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化教育,实现高效课堂
小班化教学,实现高效课堂
丹址小学
赵阳丽
摘要:要实现教育改革,其核心是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的核心就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从而实现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主阵地;是达成教育目标,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折射和反映一所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镜子和窗口。
关键词:新课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小班化教学
人类面临着进入21世纪,进入到了信息时代,世界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对人才的竞争,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又在于教育。要实现教育改革,其核心是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的核心就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从而实现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主阵地;是达成教育目标,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折射和反映一所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镜子和窗口。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入到具体的实施阶段,课堂教学改革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广大的教学工作者都在积极思考如何根据新课程理念来改革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谓的高效教堂顾名思义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简而言之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高效课堂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那么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改变教学模式也随之呼之而出。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紧迫性
1、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特别是以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为例,由于受到各方面经济、政治、师资力量等等一系列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教育发展明显薄弱,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农村地区弊端更为显著:
(1)传统的教学模式目标单一:认知目标独尊而人格目标、情感目标缺失,情感目标凸现而学习能力缺失;对存在差异的教学对象实施统一教学目标,漠视了不同学生的个体需求;教学中严格限定了课堂教学目标从而钳制了课堂教学丰富的活动生成性。
(2)教学过程呆板:课堂教学是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单调乏味的理性活动,缺失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缺乏了应有的人文关怀。
(3)课堂结构陈旧:学习内容的请执行,认知活动受到了限制,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我接受学习,普遍缺失体验性学习方式和研究性学习方式。
(4)课堂教学“满堂灌”:教学过程中,崇尚“教师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听得明明白白”的教学境界,学生确实应有的学习过程——存疑、选择、批判、探索、想象、创造。
2、教师角色的改变也对教学模式的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绝对权威的,学生要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教师为了简便易行,又省力,以单向传授知识为主,师生关系显然是不平等的权威与服从关系。新课程理念中明显地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合作活动的过程,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而不是知识的积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时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在自已精心设计的环境中探索,教师是作为学生的同伴,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等角色出现。师生关系也是平等民主的,通过对话与讨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学生也可以是教育者,课堂不再是系统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学生实践的场所。教师角色具有多元性,新的时代需要对教师角色重新定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迎合新时代教师在教学中地位的转变的需要,对一种新的强调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二、小班化教学模式在新课改应运而生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高效课堂的生命是以学生为主体,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是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的手段是师生、生生的互动,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想是以学论教,高效课堂的发展动力是教师的不断反思与创新。
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首先,是民主课堂,即更多地赋予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权利,是学生发挥自主学习潜能。其次,和谐课堂,即坚持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各个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课堂。第三,开放的课堂,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堂向社会生活延伸。最后,还是一个活力的课堂,能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小班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所谓小班化教学,就是以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与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的时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策略、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估等环节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其根本宗旨是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分享各种教育资源,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教师交往、沟通,得到个别化的教育;增加优质教育的机会等,通过探求、摸索、借鉴、吸收,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机会,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并获得成功。
