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哲学最新易错题精选及命题分析:辩证法部分[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3 11:4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哲学最新易错题精选及命题分析:辩证法部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哲学最新易错题精选及命题分析:辩证法部分》。

第一篇:高考哲学最新易错题精选及命题分析:辩证法部分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高考哲学最新易错题精选及命题分析: 辩证法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广州人在饮食上喜欢追求新异,对菜肴的名称更是讲究。前几年桌桌流行“发财”(发菜-一种黑绿色藻类植物,没有特殊的食用价值,但对环境保护影响巨大),现在则是逢酒席必上“生财”(生菜)。吃发菜以求“发财”,吃生菜以求“生财”,从哲学上看这种做法否定了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 C.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事物的联系的多样性

2.认为“人与人的心灵可以跨越遥远的距离发生感应”,甚至相信“意念移物”,这是: A.承认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的辩证观点 B.承认一切皆有可能的可知论观点 C.宣称虚幻联系的唯心主义观点

D.宣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存在神秘力量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可以分为客观联系和主观联系两种基本类型。客观联系又称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是事物原有的本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观联系是指人们从某种特定的主观愿望和目的出发,对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所做的人为改变和主观臆想。唯物辩证法要求从客观联系出发,依据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认识客观事物,反对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事物本来的联系。

联系是客观的,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相互联系均根源于世界物质的统一性。就事物的联系与人的实践关系来说,事物的自在联系是靠人去揭示的,事物的人为联系是靠人去建立的。事物中的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等等的自在联系在人产生之前就存在于物质世界,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地不断深入地把它们揭示了出来。事物中人为联系的建立则体现出人类实践的能动性,使自然在人为的联系中变成一个“人化”的自然。当然事物的人为联系只有反映了客观的联系时才具有真实性,并经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转化为现实性。可见,这种事物中的自在联系和人为联系都是客观的,并不是一种主观联系。

这两题中的联系都不是对客观的反映,并不能转化为现实,只是人们依据主观愿望,主观臆想创造出的联系,并不具有真实性,是错误的观点。1题的正确答案是B。2题的正确答案是C。

3.普遍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联系是指以: A.事物的运动为前提的 B.事物的共性为前提的 C.事物的对立统一为前提的 D.事物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 4.“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这是指:

A.事物的联系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 B.事物的联系是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的 C.事物的联系是通过自身体现出来的联系 D.联系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的关系。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是互为前提的。唯物辩证法在肯定事物的普遍联系时,并不否认事物之间的相互区别,而恰恰是以承认事物的区别为前提的。如果否认区别,事物之间只是混沌一团,就说不清是什么东西和什么东西相联系,也就无所谓联系。唯物辩证法要求在有区别的本质之间看到它们所固有的联系,又在有联系的东西之间看第1页(共10页)

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

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到它们的区别。如果只见区别不见联系,就会把本来有联系的事物割裂开来,陷入绝对主义;如果只见联系不见区别,就会抹煞事物的质的界限,把所谓普遍联系歪曲为“此亦彼也,彼亦此也”。陷入相对主义。两题的正确答案都是D选项。

5.发展揭示了新陈代谢这一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发展的本质是: A.变化 B.增加 C.创新 D.运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发展的本质是创新。

发展不同于增长,它不仅是指数量的增加,更是指结构的改变和优化、质量的完善和提高,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发展的本质是创新。从前提上看,发展必须要以理论和思维的创新为先导;从内容上看,发展不是一种简单的量的扩展,更重要的是一种新质的生成;从方式上看,发展是一种新的重组,是运作方式的重组,发展规则的重组,是发展总体思路、总体内容、总体目标创新的结果,是新的关系体系对旧的关系的扬弃和创新。因此,发展的本质就是创新。为此,我们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事物发展。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重复性和普遍性的特点,最根本的特点是客观性。A项是指人们认识规律的途径和方法,是思维对规律的反映,而不是事物发展规律本身。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思维对规律的反映之间是有区别的;B项是唯心主义对规律和范畴的界定;D项是关于辩证否定观的基本观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7.“守株待兔”的故事中农夫的错误从哲学上讲是

A.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B.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没有在事物运动变化中把握规律 D.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联系当作了必然联系 8.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应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区别的,不能把二者混同。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相互联系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又是必然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并在客观规律的指导下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首先,掌握客观必然性是科学认识和实践的基础。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只有认识必然和利用必然才能获得自由,行动才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高度的自觉性。“守株待兔”中农夫没有正确地掌握必然性,而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性当作了必然联系,因此是错误的。其次,在遵循必然性的基础上,重视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第2页(共10页)

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

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的作用,才能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去推动工作的发展,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响;才能善于捕捉“机遇”和利用“机遇”去揭示和发现必然性,推动客观事物以及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达到人们的预期目的。

第20题关键点是弄清“机遇”和“有准备的头脑”的含义:人们在观察、探索、研究客观对象的时候,由于客观对象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往往会出现预先未料到的偶然事件,这就是“机遇”。在科学的实践中,“机遇”往往会成为重大发明创造的起点。但是这种机遇也不是纯粹偶然性的,其背后必定隐藏着某种必然性的东西。要善于识别偶然的“机遇”,注意利用偶然的“机遇”去揭示客观必然性。而“有准备的头脑”即指观察者具有的理性思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是指观察者的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丰富的准备材料的情况下,只有通过理性思维的指导,才能及时抓住“机遇”并加以利用,从而找出必然性以推动科学的发展。7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8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9.“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

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非决定论的观点 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的问题。

是否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即是否承认事物发展具有客观规律,在世界观上表现为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对立。决定论是关于事物具有因果联系性、规律性、必然性的理论。唯物辩证法丰富了决定论的内涵,把决定看成一种说明事物和过程的普遍制约性、规定性的理论,从根本上说是对于世界的联系和发展的统一的理解。非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否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认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没有规律和秩序可循的。同唯物主义决定论对立的还有目的论、观念决定论,它们采取了与上述非决定论在表面上不同的形式,宗教目的论、神学宿命论、上帝决定论、观念决定论等都是伪决定论。

辩证决定论是建立在承认和理解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体系的基础之上的,是人们把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起来的根据,是人类自觉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它是对于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相互统一的全面、辩证的理解;它把普遍联系的观点和永恒发展的观点具体地统一了起来并贯彻到底,并在更深层次上说明了联系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事物发展的方向性和规定性。

题干引用的是法国的天文学家拉普拉斯的言论。他认为根据太阳系的初始力学状态,就能用牛顿力学方程推算出宇宙过去到未来的一切事物;未来包含于过去的条件之中,一切都是必然的,都是可以精确确定的,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机械决定论(形而上学决定论)的观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10.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意义。

客观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合乎规律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和反映了这一过程的基本内容。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客观事物的发展,由于自身内部矛盾的作用,是一个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合乎客观规律的过程。这一过程历经两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事物的发展因此表现为一个周期。它表明客观第3页(共10页)

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

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事物发展在内容上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在形式上则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体现了客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因此,本题正确答案选C。

11.决定事物质的规定性的是

A.事物内部矛盾的普遍性 B.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 C.事物内部矛盾的肯定方面 D.事物内部矛盾的否定方面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特殊性的地位。

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个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运动形式,都有其自身不同于其他事物或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各种科学门类和学科的划分,就是以各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自己特殊的矛盾为依据的。不仅不同的事物有着自己特殊的矛盾,而且每一事物在其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也都包含着各自特殊的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是与矛盾的普遍性相对,是标志事物矛盾的差异性和个别性的哲学范畴,也称矛盾的个性。其基本涵义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每一事物都有其特殊矛盾,规定着它的特殊本质,使它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这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和特殊根据。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发展的普遍现象和普遍根据,并不决定事物质的规定性。

矛盾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矛盾中旨在维持现存的矛盾关系的方面和旨在消除现存矛盾关系的方面,也称矛盾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否定方面作为“对立内部的不安”,是“破坏的方面”,是破坏旧事物、建立新事物的一种革命力量,尽管它在开始时可能很弱小,但它代表着矛盾发展的必然趋势,必然随着矛盾的发展成长起来,完成自己的使命。而矛盾的肯定的方面,由于它在矛盾的发展中属于稳定的和保守的方面,因此,随着矛盾的展开和解决,它将为否定的方面所代替。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12.狄德罗曾说过:“生命,就是一连串的作用和反作用。我活着,就以块体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我死了,就以分子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这句话揭示了

A.矛盾的存在和运动是绝对的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D.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这一哲学范畴具有两重含义。一指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即矛盾作为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并贯穿于每一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普遍性的这层含义指的是矛盾在什么范围内存在的问题。二指矛盾性质的普遍性,即各式各样的矛盾所共同具有的特征、特点,特别是各式各样的矛盾所共同具有的本质规定以及矛盾运动所共同遵循的客观规律。矛盾普遍性的这层含义指的是矛盾怎样存在,是不是多样性的统一的问题。题中的观点,正是反映了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和矛盾运动的绝对性,因此答案选A。

13.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矛盾论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第4页(共10页)

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

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毛泽东在《矛盾论》中的这一著名论断,是我们认识和理解矛盾问题的指导性线索。所谓矛盾的共性又称作矛盾的普遍性,它有两方面的基本涵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的个性又称作矛盾的特殊性,其基本涵义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14.在哲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在事物的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同一性使矛盾双方能够在一个统一体内相互依存;(2)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内容之一。同一性使矛盾双方能够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从而得到发展,达到共存共赢;(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事物的发展总是一物转化为他物,转化为“自己的他物”,即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正因为事物的转化总是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所以发展总是表现为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表现为确定的方向性。

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矛盾的双方。唯心主义的发展不是为唯物主义的发展提供条件的,而是唯心主义一方的自身矛盾,但它可为唯物主义一方的发展所利用。一种唯心主义批判另一种唯心主义,往往能提供有利于唯物主义的论据和方法,为此列宁指出:“当一个唯心主义者批判另一个唯心主义者的唯心主义基础时,常常是有利于唯物主义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1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质量互变的观点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理论,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揭示的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三大基本规律,以及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偶然性和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五对基本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客观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客观事物发展的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趋势。辩证法的各对基本范畴则从不同方面揭示和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总体上看,唯物辩证法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这一基本特征的揭示和反映。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第5页(共10页)

