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名师华应龙的教学风格
华应龙的教学风格
一名优秀的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区别就在于它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独特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风格是指一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技能、技巧的合理组合和运用,体现着教师个人一贯的稳定的教学心理品质。
名师华应龙老师的教学风格就是,疯狂教学的和谐魅力,华老师总是巧搭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华老师的风格是教学的生命力不是复制而是刷新。
华老师认为,在课堂上出错的孩子也是最好的孩子。他说课堂孩子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课堂上孩子要有话可说。有话敢说。华老师的课堂是好玩的数学。
华应龙老师充满智慧和人情味的价总是孩子们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我认为,华老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艺术性。
华老师的教学艺术性,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技能技巧的运用恰到好处,体现着一种艺术效果,给人一种和谐、流畅的感觉,充满着一种艺术感染力。
二,创造性。
华老师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组织上具有独特性,教师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和运用。
三,实效性。
华老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智能、技能的训练和思想品德的发展是行之有效的。
四,稳定性。
华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一贯坚持和追求的,体现着教师个人良好的心理素质、鲜明的个性以及建立此种教学风格的高度自信心。
五。理智型。
这种风格主要表现在华:老师讲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楚,层层剖析,环环相扣,论证严密,结构严谨,用思维的逻辑力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理智控制课堂教学过程。学生通过听教师精辟的讲授,不仅学到知识,受到思维训练,还将被教师严谨治学的态度所熏陶和感染,学会冷静、独立地去思考问题。虽然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不苟言笑,但内心却充满对知识的透彻理解和对人的理智能力发展的执着追求。
六。自然型。
这种风格特点是,华老师讲课亲切自然,朴素无华,没有矫揉造作,也不刻意渲染,而是娓娓道来,细细诱导,师生在一种平等、协作、和谐的气氛下,进行默默的双向交流,将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融于简朴、真实的情景之中,学生在静静地思考、默然地首肯中获得知识。教师虽然讲课声音不高,但神情自若,情真意切,犹如春雨渗入学生心田,润物细无声,给人一种心旷神怡、恬静安宁的感受。
七.情感型。
这种教学风格表现在华老师讲课情绪饱满,把对科学文化的热爱和追求融于对学生的关爱和期望之中,充满着对人的高度尊重和依赖。讲到动情处,往往情绪高涨,慷慨激昂,扣人心弦,撼人心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师生之间在理解沟通的前提下,共同营造出一种渴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烈气氛,学生在这样的教师引导下,所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训练价值,还包括人格、情感的陶冶价值。
八。幽默型。这类风格所体现的最突出特点是,华老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犹如画龙点睛,给学生开启智慧之门;一种恰如其分的幽默,引起学生会心的微笑,如饮一杯清新的甘泉,给人以回味的留恋;哲人的警句、文化的箴言不时穿插于讲述中,给学生以启迪和警醒。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获得人生的启迪,获得心智的训练,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主动思考。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体积极意识将得到充分发挥。
九。技巧型。
此种风格在于,华老师精于教学的技巧,充满机智,各种教学方法技巧可信手拈来,运用自如,恰到好处。并不带有丝毫雕琢的痕迹。如将多媒体等引入课堂,整个课堂结构有如思维程序,过渡自然,组织严密,搭配合理,有条不紊。讲解、分析、论证思路清晰;提问、讨论、练习,针对学生实际,充分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透彻了解,对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和对教材知识重、难点的准确把握。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而言,这是一种追求高效率的教学风格。
当然,华老师的教学风格并不止上述几种类型,且可从别的角度进行归纳。即使是上述几种,彼此之间也不是完全割裂、毫无联系的,在实际教学中,华老师总是根据自己的实际,结合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从而使教学达到更加理想和完美的效果。
密斯·凡·德罗是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只说了5个字,“成功在细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对细节的正确把握,是一堂课出彩的关键。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张齐华老师将教材(图略)中的等分线作了隐藏处理,先出示第一条,告诉学生把一张纸条全部涂色,可以用数“1”来表示,请学生估计一下,现在涂色部分是几分之一。
学生有的猜1/3,有的猜1/2。课件验证后得出涂色部分是1/3。教师继续出示第三张纸条,同样请学生估计。许多学生一下子就估计出是1/6,老师让学生交流是怎么估的,有没有什么窍门。原来学生用第三张与第二张纸条的1/3进行比较,发现这次涂色部分只有它的一半,所以确定用1/6来表示。
教师随即总结说:“瞧,借助观察和比较进行估计,这是多好的思考策略呀!”这个小小的一个细节却有思想在其中。然而,精彩的还不仅仅停留于此,接下去,张老师凭借这张小纸条做大文章,让学生观察这里的涂色部分和对应的数,并谈谈发现。学生有的发现了同样一张纸条,它的1/3要比1/6大;1里面有3个1/3,1里面有6个1/6;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涂色的一份也就越小……学生唧唧喳喳,思维异常活跃。这是一个充满灵性的课堂,从预设教案到动态生成,从学生估计意识的培养,到数学思维策略的综合训练,再到极限思想的有机渗透,朴素的内容承载着丰厚的数学内涵,一切精彩源于老师关注细节。
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笔者还发现在教学《交换律》一课时,张老师勇做教材的创造者,而不是消费者。
张老师先讲了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接着问学生想说些什么。
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板书:3+4=4+3。
师:观察这一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教师板书这句话)
师:其他同学呢?(见没有补充)老师的发现和他很相似,但略有不同。(教师随即出示:交换3和4的位置和不变)比较我们俩给出的结论,你想说些什么?
