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的认识与实践

时间:2019-05-13 01:48: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的认识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的认识与实践》。

第一篇: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的认识与实践

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的认识与实践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是学生知识的获取与认知的建构不能有效地结合,学生认知过程与知识结构不能协同发展。而当前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生活经验贫乏,而这种生活经验又是引起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因此,我们积极倡导把“体验学习”融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学习;实践

所谓“体验学习”,是指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技能,养成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它也是人最基本的学习形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融入“体验学习”,我们必须注重“体验学习”的认识和实践,其主要做法有:

一、课前预习体验,为课堂教学奠基

“体验学习”是以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感受等活动方式,获取感性材料和一定的经验,作为思维活动的基础,去认识新的知识。“体验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体验――认识――再验――再认识”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历,有些知识学起来感到吃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这些知识前,组织学生参观或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为数学提供感性认识。

可以看出,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先让学生自己学习课本知识,体验教材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初步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既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产生、形成腾出更多时间。

二、课中提供机会,为实践体验搭台

数学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体验是学习个体在数学活动中的行为、认知与情感的整体参与。数学课堂上的行为具体表现为: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摆、拆一拆、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各种形式的感官活动。体验除了感官活动,还需要猜测、类比、分析、验证、归纳、推理等各种思维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指令性的、没有思考空间的各种操作活动并不是体验,它仅仅是模仿性的机械操作而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体验可以把握住以下几个要点,让“体验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1.寓教于乐,融“体验教学”于“玩耍”中。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在教学中,我们把课本中的一些例题转化成“玩耍”活动,从“玩”中体验抽象的数学知识。

如:教学行程问题之前先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表演。让两个学生站在教室的前后两个墙脚前,准备相对而行,请另一个学生喊口令,学生说:“出发。”两个学生很快撞在一起,我立刻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学生这就叫相遇,我再让两个学生一个在前慢行,一个在后快走,做一次追及表演。命令一下,快的很快把慢的追上。我又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大家这就叫做追及……。教室里一片欢声笑语,学生仿佛感到这不是在上课,是老师领他们玩,这样一玩竟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行程问题的概念和数量关系。

2、注重过程,让“体验学习”在操作中实践。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一找、量一量、拼一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

3.倡导合作,让“体验学习”在交流中强化。

体验中的数学活动还包括合作与交流。这是因为数学建构活动有其社会性质,也就是说,“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与分享,才能达到共同建构的目的。而“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说”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数学,体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萌发我要学数学的心理需求。例如,在教学“10以内各数的认识”时,让学生用第几排第几个来阐述自己坐的位置;让他们说出家里的电话号码是由哪几个数字组成的;让他们说出教室里有几扇门,几个窗户;说出自己书包里有几支笔几本书;家里有几口人,几个大人,几个小孩。他们完成这些题目时,兴致特别高,大胆踊跃地进行交流。孩子们在交流中体验到数学的存在,感受到数学的乐趣。通过交流家里的电话号码,知道了由于数字的排列顺序不同,构成的电话号码也不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领悟了数学的奥秘。

三、课后回归生活,为数学应用引路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同时,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在学生学完新课后,我就经常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数学。例如,学习“比例尺”后,让学生动手画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把四个火柴盒包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大长方体,可以怎么包装?哪一种包装方案比较合理?并布置课外作业:你可以去调查一下形状是长方体的物体实际是怎样包装的,了解厂家为什么要这样包装?还可以每天让学生写数学日记等。在实际应用中,既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

第二篇:小学音乐教育体验学习的认识和实践2000

小学音乐教育“体验学习”的认识与实践

体验主要是指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亲身经历过程。小学时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转变,需要积累生活经验,这就需要亲身体验。而音乐是一种丰富学生情感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现实世界的各种情感,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过程较为重要。因此,我们的音乐教师有义务在音乐的教学中,鼓励学生融入自己的情感,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成果。