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

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16.中国思想家孟子提出:“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他的这一观点是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形而上学观点的辨析。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考察事物,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与此相反,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互不联系和永远不变的,如果有变化,则不过是其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以及位置上的改变;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不是事物本身内部矛盾的推动,而是取决于外部力量的推动。

孟子的这句话的意思实际上是承认历史有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沿着一定的顺序进行的,这是其合理的一面。但是这种观点却是历史循环论,他不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以及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用简单的类比来描述历史现象,或者将历史进程的个别方面的重复和相似绝对化,因而不能理解社会历史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循环论把事物的发展变化看成简单的周而复始的自我循环,只看到周期性的曲折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实质上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因此孟子的这一看法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17.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提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主义的观点辨析。

庄子的这句话的意思是:细微的东西和更渺小的东西相比具有大的属性,人们眼中巍峨的泰山和广阔的宇宙相比就显得很小;年幼夭折的孩子和稍纵即逝的生命相比却是长寿,而彭祖的百岁却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他认为大小、寿夭、彼此的差别只是相对的,他否认相对而言的大小、寿夭、彼此之中有绝对,有本质的差别。最后,庄子得出了万物之间、万物与人都是没有差别的,用相对主义消融了事物间的差异。

在庄子之前或与庄子同时的哲学家,大都有独断论倾向,如墨子持经验论的独断论,孟子持唯理论的独断论。庄子对任何形式的独断论都表示反对,用相对主义反对独断论,走向了一个极端。但它打破了独断论对人们的束缚,从而构成了中国哲学辩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也有着巨大贡献。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Ⅱ

18.客观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世界,联系的普遍性的表现在 A.每一事物内部的联系 B.一事物与它事物的联系

C.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D.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普遍联系的表现。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表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第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第二,每一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第三,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证明,不论是物理、化学、生物领域,还是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以及各个领域之间,联系都是普遍存在的。因此答案选ABCD。

第6页(共10页)

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

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19.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

A.整体和部分可以互相转化 B.整体是各部分之和

C.整体具有各个部分不具有的新的性质 D.脱离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20.每个复杂的生物个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细胞中的DNA都包含了该生物个体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由此可见:

A.整体等于各部分的总和 B.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 C.整体的所有属性存在于部分之中 D.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的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普遍联系与系统、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稳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具有四个基本特征:①整体性。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是部分的有机统一、集合。集合中的各个部分以一定的结构形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使事物的整体具有某种新的属性和规律。这是因为:第一,系统的整体性质只能存在于各个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之中,系统整体的功能并非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如亚里士多德提出“整体大于各部分总和”的思想。第二,处于某系统中的要素,其性质、功能要受该系统整体的影响和制约,离开了整体,其性质就会发生变化。黑格尔指出:从人的身体上割下来的手,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②结构性。系统的功能和属性不仅取决于构成系统的各要素的性质,更要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结合方式。所以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作为系统存在的生物个体的整体性状与其组成部分的细胞及DNA的关系,也是如此。③层次性。④开放性。系统与周围的环境处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系统不断地与其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19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20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

21.人的活动与规律的关系是

A.人不能创造规律 B.人不能消灭规律 C.人可以完善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能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的客观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以人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二是指规律是否发生作用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时,规律就必然起作用。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不存在时,规律就不起作用。规律具有客观性,还指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也不能改造或消灭仍然在起作用的规律。虽然规律的存在和作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且人的意识活动本身就受到规律的支配,但是,作为认识主体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规律,按照规律办事。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D。

22.不同哲学派别对决定论有不同的理解,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的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B.是否承认偶然性

C.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D.是否承认事物因果联系的复杂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机械决定论与辩证决定论的区别。

机械决定论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只承认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视机械运动为唯一的因果关系而不懂得因果联系的多样性、复杂性;不懂得因果联系、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别和联系,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第7页(共10页)

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

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是由必然的原因决定的;把必然性等同于有原因,把偶然性等同于无原因,把必然性绝对化,视承认偶然性为非决定论。机械决定论的主要特征是割裂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原因和结果是辩证统一的。必然性是由事物的本质原因决定的,偶然性则是由事物的非本质原因决定的,世界上不存在不和偶然性相联系的纯粹必然性,也没有不受必然性制约的绝对的偶然性;唯物辩证法的决定论既反对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认为世界上绝不存在无条件的绝对自由,又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中的作用,反对了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唯物辩证法的决定论认为,物质系统的任何一个状态都合乎规律地取决于该系统在这以前的一瞬间的状态,取决于这一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或者这个系统和周围的环境之间物质的相互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物质系统的各种状态在时间上的规律性的联系,既可能是动力学的,也可能是统计学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D。23.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原理。

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是事物发展普遍规律。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要素空间上的排列组合在数量上的规定性。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在新的质变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过程,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

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其特点是微小的显著的变化,表现了事物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其特点是显著的突变,表现了事物的间断性。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必须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巩固量变的结果,又引起新的量变。③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表现为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即没有发生根本性质变,只发生了阶段性部分质变或局部性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指新质变在量上的迅速延伸和扩展。

题中“有无相生,前后相随”出自《老子》一书,体现的是矛盾的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处于对立统一之中;而“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是劳动人民从大量的观察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它说明的是事物发生前总有某些征兆,它蕴藏着事物的现象表现事物的本质的哲理。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D选项。

24.下列例子中属于否定之否定现象的有

A.冰─水─汽 B.生产粮食─粮食被人消费─生产粮食 C.团结─批评─团结 D.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波粒二象说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具体应用。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客观事物的发展,由于自身内部矛盾的作用,是一个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合乎客观规律的过程。这一过程历经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第二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因此表现为一个周期。

否定之否定形成的事物发展的周期是一个开放的周期。表面上看,否定之否定是对第二阶段否定的否定,这相当第8页(共10页)

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

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于对第一阶段肯定的肯定,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否定后仿佛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实质上,否定之否定不同于第一阶段的肯定,作为事物发展第三阶段的否定之否定是在经过两次扬弃,吸收了肯定阶段和否定阶段的优点,抛弃了其各自得片面性的更高层次的发展,是在更高基础上的回归和在更高阶段上的重复。

水的三态的变化,只是表现形态的不同,并没有扬弃的过程,因此不属于否定之否定。

选项B是关于经济学领域中关于“生产和消费以及再生产”的否定之否定的表现。生产为消费提供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消费实现了第一阶段生产的目的和意义的同时,为下一次再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C选项是延安整风运动采取的方针,在团结党内同志的基础上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犯错误的同志不着重追究个人责任,而着重分析其犯错误的环境和原因,以达到再弄清思想的同时进一步团结同志的目的。D选项是关于“光”的性质的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17世纪末,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认为光是由微粒状的物质组成的。不久,惠根斯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光的波动说,认为光是一种波动。最终,爱因斯坦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光的波粒二象说,认为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25.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C.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法的本质,尤其是辩证否定观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及其意义。辩证法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是: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唯物辩证法的批判的本质就是指站在发展、前进运动和变化的高度,从肯定与否定的统一、生成与灭亡的统一、现实的暂时性和发展的永恒性的统一上来理解和对待一切事物。所谓其革命的本质就是指站在上升、前进、发展的立场上,促进和实现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和壮大,推动世界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据此分析各项,C项是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相对立的形而上学观点。对其他各项的分析,关键是理解黑格尔为普鲁士君主专制国家作论证时提出的著名论断:“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对黑格尔的命题进行了革命的改造,从“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保守性命题得出了革命性的结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26.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它

A.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D.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本质内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处于实质和核心的地位。主要表现在:(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从根本上否定和摒弃了求诸于外因或神秘的“第一推动力”去说明事物运动发展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点,把辩证法的发展学说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为科学地说明事物的发展及其规律提供了可能。(2)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学说,而对立统一规律深刻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内容。事物第9页(共10页)

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

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的普遍联系最突出最根本的是系统联系,而系统正是由多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构成的矛盾体系。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灭亡和新事物产生,而这正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又对立又统一所造成。离开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运动发展,便无从说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3)对立统一规律是贯串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为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提供了科学的钥匙。不论质量互变规律揭示的量和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还是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肯定和否定、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以及形式和内容、可能和现实、原因和结果、偶然和必然、现象和本质等范畴之间的关系,实质上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或是对立统一关系的表现。(4)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作为宇宙观,最根本的就是关于世界矛盾的观点;唯物辩证法作为认识规律和认识方法,最根本的就是矛盾的规律和矛盾分析的方法。离开对立统一观点,就谈不上对世界的科学认识和正确、有效的改造。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

27.“只有判断和判断才能相互矛盾,事物是不能相互矛盾的,世界本身是不存在什么真正的矛盾。”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A.把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混为一谈

B.用逻辑矛盾否认辩证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C.否认了逻辑矛盾是辩证矛盾的主观映象 D.把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对立起来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的区别。

逻辑矛盾是人们思维不合逻辑、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它是思维违反形式逻辑的自相矛盾。辩证矛盾是客观世界本身的矛盾,是生活本身的矛盾,它揭示的是事物本身具有的对立与统一关系及其运动过程。两者的区别在于:逻辑矛盾仅仅出现在思维领域中,是可以避免的,但是辩证矛盾则是客观的、普遍的存在的,不可能从世界中排除。两者又具有联系:逻辑矛盾是对辩证矛盾的反映。

“只有判断和判断才能相互矛盾”,显然是承认逻辑矛盾存在,而认为“事物是不能相互矛盾的,世界本身是不存在什么真正的矛盾”,则是否认了辩证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因此题干并没有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混为一谈而是将两者对立起来。

此外要注意,承认辩证矛盾与允许逻辑矛盾不是一回事。任何科学的认识都要求排除逻辑矛盾,而任何科学认识又都是在研究对象本身所固有的辩证矛盾,所谓认识事物也就是认识事物本身的辩证矛盾。承认辩证矛盾是辩证法的前提和出发点,允许逻辑矛盾则是诡辩轮的特征。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28.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公孙龙认为“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分析与应用。

公孙龙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以善辩著称。公孙龙认为“白马非马”是因为,“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也就是说因为白是颜色,马是形状,白马只是说颜色而没有说形状,因此白马就不可能是表现形状的马,即白马非马。很显然,公孙龙的这一观点,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第10页(共10页)

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

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抽象和具体的辩证关系。白马是个性,马是共性,马就是对各种不同马所具有的共同特点的抽象和概括。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第11页(共11页)

政治投稿咨询QQ:1060127829

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

第二篇:2014高考单选易错题

1.I think Mrs.Stark could be _____ between 50 and 60 years of age.A.anywhereB., anybodyC.anyhowD.anything

2.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A.muchB.elseC.everD.yet

3.Raymond’s parents wanted him to have _____ possible education.A.goodB.betterC.bestD.the best

4._____ I have a word with you? It won’t take long.A.CanB.MustC.ShallD.Should

5.---Is Anne coming tomorrow?

