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潜诗歌的“自然观”

时间:2019-05-13 12:03: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陶潜诗歌的“自然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陶潜诗歌的“自然观”》。

第一篇:浅析陶潜诗歌的“自然观”

浅析陶潜诗歌的“自然观”

摘要: 陶渊明可以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伟大的诗人,被钟嵘尊奉为“一代隐逸诗人之宗”。其诗文充满了对自然的喜爱与神往,他用质朴真淳、清新淡雅的语言,来对自然之物进行细腻的描绘,如:鸟、青松、秋菊等都是陶诗常见的意象,这些充分的表现出他对大自然的情有独钟,从而构成了一个宁静淡远、去伪存真的自然世界。关键词: 陶渊明、自然、超脱、高洁

Abstract: Tao Yuanming is the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ime greatest poet, he is respected by Zhong Rong is “ancestor of the generation of hidden leisurely poet”.His prose has filled to the natural affection and the pursue, he uses plainly really pure, the fresh elegantly simple language,Through to thing of nature description, for example: Images and so on bird, pine, fall chrysanthemum, full expression he has been charmed the sentiment to the nature,Thus constituted the natural world which tranquil pale far, eliminates the false and keeps the true.Key words: Tao Yuanming, the nature, are unique, are noble and pure

陶渊明是我国田园诗歌的开山鼻祖,在他的笔下,给读者呈现了一幅幅优美恬淡的田园景色,也正是这些描写田园秀色的诗歌让他在诗坛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尤其获得宋代著名词人苏东坡的赞誉和推广,东坡还为此写了几十首“和陶诗”,可见陶潜诗歌的艺术魅力之所在。不过这些诗歌它的真正内蕴在我看来主要源于其诗歌中的那种和谐、宁静、悠远的自然观,本文便试图从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自然观来挖掘其深层涵义和审美价值。

一、陶渊明自然思想的成因

自然是陶渊明人生思想的重要体现,他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大力表现田园生活的诗人。他一生栖息于自然,归隐于自然,时时与大自然为伍,处处与大自然为伴。他的生命与自然息息相通,乡土田园对他来说并非是一个暂时的居留场所,而是实实在在的生存空间,是他精神与肉体永久的栖息地。

然而,陶渊明的家族在当时的社会也算是官宦世家,出身于官宦世家的陶渊明为何会对自然如此的向往,最后毅然辞官归隐田园呢?这就要从他的生活经历与社会环境来说了。

众所周知,六朝社会最大的特点便是世族与门第。当时社会的门第观念那可是达到了一个顶峰,世家极其重视并维持门第的纯洁与发展,而国家的观念则渐渐的淡化了,竟出现了“士大夫止知有家,不知有国”、“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竟成虚言” [1]p46的反常现象。门第观念严重,士庶之别,泾渭分明,不得逾越。而陶家在当时地位虽高,但根底却不深,在世族之中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陶渊明在家是庶出,非嫡传,在当时人们的眼中,他的地位便更降了一等。就这样,门第就不能成其为其傲世的资本了,反而因此成了一种难以言说的隐痛。在加上当时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战争频繁,祸乱不断,民不聊生。使得东晋这个偏安一隅的小朝廷犹如在波涛汹涌狂风四起的大海上艰难度日。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作为一个有理想的人来说,陶渊明是不得志的。

其次在陶渊明的亲属中,他的父亲与外祖父是十分推崇自然的。他的父亲陶逸虽做过官,但陶渊明在《命子》中曾说:“于皇仁考,淡焉虚至。奇迹风云,冥兹愠喜。”可见他的父亲虽做官但虚静恬淡,并在晚年时谢官归隐,而父亲对子女的影响应该是最为直接的。他的外祖父孟嘉则一生都在追求自然的人生,陶渊明在《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中就有不少的记载:“冲默有远量”、“温雅平旷”、“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陶渊明对他的父亲、外祖父十分的敬仰,他们二人的思想也对陶渊明有着深刻的影响。再则还有他的叔父陶淡对自然的理解更趋极端,《晋书·隐逸传》载:“淡幼孤,好导养之术,谓仙道可祈。年十五六,便服食绝谷,不婚娶。”,他的从弟也从不过问世事,《祭从弟静远文》中“心遗得失,情不依世。„„乐胜朋高,好是文艺。遥遥帝乡,爰感奇心,绝粒委务,考槃山阴。淙淙悬溜,暖暖荒林,晨采上药,夕闲素琴”等,生长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对陶渊明的一生也是有很深刻的影响。当一个人在一方面饱受了心灵的压抑之后,往往会在另一方面来寻求安慰。因此陶渊明向往着自然,期待着自然的生活,不用挣扎在世俗的世界,艰难度日。如他在《归园田居》其一中就曾写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就写出了他的人生追求。

最后,魏晋时期是玄风大盛时期,陶渊明生活在这一时代,思想必定会打上这一时代烙印。陈寅恪说:“渊明之为承袭魏晋清谈演变之结果及依据家世信仰道教之自然说而改造之新自然说。”

[2]p30

4指出了陶渊明思想与玄学的关系,玄学道家崇尚自然,张扬个性的主张对陶渊明的影响重大。庄子恬淡无欲的精神修养对陶渊明的影响也十分的深刻,“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则四支百体将为尘垢,而死生终始将为昼夜而莫之能滑,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且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夫孰足以患心!已为道者解乎此。” “得者, 时也;失者, 顺也。安时而处顺, 哀乐不能入也。”(《庄子•田子方》)陶渊明深受庄子这种人生境界的影响。但陶渊明并没有死搬玄学思想,而是通过自己的领悟,融会贯通,将思想上对玄学自然的高度领悟,化作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追求。他称自己“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归去来兮辞并序》),提倡“抱朴含真”(《劝农》)、“抱朴守静”(《感士不遇赋》),进而抨击“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饮酒》其二十)、“真风告逝,大伪斯兴”(《感士不遇赋》)的社会。“真”和“朴”是老庄中常提到的概念,是其所主张的“道”的属性,即“自然”属性。

当然,陶渊明在少年时期也喜好儒家经书,具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雄心壮志,希望能建功立业,并以安邦治国为己任,实现儒家“立德”、“立言”、“立功”的人生理想。再则这一时期,佛教颇为盛行,佛家经典大量的引入中土,对当世的文人也有着一定的影响。虽然陶渊明对佛教的神灵不灭、因果报应和转生净土等思想不认同,但佛教的自然之义对他并不是没有启发。因此,在这三家思想的共同影响下,陶渊明在经过一番融会贯通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自然观。

二、从意象来看陶渊明的自然思想

黑格尔说:“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 [3]p10这就是说象征之所以能够为象征,是因为它与比喻的以实体比作实体不同,象征是以实体比拟一种精神、一种意义。

