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解决问题的故事
不解决问题的故事
为写此稿,又看了一遍岩井俊二的《烟花》,没有作者崇拜,不是洪篇巨制,单单这部四十多分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作品,再一次以其细腻和有些奇怪的形态,强烈地打动了我。当然,关注到其形态,已经有些出戏了,毕竟不是第一次看,所以,也借此梳理一下,这是怎样一部作品,它何以打动人?我们从叙述角度来看,不谈影像、声音、节奏。
人物
书上说:人物、动作、结构其实是一回事儿,最开始我对这个结论很摸不着头脑,现在看来,这个论断的意思可以简而言之理解:人物是核心,从它身上才会产生出动作而形成故事结构。说来简单,问题是很多人,甚至可以说多数人不能创造出立得住的人物,也就没有有理由据有力量的动作,要达到一个完整精巧的结构也就更是胡扯了。《烟花》的故事可以显见的是其细腻,但其人物没做什么大事儿,也颇为令人动情。我们从《烟花》故事中最主要的三个人物,来看他们面临的压力和他们要做出的动作,其后,其下,其内部,隐藏的核心是什么。
姑娘
姑娘家父母离异,她因此而要随母亲搬走,也从这个学校转学离去,早上她从家中拿到母亲给老师的信,告知老师她即将面临的这个变故。从外面看来这是一个地理上的位置上的离去,但这里面蕴含的意义大约可以认为是:她即将从童年这个状态离去,她将面对的是相对繁复的成人世界。要离开一种相对平静的状态,她是不乐意的,她因而做出牵动了一条线的动作:私奔。私奔逃离,是躲避,她的这种躲避,可以看做是躲避进入成人世界要负的责任。她要比故事中的两个男性都更富主动性,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主动的动作并不是为了完成成长这个动作,而是朝着负面方向发展的。
男生甲
主角,我们看起来他似乎最模糊,片中他的同学们要打赌验证烟花,铁瓷同学乙要向姑娘表白,都有特明显的动机要去做,但是他没有,我们只能看出来他是喜欢姑娘的,但是他始终是被动的,不曾主动做出任何动作。故事中由他想象完成了和姑娘私奔的段落,这段落中也是大部分他被动,姑娘主动,只有最后与姑娘戏水跳入池中,稍显主动。他只有在想象中能稍有主动。他是最迷惑不知所终的一个人,按说最没有动作,故事却把他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上。
男生乙
他对烟花无所谓,他喜欢那个姑娘。他聪明机警,本来获得了姑娘的私奔邀请却把这个机会贡献给了男生甲,不过甲没有把握好。这其中并非全是仗义,从他的细节动作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他也不知如何对应姑娘的私奔邀请,他也无法对姑娘表白他的钦慕之情。后来他没有去赴约而是伙同男生们去看烟花,路上他在某种气氛之下大声喊出了对姑娘的爱意,但此种表达是无的放矢,可以说释放是重要的,目的不是重要的,这个概念应该是全片人物动作的一个特征。这简直就是青春的特征。
其余诸男生
这些人有着直白的动作:针对烟花的形状打赌,他们是这个故事中人物的基础,我们只是钻到了某个具体的某男中。在去看烟花的路上,当男生乙大声喊出姑娘的名字之后,他们也大声喊出姑娘的名字,有个人甚至在喊漫画中女性的名字,可见心智的发展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处于有箭要放没有靶子,或不知要怎么放箭的状态。
总归看来,所有人物都没有能够解决什么,没有使故事和他们人生向前走的强大心理力量,没有正面的动作,私奔这个负面动作也是在男生甲的想象中完成的,这不是一些能够解决问题,跨越了鸿沟,完成上升的人物。他们的动作也因此只能是探索式的。
两条线索
片中主要围绕两个事儿,形成两条线索,最有意思的是,这两条线,基本上没什么逻辑上的联系,一条是姑娘要找人私奔,一条是男生们要为了打赌去看烟花。看烟花的线是影片命名的依据,但是影片看起来更多地用笔在两男一女三者的关系上:私奔线提供了强烈的戏剧性和动作,包括异性的吸引,乘车去远方的动势,探索未知的冒险奇遇感。其中在男生甲想象中私奔成行的段落中,姑娘在站台打扮成大人的样子,以及回到泳池穿着衣服下水,都充满了性意味,是向前成长的,但二人水中嬉戏的方式则完全是孩童的。烟花这条线则提供了一个悬念:到底烟花是什么形状,不过这个悬念并不怎么吸引人,它只是在影片最后提供了一个视觉上的和情绪上的释放。
如此设置故事线索,我们首先的反应是:可以解释为烟花是某种青春状态的隐喻(譬如什么“姑娘像是烟花,青春期像是烟花,青春像烟花般释放”等诸般联想),但是把整个看烟花打赌和上路去找的过程都展示出来,烟花这条线的动作就更重要了:它(去看烟花)和私奔线上的男女同学朦胧性意识和情感一样,是目的性不强的动作,动作本身(去看烟花)比目的(烟花到底是什么形状)更重要,这就不是个装作深沉的隐喻,而是人物内心状态所产生的动作形态,与私奔线的动机和动作暗合,这才是人物产生的动作,使得这个两条线的结构能够成立而不空虚,这里面是有干货的。那么这是关于什么的?关于求索?关于未知?关于美妙的朦胧情感?讲述孩子们“成长”了?
