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十二五”课题指南(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01:16: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十二五”课题指南(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十二五”课题指南(共)》。

第一篇: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十二五”课题指南(共)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十二五”课题指南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十二五”课题指南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教育科学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国家和省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促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勇于探索,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坚持以应用研究和实践研究为主,以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注重跨学科综合研究,注重教育发展薄弱地区、课程教学薄弱环节、教学改革发展难点、社会关注教育热点等问题研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我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百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繁荣教育科学,更好地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服务。

二、课题指南

(一)关于学校管理与办学体制问题

1.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模式研究 2.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

3.高中教育管理体制的探索

4.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研究

5.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探索

6.在基础教育阶段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探索

7.积极推进幼儿园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

8.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研究

9.健全基础教育投入体制的研究

10.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方式的研究

11.民办教育区域发展特点研究

12.学校文化建设研究

13.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策略和实践研究

14.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研究

15.全日制寄宿制学校管理研究

16.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研究

17.学校后勤保障体制建设研究

18.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19.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实践研究

20.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研究

(二)关于教育基本理论问题

1.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

2.课程论、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3.课程、教学与教育创新问题研究

4.教育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5.考试政策与考试法研究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研究

7.地方教育史、教育志的研究

8.借鉴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为教育现代化服务的研究

9.基础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

10.若干新教育理论对基础教育实践影响的研究

11.各学段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调查研究

12.学生综合素质总体设计与教育培养过程、策略的实验研究

13.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作用的研究

14.中国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的研究

15.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研究

16.符合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方法的研究

17.社会实践活动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

19.新课程背景下大班额现象研究

20.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有机衔接的研究

21.中小学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实验研究

(三)关于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1.德育课堂主渠道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的实施研究。

2.各学科课程教学加强德育、立德育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学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4.学校、家庭、社会结合加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5.在德育体系中整合相关专题教育的研究。

6.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7.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有效养成研究。

8.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德育实效性研究。

9.培养残疾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的研究。

10.德育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11.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研究。

12.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13.大众传播、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4.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及其实施策略研究

(四)关于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问题

1.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实验研究。

2.课程改革认真总结、完善机制、全面推进新阶段工作研究。

3.深化课程改革在解决好制度层面、保障层面、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等方面问题的研究。

4.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研究。

5.国家课程实施研究。6.地方课程建设与实施研究。

7.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8.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研究。

9.教材、教辅资料等教学资源开发、编制、使用研究。

10.特殊教育课程与实践研究。

11.学前教育保教内容开发与实施研究。

12.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实施课程研究。

13.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课程研究。

14.综合课程设置与推广研究。

15.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特色课程开发研究。

16.教学用书评价研究。

17.课程资源开发与创建办学特色研究。

18.学校课程发展研究。

19.学校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研究。

20.专题教育实施研究。

(五)关于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问题

1.教育教学规律理论与应用研究。

2.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理论与应用研究。

3.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

4.先进教学方法推广实验研究。

5.班级授课制的个性化教学研究。

6.小班化教学、选课制等教学模式研究。7.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研究。

8.启发式、参与式教学研究。

9.减少学生作业量研究。

10.缩小校际差异教学研究。

11.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研究。

1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研究。

13.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教学策略研究。

14.学前教育保教模式、方法研究。

15.学前教育“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小衔接”关系研究。

16.特殊教育学生个性化教学研究。

17.学科教学方式方法研究。

18.学科综合实践教学研究。

19.跨学科教学和课程整合研究。

20.实验课设计与实施研究。

21.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22.普通高中走班制、分层教学、拔尖学生培养、学生发展指导研究。

23.普通高中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六)关于考试评价制度问题

1.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实践研究 2.高考制度成效的追踪研究

3.中考制度省内外对比研究

4.中小学及幼儿园办学水平评价体系的研究

5.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体系研究

6.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

7.幼儿发展的评价研究

8.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9.学校、教师、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

10.学生“成长袋”的建立、使用、评价的研究

11.新课程背景下学校评价机制、教师评价机制研究

12.基础教育考试评价制度建设研究

13.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性评价研究

14.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建构的研究

15.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七)关于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1.地方教研室建设研究。

2.区域教研制度建设研究。

3.学校教研制度建设和管理机制研究。

4.学科教研组建设研究。

5.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6.青年教师成长路径研究。

7.农村地区、薄弱学校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8.任教非本专业学科的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研究。

