同进步。
四.挖掘潜力,做大做强校办企业,增强勤工俭学的创收功能。虽然以育人是目的,但是不创造财富的勤工俭学又是不全面的、没有生命力的,也是难以健康发展的。因此,做大做强校办企业非常重要,企业不但增强了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为为实践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和提供起动资金的支持,促进勤工俭学的育人功能的发挥。
总之,勤工俭学具有育人和创收的双重功能,其育人作用不言而喻;它在筹措教育经费和助学帮困方面更是功不可没,所以,我们只要坚持发展方向不动摇、开扩思路、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勤工俭学一定会拥有美好的前景、得到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