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眼”练习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高冠谷口招郑鄠(hù)
(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氤氲。
“诗眼”指的是诗句中最生动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析。
简析:此题为“诗眼”分析型,主要形式是先判断再评析,共两问。题干中已把“诗眼”定位在第二联写景的句子,只要抓住句子中的动词或形容词即可找出“诗眼”来。
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然”、“暖”。(判断)“然”通“燃”,意思是说暮雨中的涧花开得很红火,像烈火燃烧似的:“暖”是指春云低垂,潭边树木与其相接,好像要为它们送去温暖,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字面意义)该联中作者用拟人手法,绘形绘色,精练传神地描写了朋友居住之地的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抒发了诗人对朋友这种恬淡闲适隐居生活的渴望之情。(语境意义)
岑参:(715?—770),原籍南阳,移居江陵(今湖北荆沙)。少时读书于嵩山,后游京洛河朔,隐居终南别业。天宝三年进士及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赴安西高仙芝幕掌书记,复赴北庭封常清幕任职。对边塞生活深有体验。肃宗朝拜右补阙。长安收复后,转起居舍人,以上书指斥权佞,出为虢州长史。代宗朝入蜀,两任嘉州刺史。罢官后客居成都。其诗以边塞诗著称,写边塞风光及将士生活,气势磅礴,昂扬奔放。因而成了边塞诗派的代表。
翻译:
说好了今天你前来相访,现在只有空空的书斋陪伴我,却不见你的身影。
这时傍晚的雨刚刚停歇,山涧的花儿更显娇美,水潭边的树木高高矗立,在春云笼罩中倍感暖意。
门前的小路长久没有人迹,只有成群的鹿儿快乐的玩耍。
只有和着衣服小憩于枕席之上,在氤氲的雾霭中,恭候你的大驾光临。
【赏析】
此诗可能写于隐居终南山时。岑参隐居于高冠谷中,他的朋友郑鄠隐居在高冠谷口,相距不远,时相过从是情理中事。此次到谷口来招邀朋友,却不见人影。大概正因为未见人,就更留意谷口的风景和幽静的环境。“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着实迷人;人迹罕至,鹿群常来,何其幽静。他的乐于隐居之情也就溢于言表。
第二篇:诗眼
诗眼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本组说明】
本组阅读以“诗眼”为主题,安排了8首古诗词:《夜宿山寺》、《春夜喜雨》、《过香积寺》、《雨霖铃》、《秋浦歌》、《泊船瓜洲》、《如梦令》、《江雪》。这八篇文章分别是小学、初中、高中的必背篇目,难易程度具有阶梯性,方便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
本次阅读应在学生对诗眼含义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让他们通过自由阅读、认真思考,自己体会出哪个字词是诗眼,诗眼如何找,诗眼有何作用。【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让学生通过再次挖掘已学诗歌,来发现新的知识点。以知识点为主线,实现复习与知新相结合,整合初高中诗歌知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年级】
高一 【教学内容】
《夜宿山寺》、《春夜喜雨》、《过香积寺》、《雨霖铃》、《秋浦歌》、《泊船瓜洲》《如梦令》、《江雪》。【教学重难点】
诗眼的找寻,诗眼在诗歌中的好处。【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阅读记录卡 【教学过程】
1、引导谈话;
同学们,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实质上,寄托着才子们灵气的诗歌也有自己的眼睛,我们今天便要去寻找它的眼睛,通过它的眼睛,看遍诗歌蕴藏的魅力。(出示《夜宿山寺》、《春夜喜雨》、《过香积寺》、《雨霖铃》、《秋浦歌》、《泊船瓜洲》、《如梦令》、《江雪》。)
2、主题回顾: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诗眼的含义。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或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或总括全诗的内容,或某个词、某个诗句构成全诗的线索,或具有以上两个或其以上的作用,这便是诗眼。“诗眼”、“词眼”一般是指一首诗、一阕词中最为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甚至是一句诗,有的可以是题目,但考试中以一字、一词者居多,以动词、形容词居多。诗眼有篇诗眼和句诗眼。考题中如说“请找出诗眼”,指的是篇诗眼;如果说“请找出该句中(某联中)最传神的词(诗眼)”,指的是句诗眼。
3、阅读概览:
(1)初读诗歌
在我们的学案中,选编了8首古诗词,我们将重点学习其中的四篇。请同学们提前赏析,填写阅读记录卡,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学习。
小组学习要求:
1、讨论并确定每首诗的诗眼;
2、分析所找出字词(诗眼)的好处。(2)学生汇报:
A、这几首古诗的诗眼是什么?你认为它是诗眼的证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顾诗眼的作用: A、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B、奠定诗歌情感基调; C、诗歌的画龙点睛之笔。B、总结学生汇报
李白 《夜宿山寺》 诗眼“高” 杜甫 《春夜喜雨》 诗眼“喜” 王维 《过香积寺》 诗眼“咽”“冷” 柳永 《雨霖铃》 诗眼“伤离别” 李白 《秋浦歌》 诗眼“愁” 王安石 《泊船瓜洲》 诗眼“绿” 李清照 《如梦令》 诗眼“应是红肥绿瘦” 柳宗元 《江雪》 诗眼“独”
4、精彩赏析:
《夜宿山寺》
诗眼:高。因为:“高”字概括了全诗描写对象的主要特点,全诗围绕着一个“高”描写。先正面写山寺之高——“危楼高百尺”,再用人处其中“摘星辰”,“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来衬托,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宇宙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春夜喜雨》