---______.If she were to come, she should have called me.A.Go aheadB.CertainlyC.That’s rightD.I don’t think so

6.Top graduates from universities are _____ by major companies.A.chasedB.registeredC.offeredD.compensated

7.She was put under house arrest two years ago but remained a powerful ______ in last year’s election.A.symbolB.portraitC.identityD.status

8.The idea “happiness”, ______ , will not sit still for easy definition.A.to be rigidB.to be sureC.to be perfectD.to be fair

9.–Dad, I don/t think Oliver the right sort of person for the job.---I see.I’ll go right away and _______.A.pay him backB.pay him offC.put him awayD.put him off

10.I can’t meet you on Sunday.I’ll be _____ occupied.A.mightB.wouldC.shouldD.could

11.Legend has it that the origin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to _______ the soul of Qu Yuan.A.rememberB.remindC.recoverD.recall

12.Good families are much to all their members, but _____ to none.A.somethingB.anythingC.everythingD.nothing

13.As a grassroots singer, she reads everything she can ____ concerning music, and takes every opportunity to improve herself.A.catch sight ofB.get hold ofC.take charge ofD.make mention of

14.----I can’t remember those grammar rules!

-----.practice more.A.You’re not aloneB.It’s hard to sayC.I’m afraid notD.It’s up to you

15.People are recycling many things which they _____ away in the past.A.had thrownB.will be throwingC.were throwingD.would have thrown

16.It’s our hope that we will play a greater role in the market place and, _____, supply more jobs,A.howeverB.anywhereC.thereforeD.otherwise

17.When Richard said, “You are much more agreeable and prettier now,” Joan’s face turned red at the unexpected ______.A.commandB.comparisonC.complimentD.contribution

18.Ralph W.Emerson would always ______ new ideas that occurred to him.A.set offB.set aboutC.set upD.set down

19.The producer comes regularly to collect the cameras _____to our shop for quality problems.A.returningB.returnedC.to returnD.to be returned

20.James has just arrived, but I didn’t know he ___ until yesterday.A.will comeB.was comingC.has comeD.came

21.Half an hour later, Lucy still couldn’t get a taxi ______the bus had dropped her.A.untilB.whenC.althoughD.where

第三篇:立体几何易错题分析

立体几何易错题分析

1.下列正方体或正四面体中,P、Q、R、S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这四个点不共面的一个图是()

A 正解:D

错因:空间感不强.2.如果a,b是异面直线,P是不在a,b上的任意一点,下列四个结论:(1)过P一定可作直线L与a,b都相交;(2)过P一定可作直线L与a,b都垂直;(3)过P一定可作平面(4)过P一定可作直线L与a,b都平行,其中正确的结论有()与a,b都平行;

A、0个B、1个C、2个D、3个 正解:B.(2)正确

错解:C 认为(1)(3)对D 认为(1)(2)(3)对

错因:认为(2)错误的同学,对空间两条直线垂直理解不深刻,认为作的直线应该与a,b 都垂直相交;而认为(1)(3)对的同学,是因为设能借助于两个平行平面衬托从而对问题的分析欠严密.正解:C

错因:将平面图形折成空间图形后线面位置关系理不清,易瞎猜.3.判断题:若两个平面互相垂直,过其中一个平面内一点作它们的交线的垂线,则此直线

垂直于另一个平面.()正解:本题不对.错因:未能认真审题或空间想象力不够,忽略过该点向平面外作垂线的情况.4.和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在下列条件中可判定平面和平行的是().A.和都垂直于平面g

B.内不共线的三点到的距离相等 C.l,m是平面内的直线且l//,m//

D.l,m是两条异面直线且l//,m//,m//,l// 正解:D

对于A,,可平行也可相交;对于B,三个点可在平面同侧或异侧;对于C,l,m在平面 内可平行,可相交.对于D正确证明如下:过直线l,m分别作平面与平面,相交,设交线分别为l1,m1与 l2,m2,由已知l//,l//得l//l1,l//l2,从而l1//l2,则l1//,同理m1//,S

Q RS B

Q PC

S

R P DQ

//。

错解:B往往只考虑距离相等,不考虑两侧.5. △ABC的BC边上的高线为AD,BD=a,CD=b,将△ABC沿AD折成大小为q的二

面角B-AD-C,若cos

ab,则三棱锥A-BCD的侧面三角形ABC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D、形状与a,b的值有关的三角形

6.底面是正三角形,且每个侧面是等腰三角形的三棱锥是()

A、一定是正三棱锥C、不是斜三棱锥正解: D

错因:此是正三棱锥的性质,但很多学生凭感觉认为如果侧面是等腰三角形,则侧棱长相等,所以一定是正三棱锥,事实上,只须考察一个正三角形绕其一边抬起后所构成的三棱锥就知道应选D

7.有一棱长为a的正方体骨架,其内放置一气球,使其充气且尽可能地大(仍保持为球的形状),则气球表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正解:2a2.错解:学生认为球最大时为正方体的内切球,所以球的直径为a,球的表面积为a2.这里学生未能弄清正方体骨架是一个空架子,球最大时与正方体的各棱相切,直径应为.B、一定是正四面体D、可能是斜三棱锥

8.过球面上两已知点可以作的大圆个数是_________个.正解: 1个或无数个.错解:1个.错误原因是没有注意球面上两已知点与球心共线的特殊情况,可作无数个.9.自半径为R的球面上一点P引球的两两垂直的弦PA、PB、PC,则

PAPB

PC=_____。

正解:4R2,可将PA,PB,PC看成是球内接长方体的三边,则PAPBPC应是长方体对角线的平方,即球直径的平方.10.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2和4,沿斜边高线折成直二面角,则两直角边所

夹角的余弦值为_____.正解:

.设AB==

BD=

=

=

AD=-=

CDAB,BDCD,ADCD ADB为二面角B-CD-A的平面角,ADB

AB(5)(85

5)

2032025

2855

24(cosACB

5224

85)

错因:折叠后仍然BDCD,ADCD判断不了,找不到RtADB,AB的长求不出.错因:没有考虑到球内接长方体,直接运算,易造成计算错误.11.直二面角α-l-β的棱l上有一点A,在平面a,b内各有一条射线AB,AC与l成45,AB,AC,则∠BAC=.正解:600或1200

错因:画图时只考虑一种情况

12.如图在三棱柱ABC-A'B'C'中,已知底面ABC是底角等于30,底边AC=43 的等

腰三角形,且B'CAC,B'C22,面B'AC与面ABC成45,A'B与AB'交于点E.⑴求证:ACBA';(2)求三棱锥B'BEC的体积.正解:(1)证:取AC中点D,连ED,E是AB'的中点,ED12B'C

B'CAC,DEAC

又ABC是底角等于30的等腰,BDAC,BNDED

AC面BDE,ACBE,即ACBA'

(3)解:由(1)知

EDB是二面角B'ACB的一个平面角,EDB=45,ED

2,BDADtan30

23

2

在DBE中:

EB

ED

BD

2EDBDcos452422

2

11

VB'-BEC=VA-BEC=2VA-BED=2245=

32错因:求体积,不考虑用等积法,有时,硬算导致最后错解。

13.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3,AA1=4,M为AA1的中点,P是BC上一点,且由P沿棱柱侧面经过棱CC1到M点的最短路线长为29,设这条最短路线与C1C的交点为N.求: ⑴该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对角线长;

⑵PC和NC的长;

正解:①正三棱柱ABC-A1B1C1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为9,宽为4的矩形,其对角线长为92

4

97

②如图1,将侧面BC1旋转120使其与侧面AC1在同一平面上,点P运动到点P1的位置,连接MP1,则MP1就是由点P沿棱柱侧面经过CC1到点M的最短路线.设PC=x,则P1C=x,在RtMAP1中,(3+x)22229,x2 MCMA

P1C2P

1A

5,NC

错因:①不会找29 的线段在哪里.②不知道利用侧面BCC1 B1展开图求解.

第四篇:高考语文客观易错题

高考语文客观易错题汇编

1.下列各句中画横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广大新闻工作者常年坚守岗位,夙兴夜寐,坚持用妙笔和镜头记录祖国发展的成就,讴歌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

②优秀的诗文作品清新自然,不落言筌,用朴实的语言、平常的事物创造出似浅而实深的意境,使读者在平淡的语句中体味作者的深意。

③弘一法师皈依佛门后,深恐掉入名利陷阱,他律己极严,自书“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偈句,其光风霁月的怀抱历历可见。

④目前,许多工程建设问题频繁发生,甚至有的问题工程还获得了工程质量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官商暗中结草衔环的结果。

⑤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⑥金岳霖先生认为,学生论文出了问题,老师有重大责任,为人为学,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能否在这次全球科技变革浪潮中成功实现逆袭,关键在于能否从现在开始加大对基础科技研发的投入。

B.在互联网时代,世界其他国家与非洲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移动支付方面,非洲也并不落后,甚至拥有更成熟的条件和更广阔的市场。

C.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意外走红,不仅以超5亿元的高票房打破了印度电影在中国内地的票房纪录,还连续多日牢牢占据单日票房榜首。

D.对于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一些人借口拉动内需为名,认为适度的浪费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增长。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一位同学在班上的学习方法交流会上说:“我殷切期望方法不当的同学调整心态,改进方法,取得佳绩。”

B.张教授治学严谨,学养深厚,儒雅深沉,不随流俗,我们全班同学都十分赏识他。C.几位著名艺术家下乡采风,举行笔会,我也有幸叨陪末座。

D.我校学生会主办的《青晨报》征稿启事中说:“由于我们的思想水平有限,本报难免有缺点和错误,恳切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帮助我们,为办好《青晨报》尽绵薄之力。”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冠”,文中指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人。

