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故事

时间:2019-05-13 11:39: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族英雄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族英雄故事》。

第一篇:民族英雄故事

“英雄在我心中”活动伴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 王思海)“神州大地齐欢颂,六号飞船上太空,双飞实现圆梦想,雄霸天下傲苍穹。”北京市崇文区回民小学六年级的张佳蕊同学吟诵起自编的这首以神六英雄人物为题材的诗歌时,十分兴奋。她说,崇文区回民小学有许多同学像她一样编写了大量赞颂英雄人物的诗歌。

北京市崇文区回民小学校长周秀兰说,许多同学都像张佳蕊一样十分喜欢以英雄为题材学写藏头诗,学校也有意识地进行了组织,老师和同学们最后写出几千首作品,学校将此汇编成《藏头诗蕴崇文情》,作为开展学英雄、知荣辱活动的课本教材。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有许多中小学校以“英雄在我心中”为主题开展校园剧、校园歌曲的创作活动,把英雄人物的格言和思想写进班训、校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英雄题材作品和校园读物,并通过“读、编、讲、演、赛”五个环节,让孩子们积极参与,讲英雄故事,颂英雄事迹,学英雄精神。

北京市有关部门曾对近万名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调查发现:一些中小学生过于迷恋文体明星、网络黑客、“武林高手”,对中华民族英雄人物的事迹淡漠,价值判断标准模糊,少数青少年出现意志脆弱、生活迷茫、对他人漠不关心的不良倾向。

针对上述情况,从今年初开始,北京市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办等七家单位联合发出通知,在全市中小学生当中开展“英雄在我心中”主题教育。通过讲英雄、唱英雄、画英雄、爱英雄、学英雄活动,使青少年自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使英雄模范人物的形象深入孩子们的心灵。

为使广大未成年人了解熟悉英雄人物事迹,树立一批鲜活生动的英雄榜样,还倡议各区县、学校分别组织编写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以英雄为题材的读物,形成了完整配套的英雄题材作品系列。例如,北京市以中央电视台《永远的丰碑》栏目中的英雄谱为题材,组织29位专业画家,运用连环画的美术手法,为青少年精心绘制《永远的丰碑》绘画本系列丛书,作为“英雄在我心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教材。

首都文明办公室主任张慧光说,“英雄在我心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自今年初启动以来,吸引了北京市130余万名中小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广大中小学生在知中悟、悟中行,从点滴小事做起,自觉培养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团结互助的优秀品质。

敌后战场的斗智斗勇

本片在抗战题材的影片中,时间跨度较大,以国共合作粉碎了日军不败神话的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忻口大捷)为起点,将太行山区根据地军民的灭蝗生产、抗战图存的事迹,以及伟大的百团大战悉数呈现。也是诸多敌后战场抗战题材影片中的佼佼者。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法西斯的全面侵华战争拉开帷幕,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关头。由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八路军第129师,以太行山麓为依托,成功夜袭阳明堡机场,并取得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长乐村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击毙日本名将阿部规秀,粉碎了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日本法西斯的狂妄气焰。

翌年,百年不遇的特大蝗灾袭击太行山,根据地军民陷入了绝境,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太行山展开了一场歼灭蝗虫的人民战争,军民打蝗虫,吃蝗虫,奇迹般地度过了灾荒,彻底粉碎了敌人的扫荡计划,侵华日军无措地发出“八路军是一个奇怪的敌人,太行山是一片死地”的惊呼。其后,为鼓舞全民士气,搅乱侵略者增援正面战场的步调而发动的香城固闪击战和百团大战的胜利,使屡屡受挫的侵华日军遭到更沉重的打击。

《步入辉煌》:东北抗联的孤军奋战

“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后,东北抗联依然顽强地在敌后与日本法西斯进行游击战,1994年摄制的《步入辉煌》与电影《赵一曼》、电视剧《东北抗联》和《赵尚志》等,皆为表现该题材的影视作品。

司令员杨靖宇将军率部被日军重重包围,杨将军命令主力突围,自己只带三名战士——常怀忠、汤福禄和朱四十六留在山上吸引敌人重兵。二十九师师长程斌叛变投敌,使我突围部队损失残重,杨将军感到无限悲痛。程斌回家探亲遭母斥责,程妻愤然举枪处决了丈夫,常怀忠的恋人周凤兰上山为将军送粮,得与常怀忠重新相见。

