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日记为载体的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01:2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日记为载体的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日记为载体的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

第一篇:以日记为载体的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

“特色学校建设”课题个人结题报告

加汝尔小学 王秀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我校确立了 “以生活化作文”和“国学教育”研究课题,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研究的情况总结汇报:

一、背景与意义:

多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个薄弱环节。起步缓慢,效果低,学生感到作文难是普遍现象,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一直是困扰着我们的一个瓶颈。多年的教学实践,一系列的研究、探讨证明:坚持天天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天天写是记录七彩生活的最佳途径,我们教师有责任与义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生成一双慧眼,学会从生活中提取写作素材,在灵活多样的实践体验中感受写作的乐趣。“以生活化作文” “国学教育” 研究课题正是顺应这一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天天学习中展示其个体生命的原生态,在日积月累中历练表达,成功作文。但是,如何让学生始终保持写作兴趣、习惯于天天写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二、研究目标: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在灵活多样的实践体验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2、培养学生倾诉表达的兴趣,注重真情实感流露,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3、从学生实际出发(包括思想、知识、能力),有目的、有步骤、系统地研究写作的指导、赏析、评价策略,以日记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4、探索“以生活化作文”“国学教育”研究课题教学研究的基本模式,进一步优化作文教学,丰富生活化作文研究成果。国学教育是学习《弟子规》《论语》等等国学经典,学习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

三、理论依据

1、“现实生活是文学写作的唯一源泉。”学生日记虽不同于文学创作,但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环境。许多专家一致认为,生活越丰富,写出的文章才会越生动,才会令人耳目一新。因此,我们遵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确立“语文学习外延和生活外延相等”的观念,以“天天练”这种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情感实际的写作形式,创设相对轻松的写作训练环境,探索在实践活动中练笔育人的方法。

2、学生学习的过程并非是被动地吸取知识、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构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再创造过程。所以,在日记教育过程中,要遵循知识形成的规律,以促使学生认知结构的孕育、发展、开放,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实现知识与创造力的同步增长。

3、《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本着“我手写我口”的精神,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形式写作”。在第一学段提出“对写话有兴趣,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食物的认识和感想。”在第二学段提出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在第三学段提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通过学习国学,学习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

四、研究过程:

扎实有效地进行理论学习,使研究的参与者树立正确的观念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我们始终把更新教学理念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1、加强理论学习,深化自身理论素养

学校订阅了《论语》等教学学习书,同时引导老师们加强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使其在阅读中不断吸取“营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更好地进行研究奠定了基础。

2、组织专题培训,奠定课题研究基础为提高教师认识,提升研究水平,了解了国内外对小学生写日记兴趣和习惯培养的研究状况及趋势,并由学校校长对所有实验教师进行了针对性地培训。通过学习培训,使课题组教师对“以天天练为载体的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 “国学教育”研究课题教学研究的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自主地写作,真实地表达。我的认识不断提高,为深入课题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集体研究,探讨研究策略与方法,学校每周开展一次课题研讨活动,安排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老师进行 “以日记为载体的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 “国学教育”研究课题教学研究专题研讨,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分析、有总结。引导老师们各抒己见,交流切磋,既积累了经验,又做到了资源共享。

4、教师自主研究,积累第一手资料,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实践与反思,将自己的困惑、顿悟、灵感、发现及时记录下来,形成第一手资料。与此同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展示自己的研究过程,既达到资源共享,也是一种将理论运用到实践,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和自身实际教学水平的良好机会。

5、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和心理特点,我们在低中高三个学段开展各有侧重的课题研究活动:如一二年级侧重于一句话日记的研究,分别进行了《我说你说大家说》《我说新闻》活动;三四年级侧重于一段话日记的研究,有系统地进行了扩写、续写、改写训练;五年级侧重于日记版作文的研究,分别进行了写人记事作文、写景状物作文、想象作文、给材料作文的训练,从各个角度对作文版日记进行探讨研究。

6、学科阶段性研讨,梳理提炼研究成果:在组内研究的基础上,学校组织各学段对研究的成果进行展示,课题组成员现场总结评议,对前段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同时学校对课题研究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定期进行阶段性小结以及资料的收集和成果的整理。

7、借助上级活动开展研究,推广汇总成果: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依托上级组织的活动开展研究,通过公开课展示、优质课比赛、研究论文交流等形式,展示研究的过程与成果,征求领导及兄弟课题单位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资料,分析和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进行论文的结集以及准备新一轮的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

五、成果的主要内容:

经过研究,我们总结出本课题的通用模式:一句话日记(重习惯,激兴趣)

