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学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红色作文,注入生命与精神的血液

时间:2019-05-13 01:1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学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红色作文,注入生命与精神的血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学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红色作文,注入生命与精神的血液》。

第一篇: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学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红色作文,注入生命与精神的血液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红色作文,注入生命与精神的血液

[内容摘要]在应试教育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的今天,阅读与作文都已经被充分功利化了,急功近利,违背作文之要义,把作文当作只有简单技术的文字行为,形成新的“八股文”。在学生的作文里看不到立体的人,看不到鲜活的生命个体,看不到丰富多彩的生活,看不到真情的流露;缺乏应有的生活厚度、应有的文化传承、应有的生命律动和应有的精神反馈,只有文字呈现,而没有生命与精神的建构。学生在为作文而作文,非自主化、模式化、空壳化是目前作文教学最急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基于此,笔者在《中学语文》《教学与管理》《语文教学之友》《教书育人》《阅读与写作》等刊物上撰文提出“红色作文概念”,其要义就是取红色火焰热情奔放和升腾的动态感觉来要求写作主体在写作过程中始终应有的心境,在此浓烈情感与心境支配下进行写作,让学生从动笔之前的表达欲望到对生活的关注与思考、情感的碰发、性灵的独抒、再到生命与精神的显现,始终充满红色火焰般的激情,都是炽热的、浓烈的,红色的心境是为红色的作文做着全程的准备,核心的辐射源便是在外围的作用下在内心所产生红色热度和激情,从而还原作文本来的定义,从而来抵制萎靡、浮躁、唯心、同脸和编造的文风,最终达到在丰厚的文字里看到生命轨迹和精神痕迹的目的。

本文在介绍“红色作文”的产生背景和诠释红色作文要义的同时,着重探讨如何在操作层面上实现红色课题的纵深推进。

[关键词] 红色作文 生命意识

精神生成 作文从原本意义上来看,它应该是客观世界与内心精神世界产生碰撞后的一种心智反映,是沉淀(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与反刍(思辨感悟)的结果呈现,是自主的、自由地构筑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从写作的本质上看,它“只能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精神活动,是学生展露心灵、发扬个性的精神活动。”①它所展示的不仅仅是属于物质层次的语言文字本身,还应该有属于精神层次的心灵折射。它不是一种只有简单技术含量的纯粹技术行为,而应该是精神层面下的极具体个性化的语言行为。新课标也明确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由,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但是在应试教育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的今天,作文已经被充分功利化了,再加上处于多元而又浮躁文化时代,在有限的阅读时间里,还受着快餐文化和游戏文化(如韩剧)的夹击与挤兑,写作已经变成非自主化、模式化、空壳化的文字行为,因此学生作文的精神缺失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同时也是不争的事实。

正是由于空间(写作自由)、激情(写作欲望)、沉淀(写作积累)和指 1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向(写作目的)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与束缚,导致学生首先是不愿意写,其次是写出的文章绝大部分要么是“观念化的生活,是没有血肉的生活,是缺乏生命感和自我精神的生活。”②其笔下的生活是游离于真实的生活、游离真实的自我、游离于人格精神的应付之作,要么是打着“创新”的幌子其实是无物、无核甚至消极低俗的东西,为作文而作文,字里行间看不到学生朝气蓬勃的身影闪烁,也看不到情感真挚的感悟与体验;没富有个性的见解,也没有鲜明价值评判;没有表现出一个立体的人对社会、自然、人生应有的关注与思考,有的只是“假、大、空、花、浮”,重形式不重内容,重文字不重精神。于是无病呻吟、空洞无物、思想偏激、胡里花哨、矫揉造作,便成了通病。总之,缺乏应有的生活厚度、应有的文化传承、应有的生命律动和应有的精神反馈,使文章只有文字建构,而没有生命与精神的建构,这很值得我们思考。我们姑且不论文学需要灵动的生命,就是精神也不要把它理解为高深莫测的词语,作文一个立体的活着的人,不能只有知识,总要那么一点精神支柱;不仅需要知识武装自我,还需要有精神来升华自我,文如其人,时下的文章又能让我们看到什么呢?

借用钱理群教授的话说就是“开花季节的他们遭遇了精神的旱灾。”其后果也许不能仅仅从作文或者现在这两个狭窄的概念里审视其负面影响,我们无意用作家的标准衡量学生写作,更无意用人文枷锁来框限作文教学,让作文承起过重的“道”,我们也姑且不论学生不会作文还能不能叫学语文,勿庸置疑的是,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对正处于塑型阶段初中学生的人格、道德及其整个精神世界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文章是生活阅历、知识储备、语言表达与道德境界的综合反映,是思想的载体。书读多了,文章写好了,其做人的标准也在无形中得以提高,人品自然会变得高尚。品格高尚的人,写出来的文章也一定是给人以真的启迪,或给人以善的感染,或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说,作文与做人是相辅相成的、相得益彰的。如果学生写出的作文都是些靡靡之音,或者空洞无物的“骗分之作”,我们就不能不审视今天的作文教学了。

在功利色彩愈来愈浓重的今天,我们的作文教学有些变质,甚至有的老师已经喊出了“一生只要两篇作文(中高考)”的口号,作文的指向非常明确,完全是想着如何在考场作文中博取高分。这样终极目标无可厚非,但是问题出在过程,如果长达五、六年的习作过程都是很无趣,很痛苦的,都是在做着玩弄文字和外包装工程,把创新当成只有简单的技术含量的文字行为,没有将自己融入生活,不能显现自己的个性与活力,那么不要说这终极目标能否真实现,其恶果也不仅仅在于徒有其表的文章大量出现,最重要的是学生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和快乐,这对作文教学来说是致命的。尤其是初中阶段更是成了重灾区,看看那些书店里那些标榜着“满分”的中考作文吧,有几篇是有“物”之文?有几篇让人看的到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写文章?绝大部分要么是些胡里花哨的“空壳文”,要么是毫无生气的“木乃伊文”,而阅卷老师还不遗余力地给出高分,这对作文教学的影响实在值得思考!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有形无物”“有文无人”“有人无神”的文章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我们无力做颠覆性的改变,但是我们有义务去做力所能及的纠正!让绝大部分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在自由为文的同时继而彰显生命与精神的痕迹,我们要以前者为基础,然后在我们指导下让后者成为水到渠成的结果。这不但对落实新课程的理念与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意义重大,而且突破作文教学的本身,将会对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乃至提高道德修养等方面都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红色作文”的概念。红色代表热情与奔放,它是一种容易让人激情澎湃、催人奋进、让人激昂往往彰显向上美好的正面颜色。而且很容易让人想起跳动的火苗,它给人的感觉更是那样的向上、是那样的充满激情。我把它套用到作文教学中,是取其热情奔放和升腾的动态感觉来要求写作主体在写作过程中始终应有的心境,在此浓烈情感与心境支配下进行写作,只有这样的全程心境,才能还原作文本来的定义,从而来抵制萎靡、浮躁、唯心、同脸和编造的文风。

红色作文的要义就是尽力创造相对宽松的、淡化功利和有阅读氛围的外围条件,让学生产生犹如烈火燃烧般的写作激情和冲动的表达欲望,并在这基础上逐渐提高要求,引导学生保持火红的心灵热度,积极关注生活、自然和人生,敢于个性化地表达个体生命的真切体验和不受羁绊的思辨感悟;表达的时候感情是真挚的,为文的指向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最终达到在丰厚的文字里看到生命轨迹和精神痕迹。总而言之,从动笔之前的冲动、到对生活的关注与思考、情感的碰发、性灵的独抒、再到生命与精神的显现,始终充满红色般的激情,都是炽热的、浓烈的,红色的心境是为红色的作文做着全程的准备。其核心和最终指向就是精神生成,而核心的辐射源便是在外围的作用下内心所产生红色热度。

