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小专题语言要连贯练习新人教版
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写作小专题 语言要连贯
【写作导航】
说话、做文章,应当语言连贯,衔接紧凑,文气通畅;不能上下文脱节,前言不搭后语。怎样才能做到语言连贯呢?
一、话题统一,句式一致。一段话中不管有多少句子,都应该围绕共同的话题来写,使上下文叙述的对象保持一致;倘若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就会让人产生疑惑,弄不清楚到底要表述什么。如汪曾祺《昆明的雨》中描写菌子的部分,作者写到了牛肝菌、青头菌、鸡、干巴菌、鸡油菌等内容,其中还穿插了一个坐火车采鸡的笑话。虽然内容很多,但都是围绕“昆明的菌子极多”这一共同的话题,句子之间的意思是连贯的,所以读起来并不让人觉得杂乱。
有时,在特定的语境里,还要保持句式结构的一致或相似,字数大体相同,句子形式对仗整齐,这样不仅能使语言连贯,节奏鲜明,而且能增强语言的气势,使叙事抒情透辟。
二、顺序得当,合乎逻辑。
写文章时要有一定的顺序,或时间先后顺序,或空间高低、远近顺序,而对于那些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性或某种工艺过程的先后程序的内容,还要合乎一定的逻辑。
如“晚上月亮非常好,她挂在中天,虽说只有半边,但她一样地把柔和清澈的光辉洒遍了人间。清溪乡的竹木、草垛、山峰、篱笆、田畴、屋宇……通通蒙在一望无涯的洁白朦胧的轻纱薄绢里。”这段话中描写的“竹木、草垛、山峰、篱笆、田畴、屋宇”等景物,就缺少一定的顺序关系,这些景物从高到低应是山峰、竹木,从远到近应是田畴、屋宇、篱笆、草垛,因而应该按照这一顺序排列出来。
三、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语言连贯还要注意句子间的衔接过渡,行文中可以适当运用关联词语、提示语、过渡句等,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承上衔接还是启下衔接,都要根据句式特点和句子负载的内容,做到合理、自然、连贯。
【例文引路】
发丝中的爱
岁月,从爱中流过。
【开头简洁】用一句话导入,概括了本文的“爱”的主题。
梧桐树下,从枝叶缝隙中洒下的阳光,把母亲又长又黑的发丝照得更黑更亮。微风中,发丝轻轻飘动,母亲望着远处一蹦一跳的小女孩,满是笑意。
【善用修辞】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母爱的细腻,如一丝夏风一样清凉。
早晨,女孩背着书包出发之前,亲吻母亲的脸颊。母亲的发梢触到女孩的鼻尖,犹如夏天的一丝丝凉风,沁人心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
夕阳下,女孩背着书包一蹦一跳地回来了。母亲在门口静静等待,望着回家的女孩,绽开满脸微笑。女孩攀着母亲的脖子,将脸埋在那柔柔的黑发里,一股清香在发梢间流淌。
【巧用动词】“一蹦一跳”用得极妙,写出了女孩活泼好动的特征,也反映了那个年龄的天真与无邪。
傍晚,母亲为女孩清洗头发。女孩顶着满头的泡泡,在阳台上嬉笑。母亲用清水将女孩的满头泡泡冲洗掉,用手柔柔地抚摩女孩的眼睛和耳朵,然后用毛巾轻轻地为她擦头。母亲轻轻地抚摩着女儿的短发,满眼的爱顺着指尖流淌。
【细节描写】作者重点描写“母亲为女孩洗头”,女孩的神态,母亲的动作,清晰可见。长大后,女孩到了外地读书,离开了母亲。母亲为女孩洗着头,女孩的秀发瀑布一般散在母亲摊开的手里。母亲轻抚着女孩的发丝,对女孩的担忧和思念,流淌在女孩的每根发丝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1
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里。
时间一点点地流逝,母亲的头发不再乌黑光亮。
当暮色悄然降临时,梧桐树下,母亲等待着,陪着她的是一地落叶。【侧面描写】陪同母亲一起等待的是“一地落叶”,暗含着凄悲的色彩。四下一片寂静,母亲不禁打了一个寒战。时间已迈入夏天,为何这风还是吹得如此寒凉。女孩已长发飘飘了,回来看望母亲。女孩露出幸福的微笑,母亲那枯草般的头发仿佛也有了精神。
傍晚,依然在阳台上,女孩乌黑飘逸的长发被夕阳镀上一层光辉。女孩为母亲清洗头发。月光下,母亲的长发闪着银色的光泽。女孩的手轻轻地拂过母亲的白发,一如母亲从前的手。
爱流淌在发丝里……,【突出中心】通过“长发飘飘”与“枯草般的头发”的对比,来突出本文的中心思想。【名师点评】
本文角度新颖,把母女之间的亲情融入发丝里,微妙而传神。文中,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和景物烘托,使浓浓的亲情从发丝流淌到心间。使读者不自觉地关注女孩黑发的变化;对母亲长出的白发,持有一份无奈的心痛。二者形成对比,字里行间笼罩着淡淡的愁绪。结尾十分简短,照应标题,意境幽深,耐人寻味。
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2
第二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
第四单元写作
语言要连贯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明白什么是语言连贯和怎样做到语言连贯。过程与方法
写作时能做到顺序合理,衔接自然,前后连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准确运用语言的习惯。教学重点:
写作时能做到顺序合理,衔接自然,前后连贯。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准确运用语言的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重在写作指导,第二课时完成写作,集体评议。教学过程:
一、话题指导
(一)什么是连贯?