一段话日记(重具体,抓细节)——日记版作文(重能力,巧谋篇)具体介绍如下:

(一)一句话日记:重习惯 激兴趣

“生活是作文之源”,我们教师有责任与义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生成一双慧眼,学会从生活中提取写作素材。李贺留给后人的佳作甚多,这无不得益于他每天背着麻袋出行,随时记录所见所闻。受此启发,我们引导学生实行纸条记录生活的方法,把每天身边发生的自己感兴趣的事简单记录下来(称为“一句话日记”)。写这样的纸条,难吗?不难!学生可愿意写了!为了进一步激发兴趣,老师引导学生将纸条换成巴掌大的日记本,日记本小巧别致,既惹人喜爱,又便于交流与保存,学生随身携带,随时将所见、所闻、所思记录下来,为习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我们每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集中交流一句话日记,可以是小组交流,也可以是全班交流,每个学生从中选出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一句话日记,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每次集中交流时间,同学们相互欣赏,彼此分享,喜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二)一段话日记:重具体 抓细节

在一句话日记的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选取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一句话日记写成一段话日记。一段话日记可以单纯叙述事情的经过,也可以选择一个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还可以描绘一处小景、一个动物,或者写自己的一点想象等。这些片断往往是一篇文章里的重点部分,应该具体、生动一些。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1、教会学生观察生活。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世界。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会观察,才能及时捕捉细节,才能有的写,写生动。由于小学生有意注意还处于萌芽阶段,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与发现。家里小宠物的生活习性、盆栽花草的生长情况、取得好成绩时父母脸上的喜悦表情,课间活动时同学的动作神态„„都可以成为孩子们观察的内容。老师的作用是引导他们启动“慧心”,用一双“慧眼”去观察、去探究。

2、教会学生思考与感悟,俗话说:多思出智慧,细嚼出滋味。学生小,都喜欢刨根问底,教师一定要认真回答他们无休止的“为什么”。不仅如此,教师还当要求他们多思考几个“为什么”,引导他们把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整理、加工、提炼,抓住生动的瞬间,从中感悟。有了感悟,笔下的生活才真实,情节才感人。

3、教会学生主动实践,知识的增加,能力的培养,灵感的爆发,都是点滴积累、长期训练的结果。

五彩生活是学生作文素材来源的主渠道。一次经历可能让学生终生难忘,将自己最深刻的感受写下来,又怎么会空洞?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把生活的真实与情趣储存在记忆里,进而融入一段话日记中。

4、教会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爱因斯坦认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它是知识的源泉。”每一篇作文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教学看图作文时,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想象画面以外的内容;写人物的活动时,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景物时,赋予动植物以人类的情感„„通过一系列联想和想象,学生的一段话日记就丰富了生动了。大胆而合理的想象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让学生作文独具特色。

5、教会学生敢于创新思维。习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独立发现新事物或获取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对于他们都是一种创新。

对于同一个问题的看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可在课堂上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各抒己见,并集思广益,在自主与合作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教师的引导要有启发性:“谁还有不同的看法?”“谁能说得更有新意?”对学生的新见解、新思路要加以鼓励,对学生的标新立异要加以保护,并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你的想法真有奇妙。”“老师很欣赏你!”这无形中给了学生创新的勇气。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写作文时创新的灵感就会不时闪现。

(三)日记版作文:重能力 巧谋篇 一段话日记培养了学生主动观察的习惯,具体生动描写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顺水行舟对他们进行了日记版作文的指导。日记被冠以“作文版”,当然得有作文技巧的指导,怎样谋篇布局,怎样做到具体、生动,怎样以情动人„„为此,我们尝试进行以下方面的指导:

1、指导学生续段成篇:续段成篇是把一段话日记进行续写或扩写,加上开头和结尾,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要求做到前后文观点一致,体裁一致,语言特点一致,人物性格一致,使人感到前后一气呵成,自然流畅,与原文形成有机的整体。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如进行续写扩写训练,掌握开头、结尾的方法等等„„

2、指导巧妙布局谋篇。所谓布局谋篇就是安排文章的结构,按顺序组织材料。我们有意识的指导学生根据需要或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去写,或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去写,或按照事物的几个方面去写等等。同时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材料,做到有详有略,要把最能体现中心的材料作为重点来写,把那些只是起辅助作用的材料写得简略一些,这样就能使得一篇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3、指导写出真情实感:真情实感是好文章的重要标准之一,只有情真意切的文章,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我们引导学生在文章的真情实感上下功夫:一是写真写实,即把自己的情感真实表达出来,怎样想就怎样写,给予学生写作心灵的自由,让学生在平实的表达中流露真实的情感,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二是写深写透,即把内心最深处的东西表达出来,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倡有创意的表达。作为教师要做的就是多鼓励少批评,肯定学生在文章中所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哪怕他只有一句话或一个词值得你去读,我们也应该从欣赏他的那句话、那个词开始评价。