生2:我觉得您(老师)给出的结论只代表了一个特例,但他(生1)给出的结论能代表许多情况。
生3:我也同意他(生2)的观点,但我觉得单就黑板上的这一个式子,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好像不太好。万一其他两个数相加的时候,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等呢!我还是觉得您的观点更准确、更科学一些。
师:的确,仅凭一个特例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样的结论,似乎草率了点。但我们不妨把这一结论当作一个猜想(教师随即将生1给出的结论中的“。”改为“?”)。既然是猜想,那么我们还得——
生:验证……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曹一鸣先生在评课时认为:从整节课看,“加法结合律”只是一个触点,“减法中是否也会有交换律?”“乘法、除法中呢?”等新问题,则是原有触点中诞生的一个个新的生长点。统整到一起时,作为某一特定运算的“交换律知识”被弱化了,而“交换律”本身、“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猜想-实验-验证”的思考路线、由“此知”及“彼知”的数学联想等却一一获得凸显,成为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更高的数学课堂追求。当我们在课堂上欣赏孩子沉思时的宁静、疑惑时的迷茫、顿悟时的愉悦、争辩时的激越,聆听时的惊讶、论证时的流畅,成功后的欢畅时……一个享受思辨的课堂,皆因张老师对细节的关注而精彩纷呈。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还发现课堂上密切关注学习动态、对学生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张老师引领学生进入思考境界的法宝。在学生写36约数的练习中,他有意选择了两份不同的作品进行讲评:
36的约数:1、2、3、4、6、9、12、18、36。
36的约数:
1、36,2、18,3、12,4、9,6。
他首先让两个孩子分别介绍自己寻找约数的方法:第一个孩子说采用的“逐一法”,第二个孩子采用的是“配对法,两个两个找”。张老师不动声色,让其他同学比较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很多孩子自然认为“配对法”好,一一寻找,不易丢失答案。张老师并不满足于这样的“异口同声”,立即反问:“难道第一种方法没有值得肯定的吗?”这幽默一问,化解了第一个孩子的窘境。孩子们静心思考,独立反省,终获顿悟。最后,他追问那个采用“逐一法”的孩子:“如果继续让你找因数,你打算采用哪一种方法?”在这个教学细节中,张老师将“比较”方法演绎得淋漓尽致:第一层次的比较,学生学会了不同方法之间获得“最优化”的思想;第二个层次比较,学会了“辩证分析”的思想,看问题不能简单化;第三个层次的比较,获得了“欣赏借鉴”的思想,只有放大别人的优点,才能共享智慧之果。三次“比较”,不仅仅是一种数学方法的传授,更是一种思想价值的渗透。
用一颗灵动的心去感应,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捕捉,用“蹲下身,走进去”的育人情怀引领学生触摸数学的精彩,贵在于细微处着笔墨。张老师对教材的深加工,对文本的精加工,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
“听张齐华的课很舒服、很轻松、很悦耳,很自在……”这是老师们的共识,而这又或许与张老师丰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语言功底,尤其是他那清新自然、精炼洒脱的评价语有关。细数他的数学课堂,我们能听到:
当有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时,张老师没有忽略前一位学生的心理感受,而是面带微笑着对他说:“有人挑战你了,高兴吗?”“高兴!”学生自信地回答。
当出示了练习题时,张老师会伴着温暖的眼光问:“同学们,有困难吗?那么,谁先来说?”在展示学生作品时,张老师会用关注的目光问:“你想给这份作业提点什么?”“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吗,对于他的方法想不想说点什么?”然后转身告诉其他学生,没有必要迷信别人。当觉得没有其他答案时,张老师会提醒大家:“没有不同想法也可以大声说出来。”他的话语不由得让人感到温馨。
我们还欣赏到这样一组镜头:
师:瞧!刚才的一折,一撕,还真创造出了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说实话,数学呀,有时就这么简单。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大家对轴对称图形并不陌生,在我们认识的平面图形中,应该也有一些轴对称图形。
(出示轴对称图形的习题,让学生判断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师:练习之前,我要给你们一些忠告,有时候,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眼睛,看上去像轴对称图形的也许不是,看上去不像的也许偏偏却是。
