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考作文命题的六大看点(大全)
中考作文命题的六大看点
从2001年秋季义务教育新课程首次进入教学实验、2005年秋季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全部进入新课程至今,几年前曾经备受关注的新课程已经成为义务段中学教学常规作用的“旧课程”。本轮语文课程改革进入了“后课改时代”。后课改时代的中考作文命题有哪些新看点、新动向?根据对2010年112道中考作文试题进行的认真分析,发现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特征、一些带有探索性的改革,现总结如下:
一是全命题作文成为最受青睐的题型。新课标推行的前几年,按照“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等新课标精神,话题作文等开放式命题形式一路飘红,全命题作文在中考作文中所占份额一路下滑,2004年仅占6.7%,在五种题型中位列第四;2005年分别占6%、8.1%,处于垫底位置。转折出现在2007年,这一年中考,伴随着话题作文的大幅下滑,全命题作文开始进入上升通道,2009年更是首次超出选题作文,位列第一。2010年这种势头保持了下来:112个考区中,有42个考区是全命题,占37.5%,超出选题作文(33.9%)3.6个百分点,与上个年度基本持平。全命题作文有助于统一阅卷标准、提高考试信度,它之所以一再成为首选,说明命题者致力于减少由于题目过于开放而带来的宿构等不良现象,致力于减少由于题目过多而出现评卷标准不够统一的情况,努力提高考试的公信力、选拔性和区分度。有着这样的命题思想和着眼点,就注定了全命题作文还会继续保持稳居前列态势,继续成为中考命题的首要选择。
二是选题作文成为最值得继续观察的题型。五种作文题型中,其他三种题型所占份额和所处位置比较明确——比如,半命题作文有21个考区,占18.9%,连续四年位居第三;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分别占5.4%(6个考区)和4.5%(3个考区),处于坚守垫底位置。2005—2008年,选题作文连续四年占据榜首,其中前三年还一直处于43%以上的高份额。2008年大幅降至34.4%,险胜全命题,但仍保持第一。2008—2010三年间,选题作文一直处于34%左右,但是,位次从2009年起就退至第二,这个位次也延续到了2010年:共有38个选题作文考区,占33.9%。我们说选题作文最值得继续观察,是因为随着命题者命题指导思想的变化,选题作文这类开放式题目,是继续退后,任凭领地不断被他人侵占,还是自我调整,从而保持现有地位呢?这需要我们进一步观察。其中进行自我调整,适当提高题目难度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毕竟,选题作文有着两个、甚至多个备选项,可以并且应该根据形势变化作出新的调整的。
三是“成长”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中考作文题目涉及的内容无非是“自我与成长”、“社会与生活”、“情感与素质”、“想象与创新”等几大类,年年的中考题,“自我与成长”都是最重要的话题之一,2010年此类话题更是大热,关于“成长”的字眼、关于“成长”的话题比比皆是:以“成长”为话题写作(赤峰市和南充市题一)、“智慧伴我成长”(佛山)、“成长也需要______”(贵阳)、“在尝试中成长”(福州)、“成长路上无捷径”(杭州)、话题“成长,需要竞争”(广西梧州)等,都直接点明“成长”,要求直面成长中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至于武汉市的材料作文“小橡树的成长烦恼”、天津市的材料作文“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昆明题二的材料作文“小俊落水自救”和大连题二的话题“打磨”、黑龙江牡丹江的题二“走过”、甘肃题“跟自己赛跑”、南京题“我作主”、浙江绍兴题“越长大,越_______”、龙岩题二“考验”、山东聊城的话题“自视”等,都引导考生回眸生活经历、成长历程,从而把考查的目光投向了考生的成长体验,构建健康积极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态度。预计“自我与成长”类话题依然会是今后的命题重点,但是,出于回避熟题、避免猜题的考虑,这类题要么会在两三年后周期性地再次大热,要么是变化形式、组合词语之后出现在来年的中考中。
四是“我“成为聚焦最多的人物。2010年中考作文题中,有人称代词“他”出现,如“他(她、它)也很重要”(泰州)、“叫我如何不想她(他、它)”(江苏镇江)、“送他人一朵花”(长沙题一),但是,这类直接要求聚焦于“他” 的题目很少。也有人称代词“你”在多个题中出现,如“总想为你唱首歌”(烟台)、“让我轻轻地告诉你”(南通)、“你让我如此美丽”(漳州题一)、“有你真好”(邵阳题一)、“别丢了你的钥匙”(湛江)等。其实,“他”“你”的背后,必有一个“我”,可见此类题目旨在引导考生放开视野,关注周围环境,学会合作相处,导向性很好。但是,中考题中更多的是人称代词“我”,可谓比比皆是,如全命题“我的初中生活”(山东济宁)、“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广东)、“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百色)、“我不只是一个角色”(义乌)“总有属于我的季节”(苏州)等,半命题“请让我______”(黑龙江牡丹江题一)、“我心中的______”(海南题一)、“我多想_______”(黄冈题一)、“我要______”(青海题一)、“那一天,我_______了”(金华)、“_______给了我_______”(东营)、“我身边的______”(河南题一)等,都含有一个“我”字。加上含有“自己”字样的题目,如广州题“奖励自己”、昆明题一“属于自己的天空”、安顺题二“做一个_______的自己”等,引导学生关注自我,感悟自我,思考自我,叙真事,吐真言,抒真情。这个大方向是一贯的、长期的,所以,明年的中考题中“我”字依然会比较常见。
