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祖庆定老师 核心观点
语文教学核心观点:
语文教师老师,要有“我就是语文,语文就是我”的胆识与勇气。建设有意义的语文课程,远比上好一节语文课重要得多。课程资源无处不在,但需要有慧心的人去发现并开掘的。语文教师,要有敏锐的语文意识,在生活中睁大一双“语文的眼睛”,发现一切可以用作语文学习的因子,并加以合理开发,那么很多看起来和语文无关的东西,都可以成为语文学习的资源。开发课程的过程中,尽量要考虑“经济学”,即花最少的精力物力人力,做语文该做的事,让教学回归本体,发挥最大的教学效能。
非连续性文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却一直没有进入儿童的语文课堂。修订版语文课标的出台,给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以一席之地。因此,如何合理开发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让儿童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提取信息,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本节课设计核心理念
非连续性文本是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新增内容,属于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文本供教学及阅读监测。借鉴国际阅读测试各类非连续性文本题型,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界定,我将“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本体性”,概括成一句话,即是:信息的提取与运用:从图表及视频阅读中获取信息,从各类文本联系中筛选信息,在语言实践中运用信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节课教学中,我试图渗透以下非连续性文本阅写策略。
1.提取信息的策略
阅读图表的能力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核心能力。图表构思精巧,表述简洁,信息量丰富,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是现代人非常重要的一种阅读能力。此外,让学生课前查阅海量信息,以及课堂上多次呈现视频,这些形式多样的广义非连续性文本,带给学生多元的信息。海量信息的呈现,让孩子们将非连续性文本语言有效地转化成书面语言,试图实现“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发现资料之间的联系,这是这节课的主导目标。2.筛选信息的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提供的信息常常有重要和不重要之分,教师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加以分辨。本节课教学的后半段,教师创设“给地球新生儿写信”的情境,让儿童在海量的非连续性文本中,根据需要,选择最合适的信息,这一步主要是进行信息筛选训练。
3.统整与运用信息的策略
自媒体时代,信息大量以碎片状呈现,如何有效地整合并利用这些信息,无疑将成为网络时代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这也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重大价值所在。本节课教学,试图用写信的方式,让学生整合各类信息,并将信息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传递给读者。这既是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检测,又是对信息加工处理和灵活运用能力的考量。同时,这样的设计,也试图打通生活和教学的边界,让语文更多地融入到生活实践中来。
第二篇:张祖庆老师《致地球新生儿》课堂实录
《致地球新生儿》教学实录
——非连续性文本群读写互动(千课万人新版)
漫画入课
感知地球之殇
师:同学们,有一个主持人,他的脸特别长,喜欢搞怪,经常会给出一些提示,让嘉宾猜一猜,他是谁啊?
生(大声):李咏。
师:现在张老师要模仿李咏,陆续出现一些图片片段,你们要大胆猜一猜,可能是什么。要大胆联想哦,猜错了不罚款(教师分五次出示下图,让学生猜测图画可能画的是什么,现场气氛活跃)。
师:同学们,看完整幅图,我们才明白,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对吗?这么有意思的漫画,我想它应该有一个不错的题目!你想给它取一个什么题目?
生:最后一株幼苗。
师:有一点点伤感。
生:最后一个生命。
师:有了一点希望。
生:最后一丝挣扎。
生:最后一抹绿色。
师:大家的题目都出得很好。但是,漫画家原来的题目是什么呢?无题,他觉得只有这个题目,才能表达他当时的想法。所以用了《无题》。但以后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想不出题目,千万别用“无题”两个字,那会让老师无语的。上课!
第一板块
图片引路
诱发阅读期待
师:请继续看图片(依次出示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邓小平、奥巴马、爱因斯坦,说说这些人能登上《时代周刊》的理由。)
师小结:邓小平两次入选,奥马巴两次入选,爱因斯坦一次入选。同学们,接下来再看一个人物(出示《时代周刊》)
师:这个地球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地球图片有什么不一样?濒危的地球封面照),它是谁?
生:地球。
来,你说。
生:这个地球上面都裂开了,都干涸了。
生:那上面有一些土黄色的斑纹,而不是富有生命力的绿色,师:斑斑驳驳,垂死挣扎的地球,《时代周刊》在1988年,将“风云人物”授予濒危的地球。此时,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生:为什么地球会变成这样?
生:人类对地球到底做了什么?
生:前面三个是人,而地球本身不是一个人,它为什么会被评为“风云人物”?
师:是的,同学们,《时代周刊》一般风云人物都是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而现在却把地球评为风云人物,究竟是为什么?我们到另外一张图片上去找原因。
第二板块 合作探究 寻找“地球杀手”
师:德国一位科普作家写了一本书,书名是《我们的地球》。这本书最后一章的最后一页是这样的——(出示图片)
师:请你静静地阅读图片和文字,想一想,《时代周刊》组委会为什么要把地球评为风云人物?
生: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无私地为我们提供矿产资源和自然资源,但是现在人类过度开采,导致她已经千疮百孔。评地球为风云人物,是为了呼吁人们赶快觉悟,不要把不我们唯一的家园毁了。
师:把你说的浓缩成一句话,就是“地球遭受伤害,呼吁人们保护它”。还有其他理由吗?