(教师让学生根据经验大胆猜想,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说一说,也可以结合手中的学具,6人小组合作,一起折折,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对于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引起了争论。)
生1:我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沿着高把它剪下来,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
生2:我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把平行四边形对折后,两边的图形不能完全重合,所以我认为它不是。
师:(特意走过去,跟生2握着手)我跟你握手不是我赞成你的说法,而是感谢你为课堂创造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想想,要是我们的课堂只有一种声音,那该多单调啊!
(在学生再次进行操作实践后,第一个学生改变了自己的看法,知道了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的退让我们更接近真理!
(在接下去的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师:都说实践出真知。数学讲究的是深究,就这5个图形,难道你们就不想深入研究说点什么?这个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但是……
此时无声胜有声。充满智慧的评价一下子扣紧了学生的心弦,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盯着那5个图形,继续找呀,辩呀,老师精彩的旁白无疑成了学生思维的推进器。
他的评价语极富哲理。学生在探讨9个珠子组成的两位数能被9整除时,马上误以为8也有这样的规律。“真是这样吗?”张老师诱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当学生发现8个珠子不行,7个珠子也不行的时候,又产生了“其他都不行”的错误想法。张老师接口说:“可别盲目地否定一切。”寥寥数语,张弛有度。
在“圆的认识”一课中,有学生交流画圆经验时说:“我们组在绳子的一端系上一块橡皮,抓住绳子的另一端一甩,也同样出现了一个圆。”对于这样的意外生成,张老师评价说:“尽管这一方法没有能在白纸上最终‘画’出一个圆,但他们的创造仍然是十分美妙,不是吗?”课堂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源于学生内心的一种欣赏与激励,一种接纳与认可,是一种真情流淌。
张老师的语言富有磁力,常常是“未成曲调先有情”,蕴含着无限的意趣。如“省略号来得太迟”、“边做作业边思考,再作出决策”、“不要忙于下结论”,他时刻召唤学生积极地思考。
一位学生在写36的因数时,漏掉了2。面对学生的错误,张老师幽默地说道:“看了以后,你想说点什么吗?”“听听他是怎么找的。”“有很多人一个也没漏掉,相信他们一定有窍门,一起看看吧!”……一句句简短的心灵对话,一个个与学生心灵交汇的眼神动作,无不渗透着关爱。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人说,语言的舒展即是思想的流畅,语言的优美源于思想的精致,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智慧之花。课堂上,常听到张老师不失时机的赞美:“非常善于联想!”“很不错!”“哎呀,真了不起!”“太棒了!”不经意的一句评价语,一句鼓励话,他娓娓道来,或幽默、或诙谐、或深情、或睿智,总能将学生的学习情绪调适到最佳状态,使之产生自主学习的积极心理倾向。他那流转自如的教学语言,亦诗亦歌亦画的教学韵味,用渲染创设美好的意境,用真情激起心灵的震撼,用启迪拨开重重的迷惑,用诱导触发深远的思考,使课堂时时弥漫着与生命萌发相通的浓郁的人文气息。他用真情言说引发学生的真知灼见,他用自信从容催发学生的创新火花,他用诗情解读引领学生走向数学学习的美妙境界,课堂上时时有“倾听幼竹拔节声”的情景图。这种独特而富有魅力的课堂评价,诠释着师生新角色,灵动演绎着课堂。分享他的课堂,我们分明感到在教育生命的跋涉中,智慧如芬芳的野花,在课堂里一路绽放,每踏出坚实的一步,便会看到山花烂漫……
张齐华老师善于在数学课堂上设置一些情境,将教育、教学内容镶嵌在一个多姿多彩的生活大背景中。
