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赏析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
赏析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
商南县试马镇初级中学 朱艳莉
〔内容摘要〕
莫泊桑是十九世纪后半叶法国短篇小说大师,世界文坛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其短篇小说题材丰富多彩,人物形形色色,构思新颖独特,情节引人入胜,善以冷静客观的笔调揭露当时法国统治阶级的腐朽黑暗,表达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人物的同情和赞许,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本文着重结合莫泊桑短篇小说的具体作品对上述的艺术成就作较为深刻细致的解读。
莫泊桑(1850—1893)是十九世纪后半叶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在短篇小说方面的巨大成就是他赢得了“短篇小说之王”的美名。童年时期,由于受母亲的影响,培养了浓厚的文学兴趣;青年时期师承福楼拜,掌握了很高的写作技巧。1879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羊脂球》使他一举成名,一生共写有大约三百篇短篇小说。其创作主题思想深刻精湛,艺术风格别具特色,因而他被誉为同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享利鼎足而三的“世界短篇小说之王”。列夫〃托尔斯泰称赞他创作了“卓越的短篇小说”,“达到了高度的完善”。
一、题材广泛,主题深刻,是莫泊桑短篇小说一大特色。
莫泊桑短篇小说题材丰富多彩,人物形形色色,触及社会各个方面,从农村到城市,从平民百姓到达官贵人,从乞丐、妓女到巨商、富翁,从侵略者到爱国
者,他都作了深入细致的描写。从这些人物的日常生活和种种遭遇中,揭露出统治阶级的腐朽黑暗,表达了作家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人物的同情与赞许。莫泊桑短篇小说的基本主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描写资产阶级的风俗习尚,揭露资产阶级的腐化堕落和拜金主义,嘲讽小市民的追逐浮华与爱慕虚荣。如《一家人》、《勋章到手了》等作品,前者通过瓜分遗产的家庭丑剧,嘲讽一些人在财产面前,良心泯灭;后者揭露国会议员罗士兰的丑事,利用勋章,勾引别人老婆。此类小说的主要篇目有《珠宝》、《项链》、《我的叔叔于勤》、等。
2、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法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反映了高贵者未必高贵,卑贱者未必卑贱,强调了普通群众中有更多的爱国主义者。《米隆老爹》写老农民米隆老爹不甘敌人的野蛮侵略,勇敢而巧妙地杀死16个普鲁士骑兵,最后从容就义。《两个朋友》塑造了两个普通巴黎市民的形象。他们在和平时期过着宁静而平凡的生活,当普鲁士军官逼他们讲出通过前哨阵地口令时,两个朋友坚决不肯吐露半个字,结果惨遭杀害。《菲菲小姐》则描写了一个妓女的民族气节。小说写侵略者的几个军官住进了法国的一个贵族城堡,一个叫“菲菲小姐”的普鲁士军官对文物大肆破坏。他们找来了5个法国妓女玩乐,饮酒时,“菲菲小姐”大肆侮辱法国人,与跟着他的妓女拉歇尔发生了争论,结果被拉歇尔用餐桌上的小刀刺死。此类作品还有《羊脂球》、《蛮子大妈》、《俘虏》等。
3、表现下层人民悲惨生活与优秀品质,如《海港》、《壁橱》、等。
二、构思新颖、独特,也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的特点。
莫泊桑善于对平凡的琐事进行巧妙构思,使之富有戏剧性,出现意想不到的结局。《一家人》写海军部主任科员伽辣汪家里发生的一件事。一天晚上,伽辣汪的母亲不小心跌倒在楼上,不省人事。“医学博士”诊断说:死了。当晚,妻子动员伽辣汪把母亲的财产搬到自己房里,免得被伽辣汪的姐姐夺走。夫妻两人说干就干,穿着睡衣,摸到母亲房里,把红木家具、箱子、衣服、镀金古钟及一切值钱的东西都搬走了。第二天忙着办丧事。傍晚时分,伽辣汪的妻子叫女儿上楼拿蜡烛。女儿急急忙忙下楼报告:奶奶正在楼上穿衣服。一家人惊讶得目瞪口呆。上楼一看,果然不假。原来老人只是昏死过去,并没有断气。老太太见自己房里的家具不见了,要儿子把她的东西放回原外,弄得伽辣汪夫妇狼狈不堪。
伽辣汪的母亲死而复生,这一戏剧性情节,使作品妙越横生,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作品竭力渲染伽辣汪母亲“死”后的场面,把伽辣汪夫妇的虚伪做作,要财不要人的丑恶面目暴露得淋漓尽致。
《项链》采用矛盾的“层递法”,选取了三个依次发生的偶然事件,这三个事件似大海的波浪,一浪推一浪,使故事情节逐步推向高潮。玛蒂尔德的丈夫收到一封由教育部长寄来的装着请柬的大信封是第一个偶然事件。大信封的出现犹如在女主人公平淡无奇的生活中投进一块石子,在路瓦裁家庭的湖面上激起一圈圈涟漪,引出一场场**。丢失项链是第二个事件。这事件的出现,在路瓦裁夫妇的生活中掀起轩然大波。它改变了这个家庭的生活道路,使女主人公由小资产
