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现代诗两首》精品教案 (新版)语文版
《现代诗两首》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生字生词;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2、反复朗读,把握诗歌的基本思想,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重点分析借物抒情的写法。
3、反复朗读,把握诗歌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
4、体会诗人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月是故乡明,华夏民族是最恋家的民族。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是一抔黄土,都寄托着游子深厚的情感,纵使到了天之涯、海之角,也难以割舍。别离之愁、思归之渴,这种情结如同生命一样古老而常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几千年来,“乡土情结”几乎是游子的普遍心态。一纸乡书、一句乡音,往往让人们激动不已。故乡与游子,似乎是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是作者人生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谣”是歌谣,是对长城的歌颂。
2、“一片槐树叶”是指作者借夹在书中的故国的一片槐树叶,以此为题目点明诗人吟咏的对象,简洁明了。
3、学习生字:
焉之(yān)隘口(ài)歌谣(yáo)蹲踞(dūn jù)山巅(diān)......焚起(fén)敕勒川(chì)荒莽(mǎng)槐树(huái)蝉翼(chán yì)......
4、教师范读全诗,学生自由朗读。
三、指导朗读:
长城谣(席慕容)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有你/千年的面容;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
敕勒川、阴山下;今宵月色/应如水;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一片槐树叶(纪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四、学生齐声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五、教师小结:
《长城谣》是一首咏物抒怀、反观历史的抒情诗。主体意象是长城,但诗中也有对黄河的思念;抒情的主线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诗中也有对历史的观照和反思。
《一片槐树叶》一诗,作者通过对夹在书中的一片故国的槐树叶的追忆、回想,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长城谣》的作者是席慕蓉。席慕蓉14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以后一直生活在台湾。在诗人心中,长城除了是民族、社稷的象征,还是寄托乡愁乡思的个性化对象。她时刻思念着故乡,遂写成《长城谣》。
二、作者简介:
席慕蓉,1943年生。蒙古族女诗人。蒙古名字全称穆伦·席连勃,意为浩荡大江河。“慕 蓉”是“穆伦”的音译。她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在父亲的军旅生活中,席慕蓉出生于四川。十三岁起在日记中写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出过画集,多次获多种绘画奖。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蓉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散文集有《有一首歌》《江山有诗》,其中《一棵开花的树》《山路》《出塞曲》《渡口》等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席慕蓉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清新、易懂、好读也是她拥有大量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细读品味:
全诗共三节:第一节:诗人以历史的视角,凸现长城的沧桑之感;第二节:抒发诗人对长城的依恋和赞美之情。第三节:诗人借梦境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恋之情。
1、第一节写了什么内容?怎样理解“无情”“蹲踞”“冷眼”这几个词的作用? 明确:写一部浩浩荡荡的长城史,抒写了两千多年的争战和杀伐。长城作为历史的证人,历尽沧桑,见证了千古的悲欢离合。
无情:指面对战争,长城屹然不动,成为历史的见证。蹲踞:突出了长城的伟岸身姿。
冷眼:冷静客观的态度,写出了长城面对人世的恩怨、成败荣辱,冷静对待。
2、第二节写了什么内容?关键词是哪些?
明确:抒写诗人对长城的依恋之情和赞美之情。“总”,“一„„便„„”,“唱”,“写”。总:一直,一向,突出诗人日夜牵挂故乡。
一„„便„„:突出诗人心系长城,心系故乡,“万里的躯体”“千年的面容”已经在作者心中留下了烙印,所以一提起“便有烈火焚起”。
3、第三节写了什么内容?哪个词语最有表现力? 明确:写诗人借梦境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恋之情。“不眠”。
应:是诗人的猜测和估计,写诗人想象中故乡夜晚美好的景色,这情景是载不动的深情。
仍然:依旧,写出了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黄河,时时在诗人心中流淌,诗人虽身居异乡,却心系祖国,表达了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流进„„不眠的梦:写思乡难眠,诗人借梦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恋之情。
4、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而且对于故乡,她是“少小离家,大难回” 在诗人的心中,长城仅仅是民族的象征吗?
明确:仅仅是民族的象征,还是一种精神,一种博大的精神,还是诗人寄托乡思乡愁的意象。
5、第一节诗中高度概括长城历史的句子是哪些?
明确: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6、第一节里用第二人称“你”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把长城看作是历史的见证人,更易于抒发作者的情感。
7、第三节为何以地名“敕勒”、“阴山”、“黄河”抒情?
明确:“勒”、“阴山”是诗人的故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由此可见诗人身居他乡,心系故园。诗人希望有梦,借梦境回故乡,但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思乡情使诗人夜不能眠!