在认识“长方体”一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作为一个知识点,教师一般都直接告诉学生。然而,张齐华老师教学时却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景:如果将长方体12条棱擦掉1条,你还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大小吗?如果擦掉2条、3条甚至更多条呢?试一试,看至少留下几条棱,才能确保想象出长方体的大小?当学生在经历尝试、探索、操作、优化等数学活动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长、宽、高三条棱时,规定性的数学常识“长、宽、高”在这一刻被“活化”了。张齐华老师认为,像这样的“头脑创造”可以还原数学概念的内在生命力,相对于概念的授受而言,其文化价值更大。这种基于问题研究而设计的有趣的教学情境,由一个问题逐步引发新问题的产生,学生始终围绕问题去研究,从而实现思维的攀升。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寻找的是途径,感悟的是规律,掌握的是方法而不仅仅是知道了长方体的“长、宽、高”,对后续学习无疑很有价值。
张齐华老师认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情境应该能激发学生乐于参与、关注和活动的“情”,并引导学生浸润于探索、思维和发现之“境”,它固然需要以具体的场景作背景、载体,然而,场景的呈现能否有效唤起学生的认识不平衡感、问题意识以及认知冲突,场景本身是否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探究、思考中来等问题还都有待进一步探索。
基于这样的数学思考,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张老师出示了自己1周岁时直立的照片。他让学生猜照片上的孩子是谁?一位学生激动地说:“我觉得是张老师。”
师:真有眼力!这是1周岁时的我。仔细观察。(动画演示:身高约是头高的4倍)
师:发现了吗,1周岁婴儿,头的高度约是身高的几分之一?
生:1/4。
师:长大后,情况又会怎样呢?
教师出示现在自己的直立照片,并动画演示:头高约是身高的1/7。
师:现在,头的高度约是身高的几分之一?
生:1/7。
师:其实,不同的年龄阶段,相应的分数也不一样。同学们今年10岁左右,那么,一个10岁左右的儿童,他的头高又约是身高的几分之一呢?想知道吗?
生:(激动地)想!
教师随即邀请一个学生上台,其他同学一起现场估计。
学生有猜头的高度约是身高的1/5,有的认为是1/6,有的说比较接近1/7。张老师告诉大家:估计时出现误差很正常。至于10岁左右儿童头的高度究竟大约是身高的几分之一呢,课后同学们不妨去查一查资料。那位学生回到了座位上,其余孩子仍兴趣盎然,面露喜色。
我想此时由一张照片创设猜想分数的教学情境,其“醉翁之意不在酒”。题材的新颖、活泼且不说,关键是学生在看一看、比一比、估一估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中加深了对分数的认识。这一引入,有机拓展了学生的认识视野,使他们真切感受到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切实体验到学习分数的价值。
在“因数与倍数”新课导入部分,张老师创设了操作情境,巧用模型来建构知识,揭示概念内涵;“交换律”课始又创设了故事情境,为新课学习搭建思考平台;“简单统计”中,创设让学生现场调查的情境,增进学生对统计方法及价值的理解;教学“认识整万数”时,又从拨数游戏开始,在拨数过程中,唤起了学生对计数器、计数单位、数位等相关经验的回忆。
诚然,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而在张老师的数学课堂中,不管是赏心悦目、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还是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操作情境,每节课的设计都基于学生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努力挖掘生活实际中可能出现的新鲜的活动内容,以情境为亮点,以情感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以生活世界为源泉,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广阔的生活背景下,融入到生命成长的舞台里。
张老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已打通了学科课堂的堡垒,以各学科的整合来制造课堂的热能效应,拓展了学习活动的外延,将学习活动立体化,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积累文化,积淀人文精神。他以问题带动和砥砺学生思辨的深入,以课堂上师生对话实现智慧的碰撞和经验的共享,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或唤起认同,或触动联想,或引导猜测,或激发疑虑……从而使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趋于丰富、完整、准确和深刻,以此来打造充满活力、情趣盎然的教学磁场。
提起张齐华,便不能不提到数学文化。