生:地球就是人类的母亲,为人类做出这么多贡献,但是人类却这样掠夺地球上所有的东西,让自己的母亲千疮百孔,流落到这种地步。
师:不是流落,是“沦落”到这种地步。同学们,时代周刊的组委会用这样极端的方式,试图唤醒人们。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让这个可爱的地球,变得如此憔悴、如此的千疮百孔?地球的头号杀手,究竟是谁呢?细读图文,统整我们以前学过的《只有一个地球》、《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以及同学们收集到相关传媒资讯和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综合思考,小组合作,评选地球头号杀手。
(出示下图,学生看图、思考,做记录。)
师:接下来,我们小组合作推选“地球头号杀手”。看学习流程:第一步,各自交流自己的观点,说清理由。第二,理由最充分的,或多个同学推荐的,就作为你们组的观点。第三,派一个动笔速度快的同学,记关键词,把理由填在这些地方(指着图中的方框),这个椭圆填人们对地球伤害的行为,这些方框里,填一个关键词,比如有的同学在椭圆里填工业污染,他认为工业污染会导致酸雨,这个方框内就填“酸雨”两个字。最后将请各组派代表来发布学习成果。学习时间五分钟。
(五分钟后,请一小组上台发布)
师:其他同学听好了,他们组在发布自己的研究成果的时候,你们要注意倾听,他们讲了哪些方面的理由,等他们讲完之后,你如果有补充可以举手,有不明白的,可以质疑。清楚了吗?
生:我们组认为,地球头号杀手是工业废气。工业废气能导致酸雨,臭氧层破坏。
师:我不希望你汇报成果的时候,只把提纲读一遍,要把酸雨会导致地球哪些伤害说具体。其他组员做好准备,当他有困难的时候,你们要挺身而出,明白吗?开始!你挑自己最拿手的先讲。
生:工业废气能导致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就是地球上的一些温室气体,能吸收太阳散发出来的能量,再把它转热,然后,这使地球成为了一个差不多像是蔬菜大棚的东西。
师:这个像蔬菜大棚的东西有什么危害?
生:这个东西会导致冰川融化,冰川里有很多原始致命的病毒,这些病毒能导致疾病流传,以致现在人类没有抵抗这种病毒的能力。
师:也就是说恐龙时代、远古时代患的病有可能会传染到我们现代人,是不是?(生点头)太可怕了!冰川融化,仅仅带来远古时代的疾病吗?更为严重的是什么?
生:冰川融化会导致大量的冰化成水,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的城市就会被海水淹没,会导致酸雨,酸雨里面有些有毒物质,能使一些农作物死亡,还会导致臭氧层破坏。
师:臭氧层破坏还会带来紫外线辐射的增强,人类容易得皮肤癌,是不是?(生点头)好,谢谢这位同学精彩的讲解!掌声!
生:我还有补充。工业废气可以形成雾霾,雾霾可以使我们身边的空气质量急剧下降,如果雾霾越来越多的话,可以使我们窒息而死„„嗯,看刚才那张图片。
(师协助播放)
生:中国因空气污染而死亡的人数差不多是全球的三分之一还多一点。
师:右边这个图呢?
生:这个是全球所有人的年龄总和有7600万年,但是我们所有中国人致死所有的年数加起来共2500万年。
师:张老师帮你稍稍更正一下,健康生命年损失,就是本来可以活到88岁,现在因为空气质量差,只活到77岁。所有人损失的这些生命总和叫健康生命年总的损失。也就是,中国的损失,接近全球的三分之一。谢谢!(一生举手)你还有什么新的观点?
生:工业废气使得生物变异,地球上的一些物种有些灭绝,有些变异。
师:生物会变异,我们人类也可能会变异,这太可怕了!
师:我们看到,在同学的合作学习下,工业废气,带给地球的伤害,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和可怕的后果。工业废气,咱们不再补充。有没有一个小组,选的不是工业废气的?
生:我们小组评定的地球头号杀手是交通污染。交通污染危害很大。汽车尾气会导致空气被污染,人们吸多了被污染的空气以后,就会引发疾病。过度开车导致过度使用石油,石油如果全部被提取完的话,到那时地球就会面临着一些生态灾难。交通污染还会导致心情急躁„„
师(打断):为什么交通污染会导致心情急躁?心情急躁跟这个地球有什么关系?
生:交通污染是要开非常多的车才导致的,所有车都上路的话,会导致堵车,堵车心情肯定会急躁。堵车就会一直停在一个地方,造成人力资源损失。
师:会思考、多角度创意的思维!掌声感谢这位同学!同学们,也许有的同学会觉得,地球的头号杀手,不仅仅只是这些,还会有很多很多。比如森林滥砍滥伐,比如畜牧,比如水污染,等等等等。那么究竟谁应该被评为地球的头号杀手呢?你觉得谁?(生小声说:人类)大声说!
生(齐):人类。
师:是的,就是人自己伤害了自己生存的环境。(板书:人)
第三板块 资讯统整 致地球新生儿
师:同学们,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这个资源有限的地球,人口在猛增。请看这幅统计图,你发现了人口增长的规律了吗?谁发现了?你说。
生:我发现人口增长的数量越来越快。
师:数量越来越快。在1974年以前的将近1000年的时间里,人类只增长了20亿,而此后每十年到十三年,增长了10亿。到了2013年,人类更是超过了70亿大关。人,才是地球真正的头号杀手。于是,很多有识之士坐不住了,他们呼吁,他们倡议,他们行动,于是,有了这样一个又一个跟保护地球相关的节日。请看——
师:有一个科普作家,叫艾萨克.阿西莫夫,他居然异想天开地给地球上刚刚诞 生的一名新生儿写了一封信——《给地球新生儿的一封信》。张老师有一天读到了这样的信,觉得真有意思。(短暂的停顿)你觉得地球新生儿读得懂这封信吗?(生摇头)那么谁可以读得懂?(生说:新生儿母亲)对!你觉得,如果我们也来写这封信的话,把哪一些内容写进去,或者怎么写,地球新生儿的父母,他们会心被刺痛?来,这位同学!
生:开头先要写得亲切一点。
师:也就是说,先写一些小的事情,慢慢地拉家常开始,然后再引入到大话题当中,不然,孩子看不懂,大人也看不懂,是不是?好。还有谁有什么建议?