阶级跌入体力劳动者的地位。项链原本是膺品,乃是作品的第三个偶发事件。“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项链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作品于此戛然止住。这不仅使女主人公大吃一惊,也出乎读者的意料之外。这样的结尾,巧妙而又新颖,让人回味无穷。
莫泊桑精于布局,巧于构思,情节引人入胜。原以为是个对丈夫温情脉脉、体贴入微“贤妻”,却原来是个与人偷情的淫妇(《珠宝》);四处漂泊的海员,为消除心中的寂寞和痛苦,走进妓院,却不料坐在膝上的竟是自己的胞妹(《海港》),这种巧妙而又新颖的构思,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总之,莫泊桑总是根据素材的特点和需要采取相应的结构布局,既有陡转的“欧〃享利式”的情节结局,更有平淡无波的“生活流”;有的是一段完整故事的叙写,有的是几个生活片断的连缀;或单线、或复线;同是复线,又有主次、明暗之分,还有过去的事情与正在发生的故事的交织,千变万化,不拘一格。
三、“以小见大”是莫泊桑短篇小说创作的又一特色。
莫泊桑善于从平凡的小题材中发掘出非凡的主题,从细小中看出巨大来,从一滴水中看出太阳来。《羊脂球》是一部主题深刻的作品。它反映了普法战争时期法国社会风貌,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的自私、虚伪和卑鄙,抨击了普鲁士军官的横行霸道,歌颂了羊脂球的善良和民族自尊心。这么重大的主题,作家只选取一辆马车中发生的两件小事来表现:羊脂球在马车里把自己的食品分给饥肠辘辘的旅伴吃;羊脂球坚决拒绝敌人军官的无理要求。作品围绕这两件小事,通过
环境渲染、人物对比、巧妙剪裁、精心刻划,收到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因此有人说,莫泊桑用一辆马车装下了整个法国社会,表现了高度凝炼集中、以小见大的特色。
《我的叔叔于勒》写的也是一件小事,于勤因为“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人们按当时的惯例,“打发他到美洲去”了。后来听船长说他在那儿“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于勒自己也来信说“我发了财就会回到哈佛尔的”。于是菲利普夫妇日夜盼望于勒早日回来,后来在船上遇见了于勒,他“衣衫褴褛”、“满脸皱纹”、“又老又脏”,在船上卖牡蛎。日夜盼望于勒归来的菲利普夫妇,见于勒这副模样,便把他视作瘟神,“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远远地躲开于勒,并且“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碰上于勒。作品通过这件小事,揭露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冷酷的金钱关系。有钱便是“一个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便是菲利普的亲弟弟;没钱马上又成了一个“坏蛋”、“流氓”、“败家子”、“无赖”。世态炎凉,由此可见一斑。
莫泊桑能通过一辆马车,一种态度的细微变化,一串项链,一枚勋章,一根绳子,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某些本质,不能不令人叹服作家的艺术功力和洞察社会的本领。
四、冷静而无动于衷的客观地描写生活,是莫泊桑短篇小说创作的又一特色。真实客观、自然简约是莫泊桑毕生追求的美学品格,逼真、自然,是莫泊桑
在短篇小说创作中追求的首要目标,在对人物的描绘上,莫泊桑不追求色彩浓重的形象、表情夸张的面目、惊天动地得生平与难以臵信的遭遇,而致力于描写“处于常态的感情、灵魂和智力的发展”,表现人物内心的真实与本性的自然。莫泊桑严格遵循他的导师福楼拜关于创作要“冷静而无动于衷”的教诲,客观地描写生活,叙述上常取冷静超然的态度,让故事本身出示答案,尽力避免在作品中流露出作家的主观感情,绝不对读者进行抽象的说教,让故事本身去感染读者。刻画性格,描摹心理,一般不作静态剖析,而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和行动进行动态揭示。这种寓倾向性于客观叙述中的方法,在其短篇小说创作中运用十分普遍。
《比埃洛》中的乐斐佛太太是个悭啬鬼。她的悭啬性格是通过也自己一系列的“言”、“行”显现出来的:丢了几个洋葱如同割了她的心头肉;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她需要养一条狗,但却不肯花钱买。她不要大狗,怕大狗胃大,“吃穷”了她。后来大家送给她一条小狗,她为了“节约”食物,让小狗“四处周游去寻食物”。养狗是要纳税的,有人向她讨八个金法郎的税款,“她几乎吓得晕过去”。把狗处死又不想出钱请人办;买面包喂小狗比埃洛,发现有大狗抢食,干脆撒手不管……作家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把乐斐佛太太的悭啬性格,表现得入木三分。尽管没有给她载上“悭啬鬼”的帽子,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作家的思想感情完全隐藏在客观的描写之中。