自古以来,我们身边的许多自然景物被文人墨客给予了深刻的内涵,比如:月亮它代表了思念,莲花代表着冰清玉洁,菊花为君子之花,折柳代表着送别等等,通过这些意象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陶渊明可谓自然之子,他热爱自然,崇尚自然,在自然中他找到了知识分子失落已久的心灵家园,找回了历代文人久觅不得的精神“圣杯”。在这里他饮酒赋诗、耕种劳作,在这里他安然坦然、情趣盎然,大自然不仅是他赖以生存的生活场所,也是他灵魂安顿的精神故乡。因此在他的诗作中出现了许多自然之物,如:鸟、秋菊、青松、幽兰等意象。并通过这些意象来表明了自己的志向与观点。另外陶诗中用以表达象征意义的意象,是活动或存在于一个完整的自然景物之中的,而不是孤立的。因此,这些意象在诗中的意味不仅仅是作为具有“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的单个自然景物,而且诗歌还围绕意象组织出一幅由众多自然景物构成的图画或场景。

如“鸟”,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个意象。《诗经》的第一首便是《关雎》,此后从《楚辞》到古诗十九首以及建安正始诗人们的笔下,鸟的意象便逐渐具有了更多的意蕴,鸟是自然的化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宇宙自然相连,其自然情趣最为人类羡慕,不单为双鸟或离群孤鸟形象,以比喻欢爱相亲或者别离,更常常是一种不受羁绊、超然高举的自由生命的象征。“建安诗人写得最多的,是飞鸟的形象。他们常常用飞鸟象喻自己,象喻人生。飞鸟之被用来象喻人生,是用来象喻人生如寄。„„孤鸟失群,飞鸟悲鸣,归鸟徘徊,这些有着浓重悲凉情思的意象,最足以反映出建安诗人的普遍的审美情趣。”鸟在陶渊明诗中主要是逍遥容与,自由自在的象征。陶渊明笔下的鸟大致有三种: 受困牢笼的羁鸟、自由快乐的飞鸟、日暮还巢的归鸟。我们来看一下《饮酒》其四“失群鸟”的意象: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晨,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该诗虽处处写鸟,实际是自述,在诗末诗人说到已有归所,这就更加的表明了鸟儿离不开林,人照样也离不开大自然的意思,这也反映了回归自然后诗人的内心十分的满足。再联系《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也是对回归自然的抒发。既已回归,那“归鸟”则象征着诗人回归自然的渴求,《归园田居》其一既称“羁鸟恋旧林”,又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就是最明显的表达。

再如诗人的一首题名《归鸟》的诗作,这首诗虽是写鸟,但诗人的性情、风神都跃于纸上。全诗借写鸟来表现诗人从“出世”到“入世”的经历,全诗可分为“去林”、“见林”、“相林”、“止林”四章。还写了四时“和风”写春,“清阴”象夏,“气清”明秋,“寒条”比冬,尽四时之变化,鸟因“和风弗恰”所以飞回故林,诗人在这里“见林情依”、“遇云颉颃,相鸣而归”,又是多么的自由自在。全诗使人感觉真气流贯,超然物外,逸兴遄飞。沃仪仲曰:“总见当世无可错足,不如倦飞知还之为得。” [4]p29这个“还”,是回归自然。如《饮酒》其五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七的“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等。

另外又有《连雨独饮》的“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二句,马璞在《陶诗本义》卷二中提出了另一种解释:“虽然,吾见云鹤之飞,须臾穷于八表,恐彼自有奇翼,”方东树在《昭昧詹言》卷四中解释说:“云鹤,仙也,虽可羡而吾不愿顾。独抱任真自然之心;久与天意,乃衍上文,意不必求仙也。”先不看他们说得怎么样,我们来看看诗中的另两句“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任真”,可以说是一种心境,就是诗人借助饮酒的刺激体验到的“百情远”的境界。人与万物都是受气于天地而生的,只是人有“百情”。如果人能忘情忘我,也就达到了与物为

一、与自然运化为一体的境界,而不会感到与天地远隔。所以,马与方二人虽做了不同的解释,但他们都割裂了本诗的脉络。实际上这两句诗词只是说明了作者摆脱了世间种种阻碍与俗世,达到了与天地合一的精神自由。

还有象征诗人高洁卓异人格志趣的意象,如青松,《饮酒》其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殓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这里的“众草”指众多的草和树,经历风霜雨雪之后的众草大多都凋零衰败了,而青松却能在这样艰难的生存状况之下而依然挺立,长青不凋。“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在这样的环境下就更加显得青松的卓尔不群,傲然俊秀。诗人感受着青松的高洁,连饮酒也要远望青松而助兴;“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正是由于青松,诗人感到为什么不能像青松那样卓然独立而要受世俗事的羁绊呢?陶渊明的“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就与这青松一样,不管外部条件如何的恶劣,世事如何的复杂,都不能因此而屈服,降低自己的人格尊严,青松因此成为诗人表达理想人格的象征。

陶渊明他不但爱松,而且喜菊。其《九日闲居》诗序写到对菊花的喜爱:“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九华”,九日之华,指菊花。在中国文学的语境下,菊花意象与陶渊明可谓是二位一体的关系,一提到陶渊明,我们就想起了菊花,一提到菊花,无疑是在说陶渊明。在他的笔下,松菊同为傲霜斗雪、异于众木的“霜下杰”:“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列岩。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和郭主簿二首》)而且菊是四季花事中开得晚的一种,当众芳摇落,万木凋零时, 菊却与青松一样顽强。如果说青松以其挺拔俊秀、傲然独立的身姿赢得诗人的赞赏,那菊就以其幽静、超脱、高洁的形象深得诗人青睐。“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只有菊花在那萧瑟的秋风中傲然怒放、凌霜盛开,为冷寂荒芜的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无疑它会令人想到孤寂超脱、高洁劲节的君子之风。最重要的是陶渊明自己卓越的品行操守,诗人在出世入世之间几经徘徊,为保全本性而终归耕于田园。愤世嫉俗,憎恶黑暗官场,不愿与之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修养心性,追求任真自得的超越境界。

如《饮酒》其七:“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从赏菊到饮菊花酒,诗人得到了人生的真意。菊敢于与自然抗争的斗志,它的群芳皆败我独放的凛然之气,都是诗人所赞赏的。诗人面对这些,忘记了世俗的烦恼,心灵得到了净化,也表明了自己傲立于世、坚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又有著名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诗人从赏菊、采菊中体会到了与自然的契合,并把其远离世俗、卓然傲立的品格境界在采菊见山的悠然中显现无遗。菊花的高风亮节已与陶渊明的高洁品德完美地叠合到了一起,陶渊明成了人格化的菊花,菊花也成了陶渊明安贫守道、孤高无尘的象征,陶渊明与菊花成了二而一、一而二的关系。

陶渊明对鸟、青松、秋菊等意象的勾勒,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渴求和向往。用质朴真淳的语言和散文化的句法结构表达出来一份淡泊闲适的心境和一个去伪存真的感情世界,如“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写出了一个宁静淡远的诗歌境界。

参考文献:

[1]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2]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黑格尔.《美学》[M]第二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4]明黄文焕.《陶诗析义》[M]卷一引.见《汇编》(下)

[5]马晓坤.趣闲而思远:文化视野中的陶渊明、谢灵运诗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6.[6]胡大雷.玄言诗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7]白振奎.陶渊明谢灵运诗歌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12.[8]李华.陶渊明诗文赏析集[M].四川:巴蜀书社.1988.3.[9]李锦全.陶潜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10]叶嘉莹.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7.

