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班班通”在语文教学中的功与过》
浅论“班班通”在语文教学中的功与过
【摘要】多媒体教学以其它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正逐步走进课堂,在目前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际运用中,确实出现了诸多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
多媒体教学
应用和反思
在轰轰烈烈的语文教学改革中,多媒体教学以其它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已逐步走进课堂,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显示出语文教育改革的美好前景。
一、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一)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中学语文教学属于语文知识层面教学,教师采用舌耕口耘、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由于语文本身包罗万象的特性和学生认知心理尚未成熟,课堂里经常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讲台下学生却听得兴味索然的景象。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能把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一个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这样,直观形象与联想、想象相结合,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体味作品中所创造的意境,迅速而正确地把 握文章的内涵。例如教《听潮》时,上课伊始,切入大海涨潮的一段录像,那波澜壮阔的画面和呼啸而至的潮汐声,能让没有见过大海的同学耳目为之一新。
(二)有利于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语文课,一篇课文至少要用两节课才能完成,长一些深一些的课甚至要学习更长的时间,而老师仍然觉得没讲透,学生仍然难以理解。运用多媒体上语文课则不同,它打破了课堂45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了。
二、多媒体语文教学的弊端
近几年来,随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计算机应用于教育领域创造了广阔的天地.然而在多媒体课件广泛运用于教学的同时,一些多媒体教学的误区也随之产生,主要表现为一下几点:
(一)多媒体不能取代语文个性化教学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不单是认知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语文课的特质要求语文教师用优美的语言,通过生动富于个性魅力的朗读,去诱发课文中的美,去感受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以诗人般的激情,创设课堂的美的氛围,同时将自己感受到的美去感染学生,并通过师生的思维互动,碰撞出心灵的火花。而这一切,多媒体课件是难以取代的。但是,目前大多数语文课,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介入,语文教师注意的是多媒体的操作和教学内容的演示,学生眼睛盯的是多媒体的演示屏幕。在这样的被多媒体“统治”了的课堂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已“目中无人”,人性化的师生人际情感交流已被冷冰冰的“人机交流”所取代,哪里还谈得上语文个性化教学?
(二)多媒体的滥用与误用,直接导致了语文课教学诗意的苍白。
我们知道,语文学科的独特之处,就表现在它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文学语言不同于其他学科语言,它具有含蓄性、情感性、隐喻性、象征性和不确定性特点。因而采用多媒体的直观视觉形象是难以传达文学语言的内涵的。因此,在多媒体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韵味是网络或一个课件难以演绎的,绝不能以生动的图像和音乐来替代学生自己对语言的领悟。教师不能过于依赖以声像功能为主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应该让师生之间面对面的共同研读与欣赏,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准确和意蕴丰富等,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走出困惑的选择
多媒体发展到现在,就面临着困惑,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应该如何取舍?首先,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抛弃那种“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方式,针对不同对象做出切实有效的选择。其次,为了让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其功效,笔者建议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时不妨遵循以下原则和对策。
(一)原则
第一,以教学性为出发点。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主要目标。使用多媒体与否,关键是看能否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能否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即以教学性为出发点。如果不根据实际,只是一味地赶时髦,不仅不能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反而会起到画蛇添足的效果。
第二,以学生为中心。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究竟是为了促进教还是为了促进学?目前,人们在多媒体语文教学中较多考虑的是教的因素,即如何通过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师教的质量。笔者认为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把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果上,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中心,比如:课件制作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力和理解力;课件制作应充分考虑学生可能提出的一切问题;
第三,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物理等学科,语文教学更是一种情感教育。如果语文课上没有了语文教师富有激情、满个性化的声音。那么,这样的语文课就必定索然寡味,学生的积极性又从何而来?因而,我们必须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切忌滥用或不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否则再先进的教学手段也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甚至将原来的优良传统也丢掉了。
(二)对策
1.结合实际。在语文教学中,对于某些问题,用传统的语言、文字等形式已能表达得十分清楚,如果单纯为了追求形式的多和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制作影像资料,必定得不偿失;另外,文学语言不同于其他语言,利用多媒体直观的视觉形象有时是难以传达文学语言的丰富内涵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一味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相反,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最佳选择。
2.因地制宜。多媒体教学与众多其他教学手段相比有着独特的优点,但是多媒体并不是全能媒体,并非所有课程的所有教学都必须使用或适宜使用多媒体教 学手段。因此,把多媒体与其它多种媒体同样看
待,研究多媒体与其它媒体的有机组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搭配、应用多媒体和其它媒体,共同发挥出综合效益。特别是选择适合发挥多媒体特性的语文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教材,把有限的制作能力用在关键的地方,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总之,语文教学应在充分分析语文学科自身特征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手段才是明智的选择。不能盲目攀比或迷信所谓的现代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因为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手段,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
第二篇:“班班通”在语文教学中的杠杆作用
“班班通”在语文教学中的杠杆作用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班班通”工程的实施,优化了传统的语文教学。具体表现在:让识字教学看得见,让朗读教学随处可行,让写字教学润物无声;给学生全新的视觉、听觉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和优秀的规范意识。
关键词:班班通;语文教学;杠杆作用
随着祖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语文教学也由“一笔(粉笔)、一板(黑板)、一本(全国统一教材)”到“一笔(电子笔)、两板(黑板、电子白板)、多本(不同版本教材)”―― “班班通”的巨大改变。那么由单一的教学模式到立体多维教学模式仅仅只是形式的改变吗?怎样让“班班通”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21世纪的语文教师,又怎样发挥现代化设备在语文教学中的杠杆作用呢?