《项链》中的玛蒂尔德痴迷于虚荣浮华。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精美的晚餐、漂亮的服装和珠宝,常常因没有这些而哭泣。自从接到部长的请柬后,便想
方设法筹办华美的舞服,商借钻石项链。有了舞服和项链后,她在舞会上“狂热地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什么都不想了”。作品通过了女主人自己的行动、神态及心理活动表现玛蒂尔德爱虚荣的思想。虽然作品没有一个地方说“玛蒂尔德爱慕虚荣”,但在生动的描写中,人们自然而然地觉得她是一个爱虚荣的人。其艺术感染力比空洞的说教强大千百倍。
五、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了一群各具特色、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莫泊桑短篇小说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众多人物。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孝子私、冷酷、唯利是图,而又爱慕虚荣。于勒没钱时被打发到美洲去,有钱时盼望其早日回来,于勒再次一贫如洗时菲利普夫妇像躲瘟疫一样走开。菲利普被同船阔太太吃牡蛎时的“高雅”所打动,也要请大家吃牡蛎,而克拉丽丝怕花钱谎称自己吃不得牡蛎,并以冠冕堂皇的话语教育儿子若瑟夫也不要吃,以免被惯坏。再如《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因爱慕虚荣而吃尽了苦头。《比埃浴》中的乐斐佛太太是个典型的悭啬鬼形象。
尤其是作家的代表作《羊脂球》,将众多典型人物集中在一个短篇之内,树立了短篇小说也能创造众多典型形象的榜样。小说十个人物,分为两种类型。伊丽莎白〃鲁西小姐代表一种类型,鲁西出身卑贱,善良慷慨,热爱祖国,牺牲自我。在普鲁士军官的凌辱面前,她具有不可欺侮的民族尊严。第二种类型是三对“上等人”夫妇,一个共和党人,两个修女。鸟先生夫妇在国难当头之时以低劣的葡萄酒,高价卖给自己的军队,大发国难财。他们见利忘义,出卖同胞,语言
粗野,是暴发户的典型。拉马东先生,是参议员,开有三个纺织厂,是资本家兼政客的典型。他的妻子拉马东夫人娇小玲珑,“向来是军官的慰问品”。布雷维尔伯爵夫妇,家资雄厚,傲慢优越,是末代贵族的典型。共和党人高尼岱,挥霍掉糖果商父亲的遗产,趁废除帝制恢复共和之机,以革命派自居邀官求赏。他分享羊脂球牺牲自己使大家放行上路的好处,是只唱高调没有行动的、挂羊头卖狗肉的七十年代民主党人的形象。两个修女,作品仅着墨几笔,却刻画了她们假上帝之名,行罪恶之实的脸谱,在牺牲羊脂球的罪恶勾当中,她们以慈善的面孔为虎作伥,不动声色地起着帮凶的作用。
在《羊脂球》中,作家塑造人物运用最突出的手法是变化多姿的对比: 首先是纵贯全篇的正反人物的对比,即羊脂球与“上等人”的对比,在对比中泾谓分明地判断出高尚与卑劣。
其次,同一事件中不同人物的横向对比。这种对比用以凸现人物个性。比如在怎样牺牲羊脂球的问题上,粗野的暴发户鸟先生主张把她捆起来交给敌人,而外交世家出身的伯爵则主张运用计谋。
再次,人物自身矛盾言行的纵向对比。这种对比主要用来揭示“上等人”虚伪的本性。如情节起始,那几位夫人发现妓女坐在她们身旁,立即以为人妻的尊严鄙夷起羊脂球来,并低声耳话着“婊子”啦、“社会耻辱”啦等等;在分享羊脂球食物后,夫人则友好地与其交谈起来,且不乏阿谀之词。
最后,相同场面的前后对比。这种对比,为人物刻画着上了极有力的笔。车
出卢昂与车出多特的两个场面,人数、空间、事件都相同,不同的是,前一个场面,“一盈九虚”的情况下羊脂球倾其所有,而后一个场面,“九盈一虚”的情况下羊脂球独自挨饿。
莫泊桑是法国文学史上的语言大师之一。他摒弃珍奇的辞藻,使用最规范的语言,追求“一个字用得其所的力量”。他的语言不仅与他精练的叙事方式、简明的白描手法相得益彰,巧合天成,而且在写景状物、绘声绘色上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莫泊桑小说的卓越,使另一位可以与他媲美的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感叹不已:“自从莫泊桑把小说艺术提到一个高度后,创作就不那么容易了”。
第二篇:莫泊桑小说
地球人都推荐《羊脂球》
教材选文《我的叔叔于勒》讽刺的 《勋章到手了》也是讽刺
总之我个人认为读起来有趣又有讽刺意味与教育意义的有:
《两个朋友》《黛丽叶春楼》《小狗皮埃罗》《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莫兰这头公猪》
著名的有:《项链》(和《我的叔叔于勒》一样著名)《一家子》《月光》《幸福》《骑马》《在一个春天的夜晚》《绳子》《小酒桶》《烧伞记》《一个儿子》《一个农庄女工的故事》《遗产》《散步》等 令我感动于费解的《在旅途上》
#################################以上全凭我个人经验与一本他的小说集,如果你自己读可以参考 下面是可以用在文章里的,正式的