这里要说明的是,清华附中赵谦翔老师早在1993年就针对“一凑,二抄,三套”的作文诀窍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写作套路提出“绿色作文”的概念,它强调真诚地反映生活和内心的感受,摈弃刻意的矫饰与编造,学会用心灵去感悟人生,将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了然于字里行间,情动于衷而形于文。虽然这与我们的课题只有一字之差,但研究的重点不同,他强调的是“天然,率真的回归”,写纯净的文章,而我们的课题着重研究如何从兴趣开始一直到落笔成文都保持“火红”的激情,始终强调要有心灵的热度,都是热情奔放,它是个性、生命和精神的辐射源,试图从心里的层面上找到症结和解决的办法,强调表现厚实的生活的同时,更要在字里行间看到生命与精神的痕迹,使文章不再游离于生活,游离于写作的主体。

“红色作文”的另一个初衷是想借助课题的“东风”,让学生荒芜的阅读沙漠或者快餐文化的包围中能走出来,多读文学作品,增强文学营养和文化底蕴,因为学生阅读面的狭窄,阅读层次的浅陋,是学生人文精神馈乏的重要原因,我们要追本溯源地去看待这个问题。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学生的作文更显灵动,在他们的作文中能看到习作主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体的踪影及其应有的生命和精神印痕呢?我们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四个方面其实也是四个纵深推进的过程,而且每个方面其“红色”内涵都是不尽相同的。

首先是要给作文松绑,还原其本义,让作文揭去神秘的面纱,走下高不可攀的神坛,搭建魅力平台,以兴趣吸引学生。淡化其功利色彩,突出作文的自主性;淡化作文神秘色彩,鼓励学生能言就能文,能思就能文,我手写我心,即可为文,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在老师方面,首先要较大程度地改变教师的作文教学观念,在作文教学中逐步强化红色概念,搭建一个有足够魅力、看得见甚至摸得着的平台来吸引吸引学生的阅读与作文兴趣,然后再把精神生成逐步提到作文指导的一个更高层面上来。

作文教学难就难在如何激起学生的动笔的冲动和欲望。你想,要去做一件自己没有太多兴趣的事情真的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与叫他喝一杯苦药有何区别?那么凭什么来吸引学生对写作产生真正的兴趣呢?一是要有足够的呈现让学生有试试看的念头,形成跃跃欲试的冲动心理。二是让学生有切实可以感受到的成功感,否则每天写啊写,不见进展,不见成果,你说怎么维持兴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的作文受到表扬或者能公开发表。

这就牵涉到一个兴趣平台问题。幸好我们学校的“红色作文”课题和红焰文学社,应该说都搞得有声有色,自课题成立以来,已经引起相关专家和媒体的关注,除了核心期刊推出相关的十多篇论文外,还很荣幸地得到陈金明、程红兵、黄孟轲等专家的指点和肯定,《语文报》《作文周刊》《创新作文》《新作文》《阅读与写作》等近二十家作文刊物的主编和社长为文学社和校刊《红焰》题词鼓励,上述报刊同时还开辟专栏和封页宣传文学社并发表社员的文章,随着文章不断发表,即增强了社员的自豪感,同时也吸引非社员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在校刊《红焰》上也投入不少的物力,使刊物从内容到封面设计再到印刷装帧都很考究,在中学校园刊物里面应该是比较有档次的。这些都是用来吸引学生的有力平台。

为了让有更多的学生能有文章见诸报刊,形成良好的带动圈,我们开展“双定实验”,即每个教师每学期要定额完成10篇发表指标,同时还规定每个双休日学生回去要在电脑上写一篇作文,但是要尽自己最大能力修改,让自己都认为有发表可能了才发到老师的邮箱里,然后老师修改再向报刊发送。“双定实验”开始后,从学生这一面反馈看来,效果很好。学生在电脑上写作文要比纸上来得喜欢,一则因为电脑上容易修改,替换复制粘贴多少省力,多少方便!而且容易改出好句子和段篇;二则特别是字写不好的同学,打印出来清清楚楚,有赏心悦目之感;三是如果能发表了,那出来的效益不就仅仅是一篇文章发表这么简单了;四是学生普遍会有成就感,哪怕发表不了,老师为了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学校开辟专栏或者择优发表在校刊上,对学生也是一种鼓励。事实证明,这是很有效的办法。自文学社成立到目前为止,我们共有200多篇作文章公开发表,有80多篇文章被收编书中。

作文教学要的是实效,如果能与时俱进,利用时代的优势(如电脑)有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创意地改进教学方法,要真正把学生的兴趣吸引过来,不是围着那几个“凤头”“立意”概念转可以完事的。我个人认为作文教学无须引经据典,也不要太玄奥的理论支撑,检验的标准无非是学生喜欢作文了没有?真的能写出一些好文章了没有?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与兴趣,而且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了,特别是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后,那个鼓励是相当大的,就会形成一个“兴趣——发表——愉悦——更兴趣——更愉悦——再发表”这样一个雪球滚动式的良好带动圈,调动起学生的写作激情,那么进步也就在预料之中了。

这里的“红”是兴趣与激情。它是在外力作用下发自内心的一种喜悦、羡慕、冲动等综合心理反应,从而形成倾吐为快的表达欲望。它展示的是激情的调度。

其次要拓宽作文“生态圈”,引导解决“无米之难”。根据教材要求,创造性地实施和开展各种活动,了解世界、走进生活、亲近自然,整合身边、社区、网络等资源,让学生感受真切和体验真切的生活,用大语文的观念来寻找作文资源。

我们学校是寄宿制学校,两个星期才回家一次,在一个仅有300亩的狭窄空间里,一呆就是半个月,学生的社会阅读空间确实狭窄了许多。但是话说回来,那些不是寄宿的同学,他们的阅读积累就多了,作文就写好多了呢?事实证明,也不见得。看来关键是在老师如何引领去解读我们这个万象的生活,更何况现在与外界联系很方便,电视电脑都已经进了教室,世界的的各端距离已经在逐渐缩短了,学生有足够的阅读内容去感知,去思考。所以我们学校每天让学生看《新闻联播》,课上链接网络,打破空间的视线阻隔;很多班级建立自己的小书屋,阅读经典与时文,拓宽阅读界面;条件许可,组织学生外出写生、采访,走进大自然,走进田间地头、厂区工地,实地感受是最深刻,也是最有启悟性的。

学生对时事的鲜活的东西很感兴趣,我们完全可以围绕一些热点组织学生讨论。比如“林妹妹”陈晓旭为何要抛弃过亿资产而毅然出家;25岁东阳姑娘吴英为何能轻而易举地将数以十亿计的民间资本骗进她的本色集团;贫穷地区为何六合彩也如此热火朝天;看陈水扁狗急跳墙、中国足球见谁输谁;看伊拉克拿炸弹的孩子、看宾馆门前卖花的女孩等等。因为鲜活,学生有兴趣说;因为贴近,学生愿意说。把讨论的写下来不就是一篇文章了吗?学生视野拓宽了,作文的思维与表达能力无形之中也提高了。

在关注热点焦点同时,也要求同学将镜头对准身边的寻常百事。尽管大多时候,学生还是在狭小的校园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东西可以观察和思考了。像以下这些在公开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哪个不是身边小事:《瞧,我们的2004》(写寝室趣事)《忙忙忙》(写各老师忙碌身影)《老班生日记》(写学生给班主任过生日)《尴尬》(写的是上体育课时突然内急和之后引发的系列尴尬)《飘落的文明》(写的是学生公然踩踏草坪)《被风吹过的夏天》(写的是夏日校园刮起阵阵流行之风)等等。一群抬食的蚂蚁、一丛飘零的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落叶;商场门口的一张告示,月下老师的一席教诲;起跑线上一个姿势,走廊尽头的一抹斜阳;哪个不能成为笔端的素材?只要你着力观察、着力思考,就真的能“财源滚滚”了。

生活从来就不缺乏精彩,地球在运转,时光在流逝,精彩总会如约而生。这里的精彩当然不仅仅是指通常意义上的快乐和愉悦,带给你思考的、启迪的,不也是另一层意义上的收获和愉悦吗?重要的是我们要整合资源,让生活“站”起来,它不再是平面的枯涸的,而是立体的鲜活的,如果觉得生活犹如一习习清新的良风,有迎面扑来之感,还怕调动不起激情去再现生活、体悟生活、思辨生活?

