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儿歌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时间:2019-05-13 11:4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0首儿歌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0首儿歌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第一篇:10首儿歌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10首儿歌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儿歌是幼年时期的游戏冲动,是成长路上的心声模拟,它们简单、素朴,以稚嫩的声音唱出童年的花纹和底色。然而,这些童谣小曲背后藏着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它们是时代的某个注脚、一些碎末,年岁渐长之际和它们不期而遇,让人感慨万分。

10.《两只老虎》

《两只老虎》大概是每个人会说话时就会哼的歌了。小时候还总在纠结为什么是一只老虎没有眼睛,另一只老虎没有尾巴?这两只老虎岂不是比动物园的老虎更可怜?长大后,才发现,歌里的老虎不可怜,可怜的是这首歌。

《两只老虎》的曲调来自于法国童瑶,因曲调轻快上口,而被多国引进作为本国的儿歌而广泛流传于世界。而最早有记载在1930年引进中国,正值北伐战争的关键时期,为了鼓舞士气,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邝睟根据《两只老虎》的曲调重新填词,改为《国民革命军》。至此这首歌在中华大地上广为吟唱。

而这被重新填的词是这样的:“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而在中共的第二次土地革命中,又为这首歌重新填词,犹记得在《闪闪的红星》中,小主人公走在田野上,欢快兴奋的唱着这首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我们要做主人,我们要做主人,真欢喜,真欢喜。”

小时候,当你在爷爷怀里欢乐的哼唱这首歌时,你是否捕捉到了爷爷瞬间即逝的表情。这首歌于我们,也许是个平安快乐、无忧无虑的童年,于爷爷那辈人,也许是一个军阀混战、颠沛流离的战争年代。

9.《兰花草》

《兰花草》是台湾歌手刘文正在70年代发行的专辑里的一首歌。曲调欢快,歌词易懂且朗朗上口,故成为校园歌曲中的常青树,连稚童都喜欢的很。初听这首歌的孩子们,总想去买盆兰花草放在窗台前,好生呵护,期待花开。喜欢这首歌的孩子们只是单纯的喜欢,懵懵懂懂,什么也不知。

《兰花草》这首歌的词作者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先生。这歌的歌词是胡适先生早年留学归来所作的诗歌——《希望》。从国外学成而归的胡适先生带着从国外所学的自由主义(兰花草)信心满满的想移摘在中国贫瘠的大地上,所以“一日看三回,望得花时过”,心情急迫可想而知。过了些时日,发现花迟迟不开,沮丧不已,不过,胡适先生骨子里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击碎了这种沮丧,遂作诗一首,取名为《希望》。知道了这首词之后,每当再听这首歌时,你是否隐隐约约的看见了旧时代的知识分子为中华崛起而执着的身影?

8.《送别》

《送别》想来是一首极具民国风的歌曲了。无论何时何地,每当这首歌的前奏响起,都会把我们送回那个人文风情适宜的二三十年代。

《送别》这首歌的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被日本的作词家犬童球溪重新填词为《旅愁》,在日本传唱不衰。被出家前的李叔同发现,利用中国传统的离别元素“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重新填词,成为中国不二的骊歌。在那个如琉璃般的民国,这首歌更是学堂中的毕业歌,此外,李叔同还为学堂里的孩子们写了一首《校园夕歌》。这两首歌可称为当时孩子们人人会唱的学堂之歌。

由于写完这首歌之后不出几年,李叔同就遁入空门。所以常常有人说,这是弘一法师告别红尘的前奏曲。每当听这首歌,依稀之间,看见佛香袅袅升起的青灯古寺里弘一法师身穿僧袍瘦削清冷的背影。

7.《童年》

《童年》是一首一听就会让你回到童年的歌曲。池塘、秋千、蝴蝶、老师叽叽咋咋的粉笔声、诸葛四郎、魔鬼党、水彩蜡笔、万花筒等无一不让人想到那个游戏、迷糊、渴望长大的童年。

想来,《童年》是一首让人无比怀恋不懂事、没有任何压力的童年的歌曲。可是,这首歌却是首批判歌曲,批判的正是成人们剥夺孩子们享受童年的权利。由于罗大佑出生于一个名医世家,懂事之日起,就被父母们安排学这学那,童年没有任何快乐所言,高中毕业,如父母所愿考入中国医药学院的医学院。

考入大学的罗大佑终于有自己的时间玩音乐,遂写了许多批判社会的歌,他的第一张专辑《之乎者也》就是很好的例子。《童年》、《鹿港小镇》、《恋曲1990》、《光阴的故事》等都属于这张专辑。《童年》里传递出来的快乐童年是罗大佑童年都没有经历过的,所以,他创作这首歌,观察了许久那些在无忧无虑童年里长大的孩子们的活动。

这首歌的目的就是想让人能迅速回到欢乐童年,而不再剥夺下一代童年。而现实并非如此,那些在成人世界呆久了的长大的孩子们,听到这首歌,会在歌曲中找到童年的美好,而回到现实,又会压迫孩子学这学那,难道,被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大人们,不知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简单的道理吗?

6.《蓝精灵之歌》

前段时间,《蓝精灵之歌》被人不断填词,一时成为吐槽神曲。《蓝精灵》作为美国动画片的主题曲,与《聪明的一休》、《铁臂阿童木》、《花仙子》一样,都被刻板效应的认为是中国人根据原本的歌曲重新填词而成。可是,这首《蓝精灵之歌》却不是,它可是地地道道的百分之百纯中国创造。

这首歌由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歌舞团团长瞿琮和副团长郑秋枫共同创造,这对黄金搭档还创造过《我爱你中国》等歌。关于这首歌,有两个有趣的故事,第一件事是,一开始,这对黄金搭档以为这又是一部从日本引进的动漫,所以就写了一首日本味十足的词,配了一曲大和风情的曲,等到送审才发现闹了一出乌龙,后来花了半天不到,创造了我们现在听到的这首《蓝精灵之歌》。第二件事是这首歌选送参加全国少儿歌曲比赛时,居然被评委退稿,声称这是一首美国歌曲,真让人哭笑不得。

再次哼唱“他们齐心合力开动脑筋斗败了格格巫” 时,你是否为这首歌因中国创造而自豪?

5.《卖报歌》

《卖报歌》当然是卖报儿童卖报时所唱的歌曲啦。但是,小时候,哪会管这么多,也不会琢磨这首歌词是描写的什么,只知道自己想当报童,每次过家家时,好多孩子都争抢着当这个报童,如果那些想当报童的孩子们知道了报童的生活,他们是否还愿意当报童呢?

《卖报歌》这首歌起因于聂耳,1933年,上海人潮拥挤的大街上,电车叮铃叮铃来来往往,一个饿得发晕的卖报女童在大街上摇摇晃晃,被电车下来的人群撞到了在地上,头破血流,报纸落洒一地,坐在地上不由的哇哇大哭,一位路过的先生见其可怜,买走了所有报纸,这位先生就是聂耳。回家后,聂耳想写一首能反映报童心酸生活的歌曲。

遂与安娥创造了这首《卖报歌》的原稿。当聂耳拿着这首歌唱给那个卖报小女孩听并征求其意见时,小女孩想了一下说:“如果能把报纸多少钱加进去就更好了”,所以有了“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这首歌朴实诙谐的描写了卖报儿童的生活状况以及其对未来的希望。多多少少让人为之怜惜。

再次听见这首歌,你是否还能跟着音乐没心没肺的大声高歌呢? 4.《鲁冰花》

那些年我们听错的歌曲中,总是会有《鲁冰花》的身影,听成“爷爷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中,有没有你?