4、指导学生巧妙迁移:教材中安排的习作训练,我们先在平日的日记中进行,使学生有了一定的材料积累,再写大作文时,学生便可信手拈来,进行一番加工后,便成为一篇优秀的作文。如:在指导学生写作《秋天的落叶》时,老师先让学生拾取每一种可以找得到的落叶,然后引导学生按顺序从落叶的形状颜色变化、手摸上去的质感等方面入手,写下一篇篇片断日记,后来又让学生写作了大作文《秋天的落叶》和《秋天的童话》。此时,相信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了解了一片片落叶的特点,而是熟知了秋的神韵。不光是学生陶醉于秋天,连老师也声声赞叹:以前为什么没有关注过秋天呢?每一个季节都自有其与众不同的不俗之处,也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悟出其中的味道。这样的习作,不仅在技巧,更在于灵感的放飞。

六、成果的突破体现

1、通过几年来的实验,学生日记兴趣逐渐提高,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已基本形成。学生的习作水平也明显提高,2、教师研究氛围空前浓厚起来。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教学研究的热情,老师们按照“实践探索——总结反思——提炼升华——实践创新”的思路,在教学中创新研究,在研究中促进教学,有力地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3、初步探索出一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作文指导教学模式。通过课题实验,我探索出“一句话日记——一段话日记——作文版日记”的作文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率。

课题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存在一些困惑,如:如何对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综合测评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入等,有待于我们以后继续深化研究探讨。

第二篇:以日记为载体的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

《以日记为载体的生活化作文教学研

究》结题报告

侯瑞珍 2011-10-26 10:41:00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语文学习策略研究”子课题

《以日记为载体的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胶南市珠海路小学课题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针对当今学生写作格式程式化、写作内容套式化、写作语言成人化等不良倾向,我校确立了中国教育学会“十

一五”重点课题“语文学习策略研究”子课题—— “以日记为载体的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研究课题,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研究的情况向各位领导进行总结汇报:

一、背景与意义:

多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个薄弱环节。起步缓慢,效果低,学生感到作文难是普遍现象,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一直是困扰着我们的一个瓶颈。多年的教学

实践,一系列的研究、探讨证明:坚持写日记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日记是记录七彩生活的最佳途径,我们教师有责任与义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生成一双慧眼,学会从生活中提取写作素材,在灵活多样的实践体验中感

受写作的乐趣。“以日记为载体的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正是顺应这一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日记中展示其个体生命的原生态,在日积月累中历练表达,成功作文。但是,如何让学生始终保持写作兴趣、习惯于天天写日记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为了真实地了解学生写日记的情况,我们对三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少数同学对写日记感兴趣,大部分学生写日记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最发愁的是没东西可写,不知道哪些内容可以在自己的笔下变成文字。能坚持天天写日记的学生仅占30%,有感而发的有50%,从不主动写的有10%左右。

这次问卷调查,我们明确了学生写作的现状,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确立了“以日记为载体的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为子课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研究目标: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在灵活多样的实践体验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2、培养学生倾诉表达的兴趣,注重真情实感流露,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3、从学生实际出发(包括思想、知识、能力),有目的、有步骤、系统地研究日记的指导、赏析、评价策略,以日记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提高学生

作文水平。

4、探索《以日记为载体的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的基本模式,进一步优化 作文教学,丰富生活化作文研究成果。

三、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现实生活是文学写作的唯一源泉。”学生日记虽不同于文学创作,但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环境。许多专家一致认为,生活越丰富,写出的文章才会越生动,才会令人耳目一新。因此,我们遵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确立“语文学习外延和生活外延相等”的观念,以“日记”这种更加贴近学生生

活和情感实际的写作形式,创设相对轻松的写作训练环境,探索在实践活动中练笔育人的方法。

2、认知建构理论。学生学习的过程并非是被动地吸取知识、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构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再创造过程。所以,在日记教育过程中,要遵循知识形成的规律,以促使学生认知结构的孕育、发展、开放,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

程,实现知识与创造力的同步增长。

3、新课程理念。《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本着“我手写我口”的精神,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形式写作”。在第一学段提出“对写话有兴趣,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食物的认识和感想。”在第二学段提出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在第三学段提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 感受,积累写作素材”。

四、研究过程:

(一)加强组织,提供制度保障:

