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强让我走出困境作文
坚强让我走出困境作文
坚强,是我们生活组成的一部分。没有坚强就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没有坚强,就没有通向成功的动力。只要你坚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最终你都会走出困境。
那天,我跟着爸爸去学溜冰。爸爸先买了两双溜冰鞋,然后带我走进溜冰池。啊,溜冰池里的人真多啊!我看着这些大哥哥、大姐姐在溜冰场上高兴地滑着。有的单脚旋转,像在跳《四小天鹅》;有的张开双臂快速地滑着,像大鹏展翅;有的还在波浪式的地方滑,就像大海上的一叶扁舟。他们各有各的绝招,我真羡慕他们呀!
于是,我让爸爸赶快教教我。爸爸耐心地说:“你先把两脚分成八字形,接着一步一步地向前滑去。有我在,你不用担心滑倒。”听了爸爸的话,我迫不及待地开始溜了。可是,刚迈出两步,就摔了个四脚朝天,像海滩上的乌龟一样寸步难行了。我摸着摔疼的屁股,像霜打的白菜——焉了。这时耳边传来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不要灰心,要学会坚强。失败是成功之母嘛!”听了他的话,我又鼓勇气,朝前滑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会溜了,而且还能溜得飞快。正在我得意忘形的时候,忽然前面出现了一个坡。我大惊失色,刹车已经来不及了,可我总不能听天由命吧?爸爸的坚强的话语又鼓励了我,我把握好身体,腾空而起后,转了一圈就顺顺当当地落了下来。顿时,场上响起一阵掌声。我自豪地看看爸爸,他正竖着大拇指夸我呢!
那一刻,我学会了坚强,终于走出了缺乏自信的困境。那一刻,我才明白:没有坚强就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没有坚强,就没有通向成功的动力。
[坚强让我走出困境作文]
第二篇:走出困境作文
走出困境作文
走出困境作文
(一)漫步于繁华的街市,残阳攀上了无延的天际,把世界渲染得不可一世。抬头望,却只觉得内心一片迷茫。十字路口,四条分岔路,我应该选择哪一条。
生活就像一盘美味佳肴,色泽鲜艳,味道鲜美。可是当酸甜苦辣咸在你嘴中混合搅拌,你的味蕾还会觉得这盘 佳肴 美味吗?
突如其来的的悲伤冲破了我这时所有的理智,在附近找到了小亭子,不得不泪流满面。行人来来往往,并未注意到不远处的亭中有个渺小的身影。少有路过的孩童拉着大人的手指向我,也被匆匆拉走。看吧,如今社会的冷漠。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束车灯照在我脸上,稍纵即逝。我抬起头,泪眼模糊。在一片朦胧之中,我想看清这个世界。
代替残阳血红的是深蓝色,随后又转为无尽的黑。这个世界本应该和天空一个颜色,却因为街灯的点缀而变得与众不同。
百年老树古怪的身影挂上了星星点点的小灯泡,发出了让人心静的白光。有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那树上的精灵也随风舞动。沿街的草丛中装上了绿色的霓虹灯,乍一看使人心惊。若能继续欣赏,便会有一股神奇的力量使它们变得神秘。其实他们本身就是纯粹的绿色,只不过因为丛林与他们相呼应转而变得美好。
清一色的房屋早早就装上了灯管,如今才发出绚丽的光彩。渐变的颜色使得死气沉沉的建筑物有了生机,他们像古老的宫殿,却又像摩登的别野,周围笼罩着迷人的光环。灯红酒绿,繁管急弦。在任何一个上流的社会都通用的词语。可曾想过,普普通通的红绿灯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它们永远在人们的上方,抬眼就能看见。在种种亮丽灯光的衬托中,它们显得卑微,渺小。可是他与所有点缀的灯不同,它们为人们指明了方向,在黑暗中清晰不已。
我无法描绘他们在夜色中是如何的光明伟大,但这时却让我的心豁然开朗。
形形色色的灯赋予着自己特有的光芒,照进了我被蒙蔽的心中。那些乌云掩盖的尘垢被一洗而尽。
漫步最大的好处不是能见到许多美好的风景,而是走着走着,在一个际遇下,忽然重新认识了自己。这一次,我终于明白这句话的含义。生活从不会因为我们的放弃而简单一丝一毫。我们不能因为一次挫败就忘记了原来想要到达的远方,生活不一定是一直美好的,但一些事能让我们变得坚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我们却被一个水杯约束了生命。
