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国古代学者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3 12:30: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谈我国古代学者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谈我国古代学者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

第一篇:谈谈我国古代学者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

谈谈我国古代学者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

吴天石 著

一、我国古代学者的勤学苦读...............................1

二、我国古代学者的读书方法...............................3

三、虚心向老师学习.......................................7

四、重视朋友之间的相互学习..............................11

五、‚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14

六、我国古代学者的‚笃行‛精神..........................18

一、我国古代学者的勤学苦读

关于学习的重要性,我国古代学者有很多很好的意见。《学记》上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又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虽然有好吃的鱼肉,不吃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高明。《中庸》上说:‚好学近乎智。‛把智慧看作是学习的结果。荀子在《劝学篇》中谈学习的作用说:一天到晚地空想,不如学习片刻得益大。踮起脚来望,不如登上高处看得远。我们登高招手,胳膊并没有加长,但人家在比较远的地方也看得见;我们顺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人家听起来就清晰得多。乘坐车马的人,不一定是快腿,但是跑完了千里迢迢的路程;乘坐船只的人,不一定会游泳,但是渡过了洪波浩荡的江河。有成就的人并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天资,而是善于通过学习来增强自己的本领[1]。《孔子家语》上记载着孔子说服轻视学习作用的子路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孔子的门徒子路看孔子,孔子问:‚你爱好什么?‛子路说:‚我爱好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你这个。我只是说,以你这样的才能,再加之以学问,还有谁能及得上呢?‛子路说:‚南山的竹子,用不着加工,天生就是直的,砍下来做箭,可以射穿用犀牛皮做的盔甲。由此看来,学习有什么用呢?‛孔子说:‚把这个竹子削出箭尾,插上羽毛,再装上箭头,把箭头磨得尖尖的,这样,射入得不是更深了吗?‛子路恍然大悟,连连下拜说:‚我一定记住你的教导。‛[2]正因为我国古代学者看到了学习对于一个人的认识和能力的重要作用,所以他们提倡勤学苦读。

我们要了解我国古代学者勤学苦读的精神,首先要了解我国古人在学习条件上的很多困难。

首先是书的困难。我国古代最早的书,是用竹简或木牍做的,这些书很笨重,以后有了帛比较方便了,但价钱很贵;纸是到了东汉时才有的。在印刷术发明以前,著书的人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去刻,或者用竹子削尖了蘸(音zhan战)着漆,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上去。而且这些书,都是收在‚金匮石室‛,一般人是不容易看到的,就是后来经过辗转抄写,书多起来了,家境贫寒的人也还是买不起。所以西汉伏胜传经,就全凭口授[3]。西晋左思作了《三都赋》,人家要学习,也全

[4]凭抄写,弄得洛阳纸贵。东汉王充,他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书,就常常到洛阳的市场上去,读人家放在那里出卖的书,凭他的记忆力,把这些书的内容记住,[5]终于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写出有名的著作《论衡》。宋朝的晁(音chao潮)以道想要读《公羊传》和《谷梁传》,到处寻求不着,后来好容易借到了一本,就把它抄了下来[6]。

其次读书需要灯油纸笔,古代有些人因家庭贫穷买不起,于是就产生很多动人的故事。如晋朝的孙康,小时候很爱读书,但家里穷,买不起灯油,于是在冬天的晚上就冒着严寒,借着积雪的反光来读书[7]。‚映雪读书‛、‚囊萤照读‛是我国一直流传的美谈[8]。宋朝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四岁上就死了父亲,母亲教他读书,没钱买纸笔,于是就用芦柴棒在地上写字[8]。‚欧母画荻‛,也是有名的故事[9]。

再次,是古代求师的困难。古代学校很少,而且也只有贵族的子弟才能够上学。后来,虽然有了私人讲学,但也要束脩(孔子接受学生,收一束十条的干肉,叫束脩。后来称学费束脩),交不起的人还是上不了学。那时,为了求师而长途跋涉是常有的事。宋朝陆游的祖父陆佃曾经穿了麻鞋,跑了千里的路程,到南京 向王安石学习经学[10]。

我们读到明代学者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中所自述的苦学经过,不能不受感动。宋濂说:我小的时候就喜欢研究学问,家里穷,弄不到书,只好到有书的人家借,亲自抄写,约定了日子还。大冷天,砚台结了冰,手指冻得弯不过来,还是赶着抄,抄完了送回去,不敢错过约定的日子。因为这样人家才肯借书给我,我也才能读很多书。到成年了,越发想多读书,可是没有好教师,只好赶到百里路外,找有名的老先生请教。……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行李,走过深山巨谷,冬天大风雪,雪深到几尺,脚皮裂开了也不知道。到了客栈,四肢都冻僵了,人家给喝了热水,盖了被子,半天才暖和过来。那时一天吃两顿饭,穿件破棉袍,从不羡慕别人吃得好,穿得好,也从来不觉得自己寒伧。因为求得

[11]知识是最快乐的事情,别的便不理会了。

我国古代学者由于了解了学习的重要性,又了解了学习必须克服许多困难,特别是爱惜宝贵的时光,勤于学习。如晋朝的陶侃就说过:‚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当惜分阴。‛[12]

强调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这在古代也是有的。如三国时吴国的吕蒙就曾这样强调过。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名将,小时候没有机会读书,后来身经百战,升为中郎将。有一次,吴王孙权对他和另一将领蒋钦说:‚你们现在都掌权管事了,要好好学习,求得进步。‛吕蒙说:‚在军队里苦于事情多,怕不能有读书的时间了。‛孙权说:‚我又没有叫你们专搞经学作博士,只是希望你们多翻翻书,知道过去的经验。你说事情多,比得了我吗?我年轻的时候,读了《诗经》、《书经》、《礼记》、《左传》、《国语》,只是没有读过《易经》。到管事以来,又读了三史和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进益。……汉光武在军事紧张的时候,还是没有放开书本。曹孟德也说自己老而好学。你们为什么不好好努力呢!‛吕蒙听了他的话就努力学习,进步很快,以至与鲁肃见面时,鲁肃慨叹地说:‚已经不是当年在吴下的阿蒙了。‛[13]

借口年纪大了,学习困难,这在古代也是有的。汉朝刘向的《说苑》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70岁,要想学习,恐怕已经太晚了。‛师旷说:‚你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晋平公说:‚臣子怎么好戏弄君主?‛师旷说:‚我怎么敢戏弄您啊!我听说,少而好学,就像在初升的太阳下走路;壮而好学,就像在正午的日光下走路;老而好学,就像点起明亮的蜡烛走路。天晚了,有了明亮的蜡烛,比起在黑暗中摸索着走路,哪个强啊?‛晋平公忙说:‚对[14]极了,对极了!‛古代学者中壮而好学和老而好学的不乏其人。相传荀子到[15]50岁才开始游学。汉朝的公孙弘,年轻的时候替人家放猪,一直到40多岁才学《春秋》,后来成了有名的学者[16]。宋朝的苏老泉到27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后来和他的两个儿子一同成了有名的文学家[17]。

认为自己天资不好,学习难以成功,这在古代也是有的。但是有些学者对此有很好的意见,如清朝的彭端淑在《为学》一文中说:‚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自败者也。‛聪明和灵敏,可以仗恃又不可以仗恃;自己仗着自己聪明和灵敏,不去学习,这就是自取失败的人。‚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自立者也。‛昏愚和平庸,可以限制人又不可以限制人;自己不被自己的昏愚和平庸所限制,不知疲倦地努力学习,就是能够自立的人。并且说,孔子的门徒曾参天资本来不好,由于曾参努力,所以‚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天资差而在学问上有了很深的造诣的事例,是很多的。《文史通义》的作者章学诚年轻的时候很愚钝,他并不因此气馁,仍是日夕 披览,孜孜不倦,后来终于成了学识非常渊博的人[18]。

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想半途而废的人,这在古代也是有的。如《韩诗外传》记载:有一次,孔子在家休息,他的门徒子贡就提着衣的下摆去见他,说:‚我跟着您学习有好几年了,近来感到才能枯竭、智力疲惫,看来学问是停滞不前,不可能再有什么进步了。还是让我把学习停止一下吧。‛孔子回答他说:‚学习不可以停止,一个人只有到了老死的时候才可以不学习。‛[19]

对于学习条件上的困难,我国古代的学者总是以最大的毅力来加以克服;所有学习思想上的障碍,我国古代的学者都能借鉴前辈的经验来加以解决。因此,这些人终于成了有名的学者。这些勤学苦读的事例,给我们的启发是很大的。我们今天读书的条件,比古代不知要好多少倍,有党和毛主席的教导,有很好的物质条件,我们如果再学习不好,那怎么说得过去呢?

二、我国古代学者的读书方法

刻苦学习

老实虚心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学无以广材。‛历史上有成就的学者总是不仗恃自己的天资,总是强调刻苦学习的。宋朝的朱熹说:‚大抵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功夫始得。既是迟钝之资,却做聪明底样功夫,如何得?‛[20]所谓‚迟钝功夫‛就是说要刻苦学习。唐朝的白居易,自述他年轻时曾经‚苦学力文‛。‚不遑寝息‛,以致‚口舌成疮,手肘成胝‛[21]。韩愈也说他自己是‚口不绝吟于六艺(六艺也叫六经,指《易》《礼》《乐》《诗》《书》《春秋》)之

[22]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这种孜孜不倦,勤学苦读的学习精神是可贵的。

《经书》上说:‚满招损,谦受益。‛这用在读书上也完全适合。要真正学到一点东西,必须抱着虚心的态度,骄傲自满是学习的最大障碍。宋朝学者程颐说:‚君子有所进步,都是由于学习;没有长进,都是由于故步自封;最大的毛病莫过于自满自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自暴自弃。‛[23]这里说明,既要虚心学习,又要有信心学好。

我国古代的学者,主张学习必须采取老老实实的态度。孔子曾经郑重其事地教导他的学生子路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4]这种不掩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的态度,谦虚谨慎,是求得进步的必要条件。

循序渐进

由博返约

古代学者读书讲究循序渐进。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25]他最反对的是杂乱无章、企图一步登天的读书方法。他说:不按顺序杂乱读书,就像一个饿肚的人走进了酒饭馆,看到了大盆小碗、鱼肉糕饼乱七八糟地放在面前,于是就左手拿一块,右手抓一把,一下子都塞进嘴巴,三嚼两咽急急忙忙吞下去,虽然也撑住了胃肠,填满了肚子,但是并没有尝到菜的滋味,因此根本不知道方才吃的是什么东西[26]。

对于读者来说,与循序渐进有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广博与精深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很好地解决,读书还是要走弯路。有的人只求博,不求精;有的人又只求精,不求博。这都是片面的。这方面,孟子发表过很好的意见:‚博学 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27]孟子所说的‚博‛不等于‚杂‛,‚约‛也不等于‚陋‛。这是不能不区别清楚的。博与精是辩证的统一,博是精的基础,精又能为博创造条件;博离开了精就会转化为另一种要不得的东西—‚陋‛。正确的途径是把博和精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博的基础上求精。

要贯彻循序渐进,博和精相结合的原则,就不能随便拿到什么书就读,而必须对所要读的书加以审慎的选择。清初的学者陆世仪说:‚凡读书须识货,方不错用工夫。‛[28]他认为有些书要‚终身诵读‛,有些书要‚一一寻究,得其要领‛,有些书只要‚观其大意‛就行了。他说:‚如欲一一记诵,便是玩物丧志。‛[29]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每本书都要精读,那结果读的书必然很少,知识狭而不博,最后只落个‚陋‛。相反地,如果每本书都略读,那结果读的书虽不少,但都是浮光掠影,知识浮而不深,最后只落个‚杂‛。正确的方法是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像陆世仪所说的那样。陆世仪还说:‚凡读

[30]书分类,不惟有益,且兼省心目。‛这也是我们应该同意的结论。

专心致志

持之以恒

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31]所谓‚放心‛,就是放失了的心,也就是‚心不在焉‛的心。所谓‚求其放心‛,就是说把‚放心‛收回来,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所学的东西上,也就是说要专心致志。孟子曾经讲过一个故事,说明专心致志对于学习的重要。从前有个弈秋,是当时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的一个人专心致志,专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说也在听,但是一心以为有天鹅就要飞来,想拿起弓箭去射它。这样,他虽然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成绩可就比不上前一个人。孟子讲了这个故事以后问道:‚难道是因为这个人智力比不上吗?‛孟子自己回答说:‚不是的。‛问题是在于这个人在学习上缺乏专心致志的态度[32]。诚如孟子所说,下棋是一种小的技艺,但不一心一意地学,就硬是学不好。至于学习更加繁复、更加重要的东西,假如缺乏专心致志的态度,那结果当然是更不能成功了。

光专心致志还不够,还必须持之以恒。孔子说:为学的道理,譬如挑土垒山,只差一筐土没有垒成山,若是停止下来,那只怪自己不肯前进;譬如平整一块土地,虽然刚刚倒上一筐土,如果继续前进,那便是自己勇于向前[33]。无数事实证明,真正能登上学问的高峰的,并不是虽然已经取得了某些成就半途而废的人,而是能够持之以恒的人。荀子说:如果不积累许多个半步,就不能走完千里;如果不汇聚许多条小溪,就不能成为江海。骏马一跃而停,不满十步;驽马走上十天,却能走得很远。用刀子刻东西,刻了一下就丢开,那么,腐烂的木头也折不断;刻下去不住手,那么,坚硬的金石也能刻出花纹来[34]。世界上的事物就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在学习方面,促使它变化的条件就是持之以恒。古人有‚豁然开朗‛、‚左右逢源‛的说法,就是由于能持之以恒,在学习上由量变到了质变。

独立思考

不耻下问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5]光学习,不思索,就迷惘无知;光思索,不学习,就疑惑不解。这是对于学与思的关系的说明。古人常说:‚俯而读,仰而思。‛埋头读了一点书,就要仰起头来把书中讲的道理仔细思索一番。这样,有如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和肠胃的消化,变成了养料,才能对身体起滋补的作用。南宋学者吕祖谦介绍他读历史书的方法,他说:‚观史如身在其 中,见事之利害,时之祸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当作何处之?‛读史书,好像自己就在那个时代里,看到事情的利害、时代的祸患,必然要合上书本自己思索:假使我遇到这样事情,应当怎么办?‚如此观史,学问亦可以进,知识亦可以高,方为有益。‛[36]这是善于思考的读书方法。

很多内容丰富而深刻的书,需要反复思考,才能充分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粗枝大叶,浅尝辄止。朱熹曾批评那些粗枝大叶、浅尝辄止的人说:‚(为学)如人入城廓,须是逐街坊里巷、屋庐台榭、车马人物一一看过去方是。今公等(诸位)只是外面望见城是如此,便说我都知得了。‛[37]他又说:‚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心去体会,切不可粗心,若曰何必读书,自有个捷径法,便是误人的深坑也。未见道理时,恰如数重物色包裹在里许,无缘可以便见得(没办法看到),须是今日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使粗心大气不得。圣人言语,一重又一重,须入深去

[38]看。若只要皮肤,便有差错,须深沉方有得。‛他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初读时把有体会的地方用红笔抹出,再读时又把有体会的地方用青笔抹出,以后又用黄笔抹出,三四番后,又用黑笔抹出,目的是‚渐渐向里寻到那精英处‛[39]封建社会的学者对于他们心目中的‚圣贤书‛,读起来是那样的细心,我们现在有幸运能够读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应当扪心自问:是否做到了耐心寻味、反复体会?有没有粗枝大叶、浅尝辄止的现象?