莫泊桑讲述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小人物,有诺曼底狡猾的农民、慷慨的工匠、受欺凌的女佣、小职员、小店主、小市民,也有比市民还世俗的破落贵绅、富商、工厂主,以及野心勃勃的政客。例如《项链》中因爱慕虚荣而毁了一生的小市民,《羊脂球》中,有爱国骨气的妓女和软骨头的富商与乡绅,在敌人面前的不同表现,《一家子》中为争取遗产而大打出手的一家人,《两个朋友》中宁死也不肯将通行口令告诉敌人一对友人,《莫兰这只公猪》中好色而愚蠢的服装店老板……,《瓦尔特·施那夫斯的奇遇》反映了敌军士兵为了活着宁可当俘虏的厌战情绪;《俘虏》描写的是法国妇女机智擒敌的故事。其中内容最丰富、意义最深刻的作品,则是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小说的内容是一个妓女和一些有产者同乘一辆马车离开德军占领区,大家对这个绰号羊脂球的妓女侧目而视,但是在由于沿途耽搁而饿得发昏的时候,却又厚着脸皮吃光了她的一大篮美味食品。马车在路过一个小镇时被拦住了,占据该镇的普鲁士军官要求羊脂球陪他过夜,否则不予放行。车上的工业家、伯爵和商人等为了不影响自己的生意,千方百计地劝说羊脂球为他们作出牺牲,但事后又鄙视她,任凭她陷于孤独和挨饿的境地。小说里没有硝烟弥漫的战场,也没有刀光剑影的搏斗,然而它通过妓女羊脂球被迫向敌人献身的遭遇,刻画了各具特色的人物,特别是勾勒了有产者们为了私利而不顾民族尊严的丑恶嘴脸。羊脂球自尊自强、不甘屈服,表现了爱国主义的凛然正气,结果却被那些伪善的同胞推人火坑。他们为了迫使羊脂球就范,个个巧舌如簧、软硬兼施,就连道貌岸然的修女也沆瀣一气。莫泊桑以真实的细节、精练的语言和炉火纯青的技巧,使这篇小说构成了一幅战争时期法国的社会图景。作品中的善与恶时时形成不露痕迹的对照,使读者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战争的憎恨、对人民的同情和对所谓上等人的蔑视,因而不愧为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两方面都堪称楷模的名篇。
莫泊桑描写小职员生活的短篇小说很多,例如《骑马》和《项链》写他们为了出风头而弄巧成拙、自食其果,表现了他们可怜兮兮的虚荣心;《我的叔叔于勒》和《伞》讽刺了这类家庭的寒酸相和势利眼;《散步》中的小职员数十年如一日地过着单调乏味的生活,最后意识到这一点时不禁悲愤地上吊自尽。这些作品揭露了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和官僚机构里腐败昏聩的作风,讽刺了小职员的自私虚荣和尔虞我诈,同时又对他们的刻板生涯寄予了人道主义的同情。莫泊桑有大量的短篇小说描绘诺曼底农村的生活,它们从各个方面反映了贫苦农民的悲惨遭遇,例如《瞎子》、《绳子》、《穷鬼》等等,其中的主人公都因备受欺凌而死去。《皮埃罗》讽刺了地主婆的吝啬,《流浪汉》谴责了把好人逼成盗贼的社会风气。《真实的故事》中的地主玩弄女佣,造成了女主人公绝望地死去的悲剧。也有一些作品表现了农民的狭隘,例如《老人》中的夫妇为了不耽误农活而希望垂危的老人快点去世,《图瓦》中的女主人公竟让因肥胖而中风的丈夫孵鸡蛋等等。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题材之外,莫泊桑还从爱情和情欲的角度,描绘了人们多姿多彩的感情生活。其中《月光》是反对禁欲主义的名篇,写一个神父在皎洁月光下理解了爱情;《橄榄园》谴责了不负责任的放荡行为,《巴蒂斯特太太》则批判了歧视受辱女子的不良风俗。值得指出的是,妓女的题材在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里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衣橱》等都反映了妓女的悲惨生活。
小说描绘了一八七零年普法战争期间,有一辆法国马车在离开敌战区时,被一名普鲁士军官扣留。军官一定要车上一个绰号叫羊脂球的妓女陪他过夜,否则马车就不能通过。羊脂球出于爱国心断然拒绝,可是和她同车的有身份的乘客为了各自私利,逼她为了大家而牺牲自己,羊脂球出于无奈而作了让步。可当第二天早上马车出发时,那些昨天还苦苦哀求的乘客们却突然换了一副嘴脸,个个疏远她,不屑在与她讲话。她觉得自己被这些顾爱名誉的混帐东西轻视淹没了,当初,他们牺牲她,之后又把她当作一件肮脏的废物扔掉。
写作背景
小说以羊脂球这样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妓女形象为代表,歌颂了法国人民敢于反抗普鲁士侵略者的凛然正气,以及他们维护民族利益的爱国情操和善良热情,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它以羊脂球被同车旅伴推入火坑的丑恶事件为中心,揭露了法国统治阶级的代表——商人、贵族、厂长兼参议员、修女及民主党人等上流社会的各种角色——在强敌压境、国家危急的严重时刻,首先考虑的不是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尊严,而是个人的安危和金钱上的得失。当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们采取的是不折不扣的保命哲学,口里还堂而皇之地说什么“遇到最强大的人是永远不应抵抗的”。