身后的灯光依然闪烁着,而我早已因为它们而豁然开朗。
走出困境作文
(二)风迎着我走来,雨随着风的怒吼,点点水珠滴落在我的身上,任凭风与雨的交织,我知道,不能停下,哪怕一点一点,一步一步„„走上前去,尽管你不知何时会摔倒,但风会停止,雨会停止,你终会站起。
不要等待,风雨道路总是泥泞、人生之路总是坎坷,困境总是需要爱的呵护,一点感动、一些安慰、一声呼唤。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让我用风雨作舟,手脚为航,划过彼岸。
挫折是我成长必备的良药,虽苦,但沁人心脾:没有挫折,也许我还沉浸如花的梦中,还一味的自我为是,放浪不羁。挫折,你教会了我;路错了,从走一条:失败了,再次站起;花谢了,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没有你,我将不会知道成功为何物,胜利需要付出多少代价,终点需要洒下多少汗与泪。感谢你——挫折,是你,让我不住任性,不在徘徊。有你,我将不在孤独。
历练让我不在放肆与张扬,不懂得辛苦,就不知道来之不易,不下河,就知水之深浅。放肆是我曾经许下的诺言,张扬是因为我无所畏惧所放下的错。历练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百折不挠的爬起,从不为放弃找任何说辞,也从不为失败找任何借口。总是会有一些不如意,但是,有一天当你站在最高处时,你还会觉得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吗?
时光是那样的无情,他夺去了你我青春,夺去了你我还未寻回的梦,夺去了我们曾经许下的誓言。我无法挽留,就让他消失在历史的河流中吧,任凭海浪的吹打与狂风的怒吼。我总是一往无前。
我再次站立,只因有你的存在。我要向你宣战,害怕只会让我更加退缩,只有前行,才是我唯一的夙愿。
走出困境作文
(三)不管你怕不怕困境,现实中的困境却无法避免。
一、根源何在
困境中的人们总爱呼天叫地、埋怨世道不公,结果不但走不出困境,而且陷入了更痛苦的深渊,丝毫不见“柳暗花明”的转机。
办法,我们总会得到!我们不愿囿于困境之中,我们渴求解脱!
“根源何在?”一个声音响彻脑际。对呀,“唯物主义论”主张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猛然间,一个例子涌入脑中:有两个人做生意折了本,仅剩一文钱,其中一人准备扔掉时,另一个灵机一动,说:“有办法了。”于是他们用一文钱买了几张彩色纸,再捡起些树枝,做成了一些玩具小风车,拿到集市去卖,很快便销售一空。而后他俩用所得的钱做本钱,继续做这不起眼的生意。几年过后,他俩成了富翁。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来“困境”的“困”,在于人的“不能”。我恍然大悟!
二、最重要的
要走出困境,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有实干精神。自古以来,所有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无一不是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人。古语有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就告诉我们:唉声叹气不是办法,幻想憧憬不是办法--只有信心十足地去干,才能走出困境。正所谓“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如果不去干,建国初期,我们也不会建大庆、胜利等大油田,使我国摆脱了靠进口钢铁、洋油过日子的困境;如果只是干等干靠,比尔·盖茨也不会当上微软公司的总裁,一跃成为世界首富。这样的事例太多了!爱迪生花了整整十个年头,经过五万次左右的实验,发明了蓄电池;狄更斯不管刮风下雨,每天到街头去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只言片语,写出许多文学巨著;著名科学家竺可桢70多岁还到野外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直到1974月2月6日临终的一天还不忘做科研记录。不靠自己,能行吗?有飞来的山、落镜的湖,有背来背去的王屋太行,名山大川自可以用传说来解释,惟有长城不能。因为只有“干”才是筑起万里长城的一块块扎扎实实的“青砖”。因此,我们应该说:困难算什么?我们能干!