生:我觉得可以从刚刚上课的那幅图写起,如果再这样滥用资源的话,世界会变得十分的可怕,让人类自己去醒悟。
师:你的意思是写的时候要触及心灵,是不是?这个同学讲得很好,从现状入手,再写后果,充分展开,触及人的内心,让人类自己醒悟。
生:先从人类自己写起,如果再这样下去,会受到什么伤害,心里有刺痛,才会觉悟,然后再写还会危害到别人。
师:好,从自己写起,再写到别人,是不是?当然,我们还可以给他写一写今后生活的建议,行动的建议。刚才这位同学说,开头我们要招呼一下同学们,大家看,在信的开头,先介绍一下自己是谁,我们欢迎这位新生儿的诞生;然后,重点把现状与后果这一块展开——我们的地球正在遭受怎样的伤害,这样遭受伤害之后的后果是什么?最后写一写行动建议。这样,这封信,就变得有条有理了。是不是?(生点头)
师:那么,关键是,怎么样让地球新生儿父母内心受到触动呢?我们刚才学习的,其实都是有用的。我们要学会整合信息。把这堂课当中学到的,以前学到的课文的信息——《只有一个地球》、《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等可以用的信息整合进去。还可以将报纸上,电视上,视频当中,读到的,整合进去。不要面面俱到,选取其中的一两个点,开始。
(学生开始写信,师提醒)
师:注意啊,你写信的对象是地球上刚刚诞生的婴儿。不要太术语话了,术语话的东西,不要出现太多。注意,动笔的速度快一点,时间掐得很严格的啊!
(继续巡视,并适当提醒)
师: 自己课外摘录的资料可以用的,把它用进来,同学们黑板上讨论的要点把它用进来。这份统计图表你觉得可用的,也把它用进来。要时时记着,借助有价值的课外信息,让自己的信写得更有力量。
(12分钟后)
师:如果有同学写好了,请你对照这个(1.信的片段整合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2.哪些地方能触动新生儿父母的心?),自己检查的镜子,认真修改。
第四板块 分享交流
砥砺言语智慧
师:同学们,请放下笔,我们来听一听其他同学是怎么写的,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师(请一生上台):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信反扣过来,抬起头来,看着台上的同学,认真倾听,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出示)
1.信的片段整合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2.哪些地方能触动新生儿父母的心?
生:刚刚降临在世界上的新生儿:你好!我是中国杭州采荷一小六(4)班的一名学生,首先欢迎你来到这个世界。可是你知道吗?地球在你的眼里可能很庞大,但是,她的资源是有限的,这里的资源是来之不易的。
师:她这句话是从哪里来的?借用了哪个地方的形式?你说。
生:《只有一个地球》。
师:话用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开头一段,很好。接着。
生:请你记住:地球上的水是有限的,请你一定要节约用水。某家报社说,珍惜水资源,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是你的眼泪。
师:这是一个公益广告曾经说过,这里请你改一下。再往下读。
生:请你记住,地球上的树是有限的,请你不要浪费纸张。你知道吗?世界上每一个小时,就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树林消失。
师:停。如果我是世界新生儿的父母的话,我也许不明白,为什么世界上每一个小时,就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小的树林消失了。如果加哪一句就把这个意思表达清楚了?
生:你知道吗?因为人类随意砍伐树木,浪费纸张,现在世界上每一小时,便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小的树林消失。
师:我明白了。如果你加上请你不要浪费纸张,因为纸是用树木做的,你知道吗?加这句就清楚了,对不对,好,往下。
生:请你记住,地球上纯净的空气也是有限的,现在的废气污染十分严重,中国因空气污染早死的人数达到了120万,占世界早死人数的三分之一,如果你每天呼吸的空气就是这样低质量,那么就太可怕了。
师:如果我写的话,那么„„你们觉得哪句会更好?
生:那么„„就可以知道还有很多种就是对地球造成破坏的原因以及地球上有限的资源,一是不会啰嗦,二是让人感觉意味很深长。
师:写完了是不是?好,来评价一下,你觉得这位同学文章最大的亮点在哪里?对,找这两条标准。来!
生:她这里有很多传媒的信息来结合自己的文章,使文章更加准确,打动人心。
师:尤其是空气质量污染,导致早死的这个资讯,她为什么没有把这个表格全部搬上去呢?表格搬上去也许不太清晰,转换成自己的文字。每天都有一个足球场消失,这个资讯你是从哪里看来的?
生:这是从同学那里看来的。
师:从同学那里获取资讯,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途径。好,现在张老师要跟同学们分享的是,这个同学抓住“有限”两个字,先总写“地球资源有限”,再写水资源、树资源、空气资源的有限,真好。而且她学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演讲词的方式,一唱三叹,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得非常棒。掌声,感谢这位同学。
(第二位学生分享与交流略)
第五板块 多方连结
彰显现实意义
师:我巡视了几圈,发现还有很多同学写得很棒,但是我们时间资源也是有限的,珍惜资源,当从珍惜时间资源开始。同学们,运用有价值的信息来增强我们文章的表现力,运用一些能够表达情感的语言,触动我们细腻的心,这样你的信就写得更棒。但是,我们说,我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都在不断地变化,当我们有一天忽然看到一个更棒的信息时,我们的心可能会为之一震:呀!如果把这个内容写进去的话,我的信就写得更棒了!接下来,张老师要与大家分享一个震撼人心的视频,请拿起笔,在空白纸上快速记录视频中的关键词、数据、事实,以不影响自己观看为唯一的原则,当你来不及记就滑过去。好不好?(播放电影纪录片《家园》片段,全长约4分钟。视频呈现了一幕幕人类破坏地球的惨不忍睹的画面:大气污染,死鱼漂浮,水源匮乏,粮食浪费,冰川融化,难民迁徙„„每幅画面下方,都有相应的触目惊心的数据。学生观看的过程中,不断记录,表情凝重。看后,教师师让学生把视频中一些最能触动心灵的句子,加到刚才写的信中。)师:来,把刚才看到的视频中的触目惊心的画面或事实,加到你的信中。你最想加哪一句?