这是一个成长故事吗?
这似乎是一个成长故事,讲述的是这几个孩童(他们正处在成长的不同状态)成长中遇到的事情,不同往常的是,故事不是以成长成功或者成长失败而告终的。成长故事见过太多,狮子王,功夫熊猫,这是成长完成,主人公从一个状态变到了另一个更高级的状态。成长失败的故事,也有一些,相对世故一些,极端了,愤怒公牛,变成了毁灭故事。《烟花》讲述的是在成长过程中的这个短暂阶段:向前不是向后不是,短暂地迷惑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在主人公本身感受中,颇为难过,七上八下不知所终,但在作品特别的角度中则颇具欣赏价值,足以令人动情。直言之,问题的关键在于,私奔未能成行,爱也未能说出口,只有烟花没有悬念地绽开在夜空中,把关于烟花的赌注甩在一边,是方是圆,亦不重要。这个稍纵即逝的迷惑状态,故事主人公面临一个前后不是的境地,或者你把它解决了,或者它把你解决了,故事都有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完整感觉,而《烟花》是一个“未解决”的故事,它描述了他们人生中这个“未解决”的瞬间。
《烟花》故事:
小镇上即将召开一次集会,它的重头戏是一次较为盛大的烟花放映(能冲到天上绽放菊花那个规模的)。学校中的一群学生,讨论着烟花在天上绽开时,到底是球体状还是类似烧饼的扁平桶状,他们并且因此而打赌,输家要负责全体的暑假作业,故而晚上要全体集合去附近的灯塔,到与绽开的烟花同样的高度去检验。与此同时,姑娘(片中只此一核心女性,我简称之为姑娘)家庭分裂,她即将随母亲转学离去,她不能承受这个变故,为此似乎在寻找着一个男性―男同学,携同离去,她认为这会是一场私奔。我们的男主角(称之为男生甲)和他的铁瓷男生乙,将一一面对来自这个漂亮姑娘的邀请,最终没有赴约,或者想象着赴约会发生什么,故事就在这一天的过程中发生。
第二篇:不抱怨,只解决问题
不抱怨,只解决问题
张怡筠
正面思考的力量极大,当你期望最好的事物时,你便在创造思想的磁场,吸引你所翼求的一切。
——道格拉斯·布拉克
一分钟快速乐观法之四:不抱怨,只解决问题。
你信不信,研究发现乐观的人所列出的烦恼事项,远低于一般人,而他们花在抱怨
的时间,也远远少于一般人。
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乐观的人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不会花时间去怪东怪西:“都是他搞的鬼……”要不就
是:“为什么我老是这么倒霉?”
他们共同的态度是“没时间怨天尤人,因为正忙着解决问题”。
而当我们少一分时间抱怨,就多一分时间进步。
这也正说明了为何乐观的人比较容易成功,因为他们的时间及精力永远用来改善现况。
所以,要培养乐观一点也不难,请就从现在开始,把注意力的焦点从“往后看怨天尤人”,改为“向前望解决问题”就行了。
实际的做法,则是避口不提“为什么总是我……?”,而用另一句话来代替:“现在 该怎么办会更好?”
在面对不如意时,只要改变这一个重要的思考点,你会发觉自己的挫折忍受力大为增
强,而更容易从逆境中走出来。
请喘口气休息一下,并且开开心心地检查自己的进度:
1.我已经养成凡事先找优点,再看缺点的习惯。
2.我相信想法是一种选择,而我可以选择积极乐观的面对问题。
3.我已减少抱怨的次数及时间,并多花精力在解决问题上。
4.我每天会提醒自己抬头挺胸,并用愉快的声音说话。
5.我已不再说“困难”、“麻烦”等字眼,而用“挑战”来代替。
6.我相信积极乐观的态度,才是快乐生活的不二法门。
7.展望未来,我觉得充满了期待。不论会发生什么事,我相信自己都能处理得当!