这里的“红”是体验与感受。就是让学生能感受到火红的生活迎面扑来,心头荡漾,不再感到没有东西可写,而是感到生活是那样的丰厚,是那样那样的真实,是那样的立体,认识到只要是有心人,“材源”便滚滚而来。它展示的是材料的广度与厚度。

再次要激发积极主动审视生活的精神。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进程,评论大众话题,了解时事动态,讨论热点焦点,并能作出自己的价值评判和理性的思考,让相当部分学生形成审视习惯,会关注,会思考。对生活、自然、人生有自己个性化的感悟和见解。因为只有审视才能发现蕴涵着的独特情感与美学价值。也只有这样生活与写作的主体材料“才能立”起来,写出来的作文也才会折射出应有的生命和精神。

同时通过“感悟式”的专题阅读,让学生从学生从张晓风、毕淑敏、肖复兴、史铁生、宗璞、余秋雨等散文名家中汲取营养,并尝试习作。品读的过程是积累与消化的过程、也是思辨与提升的过程。

有一次,我们叫学生以“春节随想”为话题,其中有个学生就将镜头对准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农民工。他认为农民工之所以要回家过年,就是为了寻找尊严,因为一年到头,在繁华的都市里,他们从来都没有真正地抬起过头来,为了养家糊口,他们忍辱负重,受尽凌辱,只有回到家里,在家人面前,才能找回做人的真正的尊严,在他们面前,他们无须低头哈腰,他们无须遭受白眼呵斥。这样的文章多有深度啊!

文章要再现生活,但是不能仅仅是再现生活,要透过表象去思考生活,要有解读生活的能力。比如当你看到那些高档商场里在门口写着“衣冠不整免入”的时候,你看到的仅仅是文字?你没有看到这是一副吃人的字眼?你没有看到这是一张忘恩负义的嘴脸?也不想想看,当初每天爬上爬下、吃尽了灰尘的是谁?难道衣着有些寒酸的他们来这里看看的权利都没有吗?我们不能不思考。当我们面对卖花女孩、闹市乞讨的孩子,然后再看看自己,动辄几百上千,但是只要一遇到作业多一点或者不顺心的事情,就呼天抢地、叫苦不迭,真的非常汗颜!

文章要“站”起来,就必须有其骨架,作为支撑骨架的生命和精神,首先来源于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漠视生活,缺乏激情的人是无法将这个世界法去将它读透,读出新意来的。生命与精神不深奥,但是也绝不是描写几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个生龙活虎人像就可以了事的,真正的生命与精神是非功利的,是客观世界与自己心灵情感世界碰撞后的结果呈现。它需要写作主体全身心地投入,并且将自己对生活、生命的理解个性化地表达出来,个人的喜好与情感是毫无顾忌地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我们希望看到的不是死的文字,希望看到的立体的赋予了生命的文字。

这里的“红”有审视与思考。心境要更加炽热。要感性,让生活与学生内心世界发生激烈碰撞,燃烧起来;更要理性,让生活不再是冷漠的表现对象,也不仅仅是再现生活,而要附上更多的思辨色彩,让写文章成为梳理思想的手段。它展示的是思维的深度。

最后要关注生命个体跃动,让生命更有张力。由于物质水平提高,消费社会唯美主义的时尚追求不可避免地影响学生这一庞大群体,阴柔之美、娇媚之美、雅秀之美肆意横行,韩剧和韩国层出不穷的偶像在中学生的市场就足以说明。只要翻开任何一本中小学生的优秀作文选,都能看到“这种柔靡文风所折射出来的心灵的委靡与疲惫都俯拾皆是。”③看不到应有的生命律动和生命张力,所以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能在语言、结构、情感等基础上向生命和精神层次进发。强调张扬个性的同时,要给人看到这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朝气蓬勃的“立体”的人在写作文,在文章中能看到生命闪动与精神折射的痕迹,尽可能杜绝萎靡文风的形成,实现健康积极向上的主旋律与鲜活的个性并存。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偏重“技巧”,忽视作文是靠学生来完成这一事实,效果往往与对牛弹琴无异。我们不否认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作用,但是无视写作主体内在需求和实际条件,大谈特谈写作方法,是徒劳的,就像一个有最好的设计方案却没有钢筋水泥砖块一样,无论如何也是建不起漂亮房子的,技巧充其量也仅仅是个技巧,而一篇有血有肉的文章可不是靠技巧就能完成的,它要求写作主体首先要有表达激情与欲望,先让激情感染自己,然后再来带动起读者的情绪,让我们看到生活的五彩绚丽的同时;也能看到满富张力的生命!为什么一个在生活中朝气蓬勃的孩子,在文字间就一点也看不到其及其周遭的影迹呢?为什么缤纷五彩的生活都是老气横秋,死气沉沉的呢?不能否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为语言的积累和感悟能力所困,但是那些积累和能力都相当不错的同学为什么也好不到哪里去了呢?这里就有个张力问题。生命的张力应该是鲜活的,是个性化的,是能带给人们激情澎湃的,是能给人收获满满的。它需要斐然的文采,需要敏捷的才思,需要富有穿刺的阅读生活能力。只有将生命与精神融入,才能避免那些柔靡的文风,才能形成健康向上的、充满活力的文风。

这里的“红”是张扬与彰显。张扬的是个性,彰显的是指生命与精神。在充分尊重写作主体的前提下,从主题到结构,从语言到思想,都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发挥空间。让学生澎湃的激情、斐然的文采、灵动的思想在这里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在字里行间能看到三个闪动:写作主体、生命和精神。让文章真正能有精神生成,能真正地“立”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起来。它展示的是生命的力度。

总而言之,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让我们学生敢于写作文、愿意写作文、乐意写作文,在他们的作文中能看到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和活泼的身影,在他们的文章中能看到应有的立体生命和精神,简单一句话:红色作文,让人回归,让花季作文不再是精神荒芜。

从课题的准备到正式立项的一年多研究和实践来看,已经初见成效,平均每班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学生有作文在《作文世界》《作文通讯》《作文报》《阅读与作文》《语数外学习》等公开性的刊物上发表作文,而且这些文章让我们看到灵动的个性,斐然的文采,打上一定的个人烙印,生命与精神的痕迹已经初见端倪,这更加让我们有信心继续努力对红色作文这一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我们的目标:让红色作文搭建起生命与精神的平台,注入生命与精神的血液,让花季孩子的作文精神不再荒芜,并且展现应有的勃勃生命。

第二篇: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学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说说作文教学与文本再利用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说说作文教学与文本再利用

一直以来,语文教师都在教导学生,要想写好作文,需要从积累材料入手,而且要勤于积累、善于积累。学生也很听话,买来大量的优秀作文选、报刊杂志,摘抄引录、粘贴整理,可是到了写作文时,依旧抓耳挠腮,无从下笔,勉强成文的,佳作更是凤毛麟角。

新课标在写作教学的要求中,第二条就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第三条指出:“要多角度观察生活„„”《高中课标》在“表达与交流”中第四条指出“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多方面的积累材料„„”

学生的写作现状和新课标的要求中都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深思:怎样将积累的材料真正落实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怎样落实多角度观察生活并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就此,我谈点自己的做法:阅读写作一体化,即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作文教学贯穿于阅读教学。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深入发掘教材资源,充分利用文本指导学生写作。具体来说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用文本做资源,积累写作材料,建立写作材料库。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积累材料。材料从何而来?更多的师生把眼光放在了课外,如阅读名著,订阅优秀书刊等等。其实,我们手头拥有的、与我们朝夕相伴的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足以让我们再利用。

如何指导学生利用文本积累写作素材?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

(一)、题材角度。指导学生把学过的主题相同的文章归纳到一起,把作者生平、人物事迹、优秀品行等进行整理组合,形成不同的作文材料篇章。如:

爱国气节篇。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操,花木兰的“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爱国情怀,邓稼先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国奉献精神,闻一多的“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大无畏斗争精神等等事例。