五是听说读写成为附带考察的范围。一个人的语文学习能力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也是建立在这四大基础之上的。本年度中考作文命题,对这四个方面的话题都有涉猎:“听听_______的声音”(成都题一)着眼于听觉,鼓励考生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心中有话对你说”(安徽芜湖)、“未曾说出的感谢”(长春题一)、“让我轻轻地告诉你”(南通)等题目鼓励考生大胆说出来,敢说才能达到会说;“读书声声”(梧州题一)、“书香作伴”(盐城)、“我读_______”(江西)、“阅读,让我_______”(襄樊题一)等试题,倡导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所有的作文都是写作,“写给_______”(嘉兴)则更是引导现代人容易遗忘的写作方式——写信。还有长春卷题二要求考生根据富兰克林当编辑时告诉年轻编辑拿不准的词就查词典、要求年轻编辑每日写千字文这则材料写作,以上试题无不渗透着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教育,也通过写作考试来带动对考生其他方面的语文能力的检阅。
六是记叙文成为最受重视的文体。曾几何时,作为话题作文“三自”之一的“文体自选”风靡一时,提出要求写记叙文等问题要求的只有山西等极个别考区。大概是受本省高考要求写议论文或记叙文的影响,湖南多个中考市级考区在2008年提出了写记叙文或议论文的要求。随后,这种势头不断蔓延,湖北、广东、福建、广西、新疆等省区里的考题相继出现这类要求。到2010年,明确要求只能作记叙文或议论文的有桂林(“误会”)、长沙(“送他人一朵花”“你的_______,让我记住了你”二选一)、益阳(材料“尽我所能”)、娄底(“回报”)等考区。而黄冈和龙岩考区都是二选一式的选题作文,其中一题要求写记叙文,一题要求写议论文。上述考区都把记叙文作为可选项,另外不少考区甚至将写记叙文作为唯一要求,这类考区有广东(“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梧州(题一“读书声声”)、十堰(“这也是一种爱”)、荆门(那一次,我真的被感动了)、宜昌(“美丽的智慧”)、荆州(“曾经错过的______”)、怀化(“那曾感动我的______”)、新疆(题一“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毕节(题一“心愿”)、青岛(题二“______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等。实践证明,会写记叙文是初中生的主要写作任务之一,也是奠定良好写作基础的关键。所以,今后备考的同学一定要着力练好记叙文的写作能力。
第二篇:出入境管理法六大看点
《出入境管理法》六大看点
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出境入境管理法》,这部与中国公民出境入境权利息息相关、与外国人入境出境服务管理密切相连的法律,突出了服务、保障权益等内容,这是我国时隔27年推陈出新的一部出境入境管理法。就此,记者采访了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局长林旭,解读了新法的六大看点。
看点一:从“强调管理”转变为“服务与管理”并重
林局长说,《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一条明确“促进对外交往和对外开放”和“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立法目的,为深化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更好的出入境环境,更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奠定了良好的出入境管理基础;第八条规定“履行出境入境管理职责的部门和机构应当切实采取措施,不断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公正执法,便民高效,维护安全、便捷的出境入境秩序”,进一步便利人员“走出去、请进来”,有效服务国家引智引资战略。
新法也促使执法机关的理念发生显著变化。全面贯彻落实出境入境管理法,将推动公安机关不断提高执法服务能力与水平,切实保护出入境人员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服务和管理水平的同步提升。
看点二:更加注重权益保障
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而将“国家保护中国公民出境入境合法权益”、“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写入出境入境管理法,是新法一大亮点,是对宪法精神直接的贯彻。
出境入境管理法更加注重中国公民出入境权益保障。新法规定具备条件的口岸,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应当为中国公民出境入境提供专用通道等便利措施,为今后公安机关施行更多的出入境便利措施作出了法律授权。新法调整了华侨在境内申请回国定居的受理机关,规定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要求回国定居的,在入境前向驻外机构提出申请之外,也可以由本人或者经由国内亲属向拟定居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侨务部门提出申请,进一步便利华侨办理相关手续。新法还规定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办理金融、教育、医疗、交通、电信、社会保险、财产登记等事务可以凭本人的护照证明身份,解决了华侨证明身份难的问题。
看点三:强调促进对外开放
为深化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好的出入境环境是新法的重要内容。新法将一些被实践证明成功的重要改革举措、国际通行做法上升为法律规定,进一步便利人员“走出去、请进来”,深化实施国家引智引资战略。