机制的完善是课题研究顺利实施的制度保障,为此,我们首先在课题研究组织机构的建立上把好关。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学校根据师资的实际情况,从任教语文学科的教师中选取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校长是课题实验第一负责人,分管校长、学科主任具体负责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2、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课题组成员通过阅读有关的理论书籍,并进行了广泛的论证,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确立了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课题组成员共同研究,确定了“以日记为载体的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思路,并制定了具体的研究计划。

(二)加强培训,提高研究水平:

扎实有效地进行理论学习,使研究的参与者树立正确的观念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我们始终把更新教学理念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1、加强理论学习,深化自身理论素养

学校订阅了《当代教育科学》《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等杂志,同时为每一位课题成员订阅了一份教学杂志,引导老师们加强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使其在阅读中不断吸取“营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更好地进行研究奠定了基础。

2、组织专题培训,奠定课题研究基础

为提高教师认识,提升研究水平,学校教科室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了国内外对小学生写日记兴趣和习惯培养的研究状况及趋势,并由学校业务校长对所有实验教师进行了针对性地培训。通过学习培训,使课题组教师对“以日记为载体的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的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自主地写作,真实地表达。实验教师的认识不断提高,为深入课题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集体研究,探讨研究策略与方法

学校每两周开展一次课题研讨活动,安排各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组内老师进行 “以日记为载体的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专题研讨,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分析、有总结。引导老师们各抒己见,交流切磋,既积累了经验,又做到了资源共享。

(三)加强研究,提炼研究成果:

1、教师自主研究,积累第一手资料

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实践与反思,将自己的困惑、顿悟、灵感、发现及时记录下来,形成第一手资料。与此同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展示自己的研究过程,既达到资源共享,也是一种将理论运用到实践,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和自身实际教学水平的良好机会。

2、教研组专题研究,不同学段各有侧重

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和心理特点,我们在低中高三个学段开展各有侧重的课题研究活动:如一二年级侧重于一句话日记的研究,分别进行了《我说你说大家说》《我说新闻》活动;三四年级侧重于一段话日记的研究,有系统地进行了扩写、续写、改写训练;五六年级侧重于日记版作文的研究,分别进行了写人记事作文、写景状物作文、想象作文、给材料作文的训练,从各个角度对作文版日记进行探讨研究。

3、学科阶段性研讨,梳理提炼研究成果:

在组内研究的基础上,学校组织各学段对研究的成果进行展示,课题组成员现场总结评议,对前段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同时学校对课题研究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定期进行阶段性小结以及资料的收集和成果的整理。

4、借助上级活动开展研究,推广汇总成果:

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依托上级组织的活动开展研究,通过公开课展示、优质课比赛、研究论文交流等形式,展示研究的过程与成果,征求领导及兄弟课题单位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资料,分析和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进行论文的结集以及准备新一轮的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

五、成果的主要内容:

经过研究,我们总结出本课题的通用模式:一句话日记(重习惯,激兴趣)——段话日记(重具体,抓细节)——日记版作文(重能力,巧谋篇)具体介绍如下:

(一)一句话日记:重习惯 激兴趣

“生活是作文之源”,我们教师有责任与义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生成一双慧眼,学会从生活中提取写作素材。李贺留给后人的佳作甚多,这无不得益于他每天背着麻袋出行,随时记录所见所闻。受此启发,我们引导学生实行纸条记录生活的方法,把每天身边发生的自己感兴趣的事简单记录下来(称为“一句话日记”)。

写这样的纸条,难吗?不难!学生可愿意写了!为了进一步激发兴趣,有的老师引导学生将纸条换成巴掌大的日记本,日记本小巧别致,既惹人喜爱,又便于交流与保存,学生随身携带,随时将所见、所闻、所思记录下来,为习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我们每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集中交流一句话日记,可以是小组交流,也可以是全班交流,每个学生从中选出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一句话日记,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每次集中交流时间,同学们相互欣赏,彼此分享,喜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二)一段话日记:重具体 抓细节

在一句话日记的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选取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一句话日记写成一段话日记。一段话日记可以单纯叙述事情的经过,也可以选择一个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还可以描绘一处小景、一个动物,或者写自己的一点想象等。这些片断往往是一篇文章里的重点部分,应该具体、生动一些。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1、教会学生观察生活。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世界。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会观察,才能及时捕捉细节,才能有的写,写生动。由于小学生有意注意还处于萌芽阶段,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与发现。家里小宠物的生活习性、盆栽花草的生长情况、取得好成绩时父母脸上的喜悦表情,课间活动时同学的动作神态„„都可以成为孩子们观察的内容。老师的作用是引导他们启动“慧心”,用一双“慧眼”去观察、去探究。

