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学校工作岗位量化核定办法
礼县职业中专中等职业学校 工作岗位量化核定和岗位聘任办法
为合理分配工作岗位和相应工作量,推进量化管理、目标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岗位量化核定办法:
1、量化范围:除借出人员、改任非领导职务人员及请半年以上长假人员以外的在册在岗教职员工(含借入人员、县聘代课教师等)均参加工作岗位量化核定,具体划分为行政和处室领导、专任教师、教辅人员、办公人员、后勤服务人员五类分别进行量化核定。
2、量化定额:10标准课时/周。
3、量化指标:
(1)行政和处室领导岗位为:9工作课时/周。(2)专任教师按照实际授课课时统计。
(3)教辅人员(包括实验实训室管理员、音乐体育器材管理员、图书室、阅览室和档案室管理员等)岗位总计工作量为:50工作课时/周。人员工作量计算方法:总工作课时÷实有人数。
(4)办公人员按照《校行政和内设机构》中规定人数(处室领导未配全数可增加为办公人员数),每人均为:8工作课时/周。人员工作量计算方法:规定人数×8工作课时÷实有人数。
(5)后勤服务人员(包括保管员、学生宿舍和餐厅管理员、司机、水电工等)岗位总计工作量为:50工作课时/周。人员工作量计算方法:总工作课时÷实有人数。
(6)折算工作量:组织机构中兼职岗位第一责任人计1工作课时/周,其余人员计0.5工作课时/周;中专班主任计2工作课时/周(不含班会),电大班主任计1工作课时/周;教研组长计1工作课时/周;多门多级授课课程(音乐、体育课除外)在一门课程或一个年级的基础上,每多一门课程或一个年级增加1工作课时/周;下午自习辅导计0.5工作课时/周,晚自习辅导计1.5工作课时/周;体育教师承担“两操”和音乐教师辅导学生兴趣小组由教导处酌计1-3工作课时/周;学校举办重大活动以及临时性工作安排等未定事宜由校务会确定总工作量,给个人具体划分或计算工作量,计算方法为:总工作课时÷承担人员÷学期周次。
4、量化核算(小数点后保留一位):(1)行政和处室领导标准工作量=(工作课时+折算课时)×评价系数
评价系数标准为100%,其中处室领导评价占50%,办公人员评价占30%,教师代表评价占20%,由办公室组织评价和核算。
(2)专任教师标准工作量=(授课课时×课型系数×人数系数+折算课时)×评价系数
课型系数为:职业核心课系数1.2,由教导处每个专业组织评定5-8门课程;音乐、体育课系数均为0.8;其它课系数均为1。
人数系数为:授课班级学生平均人数20人以下系数为0.8;20-40人系数为1;40-60人系数为1.2;60人以上系数为1.5。
评价系数标准为100%,其中教导处领导评价占50%,教研组长评价占30%,学生代表评价占20%,由教导处组织评价和核算。
(3)教辅人员标准工作量=(工作课时+折算课时)×评价系数
评价系数标准为100%,其中教导处领导评价占40%,总务处领导评价占30%,教师代表评价占30%,由教导处组织评价和核算。
(4)办公人员标准工作量=(工作课时+折算课时)×评价系数 评价系数标准为100%,其中校行政领导评价占30%,各处室领导评价占50%,教师代表评价占20%,由办公室组织评价和核算。
(5)后勤服务人员标准工作量=(工作课时+折算课时)×评价系数
评价系数标准为100%,其中校行政领导评价占20%,总务处处领导评价占50%,教师代表评价占30%,由总务处组织评价和核算。
5、量化评定:
量化核算结果交办公室汇总后提交校务会审议评定。教职员工完成工作量8标准课时以下者,定为不够工作量;8标准课时及以上至9标准课时者,定为基本完成工作量;9标准课时以上至10标准课时者,定为满工作量;10标准课时以上者,定为超工作量。年龄男在55岁及以上、女在50岁及以上者和因病体弱者,可在本人申请后按照标准折半评定,但不得定为满工作量和超工作量。请长假人员请假期间不纳入核算,也不得定为满工作量和超工作量。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向相关处室提交计划、总结、学习笔记、心得体会、教案、听课记录以及相关表册等要求必交材料的人员和拒绝参加学校安排的有关培训的人员,不能评定为满工作量或超工作量。
工作量评定等次与学校学期、年度考核和职称评聘等挂钩。超工作量者学校予以补助,按照《教职员超课时补助发放规定》执行发放。超工作总量=(标准工作量-定额工作量)×学期周次。
6、核算时间:第一学期为12下旬,第二学期为6月下旬。
二、工作岗位聘任办法:
1、设聘岗位:专任教师岗位、教辅人员岗位、办公人员岗位、后勤服务人员岗位。
2、聘任部门:专任教师和教辅人员岗位由教导处聘任,处室办公人员岗位由各处室聘任(电大工作站和技能鉴定所办公人员由教导处聘任),后勤服务人员岗位由总务处聘任,各处室第一责任人负责审核和拟定聘任对象等工作。
3、聘任程序:
每学期末本人撰写岗位申请书申请具体岗位(工勤技能人员只能申请教辅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岗位)提交相关负责处室领导——各处室领导审核并初拟聘任对象——提交开学前校务会讨论确定——开学后第一个教职员工会议上宣布聘任结果。
4、未聘处理:
未被聘任的专业技术人员,由教导处安排听课和政治学习,以提高业务和思想素质。听课为10节/周,并要求做好听课记录;政治学习要求记笔记不少于1000字/周,学期末撰写一份学习总结。
