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余映潮老师的课堂看“对话”的魅力(共5篇)

时间:2019-05-13 01:53: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余映潮老师的课堂看“对话”的魅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余映潮老师的课堂看“对话”的魅力》。

第一篇:从余映潮老师的课堂看“对话”的魅力

课堂对话可以如此美丽——从余映潮老师的课堂看“对话”的魅力 方仁艳

我们常把课堂上对学生的回应,称之为点评,有时也称之为评价,其实是一个意思。余映潮老师说,“评价”限制了思维,显得单薄,若强调“对话”,其功能和角度就多样了。余映潮老师的课堂总有值得你反复琢磨的精彩细节,课堂对话,就是具有无穷魅力的细节之一。

我们先从功能方面来看余老师在课堂上那和学生之间摇曳生姿的对话吧,这样的对话让课堂充满了生命魅力。

余老师的课堂对话,是和学生进行真情的交流。3月20日,余老师在海南万宁思源学校上课,这个学校的学生均来自于万宁偏远的乡村,其学习起点可想而知。但余老师在课堂上巧妙地铺垫引导后,这些七年级的学生竟然可以按照余老师的要求写诗了。同学们朗读了自己的作品后,余老师有这样一些回应:“那巨大的困难只会使我们坚强。”“生活中的困难为什么日后成为我们的怀恋呢?那就是因为你征服了它。征服的过程充满艰辛,而回忆起来充满幸福。”这每一句话都是对学生进行着心灵的抚慰,都是对学生生命的赏识啊。我想这些孩子们有了今天这样的情感体验,一定会为他们日后的坚强乐观做好铺垫。

余老师的课堂对话,是对学生进行认识的修正。余老师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课,其中有个环节请学生思考“欺骗”有什么含义。一分钟后表达见解时,有几个同学说是生活中的苦难、坎坷,后来一个学生说:“我认为是生活中遇到的重重困难,要勇敢地面对。”这显然不仅还在重复,而且稍有偏离了。余老师立即修正她,他说:“生活有时不公平,这种不公平这就是欺骗。比如,有的人很健康,有的人体弱,对体弱的人来说就是不公平。这个欺骗的含义是多种多样的。”紧接着一个学生仍然说:“我觉得生活中有困难要勇敢面对,不要丧失信心。”对这些学生来说,他们的理解就是到这个层面了。余老师就总结提升学生的发言。他说:“比如说,这种困难是大自然给我们造成的,这同样也是一种欺骗。你看,同学们懂得了这首诗的含义。当命运不公的时候,当生活出现了巨大的困难的时候,当巨大的不幸降临到我们头上的时候,这些都是生活对我们造成的困难,但是我们要坚持克服困难,迎来明天。”这,就是在修正和提升着学生的认识,在启迪学生的智慧。

余老师的课堂对话,是对学生进行思维的点拨。余老师上《松鼠》的一个片段,“热身活动”第二步,出示一组词语“漂亮 驯良 乖巧 清秀 矫健 轻快 敏捷”,问这组词语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有四个同学先后都说的是松鼠乖巧、灵活等特点,余老师一一回应都提到了“这是最基本的特点”、“仍是基本特点”。第四个同学发言后,余老师点拨说:“很机警、很轻快、很乖巧,都说明它对外界的那种应对的能力。我觉得大家的发言仍停留在最基本的层次上。我稍稍地点拨一下,你就知道了。从作者的角度考虑一下——”一个同学立马站起来说:“流露出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余老师高兴地说:“这就对了!感受到两层,第一层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笔下的松鼠那样的乖巧、驯良、有活力,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词句来写它。肯定是流露出赞扬之情,喜欢之情。从词的情感倾向来看,是——”学生说:“褒义词。”余老师说:“对了。做旁批:美词、褒义词、形容词,它们写出了松鼠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谢谢同学们!我们通过这样的学习,就知道了怎样感受词语的表现力,词语既有表面的含义,也有深层的含义,我们要多角度地品味它们。那么多美词出现在这篇课文里,我们也可以说,这篇文章大量地使用美词。你看,特点出来了。”这是一段多么精彩的课堂对话啊。当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一个层面上,暗示还没有产生效果时,余老师稍稍点拨“从作者的角度考虑一下”,聪明的学生恍然大悟了。这样还没就此停住,余老师顺势指导了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品味词语,还引着学生思维继续向前——这样的用词关联着文章的特点。余老师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

余老师的课堂对话,是对学生进行学识的引领。这是余老师上《孔乙己》的第一个板块——“文意理解”后的一个片段。学生说了《孔乙己》阅读的初步感受后,余老师提供了六份助读资料,第一份是:《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最喜爱的最满意的自己的作品之一,它“意在描写社会对苦人的凉薄”。余老师解释说:“下面我给大家讲一点东西。《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最喜爱的最满意的自己的作品之一。注意:鲁迅先生自己说,他说创作《孔乙己》这篇小说‘意在描写社会对苦人的凉薄’。我们现在的解读常常认为是批判封建社会,但作者的本意是唤醒我们的同情心。孔乙己这个人物无疑有很多弱点,正是因为他的弱点,才导致了他生命里程的变化。但作者塑造这个人物要表现的是‘社会对苦人的凉薄’。”后面几份资料相应是“儿童视角”、“场景设置”、“虚实相生”、“丰富深刻的写作角度”和一段专家对孔乙己三个显著特征的表述。这么大量的资料引入,是余老师在课中的一次微型文学讲座,为后面的一个教学板块——“课中比读”做了知识铺垫。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文学欣赏的知识,后面的活动,同学们才能从文学的角度,深入细致地进行“课中比读”,说了一个又一个深刻而又精彩的发现;才有学生深深地进入文本,因为孔乙己悲惨的命运,也因为“社会对苦人的凉薄”而流泪。下面让我们再来探索余老师课堂对话的角度吧。

余老师课堂对话有时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展开。在静静等待学生思考后第一个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时,余老师说:“谢谢你!你是第一个站起来的!”“谢谢你的帮忙!”

余老师课堂对话有时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展开。这是余老师的《松鼠》课例,活动内容是:“完成练习二:品析《松鼠》第二段文字的表达之美。”余老师说:“拿起笔,旁批,读书。”“拿起笔”,是不动笔墨不读书,余老师要求同学们写下来,学生的书面表达就得到了训练,思维也得到了训练。“旁批”,这是学生语文学习又一个不可少的习惯,这一学习要求是余老师在训练同学们的习惯养成。“读书”,这是要求学生的表达一定要结合文本,不可想当然地空说,也是告诉大家语文课不可浮华,一定要落实在文本的字里行间。类似的学习要求,我们在余老师的课上常常能听到。

余老师课堂对话有时针对学生的话语表达展开。余老师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个学生大声地朗诵了自己的作品时,余老师说:“这么流畅啊!让我感动啊!她用了比喻的手法,对称的句式啊!” 余老师课堂对话有时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展开。余老师上《松鼠》这一课,在热身活动中,有四个同学用一句话说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说得不够顺畅,其中有一个学生站起来没有说,余老师点拨后,又有一个同学回答得很准确。余老师是这样回应的:“就跟这个同学说的一样,这篇文章写松鼠的生活习性。写松鼠的漂亮、乖巧。你看,把两个方面分开说。再换一个角度,写松鼠的林中生活。所以概说一篇文章的内容是可以用很简单的高度概括的字眼来进行表达的。”这就是余老师在用课文做例子教同学们概说文章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用简洁的、高度概括的字眼表达。

余老师课堂对话有时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展开。这是《松鼠》课例第二板块——“练习

(一):趣说松鼠”,针对学生“趣说松鼠的窝”,余老师的回应是:“你说的是松鼠的窝,如果前面还加上一句‘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然后再继续写它的窝,那你寻找的信息更广泛,组合就更漂亮了!”这里,余老师既肯定了学生写的内容,又就这一内容提出了补充意见。这是对学生学习的提升啊。

