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论语》中孔子的礼制主张
浅析《论语》中孔子的礼制主张
[摘 要]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礼”是具体体现其“仁”和“中庸”思想的制度和行为规范,也是治理国家和成就个人事业的准则。孔子在《论语》中多处强调“礼”的重要性,对礼的这些现实作用的阐述,不仅淡化了传统礼制中突出宗教信仰的神秘色彩,扩大了礼的调节范围,也为重建和推行礼制找到了最充分的依据。
[关键词] 礼制;社会秩序;个人修养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礼”是具体体现其“仁”和“中庸”思想的制度和行为规范,也是治理国家和成就个人事业的准则。孔子在《论语》中多处强调“礼”的重要性,“为国以礼。”“不知礼,无以立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等,都是孔子对于“礼”的重视的体现。
孔子所处的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春秋时期,由于社会转型,政治格局和阶级关系发生调整,使礼制的发展也随之遇到挑战和阻碍。孔子面对这一社会问题,在传统礼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继承和改进,使礼乐制度得以复兴,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仁”和“中庸”不同的是,“礼”在孔子以前已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发展过程――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周礼是将以祭祀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宗法制的习惯统治法规。[1]孔子推崇周礼,因周礼是在夏、殷两代的基础上丰富起来的,较为系统和完备,所以有“周礼尽在鲁矣”的说法。然而孔子在寻求前人创造的思想文化中进步的部分并予以弘扬的同时,也对其消极的成分加以摒弃和改造,如周礼中用“人俑”随葬的礼法,孔子就坚决反对。
孔子对传统礼仪的最大改造,是要求人们不要只注重形式而是注重精神实质,用“仁”的新精神置换传统礼仪的内涵,主张重视现实和人事而轻事鬼神,并要求将主要用于调节统治集团内部关系的礼用于善待百姓,慎用刑罚而以德化民。[2]《子罕》篇中,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孔子赞同用比较俭省的黑绸帽代替用麻织的帽子这样一种做法,但反对在面君时只在堂上跪拜的做法,表明孔子不是顽固地坚持一切都要合乎于周礼的规定,而是在他认为的原则问题上坚持己见,不愿作出让步,因跪拜问题涉及“君主之防”的大问题,与礼冕的材质问题有根本的区别。此处一“从”一“违”大有深意:麻料织成的礼冕虽然符合传统的礼仪,但没有大家现在都戴的丝料织成的礼冕这么节省,所以孔子在这个问题上同意大众,因为这里材料的更换不影响礼冕在特定的仪式中所表达的意义。然而“拜下”这一仪式的有无却直接涉及我是否能够表达对君王的尊敬。按照传统,臣见君,先在堂下下拜,然后再在堂上下拜,而省去“拜下”仪式在孔子看来是一种不恭敬,因为这一仪式所表现的乃是我对君王的加倍恭敬,因此,“拜下”的免去意味着我对君王尊敬程度的某种降低。所以,尽管违反众人一致的做法,孔子仍然要坚持“拜下”这一仪式。由此可见,孔子所欲坚持的其实并非只是某种已经过时的传统礼仪或仪式,而是他所理解的礼的真正本质:礼表现我对他者的尊敬。孔子以冒此“非礼”之讥表明,他所谓“非礼勿动”等等并不意味着对于任何既成的传统礼仪的盲目坚持,而是对他所理解的礼的精神的真正维护。[3]
礼制作为《论语》中所表述的“礼”的一个分支,指全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秩序,除此之外,“礼”还有礼仪和礼貌之意,指具体的礼节仪式和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然而这三个方面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仍有一些交叉重叠的部分。孔子的礼制主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孔子希望通过礼制的宣扬来规范个人立身处世的原则;第二,希望礼制可以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准则;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希望把礼制作为治理国家的手段。
孔子告诫他的儿子伯鱼说:“不学礼,无以立。”礼是立身的法则,不学礼,则无法立身。告诫他的弟子们:“兴于诗,立与礼,成于乐。”即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再次强调了礼对于立身处世的重要性。孔子要求:“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广泛地学习是不够的,还要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这样才不至于离经叛道。孔子告诫颜渊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孔子指出的修行仁德的具体细节。礼是一种立身的法则,同时也是规范“中庸”和“仁”等思想道德境界以及其他美德的准则。《颜渊》篇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认为约束自己而遵守礼的规定就是仁,礼是仁的外在形式,二者相辅相成。《泰伯》篇中,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也就是说,恭敬而无礼就会烦扰不安,谨慎而无礼就会胆怯,勇敢而无礼就会违法作乱,直率而无礼就会尖刻伤人,即使是美德也需要适当的规范,而这个规范就是礼。
礼规范个人言行的同时,也在调节着人际关系。孔子的学生有若认为:“礼之用,和为贵。”即礼的施行,以和谐为美,礼的社会功用就是调和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社会。荀子认为:“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欲望使人争夺利益,而先王以礼制来约束他们,才能做到使社会不混乱,调和人际关系是为了更利于统治,人与人的关系和谐了,社会自然稳定。在君臣关系上,孔子提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在君民关系上,则有“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在家庭关系上有“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义礼”。这些都是礼在人际关系中的具体运用,孔子希望可以通过“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而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理想局面。