2、教会学生思考与感悟

俗话说:多思出智慧,细嚼出滋味。学生小,都喜欢刨根问底,教师一定要认真回答他们无休止的“为什么”。不仅如此,教师还当要求他们多思考几个“为什么”,引导他们把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整理、加工、提炼,抓住生动的瞬间,从中感悟。有了感悟,笔下的生活才真实,情节才感人。

3、教会学生主动实践

知识的增加,能力的培养,灵感的爆发,都是点滴积累、长期训练的结果。

五彩生活是学生作文素材来源的主渠道。一次经历可能让学生终生难忘,将自己最深刻的感受写下来,又怎么会空洞?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把生活的真实与情趣储存在记忆里,进而融入一段话日记中。

直接经验的不足,可用间接经验补充。教师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班内图书角,学校阅览室,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杂志、书刊、报纸,吸取人类文化的精髓。将优美的片段或抄录或剪贴下来,做成读书笔记,既积累知识,又丰富了情感。天长日久,自己积累的东西越来越多,属于自己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4、教会学生展开合理想象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它是知识的源泉。”每一篇作文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教学看图作文时,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想象画面以外的内容;写人物的活动时,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景物时,赋予动植物以人类的情感„„通过一系列联想和想象,学生的一段话日记就丰富了生动了。大胆而合理的想象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让学生作文独具特色。

5、教会学生敢于创新思维

习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独立发现新事物或获取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对于他们都是一种创新。

对于同一个问题的看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可在课堂上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各抒己见,并集思广益,在自主与合作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教师的引导要有启发性:“谁还有不同的看法?”“谁能说得更有新意?”对学生的新见解、新思路要加以鼓励,对学生的标新立异要加以保护,并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你的想法真有奇妙。”“老师很欣赏你!”这无形中给了学生创新的勇气。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写作文时创新的灵感就会不时闪现。

(三)日记版作文:重能力 巧谋篇

一段话日记培养了学生主动观察的习惯,具体生动描写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顺水行舟对他们进行了日记版作文的指导。

日记被冠以“作文版”,当然得有作文技巧的指导,怎样谋篇布局,怎样做到具体、生动,怎样以情动人„„为此,我们尝试进行以下方面的指导:

1、指导学生续段成篇:

续段成篇是把一段话日记进行续写或扩写,加上开头和结尾,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要求做到前后文观点一致,体裁一致,语言特点一致,人物性格一致,使人感到前后一气呵成,自然流畅,与原文形成有机的整体。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如进行续写扩写训练,掌握开头、结尾的方法等等„„

2、指导巧妙布局谋篇。

所谓布局谋篇就是安排文章的结构,按顺序组织材料。我们有意识的指导学生根据需要或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去写,或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去写,或按照事物的几个方面去写等等。同时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材料,做到有详有略,要把最能体现中心的材料作为重点来写,把那些只是起辅助作用的材料写得简略一些,这样就能使得一篇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3、指导写出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是好文章的重要标准之一,只有情真意切的文章,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我们引导学生在文章的真情实感上下功夫:一是写真写实,即把自己的情感真实表达出来,怎样想就怎样写,给予学生写作心灵的自由,让学生在平实的表达中流露真实的情感,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二是写深写透,即把内心最深处的东西表达出来,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倡有创意的表达。作为教师要做的就是多鼓励少批评,肯定学生在文章中所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哪怕他只有一句话或一个词值得你去读,我们也应该从欣赏他的那句话、那个词开始评价。

4、指导学生巧妙迁移:

教材中安排的习作训练,我们先在平日的日记中进行,使学生有了一定的材料积累,再写大作文时,学生便可信手拈来,进行一番加工后,便成为一篇优秀的作文。如:在指导学生写作《秋天的落叶》时,老师先让学生拾取每一种可以找得到的落叶,然后引导学生按顺序从落叶的形状颜色变化、手摸上去的质感等方面入手,写下一篇篇片断日记,后来又让学生写作了大作文《秋天的落叶》和《秋天的童话》。此时,相信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了解了一片片落叶的特点,而是熟知了秋的神韵。不光是学生陶醉于秋天,连老师也声声赞叹:以前为什么没有关注过秋天呢?每一个季节都自有其与众不同的不俗之处,也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悟出其中的味道。这样的习作,不仅在技巧,更在于灵感的放飞。