第二篇:读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观

读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观

摘要:华兹华斯诗歌崇尚自然、返璞归真,诗人不仅在对大自然的欣赏与礼赞中获得欢愉和宁静,更重要的是他着意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以重新确立人生的永恒价值。文章从华兹华斯的诗歌中对自然的吟咏,分析诗人淡泊、宁静、追求和谐的自然观以及对现代人的启示。

关键词:华兹华斯;诗歌;自然观;启示

18世纪的欧洲,工业的迅猛发展使旧世界土崩瓦解并失去了昔日的神性。在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下,欧洲思想界追求知识,理性思想成了人类认识宇宙的最高判断。然而,那时欧洲人却在这种理性的旗帜下为所欲为:自然界遭到破坏,人性受到扭曲,人的物质欲望不断膨胀⋯⋯物质文明的向前发展不但没有给西方人带来预想的幸福和安宁,反而使整个欧洲走向了堕落,信仰和传统的动摇与崩溃直接导致了人们精神的混乱。华兹华斯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感到恐惧和担忧,在他的诗中,他表达了对自然的信仰和崇拜,对物质和权力的淡泊。崇尚自然的华兹华斯对他所处时代的那种理性的破坏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对人类的生存状态有了新的理解。

一、“物我合一’’的自然观华兹华斯在其诗学中曾提到“诗人是把自己的心声向人类叙述的人,他应比普通人对事物更敏感,更赋予热情⋯⋯”,认为“诗歌是人与自然的映象,[1]416;“所有的好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圳2r]417。诗歌创作是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华兹华斯的诗歌是他自己情感的流露,是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中产生的。诗人漫步湖边时,曾看到迎风起舞的水仙花。这幅自然美景一直深深地印记在他心里,这美景给他带来无限的财富。他似乎找到了“那金色的时光”,回到了那天真纯洁的童年时代。可以看出,诗人把他在自然景物影响之下产生的强烈的感情激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呈现出来。诗人先写水仙,再写水仙对于诗人的魅力,写的既是客观之物(水仙),又是主观之情(诗人)。“这时我的心被欢乐充满,还随着那水仙起舞翩翩”。大自然的美完全进人了诗人的内心,尽管他远离自然,其心境还是在自然之中,孤寂的时候同样充满了欢乐,感到快慰。诗人称平静时对往事的回忆一共有两种声音,那就是内心的回声和朴质的诗歌吟咏,诗人从两种声音共同的音韵中汲取对未来的信念,并让这信念带来愉快的心情。诗人在《我好似一朵流云 独自漫游》中写道:独自漫游似浮云,青山翠谷上飘荡; 一刹那瞥见一丛丛、一簇簇水仙金黄; 树荫下,明湖边,和风吹拂舞翩跹水仙花使诗人如痴如醉,给诗人带来无限的喜悦,最后诗人与水仙“翩翩起舞”,将自己融入到自然景物(水仙)之中,使人与自然和谐为一体。诗人不仅仅从自然中获取创作的灵感和激情,而且还从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透视出生活的本质,并向人们昭示永恒的真理。华兹华斯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是十分贫寒的。但是他所生活地区的美丽的自然风光,疗救和补偿了他在物质与亲情上的缺失,因而华兹华斯回忆起早年并不觉得贫苦。他对自然有着虔诚的爱。空间和时间的间离使他对自然和童年产生了美感,激励他努力去探索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和人类发展的进程,使自己心灵得到平静、获得快慰,进而希望能使人类获得拯救。在诗人看来,大自然是至高无上的君王,他在与自然的交往中发现大自然能给予人类很多启迪,使人们回想起快乐的时光。诗人在讴歌大自然中的湖光山色同时,又融入自己内心的主观感情。华兹华斯的诗充分体现出了他的自然观。成年后,诗人以饱蘸感情的诗笔咏赞大自然,讴歌自然界中的山水风景、田园乡土、花木虫、日月星辰对人类心灵的影响。在自然与上帝、自然与人生、自然与童年的关系上,他以诗的形表述了一整套新颖独特的哲理。诗人认为,大自然有取之不尽的财富,大自然给人以欢乐和智慧;自然界中最卑微之物皆有灵魂,而且它们是同整个宇宙的大灵魂合为一体的,这就是诗人“天人合一”或“物我合一的自然观的主旨。