一、“班班通”在基础知识板块中的杠杆作用
语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中重要组成部分为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语文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1.“班班通”让识字教学看得见
汉字教学主要是音、形、义的教学。字义教学并不难,相反,拼音及字形成为大多数中老年语文教师最头痛的事情。而在“班班通”中,教师可以选择“聚焦”其生字来展开识字教学,例如,《尊严》一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有6个,有1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教师只需要“聚焦”自己需要的生字教学板块,放大后便可灵活地进行字音、字形的教学了。这样的识字教学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2.“班班通”让朗读教学随处可行
我国幅员辽阔,方言区多,有不少地区的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自己对语文教学的规范语言――普通话学习不够,难以正确指导学生朗读。“班班通”给每篇课文的每个句子分别以“热区”的形式出现,并且语速、音量自动调节。以《尊重》课文为例,只需点击“热区”,教师便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还安排了字词测试板块,教师可以根据课堂需要组织朗读测试,情感朗读则在资源库中有现成的朗读视频,只需轻点鼠标即可观看。
3.“班班通”让写字教学润物无声
我们大多数教师最头疼写字教学的指导,因为写字教学不仅枯燥无味,而且又耗时费力。在“班班通”中给每个难写的生字都有Flash动画演示笔画过程,每一个笔画都可以拆开来读、来写、来看。以《尊严》生字中的“捶”字为例,只需要点击其下的Flash动画,就会出示“读音”“笔顺”“部首”“结构”四个选项。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取组织教学,这样不仅正确、规范、节约了教学时间,而且让写字教学变得有声有色、图文并茂。
二、“班班通”在情感体验板块中的杠杆作用
情感体验作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并不是很密切,学生也不可能做到“行万里路”。
1.“班班通”给学生的视觉体验
语文知识点多,内容涉猎广泛,加之学生生活经历参差不齐。有一次,我在教学“雪中送炭”一词时,正想详解这个词的含义时,不料一个学生举起手来问:“老师,炭是什么?”这一问,也把我问懵了。这么简单的东西居然不知道?“百闻不如一见”,这时我连忙用“班班通”设备找了炭的图片及资料放映在电子白板上,学生饶有兴趣地看着。这样图片的感知效果就比我口述的效果强多了。像这样的图片在“班班通”课文资源上比比皆是。图片不仅免去了教师过多的口舌,而且在学生理解事物第一印象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班班通”给学生的听觉体验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学科,但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现的。如何培育学生的听觉体验呢?正常情况都是依赖于教师的讲解、范读等。“班班通”弥补了教材与教师的不足:不仅在课文编排上有朗读热区,在有些课文里还安排了音乐及视频等,如,在《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中,就插有《天亮了》这一音乐,在课堂朗读时若配此音乐,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就上来了。再如,在《触摸春天》一文中就安排了视频朗读,只需触动鼠标,学生就可以闭上眼睛感受盲女孩安静的聪明、活泼以及对春天的热爱等。在《生命 生命》一文中,可以一边聆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一边感悟生命的真谛!这些听觉体验的获得真实而又轻松,真正凸显了“班班通”的神奇!