余老师课堂对话有时针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展开。“声音很响亮,但是不好听。”“读得很好听,可是‘呜呼’太早了!”这是余老师的《马说》课例,余老师利用朗读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把握作者思想情感。“我很欣赏这个同学的发言,他把整篇文章的内容浓缩了。”这是《松鼠》课例,余老师在引导学生积累课文之美。

余老师课堂对话有时针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展开。这是余老师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例,学生谈感受:“我觉得人生应该有挫折。但是挫折不仅给人们带来只是痛苦,我觉得挫折也可以给人们另一种启迪,另一种启发。从挫折里可以汲取另一种真谛。”余老师说:“是啊,挫折里面有经验有教训。那么,我们经历了挫折,然后路才能更平坦一些。谢谢同学们。其实呢,我们还有很多很多感受,其实我觉得每一个的感受都应该是诗意的。痛苦的时候,要把我们的眼泪擦干,笑一笑,丢掉一切的烦恼。”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文本、学生、老师已经融为一体了,这是情感大融合。余老师的课堂对话不仅功能多,角度多,其方法同样多。

余老师课堂对话的方法有认同强化式。认同强化就是老师顺着学生的意思,适当地加以强化。这是余老师的《夹竹桃》课例片段:分析课文第三段为什么不写夹竹桃?学生说:“我认为这段话主要是承接下文,突出夹竹桃一年三季都开花的可贵。”老师说:“最后一个句子好,‘一年三季都开花的可贵’。”《松鼠》这个课例中也有,一个学生把全文中写松鼠特点的美句组合在一起读了一遍,余老师说:“我很欣赏这位同学!他把整篇文章浓缩了一下。这叫什么方法?”那个同学说:“提炼精华。”余老师说:“提炼精华,把他说的写下来。”这次认同强化是重复呈现这四个字,同学们不仅对这四个字印象深刻,以后也懂得了信息筛选的一种方法了。

余老师课堂对话的方法也有首肯认可式。首肯认可就是用肢体语言表达对学生的肯定。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后,我们经常看到余老师微笑、点头。这,就是对学生的肯定。肢体语言也是语言,不一定每次都要说出来,有时肢体语言比自然语言更有效。课堂对话也要有节奏,不是学生说一句老师就要应一句,那样就没有疏密缓急的美感了。

余老师课堂对话的方法还有明确弱点式。明确弱点就是直接针对学生的弱点或错误,点出不足并指明方向。这还是余老师上《夹竹桃》的一个片段。同学们第一次齐读第四段后,余老师说:“读得多流畅啊,但不好听,没有情致,语速过快。”余老师范读了几句,接着说:“这样的语速,情感就渗透出来了。”学生按余老师的速度再次齐读,余老师又说:“这一遍就好听多了!读这样的散文像文章开头起笔含情一样,读第一个字就要含情。”然后余老师用多媒体显示第四段的变形——诗行形式,请同学们把句号读清楚。学生的朗读一次次在进步,最后一遍,余老师表扬他们说:“大有进步!”第一次读,学生们读得声音响亮而又流畅,一般情况下,我们就会赞扬了,这就是廉价的课堂表扬。而余老师瞬间抓住了学生读的优点与不足,又从两个角度指导了学生的读。这样的对话才是让学生大有所获的诗意课堂啊!

余老师课堂对话的方法更有提炼上升式。提炼上升就是把学生的发现提升到更高一层次上。这是余老师上《松鼠》的一个片段——“美段细读”的总结部分,关于句式美,余老师用多媒体显示两句话:“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余老师读了这两句话后,说:“老师在这两句话中都加了双竖线,你们来阐释一下老师为什么用这样的标记来告诉你们句式美。”一个学生说:“分总式句型。”一个学生说:“‘因为、所以’的句子。”余老师说:“这样的句子之所以美,是因为前面是描写,后面是评价。请记下来,前面是描写,后面是评价,一个句子就这么美了。”这是学生有了自己的看法,但他们的认识还不到位时,帮他说句话,学生就提升了。以后看到这样的句子,他就会从表达方式方面思考了,当他写作时,也能有意朝这样的美句形式方面努力了。

总之,余老师的课堂对话从来都不是封闭型的。我们在他的课上,几乎没有听到他问学生“对不对?”“是不是?”也没有听到他对学生廉价的肯定和无限拔高的赞扬,他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是启迪学生智慧的话。原来“主问题”的教学设计避免了碎问碎答,课堂对话也就精彩纷呈,充满着无穷魅力了。

第二篇:余映潮老师

余映潮老师(以下简称师):好,同学们上课!学生(凤岗中心小学五(3)班学生,一下简称生):老师您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师: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美文《威尼斯的小艇》。一起来把白威尼斯的读一读。师出示课件,生齐读: 课文简介: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的城市,亚得里亚海威尼斯弯西北岸重要的港口。它也是一座文化艺术古城,由118个岛屿组成。威尼斯的风景离不开水,它好像一个飘浮在碧波上的浪漫的梦,永远荡漾着醉人的诗情画意。师:威尼斯的风情离不开水,它好像一个飘浮在碧波上的浪漫的梦,永远荡漾着醉人的诗情画意。《威尼斯的小艇》就是写威尼斯的水的风情的。咱们开始课文学习。重在语言训练。第一个环节,用联想的方法认字识词。什么叫联想的方法,你看这个“艇”字,它有舟字旁,这个舟字旁的字有多少啊,你看见情趣两个字,你能不能想到跟情趣意思相近的,情什么呀,请什么呀,一看到祷告一词,你觉得有祷字的词,你还看过吗,用到过吗? 下面开始小组活动,各抒己见。根据这三个词,用联想的方法认字识词。每个小组必须有一个同学记录你们的劳动成果,开始吧。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进行思考讨论学习。师:好的,下面可以向全班同学,向老师们汇报你们的研讨的成果。那组先来?好,请你来。生:和第一个字相近的字有:船般舱稍,和第二字相近的词有一个叫风趣,还有一个和第三个词相近的是祈祷。师:好,这一组完成了一半的任务,你们的? 生:船、舱、稍、般 师:一样的,联想不够丰富,好,继续来。生:情感和情意 师:情趣、情感、情绪、情意 祈祷差不多几乎也是一般任务。这个组呢?没有,有,洗耳而听。这里,你的? 生:艇字就有船、般、舱,情趣就有情意、情况和心情,祷告就有祈祷。师:好,这边的,来请你来。互相推诿,不行。生:舟字旁的有般、船、艘、稍、舱,情趣是风趣、情意。祷告有祈祷。师:好,你们来不来? 生:来。师:好,这一下你们看,还是要批评的。生:船、舱、般,第二个是浪漫 师:啊,怎么说到浪漫那里去了?要不要解释?必须说。生:第三个是祈祷 师:你看,他们差一点吧,他们只是联想到三个带舟字旁的字,这边,没人。哎,你来。生:我们从艇字联想到船、艄、舱,情趣有风趣、情意,祷告有祈祷 师:你看,基本上都能联想,还有那些同学说的?就剩一组了,要不要?说一下 生:艇有船、舱、般、稍、艘,情趣有情调、情感、风趣、情意、情思、情况,祷告有祈祷。师:后来居上。他们说了一个很关键的词:情调,怎么你们没有想到?一起来,你看,这么多啊!读起来。出示课件,学生齐读。艇:轻便的小船。舰:大型的战船。航:行船。舷:船两侧的边缘。舫:泛指小船。舱:船上住人聚物的部位。艄:船尾。舵:船尾用于控制行向的装置。师:再读一遍 学生再读一遍 师:情趣读起来 情趣:情调,趣味。情味:情调,趣味。情调:情趣,情味。师:这组同学,还有那组同学说了风趣,在有些时候,他们的意思是很接近的。这个人,他是很有情趣的人,这个人是个很风趣的人,意思也大致相近。你看,用联想的方法认字识词多有味啊,可以使我们的思绪飞扬。还有一个词是吧?祷告读。学生齐读 祷告:向神灵说话,祈求保佑。祈祷:向神灵默告自己的愿望,祈求免祸降福 师:好,在课题旁边写上:用联想的方法认字识词,这是一种学习方法。