生:在这些年冰盖厚度比40亿年前减少了40%。
生:在未来会有10亿人喝不到干净的水。
生:预计到2050年将会有2亿人沦为气候难民。„„
师:同学们,这一个又一个触目惊心的数据,一幅又一幅惨不忍睹的画面,让我们的心为之颤动.我们把这些画面,这些事实、这些数据写到你的信当中去的话,地球新生儿父母的心将会更加刺痛。40年前,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正是带着这种沉痛的心情,写下了这样一封信:(师深情诵读艾萨克.阿西莫夫《给地球新生儿的一封信》)
嗨,欢迎你,孩子!你成为这个世界的第40亿个人。在这颗星球上,这意味着有多少个我们呢?40亿个!
地球现在存在能源危机,气候正在变坏,我们的工业文明制造了各种各样促使环境破坏的污染,他们毒坏土壤和海洋,从而一点点地毁灭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我希望,通过聪明的操作,我们能狗使用一项更为先进的技术来预防和消除污染,发展无污染工业,保持大自然的美丽,保持空气、水、土壤的清洁和纯净。我们能够学会保护世界上的有限资源更为合理地分配我们拥有的资源,从而使更多的人享受舒适和安宁。在一个更加快乐的世界里,核战争威胁可能消失,新的能源将得到开发。如果真的会如此,那么,我欢迎你来到我们这个世界。
师:请同学拿起笔,在这封信的末尾写一句表达你此时心情,或者向全人类呼吁的话。在这封信的末尾写一句到两句。写好的同学请举手示意。先在心里轻轻读读:你这句话有力量吗?你这句话引人深思吗?它足以表达你比刻的情感吗?来,请把你此刻最想说的话读出来。
生:我们一生只有一个生物,一个地球母亲,没了她,我们何去何从?
师:只有一个母亲!
生:只有一个地球,孩子,时刻保护她。
生:此时我的心是沉痛的。人类呀,希望几十年后饥饿、走投无路、衣裳褴褛的不是你们,也不是地球。
师:多好的劝告,多好的警示呀!
生: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我深知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师:借用《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话,来表达此刻的心情。
生:让我们还地球一片葱郁的森林,还地球一片纯洁的蓝天。
师:加一个“吧”会更好。
生:只有一个地球,当我们破坏地球时,你在毁灭地球。
师:毁灭地球就是毁灭自己。
生:地球污染日益恶化,人类该何去何从?我们这个地球已经再也受不起磨难了。
师:伤不起啊!
生:地球是我们的母亲,降临在地球身上的事情终有一天会降临在我们身上。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师:你把这句话再大声读一遍。
生:地球是我们的母亲,降临在地球身上的事情终有一天会降临在我们身上。
师:把这句话写在黑板的右面,写得大一点。再请两位同学。
生:地球,这个人类的母亲,因为她的孩子——人类不断破坏她的环境,打击她,她已经不堪重负了。
师:不孝子孙啊!同学们,此时此刻,也许你忧心,你焦虑,你伤感,你难过,你悲痛,但是,但是请不要绝望,因为很多人已经觉醒了,至少在场的我们已经觉醒了,很多有识之士他们也觉醒了。最后,我想我们再来看一个视频,也许你从中找到了希望,你的心也许不再如此沉重。
(播放电影纪录片《家园》片段,约2分钟,字幕如下:
我在冰岛见到过利用地热资源的发电厂,我见到过躺在海中的“海鳗”利用海浪的能量来发电;我在丹麦海岸见过风力发电站,它可以生产该国20%的电力;美国,中国,印度,德国和西班牙是再生能源的最大投资者,他们已经提供了二百五十万工作岗位。地球上哪里会没有风?
我见过太阳下烤炙的广阔沙漠,地球上的一切都互相关连,而地球又跟它的能量源头——太阳有关系。人类可否像植物一样捕捉太阳的能量?每小时,太阳投向地球的能量相当全人类一年的消耗。只有地球存在,太阳的能量就会取之不尽,我们要做的是停钻地球把目光移到天空,我们要学会栽培太阳。是该团结一心的时候了,重要的不是消失了什么,而是我们现在拥有的,我们仍然拥有半个世界的树林,数以千计的河流,湖泊和冰川及数以千计的生物物种。我们知道有什么解决方法,我们都有力量去改变世界,那我们还在等什么呢?)
师:同学们,是到了该行动起来的时候了,拯救人类家园的只有人类自己呀!除了我们,没有人可以拯救我们。让我们再读这句话,起。(指黑板板书)
生:地球是我们的母亲,降临在地球身上的事情终有一天会降临在我们身上。
师:(及时修改学生的错别字:临)一起再读。地球是我们的母亲„„预备起——
生:地球是我们的母亲,降临在地球身上的事情终有一天会降临在我们身上。
师:回去之后,好好地去读一读阿西莫夫《写给地球新生儿的信》,把我们的信补充完整。阅读书籍、电影,整合有价值的资讯,让这封信做到有条理,有理有据,触动人心。
师:信写了之后,我们把它寄出去。寄给谁呢?
师:找附近的妇产科医院。让妇产科的护士,把这封信,连同新生儿,一起交到他的父母手里。新生儿的父母一定会很认真地阅读。我们的力量是微小的,但当更多的人加入到队伍当中来的时候,微小的力量就可以改变这个世界。我期待着!下课!