最后,孔子把礼作为治理国家的手段,正如荀子认为的那样“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孔子在这一问题上指出:“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用礼来治理国家没什么困难,而如果不用礼来治理国家,则又该怎么对待礼呢?在治国问题上孔子强调“德治”,礼则是“德治”的外化,孔子理所当然地将推行礼制看作治理国家的手段,即所谓“为国以礼”。德治和礼制相结合的治国手段较之于刑罚的方式更为有效,《为政》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政令来训导百姓,用刑罚来整饬百姓,百姓就会尽量避免获罪,但却没有羞耻心,而用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教来整饬人民,人民就会有羞耻心而且归顺。可见,德治和礼制是从根本上净化民众的道德,使整个社会风气得以提升。然而这种缓和的治国手段并不是对法治的轻视,《孔子家语?刑政》记载到,子曰:“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化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言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可见刑罚只是最终手段,德治为先。
孔子对礼的这些现实作用的阐述,不仅淡化了传统礼制中突出宗教信仰的神秘色彩,扩大了礼的调节范围,也为重建和推行礼制找到了最充分的依据。[4]发展到今天的“礼”,更侧重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脱离了封建社会时期维系等级制度的本质。礼之用,和为贵,尊重礼,实践礼是为了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和构建更为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第13―14页。
[2]王恩来:《人性的寻找――孔子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版,第113页。
[3]伍晓明:《吾道一以贯之――重读孔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3月第1版,第130页。
[4]王恩来:《人性的寻找――孔子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版,第119页。
作者简介:张梦清(1992―),江苏南京人,扬州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第二篇:《论语》中孔子的形象
《论语》中的孔子形象
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概括了中国人文的基本思想,建立的独特的信仰体系,他的一生都在用人生道德和基于道德的典范来教育人、影响人。这也正是孔子的政治思想根基。孔子的思想贯穿两千年来于国人的生活和文化至今,对世界范围上的许多人都长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原著一共二十卷,11705个汉字。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以及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仁”、“礼”和“中庸”。
《论语》中通过大量细致的神情语态描写,展示了孔子的人物形象。孔子也正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孔子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孔子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包涵了因材施教这一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和挚爱之心。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作用与影响之大。而研究分析孔子的形象,《论语》更是最好的理论来源和分析依据。
以下便是对于《论语》中孔子形象的几点分析。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其性格都不会是单一的,而是丰富而多面的,这一点孔子也一样,因为孔子也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而不是文学家们套用某种模式想象出来的,因此孔子也就和常人一样有着爱恨别离喜怒哀乐,他的性格形象也应该是丰富而充实的。通过《论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性格非常丰富的孔子形象,他并非一味的道貌岸然正襟危坐,而是一个和常人一样有着真性情的人,而他有具备常人所不具备的作为生日的优秀品质,所以,《论语》中的孔子不是一个单一的形象,而是一个立体丰富多面的形象,作为学者,他知识渊博,勤学不缀;作为导师,他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作为君子,他守礼谦和,执着坚毅;而他却又有着普通人的幽默可爱,平和亲切。
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孔子,大多数人认为的,孔子是一位思想家和教育家,这是毋庸置疑的,他思想的核心即所谓的“仁”、“礼”以及他对于教育的贡献和影响,几乎尽人皆知。但孔子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还应该是一个学者的形象。学者形象也是孔子所有形象的基础,如果有渊博的知识底蕴,孔子未必就会是我们如今所看到的这样。
一、学识渊博
孔子博学,人皆共识,这也是孔子给予自己的定位“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孔子信而好古,对古代知识的了解尤为丰富,孔子熟悉古代的规章典范,对《诗》、《书》、《易》、礼、乐无一不精。《论语》中多次有孔子对此的论说。《孔子》中孔子多次谈及《诗经》,孔子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的其所“(《子罕》)”。由此皆可知,孔子对于《诗经》是深有研究的,同样,孔子的音乐修养也同样深厚,“子谓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敖如也,绎如也,以成’”“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
