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教学公开课教案
作文教学公开课教案
我思故我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此花此叶长相映,卷舒开合任天真!
“借物喻人,借景抒情”是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借物喻人、借景抒情。即把物当做人来写,把情感寄托在物的上面,我有情山石草木也有情,万水千山总是情!这样写作,比直接写人、直抒胸臆更委婉、含蓄,更具有文学色彩,给人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那么,如何才能驾轻就熟,灵活自如地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写作?我觉得,观察,思考,移情,联想与想象这几个环节至关重要!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比较系统的、主动的、有意识的知觉活动。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观察是得到一切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观察与写作关系密切,对写作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人们提取客观事物的第一扇窗口。可以获取和积累第一手材料。是我们获得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鲁迅先生曾说过“此后如要写作,第一须观察。”
观察的内容:事物的形状、色彩、味道、质地、性质、用途……当然,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观察,观察的方位、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也完全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很形象地诠释了这一问题。
示例:让学生就近取材,观察身边的事物:讲台、黑板、粉笔、电棒、桌椅、尺子、圆规……并要求学生记录下观察的结果。
观察是写作的基石,思考是写作的枢纽。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写作的素材;没有思考就没有深刻隽永的文章。马克思的座右铭:“思考一切!”爱因斯坦:“学习知识,要思考,思考,再思考。”毛泽东:“多想出智慧。”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示例:下面就请同学们拿我们刚才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思考吧:
黑板:你是黑的,学生的前途却因你而光明!
粉笔:用生命作代价,为人类播下文明的种子;损耗的是自己,写下的是美丽。
直尺:因为自己一生正直,才可以丈量他人的长短。
圆规:终身画着圆,却不因此而变得圆滑。
由此可见,观察是思考的前提,思考是对观察物认识的进一步加深,是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思考让事物具有了人的灵性,人的情感与人的品质……再比如,观察月亮和星星,我们可以想,月亮是弯弯的银豆荚,星星是里面蹦出的金豆豆;看到水龙头滴水,我们可以想,你不停地掉眼泪,是谁欺负你了?等等。
如此简单而平凡的事物,由于融入了我们的思考与智慧,就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了,当然,这除了我们仔细地观察分析,认真地思考外,还倾注了我们的情感,即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充满感情。正如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万物皆著我之色彩,我高兴则花欢草笑;我悲伤则日愁月残……这里就牵涉到了“移情”的思维活动。那么,思考与移情又有怎样的关系?移情之于写作有何作用?
与观察同时伴随着思考一样,思考的同时也已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情”与“思”也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移情则更是把观察与思考的结果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感人化的重要环节。
记得小学课本上有这样一晨光》
“ 晨光叫醒了风/风叫醒了树/树叫醒了鸟/ 鸟叫醒了云/ 云变成了雨滴/滴落在大海上/海水变蓝了/洗亮了升起的太阳”
正是因为人有情,然后移情于物,才使得事物都充满了动人的感情,作文指导《借物喻人、借景抒情作文教学公开课教案》。这首诗中的晨光、风、树、鸟、云、海水......都是那样的多情,因此才有了被洗亮的太阳。而太阳则更有情,它总是无私的向大地万物奉献着七色的光芒,让万事万物在阳光的普照下茁壮成长!