《长城谣》是一首咏物抒怀、反观历史的抒情诗,主体意象是长城。但诗中也有对黄河的思念。抒情的主线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诗中也有对历史的观照和反思。
四、合作探究:
怎样理解《长城谣》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明确: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对于故乡,她是“少小离家,老大难回“。因此在诗人心中,长城除了是民族、社稷的象征外,还是她寄托乡思乡愁的个性化对象。
这首诗富有民歌谣曲风味,意境悠远,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毫无雕琢之感,是席慕蓉诗中的佳作。
五、教师小结:
《长城谣》中诗人以长城、黄河为载体,抒发刻骨铭心的乡情。承载诗人浓重乡愁的万里长城一贯被视作中华民族文化或精神的象征,长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征战与杀伐,曾上演了无数悲欢离合,沉浮起落。英雄的壮举,儿女的血泪,在世人眼里,长城早已成为历史的见证,成为社稷的象征。诗人心系长城,心系故乡,视古老的长城为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千年流淌的黄河同样注入了诗人无尽的情感,它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象征。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七,板书设计:
长城谣
沧桑长城——一部历史;依恋长城——写不成篇;梦回长城——难以成眠。
————心系祖国、思恋故乡。第三课时:
一、情境导入:
《一片槐树叶》写于1954年,当时诗人纪弦已远离故土6年,思想之情与日俱增。也许是一次偶然翻检旧书,夹在书中的一片槐树叶赫然跳入眼帘,由此触动了诗人感情最敏感的一根弦。诗人的心灵战栗了,他的感情掀起了波澜,于是他借这一片槐树叶尽情抒发了游子怀乡之情。
二、作者简介:
纪弦,1913年生,祖籍陕西,生于河北省清苑县。原名路逾,曾用笔名路易士。1928年春开始发表诗作,1933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自编《易士诗集》。1934年创办《火山》诗刊。1936年东渡日本,回国后与戴望舒等创办《新诗》月刊。1948年赴台,在台北市成功中学任教二十五年后退休。1976年移居美国。1953年创办并主编《现代诗》季刊,1956年组建现代派。
纪弦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另两位为覃子豪与钟鼎文),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纪弦不仅创作极丰,而且在理论上亦极有建树。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他主张写“主知”的诗,强调“横的移植”。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他的诗极有韵味,且注重创新,令后学者竞相仿效,成为台湾诗坛的一面旗帜。年近九十,健康良好,写作不辍,被誉为“诗坛上的常青树”。主要有作品集有《火灾的城》《纪弦诗选》《爱云的奇人》《烦哀的日子》《无人岛》《摘星的少年》等。
三、细读品味:
全诗分三节,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时间线索,“现在——过去——将来”;另一条是感情线索,“伤感——回忆——企盼”,两条线同步并行,构成三块伤感过去,回忆过去,企盼将来。
1、第一节写什么内容?如果用一个最简单的陈述句来说,应该怎么说? 明确:写一片“槐树叶”,“这是一片槐树叶”。
2、第一节明明可以用一个简单的陈述句表达,为什么诗人却使用了极其繁复的修饰语?各个修饰语各有什么含义?
明确:意在说明诗人当时睹物生情而又极为复杂矛盾的感情。“全世界”指范围,“最珍奇,最宝贵”指出程度;“最使人伤心,最使人落泪的”指出它背后的故事;“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指出它的形状、颜色。这样的一片槐树叶使诗人睹物生情,伤感之情溢于言表。
3、第二节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了槐树叶的来历。
4、槐树叶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是诗人作为诗集的书签用的。在文中“一册古老的诗集”有了文化的象征,也许指古老的文化,虽然忘却了它具体的来历,但它肯定是故乡的槐树叶,诗人因此而略感欣喜,因为它使诗人的思乡之情有了寄托,也一下子拉开了诗人浓浓的乡愁乡思之门。
5、三节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怎么写的?
明确:对将来的企盼,表达了游子思归之情。联想的手法,由槐树叶联想到故土的泥土,进而联想到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6、全诗以什么为意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一片槐树叶;思乡盼归。
7、“一片槐树叶”为何是“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明确:它捡自故土,寄托了作者强烈的乡思和沉重的乡愁。
8、请写出第一节诗中诗人的感情变化并简单分析(80字以内)。
明确:诗人初见槐树叶,如回故土,赞叹,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又很快回到了现实,心情变成了伤感;飘零在外,有家难归,伤心而又无奈。
9、你认为一册“古老的诗集”有什么深刻含义?请写出你的理解。
明确: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义,也许指古老的中国文化,也许指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和诗人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不变的追求。
10、最后一节中的“槐花香”能否换为“桃花香”等花香呢?为什么? 明确: 不能,是为了呼应标题,写其他就不合文意了。
本以“一片槐树叶”为意象,寄托了诗人思乡盼归的情感,开头以槐树叶起情,结尾以企盼重回槐花飘香的季节收尾,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和上一篇诗歌一样,都使用了咏物抒怀的艺术手法。
四、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一片槐树叶》的第二节?
明确:第二节写槐树叶的来历,追溯过去,揭示槐树叶的历史内涵。诗人纪弦曾在南京、扬州、上海等地留下足迹,行踪遍及大江南北。诗人虽然记不清是从哪里“捡来的了”,但它肯定是故土的槐树叶。这正是诗人为之欣喜的原因。“一册古老的诗集”在这里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义,也许是指古老的中国文化,也许是指诗人对故国的眷恋之情和诗人对中华 民族伟大精神的不变的追求。正因为诗人心系故国,继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才使他对一片来自故土的槐树叶情有独钟。那片小小的槐树叶,正如一把钥匙,一下子开启了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深刻的记忆,于是浓浓的乡思乡愁汹涌而出。
2、为什么一片“抱抱的,干的,浅灰色的槐树叶”,在诗人的心目中却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明确:这篇槐树叶是故土的槐树叶。它正如一把钥匙,一下子开启了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深刻记忆,它寄托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五、教师小结:
《一片槐树叶》语言清新,浅显易懂。似在独白,又似在与读者对话,语言明白易懂,然而又寄以深情。诗人偶然发现的书页中的一片来自故乡的槐树叶,触动了他感情的琴弦。他借这片槐树叶尽情地抒发了游子思归之情。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三。
七、板书设计:
一片槐树叶
伤感现在——见叶欣喜;回忆过去——树叶来历;企盼将来——重温旧梦。
————眷恋故国、思归心切。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现代诗两首1
长城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诗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能力目标: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重点:领悟作者所抒发的情感。难点:融进作者的情感来提升朗读水平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情境设置教学法、讨论法、竞赛法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专题片《长城》
长城,是我们民族的象征,早已成为每一个华夏儿女心中的永恒。对于祖籍在长城脚下,而又久居台湾的诗人席慕容来说,长城更是她心中解之不开的情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席慕容的《长城谣》,再次谛听游子的乡音。
二、作者简介
请学生简介作者
席慕容:台湾诗人。祖籍内蒙古。十三岁开始写诗,第一部诗集是《七里香》。她的诗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清新、易懂、好读,拥有大量读者。
三、目标明确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要跨上四级阶梯,即听读、初读、品读、悟读
四、听读诗歌
1、指名朗读,正音。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划出节奏和重音。
3、让学生说说,老师在朗读时除了注意节奏和重音外还注意了什么?