二、标举童心,天性永存的自然思想

华兹华斯生活在欧洲的动荡年代,他目睹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这次大革命既作为启蒙思想的政治革命实践给法国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巨变,也使人性中一切悖理的东西沉渣泛起。诗人曾两度来到法国,但在短暂的欢欣与激动后,他悄然离去。因为随着革命的激化,雅各宾派的恐怖政治把他推入失望苦闷的深渊,理性的幻想被新的暴力所取代,自由被新的专制蒙上阴影。失去理智的人们、流血的**、新的道德败坏,这一切都让他陷入理想落空的危机之中。所有这些情感与理想的危机都迫使诗人在震惊中对理性产生了怀疑,在反思中寻求人类真正的自由与归宿。华兹华斯重新来到大自然,其感受与先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他此次已经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了。在诗中,诗人标举童心,追求已逝的天真欢乐的童年。在诗歌《布谷鸟》(To the Cuckoo)中,诗人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他孩童时期追寻一只布谷鸟的故事。在一片青翠碧绿中,行踪神秘、啼声忽远忽近的布谷鸟给他天真的童年带来无限欢乐和遐想。此时的布谷鸟不再是一只普通的鸟,而是能召回他失去童年的梦幻的一种力量。诗人通过回忆留在心中的五年前的美丽景致而处于愉悦的心境之中。与大自然进行和谐的交流,所获得的不仅仅是欢愉和宁静,更重要的是学会重新观察自然。诗人崇高的思想给他带来了一种绝妙的感觉,那就是:落日的余晖!广袤的海洋!新鲜的空气和蔚蓝的天空!而这些景致在五年前还独立于诗人的心灵之外,现在它们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了。留在心灵上的景致再次苏醒时,过去的感官的狂喜一去不复返了,诗人的感受中增加了半明半灭的思想的火花,这使诗人既体会到现时的快乐,又高兴地想到此种感受能给未来的岁月增添生气和精神食粮。他感觉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生时是这样,死后也返回到大自然中去,人与自然之间没有界限。自然既在身外,也在心内。在诗人看来,远离童年和远离自然的人们,可以通过回忆童年和与自然的亲和状态而返回自然,从而走向成熟。华兹华斯在其他一些重要的诗作中都这样引入了对童年的回忆与礼赞。这在他带有自传性质的长诗《序曲》中有更深刻的展示。诗人在作品中衷心感谢大自然在他童年时代为他孕育了纯净的灵魂,认为在儿童时代的早期印象中,如果谁不与人类所创造的粗鄙庸俗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而是崇高不朽的 自然联系在一起,谁就能获得永久的幸福。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始终把童心与大自然和上帝联系在一起。在基督教观念中,上帝创造了一切,包括自然与人。诗人因为爱上帝,故而他创造的大自然,进而推溯到只有童年时期才能与大自然最接近,故而童真中包蕴着不朽的信息。华兹华斯在诗意和哲理的诠解中对孩童的崇拜达到如此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连他的诗友、同样讴歌童心的柯勒律治都感到不免过分。不仅如此,华兹华斯还对孩童的无知和单纯加以赞扬。我们知道,在西方一直有崇尚智慧的传统,对儿童也主张把他们放在育儿室里灌输成人设立的书本知识与道德教义。华兹华斯偏偏对天性未凿的童稚倍加赞赏,这实际上与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主张人应摆脱文明的束缚返归自然的风尚是一致的。由此,在他众多歌咏自然的诗篇中,最受尊崇的是那些可以作为宇宙伟大的和声中一个音符,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人,这就是婴孩。作者意在寻真,表现出力求摆脱人的社会性、返归于人生初始时期的归根心态。

三、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对现代人的启示自然界是一切生命的基础与渊源,一切生灵都是大自然怀抱的婴儿。人在自觉意识开始以前也是自然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类最初因为偷食了知识之树上的禁果而被逐出天庭,永远失去了目睹上帝圣容的权利,也失去了被创造之初流荡于体内的灵气,人与自然的异化便由此开始,从此人类便踏上漂泊的路程,开始苦苦寻求精神还乡之旅。欧洲文艺复兴通过复兴古希腊文化,重新发现了人和自然,然而却走上了人与自然分离的道路。人类把自己提到了近似于上帝的高度,人想真正成为操控自然的人。人类作为生命本体的存在,时时昭示着自身的强大,彰显着无限的欲望;人类在演绎着无限权威的同时,也演绎出了自身的悲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文明的进程,人类不断改变着与自然原初的和谐关系。从“上帝之死”到“自然之死”,都诉说着人与自然异化的历史,预示着人类的明天。华兹华斯是一位有着现代意识的诗人,他早就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异化。他认为工业化使人跌人了可怕的物欲,从而道德沦丧、纯朴消失。诗人甚至发了“世界叫我们受不了”的愤怒呼声。诗人的忧虑也预见了人类今天的处境。人类通过科学驾驭自然、征服无限。科技创造了奇迹,奇迹演变成了神话。随着一个个现代神话的产生,自然也在一寸寸地被吞噬。从“寂静的春天”到“自然之死”,都验证着人类强暴自然的恶行。今天,生态资源的破坏、物种频频消失,人类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生活的环境一天天地 恶化。自然的悲剧与人的悲剧紧密相连。从“自然之死”到“人之灭亡”,只有一步之遥。技术的进步似乎是以生态的破坏为代价换来的。科学技术给/ ’o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们精神上的极度贫乏。技术与情感的失衡,给人类带来了苦闷与彷徨。现代神话主宰着社会生活,也主宰着人的意识形态。科技的机械性把人变成了没有思考能力的空心人,使人面临着严重的信仰危机,“自然之死”则使人陷入生存危机,人成了无根的存在。这一切都源于人类自身的罪孽。对自然的疯狂掠夺必然导致人性的堕落,恣意践踏的恶行注定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华兹华斯把归根返始作为摆脱近代文明困境 的一条出路,他企图通过回归自然来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使诗人产生了重重的矛盾。而诗人的矛盾也预示了现代人的尴尬:人类一方面呼吁生态保护,一方面又在疯狂地蹂躏自然;一方面呼吁回归自然,另一方面又肆虐地践踏着自身的自然性。这给今天的人们以启示是:人类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同样是一个整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相互隔绝的生命。如果人类失去记忆,忘记历史,背弃大自然,就是对自己和对客观存在自然界的否定,而对传统的背叛、对根的疏离,就注定要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在技术与情感的跷跷板上,如果技术的一端太沉,情感便会离开生养它的土壤。没有了情感支撑,人类社会就会从荒原走向沉寂的历史。

四、结论

文明进步与人类命运的冲突到了华兹华斯所处的科学时代,呈现出了新的内容。科学作为一种主宰的力量几乎等同于万能的上帝。人们把科学技术变成了驾驭自然、征服无限的手段。但科学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又无时不在与人对抗着。一方面,随着科技对人类霸权意识的诱发和扩增,人类早已改变了与大自然的原始而和谐的关系。人类不断征服自然,也就注定远离了自然,最终失去了与大地的亲和感,变得无源无根。另一方面,科技又历史地解放了人,有效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条件,同时,人类也愈来愈依赖于这种异己力量,甚至把知 识、科学和权力意志凌驾于人之上,把人作为理性的动物或社会的动物,完全忽视了对人自身存在意义的探寻。正如宗白华先生谈论歌德及浮士德的意义时所说:“近代人失去了希腊文化中人与宇宙的谐和,又失去了基督教对上帝虔诚的信仰。人类精神上获得了解放,得着了自由;但也就同时失所依傍,彷徨摸索,苦闷追求,欲在生活本身的努力中寻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Cz]对自我的遗忘及物质文明对生命本原的压抑所造成的人的虚无感,这正是近代人所面临的困境。所以从近代开始,欧洲文化中反思文明、追问存在的拯救意识渐成为一种普遍的思潮。华兹华斯的“物我合一”的观念可以说也是这个时代文明困境中的产物,其目的在于以一种理想主义的方式来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以重新确立人生的永恒价值。

参考文献: [1]Rubinstein A T.The Great Tradition in English Literature(Volume II)C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88:416—417。

E2]宗白华.歌德之人生启示[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36—37.