鲁冰花是一种花,台湾的茶农在茶山周围总是要种上这种花,因为这种花具有让茶叶健康生长并使茶叶更加香甜的功效。而等到花叶凋零,这种花就自然“化作春泥更护花了”。

这首歌是电影《鲁冰花》的同名主题曲。电影讲的是一个父母早逝的小男孩具有绘画天份,梦想参加绘画比赛,而学校的领导狗眼看人低,不让其参加,等到喜爱小男孩的老师终于为小男孩挣得一个参赛名额,兴高采烈的跑去找小男孩时,只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坟墓。鲁冰花象征着母爱,春天花香满园,帮助茶叶成长,花期逝去,入土为泥更护花。如母亲呵护孩子一样,鲁冰花无微不至地呵护着茶叶。所以,“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

3.《七子之歌·澳门》

《七子之歌·澳门》是90年代出生的人都会唱的歌了,作为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的主题曲而广为传唱。

《七子之歌·澳门》是闻一多先生1930年所写的《七子之歌》这首诗歌中的一首。《七子之歌》写于1930年,山河破碎、列强当道、祖国国土被瓜分的年代,正值在纽约的闻一多先生得知祖国又一领土被割据,遂写了《七子之歌》,七子代表着七个被迫离开中国的母亲,分别为: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广东湛江)和旅大(旅顺、大连)。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年少时有没有被澳门为什么被叫做Macau而纠结着?原来,葡萄牙占领澳门时,问当地人这个地方叫做什么名字,当地人不知所然,误以为是问庙堂是所在,故,指了指山顶的妈祖庙说:“妈祖”,遂,葡萄牙把该地方音译为Macau。

现如今,七子中的六子都已回到了祖国怀抱,多希望第七个孩子也能回到祖国怀抱。到时候,希望中华大地上这首歌能广为流传:“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2.《读书郎》

《读书郎》是一首刚刚达到读书年龄的小朋友所唱的一首歌,总想用这首歌表达自己假借上学之名去学校跟一大堆同学玩耍的心情。如果你是贵州安顺的苗族人,这首歌你应该特别熟悉。

时光倒回几十年,贵州安顺汪家山苗寨的男子几乎每人都会吹芦笙,而有一首歌是学习芦笙必学的曲目,那就是《小嘛小儿郎》“小嘛小儿郎,骑马上学堂。先生嫌我小,肚里有文章。三字经文短,一天读一行。桃花读谢了,又见柳丝长。读书不用心,无颜见爹娘。呐耳呐,咚咚呛!呐耳呐,咚咚呛!”

1945年,宋扬跟随抗日文艺宣传队伍来到安顺,白天在学堂教孩子们读书写字,晚上进行文艺汇演。偶尔听见学堂的孩子们在唱这首歌,有想法把这首歌稍加改编,让中华大地上上学的孩子们都有一首上学歌。所以,特意找到了汪家山的农民们,仔细听了一遍普通话版的《小嘛小二郎》,但由于在创作期间,宋扬只记得这首歌的前面两句话,所以,我们现在哼唱的版本,这两句还是与最原始的版本相关的。

1.《世上只有妈妈好》

《世上只有妈妈好》大概是每位母亲在孩儿有意识的时候,就开始在孩子跟前哼唱的一首歌了,母亲总想让孩子知道世上只有妈妈好,但年幼的孩子总在想,为什么世上只有妈妈好,而爸爸不好呢?

《世上只有妈妈好》总是会和一部全程催泪的电影联结在一起,那就是《妈妈再爱我一次》。《妈妈再爱我一次》是根据台湾的民间故事《疯女十八年》改编而成的,是1988年上映的一部电影。时间已过去27年,现在回想该部电影,犹记得,妈妈抱着发高烧的孩子一步一磕头地拜观音的桥段,不禁视野模糊。

《妈妈再爱我一次》让《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广为流传。而这首歌最早诞生于1960年,作为电影《苦儿流浪记》的插曲。这部电影是根据法国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被誉为香港“秀兰邓波儿”——萧芳芳主演,也是一部超催泪的电影。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初的《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里,还有一句歌词是现有流传版本已删除的。那就是“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不知道。要是她们知道,梦里也会笑。”纵观整首歌,作为已成人的我们,这句被删除的歌词最贴近人们“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心态,最让人想起妈妈了。

文/蓝胖子 审/加七 编辑/旭旭

第二篇:10首儿歌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10首儿歌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10.《两只老虎》

《两只老虎》大概是每个人会说话时就会哼的歌了。小时候还总在纠结为什么是一只老虎没有眼睛,另一只老虎没有尾巴?这两只老虎岂不是比动物园的老虎更可怜?长大后,才发现,歌里的老虎不可怜,可怜的是这首歌。

《两只老虎》的曲调来自于法国童瑶,因曲调轻快上口,而被多国引进作为本国的儿歌而广泛流传于世界。而最早有记载在1930年引进中国,正值北伐战争的关键时期,为了鼓舞士气,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邝睟根据《两只老虎》的曲调重新填词,改为《国民革命军》。至此这首歌在中华大地上广为吟唱。而这被重新填的词是这样的:“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而在中共的第二次土地革命中,又为这首歌重新填词,犹记得在《闪闪的红星》中,小主人公走在田野上,欢快兴奋的唱着这首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我们要做主人,我们要做主人,真欢喜,真欢喜。”

小时候,当你在爷爷怀里欢乐的哼唱这首歌时,你是否捕捉到了爷爷瞬间即逝的表情。这首歌于我们,也许是个平安快乐、无忧无虑的童年,于爷爷那辈人,也许是一个军阀混战、颠沛流离的战争年代。

9.《兰花草》

《兰花草》是台湾歌手刘文正在70年代发行的专辑里的一首歌。曲调欢快,歌词易懂且朗朗上口,故成为校园歌曲中的常青树,连稚童都喜欢的很。初听这首歌的孩子们,总想去买盆兰花草放在窗台前,好生呵护,期待花开。喜欢这首歌的孩子们只是单纯的喜欢,懵懵懂懂,什么也不知。

《兰花草》这首歌的词作者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先生。这歌的歌词是胡适先生早年留学归来所作的诗歌——《希望》。从国外学成而归的胡适先生带着从国外所学的自由主义(兰花草)信心满满的想移摘在中国贫瘠的大地上,所以“一日看三回,望得花时过”,心情急迫可想而知。过了些时日,发现花迟迟不开,沮丧不已,不过,胡适先生骨子里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击碎了这种沮丧,遂作诗一首,取名为《希望》。