独立思考,当然会产生疑问,这正是读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产生疑问,这是读书细心有得的表现,因为粗心大意的人是连疑问也不会产生的。产生了疑问,经过思考,在今天,又经过实践,并且进行调查研究,得到了解决,认识水平也便得到了提高。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40]这些话,是有道理的。读书不能停留在字面上,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一定要敢于和善于提出疑问;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是很难有多大长进的。

独立思考绝不是胡思乱想,而是要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书本上所讲的事情和道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接受,这样才能有所得益。古人当然不可能像我们今天这样用战无不胜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分析批判自己所读的书。但是,凡是在学问上有所造诣的人,对于书本总是在不同程度上贯彻了批判地接受的精神的。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41]有书,本来是一件好事,因为人不可能事事直接体验,需要间接地从书本上接受前人和别人的丰富的经验,借以增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和改造自己的本领;但是书本上讲的东西,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运用,离开时间、地点、条件,机械搬用,这就成为教条主义。特别是古书,往往是有精华,也有很多糟粕,需要我们下些扬弃的功夫。王充是古代能用积极批判精神来读书的一个人。他在《论衡》里写的《问孔》、《刺孟》、《非韩》三篇文章,是分别批判孔子、孟子和韩非子的。王充生长的时代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当时人们对孔、孟奉若神明,‚不敢有丝毫非议;但王充却尖锐地对这些神明提出了批评。他在《问孔》篇里阐明他对孔子提出问难的用意说:现在的读书人,喜欢迷信师长和古人,以为圣贤所说的话绝无错误,只是一味地记诵传习,不知道提出问难。其实,圣贤动笔写文章,虽然考虑得非常周密,也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观实际,何况仓促之间说的话,怎么能绝对正确?[42]他所提出的问题,其中颇有一些精辟的见解。例如,《论语》上有这样一段记载:‚子贡问孔子为政治国的道理。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取信于民。’子贡问:‘假如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那么,这三项中该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假如迫不得已要再去掉一项,那么,这剩下的两项中该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只好去掉粮食了。去掉粮食,人就要饿死。但是自古而来,人总有一死;如果不能取信于民,国家就站立不住。’‛[43]王充读了这一段话就提出异议,他说:‚治理国家如果没有粮食,人民为饥饿所迫,势必抛却礼义,连礼义都抛弃了,还有什么信可言?……‛[44]当封建统治者在物质上残酷地剥削人民,同时又在精神上用虚伪的礼义来欺骗人民的时候,王充提出这样的看法,无疑是符合人民的利益的。

‚学问‛,单从字面上来看,就说明除了‚学‛以外,还要‚问‛。读书产生了疑问,要进一步加以钻研,经过钻研,疑问得到了解决,当然很好;如果解决不了,那就要去问别人,请教别人,直到弄清楚才罢休。孔子的弟子子贡问孔子:卫国的大夫孔文子为什么谥法叫‚文‛?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45]问。‛这就是说,因为孔文子天资聪明,又孜孜不倦地学习,并且不以问不如自己的人为耻辱。由此可见,孔子是很重视问的。相传孔子自己就曾问礼于老子,问官名于郯子。孔子的学生对于‚问‛也是很注意的,《论语》上就记载了樊迟问‚仁‛和‚知‛的事情,表现了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46]朱熹介绍他的读书方法说:稍有疑问,就加以思索,思索不通,就备上一个小册子,每天把问题抄下来,以便找机会去问别人[47]。随时记备忘录,以便随时请教人,这确实是便于提问的好办法。

提要钩玄

温故知新

《论语》开宗明义就是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48]学了又时常温习,哪能不叫人喜悦呢?孔子又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9]这里,孔子强调了时常温习的重要性。人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把已经读过的书,过些时候,再来翻读,一次会有一次的心得。这里,孔子说明了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新知识和已有知识并不是互相对立的,已有的知识掌握得牢固,便能大大有助于新知识的获得;而获得了新知识,反过来又能使已学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论语》里还记载了子夏的一句很好的话:‚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50]这里,也同时提到了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和吸收新知识这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不可缺的。朱熹说:‚读书不可以兼看未读者,却当兼看已读者。‛[51]兼看未读者,这就违反了专心致志和循序渐进的原则,结果必然是杂乱无章,一无所成。至于‚兼看已读者‛却是为了掌握新知识和巩固已经获得的知识所必须下的功夫。古人往往能背诵整部书,这并不是他们有什么特殊记忆力,而是他们能狠抓复习这一环。明末的著名学者顾炎武,十三经都能背诵。他的读书方法是:每年用三个月复习读过的书,其余时间用来读新的书[52]。为了巩固已经获得的知识,为了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在读新书的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复习读过的书,这在今天也是重要的。

韩愈在《进学解》里,说他自己读书的方法是,‚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音qie怯,提)一领。韩愈的‚提要钩玄‛,实在是重要的读书方法。读书时动手,思想必然高度集中,因此,读书目到、口到,总不如手到。人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要记住一段文章,念上好几遍还不及抄录一遍的功效大。而提要领和钩主旨又不等于简单的抄录,它要求掌握全书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并且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这就促使我们不能不对所读的书下刻苦的功夫。如果再进一步,要在笔记上写出自己的感想、心得和疑问,那所下的功夫就更大。这样,作笔记的过程就必然是加强理解、加强印象、加强记忆的过程。而笔记作成以后,又可以用它来驾轻就熟地进行复习。由此可见,做读书笔记对于掌握和巩固知识所起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相传和宋朝苏东坡同时代的一位学者苏子容,对于历史知识记得滚瓜烂熟。苏东坡向他请教读书的经验,他说,我曾经按照年月排列史实,这样编写了一遍;以后又在史实下面注出年月,这样又编写了一遍。编来编去自然就熟了[53]。古人的读书笔记往往能作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的著作流传下来,像宋朝的王应麟的《困学纪闻》、清初顾炎武的《日知录》等,原都是作者的读书笔记,其中却包含有丰富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于是就成为一种重要的书籍了。从这些著作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学者读书时付出的辛勤劳动,也可以体会到他们所以能在学问上有所成就,并不是偶然的。

联系实际

身体力行

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4]这就是说,读书要联系思想实际,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为。关于这一点,清代的学者陆陇其也说得很好:‚读书做人,不是两件事。将所读之书,句句体贴到自己身上来,便是做人的法,如此方叫得能读书;人若不将来身上理会,则读书自读书,做人自做人,只算做不曾读书的人。‛[55]古代学者不懂得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当然不可能对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有全面的完整的认识;但是也有人或多或少地看到了实践对于认识的重要性。《中庸》上论述为学的规律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里,把‚笃行‛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正确的。‚笃行‛如果可以理解为实践,那末,‚笃行‛不仅是读书的目的,而且是检验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否可靠的标准。通过‚笃行‛,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才能变为真知,真正化为自己的血肉。

三、虚心向老师学习

我国古代的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是极为重视老师的作用的。唐朝的韩愈做了篇文章,叫《师说》,一开始就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古代的读书人一定要有老师。老师的作用,就是教做人的道理,教授课业、技能、解决学生迷惑不解的问题。柳宗元也有一篇文章,叫《师友箴》,也说:‚不师如之何?吾何以成!‛我国古代有成就的学者,他们不仅善于自己刻苦学习,而且善于向老师学习。在这里,我们谈谈我国古代学者是怎样向老师学习的。

古代从师非常困难

从名师更加困难 远在原始社会,为了把前一代的生产经验传授给后一代,公社里的长老就承担着教师的责任。那时是没有固定的教学形式的。开始设学校进行教育,大概是在奴隶社会。《孟子》上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校‛、‚序‛、‚庠‛便都是学校的名称。这些都是官办的学校,只有奴隶主的子弟才能进学校读书。至于奴隶,要把子弟送进学校读书,那是难以想象的事。这时从师求学是统治阶级特有的权利。春秋时代,除了官学以外,开始有了私学。孔子就是私人讲学的大师,相传他的学生先后有3000人,其中成就大的有以颜回为首的72人。私学兴起以后,受教育的限制比以前稍稍放宽了一些;但是,私人讲学要收‚束脩‛送不起的人还是上不了学。以孔子的学生为例,就出身成分来说,包括 奴隶主的子弟、新兴地主和商人的子弟以及一些所谓‚贱人‛的小生产者的子弟,但主要的还是属于统治阶级和士阶层的子弟。那时,贫苦人家的子弟为了争取到从师求学的机会,不得不备尝艰辛。至于求得名师,那就更不容易。古书上这类的记载是很多的。例如,《文苑英华》上说汉朝的苏章‚负笈求师,不远千里‛。《后汉书.李固传》上说李固‚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后汉的承宫,8岁就替人家放猪,当时乡里中有一位名叫徐子盛的教师,以《春秋》经教授学生。承宫放猪经过这学塾的旁边,就躲在窗外听讲。他的主人不见回来,便到处寻找,找到以后要狠狠地鞭笞他,经学塾里的学生来讲情,才算作罢。后来,承宫就请求徐子盛收留他,替学生拾柴禾,劳动之余也一起听课。就这样,他‚执苦数年,勤学不倦‛,终于学通了经书[56]。三国时,魏国有个邴原,十一岁就死了父亲。他经过学塾,听到读书的声音,哭了起来。老师问他为什么哭。邴原说:‚能够读书的都是有父兄的人,我羡慕他们有父兄,羡慕他们能学习。‛老师说:‚你也可以来读书啊!‛邴原说:‚家里贫。拿不出钱。‛老师说:‚只要你有志向,我可以不要你的‘束脩’来教你读书。‛于是,邴原便进了学塾。后来成了有名的学者[57]但是在古代,像承宫、邴原遇到这样的好老师的情况是不多的。那时曾经埋没了多少的人才啊!

古代学者从师,是为了老师能‚传道、授业、解惑‛

古代的老师,如韩愈《师说》中所说的,有‚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这是童子之师;有‚传道、授业,解惑者‛,这是学习已有基础的人的老师。我国古代学者‚千里从师‛的人,一般年纪都比较大,就是韩愈‚作师说以贻之‛的李蟠,当时也已17岁,‚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从这里可以看到,我国古代的学者在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以后,为了继续学习,仍然不辞千里跋涉,去投师。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后汉书.郑玄传》上说,郑玄是北海高密人,因为那时山东没有可以请教的老师,于是他就向西到了关中,通过 涿郡卢植的关系,师事扶风马融。马融有门徒四百余人,郑玄在他门下,三年没有见到老师的面,马融是叫程度好的学生教郑玄的。郑玄并不因为老师不直接教他而表示不满,仍然是日夜苦读。有一天,马融和他的学生考论图纬,听说郑玄会算,于是召见郑玄。郑玄就借这个机会提出许多要解决的疑难问题来请教。问答既毕,就辞别马融回山东。马融感叹地对他的学生说:‚郑生今去,吾道东矣!‛[58]这说明郑玄的师事马融,是为了要马融‚传道、授业、解惑‛。

古代的‚传道、授业、解惑‛之师有一些好的传统。

首先,他们都重视因材施教。如孔子认识到高柴的质地愚笨,曾参的天性迟钝,子张少诚实,子路性粗鲁,就掌握了他们的个性差异而施以不同的教育[59]。后来孟子也重视因材施教。他在《尽心篇》中就谈到因人而异的教法。他认为学生有几种,第一种是修养最好的学生,只须稍加引导,好像时雨加于草木,便会滋长发育起来;第二种是长于德行方面的学生,再加熏陶以后,便能成为德行很好的人;第三种是长于才能方面的学生,再经指导以后,便能成为通达多能的人;第四种是一般的学生,可用问答的方式进行解惑、释疑的工作;第五种是因地点和时间的关系不能当面受教的学生,可用‚闻道以善其身‛的方法进行教育[60]。