师:我们接着继续用另外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继续做笔记,用撷取创造的方法叙说课文,撷取就是有目的地精选,选出来,选好来,把选出来的内容积聚在一起来叙说课文。方法:根据课文内容,用威尼斯、小艇写一句生动的话,或者用小艇、威尼斯写一句生动的话,你看,这个威尼斯和小艇或者小艇和威尼斯是可以有不同的位置的。你可以选取一种来写一句,先看我的例子。

说到威尼斯就自然会想到穿梭于水巷中的小艇,是不是,前面是威尼斯,后面是小艇啊,这是一种月牙形的平底的小船,乘着它可以饱览这座水城的全景,你看,叙说课文啦。下面,我再换一下。把小艇放在前面:河道上一只只来往自如的小艇,是威尼斯的每一道独特耀眼的风景,一种美丽的风情,下面就是你们的操作了。每个人独立地用词写句,开始吧!

学生开始练习写句,老师巡视并作指导。师:下面我们就来用撷取和创造的方法叙说课文,好先请你来。生:小艇成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的主要工具,威尼斯是一座水上城市,这里的人都坐着小艇,在水上做生意。师:多好啊,她的关键词是工具,你看,她用一个句子叙说了课文一个方面的内容。好请你来 生:威尼斯这座城市是水上城市,小艇是这座城市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小艇让这座城市,让这座水城充满了情趣。师:这个句子写得好哇,老师要求的两个关键词都写进去了,而且这个句子抒情的味道很浓。好,请你来。生:说到小艇就会想到威尼美丽风趣独特的形象,说到威尼斯就会想起小艇在河道中操纵自如,左拐右拐,穿梭的画面。师:这个句子写得非常好,你们记下来没有,说到什么什么,想到什么什么。这就是创造,谢谢你。你也是一样,也读给我听。生:说到小艇自然会联想到水上城市威尼斯,威尼斯是一座水塔,到处风景优美,风光亮丽。到处都有河道,河道两旁有许多的建筑物,真是一道耀眼的风景啊!

师:你写得更好,你用说到想到之后,然后继续往下介绍威尼斯的特点,关键信息很突出,两部分连接得很紧。好,谁来,你来。生:威尼斯那么美丽,是因为有那些来往自如的独特风趣的小艇。师:啊,独特对象,风趣还是要修改一下怎么样用词,但是这个句子做得很好,第一句就开始赞美。好,请你来。生: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小艇穿梭在一条条威尼斯的河道中,传递着它的无限的风情。师:好,开门见山,第一个关键词就是写船夫,好,你来。生:来到威尼斯,就不能不说小艇,那些小艇能在轻松自如地在各个河道上灵活地行驶,就像大街上不能缺少汽车一样,威尼斯是离不开那些像独木舟一样的小艇。师:这个句子把课文里面的好句好词组合在一起了,而且专门说了小艇啊,好,请你来。生:威尼斯的夜晚很宁静,河面上的小艇不动了,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师:她的角度好啊,写晚上的威尼斯。好,再来一次。生:威尼斯河道上的小艇是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是一种非常美丽的风情。师:反复句,两次说。富有情感。哎,你还来一次啊,是不是说法完全不同?啊,看来我摸了你的头发,你肯定又有灵感了。生:小艇,人们,还有,还有月亮,以及城市那些美丽给威尼斯增添了美丽的色彩。师:嗯,好,你看他口头造句,他没有写的,啊,又来一次创造。更聪明。好,谢谢大家。描绘了威尼斯的风情啊。抓住威尼斯的小艇来描绘它,我们一起来把课文练习二读一读,人家就把威尼斯小艇用进去了啊,威尼斯的小艇读 学生读课文的练习二。师:再来读我给大家撷取的优美的语言,在威尼斯迷人的夜晚读 学生再读老师出示的句子 师:同学们,这就是撷取,创造。再来看,在明净的夜晚读。学生继续读 师:这在你们课文里有没有,没有,你们往后面看,威尼斯之夜,仍然可以从里面找句子啊,这就是创造。你看,老师居然从后面的作录里面找到了好句子给大家组合起来。原来读书是要瞻前顾后的。当然,如果我给大家指点了,我说你们前后都要关注到,你们也一定会从后面的文章里面选取美句来进行创造的。这个学习任务完成得非常好。继续来,用赏析的方法来细读课文。把我们的目光放在最后一段。这一段好在哪里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三种方法,用赏析的方法细读课文。记下来了吗?好朗读课文吧,半夜戏院读—— 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可以说每一个句子都好,都美。我先举例。动词运用之美,你看,一大群人拥出来,簇拥在,摇晃、耸立、笼罩,动词都用得好。我只是举个例子而已。现在各自思考,来谈一谈你发现这一段的美。开始吧!学生默读思考,老师巡视。师:好,我们来说话,怎么说呢?你要说这个地方写得好啊,它写出——,或者说整段写得好啊,它从什么地方写到什么地方,好你先来。生:这整个自然段写得很棒,第一前几句的话,写的就是半夜戏院散场后,人群坐上雇定的小艇时热闹的情景,而等这些小艇都行驶走完之后,威尼斯又变得非常的沉静,安静起来就说更说明了,只要没有威尼斯的小艇就没有威尼斯现在的美丽风趣了。

师:嗯,扣住威尼斯的小艇来写晚上的景色,由喧闹写到寂静,顺序很好。好,请你来。生:这段的比喻句写的很好,因为它把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把它比作人。师:沉沉入睡,比拟的手法,比拟的手法用得很生动的,用得恰到好处。好,继续来。好,请你来。生:水面上渐渐沉静,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挺好的,用月亮的影子作为环境的那种烘托,烘托出当时的环境很寂静。师:不是写天上的月亮,而是写水中的月亮。威尼斯,水的风情,通过月光写出来了。生:这一整段都写得好,它前面都是写那种人群从戏院出来的那种热闹景象,后面就是写那些小艇全都走了很安静,这样就用了对比的手法,前面写得很吵闹,后面写得很寂静。师:用动来衬静,使这个静更加的优美啊,更加的有意境啊!好,请你来。生:我觉得这一段的最后一句写得很好,因为它用了拟人句,把威尼斯比作人,那个又沉沉地入睡了就是在说那个天暗下来嘛,给我的感觉是好像进入了仙境。师:嗯,又沉沉入睡了,这个“又”字写得好,今天是这样,明天也像是这样。威尼斯白天有着热闹的时候,傍晚有着快乐的时候,那时候深夜小艇都回家了,于是整个水城一片寂静。好,请你来。生:这一整段都写得很美,因为这段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夜幕降临的美丽景象。师:好,注意,这一段由动到静啊,有一个过渡,它是慢慢的,慢慢的把静写出来,有一个词,水面上“渐渐”沉寂啊,不是突然地,寂寞就来了,寂静就来了的,你看“渐渐”一词也是用得很恰当的。哎,再说啊!生:这一自然段十分生动地写了它们的热闹和寂静,写出了两个极端,而渐渐过渡得非常好。而且这两个极端更是说明了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了。师:嗯,而这个“极端”这个词呢,可以把它藏起来,可以用更幽默的话来说,写的非常热闹,写的非常安静。于是形成对比,于是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好,请你来。生:我个人觉得呢,从水面上渐渐沉寂一直到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是最美的。因为它是从那个景物来体现的。它是从那个石桥、桥梁啊„„ 师:好,多角度写静,你看,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从各个方面来写静,然后用几句话结束,寂静笼罩着这个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入睡了。层次分明,多美的一段啊!那么这一段写出了威尼斯的风情。把它写到课本上,写了风情之美啊。这一段写出了动静之美,这一段表现出描写之美,这一段还运用了一些手法,也就是手法之美。它的动词运用很美。它的句式很美,它的层次也很美,这是段值得我们好好品味的。谢谢同学们刚才精彩的发言。好,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到这。我们很顺利地完成了语言学习的任务和课文研读的任务。谢谢同学们,下课。生:谢谢老师!