三、“班班通”在养成教育板块的杠杆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一个好习惯将决定一个人素质的高低,而好习惯的培养绝非一日之功。功不在“一曝十寒”,而在点滴培养。
1.“班班通”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
首先,教师操作“班班通”本身对于学生就是一种操作习惯的培养。记得有一次,音乐教师来我们班上音乐课,看着前面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却不知怎么弄,班长小聂连忙上去操作演示。还真别说,他居然能准确地找到音乐教材。这不得不说是教师操作的引领作用。另外,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顺序,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书空”练习,“班班通”的有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班班通”培养学生优秀的规范意识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那么规范意识自然也就跟上来了,也就自然明白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在“班班通”,教师用得最多的工具要算电子笔了,电子笔极其敏感。在电子白板上板书的时候,稍不注意就会“前功尽弃”。有一次,我写个“口”,用笔一圈居然出来个“△”。学生在下面哄堂大笑,这时,我说:“同学们,你们平时写‘口’时不也这样吗?为什么你们可以,而我不行呢?”“因为老师是在电子板上写,我们是在纸上写呀!”学生说。“这就对啦,这说明纸对我们同学的要求太松了,你一笔写个‘口’也毫无怨言。但是这样做对吗?”学生立刻明白了不是电子白板要求严格,而是他们平时对自己对写字规范意识太薄弱了。
正所谓“人强不如物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教育用品的发展,逐渐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让学生的“学”更愉悦、轻松,让教师的“教”更轻松、更有实效。“班班通”正如杠杆一样翘起了沉重的语文教学,让语文教学不仅看得见、听得见,更摸得着。
参考文献:
李胜利.“班班通”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及作用[J].青海教育,2007(Z2).作者简介:吴登安,男,1983年2月生,大学本科学历,就职于太湖县新城第二小学,小学高级教师。
??S编辑 韩 晓
第三篇:班班通与小学语文教学
“班班通”与小学语文教学
——李春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的实施,为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特别是我们农村的孩子,视野窄,对一些新事物和新概念的认识和理解,除了电视外,就是课堂学习了。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这样有利于农村孩子掌握课本知识,接受新事物,理解新概念,更快更好的认识自己所生活的这个社会。我在农村小学工作的几年中,经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沐浴了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使我深深地感到新课改的优越性,特别是多媒体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帮助和优化。它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轻松自由地学习,在愉悦的氛围中,不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还突破了原有的课堂局限,拓展了师生的信息量,寓教于乐。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探求新知、获得成功的一种推动力。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我抓住小兴安岭“美”的特点,用多媒体手段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美丽景色,通过课件依次展现在学生面前,伴着轻松愉快的音乐,随着有感情的朗读,画面美丽的景色与课文描写相对照,形、声、音、色浑然一体,创造出“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优美情景。此刻,学生仿佛进入茂密的林海,置身于娇艳的野花丛中,追逐着活跃的小鹿群„„那满地蘑菇似乎伸手可得,那神奇的人参似要频频招手„„学生此时的情感已和作者发生了共鸣,陶醉在美的氛围之中,深深地爱上了美丽的小兴安岭。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思考、讨论,在浓厚的兴趣中分析、理解、品味、感悟,从而加深感受美的意境。这不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儿童的认知活动是伴随着一定情感的,而孩子们的情感是最容易被激发起来的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主动、直接。在课堂上,教师生动的语言,有感染力的眼神和个动作,教师所营造的课堂气氛,都作用到每个学生的心灵。多媒体无疑为学生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内心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例如在教学《香港,一颗璀璨的明珠》一课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一幅幅生动画面,把学生带到课文中所描绘的境界中去,那么课堂一定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讲香港夜景一段时,首先让学生闭上双眼,关掉电灯,拉上窗帘。老师边倒数五个数边放课件,当学生睁开双眼,一幅霓虹闪烁、车水马龙的香港夜景展现在学生眼前,伴随着优美悦耳的配乐朗诵,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巧妙借用多媒体展示,不但可以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热情,还可以弥补小学生的认知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把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展现在五彩斑斓的画面之中,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陌生事物有较详细的了解,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巧妙地衔接起来,从而丰富 学生的思维,使作文课变得生动活泼。如在指导学生习作《我的课余活动》时,我录制了学生课余时间拔河、踢毽子、跳绳等活动的场面,上课时学生通过观察动态画面,主动地接受信息,不知不觉地融入其中,活动的开始、经过、结果更清楚无遗,场内、场外热闹气氛,同学们一言一行更令人兴奋,达到了不吐不快之感,激起了写作愿望。当学生写作时要重点描写某人时,有关的画面又重新出现在眼前,便于更细致地观察写出逼真的场面。学生有目的、全面、细致、精确地观察,迅速“理清活动的全过程”,能够抓住重点、按活动顺序来写清楚。可见,电视媒体提供物像指导观察显神通,学生观察时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抓特点,思维时有凭借、有条理,写作时必然有序、有理、有神。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活化了语文教学,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使学生超越时空,多维感受,不仅学到了课文的内容,还领略到了更广阔的课外世界,把课内和课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且情感上得到了满足,精神上得到了熏陶,能力上得到了训练。看着孩子们的表情,我相信“班班通”会带着我和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中轻舞飞扬!!