其次,他们要求自己很严格,重视以身作则。荀子曾在《致士篇》中提出教师应具备的四个条件:第一,要尊严而有威信;第二,要有丰富的经验和崇高的信仰;第三,诵说要循序渐进,不凌不乱,谨守真理原则,不与真理原则相触犯;第四,要能了解精微的道理而加以发挥[61]。再次,他们都热爱学生。孔子就是如此。颜回死的时候,孔子为之痛哭,并且料理颜回的后事[62]。宋朝的朱熹在教学工作中有‚诲人不倦‛的热情,正如他的学生黄榦所说:‚从游之士,迭诵所习,以质其疑。意有未喻,则委曲告之,而未尝倦;问有未切,则反复戒之,而未尝隐。务学笃,则喜见于言;进道难,则忧形于色。讲论经典,商贯古今,率至夜半。虽疾病支离,至诸生问辩,则脱然沉疴之去体。一日不讲学,则惕然常以为忧[63]。

正因为‚传道、授业、解惑‛之师有这些好的传统,所以我国古代有许多很有名的老师,他们常常有几百个、几千个学生,培养出许多历史上有名的学者。

古代学者善于多方面从师学习

获得从师的机会,在古代不容易;有了从师的机会,如何去利用这个机会,也并不简单。韩愈在《师说》中告诉我们唐朝的情况:当时有一些士大夫,听到人家称呼‚老师‛、‚弟子‛,就群聚而笑。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老师和弟子的年纪差不多,这怎么相称?从地位低的人为师吧,他们感到耻辱,从官职高的人为师吧,他们又以为近于谄媚。对于这种错误思想,韩愈给予了有力的驳斥。他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代学者之中,有不少人是能够破除年龄、地位等各种不必要的限制而虚心地从师、尊师的。如后汉的荀淑,是当时一个有名的学者。有一次,他在旅途中碰到了黄宪。黄宪当时只有14岁,既无名望又无地位。但是荀淑从他的谈吐中感到他很有学问,于是毕恭毕敬地向他请教,谈了整整一天还舍不得离开。荀淑恳切地对黄宪说:‚您是我的老师。‛[64]唐初的薛收、房玄龄、李靖、魏征等都是有声望、有地位的人,他们都听过王通的讲学。王通15岁就开始做老师,门下的弟子先后有1000多人。因此,后人对他有‚白首北面,岂以年乎‛的赞语[65]。

韩愈对于师生关系还发表过一个很好的意见。他说:‚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66]韩愈说的这些话,在我们现在看来也还是很有道理的。在这门知识上老师高于学生,在另一门知识上,学生也可能高于老师;今天老师高于学生,明天学生可能高于老师。我国古代有见识的学者并不要求老师十全十美,样样都比自己强;他们认为,凡是闻道在先、攻有专业的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所以他们往往从很多老师学习。《书经》上说:‚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学习修养没有固定的老师,凡是有专长的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韩愈也说:‚圣人无常师。‛郑玄是一位‚该通六艺、兼取百家‛的经学家,是一位‚博极群书‛,‚精历数图纬之言,兼精算术‛的科学家。他年少时曾从第五(姓)元(名)通习《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及《九章算术》,从张恭祖研究《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及《古文尚书》。后来,他又拜马融为师。马融是一位撤废今、古文界限(今文和古文、大致上像是两种不同版本的经书。秦始皇焚书坑儒,经书被销毁了。西汉兴起以后,有些儒者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把一些经书写出来。叫今文。到西汉末年,有人在孔子古宅的墙壁里和其他地方发现了用古代蝌蚪文写的经书,叫古文。以后就有了尊习今文的今文家和尊习古文的古文家,两家互相排斥,争论不休),兼注‚三礼‛(《周礼》、《仪礼》、《礼记》)的学者。在马融的影响下,他对经学的研究,也出入于‚今文‛、‚古文‛,进行了非常广泛的涉猎,完成了《三礼注解》。直到70岁时,他还从刘洪学习《乾

[67]象历法》,并且为它做了注释。善于多方面地向有学问的人学习,从而兼有他 们的知识和经验,这正是那些造诣较深的古代学者所以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尊师和当仁不让于师都是我国古代的优良传统

正因为老师能‚传道、授业、解惑‛,所以老师就受到学生的尊敬。宋朝有个杨时,他是程颐的学生,40岁时到洛阳去见程颐。有一天,杨时和另一位同学去见程颐,程颐偶然在打瞌睡。杨时就和另一位同学侍立在那里。那天大雪,到程颐醒过来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有一尺深了。这就是今天还流

[68]传着的‚程门立雪‛的故事。

宋朝的黄榦,曾经冒着大雪去投朱熹门下做学生。恰巧朱熹不在家,黄榦就住在客店里等候。在两个月之中,每晚都不脱衣睡觉,为的是不知朱熹什么时候回来,他是想朱熹一回来就去拜见他。后来朱熹也认为他‚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并且把女儿嫁给他[69]。

不仅学生尊敬老师,群众也尊敬老师。

《汉书》上记载,包咸在东海界遇到赤眉起义军,为赤眉所拘。包咸日夜诵经自若。赤眉很尊敬他,遣送他回家。后来他就在东海立精舍讲学[70],在古代的典籍上,对尊师作了很多规定。如《礼记》上说:‚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又说:‚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又说:‚请业则起,请益则起。‛请先生讲功课,就起立;向先生提问,就起立。这些规定,有的是封建等级观念的反映,有的近于繁文缛节,但是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尊师的精神。

我国古代一方面强调尊师,另一方面又强调学生要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进行独立的钻研。《学记》中有‚教学相长‛和‚教学半‛的说法。这就是说:教与学是相互发生作用的。学生的学习,虽然必须依靠老师的诱导,但是老师的作用仅仅占了一半,其余的一半还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而老师虽然以教人为主,但是遇到困难时还要补修学业以求精进,所以老师也是教人和学习各占其半。这个见解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学生独立钻研的结果有时会得出与老师不同的结论。老师的行为有时为学生所不赞成。这时怎么办?在封建社会中有不少人是提倡盲从老师的;对老师有所非议,就斥之曰‚叛师‛。这是十足的封建道德。但是,孔子早就说过:‚当仁不让于师。‛[71]意思是,面临着仁,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我国古代正直的学者都是能继承并发扬这个传统的。他们的态度是:如果老师讲的道理符合于真理,便欣然接受;如果老师讲的道理不符合真理,那就不盲从,而勇于坚持真理。至于老师在大节方面不能以身作则,就与之决绝。

学习老师 更要超过老师

荀子在《劝学篇》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两个比喻可以生动地说明,学生不仅要向老师学习,而且要超过老师。

荀子自己就是一个超过老师的人。他是冉雍弟子的学生,而他的成就却大大超过了他的老师,特别是他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更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一份宝贵的财富。

东汉的唯物论者王充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他曾经‚师事扶风班彪‛[72],而他的成就也远非班彪所能比拟。

后魏李谥最初师事小学(文字学)博士孔璠。数年以后,孔璠又反过来就谥请业。为了这件事,同学们说:‚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73]学生 是老师教成的,老师反而不及学生,老师哪有一定呢?谁深通经书谁就是老师。

从上述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出,老师之所以受人尊敬,不在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而在于能够‚传道、授业、解惑‛。如果可以给以新的解释:教学生认识世界是‚传道‛,教学生怎样去改造世界是‚授业‛,在教学过程中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作斗争是‚解惑‛;那么这几句话对今天的教师来说,也是值得体味的。从上述这些材料中,还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在学术上有独特的建树的学者,总是能够做到两条,一条是虚心向老师学习,一条是善于独立钻研,博采众长,而不为老师所限。因为这样,才能超过老师,后来居上。这又是值得学习的人作参考的。

四、重视朋友之间的相互学习

我国古代学者不仅强调虚心向老师学习,而且重视朋友之间的相互学习。他们在学问上相互切磋,在品德上相互砥砺,在事业上相互支持,他们的成就往往与朋友的帮助不能分开。这里,谈一谈我国古代学者交友的情况。

在学问上相互切磋

我国古代学者认为,一个人做学问,在自己钻研的基础上,不仅要依靠老师的教育指点,还需要朋友的帮助。《学记》上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论语》上记载孔子的话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里,第一句话说的是自学,第二句话说的是互学。孔子把朋友之间的相互学习看作是一种快乐,这是很有意思的。关于朋友之间的相互学习,我国古代学者喜欢引用《诗经.卫风》上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作譬喻。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譬如治骨角的,切开了再锉光;又譬如治玉石的,雕琢了再磨细。朋友间的相互学习,正有这样一种精益求精的作用。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学者自学有了基础,经过朋友的帮助,因而得到更大的成就的例子是很多的。

在科学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如后汉的张衡,他制作了浑天仪,发明了候风地动仪,完成了天文学著作《灵宪》,对世界科学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这些成就与他的朋友帮助是分不开的。张衡在青年时代有很多知己朋友,如扶风的马融、平陵的窦章、安定的王符、涿郡的崔瑷等。他们都是当时有才能的青年。特别是崔瑷,很早就学习过天文、数学、历术,张衡经常同他在一起研究问题,交换心得;张衡的进一步研究天文、物理等科学,是受了崔瑷不少的影响的[74]。又如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曾经写了《天下郡国利病书》,在水利方面有一定的科学价值,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朋友的帮助。顾炎武在江南结交的朋友耿桔,就是一个对于水利很有研究的人。耿桔在常熟做知县时,曾先后开浚了福山塘和奚浦,他还写过一部《水利全书》,对于如何根据田地高低来决定蓄泄,如何根据水系来进行开浚,都有周密详尽的规划。这些都给了顾炎武以启发。[75]

在文学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如唐朝的白居易,他在《与元九书》中系统地提出了进步的诗歌理论,批评了‚嘲风雪,弄花草‛的作品,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的这种理论的形成和他与挚友元稹的相互切磋有很大 关系。元稹在《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一文中,主张‚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批评了当时诗坛上‚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的风气。两人看法的基本一致,是他们‚同笔砚‛、‚无姑息‛、共同讨论诗歌、削夺文字、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结果。至于古代的诗人、作家在创作上相互切磋的事例更多。如元朝的元明善同虞集是好朋友。有一次,吴全节求元明善作文。明善写好文章以后,对全节说:‚虞集看到我的文章必定有所批评,还是请虞集一起来研究一下吧。第二天,吴全节把虞集请来了。虞集看了明善的文章以后说,你能照我的意思删去一百多个字,这篇文章就可以流传了。于是明善就把笔递给虞集,一共删去了120个字,结果文章益发精当[76]。唐代有一个名叫齐己怕和尚,擅长写诗。有一次,他写了一首《早梅》,其中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的句子,拿去给他的朋友郑谷看。郑谷看了说:‚数枝‛不算早,不如改为‚一枝‛。后来人们称郑谷为‚一字之师‛[77]。

古代学者在一块研讨学问,往往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相传后汉时的尹敏和班彪讨论问题常是‚日旰(音gan干,日晚)忘食[78]‛。晋代的孙盛与殷浩切磋得如此热烈,以至‚食冷而复煖者数回‛[79]。我国古代学者赞美这种相互切磋,说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古时有许多诗文写出了朋友之间相互切磋的愉快。如陶渊明在《移居》诗中说:‚邻居时来往,抗言谈往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一诗中抒发了他对李白的深切怀念,满怀深情地说:‚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张籍在《祭退之》一诗中追忆他和韩愈相处时的情形说:‚出则连辔驰,寝则对榻床。披穷古今书,事事相酌量……为文先见草,酿熟偕共觞。‛朋友之间推心置腹,在学习的道路上携手前进,这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克服艰难险阻,攀登上学术的高峰。

在品德上相互砥砺

我国古代学者不仅重视朋友从正面给自己的帮助,而且重视朋友对自己的过失的规劝。

明代的学者苏浚在他的《鸡鸣偶记》中把朋友加以分类,他说:‚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这里,他是把‚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的畏友首先提出的。

三国时吴国的吕岱和徐原是好朋友,徐原很有才能和志气,性格率直,不喜欢绕弯子,讲话直截了当。吕岱有了过失,徐原总是不客气地批评他。有人看不惯徐原这种率直的态度,便在吕岱面前议论。吕岱说:‚这正是我看重徐原的地方啊!‛后来,徐原去世,吕岱哭得很伤心,他说:‚徐原是我的益友,不幸早死,从今而后,我还能从哪儿听到自己的过失呢?‛[80]

晋朝的祖士言是个‚棋迷‛,常用下棋来排解‚有志不得酬‛的愁闷,因此旷废了不少时间。他的朋友王处叔规劝他说:‚夏禹惜寸阴,足见时间之宝贵。现在天下倾覆,许多旧事都因为没有记载下来而泯灭了。你小时候生长在京都,年长游宦四方,国家大事你都历历在目,何不把它记述下来呢?国史可以明确地表达自己对于国事得失的看法,你又何必用下棋来排解愁闷呢?‛祖士言接受了王处叔的意见,以后便致力于‚披阅文史‛[81]。

韩愈的朋友张籍也是一个‚畏友‛。他曾经一再写信给韩愈,批评他在议论时不能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喜欢赌博的缺点。韩愈在复信中说:‚当更思而 悔之耳‛,‚敢不承教‛[82]。

宋朝的寇准同张咏是好朋友。张咏认为‚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有一次在两人分别的时候,寇准特地问张咏:‚你有什么话赠给我呢?‛张咏说:‚《霍光传》不可不读。‛寇准一下子还弄不明白,回来翻开《霍光传》来读,看到上面有‚不学无术‛的话,恍然大悟说:‚这就是张咏对我的规劝啊!‛以后寇准便更加发愤的读书[83]。

从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珍视‚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的‚畏友‛,乃是我国古代学者交友的一个优良传统。这种‚畏友‛对于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是大有裨益的。

在事业上相互支持 ‚幼而学,壮而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一些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在完成事业的过程中,朋友的支持往往能起很大的作用。中国古代学者之中有很多事例能够说明这个问题。