出境入境管理法进一步完善有关规定,着力提高外国人入境出境效率和停留居留便利程度。新法规定,对因工作、学习、探亲、旅游、商务活动、人才引进等事由入境的外国人,签发相应类别的普通签证,这为设立人才引进类签证提供了法律依据,对吸引外国高层次人才来华将产生积极作用。新法在法律层面规定了口岸签证制度,并对申请办理口岸签证的情
形进行了整合,增加了旅行社为外国旅游团办理团体旅游签证的规定,继续发挥其手续简便、便利性强的作用。新法规定了外国人免办签证的四种情形,并为国务院依据社会发展情况,适当调整过境免签的适用区域、时限,施行更为灵活的免办签证入境政策留下了操作空间。
出境入境管理法新设了临时入境制度,规定外国船员及其随行家属登陆港口所在城市、免签过境人员需要离开口岸和外国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紧急原因需要入境的,可以申请临时入境,体现了出入境管理的人道色彩。新法为符合条件的外国人提供停留居留便利,符合国家规定的人才、投资者或者出于人道等原因确需由停留变更为居留的外国人,可以申请居留证件;外国人持签证入境后按照国家规定可以变更停留事由、给予入境便利的,可以申请换发签证。新法还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绿卡”制度,规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或者符合其他在中国境内永久居留条件的外国人,可以申请取得永久居留资格,并明确了外国人可以凭永久居留证在中国境内居留和工作,凭本人的护照和永久居留证件出境入境。
看点四:向“三非”外国人说不
外国人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我国“三非”外国人问题总体虽然平稳可控,但必须加以重视,加强研究应对,避免成为影响出入境秩序的重要安全隐患。新法从加强源头管控、完善境内管理措施入手,更为有效地应对“三非”外国人问题:
----严格签证签发制度,从源头上预防“三非”问题的产生。规范单位或者个人邀请外国人来华行为,规定出具邀请函件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对邀请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同时明确不予签发签证和不准入境的情形,对具有在申请签证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者不能保障在中国境内期间所需费用等情形的外国人不予签发签证,对具有入境后可能从事与签证种类不符的活动等情形的外国人不准入境。
----加强外国人停留居留管理。进一步规范来华外国人停留居留证件办理、住宿登记和日常查验等制度,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不得从事与停留居留事由不相符的活动,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现外国人有“三非”情形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规范外国人在华工作管理。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工作,应按照规定取得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证件,并明确对非法就业的界定,即外国人未按照规定取得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证件在中国境内工作、超出工作许可限定范围在中国境内工作、外国留学生违反规定超出规定的岗位范围或者时限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属于非法就业。
----规定了调查、遣返“三非”人员的措施和法律责任。对有“三非”嫌疑的外国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可以依法当场盘问、继续盘问、拘留审查、限制活动范围或者遣送出境等;被遣送出境的,一至五年内不准入境。对有“三非”情形的外国人,可以依法给予罚款或者拘留的处罚,并可以处限期出境。
看点五:指纹信息采集获授权
出境入境管理法还明确将人体生物识别技术引入出境入境管理,规定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外交部根据出境入境管理的需要,可以对留存出境入境人员的指纹等人体生物识别信
息作出规定,确保指纹信息存储、使用安全,对公民个人信息予以保密。
“采集、存储出境入境人员指纹等人体生物信息,在出入境管理时进行比对,可以有效甄别出境入境人员身份,提高口岸通关效率,也是国际通行作法。”这位负责人说。
据介绍,2005年开始,公安机关在出入境人员自愿的前提下采集其指纹信息,实现自助办理出入境边防检查手续,得到了社会积极反响,目前自愿备案指纹信息的出入境旅客数量已达400多万。
看点六:强调各部门沟通配合、信息共享
出入境管理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多个部门协作配合。2007年,公安部商外交部、教育部等16个部门成立了外国人管理工作协调机制,2011年,公安部、外交部等20个部门建立了境外来华人员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加强了部门间协作配合。为进一步强化部门协作,出境入境管理法规定:公安部、外交部在出境入境事务管理中,应当加强沟通配合,并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密切合作,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出境入境管理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的出境入境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有关管理部门信息共享。为下一步整合信息资源,形成管理合力提供了法律依据。