9.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和科研能力发展研究。

10.残疾学生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教学研究。

11.教育科研教研成果应用研究。

(八)关于教育教学资源利用与教育技术应用问题

1.学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开发研究。

2.教学资源共享技术、模式、机制研究。

3.学校教学设施设备、专用室场馆应用研究。

4.学校图书、教学资料应用研究。

5.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

6.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

7.农村中小学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应用研究。

8.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教研和网络教学研究。

9.主题教学资源、网络教学工具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九)关于学前教育问题

1.幼儿数学教育操作学具的研究

2.学前教育艺术领域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3.学前艺术领域幼儿发展促进策略研究

4.幼儿教师入职专业水平的评价研究

5.促进幼教新任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6.园本教研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7.幼儿美工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研究 8.生态教育主题活动资源的开发研究

9.教师在艺术活动中实施观察和指导的策略研究

10.信息技术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11.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开展幼儿教育的实践研究

12.运用角色游戏提高幼儿合作能力的研究

13.幼儿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14.幼儿语言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15.促进幼儿大肌肉运动发展的实践研究

16.体育活动中提高幼儿体能的研究

17.幼儿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

18.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与认证制度研究

19.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20.早期儿童科学教育研究

(十)关于职业与特殊教育问题

1.校企合作提高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机制研究

2.通过创业教育培养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的实践研究

3.职高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研究

4.社区成人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5.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研究

6.职业学校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研究

7.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研究

8.职高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 9.《广域网接入与监管》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10.《计算机故障检测与排除》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11.《动画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

12.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设计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3.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管理方式的研究

14.职高电脑美术专业素质培养途径的研究

15.运用课堂观察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的研究

16.提高职业高中专业特色班管理实效性的研究

17.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18.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运行机制研究

19.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研究

20.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研究

21.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研究

22.特殊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发展模式研究

23.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研究

24.特殊学生学习能力与教学方式变革的研究

25.满足聋人学生特殊需要的教学策略研究

26.聋校学生的人生规划教育研究

27.适合智力障碍学生的律动训练研究

28.辅助技术在盲校理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9.提高工读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研究 30.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第二篇: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十二五课题指南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十二五”课题指南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教育科学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国家和省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促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勇于探索,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坚持以应用研究和实践研究为主,以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注重跨学科综合研究,注重教育发展薄弱地区、课程教学薄弱环节、教学改革发展难点、社会关注教育热点等问题研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我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百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繁荣教育科学,更好地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服务。

二、课题指南

(一)关于学校管理与办学体制问题 1.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模式研究 2.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 3.高中教育管理体制的探索 4.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研究 5.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探索

6.在基础教育阶段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探索 7.积极推进幼儿园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 8.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研究 9.健全基础教育投入体制的研究 10.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方式的研究 11.民办教育区域发展特点研究 12.学校文化建设研究

13.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策略和实践研究 14.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研究 15.全日制寄宿制学校管理研究 16.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研究 17.学校后勤保障体制建设研究 18.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19.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实践研究 20.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研究

(二)关于教育基本理论问题 1.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

2.课程论、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3.课程、教学与教育创新问题研究 4.教育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5.考试政策与考试法研究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研究 7.地方教育史、教育志的研究

8.借鉴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为教育现代化服务的研究 9.基础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

10.若干新教育理论对基础教育实践影响的研究 11.各学段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调查研究

12.学生综合素质总体设计与教育培养过程、策略的实验研究 13.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作用的研究 14.中国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的研究

15.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研究 16.符合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方法的研究 17.社会实践活动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 19.新课程背景下大班额现象研究 20.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有机衔接的研究

21.中小学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实验研究

(三)关于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1.德育课堂主渠道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的实施研究。

2.各学科课程教学加强德育、立德育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3.学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4.学校、家庭、社会结合加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5.在德育体系中整合相关专题教育的研究。6.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7.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有效养成研究。8.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德育实效性研究。9.培养残疾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的研究。10.德育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11.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研究。12.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13.大众传播、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4.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及其实施策略研究

(四)关于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问题 1.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实验研究。

2.课程改革认真总结、完善机制、全面推进新阶段工作研究。3.深化课程改革在解决好制度层面、保障层面、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等方面问题的研究。

4.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研究。5.国家课程实施研究。6.地方课程建设与实施研究。7.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8.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研究。9.教材、教辅资料等教学资源开发、编制、使用研究。10.特殊教育课程与实践研究。11.学前教育保教内容开发与实施研究。12.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实施课程研究。