第三篇:张祖庆特级教师上
张祖庆特级教师上《詹天佑》教学实录
一、初读课文,整体认识詹天佑
(课前让学生听成龙的《真心英雄》,由成龙引出2003感动中国人物,和学生聊感动中国人物——包括人物事迹、颁奖盛况、颁奖词等)
师:刚才我们聊了“2003感动中国人物”这个话题,重温了2003年让我们感动的十种精神,领略了十个让我们肃然起敬的人物的风采,我们的灵魂又一次经受了洗礼。其实,不仅2003年,每一年,每一个时代都有感动我们,感动中国的人物。如果我们把视野投向整个20世纪,一定会有更多感动中国的人和事。在你的心目中,哪些人可以被评为“感动中国世纪人物”呢?
生:(自由发言,有的说容国团,有的说黄继光,有的说***,有的说孙中山,有的说钱学森„„)
师:大家刚才谈了很多心目中感动20世纪中国的人物,各有各的充分理由。有这样一个人,虽然他离我们的年代比较久远,但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他,他就是——詹天佑(板书)。(深情地叙述)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都深深怀念的名字,让我们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
生:齐读课题。
师: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都肃然起敬的名字,让我们崇敬地呼唤他的名字:
生:齐读课题。
师: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都扬眉吐气的名字,让我们自豪地呼唤他的名字。
生:齐读课题。
师:每一次读《詹天佑》这篇课文,老师总一次次被强烈地震憾着,在我的心目中,詹天佑可以当之无愧地被评为感动20世纪中国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詹天佑,认识詹天佑,请大家先看录像(詹天佑生平事迹简介和修筑京张铁路简况)。
师:谁来说说从刚才的录像中,了解到了什么?
生:(回答略)
师:刚才,我们只是很粗略地了解了詹天佑,这样笼统的认识,还不能足以说明詹天佑可以被评为感动中国20世纪人物。就让我们通过读课文,与詹天佑近距离接触,充分领略詹天佑的风采吧!请大家入情入境地读,读到感动处,可以圈圈画画,反复朗读。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大家刚才读得非常投入,谁来说说詹天佑以什么感动了中国?
生:(有的说以爱国感动中国,有的说以杰出感动中国,有的说以严谨的工作作风感动中国,有的说以以身作则感动中国,有的说以无畏的勇气感动中国,有的说以超群的智慧感动中国„„)
二、品读感悟,全面认识詹天佑
师:刚才同学们从不同侧面概括了詹天佑的令人感动的方方面面。下面就让我们细细地品读课文,从字里行间与詹天佑零距离接触,一边读一边感悟:詹天佑的哪些言行感动了今天的我们?屏幕出示:
学习任务:一边读一边感悟:詹天佑的哪些言行感动了今天的我们?
学习建议:抓事例体会,抓句段朗读,画图或演示。
友情提醒:第四自然段以体会和朗读为主;第五自然段以画施工图为主;第六自然段以模拟演示为主。
师:请同学快速找到直接写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那一部分内容,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感悟,先自己学习,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这一部分过程从略,第四自然段以学生谈体会和朗读为主,引导学生从以身作则、不畏艰险、工作作风严谨、爱国几个方面理解他的令人感动的言行。老师重点指导朗读,通过范读设境,想象移情,多元解读,读出詹天佑的令人感动之处。朗读指导举例如下)
片段1: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之类的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把自己感悟到的充分表达出来?
生:读(声音有些稚嫩)
师:呵呵,这是少年詹天佑!(笑)读得再老成一些,这时候詹天佑已经四十多岁了。
生:读(声音太成人化)
师:这詹天佑太严肃了哦,请个同学再读读,注意“勉励”这个词。
生:读(读得比较好)
师:你就是詹天佑!同学们,詹天佑只是一次两次对工程人员这样说的吗?(生答不是)我们可以想象:在施工动员会上,詹天佑面对着所有的铁路建设者,慷慨激昂地勉励工程人员——
生:齐读“我们的工作„„”
师:看到有些工程人员偶尔粗心,施工质量不是很高,詹天佑语重心长地勉励工程人员——
生:齐读“我们的工作„„”
师:极个别工程人员因为条件艰苦,消极怠工,詹天佑严厉而又恳切地勉励工程人员——
生:齐读“我们的工作„„”
片段2: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师:如果强调这是中国人修的铁路,怎么读?
生:读„„
师:如果强调这是第一条铁路,该怎么读?
生:读„„
师:如果强调詹天佑的坚定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决心,该怎么读?
生:读„„
师;如果强调修不好铁路的后果,该怎么读?