诗眼是“喜”字。首先,“喜”字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全诗抒发的就是作者的喜悦之情。其次,“喜”字总领了全诗的写作内容:首联写好雨应时而生,直接表达喜悦之情;颔联春雨悄悄降临的动态令人喜悦;颈联明黑对比,预示更大的春雨将至,为丰沛的春雨而喜;尾联写在春雨的滋润下,明早的锦官城花团锦簇,争奇斗艳,表现雨后之喜。《过香积寺》
诗眼是“咽”和“冷”。“咽”字在句中是“呜咽”之意,“冷”字在句中是“阴冷”之意。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阴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和“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了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5、小结
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可以发现找到诗眼,就找到了解开诗歌秘密的钥匙。而诗眼又往往是形容词或者动词。诗眼可以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奠定诗歌的主要情感基调,或成为诗歌画龙点睛的一笔。希望今天的古诗阅读能给同学们带来启发,在阅读中掌握知识,获得乐趣。
第三篇:诗四首练习题
第1页
诗四首 ++++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晨兴理荒秽(suì),带月荷(hè)锄归。B.萧(xiāo)关逢候骑,都护在燕(yàn)然。...C.登临吴蜀(shǔ)横分地,徙倚(yǐ)湖山欲暮时。D.征蓬(pēng)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下列诗句中带线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带月荷锄归(扛着)B.晨兴理荒秽(污秽的垃圾)..C.但使愿无违(违背)D.仍怜故乡水(爱)..3.下列作品与作者、作者所属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使至塞上》 王右丞 唐代 B.《登岳阳楼》 陈与义 宋 C.《归园田居》 陶渊明 西晋 D.《渡荆门送别》 李白 唐代
5.古诗名句默写。
(1)王维《使至塞上》有一对偶句,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
誉
为
“
千
古
壮
观
”的名
句
是“。”(2)江南有三大名楼是:黄鹤楼、岳阳楼和。请默写赞美黄鹤楼的名诗:
。(3)《渡荆门送别》中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4)《归园田居》中表示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保持自我节操的诗句是。
(5)《登岳阳楼(其一)》的颈联是:。
第2页
判断
①《归园田居》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以极富诗意的笔法写出诗人早出晚归、不辞辛劳的形象。()②.《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即将到达西北边塞的欣喜之情。()
③.《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联描绘了两幅美丽的画面:一幅水中映月图,一幅天边云霞图,让人感受到了江上的美景。()④《登岳阳楼》中“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一联表达了诗人三年多来,辗转万里,备尝艰辛的无限感慨。()(3).对《使至塞上》诗句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首句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交代了诗人的路程去向。
B诗人用“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初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雄心。C第三句展现了大漠的辽阔与奇特壮丽的景色,把自己的孤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对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D整首诗叙事与抒情结合,而作者的情感却在事件和景物中表现得酣畅淋漓,使得事、景、情融为一体。
(4)对《渡荆门送别》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
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将要前往的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B.全诗以远游起笔,中间写途中所见景色,最后以惜别作结,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写景用语着字,也独具匠心。
C.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
D.这首诗从题材上说是一首五言律诗,从体裁上说是思乡诗。诗中不是写诗人离开故乡的不舍,而是以故乡水为抒情主体,描写其万里相送的情谊,使游子对故乡之思倍增。(5).对《登岳阳楼》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而近。
第3页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D尾联“风霜”一语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6)下面对诗文内容,写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A《登岳阳楼》背景是靖康之变,诗人凭栏吊古,抒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愁,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诗歌气象开阔,苍凉悲壮,堪称杜调。B《归园田居》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其实是传达出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愿,也流露出诗人淳朴率真的生活情态,是五言古诗中的精金良玉。