三、百折不挠
古今中外,能成功的人从来都是敢于承受挫折的人。如果一个的内心脆弱,不能承受哪怕是轻微的震颤,那他必会成为困难的俘虏,永远一事无成。周文王受拘禁而演《周易》;司马迁忍受遭宫刑之痛完成《史记》;贝多芬克服耳聋的巨大障碍,写成了世代不朽的《命运交响曲》,如此事例,不胜枚举。敢于直面人生挫折,勇于接受困难的挑战,即使眼看山穷水尽,仍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如上之言而为,还怕什么困境?
第三篇:如何让中小学书法教育走出困境
如何让中小学书法教育走出困境
摘 要:各个中小学校加大了对书法教育的重视,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中小学书法教?W还是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结合当前中小学书法教学的实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方略和模式,以期解决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书法教育;书写水平;走出困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1-007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1.043
一、当前书法教学面临的困难
学生写不好汉字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在义务教育阶段显得非常严重,学生写字的姿势、执笔方法等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导,书写水平的态势堪忧,这主要在于书法基础教育还陷于困境,其因简析如下。
(一)成果难出
书法教育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许多学生、家长甚至学校在短时间内看不到学习书法家的显著效果,不懂得书法教育成果是在日积月累的时光中熬出来的道理,不懂得“退笔如山”是学习书法的艰辛之道,只想着要有“今日学书法,明日挂堂上”的快捷“成就”,不知道练就一字一画才可写好一字,学好一字一词方可成就一行的道理,更何况通篇布局、博采众长需要何其漫长的道路。
(二)流于形式
一是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在升学率的指挥棒下想出成绩的办法应有尽有,教师利用书法课给学生上课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在书法课上做作业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二是虽然在义务教育阶段书法课是正常教育计划中的组成部分,但由于书法课授课内容有弹性,评价体系不明确,教学质量一般不作考核,又因学校缺乏书法教师,所以书法教育只能由语文教师充当其中,这就为语文教师在书法课上学语文提供了便利,更有甚者,在学期末或期中复习检测阶段公开让书法课让位于其他学科进行复习指导。
(三)观念难改
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不正确观念有如下两点。
一是“天赋说”。本人无意否定“天赋说”,学习书法固然有天赋的成分在内,但书写水平的好坏不能与天赋直接画等号,因为,字写得端庄秀美与天赋并无直接关系,很多人过分强调与盲目迷信“天赋”,认为字写得好坏是与生俱来的,与练与不练、学与不学没有多大关系,这直接磨灭了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义务教育阶段是普及性教育,并非专门人才或拔尖教育,而盲目地崇尚“天赋说”,就能轻而易举地掐灭学生学习书法、热爱书法的权利和希望,甚至有些孩子还来不及知道自己是否有书法“天赋”,就被轻易地阻断了这条美好的艺术之路。
二是“学书无用说”。古人写字作画都用毛笔,今天的我们除非专业书画家,一般人写字很少动用毛笔,甚至利用电脑直接打字即可,因此,现在毛笔的利用率非常低,同时,在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下,考高中、考大学书法并非必考科目,学校就会尽可能地删去与考试无关的课程,这样一来,书法课便是必删课程之一。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从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培养民族凝聚力和完善人才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谁也看不出书法教育的实用价值在哪里。所以,更多的时候,更多的家长、学校和教师,都会普遍地认为,学习书法与学生的升学、就业、成绩没有更直接的关系,学习书法对学生而言,并没有直接利益可得,于是,“学书无用说”也便大行其道,然而,这样的功利性,对我们国家的发展与繁荣,文化的独立与传承,百害而无一利,我们的精神领域赖以依靠的除了文化与精神,还能有什么呢?