日军以高官厚利诱降杨将军,遭到杨靖宇义正言辞的痛斥后,开始进攻。常怀忠、汤福禄阵亡,凤兰亦与敌人同归于尽。烈士的头颅被悬挂在城头,许多百姓因向英烈叩头而惨遭屠杀。抗联主力派人去接应杨将军,却未能冲过日军的封锁线。

历尽千难万险,杨将军与朱四十六终于闯出了敌封锁线,但朱却因重伤牺牲。杨将军弹尽粮绝、饥寒交迫,只能以棉花充饥。在敌特务发现其行踪后,侵略者立刻派兵将他包围。杨靖宇宁死不屈,身中13弹,倒在了东北林海的茫茫雪原上,为国捐躯。

《狼牙山五壮士》:反扫荡中的永垂不朽

抗战初期,在河北

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5位八路军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影片《狼牙山五壮士》再现了这段英雄事迹。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底,日伪军约3500人围攻易县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马宝玉等5名战士殿后阻击,掩护全连转移。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抵抗,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

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的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从容不迫、临危不惧,子弹打光后,继续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马宝玉等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狼》一片可谓诸多英雄主义题材抗战影片的代表作。除本片外,同类作品还有如:表现长城抗战的少数民族英雄——回族将领马本斋的《回民支队》和蒙古族英烈的传记电影《嘎达梅林》等。

月 亮 花 开 映 天 山

――新疆军区某红军师士官努尔比亚促进民族团结纪事

努尔比亚,维吾的月亮”的意思。图为努尔比亚和驻地的乡亲们在一起聊家常,宣讲党的政策和理论。

刘 永摄 努尔比亚·依明,新疆军区某红军师维吾尔族女大学生士官,入伍5年来,真情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积极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被当地的各族群众亲切地称为“月亮花儿”。

全家得救那一刻,努尔比亚终生难忘

1996年冬天,南疆冰天雪地。

深夜,大地猛然颤抖起来。“地震了!”还没来得及跑出门,13岁的努尔比亚和其他五位家人,一下子被埋在了断墙下。

“我们正在绝望中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喊叫,透过缝隙,我们看到解放军来了。”全家得救的那一刻,让努尔比亚终生难忘。

“我们一家的命都是党和解放军给的,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份恩情。”爸爸依明江含着泪对孩子们说。

“长大我也要参军,我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努尔比亚下了决心。

灾后重建,每一幕都让努尔比亚感动――

家园成了废墟,党和政府帮助建起了更好的新房;

兄妹4人上学有困难,国家西部开发助学工程送来了支持,努尔比亚和哥哥、小妹考进了大学和师范学校;

乡亲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抗震安居房,摩托车成了代步工具,自来水入户,柏油路铺到了家门口,出门就有公共汽车……

穿上心爱的军装,月亮花儿要开放

2003年12月,已经在喀什师范学校读了两年大学的努尔比亚报名参军了。

消息传开,同学们纷纷来问:“学得好好的,怎么就要去部队呢?” 努尔比亚一遍遍地说:我的命是解放军给的,我要报答救过我的人。

穿上心爱的军装,成为了新疆军区某红军师医院的一名卫生员,努尔比亚和全体新兵一道参观了荣誉室。

这是一支由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创建的具有光荣传统的红军部队。看过先烈们的事迹,努尔比亚懂了,当兵就当这样的兵!

月亮花儿要开放,一刻也不愿停歇。

听不懂汉语可不行,再难也要学会它。担任努尔比亚新兵排长的李传芳说:“每天学习10个汉字,每天听汉语新闻,每周坚持写1篇汉语周记,努尔比亚就这样坚持下来了。”

为了学习汉语,努尔比亚养成了拿书就读、见报就念的习惯。学着学着,努尔比亚有了一个新的念头:把学汉语和学习党的理论结合起来,既能长知识,又落实了部队要求。

“2004年,部队组织学习科学发展观,我心里特别激动,党的创新理论我自己都不明白,以后咋为党做事呢?”努尔比亚翻烂了三本《新华字典》,部队下发的《士兵理论学习读本》、《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和《科学发展观士兵读本》,她边抄边读,完完整整写了两个来回。

在学习和工作中,这位维吾尔族女兵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一天,我激动得很,我真正成了党的人,一辈子跟党走,一辈子为党干好工作。”她当上了班长,所带的卫生班荣立集体三等功。

部队要组织学理论宣讲小组,医院协理员王潇向师领导推荐了努尔比亚:“她对党的创新理论特别痴迷。”

努尔比亚好学的故事不胫而走。政委何宏军得知后,当即来到卫生班,要亲眼看一看。当努尔比亚搬出手抄3遍的十七大报告记录本,还有5万多字的汉语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本时,何政委十分高兴:“这个维吾尔族姑娘了不起!”