张齐华常常思考,数学究竟能否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使其变得更有力量和精神涵养?数学学习,对于学生的生命和精神成长能给予怎样的影响和润泽。于是,他把教学看作生命中的一部分,课堂上,为孩子搭建了一个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动手折折、剪剪、拼拼,小组说说、议议,让孩子在体验的过程中去经历审美、想象,去感悟数学的自然美。这样的师生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显,教学过程变成了一种分享理解的过程,课堂里时时闪动着师生生命的灵光。
在“圆的认识”一课,他借助大自然中美妙的水纹、向日葵、光环、电磁波以及人类社会、生活、文化、艺术领域中美轮美奂的圆的介入,充分展示圆的美丽和内蕴的文化气息。“轴对称图形”一课,又从剪纸中的对称、建筑物中的对称、著名标志中的对称、桂林山水中的对称现象来展示轴对称图形的美妙。或许刚开始理解的数学文化之美,更多依赖数学以外的一些东西,依托媒体的精彩演示,把自然、科学、社会、文化等加以整合,而在“因数和倍数”一课的诸多环节,却折射出张老师对于数学文化的深度思考与文化张力的高度关注。
我们不妨做个镜头回放: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有价值!的确,100以内的自然数中,60不算大,但它的因数却最多。正是60的这一特点,使它在数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出示资料:我们都知道,1小时=60分,1分=60秒。然而,史学家通过考证却发现,时间的进率之所以定为60,是因为“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60的因数最多,共有12个”。据说,这样就可以使许多有关时间的运算变得十分简便。)
师:怎么样,没想到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定为60竟和我们数学中因数的个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数学的奇妙有时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其实,作为数论的一个小分支,因数和倍数领域中类似美妙的数学现象比比皆是。这里,老师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个特别的数,那就是6。想知道为什么吗?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吧!第一,写下6所有的因数;第二,除去6本身,将剩下的因数相加。你发现了什么?
生:(惊讶地)结果还是等于6。
师:正因为这样的数很特别,所以数学家们将具有这一特点的数称之为完美数。6就是第一个完美数。千万别小看这些数,因为,它们非常罕见。想知道第二个完美数是多少吗?
生:想!
师:透露一下,比20大,比30小。组内分工合作,看看哪一小组最先找出第二个完美数!学生分组合作,很快,几个小组都找出了第二个完美数28,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师:其实,人们对于数探索的兴趣是永无止境的,找到了第二个完美数,人们就开始寻找第三个、第四个……就这样,一个又一个新的完美数被不断发现。这时,课件配乐依次呈现:496,8128,33550336,8589869056……
不难发现,在引领孩子寻找“完美数”的过程中,完美数之少,凸显数学家求索之路的艰辛,这无疑是对数学精神的引领。接着,在古罗马建筑宏伟壮丽中,张老师告诉孩子,这座建筑之所以历经千年沧桑,因为里面隐藏着倍数和因数的秘密。伴随着一首首优美和谐的旋律缓缓流淌,张老师又提醒孩子,音符之间的和谐源自于倍数和因数的关系,这不就是数学的魅力展示吗!可以想像,丰富的数学猜想,希腊建筑、音乐、完美数的神奇美感,孩子们发自内心地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和神奇力量,在对完美数的惊讶中,为我国古代人民的勤劳智慧兴奋不已时,爱祖国、爱科学、爱数学的种子已悄然萌发,这不正是数学的力量吗?
至此,我还忆起“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尾张老师给大家带来那则有趣的广告。男孩冬冬将蛋糕平均分成4份后,却发现一共有8个小伙伴,灵机一动,他从中间横着切了一刀,将蛋糕平均分成8份,正在这时,第9个男孩出现了。怎么办呢?冬冬又将自己分得的一份分成2份,将1份送给了他……小小的一个广告,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内涵及浓浓的人文关怀,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巩固了分数的认识,还唤醒了学生心灵深处的那份爱心,那份纯真,那份友谊,那份责任。学生不仅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一种高尚的品德,一个美好的心灵。这种文化代表着学生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经验,显示着学生特有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也许就是张老师所说的“臻善,享受数学给予的精神力量”吧!