亲情感悟篇。严厉的父爱,如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父亲的鸡毛掸子打在女儿身、痛在父亲心。伟大的父爱,如《傅雷家书》中,在儿子处于人生失意低谷时,是父亲那饱含深情的话语鼓励着他;在儿子取得成绩进步时,又是父亲那谆谆教导勉励着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他。还有更多的讴歌母爱的诗文,如冰心的《纸船》,泰戈尔的《金色花》,胡适的《我的母亲》等等,像莫怀戚的《散步》更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节操德行篇。如愚公坚忍不拔的移山精神,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洁身自好,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风傲骨。

以上只是浅举几例,教师还可以根据单元提示(如理想、信念、探索自然等)进行不同题材的整理,要注意的是,材料需要再加工,同一个材料可以多角度利用。

(二)、哲理警句角度。指导学生熟记诗文中精炼优美、意蕴丰富的句子,为自己的作文画龙点睛、增光添彩。

我指导学生熟记那些精练优美、意蕴丰富的句子,为自己的作文画龙点睛、增光添彩。一次期末考试,作文是要求以“我”为话题的,我的一名学生就借鉴课本《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后汪国真的诗歌中的一句“从别人那里,我认识了自己”,构思了三个板块:从父母那里,我认识了自己;从朋友那里,我认识了自己;从老师那里,我认识了自己。其文章条理清晰,构思新颖,博得了阅卷老师的欣赏而获得满分。学生作文中时常会出现诸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诚信(亲情、友情、语文、环保„„)爱的深沉”等佳句,如果没有用心的积累是写不出的。而这样的富有生命力的句子,文章中比比皆是,像鲁迅《故乡》中的“地上其实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冯骥才《珍珠鸟》中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奇迹。”等等。

语文文本是教育专家们精心选编的,内容涉及历史、人文、科学、为人处世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文本中的文章都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因此,语文文本本身就是现成的写作素材库,应该受到广大教师学生的重视并得到充分利用。

二、用文本作例文,指导学生写作的技巧。

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语文要有用语文的意识。我在利用文本指导学生写作时,针对某篇课文中最具有特色的写作技巧对学生进行当堂指导,也可针对某种写作方法,以多篇课文为例子进行指导。常用的有:

1、对比法。对比的目的就是要突出所要描述的对象的特征。如写人,可以把个性不同的人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以《邓稼先》为例,作者为突出邓稼先的默默无闻、忠厚平实、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真诚坦白、从不骄人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就将其与个性张扬的奥本海默进行对比。还可以把同一人物不同时期的变化进行对比,以《故乡》为例,作者为了更好的刻画闰土和杨二嫂的

形象,就分别将二人二十年前后的形象加以对比,成功塑造出一个农村悲苦的农民代表形象和一个尖酸刻薄的小市民的形象,从而揭露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2、详略得当。内容的详略取决于中心。与中心无关的坚决不写,与中心联系不紧密但需要稍作交代的应该略写,为突出中心的应当详写。以《木兰诗》为例,作品为丰富木兰的英雄性格,详写从军缘由、出征前的准备、辞官还乡及亲人团聚,而略写了战场生涯。此类文章课本中很多,学生稍加回顾就会找出,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一次真好》等等。

3、叙述角度的切换

《最后一课》中,都德以小弗郎士的视角来塑造韩麦尔先生的爱国形象;《孔乙己》中,鲁迅以一个小伙计的视角来塑造孔乙己的迂腐、懒惰的形象;《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以“我(一个孩子)”的视角看出世态的炎凉„„教师可以把有类似的写法的课文罗列在一起,对学生的写法技巧作针对性的专题指导。

4、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指导学生写人时,可先通过旁人介绍、通过其他物件、通过旁人反应、通过环境烘托等手法进行侧面描写。然后对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心理等进行正面描写,这样,学生笔下的人物就容易“活”起来。可结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人物传记类课文进行指导。我个人认为,《口技》就是一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的典范文章,教学此文时,我针对此写作技巧当堂训练学生的写作。

再如,指导学生练习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可以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为例文;进行标题式作文训练,可以《邓稼先》为例;进行书信形式的作文训练,可以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傅雷家书两则》、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信》等为例文;指导学生以小见大的写法,可以《最后一课》、《散步》等课文为例。

三、用文本创设情境,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新课程标准在对“写作”的要求中指出:“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续写;能够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进行改写。我具体的做法是:利用教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改写;或者选取片段,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或补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化无声为有声。

1、改写。利用教材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展开想象,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改写。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如果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于勒是百万富翁,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试为课文改写一个结局。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体裁的作品进行改写,如把诗歌改写成散文。

2、仿写。选取教材中精彩的、有亮点的片段,引导学生对片段进行仿写。如朱自清的《春》的结尾部分,三个比喻句构成排比段落分别从“新”“美”“力”三个角度赞美春天,这里就可以指导学生用比喻句构成的排比段形式进行写作。学习李汉荣的《山中访友》时,可以指导学生以“你好,山泉姐姐„„”一段为蓝本描绘校园一角;以“捧起一块石头„„拾起一片落叶„„采撷一朵小花„„”一段为蓝本抒写心灵。仿照《土地的誓言》中对春天的东北田野的描写去写江南春天的田野。

真正的创作首先来自模仿,所以平时多选取精彩片段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很有必要。经过长期训练,学生自然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意识,这正符合课标对写作教学的一项要求:“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

3、补写。以课本内容为依据,抓住人物的内心活动,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化无声的内容为有形的语言。如补写《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说的“我的朋友们啊,我——我——”这句话中没有说出的部分。也可以依据课文内容发展的规律,展开合理的想象为文章补写一个结尾,如教学《皇帝的新装》,引导学生猜想皇帝回宫后会怎样,给课文加个结尾。

改写、仿写、补写等这些方式,是用文本创设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很好地开阔了学生的写作思路,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四、用文本作向导,引领学生体验生活。

作文教学的本质是由“物——意——文”的双重转化过程。由“物”到“意”的转化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是个内化过程,即客观外物内化为主观情意。这要求学生要关注生活,对社会、自然、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也就是要有生活体验。如何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广大教师费了不少心思,有的在作文课上开展活动,如开一间“作文聊天室”、“一个土豆引发的思想火花”;有的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上社会,如上海市特级教师皋玉蒂利用假期,带领学生在南京、西安、山东等地行走游学。我个人认为,此二类做法,前者只解决了一堂作文课的内容,难以形成有效的能力迁移;而后者要求太高,形式过于理想,不能推广。

当前,我们的学生不是缺乏生活内容,而是缺少生活感悟。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尽可能利用手头的现成资源——文本,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借助作者的人生体验去体验自己的生活,感悟人生。

以莫怀戚的《散步》为例,先引领学生细读文本,走近作者,感受作者的人生体验:散步事小,亲情味浓,尊老爱幼,责任重大。然后,指引学生品味细节,联系生活,品味生活。此环节重在教师的指导,以文中细节为着手点。如“奶奶摸着孙儿的头”,就可以让学生谈自己的经历体验:自己的长辈有摸过自己的头吗?他们为什么摸?当时的情形如何?现在回想起来的感觉又如何?也可以从该文的事件入手去联系自己的生活:和谁散过步?是怎样的情形?如此一来,就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抒发自己的心灵发现,一段段感人的经历重现在课堂,一番番激情的话语怦然而出,学生都走进了真实的自我生活的世界。就在这种氛围下,让学生写“亲情”话题作文,他们还会叫难吗?