就这样,努尔比亚成了为民族连队官兵辅导党的最新理论的宣讲员。2007年10月至今,努尔比亚为部队宣讲40余场次。她用成长的经历诉说党的恩情,用家园的变迁赞颂党的政策。听过她宣讲的民族连的战士说:“她这样讲很贴近我们的生活,我们愿意听也容易理解。”

惟有民族大团结,花儿才会常开不败

让更多的人了解党的理论和政策,是努尔比亚的一个强烈愿望。很快,机会来了。

2007年10月,部队与驻地小地窝堡村建立了共建关系。这个村63户群众中有62户维吾尔族、一户回族。努尔比亚在巡诊时,得知乡亲们急于了解十七大的新精神、新政策,心里一动:何不把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与他们共享呢?

说干就干。努尔比亚边给乡亲们送医送药,边和他们聊家常、说政策。“如今,铁路和高速公路把我的家乡和北京连在一起,有线电视网普及到每家每户。清洁的自来水、欢快的麦西来甫,让各族群众心情喜悦。”在孩子们中间,她侃侃而谈。

“没有党的民族政策,就没有我们少数民族群众的好日子。”在乡亲们家中,她娓娓道来。

一次,努尔比亚在巡诊时了解到,77岁的维吾尔族老人拜克力家里的10多亩耕地一直撂荒,其他群众也有这样的情况。党中央号召多种粮,把田地闲着怎么能行呢?于是她从拜克力家里说起,给乡亲们宣讲党的支农惠农政策和种粮的好处。

“国家的农业税减免了,对小麦、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保护价,农民种一亩小麦 国家还补贴,土地承包费不收了,乡村提留款也不收了,大家算算账就知道种地划算。”听她这么一讲,拜克力一家动心了。

“党的政策就是好,努尔比亚姑娘讲得好。”村委会副主任艾山告诉记者:“以往村民不爱种粮食,把土地租给别人种。今年,土地紧俏了,种小麦的多了。村民抢着租别人的土地种,全村80%的土地都种上了粮食。”

小地窝堡村有38家塑料加工、板材制作小作坊,粉尘、废气、废水污染严重。针对村民中疑难杂症多发高发,高血压、糖尿病、肺气肿、肝囊肿等疾病长期困扰村民的实际情况,努尔比亚向村委会提出了建议。

“我是部队的卫生员,我建议加大环保投入,加强水质和土壤污染的综合治理,这是减轻群众病痛的根本出路。”

今年2月初,小地窝堡村的治污方案出台了。部队也大力支持村里的措施。村民们的防护意识迅速增强,3月30日,清洁饮水工程已经铺设到各组村口。

努尔比亚得到了小地窝堡村委会送来的一面奖牌,上面写着:经全村乡亲投票,选举努尔比亚为本村“荣誉村民”。

去年古尔邦节,努尔比亚回阿图什市阿湖乡探亲,专门购买了100本十七大报告维文读本赠送给乡亲们。

有人粗略地统计,听过努尔比亚宣讲的群众已经有2万多人。

参军只有5年的努尔比亚,如今已4次被评为优秀士兵,1次荣立三等功,荣获2007年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

第二篇:中华民族英雄故事

中华民族英雄故事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投资拍摄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儿童中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这部影片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 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在他眼前。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改名《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第三篇:民族英雄的故事

少年英雄——刘胡兰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

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继母积极投身于妇救会工作,并非常支持刘胡兰参加革命。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被选为村儿童团长,带领伙伴站岗放哨查路条,侦察敌情,运送武器弹药等。1945年1月,参加了西社夺粮战斗,同伙伴们扛粮装车,众口称赞。同年10月,背着家人只身到汾河贯家堡,参加了妇女培训班,被选为小组长,潜心学习。在当地召开的反霸群众大会上,登台发言,揭露和痛斥恶霸地主残害人民的罪行,受到区里表扬。结业回村后,担任村妇救会秘书,组织妇女办冬学,帮助烈军属解决困难,支前和慰问部队等。