第三篇:余映潮老师讲座

浅说语文教师的教学修养

余映潮

第一部分 优秀的学科教师是怎样的人

1.热爱学习的人

走向成功的基本前提:不怕劳累、占有时间,勤奋积累。2.定力强大的人

韧性就是激情,精华只能在严谨中收获。3.目标明确的人

教师的第一功夫是读出教材中的教育教学资源。教学技能是教师的核心技术

考试研究也是一种科学研究,这里面有着精深的学问。4.积累丰富的人

给自己多储备一些知识,让自己多增长一些学问,逼自己多增强一些能力。5.精于提炼的人

坚持“专项研究”是成功的秘诀。专项研究是微型话题的研究 6.技艺高明的人

学科的分类细密,全面发展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有一技之长。

第二部分 基本的教学修养

一、“八个第一”是我们心中牢记的指标

1.第一奋斗目标:课堂教学记忆精湛。2.第一基本功:用多种方法研读教材。

3.第一研究重点: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出经验。

4.第一科研能力:提炼能力。多事情思考得多,用提炼的眼光来审视,我们就有更多的发现,从苦做到巧做。

5.第一写作能力:学科教学论文。以论文取代反思,标高,每个月、每学期 6.第一学术历练:小专题研究。俯首皆是,进入课本,引动你的思绪,比如:课文标题形式的研究,课后练习题的设题研究,课文导语研究,课文预习研究,连点成线,连线成块,集聚大量的资料我们就能够提炼提取。

7.第一进修策略:拥有学科专业杂志,这是专研的第一要素,成为一种习惯,学科专业杂志是前沿的,比任何导师都渊博,都忠诚地陪伴在我们身边。

8.第一优秀习惯:利用课文设计实践活动。利用课文设置活动,我们的习惯是拿着课文提问,利用课文教课文,我们应该设计丰富的活动。

二、耐力是一种智慧

一定要有“量”的要求。劳动量就大了,辛苦多了,多角度的磨练,我们就慢慢地变得有实力起来。

第三部分 提高教学技艺12法

一、用“理念占位”法提升自己把握高度的能力

(一)观察教学现象,提高教学理念。

比如: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的六要素(这也是评价一堂课的标准)(1)关注语言学用。

(2)关注技能训练。课标要求的学生读写能力训练。

(3)关注知识渗透。文化、文学、文章知识,特别是文章章法、文体、结构知识。

(4)关注集体活动。关注全班学生,比如朗读训练,集体训练反复读、训练,全班跟着老师的训练步骤层层推进,人人开口,背诵,(5)关注气质养成。老师语言一定要高雅,让学生阳光青春善于学习文质彬彬,在课堂上有修养。

(6)关注时间效益。当堂上课,不要预习。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是效率。教学意识、教学理念

(二)关于“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备课的要求,一般不少于3000字 1.非常讲究“课文研读”,避免平面的滑行。2.十分重视“教学思路”,3.关键在于“课堂活动”,不是提问回答的简单处理。4.时时关注“能力训练”,是听说读写的训练 5.精心考虑“积累丰富”,学生课中做好笔记。

注意:教材课文不是用来时时提问的,任何课文都需要“利用”训练学生的能力。例如:《新型玻璃》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四个“知道”

(1)知道一种概说文意的方法。老师说半句,学生补充半句,提取关键词概括文意。

(2)知道一种重要的说明方法。老师找出一句话,来提示,学生悟出来。(3)知道文章的一种开头方法。读第一段,你觉得是一种什么样的开头方法?先旁批注,再甲流。这是一种科学说明文的最基本的开头方法。

(4)知道一种介绍事物的方法

老师节选几段开头,再分析,总结规律是:先点出种类,再具体说明。写“加丝网”防盗玻璃,五分钟。

二、用“弱点反思”法提升自己高雅的教学的能力

(一)提炼高层次的教学技术来改变弱点

(二)改变陈旧或时髦的技能弱点

(三)我们大家都需要克服的弱点:

1.碎问碎读碎说:课堂教学中无用的话太多 2.无教学思路的切分,无让学生占有较长时间的活动设计,比如背诵训练,朗读训练。

3.缺少教学核心知能的教学训练。如语言学用教学,精读能力训练,文学知识的渗透。

4.教学中没有深入到课文的任何一个片段或者任何一个“点” 5.课堂教学中始终与单个学生的对话,无动笔要求,无积累意识。f.长期运用“小组展示”模式,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片刻安静的时间。教学手法低端平俗,长期让学生用句式说话,课堂掌声不断 最大的问题就是:以为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是解读课文。应该是利用课文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知识技能。

(四)关于“教学反思”的基本问题 我的学生有课中积累吗? 我的学生有能力训练吗? 我的学生有动笔活动吗? 我克制了碎问和碎答吗? 我的课堂是从容雅致的吗?

每堂课多问一下自己,就可以修正自己的课例。

三、用“枕边读物”法提升自己持续学习的能力

让专业杂志成为自己的枕边书,一份就可以了,12期,400篇左右。做读书卡片。

比如:读徐振维的《白毛女》教学实录的评课 四个主问题:

1.你能不能找出一个例子,说明人物动作符合他的身份和性格呢?

2.语言也是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不同的人物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语言。3.从同一人物,同一事物,前后不同的语言理解人物性格在变化

4.上面分析人物语言与身份性格的关系,都是一段一段或一句一句语言来写,你能够再选一个角度,来谈谈吗?

四、用“整体反复”法提升自己教材研读的能力

透过教学要看到教师的学问背景。例如:《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解读:从文学的味道得出“蓄势于前,急转于后”。分析、提取课文的能力训练点 课文第一部分的层次划分 重新拟制课文标题 概说故事内容

梳理、归结故事的情节脉络 概括文章的主旨 用成语评价人物形象

对能够表现课文全息的关键词进行提取 用朗读表达作品的意味

想象、续写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体味课文的表现手法

语言赏析特别是对“笑”的解析 对文中的“问”“答”的表达作用的赏析 赫尔墨斯心理分析

五、用“详写教案”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技能

1.两种中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最难写法 第一种: 第一部分课文签字赏析短文 第二部分课文教育教学资源分析 第三部分课文语言学习卡片 第四部分本课的教学详案 第二种:

课文教学设计的详案

课文教学另外一份完全不同的教学设计

比如:

复习指导教案的基本形式 复习目标 考点分析 原题试做 知能背景 答题指导 新题实践

作文复习指导教案的基本形式 训练内容 范文研读 技法点拨 佳作体味 新题构思

比如小学五年级《古诗词三首》教学创意 诗一(8分钟)笔记1:田园诗

笔记2: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出的即兴创作 生读诗,读出味道,童趣,背诵

笔记3:一个学字,表现儿童的天真纯朴,富有生活情趣 《乡村四月》12分钟

读诗歌,旁批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活动,把七个字变成八个字,读诗歌 《乡村四月》

有(声)有(色)有()有()有()有()精读《渔歌子》

读诗歌,旁批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指导读诗,把一个字读出婉转的味道,话题:学生写感受这首词中最好的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个短语 色彩之美、映衬之美

五、用“设计活动”法提升自己高效教学的能力

(1)彻底改变现在的阅读教学 以解读课文为目的的碎问教学 单纯的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模式 长时间提前预习的活动模式

(2)利用课文训练学生设计有力度的课中活动 “组织活动”是教师能力的试金石 “实践活动”是课堂训练的聚宝盆 “集体活动”高效课堂的顶梁柱(3)教学思路要作彻底的改变。

比如“板块式”教学结构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序曲

第一乐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读)第二乐章 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品)链接另一首诗歌,教赏析 哪两个词最有表现力?