连贯,是从句子前后逻辑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要求。无论是一段话还是一篇文章,都由许多句子组成,这些句子如果不连贯,就可能给读者的理解带来困难。
(二)怎样做到语言连贯? 1.保持前后话题统一。
一段话不管有多少句子,都应围绕共同的话题,而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如《昆明的雨》中写菌子的那部分文字,作者提到了牛肝菌、青头菌等,虽然写的内容不少,但都围绕“昆明的菌子极多”这个话题,句子之间的意思是连贯的,所以读起来并不让人觉得杂乱。
2.有合理的顺序。
前面出现的“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这段话,虽然各句都围绕“四周景色”的话题,但因为句子间的顺序不合理,读起来同样让人感到不连贯。应该将第三句与第四句的顺序对调一下,这样第四句中的“它”才能指代“湖水”,整个语段读起来才连贯。3.要注意句子间的衔接过渡。
适当的运用关联词、提示语或过渡句,可以帮助我们衔接句子。如:表示关联的“可是”,“比如”“例如”等这样的提示性词语来引出例子,使句子上下衔接自然,过渡流畅。
二、例文引路
感受特色
珍藏温馨的批语
有人珍藏衬衫,有人珍藏照片,有人珍藏邮票,而我珍藏的却是一张写有温馨批语的试卷。一看到它,我就想起了那治学有方的张老师。
记得那是上七年级时的第一次语文考试,本来基础就差的我考得一团糟。可以说当时我对分数已没有什么感觉,考不好无非是得到老师的一通训斥再罚抄几遍而已。习以为常也就见怪不怪了。发考卷时我像往常一样等待着老师的“电闪雷鸣”,可奇怪的是张老师并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从高到低念分数,念到不及格的同学还故意多停留几秒钟,好让你意识到自己考得有多么差;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表扬了几个考得好的同学,然后没念分数就把考卷发到了我们手里。
打开试卷,让我惊奇的是从头至尾竟找不到一个“×”,全是对号,只是在分数那一栏赫然写着59分。仔细一瞧,发现有一些题旁边没有打对号,当然也没有打“×”,这让我感到浑身不自在起来。翻到卷末,发现老师留了几行字:
××同学,你的书写很工整,批阅你的试卷简直是一种享受。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你的头脑是很灵活的,只要你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学习上,老师相信,今天的59分将会变成明天的95分。
看着这温馨的批语,我的眼眶湿润了,从小到大,从没有一位老师这样夸过我,这样信任我。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同时又觉得自己这样的成绩简直太对不起老师了,并下定决心要考一个95分回报老师的厚爱。我抬起头深情地望着张老师,张老师也望了望我,还对我微微一笑,我立刻感觉浑身暖洋洋的,像沐浴在阳光下一样。这时只听张老师说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我的座右铭。这次考试有一部分同学没考好,主要原因是我这个当老师的不会教,今后我会努力,努力,再努力,争取当一个会教的好老师,你们愿意跟老师一起努力吗?”“愿意!”全班同学异口同声,那声音超乎寻常的响亮。
从那以后,我便把那张写有张老师温馨批语的试卷小心地珍藏了起来,并一改以往吊儿郎当的形象,开始认真学习了。
说来也怪,那些知识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难,老师讲的,我竟然全都懂,成绩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一切都得归功于张老师那温馨的批语!