拿本校为例,地处偏远山区,学生留守现象突出,教师往往一肩双责,不但要在课内校园承担巨大的教学任务,而且校外课余还要兼任家长角色。由于学生人数较少,学校形成了自然的小班化,又因为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优生与后进生的比例严重失调,若不在高效高质上下工夫,则棋失先势。
第二篇:如何实现小班化教学的高效课堂
试析如何实现小班化教学的高效课堂
颍东区冉庙乡高寨小学
兰晓东 ***
2016年3月 试析如何实现小班化教学的高效课堂
颍东区冉庙乡高寨小学 兰晓东 *** 【摘要】小班化教育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早已开始研究。我国小班化教育起始于20世纪九十年代,是基于90年代后期以来某些发达地区生源逐年减少,顺应时代发展而产生的。本文就小班教学存在的优势、在哪些方面下功夫以及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采取的策略做一论述。小班化更易实现课堂的高效,那么如何才能高效做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小班化 学生 合作 高效课堂
一、小班化教学存在哪些优势:
1、有利于全体学生受到更充分的教育。
小班化教育使教学的空间大为增加。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的频率与密度随之增大。教师利用扩大了的空间与充满人性味的教育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与空间,并通过加强指导与交往,强化对学生的学力乃至人格的影响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充分占有和享用教育资源。
2、有利于使每个个体受到更多的关注。
传统的大班授课模式很难对每一个体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地监控、指导与反馈,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而小班教育突破了传统的大班教学的局限,使每个学生都在教师的关注视野之内,使过去存在的教育“死角”被减至最低限度内。科学的教育实践表明,教师最适合的视野范围为25名学生。在小班中,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个别辅导,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增加与每一个学生的接触机会,教师对学生可以当面交流,当堂面批,当场指导,既缩短了师生间的空间与心理距离,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相对优质的教育和最优发展。
3、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的双向和谐活动,更注重学生的情感参与过程,解放了学生的五官,克服了以往普遍存在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参与、部分参与、形式参与的局面,为学生提供了大大高于以往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活动、群体活动的机会与空间。课堂中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得到激发,参与欲得到满足,创造欲得到发挥,从而使主体作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4、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陶行知先生早年曾呼吁“砸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小班化教育摒除了“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旧观念,改变了教师作为至高无上的权威者的地位,努力为学习者营造民主、平等、自由地进行“学术”研究的 良好氛围,此时教师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学生跳出了围着教师转的怪圈,通过自学、自强、自治为核心的“三自”活动,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解放了学生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间和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二、小班教学需要在哪些方面做文章: 1.创设良好的“小班化”环境氛围。
在历来的小班化教育实验中,教室环境的设计和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课桌椅的布置,一改过去那种简单的秧田型,而采用马鞍型、品字型、周边型等多种形式。同时在教室中配置了图书架、玩具、体育器材等设施……采用富有个性化的环境布置(如将学生的作品上墙,布置英语角等),使环境发挥育人的功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2.设置合理的“小班化”校本课程。
课程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小班教育涉及各类必修课、活动课的教材编制。实行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小班化课程,既保留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工具学科,又调整设置综合教学课程,组织力量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要加强学科性课程与活动性课程之间的沟通与融合,改变过去过多过细的分科教学脱离实际,影响学生整体地观察、认识世界的弊病,有利于学科间的互相渗透,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3.探索有效的“小班化”教学方式。由于人数的减少,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条件得到改善,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频率加大,各种教学形式在小班化中可以尝试。互动性是小班化教育实验的重要原则之一,打破传统的由教师单一指向学生的授受式教学模式,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教师和学生双向交往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探索。小班化教育是实现因材施教的有效形式,课堂上教师在深入学生,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基础上,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实施个别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自身基础上的发展。合作、探究、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亲身实践,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角色教学、问题教学、情景教学、弹性教学等教学方式有机地经常在课堂教学中运用。
三、小班教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采取的策略:
1、实施互动策略