第三乐章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写)写四句诗、五句诗歌,写句子、写诗歌 教师展示下水文 学生写

再出示中国诗人的开头范文 板块式教学的优点: 思路清晰,教学有序 层进式的教学结构

每个板块都是一个微型课

七、用“优化教学细节”法提升自己深化教学的能力

在学术上、学问上都能显现深度和高度 比如《大自然的语言》,用一个段训练学生能力 八个字:文意理解、精短细读 文意理解,物候学 细读第一段

第一练 认读识记美词

第二练 将此段分成两个层次(春夏秋冬、)第三练 短语句子评点训练“” 第四练 说明这段文字在全文的作用 第五练 美段背诵

八、用“苦练技艺”法提升自己优质教学的能力

攻克教学技能的关隘

1.练高强的研读教材的本领

2.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学生的课堂训练活动 3.精于语言学用,技能训练和知识渗透的教学 4.运用“板块式”“主问题”手法

5.克制教学中的一切碎问与碎读,回避平俗手法。苦练最有学科特点的教学基本功:文体教学、朗读教学 比如“朗读”

《再别康桥》的朗读 读出宁静感、节奏感、伤别感

九、用“积累范例”法提升自己精神指导的能力

如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以课本为例来积累:

概写一笔 细写几笔

试点变换 渐写渐远《万寿山》 时令为序 层层推进

主次分明 详略得当《黄山松》 时间为序 先静后动《孤独之旅》 视点变化 描述精微

花开两朵 各表一枝《看云识天气》 大量地研究段落,进入你的眼帘,十、用“分类提炼”法提升自己试题研究的能力

如全国高考题说明文第一题

下定义、提取关键词、压缩语段、总说句、写总结句,不高于15个字、写图案的要素,说明寓意。摆脱题海战术,十一、用“千字短论”法提升自己文章写作的能力

第一习作训练:写作教学论文

论文习作的基础就是研究,有深刻的研究才有论文。

教学论文写作“经验”研究,有非常多的着眼点,如:观点论述、专题研究、教法探索、技法例读、课文欣赏、学法指导、作文辅导、创新研究、教学智慧、经验介绍、课例品评、说课文稿、教案设计、教学随笔、课中偶得、备考研究、听课评课、语文知识、辨析指正、教学反思···在教学中专注于什么样的思考与探索,就可能写出什么样的文章。如《孔乙己》第一段赏析论文

十二、用“专项研究”法提升自己学科教研的能力

专项研究—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有效治学方法。专题研究又叫小专题研究、微型课研究、个人课题研究、细节课题研究,凡优秀的教师。如《家》

一个细节写家的生活温馨

通过一个人物特别的体征来写家庭生活的温馨 用侧面烘托写家庭生活的温馨 用一件完整的事写家庭生活的温馨 用一天的生活来写 小专题研究的操作一

触动、联想、大量积累素材、分类、排序、命名、成文 如《诗歌赏析》的四字教学 小专题研究的操作二

大量观察、不断抽象、提升规律

专项研究是抓手,是线索,是目标,需要长期的积累。

余老赠语: 每天做一点。韧性就是激情。趁着年轻多做事。

第四篇:余映潮老师阅读教学

余映潮老师阅读教学“课中活动”介绍

作者: 来源: 发布于:2012-2-28 点击量:

余映潮老师提出的“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教学设计艺术让人耳目一新。他认为学生的课堂活动充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高层次境界,是语文教师全部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反复提出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重视语文实践,重视语文课中活动,在语文活动中学习和收获,不仅易于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习得语言材料,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培养语文能力。

对于“课中活动”,余映潮老师做过如下阐述:所谓“课中活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与安排下,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占有时间、进行有形式也有内容的学习语言、发展智能、培养情操的操作演练;就是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目标,充分地想办法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换一个角度说,课中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老师在课堂上要做的事,化解为细腻的操作步骤,让学生去体会、去进行、去完成。它涉及到听说读写,着眼于能力训练,着眼于方法培养,着眼于知识积累,创造各种课堂组织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地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仔细阅读余老师和相关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很多精彩的“课中活动”令人拍案叫绝,赞不绝口,现结合教例和大家分享:

一、课中诵读活动 余映潮老师曾说过:“没有朗读的课只是‘课’,它不是美的语文课。”由于朗读活动的必要性、亲和力和多样性,课中诵读活动的设计是极为广泛的丰富的,它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系列,它可以角度丰富,活泼多姿,充满灵气。

这是载于《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9B中的一个课例。教师的诵读活动设计如下:

(师):美文需要美读,请大家在自己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段,假如当时你就是当时的萧红,用自己最喜欢的声调、语气、感情朗读出来,甚至可以模仿作者东北口音演读。可以一人读,也可以自由结伴演读,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个性化诵读,不管你选择了哪种读法,都要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设计的理由。

我选„„一段,我想大笑着读。我选„„一段,我想呼喊着读。我选„„一段,我想手舞足蹈地读。我选„„一段,我想忘乎所以地读。我选„„一段,我想诗意深情地读。我选„„一段,我想用撒娇的语气读。我选„„一段,我想满怀欣喜地读。

我选„„一段,我想用充满好奇的心情读。我选……一段,我想自由惬意地读。

我们两人选„„一段,我们想„„地读。我们小组选„„一段,我们想„„地读。„„

(师):若我来读这一段,我会用大声呼喊的方式来读,因为我认为,当时那个生在地主大院里饱受压抑和冷漠的小女孩,只有和祖父走进后花园,她率真的天性才得以释放,这是她的天堂。在这里,她可以唱,可以跳;可以呼喊,可以欢笑;可以撒娇,可以乱闹。这里的每个人、每株草、每颗瓜、每只蝴蝶与蚂蚱都可以自由自在的、任由自己的天性生长,所以我想呼喊着来读,将小女孩所有的不快统统抛到九霄云外去。

(师呼喊):“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学生踊跃试读,气氛活跃。„„

这个课例中诵读活动不仅仅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习的学习热情,也不仅仅是课堂教学中的穿插,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学生在自我诵读设计中就有了对课文个性化的理解,然后在把这种理解通过演读表达出来。在读中弄懂,懂了之后再读,学生在读中读出了诗意,读出了情感,读出了个性,对这段文字有了更深的理解。教师将自己精心钻研教材的体会变为一种教学思想,在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的同时,使得这节课教学环节上简化、内容上深化、方式上美化。

二、课中读写活动 “读写结合”是课标初中语文教材最重要的编写思想之一。语文老师要善于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潜力,寻找读写结合的生成点,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设计与课文有血肉联系的“写”的内容与活动,从而达到以写促读,以读带写、读写双赢的教学目的。

其实教材中有大量精美的读写材料,值得学习借鉴。语文老师要精心地、潜心地、耐心地欣赏研读教材,发现教材中精美的读写训练材料。语文老师要学会“从有趣、有效、有用”的角度对教材进行发现和提炼。

余映潮老师很多课堂实录中的课中读写活动设计,往往很是出人意料,细心回味下来,又不得不佩服“他怎么能想得到呢?”