【点评】文章围绕老师在“我”语文试卷上的批语这个话题展开,先写老师发试卷,然后写老师的批语,接着写“我”发现批语后的感受,最后写我珍藏批语以及“我”因批语而转变。句子、段落之间的衔接过渡也很自然。整篇文章语言连贯,条理清晰。
三、作文题目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你也一定沉浸在欢乐之中吧。以“节日”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选一个具体的节日,可以是春节、端午节,也可以是国庆节、劳动节,还可以是其他节日。2.除了描写节日的场面,还应该写出人们在节日里的心情,并表达你的感受。3.注意句子间顺序合理,衔接自然,前后连贯。审题
1、明确写作的范围和内容。该作文的核心词汇是“节日”,围绕某个节日来写。
2、明确要求中的重要信息,“话题的统一”“描写节日的场面”“节日里的心情”“表达你的感受”“句子间顺序合理”“衔接自然”“前后连贯”。这些在写作过程中,都要有充分的体现。
3、通过写作要求及提示,我们能判断出文章的体裁应该是以记叙文或散文为主,不能写成说明文和议论文,这样才能很好地表达出自己在节日里的心情和感受。
四、范文赏析
节日
金阳暖暖,投射出一室静谧,轻启窗帘,钻进屋里的风儿,携来幽幽粽香,又是一年端午节!不由得勾起我的绵绵思绪,似青烟般随风远去,飘向那个粽香淡淡、节味浓浓的午后。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父母和我终于来到了位于旅顺的奶奶家。一进大门,扑鼻的饭香直冲鼻腔,顿时让早已饥肠辘辘的我精神一振。例行公事地和迎在门口的爷爷打了声招呼,我便奔向餐桌,操起筷子,迫不及待地大口吃起来,狼吞虎咽了好一阵子。当我把目光从各色美食中“拔”出来时,恰巧瞥见被我忽视了很久的奶奶正满头大汗地在厨房中煮着粽子。
升腾的水蒸气带着灼热的温度扑向她的面颊,额头上、鼻尖上,那细密的水珠也不知是水还是汗,在阳光的映衬下,分外耀眼。她的一头白发如银似雪,散发着柔柔的光。那光,应是她对儿孙堪比
清泉般细腻、无私又源远流长的爱吧!她满脸的皱纹是无情岁月留下的痕迹,她微微颤抖的双手布满了老茧。原来奶奶已经这般苍老,可她现在这般辛苦又是为了谁呢?
想到这儿,我的双眸不禁泪光涟涟。忽然,眼前出现一个盛着还冒着热气的粽子的白瓷盘,托着它的是一双瘦削的手。抬头,眸光流转,竟见奶奶的脸。她慈祥的目光中盈满无尽的爱意,微笑着说:“尝尝吧,奶奶自己包的,烫啊,小点儿口吃!”我微微颔首,见她枯瘦的手灵巧地剥开粽叶,将莹白如玉的粽子放入我碗中。刹那间,幽幽粽香沁人心脾。夹下一小块,再蘸点儿糖,放入口中,淡雅的清香与浅浅的甜蜜萦绕心头,弥久不散……
“奶奶又托人捎来粽子了,快来吃吧!”妈妈的召唤将我从回忆中唤醒。望着桌子上一个个翠衣紧裹的粽子,嗅着渐渐氤氲开的淡淡粽香,想象着咬上一口后唇齿间那化不开的香,我不禁抿嘴一笑。这般清香甜美、回味悠长的味道,若没有浸透奶奶满满的爱,怎能散发出如此令人难忘的节日的味道呢?
我终于明白:节日的味道,其实是亲情的味道;节日的味道,是无论走到哪里也忘不了的家的味道!