2013年自《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以来,随着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门对中小学书法教育起来起重视,学校书法教育出现了可喜的局面,学校都能按要求把书法教育课程安排起来,虽然如此,但要想使书法教学走出困境,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二、改变书法教学困境的策略
(一)校里校外营造书法教育氛围
环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激发师生写字的热情,应该在校园内、家庭环境中营造书法教育的氛围,让学生在校里校外很好地感受传统文化的气息,陶冶其情操,浸润其人生。
第一,我们可以在校园内或教学楼道里开辟专门的文化走廊,甚至在每个楼层间都可以设计书法主题,内容可以“历代书家名帖”“中国书法发展史”“书法常识”等为主题,或者把师生的硬笔书法作品、毛笔书法作品以及将甲骨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有代表性的经典书法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这样的文化走廊中感受浓郁的翰墨情怀。
第二,学校还可以将教师和学生的书法作品在班级门口或教室内展示,以此为学生营造书法翰墨氛围。
第三,教师要在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大力宣传书法的价值和意义,在寒假春节临近时可以布置学生参加或亲临春联书写的现场,让学生在现实中感受书法在重大传统节日时所具有的魅力。学校还可以组织书法专业教师编写书法教材作为样本课程,通过学生对样本教材的学习引起他们在思想上的重视,为以后书法教学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二)不断加强培训专业书法教师
由于学校严重缺乏书法专业教师,小学阶段书法教师大多则由语文教师充当,初中则由美术教师兼任,但是,尽管他们学有专长,教学经验丰富,但因缺乏书法学习、实践和创作的经验,尤其缺少书法教育的理论素养和书法专业训练,在从事书法教学中无形中会捉襟见肘,要么理论知识不足,要么书法功底不实,在书法教学的细节中无疑会给学生带来困惑或不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对学生学习书法教育是非常有害的。部分学校很重视书法教学课,还聘请当地的书法家来执教,他们虽然精通书法,但创作与教学是两回事,具备书法创作经验不等于就会上好书法课,所以,培养书法教师是当前书法进课堂的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
总而言之,书法教育是中小学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健康的成长、知识的获得以及思想的成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书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摆在我们面前,复兴中国书法,传承中华文化,抓好书法教育便在首位,这是一项着眼于未来且必须尽快行动的基础工程。
参考文献:
[1] 常汉平.书法基础教育中若干观念辩证[J].中国书法,2015(9).[2] 谢贵民.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书法教育――湖州市练市小学的个案调查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第四篇:《走出困境》读后感
《走出困境》读后感
摘要:
这本集子里的六十篇心灵小品,分为六章,一、在事业路上跌倒了,别气馁!站起来,没有什么不可能克服„„
二、残疾厄运缠身,不灰心!有信念,奇迹自会出现„„
三、另一半不爱自己了,随缘吧!凭着爱,终会找到最珍惜自己的人„„
四、遇上了竞争对手,不畏惧!感恩吧,跨过难关就有进步„„
五、遭遇天灾人祸,请振作!抹干泪,这是上天对万物的考验„„
六、积极走出困境,不太难!要知道,我们有信念就可以„„
围绕着人生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困境,包括事业失败、疾病缠身、感情破裂、与人结怨、天灾人祸等。启迪我们如何走出事业困境、健康困境、感情困境、人我纷争及恶性竞争带来的困境,以及天灾劫难带来的困境。
愿集子中的小故事,能为我们增添一点智慧,一点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自信和能量。
正文:
困境,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永恒话题,但困境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跌入困境后没有勇气走出来。
如果说人生是大海,那么困境只是其中一朵骤然起伏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一首音乐,那么困境只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
我们希望天空纯美无瑕,却常常有狂风和暴雨;希望大海风平浪静,却常常有狂风和恶浪;希望人生一帆风顺,却常常有困境和忧愁。