第三篇:2014中国司法六大看点
反恐·惩腐·清“蛀虫”
2014中国司法六大看点
湖北日报讯 严惩暴力恐怖犯罪、加强“裸官”追捕追赃、清除司法队伍“害群之马”……2014年,两高报告抓住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严惩暴恐犯罪:为公众安全“加把锁”
【摘读】高法报告: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高检报告:坚决打击各种暴力恐怖犯罪,坚决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看点】全国人大代表徐安:安全感如同水和空气,是群众生活的“必需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仅要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更要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有腐必惩:向“官以为常”的特权说不
【摘读】高法报告: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对贪污贿赂、渎职犯罪保持高压态势,促进建设廉洁政治。
高检报告: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继续深入推进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加大对外逃职务犯罪嫌疑人的追捕追赃力度。【看点】全国人大代表吴青: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打好反腐“持久战”,重在加强立法,构建制度反腐、防腐的笼子,让干部“不敢腐、不能腐”。
严防冤假错案:保护无辜者不受伤害
【摘读】高法报告:健全完善预防和纠正冤假错案工作机制,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
高检报告:重点监督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违法立案、非法取证、滥用强制措施、量刑畸轻畸重等问题。【看点】全国人大代表冯军:万分之一的错案,对当事人来说是百分之百的不公平。对冤假错案重新审理,才能体现对人权的尊重和公平正义。
司法为民:
严查食品环保案件背后保护伞
【摘读】高法报告:高度重视审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医疗、食品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案件,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高检报告: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
犯罪的打击力度,严肃查办食品药品安全和环境污染事件以及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职务犯罪。【看点】全国政协委员巩富文:以牺牲百姓健康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无异于饮鸩止渴。严厉问责,直指食品环保案件深处的“老虎”,真正体现了司法为民。
执法先正己:零容忍清除“害群之马”
【摘读】高法报告:坚决整治冷硬横推、吃拿卡要、庸懒散奢等不正之风,切实解决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问题。
高检报告:持续治理“四风”特别是特权思想、霸道作风等突出问题,坚决查处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执法犯法问题。【看点】全国政协委员朱征夫:犯罪好比污染了“水流”,不公正的判决就像污染了“水源”。正人必先正己,司法人员秉公执法才能守住维护公民权益的法律底线。
完善社会管理:终结“信访不信法”
【摘读】高法报告:推进涉诉信访工作改革,严格涉诉信访终结程序,妥善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
高检报告:落实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促进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
【看点】全国人大代表齐奇:完善“诉访分离”和案件终结制度,推动律师等第三方参与化解信访案件,使诉讼渠道更加畅通,距离“法治中国”才能更进一步。
(据新华社北京10日电)
第四篇:2018中考语文作文命题预测:六大特征和趋势
2018中考语文作文命题预测:六大特征和趋势
2018年中考的脚步悄悄走近。教育部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考改革和命题的改变也是应有之义。针对中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求变,即有所变,有所不变。2018年中考作文命题对教育改革的主题与价值取向等一定会有所体现。此外,中考作文命题还要保持稳定性,切合语文学习规律、写作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等。我在对近三年尤其是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中考作文命题的六大特征和趋势,同学们务必要了解这六大特征,并结合自己的写作,掌握对应的应考策略。
【本文选自《疯狂作文 初中版》2018年5-6月合刊;作者:赵福楼(天津市特级教师)陈思思】
一、作文格局:大作文占主体,微作文在增加