第四篇:浅议“班班通”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浅议“班班通”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翔凤镇土堡小学 周玲芳
摘要:“班班通”设备的运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面,革新了当前的教学模式,使语文课堂真正走向了高效。然而,如何合理运用“班班通”设备却是每位教师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班班通”设备的合理运用,从各个角度进行了个人观点的阐述,为多媒体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寻求更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班班通 语文教学 合理运用 多媒体
“班班通”设备的运用,给过去生硬的课堂注入了生机,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中都享受到了无穷的乐趣,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使语文课堂真正走向了高效。但是,如何合理使用“班班通”是我们每位教师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我发现有的教师对它的使用不够合理,没有真正发挥电教资源的优势,没有给语文教学带来高效。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合理运用“班班通”的优势
现在有了“班班通”,上课不必去挤电教室了,电教资源终于可以充分运用于教学之中。多媒体教学可以营造恰当的情景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语文课上用多媒体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可以让学生从视听诸方面接受与课文相关的教学信息,增加对课文的学习兴致,产生学习探究的兴趣,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了,因为兴趣是学习最重要的直接动力,是发展智力的活跃因素。学生有了内在兴趣,可以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用多媒体教学时,如果能设置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情境导入吸引学生学习的热情非常重要。我在执教《一夜的工作》时,首先运用多媒体出示了周总理少年时代、战争时代、解放初期、重病时期四张照片,配上我的即兴解说导入新课,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营造了好的气氛。多媒体教学可以拓展教学空间,开阔学生视野,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层面。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让学生看了该动画片,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就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对问题有了更深入而全面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预先设计好的课件,我们能迅速地多角度展示教学内容,而改变以往先板书、后空泛讲解的低效程序。同时,在展示方式上一改过去只有抽象文字,取而代之以图文结合体,使同学们利用图片展示的鲜明形象、深刻理解和记忆板书的重要内容加深印象,还可更大程度地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班班通”对于乡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堂学习有着革命性的帮助,如其中的生字词的教学就可以利用“畅言教学系统”中的白板放大到田字格中,并自动组词、范读、笔顺描红,这比传统的教师在黑板上描摹给学生看要直观得多,学生看得清楚,记得深刻,对于养成工整书写的习惯、正确的书写顺序都极有帮助。其中的电子课本中的范读,对于普通话并不十分标准的小学教师自己也会起到标准矫正的作用。另外教学系统中还配备有相关的教学资源,这对于缺编的乡村教师来说,也节约了准备素材和资源的有限的备课时间,提高了备课效率。
二、滥用“班班通“的劣势
“班班通”的使用的确给课堂带来了精彩与高效,但是有的教师一味地赶时髦,追求形式,滥用多媒体,显然又使我们的多媒体语文教学走入一个误区。
1、滥用多媒体,双基训练没有得到落实。
有的教师误认为电教手段运用得越多越好,用得越早越好。一堂课不停的运用多媒体,学生沦为“影院”的观众,老师演示相关的课件,学生看着荧幕记录、朗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想象的时间都被挤压了。甚至有的老师把读本中的文字全搬上了荧幕,上课时学生把读本放在桌上当摆设。课堂成了简单的人机互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也显得十分被动,大家都围绕着多媒体转,看上去课堂闹闹热热,实际上学生的双基训练根本没有得到落实。
一位教师在执教《海底世界》时,课前准备了精美的动画课件,开始上课就告诉学生要带他们去海底世界旅游,学生兴致很高。随着课件的播放,不时传来学生的赞叹声。看了10分钟的课件,学生也都被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深深吸引住了。这时,老师让学生读课文,开始读还比较有兴趣,后来就越读越无精打采,因为语言文字的描绘远没有先前的录象吸引小学生,学生也没有了再从语言文字中去了解海底世界的愿望了。这堂课效果很不理想,学生根本就没有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违背了学习语文的宗旨。执教老师看到这种情况,又用多媒体出示了该文重点句子的朗读课件,让学生再读。学生也就鹦鹉学舌般读了起来,显得毫无灵性和激情。如果执教老师不先让学生在未读课文的情况下看那么久的录像,而是先引导学生自主品读课文,让学生自己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然后相机出示
相关的视频录像,我相信效果会好得多。
我认为使用电教资源应该把握好一个“度”,不能喧宾夺主,不能用多媒体取代老师的引领和学生的品读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提供的信息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 热情。如教学《观潮》时,应根据语言文字相机播放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视频,而不能先让学生从视频中感受到钱塘江大潮来势凶猛、壮观场面,不能让学生读文本的兴趣消退;教学《打电话》时,不能先以相关主题的经典相声为这种口头艺术定调,应先让学生读文本。如果上课时不让电教资源喧宾夺主,学生又怎么会出现读文本不感兴趣的现象呢?