语文文本是教育专家们精心研究、科学汇编的成果,其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既是阅读教学的工具,也是作文教学的工具。它就好比一座矿藏,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深掘文本价值,多角度利用文本。

„„„„参考资料:

①《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8期《用好文本这个作文素材库》 ②《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二期《语文教材的二次利用策略》 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三篇: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学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作文教学应体现人性化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作文教学应体现人性化

21世纪应该是关注生命发展质量的时代,也是闪烁生命光辉的人性时代。社会提倡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人性化执法„„而我们的教育,面对一群思维活跃,朝气蓬勃,对未来怀着美好憧憬的活生生的生命,更需人性化,尊重他们,关爱他们,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细细观察,在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非人性化现象,如布置题目一言堂,不顾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选择自由;作文指导空对空,大讲谋篇布局,技法技巧;批改作文一支笔,生搬硬套,陈词滥调。导致学生作文立意陈旧老套、内容空洞平乏、语句刻板呆滞。学生们怕写作文,也写不出好文章。我们的作文教学少了灵性,少了自我,少了真知灼见,多了循规蹈矩,多了陈腐教条,多了千人一面.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作文教学也应体现人性化,用人性化作文教学唤回学生的本我与个性,在放飞思想与情感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个性品质,引领他们健康成长。在多年的摸索和实践中,我觉得人性化作文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张扬个性,自由拟题

作文是生命的自由表达和真情交流,自由的生命表达和自由的生命交流是作文的“魂”与“本”。为了真正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的表达。”为了在作文教学中尊重孩子的天性,呼唤孩子的灵性,激发孩子的悟性,张扬孩子的个性,我总是把出题的权利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

具体方法如下:一是学生们自由拟题,所见所闻、独特感悟、奇思妙想,信手沾来或叙或议写成随性而至的小品文。二是请部分同学上黑板,每人拟两题,全班同学从中挑二至三题,再根据个人兴趣,择题写成大作文。若你的标题被选用,给予加分奖励。三是老师沿用历年的中考题,或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半命题,学生当堂作文。这类作文偶然为之,只为备考或今后的升学做准备。

出题形式多样,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更激发学生们的写作热情,当学生们用他们的自由之笔,写他们的自得之见,抒他们的自然之情,叙他们的自立之志,显他们的自在之趣时,感受到成长的愉悦,尽兴表达的快慰和自我尊严的获得,尽显生命的风采和个性的魅力。这样的作文是写作主体生命活力的尽情释放,是燃烧着的激情,是张扬着的个性,是最具有个性特征 1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的行为。

二、评语激励,真情感人

人性化作文教学还体现在教师的作文批阅上。学生们毕竟涉世不深,阅历较浅,经验有限,逻辑思维不严密。所以,他们的文章常常笔法稚嫩,有的中心不明,有的立意欠深,有的思维混乱,有的语句不通,有的错别字连篇,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千万不能因为某方面的缺点,抹杀文章中的优点,写评语时应大张旗鼓地表扬,委婉含蓄地指出不足。自己的文章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对学生而言这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激励。

曾经有位学生,每次作文只能写几十个字,还一半是错字。有一次居然写了两三百字,虽然语句不通,错别字连天,但我仍在评语中真诚地写道:“本次作文进步很大,字数上有了质的飞跃,老师很高兴你的变化,相信你会越写越好,如果错别字能少些就更好了。”从此以后,他的文章越写越长,虽然还是错误百出,但对他而言,已是很大的进步了。如果那次我不及时鼓励他而是把他的文章一棍子打死,恐怕他连写的欲望都没有了。所以,教师写评语时,不要吝啬你赞美的语言,不用担心会把你的学生宠坏了,为了得到更多溢美之词,他们会全身心投入到文章中去。

写评语时注意多赞美,少批评外,还应注意用语亲切,态度诚恳,感情真挚,是师生间一次平等地交流与沟通。教师要摒弃传统作文教学中批改的陋习,就文章论文章,只从谋篇、详略、语言、写作方法等入手,评定文章好坏,写出概念化的条条框框式的评语如:中心突出、详略得当、文从字顺、语言优美等。千人一面,枯燥乏味,缺少生机与灵性。我总是从文章带给我的第一感受出发,把自己最真切的感悟流于笔端,或惊喜,或忧愁,与小作者一起分享。

一位学生在《难忘的住宿生活》中这样写到:刚开始,大家都很兴奋,说说笑笑、东张西望,满是新奇。天渐渐黑了,大家开始想家,一位同学说她长这么大,从没离开过父母,说着就开始低声哭泣。寝室里的另一位女生就好言相劝,结果,她没能让那哭声止住,自己却哭得更凶了,后来,全寝室的人都抱在一起哭„„对于这些第一次远离父母的初一孩子来说,那是个刻骨铭心的夜晚。我说:可怜的人啊,老师深深地同情你,但人总要有离开家,独立的那一天,你们比同龄的孩子早跨出一步,接受生活的磨练,相信你和你的伙伴们都是坚强的。第二 2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次作文上交时,在我的评语之后有这样一段话:谢谢老师的关心,我和我的伙伴们已经适应住宿生活,我们生活得很快乐。在我真诚的话语中,孩子们以真情相报。后来,她经常会在文章中告诉我寝室发生的一些趣事,住宿生活成了她写作的源泉,一篇篇情真意切,诙谐幽默的文章读来总让人忍俊不禁。

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作文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用真情来聆听那咚咚的心跳,聆听他们的快乐与忧愁。用我们的经历与智慧弹奏一首心曲与学生共享,这是以石击石的火花迸射、是以情生情的心潮相逐。这种交流之后的认可,肯定之中的引导,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人文精神和人性关怀。真心真情,真意真切地为孩子们的文章唱响一曲曲赞歌吧。

三、课堂开放,学生为主

作文应当是最具有个性化的学习行为,也是最具有个性特征的精神产品。对于自己的精神产品,孩子们是神秘而神圣的,他们希望得到肯定和赞赏,容不得亵渎和歪曲。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评议、切磋。老师就当是旁观者,“冷眼相看”。学生们的思想会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升华,在升华中进步。每星期一次的作文讲评课,学生们比我更希望走上讲台。有质疑老师的评语和分数的,有希望别人指点迷津的,有读佳作赢得掌声的,此时的课堂更像一个“舞台”,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成为主角,只要你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开放的课堂,自由的言论,是学生们内心所向往的。

每次只要学生读完他的大作,下面的人便会急不可耐地举起手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对别人的文章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声表扬的;有质疑文章内容,探究写作思路的;也有意见不一致时,争得面红耳赤的。在期中试卷评讲时,我读了篇佳作《长大的感觉真好》。小作者觉得长大了,可以与书相伴,可以与历代圣贤对话,这种感觉真好。“坐看那晏殊的小园香径悲凉了独自徘徊,温庭筠的脉脉斜晖落寞了帆影孤寂,龚自珍的朵朵落红化作了点点春泥„„那清风明月,书册香茗,还叹一句――长大的感觉真好!”我刚读完,“老师,我不觉得它是篇好文章,简直是离题之作,他写的是„„”一男生先亮出自己的观点。“它没有离题,是某同学不会欣赏,他是这样扣题的„„”一男生针锋相对。“她卖弄文笔,毫无内容„„”一女生话音未落,就引来全班同学的嘘声。“我觉得你们这样评论别人的文章不道德,明明是篇好文章,自己写不 3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出来,却还要贬低人家,这是什么心里?”他一本正经,声色俱厉,还不由自主敲了两下桌子。学生们被逗乐了,教室成了笑的海洋,笑声中,道理也辩得一清二楚了。

每星期一次的作文评讲课,总是在学生们的期待中闪亮登场,在欢声笑语里落下帷幕。开放、自由、灵动的课堂,温馨、愉悦、和谐的氛围,不拘一格的内容,激烈紧张的思想碰撞,无不显示出学生个性的张扬,思维的活跃,生命的活力。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

四、关注内容,引领成长

俗话说“文如其人”,对这些成长中的孩子而言,虽文笔稚嫩,见解有失偏颇,但文章中流露的常常是真我,真思想,真感情。这些文字对他们而言是珍贵而神圣的,就是朝夕相处的父母,也不一定让他们欣赏、评判,父母们也就无从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通过文章重新认识这些孩子们,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触摸他们的灵魂。所以,我们不仅要评判文章的好坏,也应关注孩子们的心灵,使他们在阳光下健康成长。如果孩子们文章中涉及的内容比较隐私,比较独特,如亲人去世,父母离异,自己碰到的烦心事等,通过评语或单独谈话,进行沟通交流。如果孩子们反映的问题带有普遍性,我总是以此为契机,和孩子们当堂讨论,在潜移默化中以人生的启迪,这比单纯的说教更有亲和力感染力,孩子们会更有认同感。