三国时魏国的马钧是优秀的机械工程师。他创造了指南车和新式绫机、龙骨水车等,对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在他试制的过程中,他的好友傅玄给了他很大的支持。那时的统治者对于马钧工作不重视,一再加以阻挠,不给他试验的机会。傅玄便宣传于朝廷的要人之间,反复说明马钧所从事的创造性的工作的意义和正式加以试验的必要。马钧是一个专务实际、不善词令的人。有一次,地图学家裴秀和马钧辩难,裴秀以口才敏捷胜过马钧;马钧不加辩解,裴秀便自以为已得其要理。这时,傅玄便对裴秀说:‚你长于言谈,短于技术;马氏长于技术,短于言谈。以你的所长来攻击马氏所短,则其势不得不屈。此外,以你所不十分理解的,甚或是不能理解的东西来和人家辩论,人家倒真有点莫名其妙了。这样谈下去,势将越说越远;马氏心里虽不以为然,但是口里讲不明白,因此,他就不答辩了。‛经过傅玄的这番说明,便消除了裴秀对马钧的工作的怀疑和误解,争取了更多的人对马钧的工作的同情和支持[84]。

宋人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综述上起战国下迄五代之末前后1362年间历史事件的巨著。要完成这样一部巨著,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于是司马光邀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如刘攽、刘恕、范祖禹等。大家分工合作。刘攽、刘恕、范祖禹分别担任从两汉到五代的编修工作,最后由司马光总其成。司马光的这些朋友都是当时有名的史学家,他们的通力合作,是《资治通鉴》这部巨著得以完成的主要条件之一[85]。

明代的况钟,在他任苏州知府期间,办了一些为人民满意的好事。如惩办贪官污吏,减少官田租,清理冤狱,兴修水利……。他办的这些事同他的朋友的支持是分不开的。那时周忱任江南巡抚,况钟每次有事到南京,虽然天黑了,周忱也立刻接见,谈到深夜[86]。

林则徐严禁鸦片、英勇抵抗英帝国主义侵略的业绩,也是同他的朋友邓廷桢的支持分不开的。林则徐的措施遭到了投降派的反对,而邓廷桢则‚与之一气‛。他曾经协助林则徐严劾勾结洋商、纵容贩卖鸦片的督标副将韩某,‚籍其家(抄没他的家产)。累巨万,官民大服。‛邓廷桢又曾经奏请在虎门海口设置炮台。这些对于林则徐都是莫大的支持[87]。

在封建社会,要完成一件事业,特别是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往往要碰到无数的阻力。在这种情形之下,朋友的支持就是显得更加可贵。因此,古代的学者常引用《诗经》上的‚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来说明需要朋友支持的迫切心 情。

虚心交友

审慎择友

由于朋友能够在学问上相互切磋。在品德上相互砥砺,在事业上相互支持,我国古代有见识的学者常能突破长幼、‚贵贱‛等限制,广泛地结交朋友。

在封建社会,长幼之分是严格的。但是善于取友的人却能置年龄的悬殊于不顾,于是就有所谓‚忘年交‛。如三国时的孔融与祢(音mi迷)衡就是‚忘年交‛。那时孔融已经四十岁,而祢衡方弱冠(二十岁)。孔融感到他‚淑质贞亮,[88]英才卓跞‛,便引为知己。

在封建社会,‚贵贱‛之分是严格的。但是善于取友的人却能置‚贵贱‛的悬殊于不顾。如后汉时蔡邕之交王粲就是这样。蔡邕当时才学显著,贵重朝廷,有名的学者常常在他家里聚会;门前常常是车如流水马如龙,把整个巷子都填满了。他听到王粲在门口,就慌忙倒屣(屣,音xi洗,倒屣,倒穿着鞋)出迎。王粲走进来,原来是一个年纪很轻,衣着寒伧的小伙子,在座的宾客都很惊奇。这时蔡邕郑重地向大家介绍说:‚这位朋友有杰出的才能,我不如他。‛[89]

凡是善于取友的古代学者,没有不是抱着虚心的态度的。有一次,顾炎武到了济南,在街上闲逛,偶然听到有人在谈《仪礼》,引起了他的注意,不自觉地停了下来听。只听得那人侃侃而谈,见解精辟,条理清楚。他大为惊奇,赶紧向旁人打听这人的身世。从旁人的介绍中,顾炎武知道他是当地的一位塾师,名叫张尔岐;他的父亲被清兵杀害,他怀着亡明之恨和丧父之痛,立志不做官,精研学问,有很深的造诣。于是,第二天一早,顾炎武就登门去拜访他,同他讨论《仪礼》,谈得十分投机,真是‚相知恨晚‛。于是,两人便成了亲密的朋友。后来,[90]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到有关《仪礼》的问题时,便采用了张尔岐的意见。

我国古代学者认为,交友不仅要广取,而且要审慎,也就是说,不仅要有取友的虚心态度,而且要有择友的正确标准。墨子把交友比作染丝,他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而已为五色,故染不可不慎也。‛[91]孔子也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这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92]

什么是古代学者心目中的正确择友标准呢?《论语》上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93]‚直‛是正直,‚谅‛是信实,‚多闻‛是见闻广博,同这样的人交友,便有益了。‚便辟‛是谄媚奉承,‚善柔‛是当面恭维,背后毁谤,‚便佞‛是夸夸其谈,华而不实。同这样的人交友,便有害了。‚友直,友谅,友多闻‛,这代表了古代学者理想的择友标准。今天,我们交友首先要有政治标准,要以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为基础。在这个前提之下,‚友直,友谅,友多闻‛的择友标准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

五、“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我国古代的学者为了引导人们刻苦学习,常用两句生动形象的话勉励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两句话是很有意义的。‚读万卷书‛可以获得间接 经验,‚行万里路‛可以获得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对于一个人的认识过程来说都是必须的,不可或缺的;必须于把两者结合起来。古代的学者当然不可能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高度来认识读书和行路的关系。但是他们在自己的治学过程中却深切体会到读书和行路的重要。

读万卷书

我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典籍。人们常用‚浩如烟海‛来形容我国文化典籍的丰富。

早在远古时代,就有所谓‚三坟五典作索九丘‛(都是很古的书,已失传)等著作。到了汉朝,仅根据班固《汉书.艺文志》中的记载,当时的书籍就有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等六类。共计596家,12269卷。以后,书籍日益增多,每个朝代都有大批新书问世,其中主要的书目在历朝史书的《艺文志》或《经籍志》里都有著录。宋人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和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也收集了大量的古籍目录。到了清代中叶,乾隆组织了一批文人学士,整理国家收藏的书籍,广泛收罗各地保存的书籍,花了十年的时间,编了一套《四库全书》,分成经、史、子、集四大类,3470种,79018卷。此外还有存目书6819种,94034卷。这些书远没有包括前人留传下来的典籍的全部;有许多书漏掉了没有收进来,有许多书由于清朝统治者认为‚违碍‛而遭到销毁。但是仅从《四库全书》来看,也可以看出在我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多么灿烂的古代文化。

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典籍,是极宝贵的财富。我国古代学者非常重视广泛地诵读各种书籍。

相传《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曾经‚厥协六异传,整齐百家杂语‛[94],杨雄、[95]刘向曾经校定天下群书。他们都是渊博的学者。把圆周率推算到了第七位有效数字的南齐的科学家祖冲之在自述谈中谈到,他从小就‚专攻数术,搜炼古[96]今‛。这就是说,从远古一直到他生活的时代,很长时期里所保存的有关典籍,他几乎全部涉猎到了。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里说自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韩愈在《答侯继书》里说他‚少好学问,自五经之外,百氏之书未有闻而不求,得而不观者‛。他们阅读的范围也是非常广泛的。博极群书,这是我国古代有成就的学者的一个共同的特点。

古代学者博览群书,还有如下具体特点:

首先,他们强调既要知今,也要知古。例如,汉代的王充就曾经说过:‚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陆沉,在平地上没有水就沉没了,喻不解世事),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盲瞽,看不见东西,喻不明事理)。‛[97]王充自己的学习就是这样的通览古今的;《汉书.艺文志》中开列的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等六个方面的近13000卷典籍,他差不多都钻研和阅览过。他在《论衡》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古代和当代的问题来考当时的‚儒生‛,这些问题是‚儒生‛无法回答的。因此,他认为当时的‚儒生‛是‚所谓盲瞽者也‛。

其次,他们强调要综观百家之言,不为一家之说所限。唐代的历史学家刘知己说:‚盖珍裘以众腋成温,广厦以众材合构。自古探穴藏山之士,怀铅握椠之客,何尝不征求异说,采摭群言,然后能成一家,传诸不朽。‛[98]他又说:‚学者欲博闻旧事,多识其物,若不窥别录,不讨异书,专治周礼孔之章句,直守迁固之纪传,亦何能自致于此乎?[99]这一主张体现在刘知己自己的治学过程中。他研究历史,就不是专主一家之说:凡读一代之史,总是兼读数家,并且钻研杂 记小书中的异说[100]。正因为他注重博采,同时又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所以他才能完成《史通》这部‚总括万殊,包吞千有‛的史学著作。

其次,他们强调要‚知己知彼‛,对自己所排斥的‚异端邪说‛也要明其究竟。如明末清初的学者黄宗羲,《畴人传》上说他是‚博览群书,兼通步算,能古文词,尤工为诗‛。《浙江通志》上说他是‚上下古今,穿穴群言,自天官地志,九流百家之教,无不精研‛。他是反对佛学的,但是他对于佛学并不是简便地谩骂一通。他认为对于不同的学说,不加钻研,仅仅谩骂一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他说:‚昔贤辟佛,不检佛书,但肆谩骂,譬如用兵,不深入其险,不能剿绝鲸鲲也。‛基于这样的见解,他仔细地研读各种佛经,真正做到了‚深明其说‛,所以他批判佛学时‚皆能中其窽(窽,音kran款,空)要‛[101]。

再次,他们强调,在专攻一门学问的同时,对于其他学问也要有较广泛的涉猎。宋代的王安石说:‚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王安石自己钻研经学时就没有把读书的范围仅仅限制在经书上,而是‚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正因为经过了

[102]这样广泛的涉猎,所以他们对于经学才能‚知其大体而无疑‛。

不仅要知今,而且要知古;不仅要知己,而且要知彼;不仅要了解一家之说,而且要博采百家之言;不仅要专攻一门学问,而且要旁及其他学问……这些都是为了达到丰富知识的要求。但是,古代学者读书是讲究顺序的。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追求阅读范围的广泛和阅读数量的众多,而是先熟读若干基本的书籍,打好基础,然后循序渐进,由简而繁,由浅而深,由少而多,逐步做到博极群书。在博极群书之后,又进一步在博的基础上求精。因此,古代学者常谈到由博返约。这样,经过奠基――博览――专精的学习过程,他们便成了精通某种学问的专家,并且在自己钻研的领域里完成了创造性的工作。

行万里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在纵横万数千里的国土上,有波浪兼天涌的长江,有远上白云间的黄河;有‚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103]的泰山,有‚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104]的洞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105]的江南景色,有‚翰海阑干百丈冰‛[106]的塞外风光……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城市到农村,从中原到边远,可以说是处处都如画图。

在我国广袤的国土上,不仅有美不胜收的自然风景,而且有丰饶富足的天然资源,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和丰富多彩的民情风俗。随处都可以丰富人们的知识、开拓人们的视野。

正因为如此,我国古代学者非常重视游历。凡是有成就的古代学者,差不多都有或长或短的游历过程。在游历的过程中,他们得到了丰富的收获。

首先,他们在游历中见到了不少的新鲜‚事‛‚物‛。

司马迁为了能够实地观察那些曾经发生过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的地点,熟悉那些历史事件的地理背景和当地的社会环境,并且调查官方簿书中所不敢记载,但是更接近于真实的民间对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与传说,曾经在20岁时作了一次全国的大游历。他每到一处总要察看历史遗迹,访问当地的父老长者。他在淮阴时曾经采访了韩信早年的遗事。在游历齐鲁时他瞻仰了孔子的庙堂、车服、礼器等遗迹,观察了在孔子的遗风影响下,儒生们按时习礼的情景。游历到澎城,他听取了许多关于汉高祖刘邦和他的同僚们的传说故事。游历到大梁,他 特地去凭吊了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中的著名夷门。……[107]司马迁在《史记》里所以能够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写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这同他游历中的见闻是分不开的。

杜甫在20岁到24岁之间到吴越一带游历,他赴金陵,登瓦官,下姑苏,游剡溪,饱览名胜古迹。江左本是南朝文物的中心,顾恺之的画、瓦官阁的建筑,都使杜甫感到‚神妙独难忘‛[108]。这次游历,他不仅欣赏了江南秀丽的山水,开扩了眼界,而且对他文学修养和艺术鉴识能力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关系。

晚唐诗人皮日休,在青年时代也曾作过远游,由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到长安,‚绕者二万里‛。这次漫游使他广泛地接触了现实生活,观察到了国弊民困的景状,这同他的进步思想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他的著作《皮子文薮》中有不少好作品便是在‚绕者二万里‛的过程中写成的。这些作品反映出他对当时社会已有较深刻的认识。他理解到了‚为富皆不仁‛,‚古之置吏也;将以逐盗;今之置吏也,将以为盗‛。对于当时最高统治者皇帝,他说:‚古之取天下也,以民心;今之取天下也,以民命。‛他认为,如果皇帝不好,‚有不为尧舜者,则民扼其吭,捽其首,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不为甚矣‛[109]。由于《皮子文薮》有这样建筑在广泛而深入地体察社会生活的基础上的锐利的批判力量,鲁

[110]迅给了它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其次,古代学者在游历的过程中还寻访了不少可资学习的人。

后汉的经学家郑玄是山东高密人,却有很长时间在西北、山西、河北、河南一带游历。在游历的过程中,对当时那几个地区有学问的人,他都普遍拜访,虚心请教了。后来他在《戒子书》中说:‚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在今河北一带)、并(在今山西一带)、兖(在今山东一带)、豫(在今河南一带)之城,获觐乎在位通人、处逸大儒,得意者咸从捧手,有所授焉。‛他接触了这些学者,和他后来在经学方面取得成就有很大关系。