13.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课程研究。14.综合课程设置与推广研究。

15.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特色课程开发研究。16.教学用书评价研究。

17.课程资源开发与创建办学特色研究。18.学校课程发展研究。19.学校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研究。20.专题教育实施研究。

(五)关于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问题 1.教育教学规律理论与应用研究。2.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理论与应用研究。3.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4.先进教学方法推广实验研究。5.班级授课制的个性化教学研究。6.小班化教学、选课制等教学模式研究。7.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研究。8.启发式、参与式教学研究。9.减少学生作业量研究。10.缩小校际差异教学研究。11.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研究。

1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研究。13.因材施教、培优辅差教学策略研究。14.学前教育保教模式、方法研究。

15.学前教育“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小衔接”关系研究。

16.特殊教育学生个性化教学研究。17.学科教学方式方法研究。18.学科综合实践教学研究。19.跨学科教学和课程整合研究。20.实验课设计与实施研究。21.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22.普通高中走班制、分层教学、拔尖学生培养、学生发展指导研究。

23.普通高中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六)关于考试评价制度问题

1.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实践研究 2.高考制度成效的追踪研究 3.中考制度省内外对比研究

4.中小学及幼儿园办学水平评价体系的研究 5.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体系研究 6.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 7.幼儿发展的评价研究

8.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9.学校、教师、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

10.学生“成长袋”的建立、使用、评价的研究 11.新课程背景下学校评价机制、教师评价机制研究 12.基础教育考试评价制度建设研究 13.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性评价研究

14.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建构的研究 15.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七)关于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1.地方教研室建设研究。2.区域教研制度建设研究。

3.学校教研制度建设和管理机制研究。4.学科教研组建设研究。5.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6.青年教师成长路径研究。

7.农村地区、薄弱学校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8.任教非本专业学科的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研究。9.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和科研能力发展研究。10.残疾学生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教学研究。11.教育科研教研成果应用研究。

(八)关于教育教学资源利用与教育技术应用问题 1.学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开发研究。2.教学资源共享技术、模式、机制研究。3.学校教学设施设备、专用室场馆应用研究。4.学校图书、教学资料应用研究。5.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6.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

7.农村中小学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应用研究。8.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教研和网络教学研究。9.主题教学资源、网络教学工具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九)关于学前教育问题 1.幼儿数学教育操作学具的研究 2.学前教育艺术领域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3.学前艺术领域幼儿发展促进策略研究 4.幼儿教师入职专业水平的评价研究 5.促进幼教新任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6.园本教研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7.幼儿美工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研究 8.生态教育主题活动资源的开发研究

9.教师在艺术活动中实施观察和指导的策略研究 10.信息技术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11.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开展幼儿教育的实践研究 12.运用角色游戏提高幼儿合作能力的研究 13.幼儿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14.幼儿语言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15.促进幼儿大肌肉运动发展的实践研究 16.体育活动中提高幼儿体能的研究

17.幼儿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 18.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与认证制度研究 19.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20.早期儿童科学教育研究(十)关于职业与特殊教育问题

1.校企合作提高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机制研究 2.通过创业教育培养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的实践研究 3.职高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研究 4.社区成人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5.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研究 6.职业学校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研究 7.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研究 8.职高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

9.《广域网接入与监管》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10.《计算机故障检测与排除》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11.《动画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 12.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设计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3.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管理方式的研究14.职高电脑美术专业素质培养途径的研究15.运用课堂观察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的研究16.提高职业高中专业特色班管理实效性的研究17.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18.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运行机制研究19.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研究20.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研究21.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研究22.特殊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发展模式研究23.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研究24.特殊学生学习能力与教学方式变革的研究25.满足聋人学生特殊需要的教学策略研究26.聋校学生的人生规划教育研究27.适合智力障碍学生的律动训练研究28.辅助技术在盲校理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9.提高工读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研究30.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第三篇: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十二五”课题研究工作程序指南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十二五”课题研究工作程序指南

一.选题

依照《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十二五”课题指南》中的选题范围,结合《课程标准》和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确定具体的研究课题。