知道了这首词之后,每当再听这首歌时,你是否隐隐约约的看见了旧时代的知识分子为中华崛起而执着的身影? 8.《送别》 《送别》想来是一首极具民国风的歌曲了。无论何时何地,每当这首歌的前奏响起,都会把我们送回那个人文风情适宜的二三十年代。

《送别》这首歌的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被日本的作词家犬童球溪重新填词为《旅愁》,在日本传唱不衰。被出家前的李叔同发现,利用中国传统的离别元素“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重新填词,成为中国不二的骊歌。在那个如琉璃般的民国,这首歌更是学堂中的毕业歌,此外,李叔同还为学堂里的孩子们写了一首《校园夕歌》。这两首歌可称为当时孩子们人人会唱的学堂之歌。

由于写完这首歌之后不出几年,李叔同就遁入空门。所以常常有人说,这是弘一法师告别红尘的前奏曲。每当听这首歌,依稀之间,看见佛香袅袅升起的青灯古寺里弘一法师身穿僧袍瘦削清冷的背影。7.《童年》

《童年》是一首一听就会让你回到童年的歌曲。池塘、秋千、蝴蝶、老师叽叽咋咋的粉笔声、诸葛四郎、魔鬼党、水彩蜡笔、万花筒等无一不让人想到那个游戏、迷糊、渴望长大的童年。

想来,《童年》是一首让人无比怀恋不懂事、没有任何压力的童年的歌曲。可是,这首歌却是首批判歌曲,批判的正是成人们剥夺孩子们享受童年的权利。由于罗大佑出生于一个名医世家,懂事之日起,就被父母们安排学这学那,童年没有任何快乐所言,高中毕业,如父母所愿考入中国医药学院的医学院。考入大学的罗大佑终于有自己的时间玩音乐,遂写了许多批判社会的歌,他的第一张专辑《之乎者也》就是很好的例子。《童年》、《鹿港小镇》、《恋曲1990》、《光阴的故事》等都属于这张专辑。《童年》里传递出来的快乐童年是罗大佑童年都没有经历过的,所以,他创作这首歌,观察了许久那些在无忧无虑童年里长大的孩子们的活动。

这首歌的目的就是想让人能迅速回到欢乐童年,而不再剥夺下一代童年。而现实并非如此,那些在成人世界呆久了的长大的孩子们,听到这首歌,会在歌曲中找到童年的美好,而回到现实,又会压迫孩子学这学那,难道,被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大人们,不知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简单的道理吗? 6.《蓝精灵之歌》

前段时间,《蓝精灵之歌》被人不断填词,一时成为吐槽神曲。《蓝精灵》作为美国动画片的主题曲,与《聪明的一休》、《铁臂阿童木》、《花仙子》一样,都被刻板效应的认为是中国人根据原本的歌曲重新填词而成。可是,这首《蓝精灵之歌》却不是,它可是地地道道的百分之百纯中国创造。

这首歌由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歌舞团团长瞿琮和副团长郑秋枫共同创造,这对黄金搭档还创造过《我爱你中国》等歌。关于这首歌,有两个有趣的故事,第一件事是,一开始,这对黄金搭档以为这又是一部从日本引进的动漫,所以就写了一首日本味十足的词,配了一曲大和风情的曲,等到送审才发现闹了一出乌龙,后来花了半天不到,创造了我们现在听到的这首《蓝精灵之歌》。第二件事是这首歌选送参加全国少儿歌曲比赛时,居然被评委退稿,声称这是一首美国歌曲,真让人哭笑不得。

再次哼唱“他们齐心合力开动脑筋斗败了格格巫” 时,你是否为这首歌因中国创造而自豪? 5.《卖报歌》

《卖报歌》当然是卖报儿童卖报时所唱的歌曲啦。但是,小时候,哪会管这么多,也不会琢磨这首歌词是描写的什么,只知道自己想当报童,每次过家家时,好多孩子都争抢着当这个报童,如果那些想当报童的孩子们知道了报童的生活,他们是否还愿意当报童呢?

《卖报歌》这首歌起因于聂耳,1933年,上海人潮拥挤的大街上,电车叮铃叮铃来来往往,一个饿得发晕的卖报女童在大街上摇摇晃晃,被电车下来的人群撞倒在地,头破血流,报纸落洒一地,坐在地上不由的哇哇大哭,一位路过的先生见其可怜,买走了所有报纸,这位先生就是聂耳。回家后,聂耳想写一首能反映报童心酸生活的歌曲。遂与安娥创造了这首《卖报歌》的原稿。当聂耳拿着这首歌唱给那个卖报小女孩听并征求其意见时,小女孩想了一下说:“如果能把报纸多少钱加进去就更好了”,所以有了“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这首歌朴实诙谐的描写了卖报儿童的生活状况以及其对未来的希望。多多少少让人为之怜惜。

再次听见这首歌,你是否还能跟着音乐没心没肺的大声高歌呢? 4.《鲁冰花》

那些年我们听错的歌曲中,总是会有《鲁冰花》的身影,听成“爷爷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中,有没有你?

鲁冰花是一种花,台湾的茶农在茶山周围总是要种上这种花,因为这种花具有让茶叶健康生长并使茶叶更加香甜的功效。而等到花叶凋零,这种花就自然“化作春泥更护花了”。

这首歌是电影《鲁冰花》的同名主题曲。电影讲的是一个父母早逝的小男孩具有绘画天份,梦想参加绘画比赛,而学校的领导狗眼看人低,不让其参加,等到喜爱小男孩的老师终于为小男孩挣得一个参赛名额,兴高采烈的跑去找小男孩时,只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坟墓。鲁冰花象征着母爱,春天花香满园,帮助茶叶成长,花期逝去,入土为泥更护花。如母亲呵护孩子一样,鲁冰花无微不至地呵护着茶叶。所以,“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3.《七子之歌·澳门》

《七子之歌·澳门》是90年代出生的人都会唱的歌了,作为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的主题曲而广为传唱。

《七子之歌·澳门》是闻一多先生1930年所写的《七子之歌》这首诗歌中的一首。《七子之歌》写于1930年,山河破碎、列强当道、祖国国土被瓜分的年代,正值在纽约的闻一多先生得知祖国又一领土被割据,遂写了《七子之歌》,七子代表着七个被迫离开中国的母亲,分别为: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广东湛江)和旅大(旅顺、大连)。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年少时有没有被澳门为什么被叫做Macau而纠结着?原来,葡萄牙占领澳门时,问当地人这个地方叫做什么名字,当地人不知所然,误以为是问庙堂是所在,故,指了指山顶的妈祖庙说:“妈祖”,遂,葡萄牙把该地方音译为Macau。

现如今,七子中的六子都已回到了祖国怀抱,多希望第七个孩子也能回到祖国怀抱。到时候,希望中华大地上这首歌能广为流传:“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2.《读书郎》

《读书郎》是一首刚刚达到读书年龄的小朋友所唱的一首歌,总想用这首歌表达自己假借上学之名去学校跟一大堆同学玩耍的心情。如果你是贵州安顺的苗族人,这首歌你应该特别熟悉。

时光倒回几十年,贵州安顺汪家山苗寨的男子几乎每人都会吹芦笙,而有一首歌是学习芦笙必学的曲目,那就是《小嘛小儿郎》“小嘛小儿郎,骑马上学堂。先生嫌我小,肚里有文章。三字经文短,一天读一行。桃花读谢了,又见柳丝长。读书不用心,无颜见爹娘。呐耳呐,咚咚呛!呐耳呐,咚咚呛!”