B.“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武官员任免、考核、升降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一般加“宗、祖”等字,如神宗、哲宗、汉高祖等。

D.“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美国给印度开了一张不名一文的空白支票,于是印度沸腾了。印度时报以《美国对中国发出警告,称印美是“伙伴关系”》为题作了报道。

②这孩子真怪,人们都说他胆子大,只差养狮子猎豹当宠物,却怕癞蛤蟆,一只癞蛤蟆就吓得他惴惴不安地惊叫起来。

③现在的国产车早已与十年前的国产车不能同日而语了,不但品质有了质的飞跃,而且在很多领域超越了合资车。④十九大报告在重申底线、筑起反“台独”铜墙铁壁的同时,也强调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就能开展对话。

⑤所谓的“末世论”,宣扬“人类将彻底毁灭",明摆着是歪理邪说,本应不以为然才是,却有那么多人相信。

⑥“彝人制造”三位成员身着本民族服饰,默契的和声高低起伏,嗓音穿云裂石,直上云霄,以一种原生态风格引来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A.①②③

B.①③⑨

C.②⑤⑥

D.③④⑥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甲骨文以实物形态保存和呈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明,不仅是全人类共同的伟大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B.今年,国家文物局首次参加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以实物、视频、交互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了近年来互联网与中华文明深度融合的最新成果。

C.中文唇语识别系统是一款在嘈杂的环境下,通过识别人类嘴唇的动作从而识别出使用者所发出的指令。

D.目前,我国歼-20隐形战机已经服役,而与其高低搭配的歼-16D战机也已大量服役,这都使得我国空军对于苏35的吸引力已经急剧降低。

7.下面各句中,语言表述得体的一项是()(3分)A.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干金在此,你好好地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将她推过去。(小说《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B.“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某电视节目评价汉献帝)C.一位同学在讨论会上说:“像孙老师这样快要退体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之力,我们深感荣光。”

D.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依法应认定无效。(某律师向法庭呈送的上诉状)8.下列对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B.“庠序”是殷商时代最高统治者设立的学校。“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

C.“六艺”,一是指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二是指儒学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

D.“刑部”,我国封建社会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属六部之一。隋开始设置,历代因之。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为警示行业弊端,洛阳著名房产监督机构“房天下”发起“洛阳地产人关心的十大问题”大调查,旨在避免积羽沉舟,扶持行业健康发展。

②小张自上月请假后,近一个月了没来上班,他因久假不归受到公司的点名批评,奇怪的是,他却依然没有现身,大家对他神秘失踪一事议论纷纷。

③近年来,一些作者在探索文学创作的新路时,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脱离大众,脱离现实,难兴文艺之春。

④依格宣布停止制作像《灰姑娘2:梦想成真》这样狗尾续貂的低劣作品,这些作品对迪斯尼公司来说就好比电影《料理鼠王》中那些速冻食品一样。

⑤虽然“中石化”通过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对汽油涨价问题不厌其烦地作解释,但广大用户对涨价之事莫衷一是,普遍认为是“一路飙升”。

⑥李局长爱读书,读到会心处往往会拍案而起,有心领神会之感,感觉到很多心里没来得及说的话,都被作者用精辟的话语概括出来了。

A.②④⑤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根据杭州出台的国内首部网络交易政府规章,卖家如果骚扰、威胁消费者,使其违背意愿作出或修改交易评价,将对其处以最高两万元的罚款。

B.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人也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魂的驱壳,能不能创作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取决于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

C.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等措施提高作物质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因此植物营养不仅对粮食数量安全,而且对粮食质量安全至关重要。D.国务院近日完善消费品进出口的相关政策,对国内消费者需求的大部分进口日用消费品,于今年6月底前确定降低进口关税试点,扩大降税商品范围。1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这种真挚隐于字里行间,所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一切才那么宛然美丽,富有灵气;文字才那么清丽畅达,珠圆玉润。

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成长的终身老师。如何维持老师身份的新鲜感,大家莫衷一是,互不相让,这使得年轻的父母们无所适从。

③近年,葡萄酒酒庄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是近年这些酒庄或者关门或者大打特价牌,这标志着酒庄销售已经进入理性期,接下来更需要从业人员苦心孤诣。

④我市家电市场促销氛围意兴阑珊,促成这个氛围的是卖场主打“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再一个就是“低价促销”。

⑤金庸就是倚马可待天天写时评的报人,他以“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而闻名于世。⑥网络用语是语言文化在网络时代的发展结果,但井喷很容易鱼龙混杂。这些生造词,既不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无益于人际交流,最容易产生网络对文化的负面效应,所以,必要的规范和禁止无可非议。

A.①⑤⑥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③④⑥ 1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当前,作为网络问政新形式,政务微博不能仅仅做出姿态,更要俯下身子,贴近民生,关注群众的基本需求,才能推动政务工作的科学发展。

B.国际法庭因认定日本在南极海的“调查捕鲸”实质为“商业捕鲸”,判定其违反了国际公约,于3月31日颁布判决书,下令禁止日本船只在南极海停止以任何名义捕鲸。

C.“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这两句诗,何以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原因之一,是因为它在读者心中营造了“甜美的忧郁”这种境界。

D.近年来,省部级高官频频落马显示了新一届党中央的反腐决心,但“打几只老虎”仅仅是第一步,当务之急的工作是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反腐机制。1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1985年我搬迁新居,秦老前来作客时,特赠裱制精良的对联一副为补壁,那对子上写的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李鸿章心领神会,道:“我知道老师现在的处境,您效忠皇上,爱民爱兵,但也难免遭到小人的猜疑。”曾国藩捋着稀零零的胡须,哈哈一笑道:“贤契多虑了,我肝胆相照,为国为民,决无二心,只是希望你赴皖牢记朝廷的恩典,担负起责任。”

C.1月5日在工人文化宫举行先生的“百竹展(画展)”,先生在《自序》中写道:少小喜画,幸遇裱师赵炳奎先生介绍,蒙先师苏昧塑先生不弃,收为“入室弟子”。如是三载,为人学艺,受益一生。

D.去年,台湾东美大学校长章孝慈在北京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法学研讨会后,曾到桂林祭奠其先母章亚若。章孝慈是蒋经国和章亚若的儿子,因非嫡出,故从母姓,是一位学术有成就的法学教授。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子是古代亲属称谓,始见于《后汉书》,唐宋时开始将亲兄弟之子称作从子;叔父、伯父称为“从父”。

B.东厂是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明成祖时设立,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明中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常合称为“厂卫”。

C.诸生是在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的统称,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进士等。

D.荫子指子孙因先代有官爵而受封。明代时文官一品至七品,皆得荫一子以世其禄;清代规定“凡官死事者,皆赠以衔而荫其子焉。”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释褐:谓脱去布衣而换上官服,即做官的意思。文中指考中进士后授官。B.服阕,文中指穿着丧服守丧。我国古代,父母去世,子女通常穿丧服守丧。C.近侍,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有的人对帝王有较大的影响。D.食邑,文中指中国古代君王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16.下列各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这则“最严鞭炮禁放令”最终以朝闻夕改的方式而告终,确实让人意外,这或许与该省烟花爆竹经营企业的联名上书有关。

②许多时候,我们往往注重对孩子的说教而忽视自身的行为规范,俗话说正人先正己,其实父母的示范会让孩子自觉地邯郸学步。

③古今中外,一些过分张扬、锋芒毕露之人,不管功劳多大,官位多高,最终多数不得善终,这是尽人皆知的历史教训。

④要是没有敦诚、敦敏两兄弟和张宜泉写给曹雪芹的诗,我们还真不大相信《红楼梦》的作者

始终过着箪食壶浆的生活。

⑤美国作为互联网的缔造者和网络战的始作俑者,最了解网络攻击的杀伤力,所以高度重视网络战。

⑥先秦哲学起源于对人生、社会的忧患,先秦诸子周游列国,大多席不暇暖,以谋求天下由“无道”转变为“有道”的格局。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的进步事业是人类进步事业的一部分,我们不仅致力于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也强调中国自身的发展;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

B.不久前,教育部公布了“双一流”名单,我们相信这一国家战略将有力推动中国的大学建设,使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的行列或前列。

C.通过将牧场搬进草场、将工厂搬进牧场的方式,现代牧业实现了草、畜、乳全程无缝对接,探索出了促进一、二、三产业协凋发展的特色创新。

D.一个出版社搞得好不好,关键在社长起决定性作用,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今天的行业地位,张秋林三十年坚守是一个重要原因。1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朋友为答谢我的帮助,给我送来了一精致盆栽,我推辞不过,只好说:“这次我就笑纳了,下不为例。”

B.这家饭店无论选址装修、菜单及菜品设计还是服务礼仪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好,我常光顾这一家饭店。C.再次见到刘老师,我激动万分,走上前对他说:“您二十年前的留言,还惠存在我家,我时常拿出来欣赏一下。”

D.昨日去朋友家做客,受到朋友的热情招待。今日又见,朋友迎上前来说:“昨日匆忙,招待不周,还望海涵。”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夏”指西夏,是历史上党项人在我国西部建立的一个政权,曾与北宋对峙,苏轼词“西北望,射天狼”中“天狼”即喻指西夏国。

B.门下客又名门客、食客,指依附寄食于贵族门下并为其服务的人,多有一技之长,如“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就曾有食客数千人。

C.“字”又称表字,古代男子的“字”是二十岁行加冠礼时由长辈所起,“字”与“名”意思相同或相近,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

D.“畿”指我国古代国都四周的广大地区,后又指京城所管辖的地区,“畿内”“畿辅”“京畿”一般是指京城及其附近地区。

20.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庭审中,周耀明律师不仅观点鲜明,论证清晰,而且深文周纳,旁征博引,将一位优秀律师过人的辩护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②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③2017年1月16日下午,河南环境保护攻坚办公室出尔反尔,再次发出文件取消两天前刚发出的在全省范围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紧急通知。

④联大以刚毅坚卓为校训,在极端艰难困苦中弦歌不辍,大师辈出,赓续了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这不仅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⑤在发达地区,一台晚会可能会花费上亿元甚至几亿元,这与“八项规定”中厉行节俭、杜绝铺张的主张南辕北辙,也验证逃“公款追星”之类的诟病。A.①③