要朗读好诗歌,除了要读准字音外,还要注意节奏、重音、语气和语调,同时还要体会作者蕴含的情感。
五、初读诗歌
1、学生试读(注意节奏和重音)
2、整体感知:诗中主要选取的意象是什么? 长城 诗歌主要抒发了什么情感? 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梳理: 咏物抒怀
长城---------------思乡之情
六、品读诗歌
下面我们就通过品读诗歌来进一步把握诗歌内容,感悟诗人的情感。我们要分成三个大组进行,比一比,看哪队更棒?
合作探究:分成红绿蓝三个大组分小节边读边讨论。
红队:这节中你读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
绿队:诗歌第二小节表达了对长城的什么情感?
蓝队:诗歌结尾写黄河“流进我不眠的梦中”,既然“不眠”,又何来的“梦”呢? 学生解答问题---学生朗读---教师指导---学生再读---小组齐读 全班配乐齐读全诗
七、悟读诗歌
1、情感描摹
我们刚刚体会了这种浓烈的思乡之情,那我们可不可以用一个比喻句,把这种情感表现出来呢?
例如:这种情感像烈火一样炽烈。
2、播放朗读带,学生跟读。
3、挑战录音中的朗读
A、学生自由选读最喜欢的小节 B、推荐学生朗读(配乐)
八、拓展延伸
我们从诗中感悟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其实,这不仅仅是她对自己故乡的热爱,更是对祖国的热爱!
爱国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涌现了许多爱国事迹,你知道哪些呢?
(学生列举)
同是黄皮肤、黑眼睛,同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不论这边的、还是海峡那边的,我们都深情的热爱着我们的祖国,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让我们饱含激情的高声唱响《中国人》
播放歌曲《中国人》
九、作业布置
1、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句
2、有感情的朗诵全诗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第6课《现代诗两首》长城谣说课稿 (新版)语文版
长城谣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长城谣》是语文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第六课《现代诗两首》中的第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抒怀、反观历史的抒情诗。诗歌通过对长城这个抒情意象的讴歌与赞美,表达了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和赞美之情。
2、说结构与内容
全诗篇幅较短,共三节。第一节,诗人用数十个字,概括了几千年来长城上发生的是是非非,凸显了长城的沧桑之感。其中,“夺”“还”“无情”“冷眼”是这一节的几个关键词,对理解整节诗歌内容与主题的起重要作用。第二节,诗歌抒情的主体部分,抒发了对长城的依恋和赞美之情。其中,“总”“一…便”这两个副词,增强了抒情的表达效果,对理解感情起重要作用。“万里的躯体”“千年的面容”是这节诗歌中的两个重要意象,“云、树、风”作者借用古典思乡意象,来抒发自己感情。第三节写诗人梦回故乡,感受梦中故乡的美好。考虑到诗歌教学的抽象性和这首诗的借物抒情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把重心放在对一、二节内容的把握上。主要方法是通过对关键词语和主要意象的把握来理解整节诗、整首诗的感情。
3、说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提示、诗歌的特点和对课文的分析,我将《长城谣》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朗诵技巧——重音(重读、轻读,表达不同的感情)。
○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朗读诗歌,在朗读中感悟诗情。
○
3、(情感道德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情感,激发爱国热情
其中第○1○2个目标确定为教学重点,第三个目标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学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学时,我们要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重点、难点与教学方法。我的教学对象是农村八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不是太好或者说比较差。但他们对诗歌并不陌生。在学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余光中的《乡愁》、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等现代诗歌,感受过现代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和思想美。但是,这首诗歌,作者并不是直抒胸臆,而是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寄托在长城上来表达,因而理解起来需要一定的过渡。学生在理解长城的象征性意义上有一定的困难,但是,若用富有感情的朗诵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可能要好得多。
三、说教法
诗歌素有“三分诗七分读”之说。朗读能使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静止的诗活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能将我们很快的带入诗的意境,去领略那摇荡心灵的思想美、图画美和音乐美。《长城谣》作为一首现代诗歌,对以后的外国诗歌教学有着很好的示范作用。因此,教学时,既要让学生 1 理解这首诗歌的思想内涵,也要让学生学会诗歌的重要学习方法——朗读朗诵法。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和朗诵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诗歌的教学主要靠学生自己在反复诵读中用心体会,教师不必做繁琐的讲解,只在重点处加以指导即可。教学过程以引导、提示为主,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反复朗诵,自我感知诗歌主题与情感。因此,我的指导过程大体上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整体感知阶段
第一步:我设计的导入语是七年级下册音乐书中的歌曲《长城谣》,八年级的学生对这首歌比较熟悉,学生一听到这首歌,心目中的长城形象便浮现在脑中,便于更好的理解诗歌中长城这个意象,促使学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中。同时,用歌曲导入的形式比较新奇,学生的好奇心和情感都容易被调动起来。
第二步:文学批评中理解作品主题时有一重要原则——知人论世,从了解一个人的身世和写作背景来理解一部作品的主题。这首诗的作者是台湾著名诗人席慕容,八年级的学生都不太熟悉。教学中要帮助学生了解诗人的基本情况。其中主要应让学生明白,诗人的祖籍、故乡是在长城之外的内蒙古,而诗人现在却身在海峡的另一头。因此,我特地在讲义中详细的介绍了作者,尤其强调了作者的故乡和现居地。了解这一点后,对引导学生体会游子挥之不去的乡思、乡愁,大有裨益。与此同时,还应让学生体会到,由于台湾和祖国大陆长达半个世纪的隔绝,乡愁这种情感具有空前广泛的代表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期盼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感。
第三步:在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之后,学生对这首诗的主题应该有了一个模糊的把握,这时再让学生细读全诗,以便更确切的把握诗歌感情,明确诗歌的朗诵基调。
(二)引导感知阶段
(1)师生朗读——交流对比环节
在这个环节,首先,我设计让学生先听老师朗诵全诗。一则,让学生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朗诵基调和理解诗歌中的重要意象;二则,为师生朗读的对比提供参照。
接着,我让学生认真对比分析师生的朗读,以引起注意朗读中的重音,激发学生思考重音对表达感情的重要作用。进而,让学生来讲述自己认真思索后的感想,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检验学生领悟能力与领悟效果。
为了让学生更准确的把握重音技巧内部的差异,以体会不同的感情和意象,我采用边示范边引导的方法,让学生感悟重音重读与轻读的具体差异。
(2)文意理解环节——分析与引导相结合。
通过对重音读法差异的深层次感悟,学生对诗歌的一些重要意象都有了一定的理解,此时老师在对一些关键词语加以点拨,便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因此,这个环节,在点拨几个比较隐晦的意象之后,我以引导学生自己体会诗歌的几个重要意象,把握诗歌的主题为重心。
经过多次朗读和感知,加以朗读技巧的点拨之后,让学生自由朗读,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领会到内容运用到朗读过程中去,检验学习效果。