第三篇:浅析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观

2018年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英汉化妆品说明书对比及汉译策略 2 教师的个性与语言教学 论《红字》里“A”字的象征意义 从《画皮》及《暮色》比较分析中西人鬼文化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纯真年代》中两位女主人公的不同爱情观 6 《傲慢与偏见》中英语反语的语用分析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English & 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8 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资料汉英翻译及翻译策略 从《喜福会》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看身份的寻求 10 中西酒文化的差异对比 11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芭芭拉少校》中的现实主义 汽车广告中的双关研究:关联理论视角 14 西方文化视域中《简爱》刍议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分析《红楼梦》中的习语翻译 16 论《喜福会》中家庭观的中西差异 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双城记》中的体现 18 背景知识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虽不起眼,但不可或缺:从《洛丽塔》中的小人物看亨伯特悲剧的必然性 20 《咏水仙》两个翻译版本的文体分析 浅析英汉基本颜色词之文化内涵--以“白”与“黑”为例 22 从文化角度探析中英基本颜色词的比较和翻译 23 论《蝇王》中的“性本恶”思想及人类文明的危机 24 The Tragic Color of Tender Is the Night 25 从就餐细节看中美儿童个性能力的差异 26 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音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27 从《阿甘正传》看美国青年文化 《红字》中作者霍桑对清教认识的模糊性 29 《游泳者》中的象征意象分析 对《呼啸山庄》中女主角的女性哥特情结分析 31 《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和谐”研究

Are Indians Prisoners of Their Race?-An Analysis of the Sources and Rise of National Awareness 33 一个为追求自我挣扎的灵魂——看凯特.肖邦的《觉醒》 34 对比分析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 35 观音与圣母之比较

从动态对等角度论英语俚语的翻译 37 英语外来词和它的翻译

从《当汽车等待的时候》看欧.亨利的写作特色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对《小妇人》的两个中文译本的比较研究 40 从关联理论角度谈英语双关语的翻译

原创论文写作//扣、扣//80599//0749

浅析新闻英语中模糊语言的运用

On Movie Title Translation from Skopos Theory Perspective 43 山寨文化的反思——发展与创新

浅析《天路历程》中基督徒的成长历程 45 《嘉莉妹妹》中主要人物的无尽欲望 46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分析

乌托邦和老子道家思想的比较研究

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新闻英语中委婉语的翻译 49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 50 国内旅游景点介绍英译的策略与技巧 51 英语外贸信函的特点及翻译

试谈黑人英语在美国电影中的渗透 53 中美家庭教育与个人能力培养 54 《还乡》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55 矛盾修辞法的认知语用分析 56 小学英语学习策略及研究

《珍妮姑娘》主人公悲剧结局的必然性

影响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因素的调查及分析—以x市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 59 英汉谚语的文化对比分析

重新诠释玛格丽特的人生悲剧根源 61 商标翻译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An Analysis of the Ambivalent Character of Frederick Winterbourne in Daisy Miller 63 从小飞侠彼得潘浅析詹姆斯巴里的悲剧人生 64 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写作技巧

《鲁滨逊漂流记》两个翻译版本的文体分析 66 中美家庭价值观差异浅析

评《傲慢与偏见》中卢卡斯小姐

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 69 从价值观系统角度浅析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 70 《紫颜色》中爱丽斯沃克妇女主义解读

试析与地理环境有关的英语成语及其文化内涵

从《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分析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手法 73 论《紫颜色》中黑人妇女的反抗

论象征在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中的应用 75 论礼貌策略在商务信函写作中的运用 76 目的论视角下英语外贸函电汉译的研究 77 斯嘉丽---一朵铿锵的玫瑰

Pragmatic Differences of Politenes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79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及其翻译

中美之间宴请礼貌原则的差异以及其产生原因 81 中国文化元素在功夫熊猫中的体现及其翻译 82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浅析

原创论文写作//扣、扣//80599//0749

关于照料母婴的市场分析

思维对汉英句子结构的影响---以《飞蛾之死》及其译文为例 85 [税务管理]我国开征遗产税国际借鉴和政策选择研究

一首平凡女性成长的赞歌—用“成长小说”理论来解读《简爱》 87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研究

化妆品品牌名称翻译审美与选词

Cultural Influence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90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性格和婚姻观 91 Social Causes for Tess’s Tragedy

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视角下的中美家庭观 93 论《兔子,跑吧》中兔子逃跑的原因 94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信函写作 95 紫色中女人意识的觉醒

红河州农村英语学习两极分化

英语专业学生课外网络自主学习问题研究

A Paralysed Wilderness—The Appreciation and Analysis of Symbols in Araby 99 《赫索格》中玛德琳的性格

艾丽丝沃克《日用家当》中的人物解读

原创论文写作//扣、扣//80599//0749

第四篇:我的自然观

当代自然观

当代自然观是指在社会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的思想观念,不是指单单爱护自然,更深的是指自然与社会共同发展与和谐生存。在唯物主义的观点上的一个变化。把当代人们所追求的经济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的观念。

在自然的发展之初,经过规律的演化,渐变。由原始自然的一系列的发展,进化,并且适应人们的发展。在共同生存的前提下和谐共处。在和谐的同时进行维护,并且在科学的发展下进行。在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促进自然的发展。把单一的保护变成有效的利用。把消极的保护变作积极的探索,将相互之间的依存提高到另一个境界。

在完全没有屏除唯心主义的条件下,人们的另一种对自然观的看法,在充分揭示自然界本质、结构及其辩证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的人化自然观,再加入唯物主义的思想论证加以协调就形成了当代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科学基础:

(1)天文学:康德的太阳起源演化学说:星云说。《宇宙发展史概论》(1755)

第一次说明了世界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不是从来如此的。【其中包含了辩证唯物的思想】

(2)地质学:赖尔的地球渐变论(1830),说明地壳是逐渐形成的,不是从来如此的。

(3)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物理史上的第二次大综合,说明了运动形态是可以转化的,物质运动具有客观性和多样性、统一性。

(4)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施旺(1839)、施莱登(1838)发现了细胞,细胞学说说明了多种多样生物的统一性(统一于细胞);达尔文(1859)的进化论说明事物是连续发展的,不是从来如此的。

(5)化学:道尔顿的原子论(1808);米勒用无机物合成了有机物(尿素,1824-1828),打破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界限,说明了事物是有联系的;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的发现(1869)。

基本内容:

(1)它指出了自然界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和系统。在该系统中,从星球到原子以至更小的粒子形成了一个无穷系列和层次;【世界是物质的】

(2)相互联系的物体由于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物质是运动的】

(3)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四种基本形式(恩格斯根据当时科学发展提出)为:机械运动、生物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它们可以相互转化;【运动的多样性】