1945年,宋扬跟随抗日文艺宣传队伍来到安顺,白天在学堂教孩子们读书写字,晚上进行文艺汇演。偶尔听见学堂的孩子们在唱这首歌,有想法把这首歌稍加改编,让中华大地上上学的孩子们都有一首上学歌。所以,特意找到了汪家山的农民们,仔细听了一遍普通话版的《小嘛小二郎》,但由于在创作期间,宋扬只记得这首歌的前面两句话,所以,我们现在哼唱的版本,这两句还是与最原始的版本相关的。1.《世上只有妈妈好》

《世上只有妈妈好》大概是每位母亲在孩儿有意识的时候,就开始在孩子跟前哼唱的一首歌了,母亲总想让孩子知道世上只有妈妈好,但年幼的孩子总在想,为什么世上只有妈妈好,而爸爸不好呢?

《世上只有妈妈好》总是会和一部全程催泪的电影联结在一起,那就是《妈妈再爱我一次》。《妈妈再爱我一次》是根据台湾的民间故事《疯女十八年》改编而成的,是1988年上映的一部电影。时间已过去27年,现在回想该部电影,犹记得,妈妈抱着发高烧的孩子一步一磕头地拜观音的桥段,不禁视野模糊。

《妈妈再爱我一次》让《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广为流传。而这首歌最早诞生于1960年,作为电影《苦儿流浪记》的插曲。这部电影是根据法国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被誉为香港“秀兰邓波儿”——萧芳芳主演,也是一部超催泪的电影。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初的《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里,还有一句歌词是现有流传版本已删除的。那就是“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不知道。要是她们知道,梦里也会笑。”纵观整首歌,作为已成人的我们,这句被删除的歌词最贴近人们“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心态,最让人想起妈妈了。

第三篇:《铁道兵志在四方》诞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铁道兵志在四方》诞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铁道兵志在四方》诞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时间:2014-03-31 23:29来源:凤凰网 作者:佚名 点击: 417次

《铁道兵志在四方》诞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韩志(中)生前与学生交流。石家庄铁道大学供图。长城网2月16日讯(马冬冬 张建新)背起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雄壮的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是经典歌曲《铁道兵志在四方》《铁道兵志在四方》诞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韩志(中)生前与学生交流。石家庄铁道大学供图。

长城网2月16日讯(马冬冬 张建新)“背起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雄壮的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是经典歌曲《铁道兵志在四方》中的开头几句歌词。1963年11月周恩来总理接见铁道兵的领导,并带头唱起了《铁道兵志在四方》,从此,这歌声响遍全国铁道兵部队的军营,成为当年铁道兵的军歌、铁道兵的进行曲,在官兵中广泛传唱。

《铁道兵志在四方》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而其诞生和广为传唱的过程,却蕴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其实,大多数人只知道《铁道兵志在四方》的词作者是黄荣森、曲作者郑志洁,而其诞生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而在石家庄铁道大学,只要提起离退休老干部韩志,许多师生总会情不自禁地与《铁道兵志在四方》这首歌联系起来。

石家庄铁道大学退休干部韩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月23日18时在河北省二院逝世,享年83岁。韩志,男,汉族,1930年9月生,山东夏津人,1949年12月参加工作,196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9月退休。

由于工作的关系,记者在韩志生前经常与他接触。他谈吐高雅,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言谈话语间透出铁道兵老战士所特有的那种激情和气质,他生前,提起当年创作和诞生《铁道兵志在四方》,总是感慨万千,非常激动和自豪。他说:这首歌曲是集体创作的结晶,凝聚了很多战友的心血。

为此,去年1月11日,韩志生前专门写了我与《铁道兵志在四方》,深情回忆了铁道兵经典歌曲《铁道兵志在四方》是如何产生和广为传唱的过程。现摘录如下: 说起《铁道兵志在四方》这首歌,时光把我带回到了四十八年多的往昔岁月中。

抗美援朝回国后,我从部队调到铁道兵报社任编辑。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分工负责文艺版工作。当时每天收到部队干部、战士来稿很多。每一篇稿件到了我手里,我总是仔细看稿,认真斟酌,达到一定水平的稿件,必定反复推敲,细心修改,尽快发表;水平较差的,如果有某些可取之处,则也不轻易丢弃,尽量作些较大改动给以刊用;有些稿子乍一看实在不行,可是多看几遍,一再琢磨,往往又会挖掘出它的某一点新鲜或闪光的东西。这样的稿子改起来最费劲、最吃力,得动“大手术”,需要倾注自己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往往一篇短文,一首诗歌改得面目全非,只留下它几句话甚至几乎只剩下一个标题,然后再誊清发稿。当时我的信念就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挖空心思,为提高报纸质量,为扶植新人,日日夜夜不辞辛劳,无怨无悔地甘当“人梯”,甘当“无名英雄”。这就是我的秉性:为他人做嫁妆。当然无数历史事实说明,如果没有这种默默无闻、淡泊名利、无私付出的精神,是绝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合格的、值得信赖的新闻工作者的。

有一天,我从许多来稿中看到徐州铁道兵工厂工人黄荣森同志寄来的一首小诗:《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照例,我拿在手里看了又看,觉得这首小诗笔墨不多,但写得朴实、自然。一块璞石在手里能不能把它打造成一块美玉?于是我作了一番改动、润色,终于觉得可以见报了。但这首小诗怎么用法呢?按习惯,一般小诗往往是作为点缀、搭配、活跃版面上报的。那么这首小诗可不可以一反常规,作个特殊、别致的处理,让它增加点光亮和色彩。这件事很让我费了一番苦思,想来想去最后决定把它作为一首歌词找人谱个曲,让它插上翅膀,去传唱,去飞翔。于是我又按照歌词要求进一步加工,找到铁道兵文工团创作组创作员郑志洁,把我的想法同他说了。他爽快地接受了这个“份外”的任务。过了几天,他把谱好曲的歌送给我,让我看看行不行。我唱了几遍,觉得有味道,明快、深情、别有风格。我估计发表后会唱开的,于是决定立即发稿。铁道兵报于1962年4月21日在932期第四版(文艺版)发表后,很受部队干部战士的喜爱。

原本作为一位编辑,在修改、加工、润色,发表了一篇普通的部队干部、战士、职工的稿件后,可以说已是尽职尽责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但我不是这样。我给自己定的人生坐标更高。我不惜花费时间,四处奔波联系,希望尽自己最大努力,扩大铁道兵部队的声誉,提升每一篇稿件的价值。于是我把这首《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歌曲,亲手送给人民日报社、解放军报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他们极力推荐。果然,功夫不负苦心人。不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黄金时间的“每周一歌”栏目中,持续播放了整整一个星期。