前不久,写了篇课堂作文,题目是《我―――因为我——-》,有些学生在文章中展现的是一个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形象,《我追寻因为我有梦》、《我快乐因为我年轻》、《我坚强因为我不怕失败》。而有些学生却为自己的好吃懒做找借口, 《我笨因为我懒》《我发福因为我贪吃》、、《我成绩不好因为我记性差》,看了很不是滋味。

那天的评讲课上,我说简单地读两段,大家来听一听,评一评。

“早上醒了,妈一直在催我起床,我却装作没听见,理也不理她,她急了,拉我起床,给我洗脸,我便无精打采干着这些事。我妈经常对别人说:他呀,不知要到几岁才能改掉这个毛病。我在旁边暗暗发笑:要我改,休想„„”(学生们边听边笑,写得真像,我也是这样的,4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哈哈。)

“每天清晨在我飞奔去学校的路上,总会看到去中兴和职高的一些学生在等车,还有的是像我一样骑车前往学校的龙赛学生。看到他们,我总会想到自己,不知道不久的将来,我会去哪里?我要努力,因为我不想让自己失望„„”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被这段朴实的文字震撼了,此时无声胜有声,所有的话语都是多余的。

教育的真谛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熏陶感染,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作文教学中,除了带给学生审美享受和写作技巧外,教师通过对习作的解读,走进学生们的心灵深处,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语文教师应利用好这个平台,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在教师引领下,让大写的“人”在学生心底生根、发芽,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人性化作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用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统帅自己的作文教学行为和过程,作文教学才能真正走出困境,才能使作文教学呈现出蓬勃的生气,才能培养出感情丰富饱满、思维敏锐活跃、个性积极乐观、人生境界崇高和谐的一代世纪新人。让人性化思想在作文教学中遍地开花吧。

第四篇: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学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作文从模仿开始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作文从模仿开始

摘 要:大多数中学生对写作有恐惧心理,原因是不知该写什么,不知该怎么写。因为他们的生活积累还很少,阅读量还不多。在这种情况下,要他们闭门造车写出一篇好文章,确实不易。如果教师能多提供范文让他们模仿,往往能降低写作难度,消除恐惧心理,使学生有法可循,从而增强写作信心,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 模仿 开始

在这个一切要求创新的年代里,再提倡“模仿”似乎有“倒行逆施”的嫌疑。然而关于艺术的起源,本就有“模仿”一说。人们的很多技能都是从模仿中得来,如走路、游泳、唱歌、打球等。再则如果没有扎实的功底,就谈创新,那无异于叫刚出生的婴儿跑步,是不切实际的。即使有主题的创新,也会由于叙述、描写等能力的欠缺,而使文章言不及意,空洞无物,七零八落,就像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因此,笔者认为作文能力的提高首先必须有较扎实的作文基础知识,如良好的驾驭文字能力,多样的谋篇布局方法,合理的文章结构构想,巧妙的写作手法运用等等。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谈及创新与突破。而要较快较好地掌握这些技能,笔者认为模仿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张志公先生曾经讲过:“不仅初入学的孩子爱模仿,中学生、大学生以至工作的成年人,也在有意无意之间模仿自己认为好的事物。”作为语文教师就更没必要禁止学生模仿作文,相反,还应想方设法为其提供模仿的范文,指导模仿的方法,为他最终的“脱胎换骨”架桥铺路。当然,模仿的前提是自己陈情言事有困难或者为了使表达更加流畅自然。模仿只是手段与过程,而不是目的与结果。

一、内容上的模仿

(一)、模仿传神的表述,让文笔亮起来

文字是构成文章的最基本单位,文字的合理选择、创新运用最现一个人的写作功底。亮丽的文笔的基本特征是具体可感,鲜明生动,富有情韵,绝妙传神。作家秦牧说过:“文学作品的文字除了要求清晰流畅之外,还要求优美。文字如果不能给人以美感,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就会大大降低。”要使自己文笔流畅,贵在多读多背多写,要使自己文笔传神,贵在多思多仿。为了让文笔亮起来,“借”一点,“抄”一点,未尝不可。

首先要多背。背名家名篇。体裁要广泛,诗歌、散文、小说、名段、杂文、演讲词都要涉及。因为不同文体的语言风格不同,多背几种,便于熟悉并运用多种文体的表述方式。等练就流畅的文笔后,为了形成自己喜欢的表述风格,可以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作家的名篇,大声朗读,背诵默写,直到滚瓜烂熟。这样往往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握语言的节奏感,在潜意识里学会对文字的取舍。一个对钱钟书作品倒背如流的人,说起话来往往有钱钟书喜笑怒骂的腔调,一个对鲁迅杂文烂熟于心的人,写起议论文来肯定出语犀利,出针见血,夹枪带棒。

其次,模仿诗歌的语言。诗是语言的明珠,但诗往往又像是汉字的肢解组合,有些又往往像病句似的难以理解。我们不妨大胆地把汉字切割开来,再组合成别人没见过的,但一见又忘不掉的样子。如“典庚”(人名,很具乡土气息)、“宁波阿宝”(人名,很具 1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小市民气息)、“酷派”(口语,很具“青春气息”)等等。把常规的表达打乱,尝试用全新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哪怕是病句也在所不惜。譬如“永远的朋友”,刚看到这个同时,谁不认为它的表述不正确呢?“永远”是副词,不能修饰,“朋友”这个名词,但随着《永远的朋友》这首歌的走红,谁又不是默认了它,把它当成约定俗成的用法呢?再如林清玄的散文《少年游》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从那条幽幽的长巷走回来,围墙里的建筑工人喜爱快乐地吹口哨,不成曲不成调舒泰的吹着,在雨中竟吹成一路的凄迷,把夏的雨日也吹得像是深秋的那种样子„„”这里的“吹成”与“凄迷”组合,极富诗味,感染力强,这是一种情绪上的跳跃,是一种反常规的违反“字典意义”的组合,这种诗化的语言有无穷的艺术张力,值得我们模仿。

再次,仿写运用了各种修辞方法的语句,借得佳句成华章。俗话说:“人要衣装,佛要金装”,语言也要靠各种修辞去装饰。最近几年的中考中,把仿句作为“积累与运用”中经常考到的内容,这也传递出语文教学工作者对仿句的重视。大凡仿句练习中所仿的句子,都是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有的运用了一种,有的用了多种,表达比较新颖,可见,修辞对语言表达的作用。笔者专门安排了几节作文课,专题进行仿句练习,把学生所仿的佳句张贴在教室里或作为黑板报的材料在班级黑板报中刊出,在班内形成推敲好词、仿写好句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现摘录几句:(1)春天的田野,是春姑娘丢下的花手帕。

——任婧妮

(2)幸福是蚕宝宝咀嚼着清脆的桑叶奏出的“沙沙沙”的乐曲。幸福是花蝴蝶展翅穿过芬芳的郁金香丛留下的欢快的身影。幸福是青松“已是悬崖百丈冰”,依然期待美好,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壮阔。

——张婧倩

(3)我要歌唱,哪怕没有清脆的歌嗓;

我要飞翔,哪怕没有坚硬的翅膀。——张杭

这些词句有些是模仿韩寒的,有些是模仿汪国真的。模仿让他们在无从入手中找到了入手点,在无法中求有法。历史上也有因模仿而后脱胎的大诗人,如秦观的“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香”,其实是模仿温庭筠的“雨后欲斜阳,杏花零落香”,可见,模仿也出大家。

但模仿也要注意恰如其分,不然就变成东施效颦了,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譬如我们可以说:“冬天来了,丽江玉龙雪山又翘起了大拇指”中的“翘”字用得好。因为玉龙雪山海拔5000多米,再加上积雪覆盖,景色优美壮阔,一个“翘”字既点明了山高,又表明了对山色的赞美,再是将玉龙雪山拟人化,增加了亲和力。但如果说:“冬天到了,黄土高原又翘起了大拇指”就不大合适了,因为高原虽然海拔高,但地形平坦,不像雪山那样高耸,说“冬天到了,黄土高原又盖了一条雪绒被”那还差不多。