尽管他们懂得,敌人的无理要求,是对法国和法国人民的羞辱与侵害,他们表面上显出一副怒不可遏的架势,然而实际上,在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这些“爱护名誉”的权威人士没有片刻犹豫,立即倒向敌人一边,双手把羊脂球奉献给敌人去蹂躏。尤其令人愤慨的是两个所谓代表上帝的修女也为虎作伥。至于嘴里哼着《马赛曲》、抵抗高调唱得震天响的民主党人高尼岱,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到了“坐享其成,暗中获利”的好处。这一些鲜明而生动地表现了那些双手插在口袋里弄得钱币叮当响的体面人物和社会上的各种反动势力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的丑行,具有极大的概括意义。
普法战争后期,普军长驱直入,以20万大军猛敲巴黎的城门,人民群众奋起保卫家园,“国防政府”的首领也口口声声地叫嚷“永不投降”,“决不让出法国堡垒上的一块石头”,但背地里却和敌人勾勾搭搭,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停战和约。小说里的人物就是法国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真实写照。作品字里行间无处不渗透作者对上层人物思想、心理的深刻的观察,无情的解剖和批判。莫泊桑本人在给福楼拜的信中讲得很清楚;“我们在门镌上的自觉的不偏不倚,在这些问题中每一个都不自觉地带着热情,比起万马奔腾的全速度的攻击,都要千百倍地更强烈地使资产阶级暴躁起来。”
法国鲁昂城被普鲁士军队占领了。一个星期二的清晨,一辆公共马车在滚天大雪中出发,车上10位乘客除了有身份的伯爵、富商以及修女之外。还有一个绰号叫“羊脂球”的妓女。他们都设法从德军司令部弄来离境证书,准备去尚未陷敌的勒阿弗尔。雪下个不停,路越来越难走,估计马车还要很久才能到达旅店,旅客全都饥肠辘辘,难以支持,然而由于走得匆忙,大家都忘记带食品了,只有缩在车棚深处的羊脂球一个人带了一篮子精美的食品(足够她自己吃三天的)。尽管她知道这些上层人物看不起自己,可她还是慷慨地请大家一起吃。刚才还自命不凡、对羊脂球不屑一顾的乘客再也抵挡不住香味四溢的食物的引诱,不由得争先恐后地大吃起来。不一会。满满的一篮食物全分光了。人们抹了抹油光光的嘴,开始与羊脂球亲热地东拉西扯。
晚上马车到了一个名叫多德的地方,被德军扣了下来,旅客们只好在旅店里住宿。第二天,德军下令不许这辆车动身。原来,一个德军军官看上了羊脂球,要羊脂球委身于他,遭到羊脂球的坚决拒绝,他恼羞成怒,竟扣下全车人员做人质。旅客们知道了这件事,先是义愤填膺,竭力赞扬羊脂球的爱国精神;继而想到自己的处境,对羊脂球冷淡起来。其中一位先生还提出要牺牲羊脂球换回大家的自由。第三天,马车仍然不能动身,他们开始憎恨羊脂球了,认为都是这个下贱女人误了他们的旅程。等到了第四天,他们趁羊脂球上教堂之际,集体商量如何劝说羊脂球顺从德军军官的要求。最后,在修女和伯爵的配合下,他们终于用花言巧语达到了目的。
第五天清晨,马车又出发了。在匆忙中,羊脂球什么也没有带就上了车,在车上她惊愕地发现,人人对她冷若冰霜。几位夫人只是轻蔑地看了她一眼,然后背过身,嘴里似乎嘟哝着“下贱”之类的骂人话。到了中午,他们若无其事地各自拿出在旅店里买来的东西,津津有味地吃着,谁也没有朝她看一眼,谁也没请她尝一口。未来得及带食品的羊脂球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这些道貌岸然的家伙,先是把她当作牺牲品送给德军,然后又像扔掉一件肮脏无用的东西一样把她抛弃。她想起自己那一篮子装得满满的食品,他们是那样贪婪地把它吞得精光,眼泪不由得夺眶而出,但她忍住没有哭出声来。她独自坐在角落里,黑暗中传出一声呜咽,那是她没能忍住的一声呜咽。没有一个人望她,没有一个人惦记她。她觉得自己被这些顾爱名誉的混帐东西的轻视淹没了,当初,他们牺牲了她,以后又把她当作一件龌龊的废物似的扔掉。
第三篇:莫泊桑小说简介
《月色》是莫泊桑的早期作品,并不引人注意。给我的感觉,那是用散文笔法写的一篇抒情性小说。这个短篇的主人公马理尼央长老,是一个虔诚的教士。他仇恨所有的女人,他认为那是亵渎宗教的祸水。但对他天真美丽的外甥女的态度却是一个例外。他喜欢她,希望她成为从事慈善事业的贞女。然而,一天他突然得知外甥女有了情人,他暴怒了,坐立不安了。晚上10点,他走出去,想看个究竟。月光如水,弥漫田野,先是让他惊呆了,震动了,“这铺天盖地的诗境,让他一点也弄不明白了。”当外甥女和情人出现在远处月光下,他先是心跳、彷徨,继之退却了。心想,既然上帝用如此良夜去保护爱情,难道我们就不容许爱情吗?他在惭愧中逃回了屋里。
《幸福》
《戴奥菊尔·萨波的忏悔》
《在旅途上》
《一个诺曼底老》
《骑马》主要讲的是主人公海克多尔-德-格帕木,他在海军处任办事员,是一位贵族子孙,但家里没什么钱的那种人,可偏偏他的虚荣心又极其重。于是一场荒诞剧开场了。偶尔一次机会让他得到三百法郎奖金,此时他的虚荣心又开始作祟了,他决定全家人去郊游,并且自己要骑着马带领着走过那大街,以此显示自己的高贵不凡。的确,是让很多人既羡慕又妒忌,可他并不懂得骑马的技术,结果在回来的路上把一位老妇人给撞了,最后还被迫照顾老妇人一生,意外之财也没了!