一、小学音乐“体验学习”的理性思考

体验式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的认知与思维特点,通过为学生创造亲身经历的机会与想象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产生情感,保持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健康。

音乐的体验式学习主要是通过激发学生自身对于音乐的兴趣以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与热爱。小学生的音乐课堂本身就是一种内心体验,能够促进小学生亲身参与到音乐课堂中来,促进小学生培养音乐艺术情趣,为培养审美情操打下基础。

顾名思义,音乐体验式教学在于通过体验学习从音乐知识的殿堂中汲取养分,掌握深厚的音乐知识。小学音乐教育一直是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的一种独特的审美教育手段,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参加音乐活动,将自身经历与情感与音乐融为一体,就能够更加容易的理解音乐知识与音乐技巧,为小学生欣赏并创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音乐“体验学习”的积极意义

小学音乐体验学习的实施可以为学生带来很大的进步,使得小学生们更加活泼开朗、自信大方、气质出众、个性独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艺术情感与气质

大部分学生通过体验式的音乐教学热爱音乐,与音乐成为挚友。体验式的学习方法能够让所有的小学生都参与到音乐课堂中来,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表达意愿、尽情展现内心情感的平台,加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了小学生的音乐艺术情感。在体验音乐的过程中,学生们也在不断的接触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通过对于这些作品的比较而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树立自己的音乐风格,形成良好的气质。

(二)形成个性化的音乐学习方法

尽管小学生在课堂中受到老师的引导是一致的,学习的内容也是相同,但是每个学生体验的内容却是不同的。学生通过音乐播放设备参与体验学习过程,由于小学生各自的经历不

同、个性不同、对于生活与情感的理解也有差异,因此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对于音乐的见解也是多元化的,这就使得学生能够展现自己的创新性,表现个体差异性,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三)开拓学生审美途径,获得审美自由

体验式学习摆脱了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主张将小学生自身的体验作为欣赏音乐的新途径,教师协助小学生自主体验音乐,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认识了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拓宽自身的审美途径。同时,老师通过鼓励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增强学生自身的审美信心,也能够让学生获得审美自由。

三、小学音乐“体验学习”的实施对策

从小学音乐体验学习的实施原则来讲,小学音乐体验学习要求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以课时为具体的单位,熟练掌握体验式学习的技巧,引导每名学生都参与到音乐课堂中来,鼓励学生的不同的感受音乐的方式。

(一)情境体验

情境体验主要是指教师通过设计一些情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教师可以通过道具、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将图像、表情、声音、动作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使得这种情境体验能够触碰到学生的情绪领域,培养学生形成独特的感受能力。

(二)参与体验

参与体验是指学生参与音乐作品的聆听与表演,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情趣。教师通过播放不同的音乐作品,组织音乐活动,鼓励学生都参与到音乐体验中来,全方位的领略音乐的独特魅力。同时,塑造一个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参与到音乐的表演中来,展现音乐才华与创作,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沉浸体验

沉浸体验主要是指教师利用自身的语言感染力,引导学生对于音乐作品进行情绪思维上的体验。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经过了长期的教学实践,不仅具备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具备着丰富的生活阅历,能够在展示音乐作品中融入自己的理解,赋有语言魅力。这就为小学生提供了愉悦、享受的课堂氛围,通过教师对于音乐作品情节的介绍,能够打开小学生想象力的大门,培养发散性与创造性思维。

四、总结

音乐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服务于大众。音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丰富了不仅

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激发了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热爱与兴趣,提高了人们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我国自从推行素质教育以来,一直在不断的改善教学方法,迎合时代需要,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现代学生都应该具备一定的艺术情操。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必须要不断加强中小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参与式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各种小学校应该不断地贯彻实施体验式学习方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果。

第三篇: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重视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直观的体验和感悟,以此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素养,外现为基本的能力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策略