这样,眼看着、耳听着自己精心付出了劳动与心血的作品,得到自己部队和全国人民的肯定,心中自然感到莫大的欣慰。

过了没多久,这首歌居然产生了连我当初怎么也意想不到的轰动效应。那是1963年11月11日,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接见参加铁道兵党代会的领导同志,说到铁道兵是一支有光荣传统的部队,要教育部队牢固树立当铁道兵光荣的思想时,总理风趣地说:“你们铁道兵光荣嘛!你们那首《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歌不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了吗?我都会唱嘛!”说着说着总理放开嗓子唱了起来:“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长长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总理这激昂而豪迈的歌声,使在场的所有铁道兵领导同志又惊讶又激动。回来后他们见人便说:总理和党中央这么关心我们铁道兵,太让人感动了。

在铁道兵政治部干部大会上,邱子明副主任传达了周总理加强铁道兵建设的指示,特别详尽地描述了当时总理放声高歌《铁道兵志在四方》的动人情景。邱副主任说:“政治部要下个文件,要求全铁道兵所有机关、部队、干部、战士人人都要学好这首歌,唱好这首歌。”接着他又说:“总理亲自肯定和倡导这首歌,大家可以考虑一下,是不是可以再加加工。

接连几天邱子明副主任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下发文件要求全铁道兵部队干部战士学唱这首歌的有关事宜时,在会上提出过几个问题。一是邱副主任说,他在家中与全家人练唱时,他儿子提出:“爸爸,能不能把'长长的队伍’改成'雄壮的队伍’”。他特地征求我的意见。我表示同意。于是会议定下来作了修改。二是会上有人提出:这个歌曲由一首小诗改为歌词,应在署名上有所体现,这样更严谨些;况且署上改词人的名字,也表明了任何人应对自己所修改的文稿负责。我接受了大家的意见,增加了作为改词者我的名字。此后几十年我都是遵照铁道兵政治部会议上的意见办的。同时为了让这首中央领导同志赞扬过的歌曲,更有色彩,更有影响力,在我的创意和由我执笔创作,除了队列歌曲之外,还增加了两个表演唱版本:一是男声两部(男高声、男低声)合唱歌曲;一是男女声加朗诵词的表演唱歌曲。

同时邱副主任指示铁道兵文工团立即举办隆重演唱会进行演唱。

可以这样说,《铁道兵志在四方》这首歌从一首小诗最终演化成一首广为流传的军歌,应该讲它是从中央领导同志到铁道兵党委、铁道兵政治部以及广大铁道兵干部战士共同孕育、呵护的结晶。

果真,《铁道兵志在四方》这首歌,像我最初预期的那样,终于插上了翅膀,在整个铁道兵部队,在全军,在全国,高高飞翔,经久不衰,成为铁道兵历史上一首经典歌曲。

四十八年多的光阴过去了,作为当年铁道兵报社文艺编辑的我,在万千部队普通来稿中,首先发现它、修改它、首先推出它、提携它,使它鼓舞过千千万万铁道兵干部战士的战斗激情,使它成为一代又一代铁道兵战士及广大铁道兵精神的承继者、后续者奋发前进、艰苦斗争的响亮号角。每每夜深人静之时,回顾往事,一种深深地慰藉,一种淡淡的自豪,不由得会在我心中油然升起,永远永远起伏激荡。

这段深情回忆,是韩志于一年前写下的,而一年后不久,便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热爱的事业、亲人、生活和朋友。

石家庄铁道大学在校园广场专门建有纪念碑,镌刻《铁道兵志在四方》歌曲,激励一代又一代学子,发扬铁道兵“志在四方、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建设中,石家庄铁道大学师生与众多建设者是高唱着《铁道兵志在四方》,用歌声与高寒缺氧作斗争,创造了世界奇迹。

只要当过铁道兵就一定会唱,许多战士从入伍一直唱到他复员退伍,伴随他们度过那战斗的年月。现在只要有铁道兵老战士聚会,必齐声引吭高歌那首《铁道兵志在四方》。铁道兵从1984年起撤销编制转业并入铁道部已经二十八年了,但铁道兵的精神得到延续和弘扬。这首歌问世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铁道兵和中国铁建人,发挥“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在世界各地铸就一座又一座建筑丰碑,为祖国建设建立了不朽功勋。现在,这首歌依然在全国各地响起,那雄壮而优美的旋律是我们终生难忘的。

据了解,《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曲作者郑志洁同志,也于2月7日19时36分,在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因病去世。郑志洁同志1927年出生于天津,1944年入伍,参军后一直从事军队音乐创作。1950年10月入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政治部文工团分队长,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文工团歌舞团团长兼指挥、铁道兵第八师三十七团副团长、铁道兵东北指挥部宣传处副处长,铁道兵第二指挥部宣传部文化处处长,1982年3月离休。(责任编辑:野渡孤舟)

第四篇:焦裕禄, 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焦裕禄, 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今年5月14日是焦裕禄离世50周年的纪念日。焦裕禄在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带病坚持工作,带领群众治理内涝、风沙、盐碱三大灾害,深受百姓爱戴。焦裕禄去世之后,被树立为县委书记的榜样,成为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楷模。如今,焦裕禄精神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让我们一起缅怀人民公仆的光辉事迹。

他是众人缅怀的人民公仆、干部旗帜,同时也是有家有口、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作为6个孩子的父亲,他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够养活一家老小吗?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在支持他,免除家庭的后顾之忧„„

他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他铁腕反腐的决心,他与灾害及病魔作斗争的无私与坚强„„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焦裕禄,那些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从身边人口中娓娓道来。

高工资 无财产

上有2位老人,下有6个儿女,焦裕禄和所有男人一样承担着养家糊口的责任。而他所生活的年代,工资几乎是家庭的全部收入来源。

1962年始为兰考县委书记的焦裕禄,被定为14级干部。时任兰考县委宣传干事的刘俊生回忆:“当时我是21级干部,月工资51.5元,焦书记级别比较高,有130多元钱。”

在此之前,焦裕禄在洛阳矿山机械厂工作数年。工友张兴霖记得,焦裕禄工资有50多元钱,很多工人只有40多元,不过当时物价低,他们的生活相对宽裕。“工资低,物价也低啊,一斤猪肉才几毛钱,早饭吃油条、喝粥也就几分钱。”

无论在工厂还是当县委书记,焦裕禄都算得上“高收入阶层”,但焦家却经常吃不饱饭。“计划经济时代要凭票购物,粮票是按照职务、工种配给的,当时工人分粮多,干部粮食少。”焦裕禄任洛阳矿山机械厂一金工车间主任时的邻居张泉生回忆,“我一个月有59斤粮食,焦主任只有22斤,他家人口多,就那么点粮食怎么吃得饱啊!”他想给焦家点粮票,焦裕禄从来没要过。

有钱买不到,饿肚子也就罢了,蹊跷的是,如此高的工资,焦家却没有积蓄。焦裕禄回山东老家时,因为手头拮据,竟没能按家乡风俗给初次见面的侄媳妇包个红包。他去世后,除了常年佩戴的一块手表,没留下任何遗产。他的工资哪去了?