在张齐华老师的讲座《从朴素走向深刻》一文中,我还知道“简单统计”中,如何渗透统计思想;“找规律”中,如何从变中求同,上升为“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确定位置”中坐标思想如何落实,尤其是那个不规则图形钢琴背面的面积计算---化曲为直,其间所渗透的微积分思想……
张齐华老师以一种古典、审美的情怀,关注学生数学思考的提升、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关注数学精神品质的有机渗透,不仅丰富了数学文化的内涵,更为今后开展数学文化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开掘出新的思路,展现新的契机,描摹新的未来。
如今,在他的数学课堂上,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触觉到数学的源头、数学的历史、数学的精神乃至数学的力量,似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不再是一两页薄薄的教材,而是一幅源远流长的数学画卷。数学从表面上看是枯燥无味的,然而却有着一种隐蔽的、深邃的美,一种感性与理***融的美,数学美是数学科学本质力量的感性与理性的呈现,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通过人的数学思维结构的呈现,是一种真实意义上的美,是一种彰显人文精神的科学美。
“我喜欢旅行,因为旅行见证着一种姿态,一种不断行走、不断思索的姿态。在数学教育的旅途中,我甘愿做一个行者。“这是张齐华老师的肺腑之言,我深信,对于数学文化,张齐华老师还会添加诸多新的“精神元素”;对于数学教育,在他精心演绎的智慧课堂里,一定会更加充满生命的活力,弥漫诗意的人性光辉,更加灵动与飘逸。
第二篇:小学特级教师华应龙的教学风格
小学特级教师华应龙的教学风格 “疯狂数学”的教学艺术
有人说,华老师的数学课简直是“疯狂数学”。是的,在他的课堂上,常常出现下课铃响了,老师示意下课,学生挥舞着小拳头高喊:“抗议,抗议。”那么究竟“疯狂数学”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教学艺术呢?
巧搭数学与生活之桥
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活中的数学,使枯燥呆板的数学教学变得既有趣又有用。
不妨听听自己的课
课堂上的摄像机、备课本上的反思笔记……华老师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反思,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教学,不断超越自己。
问题由学生提出
哪个同学能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哪个同学能够提出和其他同学不同的观点,甚至和老师不一样的想法,这样的学生在华老师看来是最好的学生。
让课堂充满民主
在华老师的课上,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说了还管用。华老师觉得学生“人小鬼大”,都是有主见、有思想的人。
“导误”导出真探究发现学生想错了,却对差错“视而不见”、将错就错,带领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再将其带入柳暗花明的境地,体会豁然开朗的学习顿悟。
评价不是筛子而是“泵”充满智慧和人情味的评价,是孩子们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
●课堂因差错而精彩
对于学生的差错,教师的心态是什么?是斥责、批评,还是欣赏和接纳,这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育观念。
第三篇:名师的教学风格
名师的教学风格
于永正,他的语文课堂形成了“五重”教学特点:重感悟、重积累、重情趣、重迁移、重习惯。他的课堂体现他的新、实、活、疑、爱、情、趣、美的教学风格,这也是他语文教学的八字真经。他的口语交际性的作文教学更是作文教学的一朵奇葩。
张化万,他的作文教学让学生善于叙写昨天,描绘今天,畅想明天。他的科学实验作文课享誉大江南北。
孙双金,教学中主要体现“一主三性”(即形象性、情感性、求实性,以学生为主),他认为现时的语文教学呈现三多三少即“三多”:呆气、暮气、死气,“三少”:灵气、朝气、生气。他认为语文的课堂应是智慧的课堂、情感的课堂、人文的课堂、工具的课堂和儿童的课堂。
孙建锋,他的课堂教学与时俱进,彰显扎实、灵活、创新、诗情、人文、激情、幽默的艺术风格,他常常把语文课上到学生心里去,给人以强烈的振撼。他认为语文老师应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本,教中有情,课中有智。他的教学语言是工整的、诗情的、智慧的。
王菘舟,他主张语文应该是精神的语文、感悟的语文、儿童的语文、生活的语文、民族的语文。他提出语文教师要为学生的语言与精神的协同发展而努力,让学生诗意栖居语文的课堂。他认为:语文是功利的,那是学生立身公器;语文是科学的,那是学生的思维之剑;语文是审美的,那是学生的精神家园。
吉春亚,新生代的特级教师,她的教学风格主要体现了言语学习型的教学风格:凭借例子——积淀语言,习得规律;超越例子——延展运用,形成能力。她认为语文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母语情怀、语文素养。
薛法根,他认为语文因生活而灿烂,课堂因生命而精彩,教学因生成而美丽。他提倡简单的教学语文,轻松的学语文,因此他的教学风格简单而实在。
盛新凤,她的语文课堂追求诗意语文,对话的语文,精神的语文和读书的语文。
窦桂梅,她的课要么太成熟,以至令人不敢随意描摹她的特点,也许她教学的生命太旺盛,人们还不能用一两句话简单概括她的教学风格。她的“主题教学”课题的研究成就享誉全国,而她没有止步。她的《宴子使楚》又引得同行们些许争议,但更多的是钦佩与折服。我们可以暂时用些关键词来,点染她:她是热情的,也是激情的;她的课堂是激情四射的,是人文的课堂;她是诗意的,她的课堂也充溢着诗意;她是执着的,我们看到她不断尝试着语文教学的新领域,她一次又一次让我们感叹: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样教!更有甚者感到望“语文”却步了
不同的风格,却诠释着同一个主题——语文教学。
久久地思考,原来语文课并不需要千篇一面,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样教!