互动教学策略应用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旨在改变过去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的教学传递方式,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的认知互动、情感互动、实践活动互动等促成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局面,以改善课堂教学人际关系,开发课堂交往局面,从而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具体体现为:教学目标变单一的知识技能传授为多元的综合素质培养,教学结构变师讲生听、师问生答为学生自主学习、多向交流,教学方法变学生的被动参与、部分参与、形式参与为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实质参与,教学组织形式变个体独学为集体共学、多向学习
2、实施合作策略
合作教学策略应用于小班化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尤其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调互动,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达到某一预期的教学目标。合作教学强调增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其基本原则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除互相探讨交流外,还可采用分组竞赛、竞答、游戏、实验等形式,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培养协作精神。小组学习活动,是合作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形式。其中同质分组有利于教师辅导、学生深入研究,异质分组有利于资源活用,问题、兴趣分组则有利于共同探讨。教师对合作教学的评价应以小组为主、个人为辅,以过程为主、结果为辅。
3、实施反馈策略
反馈教学策略应用于小班化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在阅读领会、实验操作、思考猜想、计算演练等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遇到的不同情况予以必要且及时的点拨、解惑、释疑、表扬、鼓励,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技能的掌握更准确、更完整、更深刻,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全过程中,教师不仅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视每一个个体 的学习过程,注重反馈信息的快速、准确与全方位。如对学生自学阶段的总结评价,可通过巡视、提问、板演、练习、表演等检测方式来灵活进行。
4、实施分层策略
分层教学策略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以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为前提的,按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学习风格来分层,并采用不同的教学对策,进行分层设标、分组教学、分类指导,让优等生从“吃不饱”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让中等生往上靠一靠便能体验到成功,让学困生通过自身努力也能尝到学习的乐趣,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应着重抓好对学生的分层要求、分层提问、分层辅导、分层作业、分层考试、分层评价,这是因材施教,实行个别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四、小班化教学课堂的高效尤为突出,那么如何操作才更高效呢?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第斯多惠(德国)
1.教什么
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考虑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兴趣与需要,要根据课标的要求深入解读教材,整编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走入课堂之前,必须搞清楚哪些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哪些是需要教师点拨的,甚至要清楚哪些 学生的何种问题是需要教师有针对性解决的。
2.如何教
(1)如何导入新课,导入要科学实用,要符合教学规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要注重导语的设计,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导入新课。如:做科学小实验导入,;看视频、图片、等直观导入;由熟识的歌曲唱歌导入(例如加速度);复习巩固导入;谈话交流导入等。导入的目的是为了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激活他们的旧知,同时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上如何提问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提问要具有启发性,要能够成为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点燃孩子们智慧的火把。要精选妙问,要设疑智问,要奇思怪问,要问出精彩,问出活力,问出效率,最终达到“一问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涟漪。要在引人入神、发人深省的提问中,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悄然无息地进入主动、能动、生动、合作、探究的学习状态。那么提问时还需注意一下几点:
A:切忌问题太过琐碎,严重地牵着学生走,没有给学生思维发展和认识事物的空间,淡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B:问题指向性不明确,或者问题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 律。
C:提问的方式较为生硬,换一种角度说可能更有利于启发学生。
(3)学生如何自主
教师要以亲切的目光、和蔼的态度,面对微笑组织学生针对学习任务,开展自学探究活动,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充分感知教材的基础上,初步形成自己的认识。教师在巡回指导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规范的做题程序等学习习惯。
(4)学生如何合作和帮带
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特点、选出物理程度较好的,发挥他们的“小老师”作用,合理设置有价值的讨论问题,不能纯粹为了讨论而刻意的做秀,要活跃讨论的气氛,但不能制造虚假繁荣。
(5)学生如何练
在学生自学、教师点拨、诊断教学的基础上,再精心设计一些经典训练题目,进行高效的补偿训练。可以运用星级题目的形式训练,一星级题指基本的,单向的,带有模仿性和稍有变化的习题。目的是过好“课本关”,要求人人都要做。二星级题指变式题或带有综合性和灵活性的习题。这一层次的练习题,中等生必做,优等生可以选择做。三星级题 着重反映在思考性,开放性,创造性方面的要求,可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以及开放性习题,让优等生进行思考、练习。
(6)如何进行课堂小结
要不断优化课堂小结,可用“我的收获”“反思总结”等形式组织学生自己小结,也可以教师进行小结,但要注意从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组织反思与总结活动,梳理知识结构,总结知识内涵,反思研究历程,归纳应用规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3.如何评价,分层评价