未被聘任的工勤技能人员,由总务处安排临时性工作和政治学习,以提高业务和思想素质。政治学习要求记笔记不少于3000字/周,学期末撰写一份学习总结。
未聘人员完成以上任务定为基本完成工作量,否则定为不够工作量。
本办法解释权归校务会,自二○ 一八年 一 月一 日起执行。
第二篇:教师工作量量化核定办法
明港镇二中教职工工作量
量化核定办法
1.教师周标准课时核定:
(1)语、数、英、正课一课时为一个标准课时;物、化正课一课时为0.9标准课时;政、史、地、生正课一课时为0.8标准课时;体、音、美、劳、信息正课一课时为0.7标准问题时。
2.早晚自习辅导每节为0.5标准课时。体育教师每出早操一次为0.5标准课时。训练一次为0.5标准课时。
3.学校组织的统一考试,监考:语、数、英每场为2个标准课时;物、化、政、史、地、生每场为1个标准课时。改卷及统计为2个标准课时(按时完成任务则计入)。2.周标准工作量的核定:
(1)教师周标准工作量:12个标准课时。(2)校级领导周标准工作量:4个标准课时。
(3)中层领导周标准工作量:6个标准课时。(同时兼职者以最高计)3.非教学工作量化界定:
(1)教研组长:每周2个标准课时。
(2)备课组长、办公室主任每周1个标准课时。(3)档案管理(普
九、常规教学、图书):每周12课时。(4)仪器管理及实验室管理:理、化、生各为2个标准课时。(5)微机管理员(兼学校紧急加班打字):每周6个标准课时。(6)出纳、会计:每周6个标准课时。
(7)男女生辅导员(寝室管理员):每周2个标准课时。(8)校产管理员:每周3个标准课时。(9)班主任:每周3个标准课时。4.课时奖惩细则:
(1)初三任课教师周课时数补实际课时的五分之一。(2)文化课跨课头教师周补1课时。
(3)无故旷正课一节,无故误升旗仪式、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及各种年级处室集体活动,扣2个标准课时。缺早晚自习辅导一节,扣1个标准课时。迟到及早退,扣1个标准课时。
(4)公事及婚、丧假,在规定期限内不扣课时。事假、病假误一节正课扣0.5标准课时。以上需经教务处调课。凭调课单,课时归上课人。(5)每期教案不少于本人所教正课节数的90%,否则每少一节扣1个标准课时。每多一节奖励1个标准课时。(奖励不超过正课课时的20%)(6)作业批改规定:大作文间周一次,小作文每周一次。数学、英语每周四次。理化每周两次。其余科目每周一次。每少改一次,扣1个标准课时(大作文扣2个标准课时)。每超改一次,奖励1个标准课时(大作文2个标准课时)。(奖励每期不超过应改次数的20%)(7)各种计划、总结不及时上交,扣2个标准课时。
(8)听课记录不少于规定节次,每少一节,扣1个标准课时。记录不详细、无评语者,扣0.5个标准课时。5.教师的工作总量:
每周标准课时数×每期上课周数±奖惩课时数 6.课时津贴:每期每位教师100元。7.超工作量补助及不足工作量扣款:
每超1个标准课时,奖励3元。每不足1个标准课时,扣除2元。(课时津贴不足者,从教学奖中扣除)
第三篇:学校中层管理人员工作量核定办法
学校中层管理人员工作量核定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一、中层管理人员范围:副校长、主任、副主任、年级主任、团支部书记、少先队总辅导员、卫生管理人员、后勤管理人员。
二、副校长、主任、副主任工作量分为两块,一为基本工作量为原工作量的1/4,另一块为活动工作量。
三、工作量具体计算方法:
1、制订部门工作计划2分,写好部门工作总结2分。
2、备课作业检查:(备课检查一次十分,作业检查一次十分)(1)、每学期检查三次,备课:每次查全部学科,作业:每次查部分作业。(2)、检查方法:每次一科一位领导和两位老师,采用推磨式检查。(3)、检查步骤:①、收、订1分。②、检查、记录、写好评价意见3分。
③统计数据1分。④、反馈2 分 ⑤、分析总结3分(4):作业检查包括作业批改记录和学生错题矫正记录。
3、听课:(1)、行政听课,一人参与,一节1.5分,要有听课记录、评课记录、听课教师的签字和被听课教师所在年级组长的签字。(2)、教研听课(如教师公开课、示范课、评优课等),要组织教研组有关教师共同听课,一节3分。要做到收发表格、统计数据、写好总结、组织评课。
4、辅导(查记录每学期两次每次5分)步骤:(1)、收发0.5分。(2)、抽调有关人员,安排有关事项0.5分。(3)、检查2分。(4)、统计数据0.5分。(5)、反馈1分。(6)、总结0.5分。
5、考试,每学期进行月考两次,期中、期末各一次。
(1)月考(全校统一时间进行,负责全面工作为12分,参与组织人员一个年级得2分。)
步骤:
1、准备试卷;
2、准备登分表、试卷分析;
3、组织考试;
4、组织阅卷;
5、组织登分;
6、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写好总结。(同组教师分析,计算出学生平均分、优生率、及格率、班级进位数等有关数据,写好学校考试整体分析并向全体教师传达。)
(2)期中、期末考试(全校统一时间进行,负责全面工作为24分,参与组织人员一个年级得4分。)
步骤:
1、做好考试准备(分班、安排考场、安排监考阅卷人员等)
2、分发、装订试卷。
3、组织好考试(铃声、纪律等)
4、组织阅卷、登分。