实际上,《诗》、礼、乐一直是孔子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孔子认为,大到社会,小到个人《诗》、礼、乐都可以起到教化开明的作用。“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孔子不仅熟知古代的电机并且往《诗》、礼、乐往能给予极为精确毫秒的点评.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曾对这些古代的典籍加以学习和整理.据史料记载,孔子曾编次散乱的《诗》、《书》,修葺废坏的礼、乐,晚年更序《易传》而作《春秋》,孔子对中国文化史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孔子一生好学不厌,在当时乃至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被看作是几乎无所不知的人。也正因为如此,有许多与孔子同时代的人,包括当权者、名士都曾向孔子请教,而且各种问题也涵盖各门各类。孔子是鲁国人,鲁国王公几乎都曾向孔子请教过问题。“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子路》)“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八佾》)“哀公问曰:‘何为民则服?’”(《为政》),在《为政》当中还有许多的鲁国当权者都曾向孔子请教过问题,除了本国人,《论语》中也有着许多其他国家当权者曾向孔子请教的记载。《颜渊》篇里就曾记载有“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卫灵公》礼也曾有“卫灵公问陈于孔子”的记载。而孔子对于这些社会、人生、政治、礼仪、伦理道德灯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的品评、理解与判断,以及当权者对于孔子学识的认知,也正是孔子博学多识的最好证明。
孔子在青年时期就以博学多闻而著称,不仅时人对他推崇备至,众弟子更是对他崇敬有加,其最得意的弟子颜渊曾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这是颜渊对于孔子其师学问的高深的由衷赞叹。从《论语》所见,孔门弟子“问学”于孔子者,有仁、礼、道、知、君子、士、成人、干禄等等,几乎无所不有。孔子皆问有所答,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孔子并非照本宣科千篇一律,而是结合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而作出不同的回答,亦足见孔子学识之渊所知之博。
二、以学为乐
孔子博学多才并非“生而知之”(《述而》)或“”固天纵之将圣(《子罕》),而是刻苦钻研学习所得。孔子的学识渊博语气好学是分不开的。孔子自己曾坦诚的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学,敏以求之者也。”(《述而》)这句话可以概括孔子一生求学的态度,也是孔子学识渊博的根本原因。
《论语》开篇就是孔子论述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尽管孔子一生谨言慎行,对自己的评价也向来谦虚,但惟独对自己“好学”这一点,孔子从不回避,且直言不讳,也深以为豪。孔子曾自信满满的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为何孔子能如此好学?学习对于孔子,是作为人生“不亦说乎”的一件乐事来做的,对于一个“乐知者”来说,兴趣和求知欲是最好的动力。
对于孔子来说,学习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乐事,可孔子的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孔子少年生活凄苦,夫子曾自述“吾少也贱”(《子罕》),按当时的家境和礼制,孔子虽“十有五而志于学”(《为政》),但孔子也是很难接触到当时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接受的正规系统的教育的。那么孔子的渊博学识又是从何而来呢?对于这一问题,孔子的弟子子贡有很好解释:“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孔子难以接触到正规系统的教育,但孔子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学习道路,子贡所说,孔子没有固定的老师,同样人人都可以是他的老师。这并非我们牵强附会,而是可以在《论语》中找到依据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从任意的三人当中,就必定有我的老师,向别人的长处学习,通过见识到别人的短处而完善自己,此是谓人尽可师,即便是孔子名扬以后,这一学习方式依旧没有改变,一路走来,孔子渊博的学识也就不难理解了。
学习对于孔子来说,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孔子曾对子路说过一段话:“好仁而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仁”、“知”、“信”、“直”、“勇”、“钢”,此皆为孔子所认为作为君子的必备品德,但这六种品德均需以“好学”为前提,假若不“好学”,这些君子之德便失去了根本,反而会衍生出各自的弊端。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孔子是将学习摆在了他一生中何等重要的地位。
三、诚实自信
如果说好学成就了孔子的渊博学识,那么诚实则构成了孔子作为一个学者的整个人生实践的基础。尽管作为一名学者,孔子在十分年轻时就已经声名远播,孔子也一直对于自己的好学精神引以为豪。可作为一个真是存在的人,孔子也有自己的希望、理想以及烦恼、忧患,而且他的烦恼和忧患正寓于他的希望和理想之中。孔子学习的目的是修身,是希望成为一名君子,可孔子却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宪问》)”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谓之有得。”(《述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在理想与忧患之间,孔子毫不讳言“不能”,这正是夫子的可爱之处,这绝非造作,也不仅是自谦,这更是一种内心的理性自觉与为人的诚实。诚如夫子对子路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问政》)从《论语》里可以看出孔子谨言慎行,不言无据。“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孔子为什么不说这些东西呢?因为他们本是一些虚无缥缈的对象,孔子自知无法把握,也就是“不知”,所以不说。这也正是孔子的真性情,他从不做抽象空洞的说教,不故作高深。这也是孔子被广泛地视为只是一位常识的道德说教家的缘故。殊不知,这才正是作为一名学者最为难能可贵的平时。“吾有知乎?无知也。”(《子罕》)这是孔子的大实话。