近几年中考,多个地区采用大作文加微作文的方式,全面考查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微作文以写应用性的文段为主,与大作文一起对学生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考查。
如2017年浙江湖州卷要求写栏目设计说明,湖南郴州卷要求写请假条,内蒙古呼和浩特卷要求作情节续写,浙江温州卷要求学生给校长写一封信。而北京卷由一个选题微作文和一个选题大作文组合而成,大小四道题目,考查面十分广,而让学生自由选择,又确保了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并且能展现各自的特长。
这些命题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对语言文字应用的重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这种大作文加微作文的综合考查形式会逐渐成为常态。因此,同学们在考前的训练中,一定要兼顾大作文和微作文,不能抓大失小。
二、作文形式:命题作文为主,多种形式并存
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主要有命题作文(含全命题和半命题)、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任务指令型作文等形式。从发展趋势来看,2018年中考作文还是会延续命题作文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命题格局。
在笔者收集到的2015年、2016年、2017年的中考作文题中,命题作文(含全命题和半命题)所占比例分别是71%、74%、75%,可以说命题作文是中考作文的主力军。命题作文有效地降低了原先话题作文带来的宿构、抄袭的可能性,所以话题作文渐渐式微。不过,现在的命题作文已经不同于传统的命题形式,我们可以叫它“新命题作文”,因为它兼有命题作文的限定性和话题作文的自由度和开放性。新命题作文的基本形式是“语境+命题”。有了清晰的情境,学生更容易根据题干抓住写作的主题、对象、题材等,更易于写出佳作。因此,笔者认为,提供语境的命题作文将继续成为主流。
中考作文命题的另一个趋势是任务指令型作文会逐渐增多。如2017年江苏南京卷:2047年6月17日,30年后的今天,同学们相约回初中母校聚会,要求每人发言。请你发挥想象,以“无情岁月有味诗”为题,写一篇发言稿。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任务指令型作文的核心是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完成语言交际——口语或书面语表达。语文本身就是交流工具,而作文的交际性越来越被大家重视,任务指令型作文在中考中的比重应该会逐步上升。
对于各类题型,写作前的审题尤为重要,考前同学们一定要巩固、提高自己的审题能力,尤其是对新的作文形式,要多加训练。
三、作文视角:以“我”为中心,关注学生成长
中考作文命题多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成长,引导学生审视生活、关注自我,从而促进自我的反思与心灵的沉淀。2017年中考作文命题标题中直接出现“我”的约有30道题,而间接写“我”的几乎占了80%。
如河南卷“越来越 的我”、安徽卷“这就是我的承诺”、浙江杭州卷“本来我可以 ”、山东青岛卷“做了一回最好的我”、山东滨州卷“那一刻,我流泪了”、山东菏泽卷“我在 ”等,这些命题都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作文的基本原则就是“我手写我心”,《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学生在作文中要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中考作文命题以“我”为中心,强调学生在作文中的主体地位,使得作文总是强烈地跳动着生命的脉搏,也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以“我”的视角看世界,进行表达,一直是中考作文的热点。因此,在考前阶段,同学们要多积累关于“我”的优质素材,形成“我”的独特思考和看法,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展现“我”的独特风采。
四、作文取材:根植学生生活,反映社会现实
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越来越扎根于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情景,都要让学生体悟到写作的真正意义,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如2017年山东烟台卷直接以“生活,是一面镜子”为题让学生作文,还有的考区则关注“一次难忘的经历”“青春岁月”等。湖北随州卷以“共享”为主题,引导学生对共享时代的深层含义进行思考。这些作文题都要求学生关注自己的现实生活,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心怀更大的社会责任。
生活是作文的来源,也是归宿,作文与生活的关系我们不必赘述,但是在中考作文命题中出现的生活,为大生活。所以,中考作文除了聚焦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感悟之外,还要求学生能通过各种方式间接感悟生活,对自己以外的世界有独特见解,真正成为社会的一分子。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单纯,所以作文题往往先是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再由个体生活向社会生活辐射。因此,同学们要真正地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并且跳出个人、家庭、校园的小圈子,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关注社会现象和热点话题,为自己的中考作文注入新的思想和内容。