(4)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的规律性】

我的自然观

一.什么是自然观

何谓自然观,自然观作为一种观念意思形态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觉的自然观是关于人类在与自然的接触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各方面的总体性认识和看法。

二.关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

自人类产生意识以来,就不断探讨与思考和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的种种问题。所以关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有一定的发展历程。

在远古时代,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以及人类对自然认识的贫乏和肤浅,人类对自然抱有某种依赖和恐惧的心理。面对能够呼风唤雨,似乎拥有某种神秘力量的自然,人类不可避免地产生无限的敬畏心理,人们只能通过对自然的山川日月水火等的崇拜来表达其最初对自然的肤浅的,带有较浓厚的迷信色彩的认识。正因为如此,当时人类作用于自然的力量还是比较的微弱的,人与自然还是处于某种相对“和谐”的状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的不断提高,人类意识到自然是可以被认识与利用的,人类慢慢地从生产与生活的种种迹象中了解、掌握自然规律为己所用。人类作用于自然的力量也不断的强大。“人定胜天”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然而它使得人们不断强调人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中的作用。

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第一、第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相继出现,然而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负效应也不断地暴露出来,环境问题就是其中一个凸显的问题。致使自然与人的关系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紧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似乎陷于某种“盲目”的状态。

三.如何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认为,自然界先于人与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总的来说,马克思科学地阐述了自然的存在的客观性。

总所周知,人类首先是一个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人类是大自然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人类不能离开自然界这个大家庭,否则无法生存。大自然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来自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摇篮。人类的衣、食、住、行的原材料都是得益于自然的提供。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也不可能有人类神会的存在。而如今,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和享受无限的开发自然、征服自然,不断的向自然索取,达到自然不堪负荷的程度,自然就会发动反抗,加倍地惩罚人类的“无知”。例如现在全球性的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大自然的反常和各种天灾的发生,都可以说是“大自然的加倍报复和惩罚”。世界多处连续出现的各种奇怪病症也有很多是因为环境污染和人类的大肆破坏造成的。

因此,用怎样的态度去看待自然界,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摆在我们人类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

以我们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难道我们对于自然真的能够为所欲为、无法无天了吗?事实上并不是。

5.12汶川地震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5.12汶川地震的发生就让我深深体会到自然的力量是如此的浩大,人在自然面前是如此的脆弱与渺小。古人曰“人定升天”,但是,我觉得有时候面对自然性的灾害,例如地震、洪流、海啸、泥石流、台风,人的力量又是显的那么的微不足道。虽然我们对自然的认识在不断的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目前我们对自然的认识还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自然还是存在着许多现在我们人类都无法解释的奥妙,人类对自然的了解还不是很透彻的。对于地震、海啸,火山喷发这些突发的自然灾害,我们不能预防,我们能做的就只是尽我们的能力尽量减少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的损失。

四.我的自然观

一直以来,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是自然界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认为自然界应无条件地服从于人类,因而导致了世界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对此,我们应该从新审视、反思我们的自然观。我觉得我们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自然观,坚持非人类中心主义学说,以“人道主义”的情感对待自然界。

人类要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各种丰富资源,这是无需置疑的。但是我们人类不能掠夺自然,糟蹋自然,相反,我们应该关心自然,保护自然。换句话来说,我们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维持生态平衡为前提。我们人类改造自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征服自然,而是为了更好的在自然界中生存与发展。因此,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伙伴关系,合作关系。这就叫“以人为本”的自然观。“以人为本”一方面强调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强调了人的能动性的改造自然。

第五篇:自然观:敬畏自然

敬畏自然:真正的科学观、科学的自然观

摘要:面对自然,科技可以主宰一切的观念是极端错误的,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是福祉与祸害同行。正确的自然观应建立在生态伦理与生态科学这两个基础上,“检视科学”与“敬畏自然”应该成为人类文明前进的“护佑神”。人类不应该将作为智慧结晶的科学置于自然的对立面,在运用科学对自然进行改造时一定要谨慎行事,有所为有所不为。对科学技术进行批判、监督、制约和改造,是对科学技术负责,更是对人类、对整个宇宙负责。敬畏自然,才是真正的科学观,也才是真正科学的自然观。

2008年5月12日,里氏8.0级的大地震突然造访四川,一瞬间,数以万计的人们被埋进了废墟。在全世界紧急救援 的过程中,我们听得最多的口号可能要数“地震无情,人间有 爱”了。而1966年的邢台大地震和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发 生时,铺天盖地的救灾口号却是“人定胜天”。这~救灾口号 的改变,无疑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面对可知亦不可知的大自然,中国人的意识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信奉“人定胜天”到主张“敬畏自然”。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入

而发展的,大致是循着“畏惧自然一崇拜自然一藐视自然一 尊重自然”这样一个过程演进的。虽然这种阶段的划分不一 定准确,但也基本上反映了人类对大自然认识的曲折性和渐 进性。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人类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对大自 然持敬畏态度的。当然,在不同的阶段,“敬畏”的含义可能 不完全一致。在人类发展的“初级阶段”,面对神秘不可知的

大自然,人们主要是一种畏惧,而在今天,我们重提敬畏自然,已经不是因为对自然“无知”而畏惧,而是在科学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在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对自然的一种敬仰和尊重。从畏惧、崇拜自然到藐视自然,这其实也是一种“进步”,说明人类已经掌握了大自然的秘密而滋生出战胜自然的欲念。然而,尝够了“征服自然”的苦头之后,人类又很快发现,认识了自然并不等于就能战胜自然,“战胜自然”永远都只能是相对的,是细微局部的,而敬重自然,在自然规律许可的范围内生存和发展,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再次发生了转变——从藐视自然到尊重自然。

在人类的参与下,大自然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当生产 力还很低下的时候,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被限制在一个较小或较低程度的范围之内,但是,近代以来,随着人类掌握的科

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大规模的工业革命开始,大自然也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遭到人类的毁损。如今,人类已经不得不面

对一个千疮百孔的大自然,不得不在一种日益恶化的环境中 求生存。人与万物是息息相关的,智慧的人类,应该懂得处 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该将作为智慧结晶的科学置于自 然的对立面,在运用科学对自然进行改造时一定要谨慎行 事。“检视科学”与“敬畏自然”应该成为人类文明前进的 “护佑神”。

一、检视科学:有所为有所不为

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是揭示自然、社会和 思维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进步的象征。然而,纵观近百 年科学的发展历程,我们也应该看到,科技进步实际上是一首悲喜交集的交响曲。用苟子的话来说,它既带来“用之以