无论如何革新,语文是要积累的——积淀语言,语文是要迁移的——运用语言。语文课无论怎样上,但要老老实实的教会孩子口头表达、书面成文、读书习惯。
把自己融入语文,以自己的特质向孩子诠释语文,我想这就是教学风格
第四篇:华应龙研讨会体会
融错,让课堂更温暖!---听华应龙讲课、报告有感
赵家庄小学——霍琳娥
2014年6月14日,华应龙“融错:减负增效之良策” 专题报告在七中举行,全孝义市所有数学老师、校长、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听华应龙“融错:减负增效之良策”的专题报告。学校为了让我们数学教师感受数学课堂的魅力,张校长亲自带队带领全校数学老师学习。能参加这次研讨会,我感觉特别荣幸与激动,真心感谢学校,校长。学习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但我对数学的追求却不会停止。
14日上午华校长做了一个“融错:减负增效之良策”的专题报告,华老师的教育理念--“融错,让课堂更温暖!”让我受益匪浅:
1、“容”错——尊重孩子的“不同”
华应龙老师提出了“融错教育”的教育理念。“融错教育”首先是“容”错,包容孩子错误。孩子的错误是对教师的提醒和帮助。“尊重孩子的‘不同’,并且一定要去追问这个‘不同’背后的解释。”这是华应龙经常对老师们讲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学生的作品,学生的回答,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解说,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对的。孩子既然表达出这个作品,肯定会有想法”。所以,华应龙说:“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树立一种观念,学生不是我们的对手,而是帮助我们缔造课堂生活的另一只手。在课堂上,正确的可能只是模仿,但是错误的一定是创新。当出现不一样的东西时,孩子一定是动脑筋了,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是课堂上的生命体,都是应该尊重的。”
2、“融”错——差错是一种资源
对于数学来说,正确答案也许是唯一的,但是错误的回答却有它不同的故事。华老师在报告中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计算上的错误,老师往往认为学生粗心,其实计算问题往往是一种综合的表现。比方说24乘3,学生常会得出92的结果。经过调查他发现,这有三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三四十二,写二进一,二进了一等于三,三乘三,变92了;还有一种可能是三四十二,写二进一,二四得八,进了一,得九;还可能是写成了23乘4。所以同一道题,错误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原因却可能不一样。“明白的学生明白的道理是一样的,不明白的学生就各有各的困惑”。所以就像他说的:“要更多地去琢磨学生错误的原因,只有找到了这个原因,你才能去帮助他,而不是枯燥地、简单、机械地去强调规则,那是根本没用的。只有当他找到错误的原因自己醒悟了,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否则,学生今天错了,明天还会错。”因此“融错教育”的第二层含义是“融”错,把错误融化。
3、“荣”错——犯错也是一种贡献
“很荣幸,我错过,错是一种贡献。”这是“融错教育”的第三层含义。华应龙老师说:“很多老师认为学生不该‘错’,而我认为学生可以‘错’,学校、课堂就应该是学生犯错的地方。”何况爱因斯坦也说过:“失败就是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这对科学就是很大贡献。”在华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不再把犯错误当作一件见不得人的事,而是充分认识到错误是有价值的,所以才会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华应龙老师说:“在这样一种融错的教育中,积淀下来的就是孩子创新的人格。在学习的过程,他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还养成了敢于尝试的良好习惯,错了、失败了,他会去分析,然后再不断地探索。这种教育能帮助孩子磨炼出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融错,让课堂更温暖!” 这一教育理念让人感受到了华老师亲身体验到的真理,也必将引起大家的触动,把宽容、理解、尊重、赏识送给课上的孩子们!