(二)、模仿题材及主题,让文章言之有物

中学生作文时,怕的因素比较多,在所有的作业中,作文总是放到最后,咬着笔杆,冥思苦想,最后无奈时间所逼只能草草凑成五、六百字便上交。所写文章往往空洞无物,谈不上谋篇布局,更谈不上引经据典。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无非是这么两个:一是生活积累受其年龄限制,不够丰富;二是受其知识基础,阅读量的限制,文章内容干瘪,2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但是生活积累、知识基础不是短时间可以丰富、充实的,在这种情况下,模仿范文的题材及主题,学生就会有东西可写。

譬如有一次让学生写以歌颂母爱为主题的文章,50个同学中有近一半写了母亲雨天给“我”送伞,半夜帮“我”叠被,冒雨背“我”看病,成绩差了安慰“我”之类的老掉牙的事,虽说这些事是真实的,但“面孔”实在太老。笔者发下一篇中考满分作文——《藏在枕头里的爱》,写的是母亲在一年四季中给“我”换不同的枕头,母亲的爱心全系在枕头里,以小见大,赞颂母爱,让学生模仿,学生一读,豁然开朗,再写上来的作文就细腻深刻多了。有学生仿写了一篇《编入手套中的爱》,写母亲每年为她纺织两副手套,一副是无指的,在写字时套;一副是有指的,骑车时套。为了使手套保暖性能好一点,也因为孩子每年都在长大,或许又仅仅是为了让孩子喜欢,母亲每年都织相同类型不同花样的两副手套,平凡琐事中体现母亲深沉的爱,写得较为感人。还有同学写了《藏在鞋子里的爱》、《躲在帽子中的爱》等等,文章切入点小,抒情真挚细腻,比没有范文时大而化之地写一下要好得多。

(三)、模仿多样的写作手法,圆满实现作文意图

有了主题,有了材料未必就能写好一篇好文章,还需要多样的写作技巧来合理运用材料,准确表现主题,圆满实现作文意图。对一个作文刚刚起步的中学生来说,要提高写作技巧,首先只能是多阅读、多借鉴、多模仿。即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章(以及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凡优秀的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完善程度都较高,其写作技巧往往是娴熟而富于创造性。多读优秀的文章在注意思想内容的同时,注重看它的写作技巧,看作者是运用哪些手段来表现思想内容,实现写作意图的,并且分析这些写作手法的具体运用情况及其所取得的写作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应结合实际进一步思考,看哪些手法可以“拿来”,经过改造为我所用,这样久而久之,潜移默化,自己的写作技巧自然会有所提高。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所要做的就是就某个专题,多向学生提供范文。譬如要让学生学会以小见大手法的运用,就要多找系列运用了以小见大手法的范文让学生阅读领会。名家大篇,同龄人作品都可以,学生读了以后就要仿写,这是具有本质意义的技巧“操作训练”。诗人唐彪写道:“谚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作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多写才能熟,熟才能生巧,这是不可改变的规律,任何企图改变或超越这一规律的人,永远也掌握不了写作技巧。譬如让学生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笔者就出示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播放歌曲《小白杨》,让学生揣摩模仿,这样,学生对象征的手法就比较容易意会。为让学生了解借景抒情、借物抒情、以小见大等手法的运用,笔者出示《故乡的榕树》,播放歌曲《故乡的云》,拓展他们的思路,指导他们模仿。这样,学生写上来的文章切入点小,抒情细腻,言之有物,而且学生也觉得容易写。

二、结构上的模仿

(一)、模仿多样的结构,使文面新颖别致 作文研究专家单立夫说过:“作文结构是作文的核心特征,是思维表现的过程,是作文中不可变革或都说变革最小的部分„„就像一个万花筒,万花筒中只有几块彩色玻璃,但是这几块玻璃只要一转就会变化出千姿百态的图案,作文结构研究的就是那几块玻璃,看看文章中有没有那几块玻璃,要把最基本的样式找出来„„”,可见作文的结构是有样 3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式可寻、可仿的,中学生比较容易仿写的有逐层深入的纵式结构,有并列展开的横式结构,有纵横交错的综合式结构。对于老是咬笔杆子,写了一半没词的同学来说,并列式的文章比较好写,因为它相对来说每个部分较为独立,起承转合不需花大力气思考,而对于功底较深,擅长构思的同学来说,逐层深入的形式比较容易发挥自己的水平。如人教版的《小院》、《小镇》就可以作为层进式和并列式的范文。

最近几年,由于新概念作文的兴起,创新的作文结构层出不穷,有小标题式、日记书信式、童话寓言式、病历式、剧本式、实验报告式,论坛发贴式、光盘承载式(用光盘播放的形式来结构全文,如《初中的光盘》,按“A面”和“B面”将文章分为格调迥异的两部分)、广告式、电影式、访谈式、庭审记录式等等。教师可以把这些结构新颖的范文推荐给学生,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样式模仿,旧瓶装新酒写出的文章比老套的三段式要好得多。当然,不管是哪种作文结构,其目的都要明确,就是要为作文的内容服务。作文的形式再好看,如果内容干巴巴甚至错误不断,那就像“绣花枕头烂稻草”一样,令读者从耳目一新到索然无味。所以最好是“表里如一,表里都新”。

(二)、模仿玲珑的标题,让文章先声夺人

如果说文章结构像人的身材的话,那文章的标题就像是人的脸蛋了,身材重要,脸蛋也重要,好的标题往往能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标题要简洁,要贴切,要概括,要新颖,还要有趣,可谓小标题中有大文章。我们从历年的中高考满分作文中可以看出,好的标题大都巧用辞格,如比喻(《人文素养——发展的灯塔》),反复(《哈罗!哈罗!》),对偶(《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引用(《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等修辞手法运用合理。其次就是用词幽默,奇崛,如《没有翅膀的飞翔》、《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等等。再次就是特别抒情,能一下打动人心,如《我爱你!我的疯娘》,这些技巧都是值得学生好好模仿的。学生如果了解了拟标题的方法并乐意模仿,那么,像“《烤蕃薯》、《钓龙虾》、《骑自行车》、《放风筝》”之类毫无创意的标题就不大会出现了。但是也要警惕标新立异的倾向,有些学生过分追求标题的醒目,往往取个标新立异的题目,题目不能概括全文,甚至不合文意,反而让读者觉得文不对题,不知所云,这样就弄巧成拙了。譬如笔者让学生写以“宁波的符号”为话题的文章,有学生写宁波的篮球迷是 宁波的符号,他取题《最佳第六人》,这“第六人”就是篮球迷,本来构思挺好,但学生出于对“八一”队以及对篮球的热爱,全文都在写“八一”队的表现,文章就偏离题目了,再好的题目都不起作用,不如把题目改成《“八一”风采,宁波符号》,把“八一”队当成是宁波的符号,这样标题才能统帅全文。

(三)、模仿精彩的凤头及有力的豹尾,让文章“善”始“善”终。凤头豹尾法就是说,起要美丽,有如凤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终要有力,有如豹尾,“大家之文,于文之去路,不唯能发异光,而且长留余味”。大凡好的作文开头,或设置疑问,吊起人们的胃口,或单刀直入,切入正题,或运用修辞格、环境描写,营造一种氛围,或抒情开篇,拔动读者的心弦,或引用名言,显得精炼又深刻。但是无论哪种方式,都应力避矫情、堆砌、言之无物。好的结尾,一般可以借鉴以下四种:一是诗情画意的结尾。在结尾处展开想像,用描写的手法向读者展示一幅优美的图画,或用名言抒写自己的情怀。二是启迪人心的结尾。在结尾处写出肺腑之言,或充满激情地呼吁,或给人富有哲理的启迪。三是照应开头的结 4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尾。这种结尾,结构圆合,因为前后呼应,常给人一气呵成之感。四是促膝谈心式的结尾。在结尾处,告诉读者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对生活的感悟,语言要力求亲切感人,朴实自然。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各个段落不宜太长,适宜由几个小段落构成一个开头,再以几个小段落构成一个结尾。这样的开头结尾比较玲珑,便于学生发挥。笔者搜集了历年的高考、中考满分作文,让学生背诵它们的开头和结尾,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写作时,雕琢凤头,打造豹尾的意识明显增强。