治则吉”的福祉,也带来“用之以乱则凶”的祸害。科学技术 的发展“具有为善和作恶的巨大可能性”¨。,控制论之父、美 国科学家维纳看到控制论存在着“为善”和“作恶”这两种相 反的社会作用,但却无法使“为善”的作用都能实现,而把 “作恶”的方面予以消灭。为此,他觉得自己虽对这门科学做 出了贡献,但却是站在一个至少是令人不安的道义的位置 上。当爱因斯坦看到原子弹显示出的巨大毁灭力量时,也曾 深感痛悔。⋯⋯

不可否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增长的有力

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由荒蛮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地得到了提高,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使人类在更大程度上进入了“自由王国”。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都表现为正确认识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范围内适度地增加人类的物质财富,在很多情况下它又表现为干扰自然进程、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美和生态平衡,透支甚至耗尽自然资源。人们在享受科技发达所创造的便利、舒适时,也开始为科学发展所困惑。德 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2O世纪30年代就看到了技术世界中 存在的巨大危险,发出了“拯救地球”的紧急呼吁。在他看 来,由于科技的进步,地球和人的生存根基遭受着严重的破 坏;人类生活对现代科技的依赖已达到极端,就像吸毒的人 离不开毒品一样。科技作为现代人与自然交往的中介,特别 是与工业化的密切联系,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负有不可推 卸的责任。现代化带来的城市化造成了森林锐减,水资源严 重匮乏,能源危机频频出现,环境污染日益突出,这些累积的 问题成为一笔越来越大的“生态赤字”。“生态经济学家告 诉我们,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正是生态赤字最

严重的地区。”_2 即使撇开这些显而易见的危机不谈,科学发现和发明的本身也往往蕴涵着一种不可知的危险:神奇的生物技术,使人们维护自身的伦理道德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转基因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对自然界物种的未来来说,很难说不是一种祸害,在英国科学家应用基因技术克隆出绵 羊“多莉”后,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克隆技术的讨论和恐 惧——科学的发展不正在对人类的存在与未来构成某种威 胁吗? 为了维护生态和社会的正常运转,科学应该在其中寻找

自己正确的发展方向。当前,在“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 的时候,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有所为有所不为”方面如何正确 地进行抉择,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如何择取其造福人类 的一面而规避其负面效应的问题。科学技术绝对不能置于被监督的范围之外,失去了制约的科学技术,就像失去了制约的权力一样,将会因为失控而给人类给地球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我们不能拒绝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但是我们 需要将知识变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媒介,而不是征服自然的工具。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由于我们人类认识的局限性,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确实是福祉与祸害同行,甚至是祸害大

于福祉。当然,科学技术本身并没有错,错在人类不恰当地应用科学技术。在众多技术灾难中,有的是由于少数人好大喜功,急切地使用尚不成熟的技术造成的;有的是为了某种征服的目的,使用了具有危害人类安全的技术造成的;有的是因为滥用科学技术,酿成了技术灾难;有的是因为管理技术落后于工程技术,违规操作,麻痹大意,或者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技术规程造成的等等。神奇的生物技术,使人们

维护自身的伦理道德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转基因技术 的发明与应用,对自然界物种的未来来说,很难说不是一种 祸害。严正的生态警钟已经四处敲响:科学的发展正在对人 类的存在与未来构成严重的威胁!科学,既要研究事物的有益于人类的一面,也要研究事 物的有害于人类的一面,由于人类自己的幼稚,盲目使用或 者迷信技术而造成灾难,这显然不能将它归罪于科学。科学 技术这把双刃剑,掌握在爱神手里,可以造福人类;掌握在魔 鬼手里,给人类带来的只能是灾难。人类正是因为应用不断 发展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创造了发达的物质文明,但是,作 为科技进步伴生物的全球生态环境恶化以及人与自然之问 的紧张关系也在不断向人们发出警示:人类必须重视科学技 术与社会进步之间的“二律背反性”。就建设性而论,科学的 97 精神是最强的力量,就破坏性而论,它也是最强的力量。技 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但这种力量既可以用于善 的方面保护生态、造福人类,也可以用于恶的方面破坏生态、危害人类。人类正是在“知识就是力量”的伟大口号鼓舞下从愚昧走向文明、走向现代,而同样,人类也可能在科学万能论的迷梦中悄悄地为自己执行“安乐死”。

二、敬畏自然:真正的科学观、科学的自然观

每发生一次“自然大灾难”之后,几乎都会有一场关于要 不要“敬畏自然”的讨论。2003年“非典”流行时,“敬畏自 然”曾经热议一时;2004年底,印度洋海啸又制造了一次更 大的灾难,“敬畏自然”的讨论再度成为热点。反敬畏派认为 敬畏派的观点“反科学”、“反人类”、“伪环保”,而敬畏派则 给反敬畏派戴上了“科学主义”、“科学的迷信”、“伪科学”、“反人文”、“强权话语”等“帽子”。究竟,我们该如何看待 “敬畏自然”呢? 老子讲“自然”就是“自然而然”,也就是没有“外力”影响的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现在来理解,它既应包含所有“自然”的存在,也应包括“自然运行的规律”。“敬畏”,各种

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一般都是“又敬重又畏惧”或

“又敬重又害怕”。因此,“敬畏大自然”的字面意思,便是敬 重而畏惧大自然,包括尊重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敬畏自然首 先是对自然的崇拜,著名的生态思想家亨利·戴维·梭罗突 出强调了人类应当崇拜自然,因为这种在文明的更高阶梯上 的自然崇拜,不仅能够拯救自然,而且能够拯救人类自 己—— “如果人能达到足以对树和石头表示真正崇拜的高 度,那就意味着人类的新生。” 也有敬畏派认为,不管是 在汉语还是在别的语言中,“敬畏”并不是害怕的意思,可以 将“敬畏大自然”解释为要对大自然秉持一种谨慎的态

度。j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敬畏自然”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