(三)思想主题感知与理解环节
对于这首诗歌的思想主题,在多次朗读之后,一般的学生都能够准确把握,因此我让学生来回答各自的感受,检验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主题升华这个层次,初二的学生一般很难想到,因此,我设计了几个提问,步步引导、层层推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原则是突出重点、形象直观。为了体现这一原则,在设计此板书时,我简明地将授课内容的关键词板书出来,清晰直观,同时也便于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
长城谣
席慕容
一.设计意图与思路:
《长城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第六课《现代诗两首》中的第一首诗。在七年级诗歌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这首诗,让学生认识到诗歌形式的多样性和诗人情感的丰富性,训练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诗歌作品的内涵。
这首诗的作者是台湾作家,教学中要帮助学生了解诗人的基本情况。要引导学生体会游子的乡思、乡愁,还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由于台湾和祖国大陆长达半个世纪的隔绝,乡愁这种情感具有空前广泛的代表性。作者把抽象的情感寄托在具体可感的物上来表达,而且表达朴实自然。因此,学习本诗,重在体会情感,把握意象,品味语言。在教学过程中,侧重学生合作进行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对本诗的理解,要求学生以把握诗歌的基本思想为主,教师不作过多的讲解和分析。
二.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香港歌手张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国心》,并配以长城的图片,歌词用文字打出,营造深沉的氛围。
透过这首歌,我们仿佛看到了演唱者那颗炽热的中国心,感受到了那份浓浓的思乡情。其实,苦苦思恋着祖国的还有许多人,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台湾作家——席慕容,走进她的《长城谣》。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基本情况,把握诗歌的基本思想。(教学重点)
2、认识诗歌形式多样性,感受诗歌语言之美。(教学难点)
(三)、背景资料:
席慕容:女诗人。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出生于四川,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后多次获多种绘画奖。第一本诗集《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
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清新、易懂、好读是她拥有大量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播放诗歌朗读录音,学生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五)、播放舒缓的、略带哀愁的音乐,学生自由朗读,大屏幕出示重点字词及字音,进一步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
(六)、明确《长城谣》的体裁。根据诗歌内容的侧重和运用表达方式的不同,诗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和哲理诗。本诗属于抒情诗。
(七)、抒情诗的主要特征:咏物抒怀。
其中的“物”——意象(即用具体的物来寄托和抒发心中的情)。
本诗中主要意象有哪些?
经探讨后明确:“你”(长城)、黄河、敕勒川、阴山。
(八)、诗人借长城这个意象向我们诉说了什么?
经探讨后明确:长城——诉说了华夏各族互相征战、杀伐的历史,以及诗人自己对长城难以言表的激qing。
请同学再深入一层思考,诗人心中的长城,是一座怎样特殊的建筑?思考后,填空。
第一节:长城是(华夏各族之间战争、灾难)的见证。
第二节:长城是(故乡、祖国、民族)的象征,寄托着诗人的(思乡、爱国)之情。
(九)、朗读第三节诗试用一句话概括这节诗的内容。(提示:用什么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经探讨后明确:借黄河入“梦”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十)、如何理解“(黄河)流进我不眠的梦中”一句?
乡愁使我难以入眠,“梦”就是思念和想象,是了解故乡的强烈愿望。
(十一)、探究全诗的抒情线索和各诗节的抒情重点。
贯穿全诗的线索:抒情主线——对故乡的思念
第一节:追溯历史,凸现沧桑感
第二节:依恋赞美长城
第三节:抒发对故乡的思念
(十二)、小结
播放flash“统一论坛”之“三通好”,寓浓浓的乡思、乡愁和严峻的社会现实于其中,使学生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宿愿,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用音乐和画面营造深沉的氛围,选择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描述祖国统一的flash动画作为结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对这首诗的学习更加深入,由乡思、乡愁上升到对祖国统一问题的探究的高度,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长城谣
席慕容
第一节:追溯历史,凸现沧桑感
第二节:依恋赞美长城
第三节:抒发对故乡的思念
第四篇:201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
201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雪》优秀教案
第二单元
整体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文章是一组散文诗,作者撷取自然界中的日月光华、风雨雷电、浪花海燕等壮阔而美丽的自然风物,塑造鲜明生动的文学形象,借以表达作者深沉而又热烈的思想感情。
《雪》中,作者捕捉南方与北方雪景的不同姿态进行细致描绘,使得它们特色各异、形象鲜明,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阅读,可以深刻感受作者作为革命者的孤独、顽强、勇毅、坚韧,虽死而无憾的人格精神。教学这篇散文诗应引导学生自习品读,要读出画面以及画面背后的思想情感,教学时印发作者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借助作者资料深入解读文本,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经典文本的意识和良好习惯。《雷电颂>是作者借助历史伟人屈原所抒发的心灵呐喊、内心独白,也是一首激情四射的散文诗,诗中借助对雷电的歌颂与呼唤,热情呼唤革命,希望能够将那个黑暗的牢笼摧毁;非常鲜明地,作者借助对东皇太
一、东君、大司命、少司命等的无情嘲讽,表达对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憎恨、批判。这首散文诗是指导学生进行表情朗读的好教材。《日》《月》两篇短文则借助神话传说表达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散发着忧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海燕形象是当时社会大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象征,曾经激励过无数的革命群众。在今天,海燕形象可以赋予新的意义,即敢于挑战生活中的暴风雨、敢于面对人生中的暴风雨的强者,激励孩子们要做生活的强者,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雨。所以,教学这篇文章应引导学生在充分感受海燕形象的基础上,读出新意,读出自己心中的海燕。《浪之歌》《雨之歌》是借物抒怀的佳作。两篇文章都闪动着博爱思想的光辉,博爱思想的背后则蕴藏着作者对生命和生活价值的理性思索。
诗歌离不开朗读,教学本单元的五篇优美散文诗,应选准角度,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感悟形象、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文章深层意蕴,积累优美生动的语言,获得生活、人生的启迪。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以“寻觅春天的踪迹”为主题,要求学生走进自然、感受春天;走进春天的诗文佳作,品味春天的文化内涵,通过具体的活动,美化学生心灵,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