新课程改革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获得体验,丰富经验,增进理解。学习是一项综合性认知实践活动,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理论,学会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更直观的体验和感悟,以此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素养,外现为基本的能力和行为习惯。小学数学教学需要让学生获得更多体验和经验,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感知具体的认知过程,创设较好的学习应用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形成深刻认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强化学生认识感受

数学是从生产生活中的经验抽象总结,要想真正学好数学,需要将数学更好地回归生产生活,还原具体的应用情境,以此感知知识的产生和应用情况,获得更加直接的体验和感悟。小学数学教学需要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以此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应用,在生活中感受,培养他们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帮助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强化其认知感受,在具体场景中应用数学,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如学习“轴对称图形”的相关内容时,首先让学生从生活中找些具体的事物,如桌面、尺子、蝴蝶等,感知轴对称的具体体现,以此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数学知识与现实的联系,让学生得到真实感受。然后利用教室现有的多媒体现代化投影设备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碗碟等更多常见的用具。接着让学生从身边事物观察,找出最近的呈现轴对称的事物,教室的门、电扇、电视、讲桌、凳子等,学生能够找到很多。进一步让学生观察分析轴对称图形的好处和美观,欣赏这些事物。这样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而且能够更好地将数学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获得最直观的感受,得到最真实的体验,增强他们探究的欲望,提高学习效率。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构建知识能力体系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自身的发展,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锻炼,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他们的探究兴趣,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发展能力。小学数学实施体验性学习,需要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感知,在操作应用中思考,引导他们自主动手,自己感受这些知识,从中获得感悟。在实践中发现学习的缺点和不足,在应用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学生只有动手实践,才能获得更真切的感受,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构建他们的知识能力体系。

如,学习“图形的平移”相关教学内容时,这些知识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实践基础上,才能让学生获得最直接的体验,也只有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才能不断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分步骤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首先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方格,并在中间点一圆点,将圆点在方格里沿着水平方向或者是竖直方向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实践感知“平移”的概念。其次,再让学生用一块方正的橡皮按照上述方式进行移动,以此让学生明白具体实物在平移前后的异同。再次让学生进一步尝试立体实物的平移状态和变化,感知与对称的不同。最后,再让学生通过平移前面的点,通过数格子将图形平移后得到的图形画出来,让学生掌握并巩固平行线的画法。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探究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方法,也能做到触类旁通,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体系。

三、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做好知识迁移巩固和提升

体验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感受,深化理解,将知识与现实应用结合起来,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引导学生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让学生进一步迁移巩固和提升能力,在实践中巩固,在探究中发展,在反思中升华,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反思习惯的养成,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让学生能够多思考,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得体验,提升思维品质。

如,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先让学生自己练习,他们在实践中既能掌握能力,又会发现一些问题,鼓励学生反思,让学生找到不足,培养他们严谨的态度。有的学生做这道题=1+1=2教师可以把学生错误的做法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反思:这道题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学生通过反思,很快得出由于受“凑整”思维定式的影响,把的结果错算成了1,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通过这次改错,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悟出“计算须细心,学习要有严谨的态度,不能想当然”等。这样既纠正了错误,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帮助学生树立了纠错追因的意识,发挥了其潜在的教育价值。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重视学生的体验,让学生获得更多感受和感悟,不断强化他们的应用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曾燕红.小学数学课堂“体验性学习”的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14.编辑 孙玲娟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与认识(精选)

题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与认识 关键字:有效性 摘要:

一、必须有有效性的教学设计

二、必须有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和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

三、必须有精而有效的课堂和课后练习

四、对后进生必须有有效性的辅导

作者:沂南双语实验学校 宁配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与认识

沂南双语实验学校 宁配磊

“有效性教学”是提高课教学效率的有力效途径,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科学的方法。课堂有效性学习是相对于低效学习而言的。是指学生在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并高效率地获得新知识、技能、增长能力,获得发展的学科学习活动。

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真正是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一直是我们教育一线上的老师孜孜以求的问题。我想结合我近几年来的数学教学实践和广大数学教师做以下讨论。