C《渡荆门送别》写景部分,诗人坐在船上沿途观赏,一路看来,眼前的景物逐渐变化,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D《使至塞上》以简练的笔墨写了出使边塞的经历,诗中所写景物,极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无近景)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精段阅读:阅读
(一)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7.解释带线的词。
(1)使至塞上(2)征蓬出汉塞 8.下列带线的词语不属于地名的一项是()
A.属国过居延 B.属国过居延 C.萧关逢候骑 D.都护在燕然 9.“征蓬出汉塞”一词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10.“大漠孤烟直”中的“烟”字有人认为是烽烟,有人认为是炊烟。你同意哪一种意见?为什么?
第4页
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千古流传的名句,你认为它好在哪儿?简洁地说一说。
(二)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2.请依次写出这首诗押韵的字:________________。13.为下列画线字选择正确的义项。(1)渡远荆门外()
A.通过 B.载运过河 C.渡口 D.渡船(2)山随平野尽()
A.全 B.完 C.死 D.用力完成(3)仍怜故乡水()
A.怜悯 B.怜惜 C.怜爱 D.怜恤 14.解释下列诗句画横线的词语。(1)江入大荒流:(2)月下飞天镜:(3)云生结海楼:(4)仍怜故乡水:
15.对诗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
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的特点、途中已经到达的地方以及将要前往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
B.诗的颔联景象雄阔,颈联景象瑰丽。“荆门外”的山川胜景,兼收笔底。尾联抒发诗人
第5页
作别故土,惜别亲友的诚挚。
C.全诗以远游起笔,中间写途中所见景色,最后以惜别作结,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写景用语着字,也独具匠心。
D.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
16.本文的作者是 朝的,字,诗词著作有《 》、《 》、《 》等。
参考答案
1.C(A项“秽”应读huì;B项“燕”应读yān;D项“蓬”应读péng。故选C)2.B(“荒秽”指野草)3.C 4.(1)后乐先忧、昔闻今上(2)淮海南来第一楼(3)万家忧乐到心头(4)何必登斯楼把酒 方可对仙人吟诗
5.(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滕王阁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4)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5)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6.(1)略。(提示:不要写成对诗句的翻译。要合理大胆地想象,对诗句的描写进行再加工,写出自己心目中的美景。)(2)√ ×√ √(3)B(4)D(5)A(6)D 7.(1)出使;(2)飘飞的蓬草。
第6页
8.A(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故“属国”不是地名。)
9.“征蓬”指飘飞的蓬草,作者以此自比,写出了自己的飘零之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幽微难言的心情。
10.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我认为是烽烟,因为边塞之地,战事频繁,随处可见烽烟,这样写更能体现边塞的特征。)
11.参考: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12游;流;楼;舟 13.(1)A(2)B(3)C 14..(1)莽莽平原;(2)月亮;(3)海市蜃楼;(4)始终。15..D 16.唐 李白 太白 《蜀道难》、《行路难》、《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等
第四篇:《诗五首》练习题
《诗五首》练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酬乐天扬洲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作者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对岁月的流逝,人事的变迁的感叹的诗句是:。2.《酬乐天扬洲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中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令人奋进的句子:。3.《酬乐天
扬
州
初
逢
席
上
见
赠
》
中“。”一联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寓豁达于心中,寄希望于未来的哲理性诗句是:。
5.《酬乐天扬洲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点名酬谢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诗句是:。
6.《酬乐天扬洲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写出自己对无罪而长期被贬的遭遇的愤激的诗句是:。
7.《酬乐天扬洲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示不消极气馁,要抖擞振奋,积极进取,重新
投
入
生
活,自
勉的诗
句是:。
8.《赤壁》一诗中,以小见大,表明诗人独特的历史观的诗句是:。
9.《赤壁》一诗中,以个人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10.《过零丁洋》一诗中,回顾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回忆个人与国家两件大事的诗句是:。
11.《过零丁洋》一诗中,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诗句是:。
12.《过零丁洋》一诗中,作者借用比喻,写国势与身世,写出国破家亡的悲哀的诗句是:。