B.④⑤

C.②⑤

D.①④

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家是温馨的港湾,楼道则是通向港湾的必经之路,这条路走得顺不顺畅,影响着居民居住的幸福感;楼道也是一面透视镜,反映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

B.桃花是山东肥城市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境内10万亩桃花林,每年春天烂漫的桃花漫山遍野,自然错落,隔而不断,被誉为“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C.近日,工信部发文称,将加快未实名电话存量用户身份信息补登记,确保在2016年底使电话用户实名率达到100%。

D.记者5日从国家气象局获悉,5月3日以来我国北方出现了今年以来强度最大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全国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地区受到影响,多地PM10浓度爆表。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这里指黄河,朔,为北方,河朔,是泛指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故中国河朔书画院取此意定名。

B.漕运,中国古代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民间的部分财物经陆路和水路解往京师成其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

C.跋,是一种相当于“序言”的文体,写在书籍或文意的后面,多用来评价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

D.投壶,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将箭授入查中,投中多者为胜,《醉籍亭记》中“射者中”即是对此游戏的描写。

2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②“蚊族”品牌的创始人郑剑辉独具只眼,找准了市场切入点,将电子商务事业打理得风生水起,旗下多所店铺单品月销售量过万。

③因为虚报的这两岁,陈岩石的职务止步于省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但他不以为意,退休后仍坚持发挥余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被称为大衣哥的山东农民歌手朱子文,今日虽然已算是知名人士,但始终过着箪食壶浆的生活,那种草根本色丝毫都没有改变。

⑤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意兴阑珊。

⑥考前的一个月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终点前的冲刺,许多同学余勇可贾,应抓住这段时间,奋力拼搏。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②③⑥

D.①⑤⑥ 2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据统计,阿里巴巴旗下天猫、淘宝2016年“双11”最终成交易额为1207亿,2017年“双11”冲破1500亿元对他们面言并不是过高的奢望。

B.有心理学家认为,喜欢自拍是一种病,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源于过度关注自我而鲜少关心他人的病态心理。

C.针对我市秋冬季节重污染天气频频出现的问题,省市领导纷纷表示,高污染排放量不是一个表面数字,所以既要我们打好攻坚战,又要打好持久战。

D.今年下半年,观众朋友们对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的《战狼

(二)》、《芳华》等国产影片的好评如潮,也引发了国人对于英雄与信念的争论。

2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皇考:文中“皇考”的意思与《离骚》中“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的“皇考”意思相同,都是对亡父的尊称。

B.太君:封建时代官员母亲的封号。宋代的封号有国太夫人﹑郡太夫人﹑郡太君﹑县太君等称。近代“太君”一词成了汉奸对侵华日军的谄媚奉承称呼。

C.阡:文中是墓道的意思。阡陌是一个汉语词语,指田间小路。“阡”是指南北走向的田埂;“陌”是指东西走向的土埂。

D.祭文: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本文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明代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祭文”。

2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中央公布的八项规定,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诚为清规戒律,不容违反,它是使我们党风政风日渐好转的重要保证。

②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协同机制。

③成龙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也是国人对本届奥斯卡津津乐道谈论的话题。成龙为中国电影人争光添彩,但中国内地电影的“申奥”之路却依然遥远。

④面对国外企业的步步紧逼,我国汽车业最有能力反戈一击,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胜利。⑤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⑥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性感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A.①④⑥

B.③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2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未来5-10年,感知方面的人工智能会进展到能够和人类智能相匹敌,计算机语音、视觉甚至会超过人,每一个商业应用都可能会被人工智能颠覆掉。

B.为了保护快速增长的中国海外利益以及大量的中国企业与人员的财产与生命安全,能否围绕“一带一路”构建新的国际安全体系,已经成为中国无法回避的历史使命。

C.雾霾严重影响百姓的生活,要治理雾霾,既要靠完善治理大气污染的法律法规,又要靠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生活方式、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来实现。

D.专业术语“断崖式”随着股票、房价、反腐等社会热点进入公众视野,并被拓展了使用范围,变成了流行词语,成为人们运用夸张手法的新宠。

28.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经过三年初中的学习,回到故乡,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是‘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啊!”

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2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荫,文中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有功而取得做官等权利。B.古代人尊崇右,右尊左卑。官位前加“右”比加“左”的地位高。

C.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D.节,文中指符节。符节是古代朝廷封官、传命和调兵遣将的一种凭证。3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在海外追逃行动的强大压力下,中国“红色通缉令”头号嫌疑犯杨秀珠走向穷途末路,正在考虑放弃中请政治庇护,准备回国受审。

②虽说自驾车游览野生动物园景区是一种刺激、新潮的游览方式,但不曾想动物国养虎遗患,有游客不守规则并因此丢掉了性命。

③“供给侧”改革在实践中不可能一挥而就。因为它是对过去30多年改革注重需求端的重大思路调整,是一项长周期经济改革。

④2016年,北京22家市属医院将全部实施非急诊全面预约制度,不过,为打击号贩子而全部取清现场放号,又有因噎废食之嫌。

⑤在以”物欲”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的驱使下,科技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人对自然的破坏也发展到无出其右的地步。

⑥以改变“思想贫困”状态为重点,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教育扶贫,相比之下见效虽慢点,却不失为脱贫釜底抽薪的良策。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⑥ 31.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入夏以来,南方各省市普降大雨,多地洪水泛滥,两湖地区受灾尤为严重,数十万人民群众生灵涂炭。

B.9月18日,国家发改委在其官网上正式发布了三菱等12家日本汽车零部件及轴承企业行政处罚的决定书,罚款金额合计高达12.354亿元,这是中国反垄断调查以来开出的最高金额罚单。

C.艺术团的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热烈的欢迎,观众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D.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32.你去省城探亲,向一位老人问路,得体的问法是哪一句()(3分)A.你大声说:“喂,老头,北京路怎么走?” B.你迎上前问:“大爷,请问北京路怎么走?” C.你高声说:“喂,大爷,北京路怎么走?” D.你轻声问:“能告诉我北京路怎么走吗?”

3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祖,指先祖称谓,后多用于开国帝王的庙号。开国之君,功劳甚大,故而维承帝位的子孙尊其为“太祖”。

B.五鼓,古代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鼓,又叫五更或五夜;亦指第五更,即丑时。

C.黄衣即黄袍,古代帝王的袍服,“黄袍”往往被看作皇权的象征。后来,不仅黄袍为皇帝所独有,黄色亦为皇帝专用。

D.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一般是指翰林学士。唐宋时期,皇帝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内命。

3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出租车司机急于赶路,没有走自己熟悉的公路,而是另辟蹊径,选择了一条林中道路,不料中途迷路,只好等特救援。

②总有一些人觉得一时无视规则可以给自己带来便利,他们因此沾沾自喜,而忽视了还会有另一种未知的规则惩罚他们。

③这个部门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其他同事平时都忙得脚不沾地,小王却能好整以暇,这源于他科学严格的时间管理。

④有的党员干部觉性不强,对党的纪律和规矩缺少敬畏,甚至对中央一再亮明的纪律红线熟视无睹、我行我素。所以,党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

⑤2017年11月17日是路遥逝世15周年的日子,有学者评论他是新时期文学疲软状态下的斯巴达克斯,也有人赞叹路遥的精神山高水长。

⑥老人朋友圈谣言多,是因为老人平常接触面窄,容易听信一面之辞。所以,子女要按图索骥,给老人找到来自专业机构的权威信息。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3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感动中国”人物蕴藏着正能量,不仅让个人信念得以彰显,更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得以完美地再现。

B.《见字如面》节目中,那些家书载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重返人们身边,我们仿佛真的通过那些文字、话语与我们相隔遥远的人见面了。

C.诺贝尔奖在历史上也出现过颁给了错误的研究成果,遗漏了伟大的发现,得到奖励的科研成果危害人类,因而难称完美。

D.大量阅读绘本故事,可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引领他们跨进更宽广的生活領域,唤起他们对个体生命和广袤宇宙的追问。3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因为接到临时任务,我今日无法光临贵府的宴会,对此深表歉意,同时托舍弟带去薄礼一份,还请笑纳。

B.朋友远在大山支教,那里风景秀美,他常常给我寄当地的风景照,一年时间我己经惠存了上百张照片。C.感谢老师对学生的爱护,但如今找工作很不容易,还请老师鼎力相助,若能得一枝之栖,我就十分满足了。

D.朋友远道而来,主人由于没有计划好时间而没能及时出门迎接,深感抱歉,见到朋友便说:“久违,久违了。”

3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幕府原指古代将军的府署,因为军队出征,使用帐幕,故有此称,幕府中的僚属称幕僚。B.兵部,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务。其长官为兵部尚书。

C.袭位,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尊位。整个封建时代,上至天子、封君,下至公卿、大夫、士,他们的爵位、封邑、官职均可父子相承。

D.刻石,指古代皇帝或大臣为纪念某重大功业而刻立碑碣,又称勒石。范仲淹《渔家傲》中“燕然未勒归无计”即用东汉窦宪追击匈奴后勒石纪功的典故。3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三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②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③在真正的民主拆迁中没有“强制”二字,一切都在相互尊重与协商中解决;而在所有的强制拆迁中也根本没有“民主”二字,这就是两种拆迁方式的云泥之别。

④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石火,让小余心头郁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⑤华莱士的学术方法虽比较新颖,但其学术成果得到学术界公认的却不是很多,再加上其追随者大都等而下之,以致他的学术地位一直不高。

⑥“中石化”虽然对汽油涨价不厌其烦地做解释,广大用户对此却莫衷一是,普遍认为是“一路飙升”。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①④⑥ D.②④⑥

3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学校自从开展研究性学习以来,同学们踊跃参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B.“道义”二字自中华民族源起便被世代歌颂,仁人志士无不以此为圭臬准则。

C.今年,浙江高考语文阅读题“诡异的光”曾引起网友热议,关于语文阅读是否该有标准答案的讨论不断,这使得很多人都开始关心语文科目的评阅标准。

D.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一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40.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A.某医生医术高明,治好不少患者多年的顽疾,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患者对该医生十分感激。其中一位患者特地制作锦旗表示感谢,上写道:“杏坛髙手,医者仁心。”