《西蒙的爸爸》西蒙虽是个小孩可却承受了外界对他“强大”的压力——说他没有爸爸,小小的身躯怎能经得起这样的打击,他的心渐渐扭曲让他有了跳河的想,也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名身材高的工人菲利普来到了他的身边,给他了力量并答应做他的爸爸,这让西蒙的脸上又重回了往常微笑。这篇文章让我深刻了解当时西蒙母亲与西蒙两人在当时的镇上受尽别人的冷嘲热讽,受尽别人白眼那种痛苦而又挣扎的心情,西蒙在学校又受尽同学嘲笑,被同学殴打,只因为他没有爸爸。
《在一个春天的晚上》
《戴丽叶春楼》
《小狗皮埃罗》小说主要讲的是一位乡绅眷属勒费弗尔太太和她的女仆萝丝养了一条狗。而后因为纳税问题,把狗丢在了一个充当被抛弃的狗的坟场的泥灰岩井坑里,让其自生自灭。后来由于良心过不去,想将狗救起来,但因为和掘井工人的工钱谈不拢,便选择了每天送东西给小狗吃。最后,当他们发现坑里又有另外一只狗时,因为不愿替别人喂狗,索性彻底将小狗遗弃,扬长而去。
《羊脂球》小说描绘了一八七零年普法战争期间,有一辆法国的驿车在离开敌战区时,被一名普鲁士军官扣留。军官一定要车上一个绰号叫羊指球的妓女陪他过夜,否则驿车就不能通过。羊脂球出于爱国心断然拒绝,可是和他同车的有身份的乘客为了各自私利,逼她为了大家而牺牲自己,羊脂球出于无奈而作了让步。可当第二天早上驿车出发时,那些昨天还苦苦哀求的乘客们却突然换了一幅嘴脸,个个疏远她,不屑再与她讲话。
《勋章到手了》本文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小说),通过萨克勒门费尽心机、不择手段、甚至采取卑鄙行径捞取勋章的过程,表现了萨克勒门丑陋、肮脏的灵魂。作者通过形象群的描写,辛辣地嘲讽了中产阶级向上爬的虚荣心,揭示了上层有勋章阶层的内幕,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虚伪、肮脏,整个社会的腐败与糜烂。小说的内涵极为丰富、深刻。《绳子》奥什纳科老爹在上集市时在地上看到一段绳子。作为诺曼底人,他十分节俭,认为凡是有用的东西就应该捡起来。正当他把绳子放进口袋时,他的仇家看到了这一幕。碰巧乌尔布雷格先生在集市丢了黑皮夹,奥什纳科老爹便被他的仇人指认为在集市捡到。老爹发
誓说自己捡的是绳子,镇长把他打发走了。但这件事也在镇里传开。老爹每天逢人便讲一遍绳子的故事,但是,非但没人打抱不平,反倒受到人们的嘲笑,没人相信。后来,奥什科纳老爹又被认为是捡到并送回钱夹的人的同伙。无论老爹如何宣讲故事,搬出何种证据,都没人相信他。最后,他日渐憔悴,临终前还犹在不停地念叨:“一根绳子···它在那儿···镇长先生”。《小酒桶》女主人公马格格瓦,将其田庄以每月250金法郎至她寿终的价格卖给一个叫汲可的老板。汲可为了让她早死,想出一条诡计:办了一桌丰盛的菜肴,拿出“十足的陈酒”白兰地,请马格格瓦作客。原本滴酒不沾的马格格瓦,在汲可连劝带哄下终于连饮3杯。此后,汲可又常给她送酒,使她染上了酒瘾,终于在一天晚上醉倒雪地冻死了。
《烧伞记》通过一个主任科员的太太千方百计让保险公司赔偿她烧了一个洞眼的雨伞的“损失”,概括出小资产阶级对蝇头小利的斤斤计较。
《一个儿子》故事讲述了法国一个农庄女雇工的故事。她先是被一个雇工雅克欺骗,生了一个私生子寄养在一个农户家中,自己在农庄给主人干活,后来因为她很会持家所以主人要娶她。其实在那个时候好像雇工和女主人的地位也是差不多的。不过因为她没有孩子,主人又想抛弃罗丝,后来知道罗丝有一个儿子后就把那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了。我想莫泊桑这个故事没有批判谁吧,故事里的人物都是同一个阶级的,他们的地主与雇工之间并不是像我们所讲的中国的那种地主与雇工之间的剥削关系的,这个故事讲的是人心之间的善与美吧。《莫兰这头公猪》
《一个农庄女工的故事》这篇故事讲的是农庄的女工与一位年轻小伙恋爱,当女工得知自己有身孕时,并向男的要求娶她,而那男的却把她抛弃并溜掉了。在这之后的日子里,女工感到这件事要让农庄的人都知道一定会笑话她,她觉得非常耻辱并非常丢人,她每天在工作的同时还要时不时的照镜子,她的腰是不是比以前更粗了,她知道这件事总会让人知道,但她还是每天遮掩,承受着常人无法承受的担心与不安。终于有天她收到一封信,她不识字,她生怕是那男写来的,她怕让其它人读信会让所有人知道这件事,在内心挣扎几日后终于找到她小学老师帮她读信,原来信是她母亲寄来的,说得了重病,要她回去看她。于是她便向雇主告了假回家去了,雇主还答应她回来后继续工作,不管请多少天的假。故事看到这儿很多人会松口气,因为请多少天的假都可以,就意味着可以在回家几日把孩子偷偷生下。结果下面的故事果真如此,她回家时,她母亲病的过重当天去逝了,而她也在次日早产,生下一男婴,仅管早产,婴儿很瘦弱但还是活了下来,最后她请邻居家帮她带小孩,她自己又回农庄上班了。在农庄上班的日子里她还是非常的伤心,她又时刻想着她的孩子,她想为孩子多赚钱点,于是她每天勤奋而努力的工作,几乎把农庄里的活都包揽了,她一人可以顶两,这导致一女工被辞退,因为她太能干了,可是她怎么勤快的工作,长久以来却也不给她加工资,她感到内心又受到了伤害,于是她又向雇主提出加薪,当她与雇主谈时,雇主显得非常严肃而可怕,于是又改口有事请假,又回了趟家,她去看了她的儿子。回来后,雇主又找她谈,要她嫁给他,这时女工感到又一次的恐惧与不安,内心的矛盾再次升华。她甚至试着想去投河自杀,但没死成。在之后的日子里雇主仍然要求嫁给他,她还是拒绝了。最后雇主深夜上了她的床,她万般反抗,反抗无果疲惫后到接受,最后嫁给了雇主。这样年复一年,他们一直未有小孩,导致女工的丈夫脾气爆躁,他们试了很多妙方还是不能生下一个小孩,丈夫甚至每天打骂向她出气,最终她忍无可忍道出了自己曾生过一个孩子,道出为什么当初拒绝不嫁给他的原因。使整篇故事达到了高潮。丈夫得知后并没有指责她甚至打骂她,而是对她万般的好,还要求她把那孩子接来。他开心及了,开心的就好像中了亿万大奖一般。因为他知道自己生不了小孩,也不用领养孤儿了,又得知女工有小孩,他有了自己儿子,等于他白捡了一个儿子,他能不高兴吗?