困境是成长的养料。只有经历考验、磨炼,训练才能成为生命的教练。面对困境,不是等待暴风雨过去,而是学习如何在风雨中翩然起舞。
困境,困难的处境。当我们在一定的环境中无论是维持生存还是成就事业,总感到困难重重时,我们说,这样的环境是困境。人生的道路坎坷不平,一帆风顺是无稽之谈。不必为被解雇或者事业上的一时挫折而沮丧失落。过去的灾难只是一种人生经历,只是让我们换了另一种方式去重新生活。如果我们笑对困境,就可以把消极的心态变为奋斗的动力,勇往直前,永不退缩。
笑对困境,就可以使山穷水尽的失意者斗志昂扬。
张海迪我们应该不陌生,她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笑对困境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愤学习,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让我们不应该陌生的应该是我们身边忙忙碌碌的人们,他们也有着自己的烦恼,但是他们仍用笑脸迎接太阳升起落下的每一天。
回顾我们自己走过的人生历程,就不难发现:点亮自己灵魂之光的,往往是一些磨难或困苦的境遇。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愿意,任何一个障碍,都会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在人生的路上,无论我们走得多么顺利,但只要稍微遇上一些不顺的事,就会习惯性地抱怨老天亏待我们,进而祈求老天赐给我们更多的力量,帮助我们度过难关。但实际上,老天是最公平的,每个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面价值。
就像一颗瘦小的小草在怒吼的狂风中依旧碧绿,即使今年它枯黄了,明年的它照样会生机勃勃地生长。“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没有经历过困境的人,他的生命不会有内涵;一个没有经历失败的人,他的人生就不会丰富,他将永远是一个不成熟的人。也正是因为生活中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境,才有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感叹。如果你跌倒之后能够再次爬起来,那么你的心中就会涌起一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挤沧海”的豪情壮志。
其实我们是上帝很偏爱的那一个,上帝给予了我们财富,一个叫做困境的东西。对于困境我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如果一件事你没有办法改变,就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生活给的磨难。痛苦的过一天和笑着过一天,我们当然要笑着过一天!困境让我学会了什么?它让我学会了坚强、向上、勇敢„„当你、我、他身处困境时,请看看蓝天,那是你乐观的心胸;看看大海,那是你坚强的意志;看看绿地,那是你向上的精神。
它激励着我们要在今后的道路上更加勇敢的前行。其实,困境中很锻炼一个人,它会在你以后的成长道路上迈向成功。一个不轻言放弃的人永远是最出色的,让我们朝着自己的目标更加奋斗,更加努力拼搏吧。
如果人们总在平坦的大道上前行,肯定不会跌倒。但如果在崎岖的弯路上,你摔倒了,这很平常。假如你靠着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来了,那才是值得称赞的。这虽是一个小小的事情,但却告诉我们要在困境中成长。
因此,我们可以说:人类是在磨难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的。由于有了烦恼和磨难,才激励我们更努力,活得更有智慧;令我们更有能力去面对苦难,克服困难,走出困境。
第五篇:如何让中职语文课教学走出困境
如何让中职语文课教学走出困境
有效的中职语文教学,始于明确其目的和任务。随着社会的变革与经济的发展,当前,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尤其现代企业更加看重人才的内在素养和潜力,这无疑给我们中职学生就业增添压力。
而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和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全面展开,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相对滞后,语文课教学问题尤为突出,如何让中职语文课教学走出困境?一直以来成为困扰大家的难题。
一、教学现状
1、学生基础差,使语文课教学遭遇尴尬由于受“普高热”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的学生,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语文、理化、英语、政治等科目加起来都不足百分。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有的学生甚至明言:“我来这里就是为了学技术的,我如果语数英成绩好,还来这里干嘛?早就上高中去了!”