可孔子作为一位诚实的学者,又自有学者的自信与痴情。孔子视自己为古文化的承载着和传述者,并由此而自认具有某种天赋的神圣权利和超凡魅力。诚如我们上面看到的,孔子固然诚实,可这诚实绝非矫揉造作,也非有意自谦,而是孔子发自内心的认为自己有不足之处,可这绝不代表孔子是一个妄自菲薄的人。相反的,孔子既然能坦然承认自己的不足,更能丝毫不掩饰其自信。《论语》记载:“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孔子相信,一个鄙陋的居所或因为君子的到来而不再寒酸,而这君子并非他人,而是指孔子自己。不近如此,孔子还坚信“德不孤,必有邻”(《里仁》)。一个有德行的人,即使身居山野,也自然会有志同道合之人为邻。这是何等的平和,又是何等的自信。这真正的自信,来自于对自身修行的肯定,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掌控,也真是这份自信,才有了孔子在生命中屡遭迫害时的泰然自若。“子畏于匡,乐:‘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狂人其如予何?’”(《子罕》)又有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把孔子与弟子们演习礼仪的大树砍到了。弟子劝解孔子速速离去,可孔子却怡然的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孔子的自信,是会让敌人望而生畏的。
无论是事出偶尔,还是命中劫难,我们都可以看到孔子面对危难时的泰然自若。如果说“德不孤,必有邻”的自信是来自于孔子对自身修行的克宁,那么这磨难中表现出来的自信,则来自于孔子对于自身角色的期待。孔子自视为古文化的传承者,有着上天赋予的大德行大力量,凡人是奈何不了他的,尽管这自信借助于想象中的庞大外在,可它仍然是基于孔子对于自己学着角色的定位。
诚实和自信完美的结合在一个人身上,而这自信又绝不丝毫含有自以为是的成分,这也成就了孔子非凡的个人魅力。“苟用我者,斯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子路》)这自信中,透露着孔子超凡入圣的大气。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可孔子更是一位伟大的学者,孔子杰出的品性和超凡的智慧,也皆缘出自于此,渊博的学识,乐知的学习态度,发自内心的诚实自信,正是这些平时简单的性格,积淀出了孔子伟大的身影,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仍旧对世界、对世界上的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三篇:孔子论语翻译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By nature, men are nearly alike;by practice, they get to be wide apart.过而不改,是谓过矣。Not to mend the fault one has made is to err indee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What you do not want done to yourself, do not do to others.言必信,行必果。Keep what you say and carry out what you do.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The superior man on grounds of culture meets with his friends, and by their friendship helps his virtue.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The commander of the forces of a large State may be carried off, but the will of even a common man cannot be taken from him.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A youth is to be regarded with respect.How do you know that his future will not be equal to our present?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Is it not delightful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distant quarters?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Is he not a man of complete virtue, who feels no discomposure though men may take no note of him?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While a mans
father is alive, look at the bent of his will;when his father is dead, look at his conduct.If for three years he does not alter from the way of his father, he may be called filial.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I will not be afflicted at mens not knowing me;I will be afflicted that I do not know men.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In the Book of Poetry are three hundred pieces, but the design of them all may be embraced in one sentence--“Having no depraved thoughts.”