当年的兰考县葡萄架村大队会计孙世忠回忆,焦裕禄曾连续3个月在此调研,每天都交一斤二两的粮票和四毛钱作为伙食费。“好的时候能吃到馍,有时候就吃萝卜缨子、木薯干。”跟随焦裕禄下乡的刘俊生说,“他交的伙食费只多不少,碰到农民家里条件差的还会另给钱。”

原洛阳矿山机械厂工人吴永富第5个孩子出生时家境困难,焦裕禄送去了10元钱;工人刘辅臣妻子生小孩后想喝点小米稀饭,焦裕禄把仅有的2斤小米送到了他家。类似的故事听许多人讲起,焦裕禄工资高却一穷二白,这种怪账只有老百姓算得清楚。

背后的女人

人们谈起焦裕禄,却往往忽略了他背后的女人――徐俊雅。当年爱唱歌的姑娘与能拉会唱的焦裕禄结缘,携手走过兰考治“三害”的艰苦岁月,更在离开焦裕禄的漫长后半生,以一个女性的坚韧抚育6个子女成人。

“她操持我们这个家,确实不容易,有时会看见她坐在那里哭,但从没听她说过‘难’。”2005年,74岁的徐俊雅在41年的分离后追随焦裕禄而去,留在大儿子焦国庆记忆中的印象是“一辈子坚强”。

焦裕禄去世时,徐俊雅才三十出头,上有婆婆下有儿女,一贯清苦的家庭没有任何财产。“父亲去世前说,不能向组织伸手,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克服。所以母亲非常辛苦,受了很多罪。”长女焦守凤至今记得,焦家小院里一年四季摆着破布和旧衣服,母亲浆洗后就着油灯纳鞋底。

1932年,徐俊雅出生在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一个书香门第。18岁那年,她循着焦裕禄二胡的旋律来到那个浓眉大眼的年轻人身边,从此琴瑟相调,成为“榜样”的坚实后盾和温暖港湾。

“家里一切事由母亲管理,父亲很少在家,没时间管我们。”在焦国庆印象中,他们见不到父亲很坦然,但一会儿看不见母亲就到处找。作为妻子,徐俊雅的深情是连条手绢也不舍得让焦裕禄洗的体贴,是寒冬里把他的衣服放在两层被子中间焐热的温暖。经常不着家的焦裕禄,一有空就拉起徐俊雅喜爱的二胡,悠悠琴声成为子女们对温馨家庭的长久惦念。

“父亲最喜欢一家团聚,只要在家就陪我们玩,讲笑话甚至打牌,他走后家里很多年都没有鞭炮声。”女儿焦守军对母亲的失落印象很深,“过年时她总是一边包饺子一边默默流泪,然后在床上躺一整天。”

几十年来,徐俊雅忍受着悲痛和思念之情,把焦裕禄的品德和家风一点一滴传递给儿女。尤其是对做过县委书记的儿子焦跃进,她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干得好,别人说你是焦裕禄的孩子,你干不好,别人也不会说你是徐俊雅的孩子。”

偷拍的照片

身披上衣、双手叉腰、眼望远方,这是焦裕禄照片中流传最广的一张,还曾印上邮票。如此充满意境的画面,竟是偷拍下来的。

作为全国最知名的县委书记,焦裕禄留下来的照片非常少,以至于在兰考的焦裕禄纪念馆内,很多场景只能靠绘画和雕塑再现。

“我给群众拍照片上千张,但给焦裕禄拍的只有4张,其中3张还是偷拍的。”焦裕禄在兰考的一年多时间里,刘俊生经常跟随下乡。如今已80岁高龄的他,讲起照片背后的故事仍兴致盎然。

1963年9月的一天,焦裕禄到老韩陵检查生产,在红薯地跟农民一块挥起了锄头。“这又激起我给他拍照片的念头,可是怕他阻止,就把身子转向另一侧,把镜头对准他,偷拍了一张他锄地的照片。”刘俊生说,以前每次拍照,焦裕禄不是把身子躲开,就是摇摇头、摆摆手。

随后,刘俊生又透过人群的缝隙,偷拍下了他蹲在花生地拔草、看花生长势的镜头。当天午饭后,焦裕禄继续到胡集大队查看泡桐生长状况。时隔50余年,刘俊生对当时的情景依然记忆深刻。

“焦裕禄把自行车往路边一放,说‘咱春天栽的泡桐苗都活啦,十年后,这里就会变成一片林海’。我看他那么兴奋喜悦,就掏出相机,当他叉腰走到一棵泡桐树旁时,又偷拍了一张。”

焦裕禄在泡桐前留影的那张照片传播最广,焦裕禄身后的泡桐就是著名的“焦桐”,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

一同下乡的干部向焦裕禄建议合个影,焦裕禄说:“咱照相有啥用?”刘俊生趁机问出长久以来憋在肚子里的问题:“焦书记,每次下乡你都告诉我带上照相机,为什么不让我给你照相呢?”“我是让你多给群众拍些照片,这对他们是鼓舞,又很有意义!你不要想着跑前跑后给领导拍照片!”

几十年来,一想起焦裕禄,这番对话就盘旋在刘俊生心头。“焦裕禄在兰考有很多感人的镜头,我却没有拍下来,这是一个通讯干事的失职。”刘俊生至今仍为此感到深深的遗憾。

铁腕反腐

有一次,兰考县检察院工作人员在下乡检查中,发现一名生产队长“贪污自肥”,原来该队长利用职务之便,偷了1.2万块砖、9000片瓦、32棵树盖了3间瓦房。此外,还偷了920斤麦种。当时正值灾荒之年,粮食产量和社员收入都非常低,此事无疑加剧了群众的生活困难。

接到情况反映后,焦裕禄对此做了长长的批示,称之为“天灾之外的人祸”。在河南省档案馆,至今存有当年手稿:“„„这样的坏党员在群众生活严重困难的情况下,贪污盗窃发了大财„„不立即严肃处理绳以党纪国法,是不能挽回影响的,不能平民愤的„„”

生命最后的53天

住普通病房,没人知道他是县委书记;强忍疼痛,他把止疼针让给别人牵挂兰考;见到家乡的人就显出兴奋

“兰考就是我的家,走得再远,你也不能不关心你家里的事啊!”这句话,郑大一附院的老专家杨璧卿记了50年。当她劝已经病重的焦裕禄少些操劳时,焦裕禄这样回答。

焦裕禄生命中的最后时光,是在河南医学院附属医院(郑大一附院前身)度过的。当时焦裕禄被“强制”送到医院治疗,他选择了消化科的普通病房。当年在这里上班的医护人员见证了病痛中焦裕禄的无私与坚强,也见证了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挂念的还是兰考的老百姓。

75岁的杨璧卿,是郑大一附院急救中心的老主任,头发已经花白的她,仍清楚地记得50年前的一位病人――焦裕禄。“一提起焦书记,总感觉他还在我眼前一样,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那是1964年的春天,大学毕业的杨璧卿,分配到河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刚刚一年多。