小班中由于学生相对较少,教师对学生评价的时间相应增多,评价人数相应增多,能更有效地进行分层评价。
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各自不同的学习目的后,教师在某种程度上都给学生以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所有学生都能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即使不能及时跟上全班多数同学的步伐,也不会遭到教师的指责,取而代之的是殷切的鼓励和耐心的指导,只要稍有进步,他就会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和表扬。久而久之他们就能克服紧张的心理,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自觉地按照学习目标去努力。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作出答案正确与否的评价,而且还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其中包括“认知”、“情感”、“兴 趣”等方面。认知包括“知识”和“能力”两方面。比如既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作出正确与否的评价,而且对学生回答问题时声音的清晰、响亮,说话的连贯性等表达能力作出评价。“情感”包括“态度”和“习惯”等方面,即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态度和习惯给予评价,看学生回答问题的态度是否认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回答问题的习惯,包括学生回答时的站相和表情等。“兴趣”主要看学生是否对上课、对老师的提问产生良好的兴趣,比如对学生举手发言的次数可作出鼓励性评价。
4.课后如何辅导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关爱和发展,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对优秀生、中间生、学困生、特长生都要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辅导。特别是对班级中后20—30%学生,要采取适当的形式去靠近他们,辅导他们。如找学困生谈心,上课多提问他们,耐心回答他们的提问,当面批改他们的作业等。
第三篇:小班化高效课堂观察
小班化高效课堂观察
(一)—— 课程实施效果分析
观察目的:通过课堂观察改善学生课堂学习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观察纬度:课程性质 —— 考查·评价
研究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根据学情个性化的教、学生个性化的学。
小班化高效课堂观察
(二)—— 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
观察目的:让教师能够关注每一个, 充分调动全班学生全情投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观察纬度:教师教学 / 发言·交流·指导。
研究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心中是否有每一个学生。
说明:
1.记录学生课堂发言的位置和发言次数。当学生被单独指名回答问题(或朗读等)的次数;以划“正”
字的方式记录,叫到一次,在其相应的位置上划一笔。2.学生之间的自由辩论,小组讨论后的发言人发言,或离开座位的表演和活动,可用符号“▲”表示
发言、表演等活动,还可用符号“→”表示教师在教师里行走的路线图,从而正确反映出教师的顾及面。
小班化高效课堂观察
(三)—— 课堂提问有效性分析
观察目的:教师课堂提问是否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提问的是否启迪学生的思维,体现高效。观察纬度:教师教学——层次·指向·指导·机智。研究问题:教师如何提问高效?
小班化高效课堂观察
(四)——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观察目的:了解学生学习方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动探讨问题,合作学习的能力。观察纬度:学生学习——互动·主动·体验。研究问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参与学习的状态
小班化高效课堂观察
(五)—— 课堂文化表现解析
观察目的:课堂管理对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干预作用。观察纬度:课堂文化——课堂管理·精细 ·高效。研究问题:教师对当课人、时、事的管理是否合理。
小班化高效课堂观察
(六)——学生学习投入度观察
观察目的:寻找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低效行为与高效行为,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生成的状态。观察纬度:教师与学生行为 —— 低效行为·高效行为 ·生成状态
研究问题:观察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投入状态,提升教师的教学机智。
第四篇:追求小班化高效课堂 实现师生和谐发展
追求小班化高效课堂 实现师生和谐发展
本学期,在“教育局2012年全旗教育工作要点——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协调发展中提到:提高小学教育质量要聚焦课堂、提理念、找模式,即提自己所教学科的理念,找自己所教学科的基本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根据我校实际,结合专家引领、借助共同体教育平台就此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点点效果,促进了师生的和谐发展。现就近期的工作开展情况与各位领导、同仁予以交流,以此寻求得到大家的指导与帮助。
一、统一思想,理论引领
全旗教育工作会议之后,于3月6日,旗教研所组织各小学校长、教研员召开了“达拉特旗小学有效课堂教学校长座谈会”,会上各位校长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就本校如何“聚焦课堂,提理念,找模式”提出自己的做法与困惑,会上王铁副局长提出:一定要围绕全旗“和谐教学”的核心理念,把握课程标准方向,关注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体现出本校的办学特色,以学科引领为切入点将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落脚点放在高效的课堂教学上”。至此我校正式拉开了“追求小班化高效课堂,实现师生和谐发展”的系列工作。
1、深入学习理论,把握高效课堂的内涵和特征。
3月 8日,学校举行“创建高效课堂”动员会,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全旗教育工作要点、学校学年工作要点,使全体教职工明确“聚焦课堂,提理念,找模式”的工作思路。3月12日召开全体行政干部关于如何开展“追求小班化高效课堂,实现师生和谐发展”的研讨会议,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专题领导小组,确定了以“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为切入点,“理论学习与课堂实践”相结合的总体思路。随后,我以“如何打造小班化教学下的‘高效课堂’”为主题,从教育教学与学生德育两个不同的侧面,对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进行了专题培训并确定了教师研讨的主题与内容,并提前告知参会教师相关研讨题目并要求进行认真准备。
3月 15日、16日,语、数、英各学科组在校领导的组织、带领下分别进行研讨,如语文组讨论的问题是:(课件出示)
1.现在“高效课堂”是一个热门的话题,那么,何谓高效?何谓高效的语文学科课堂?