可见,世间万物只要融入了人的感情,就能生动起来,形象起来,灵动起来。把这些事、物、景写进我们的作文,文章就会生动形象,情感丰满,感人肺腑。其实,我们不少同学的作文已经体现了这样的美丽与特色。比如学完第一单元“吟哦讽诵而后得之”的读后感及单元后面的“综合学习与探究”要求的写家乡,写四季,写旅游胜地……同学们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移情于物,借景抒情,把家乡、把四季写得如梦似幻,令人神往……让老师也倍受启发和感染,即兴写了小诗一首《小溪》,与同学们共勉!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是智力活动的翅膀,又是智力活动富有创造力的条件。
爱因斯坦:“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想象可以把我们带到许许多多神奇的领域:可上天,可下地,可入海;可谈古,可论今,可说未来;可纵横捭阖,自由驰骋!可到月宫里去会嫦娥,访吴刚;可到美人鱼的故乡去做客;可穿越时空隧道,找历史人物去谈心;可与外星球人做朋友……
生活中没有想象,就算再富有,也只能是一片繁华的沙漠;写作中没有想象,即便再用功,也难以奏出华美的乐章!没有想象就没有创作!古今中外的诗词歌赋,古代的志怪志人小说,现代的许多科幻作品,都无不借助想象的翅膀来完成:春秋战国时期浪漫主义大诗人屈原的长篇抒情诗《离骚》,词采绚丽,想象丰富;继屈原之后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推向极致的著名大诗人李白更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等的神奇瑰丽的佳句;宋词里的想象则写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家破人亡的愁苦:“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花香,日暖/故乡正是春天/你睡着了吗/我在你梦中靠岸”这是台湾诗人沙鸥的诗歌《新月》,无限的美好与回味,尽在美妙的想象之中……老师也通过联想与想象即兴作了两首小诗,同学们愿不愿意听听?
《浪花》:“浪花你/洁白 晶莹/恰似一朵朵/冰山雪莲/ 你可知道/这美丽 正是/阻挡你前进的礁石/创造的奇观?”
《礁石》:“礁石你/千万次的被/狂风恶浪无情击打/那千疮百孔的躯体/像历尽刀劈斧砍/ 你自岿然不动/依然屹立于/风口浪尖/淡看风平浪静/笑对狂涛巨澜”
当然,这不仅仅是想象的结果,也是观察、思考、移情的结果。观察、思考、移情、想象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如果说观察是知其表,那么思考就是知其里,是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移情则更使事物有了人的感情,人的灵性。再加上想象的翅膀,就使事物更加的栩栩如生,生动传神!
小结:希望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尽情感受,放飞想象,五官开放地去发现,去捕捉,去创造,去表现,这样,我们一定会有咏不尽的松梅竹,歌不完的星月云,感不尽的春秋四时,赋不完的社会人生!果如是,陆游所谓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境界将离我们不再遥远!
任选一种自己熟悉并喜爱的事物,借助观察、思考、移情与想象,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附记: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本次作文练习,老师也可以抛砖引玉,给学生印发自己的下水文一至两篇,以供学生参考!准备印发《霜叶红于二月花》及《浮想联翩》两篇不太成熟的文字,愿能给学生一些借鉴与启发!
另:公开课定在下周,这只是初步的思路,还很不成熟,真诚地希望朋友们能不吝赐教,给不言提出一些经济、实用而又有创建性的建议!
第二篇:作文公开课教案
关注生活,善于思考
——话题导引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广东汕头华侨中学林瑞堉
教学设想:
《 2013年广东高考年报》分析指出:“作文题是采取用文字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命题形式„„这种就具体生活现象而引发关注,引出自己述说的作文形式,是应该提倡的。题目属于故事型的题目,但是同样地具备的题目的特点”。2014年汕头一模作文也采用了这种命题形式,然而很多学生因为对这类作文题型接触较少,加上没掌握好审题的方法,因此所写作文出现很多偏题甚至离题的现象;另外部分学生的作文虽然及格,但立意并不高。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本节课主要选取这类命题形式的作文题,重点训练学生对此类命题形式的作文题的审题立意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话题导引型这类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2、训练学生确定作文立意的能力。
教学难点:
话题导引型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教学重点:
话题导引型新材料作文立意的确定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3广东高考作文平均分:38.43,2014汕头一模作文平均分:约33.产生差距的原因主要是同学们对这类作文题型的审题不当。2013年的高考年报分析也指出:“作文题是采取用文字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命题形式„„这种就具体生活现象而引发关注,引出自己述说的作文形式,是应该提倡的。题目属于故事型的题目,但是同样地具备话题导引型的题目的特点”,本节课的任务就是要掌握这类命题形式的作文题的审题立意的方法。
二、作文材料如何解读?