明代的徐霞客是著名的游历家。陈函辉在《徐霞客墓志铭》中说到徐霞客的游历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爱收集奇书。他在旅途中发现过去没有见到的书,即使襄中没有钱,也要典当了衣服把它买下来,并且亲自把它背回来。他的藏书盈箱充栋,一半是在游历中得来的。另一个特点是爱结交奇人。他遇到达官贵人的车马总是避得远远的,而遇到人口稠密的都市总要去走一遭,目的是结交奇人。凡是他认为品格高尚,有一技之长的人,必定要登门拜访,一揖登堂,便相倾倒[111]。这样,他便得到了广泛的学习机会。

古代学者在游历中,接触到许多‚奇人‛、‚异事‛、‚著名风物‛,不仅丰富了知识,扩大了眼界,而且对于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起了验证的作用。

例如,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了完成《本草纲目》这部巨著,一方面‚博览群书‛,一方面‚拜访四方‛。李时珍是湖北蕲州人,他除了游遍湖广一带的原野山谷外,还到过江西的庐山,江苏的茅山、牛首山,以及安徽、河南、河北等省盛产药材的地方。在游历的过程中,他对各种药用植物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同时访问了老农、渔夫、樵夫、猎人……。当他拿实际看到的东西同书本一一印证时,便发现以往的医药著作中有不少错误,如葳蕤(葳蕤,音wei rui威瑞)和女萎是两种植物,被并入一条;南星和虎掌是同一种药物,却又被分为两种……诸如此类的错误,李时珍都根据亲身采访、研究的结果,分别作了订正[112]。

再如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漫游南北,经历的地区很广。他在游历河北边塞的时候,遇到关隘、天险等军事要地,必定向当地的老人和守关的老兵调查访 问,并且不辞辛苦地进行实地考察。凡是和书本上的记载有出入的地方,立即到书坊中查书对勘。弄个一清二楚[113]。他坚持这种科学的治学方法,所以他所写的《山东考古录》、《营平二州地名记》、《昌平山水记》等著作是十分精确的。

游历使古代的学者接触了许多的‚人‛、‚事‛、‚物‛,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扩大了他们的眼界,并且验证了他们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因此他们对游历在学习上的作用极为重视。

如宋代的文学家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就曾经全面地论述了游历的好处。他说:‚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这里的所谓‚奇气‛,就是知识丰富、眼界扩大以后心胸开阔的表现。他又说:‚辙生年十有九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昔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汨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阕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欧阳修),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这段话完全是他自己切身体验,对照地说明了游历之前知识、眼界、心胸各方面所受的局限,游历以后这种局限之被突破。这段话对于我们是有启发的。

古代学者强调‚行万里路‛,强调游历,同时重视对周围事物作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研究。他们从自己的经验中体会到,千里之外的事物固然重要,耳目之前的事物也不容忽视。如清代的朱仕琇就曾经以‚士营千里之外,而尝失于耳目之前‛来警戒自己[114]。要获得丰富的实际知识,仅仅有‚面‛的生活广度或者仅仅有‚点‛的生活深度都是不够的,正确的途径是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两句古话中,‚万卷‛和‚万里‛乃是言其多,并非具体的实际数字。‚卷‛是以帛为书时沿用下来的名称。一‚卷‛分量有限;在印刷出版事业高度发展的今天,‚读万卷书‛是并不算多的。就是‚行万里路‛,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也并没有什么困难。然而在印刷不发达,交通不方便的古代,要按这种精神来勉励自己,却不是容易的。古人的认识总有较大的局限性。在今天来说,读书固然要‚博览‛,同时还要能‚善择‛,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至于游历,则其目的应当明确地是‚深入生活‛。毛主席指示我们:‚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又说:‚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来说,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这一指示对我们极为重要。我们为了提高认识能力,既必须认真读书,又必须全心全意地参加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斗争实践。这是我们今天在吸取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时应有的理解。

六、我国古代学者的“笃行”精神

我国古代进步的学者不仅重‚知‛,而且重‚行‛。《中庸》上谈为学之序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说,古代的人在读了古代 先辈的有用的遗教,不仅要彻底地弄清楚,还要切切实实地照着去做。明朝初年的林鸿曾有诗说:‚古人既已死,古道存遗书,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115]这种‚笃行‛的精神,在我国古代长期的封建社会里,是进步学者的一种优良传统。

从学习目的谈起

读了书,能否实践,是与读书的人的学习目的有关的。

一个人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了做什么?这在我国古代也是有不同的看法的。概括说来,大概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把学习看作升官发财、显亲扬名的工具。他们认为读了书,就有了个人的一切,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有女颜如玉‛。战国时代的苏秦就说过:‚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116]直截了当地说明他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升官发财。

《颜氏家训》上记载了在鲜卑统治下的北齐的一位士大夫的话说:‚我有一儿,年已17,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在这位士大夫看来,学习就是为了献媚于公卿,求其宠爱,以博取功名利禄。

这种学习目的是多么卑污!抱着这种目的而学习的人,灵魂是多么丑恶。另一种是把学习看作进德修业、经世致用的途径。他们认为读了书,应当‚学以致用‛,‚躬行实践‛。明朝林希元说:‚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议论次之。‛[117]后汉的张衡,在科学上有杰出的成就。他在《应闲》一文中,说明他的抱负:‚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知之不博。是故艺可学而行可力也。‛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长于经史考证。但是,他认为经史考证只是一种做学问的方法,经世致用才是做学问的目的与归宿。他的学生潘耒(音nei累)赞美他:‚综观百家,上下千载,详考其得失之故,而断之于心,笔之于书,朝章、国典、民风、士俗,原原本本,无不洞悉,其术足以匡时,其言足以救世,是谓通儒之学。‛[118]

这种学习目的是多么高尚!抱着这种学习目的的人,灵魂是多么纯洁。正因为有两种不同的学习目的,也就有两种治学的态度和两种道德面貌。表现在个人的行为上,一种是能够照着书上讲的正确道理切切实实地去做,一种是言行不一。孔子说过这样的话:‚昔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119]这是孔子从自己的观察中所得出的如何看人的一条经验。

学以致用――学业上的标准 由于学习的目的不同,在治学上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学以致用,一种是空言无实。

那种为了个人升官发财的目的而学习的人,他们读书是不打算应用的。因此,遇到事情,就不会办,办不好。

《颜氏家训》里谈到这类读书人空言无实的情形:他们读了许多书,可是断一桩案子,不能得其要领;管一个千户的县,不懂得怎样料理民政;问他造房子的事,不知道横的是楣,竖的是棁(音zhuo琢);问他种田的事,不知道稷要种得早,黍要种得迟[120]。这种人对社会、人民可以说是一无用处。

与此相反,那些希望自己能够经世致用的人,在学习上就注重实用,他们对 于空言无实的学习深恶痛绝。

唐代的历史学家刘知己,主张学得知识要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他说:‚假有学穷千载,书总五车,见良直而不觉其善,逢抵牾而不知其失,葛洪所谓‘藏书之箱箧’、‘五经之主人’,而夫子有云‘虽多亦奚以为?’其斯之谓也。‛[121]

清初的学者颜元认为学习的内容‚宁粗而实,勿妄而虚‛[122]。他主张学习是垦荒、均田、兴水利、打仗等富国强兵的实际知识。他以学医为例来说明一般学习的道理。他说,《黄帝素问》、《金匮玉函》这些医书是帮助人们明了医理的,而医病还要依靠诊脉、制药、针灸、摩砭(砭,音bian边,用石针刺穴)等临床实践。天下有这样一种荒唐的人:他们只是读了千百卷医书,熟读详说,就自以为是国手了,而把诊脉、制药、针灸、摩砭等临床实践看作是不屑学习的雕虫小技。结果,弄得病人相枕,死人相接。他认为,读医书之所以重要,是为了能够用来指导临床实践;如果读尽医书而鄙视临床实践,那不仅不是国手,而且根本不能算作医生[123]。因此,他又说:‚学问以用而见其得失,口笔之得者不足恃。‛[124]

历史上这些进步的学者不仅在自己的治学中贯彻了注重实用的精神,而且发表了有关‚学以致用‛的精辟见解。

躬行实践――道德上的标准 由于学习的目的不同,在德行上也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面貌。一种是言行一致,一种是表里不一。

古代那种为了个人升官发财而学习的人,平时学到的做人道理只不过是嘴上讲讲;他们为了升官发财,可以不择手段,做出种种卑鄙龌龊的行为,与平时所学所讲的一套完全背道而驰。历史上这样的不择手段、孜孜牟利的人,有不少最终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败类。

南宋的秦桧,相传是一个‚词学兼茂‛的人,他也曾经说过‚桧苛国恩,甚愧无报‛的漂亮话。但是后来被金人俘虏而北,就甘心做出卖祖国的掮客。他充当金人的军事参议,代为起草劝楚州军民投降的檄文。金人收买了他,把他放回,他却假称是潜逃出来的。以后他便死心塌地效忠于金国主子,破坏抗战,杀害岳飞等爱国将领,做到了灭绝人性的地步[125]。

明朝的严嵩,相传他‚为诗古文词,颇著清誉‛。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同他读的圣贤书完全相反。正如《明史.严嵩传》上所说:‚嵩窃政二十年,溺信恶子,流毒天下,人咸指目为奸臣。‛他贪得无厌,凡是文武百官的升迁,都根据贿赂的多少来决定。后来籍没他的家产时,发现他和儿子严世蕃历年收得贿赂共有黄金30万两,白银200万两,其他珍宝财物无数,另外还有大量的房屋地产。这些败类,将永远被人们所唾骂。

与此相反,我国古代学者之中,有很多言行一致的人,‚名标青史‛,永远为人所崇敬。

春秋战国时代的墨子是一个埋头苦干的人。他和他的学生都能够为一个‚义‛字‚赴火蹈刃、死不旋踵‛。他们经常着‚短褐之衣‛,吃‚藜蒮之羹‛,劳形苦心,东奔西走。为了实践‚非攻‛的主张,墨子曾经‚行十日十夜‛,到楚国去阻止发动对宋国的战争。墨子说:‚君子以身载行。‛[126]又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127]他自己的所作所为便是这主张的最好说明。

宋朝的文天祥是为国捐躯的人物。他在宋室危亡的关头,奋力抗元,最后终因大势已去,事败被擒。元人千方百计地进行威胁利诱,要他投降,他坚贞不屈,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汉奸张弘范叫他写信劝爱国将领张世杰投降,他严厉地加以拒绝。张弘范强迫他写,他便写了《过零丁洋》一诗,最后两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元人把他囚禁在一间阴暗潮湿、臭气难闻的土牢里,残酷地折磨他。他在土牢里写了一首《正气歌》,引述了历史上许多事例来证实正气的不可屈辱。对元人的迫害表示极度的蔑视。最后,他终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在就义的时候,从容地对吏卒说:‚吾事毕矣!‛他死了以后,人们收殓他的遗体,发现衣带中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差不多)无愧。‛这充分体现了他的言行一致的精神。[128] 明朝的海瑞是为民请命的著名人物。他一生同情穷民,摧折豪强。他曾上书皇帝,指斥皇帝迷信道教,不理政事,放纵贪官污吏。当时讲这样的话是有杀头的危险的,海瑞却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在上书之前,他早就准备好了后事,连棺材都托人买了。海瑞一生中因兴利除弊而遭受过攻击、排挤、辱骂,坐过牢,丢过官,但是他的斗争意志丝毫也没有减退[129]。海瑞曾经写过一篇《严师教戒》,阐述自己对处世做人的看法。他的这些看法不折不扣地体现在他一生的政治活动和日常生活之中。因此,明人梁云龙说:‚公之微而家食燕私,显而莅官立朝,质诸其所著《严师教戒》,一一契券,无毫发假。孔子所谓强哉矫,而孟子所谓大丈夫乎!古今一真男子也。‛[130] 鲁迅曾经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131]

古代进步学者的自我修养

历代能够‚笃行‛的学者,他们除了抱有比较正确的学习目的以外,还有一个锻炼自己的过程。

他们对待自己比较严格。他们常常把理想人物当作自己的楷模。韩愈说:‚闻古之人看舜者,其为仁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为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为周公者。‛[132]

他们读书随时随地注意联系自己思想实际。宋代的学者李侗说:‚读书者乃知其所言莫非吾事,而即吾身以求之,则凡为圣贤所至而吾所未至者,皆可勉而进矣。若只求之文字,以资诵说,其不为玩物丧志几希!‛[133]

他们还往往把一些重要的道理写在早晚见到的地方,以引起自己的注意。有一次,子张问孔子如何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孔子说:言语忠诚老实,行为忠厚严肃,纵然到了他乡异国,也是行得通的。言语欺诈无信,行为刻薄轻浮,就是在本乡本土,也行不通。在站立的时候,就要仿佛看见‚忠诚老实、忠厚严肃‛几个字在自己面前,在车厢里,也要仿佛看见它刻在车前的横木上;时时刻刻记着它,这样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于是,子张便把这些话写在衣带上[134]。衣带在当时叫‚绅‛,于是就有所谓‚书诸绅‛的美谈。

他们时常反省自己。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35]荀子也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36]有些学者还有所谓‚功过格‛,将每天所做的事情,分别好坏,逐日登记,好事则计数,坏事则退除,借以考验功过。相传宋代的范仲淹、苏洵等都有‚功过格‛。

这些学者不仅律己严,而且知过必改,从善如流。孔子说:‚过则勿惮改。‛[137]子贡也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138]

他们能够虚心听取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孟子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139]诸葛亮在《与群下教》里说他深以部下言而不尽为苦。他竭力赞美董和的‚十反来相启‛,认为这才‚有忠于国‛,能使自己‚少其过‛。韩愈在《答冯宿书》中说:‚古人有言曰:‘告我以吾过者,吾之师也。’愿足下不惮烦,荀有所闻,必相告,吾亦有以报之,不敢虚也,不敢忘也。‛

正因为这些学者能够严格地要求自己,把理想人物当作自己的楷模,经常地反省自己,注意改过,乐于倾听别人对自己的批评,言必信,行必果,所以,他们的修养便与日俱进,他们的行动便合乎规范。到后来,他们的‚行‛便不是‚勉强而行‛,而是做到了‚安而行‛。这就是我国古代学者的笃行精神。明朝学者刘宗周写了一部书叫做《人谱》。他从历史上博采许多事例,说明一个学者读书明理,应当做一个怎样的人,什么事应当做,什么事不应当做,为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提出了做人的标准。

古代进步的学者把学习的目的归结于切切实实地做人,做有益于世的人;强调学以致用,强调言行一致,重视自我修养。这些都是可供我们借鉴的。但是,他们是生活在封建社会里,他们之中的一些人虽然为人民做了不少事,但是归根结底是为维护封建统治而服务的;他们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也只是封建社会的‚圣贤‛。我们今天学习的目的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我们学习、师范的理想人物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和领袖。因此,两者是不可相提并论的。让我们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批判地继承古代学者的笃行精神,献身于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实现共产主义而终身奋斗吧!