五、作文价值:着力精神建构,传递正能量
语文学科具有独到的育人功能,尤其是在作文教学中,“文道统一”,特别强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紧贴学生的精神世界,传递社会正能量,聚焦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比如,2017年辽宁沈阳卷写“家与国”、山东泰安卷写“善与乐”、重庆B卷“我不只属于我”写学生的责任。再如北京卷作文题一:古人云:“万物贵其真。”这句话启示我们,无论是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做事,都贵在一个“真”字。请将“____贵在真”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万事万物贵在真,该题的核心词即为“真”,直接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考作文命题考查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而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作文题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养成阳光坚韧、积极向上的精神人格,这是未来中考作文的命题方向。针对这一点,同学们在平时要多关注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和品质,写作中要说真话,提倡真善美,避免假大空,表达真情实感,文章立意要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
六、作文品格:鼓励个性思考,彰显创新能力
中考作文兼具体验和思辨,重点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这是中考作文近几年的新趋势。西南大学荣维东教授说,思辨写作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应然取向和发展路向”,可以说,现在它也是中考作文命题的取向和发展方向。从2017年浙江绍兴卷的“开始与结束”、丽水卷的“庄子与鱼”,到山东临沂卷的“借我一双慧眼”等,无一不是要求学生进行辩证思考,写出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初中生的思想在由感性渐渐转向理性。写作教学的责任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这在中考作文题中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如关系型材料作文,思辨性非常强,在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同时,尤其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这些作文题既要求学生读出材料背后的深意,又要求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辩证思考。这类命题将会成为中考作文命题的新方向。因此,同学们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培养敏锐的思维能力;学会辩证地、全面地、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力求文章的观点和角度都能出新。
2018年中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愿同学们在备战中考作文的过程中都能找到扎实有效的方法,并运用到考场作文中,实现中考作文的完美逆袭。
第五篇:中考作文六大关键词
中考作文六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梦想
【拓展题目】追梦;点亮梦想;我心中有个梦;我和我追逐的梦;等等。
【重视理由】
1、2012年的汉字是“梦”。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田立新表示,今年,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诺贝尔“梦”,一一兑现,中国梦的关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表示,这个“梦”里边,蕴涵着要求,希望“中国梦”代表着一种公正、公平,给每一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机会平等、公正公平的社会,才能实现“美丽中国”,也就是美丽的梦想。
2、“十八大”描绘了美丽中国“梦”。举国上下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梦想。
3、《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中国梦、宪政梦》被删改,引发轩然大波。
4、既符合青少年的特点,体现命题价值导向,同时又有社会时代背景。
关键词二:正能量(或力量)
【拓展题目】点燃心中的正能量;正能量(补充动词,如:找回、接纳、凝聚、激发、传递等);人生需要正能量;是一种力量;给我力量等等。
【重视理由】
1、“正能量”当选为2012“十大流行语”和“十大中国媒体新词语”。
2、“正能量”走红有奥运的背景。起初,在奥运火炬传递期间,很多博主很微博上发表“点燃正能量,引爆小宇宙!”和“点燃正能量,运气挡不住”的博文,之后这两句迅速被网友跟进和模仿,这两句话也成了时下网络最热门的句子。后来网友把点燃正能量的励志口号与伦敦火炬传递结合起来,伦敦奥运火炬成了正能量的代言物,正能量一词也借此在中国走红。本届奥运,中国收获和影响很大,但是能够直接进入中考作文的关键词难找。