(一)“三读”
第一遍:整体阅读,确定作文材料的中心话题(写作范围)
第二遍:找角度
第三遍:根据不同角度,确定立意,并筛选出适合自己的作文立意
(二)例题示范——2014广州一模作文题
某报社记者发现中学生校服上的涂画现象较为突出,下面是他的采访记录。
学校门口。记者:同学,你校服上画了机器猫,为什么又用涂改液涂掉?
学生:班主任让我全部洗掉,洗不掉就得用白色涂改液盖住。
商场。
记者:同学,你校服上有歌星张颖靓的签名,是真迹吗?
学生:百分百真迹。
文具店。
记者:哇,你怎么直接在校服上试笔?洗不干净的!
学生:校服很便宜呀。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②自选文体,自拟标题。③不得套
作,不得抄袭。
分析:
第一遍:材料的中心话题——“中学生校服涂画”现象
方法1——找提示语(如:就„„提出建议、就„„展开讨论、对此(就此)展开讨论)
方法2——找材料中的相同点
第二遍、第三遍:找角度,定立意。
1、从不同对象入手:
学生:画机器猫、明星签名、试笔——支持——校服可以涂画
老师:洗掉、洗不掉涂——反对——校服不应涂画/尊重校服
2、从分析原因入手:即中学生为什么要在校服上涂画?
原因1——彰显个性——彰显个性,理性追求
原因2——校服便宜——爱惜校服
——价值取向的问题——校服,学校的一张名片
原因3——好看——审美问题——整齐划一的校服最美
3、从怎么看待(解决)问题入手:即怎么看待(解决)学生校服涂画的行为。
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
尊重并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
小结:
方法:
从不同对象入手:或提炼观点,或分析内容
从分析原因入手
从怎么看待(或解决)问题入手
注意事项——(1)立意的确定要注意命题者的思想倾向。
(2)立意的表述尽量用一个言简意赅的,能鲜明表达出作者观点的句子。
(3)学会在众多立意中筛选出合适的,适合自己发挥的立意进行作文。
(三)学以致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60分)
近年来,一些中小型实体书店纷纷倒闭。据统计,伦敦、纽约、东京每平方公里拥有的实体书店数分别为1.08、9.30、2.16个,北京每平方公里拥有的实体书店数仅为0.11个。
就此,某网站聊天室展开讨论:
甲:都是网络书店惹的祸!低价折扣对实体书店冲击太大。
乙:不能责怪网络书店,存在即合理。再说了,现在都进入数字阅读时代了,还有多少人看纸质书啊。丙:对好东西,政府得大力扶持。
丁:关键还是书店自己。我家对面的那个中国第一家本土绘本书店就很火啊,每天大人小孩人来人往的。
„„
乙:时代在发展,很多东西都在经受挑战,何止书店业啊!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定角度,自行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分析:
第一遍读:找中心话题
中心话题——实体书店倒闭、越来越少
第二遍:找角度
1、从分析原因入手;
原因1——网络书店的冲击——守住实体书店/实体书店不可替代
原因
2、国民阅读方式改变,阅读量减少——全民读书,支持实体书店/守住实体书店,营造文化氛围 原因3——政府无扶植
3、从如何看待(解决)问题入手。
如何看待——实体书店不可替代/实体书店,突显城市的人文气息/实体书店,我们的精神家园/实体书店,心灵的一片绿洲
如何解决——丁——靠自己,办出实体书店的特色
——乙——迎接挑战、面对挑战——完善自己,迎接挑战/
实体书店应以创新迎接挑战/
实体书店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实体书店面对挑战,要内外兼修
第三遍:确定立意
立意参考:
1、守住实体书店
2、守住实体书店,营造读书氛围
3、实体书店,突显城市的人文气息
4、全民读书,支持实体书店
5、完善自己,迎接挑战
6、办出特色,经营好实体书店
7、实体书店应以创新迎接挑战
8、实体书店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9、实体书店面对挑战,要内外兼修
(四)小结:话题导引型材料作文的解读方法——“三读”、“二找”“一定”
初读:找中心话题
再读:找角度
三读:定立意
(三)布置作业。
2014届佛山一模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2年4月,郑州将全市街头巷尾的421个报刊亭全部拆除,该市成了国内目前唯一没有报刊亭的省会级城市。
对此,有人说:报刊亭占道经营,不利于城市管理,应该拆除。
也有人说:经营报刊亭的都是一些年龄较大、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现在报刊亭没了,叫他们如何生活?