所谓选题正确,是指应当选择有意义的、并且问题提法原则上是正确的,因而有可能实现的科学问题来进行研究。尤其对于教育科学研究,选题是否正确,意义十分重大。独立地判断和正确地选题是衡量教育工作者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原因在于,研究课题的确定,意味着研究者要善于从理论本身、理论与实际间,现状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种种矛盾的透彻分析中,发现、提出和形成一个有意义、有创新的问题,它是科研人员敏锐的洞察力、对教育形式的判断力以及胆识的综合反映。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工作中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料,但往往不善于把问题提炼成科研课题,导致研究成果停留在一般的经验总结阶段,未能纳入一定的理论框架。而年轻的教育工作者则缺乏问题意识,不会提问题,或盲目地跟着„热点”走,或满足于“初探”、“刍议”、“商榷”的水平、或热衷于“创立”新科学,“构建”新体系,缺乏深入扎实的科学研究和系统的理论基础。有的人发表了不少文章,涉及多个领域的内容,虽然面宽有新意,但显得零碎肤浅。因此,学会正确选题对于提高科学研究能力水平、提高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问题必须有价值:

选定的问题不仅对本学科研究领域具有好的内部价值(即理论上要有新突破,实践上要对教育改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相关其它领域,如心理学、哲学等较高的外部价值。问题的意义是确立选题的重要依据,它制约课题研究的根本方向。

如何衡量选定课题有无意义及意义的大小,这主要要看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这方面强调的是课题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选题范围要广,要从当前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针对性要强,选取有代表性的,被普遍关注、争论较大的亟需解决的问题。二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为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这方面课题一般较专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理论上要有所突破和建树,或有重要的补充和完善。教育研究的实际课题,有的强调应用价值,有的强调学术价值,有的二者兼而有之。但无论哪一种,都要选择那些最有意义的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要求我们要“从大处着眼”,用综合的普遍联系的全面观点去分析研究个别事物及其相互关系。

2、问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选题的现实性,集中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有科学性,指导思想、目的明确,立论、根据充实、合理。选题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要有一定的事实为依据,这就是选题的实践基础。研究课题是从教育实践中产生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经验同时又为课题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确定的依据。选题的科学性,还表现在以教育科学基本理论为依据,这就是选题的理论基础。教育科学理论将对选题起到定向、规范的选择和解释作用。没有不定的科学理论依据,选定的课题必然起点低、盲目性大。应该看到,选题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制约着选题的全过程,影响着选题的方向和水平。为了保证选题有科学的现实性,还需要对选定的课题进行充分论证。

3、问题必须具体明确:

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选择的问题是否具体适度往往影响全局的成败。那种大而空、笼统模糊,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科学性差。只有对问题有清晰透彻的了解,才能为建构指导研究方向的参照系提供最重要的依据。因此不宜把课题选得太宽、太大、太复杂。这就是说“要从小处着手”。

4、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

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要做到选题新颖,就要把研究课题的选择放在总结和发展过去有关学科领域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思想的主要遗产的基础上,没有这个基础,任何新发展,新突破都是不可能的。应该看到,科学上的任何重大成果,几乎都经科学工作者在前人、别人工作成就基础上一步步取得的,即使是我们认为非常新的,第一次开辟的新领域,也仍然是由以前同时代的人的工作提供了条件。因此,要通过广泛深入地查阅文献资料和调查,搞清楚所要研究的课题在当前国内外已达到的水平和已取得的成果,要了解是否有人已经、正在或者将要进行研究的类似的问题。如果选择同一问题作为研究课题,这就要对已有的工作进行认真的审视,从理论本身的完备性,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高度进行评判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自己研究的着眼点。只有在原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的突破和创新,才具右研究的意义

5、问题的可行性:

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具体分析,可行性包含以下三方面的条件: 一是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能性。有的选题,看起来似乎是从教育发展的需要出发,但由于不符合现实生活实际,违背了基本的科学原理,也就没有实现的可能,这常常会导致实践的盲目性。

二是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也就是说,要权衡自己的条件寻找结合点,选择能发挥自己优势特长的课题。有的人擅长实践操作,就不一定非选理论研究课题;反过来,有的人擅长于理论思维,就不一定非要选择实验研究课题。而在一个课题协作研究组当中,各种特长的人优势互补,才能真正发挥出整体研究效益。对于刚学步的年青人,最好选择那些本人考虑长久,兴趣最大的课题。而在教育第一线从事实践工作的教师,选题最好小而实。自己提出的研究问题,更容易激发信心和责任感,更容易发挥创造性。总之,知自己之短长,扬长避短,才能尽快出成果。