2.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学科课堂?
3.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如何处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关系?
4.在目前班级授课制的环境下,面对班级中水平各异的学生,该怎样去实现每一个学生有效发展,建构真正意义上的高效教学?
5.高效教学对教师、对教学有怎样的要求?
通过研讨老师们树立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明确了在课堂上落实三维目标的思想,认识到构建高效课堂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现实要求,对于推进我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认识到了什么是高效课堂?课堂高效的问题,研究及论述颇多。但有个基本的描述,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也认识到
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而这样的研讨学习为实施“追求小班化高效课堂,实现师生和谐发展”的课改活动做好了理论准备工作,统一思想,坚定信心。
2、深入研究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方案。
组织各教研组开展教学反思,深入剖析本学科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低效乃至无效的行为、环节(如总结出我们现在的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并分析造成低效乃至无效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学校创建高效课堂的行动方案,主要包括:
(1)、坚持校长听课制度,抓好教学过程管理。
学校教学活动大部分是在课堂进行的,这里始终应是校长了解教学实际的现场。听课是校长掌握教学情况的主要方式。听课既可以了解教师的教,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可及时发现问题予以指导帮助;也可以发现好的经验方法在全校总结推广,利于及时调整教学管理措施。实行课堂开放、推门听课以及领导听课制度,通过推门听课、巡查听课、指导听课、解剖听课、诊断听课、教学效果检测听课等方式,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2)、加强校本研修,进行课堂诊断。
通过校本研修促进教师的创建行动。一是组织好每两周一次的学科研修组集体研修活动,每周一次的学科年级组集体备课活动;二是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员参加的全校性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三是每学年组织一次全员参与的课堂教学展示评比活动;四是组织校级优质课竞赛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为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展示研究成果提供机会、搭建平台。
通过推门听课对教师的常态课情况进行诊断,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领。我们的诊断重点有四:一是教学占的时间不在过长,而在单位时间内所有的教学活动是否都具有实效性;二是教学的内容不在过深,而在教师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把握和定位是否精准;三是学生的作业量不在过多,而在这些作业是否经过筛选组合,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四是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在过重,而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保持以及保持的程度。推门听课后,我们还相机检查备课和访谈学生,了解教师上课的准备情况和平时教学的情况,并判断该教师的课堂授课情况是基于教案、高于教案,还是教案、教学两张皮或不备课的上课,以督促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师在常态课中成长,促进学校课堂教学的群体优化。
二、积极探索,勇于实践。
1、创建“高效课堂”初期,虽然组织了动员会、研讨会但依然有教师处于观望状态,对上级教育部门坚定不移搞课改的决心认识不到位,甚至在思想意识上把高效课堂改革等同于临时性的中心任务,没有产生课改的紧迫感,针对此种情况,校领导身先示范: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分别执讲“高效课堂”研讨课,使学校从上到下各环节、各学科统一了思想、端正了态度。
2、聚焦课堂,立足实际,大力开展群众性教研活动,积极尝试构建适合于我校小班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中,我们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对于在新课程理念下不同学科课堂教学的不同课型正在进行积极探索,力求创建适合于学校小班化的实际和新课程要求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如语文教学中我们对“识字课”“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等课型进行了初步的摸索。首先,在研究了一年级四位老师5节识字课后,初步创建了:“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自主识字,渗透学法—— 游戏巩固,识写同步——优化过程,说话练习——拓展阅读,知识整合——练习表达,实践运用”的教学模式。
其次,在研究了二三年级六位老师的新授课后,初步创建了“两类结构与四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两类结构是指“知识内容结构”和“方法程序结构”。提出两类结构的目的:一是解决我们教给学生什么。我们教的不是简单地教科书的知识,而是整个小学阶段的整体的知识体系;二是解决“每种知识都用什么方法去解决”,也就是必须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学习这一类知识或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基本方法,就可以摆脱传统的题海战术,就是掌握了主动学习的工具,学生就能自主地学习,独立地学习,高效地学习。两类结构重点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我校的“探究体验式四步教学法”是进一步研究新课程课堂“怎样教”的问题。这是一种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具体为:“激趣定向——自学探究——互动交流——归纳提升”。第一步,激趣定向,目的是要创设最佳情景,明确学习目标,这即是激发学习动机,也是为本课学习勾画出基本的路线图;第二步,自学探究,是学生依据定向目标,独立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为下一步互动交流准备;第三步,互动交流,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求将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生生、师生相互启发,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并通过当堂的测验,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第四步,归纳提升,是围绕既定学习目标或生成学习目标对本节内容进行系统的概括总结,使知识形成系统,让学生提升能力。