当时,杨璧卿在医院内西消化内科病区当住院医师,正是焦裕禄的管床大夫。

她回忆,那时的治疗手段很有限,经常有癌症患者疼得不停呻吟。但有位病人,从来一声不吭,他就是焦裕禄。她记得很清晰,焦裕禄大大的眼睛、高高的个子,喜欢披着衣服,很瘦。

由于病情较重,焦裕禄在郑州住了3天院,就被送到北京去会诊。会诊的结果是,晚期肝癌,全身淋巴结转移。

“查房的时候,经常看到他疼得满头大汗,可是他啥要求也不提。”杨璧卿说,那时,她和同事就在私下里议论,这人真坚强。

从北京回来后,省里有关方面的同志来医院看望焦裕禄,医护人员才知道他的身份――兰考县委书记。

现在有些县里来的干部,一来看病先自报家门,他们自己不说,跟班的也会过来交代。杨璧卿说,焦裕禄自始至终从没有提起过他的职务。

樊镜珍,时任内西消化内科病区护士。她说,当时医院也有干部病房,但焦裕禄选择住普通病房,后来医院为了照顾他,腾出一间大隔音间。“就是门厚点,玻璃是双层的,相对安静点。”

杨璧卿记得,焦裕禄的食欲非常差,一顿饭吃不了几口,医生说用点营养药,他都不让用,说给更需要的病人。“伙食影响肝脏,我建议他到营养食堂要点面汤甩鸡蛋,但他还是不同意,每次就是稀饭面条。”

尽管病痛缠身,行动已经非常困难,但只要见到医生、护士进门,焦裕禄总是尽量起身迎一下。后来,杨璧卿和医护人员都养成习惯,一进焦裕禄的病房,赶紧先摆手说“焦书记,你别动别动”,然后快步走到他身边。

“后来他越来越虚弱,但不起身也要欠一下身。”杨璧卿说,这种尊重让他们非常感动,现在想起来还想流泪。

随着病情越来越重,焦裕禄只能坐到床上。当时焦裕禄的主管大夫郭蓬芝今年已经83岁,她回忆说:“可他就没有正儿八经坐到过床上,长一个淋巴结都疼啊,焦书记是全身淋巴结转移,他都是半坐半倚在床上。”

“有时候,看他疼得汗水直往外冒,说给他打一针吗啡,焦书记也不愿意打,他说给别人打,自己能忍住。”郭蓬芝说,当时的止疼针只有吗啡,一个病区只批2~3针。

樊镜珍回忆,她曾发现焦裕禄的胳膊上有几处灼伤,问了他爱人,才知道那是他是为了转移疼痛,用热烟嘴烫的。

即使那么痛苦,焦书记也没有悲观和丧失意志。杨璧卿说。

杨璧卿查房时常遇到这样的场景,只要兰考县一来人,焦裕禄就会尽量起身迎到门口,拉着对方的手,说赶紧坐赶紧坐,精气神仿佛又回来了。

谈话从来不涉及病情,杨璧卿听到最多的就是泡桐树。“那时也不知道啥是泡桐,就听到他每次都关切地问,树长得咋样,种了多少亩了?”杨璧卿说。

杨璧卿回忆,到医院看望焦裕禄的很多是兰考农民。每次大家在外面等着,怕打扰焦书记,都是派两三个代表进来。焦书记一见到老乡,就会忙招呼让大家都进来,坐到床边上,用双手拉住大家,询问起兰考的情况:“前几天下大雨了,咱那里淹了没?”“咱种的泡桐树,长的咋样了?”

杨璧卿记得,有的乡亲见到焦书记很激动,会用很大的劲拉住焦书记的手,有的甚至会抱住焦书记痛哭流涕,焦书记就安慰大家不要难过。看到乡亲们大老远挎着篮子带来的鸡蛋、花生,焦书记坚决不要,他交代乡亲,咱们现在很多人还贫困,我在医院啥都不缺,你们把鸡蛋拿到供销社去换点盐吃。

送别乡亲,焦裕禄总要吃力地让人扶下床,慢步送出很远,眼中满是依依不舍。杨璧卿说,一到下雨的时候,焦书记就会站在窗前往外看,问他看啥呢,他说,不知道兰考那边下雨了没,有些群众的房子不好,不知道有没有漏雨的。

就在焦裕禄被送到北京会诊前,杨璧卿曾建议他在北京多住一些日子。可在北京只待了3天,焦裕禄就回到了郑州。焦裕禄后来解释,北京离家太远,还是郑州到兰考比较近,县里来人找他方便。

樊镜珍记得,从北京回来后,焦书记更虚弱了。白天黑夜,他都只能半坐着。因为淋巴结到处转移的结节,只要碰了就疼得要命。

来探视的家乡人常常给樊镜珍讲焦裕禄在兰考的事。樊镜珍这才知道,焦裕禄在兰考工作的475天里,走遍了兰考1800平方公里土地;他带领兰考人民同涝、沙、碱斗争,却顾不上自己的身体。

随着病情加重,焦裕禄身上的疼痛也越来越重,人瘦成了皮包骨头。他常常疼得浑身冒汗,汗水浸湿了衣服。他使劲咬着牙,牙都咬得快出血了。看着他疼痛的样子,杨璧卿说,焦书记,你喊出来吧,可是他也不喊。

进入1964年5月中旬,焦裕禄开始持续昏迷。5月14日,他永远闭上了眼睛,终年42岁。

樊镜珍回忆,焦裕禄去世后,病房里一片痛哭声,作为焦裕禄的护士,她忍着悲痛,为焦裕禄擦洗了身子、换了衣服。“焦书记已经瘦得不成形,身上到处是癌症转移点,他的最后时刻,该忍受了多大的痛苦啊!”樊镜珍说。

从当年3月23日焦裕禄被兰考县委“强制”入院到离世,只有53天时间。

焦裕禄去世后,樊镜珍整理物品时,在他的枕下发现两本书:一本是《毛泽东选集》,一本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链接》》相关资料

焦裕禄语录:那些直击心灵的话语

有这么一份焦裕禄语录,是经常陪焦裕禄下乡的原兰考县委宣传干事刘俊生记录、整理下来的宝贵资料。直白的话语闪耀着一个共产党人灵魂的光辉,在五十年后的今天,依然有着直击心灵的力量。

脚步?一个共产党人的为政信条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

――没有抗灾的干部,就没有抗灾的群众;干部不领,“水牛掉井”。

――干革命就得敢闯!成功了,有经验;失败了,有教训。只要敢闯,就能从困难中杀出一条路来。

――有些人干工作平平静静,说什么“上游太辛苦,下游打屁股,中游最舒服”。他们不愿动脑筋,不愿动手,不愿学习,重要会议也不记录,对下情只是一知半解,或者是只知不解,不知不解,人云亦云,信假为真,没有肯定的结论,回答问题总是估计、大概、差不多、没有把握„„这是干革命吗?不!这是混革命。

――农村工作干部要做到:抬腿就能跑,张嘴就能说,提笔就能写,见饭就能吃,躺倒就能睡。

――干工作,要走上步,看下步,心里想着第三步。要走在工作的前头,争取主动,一步主动,步步主动;一步被动,步步跟不上。

――我们要带上本子,发现什么问题,立刻记下来,回去再对照毛主席著作想一想,找出解决的办法,总结出经验。这就是说,白天要搞调查研究,晚上要“过电影”。

――这棵泡桐树,树干这样粗,树叶这样茂,没有扎得很深的根是不行的。你们是南方人,远离家乡,阔别亲人,这是为了革命,这是党的需要。只要在群众中扎下根来,你们的工作就像这棵泡桐树一样,根深才能叶茂。

印记?一个县委书记的家风

――啥是丢人?好吃懒做,贪图享受,才是真正的丢人。

――书记的女儿和工农子弟一样,都是革命的后代,没有什么特殊性,不能高人一等。如果说有什么特殊,那就是比别人更要好好学习,更要热爱劳动,更要艰苦朴素。

――你们说救济的条件是:家在灾区,生活困难,本人申请。那我家即不在灾区,本人又没申请,为啥救济我呢?