2、评价机制旧,让语文课教学“宽松”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重中之重,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上,专业课程的成绩好,就业安置相对就容易得多。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这个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而语文课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对教师而言,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与评价无疑是“宽松”的;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更是“宽松”的。
二、解决办法
1、培养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中职学生大多是经过升学考试筛选过的,他们往往内心自卑,缺乏上进心,思想素质较差。若教育不当,容易使其越来越差。因此,职业学校的语文课教学在教书授业的同时,必需要强调传道育人。比如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诗人屈原,多数学生只闻其名,却不了解他终身报国、投江殉国的可泣事迹。因此我在教《屈原列传》一文时,向学生大致介绍了他的生平故事,尤其是他的两次遭流放的惨痛经历。即使被流放,他仍然心系楚国,不计个人得失,最后怀石投江而死。学生听后唉声一片,有的骂楚王昏庸无能,有的哀叹屈原遭遇悲惨。
2、建立机制,提高语文科教学品位教学评价机制的有效建立对于提高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质量,提高学科品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研究,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方法,同时应借鉴专业课教学评价方法,不断开拓新的教学评价方法,强化评价功能。
3、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乎、者、也”和让他们头疼的写作,如何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值得
探讨的。语文课上有很多东西是可以把它变成故事讲给学生听的,比如说介绍作者这个教
学环节。过去的应试教育只是介绍作者的名字、时代、出生地、世人对他的评价、还有代
表作品。我们可以把作者的生平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了,并且也愿
意去听。
4、加大语文课与实践相结合的力度 把语文课的内容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现实生活的气息,如果只是一味的灌输科学文化知识,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忽略
了学生对生活体验的需要,就会造成学生的厌学。语文既是交际工具,又承载了人类文化。
又是覆盖面最为广泛的,上至天文时空,下至地理人文,俯瞰芸芸众生,包罗世间万象。
因此,我们可以从很多种角度把语文教学的内容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人生。
中
职
学
生
语
文
学习
现
状
及
教
学对
策
2006
年
09
月
日
赵美
蓉
摘要:为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成长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
关键词:中职语文现状教学对策
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学好各科知识,形成专业领域实际工作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当受到相关教育部门和教师的重视,然而,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却令人堪忧。这种让人担忧的状况可以概括为:学生基础太差,教师难教,中职语文教学已成为整体语文教学不景气情况下更为步履艰难的学科教学。本人认为,在迅速变革的社会中,中职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中职语文教学方面的讨论和研究也要不断地深入。本文将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和体会,对中职语文教学的相关问题做一点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一、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现状
目前,相当多的中职学生文化素质太差,连最起码的语文常识都不知道。语文学习状况如下:
(一)缺乏学习动机。很多调查表明,不少中职学生对学习都有“被逼无奈”的感觉,他们迫于家长的压力上学,没有学习目标,没有学习压力,没有学习动力,不能回答“我为什么来学习?”、“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个专业?”等一系列问题,不知不觉成了学习语文课程都困难的学生。
(二)缺乏学习兴趣。作为初中阶段基础教育淘汰出来的中职学生,大多数都不能正常接受语文素养再教育,在语文学习方面普遍存在智力或心理障碍。有的学生对许多事物都缺乏应有的兴趣,尤其是谈到学习就心生厌倦,对语文学习也是如此;有的学生虽然接受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实际上根本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生的水准,其综合素质较差,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归纳、举一反三的能力较弱,学习语文有一定的难度,往往因为听不懂课和跟不上学习进度而丧失学习信心;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到职校是来学习专业的,语文和专业是两码事,学不学无所谓,对语文课程缺乏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从不主动学习,更谈不上刻苦努力。
(三)语文基础薄弱。这是中职学生语文知识的现状,也是中职语文教学举步维艰的主要原因之
一。二000年以前录取的中职学生中,还有部分学生语文基础相当不错,但目前这种学生的比例却很小。以我市某所职校为例,一个班48个学生,语文基础较好、语言感受力和理解力较强的不到10人,以中考语文成绩作参考,语文及格的人数只占班级总人数的30%。多数新生语文基础极为薄弱,表现为“听说读写”几乎无一过关,听话不得要领,说话辞不达意,阅读障碍重重,写作言之无物,错别字连篇,不会写请假条,语文测验得几分„„,此类情况在学生中相当普遍。