《珠宝》来自于外省的清贫的姑娘嫁给了巴黎的小职员朗丹,丈夫的年薪三千五百法郎。年轻的朗丹夫人虽然贪慕珠宝但是囿于家庭经济拮据只能热衷于收集假珠宝。“他跟她一起生活感到难以置信的幸福。她勤俭持家,善于理财,因此他们仿佛过着豪华的生活。她无微不至地关心丈夫,对他体贴温柔、温存亲热;而且,她身上具有莫大的魅力,因此他在她们结识六年以后,比初恋时还更爱她。她喜爱两样东西:看戏和假珠宝,他责备她的也就只是这两个爱好。”朗丹夫人在寒冷的季节看戏,来回受了风寒,很快离世。朗丹伤心不已并生活潦倒,以至于变卖妻子留下的首饰想换一顿饱饭,结果那些首饰被鉴定为价值接近二十万法郎的真货„„于是他辞了职,花天酒地,“半年以后,他又结婚了。他的第二个妻子非常正派,可是很任性,难以相处,使他吃了不少苦头。”
《壁柜》
《港口》
《一次郊游》
《爱情》
《一家人》
《修软椅的女人》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是法国一个普通小镇上一药店的老板叫小舒盖,女主人公叫索拉,是专门给别人修软椅的一对夫妇的女儿。
索拉的父母一生颠簸流离,靠自己唯一的手艺到处流浪,给各种各样的人家修软椅。索拉经常就被放在忙碌地修缮着那一堆破烂的软椅的父母的旁边。偶尔,她自己玩时,走得远一点,被父母呵斥,他们大声叫骂:还不快回来,臭丫头!那是他们给予她的最大的慈爱。
大一点的时候,他们打发她到人家家里收那些需要修补的家具回来,或者去送那些已经修好的家具,这个时候,她学会了一点小聪明,她会偷偷地从别人家给她家的那些修补的钱中,拿出一点,不多,就一点,存起来,其余的给了父母。
在索拉十一岁的时候,他们来到了那个小镇。在索拉去收家具的路上,她在公墓的角落看见了几个大男孩抢一个小男孩2个苏的钱,那个小男孩就是小舒盖,他被打倒在地,哭泣着。索拉走过去,把身上所有的钱,她自己偷偷存起来的7个苏,全部给了他。小舒盖不哭了,他看着他手上,比原来还多的钱。她可以让他不哭了。索拉这个时候吻了小舒盖,小舒盖没有反抗,只是呆呆站着。
索拉随后跟随父母又去了其它的地方修软椅,她把每一分留下来的钱都存起来,然后在再下一次到那个小镇的时候,见到小舒盖,然后给他钱,吻他。她最多的一次,是存到了5法朗,她很高兴地吻了小舒盖,小舒盖没有说话,也没有反抗,他突然有了5法朗。有一年,生计不太好,她只存了11个苏,她就伤心地哭了起来。
她到那个小镇的时候,经常偷偷地从那家药店的橱窗望过去,看见小舒盖穿着整齐的学待衣,在那些漂亮的各种各样的药瓶里配药。他是药店老板的儿子,已经开始学习医药了。索拉的父母后来去世了,她做为唯一女儿继承了他们遗留下来的行当,开始走街串巷帮人家修软椅。有一年,她再来这个小镇的时候,看见一个撑着小花伞穿斗蓬裙的女人甜蜜地依儇在小舒盖的身旁从她身边走过,小舒盖结婚了。她很伤心,跳河了。人们把她救起来,送到镇上唯一药店的小舒盖那里。小舒盖装作不认识她,给她开药,说:这个女人怎么这么傻。她的眼泪流下来,她脱下衣服说要把她所有的钱全给他,小舒盖
不要。
以后的日子,索拉还是会到药店去买一些日常药品,那样她可就以看到小舒盖,可以给他钱,他也能收下了。过了很久,她很老了,她生病了,很严重。她叫了一位神父和一位医生过去,她把她的故事告诉他们,说她有两千叁佰肆拾柒法朗,除了扣掉安葬她的费用,其余的她希望给舒盖先生。然后,她死了。医生去了小舒盖家,看见了小舒盖夫妇两个都老了,但胖了,面色红润,生活过得不错。他把她的一生告诉了小舒盖夫妇。小舒盖听了,大发雷霆,咆哮如雷,他觉得被这样的一个贱卑的女人喜欢是对他的一种侮辱,会有损他在上流社会的地位。小舒盖妻子喋喋不休,说:怎么会有如此的女人?他们非常激动,骂着,嚎着。他们骂完了,停了一下,小舒盖说:是不是那笔钱可以给我的孩子们用? 医生冷冷地说:她的遗愿除了安葬费,是全给你的,随便你。医生用那笔给了神父27块法朗的安葬费,其余给了小舒盖。那笔钱被小舒盖换成了五份铁路债券。
第四篇:莫泊桑小说瞎子读后感
莫泊桑小说《瞎子》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莫泊桑的小说《瞎子》。
《瞎子》写了一个双目失明的人连饿带冻,被人逼着去讨饭,死在了一个冬天的故事。