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例,在以“找看点”为延伸点,带领学生进入课文以后,读写活动是这样设计的:

(师):现在我们要进行的活动就是读一文写多文,读长文写短文,大家都来写。写作的角度:可从概括内容的角度写;可从说明事物的角度写;可从描述事物的角度写;可从抒发情感的角度写;可从表达感受的角度写;可从欣赏语言的角度写;可以用自己的话语来写;可以重点利用课文中的某个片段进行改写;可以自由地组合课文中的文句来写。两个要求:第一,请你根据课文自选内容,自由命题;第二,“献”出自己拟的小作文题目。

(师):我先示范一下,我的标题是“美丽的罗布泊”,那么我的角度就是写美丽的罗布泊,然后把关于美丽的罗布泊的文句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感悟。(学生各自思考)

(生):我想写的题目是“胡杨的呼唤”。运用象征手法,以胡杨的口吻讲述:以前我是多么的美丽,被人们称为生命的象征,后来遭到人类的破坏,我又变成了什么样的,接着写我对人们的呼唤,以及我希望人类怎么保护我们等。

(生):我的作文题是“记忆的美丽”,罗布泊在人们的记忆中是非常美丽,然而经过岁月的变迁,它变成了一个非常恐怖的戈壁滩。我就是要以记忆中的美丽和现实当中罗布泊的一些现状来进行对比,从而对比出罗布泊的惊人变化,以唤醒人们保护罗布泊和环保的意识。

„„同学踊跃发言„„

(师):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小作文题,我来展示一下(大屏幕显示)

1、美丽的罗布泊

2、这里曾经有过„„

3、“我”眼中的罗布泊

4、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5、话说胡杨

6、死去的胡杨

7、一株胡杨的独白

8、说说塔里木河

9、课文中的“水”

10、课文中的数字

11、课文中的忧患意识

12、悲剧并没有止住

13、说说“问题出在近30年”中的“”问题

14、四个“盲目”用得好

15、我喜欢课文中这样一句话

16、《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内容简介„„同学们根据自己选定的题目开始写作,时间是10分钟。

(学生开始写作,老师巡回指导)

学生写后的交流极为精彩,不再这里一一呈现。本案例中的课文小作文,即读写活动的设计,极为独特新颖,活动充分利用课文这个语言载体,从课文本身出发。老师以“拟题献题”的方式,巧妙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研读课文,在理解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又进行创造性的“再表达”。学生从自主提炼小作文题,再根据小作文题提炼课文内容,组织语言完成课中小作文的写作,整个过程学生都在非常扎实的读写活动中进行着语文学习。这样活动设计使学生的学习完全由被动变为了主动,既深入了文本,又走出了文本。

在《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文教学中,余老师还有一个精彩的读写活动设计:

组织同学们就课文内容进行不同层次的“写”。①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写“一句话人物素描”。

(竺可桢,孜孜不倦地在气象研究的领域跋涉的卓越科学家。)②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写竺可桢墓志铭。

(到他光辉的一生结束时,才同他心爱的科学研究分手。)

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写竺可桢纪念词。

(细心的观察,翔实的纪录,深入的研究,科学的著述,情系物候的研究,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气象科学。他的研究成果,在今天以至今后,都会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长久地放出光彩。)

④从课文中找出论据,并给论据配以能够支撑的论点。

·23年如一日,到北海公园观察物候——持之以恒,才有成功的希望。·钢笔式的温度表不知磨坏了多少外衣口袋的盖布——滴水能穿石,铁杵能磨针。

·70多岁还到野外考察;临终的前一天,还坚持作气象记录——执着的追求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83岁高龄,取得科学上的新成就——科学探索无止境。„„ 这个案例中的读写活动设计表现出层层推进的教学思路。教师巧妙地利用教材本身含有的材料,充分地反复地利用课文,对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训练,进行大量的思维训练。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四种效应:第一,学生思维活跃;第二、课堂场面活跃;第三,加深了对课文的钻研、理解。第四、教给了学生“创造”的角度,培养了学生“创造”的意识和兴趣。

同时也启示我们:在设计读写活动的时候,必须打开思路,想得开阔,想得新颖,想得长远,学会多角度地利用课文。

好的课中读写活动融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于一体,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写作的契机,更是通过这样的活动牵动着学生自读教材、欣赏教材、综合提炼教材的能力,也牵动了学生的写作、表达、交流、独立分析教材的能力。

三、课中品说活动

品说活动是一种最能让课堂教学生动起来的活动,也就是说说品品,品品说,边说边品,边品边说。是一种有较大的“说”的“量”和较多“品”的“点”的课堂活动。多姿多彩的“说”与“品”的活动渗透在课堂语文学习之中,既避免了以往以教师大量讲析为主的传统授课方式,极好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从长远来看它很有助有学生交谈、发言、演讲、鉴赏等多方面语文能力的形成和优化。

当然品说活动的设计,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理解、想象、分析、品评的眼光投向课文的深处、细处、美处,它需要科学而充满艺术性的指导,在这方面余映潮老师也给我们做出了极好的示范和榜样。

1、在教学《云南的歌会》一文中,当讲到“这篇文章的生活多么有趣啊!”时,老师要同学们以“课中之最”为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举例说说文章的生活是多么有趣。老师给学生例举了几个例子。课文风采,如:

最„„的风俗 最„„的场面 最„„的衣饰 最„„的歌师傅

2、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当要研读第二部分“船上相遇”内容时,余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八个小话题,要求学生自选一个话题,就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八个话题是:

1、于勒的“称呼”欣赏

2、巧合让故事如此美丽

3、说说若瑟夫的“看”

4、文中的景物描写欣赏

5、千姿百态的“说”

6、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

7、课文中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8、船长形象欣赏

3、这是马军老师教学《过故人庄》的一个教例(见《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5期P7)。

品读诗的意境时,老师这样提问:

⑴(师):同学们,透过诗,你们看见了什么?

(有的说:我看见了青青的山,绿绿的地,清清的溪水和金灿灿的菊花。有的说:我看见了谷垛堆堆的稻场,郁郁葱葱的菜地。有的说:我看见了村民们。有的说:我看见了捉迷藏的孩子„„)

⑵(师):同学们,透过诗,你们听见了什么?

(同学们的兴致更高了:我听见鸡在叫:“喔!”“喔!”鸭子“嘎!嘎!”„„我听见诗人与朋友在举杯祝福„„)

⑶(师):同学们,透过诗,你们闻到了什么?

(同学们纷纷发言:我闻到了稻香!我闻到了菊花香!我闻到了泥土香,我闻到了大自然的清香„„)

⑷(师):同学们,透过诗,你们感受到什么样的情?

(朋友的热情„„诗人与朋友之间纯朴的友情„„诗人喜爱大自然的心情„„)

在以上的三个案例中,我们都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教师变换了“讲析”的角度,满堂讲、满堂问的现象不复存在。为了完成这些说品的内容,学生不得不仔细得研读课文,仔细推敲和精心组织自己的语言来进行表达。可以说品说活动中的每一个话题都形成一次长时间、大面积、深层次的阅读活动,都引领学生尽力抵达无限广阔的思维空间,都激发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个性,充分拓宽了课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在这样的说品活动中,既充分而科学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空间,充分尊重和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说起来、品起来。同时在教师艺术的引导下,同学们在这样的活动中自主的有创见的学习,也是在编织着优美的教学风景,不仅会达到“细腻深刻”的学习要求,而且由于说品视点的变化也会给课文立体的动感。

四、微型话题活动

所谓“微型话题”,就是课本中、课堂上有目的、有抓手的探讨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微型话题”活动,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通过查询资料、自读自悟、切磋讨论而形成看法,同时又便于课堂交流,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生机勃勃。

如余映潮老师著名的课例《小石潭记》中的“微型话题”:

课题“小石潭记”四个字,字字在课文中都有“文章”,我们可以分别从“小”的角度、“石”的角度、“潭”的角度、“记”的角度来“说话”。

1、让我们来对《小石潭记》说品析与欣赏的话,话中要带有“小”字,如:

•课文第一段移步换景,写小石潭的发现,写小石潭的形状特征与潭岸的景致。

•第二段定点特写,描写潭中小鱼和清清的潭水。

•第三段由近及远,描绘了小溪的曲折,给我们留下了想像的余地。•第四段环视四周,写小石潭环境的幽深寂静和作者心境的孤寂悲凉。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景物的小巧清秀。

•“下见小潭,水尤清洌”,给人一种清凉之感。

•潭中小鱼“影布石上”,可见潭水冰清玉洁,清澈透明。•小溪水声清脆,水色清亮,“明灭可见”,消失在远方。•文中之景就像小小的盆景那样玲珑雅致,充满了诗情画意。

2、让我们来对《小石潭记》说品析与欣赏的话,话中要带有“石”字。如:

•小石潭的奇妙之处在于“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甚,为岩”写出了潭边奇石的千姿百态。•“全石”“卷石”等是明写石,“闻水声,如鸡佩环”“其岸势犬牙差互”是暗写“石”。

•“如鸣佩环”写出了水击石声的清越。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成的优美形态。

•“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着水的清澈透明。

•“凄神寒骨”不尽是石的冰凉,还有坐在石上的清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

3、让我们来对《小石潭记》说品析与欣赏的话,话中要带有“潭”字。如: •课文分层描写了潭石、潭水、潭岸青树、潭中游鱼和潭外小溪,并以水、石、鱼为重点描写对象表现了小石潭及其周围清幽秀丽的风景。

•流水声“如鸡佩环”,潭边有“青树翠蔓”,这是有声有色。•潭石是静静的,青树翠蔓是蒙络摇缀的,是参差披拂的,这是有动有静。

•作者借鱼写水,写了清澈的潭水而全然不言及清澈的水,这是有实有虚。

•“潭中鱼可百许头”,“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一幅空灵的镜头,这是有光有影。

•写了潭水后又“潭西南而望”,写小溪的“不可知其源”,这是有近有远。

•潭上“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从外界写到内心,表达了作者谪贬后的孤寂凄清的失意心情,可谓触景生情,有景有情。

4.让我们来对《小石潭记》说品析与欣赏的话,话中要带有“记”字,如:

•这是一篇游记。•这是一篇记游的文章。

•文中有记事,有描写,有抒情,文笔精到,用语清雅,充满了诗情画意。

•作者记事写景文笔精美,一处一景,一笔一景,有时甚至是一词一景,景物幽美清新。•文中最后一段交代了同游的人,以示纪念,并使全篇游记完整。•文章结尾的记叙中写到仅有亲友数人跟随消遣于山水之间,这是何等清冷,何等寂寞!世态炎凉之感,自在言外。

还可设置的话题有: ·小石潭”的“秀”

·《小石潭记》中的“近与远” ·《小石潭记》中的“色与光” ·《小石潭记》中的“动与静” ·《小石潭记》中的“虚与实” ·《小石潭记》中的“景与情” ·《小石潭记》中的“乐与凄” ·《小石潭记》中的“镜头与画面” ·《小石潭记》中的“对比与烘托” ·《小石潭记》中的“观察与描叙” ·《小石潭记》中的“语言美 ·试用绘画的语言评点文中的一段话 ·试用摄影的语言评点文中的一段话 ·试用音乐的语言评点文中的一段话

仍然是课文——萧红《呼兰河传》,微型话题设置有:

1、童趣盎然的画面欣赏 ⑴风景般的画面欣赏 ⑵大红大绿色彩词欣赏 ⑶叠音词运用的欣赏 ⑷奇特想象力的欣赏

2、错落有致的句式欣赏 ⑴花朵般的短句欣赏 ⑵长短句的组合欣赏 ⑶“就”字连用的欣赏

3、充满诗意的艺术欣赏 ⑴歌谣般的叙事欣赏 ⑵个性传神的对话欣赏 ⑶景物选取的艺术欣赏 ⑷修辞手法的艺术欣赏 ⑸文字背后的凄婉风格 „„

以上话题虽然不大,但有研究价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来任选。这样学生人人有了抓手,人人有话可说,都能深入理解和欣赏课文的语言和写法。课下还可以写成小论文的形式继续研究性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水平与表达能力。这样的微型话题活动就使得语文课不仅上在了文本里,而且上在了文本的精髓里。

值得注意的是“微型话题活动”中,教师的“课中微型讲座”可谓是别开生面,这方面余映潮老师有开先河之笔,比如他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有专门就课文“繁、简、虚、实”的专题讲座;在教学《行路难》古诗时,有关于“典故”知识的专门介绍„„这些课中微型讲座不仅给学生传达了语文知识,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写作特点,也是快速而高屋建瓴地教会学生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学会欣赏课文。这样的讲座对于语文学习是很厚重的。

余映潮老师说的好:有的课不是讲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活动”出来的,“实践”出来的。虽然“课中活动”只有四个字,但是要把它做好、做得有艺术性、做得有科学性,却也是十分的不简单。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收获

第五篇:18.余映潮老师颐和园

《颐和园》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执教:余映潮 点评:黄秀霞

师:请把你们的书打开,听说你们已经上过这篇课文了,是不是?请四位同学到黑板这里来。一个组一个。好,真勇敢!

师:你写“葱郁”这个词,你写“长廊”这个词,你写“远眺”这个词,你写“金碧辉煌”这个词。

师:同学们都把它们写出来了,但是好不好看啊? 生:(齐说)一点都不好看。

师:所以平时要多练字。好,今天我们换另外一种方法上课,你们害不害怕啊? 生:(摇头)不害怕!

师:好的,我们换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呢?六个字,读课文,学作文。板书:读课文,学作文 师:“第一个动作,请同学们选几个句子说一说或者选几个句子读读,什么句子呢?注意:你们选的几个句子应该是这篇课文的骨架。师:“骨架“就是指课文的提纲,现在请同学们拿起笔,勾画出这篇课文的提纲。(生独立活动)

师:好,请你先来表达你的看法。

生:颐和园的中心句是“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欣赏“.师:啊,你的发言没有听懂老师的要求,老师说要画出提纲,要画出骨架,谢谢你,你还是找出一个句子!还有吗?嘿,这位女同学来。

生:北京的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颐和园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细细游赏。

师:你读了三个句子,开头一个句子,结尾一个句子,然后进颐和园大门的一个句子,我们是不是进了大门就不走了呢?

生: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往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师:好,请你把刚才的几位同学读的一起读出来。

生: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师:很遗憾,他漏了一个什么地方?好,你大声说。生:(大声)“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师:(笑)他可能怕湖水,没有去。谢谢你,大家把我们刚刚找出的句子一起画出来了吗? 生:(齐答)画了。

师:都画好了。好,我们就一起来读,“北京的颐和园“——读!

师:看老师写两个字“游赏“,把游玩的过程记下来就是游记,反过来也叫记游。你看我们刚才勾画出来的课文的骨架,就是写游记,搭架子的方法。师:好,我们现在就来学搭架子。

板书:一学整体构思;首尾呼应,移步换景。

师:什么是移步换景?你边走边看,一路景物在变,你把它写出来,就是移步换景。请你们把你刚才读过的句子在一个一个读一下,我再给你们点评一下。生: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地方。师:这是游记的开头方法之一,“美丽“这个词很重要,后面所写的内容都是围绕着”美丽“来写的,好读第二个句子。

生: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师: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一个景点。

生: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往下望,颐和园的景色打半都收在眼底。

师: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二个景点。师:请读第三个句子。

生: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师:大家说,这是—— 生:第三个景点。

师:边走边看,就是移步换景。

师: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不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生:这是总结。

师:总结这两个字不好听。生:游记的总结。

师:这是与文章开头相呼应的结尾,请大家注意“美丽”一词。

师:现在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写游记搭架子的方法,请大家把老师总结的这种方法读一读 生:一学整体构思,首尾呼应,移步换景。

师;好,我们再选个段落读一读,读“登上万寿山”这一段。生:齐读

师:好,再读慢一点,把第一句再读一读。

生: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师:第一个句子有一个很重要的词——景色,那么它是不是告诉我们后面就要写景色了。生:是。

师;你们再看,写了哪些景色?把它的关键词圈出来。生 :活动。

师:我们来说说这一段看到的几种景色,哪位同学来?