中职学生在语文基础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字词句掌握情况差。还以上面这个班为例,全班48人在作业过程中存在错别字的学生占班级总人数的90%以上,不少学生把一些使用频率很高的日常用字写成错字或是别字。不少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作文中能比较正确使用成语的学生少,多数作文几乎都用口语,并且乱用词语,语法错误的现象也随处可见,个别学生甚至通篇都是病句。初中阶段要求掌握的语文常识比如文体常识,相当多的学生未掌握,小说的三要素说不全,不知道“散文形散神不散”是什么意思,分不清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分不清论证方法、说明方法和修辞方法的区别,绝大多数学生不了解语法知识。
2、口语表达能力普遍低下。按照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语文课应当摒弃过去那种一言堂的做法,主张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和参予讨论问题。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在中职学校是行不通的,因为多数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很差,除非教师公布答案,否则大多数学生就会无所适从。即使个别学生有一些粗浅的看法,但回答问题时又往往辞不达意甚至不着边际,只能让教师去猜测他的意思,所以在普高里二十分钟能完成的讨论,中职生两节课也不一定能完成。如果真正在中职学生中采用启发、诱导式教学或自主学习,恐怕教学计划将完全乱套。
3、阅读能力低下。从语文教学实践来看,中职学生自读一篇1000—2000字的较浅显的文章,如果理解80%,多数人需要半个小时以上,少数在教师讲解后仍然不能完全理解。凡是涉及到类比、象征、托物言志、借物传情一类的文章,多数学生不能通过自读理解领会,教师必须启发甚至不得不把结论和盘托出。
4、写作能力普遍低下:要求中职学生写作600字左右的作文(而普高要求是800字以上),能够写出300字以上的很少,大多数达不到要求,一般只写150字左右。相当多的学生作文时没有话说,即使
写了一定的内容,也往往是语无伦次,思路混乱,言不由衷。
5、文言文基础严重不足。大多数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字词意义用法,文言文考试只考学过的课文也有近半数学生不过关,几乎没有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翻译文言文。
二、教学对策
上述情况表明,中职学生语文知识欠缺的现状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于我们的教学中,这是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普遍存在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填充,如何使中职学生的语文素质真正得到提高?我认为,语文教学综合性强,教师应研究与学生实际相适应的语文教学策略体系,从观念、目标、教材和教法等方面改变目前这种状况。
(一)关注教学对象
1、全面了解学生。近年来,各中职学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招生专业多,学生构成复杂,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也越来越复杂。它要求教师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教育背景、求知欲、知识储备情况、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方面的差异,对学生具有的知识、读写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这样,既可探清学生的思想和知识底子,也可为以后有针对性的教学作个铺垫。
2、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一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们—旦对某一事物或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会竭尽全力去认识它、了解它的内部规律,探索它与外界事物的联系,或者如痴如醉地从事某种活动。对学生来说,兴趣就是学习的内动力。它的作用远远超过来自家长、教师的外动力。因此,中职语文教学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爱好安排教学活动,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找到新的学习动力源,进而不断产生新的学习动机。
(二)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
按照常规要求,中职语文教学应当依据国家统一规定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和开课时数进行教学活动,然而目前中职学生语文基础差、能力低下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使中职语文教材已难以适应现在的中职语文教学实际。所以,任课教师要有全新的课程意识,要在培养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目标的促使下,根据综合职业能力课程理论对中职文化基础课的定位(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以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和全面素质为主,为学生的未来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保证)来研究现行的中职语文教材,有选择、有扬弃地对其进行整合。根据必需、够用、实用、规范的原则筛选教材,精选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适应未来工作和继续学习的课文为必学知识,挑选与专业相关,能同学生的职业能力联系得上的课文为选修知识,以能拓展学生视野,启动学生思维和感受能力的课文为任选知识。这种对教材进行“量力性”的分类和筛选,能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既可为“强者”提供拓展知识的空间,又能完成对学习困难者的基本教育任务。
(三)科学地分配教学时间
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的心理运动处于经常波动之中,分为五个阶段,中职学生也是如此。第一阶段,上课开始的前5分钟,学生处于兴奋的初级阶段;第二阶段,5至15分钟,学生的心理维持在较高的兴奋状态中。这段时间,学生的求知欲比较旺盛,注意力比较集中;第三阶段,15至25分钟之间,学生兴奋状态减弱,抑制增强,注意力涣散,出现疲劳现象;