1946年春,县里下达200斤纺棉花任务,限期20天完成。她带领妇女昼夜苦战,提前2天完成,获全县第一名。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大举进袭文水一带。为保存实力,中共八地委决定平川地区大部份干部转移上山。她再三恳求党组织把她留下坚持地下斗争。十二团三营连长王本固负伤,她将王隐蔽在一户军属家,用自己平时节省的钱给他买药治伤,并精心护理直至痊愈返队。12月,敌人频繁出击云周西村,并捕走我地工人员石三槐等,形势日险。家人劝其撤退上山,她表示:“走与不走要等上级通知。”

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其转移。次日拂晓,敌人突然包围云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强令全村群众到观音庙集中。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她也随同群众来到会场。敌人当场又抓捕了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张年成等,并胁迫她出场“自白”。审讯中,敌人千方百计诱使其供出同志,并相许给她一块土地。她回答:“不知道”,“给我个金人也不要”!接着又以死相逼,她昂首挺胸、义正辞严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连长恼羞成怒,指使叛徒把石三槐、石六儿、张年成、石世辉、刘树山和71岁的陈树荣,用铡刀杀害。敌连长问她:“怕不怕?”她坚定地回答:“死也不投降!”她镇定自若地问:“怎个死法?”敌连长狂叫:“一个样!”并命令机枪对准群众:“把这些人全扫光。”她斩钉截铁地喊道:“不许残害群众!”从容不迫走近铡刀,英勇就义,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这在于她从儿童团起就接受了党的教育,并看到了党领导的土地改革给贫苦农民带来的根本利益。她为了捍卫本阶级的利益,她既不贪财,又不怕死,最后面对敌人的利诱,只回答说:“给我一个金人也不自白。”在刑场上,她大声喊道:“怕死不当共产党员。”当时,国军曾从群众中拉出几个人去打刘胡兰。

1947年3月26日,毛泽东为刘胡兰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当时恰恰又是中共中央刚刚从延安撤退的8天后,毛泽东正决定离开陕北以游击方式同国民党军周旋。在此紧要的关头,全党的领袖在指挥全国战局的百忙中,为一个年轻的女党员写下这样的文字,正有着激励全党和全体解放区人民去英勇奋斗以赢得战争胜利的寓意。

配乐:Heros Theme、conquest of paradise、rock house jail

第四篇:民族英雄们小故事

刘胡兰的故事 毛主席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947年2月,山西《晋绥日报》连续两天刊登的消息,使一个女共产党员的名字在华北大地不胫而走。随后,毛泽东又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这个光辉的名字,就是后来闻名全国的刘胡兰。

生平

■10岁参加儿童团,不到14岁便入党,当上了区的妇女干事。躺在铡 刀上时,尚未满15周岁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继母积极投身于妇救会工作,并非常支持刘胡兰参加革命。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 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2抗日英雄王二小

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董存瑞的故事 名言:“为了新中国,冲啊!”

旱河上,巨大的桥型暗堡中向外喷吐着罪恶的火舌;桥型暗堡下,一个全副武装的年轻战士巍然挺立,单手托举着炸药包,导火索燃烧着,冒着青烟哧哧作响,战士高声呼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喊声,震撼山河;这喊声,穿透硝烟,成了千万人的呼喊;这喊声,至今还回荡在我们的耳边。董存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1954年,隆化县委、县政府为纪念董存瑞烈士,修建了董存瑞烈士陵园,198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定为“河北省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民政部、国家教委、团中央、国家文物局联合定为全国百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997年,被列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黄继光的故事邱少云的故事

邱少云(1926~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出生于四川铜梁(今重庆铜梁)。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作战。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邱少云牺牲后,被部队党委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江姐,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江姐的故事是我最喜欢读的一本书。江姐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那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豪迈的英雄气概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心。,你也可以投稿

故事叙述只有10岁的江姐,身材矮小,枯瘦,为了生活,被迫去做工。高大的机器,她够不到,干活时必须做在特制的高脚凳上,稍有疏忽,就会被皮鞭抽打。看到这里,江姐童年的美好时光却在轰轰的机器声中悄悄流逝。