关睢乐而不*,哀而不伤。The Kwan Tsu is expressive of enjoyment without being
licentious, and of grief without being hurtfully excessive.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While his parents are alive, the son may not go
abroad to a distance.If he does go abroad, he must have a fixed place to which he goes.德不孤,必有邻。Virtue is not left to stand alone.He who practises it will have neighbors.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At fifteen I set my heart upon learning.At thirty, I planted my feet firm upon the ground.At forty, I no longer suffered from perplexities.At fifty, I knew what were the biddings of Heaven.At sixty, I heard them with docile ear.At seventy, I could follow the dictates of my own heart;for what I desired no longer overstepped the boundaries of right.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
也!Incomparable indeed was Hui!A handful of rice to eat, a gourdful of water to drink, living in a mean street.Others would have found it unendurably depressing, but to Huis cheerfulness it made no difference at all.Incomparable indeed was Hui.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The wise find pleasure in water;the virtuous find pleasure in hills.The wise are active;the virtuous are tranquil.The wise are joyful;the virtuous are long-live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It passes on just like this, not ceasing day or night!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He did not dislike to have his rice finely cleaned, nor to have his minced meat cut quite small.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Look not at what is contrary to propriety;listen not to what is contrary to propriety;speak not what is contrary to propriety;make no movement which is contrary to propriety.人无远虑,必有近忧。If a man take no thought about what is distant, he will find sorrow near at hand.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There are three things which the superior man guards against.In youth, when the physical powers, are not yet settled, he guards against lust.When he is strong and the physical powers are full of vigor, he guards against quarrelsomeness.When he is old, and the animal powers are decayed, he guards against covetousness.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Of all people, girls and servants are the most difficult to behave to.If you are familiar with them, they lose their humility.If you maintain a reserve towards them, they are discontented.
第四篇:孔子《论语》有感
孔子《论语》一则有感!
今天,在下班等候公车的时候,偶然看到深圳大运会的灯箱宣传广告;其中引用了《论语》中一段非常著名的对话,全文如下: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不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当时感到是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中国做为一个文明古国,《论语》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流传世界,更能体现我们是一个礼仪之邦!深圳作为一个新兴的移民城市,作为一个改革开发的前沿阵地,她的发展速度是中国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在今年,马上就要到了举办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时刻,作为承办方,深圳市民用最大的热情和最快的速度建设着公共设施和举办场地,在短暂的时期保障了硬件设施的基础建设;然而在软件方面,作为深圳市民,市民的素质良莠不齐,为了在大运会期间展现深圳市民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友好的和谐氛围,引用孔子《论语》颜渊第十二章中的经典对话再恰当不过了。这段对话中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偏偏我没有!子夏回答说:人的一生中,生
死、富贵这些事情都是天命所归,个人无法决定,也无法左右,那么就要学会承认并且顺应。
保持一颗诚敬的心,减少自己言行的过失,对待他人充分尊重、谦恭有礼,通过提高自身的修养是可以做到的。一个人能做好自己,普天下的人都会敬爱你如同手足兄弟。所以,做一个有良好修养的真君子,又何愁没有兄弟呢? 然而,在我们身边,却有很多人面对缺憾,不能去面对并接受,结果只能增加自己的苦恼和烦恼。所以说,面对自己的不足,尽可能提升自己,去弥补这个遗憾!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之道!由此也想到了孔子的:“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无惧!”