――孩子们生活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没有受过旧社会的罪,不懂得什么叫甜和苦;不懂得种庄稼的艰辛,不知道爱惜粮食。这样下去,将来就有可能被剥削阶级思想侵蚀俘虏。

――咱立个家规:今后,不管谁,都不准看“白戏”。演员演戏,花费了很多辛勤劳动,看戏不买票,就是剥削行为!

――你们不要以为她是县委书记的女儿,就另眼看待。把她分配到酱菜组,干些脏累活,对改造她的思想有好处。

――鱼塘是集体的,怎么能让我一个人尝鲜?如果大家都不遵守制度,乱尝鲜,集体财产不就变成私有财产了吗?

――目前,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咱要为国分忧,过几年紧日子,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整天想的是穿戴吃喝,不讲革命工作,那怎能行呢?朴素的土气,就是革命的正气。等到国家富强了,群众生活富裕了,我自然也就穿好衣服啦!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革命干部,不管其资历深浅、地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绝不能凭借自己的地位捞取特权,更不能以功臣自居,为自己的享受开方便之门,或者给自己的亲友发放所谓关心他们的“优待券”。

背影?一个革命者的生死选择

――病,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你压住它,它就不欺负你了。

――我的病没什么,兰考是个灾区,那里有许多工作在等着我。我怎能安得下心躺在这里休息呢?把病查清楚后,我要回兰考去,一边治疗,一边工作。

――一住院,听到的见到的都是病,跑进了病圈子,轻病也能重三分。工作的乐趣可以驱散疾病的痛苦。这样对战胜疾病反而有利。

――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不达目的,死不瞑目!

――有病更应该学习,因为这是病人的精神食粮。有了精神食粮,才能正确对待疾病。

――“除三害”是兰考人民的迫切要求,是党交给我的光荣任务,你们一定要搞好,我检查一下病,回来还要听你们的汇报。

――我活着没有治好兰考的沙丘,死后,希望把我埋在兰考的沙丘上„„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我死后,不要为我多花钱。

第五篇:鲜为人知的名人故事

鲜为人知的名人故事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

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林则徐对联立志》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叶天士拜师谦学》

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李清照少女填词》

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她个性爽直、自由、不羁一格,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她触景生情,即兴填词的故事。

《杨禄禅陈家沟学艺》

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人,杨禄禅也不例外。不过,杨禄禅的执着精神终于感动了陈长兴,终于学到了拳法,惩治了恶霸,也开创了杨式太极拳。

《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

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

《朱元璋放牛读书》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但是他聪颖过人,勤学好问,终于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

《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屈原洞中苦读》

这个故事讲述了,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王十朋苦学书法》

王十朋从小聪颖过人,文思敏捷,可是书法却不如人意。于是,他痛下决心,一定要练好书法。终于,宝印叔叔的指点下,他终于悟到了书法真谛,成为一名大书法家和文学家。

《王羲之吃墨》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范仲淹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车胤囊萤照读》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囊萤照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从我们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一定会明白。

《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张三丰创太极》

张三丰,名全一,又名君实,号三丰,又号元元子,因不修边幅,又名张邋遢,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明朝英宗时被封为“通微显化真人”。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当时曾经广泛流传于民间,甚至把他看成了神仙。我们大家都知道太极拳吧?太极拳最大的特点就是柔中带刚!你知道张三丰到底怎么创造的太极拳吗?本片要说的,正是这个故事。

《诸葛亮喂鸡》

诸葛亮,字孔明,东汉三国时期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如果你看过《三国演义》,肯定不会忘记诸葛亮。至今,诸葛亮的智慧一直被后人所传颂,许多人甚至把他当作了智慧的化身。可是你知道吗,在诸葛亮的小时候,为了上学,发生过一些故事,好玩极了!

《玄奘苦学佛法》

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理想不是一只细磁碗,破碎了不有锔补;理想是朵花,谢落了可以重新开放。理想就在我们自身之中,同时,阴碍我们实现理想的各种障碍,也是在我们自身之中。理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范仲淹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1,贝多芬拼搏成长

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

下载10首儿歌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10首儿歌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翻译人才背后鲜为人知的“酸甜苦辣“解析

    翻译人才背后鲜为人知的“酸甜苦辣“ 键词: 专业口译 会议口译 商务口译 联络陪同口译 专业笔译 文学笔译 小语种翻译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自由翻译人员李先生说,他刚入行时在......

    人民英雄纪念碑鲜为人知的故事解析

    人民英雄纪念碑鲜为人知的故事 人民英雄纪念碑鲜为人知的故事 2008年05月04日 10:54:05 浙江文明网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王 婷 编辑: 毛昌伟 纪念碑浮雕《百万雄师渡长江》初......

    鲜为人知的故事(共五则范文)

    《林则徐对联立志》 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十五首古琴名曲创作背后的故事(共5则范文)

    十五首古琴名曲创作背后的故事 一、《阳关三叠》:唐代诗人王维作《送元二使安西》,流传甚广,被入乐唱咏之余更被谱为琴曲,是为《阳关三叠》。此曲初见于《浙音释自琴谱》,旋律在......

    环保儿歌和故事

    《环保儿歌》 环保行动开始了,见纸弯弯腰, 不让随风飘,校园走一遭 不见垃圾心情好,保护校园人人要。 《“熊猫”对我笑》 公园里,林荫道,有个叔叔剥香蕉, 边吃边把皮儿抛。我在后面......

    儿歌故事目录

    童谣世界专辑共5CD146首 0020_CD01-10、剪拳布 0021_CD01-11、快乐的小鸟 0022_CD01-12、蚂蚁搬豆 0023_CD01-13、妈妈的眼睛 0024_CD01-14、妈妈好 0025_CD01-15、青蛙不吃......

    “四个100%”背后的故事

    “四个100%”背后的故事 作者:single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时间:2007-07-11 14:59 人气:324 ■采访人:通讯员 鲁战勋 皮凯 ■讲述人: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

    《酒干倘卖无》背后的故事

    《酒干倘卖无》背后的故事 “酒干倘卖无”的意思是闽南语“有空酒瓶卖吗?”,是收酒瓶的叫卖语。《酒干倘卖无》是一首台湾80年代传遍华夏大地的歌曲,是电影《搭错车》的主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