生:读„„
师:同学们,理解的角度不一样,朗读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你认为怎样读最能表现詹天佑的爱国情怀,你就怎样读!请大家自由读这一句话。
片段3: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翻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师:请大家谈谈,詹天佑的哪些言行感动了我们。
生:(抓住“狂风怒号、坠入深谷、野外、始终„„等重点词语谈体会,具体略)
师:每次读这段话,老师总是非常感动,我也想通过朗读表达心中的那份感动(投入地范读)。听老师读这段话时,同学们脑子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了漫天卷地的沙尘,一阵又一阵地刮来,吹得人睁不开眼睛。但是詹天佑和工人们不顾这些,坚持在野外工作。
生:我仿佛看到了塞外到处都是崇山峻岭,到处都是深不见底的山涧。环境十分恶劣。
师:(激情地叙述)是啊!怒号的狂风吹动了漫天的黄沙,但吹不动詹天佑坚定的信念;陡峭的悬崖挡住了铁路的延伸,但挡不住詹天佑前进的步伐。
生:我仿佛看到了:白天,詹天佑在山间艰难行走的脚步,晚上,他在昏暗的油灯下认真地计算的身影。
师:是啊,我们仿佛看到,看到他跋山涉水的身影,看到他布满血丝的眼睛。请大家带着刚才想象的画面,有感情地读读这些句子,打动自己也打动别人。
生:(自由练读刚才体会的句子,再指名读,读得很有感情)
第四自然段的教学主要以画中部凿井法和两端凿进法施工图为主,引导学生理解詹天佑以“超群的智慧”感动了中国。
第五自然段的教学主要以课件演示为主,请同学模拟乘坐火车,在体验中引导学生理解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线路”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他以这“高度的创造才能”感动了中国。
三、研读体验,深入认识詹天佑
师:上节课我们抓住了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这一件事情中的言行,领略了詹天佑的动人风采,詹天佑的感人的言行,象烙印一样刻在我们的脑海里。同学们,只要一提起詹天佑这个名字,你的脑子里最先浮现出来的,是怎样的一个画面呢?请大家结合上节课学过的内容说说。
生:我的脑子里最先出现的是他勉励工作人员的画面。
生:我的脑子里浮现出来的是他和工人们同甘共苦的画面。
生:我的脑子里最先浮现出来的是他在峭壁上定点的画面。
生:我的脑子里最先浮现出来的是他在油灯下绘图计算的画面。
生:我的脑子里最先浮现出来的是他请教农民的画面,态度非常诚恳。
师:是啊,这桩桩件件,这点点滴滴,深深地感动了今天的我们,也感动了当时的中国!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正是从詹天佑自身的言行中,充分领略了他的风采;接下来,就让我们去读读别人的言行,让我们从别人对待京张铁路的不同态度中,探究詹天佑的内心世界。读课文的时候,大家一定要用心灵去聆听文字背后的声音!(大屏幕出示研读体验题目)
读着课文2、3自然段,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当读到()这个句子时,我感到非常(愤怒、屈辱、振奋、担心„„),因为()。
请大家边读边用波浪线画出最能触动你心灵的词句,这一条条波浪线,就是你心灵一次次震颤的轨迹。开始读书!
(学生边读边画句子,师巡视)
师:我从大家凝重而愤怒的表情中可以感觉出,读了这两段课文,同学们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先在学习小组中说说,说的时候可以参照屏幕上的句式,也可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一定要把自己此时此刻的真实感受说出来。
生:当我读到“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时,我非常愤怒,因为修铁路本来是我们中国自己的事情,帝国主义者有什么资格出来指手画脚?而且一再的阻挠,他们的野心就是想控制我国的北方!真是欺人太甚!
师:是啊,帝国主义者的嘴脸多么丑恶!你能把这份愤怒的感情读出来吗?
生:“当时„„解决。”
生:当我读到“帝国主义者认为这是个笑话„„还没有出世呢!”时,我感到非常屈辱!因为他们分明是说中国人没有能力修筑铁路!真是狗眼看人低!
师:说得好!请你把课文的原话改成你刚才说的: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目前还没有!那一种说法更让你愤怒与屈辱?
生:课文里的这句话更让我愤怒和屈辱,那些帝国主义者分明在说不只现在,就是再过几十年中国也没有能力修筑这条铁路。真是太瞧不起人了!
师:这叫“门缝里瞧人——把人看扁了”,他们看不起的仅仅是中国工程师吗?
生;他们看不起所有中国人,看不起整个中国!
师:是啊,这是对中国国格的侮辱!让我们无比愤怒地来读读这句话。(生齐读)
生:当我读到“原来从南口以北„„至于中国人,是无论也完成不了这样的工程的”这话时,我感到有些担忧,因为那里的环境太恶劣了,加上我们国家当时科技落后,没有经验,詹天佑能完成任务吗?
师:请把你的担忧读出来!(生读)
(另外五位学生类似的发言和老师相继的引导及朗读从略)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谈到京张铁路非常重要,那么它究竟为什么这样重要呢?请大家读读第二段的第一句话。(学生读后简单交流)
(出示京张铁路图,引导理解“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进而认识这条铁路的重要性。)
师:同学们,从某种意义上说,铁路修筑权的争夺,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命运的抗争!面对帝国主义者的阻挠、要挟、和嘲笑,面对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我们愤怒,我们屈辱,我们担忧;我们的愤怒,也曾经是詹天佑的愤怒,我们的屈辱,更是詹天佑当时的屈辱,我们的担忧也正是詹天佑的担忧。但是詹天佑——(学生接读:詹天佑不怕嘲笑,也不怕困难,毅然接受了任务),这份挺身而出的无畏,这份舍我其谁的豪迈,这份义无返顾的执著,怎能不让今天的我们深深感动,怎能不让当时的中国深深感动!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读“詹天佑不怕——(学生接读:不怕嘲笑也不怕困难,毅然接受了任务)。
师:正是凭着满腔爱国情怀,正是凭着超群的智慧和大胆的创造,詹天佑终于以铁一般的事实,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为所有的中国人争了光!请大家读课文最后一段。
生:(自由朗读最后一段)
师:读了这一段,你的心情怎样?
生1:很激动!
生2:很兴奋!
生3:很自豪!
生4:真想喊詹天佑万岁!
师:是啊,读了这一段,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无比激动,无比振奋,无比自豪!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京张铁路竣工的那一天,所有的中国人都扬眉吐气,奔走相告!让我们无比激动自豪地地读这一段话。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京张铁路默默无言,但它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有骨气,中国人有智慧,中国有希望!