下面我把观摩课中的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做法和我自己的一点感想与大家分享。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华老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华老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例如:会的点头,不会的摇头;如果回答得很精彩应该给自发的掌声。)同时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华校长上课老师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在华老师课堂中他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差错融化成一种教学资源。在他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出错的机会,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正确对待自己错误,利用错误展示学生的真实思维过程,然后及时点拨和鼓励,从而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错误后,真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表现出一个真实而有效的课堂。
这次学习完后,我仔细琢磨了一下,学生经历错误,又找到错误的原因往往记忆比较深刻、理解透彻。就像华老师说的:“成功是长叶的时候,失败是长根的时候。”课堂上我也尝试着鼓励了一下出错的学生,结果课堂气氛和谐了,平时不敢发言的现在敢发言了,接下来犯此类错的少了,今后我会继续把华老师的理念运用到课堂上,使课堂更温暖。
第五篇:听华应龙授课
听华应龙授课
华老师面对初次见面的学生,为了极大地调动他们的课堂学习兴趣,先表演了一个简单的魔术,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见解,从而出现了各种可能的答案。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接着,华老师提出一系列关于“莫比乌斯圈”的问题,通过学生猜测、操作、探索、分析来解决它们,并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莫比乌斯圈”的用处。这是《神奇的带子》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华老师的课在一种和谐气氛中,在学生的意犹未尽中结束了,而我最感动也是课堂上清新流动、充盈着时代气息的那股生命力。在华应龙的课堂上,我真切地体会到,他教授给孩子们的,已不再是单纯的数学知识,而是整个数学文化。借助数学,他不仅引领着孩子们去探索真实的数学生活,更“不失时机”地帮助孩子们领悟人生的真谛。
听了华老师的课和讲座,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华老师的教学理念。
(1)让教学充满民主。民主的课堂,学生才能思维活跃,创新才能得以实现。每个教师心中都憧憬着理想的教育教学,而华老师的这节课更让我看到了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分享,是合作、共建。
(2)问题由学生提出。学生自己提的问题他们才会感觉亲切,才会带着兴趣去探索、研究和交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之前我觉得问题由学生提出,教师将面临很大的挑战,学生会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教师经常要遭遇尴尬。而华老师的态度是:不懂就是不懂,千万别不懂装懂。当学生的问题提完后,教师可以做一下整理,分类,然后找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比如:老师初步示范做一个“莫比乌丝圈”后问学生:看到这个东西会想到什么?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师都一一作出评价,像:多有价值的问题啊!多好的问题呀,这个问题值得我研究等等,评价语言实在简单赋有激励性,问题到了老师那里就成了宝贝被重视起来,于是学生更加有了学习的自信和研究的兴趣。他说:学生有了问题不是问题,关键是教师怎样对待问题,只有把问题的解决作为学生成长进步的阶梯,才能创造出如沐春风的课堂。
(3)课堂学习无差错。坚持课堂学习无差错,会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思考,都获得肯定性评价,从而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努力创新。他说:“对学生的思维成果,我们是应当关注:是对还是错,还是应当关注有价值没有价值,或关注价值是大还是小,是现时价值还是长远价值”。当学生回答问题出错时,华老师大喊一声:“错得好”。在他看来,学生的差错是极有价值的,正好引起我们的思考。从这一点来说,学生的错误永远美丽。
二、教学观念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数学新课程中强调:数学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那就更加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神奇的带子》这节课上,华老师自始至终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拓展应用并体验成功的喜悦。由于采用了学生喜欢的动手操作形式,使数学学习变成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发展、提升的过程,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
三、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不应再简单的传授知识、技能,而应重视组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发现真理。如果省略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到“发现”的过程,教学过程必然演变成照本宣科的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而这样的过程就会让学生失去更多适应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能力获得的机会。如何使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华老师给我们做了示范。我们看到:教学过程中,华老师多次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学生等待正确答案时,华老师却说:“我也不知道,咱们一起试验一下好不好?”,从而促使学生不断地去探索。华老师不愧为一个高明的组织者、引导者。
四、亲近名师,就要树立终生学习和不断拓宽知识面的观念。
教师要储备丰富的知识,才能应答课堂的意外。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拓宽知识面,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