我们认为学校在试验中创建的这两种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倡导的“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教”的基本思想,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也符合我们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对于帮助教师深入探讨新课程理念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还不够成熟,我们也准备了这两种课型的研讨课等待咱们教研员的蹲点指导,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完善与提炼。
另外,习题和试卷评讲课,我们提倡“三讲三不讲”。“三讲三不讲”指的是:学生会了的不要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要讲,即使讲了也不会的不要讲,要讲重点和难点,要讲易错点和易混点,要讲规律和方法,注重知识点的延伸。这周开始我们正在对习题和试卷评讲课进行磨课、研讨,还没有形成最后的具体模式。
3、收集整理并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在整个研讨、实践的过程中,第六教育合作共同体的教师也积极参与我们的研课活动,共同探讨、总结,提升,借此对合作校的各位领导、教师表示衷心地感谢。同时我们特别注重各环节、各步骤资料的的整理和完善,并在第一时间上传学校共享文件夹,让所有的教师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课改动态、进程,同时借此让所有参与的教师体验成功的乐趣。
聚焦课堂,“追求小班化高效课堂,实现师生和谐发展”,探索中我们迈出了第一步,有迷茫、有忐忑、有挫折但也有进步、收获的喜悦。今后的课改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为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恳请刘校长、各位领导、同仁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第五篇:中小学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中小学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大连市西岗区教育局 李生滨
关键词: 高效课堂 小班化
一、背景与意义:
1、实施“小班化教育”是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的需要。在我国由于城市人口增长率逐年下降,一些大中城市小学班级人数开始逐渐减少。中国大陆的小班化教学起步于1996年,上海率先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随之北京、杭州、南京等地相继开始了小班化教学实验。
2、实施“小班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小班化教育” 是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最大的发展。
3、实施“小班化教育”是区域教育发展的必然。2008年,我区已有75%的学校具备了小班化教学的条件,并有40%的中小学校率先进行了试点研究,小班化教学已势在必行。2009年,我区政府将“小班化教学研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称为“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育成为我区教育改革新的研究方向。
二、方法与过程:
1、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并辅之于问卷调查、行为观察、个案分析、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聘请东北师范大学秦玉友教授设计了两个批次、包括中小学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四种调查问卷,对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学校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全区共计30所学校,共发放问卷总数共计4万余份。问卷录入后,采用SPSS等相关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
2、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采取 “整体设计、课题牵动,立体研究,层块推进”的策略、建立了四大层块的工作运转机制:管理指导层责任单位是教育行政部门,工作运筹层责任单位是小班化教育研究与推进中心,专业引领层责任单位是进修学校,实践研究层责任单位是基层实验点校。各层块之间相互联系,突显整体研究工作的效能,共谋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三、研究成果
经过近两年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探索,从西岗区基础教育本土小班化课堂中生长起来的四个基本特征:“细节、活力、高效、个性”是一种原生态的小班化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揭示了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具有一定的原创价值和创新意义。同时,在中小学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堂教学资源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实际成效。
(一)揭示了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
1.唤醒活力,引情激趣。活力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愉悦的情感体验,不断被激发出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活力不仅表现为班级体建设和班级活动,更表现为教师有激情地教和学生有激情地学,不仅表现为教的研究深度,更表现为学的思维深刻性和活跃程度。