三是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提出过早问题会攻不下。例如,学校还未建立多媒体教室,你却提出多媒体优化教学的问题,显然你是无法完成的。提出过晚,又会被认为是亦步亦趋,毫无新意。这里有一个胆识问题,善于抓住新课题,又要注意时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并能按照其本身价值而不是按照主宰当时的观点去判断论证的研究者,最有可能认识某种确属新东西的潜在意义。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经常出现以下选题不当的情况。一是范围太大,无从下手;二是主攻目标不十分清楚;三是问题太小,范围太窄,意义不大;四是在现有的条件下课题太难,资料缺乏;五是经验感想之谈,不是科研题目。因此。正确选题并非一蹴而就,它要求研究者不仅要有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还要坚持唯物主义观点,从实际出发,通过对事实材料的分析比较,善于发现和抓住重要问题;不仅要把握该领域理论研究的全局,而且要对教育实际有深入的了解。不仅要有问题意识,而且要了解和掌握选题的有关知识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选题能力和创新、判断、评价等综合能力。选题途径一般有:

1、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中提出课题;

2、从面临的突出问题中提出课题;

3、移植先进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课题;

4、从国内外教育发展前沿寻找切入点提出课题;

5、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创新设想提出课题 选题时注意的问题

1、要立足于本职工作;

2、要立足于平时的积累;

3、要立足于个人的特点;

4、从小处着手;

5、注意对日常教育教学现象进行反思 二.填写《申报书》

《申报书》中的各项内容须认真详细地填写,它是课题能否予以立项的直接依据。可参照附录的《申报书》标本填写。《申报书》可到永丰中学网站教学科研栏目中的科研课题文章列表中下载。

充分的课题论证是保证课题能够立项的关键。课题论证是对选定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目的在于避免选题中的盲目性。进行这种课题论证,本身也是一种研究,它必须依据详实的资料,并以齐全的参考文献和精细的分析来支持自己关于课题的主张。通过课题论证,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创设落实的条件。课题论证主要回答以下问题: 1.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类型。2.本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针对性,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3.该课题以往研究的水平和动向。包括前人及其他人有关研究的基础,研究已有的结论及争论等,进而说明该课题研究将在哪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4.本深度理论、事实的依据及限制,研究的可能性,研究的基本条件(包括人员结构、任务分配、物质设备及经费预算等)及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5.课题研究策略步骤及成果形式。三.立项研究

立项后,对照《申报书》的课题实施内容认真落实好各项研究工作,积累好第一手数据资料等,每学期撰写好一份课题研究工作阶段性报告,及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刊物上或参加各类评比,为顺利结题作好准备。四.结项

1.填写结题报告书(可下载)

2.收集整理好与课题有关的文字、材料,包括各阶段研究进展情况,各阶段资料,课题阶段性小结(每学期一份),实践活动记录,培训外出学习记录,公开发表或获奖的论文、证书,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学生发表的文章,社会反映(本课题获得报刊评价或各类证书)。以上资料均提供复印件。3.制定好结题材料目录。按照目录顺序将各种结题材料装订成册。4.延期结项的课题须向省、市教研室寄送书面申请。五.立项、结项申报时间

每年申报时间:9月中旬 结项时间:每年3月中旬、9月中旬 附:课题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实验法;

3、观察法;

4、案例法、5、行动研究法

常用网站:江西教学教材教研网(www.xiexiebang.com刊物和那些汇编上发表了几篇文章,有多少学生参加什么竞赛获得了那些奖项。或者是,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获得了哪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得到了哪些提高等等。这些是不是研究成果?是成果。但仅是属于实践成果。一篇结题报告,单单这样陈述,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的陈述,别人无法从你们的研究成果中学习到什么,这样的研究成果没有什么借鉴推广价值。具有借鉴价值和推广价值的,往往体现在理论成果部分。有的同志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没有什么理论成果。其实不然。我们所说的理论成果,就是我们通过研究得到的新观点、新认识,或者新的策略、新的教学模式等等。这些新观点、新认识、新策略、新模式,又往往与我们在“研究目标”或“研究内容”中所确定了的要达到的成果密切联系。例如,有项研究阅读教学的课题所确定的研究目标是:要通过研究,“建构具有主体性、开放性、实效性、体验性、创造性的自主探究、激励成功的阅读教学新模式,研究探讨该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操作程序和常用操作程序以及操作该程序的有效展开和运作的基本教学策略”。那么,在“研究成果”中,具体陈述所建构的新模式是什么,以及基本原则、操作程序、基本教学策略等。这些就是研究的理论成果,这样的研究成果才有借鉴和参考的价值。