六、成果的突破体现

1、通过几年来的实验,学生日记兴趣逐渐提高,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已基本形成。学生的习作水平也明显提高,先后有100多人次在《当代小学生》《小学生作文》《红蕾作文》及《小学生拼音报》上发表文章。在2011年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让我们在阅读中成长”暑假读书征文大赛中,我校27名同学分获一二等奖。在2010和2011 “天泰杯”青岛市中小学生寒假作文大赛中,学生参赛人数最多,获奖率最高,学校均获最佳组织单位奖。在2009和2010年青岛教研室组织的“七彩杯”语文才艺大赛中,我校共有7人获一等奖,18人获二等奖,35人获三等奖。

2、教师研究氛围空前浓厚起来。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教学研究的热情,老师们按照“实践探索——总结反思——提炼升华——实践创新”的思路,在教学中创新研究,在研究中促进教学,有力地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学校还分阶段进行了习作教学案例和“日记小做法”征集,引导老师们将实践中发生的有价值的故事和自己的创新做法记录下来,认真反思和感悟,更好地指导自己的研究工作。其中,侯瑞珍老师的《我学会的一项本领》,王秀梅老师的《怎样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日记可以这样写》,张云鹏老师的《作文可以这样写》分别发表在《小学作文创新教学》《当代小学生》和《山东教育》上。

3、初步探索出一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作文指导教学模式。

通过课题实验,我校探索出“一句话日记——一段话日记——作文版日记”的作文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率。学校于2007年11月29日召开了胶南市习作教学研讨会,在2007年11月青岛市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进行了《十年磨一剑——中高年级习作指导探索》的经验交流,得到了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

课题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存在一些困惑,如:如何对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综合测评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入等,有待于我们以后继续深化研究探讨。

第三篇:以日记为载体作文探索小结四

日记为载体,增加学生素材积累

以日记为载体的亲情体验作文的研究已进行了一学期年。我们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研究载体,深入学习,统一思想,大胆探索,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一、运用课堂,注重实效

1、课内体验。

活动类作文指导方法为,在课前开展一项活动,活动中学生有了深刻的体验,然后及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回顾活动,引导表达。

2、想像体验

这类作文指导课是通过课堂上的想象来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有效指导作文。《虚幻的情境 浓浓的亲情》一课作文指导是其中较为典型的课例。教师通过语言渲染将学生带入一个虚拟的情境中,让学生在生死关头选择自己和七人的生死。在这种想像体验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被唤醒,获取了真实的体验,激发了表达的欲望。这类作文指导也在研究之中。

通过作文指导,学生的作文水平亦有了很大进步。

二、分析研究,探索体验作文指导教学规律

经过实实在在地深入研究,我们获取了大量的感性经验。那么,如何将感性经验上升为理论,得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成果。于是,课题组进行了分析研究,努力探索体验作文指导教学规律,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

1、作前,激活表达欲望

当学生对某件事物产生表达欲望,不吐不快时,作文才能够成为一种需要,一种自觉行为。如果没有表达的愿望,就让学生表达,既使表达出来,质量也不不高。正如赞可夫所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体验作文指导教学核心在于一个“体验”,在作文指导之前,务必设法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形成作前体验,产生表达的动机。

2、作中,引导及时表达在学生形成了深切的体验时指导学生表达,要注意七点:

(1)、引导要及时。

当学生体验最为深刻时,及时引导表达。如果不及时引导,待到学生淡忘之时,再怎样引导,学生表达的效果皆不佳。

(2)、引导要有针对性。

作文指导万不可空泛地讲作文技巧,空洞的技巧讲解对学生的作文帮助不大。指导时要针对学生具体的体验,有针对性地点拨引导,以体验为“抓手”,引导表达。

课内体验的作文指导方法为,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进行一次富有趣味的小活动,如实验、游戏、比赛等,以激活学生的体验。当学生获取了真切体验之时,在指导学生口述作文,指导表达准确、具体。然后书面作文,二次修改,最后誊写成文。

课内体验主要分为课内实验和课内活动两种。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认真地研究,课前认真设计教案,亲自执教作文指导课。在大量的课例当中,有一些典型的优秀作文指导教学案例。在学生体验最为深刻之时,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口头表达,引导学生表达具体,引导准确使用词语,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语言、表情等表述所见所感。此时,学生往往语句流畅,妙语连珠,大有“有话要说,不吐不快”之感。在学生口头表达的基础上,老师再让学生书面表达,进行二次修改,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活动作文课方面,这些作文指导课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一次有趣的小比赛或小活动,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在参与中引导观察,获取真切体验,继而指导学生表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外体验