五、写作素材
素材一
初五时不仅要吃饺子,而且饺子里还要包上钱、枣、糖,每样包6个。意思是:如果吃到带钱的饺子,这一年就会发财,如果吃到带枣的饺子,就会好运早来;如吃到带糖的饺子,这一年就会过的“甜甜蜜蜜”,一家人和和睦睦。6是吉祥的数字。虽然这只是人们对新年的期望,但我们家还是继承了这种传统。
素材二
俗话说八月十五吃月饼,赏月。十四的月亮十五圆。那天我与家人做在月下边吃月饼边赏月。那月饼带着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还伴有香甜的味道。天上一丝云彩都没有,静静的。只留一片墨蓝色的天空。这我回想起小时候曾在北方生活过。那时有无数颗星星映在天上。那星星好像一个个金黄的梨挂在哪好似树藤的天上。反正在印象当中月亮要比这里大,星星也一样。而且是黄里透白的。
啊!我看见那月亮的下半部分有一些阴影。莫非那就是嫦娥的寒宫,我想象着嫦娥抱着玉兔坐在窗下看着天空。她的嘴里还嚼着月饼。那月饼的皮是像冰一样的精致,那馅是像沙一样软。
素材三
今年嫦娥也学会节省了,她也没做新衣服。她身上穿着那件白色的裙子配上长长的粉红色的披肩,好似回到几百年前的样子。别有风韵。玉兔戴着一个卡通型的眼镜,显得好斯文。寒宫里灯火通明不过用的都是蜡烛或是LED灯。门卫和佣人安排了很多。里里外外非常安全。生活不再是锦衣玉食,而是简单朴素。嫦娥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那人生的俊美好似兰陵王。他陪伴着嫦娥度过了中秋节。玉兔也不再是千年小妖了,它变成人形后有不少人追它。为此寒宫里变得特别热闹。
板书设计
写作 语言要连贯
话题要统一 顺序要合理 衔接要自然
课后反思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同步作文指导语言要连贯教案新人教版
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第四单元同步作文指导
语言要连贯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明白什么是语言连贯和怎样做到语言连贯。2.过程与方法目标:
写作时能做到顺序合理,衔接自然,前后连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准确运用语言的习惯。
写作时能做到顺序合理,衔接自然,前后连贯。
讲授法、指导法、练习法。
多媒体。
一、精彩导入 激发兴趣
写作文其实和说话一样,要想精彩,能够吸引读者,都应当做到语言连贯,衔接紧密,而不能前后脱节,颠三倒四,东拉西扯,条理混乱。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语言连贯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番吧。
二、例文引路 感受特色
珍藏温馨的批语
有人珍藏衬衫,有人珍藏照片,有人珍藏邮票,而我珍藏的却是一张写有温馨批语的试卷。一看到它,我就想起了那治学有方的张老师。
记得那是上七年级时的第一次语文考试,本来基础就差的我考得一团糟。可以说当时我对分数已没有什么感觉,考不好无非是得到老师的一通训斥再罚抄几遍而已。习以为常也就见怪不怪了。发考卷时我像往常一样等待着老师的“电闪雷鸣”,可奇怪的是张老师并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从高到低念分数,念到不及格的同学还故意多停留几秒钟,好让你意识到自己考得有多么差;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表扬了几个考得好的同学,然后没念分数就把考卷发到了我们手里。
打开试卷,让我惊奇的是从头至尾竟找不到一个“×”,全是对号,只是在分数那一栏赫然写着59分。仔细一瞧,发现有一些题旁边没有打对号,当然也没有打“×”,这让我感到浑身不自在。翻到卷末,发现老师留了几行字: ××同学,你的书写很工整,批阅你的试卷简直是一种享受。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你的头脑是很灵活的,只要你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学习上,老师相信,今天的59分将会变成明天的95分。
看着这温馨的批语,我的眼眶湿润了,从小到大,从没有一位老师这样夸过我,这样信任我。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同时又觉得自己这样的成绩简直太对不起老师了,并下定决心要考一个95分回报老师的厚爱。
我抬起头深情地望着张老师,张老师也望了望我,还对我微微一笑,我立刻感觉浑身暖洋洋的,像沐浴在阳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光下一样。这时只听张老师说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我的座右铭。这次考试有一部分同学没考好,主要原因是我这个当老师的不会教,今后我会努力,努力,再努力,争取当一个会教的好老师,你们愿意跟老师一起努力吗?”“愿意!”全班同学异口同声,那声音超乎寻常的响亮。
从那以后,我便把那张写有张老师温馨批语的试卷小心地珍藏了起来,并一改以往吊儿郎当的形象,开始认真学习了。说来也怪,那些知识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难,老师讲的,我竟然全都懂,成绩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一切都得归功于张老师那温馨的批语!