课程标准分析课程标准对初中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是: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根据课标要求,语文阅读教学实质上就是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进行语文阅读实践的过程。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引领、引导、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尽最大努力使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更灵活、更充分、更有效,并有利于学生的阅读欣赏、阅读评价
逐渐走向深入,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单元中的课文,有的是经典作品,如《雪》《海燕》《雷电颂》,这些作品都有丰富的背景,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深处,把握作者情怀。有的作品,容易读出新意,如《日》《月》《浪之歌>《雨之歌》,教师应该注意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单元训练重点
1.积累优美的词句。
2.进行朗读训练,感受散文诗的抒情特点,培养良好的语感。
3.品析语言,把握散文诗语言生动而又含蓄的特点。
4.进行创造性阅读训练,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感悟、评价。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够初步感受到作品中形象的意义,但是对语言深层含意的理解往往较浅,大多只是触摸到文字的表层,结合背景资料理解作品的意识不强,所以,教学中教师要细心引导,通过朗读、品析、查阅相关资料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意识和能力。雪
教材分析
《雪》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训练课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野草》。文章通过江南与朔方不同雪景的对比烘托,表现了鲁迅对美好事物的缅怀和对冷酷环境的抗争。构思精巧,意境辽远,语言精辟含蓄,意蕴深邃。它不仅是一支不同凡响的雪之绝唱,更是一曲响彻云霄的人的精神赞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凛冽、天宇、精魂、消释、升腾、弥漫”等词语。
2.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理解作者所描写的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的特点以及作者在描写中寄寓的情感,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2.引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鲁迅为理想而奋战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通过不同景象的对比烘托来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2.品味优美而深邃的语言,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突破方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抒发情感的热情,通过教师配乐朗读、教师指导朗读、学生诵读、品读、竞读等环节,使教师、学生、文本三位一体,这样,学生就能沉浸于文本,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同时自然而然地突破了文章的重点。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抒发情感的热情,从而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
2.诵读教学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优美深邃的语言,理解文章的内涵。
3.圈点评注法:引导学生圈点评注表达作者情感态度的句子,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探究,以求提高学生的感悟和理解语言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设计
(一)(播放《塞北的雪》,投影显示雪的图片以及歌词内容,歌词及图片均来自百度网)塞北的雪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是春雨的索姐妹哟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春天的使节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用白玉般的身躯装扮银光闪闪的世界你把生命融进了土地哟滋润着返青的麦苗迎春的花儿啊……我爱你啊……塞北的雪这一首《塞北的雪》曾经传唱祖国的大江南北,在今天听来仍能分外动人,我们眼前就仿佛出现了那飘飘洒洒的漫天飞雪,那是冬天的精灵,那是春天的使者,更是一篇篇凝结情思的华采美文的源泉。看着这纷纷扬扬的大雪,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予肯定,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表达的激情,为接下来顺利走入文本蓄势)1925年北京的一场大雪,鲁迅先生破例地在他日记里写下了“大风吹雪盈空际”这颇富诗情画意的文字,18天后,一篇明朗的题为“雪”的优美散文便诞生了。今天,让我们在先生情思凝结的美文当中,一起去赏雪景,悟雪情。
设计
(二)(用投影显示“猜谜背诗活动”)“洁白精灵寒中飞,雨落横山漫天扬。”猜一猜,这指的是哪一种自然现象?(学生齐答“雪”)聪明!反应快,猜得又准确。同学们一定积累了许多写雪的诗句,我们来一个背诗接力赛,看哪些同学积累多。比赛完毕,屏幕上显示诗歌示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唯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同是写雪,但是诗人抒发的感情却不尽相同。(学生从以上诗句中举例子来说。)那么,对于鲁迅先生笔下的雪,我们会读出怎样的情感,怎样的内涵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读鲁迅先生创作于1925年的散文诗——《雪》。
二、感知文章,初探情感
(一)交流预习情况
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散文、小说、杂文等文学作品,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战斗姿态,对反动腐朽的封建文化和帝国主义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2.写作背景:《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静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式在蓬勃地发展,可谓春暖花开之际,然而北方却还处于一片寒冷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和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找“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
3.字词积累:(投影显示下列生字生词,挑生读生字词,解释词义)(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解释下列词语。博识:见识广博。凛冽:刺骨的寒冷。
天宇:这里指天空。宇,上下四方。精魂:精灵,魂灵。消释:消融,溶化。
升腾:(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二l感知作者情感
1.听读与想象。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听读,感受文章描绘的画面。
听读完毕,教师启发学生描绘自己感受到的画面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
示例1:在我的眼前出现的是一幅清晰的画面:白皑皑的雪地上,生长着血红的山茶花、白中隐青的梅花、深黄的腊梅、冷绿的杂草,远远望去,山花烂漫,五颜六色、色彩斑斓,在雪野中,嗡嗡的蜜蜂也忙着在花丛中传粉、采蜜。
示例2。我眼前仿佛看到的是一幅江南戏雪景:一群小朋友在雪地中嬉戏,打雪仗,然后堆雪人,他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一把一把地把雪往一处聚,可是由于小孩力太小,老是无法把雪拢在一块,最后在大人的帮助下,终于把雪人堆了起来,小朋友们用龙眼核镶入雪堆中做雪人的眼珠,又在雪人的脸上、嘴唇上涂胭脂,再把一顶小毡帽盖在雪人头上,一个活脱脱的不倒翁雪人便站在雪地中,小朋友看着自己亲手堆成的雪人,高兴得跳了起来,他们对着雪人拍手,点头,嬉笑。
示例3:我眼前浮现的是朔方的雪景:在刺骨寒冷的天宇中,一阵大风刮过,雪地上的雪像雾一样弥漫开来,向上升起,在天空中旋转,随风飘舞,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2.(用多媒体出示朗读指导材料)朗读指导。这是一首散文诗,风格柔婉中又见刚健,美艳中更现壮美,我们要学好一首诗,首先读好它,在读中品味诗歌,在读中获得美的享受。在这篇课文当中,我们应当怎样进行朗读呢?