还有人说:拆除报刊亭后,当地报刊零售市场呈现急遽萎缩的势头,对城市文化生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第三篇:作文公开课教案
作文指导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话题作文的基本要求,掌握话题作文的写法。2.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各方面分析问题的能力。3.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
教学重难点:
1.熟悉话题作文的写作方法和要求。
2.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从各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
学生讨论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从半期考以及最近几次的作文情况入手,指出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同时讲解话题作文的一些特点和要求。二.拓展思维训练
出示一些题目由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引导他们从不同方面选取观点进行论述。话题1:1234567
看到这一组符号,你想到了什么?是一组数字、一组音符、一星期还是七个人、七件事?
1.一周记事 联想到学校中一周七天的生活,选取其有意思的片断进行组合。
2.开门七件事 联想到百姓的日常生活,表现平常老百姓的生活面貌。3.七师像 联想到学习的课程,展现不同老师的特点。话题2:×
这是乘法符号,还是未知数的标志,或是老师标注的错误记号? 1.未知人生 把“×”与人生的未知性联系起来,表现人应该努力开创自己美好生活的主题。
2.鲜红的“×”号 把“×”与老师批改作业时的错误符号联系起来,表现师生关系。
3.勿以恶小而为之 把“×”与乘号联系起来,表现应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的主题。话题3:牛
1.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的奉献精神。
2.把牛的勇往直前与钻牛角尖相结合,阐述它们的辨证关系。三.写作小练习
让学生根据一个话题自选角度当场写一篇100字左右的短文,然后选取几篇朗读,同时出示例文进行比较。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第四篇:作文公开课教案
小学五年级公开课教案
作文教学
作文题目 : 自命题 作文内容: 记一次活动
教学目标: 把活动过程写清楚,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能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自由表达。
2、将自己参加的活动的经过写下来,学习细节描写。
(二)情感目标:提高观察和习作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难点和训练点:
重点:自由表达自己心中的所想、所感。难点:将亲身体验用自己的语言恰当的表达。
训练点: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进行细节描写。教学准备:气球、水彩笔、小黑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吹气球、画气球活动——创设情境,引发真情
1、猜谜引入:什么东西越生气越胖?(受到吹捧就自大,没人吹捧就疲塌,外表看来圆又壮,遇到打击就爆炸)
2、吹气球比赛:以小组为单位竞赛,要团结合作。
3、画气球活动:
要求:大胆创新,别出心裁,与众不同。边画边思考:你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二、说活动——开拓思路,引吐真情
1、提出说的要求——大声说出来
听的要求——认真听,注意观察说的同学的动作、神态、猜测讲述同学的心理活动。
2、个别发言交流自己的真实感受。
2、成功展示:分小组展示自己画的气球,介绍自己作品。
3、教师小结。
二、写活动——激情动笔,表达真情实感
1、教师小结刚才学生交流活动情况,激发学生想写的激情。同学们刚才讲得很生动、精彩,令听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还有许多同学要讲,可由于时间关系,这样吧,请你提起笔,无拘无束,自由地写下你感受最深的人和精彩的场面,怎么想就怎么写,做到“我手写我心”,写真话,吐真情。(板书:我手写我心)
2、明确习作要求(小黑板展示)后,学生写作文。
3、巡视指导学生作文。
4、学生习作及时反馈。
5、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细节描写
我手写我心
第五篇:作文公开课教案
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新材料作文;
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训练学生联想能力。
教学难点:能否由表及里的展开联想。
教学步骤:
一、1、学生例行发言,演讲优美散文。
2、讲评发言。
3、多媒体展示主题内容:
新材料作文:
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料作文,不限文体,是介于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两者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
新材料的来源及形式
材料来源:寓言故事、历史事实;诗歌、漫画、名人名言;新发生的事件、报刊上的新闻;一段歌词、一组素材;一句格言、一个成语。
材料形式:材料可分为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
对所给材料的使用原则:
应有明确的“引材料”的痕迹不仅开头要概述引用,还要在中间适当提及,在结尾可以再一次的回扣材料,做到“善始善终”。
材料作文的组成“引——析——点——联——结”
课堂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个小和尚耐不住禅院的寂寞,老觉得修行太慢,感觉不出自己的长进,甚至他怀疑自己究竟能不能修成正果。
有一天,他再也没法忍受了,就向老禅师发牢骚,说自己没有慧根、缺少佛性,对自己失去信心了。
老禅师微微一笑说:“山腰的工地上,石匠们正在为本寺加工佛像,你反正也静不下心来,就跟他们去劳动吧,做个帮手,学点手艺„„”
小和尚一听,居然特别高兴,心想,终于可以出去透透风、乐呵乐呵了。
可是,三天以后,小和尚来找禅师,他满脸歉疚:“师傅,我还是回来修行吧,连四角八棱的粗糙岩石都能在工匠的雕琢下变成仪态万方的石佛,何况我是一个人呢?”