一、必须有有效性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也就是说备好课,备课它包括要老师吃透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把知识点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才能取得有效的效果。另外还要心中有学生,着眼于激发、促进、辅助学生的学习,保证没有一个学生处于教育劣势,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同样的机会发挥和完善自己的才能,能适应环境并积极参与改造的活动。这样就能保证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设计上一定要避免空洞的说教,它的一个关键就是要围绕着学生日常生活来展开的:由学生身边的事所引出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的联系,朴素的问题情景自然地对学生 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可以让他们真正应用数学,并引导他们学会做事,教学设计强调教学不仅要从社会需要、教学内容、教师及教学资源等实际出发,更要求对学习者进行科学分析,综合考虑采用何种教学策略、教学环境,并通过评价进行反馈,根据每个或某类学习者实际,采取强化措施,使教学对不同的学生产生不同的效果,促使他们按各自的特点有效发展,真正作到因材施教。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时,我在上课的前一天就让学生回家收集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学生当然乐意去干,并且在上课的前一天就已经对将要学的知识进行了初次的探究,这不正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个体现的吗?有了这种有效地教学设计,也正为了课堂的有效性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必须有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和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

一堂课的优劣成败要看全体学生的参与程度,要看学生对所授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的教学应有新意,方法具有个性化,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学生学起来也会得心应手。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本节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例如:我在教学《质数与合数》这 一课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放手让学生分组制作质数表后,我采用了游戏的方法,即让学生从2开始依次往下数(1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碰到是质数的时候就拍手,而是合数时就报数,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课堂气氛高涨,每一位同学都在为将要说出的数字做准备。在反复的几次游戏中,我们最终数到了100。学生既在为刚刚的胜利暗自高兴,又把100以内的质数记下了。

课堂评价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小学阶段,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作用,在上课过程中,老师应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我一般是采用“小标志”、“抢夺小红旗”、“小组量化”等形式,学生自己为了墙上的标志越来越多,他们的积极性就会充分发挥出来,“小组量化”不仅使学生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而且还会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的学习往往就在这种高涨的学习氛围中前进。所以,评价应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确地制定评价标准和使用恰当的评价方式,积极地发挥评价的作用。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成就和问题,增强自尊心与自信心,改进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另外,在课堂上还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我们提倡学生思考、探究,但不能盲目地去安排。要重视学生的新知生长点,重视学生思维的关键之处。如,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学生已经认识了整时、半时,并且有大部分的学生能读出几时几分,只是不很清楚为什么是几时几分。针对这种情况,教学时要让学 生大量地拨表、认读,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这种由自己动手得到的知识,这是无论多么声情并茂的形式或课件也代替不了的。

所以,在课堂上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教学内容,灵活地、科学地使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创设各种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注重互动教学,变教师的讲解为师生的双边活动。

三、必须有精而有效的课堂和课后练习

课内练习具有及时巩固、掌握所学知识的作用外,还有部分内容与本节课内容相关而例题中未提到的题型,老师要在课内引导学生完成。我们使用的现在的新教材,很多知识点并不是以例题的形式出现的,而是在课后的练习中出现,例如: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中,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与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的积的判断,一个数除以大于1或小于1的商的判断,课本并没有以例题的形式出现,但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所以老师一定要在课上引导学生理解并会运用。

课外的练习,它是一种巩固性、反馈性的练习,目的是使学生所学知识及时得到巩固和应用,并转化为数学能力。现在都不提倡大搞题海战术,尤其是小学生,我们一定要布置少而精的课外作业,让学生通过你布置的作业对数学知识有一个自主的建构过程。作业多往往会适得其反,让他们愁学数学、愁做作业、然后就厌恶你这个老师。所以,在练习这一过程中也要学生激发兴趣,锻炼意志,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态度,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对后进生必须有有效性的辅导