B.高考在即,学校为了让同学们减轻心理压力,以更好的心态迎接高考,在同学们必经的大门口贴出一副对联,上写道:“逆境锤打造强者,烈火焚烧试真金。”

C.您是当代有名的作家,我已经拜读了您的大作,并对其中几处斗胆进行了斧正。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第五篇:高考物理电场易错题

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电场

[内容和方法]

本单元内容包括电荷、电场、电场力、电场强度、电场线、电势、电势差、电场力功、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和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条件等基本概念,以及库仑定律、静电感应、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等。

本单元涉及到的基本方法有,运用电场线、等势面几何方法形象化地描述电场的分布;将运动学动力学的规律应用到电场中,分析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解决导体静电平衡的问题。本单元对能力的具体要求是概念准确,不乱套公式懂得规律的成立条件适用的范围。从规律出发进行逻辑推理,把相关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处理物理问题。

[例题分析]

在本单元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不善于运用电场线、等势面为工具,将抽象的电场形象化后再对电场的场强、电势进行具体分析;对静电平衡内容理解有偏差;在运用力学规律解决电场问题时操作不规范等。

例1 在边长为30cm的正三角形的两个顶点A,B上各放一个带电小球,其中Q1=4×10-6C,Q2=-4×10-6C,求它们在三角形另一顶点C处所产生的电场强度。

【错解分析】错解:

C点的电场强度为Q1,Q2各自产生的场强之和,由点电荷的场强公式,∴E=E1+E2=0

认为C点处的场强是Q1,Q2两点电荷分别在C点的场强的代数和。

【正确解答】

计算电场强度时,应先计算它的数值,电量的正负号不要代入公式中,然后根据电场源的电性判断场强的方向,用平行四边形法求得合矢量,就可以得出答案。

由场强公式得:

C点的场强为E1,E2的矢量和,由图8-1可知,E,E1,E2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大小相同,∴E2= 4×105(N/C)方向与AB边平行。

例2 如图8-2,光滑平面上固定金属小球A,用长L0的绝缘弹簧将A与另一个金属小

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球B连接,让它们带上等量同种电荷,弹簧伸长量为x1,若两球电量各漏掉一半,弹簧伸长量变为x2,则有:()

【错解分析】错解:

故选B

错解只注意到电荷电量改变,忽略了两者距离也随之变化,导致错误。

【正确解答】

由题意画示意图,B球先后平衡,于是有

【小结】

r常指弹簧形变后的总长度(两电荷间距离)。

例3 点电荷A和B,分别带正电和负电,电量分别为4Q和Q,在AB连线上,如图8-3,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在 [ ]

A.A和B之间

B.A右侧

C.B左侧

D.A的右侧及B的左侧

【错解分析】错解:

错解一:认为A,B间一点离A,B距离分别是2r和r,则A,B

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错解二:认为在A的右侧和B的左侧,由电荷产生的电场方向总相反,因而都有可能抵消,选D。

错解一忽略了A,B间EA和EB方向都向左,不可能抵消。

错解二认为在A的右侧和B的左侧,由两电荷产生的电场方向总相反,因而都有可能抵消,却没注意到A的右侧EA总大于EB,根本无法抵消。

【正确解答】

因为A带正电,B带负电,所以只有A右侧和B左侧电场强度方向相反,因为QA>QB,所以只有B左侧,才有可能EA与EB等量反向,因而才可能有EA和EB矢量和为零的情况。

【小结】

解这类题需要的基本知识有三点:(1)点电荷场强计算公式

点电荷而来;(3)某点合场强为各场源在该点场强的矢量和。

例4 如图8-4所示,QA=3×10-8C,QB=-3×10-8C,A,B两球相距5cm,在水平方向外电场作用下,A,B保持静止,悬线竖直,求A,B连线中点场强。(两带电小球可看作质点)

【错解分析】错解:

以A为研究对象,B对A的库仑力和外电场对A的电场力相等,所

AB中点总场强E总=E+EA+EB=E外=1.8×105(N/C),方向向左。

在中学阶段一般不将QB的电性符号代入公式中计算。在求合场强时,应该对每一个场做方向分析,然后用矢量叠加来判定合场强方向,【正确解答】

以A为研究对象,B对A的库仑力和外电场对A的电场力平衡,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E外方向与A受到的B的库仑力方向相反,方向向左。在AB的连线中点处EA,EB的方向均向右,设向右为正方向。则有E总=EA+EB-E外。

【小结】

本题检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最可靠的办法是:按照题意作出A,B的受力图。从A,B的电性判断点电荷A,B的场强方向,从A或B的受力判断外加匀强电场的方向。在求合场强的方向时,在A,B的连线中点处画出每一个场强的方向,最后再计算。这样做恰恰是在按照物理规律解决问题。

例5 在电场中有一条电场线,其上两点a和b,如图8-5所示,比较a,b两点电势高低和电场强度的大小。如规定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a,b处电势是大于零还是小于零,为什么?

【错解分析】错解:

顺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UA>UB,因为无穷远处电势为零,顺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UA>UB>0。

由于把所给电场看成由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认为从正电荷出发,顺电场线电势逐渐减小到零,从而得出UA,UB均大于零。

【正确解答】

顺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UA>UB,由于只有一条电力线,无法看出电场线疏密,也就无法判定场强大小。同样无法判定当无穷远处电势为零时,a,b的电势是大于零还是小于零。若是由正电荷形成的场,则EA>EB,UA>UB>0,若是由负电荷形成的场,则EA<EB,0>UA>UB。

【小结】

只有一条电场线,可以判定各点电势高低,但无法判定场强大小及电势是否大于零。

例6 将一电量为q =2×106C的点电荷从电场外一点移至电场中某点,电场力做功4×10-5J,求A点的电势。

【错解分析】错解:

错误混淆了电势与电势差两个概念间的区别。在电场力的功的计算式W=qU中,U系指

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而不是某点电势。

【正确解答】

解法一:设场外一点P电势为Up所以Up=0,从P→A,电场力的功W=qUPA,所以W=q(Up-UA),即4×10-5=2×10-6(0-UA)UA=-20V

解法二:设A与场外一点的电势差为U,由W=qU,因为电场力对正电荷做正功,必由高电势移向低电势,所以UA=-20V

【小结】

公式W=qU有两种用法:(1)当电荷由A→B时,写为W=qUAB=q(UA-UB),强调带符号用,此时W的正、负直接与电场力做正功、负功对应,如“解法一”;(2)W,q,U三者都取绝对值运算,如“解法二”,但所得W或U得正负号需另做判断。建议初学者采用这种方法。

例7 如图8-6所示,实线是一个电场中的电场线,虚线是一个负检验电荷在这个电场中的轨迹,若电荷是从a处运动到b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电荷从a到b加速度减小

B.b处电势能大

C.b处电势高

D.电荷在b处速度小

【错解分析】错解:

由图8-7可知,由a→b,速度变小,所以,加速度变小,选A。因为检验电荷带负电,所以电荷运动方向为电势升高方向,所以b处电势高于a点,选C。

选A的同学属于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不清;选C的同学属于功能关系不清。

【正确解答】由图8-6可知b处的电场线比a处的电场线密,说明b处的场强大于a处的场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检验电荷在b处的加速度大于在a处的加速度,A选项错。

由图8-6可知,电荷做曲线运动,必受到不等于零的合外力,即Fe≠0,且Fe的方向应指向运动轨迹的凹向。因为检验电荷带负电,所以电场线指向是从疏到密。再利用“电场线方向为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判断a,b处电势高低关系是UA>UB,C选项不正确。

根据检验电荷的位移与所受电场力的夹角大于90°,可知电场力对检验电荷做负功。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可判断由a→b电势能增加,B选项正确;又因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系统的能量守恒,电势能增加则动能减小,即速度减小,D选项正确。

【小结】 理解能力应包括对基本概念的透彻理解、对基本规律准确把握。本题就体现高考在这方面的意图。这道小题检查了电场线的概念、牛顿第二定律、做曲线运动物体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电场力功(重力功)与电势能(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能量守恒定律等基本概念和规律。要求考生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适用条件,鉴别似是而非的说法。

例8 如图8-7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壳a与b,其壳层的厚度和质

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量分布均匀,将它们固定于绝缘支座上,两球心间的距离为L,为球半径的3倍。若使它们带上等量异种电荷,使其电量的绝对值均为Q,那么,a、b两球之间的万有引力F引库仑力F库分别为:

【错解分析】错解:

(1)因为a,b两带电球壳质量分布均匀,可将它们看作质量集中在球心的质点,也可看作点电荷,因此,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对它们都适用,故其正确答案应选A。

(2)依题意,a,b两球中心间的距离只有球半径的3倍,它们不能看作质点,也不能看作点电荷,因此,既不能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也不能用库仑定律计算它们之间的静电力,故其正确答案应选B。

由于一些同学对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理解不深刻,产生了上述两种典型错解,因库仑定律只适用于可看作点电荷的带电体,而本题中由于a,b两球所带异种电荷的相互吸引,使它们各自的电荷分布不均匀,即相互靠近的一侧电荷分布比较密集,又因两球心间的距离L只有其半径r的3倍,不满足L>>r的要求,故不能将两带电球壳看成点电荷,所以不能应用库仑定律。

【正确解答】

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两个可看成质点的物体,虽然两球心间的距离L只有其半径r的3倍,但由于其壳层的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两球壳可看作质量集中于球心的质点。因此,可以应用万有引力定律。

综上所述,对于a,b两带电球壳的整体来说,满足万有引力的适用条件,不满足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故只有选项D正确。

【小结】

用数学公式表述的物理规律,有它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也可以说物理公式是对应着一定的物理模型的。应用物理公式前,一定要看一看能不能在此条件下使用该公式。

例9 如图8-8所示,把一个不带电的枕型导体靠近带正电的小球,由于静电感应,在a,b端分别出现负、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K1,有电子从枕型导体流向地

B.闭合K2,有电子从枕型导体流向地

C.闭合K1,有电子从地流向枕型导体

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D.闭合K2,没有电子通过K2

【错解分析】错解:枕型导体电荷总是守恒的,没有电子流过K2。选D。

由于对没有正确理解电荷守恒的相对性,所以在本题中认为枕型导体的电荷总是守恒的,便错选答案D。

【正确解答】

在K1,K2都闭合前,对于枕型导体它的电荷是守恒的,a,b出现的负、正电荷等量。当闭合K1,K2中的任何一个以后,便把导体与大地连通,使大地也参与了电荷转移。因此,导体本身的电荷不再守恒,而是导体与大地构成的系统中电荷守恒。由于静电感应,a端仍为负电荷,大地远处感应出等量正电荷,因此无论闭K1还是K2,都是有电子从地流向导体,应选答案C。