生:写的景色有树丛,琉璃瓦、屋顶、宫墙、昆明湖、游船、画舫、城楼和白塔。

师:哦,这里没有分类,现在我们根据课文再分一下类,最先看到什么,再看到什么,再看到什么。

师:哪位同学再来说?生:景色是树丛,琉璃瓦屋顶、宫墙。

师:这是最先看到的,因为比较近,所以往下一看就是树丛、琉璃瓦、宫墙。继续说。生:在昆明湖看到的是游船,画舫,再远看是城楼和白塔。

师:是啊,这一段实际上是分三个层次写的。首先,最近的是看到了树丛,瓦屋和宫墙;再继续往前面看举世昆明湖的湖面和游船;再继续往远看就隐隐约约看到城楼、白塔、是不是? 生;是!

师:思考一下,我们就用朗读的方法来表现你们知道了这样层次。

师:你们这一组读第一句,你们读看到的近景,你们读看到的稍远一点的景物,你们读看到的最远的地方景物,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好,要顺畅地连接起来,开始读。生:登上万寿山,站在„„

师:真好啊!这就告诉我们怎么样写好一个景点,怎样用一段话叙述好一个景点的游玩。师:这就是——(板书:二学段落表达:总提分说,层次分明。)师:好,我们在来具体感受一下具体的表达。大家听我来读课文。还是“登上万寿山”这一段,我是这样来读的: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有树丛、琉璃瓦屋和宫墙。正前面,昆明湖上,画舫在湖面滑过。向东远眺,可以望见几座城楼和白塔。刚才老师时去掉了一些词语,你们是不是觉得不好看,不好听?你们也这样读一下。生:登上万寿山„..师:是不是一点都不生动啊? 生:是。

师:那为什么像课文这样写就很生动呢?它有什么窍门呢? 生:它用了一些形容词。生:它也用了写作手法。师: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呢? 生:比喻。

师:运用了比喻手法,所以很形象,很有美感,运用了形容词,也就很生动,很形象。生:它还写得非常仔细。师:因为细细地描写,所以景色很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下面我们再来读,我读词“树丛”,你们就根据课文读“葱郁的树丛”,这样来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师生互读)师;现在我们体味到了,把一个词变成较长的内容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叫做形容,你看本来就是树丛,它写上个“葱郁的树丛”,这就更形象,具体些。比如说,我们介绍一位同学,他是“小孩”我们可以说;生:聪明的小孩

生:可爱活泼的小孩。生:很帅的小孩。

师:你看,形容一下就好听,就好看,几生动了。第二种方法是比喻,打比方,让事物的形象鲜明起来,请你们介绍一位女同学,她很活泼、很很可爱,你们用一个比喻来描绘她。生:善良。

师:善良不是比喻,善良是形容词,善良的小姑娘,她像„„ 生:她像一个红苹果。

师:这个比喻不大好,你看苹果那样圆。她很可爱,她像? 生:像一朵可爱的小花,就可以了.师:像一只活泼的小鸟,就生动了。师:这里我们学到了语言表达的技巧。

(板书:三学语言运用;生动形容,准确比喻.)

师:你们看,这节课咱们是读课文并且学写游记,学了三种方法。从全文构思来看,首尾呼应,游览的点要一个一个地细细来写。在写一个景点时要先总说一下,然后分层次描述。在描述过程中把简单的写地复杂一点,把枯燥的写得生动点,加上形容词,用上比喻,就把美好的景物展现在我们眼前。希望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写一篇游记。师:我等待着你们的小小的游记。好!下课。

点评:

这里先说一件小小的趣事: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在塘厦镇讲课时有很多老师来听课,其中有一位体育老师听了《颐和园》的教学之后说道:我现在就想马上写一篇游记。这就是余老师课堂教学的魅力。现在我们回顾一下余老师的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一学整体构思:首尾呼应,移步换景。二学段落表达:总提分说,层次分明。三学语言运用:生动形容,准确比喻。这节课教学角度的选取,出乎几乎所有听课老师的意料。我们很少想到语文阅读课还可以这样上。真可谓:匠心独运读课文,水到渠成学作文。这是高效的课堂读写教学

这节课教学思路的勾勒,也是极具匠心的。“一学”“二学’”三学”不只是表现出教学节奏的调控,更加重要的是表现了余老师巧妙化解教学目标,落实教学目标的高妙手法。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向前推进,称得上是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这是扎实的课堂读写教学

再看余老师这节课的教学层次,对教学内容的处理由整体到局部,到“骨架”到“语言”,都注意用充满语文味的教学艺术给学生以感染,以点拨,以启发,很有美感,很有作用,既点示了表达的规律,又展示出明晰的逻辑层次。余老师三次板书,既是教学思路,也是写作构思的规律,也是教学的程序,也是学生活动的设计与安排。

这是智慧的课堂读写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使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如何进一步开发教材,用更好教材,从而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余老师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引领。总之这节课是让我们深思的课堂读写教学课。

下载从余映潮老师的课堂看“对话”的魅力(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余映潮老师的课堂看“对话”的魅力(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余映潮老师讲座心得

    余映潮老师专题讲座培训心得 久闻余映潮老师,初见余老,满是慈祥之态,他的人如他的声音一般,轻而有力。 2014年9月17日上午,我们一行人来到伊金霍洛旗一完小报告厅,听余映潮老师的......

    听余映潮老师讲课(共5篇)

    《听余映潮老师讲课》摘记一:板块式教学思路 – 《听余映潮老师讲课》摘记一:板块式教学思路昨晚洗完澡,叮咚在看哪吒,我无事可干。顺手把上次去杭州时买的《听余映潮老师讲课......

    名师课堂余映潮作文评语集锦专题

    编者语:整编此文旨在为广大教师和莘莘学子教学和学习使用,大多资源来源网络,如有侵犯你的著作劳动,请见谅!资源共享,厚德载物! 名师课堂余映潮作文评语集锦 1我懂得了父爱 【简评......

    听余映潮老师讲座心得

    2015年12月28日,我们语文教研组与XXXX的全体教师一起观摩了余映潮老师的阅读教学课《紫藤萝瀑布》、文言文教学课《记承天寺夜游》,同时还聆听了余老师题为《语文教师阅读教学......

    听余映潮老师讲座有感[定稿]

    听余映潮老师讲座有感 2014年9月17日,我们有幸又一次在一完小多功能厅听了全国著名的特级老师余映潮两节课和一个题为《研读小学语文教材》的讲座,触动很大,收获很多。 老师为......

    浅谈余映潮老师教学《律诗二首》

    这节课的教学积累丰富,活动充分,新意叠出,余韵悠远,表现出余老师教学设计的深厚功底,可谓“别出心裁教古诗”。特点之一:大胆指导学生“吟读”。“吟读”是整体感知诗词......

    我心中的余映潮老师

    我心中的余映潮老师 在这春暖花开的三月,本人作为长塘小学的一名普通语文教师,能够成为“余映潮工作室”的一员参加培训学习,我觉得既是动力,也是压力。 在培训学习之前,我对余映......

    余映潮老师《背影》教学设计

    余映潮《背影》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课文,教学铺垫 第一步:概括课文,把握文意 建议大家这样概说课文: 概说全文的主要内容;概说文章的行文脉络;概说父亲的形象特点;概说你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