13.《过零丁洋》一诗中,诗人追记过去,慨叹眼前,巧妙的借助地名写出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的诗句是:。14.《过零丁洋》一诗中,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的千古名句是:。
15.《过零丁洋》一诗中,激情慷慨,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族气节的千古壮歌是:。16.《水调歌头》一词中,由出尘之想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的句子是:。
17.《水调歌头》一词中,好像对月有怨怼之意,其实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的句子是:。
18.《水调歌头》一词中,表现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
化的句
子是:。19.《水调歌头》一词中,蕴含着自然规律与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20.《水调歌头》一词中,对亲人美好祝愿,积极乐观的句子是:。
21.《山坡羊》曲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险要的句子是:。
22.《山坡羊》曲中,写作者驻马远眺长安,感慨横生句子是:。
23.《山坡羊》曲中,表现作者对人民的同情,对以往历史作出的概括与评判的句子是:。
二、诗词鉴赏
1.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
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2.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 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3.选出对杜牧《赤壁》赏读有误的一项:()
A、这首借古咏怀诗就前代历史中某一点生发开来,以小见大,抒写政治失意之情。
B、“铁未销”表明在赤壁大战中,埋在泥沙中的残破武器还没有来得及销毁。
C、第二句借物以怀古,意思是说我把它拣起来,洗磨之后,还能辨出是三国时代遗物。
D、最后两句议论,告诫晚唐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语言含蓄,怀古之中又透伤今。
4.选出对文天祥《过零丁洋》赏读有误的一项:()
A、首联回顾作者的出身经历,表达诗人矢志报国、至死不变的忠心。B、颔联运用两个贴切的比喻,把亡国之恨与身世之悲刻画得入木三分。C、颈联慨叹兵败被俘,害怕元军,孤身无依而惶恐不安。哀怨之情汇聚为高潮。
D、末联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表现出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5.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体,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B.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 贴切。
C.颈联运用“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典故,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对前途的忧虑。
D.尾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堪称千古绝唱。
6.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两句用了比喻,把破碎的山河比作风中的柳絮,把浮沉的身世比作雨中的飘萍。
B.这两句是对偶,“山河破碎”与“身世浮沉”相对,“风飘絮”和“雨打萍”相对。
C.宋朝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的经历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D.这是文章的颈联,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艰难危亡的形势。
7.选出对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赏读有误的一项:()
A、上片写中秋赏月,因月而引发对天上仙境的幻想,极富浪漫主义色彩。B、下片写望月怀人,感慨人生的离合无常,表现出词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C、上片借月抒写欢欣,下片用圆月衬托离别,人月双济,温馨而恬静。D、全词执着现实,怀念亲人,构成豪放而空灵,抑郁而旷达的艺术特色。8.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月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向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9.下面《山坡羊.潼关怀古》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B.“山河表里潼关路”句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表现出汹涌澎湃的情态。D.曲子表达了作者的伤感悲愤之情,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10.选出对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赏读有误的一项:()
A、前三句描绘潼关周围的景色及形势。“峰恋如聚”写众峰耸立;“波涛如怒”言黄河汹涌。B、“望西都,意踌蹰”引发感慨,既有对秦汉盛世的怀念;又有对王朝更迭的惋惜。
C、曲末四句,精警遒劲,用极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了词人对历代受苦受难民众的深切同情。
D、这首小曲借“怀古”讽今世,鞭笞了封建统治者剥削劳动人民的滔天罪行。
11.请选出下列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解说有误的一项()A.“二十三年”,指自居易因参加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的前后时间;“弃置”指被贬谪首联表达了诗人的无比辛酸之情,也流露出了内心的不满 B.“闻笛赋”是指西晋的向秀为怀念自己的好友嵇康所作的《思旧赋》,“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颔联写贬谪归来后的感受,借用两个典故表达怀念旧友和人世桑沧之感