*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版

第二篇:古代名人学习方法

古人或名人有关学习方法的名言警句

学知不足,业精于勤。作者:(唐)韩愈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作者:(唐)杜甫

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作者:蔡尚思(现代史学家)转引自《青年文摘》年第期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作者:《论语》

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作者:《对联集锦》

学习有时候只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中思想与信念的成分,而没有改变情感与行为倾向,因此时间一过,态度又回复原状

学者贵知其当然与所以然,若偶能然,不得谓为学。作者:孙中山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作者:《神童诗·劝学》

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益足。作者:(汉)徐干

生存法则:上去或者出去(uporout)知识企业中的一切都与学习相关,所以生存的第一要义就是学习和理解。懒于学习的人,实际是在选择落后,实际是在选择离开。作者:选自《共好资讯军规.三十条生存法则》

春庭早色和烟暖;午夜书声带月寒。作者:《对联集锦》

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作者:毛泽东引自《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作者:华罗庚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作者:毛泽东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作者:孔子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 作者:郭沫若

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作者:(三国)诸葛亮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作者:《格言联璧》

唯一能持久的竞争优势是胜过竞争对手的学习能力。作者:盖亚斯(ariedegens)壳牌石油策划经理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作者:孔子

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作者:《对联集锦》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作者:张潮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作者:孔子

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作者:《清诗铎·趁早歌》

非静无以成学。作者:(三国)诸葛亮

谁游乐无度,谁就没有功夫学习。作者:(法国)谚语

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作者:别林斯基

学习有如母亲一般慈爱,它用纯洁和温柔的欢乐来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额外的报酬,也许就是罪过。作者:巴尔扎克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作者:(清)朱用纯

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作者:朱自清

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作者:布瓦罗

青年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作者:朱德

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作者:卢梭 现在,我怕的并不是那艰苦严峻的生活,而是不能再学习和认识我迫切想了解的世界。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作者:罗蒙诺索夫 足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作者:书摘

没有艰苦的学习,就没有最简单的科学发明。作者:(南斯拉夫)谚语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作者:法布尔

书山寻宝;学海泛舟。作者:《对联集锦》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者:陶行知

学习专看文学书,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作者:鲁迅

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作者:罗丹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略翻书数则,便不愧三餐。作者:(明)陈字自

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作者:《清诗铎·读书》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作者:《论语》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作者:《神童诗·劝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自知。作者:(金)元好问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作者:张载(北宋哲学家)引自《经学理窟。义理篇》

必日退。作者:(宋)晁说之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作者:(汉)刘向

家贫志不移,贪读如饥渴。作者:(宋)范仲淹

好书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类活动最丰硕长久的果实。作者:史美尔斯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作者:华罗庚

熟读之法,于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作者:(宋)朱熹

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作者:(宋)王安石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作者:《增广贤文》

人无贤愚,非学曷成? 作者:(清)陆以田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 作者:陶渊明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作者:郭沫若

圣人无常师。作者:韩愈

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矣。作者:(汉)王符

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作者:(宋)陆游

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你须贡献你挚情的爱,学习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作者:苏格拉底

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我们应该力求把我们所有的时间用来做最有益的事。作者:斯宾塞

好问,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学问二字,“问”放在“学”的下面。作者:谢觉哉(现代革命家)引自《不惑集》

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作者:(汉)王符

闲有余日,正可学问。作者:(明)陈继儒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作者:歌德

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转”,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样。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末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一个有观察力的学生,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者文理不通的学生。作者:(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学习永远不晚。作者:高尔基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作者:(宋)郑耕老

努力向学,尉为国用。作者:孙中山

业精于勤,荒于嬉。作者:韩愈

人家不必论富贵,唯有读书声最佳。作者:(明)唐寅

忠诚是爱情的桥梁,欺诈是友谊的敌人。只有真心爱人的人,才能获得得别人的爱。爱,不会在负心者的楼台前留步,却能够在真情人的茅舍中永驻。爱情不中人是春天的花朵,夏夜的明月,也还会有秋天的泥泞、冬天的冰雪。只有用纯洁的品德作桥梁,以崇高的理想为纽带连结起来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爱恋着的双方,应该—— 政治上互相帮助,品行上互相砥砺,工作上互相促进,学习 上互相切磋,生活上互相关心。爱情才能得到巩固,爱情之花方能越开越艳。趁着年轻,应该让生命象鼓满春风的帆,乘风破浪、奋勇前进,而不要老是在个人私利的爱情港湾遮风避雨,虚度光阴。纯贞的爱情之花,是在革命理想中孕育的,是在和睦互励中生长的,是在共同战斗中开放的。这种扎根于志同道合的爱情之花,狂风吹不谢,利剑砍不倒,牢笼关不住,烈焰烧不毁,它经得起任何考验。作者:章传家

爱情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但它只能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加速器,而不是工作学习的绊脚石。作者:张志新

读和写是学生最必要的两种学习方法,也是通向周围世界的两扇窗口。作者:(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我们愈是学习,愈觉得自己的贫乏。作者:雪莱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作者:狄德罗

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作者:(宋)朱熹

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作者:普希金

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知识就是机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该像“过眼云烟”。作者:邓拓(现代新闻工作者学者)转引自年月日《忆邓拓》

学而不已,阖棺乃止。作者:(春秋)孔丘

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作者:孟德斯鸠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作者:(清)彭瑞淑

少年好学,将成大器。作者:书摘

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作者:毛泽东引自《做革命的促进派》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作者:《礼记》

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努力学习。作者:张海迪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作者:陶行之

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作者:布鲁姆

日习则学不忘,自勉则身不坠。作者:(汉)徐干

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作者:(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作者:(清)袁牧

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作者:(清)冯班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所谓天才,实际上是依靠学习。作者:华罗庚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作者:莎士比亚

与其找糊涂导师,倒不如自己走,可以省却寻觅的功夫,横竖他也什么都不知道。作者:鲁迅

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作者:(南北朝)颜之推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读书必专精不二,方见义理。作者:(明)薛煊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作者:莎士比亚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作者:毛泽东

钉子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作者:雷锋

嗜书如嗜酒,细味乃笃好。作者:(宋)范大成织网是为了多捕鱼;磨刀是为了多砍柴;播种是为了多收获;学习是为了多创造。

我所遇见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东西。作者:爱默生

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

作者: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

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书。作者:(宋)陆游

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治太平者未之有也。作者:(唐)吴兢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学则殆。作者:陈独秀

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作者:苏霍姆林

斯基

书籍的使命是帮助人们认识生活,而不是代替思想对生活的认识。作者:科尔查克

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作者:米南德

勤者读书夜达旦;青藤绕屋花连云。作者:《对联集锦》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作者:孔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作者:刘彝

愈学习,愈发现自己的无知。作者:笛卡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作者:孔子

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学习来修剪 作者:培根

知而好学,然后能才。作者:(战国)荀况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者:(宋)刘彝

劳动教养了身体,学习教养了心灵。作者:史密斯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作者:(宋)王安石

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他们就会以既在学校内也在学校外都完全拒绝学习而告终。作者:林格伦

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作者:贝尔纳

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富有趣味的事情啊。作者:普希金

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作者:(宋)欧阳修

我们全都要从前辈和同辈学习到一些东西。就连最大的天才,如果想单凭他所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对付一切,他也决不会有多大成就。作者:歌德

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作者:高尔基

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作者:(清)徐洪钧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作者:余秋雨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作者:爱因斯坦

任何一个人,都要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作者:华罗庚

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 作者:叶圣陶

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作者:布瓦罗

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了翅膀。作者:莎士比亚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作者:鲁巴金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作者:李苦禅

欲读天下之奇书,须明天下之大道。作者:(清)蒲松龄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 作者:莎士比亚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作者:于谦

读书贵有用;树德莫如滋。作者:《对联集锦》

青年人首先要树雄心,立大志,其次就要决心为国家、人民作一个有用的人才;为此就要选择一个奋斗的目标来努力学习和实践。作者:吴玉章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作者:(元)程端礼

学者政出之,政者学之施。作者:(宋)张孝祥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作者:鲁迅

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 作者:夸美绍斯集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作者:(宋)朱熹

学习如果想有成效,就必须专心。学习本身是一件艰苦的事,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会有相应的收获。作者:谷超豪

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地办事。作者:歌德

学习要有三心,一信心,二决心,三恒心 作者:陈景润

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作者:(唐)李欣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作者:(宋)苏轼

一篙不可须臾缓,为学如撑水上船。作者:邓雅声

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作者:冈察洛夫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作者:苏轼

不向前不知道路远,不学习不明白真理。作者:(朝鲜)谚语

不学习的人总以后悔而告终。作者:(土耳其)谚语

少年喜书策,白首意未足。幽窗灯一点,乐处超五欲。作者:(宋)陆游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作者:乌申斯基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作者:(明)郑心材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作者:(清)章学诚

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作者:列宁篇二:历史名人教你的16个读书法 历史名人教你的16个读书法。先贤鸿儒大多手不释卷。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与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异曲同工;北魏将军杨大眼认字不多,却靠听人读书长了知识;欧阳修的“计字日诵”教你积少成多;明代张溥“七录”法是好记性不如烂笔

头的最佳实践„„ 16个靠谱读书法。篇三:古代名人爱学习故事

古代名人爱学习故事

刺股悬梁 战国时的苏秦,夜以继日地读书,实在太累了,就用锥子刺腿来使头脑清醒;汉代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瞌睡,便用一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磕睡就会被扯醒。这就是历史上“刺股悬梁”的故事。

凿壁偷光 晋朝的车胤、孙康、匡衡,家里都很穷,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夏天的晚上,车胤用纱布做成一个小口袋,捉一些萤火虫装进去,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看书;孙康在严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读;匡衡在墙上凿了个小洞,“偷”邻居家的一点灯光读书。成语“囊萤映雪”和“凿壁偷光”所讲的就是这几个故事。

墨池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他每次写完字,都到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洗毛笔,时间长了,一池清水变成了一池墨水。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池塘称为“墨池”。王羲之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

现代名人爱学习故事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数学家张广厚吃书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这,是吃书

名人爱学习故事

朱德,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你们知道

吗?他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帮助妈妈做事,每当放学回家,他总是悄悄地把书包一放,然后就帮助妈妈去挑水或放牛。农忙的时候,朱德便整天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朱德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母亲给了我一个勤劳的习惯。这个勤劳的习惯使我拥有了和困难做斗争的勇气和经验。

毛泽东从6岁开始,就下田帮助大人干活了。8岁上学后,他每天早晨和下午放学,都要放牛,做零碎活。13岁至15岁的时候,他停学在家,整日在田间劳动,晚上还要帮助爸爸记帐,因为当时,他是全家识字最多的人。毛泽东是一个劳动能手。他种田不怕多流汗水,人家锄两遍地,他锄三遍;平时走在田间,见草就拔。因此,他种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他自己又在山坡下开了一块菜地,种上各种各样的蔬菜。他把菜园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简直像一座花园。他还自己喂牛、喂猪。一有空,就用铁蓖子给牛梳毛,使牛身上不长虱子。他把牛圈和猪舍打扫得很整洁,所以,他喂的牛和猪,从来不生病。毛泽东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放牛时,还经常组织大家做各种有趣的游戏。这样孩子们都愿意和毛泽东一起放 牛,牛放得好,玩得也高兴。在劳动中,毛泽东从来都是踏踏实实,不偷懒取巧。一次,父亲让毛泽东和他弟弟到田里去摘豆,弟弟调皮,选豆子长得稀的地方摘。豆稀,摘起来当然容易,面积也显得宽。毛泽东却选了一块豆子长得密的地方摘。他一颗一颗地摘着,用了很长时间,才摘了一小块地。父亲来了,站在地头,随便看了一眼,就称赞弟弟而责备哥哥。毛泽东没有吱声,把篮子拿给父亲看,父亲知道自己批评错了,笑了,不说话了。

国旗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角星用黄色是为了在红地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中国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全体四个阶级对党的向心之意,受党的全面的领导。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召开时亲手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篇四:古今中外名人读书方法

古今中外名人读书方法、学习心得推介

著名学者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他集古人诗句说明之:

一、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明朝夏寅曾说:“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 清朝有人说:“藏书不难,能看为难;有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 以上种种,均说明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多看书,而且要认真学习。然而,读书学习,刻苦的学习精神固然重要,但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同样不可忽视。一个好的学习方法,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去不断总结。掌握好的读书、学习方法,绝对是人生的成功之道。而一些名人的学习方法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下面,为大家介绍古今中外一些名人的读书方法、学习心得,希望会对您有所增益。三国时的大学问家董遇,是以抓紧“三余”苦学而出名的。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曾对谢希深说:“吾平生作文章,多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也。”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经常向弟子们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诸葛亮的读书方法是“观其大略”。这个方法意味者他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开拓性。