3、“正能量”的产生,当然也有“负能量”泛滥的社会背景。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正让越来越多的人力不从心,就业、买房、结婚让我们“亚历山大”,生活在时代的焦虑中。人们为所求不得而愤怒,人们为失望落空而悲伤,人们为前途渺茫而恐惧。这些负面情绪所带来的“负能量”,会随着生命的漂移而流动,它泛滥在网络和现实生活的角角落落,于是便有了“网络谣言”,有了“杜甫很忙”、“元芳很忙”,有了“暴力抗法”,有了“灰色上访”,有了“跳楼”“自焚”。特别是微博等社交网络的发达正让媒体经历一场空前的变革,但也让社会充满了火药味。媒体舆论往往青睐暴力、灾害、不公等社会阴暗面,人生来也对死亡、广西毛发移植中心内部传阅
疾病充满恐惧,更是天生地追求公平平等。在媒体发达的今天,我们爱上了“吐槽”,“牢骚”成了家常便饭,“负面情绪”也像脱了绳的烈马,让人们似乎感觉到了历史上最坏的时代。
社会是一辆疾驰的列车,它需要能量的驱动。“负能量”会对列车造成致命的伤害,甚至引发故障而抛锚。只有多创造“正能量”,列车才能安全地驶向远方。这需要政府创造更多的“宏观正能量”,个人创造更多的“微观正能量”,媒体负责任地传播“正能量”。
4、“正能量”有利于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人的内心就是一座“能量场”,既隐藏着自信、豁达、愉悦、进取等正性能量,又暗含着自私、猜疑、沮丧、消沉等负性能量。这两种能量,可以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当正性能量不断被激发时,负面情绪会逐渐被取代,人的幸福感也会慢慢增加。所以要重视用积极的心态调整自己,引导自己远离消极。
5、感动中国人物,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一种正能量。
关键词三:憧憬
【拓展题目】憧憬
【重视理由】
1、2012年“十八大”胜利召开,2013年是开局之年,举国上下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这是作文命题深刻的时代背景。关于“十八大”的关键词还有许多,如:凝聚、希望、改变、阳光、跨越,等等。也要稍加注意。但这些词语在最近几年的中考中已经有不少地区考过,重复命题的可能性虽然有,但不会很大。
2、独词题,是2013年需要特别注意的题型。这种题型,开放性大,限制少,有利于学生的自由发挥,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的写作水平。近几年,全国各地有卷土重来之势。特别是宁波地区,这种题型恐怕是近十没有考过的,想要求变,这会成为命题者一种最佳考虑。
3、每个人都有憧憬,特别是青春年少爱追梦的孩子。因此每个学生都有话可写,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写出不同的深度,这样的命题才是好的。
4、倡导说真话写真情,是新课标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因此,抒写内心愿景,自然是命题者特别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四:好声音
【拓展题目】唱响自己的好声音;感动心灵的好声音;我心中的好声音;声声入耳;好声音;等等。
【重视理由】
1、2012《中国好声音》风靡全国。中国好声音,是由浙江卫视联合星空传媒旗下
灿星制作强力打造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四位著名歌手将作为明星导师言传身教,为中国乐坛的发展提供一批怀揣梦想、具有天赋才华的音乐人,树立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新标杆。“中国好声音”并当选为“十大媒体网络用语”。
2、既符合青少年的特点,体现命题价值导向,同时又有社会时代背景。
3、现行作文命题多从视觉角度着眼,常忽视听觉角度,以此为题,正好弥补。
4、可写的题材范围较广,便于考生自由发挥,并利于表达真情实感,符合新课标理念和考试命题原则。
关键词五:最炫
【拓展题目】最炫;最炫;你在我心中最炫;我最炫的时刻;等等。
【重视理由】
1、“最炫民族风”是2012年“神曲”,风靡全国;并当选为“十大媒体网络用语”。
2、符合青少年的特点,体现命题的价值导向,同时,又有社会时代背景。
3、可写的题材范围较广,便于考生自由发挥,并利于表达真情实感,符合新课标理念和考试命题原则。
4、“最美”是近年社会流行热点,是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方式。如闻名全国的“最美老师”、杭州的“最美妈妈”、“最美司机”,宁波的“最美四姑娘”等等。但这是我2011年预测的最重要的关键词,是许多地区去年中考关键词,甚至原题(如广东省)。所以不可能继续考“最美”。“最炫”与“最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且又是学生接触使用频率更高的网络用语。对于稳中求变的地区,以此命题,也许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关键词六:幸福
【拓展题目】那一刻,我真幸福;幸福在;幸福如;幸福其实很简单;等等。
【重视理由】
1、“你幸福吗”是201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它承载着人民对幸福的渴求,也表现了底层人民的无奈与调侃。
2、当代青少年是幸福的一代,但是不少青少年并未意识到这种幸福,不懂得珍惜。因此有现实意义,能够体现命题的价值导向。
3、倡导说真话写真情,是新课标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近年来中考中抒写内心感受的作文题盛行,常被称道。比如去年中考有:《心里美滋滋的》(上海)、《被爱的感受》(衢
州——浙江最佳卷)、《清欢一刻》等等。
4、题目可写的题材范围较广,便于考生自由发挥,并利于表达真情实感,符合新课标理念和考试命题原则。但是,“幸福”是一个老话题,求新的地区不会考虑这个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