但江姐十九岁那年,加入了党组织,因叛徒出卖,江姐被捕,在审讯室里,敌人恶如豺豹,他们用特制的四楞筷子,放在江姐的手指中间,双手紧握筷子的两头,来回猛夹,边夹还边恶狠狠的对江姐说,你说不说,不说就把你吊起来。在凶恶的敌人和夹棍面前,她丝毫不怕。但是不管江姐她怎样反抗,都敌不过凶恶的敌人,最后,江姐还是被惨无人道的敌人杀害了。狼牙山五壮士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

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

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

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

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

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

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7杨靖宇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从来不屈服于外来压力的伟大民族,有着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每当遇到外敌入侵之时,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便会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指引下,挺身而出,共赴国难,不惜用鲜血和生命,维护祖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的英雄事迹,就是这一历史时期东北军民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完美的体现。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解放的伟大战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同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长达14年之久的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殊死搏斗,14年的艰苦抗战,东北军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民群众死伤数百万,抗日联军也损失惨重,无数民将地英勇牺牲在战场上。不过,残酷的战争生活,恶劣的斗争环境,锻炼和和造就出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在这无数的战斗英雄中,有一个人的故事最让我感动,这个人的名字就叫杨靖宇。

民族英雄杨靖宇在山林中与敌人激战数日,受伤多处,后被敌人包围,在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情况下,仍毫不畏惧,顽强抗击,击敌死伤20余人,壮烈殉国。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残忍地铡下了他的头颅,又剖开了他的腹部,惊骇地发现胃肠里尽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日寇无不震动。他用鲜血浇灌着和平之花,用生命捍卫了人类的正义

嗯,因为我知道的这几个英雄事迹。有的没有留下什么名言。但是还是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的。比如狼牙山五壮士。比如江姐。文天祥宁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陈天华遥寄血书

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沙俄军队侵占满洲,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消息后,他悲愤欲绝,立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准备回国参战。回到宿舍后,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书写救国血书,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来战斗……他一连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咸:“救国!救国!”

别人把他救醒后,他坚持把血书一份一份装入信封,从万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国内。读到的人无不感动。

吴玉章维护国家尊严

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帝国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罢课和绝食以示抗议。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杨靖宇献身抗日

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从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场献身为止。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

黑水、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日酋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最后,弹尽粮绝,杨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壮烈牺牲。敌人残忍地用刺刀剖开他的肚子,杨靖宇肚里没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

8科学家献身祖国

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今北京)。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第五篇:民族英雄的故事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那么我国古代中又出现过哪些出名的英雄故事呢?

民族英雄的故事篇一

碧血丹心文天祥

文天祥,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1256年,20岁的文天祥由理宗皇帝亲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入仕后因奏迕宦官董宋臣、权相贾似道,被罢官。1275年,元军攻破长江天錾,文天祥散尽家私,组织义军赴临安勤王。次年,元军兵陈临安,当朝派文天祥出城讲和,被扣留,在押解北方的途中脱逃。1277夏,文天祥率军由梅州出兵,进攻江西,陆续收复了许多州县。1278年冬,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退时兵败被俘,服毒自杀未遂,被押送到大都。这时许多投降蒙古的南宋大员前来劝降,皆被文痛骂而去,元世祖又让降元的宋恭帝赵显来劝降。文天祥北跪于地,痛哭流涕的说:“圣驾请回!”文天祥被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就是在狱中所作。1283年文天祥被押解到北京柴市口刑场,临刑前文天祥跪拜南方,引颈就刑,从容就义,死时年仅47岁。一介儒生,铮铮铁骨,由此威震霄汉。

民族英雄的故事篇二

将门虎子戚继光

戚继光,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字元敬,号南塘,又号孟渚。戚继光出身将门,抱定“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志向,刻苦学文习武,17岁袭登州卫指挥佥事。1555年任都司参将,在龙山、缙云、桐岭与倭寇三战三捷,迫倭寇遁逃入海。1558年在浙江义乌,精选4千名农民和矿工,训练成劲旅“戚家军”,发明“鸳鸯阵”,因敌因地变换阵形,屡败倭寇。1561年,戚继光在浙江沿海九战九捷,擒斩倭寇1400余,焚死、溺死倭寇4千余,史称“台州大捷”,浙江倭患基本解除。次年夏,南下福建,荡平倭寇在横屿、牛田、林墩的三大巢穴。1563年取得平海卫大捷,斩倭2200余。1564年联合俞大猷水兵于南澳剿平广东倭寇,从此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1568镇守蓟州,加固长城,在北方戍边16年,53岁时发明地雷(当时叫做“自犯钢轮火”),比欧洲人大约要早300年左右。1587年死于肺炎复发,享年61岁,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两部军事名著。