第二,研究成果的陈述不能过于简略。有些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撰写出多篇学术论文。这些学术论文,就是课题研究的部分主要成果。在结题报告“研究成果”部分,要将这些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炼、归纳进去。有的结题报告是这样陈述所取得的成果的:研究成果详见什么什么论文。只是这样的陈述是不行的。如果一个课题分为几个子课题来研究,在结题报告的成果表述中,也要将这几个子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提炼、归纳。在提炼、归纳时,应注意不要只是简单地罗列这个子课题的主要成果是什么,那个子课题的主要成果是什么,而应融会所有子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出几点。同时也应注意这些子课题的研究成果必须体现所确定的研究目标。

第三,有关课题的研究经验或研究体会不要在“研究成果”这个部分来陈述。一般说来,一个研究课题在通过结题验收以后,课题组还需要进行总结。这个总结,就要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谈及研究的体会。而在结题报告中,就不要陈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10)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这个部分内容陈述要求比较简单。但要求所找的主要问题要准确、中肯。今后的设想,主要陈述准备如何开展后续研究,或者如何开展推广性研究等。

第四篇: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十一五课题指南(写写帮推荐)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十一五”课题指南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教育科学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勇于探索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教育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坚持以应用研究为主,切实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注重跨学科综合研究,繁荣教育科学,更好地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服务。

二、课题指南

(一)关于学校管理与办学体制问题

1.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模式研究 2.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 3.高中教育管理体制的探索 4.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研究

5.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探索

6.在基础教育阶段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探索

7.积极推进幼儿园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

8.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研究

9.健全基础教育投入体制的研究

10.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方式的研究

1/8 1 11.民办教育区域发展特点研究 12.学校文化建设研究

13.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策略和实践研究 14.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研究 15.全日制寄宿制学校管理研究 16.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研究 17.学校后勤保障体制建设研究 18.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19.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实践研究 20.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研究

(二)关于教育基本理论问题

1.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

2.课程论、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3.课程、教学与教育创新问题研究 4.教育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5.考试政策与考试法研究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研究 7.地方教育史、教育志的研究

8.借鉴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为教育现代化服务的研究9.基础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

10.若干新教育理论对基础教育实践影响的研究 11.各学段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调查研究

2/8

12.学生综合素质总体设计与教育培养过程、策略的实验研究 13.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作用的研究 14.中国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的研究

15.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研究 16.符合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方法的研究

17.社会实践活动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 19.新课程背景下大班额现象研究 20.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有机衔接的研究

21.中小学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实验研究

(三)关于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1.道德学习机制与德育模式研究 2.青少年价值观念变化的追踪研究 3.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方式的研究

4.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研究 5.单亲子女教育研究 6.青春期性道德教育研究 7.提高德育工作者队伍素质的研究

8.充分发挥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实效性研究 9.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整合研究 10.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与人格的研究 11.新时期班级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3/8

12.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与评价研究 13.学生心理教育的实验研究 14.新型师生关系研究

15.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 16.学生心理障碍的教育对策研究

17.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及其实施策略研究 18.大众传播、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四)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教材问题

1.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2.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设置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课程、教材多样化与基础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研究4.课程教材研制、开发与使用、评价的研究 5.多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

6.农村课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研究 7.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开发与实验研究 8.课程、教材与教学关系的研究 9.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教学管理研究 10.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处理方式 11.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 12.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关系 13.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指导与管理 14.义务教育阶段选修课程设置与开发研究

4/8

15.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

(五)关于教学改革与教学策略问题

1.教学理论的探索与研究

2.班级教学与个性化教学互补与协助的实践研究 3.先进教学方法的实验与推广研究 4.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

5.学生学习兴趣的起源、发展及培养的研究 6.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质量的对策 7.学科教学方式的新探索

8.幼儿园教育特色的构建和质量的提高 9.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10.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研究 11.学科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的研究 12.“学困生”问题的研究 13.跨学科教学研究

14.“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15.提高学生主动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研究 16.实验课的优化设计研究

17.幼儿园活动教学的实验研究 18.体现主体教育的发展性教学研究

(六)关于考试评价制度问题

1.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实践研究5/8

2.高考制度成效的追踪研究 3.中考制度省内外对比研究

4.中小学及幼儿园办学水平评价体系的研究 5.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体系研究 6.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 7.幼儿发展的评价研究

8.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9.学校、教师、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 10.学生“成长袋”的建立、使用、评价的研究 11.新课程背景下学校评价机制、教师评价机制研究 12.基础教育考试评价制度建设研究 13.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性评价研究

14.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建构的研究 15.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七)关于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科研问题

1.师德现状与师德教育的研究

2.学校优秀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和规律探索 3.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4.教师自然状况(年龄、教龄、性别、身体、学历、家庭、社会地位)的调研