四、活读升华,尽情赞美詹天佑
师:同学们,这两节课,詹天佑的事迹一次又一次深深地感动了今天的我们,我们可以推想,他的事迹肯定也感动了当时的中国,我们完全可以说詹天佑是当之无愧的感动中国世纪人物。那么,就让我们以自己的方式为他颁发特殊的大奖。
为我们心目中的英雄——詹天佑写一段颁奖词,要写得朴实而真挚。(屏幕出示中央电视台在2003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给杨利伟、成龙的颁奖词,提醒学生可以仿照;也可以把课文当中的一些词语用到颁奖词里去)。
学生在写颁奖词的时候,老师播放刘德华的《中国人》这首歌,以烘托气氛,调动情感。
师:好多同学已经把颁奖词写好了,先有感情地在组内交流。(学生四人一组交流)
师:现在开始为詹天佑颁发迟到的大奖。(指名宣读颁奖词前,屏幕出示詹天佑的铜像。)让我们面对着詹天佑的铜象,以包含深情的语调和庄重的神情,宣读颁奖词。
生1:那一刻,当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看到詹天佑的铜象时,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铁路的眼睛。他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他象征着中国人站起来了。作为中华铁路第一人,作为中华铁路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
师:了不起,一上来就是个专家级的!一流的颁奖词,超一流的朗读。
生2:面对着高山深涧、悬崖峭壁,忍受着帝国主义的嘲笑,一位工程师完成了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设计施工的铁路。他以超群的智慧想出了“两端凿进法”、“中部凿井法”和“‘人’字行路线”,创造了铁路史上的奇迹。他是我们中国的骄傲。所有的中国人应该向他学习,实践努力“三个代表”,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小康社会。(哄堂大笑,掌声)
师:哈哈,你的颁奖词真有特色,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与时俱进。(笑)
生3: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坚强。他以顽强的毅力,给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他以坚持不懈的精神(应为意志),给祖国一份永久的光辉。他,就是詹天佑,一个爱国的工程师。他饱受外国人的讥笑,还担着(应改为肩负)修筑铁路的重任。可他不吭一声,默默工作,为中国赢得了久违的胜利。他的名字早已刻在我们心中,他是中国的豪杰(应为骄傲),他是中国胜利的希望!(掌声)(为了保持学生情感的连贯性,在学生读颁奖词时,即使学生用词不太恰当,也没有纠正。)
师:尽管开头套用了给巴金的颁奖词,但非常贴切,你的颁奖词也深深地打动了老师们。
生4: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任务的詹天佑,他留下的伟大工程,使人们赞叹不已。他不分昼夜地工作,使多少人记忆犹新;他不顾环境这样恶劣,风沙这样猛吹,依然带着学生和工人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的事迹在历史中留下了灿烂、美好、辉煌的一页。他使多少人震撼,使多少人激动,使多少人自豪。他使中国永远骄傲,我们会永远记住他!(掌声)
师:这样完美的颁奖词,只有铁道部部长秘书才能写得出来!(笑)
生5:是你,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是你,用血汗冲刷(应为洗刷)了中国的屈辱;是你,面对艰险与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是你为祖国修筑了第一条中国人自己修筑的铁路。是你,詹天佑!窗户上,还映着你伏案审阅的身影,八达岭还留着你深深的脚印。你的光辉业绩给了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你的努力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你的杰作将永远保存,你的精神将永远流传。深情地呼唤您——詹天佑!(掌声雷动)
师:(非常激动地)诗一样的语言,火一般的激情。写得太好了!加上一个题目——詹天佑,就是一首饱含激情的诗。詹天佑了不起,你也同样了不起!
生:逢天承运,皇帝昭曰:(哄堂大笑)詹天佑同志(笑),因你在国家危难之际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而且一丝不苟地工作,使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为我大清政府节省了银子28万两。朕特封你为优秀工程师(笑),奖白银28两。(笑)
师:(笑着说)这份颁奖词可真有特色,居然想到了当皇帝。不过给你提两个建议,第一:太小气,只奖28两银子,太少了哦!第二,少了两个字——钦此!(笑)
师:同学们的颁奖词写得真是精彩,想读的都站起来!(学生全体起立)让我们面对着詹天佑的铜象,深情地为他颁奖!(学生有感情地读自己写的颁奖词)
师: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呼唤这个充满魅力、流光溢彩的名字。
生:詹——天——佑!
师:下课!
第四篇:张祖庆 穷人 听课小结
穷人,不穷!
——聆听张祖庆老师执教《穷人》学习心得
二七区路砦小学 李贺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如今,走进张祖庆老师的课堂亲身体验,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语文课堂的情趣化、生活化和艺术化,深受触动。
张祖庆老师展示的《穷人》一文的教学,课堂教学精彩,教学环节相扣,细致入微,充分彰显了他作为特级语文教师的风采。
开课伊始,从引发学生猜想入手,对文本溯源。《穷人》是列夫•托尔斯泰根据雨果的叙事诗《可怜的人》改变的小说。后经曹婴翻译,成为我国人民熟悉的喜爱的文学作品,并被收录进小学语文教材。可是,作为《穷人》的“前世今生”,有几个语文老师会去关注,并且和孩子分享?紧接着,引导孩子们画人物关系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从抓《穷人》一文中没有出现一个“穷”字教起,让学生读、画“穷”的有关语句:“环境描写”——课文首段;“心理描写”——桑娜抱回西蒙孩子后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细节描写”——散落在文中的体现“穷”的片语段言,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了人物形象,揭示了穷人的悲惨命运,把 “穷”教得淋漓尽致。再到引导学生体会穷人的“不穷”,从文中精彩的细节描写中,我们领会到了大作家独巨匠心的构思和语言的特色。张老师能抓住屋内、屋外的环境对比学习,引导学生读中体会之妙用,还抓住了人物心理活动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想象人物心理,他设计了一个精彩的心理活动描写训练的练笔,补充了课文省略号的空白,让学生们感受他们身上的可贵品质——真诚、善良。