【小结】

在解决此类静电平衡问题时,对电荷守恒的理解应为:电荷守恒定律有相对性,一个物理过程中,某个物体或某些物体的电荷并不守恒,有增或有减,而这一过程中必有另一些物体的电荷有减或有增,其中的增量和减量必定相等,满足全范围内的守恒。即电荷是否守恒要看是相对于哪一个研究对象而言。

电荷守恒是永恒的,是不需要条件的。电荷守恒定律也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在应用这个定律时,只要能够全面地考察参与电荷转移的物体,就有了正确地解决问题的基础。

例10 如图8-9中接地的金属球A的半径为R,点电荷的电量Q,到球心距离为r,该点电荷的电场在球心O处的场强等于: [ ]

【错解分析】错解:

根据静电平衡时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的特点,Q在O处场强为零,选C。

有些学生将“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误认为是指Q电荷电场在球体内部处处为零。实际上,静电平衡时O处场强

相等,方向相反,合场强为零。

【正确解答】

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静电感应的过程,是导体A(含大地)中自由电荷在电荷Q所形成的外电场下重新分布的过程,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时,在导体内部电荷Q所形成的外电场E与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E'”同时存在的,且在导体内部任何一点,外电场电场场强E与附加电场的场强E'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电场叠加的结果使内部的合场强处处为零。即E内=0。

【小结】

还应深入追究出现本题错解的原因:只记住了静电平衡的结论,对静电平衡的全过程不清楚。要弄清楚“导体进入电场,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出现感应电荷的聚集,进而形成附加电场”开始,直到“附加电场与外电场平衡,使得导体内部的场强叠加为零,移动自由电子电场力为零。”为止的全过程。

例11 如图8-10所示,当带正电的绝缘空腔导体A的内部通过导线与验电器的小球B连接时,问验电器是否带电?

【错解分析】错解:

因为静电平衡时,净电荷只分布在空腔导体的外表面,内部无静电荷,所以,导体A内部通过导线与验电器小球连接时,验电器不带电。

关键是对“导体的外表面”含义不清,结构变化将要引起“外表面”的变化,这一点要分析清楚。错解没有分析出空腔导体A的内部通过导线与验电器的小球B连接后,验电器的金箔成了导体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改变了原来导体结构。A和B形成一个整体,净电荷要重新分布。

【正确解答】

当导体A的内部通过导线与验电器的小球B连接时,导体A和验电器已合为一个整体,整个导体为等势体,同性电荷相斥,电荷重新分布,必有净电荷从A移向B,所以验电器带正电。

【小结】

一部分同学做错这道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知识迁移的负面效应。他们曾经做过一道与本题类似的题:“先用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带正电的绝缘空腔导体A的内部,然后将绝缘金属小球移出空腔导体A与验电器的小球B接触,验电器的金箔不张开。”他们见到本题就不假思索地选择了不带电的结论。“差异就是矛盾,”学习中要善于比较,找出两个问题的区别才方能抓住问题的关键。这两道题的差异就在于:一个是先接触内壁,后接触验电器小球;另一个是正电的绝缘空腔导体A的内部通过导线与验电器的小球B连接。进而分析这种差异带来的什么样的变化。生搬硬套是不行的。

例12 三个绝缘的不带电的相同的金属球A,B,C靠在一起,如图8-11所示,再将一个带正电的物体从左边靠近A球,并固定好,再依次拿走C球、B球、A球,问:这三个金属球各带什么电?并比较它们带电量的多少。

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错解分析】错解:

将带正电的物体靠近A球,A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B球不带电。将C,B,A三球依次拿走,C球带正电,B球不带电,A球带负电,QA=QC。

认为将C球拿走后,A,B球上所带电量不改变。其实,当C球拿走后,A,B球原来的静电平衡已被破坏,电荷将要重新运动,达到新的静电平衡。

【正确解答】

将带正电的物体靠近A,静电平衡后,A,B,C三球达到静电平衡,C球带正电,A球带负电,B球不带电。当将带正电的C球移走后,A,B两球上的静电平衡被打破,B球右端电子在左端正电的物体的电场的作用下向A运动,形成新的附加电场,直到与外电场重新平衡时为止。此时B球带正电,A球所带负电将比C球移走前多。依次将C,B,A移走,C球带正电,B球带少量正电,A球带负电,且A球带电量比C球带电量多。|QA|=|QB|+|QC|

【小结】

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当外力发生变化时,加速度就要发生变化。这种分析方法不仅适用于力学知识,而且也适用于电学知识,本题中移去C球,电场发生了变化,电场力相应的发生了变化,要重新对物理过程进行分析,而不能照搬原来的结论。

例13 如图8-12所示,当带电体A靠近一个绝缘导体B时,由于静电感应,B两端感应出等量异种电荷。将B的左端接地,绝缘导体B带何种电荷?

【错解分析】错解:对于绝缘体B,由于静电感应左端带负电,右端带正电。左端接地,左端电荷被导走,导体B带正电。

将导体B孤立考虑,左端带负电,右端带正电,左端接地后左边电势比地电势低,所以负电荷将从电势低处移到电势高处。即绝缘体B上负电荷被导走。

【正确解答】

因为导体B处于正电荷所形成的电场中,而正电荷所形成的电场电势处处为正,所以导体B的电势是正的,UB>U地;而负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总是从低电势向高电势运动,B左端接地,使地球中的负电荷(电子)沿电场线反方向进入高电势B导体的右端与正电荷中和,所以B导体将带负电荷。

例14 如图8-13所示,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以初速度v0,从A点竖直向上射入真空中的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粒子通过电场中B点时,速率vB=2v0,方向与电场的方向一致,则A,B两点的电势差为:

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错解分析】错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一般不考虑带电粒子的重力,根据动能定理,电场力所做的功等于带电粒子动能的增量,电势差等于动能增量与电量Q的比值,应选D。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一般不考虑带电粒子的重力,则粒子在竖直方向将保持有速度v0,粒子通过B点时不可能有与电场方向一致的2v0,根据粒子有沿场强方向的速度2v0,则必是重力作用使竖直向上的速度变为零。如一定不考虑粒子重力,这只有在电场无限大,带电粒子受电场力的作用,在电场方向上的速度相比可忽略不计的极限状态,且速度沿电场方向才能成立。而本题中v0与vB相比不能忽略不计,因此本题应考虑带电粒子的重力。

【正确解答】

在竖直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gh = v02①

根据动能定理

【小结】

根据初、末速度或者运动轨迹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是解决与运动关系问题的基本功。即使在电学中,带电粒子的运动同样也要应用这个基本功。通过这样一些题目的训练,多积累这方面的经验,非常必要。

例15 置于真空中的两块带电的金属板,相距1cm,面积均为10cm2,带电量分别为Q1=2×10-8C,Q2=-2×10-8C,若在两板之间的中点放一个电量q=5×10-9C的点电荷,求金属板对点电荷的作用力是多大?

【错解分析】错解:点电荷受到两板带电荷的作用力,此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由

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间相互作用,本题中两个带电金属板面积较大,相距较近,不能再看作是点电荷,应用库仑定律求解就错了。

【正确解答】

两个平行带电板相距很近,其间形成匀强电场,电场中的点电荷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小结】

如果以为把物理解题当作算算术,只要代入公式就完事大吉。那就走入了学习物理的误区。

例16 如图8-15电路中,电键K1,K2,K3,K4均闭合,在平行板电容器C的极板间悬浮着一带电油滴P,(1)若断开K1,则P将__________;

(2)若断开K2,则P将________;

(3)若断开K3,则P将_________;

(4)若断开K4,则P将_______。

【错解分析】错解:(1)若断开K1,由于R1被断开,R2上的电压将增高,使得电容器两端电压下降,则P将向下加速运动。

(2)若断开K2,由于R3被断开,R2上的电压将增高,使得电容器两端电压下降,则P将向下加速运动。

(3)若断开K3,由于电源被断开,R2上的电压将不变,使得电容器两端电压不变,则P将继续悬浮不动。

(4)若断开K4,由于电源被断开,R2上的电压将变为零,使得电容器两端电压下降,则P将加速下降。

上述四个答案都不对的原因是对电容器充放电的物理过程不清楚。尤其是充电完毕后,电路有哪些特点不清楚。

【正确解答】

电容器充电完毕后,电容器所在支路的电流为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与它所并联的两点的电压相等。本题中四个开关都闭合时,有R1,R2两端的电压为零,即R1,R2两端等势。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与R3两端电压相等。

(1)若断开K1,虽然R1被断开,但是R2两端电压仍为零,电容器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则P将继续悬浮不动

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2)若断开K2,由于R3被断开,电路再次达到稳定时,电容器两端电压将升高至路端电压R2上的电压仍为零,使得电容器两端电压升高,则P将向上加速运动。

(3)若断开K3,由于电源被断开,电容器两端电压存在一个回路,电容器将放电至极板两端电压为零,P将加速下降。

(4)K4断开,电容器两端断开,电量不变,电压不变,场强不变,P将继续悬浮不动。

【小结】

在解决电容器与直流电路相结合的题目时,要弄清楚电路的结构,还要会用静电场电势的观点分析电路,寻找等势点简化电路。

例17 有两个带电量相等的平行板电容器A和B,它们的正对面积之比SA∶SB=3∶1,板长之比∶LA∶LB=2∶1,两板距离之比dA∶dB=4∶1,两个电子以相同的初速度沿与场强垂直的方向分别射入两电容器的匀强电场中,并顺利穿过电场,求两电子穿越电场的偏移距离之比。

【错解分析】错解:

把电容器的电压看成是由充电电量和两板正对面积决定而忽视了板间距离对电压的影响,所以电压比和偏离比都搞错了。

【正确解答】

【小结】

高考中本题只能作为一道选择题(或填空题)出现在试卷上。很多考生为了腾出时间做大题,急急忙忙不做公式推导,直接用数字计算导致思考问题不全面,以至会做的题目得不

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到分。同时按部就班解题,养成比较好的解题习惯,考试时就会处变不惊,稳中求准,稳中求快。

例18 在平行板电容器之间有匀强电场,一带电粒子以速度v垂直电场线射入电场,在穿越电场的过程中,粒子的动能由Ek增加到2Ek,若这个带电粒子以速度2v垂直进入该电场,则粒子穿出电场时的动能为多少?