5.农村地区师资队伍现状与建设问题研究

6.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对策与措施

6/8 7.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带动作用的对策与措施

8.推动区域内校际间教师有序流动的措施

9.校本研训的有效模式构建研究

10.课程综合化趋势与教师素质结构问题研究

11.现代教育与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

12.教师人文化教育素养的研究 13.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

14.学校科研的目标、组织实施的方法、途径的研究 15.教师群体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的教育和普及的研究 16.学科带头人教育科研经验个案研究 17.科研兴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8.教育科研成果评价及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研究

(八)关于教育信息化发展问题

1.网络教育的资源整合研究

2.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研究 3.教育技术现代化研究 4.网络建设与管理研究

5.校园及教室网络环境建设的研究 6.教育信息资源库统筹建设的研究 7.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的研究

8.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管理、教学中使用效益的研究9.运用远距离教育手段发展全民教育的研究

7/8

10.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研究

11.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水平的现状及其培训提高的研究 12.不同地区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标准、培训问题研究 13.农村地区学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普及及综合利用问题研究 14.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 15.校园网建设及其功能发挥的研究 16.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研究

(九)关于农村教育问题

1.农村中小学培养目标的研究 2.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

3.对不同地区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以县为主”体制细节问 题的研究

4.农村义务教育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化研究 5.“三教统筹”发展问题的研究

6.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7.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

8.农村远程教育网建立后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本地教师教学整合的研究

9.实施“两免一补”和资助农村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实践研究 11.提高农村普及义务教育的程度以及质量水平的研究 12.农村实行税费制度改革与农村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的研究

8/8 8

第五篇: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九期(2011)课题指南

附件2: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九期(2011)课题指南

一、课题简介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经省教育厅同意,由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于1995年开始设立。该系列课题注重课程教学及管理实践性和应用性,主要面向全省幼儿园、中小学等领域的一线教师及教学研究管理人员。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2年,每两年申报一次。今年申报的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九期课题。

课题分为重点课题和立项课题两种。对于重点课题,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将会给予一定的课题研究经费资助;立项课题的研究经费由课题所在单位承担。

二、申报资格

⒈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的申报对象为本省普通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教师进修学校、师范院校、教育行政以及教科研部门的集体或个人。

⒉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小学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否则,须由两名具有小学高级以上职称的研究人员书面推荐。尚未完成我室第七期以及第八期正在进行研究的教学研究课题的单位与个人不得参与此次申报。

3.课题主持人原则上只能有1—2人。

三、申报程序

⒈申报者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题,并填写《课题申报、评审书》和《课题评审书活页》,其电子稿(用课题名称命名)和文字稿(一式4份)报送至县(市、区)教育局教科研部门。

⒉县(市、区)教科研部门初审后,将《课题申报、评审书》及《课题评审书活页》一式3份报送至市教育局教研或科研部门。市教科研部门根据申报数量的分配指标组织对本市申报课题进行初审,将通过初审的课题评审书及活页的电子稿和文字稿(一式3份)报送到省教研室(《课题评审书活页》电子稿和文字稿单列、单放),并将本市申报的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九期课题详细目录用word文档的格式发送到zf828@126.com邮箱。

⒊课题申报者及各大市教研室教管人员需到省教研室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首页的 “课题研究”中下载2011的相关表格,按照统一格式填写。

⒋省直属师范院校的课题申报材料直接报送到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省属市管师范院校、教师进修学校的申报材料先报送到所在市的教科研部门参加初审。

⒌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将组织专家对课题申报材料进行评审,评审出重点课题和立项课题,并公布评审结果。

四、申报时间

申报工作从2011年4月15日开始,2011年9月10日截止,逾期将不再受理。请各市教研室抓紧时间,认真组织好课题申报工作,切实提高申报课题的质量。

五、报送数量

每个市报送省教研室的课题数量不超过35项。

六、课题类别及管理方式

⒈不论是重点课题还是立项课题,课题所在单位及教育管理部门都应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必要的支持,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进

行,切实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⒉重点课题主持人的培训、课题的开题论证、中期评估检查、检查和结题验收等课题管理工作,由省教研室组织进行。立项课题的相关管理工作主要由各市教研室负责。

⒊各课题申报单位要规范课题的日常管理,强化课题的评审、中期检查评估、验收等工作,加强对课题的过程管理,杜绝“两头紧,中间松”的现象,努力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