第四阶段,从25分钟开始,学生的心理又开始兴奋,持续到第40分钟;第五阶段,从40分钟之后到下课这段时间,学生的心理又开始疲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在第一阶段,可运用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等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第二、第四阶段,可讲授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在第三阶段,应适当提问、讨论,或做课堂练习,或讲述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或者联系实际,这样既可以调节学生上课的情趣,又可诱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在最后几分钟,可让进行口语训练等,以便学生把掌握的知识迅速转化为技能。
(四)注重学法指导
方法常常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是掌握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
匙,就是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技巧,就能不断地获取新的语文知识。本人曾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的几种学法就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第一、“预习听课法”,要求学生在听老师讲解分析一篇课文之前,按一定的教学要求,通过自学解决一部分问题,对较难理解的或不懂的内容进行圈点勾划,再通过听课解决这些问题。采用这种学法,学生学习的期望性大,听课时目的更明确,注意力会更集中,学起来也会更轻松。第二、“复习作业法”,要求学生在语文作业前,首先应对已学过的语文基础知识作系统全面的复习,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作业的准确性。运用这种方法,能以作业的手段来强化学生复习,通过作业来进一步复习巩固知识,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第三、“作文构思方法”,按照常规要求,学生动笔作文前须打腹稿,要对整个写作过程作一个全面的安排设计,要考虑如何落笔、行笔和收笔,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绝大多数学生作文时,轻思考,重动笔,不多加思考就作文,因而导致 “咬笔头”、“半途而废”、“重起炉灶”等现象。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会导致学生作文毅力的减弱,信心的减退,兴趣的降低,最终造成怕写作文的结果。解决这种现象,要求教师在学生动笔前对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确定文体,确定写作方法,对整篇文章的先写什么和再写什么进行设计,最后才导其动笔。这样,学生就能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
(五)重视薄弱环节
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基础是后续学习的能源地,基础知识坚实与否,对学生后续学习的积极性具有很大的影响。中职教学对象的知识有断层或空白点,对后续学习的消极影响过大,当他们再次走进教室,面对课本时自然会感到茫然无措,力不从心。因此,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动力,就必须从基础抓起。对基础特别差的,大胆地降低要求,提出最低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先从字、词、句抓起,一步—个脚印,然后逐步过渡到学习分析文章,学写片断,读古诗,写短文方面,使之走上相应的知识台阶;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则主要针对薄弱环节作一些专题辅导,做一些专题训练和过渡练习,为其后续学习扫清障碍。
2、很抓课外阅读。学习语文只注意课本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就这一问题,魏书生老师曾提出过三个结合:语文与做人结合;语文与学生生活结合;语文与发展学生智力结合。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第二课堂,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读一些中外名著、名人传记等有价值的书,多背些经典的范文。这样既能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感受重点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丰富知识,扩大视野,同时也能解决学生课余的无聊。例如,我在讲授《项链》一文时,根据小说构思巧妙的特点,及时向学生介绍“小小说”和“微型小说”等刊物,这些刊物价格低、易买到,而且易懂、有趣,学生能接受,不少学生因此经常借阅,养成了看这些刊物的习惯。又如本学期讲授古诗5首时,我借机向学生补充有关唐诗的知识,讲解推荐重要流派重要诗作,课堂上要求学生借阅相关书籍并背诵其中的100首,第二天学生的手中就出现了这些书籍,并且马上在全班传阅开来。学校图书室的老师很欣慰地说,现在的学生又爱读书了,学生中那种放荡不羁的现象得到了改观,思想情操也得到了陶冶。
3、注重能力训练。学生理解了知识,并不等于完全掌握了知识,更不能说形成了技能、技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发挥到最高度,而练习正是学生的—种重要的实践活动。成功的练习,不仅能帮助学习巩固知识,而且能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路,开拓学生的眼界。教学实践中,我依据《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关于语文能力训练的要求和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有目的地编排语文能力训练内容和训练程序,采用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对学生的练习,我主要抓了以下几点:第一、立足于用,即引导学生在一个新的结构中运用旧知识去解决新课题。第二、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引导学生进入练习的轨道,在练的过程中尝到成功的甜头。第三、采用多种训练方式,如单项练习、过渡练习、综合练习,以综合练习为主,使学生听、说、读、写等几个方面的能力都在接受训练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以上几点是本人自中职教育开办以来在承担语文教学方面的一些探索和体会,也可称为自己的教学理念。那就是: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成长需要,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稳扎稳
打,步步为营,通过语文课程的教学,将母语文化渗透到学生的人格中去,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成长铺设最真纯最亮丽的心灵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