C.颈联写诗人对未来的展望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说明虽然处境艰难,但仍然信心百倍,积极进取 D.“听君”中的“君”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尾联不仅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也是和友人共勉
12.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13.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
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像和浪漫的情致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按要求用原文回答
1.《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
。”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
2.《渡荆门送别》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诗句是“。”。用拟人手法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3.《使至塞上》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暗写自己的遭遇并抒发情感的句子“。”。描写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
4.《登岳阳楼》表达漂泊不定的生涯、离乡背井的感慨的句子是“
。”。诗中“。”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三、选择题
1.对《使至塞上》诗句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首句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交代了诗人的路程去向。B诗人用“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初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雄心。
C第三句展现了大漠的辽阔与奇特壮丽的景色,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对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D整首诗叙事与抒情结合,而作者的情感却在事件和景物中表现得酣畅淋漓,使得事、景、情融为一体。
2.对《登岳阳楼》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而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一语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3.下面对诗文内容写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A《登岳阳楼》背景是靖康之变,诗人凭栏吊古抒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愁。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诗歌气象开阔,苍凉悲壮,堪称杜调。
B《归园田居》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其实是传达出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愿,也流露出诗人淳朴率真的生活情态,是五言古诗中的精金良玉。
C《渡荆门送别》写景部分,诗人坐在船上沿途观赏,一路看来,眼前的景物逐渐变化,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D《使至塞上》以简练的笔墨写了出使边塞的经历,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
4.对下面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归园田居》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以极富诗意的笔法写出诗人早出晚归、不辞辛劳的形象。
B.《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现诗人即将到达西北边塞的欣喜之情。
C.《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联描绘了两幅美丽的画面一幅水中映月图一幅天边云霞图让人感受到了江上的美景。D.《登岳阳楼》中“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一联表达了诗人三年多来辗转万里备尝艰辛的无限感慨。5.选出对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有误的一项。
A、本诗表现陶渊明田园之乐与归隐之趣。
B、“种豆南山下”,起句平实,用语平淡,一如老农口语。C、“荷月带锄归”,勾画了诗人的愉快和自豪。D、“但使愿无违”,表明诗人别无所求,只望丰收。
第五篇:诗歌鉴赏如何找诗眼
如何找诗眼 诗眼1.诗人的赏鉴能力、观察力。
2.指的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由于有了这个字词或句子,而使形象鲜活,神情飞动,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富于艺术魅力,称为一篇诗词的眼目。诗眼的获得,需要提炼字句,务必要使提炼的字词和词句,最能表现特定的生活情景,能最充分、最真切地表达诗人对这些事物的思想和情感。而且这样的词句,要在诗词的关键部位,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所以,诗眼的锤炼,要立足于全篇,不可孤立地在字句上下功夫。
三江小渡的诗眼是交情,可在第三句中体现,本诗围绕交情展开描述,诗人用对比,比喻,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不管**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和“**”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