作家王汶石的“三遍”读书法:第一遍尽作艺术享受;第二遍大拆卸,像机枪手学习分解和结合机枪一样,仔细考察每一个零件的性能、制作方法和它们的联系;第三遍,再浏览,求得一个完整的印象。

翦伯赞学习经典著作的三条方法:一是同读,二是重点读,三是做笔记。

陈景润在摘取“歌德巴赫猜想”这颗“皇冠上的明珠”后说,学习数学要有三心:信心、决心、恒心。

苏步青教授提出,治学要取得成绩,就要有好的学风,这种学风有三个方面:第一要严肃,第二要谦虚,第三要刻苦钻研。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一种奇特的读书方法。他拿起一本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句一字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样一个题目,如果要让自己来写应该怎样写??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一本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的书,他一两夜就读完了。毛泽东常说,读书的方法要“四多”——多读、多写、多想、多问。

他总是挤出时间看书。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为了读书,毛泽东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他反对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重点书他总是一篇篇仔细研磨,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都细细滤过。对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毛主席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他都反复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

体会。毛主席动笔读书,还纠正原书中的错别字和改正原书中不妥当的标点符号。他还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鲁迅先生终身酷爱读书,其读书方法有三:目的性、灵活性、广泛性。

爱因斯坦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特别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

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起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篇五:中国古代名人励志小故事 中国古代名人励志小故事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 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林则徐对联立志》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叶天士拜师谦学》

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李清照少女填词》

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她个性爽直、自由、不羁一格,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她触景生情,即兴填词的故事。

《杨禄禅陈家沟学艺》

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人,杨禄禅也不例外。不过,杨禄禅的执着精神终于感动了陈长兴,终于学到了拳法,惩治了恶霸,也开创了杨式太极拳。

《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

《朱元璋放牛读书》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但是他聪颖过人,勤学好问,终于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

《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

《屈原洞中苦读》

这个故事讲述了,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王十朋苦学书法》

王十朋从小聪颖过人,文思敏捷,可是书法却不如人意。于是,他痛下决心,一定要练好书法。终于,宝印叔叔的指点下,他终于悟到了书法真谛,成为一名大书法家和文学家。

《王羲之吃墨》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范仲淹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车胤囊萤照读》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囊萤照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从我们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一定会明白。

《司马光警枕励志》

《张三丰创太极》

张三丰,名全一,又名君实,号三丰,又号元元子,因不修边幅,又名张邋遢,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明朝英宗时被封为“通微显化真人”。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当时曾经广泛流传于民间,甚至把他看成了神仙。我们大家都知道太极拳吧?太极拳最大的特点就是柔中带刚!你知道张三丰到底怎么创造的太极拳吗?

《诸葛亮喂鸡》

诸葛亮,字孔明,东汉三国时期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如果你看过《三国演义》,肯定不会忘记诸葛亮。至今,诸葛亮的智慧一直被后人所传颂,许多人甚至把他当作了智慧的化身。可是你知道吗,在诸葛亮的小时候,为了上学,发生过

一些故事,好玩极了!

《玄奘苦学佛法》

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爱国名人故事

1、钱学森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美国千方百计要将他留下不让他回国,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2、吉鸿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却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3、华罗庚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4、茅以升

但是,茅以升没有接受聘请,而是决定回国了。美国有些人劝他:“科学是没有祖国的,是超越国界的。科学家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条件差,你留在美国贡献会更大。”茅以 升回答:“科学虽然没有祖国,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 1919年,茅以升带着一身本领回到国内,开始了为国造桥的事业。现在浙江省钱塘江上那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就是茅以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5、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6、肖邦

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

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临终嘱附姐姐路德维卡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7、文天祥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到土牢里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将军,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

相。”文天祥怒喝道:“死就死,还说什么鬼话!”于是,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慨就义了。文天祥生前,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相关作文:

文天祥复活

话说,公元二零零六年六月六日这天,我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结业证书。哦,差点忘记说一声:“我的身份是新闻记者”。

和公司已经签好了约,领导通知我从明天开始正式上班,也就是六月七日早晨11点整。今天,我早早地起了床,洗涮完毕,匆匆来到了办公室,刚到,就看见大家匆匆忙忙地在打“文字”战。领导一把抓我过去,对我说:“小吴,今天头一天上班,交给你一项重大任务,你可要办好啊!??”“什么?文天祥他老人家在科学组的基因重组下,复活了?!”“让我去采访他?!”我是又惊又喜,于是一路加大油门,直冲北京国际大酒店?? 终于有幸见到了文老先生,不,应该说是抗元大英雄。在记者招待会上,我积极地提问题,而文英雄也是慷慨激昂地回答我。

我:文先生,过了一生的戎马生涯,能讲讲您的感受吗?

文:其实,驱使我奋不顾身作战的根源就在于自小养成的“生无所息”的理念和习惯。

第三篇:学习方法的古代格言

学习方法的古代格言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对于学习的人来说,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想要更高效的学习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习方法的古代格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巴尔扎克

2、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

4、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柏拉图

5、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马克思

6、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7、读书,人才更加像人。——严文井

8、学无止境。

9、书,我的良师益友,它给我知识、力量,它指导我怎样去生活和斗争。——吴运铎

10、谚日:“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使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劳馔,欲暖而惰裁衣也。——颜之推

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12、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高尔基

1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1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15、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16、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17、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18、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19、书给人以优点,人从书中得益。——陈伯吹

20、静以修身,检以养德。

21、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2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23、《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24、开卷有益。——赵光义

25、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葛洪

26、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27、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8、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2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30、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读书,就越是深刻的感到不满足,越是感到自己的知识贫乏。——马克思

31、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32、愚昧从来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左拉

33、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陶宗仪

34、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3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3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37、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3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9、当以读书通世事。——倪元璐

40、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41、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

42、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暗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李大钊

4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4、虽天才隽朗,而实须坟诰以广知。——葛洪

4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46、学然后知不足。

4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48、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4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50、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51、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华罗庚

5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53、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54、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55、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56、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5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5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5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60、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左拉

6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63、挥汗读书不已,人皆怪我何求。我岂更求荣达,日长聊以销忧。读书,为明理也;明理,为做人也。——彭兆荪

64、读书的作用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65、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朱舜水

66、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泰戈尔

6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6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69、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70、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71、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

72、非读书,不明理。要知事,须读史。——李光庭

73、要到书林中徜徉。中外古今的文明成果,我们都应有分析、有鉴别、有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发扬。——刘心武

7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75、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卢梭

7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7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78、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79、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是为治。——苏轼

80、格天功业有本源,谁谓读书记名姓?——归庄

第四篇:谈谈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

谈谈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

7月10日,南宁新东方学校和南宁晚报联合举办了2009年广西高考骄子经验交流会,广西09高考文理科状元和单科状元们悉数到场。状元们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他们的成功是一种必然。状元们的学习方法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与学习的地方。

要发现问题而不是无边抱怨。文科状元黄嫣,南宁新东方M3104班学员,她说到一个典型事例:前不久一位师妹问她政治课应该怎么学,抱怨政治太难。一般而言,身为成功的前辈这时都会煞有介事地告诉师弟师妹学好政治课的十点规律八条捷径,但是状元在处理这事情时显示出了智慧。她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让那同学再仔细想想刚才的抱怨有什么意义。是啊,这个世界上哪儿都有抱怨,但是我们常常只有抱怨而没有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耐心,没有踏实思考问题的习惯和静心,所有的胆怯和浮躁都通过抱怨的方式来宣泄,但是于事无补。如果我们遇到政治课学不好,要做的事情就是静下心来分析到底哪里不好,到底存在什么具体问题!如果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那么别人给你的再好建议也只是建立在空泛的基础上,当然不会有太好的效果。这个案例让我强烈感到:状元的成功是掌握了很好的方法论之后的必然。当方法刺破抱怨,智慧就会从浮躁内部破茧而出!

用超越考试的高度与心态学习。理科状元黎璇,语文成绩141,英语149,数学142,凭这些成绩体现的综合素质上北大清华甚至火星大学都是合格的。英语和语文对于很多理科高手来说是挥之不去的痛,尤其以语文为剧痛。让我们来看看这位状元是怎样学习语文的:平时喜欢看王小波的著作,看《读者》,喜欢米兰昆德拉,会关注时事,了解当今风流人物,知晓如今流行话题,关注经济人物并阅读相关书籍……这些做法已经完全超越了枯燥的应试,她在学习的理念上已经超越了常人。难能可贵的是,她养成了坚持在固定时间阅读的良好习惯。

很多人也会有一开始雄心壮志定计划的“豪迈”,之后便有了偶尔放松的“变通”,之后便有了鲜有阅读的“愧疚”,最后就有了另求他法的“期待”。人性的弱点在这一种“豪迈”与“期待”的周期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一以贯之的坚持并最终成为自然而然的习惯,体现出了杰出与平庸之间的差别。其实人与人之间本差别不大,但是走的路不同,结果就有了天壤之别。

了解自己并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理科状元有很好的自我分析能力,更能全力以赴去弥补要求与能力之间的不足。她告诉我们,她比较擅长的是偏重感性抒情的文章,但是理性辩论类的文章却不够强。为此,她在考前专门练习了这类文章,锻炼了逻辑思维,并注意积累理性辩论类文章所需的好词好句,说理性强说服力足的句子统统实行拿来主义,这些句子或来自大师美文或来自同学佳作。

团队学习让你在分享中更快提高。找几个学习能力相仿的同学,相互考核相互检测,通过比赛的方法提升学习动力,通过相互交流解题思路的方式促进思考。道不同不相为谋,道相同则彼此相辅。如果有一个学习小组,那么你不但收获了友情,你同时还延伸了智慧。当几个同学在一起讨论题目解法,探讨出题思路,在相互争辩中学会了思辨,在良性竞争中完善了人格。有时候,我们过于封闭自我并害怕别人超越自己,自我封闭的人容易心胸狭隘而容不下别人可学习之处,一个国家不开放就不能利用全世界的智慧求发展,一个人不善于分享交流就不能延伸自己的智慧。教会别人成长的是自己,学习别人所长成长的还是自己。团队学习一方面促进了学习,一方面修炼了人格!

主动学习的心态使你事半功倍。刚考上北大的物理李昱萱高手正好是我英语词汇课的一名学员,从我对她的了解来看,她已经不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物理,不再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期待回报老师的厚爱而学习,她是为了物理中存在的美丽而学习!当她在演讲中谈到一个个物理现象的时候,她的眼神闪烁着光芒——那

是一幅极其感人的画面,而在别人看来物理是枯燥的是强压在头上的功课,恨不得教育改革革掉物理之命而后快。没有兴趣没有动力,学习的效果必会减半,而在主动的心态下,一个人可以对枯燥的物理充满兴趣充满热情。当然,天赋会让一个人变得喜欢孤独享受枯燥,但是总体说来还是一条原则:主动学习远胜于被动学习。

这个世界上达到目标的方法有N种,但是有的方法快一些,有的方法慢一些。高考状元们确实给了我们很多如何高效学习的启发

第五篇:谈谈我国古代对见义勇为的立法研究与分析

中国古代关于见义勇为的立法

弘善抑恶、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 曾记载了许许多多有关见义勇为的事迹。这些事迹千百年来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 妇孺皆知, 成为指导人们日常 行为规范的准则。历代统治者从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的立场出发, 顺应民意, 也先后制定了许多有关见义勇为方 面的法令法规,以此来惩恶扬善、弘扬正义,适应社会的发展。但这些法令法规因时代久远和历史的变革,有的 早已佚失,有的散见于不同的文献典籍中,十分零乱,迄今尚未见学术界有专文进行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法 制史研究中的一件憾事。基于此,笔者试图对这一问题略作探讨,不妥之处祈求教正。中国古代有关见义勇为方 面的法律条款很多,概而言之可分为如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对见义勇为者的法律保护

自公元前 21世纪我国第一个奴隶制政权夏朝建立以来,作为国家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制亦随之产生。在此 后近三千年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里, 中国古代的法律逐渐发展和完善, 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礼法合一”的法 律制度和法律思想。

翻开中国古代的法律古籍, 我们发现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对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这与其对法律制度 重要性的认识是分不开的。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有两种职能, 一种职能是为了维护其专治统治的需要, 另一种则 是为了惩恶扬善, 以保障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汉书。刑法志》 中所言的“法者, 治之正, 所以禁暴而卫善人也” 正是后一种职能的体现。从这种思想和认识出发,历代统治者都制定了禁暴卫善的法规,以保障见义勇为、惩治 邪恶势力者的切身利益。

在现存的先秦文献中,最早记载有关见义勇为规定的应首推《易经》。《易经。蒙上九》云:“击蒙,不利 为寇,利御寇。”也就是说,凡攻击愚昧无知之人,是寇贼行为,会受到惩罚;对于抵御或制止这种寇贼行为的

人,应受到支持或保护。很显然, 《易经》中的这条爻辞含有见义勇为的因素。在近年来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 帛书中, 有 《易经。渐。**》 爻辞, 其文为:“鸿