老禅师舒心地笑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60分)
写作指导:为什么作文法;观世音菩萨作文法
讲评: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寓言作文材料,故事内涵丰富。在作文时要找准切入点,才可以准确构思立意。
这则寓言中有三个主要形象:老禅师、小和尚、“佛像”。因此作文构思立意可以从这三个主演的具象去切入。
从老禅师的角度,可以概括出
“教育一定要讲求方式方法”
“正确引导的效果要比一味的说教要好”
“给与亲身体验的教育,远远胜过那些空洞的说教” “教育是一门充满智慧的科学”等。
从小和尚的角度切入,可以概括出
“ “信心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要走向成功,不仅需要信心,还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 “欲速则不达”
“领悟真理,往往需要源于实践的体验”
“只有认清自己,才能树立雄心,激励斗志,从而走向成功”
二、思维训练
风筝:
1、风筝在天空飞翔,总要有根线牵着。
A、你认为自己已经超世脱俗,可总也摆脱不了与生俱来的羁绊。B、你飞到天涯,也找不到绝对的自由。
2、风筝都拖着长长的尾巴,如果尾巴向上飘起来,它就要一头跌下来。
A、你之所以升得高高,是因为你始终都未将自己的尾巴翘起。
3、根据风筝与地面的联系。
A、你之所以升得高高,是因为你时刻都牵挂着下层的人们。B、你是小朋友们放飞的一颗童心,在蓝天白云间游弋。
C、你身在天空,魂系大地。
(1)把“手”伸开,其正面、反面、侧面各不相同;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要全面看问题”,或“不要片面看问题”。
(2)把“手”伸开,其中四指并拢,一指旁逸;由此我们
可以联想到“凡有人群的地方,都会存在着不同意见”。
(3)把手攥起,就凝聚了力量;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团结就是力量”,或“要团结,不要分裂”。
(4)五个手指,各有各的功用;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要注意发挥自己的长处”,或“要扬长避短”。
(5)五个手指,其各有短长;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或“用人如器,当扬其所长,避其所短”
辐射联想,就是围绕一个事物从多角度去思考。围绕一个事物从多角度去思考,由事及理,由物及理,能够从不同角度来开拓意蕴,使立意丰富多彩起来。
“以水”课本:雨中登泰山荷塘月色秋水不积小流
生活:生命之源文化之根水土保持说“渝”
状物(形、色、质、变、用):不平则流水滴虽小滴水穿石一江春水源头活水
空间:往低处流项羽、石达开与水有容乃大时间:载舟覆舟以水为镜逝者如斯
名人:庐山之水黄河之水天姥之水
心理:五行之水心如止水智者乐水脉脉的流水
“镜子”以云,以太阳
“雪”夸奖,批评其脏水,见不得阳光。
作业:朱熹有诗云 “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是最好的素材,是思维发散的源泉,只要我们贴近生活,多角度去思考,勇于探索,就能闯出一条写作的新路来,就能写出多姿多彩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