2、缺乏课堂上与学生的沟通,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课堂上,有的教师埋头于操作电脑,按设计好的程序进行操作解说,却严重地忽视了与学生的沟通。为了操作课件,教师只能拘于三尺讲台,而不能走到学生之中,减少了亲和力,无形中疏远了与学生的关系,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而学生只顾盯着多媒体画面,按一定步骤进行思考学习。这种现象,使学生对老师缺少了解,缺少感动的回应,也使本应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变成了人与机器设备间冷冰冰的对话。对于课中生成的新问题,出现的闪光点,老师失去了抓住它的最佳时机,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班班通”资源合理运用的美好前景
“班班通”是一个事关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从“校校通”到“班班通”,把现代教育充分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使之成为常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寻求有效应用机制与模型,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不仅是城镇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上的延伸,更是解决了发展的突破口,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度有效解决让所有孩子上好学的问题。
“班班通”是一线教师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实现混合教学的基本条件和必由之路。“班班通”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将彻底打破教室、教师、校园的界限,实现局域、城域无界限。校校互通、班班互联、资源共享,这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激发教师的实践激情和学习需求,探索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层次整合的模式与方法,提升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性,最终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正如巴尔扎克所说的那样:“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班班通”的使用让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更强,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其进步性与优越性无可置疑,同时它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扬长避短,一方面要利用
它的优点为语文教学服务,另一方面也要尽量避免它的缺点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不良的后果。我们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能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辅助手段,它不应该也不可能代替教师进行全程教学。我们应该从自我的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利用其优点,消除或避免其缺点。要正确客观地看待多媒体,不要盲目追赶潮流,应该看到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整合的空间是广阔的,语文老师应在实践中不断寻求二者有效结合的新途径,使多媒体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
第五篇:班班通现代教育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论文〃小学语文】
班班通现代教育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
创新作用
区县: 西 安 市 阎 良 区 学校:西安市阎良区南樊小学 姓名: 魏 敬 锋 邮政编码: 710089 联系电话: ***
班班通现代教育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
创新作用
【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育也必须接受时代的挑战,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使常规教学形式更为丰富多样。积极运用班班通现代教育手段,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与模式,使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业务能力,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运用班班通现代教育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活动和探索发现中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关键字】班班通 现代教育手段 语文教学 创新
【正文】201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育也必须接受时代的挑战,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使常规教学形式更为丰富多样。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学作了如此的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可见信息技术在现在以及将来的教育教学中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并越来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班班通现代教育系统的应用,对整个语文教育教学体系中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模式都有深远的影响,推动教育教学体系各要素不断发展、创新。
一、通过推广班班通班班通现代教育手段,对提高语文教师综合素质方面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利用班班通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语文教师的知识素质和理论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眼里的教师应该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教师的知识越深湛,视野越宽广,科学素养越全面,他就在更大程度上不仅是一位教师,而更是一位教育者。”
在当今信息迅速激增的时代,知识的更新和发展速度极快,教师如不注意学习,就很容易落伍,丧失教育者的资格。因此,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或者说教育者应当时时教育自己,保证自己与时代相适应。
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中,教师学习的速度很慢,远远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和发展,导致教师知识素质滞后。推广班班通现代教育手段,可以让教师更加便捷地掌握新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其系统网络化、教学功能软件化的特点,迅速提高教师知识素质。
(二)、利用班班通现代教育手段,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师的能力素质。国外专家认为,创造型的教师应善于运用新教育思想,能够发现新的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应有独创见解和教学实践能力教师在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程中,鼓励教师具有独创精神,更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在实践中,结教师借多媒体教育手段,创造性地展开教学,将多种方法结合,增强了教育的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和有效性。
教师们利用多媒体具体感性的立体信息显示,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进一步激发教师使用班班通电教系统进行教学的兴趣。通过提高教师获取使用信息的能力、培养驾驭知识能力和创造性教学能力。
(三)、利用班班通现代教育手段,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育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值得教师研究的课题、如果是在一种平衡渐进的社会中,教师凭着经验施教就足够了,而处在信息急剧变化和发展的时代,要适应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高越来越新的要求,就必须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网络是众多学者、专家的新见解,权威部门的新导向,理论界的新提法,随时进入教师的思维空间,这样在潜移默化中教师就完成了对教育理论认识上的量的积累,从而达到观念上质的飞跃,进而实现教研改革的准确选题。利用计算机进行科研管理,可以保证统计分析的准确性、科学性、系统性,减小误差,提高时效,为下一步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及时与专家、同行们交流推广。