这类作文指导课,主要为活动和叙事两种。

(3)、引导表达具体。

虽然学生有了真切体验,然而由于他们的观察还比较模糊,对事物的认识较粗浅,表达容易空泛。所以要引导学生将体验表达具体。

(4)、引导表达准确,生动。

作文课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所以作文指导时,重点要在疏通语句上下功夫,让学生表达通顺,准确、生动地遣词造句,只有这样,作文课才能收到真实效果。

(5)、尊重个性化语言。

指导时,不要让“一种声音掩盖了一切”。尤其是教师不要让自己的语言替代了学生的表达。倡导个性化表达对那些富于个性化的语言要大加赞赏,鼓励同学们努力说“自己的话”。

(6)、渗透作文技巧。

虽然空洞的作文技巧讲解对学生习作的作用不大,但并不否定讲解作文技巧的作用。在具体的引导中相机渗透作文技巧,让学生领悟,对学生作文水平很有帮助。尤其是对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指导更需要相机渗透。

(7)、自由书面作文。

在学生口头表达之后,则鼓励学生不拘形式自由书面写作,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信心,生发个性化语言。

第四篇: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研究

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研究”的阶段小结

金鸡滩镇中心小学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难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们,并制约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假话连篇,缺乏生活经验,没有了自己的主张,写出的东西严重脱离生活实际。于是我们课题组成员努力做了以下工作:

(一)走进生活,丰富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个不停”。在生活作文的研究中,我们希望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1、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作文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的方法。在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的同时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留心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日月星空„„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2、组织学生参与生活。

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如进行记事作文的训练时,可以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作文。

3、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我打算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

(二)描绘生活,谱写生活

1、从点切入,夯实基础小学生作文,往往对客观事物描摹得不够具体,不够真切.而单项素描,是小学生作文十分重要的写作基础训练。基本功练得好,学生写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运笔自如。因此我打算首先强化学生的单项素描,指导学生运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对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动作等多方面的特点进行形象地描绘,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通过训练,希望学生练就基本功,为作文综合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分线入轨,掌握写法小学生习作,无非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写好这类文章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写法,把握规律。比如,写人可通过一件事写人,可通过几件事写人;可表现人物一方面的特点,可表现人物几方面的特点。为了表现人物的特点,必须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特点;必须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我打算结合范文剖析让学生掌握这些写法,并让学生从读写中领悟。

3、全面拓展,自由倾吐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表达方法之后,我们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受课本的要求限制,不为教师的指定所左右,题目可自拟,体裁可自定,内容可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三)创造生活,展示新天地

1、看物联想。小学生想象力往往是随着外界事物刺激而引发的,具有无意性。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作文课上,我打算有意识出示几件小物件,给学生直观刺激。引导他们看物件,想联系,构环节,写成文。

2、动手创作。我计划组织学生开展小制作竞赛,让学生联系生活的一些具体现象和问题,开展动手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大胆地发挥创造才能,并引导学生把构想的过程和实践经过通过语言文字表述出来,从而升华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设计生活。让学生假设自己是未来的老师、厂长、医生、工人„„去设计符合自己愿望和理想的社会、生活、职业、工作、成果。

(四)改变评价机制。

1、评语生活化。作文评语是老师批改的主要阵地,是师生交流的另一片净土,起着独到的催化作用。传统的“中心突出,详略得当,语句通顺”已让学生感到厌倦。实践证明,生活化的评语学生不但乐于接受,而且兴趣极高,也给学生留下了自我创造、修改的空间,因此我打算努力使自己的评语生活化。

2、批阅方式生活化。由教师的单一批阅转变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开放性批阅。如:教师点评、家长点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各种形式。

第五篇:小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一、选题的原因、研究价值及研究的理论支持

语文是一门最有内蕴和思想的、最有灵气和诗意的学科。同时,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课本即生活的记录,教学即生活的阐释,阅读即生活的体验,作文即生活的再现。回归生活,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但综观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这一重要理念并未得到全面真正落实。时下校园流行这样一首打油诗:“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脱离生活的教学方法,使本可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变得枯燥、单调、机械;无论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是老师的教学活动,都失去了应有的创造性和生命活力。因此,如何从学生的个人生活和现实存在出发,探索一种符合学生语言与思维发展规律的教学途径,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同时也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做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致力于使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化语文”、“语文生活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指导我们研究语文生活化的基础,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生活即教育”的倡导者、实践者,他的“教育生活”论,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更充分的理论指导,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从做中学!” 等教育观点给我们的研究提供更广泛的理论支持。二:概念界定

“生活化”即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语文生活化教学”是指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方式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它包括三层意义:

(一)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即教学目标不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地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能力,和适应未来生活的基本素质。

(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即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