2.关注细节,精致过程。细节指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细小环节,力求精致。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倡导“细节”的过程观,即追求教学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环节的整体精细、精致与完美,是教学管理中全面质量理念的体现。3.尊重个性,开发潜能。个性指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实践个性的“教”,学生个性的“学”,形成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在实施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质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兴趣、情感、态度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多元潜能。4.着眼高效,减负增效。高效是指教学结果是优良的,而这种优良的结果是指从“投入”到“产出”是讲绩效的。要充分运用小班化的时空优势,以一定的教育价值论为支撑,采用适合小班化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与技术。
(二)探究了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1、学习指导案策略。依据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主体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学习指导案策略研究。学习指导案是在小班化环境下,研究制定师生共同的探究活动,指导学生自学、探究,通过教案学案的有机统一,完成共同目标和个性目标的一种师生共用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学习指导案呈现内容包括学习目标、活动设计、练习、达标检测,研究性作业,它既作为课前预习,也作为课上练习,同时也可作为课堂记录,指导学生学习,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具有指向性,实现“高效的教”和“高效的学”的完美统一。
(1)基本程序:自主学习,以案导学 讨论解疑,以案论学 精讲点拨,以案点学 小结归纳,以案促学 有效练习,以案验学 迁移拓展,以案升学。2.师生互动、小组合作教学策略。合作教学策略就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如生与生、组与组、生与师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关注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人格的培养。学校在反复的探究过程中提炼出“高效小组合作学习”的十项特征。
3.个性化学习指导策略。教师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学习需要、个性特征等,为其制定适合其特点的辅导策略。大连市第二十六中在对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实践过程中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后提出个性化学习指导策略。在实施个性化学习指导策略时,学校和教师首先通过当堂测验、一周测验和单元测验等对学生进行知识点排查,对教学质量监督与分析跟踪;然后,教师根据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辅导中对学生个性特点的进一步了解,在课堂中有重点的关注;课后实施个性化辅导,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以及学生间的一对一的辅导等。
(三)开发了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与交流的过程,高效课堂离不开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的支撑。课堂教学资源是为一定的课堂教学活动服务,支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的各种条件。我区在推进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研究过程中,注重对课堂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了其在实现课堂高效中作用。1.小白板。小白板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师生提供具体形象的思维交流的一种教学资源。一般来讲,一块白板的规格为800mm×450mm,配有白板笔若干,白板的背面贴上磁条,这样便于小白板随时粘贴在大黑板上,展示学习成果。
2.两只红笔。首先是教师一支红笔,要求每位教师随身携带一支红笔,确保学生的当堂练习,现场批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学生改正。其次是学生一支红笔,就是要求学生随身必备一支红笔,无论是作业本、试卷还是导航、各种练习册,特别是课堂学案,只要出现错误,必须用红笔改正。
3.校本习题库。教师根据课标、教材、教参,依据学校校情、师情、学情特点,在深研大量习题的基础上编制、研发的高质量的习题集,最后各年级的《校本习题集》作为学校的共享资源,形成校本习题库。4.多元化练习题组。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将相关习题编成多元习题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并在自己尝试解决的基础上,寻求本组同学或老师的帮助,使每一个同学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提高,从而达到关注每一个,提高每一个的目标。
5.信息化教学资源。区域视频远程教研系统、信息化工程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以及一系列的资源库和综合应用平台。
四、本课题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1.课题研究成果之一《小班化高效课堂的教学智慧书》专著已撰写完成,全书共七篇,第一篇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的概述;第二篇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第三篇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第四篇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资源开发策略的研究;第五篇小班化高效课堂管理与评价的研究;第六篇小班化高效课堂学科教学策略的研究;第七篇小班化高效课堂学科评价标准的研究。全书26万字。
2.课题研究成果之二《活力小班实践论》专著已撰写完成,全书分八部分,共约22万字。
3.公开发表24论文,均为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4.承办了全国首届中小学小班化教育研讨会暨环渤海地区论坛会议,在香港举办的首届“共创大中华小班路”会议上做专题发言。5.接待共21个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参观访问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