(指导学生从语速、语气、重音、节奏或思想感情人手谈论,交流后确定全文的朗读基调。江南:婉约、柔和、舒缓,又有雪后消融的无尽可惜。朔方:慷慨激昂,富有气势,具有坚强的战斗力。)
3.小小表演家。学生根据指导进行朗读练习;并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练读,读出感情,然后在全班表演,展示自己的才华。(这个小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然后,男女同学分别读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体现江南雪的娇艳和北方雪的蓬勃奋飞。
4.概括景象特点,感知作者情感。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文章描写了江南和朔方不同的雪景,你认为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作者在对雪的描绘中寄予了怎样的情感?
教师启发学生找寻勾画关键语句回答这两个问题,从而达到对全文内容及作者情感的感知。问题交流后明确:本文看似只是单纯的景物描写,但字里行间,无一不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了自己的爱憎之情。作者描写江南雪的滋润,雪野中五颜六色的冬花开放,孩子们把积雪堆成雪人,雪罗汉的最终融化,抒发的是作者渴望美好生活的感情(板书:抒发渴望美好生活的情感)。而写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决不粘连,随风升腾、奋飞,表现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和反抗,抒发了对不屈不挠的斗争品格的热情赞颂之情。(板书:赞颂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作者通过这两幅鲜明的图景,寄寓了一个共同的信念:要用奋斗来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三、品读语言,走入心灵
《雪》称得上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诗了,美文要品读,才能领会其精妙,下面请同学们用圈点评注的方式,仔细品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和丰富的内涵,深入文本,走入作者心灵,深入理解作者情感。
(用屏幕显示评点方法及要求)评点过程分两步:一是小小摄影家——我的景象最靓,要求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美的画面,并评点出它美在何处。二是小小评论家——我的语言最妙。要求从用词、修辞、内涵等方面找出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进行评点。评点后先小组交流再班内交流,交流时先有感情地读出相关语句然后再评点内容。(用投影出示评点示例,导引学生进行评点)评点示例:“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这个画面最美,因为句中不只是描写出白色的雪野,还有色彩艳丽的花草从而展现出江南雪野的美艳之至,能够给读者以美的视觉感受,同时也为雪野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这个画面很美,作者运用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手法,虚实相生,使读者感受到江南雪野如此充满生机活力,它不是春天,可是让我们闻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春的活力。
“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这句话富有表现力。作者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这两个富有感情色彩的喻体,一虚一实,从形到质,突出强调了江南雪野的特色。用“处子的皮肤”来比喻雪,引起读者对江南的雪的形态的想象,写出江南的雪白皙、柔嫩、健康的特点,意境新美。“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内涵深奥,它内在的含意是:江南雪野中隐约着的生气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是在启示人们:冬雪之后,春天就不远了。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这个内涵深奥的句子可这样理解:江南的雪已经死掉,而朔方的雪在孤独的旋转升腾中升华,成了雨的精魂,这是完全献身的体现,也是永不停息战斗的倔强精神的赞歌。
四、感悟精神,激励人生
1.对于南北两处的雪,鲁迅更为欣赏哪一处?你是怎样体会到这一情感倾向的?
交流明确:鲁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作者在前三段具体描写了暖国的雪,表现了暖国的雪之“滋润美艳之至”,透露出盎然的生机,蕴育着生命。第4段用了一个“但是”,转入对“朔方的雪”的描述。看似并不需要转折,可加上这个“但是”之后,情感的倾向性更加明显了: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敢于直面惨淡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2.作者为什么会对朔方的雪情有独钟?文章蕴涵着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具体步骤:(1)指导学生阅读课后“附录”《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节选)》,勾画关键性语句,筛选回答问题的相关信息,同时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
(2)集体交流。
(3)学生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允许有不同的理解。
(4)学生充分发言后归纳小结。
暖国的雪平和、恬静、温润;朔方的雪奋飞、旋转、升腾。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鲁迅的眼中,这种美未经磨炼,并不能保持长久,相比而言,最值得称赞的还是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鲁迅先生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五、巧借景物,抒发情怀
一位学者曾说,阅读鲁迅散文的特殊价值,就是帮助我们走近鲁迅的生命个体。这旋转而升腾着的,也是鲁迅的精魂……也许这正是鲁迅之所以成为那么多人的精神支柱的原因吧。让我们来读读江天模仿臧克家写的诗——(用投影出示)有一个人是我精神的支柱遇上困难与挫折他给我浑身奋力有一个人当我凝望着他悲痛化为力量懦弱亦变得坚强——江天我们品读了鲁迅的美文《雪》,既让我们感受到语言之美,雪景之美,又让我们感受到先生的精魂之美,那就用我们优美的话语和一颗赤诚的心去讴歌先生伟大的精魂吧!(屏幕显示写作要求)写作要求:
1.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借助一种恰当的景物抒发自己对先生的赞美之情。
2.运用“鲁迅先生,您就是……”的格式开头。
3.100字左右。
(写完后交流评价,采用小组推荐的方式进行。)
六、布置作业,拓展积累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摘抄文中的精彩语段、句子、词语,积累语汇。
2.阅读课后“附录”进一步加深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雪》虽然是<野草》中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一篇,但学生在解读上仍存在较大的难度。该如何基于学生的生命体验与可接受程度去实施教学呢?在教学程序上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深文浅教,由浅人深,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顺利走进文本,帮助学生在思想上自然内化作者的写作情感。教学之后,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对课堂深度的把握