二、运用班班通现代教育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活动和探索发现中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运用班班通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巨大力量是不言而喻的。运用班班通现代教育系统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运用新异刺激,唤起好奇注意。容易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注意力和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多样而富有趣味的教学形式(如播放视频、问题探索讨论、分组比赛、上网阅读、交互式课件、游戏、戏剧化的表演、艺术性的语言等)均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调动他们自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
如在教学《伯牙绝琴》这篇课文时,首先播放《高山流水》的音乐,创造出良好的气氛,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入课文。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伯牙绝琴》是篇古文,但课堂教学效果很好。
2、运用班班通现代教育手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现代教育观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教育才有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班班通现代教育手段降低教师权威意识,调动学生学习情感。平等、民主、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可使学生无拘无束,敢说敢做,学习热情高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活动就显得更为兴奋;课堂上的教学气氛,学生的态度情感对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直接的影响。
3、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堂教学中,要多安排“自学”环节,注意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适时变换课堂角色,顺应他们的志趣、爱好,多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多让他们发表各自的意见,多给学生“跳摘果实”的尝试,多照顾学生的特长,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的“交互性”和“非线性”,让学生结合各自的实际水平及爱好选择相应的信息随机进入学习,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在自学活动中得以形成和发展。
班班通现代教育手段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显示了其无比的优越性,它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有着神奇而独特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要灵活、恰当地运用班班通现代教育手段,让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更精彩。
小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狭小,不可能达到见多识广的地步,再加上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写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所写的作文干枯无味,似乎在记流水账。班班通现代教育系统集将信息技术或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运用于作文教学中,有效的解决了学生“无米下炊”的难题。学生还可以平时先在家里或学校的网络教室的电脑中建立自己的文件夹,把网上自己感受深,觉得有价值的材料分门别类的粘贴到自己的文件夹上,写作时可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写作,并将自己的作文发布到网上,与老师、同学们和网友交流修改。网络作文信息量大,写作和交流轻松自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将网络作文和传统作文教学结合起来,一定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帮助。
4、运用班班通现代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班班通现代教育手段是以学生主动建构为指导思想,采取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优化教学设计,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任意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各种工具。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真正实现个体化的教学。我们要重视实践、探索、发现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要使学生实现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就必须置学生于自主、探究、发现的活动中,让学生从主动经验和探索的活动中发现知识的由来和关系,以外部的实际操作和内部的思维操作相结合、相作用来实现认识的深化。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使面向学生的画面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声情并茂。这就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的单调的模式,使得课堂变得绚丽多彩、富有趣味,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合谐的教学情境,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通过推广班班通现代教育手段,对促进教育模式的创新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已有的教育技术实践和理论研究说明,现代教育手段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未来发发展方向。与其他电教媒体相比,将以班班通现代电教系统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手段引入到教育教学领域,不仅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而且是从根本影响和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构建全新的教育模式。
发挥班班通现代教育手段优势,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造力的教与学的环境,创建新型教学模式,我们首先必须考虑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地位,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第二,教师要充分运用具有再现功能、集成功能、交互功能、扩充功能和虚拟功能的现代信息技术,以实现教学优化。对班班通现代教育手段的使用,应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加以选择。第三,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优化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为任务,这就要求不仅要研究教与学资源,还还必须重视研究教与学的过程,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
教育家顾泠沅说过: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师应是最有权威的未来学家。未来分为两半,一半是今天的延续,另一半要靠理智的雕琢。实践证明,应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并具有互交功能的学习资源。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各种语文能力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发展学生健康个性,提高审美能力等的艰巨任务。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作用,将会极大的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
①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与应用》 李道民 ② 《班班通现代教育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 蒋利平③ 《成功教育理论与实践》 刘京海、陈德华 ④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何克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