⒋本期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2—3年,原则上在2014年年底之前全部结题。

⒌第九期课题的具体管理办法将在今年下半年与课题评审结果一并公布。

七、参考选题

下面列出的部分是第九期课题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仅供研究者参考。课题研究人员可选择某一研究领域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个切入点进行研究,尽可能地将研究课题具体化,也可以自己选题进行课题研究。

⒈综合问题研究

苏派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研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机制研究;义务教育内涵发展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研究;民办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中介组织机制及监管研究。

⒉基础教育研究

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目标与对策研究;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及监控评估体系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学科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拔尖学生、优异学

生特殊培养机制研究;国内外基础教育比较研究;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生生存与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研究;中小学国学教育研究;中小学生出国留学现象研究;小班化教学研究;流动就业人口随迁子女受教育保障机制研究;惩罚教育研究;学生校内学习与校外过重课业辅导问题研究;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缓解择校压力问题研究;中小学生学习力提升研究;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

⒊学前教育及特殊教育研究

“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探讨与对策研究;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配套幼儿园建设模式研究;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研究;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幼小衔接教育研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幼儿园课程开发研究;幼儿园办学成本及经费供给保障机制研究;残疾学生早期融合教育研究;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研究;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教学研究;学前教育办园体制与机制研究。

4、学校建设与特色发展研究

中小学建设标准研究;中小学品牌建设研究;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研究;学校特色发展与地方文化建设影响力研究;百年老校教育渊源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小学基层党建工作研究;共青团、少先队时代特色与活动创新研究;学生主体教育研究;中小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研究;新媒体下学校宣传工作研究。

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中小学课程德育研究;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研究;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和渗透研究;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研究;国防教育与学科融合性研究;中小学生抗挫心理训练研究;新时期学生价值观标准研究;学生厌学心理教育与疏导研究;网络环境下学生文明素养研究;学生网络迷恋心理疏导及行为矫治研究。

⒍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

“阳光体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践性研究;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模式及实效性研究;《江苏省学

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实践性研究;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践性研究;有效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研究;高中体育学业水平考试的研究;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实践性研究;戏剧进课堂的实践性研究;体育艺术2+1工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教学研究;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教学研究;中小学体育艺术教学质量标准研究;中小学生营养及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小学体育卫生与艺术师资培养与培训研究;学生疾病防控及其应急救治体制研究;学生健康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生艺术素养培育研究。

⒎课程、教材与教学发展研究

建设教育强省框架下的地方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江苏特色优质教材和精品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初中综合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高中选修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课程教材的研究;开放性教学研修的研究;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研究;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研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实施研究。

⒏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价研究

教研室建设评价标准的研究;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高中阶段学生个性化发展与高校自主招生问题研究;新形势下中考改革的研究;民办学校准入和退出机制研究;学生意外伤害责任鉴定及责任分担机制研究;幼儿园、中小学安全防范工作机制研究;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管理模式研究;现代学校制度研究;校长领导力研究。

⒐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模式研究;名师、名校长培养途径研究;省级学科带头人标准的研究;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与能力标准的研究;教师教学质量标准研究;教师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研究;教研员专业发展研究;班主任工作研究;区域教师流动与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校长、园长专业化成长及培养机制研究;绩效工资背景下民办学校教师绩效评价及待遇问题研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研究。

下载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十二五”课题指南(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十二五”课题指南(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鞍山市中小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_8

    鞍山市中小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 一、区域性课题和科研基地校级课题(100项) 区域性课题和科研基地校级课题是根据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长远性问题而......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课题指南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 一、重大课题 重大课题围绕江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设立。以全省性的宏观教育政策研究、原创性的理论研究为主,着眼于......

    关于印发《江西省“十二五”期间普通中小学(幼儿园

    关于印发《江西省“十二五”期间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实施办法》等文件的通知 赣教师字〔2011〕21号 各市、县(区)教育局,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 为贯彻落实《......

    新乡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指南

    新乡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指南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发展即成果。为了整合全市优质研究资源,促进教 师专业化成长,破解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突......

    河南省 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2年度 课题指南

    附件1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 课题指南 说明:本指南依据《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河南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教育热点......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指南

    附件: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指南1.本课题指南供教育科研工作者选题论证时参考。 2.指南中的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均实行会议评审。 3.重点课题反映了我省......

    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一般规划课题指南

    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一般规划课题指南根据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要点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现编制《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全......

    黄石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指南

    黄石市 “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一、选题依据与要求 1.面向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依据《黄石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黄石市十二五教育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