5、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写好总结。(同组教师分析,计算出学生平均分、优生率、及格率、班级进位数等有关数据,写好学校考试整体分析并向全体教师传达。)
6、教师培训每进行一次2分。
职责:(1)制定培训计划及活动安排(2)准备培训资料
(3)组织培训(要有签到表、活动记录)(4)检查教师学习记录(5)整理有关资料(6)评估教师学习情况(7)写好培训总结
7、教科研工作每次活动加2分。(活动要有计划、记录、总结等书面材料)职责:(1)、制定教育教学科研的工作计划(2)、制定各种教研活动的实施细则
(3)对日常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理论学习的检查、监督、指导。
(4)、抓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5)、对学校各级各类课题的研究进行检查指导,主持和指导各级课题(尤其是学校重点课题)的立项、开题论证、实施、结题验收等,协助课题组解决实验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为实验研究的顺利开展出谋划策。
(6)、指导教师上好公开课、竞赛课,为教师撰写论文提供建议,主持每学期或每学年的论文、公开课的评优工作。
8、在专题培训、讲座、学术研讨中组织者一次0.5分,主讲一次3分;组织教师业务比赛、学生综合竞赛等一次5分。(活动要有计划、记录、总结等书面材料)
9、值周一次10分。职责:(1)进行常规检查;
(2)处理突发性事件;(3)每周至少检查一次教师护班和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量核定办法附后)
(4)及时更新值周人员名单和检查分数
10、清明节、家长会、运动会、广播操比赛、综艺比赛等学生大型活动(活动时间较长、参与人数达四个年级或以上的)工作量计算方法:(1)向校长汇报,制定书面活动计划2分;(2)、召集有关人员进行修订计划、做出人员分工1分(3)、组织实施18分(实施过程中参与的管理人员平均分配)(4)、召集有关人员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分析1分(5)、写出书面活动总结2分(6)、汇总、装订、上报活动资料1分
11、组织召开班主任联席会议一个年级2分;(活动要有记录、讲话稿、签到表等有关资料)
12、组织召开三八节、开学典礼等大型会议一次10分;(1)制定议程、进行分工1分;(2)会前布置会场、会后清理会场3分;(3)组织会议4分;(4)整理相关资料2分。
13、组织教师开展大型文体比赛一次5分; 步骤:(1)制定规程、分工1分;(2)组织比赛3分;
(3)统计数据、公布成绩、整理资料1分。
14、组织全校性卫生等检查2分。(由学校领导参加的检查)
15、后勤管理人员职责:
(1)、制定学校后勤工作计划2分;
(2)、做好开学后各项物品的准备、发放工作12分(3)、做好费工作10分。
(4)、学期末给学生做好结算工作10分。
(5)、管理好维修校舍和教学设备。保证教学设施、设备的齐全完好,及时按规定购置办公用品、教学用品和其他必需品。按课时计算1课时1分。
(6)对所有设施、财物均建立帐目,并做到帐物相符。建立并实施领管用制度、赔偿制度等。一项5分。
(7)、及时向上级抄送各种财务报表。一次2分(8)、认真搞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按课时计算1课时1分。
(10)、完成好校长交办的其他工作。工作量由校长核定。
16、年级主任工作量每周为4分。要把学校布置有关工作及时传达给全组每位教师,并督促其完成,对学校布置工作完成不及时,或有关资料不能按规定时间上交的每次扣0.5分。如有特殊情况要事前说明原因。
17、团队人员工作量计算方法:
(1)开会:①小型会议(一人可承担)如优秀少先队员、班干部、团干、团员等会议每次2分,要有会议记录、讲话稿,原则上每周不超过一次。
②、大型会议(多人参与,有学校领导参加)如入团仪式、入队仪式等一次5分,要有会议记录、讲话稿。(2)活动:①、升旗一周0.5分。(要有记录、国旗下讲话等)
②、组织学生打扫会议室、学校死角等一次1分。
③、校内文体、科技、文娱等活动按每次2分,要有计划、活动记录、总结。原则上每周不超过一次。
④、校外文体、科技、文娱等活动按每次4分,要有计划、活动记录、总结。原则上每学期不超过四次。
18、卫生管理人员工作量为每周四分,由值周领导及学生负责考评。(1)不按时到岗(早、中、下午放学)一次扣0.5分。(2)、记录、反馈不及时一次扣0.5分。(3)、资料交值周领导不及时一次扣0.5分。
19、承担上级安排的任务,或参与大型检查的准备工作等突发性事件工作量由校长室酌情安排。
20、以上由校长室负责解释。
附:
1、班主任工作量核定办法
2、后勤人员工作量核定办法
班主任工作量核定办法
班主任工作量为4分,要按学校规定完成学校布置的工作,如下列不能按要求完成,在工作量中扣除相应分数。
1、早操、路队一次不到扣0.3分。
2、卫生打扫不及时一次扣0.5分。
3、学校布置工作要求传达给学生的没传达到一次扣0.5分。
4、其它不及时履行班主任职责的行为一次扣0.5分。
后勤人员工作核定办法
图书、仪器、门卫、勤杂人员学期进行两次综合评定。
第四篇:中职学校班级量化考核细则