第五篇:孔子论语论文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录孔子思想言行的书籍,是研究孔子的重要资料。影响力极为大,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份孔子论语论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摘 要:本文通过对《论语》的文本分析,探讨了孔子的思想,对其产生的根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将“礼”作为规范社会秩序的不足都做了较为详细地阐明。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道”是客观根本,“礼”是客观的“道”在社会生活中的主观外化。
关键词:《论语》;孔子;仁;道;礼
一、正确看待孔子和《论语》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完成的一部著作,该书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儒学(当然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在塑造、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大概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1]作为儒家的一部经典著作,作为对孔子思想最直接最可靠地研究资料,我们必须反复琢磨,力求在《论语》简短精炼的话语中领悟孔子思想的真谛。孔子一生孜孜以求,在他不断追求、不断靠近万事万物之真理――“仁”的过程中,无形的“仁”也通过他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从这个角度讲,孔子是我们探求真理的一个媒介,而《论语》又是我们探求孔子思想的一个媒介。我认为要以立体的眼光来看待《论语》一书。翻开《论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看到书中对孔子这个真理追求者的塑造。前一部分是可见的,后一部分是隐形的。孔子这一真理追求者的形象是通过对其心得体会的描写而表现出来的,就像隐藏在二维画面里的三维画面。孔子是实在的,是勇敢的。正确的认识了孔子,我们才能正确的看待《论语》,它是孔子在追求真理――“仁”的过程中的所思所得的集成。
二、《论语》中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思想是围绕着对“仁”的追求而建立起来的。他所谓的“仁”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客观上表现为对万物之本――“道”的不懈追求。主观上表现为对社会规范――“礼”的提倡。在主观上又具体分为两个方面:
一、对自我的认识;
二、与他人的关系。孔子一以贯之的是“仁”,而“仁”的核心是“道”,“礼”是无形的“道”在社会生活中的外化。
“道”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孔子通过对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观察,不断的学习、领悟而得以发现自然之“道”的真面目。自然之“道”是无形的,它通过自然界中的点点滴滴表现出来,所以必须善于观察自然界中极细微的东西,从而悟得自然之真理。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2]这些心得体会都是通过对大自然的细心观察而得来的。学“道”是孔子学习的核心,通过对“道”的认识,孔子确立了对自我的认识和与他人的关系。
孔子对自我的认识,首先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3]所以孔子十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成为君子。学习的过程就是修身养性,不断地使自己的行为举止合乎天“道”的过程。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孔子强调修身养性,君子要“温、良、恭、简、让”,要“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这些品质都是天“道”在人身上的体现。
孔子认识到人的不足,贤良的统治者太少了,而普通的老百姓又都是愚人,为此他创立了一套约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度――“礼”。他提倡“礼”是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能和谐相处,幸福生活。“礼”是不得已的补充,是针对少数追求“道”而暂时未得和多数根本就不知道“道”的存在的人而提出的。孔子根据他对“道”的认识,将自然界无形的“道”化为人类社会有形的“礼”。他最终的目的是让所有的人都得“道”,都能够“从心所欲,不逾矩”。人的行为要符合“礼”,具体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是对父母要“孝”,对兄弟要“悌”,对君主要“忠”,对朋友要“信”,对百姓要“德”。如此人们才能安分守己,社会才能秩序井然。
三、“礼”、“法”之辩
孔子提倡的“礼”体现为一种自觉性。他要求人要自觉守“礼”,通过不断的学习,加强自我的修养而“克己复礼”。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人不自觉怎么办?孔子强调要“知耻”,那对于恬不知耻的人,又怎么办?想古往今来,圣人君子是极少数,大多数人本心是不愿意学习而更愿意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对此,孔子的解决办法是教育,他寄希望于那极少数具有自觉性的贤人君子,希望通过他们以身作则,通过他们来教育大多数不自觉的人。“儒家秩序建构的思路是依靠圣人人格感化民众,形成以仁道价值为核心的伦理政治秩序。按照儒家的思路,要实现从天下无道向天下有道的转变,只有圣人成为君主或者君主成为圣人,才能施展其超凡的道德感化力量。”[5]可是自觉守“礼”的人不一定就是统治者,不是统治者那么他的影响力就会大大降低。相反,多数统治者都不自觉守“礼”,统治者不自觉守“礼”,那么老百姓自然不会自觉守“礼”。更有甚者,他们不自觉守“礼”,却强制老百姓要守“礼”。如此这般,“礼”就变了味了,此“礼”已非孔子之“礼”。“至于孔子提倡正人正己,要求在位者先正其身,虽然包含了对在位者要有所约束,有所节制的意思,但在封建社会里,这一点实际上不可能真正实现。”[6]在孔子所生活的年代,他周游列国,转了一圈也没有发现一个理想的君主。再纵观我们几千年的历史,也是治世短而乱世长。单纯地依靠人的自觉性来守“礼”向“善”,进而不断地接近于“道”是不可能的。
我认为,只有通过制定“法”,从外界给所有的人(包括统治者)一个外在的约束力,防止人们作恶。一切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一切人一旦违“法”都必须受到惩罚。这样在保证人们不犯错或少犯错的前提下,再鼓励人们守“礼”向“善”,自觉地追求天“道”。
参考文献:
[1] 论语今读.李泽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3).[2] [3][4]论语译注.杨伯峻.北京:中华书局,2009.(94,70,12).[5] 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成云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2).[6] 孔子研究论文集.中华孔子研究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