张祖庆老师的阅读教学课,让我感到了“大师”的艺术风范。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同时让我感觉在前进道路中的茫然,也许这就是自身的某些理念在与先进的教育观念在发生着摩擦、碰撞吧。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教学水平好像是大海一浪、泰山一石,以致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教无止境”,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
第五篇:《张祖庆讲语文》读后感
《张祖庆讲语文》读后感
王岗中心校
孙玉峰
真的感谢张老师为我们写了这样一本好书!读的时候,我感觉就像是一个小学生在聆听老师的教诲,教我读书、教我写字、教我思考、教我做人。大到闪烁着张老师智慧光芒的教育思想,小到张老师课堂上的一次提问、一个评价、一句导读、一番归纳,都给了我极大的启发,令我回味无穷。
“只有通过写读后感,你才会逼着自己深入地思考。”张老师的话回响在耳边。我也照葫芦画瓢,逼自己一回,只希望能将张老师那慧意玲珑的教学理念、洒脱大气的教学风格、敢于创新的实践精神移植给我一点;只希望将书中智慧的种子在我的精神世界里尽可能多地留存,并期待有一天能生根、发芽。
收获一:关于读书
关键词:“鲸吞与反刍” “神游——编码——提取” 说起读书,我一直自认为是爱读书的,尤其是爱读有关语文教学方面的书。《小学语文教师》我已经坚持订阅多年。但发现有很多文章读过之后再读的时候,好像一点印象都没有,如初次读到时一样。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我对读书的方法作了改进,一边读一遍摘抄,还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读书的速度很慢,而且抄过的东西丢在一边,留存在头脑中的并不多。这种状况一直让我很是沮丧。
直到看到张老师的读书经验,令我顿觉豁然开朗。“鲸吞”“反刍”,多么形象地比喻!读书就要这样,有时就是要囫囵吞枣,而对于需要深入研究的地方就要细细品味,反复诵读,就像老牛吃草一样进行反刍,只有这样才能将文中的养分消化吸收,才有益于成长。
“神游——编码——提取”,是张老师读书的三重境界。他认为“读书的时候,将一本书读‘薄’,留下10来个关键词句,然后对这10来个关键词句进行深入地思考、阐释后,将之编入记忆仓库,也编入精神世界。”看,张老师读书无时不刻在思考。对,思考!不思考不比较,怎能找出自己需要深入研究的重点段落反刍?不思考怎能概括出于己有益的关键词句?不思考怎能将新知与自己的已有储备建立联系,融为一体?没有这样的联系又怎能记得住,又怎能使之成为自己精神生命的一部分?读到这里,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学贵有思”,才明白怎样做才叫做真正的读书。
收获二:关于实践
关键词:“唯美与唯生” “读写一体” “读写互动”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可以说“唯生”是张老师教育思想中最耀眼的一束光芒,是指引我们一线老师成长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转身。在张老师的教学实践中时时处处彰显着这一理念,无论是教学环节的设计、问题的设置、教学进程的推进,还是评价语言的运用,无不鲜明地指向学生真实的学习与发展。“唯生”,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张老师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我们的教学实践提供了鲜活的典范。
就拿《詹天佑》一课教学问题的设置来说吧,“哪些细节让你感触最深”统领全程。
《我盼春天的荠菜》一课,教师深情的引说:“田野里升起了一层薄雾,夜色越来越浓,周围静得可怕。我听见妈妈在村口呼唤我的名字······”;“声声呼唤,小女孩都听到了,可是她不敢回答,她多想对妈妈说——”······
再看《忆江南》一课中张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你的声音流淌着江南的柔美”“这平静的声音中,藏着对江南的深情”“好一个豪迈洒脱的赞叹!”······
在张老师的举手投足间无不闪烁着对学生的关怀。这不禁使我想到了张光璎老师说过的“教师不能目中无人,要做到目中有人,目中要有学生。”张老师的每一次提问、每一个评价、每一个读写结合的训练,都源于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顺学而导”“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语文教师要走近儿童,尊重儿童,蹲下来倾听来自儿童心灵深处的声音。”我一下子明白了张祖庆老师的课为什么会上得如此灵动、如此扣人心弦。因为他眼中有学生,他所作的是在唤醒、引领、激励、解放、点燃学生的心灵;他的心中装着学生,他的理解、宽容、爱护消除了师生间的距离,给了孩子们展示自我的自由。收获三:关于方法
关键词:“走进词语的‘四度空间’” “简约而不简单” “牧养” “打磨细节”
对于词语教学,张老师更是演绎得出神入化。在此之前,我从没有想过词语还有
“温度”,看了张老师的《我盼春天的荠菜》的教学实录,不禁为他的创举暗暗赞叹。那简约而不失丰满的教学设计,那还学生以自由的想象空间的“牧养”思想;那“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不厌其烦的“实践——反思——再实践”的钻研精神都令人钦佩不已。这也正应了张光璎老师常教导我们的:“打铁还须自身硬”。的确,“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奇迹产生的背后不知有多少艰辛。张老师在书中写道:
奇迹,源于不懈的学习奇迹,源于不断的反思 奇迹,源于不息的创造 奇迹,源于不辍的笔耕
让我们在赞叹张老师创造的一个个精彩课堂的同时,也能像他那样勤奋、执著。
收获四:关于品格 关键词:站直了教语文
说到张老师的品格,其实我并没有资格谈。我和张老师并不熟悉,只是在前几天在张光璎老师的帮助下,有幸聆听了张老师执教的一节作文课。但说不熟悉,我又感到于他又有了不少了解,这都源于充溢于这本书字里行间的神采。
“站直了教语文”,一个多么自信、率真、直言、执著的张老师啊!面对教坛名师,面对教学权威,张老师敢于直陈自己的教学观点,那份勇气,那份自信又有几人能及?说心里话,我很佩服张老师。他的自信与执著源于他对语文教学深深的爱,源于对语文教学多年不懈的追求,源于他对语文教学深入的钻研,源于他那从实践中探索的真知。说真话,讲真课,作真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