这个故事令我的感触很深。尤其是描写瞎子的那几段,更是让我对瞎子涌起了怜悯之情:“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白色的大眼睛就像两个信封用的小面团;他挨到辱骂时总是不动声色,他这样忍气吞声,以至于别人不知道他是不是感觉到有人在骂他……”、“他不做任何手势,也不做任何动作,只有他的眼皮,有时因为神经性的抽痛而落下来,盖住眼球上的白块……”读到这里,瞎子苍白的脸衬着两只面团般的白眼睛的形象便展现在我眼前,我的眼皮似乎也为瞎子轻轻地痛了一下。瞎子的眼睛看不见,人们还仗着他看不见,欺负他:“人们甚至还弄一些瓶塞子、木头、树叶,或是一些脏东西来给他吃,他也分辨不出来……”对于人们,捉弄吃饭时的瞎子,是村里人最大的消遣。
瞎子是可怜的,他感觉不到人世间的温暖。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的坐在角落里,淡漠的望着眼前的黑暗。瞎子无可奈何——他看不见;瞎子是无辜的,天生的失明并不是他的错。可残忍的乡邻们却偏偏就着瞎子的失明想出最最残酷的恶作剧。瞎子无力反抗——他看不见。
最后,瞎子死了。他在他家人的逼迫下上街讨饭,因为天太冷,冻死了,尸体被乌鸦吃了。我的心头顿时涌起了一股凄惨的感觉。
正如这篇小说的“前言”所说的,莫泊桑写了许多这种类型的小说,篇篇都表现出莫泊桑对弱者的同情,同时也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谴责。
在我们身边,像“瞎子”一样在大街上乞讨的人比比皆是。或许,他们并没有像莫泊桑笔下的瞎子的经历那么坎坷,但他们同样也是十分可怜的。我想,我们因该去多多关心、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不能让“瞎子”成为现实。
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
王君玥
预备六班
六号
第五篇:莫泊桑小说选读后感(本站推荐)
莫泊桑是十九世纪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巨匠之一,1880年《羊脂球》的发表使他一举成名,该篇亦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作者将处于社会最底层、受人歧视的妓女——“羊脂球”与形形色色、道貌岸然的所谓上层人物做对比,充分显示出前者极富正义感和同情心的美好心灵以及后者极端自私、寡廉鲜耻的丑恶灵魂。
开篇便是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主人公无疑是以另一种方式表达了她对侵略者的仇恨和蔑视。羊脂球曾因与普鲁士人同住一所旅馆为由,拒绝过高尼岱的无理要求,她根本不可能答应侵略者的无耻要求,然而最终她还是为了亲爱的“同胞”而屈服。而那些道貌岸然的上流社会的旅伴,在利用她通过了普鲁士人的关卡之后,却彻底的抛弃了她,甚至还嘲笑她的牺牲行为。《羊脂球》充分地表达了莫泊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只顾私利而不顾民族尊严的贵族资产者们的抨击.莫泊桑的小说中为数不少是对上流社会的鄙视和厌恶,而对于资产阶级也同样提出了批判。比如《项链》中的罗瓦赛尔夫妇为了参加一次部长举办的晚会而葬送了十年的青春。若不是虚荣心作祟,玛蒂尔徳不会向朋友借项链,也不会在丢失项链后买一条“完全相同”的赔给朋友而落入高利贷的陷阱,就此开始了十年艰辛的生活。最令人心酸的是玛蒂尔徳在还清欠款之后偶遇借给项链的朋友时那种轻松,自豪的心情。在她看来,为了支撑门面而付出的牺牲终于得到了体现。
《我的叔叔于勒》以于勒叔叔与“我”的家人相遇前后我家人对他的截然相反的态度,提出了“究竟是金钱重要,还是亲情重要”的疑问。这些作品都表达了对社会的不满,也突出了作者是多么关心国家,以笔来当武器,来诉说社会的不足。
从莫泊桑的写作风格中我也学到了不少。他不是哲人,也不是历史家。他缺乏巴尔扎克那种深邃的历史洞察力,更不像他的老师福楼拜那样缜密细致,也不如左拉的视野那么宽广。可他却有一种非凡的捕捉生活的能力,善于在一般人视而不见的凡人小事中,发掘出带有本质意义和美学价值的内容,使得自己作品中的文学题材大大丰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