基于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文本的价值取向,再三考虑,本教学设计最终选择了“鲁迅的孤独与战斗精神”这种解读。也就是作者借助对江南雪和朔方雪的赞颂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倾向: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让人欢喜,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朔方雪正是鲁迅精神的外化。
二、对课堂环节的设计
语文教学只有基于语言品味的领悟才是最真切最能自然内化的,只有从文字上站起来的鲁迅才是更有生命力的。于是又确定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主体”的课堂设计理念,从品味语言到体验情感再到感悟精神的纵向深入的思路。课堂流程分为四个大的环节:感知文章,初探情感;品味语言,走人心灵;感悟精神,激励人生;巧借景物,抒发情怀。第二个环节“品味语言,走入心灵”是教学中把握重点和突破难点的中心环节。通过设计“小小表演家——我读得最好;小小摄影师一一我拍得最靓;小小评论家——我说得最妙”的学习小策略,使学生能在由景及人、由情到精神的理解转换过程中领悟文章内涵。有关资料
1.鲁迅《雪》赏析
雪,是雨所凝而成,是雨的精魂。然而,暖国的雨虽然自由活泼,却“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鲁迅先生写雪,别开生面,起笔有意发问,并且由此通贯全篇:一是把“雨”和“雪”作对比,借以引出下文的“江南的雪”;二是将具有冰冷、坚硬、灿烂雪花的“朔方的雪”联系起来,为结尾用“雨”收束全文布下伏线。
作者对江南的雪满怀深情,用浓墨重彩绘出一幅萌动着青春活力的江南雪景图,意境新美,内涵丰富。作者赞美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从质与形上突现其特色。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来比喻它,令人击节赞赏。“处子”是最富生命活力的,用“处子的皮肤”喻雪,白皙光泽,柔嫩细腻不必说,还包含健美的因素;而“青春的消息” 则给人以明确的哲理启示:冬雪之后,春天就不远了。那“雪野”不已是那样的生气勃勃、春意盎然了吗?
作者把这幅江南雪景图描绘得有声有色,声色和谐;有动有静,动静相衬。但还不够,还须用工笔重彩画上美好纯真的童年生活的一幕,孩子们多么的天真烂漫,何等的聪颖伶俐!这才是江南雪野上绽开的真正的春花啊!
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又推出一幅更引人注目的“朔方雪景图”。北国风光,雄伟壮丽,那辫冷的坚硬的“朔方的雪”与“江南的雪”截然不同,它的特质和形状是“如粉,如沙”“决不粘遽”,持久地不融化。因此,它能以巨大的旋风为动力而“蓬勃地奋飞”,能在阳光中“灿灿地生光”。面对着漫天飞腾的朔雪造就的“无边的旷野”“凛冽的天宇”,作者着力从三度空间进行立体描绘,以突出飞腾的朔雪那种撼天动地、锐不可当的气势。作者置身于这朔雪飞腾的宏伟壮观中,禁不住感情汹涌,思绪驰骋。他凝视着“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雪花,联想到它就是“雨的精魂”。
然而,由于“雨的精魂”毕竟是处在寒冷的朔方,它冷落地“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见,“那是孤独的雪”;它没有了暖国的雨的自由活泼,“是死摔的雨”,透出了孤寂凄凉之感。至此,“朔方的雪”亦有“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的问题了。
读罢全文,掩卷细思,暖国的雨、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区别不过是各有各的“幸”与“不牵”而已,正如人生的“幸”与“不幸”的钟摆永远在两极摇晃一样。苏联作家巴甫柯夫说:“幸福是不可捉摸的。你从来不知道,它是不是存在。要考查你是不是幸福,只有去看看你周围的人。”(《中国散文精品分类鉴赏辞典》)
2.绘南北雪景展民族精魂——鲁迅散文诗《雪》解读
《雪》写于1925年,当时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而北方还被封建军阀盘踞,处于一片寒冻之中。居住在北京的鲁迅在黑暗的现实和酷冷的季节中,用他犀利的文字顽强地斗争着,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
《雪》的构思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前文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绘出了一幅“滋润美艳”的江南雪景水彩画。作者从四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
(1)以暖国的雨的“单调”来反衬雪花的“灿烂”。
(2)直接描绘雪的质地、颜色——“滋润美艳”,犹如充满青春的壮健少女的皮肤。
(3)以雪野中花的血红、深黄、白中隐青和草的冷绿,映衬雪的洁白,使柔雪显得更为明艳。
(4)幻想蜜蜂在雪野中“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着”。这一“飞”一“闹”使整个雪野活跃起来,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这里,不仅使读者看见烂漫的冬花,而且仿佛听到吟唱的春虫,感受到作者热烈期待春天的心声。为了进一步扩展雪野的意境,使江南的雪富有生命力,作者又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儿童塑雪罗汉的水墨画,通过“呵…„偷”访问"„拍手”
“点头”“嘻笑”这些充满活力的词,刻画了儿童特有的动作与神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理想。而雪罗汉,由于寒夜的袭击,被淡忘、消释的描写,又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迅即消逝的惋惜、感慨与苦闷的心情,喊出了对黑暗现实的抗议。
《雪》的后文,作者用“但是”巧妙地转到对朔方飞雪的描写,并表明朔方的飞雪和“滋润美艳”的江南柔雪截然不同。“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而且和它们相伴的是失去了生命力的枯草。在这里作者不仅如实地绘出了朔方严冬的景象,而且也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恶劣的环境下,朔方飞雪并不安于孤独凄凉的境遇,因此“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这里作者以炽烈的感情,豪放的语言,刚劲的笔力,描绘朔方飞雪磅礴的气势,我们从朔方飞雪冲破酷寒的压迫,自由驰骋于太空的壮举,自然联想到当时作者及进步人士所作的种种不屈斗争,作者借朔方飞雪奋飞的情景,抒发他那不畏艰险、渴望战斗的豪情。
最后两段,作者从雪与雨的关系上,进一步深化朔方飞雪蓬勃奋飞的意境,与篇首相呼应。严寒使雨死掉,“雨的精魂”变成雪,但雪不屈于严寒,“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旋转、升腾。这旋转升腾的“朔方的雪”不正是先生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不正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奋斗和抗击的革命精神吗?而这一切不正是中华民族的“精魂”!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雪景中,贯穿着鲁迅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第五篇:八年级语文下册 6《现代诗两首》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