渐于木, 或直其寇, 毂, 无咎。”据从希斌先生研究, “直”, 《索隐》“古例以直为值,值者当也。”在此引申为“遭遇”之义。“毂”,《说文》:“毂,从上击下也。” 这段爻辞的意思是说“与盗寇相遇, 击之无咎”。[注释 ]足见当时的法律有类似后世正当防卫的规定, 当自身或 社会受到侵害时,奋起出击是受法律保护和鼓励的。在先秦时期有关周代的典制文献《周礼》一书中,也有多处 这方面的法律规定。据《周礼。秋官。朝士》记载:“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盗,指盗取人物;贼,泛指杀人。当这两种人危及军人或乡邑百姓以及自家人安全时,将其杀死无罪。很明显,这则史料既有正当 防卫的含义,也有对见义勇为者的法律保护。另据《周礼。地官。调人》载:“凡杀人而义者,不同国,令勿仇, 仇之则死。”更是明令对见义勇为者给予法律保护。凡被路见不平、见义勇为者杀死的犯罪分子不允许其家人寻 求复仇,若要复仇则依法对其处死。由此可见,西周时期对见义勇为的法律规定还是十分完备和具体的,对见义 勇为者的法律保护也体现了公正的原则。

自西汉以后,封建正统的法律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德主刑辅、礼律融合的法律体系日趋形成,关于见义勇为 方面的立法也更加详细具体。然而,由于这一时期的法律典籍流传下来的极少,我们已很难窥其全貌。但从这一 麟半爪的零星记载中我们仍可以找出汉魏南北朝时期对见义勇为者法律规定的痕迹。如汉朝时规定:“无故入人 室宅庐舍,上人车船,牵引人欲犯法者,其时格杀之无罪。”[注释 ]北周时期,又规定:“盗贼群攻乡邑及入人 家者,杀之无罪,若报仇者,告于法自杀之,不坐。”[注释 ]从这些法律规范来看,都有对见义勇为者进行法律 保护的思想。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法律制度成熟的阶段。隋唐时期的许多法律规定都直接来源于南北朝, 对此, 陈寅 恪先生在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一书中早有高论, 此不多赘。在现存的中华法系的代表作 《唐律疏议》 一书中, 对见义勇为的规定更为详细。据《唐律疏议》卷 28记载:“有人殴击他人折齿、折指以上,若盗及强奸,虽非 被伤、被盗、被奸家人及所亲,但是傍人,皆得捕系以送官司。‘捕格法,准上条’,持杖拒捍,其捕者得格杀 之;持杖及空手而走者,亦得杀之。”也就是说,唐律中对于实施犯罪行为的不法之徒不允许其反抗和逃跑,必 须束手就擒。若其反抗和逃跑,傍人对其格杀勿论。可见,唐律中对见义勇者给予了更加宽泛的权利,以利于其

维护自身及他人的安全。

宋代法律制度沿序了唐朝对见义勇为的规定。据《宋刑统》卷 28记载:“有人殴击他人,折齿、指以上, 若盗及强奸,虽非被伤、被盗、被奸家人及所亲,但是旁人,皆得捕系,以送官司。捕格法准上条,持杖拒捍, 其捕者得格之,持杖及空手而走者,亦得杀之。其拒捕不拒捕,并同上条捕格之法。”

宋代以后,许多朝代仍沿袭了以前的规定。如明律规定:“若罪人持杖拒捕,其捕者格杀之。”[注释 ]清律 规定:“贼犯持杖拒捕,为捕者格杀不问,事主邻佑,俱照律勿论。”[注释 ] 需要指出的是, 宋以后一些朝代在制定保护见义勇为者的法律条款时新增加了些内容, 即见义勇为者在同不 法分子搏斗时被罪犯伤害, 国家拿出一定的资金给予抚恤, 以保证伤害者个人及其家属正常的生活需求, 鼓励更 多的人同犯罪行为作斗争。如在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刑部规定:“其犯罪拒捕拿获之人被伤者,另户之 人照军伤,头等伤赏银五十两,二等伤四十两,三等伤三十两,四等伤二十两,五等伤十两。”“如营汛防守官 兵捕贼受伤者,照绿旗阵伤例分别给赏;若被伤身亡者,亦照绿旗阵亡例分别给与身价银两。”[注释 ]其这些规 定, 说明清代的法律制度对见义勇为者的保护已从单纯的人身安全保护扩展到对其生活的保障, 这也反映了中国 古代关于见义勇为的法律规定更加完善和合理。

二、对见危不救者的惩罚措施

中华民族是一个正直、勇敢的民族。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以及一方有难、八方援助的人道主义精神千百年 来已在中华民族心灵深处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然而,也有一些人,从利己主义立场出发,面对邪恶势力及危 害

社会安全的现象不是挺身而出,而是无动于衷或缩手缩脚。长此下去,势必会导致邪气上升,正气下降,不 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针对这种情况,许多朝代都制定了法律条文,对见危不救、见义不为的行为给予严惩。在我们能见到的材料中,对见危不救者的惩罚措施可上溯到秦朝,或许会更早些时候。1975年,在湖北云 梦睡虎地

发掘了十二座战国未至秦代的墓葬, 其中第十一号墓保存了大量的秦代法律竹简。我国学者对其进行分 类整理,出版了《睡虎地秦墓竹简》一书。在这部秦代法律文献中,有一篇为《法律答问》,里面就记载了对见 义不为的法律惩罚措施。其中规定:“贼入甲室,贼伤甲,甲号寇,其四邻、典、老皆出不存,不闻号寇,问当

论不当?审不存,不当论;典,老虽不存,当论。”[注释 ]这句话是说有贼入甲家,将甲杀伤,甲向四邻呼救。若四邻、里典、伍老外出不在家,没有听到叫喊捉贼的声音,如情况属实,四邻可免于处罚;典、伍仍应论罪。若四邻在家而不去救助,很显然要遭到法律的制裁。又据:“有贼杀伤人冲术,皆旁人不援,百步中此(野, 当赀二甲。”[注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 有人在大道上杀伤人, 道旁的人不加援救, 其距离在百步以内, 应罚二甲。汉魏南北朝时期,有关这一阶段的法律文献早已佚失。但在其他的文献中仍有类似的记载。如汉代的《急就篇》 中就有:“变斗杀伤捕伍邻。”意思是说,邻居中有打斗之事而杀伤人命,隔壁的伍邻应前去制止而未去,造成 了严重的后果,对于伍邻之人应予论罪。及至唐代,对见危不救、见义不为之人的处罚更加详细具体。在《唐律 疏议》中有许多这方面的法律条款。如该书卷 28中曾规定:“诸邻里被强盗及杀人,告而不救助者,杖一百;闻而不救助者,减一等。力势不能赴救者,速告随近官司,若不告者,亦以不救助论。”若“追捕罪人而力不能 制,告道路行人,其行人力能之而不助者,杖八十;势不得助者,勿论。势不得助者,谓隔险难及驰驿之类”。此外,在唐律中还有对于诸如发生火灾、水灾等重大险情应及时通知官府或他人救助的法规。如《唐律疏议》卷 21中即有:“见火起, 烧公私廨宇、舍宅、财物者, 并须告见在及邻近之人共救。若不告不救, 减失火罪二等”, 即合徒一年。唐律中的这些法律规范,体现了封建法律制度的日渐成熟。

宋代法律制度中有关见危不救的法律规范与唐律大体相同。如《宋刑统》卷 28“被强盗邻里不救助”条云:“诸邻里被强盗及杀人, 告而不救助者, 减一等。力势不能赴救者, 速告随近官司。若不告者, 亦以不救助论。” 在“将吏追捕罪人”条中载:“诸追捕罪人而力不能制,告道路行人,其行人力能助之,而不助者,杖八十。势 不利助者勿论。”卷 27中有“见火起,应告不告,应救不救”的惩罚措施。

宋以后至清,许多朝代也有类似的规定。如明律中有:“凡知同伴人欲行谋害他人,不即阻当、救护,及被 害之后,不首告者,杖一百。”>[注释 ]《大明律》卷 19.>[注释 ]清代法律规定:“强盗行劫,邻佑知而不协拿 者,杖八十。”[注释 ]这些规定都有对见危不救者予以惩处的思想。

总之,自秦代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大都制定了对见义不为者予以严惩的法规。探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见 危不救、见义不为的行为不但与封建的伦理道德不相合拍,更不利于弘扬正气、惩治邪恶。长此下去,还会造成 邪恶势力抬头,道德出现论丧,民众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种消极后果是非常严重 的。有鉴于此,各朝统治者都制定了相关的法令法规,以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

三、对见义勇为者的奖励措施

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勇于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为了能在社会中树立一种弘扬正义、惩治邪恶的社会风气, 许多 朝代的统治者都颁布了对见义勇为者给予奖励的法令,甚至像秦、宋、元、明、清等朝代还把对见义勇为者的奖 励写进了国家的法典之中。

秦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较早实施对见义勇为者给予物质奖励的政权。在新发现的云梦秦简 《法律答问》 一篇 里,即有“捕亡,亡人操钱,捕得取钱”的规定。[注释 ]也就是说,凡捉获逃亡的盗贼,若其身上携带钱财,钱 物归捕者所有,以奖励捕者,不过这时对见义勇为者的奖励还不是由政府出钱,而是从罪犯身上获取。

隋文帝时期,由于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白日里经常发生抢劫盗窃现象,文帝问群臣禁断之法,未等大 臣回答,隋文帝便想出了办法。他下令:“有能纠告者,没贼家业产,以赏纠人。”[注释 ]这种办法果然奏效, 一月之间,“内外宁息。”但是,隋文帝的这项措施给人感觉似乎缺乏见义勇为的含义。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代政府正式颁发了对见义勇为、捕获犯罪分子者给予奖励的法令。其内 容是:“诸纠捉盗贼者,所征倍赃,皆赏纠捉之人。家贫无财可征及依法不合征倍赃者,并计得正赃,准五分与 二分,赏纠捉人。若正赃费尽者,官

出一分,以赏捉人。即官人非因检校而别纠捉,并共盗及知情主人首告者, 亦依赏例”。[注释 ]开元时期的这项法令开创了国家对见为勇为者给予物质奖励的先河。

宋代沿袭了唐玄宗开元时期的规定。《宋刑统》卷 28记载了宋朝时期的《捕亡令》,因与唐代相同,此不 重述。宋真宗景 二年(1035年,为了从快从重打击抢劫盗窃犯罪分子,北宋政府特颁布了奖赏令。“能告 群盗劫杀人者第赏之,及十人者予钱十万。”[注释 ]号召人们起来勇于揭发盗窃杀人的罪犯。

此外,在这一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金政权中,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更定品官及诸人亲获强盗 官赏制。”[注释 ]说明金代亦曾实行过对见义勇为、捕获强盗给予奖励的办法。

元朝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在元代的法律典籍《元典章》、《通制条格》等文献中, 曾有多处记载了官民捕获盗贼, 政府给予奖励的条款和事例。早在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 就颁布过奖赏令:“诸

况,中书刑部在皇庆元年(1312 年)十月下达命令:“捕获强窃盗贼,赃伏已明,许令有司随即赃罚钱内 支赏,庶使人肯用心。”[注释] 明朝时期,除了对勇于捕获盗贼者给予物质奖励外,还试行了赏官制。在洪武元年(1368 年)颁布的 《大明令》中规定:“凡常人捕获强盗一名、窃贼二名,各赏银二十两,强盗五名以上,窃盗十名以上,各 与一官。名数不及,折算赏银。应捕之人不在此限。”[注释]可见,明代对捕获盗贼者的奖赏仅限于常人,也就是说奖励那些勇于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人,鼓励更多的人见义勇为。清代沿袭了前朝的奖赏规定。《大 据 清律例。刑律贼盗中》记载:“如邻佑、或常人,或事主家人拿获强盗一名者,官给赏银二十两,多者照数 给赏”。对于那些在与歹徒搏斗中受伤的见义勇为者,清政府还另行奖励,“将无主马匹等物变价给赏。其 在外者,以各州、县审结无主赃物变给。”[注释]综上所述,自西周以来,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对见义勇为 的行为皆有过明确的立法。只不过由于历史的变迁,许多法律规定早已淹没于史海之中。但透过这些零散的 记载,我们仍可看出其发展变化的轨迹,即从最初对见义勇为者的法律保护发展到后来对见义不为者的严惩、以及对见义勇为者的物质

奖励等,这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严密性和 适用性。中国古代关于见义勇为的立法,既保障了见义勇为者的正当权益,使他们在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时不至于 缩手缩脚,又有助于弘扬正义,抑制邪恶势力,维护社会的政常秩序。因此,我们说中国古代关于见义勇为 的立法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即使在今天对我们仍具有借鉴意义。6

下载谈谈我国古代学者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谈我国古代学者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谈我国古代对见义勇为的立法研究与分析

    中国古代关于见义勇为的立法 弘善抑恶、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曾记载了许许多多有关见义勇为的事迹。这些......

    从文献载体谈谈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感受

    从文献载体谈谈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感受 11文秘2 叶萌 20111004236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古典文献的内涵则分为“文”和“献”两个方面。而文献的载体,从个人的字......

    学习“两会”精神,谈谈自身感受

    随着“两会”的胜利闭幕,全国上下都在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在学习贯彻过程中,结合本职工作,谈谈自身感受。 根据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第二次全体会议关于“深化国有资产管......

    我国古代婚嫁六礼

    我国古代婚嫁六礼 婚嫁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纳.采 俗称议婚或说媒,请媒人到女方说媒,了解女方的心意,看看这门亲事有没有成功的......

    我国古代文人别号

    我国古代文人别号 五柳先生——晋·陶渊明 香山居士——唐·白居易 东坡居士——宋·苏轼 幽栖居士——宋·朱淑贞 山谷道人——宋·黄庭坚 白石道人——宋·姜夔 后山居士......

    教育学 我国古代名人

    孔子 1、个人简介: 孔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于公元前479年。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者。。 2、著作: 孔......

    从文献载体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感受

    从文献载体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感受 11文秘1于鹏飞20111003142文献载体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之所以能够拥有上下五千年的辉煌文化历史文化,文献载......

    谈谈语文学习方法的重要意义(合集5篇)

    谈谈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重要意义 内容提要: 1、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具有基础性和人文性,就强调了语文学科具有特殊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而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