题。哲学家告诉我们,自然和字宙是无限的,而作为人的个体的生命和认识是有限的,脆弱的人类生命在喜怒无常的大自然面前,不能迁怒只能迁就,并在逐步探索中加以适应和利用。“这种哲学意义上的‘敬畏’包含有顺应自然、尊重规律、保护生态、规避风险、以人为本等等多重意蕴。” 实际上,所谓敬畏自然,并不是说在自然面前人类应该 战战兢兢地去顶礼膜拜,不是说要让人无所作为或听天由 命,而是说在自然面前不能轻举妄动,要有谨慎之心。尊重 自然,保护生态,并不是原封不动。人类要改善生活,社会要 前进,大自然也永远不会重复自己,原封不动是不可能的,问 题是怎么动,是根据主观的愿望来动,还是根据客观的规律 来动。无论是敬重、敬仰还是敬怕,都是指人作为大自然的 一员,应当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人与人的关系,因为人类不是孤立地生活于大自然中,我们与自然和其他生 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是 和自然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的生存空间,破坏 自然环境就等于破坏自己的生存空间。当人这个智慧生物 98 在改造自然并让其服务于自身时,要充分考虑大自然的规 律,而不能破坏自然规律,即使有破坏也应该是有节制的。我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头几年可能得点眼前利益,随后就 要为频繁的水旱灾害和荒漠化付出更大的代价。又比如,对 于江河湖海,即使危及到人类的利益,也不能以违背自然的 方式去征服它,光用“堵”的方式是不能解决或者是不能从根 本上解决问题的,而应当以顺应自然的“疏”的方式去治理。当代治理河流主要是两条路线,即工程治水和生态治水。工 程治水的主要标志是筑堤建坝,限制水道,强调用“人”的办 法来解决问题;生态治水的主要标志是保护森林,保持水土,强调用“自然”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关于这一点,黄河三门峡 水库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典型而沉痛的反面经验——三门峡 水电站建起来了,几十年的效益却抵不上一年之中因它的存 在而给陕西造成的损失!当然,敬畏自然也不是说不要科学 技术和发明创造,而是指人类在利用科技时,应当顾及科技 的应用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就拿治水来说,我们主张生态 治水,但并不排斥工程治水,将生态治水和工程治水有机结 合才是真正的标本兼治。人类尽管有强大的科技力量,但不能以为自己拥有了这 样的力量就可以为所欲为。面对自然,科技可以主宰一切的

观念是极端错误的,正确的自然观应建立在生态伦理与生态科学这两个基础上。“敬畏”一词在表面上是伦理范畴的表达,但却有着深厚的现代环境科学作为支撑。现代环境科学,在摆脱了旧有的认识论与本体论的束缚后,形成了它自己新的理论基石:混沌理论(Chaos Theory)、系统论(SystemTheory)以及热动力学二定律(Thermodynamic Laws)。这三

个理论基石一方面修正了旧有的科学哲学,另一方面以真正 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揭示了科学本身的局限性以及人面

对自然的局限性。“混沌理论告诉了我们未来的不可预知;系统论告诉了我们,系统整体相对于原子、分子同样是科学意义的实体存在,但人却无法用任何实证或计算模拟的方法穷尽自然系统中所有可能的相互联系与作用;热动力学二定律道出了我们现在许多貌似科学的环保技术其实是与最根本的科学规律背道而驰的。” 现在我们普遍接受的、包含“预警原则(Caution Principle)”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正是对

这种新环境伦理的有力支持,它告诉我们,在未形成普遍接受的科学定论时,人们对自身应用科技、改变自然环境的行为应采取相对保守的态度。其实,敬畏自然,与其说是一种手段,不如说是一种态 度。这种态度是我们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的基本出发点。越来越多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只是考虑它的经济效益,还应考虑它的生态效益,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实际上,“敬畏大自然”绝不是对发展的限制,而是为其提供了更加合理的方向与空间。“敬畏自然”不但不是反科学,而且是一种更加科

学的态度。那些习惯于以“征服者”自居、以征服自然为“自 豪”的人们,应该从历史和现实灾难的严重后果中醒悟过来,在将大自然视为亲密朋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而不是强行“改造”甚至肆意破坏自然。只有当人类与大自然和谐

相处时,人类才可能创造出真正高尚的文明。从古代农业文 明图腾式的“畏惧自然”、“崇拜自然”,到近现代工业文明工 具式的“藐视自然”、“奴役自然”,再到今天生态学家提出的 “敬畏自然”,这不是历史的退步而恰恰是一种进步,正是科 学的发展,让人类逐渐认清了人与自然的真正关系。

由此可见,“敬畏自然”中虽包含“畏惧”或“恐惧”的成

分,然而这种畏惧本身却并不可怕。正是这种“畏惧”让我们生出真正的理性,正是这种畏惧让我们更谨慎地对待科学,正是这种畏惧,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我们能够采用“预警原则”来应对我们未知与不可及的自然界的变化,善待我们的环境,自觉摒弃自以为能够对自然为所欲为的科技迷信以及对人自身的盲目崇拜。科学技术的正确 使用应以“敬畏自然”为前提,如果失去了监督、批判和制约,那就肯定会走向科技专制和疯狂,它所导致的后果很可能是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的毁灭性的灾难!过去,人们曾经为

“科学的自由”而浴血斗争,而今天,我们应当奋起限制科学 的“权力”。即使是出于对科学的真诚的热爱,人类也要努力 限制其滥用,使之不至于迷失了自己,不至于成为人类生存 的威胁。对科学技术进行批判、监督、制约和改造,是对科学 技术负责,更是对人类、对整个宇宙负责。从这个意义上说,“敬畏自然”才是真正的科学观,才是真正科学的自然观。美国印地安部落酋长西雅图在给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的

信中说:“人类属于大地,而大地不属于人类。世界上的万物都是联系着的,就像血液把我们的身体各部分联结在一起一样。生命之网络非人类所编织,人类只不过是这个网络中的一根线,一个结。但人类所做的这一切,最终会影响到这个网络,也会影响到人类本身。”在敬畏自然的前提下检视科学,在检视科学的基础上敬畏自然,人类所做的一切,才可能让天地万物这样一张生命之网越结越牢实。

下载浅析陶潜诗歌的“自然观”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陶潜诗歌的“自然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晋书·陶潜传》原文以及翻译

    《陶潜传》,即记载陶渊明生平事迹的传记。《晋书》和《宋书》均有《陶潜传》,都对陶潜的生平、主要活动和文学作品进行了介绍,内容略有不同。 以下是“《晋书·陶潜传》原文以......

    陶潜传文言文翻译[全文5篇]

    《陶潜传》,即记载陶渊明生平事迹的传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陶潜传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陶潜传原文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

    陶潜字元亮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以亲老家贫,起为州......

    《晋书·陶潜传》原文及译文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

    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学习心得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学习心得 上节课绪论学习的内容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而这节课我们要系统深入的学习一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包括它的概念,研究原因、特点......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学习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学习心得体会 在前几周的自然辩证法课堂上,老师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这使我对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有了以下的一点心得体会。 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

    我的大自然观 ——演讲稿

    我的大自然观 人所共知,人类的进化经历了由猿人——直立人——智人的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最后产出今天人类种群的“辉煌成果”。就像郁金香经过二十年也能培育出白色的品种。进......

    论陶潜的隐逸思想(5篇模版)

    论陶潜的隐逸思想 【摘要】:林语堂说:“陶渊明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是简朴的,令人敬畏,使那些聪明与谙于世故的人自惭形秽。”没错,自古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