【名师点评】
文章围绕老师在“我”语文试卷上的批语这个话题展开,先写老师发试卷,然后写老师的批语,接着写“我”发现批语后的感受,最后写“我”珍藏批语以及“我”因批语而转变。整篇文章语言连贯,条理清晰,句子、段落之间的衔接过渡也很自然。
三、文题展示 小试牛刀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你也一定沉浸在欢乐之中吧。以《节日》为题,写一篇散文。不少于500字。
1.要做到语言连贯,首先应该保持前后话题统一。一段话不管有多少句子,都应围绕共同的话题,而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随兴得到什么就写什么。
2.围绕一个话题的各个句子,还应该有合理的顺序。
3.语言连贯还应注意句子间的衔接过渡。适当地运用关联词、提示语或过渡句,可以帮助我们衔接句子。【学生写作实践,集体评议】
四、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作文教学应强调落到实处,让学生通过具体可操作的写作训练逐渐达到教学目的。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的意图主要集中在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加强认识,并在认知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写作练习。在实践教学中,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状态,我在教学设计部分进行了调整。
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第四篇:《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文内容 1竺可桢
《大自然的语言》 2谈家桢
《奇妙的克隆》
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 4梅涛
《生物入侵者》 桂文亚
《你一定会听见》
本单元选编的《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等是介绍科学知识的,《你一定会听见的》则是一篇随感式的小品。学习这一组,可以在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的同时,渗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传统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
《奇妙的克隆》是生物学家谈家桢根据多篇相关改写而成的。它向我们介绍了关于克隆的科学知识,同时提醒我们要全面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作者用科学研究中的两则实例,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学习这两则短文,不仅可以了解一些科学知识,而且可以从中学到作者良好的思维方法。
《生物入侵者》的主题是生态环境问题,这一问题越来越紧迫地提到我们面前。学习这篇,不仅能了解一些生态环境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生活的科学意识。《你一定会听见的》提醒我们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周围的“声音世界”,让我们“聆听大千世界的奇妙交响和神秘诉说”。学习这篇应引导学生注意“体验”生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感官灵敏、感受丰富的人。
以上五篇文,前四篇都是科普文,也是事理说明文。它们都是按照逻辑顺序来写的,说明事理层次分明,步步深入。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在中,适当运用了作阐释、作比较、打比方、列数据等说明方法;简明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的娴熟运用,也大大增强了说明的效果。综合性学习
走上辩论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并获得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心理品质; 3.养成耐心倾听、尊重他人发言的良好的交际习惯; 4.培养学生运用资料来阐述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 .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设想
1.三项活动,任选一项,分组进行,教师调控,注意分组大体均衡。
2.提前布置,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材料准备,实际上就是搜集、提取依据,形成观点。这一过程不可轻视,因为搜集、筛选资料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也是学习方式和习惯养成的过程。
3.在学生搜集、筛选资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网络等,还应倡导资源共享,合作学习。
第五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写作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写作 “写人记事突出中心”学案
学习目标:
1、明确写人记事必须突出一个中心意思。
2、学会精心选择材料,分清主次,能详略得当地处理材料。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一、作文要求:
(一)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仔细地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这是做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第一步。
(二)确定中心,选好材料
在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以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儿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这就是回忆材料,确定中心。中心明确了,就要环绕中心,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这就是环绕中心,选择材料。
二、作文内容及要求:
双休日,你或许会遇到使你感动的人和事,你可以以这些人和事为题材,写一篇记叙文,做到中心明确,详略得当。题目自拟,不低于600字。
三、写作引导:
(一)唤醒那颗“感动的心”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多彩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巴金说:“五十年来我在小说里写人,我总是按照我的观察、我的理解,按照我熟悉的人,按照我亲眼看见的人写出来的。”只有在静观默察的基础上,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细想,才能一挥而就。
诗人白朗宁说:他望了她一眼,她对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苏醒。众多的人、事、物沉睡在我们的记忆里:风雨里,一盏灯为我点亮星斗。寒冬里,一团火为我送来暖流„„唤醒爱的记忆,唤醒生命中的达观与感动。一旦唤醒,那些沉淀在心里的感动,就会携着岁月的温馨,穿越光阴向我们走来。
(二)抓住那个“统帅的魂”
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这里的“意”,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它决定着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运用。如果没有明确集中的中心,无论材料多么充足,遣词造句多么讲究,都算不上好文章。
立意要真、要正。说真话,诉真情。思想内容正确,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立意要新、要深。选取合适而独特的视角,吸取新鲜的思想,阐发新颖的感悟。不落俗套,透过现象看本质,开掘人物内心世界,把握时代律动的脉搏。
(三)砍掉那双“完美的手”
为了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罗丹砍掉了雕像完美的双手。雕塑如此,写作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略,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要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材料,最能突出中心思想的材料。否则,就砍掉。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就人物而言,详写其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就事件而言,详写具体的经过。一人几事的记叙文,详写一件事,略写其他;几人一事的记叙文,详写一人而略写其他。这样,才能详略得当,平中有奇,文章才能引人入胜。
四、学生写作。
五、交换批改
六:交流,师生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