计算机1302班班级量化考核细则
为了形成良好的班风,增强班级凝聚力,争创一流班集体,根据中职生行为规范和学校相关制度,特制定班级量化考核细则。
一、加分项
1.中期考试、期末考试获得班级前10名者,在成绩公布的当月考核中分别加10—1分。
2.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热爱学校和班集体,敢于和不良现象、丑恶行为作斗争,品学兼优,经班委会评议一致同意,加1—5分。
3.获得学校各种比赛、竞赛前六名的同学分别加6分、5分、4分、3分、2分、1分。
4.在卫生评比、黑板报评比或其他班级工作评比中获得学校表扬者,经班委会评议后加1—5分。
二、扣分项
(一)纪律
1.迟到、早退1次,扣0、5分;旷课1学时,扣1分(两操各按1学时计)。
2.课堂上、晚自习有交头接耳、大声说话、影响其他同学学习者,视情节轻重一次扣0、5—5分。
3.不讲道理、顶撞教职工者一次扣5分。4.恶意毁坏公物者扣5分,并按原价赔偿。
5.吸烟、酗酒一次扣5分,打架视情节轻重一次扣5—20分,并执行学校的处分决定。6.非假期夜不归宿者,一次扣10分;放假时回家不请假者、且没有请假条者,一次扣5分。
7.熄灯后有说话、吃东西或乱窜宿舍,随意合铺,不按时就寝,影响他人休息的,视情节一次扣2—10分。
8.不请假私自外出或强行出校者,一次扣5分。
9.私自将刀具、火具、烟等违禁物品带入校园或教室者,扣5 分。10.打饭插队、乱泼水、乱倒饭、乱扔垃圾、扰乱就餐秩序的,一次扣1分。
11.有偷盗、欺压同学,谈情说爱情况者,一次扣5—10分。
12.留长发、穿奇装异服、化妆、戴首饰、皮肤刺字、穿拖鞋等不文明行为者,视情节扣5-10分。
(二)卫生
1.教室值日不认真,区域和宿舍卫生打扫不彻底,在学校卫生检查中被学校批评,每次扣5-10分。
2.桌凳和学习用品要摆放整齐,表面干净无灰尘,否则一项扣1分。
3、黑板、门窗、墙壁、讲桌,后黑板内容要保持整齐,否则每项扣1分。
3.宿舍被子未叠,床单不平整,物品乱摆放,床下鞋子摆放不齐,垃圾未到者,每次每项扣3分。
本制度未尽事宜由班委会解释。
计算机1302班班委会
2014年8月26日
第五篇:《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
国税发[2008]30号 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的通知
国税发[2008]30号
发文部门: 国家税务总局
发文内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加强和规范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工作,税务总局制定了《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一、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确定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不得违规扩大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范围。严禁按照行业或者企业规模大小,“一刀切”地搞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
二、按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应根据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行业特点,综合考虑企业的地理位置、经营规模、收入水平、利润水平等因素,分类逐户核定应纳所得税额或者应税所得率,保证同一区域内规模相当的同类或者类似企业的所得税税负基本相当。
三、做好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服务工作。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工作部署与安排要考虑方便纳税人,符合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并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办结鉴定和认定工作。
四、推进纳税人建账建制工作。税务机关应积极督促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建账建制,改善经营管理,引导纳税人向查账征收方式过渡。对符合查账征收条件的纳税人,要及时调整征收方式,实行查账征收。
五、加强对核定征收方式纳税人的检查工作。对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方式的纳税人,要加大检查力度,将汇算清缴的审核检查和日常征管检查结合起来,合理确定稽查面,防止纳税人有意通过核定征收方式降低税负。