(三)教学活动方式生活化。即教学活动是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的生活过程。教学生活化的学生主体,关注学生需要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既学到知识,而且语文素养得到主动发展。

一、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一)教师方面

通过课题研究努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教师努力研究改进传统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加强学科与生活的联系,使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评价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生方面

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施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真正做到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主动发展。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让语文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三)创设以语文环境为基础的新的教学体系。

通过课题研究的探讨,得出一些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建议,为教师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并积极推广到其他学科中去,为其他学科的课堂生活化教学提供宝贵经验,促进教师教学的提高。研究内容: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对学生生活积累和学生生活实践进行研究。全面实施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研究,改进课堂教学,压缩语文课文的教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要让学生走出狭窄的课堂天地,融入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中去吸收养料,培养学生自己吸收文化并能灵活运用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使他们懂得“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的道理。最终走出狭窄的课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二)构建以语文活动和语文环境为双翼的新的语文教学体系,实施“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应该强化语文课外阅读和其他课外活动,沟通语文教学同其他各科教学,语文教育和学校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创设良好的语文环境,构建一个开放性的语文教学新体系。创新之处:

新课标强调,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的舞台;不只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学习的场所,发展自我的场所。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创设生活化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的语文课堂。

1、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通过课题研究,得出一些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建议,为教师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教师教学的提高,创设一批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秀课例,培养一支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语文骨干教师队伍。

2、通过课题研究可形成语文生活化课堂教学的一般操作策略。3.通过课题研究,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过程 研究思路:

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以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为主,以文献研究和经验总结研究为辅。在每阶段的研究中经历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过程,我们针对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以及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及时调整课题研究的工作步骤和方法,扎实稳妥地推进课题研究进程,做到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内容,制定个性研究方案,通过学生实践情况进行分析,边实践、边研究,并将经验总结、记录,形成有价值的文字。

2、文献法:广泛收集整理文献资料,查阅各类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如经典书籍,名人格言,以及课程标准,探究我校课堂教学上存在的脱离生活及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问题的方法。

3、经验总结法:总结前人在语文课堂生活化问题研究上的方法及课题实施中的成功经验,整理出课题研究的成功案例。

4、个案研究法:结合课题研究目标,引导教师从学情实际出发,进行有效指导。充分利用好每一个案例,为课题研究提供有效依据。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为酝酿准备期(2015年3月——2015年4月)

筹建课题组,明确各人的分工和职责,制定课题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并进行论证。加强理论学习,学习语文生活化的有关理论,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为开展“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研究”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人员分工:共同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

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2015年5月——2015年12月)

① 以“研究课堂生活化的方法”为契机,促进教师生活化意识的初步形成。

② 以教材为基础,挖掘教材包含的生活化资源,形成语文教材生活化的教学设计或案例。

③ 进行阶段性总结,查找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后面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员分工:共同研究语文课堂生活化的案例。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2016年1月——2016年3月)

1、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2、完成结题报告。

课题的研究成果包括撰写研究报告、科研论文、教学案例等。人员分工:总结课题研究具体情况,撰写研究报告、科研论文、教学案例,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下载以日记为载体的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日记为载体的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小记者活动引领作文生活化的教学研究

    以小记者活动引领作文生活化的教学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研究背景及价值 研究背景: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作文课上,往往是教师语言车载船装,费尽心思,但学生的作文依然......

    让日记为作文“减负”

    让日记为作文“减负”说到作文,绝大多数学生都感到很头疼。该怎么办?我认为较好的方法是----记日记,它能使写作文变得更轻松。 先谈谈作文难写的原因:1、觉得找不到内容写,胡编乱......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语文资源网(小学版):人教版、苏教版、鄂教版、冀教版、沪教版、西师版、北师版资料库 免费·系列·全面·实用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

    民情日记为联系户出谋划策

    为联系户出谋划策 2012年10月1日星期一多云今天是国庆节的第一天,也是中秋节后的第二天,随着大春粮食收割进入尾声,许多农户开始谋划怎么在农闲时节搞点副业,增加些收入,联系点的......

    《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工作报告

    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 研究工作报告 莱西市院上中心小学课题组 2006年3月开始,我校在市教科所和镇教委普教办领导的指导下,......

    以游记为话题的作文400字(精选合集)

    以游记为话题的作文400字(精选5篇)相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特别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义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更有利于形象思维的涌动。如何写话题作文......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阶段性(合集)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工作总结 佳芦镇申家湾小学课题组 一、研究目标: (一)教师方面 让教师努力研究改进传统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柏玉娟2011.10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研究》课题,已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立项(立项编号是*****)。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