第三篇:荤故事不要讲
荤故事不要讲 眼下,在一些学校,有些领导为了不甘寂寞图个热闹,总喜欢讲一些“荤”故事、黄色笑话来活跃谈话的气氛,他们说得有滋有味讲得津津乐道。这种气氛常叫在坐的女教师们尴尬,又叫旁边的学生茫然。
说黄故事,讲荤笑话,是精神污染,是语言污染,使正常人的关系变得无聊空虚,庸俗无趣,是缺乏精神文明的表现,从中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低下,生活情趣不高。这种庸俗现象不应该在校园中出现,“学校无小事,处处见文章”。这种现象不应该在教师身上出现。
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牢记“八荣八耻”,要洁身自好,要远离低级趣味,要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使“黄色文化”在校园彻底消失。因为人民教师应该为人师表。
第四篇:哲理故事:不赶时髦
哲理故事:不赶时髦
余平在《瞭望东方周刊》第51期刊文说,去年去美国工作,认识了美国同事约翰。他25岁,充满朝气,还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女朋友。应该属于时尚一族的他,生活却很土。
一天,部门的同事在酒吧聚会,一个叫杰克的要借手机用一下。我准备把我的手机借给他,但转念一想,我那个手机太过时了,拿出来很没面子。这时候,约翰主动拿出他的手机递给了杰克。我一看,他那个手机比我的还过时,黑黑的机身,又大又重。我很疑惑,美国那么发达,怎么美国人用的东西却这么落伍?后来我留心了一下周围美国人用的手机,类似约翰那种的还真不少。还有一次午间休息的时候,我看见约翰戴着耳机在听音乐,听得眉飞色舞。我拿过他的耳机一听,觉得效果不太好。约翰有点不好意思:磁带听久了,所以效果差一点。他说着从衣兜里掏出一部很旧的随身听来。我说为什么不试试MP3?我于是拿出我的MP3,他居然不认识这个东西!我说想听什么歌可以直接从网上免费下载,非常方便,他惊奇地睁大了眼睛说:这不是侵犯版权的事嘛,我这部随身听又没有坏,还是买磁带听好。
其实约翰并不穷,比我们都有钱。我想这大概是个人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不同造成的。后来慢慢发现,物尽其用、不浪费、不赶时髦,是不少美国人的消费原则。
第五篇:平凡教师的不平凡故事
平凡教师的不平凡故事
――记汉寿县詹乐贫中学教师刘萍
在美丽的洞庭湖之滨汉寿县詹乐贫中学里,有这样一位老师,她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壮举,却有用大爱做小事、用真心换真情的习惯。她叫刘萍,从教13年来,她怀揣一颗对教育事业的真心,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在平凡中书写精彩人生。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1999年7月,刚从桃源师范学校毕业的她,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用一颗炽热的心为学生传授知识、启迪智慧,从教学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创造性的开展着教育教学工作。
十多年来,刘萍一直担任着初中班主任这个重要的角色。她一心扑在工作上,不因学生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的差异而歧视或偏爱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孩子们说刘萍的爱无处不在,都愿意在周记里向她倾诉自己青春期的困惑。针对这一情况,刘萍多次向心理辅导老师咨询、交流,还策划召开了一次《花开应有时》的主题班会,帮助同学们解惑。
以前,班上有个叫黄慧的学生,沉默寡言,从不举手回答问题,她觉得有些奇怪,找她谈话后才发现,同学们笑话她说话大舌头,造成她自卑的心理。于是刘萍有意识地鼓励她试读文章,从那以后,黄慧胆子大了,上课也敢于回答问题了,后来竟然还在班级演讲比赛中获了一等奖。
授之以渔、竞相成长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 教育也是一样,教人知识,不如教人学会得到知识的方法。
詹乐平中学221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王圣嵛同学上讲台就要上课了”。也许有人会问,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学校铃声较小,为了避免打铃后教室里不能马上安静下来,经讨论便决定由王圣嵛来提醒大家,只要他上讲台,大家就知道要上课了。这是刘萍“授人以渔”的成果之一。刘萍说:“只有让学生真正学会自我珍惜,学会相信自己,才会有自尊、自信,才会有激情去学习和生活。”
每次月考,班上同学都会进行学习经验交流,互相学习,互相进步。对于退步的同学,她从来不是批评,而是帮助他们在态度和方法上找原因,帮助他们端正态度、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她始终坚信: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不是逼出来的!为了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刘老师按照ABCD把班上的同学分成16个小组开展学习竞赛,每小组在小组长督促下共同进步。得益于“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刘萍所教的班级成绩突出,2007年中考,她所带的159班有19名同学升入汉寿一中。2008年,她所执教的168班有43人升入汉寿一中。2010年至今,她所带的221班各科成绩名列学校前茅。新课改,成就精彩课堂
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是一切先进教育改革的奠基石。“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几年以来,刘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新课程培训,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为了学习“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刘萍到书店查资料,上课看课例,认真钻研教材,编写学案,积极与同事交流讨论。
刘萍的课改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初时,她遇到了大多数老师都会遇到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及家长的质疑。学生认为老师偷懒,家长认为老师不负责任,面对众多的争议,她选择用事实说话——学生的成绩永远是最有力的证明。
课改之初,语文课代表邓颖就显现了她对课改的不适应,收作业不积极,做作业也不积极,其他同学也无法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面对这种状况,刘萍选择先要求同学完成作业,不论对错,之后在讲解文章的同时,努力将参考答案向同学的答案靠拢。答案接近的同学信心倍增,答错的同学有了思考的过程,老师分析后,明白思考方向,积累了答题经验。经过一个学期的磨合,期末考试,邓颖班级的语文成绩名列前茅。
正是由于她不断地努力,她所撰写的《同步资源建设——语文版初中语文》课题研究报告、《如何让语文课题充满探究精神》等4篇论文在《文教资料》上发表或获奖。两次被评为汉寿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三次被汉寿县任命政府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