六、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密切配合。要联合开展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工作,共同确定分行业的应税所得率,共同协商确定分户的应纳所得税额,做到分属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管辖,生产经营地点、经营规模、经营范围基本相同的纳税人,核定的应纳所得税额和应税所得率基本一致。
附件: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鉴定表
二○○八年三月六日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规范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工作,保障国家税款及时足额入库,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居民企业纳税人。
第三条纳税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
(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薄的;
(三)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四)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五)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六)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特殊行业、特殊类型的纳税人和一定规模以上的纳税人不适用本办法。上述特定纳税人由国家税务总局另行明确。
第四条税务机关应根据纳税人具体情况,对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核定应税所得率或者核定应纳所得税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核定其应税所得率:
(一)能正确核算(查实)收入总额,但不能正确核算(查实)成本费用总额的;
(二)能正确核算(查实)成本费用总额,但不能正确核算(查实)收入总额的;
(三)通过合理方法,能计算和推定纳税人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总额的。
纳税人不属于以上情形的,核定其应纳所得税额。
第五条税务机关采用下列方法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
(一)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
(二)按照应税收入额或成本费用支出额定率核定;
(三)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测算核定;
(四)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采用前款所列一种方法不足以正确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或应纳税额的,可以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核定。采用两种以上方法测算的应纳税额不一致时,可按测算的应纳税额从高核定。
第六条采用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应纳所得税额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额×应税所得率
或: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第七条实行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经营多业的,无论其经营项目是否单独核算,均由税务机关根据其主营项目确定适用的应税所得率。
主营项目应为纳税人所有经营项目中,收入总额或者成本(费用)支出额或者耗用原材料、燃料、动力数量所占比重最大的项目。
第八条应税所得率按下表规定的幅度标准确定: 行业 应税所得率(%)农、林、牧、渔业 3-10 制造业 5-15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4-15 交通运输业 7-15 建筑业 8-20 饮食业 8-25 娱乐业 15-30 其他行业 10-30
第九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范围、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应纳税所得额或应纳税额增减变化达到20%的,应及时向税务机关申报调整已确定的应纳税额或应税所得率。
第十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向纳税人送达《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鉴定表》(表样附后),及时完成对其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鉴定工作。具体程序如下:
(一)纳税人应在收到《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鉴定表》后10个工作日内,填好该表并报送主管税务机关。《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鉴定表》一式三联,主管税务机关和县税务机关各执一联,另一联送达纳税人执行。主管税务机关还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当增加联次备用。
(二)主管税务机关应在受理《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鉴定表》后20个工作日内,分类逐户审查核实,提出鉴定意见,并报县税务机关复核、认定。
(三)县税务机关应在收到《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鉴定表》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复核、认定工作。
纳税人收到《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鉴定表》后,未在规定期限内填列、报送的,税务机关视同纳税人已经报送,按上述程序进行复核认定。
第十一条税务机关应在每年6月底前对上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进行重新鉴定。重新鉴定工作完成前,纳税人可暂按上的核定征收方式预缴企业所得税;重新鉴定工作完成后,按重新鉴定的结果进行调整。
第十二条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分类逐户公示核定的应纳所得税额或应税所得率。主管税务机关应当按照便于纳税人及社会各界了解、监督的原则确定公示地点、方式。
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确定的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核定的应纳所得税额或应税所得率有异议的,应当提供合法、有效的相关证据,税务机关经核实认定后调整有异议的事项。
第十三条纳税人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的,按下列规定申报纳税:
(一)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确定纳税人按月或者按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预缴方法一经确定,一个纳税内不得改变。
(二)纳税人应依照确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纳税期间实际应缴纳的税额,进行预缴。按实际数额预缴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同意,可按上一应纳税额的1/12或1/4预缴,或者按经主管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
(三)纳税人预缴税款或年终进行汇算清缴时,应按规定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在规定的纳税申报时限内报送主管税务机关。
第十四条纳税人实行核定应纳所得税额方式的,按下列规定申报纳税:
(一)纳税人在应纳所得税额尚未确定之前,可暂按上应纳所得税额的1/12或1/4预缴,或者按经主管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按月或按季分期预缴。
(二)在应纳所得税额确定以后,减除当年已预缴的所得税额,余额按剩余月份或季度均分,以此确定以后各月或各季的应纳税额,由纳税人按月或按季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在规定的纳税申报期限内进行纳税申报。
(三)纳税人终了后,在规定的时限内按照实际经营额或实际应纳税额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申报额超过核定经营额或应纳税额的,按申报额缴纳税款;申报额低于核定经营额或应纳税额的,按核定经营额或应纳税额缴纳税款。
第十五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六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根据本办法的规定联合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第十七条本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38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