6.现代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的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义。2.引导学生学习现代诗,了解其特点。
3.朗读诗歌,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过程与方法
两首诗的教学均按照倾听配乐诗、反复诵读、分析探讨艺术特色的程序进行,在第二课中增加了一个诗歌朗诵会,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其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诗歌的学习,体会诗人对故国家园的思念与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诗境之美以及作者强烈的感情。
难点:体会作者如何营造意境,如何以物寓情抒发感情。【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些与作者或与诗歌相关的图片、幻灯片,播放配乐诗歌,帮助学生建立对其的感性认识。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现代作家艾青的诗歌,这节课我们将共同赏析一首由现代女诗人席慕蓉所作的抒怀诗《长城谣》。首先请听这首诗歌的配乐版。板书课题。1.观看幻灯片和图片,在配乐中欣赏诗歌,对其形成初步认识。
二、检查预习
正音正字:焉支 隘口 蹲踞 荒莽 山巅 焚起 敕(注音略)三、走进作者: 作者简介 席慕容(略)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整体感知 3 讲授第一节
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悲欢、恩怨、无情、冷眼)
明确:写一部浩浩荡荡的长城史,两千多年的争战和杀伐。长城作为历史的证人历尽沧桑,见证了千古的悲欢离合。使诗歌的气势一下子显得大气磅礴。4 讲析第二节
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总、一„„就„„)明确:抒发作者对长城的依恋之情和赞美。(唱、写)追问:诗人如何抒情?
“总”字写出诗人日夜牵挂故乡;“一„„就„„”写出诗人心系长城以及长城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诗人把长城当成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所以才有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情结。5 讲析第三节
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不眠)明确:梦回长城
思考:为何以地名“敕勒”、“阴山”、“黄河”抒情?
“敕勒”、“阴山”是作者的故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由此可见诗人身居他乡,心系故园。诗人希望有梦,好梦回故乡。但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思乡情使诗人夜不能寐!6 老师小结
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而且对于故乡,她是“少小离家老大难回”。因此,在诗人的心中,长城除了是民族的象征,还是诗人寄托乡愁乡思的意象.。这是一首咏物抒情,反观历史的抒情诗,具有民歌风味,意境悠远,感情真挚.。四 当场成诵!
五 布置预习《一片槐树叶》,思考两篇诗歌之间共同点。灵活机动
诵读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并赏析其令人回味无穷的情感!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欣赏《一片槐树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新课
以复习《长城谣》的情感——思乡导入新课 二 简介作者纪弦(略)三 赏析诗歌 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歌 讲析诗的第一节(可先范读)提问:本节写什么内容? 明确:写一片“槐树叶”
然而这片槐树叶却使用了极其繁复的修饰语:“全世界”指出范围;“最珍奇、最宝贵”指出程度;“最使人伤心、最让人落泪的”指出它背后的故事;“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指出它的形状、颜色。这样的一片槐树叶使诗人睹物生情,伤感之情溢于言表。3 讲析诗的第二节 提问:本节写什么内容? 明确:写槐树叶的来历
追问:槐树叶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是作为诗集的书签用的。在这里“一册古老的诗集”有了文化的象征,也许指的是古老的中国文化,虽忘却了它的具体的来历,但它肯定是故土的槐树叶,诗人因此而略感欣喜,因为它使诗人的思乡之情有了寄托,也一下子开启了诗人的浓浓的乡思乡愁之门。4 讲析诗的第三节 提问:本节写什么内容?
明确:对将来的企盼,表达了游子思归的情感。
思考:这一节运用了诗歌的什么手法?诗怎么写的?
明确:运用了联想的手法。由槐树叶联想到故土的泥土,进而联想到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5 教师总结
本诗以“一片槐树叶”为意象,寄托了诗人思乡盼归的情感,开头以槐树叶起情,结尾以企盼重回槐花飘香的季节收尾,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和上一篇诗歌一样,都使用了咏物抒怀的艺术手法。再听范读,要求当场成诵。四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略 附舒婷诗歌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反思:
《长城谣》在教学重点的把握上注重于: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生能力,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对席慕蓉诗《长城谣》的思想感情与艺术手法进行初步鉴赏,学生在自主探究、相互讨论中了解《长城谣》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两个方面的强化:
一、重在情境创设和诵读中感悟语言艺术的美学特色。
新课标在各学段都强调“以读为本,读悟结合”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课前用董文华演唱的《长城长》导入及本节课最后环节的用生活中有具体事物为“乡愁”打个比方,用《长城长》来创设情竟,导入席慕蓉诗《长城谣》。优美的音乐与声情并茂的朗读带,立刻把学生带入了《长城谣》的意境气氛中,全诗的感情基调在这种美学欣赏中已潜移默化地传达给了学生。
二、注重以语文课为本,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教师要求学生课前收集有关“长城”意象的各类传说、诗歌、名句、成语、歌曲等和作者的有关生平事迹,学生找到的从秦始皇到历朝各代咏长城的诗文、讲长城的故事、感受到的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生存发展、战争与融合中的民族文化心理过程史。可以说,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子孙的心血,而学生上网找到的有关作者的生平事迹更有助于学生对《长城谣》的欣赏,通过这堂课让学生看到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
当然这堂课也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整堂课学生的参与面还不够,有些问题没有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复,让学生模棱两可。可想而知教改路还很长,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