民族英雄的故事篇三

壮志凌云祖逖

祖逖,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字士稚。祖逖自幼胸怀大志,为练就了一身好本领,与好友刘琨“闻鸡而起舞”。西晋末年,“五胡十六国”混战中原,流亡到南方的祖逖于313年渡江北伐,船到江心的时候,祖逖拿着船桨,拍打船舷发誓说:“我祖逖如果不能扫平占领中原的敌人,决不再过这条大江。”辞色壮烈,部众莫不慨叹。这就是著名的“中流击楫”之誓。当时,河南坞主各拥兵自重,相互攻击,他派人招抚,共御石勒。蓬陂坞主陈川投石勒,祖逖率军伐陈,勒遣石虎领兵五万救援,祖逖以奇兵击退。石勒统治的地方多归附祖逖,九年即收复黄河以南的大部土地。321年,正当他在虎牢关秣马厉兵,积蓄力量,准备向北推进时,东晋王朝内部矛盾激化,王敦擅政,晋元帝司马睿派戴渊为征西将军,以监督祖逖。祖逖看到北伐难成,忧愤死于雍丘,享年56岁。

民族英雄的故事篇四

声撼寰宇林则徐

林则徐,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溢号文忠。1811年中进士。从1820年起,办理过军政、漕务、盐政、河工、水利等事,重实际调查,干练有绩。由于性情急躁,请人写“制怒”大字悬挂堂中以自警。1837年,任湖广总督,次年12月,道光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烟,从1839年6月3日起在虎门海滩销烟,20天中销毁鸦片19179箱、2119袋,共计2376254斤,这就是闻名世界的虎门销烟。在此期间,林则徐组织翻译西文书报,供制定对策、办理交涉参考,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40年鸦片战争失利后,林则徐遭投降派诬陷,被发配伊犁。1845年重新起用,先后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终因郁郁不得志,1850年病死于广东普宁县,终年66岁。

民族英雄的故事篇五

赤胆傲骨史可法

史可法,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字宪之,一字道邻,是左光斗的学生。明崇祯元年考中进士,在镇压各地农民起义时崭露头角,拜南京兵部尚书。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南京弘光政权建立后,被马士英等人排挤,自请到扬州一带督师防清。1645年5月10日,清豫亲王多铎兵围扬州,史可法被困孤成,拒不投降,写就了著名的《复多尔衮书》,内容慷慨陈辞,不卑不亢,流传万世。史可法率领扬州4千军民,与来犯之敌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于25日城破被害,年仅44岁。多铎恼恨清军伤亡惨重,下令屠城十天,历史上把这件惨案称作“扬州十日”。

下载民族英雄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族英雄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事(定稿)

    岳飞是宋朝的著名将领,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事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岳飞生平民族英雄岳飞:字鹏举(公元11......

    民族英雄

    粱衡 ? . ? ? ? ? , 一 ? 粱衢手把、 囊 文天祥是不是 民族英雄 几年前的一个晚上,记者拿来的一篇稿也已上了,大样。是 当天下午教育部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说的是一个最敏感的话......

    民族英雄们小故事(优秀范文5篇)

    1 刘胡兰的故事 毛主席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947年2月,山西《晋绥日报》连续两天刊登的消息,使一个女共产党员的名字在华北大地不胫而走。随后,毛泽东又为她亲笔题词:“......

    敬礼民族英雄

    《走近民族英雄,传承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案例 一、活动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上民族英雄的民族气节,继承前辈们的优良传统,将民族精神化为学习中的动力,将五千......

    民族英雄-岳飞(合集)

    民族英雄--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1-3],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未发迹......

    岳飞不是“民族英雄”

    岳飞不是“民族英雄” [40388]人参与 解码岳飞之死:合并刘光世军的拟议和曲折 导语 岳飞在中国虽然家喻户晓,但终究是近千年前的历史人物,与现实难有观照。本期专题之所以谈如......

    我的民族英雄

    古今中外,有许多英雄人物值得我们去敬佩,他们在这个世上已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这些真正的英雄人物是当之无愧,是被人们歌颂的。 那一年,我国某一山区发生了一场大洪水,房屋都被大水......

    民族英雄戚继光教学设计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设计课题 28、民族英雄戚继光课时安排2课时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戚继光是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他不但作战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