提起后进生,这是令许多老师头疼的一个问题,多数后进生有个通病---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缺乏上进心。我针对其具体情况,提供帮助。我知道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仅凭一、二次或数次谈话是办不到的,需要做大量的、细致的、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在课堂上,讲到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时我就用眼睛去“告诉”他,用眼睛来传递知识,让他们觉得老师的关爱,并且遇到比较简单的问题时,就要求他们来回答,在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同学们的赞许中这样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他们很自然地会喜欢上上你的课。在课下,我采用“一帮一”的做法,即让一个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帮助一个学习比较吃力的同学,如果在近段的学习中,这些后进生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起色,在表扬这些同学有进步的同时,还要表扬帮助他的同学,所以优秀的学生本来就学有余力,现在对这样艰巨而光荣的工作也乐此不疲。整体的学习成绩也会因此而提高。

教学回归本真,讲求实效。我们教师要更进一步领悟、要从了解理念的层面转化到实际操作的教学行为。“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命脉。去掉课改中的铅色浮华,走向真实有效。从形式浮华到实质的有效,是我们深化课堂教学的取向。

第五篇:《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工作报告[最终版]

《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工作报告

一、课题研究开展过程:

本课题自2004年4月开始,至今已有2年多了,现在正式结题。整个实验工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04、4——04、9)

学习和研究有关实验理论资料,确定实验的内容和目标,制订具体的实验实施计划。

(二)实验阶段:(04、10——2006、5)

1、开展实验前期调查。

调查和了解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在传统教学中寻找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咨询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和创意,引领学生学习的有效策略。查询相关的理论依据。

2、实施阶段操作

(1)研究方法:

A、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方法,把行动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在行动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B、以教研活动为载体,使教研活动和科研活动合二为一。认真开展课题开题论证活动和中期课题论证活动,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C、制定详细的学期研究计划,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提高。以日常课堂教学及研究课为突破口,不断创设体验性学习的成功范例及操作策略,提高课题组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逐步创设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课堂教学特色。

(2)操作策略

A、上课前要认真设计方案,及时准备材料,明确体验的内容和目标。

B、要充分估计学生在体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可能发生的问题,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必要时可以选择恰当的方式引导、启发。

C、要引导学生充分讨论或争辨,当出现某些错误的结论时,要留给学生去辨析,教师不过早地作出评判。

D、要逐步教给学生一些可操作的思维方法去经历、去体验,如:观察、实验、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类比、联想等。

E、体验性学习的提出是对教师能力的一项挑战,它将首先促使教师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实现观念的转变,以有效开展新课程实验,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三)、总结阶段:(06、6——06、8)

1、开展实验终结调查。

2、撰写课题报告、论文。

3、收集、整理资料。

2006、9

下载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的认识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的认识与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认识与实践

    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认识与实践 老师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是要根据教学内容,从浅入深,螺旋上进开展教学,二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从感知认识上升到......

    浅谈“实践”与“认识”[范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2017年03课程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学习中心:江西地矿学习中心 学号: 1626510420002 姓名: 白鋆 专业层次: 专升本浅谈“实践”与“认识......

    关于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当前,正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速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小学数学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小学数学 盱眙县鲍集中心小学刘巨祥 【摘 要】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刻画学生的数学活动水平,已是当前教育的普遍共识,如何让小学生真正寓情感......

    小学数学中的体验性学习

    小学数学中的体验性学习现代教学论认为,亲身体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学习数学,有利于他们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新一轮......

    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山东枣庄市中文化路小学 孙中会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将课程从“文本课程”转变为“体验课程”,因此,“体验”自然也就成为新的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体验学习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体验学习一个小女孩低着头,眼睛死死地盯着地面。在她面前,是一条可以逃生的路,但她却不能迈出一步。身边的几个孩子也都不敢抬头,一个男人的声音咆哮起来:......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投稿须知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投稿须知 投稿请注意以下事项 (1) 来稿要求文字精炼,数据可靠,并附有 100—200 字的中、英文摘要和 3—5 个中、英文关键词;作者单位用英文全称,姓名用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