【错解分析】错解:设粒子的的质量m,带电量为q,初速度v;匀强电场为E,在y方向的位移为y,如图8—16所示。

认为两次射入的在Y轴上的偏移量相同。实际上,由于水平速度增大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变短。在Y轴上的偏移量变小。

【正确解答】

建立直角坐标系,初速度方向为x轴方向,垂直于速度方向为y轴方向。设粒子的的质量m,带电量为q,初速度v;匀强电场为E,在y方向的位移为y。速度为2v时通过匀强电场的偏移量为y′,平行板板长为L。

由于带电粒子垂直于匀强电场射入,粒子做类似平抛运动。

两次入射带电粒子的偏移量之比为

【小结】

当初始条件发生变化时,应该按照正确的解题步骤,从头再分析一遍。而不是想当然地把上一问的结论照搬到下一问来。由此可见,严格地按照解题的基本步骤进行操作,能保证解题的准确性,提高效率。其原因是操作步骤是从应用规律的需要归纳出来的。

例19 A,B两块平行带电金属板,A板带负电,B板带正电,并与大地相连接,P为两板间一点。若将一块玻璃板插入A,B两板间,则P点电势将怎样变化。

【错解分析】错解:

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UpB=Up-UB=Ed

电常数ε增大,电场强度减小,导致Up下降。

没有按照题意画出示意图,对题意的理解有误。没有按照电势差的定义来判断PB两点间电势差的正负。

【正确解答】

按照题意作出示意图,画出电场线,图8-17所示。

我们知道电场线与等势面间的关系:“电势沿着电场线的方向降落”所以UpB=Up-UB<0,B板接地UB=0

UBp=UB-Up=0-Up

Up=-Ed

常数ε增大,电场强度减小,导致Up上升。

【小结】

如何理解PB间的电势差减小,P点的电势反倒升高呢?请注意,B板接地Up<0,PB间的电势差减小意味着Up比零电势降落得少了。其电势反倒升高了。

例20、1000eV的电子流在两极板中央斜向上方进入匀强电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它的初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如图8-18。为了使电子不打到上面的金属板上,应该在两金属板上加多大电压U?

【错解分析】错解:

电子流在匀强电场中做类似斜抛运动,设进入电场时初速度为v0,因为电子流在电场中受到竖直向下电场力作用,动能减少。欲使电子刚好打不到金属板上有Vr=0,此时电子流动能

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电子流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作用,电场力对电子做功We= Fes = eEs其中s必是力的方向上位移,即d/2,所以We=eU,U是对应沿d方向电势降落。则电子从C到A,应对应We=eUAC,故上面解法是错误的。

【正确解答】

电子流在匀强电场中做类似斜抛运动,欲使电子刚好不打金属板上,则必须使电子在d/2内竖直方向分速度减小到零,设此时加在两板间的电压为U,在电子流由C到A途中,电场力做功We=EUAC,由动能定理

至少应加500V电压,电子才打不到上面金属板上。

【小结】

动能定理是标量关系式。不能把应用牛顿定律解题方法与运用动能定理解题方法混为一谈。

例21 如图8-19,一个电子以速度v0=6.0×106m/s和仰角α=45°从带电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板边缘向上板飞行。两板间场强E= 2.0×104V/m,方向自下向上。若板间距离d=2.0×10-2m,板长L=10cm,问此电子能否从下板射至上板?它将击中极板的什么地方?

【错解分析】错解:规定平行极板方向为x轴方向;垂直极板方向为y轴方向,将电子的运动分解到坐标轴方向上。由于重力远小于电场力可忽略不计,则y方向上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速度最后减小到零。∵vt2-v02 = 2as y= d= s vt= 0

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即电子刚好击中上板,击中点离出发点的水平位移为3.99×10-2(m)。

(击中了上板)再求y为多少,就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修改了原题的已知条件。

【正确解答】

应先计算y方向的实际最大位移,再与d进行比较判断。

为d,由于ym<d,所以电子不能射至上板。

【小结】 因此电子将做一种抛物线运动,最后落在下板上,落点与出发点相距1.03cm。

斜抛问题一般不要求考生掌握用运动学方法求解。用运动的合成分解的思想解此题,也不是多么困难的事,只要按照运动的实际情况把斜抛分解为垂直于电场方向上的的匀速直线运动,沿电场方向上的坚直上抛运动两个分运动。就可以解决问题。

例22 一个质量为m,带有电荷-q的小物块,可在水平轨道Ox上运动,O端有一与轨道垂直的固定墙,轨道处于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为E,方向沿Ox轴正方向,如图8-20所示,小物体以初速v0从x0沿Ox轨道运动,运动时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f作用,且f<qE。设小物体与墙碰撞时不损失机械能且电量保持不变。求它在停止运动前所通过的总路程s。

【错解分析】错解:错解一:物块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到停止,有

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错解二:小物块向左运动与墙壁碰撞后返回直到停止,有W合=△Ek,得

错误的要害在于没有领会题中所给的条件f>Eq的含义。当物块初速度向右时,先减速到零,由于f<Eq物块不可能静止,它将向左加速运动,撞墙后又向右运动,如此往复直到最终停止在轨道的O端。初速度向左也是如此。

【正确解答】

设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停止在O处的往复运动过程中位移为x0,往返路程为s。根据动能定理有

【小结】

在高考试卷所检查的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是理解能力。读懂题目的文字并不困难,难的是要抓住关键词语或词句,准确地在头脑中再现题目所叙述的实际物理过程。常见的关键词语有:“光滑平面、缓慢提升(移动)、伸长、伸长到、轻弹簧、恰好通过最高点等”这个工作需要同学们平时多积累。并且在做新情境(陌生题)题时有意识地从基本分析方法入手,按照解题的规范一步一步做,找出解题的关键点来。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例23 如图8-21所示,长为L的绝缘细线,一端悬于O点,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带负电小球,置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在O点

向右水平拉直后从静止释放,细线碰到钉子后要使小球刚好饶钉子O′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求OO′长度。

【错解分析】错解:摆球从A落下经B到C的过程中受到重力G,绳子的拉力T和电场力F电三个力的作用,并且重力和电场力做功,拉力不做功,由动能定理

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摆球到达最低点时,摆线碰到钉子O′后,若要小球刚好绕钉子O′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图8-22。则在最高点D应满足:

从C到D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负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考生以前做过不少“在重力场中释放摆球。摆球沿圆弧线运动的习题”。受到这道题思维定势的影响,没能分析出本题的摆球是在重力场和电场叠加场中运动。小球同时受到重力和电场力的作用,这两个力对摆球运动轨迹都有影响。受“最高点”就是几何上的最高点的思维定势的影响,没能分析清楚物理意义上的“最高点”含义。在重力场中应是重力方向上物体运动轨迹的最高点,恰好是几何意义上的最高点。而本题中,“最高点”则是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方向上摆球运动的轨迹的最高点。

【正确解答】

本题是一个摆在重力场和电场的叠加场中的运动问题,由于重力场和电场力做功都与路径无关,因此可以把两个场叠加起来看成一个等效力场来处理,如图8-23所示,∴θ=60°。

开始时,摆球在合力F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从A点运动到B点,由图8-23可知,△AOB为等边三角形,则摆球从A到B,在等效力场中,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高中物理辅导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在B点处,由于在极短的时间内细线被拉紧,摆球受到细线拉力的冲量作用,法向分量v2变为零,切向分量

接着摆球以v1为初速度沿圆弧BC做变速圆周运动,碰到钉子O′后,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在等效力场中,过点O′做合力F的平行线与圆的交点为Q,即为摆球绕O′点做圆周运动的“最高点”,在Q点应满足

过O点做OP⊥AB取OP为等势面,在等效力场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小结】

用等效的观点解决陌生的问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等效是有条件的。在学习交流电的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时,我们在有发热相同的条件将一个直流电的电压(电流)等效于一个交流电。本题中,把两个场叠加成一个等效的场,前提条件是两个力做功都与路径无关。

下载高考哲学最新易错题精选及命题分析:辩证法部分[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哲学最新易错题精选及命题分析:辩证法部分[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生物易错题精选(三)

    1、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有: 。 2、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是: 分解有机物×分解动植物遗体残骸粪便中的有机物成无机物。 3、某抗原引起机体产生的抗体,吸附于某些细胞表面,当机......

    高考英语易错题摘选2014(★)

    高考英语易错选择题摘选2014 1.Is this research center______you visited the modern equipment last year ? AwhereBthatCthe one thatDthe one where2._____ is it _____......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易错题

    电磁感应 [内容和方法] 本单元内容包括电磁感应现象、自感现象、感应电动势、磁通量的变化率等基本概念,以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右手定则等规律。 本单元涉及到......

    第二讲 哲学部分-《谈谈辩证法问题》

    第二讲 哲学部分 第四篇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阐释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的实质和核心,是区分辩证法与诡辩论的标志。理解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性、普......

    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易错题

    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易错题 【考点解析及预测】词语包括实词、虚词和熟语(含成语)几种,除福建、上海外,是高考的是这种题型。要从静态层面(词义轻重、范围大小、词性和语法功能)和......

    高考物理磁场易错题小结

    磁场 【内容和方法】 本单元内容包括磁感应强度、磁感线、磁通量、电流的磁场、安培力、洛仑兹力等基本概念,以及磁现象的电本质、安培定则、左手定则等规律。 本单元涉及到......

    2010-2013高考单选易错题集

    2010-2013高考单选易错题集 1. I got to the office earlier that day, ________ the 7:30 train from Paddington. A. caughtB. to have caughtC. to catchD. having caugh......

    高考数学高频易错题举例解析

    高考数学高频易错题举例解析高中数学中有许多题目,求解的思路不难,但解题时,对某些特殊情形的讨论,却很容易被忽略。也就是在转化过程中,没有注意转化的等价性,会经常出现错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