总之,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模仿是学习规矩的扶手,模仿是拓展思路的钥匙,模仿是“脱胎换骨”的途径。我们进行模仿教学,其目的是要学生认识进而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因为有了认识,才能演变为领悟,才能真正提高写作能力。事实早已证明,深刻的领悟,乃至脱胎都必须在不断地写作,发现问题,模仿体会,再修改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对于初中生来说,我们应积极提供模仿和借鉴范文,降低写作难度,消除学生对于写作的恐惧心理,培养写作的习惯能力和兴趣,科学地引导学生把模仿当作严肃的写作技巧来探索,定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模仿成为驾轻就熟的技能时,“脱胎”也已为期不远了。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见”所谓“熟能生巧”,久而久之,学生一定能自觉扔掉“模仿”这根拐杖,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一条创新的写作之路。

Composition based on imitation

He Xiang-jun(Yinzhou Gulin Middle School, Ningbo,315177,China)Abstract:Most students are afraid to write compositions, for the know little aobut how to write and what to write about, what’s more,they do less reading after class.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teacher may offer the students model essays for them to imitate so that the will be more confident, and step by step ,the can improve their writing ability.Key words: composition, imitation, start 5

第五篇: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学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加强实用文教学的相关研究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初中加强实用文教学的相关研究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教师比较重视对记叙文和散文等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应用文体的学习,其实实用文体的教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现在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语文教师可以站在更高的层次来审视实用文的教学,并且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合理利用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应对社会,面向未来的自信和勇气。关键词: 实用文 教学策略 重要性

写作的教学历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语文教师从各个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写作,用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但是从笔者多年的教学来看,大多数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对类似记叙文和散文等文体的教学,即使现在在逐渐淡化文体的趋势下,教师也对训练类似以上的文章情有独钟。不可否认,记叙性,抒情性的文章的确是学生初中写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在现在的社会发展中,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实用文的教学便显得尤其重要。并且,在现在的语文教科书中,对实用文的教学显得有些薄弱,并且由于实用文教学与时代和社会比较严重的脱节,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实用文的学习几乎处于停顿状态。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实用文的学习重要性和教学策略等方面来谈谈在初中加强实用文教学的有关问题,以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初中实用文教学的重要性:

1. 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培养他们缜密的思维和有序的逻辑推理能力的需要。

实用文教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学生的生活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初中学习的语言运用不仅是我们平时比较重视的记叙抒情等表达方式,学生同时还需要学习与其他人交际的实用性语言风格。这种实用性语言风格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也对他们的缜密思维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进一步培养学生公民道德意识和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的需要。

实用文之所以要在初中加强学习,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实用文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许多实用文都是因为人与人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例如祝贺信,慰问信等。这些实用文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习惯才可能在实用文中体现和谐的人际素养。教师在训练学生的实用文时其实也是对他们的品德进行熏陶,教师不应该轻易地放弃这种教学和教育的手段。

3. 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和社会实践的需要。

初中教学的每种文体都对学生的今后生活会产生影响,其中实用文也不例外。在初中阶段学习一些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实用文,对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和工作岗位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计划,总结,报告,申请书和求职信等,这些都是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必须用到的。而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在初中教学时予以渗透,为他们今后的正常工作打好基础。现在有很多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单位居然连起码的计划和总结都写不好,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这也正是我们要在初中加强实用文教学的理由。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实用文的社会实践价值可能比一般的记叙文等来得更加重要。二.初中实用文教学的几点相关策略:

1. 将有关的实用文的教学与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相结合。

语文教师在进行实用文教学的时候可以考虑和平时的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相结合。其实在平时的日常管理和教育中学习实用文的写作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而且也更加能够体现实用文的运用特征。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有很多时候都会用到学生的实用文写作,例如教师给学生进行入团介绍时会要求有意愿的同学递交入团申请书,而此时学生有兴趣学习申请书这种平时不太接触的实用文,教师就可以将申请书的格式和要求讲授给学生听,这样就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实用文的教学与日常管理结合将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达到巩固的效果,语文教师在开学时要求学生订计划,期末时写总结,这都是将教育管理和实用文写作结合的机会。2.努力创设各种情境及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实用文体教学。

教师不但要发现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进行实用文教学的机会,而且要创造各种机会和情境来进行教学。语文教师在很多时候都可以利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时机来进行教学,在各种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实用文的知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生竞选班干部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要求学生写出竞选词,然后再上台竞选,在这时候教师就创设了一个写作演讲稿的机会,而且实地演讲,效果更佳。语文教师还应该关心身边的许多事情,创造机会使学生有练习实用文的可能。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关注学校,社会和学生家庭等方面的事情,一旦发现有机会,就努力创设情境来训练学生的实用文写作。例如在06年罗南英的事情被媒体披露后,笔者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于是围绕此事展开综合性学习,在了解事情的经过等以后,教师从三个方面来训练学生的实用文,首先给罗南英写一封慰问信,然后以医院的角度为罗南英写一封倡议书,最后以罗南英的口吻给宁波市民写一封感谢信。在此训练过程中,笔者紧扣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从不同的三个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实用文,的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3.利用科技手段,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调动实用文学习的积极性。

作文教学的方法本来就有很多,尤其是对于比较贴近生活的实用文的学习更是举不胜举。作为语文教师在进行实用文教学时可以考虑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来实施教学,这样既可以增强实用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举两得。例如考虑到学生中拥有手机的人比较多,手机也是现代社会比较普遍的通讯工具,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手机短信的编写训练,针对一个有积极意义的主题训练编写短信,又由于一般情况下短信的字数是有限制的,于是在训练学生的实用文时还可以进行语段概括等的训练。笔者在近三年的实用文教学中,曾经多次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实用文教学,例如发E—mail和网上发求职信等,既为学生创造了学习的机会,又使学生能更有效地面对社会的变化,适应社会的节奏。三.笔者从事实用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1. 尽量做到同时兼顾实用文教学和其他记叙性,抒情性,议论性等作文教学。初中的作文教学重点还是在培养学生学会基本的表达方式的运用,对于记叙性,抒情性和议论性的文章教学应该是重中之重。教师要妥善处理实用文和其他文体教学的关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www.xiexiebang.com 系,应该树立以记叙抒情和议论等为主,以实用文教学为辅的作文教学思路。要注意出现两种极端倾向:完全忽视实用文教学或者过分重视实用文而喧宾夺主。2. 在教学中尽量做到目的明确,教学体系完善。

语文教师在进行实用文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目的的明确性,对于每一次教学教师都要有足够的准备,教师心中要非常清楚此次教学的目的。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就要确定训练的目标,千万不可无的放失。对于实用文,我们不但要注意训练的内容,而且要注意在教学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针对不同的实用文的内容,教师要注意语言训练的要求要有所侧重,例如象手机短信要注意语言的简洁,而慰问信等要注意语言的得体,计划和总结等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和清楚。语文教师在选择实用文教学内容和训练语言表达时切忌随波逐流,没有系统性,这样不但浪费时间,而且对学生今后学习实用文会造成不良后果。

三.在选择教学素材时充分考虑时代性和社会性。

教师在选取适当的内容进行实用文教学时要优先考虑与时代和社会的联系。我们培养学生的实用文运用能力,最主要的也是培养他们面对今后的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教学中笔者更愿意选择更有价值和实际意义的内容进行补充。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师可以选择最有运用价值的一些实用文,按照难易程度和知识体系对它们进行分类,由浅入深地教学。而他们所学习的这些内容最好都能对他们今后的社会生活有作用。总之,在初中阶段加强实用文的教学是可行的,同时也是必要的。无论是考虑到学生的作文知识和语言训练要求,还是考虑到学生今后的走向社会等,我们语文教师都要从各个角度来对学生的实用文进行必要的辅导和教学,并且切实注意在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便使实用文教学之花盛开得更加璀璨。

下载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学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红色作文,注入生命与精神的血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学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红色作文,注入生命与精神的血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