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分析——关于郑州几处古建筑的浅析

时间:2019-05-13 12:2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分析——关于郑州几处古建筑的浅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分析——关于郑州几处古建筑的浅析》。

第一篇: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分析——关于郑州几处古建筑的浅析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分析

——关于郑州几处古建筑的浅析

摘要: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不同时期和地域其建筑风格也各有差异,但其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本文主要是以康百万庄园和郑州城隍庙、文庙为例,分析中国传统建筑各方面的特点,以期对其得到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郑州,建筑风格,康百万庄园,城隍庙,文庙

一、中原古建典范——康百万庄园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特点。建筑作为人类生活最基本的人工自然物和自然环境,它既是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精神方面的文化内涵。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我参观考察了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的康百万庄园。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步入庄园,我仿佛走进了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的风雨沧桑,进入了一幅幅历史画卷之中。下面就康百万庄园主宅区的建筑,作一些分析。

康百万庄园是集农、官、商为一体的大建筑群,是历史特定时期的特殊产物,有着浓厚的历史积淀与丰富的艺术内涵,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著名的三大地主庄园之一。康百万家族以农、商、官结合的方式发家,辉煌时期曾经有“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之美誉。一直发展延续富裕了12代,400余年(跨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康百万家族在物质富裕之后,便大兴土木,充分利用自然地势,“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整个庄园分为生活区、生产区、园林区、教育区和社会活动场所,形成了功能齐全、布局严谨、等级森严、风格各异的多个建筑群体。园区的介绍说:“据1965年统计,保存下来的尚有十大部分,33个庭院,53座楼房,73孔窑洞,共计571间,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到2005年,整个庄园建筑除了寨上主宅区完整外,其余保留下来的建筑群已不是1965年统计时的面貌。”尽管群体建筑和单体建筑数量减少,仅就现有建筑而论,其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传统建筑的文化价值之高,也是其他绝大多数民居建筑不可比拟的,可谓明清民居传统建筑文化的浓缩图。

在日常设计中,建筑方案的选定至关重要,建筑风格千变万化,但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在设计中如何有地方特色,达到和谐的目的至关重要。康百万庄园处于嵩、邙、河、洛交汇处,依山傍水,有“金龟探水”之美称,鲜明的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庄园以寨上主宅区为核心,依次向南、东、北方向的寨下发展。首先,在选址方面它充分考虑到周围的自然地理地貌,康百万庄园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北近黄河,南凭黑石关,环境优美,水陆交通便利。其中尤以主宅区最为典型,主宅区南北长83米,东西宽73米,建于邙山半腰。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充分利用此处的地理地貌,用青砖砌筑寨墙,顶部有垛口,形成堡垒式大庭院,庭院经由涵洞与外界相通,洞的外口是主宅区惟一的大门。进门的时候,看到我国当代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书写的“康百万庄园”匾额高悬于门洞之上,十分醒目。主宅区营建在邙山的南半坡利于避开北来的寒风,处于向阳位置,在阳光普照下利于万物生长,人财两旺。南边靠近伊洛河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和引用,也利于交通。它集我国传统聚落基址“避风、向阳、近水”的优选原则于一身,加之中原地带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实属天地人合一建筑的典型范例。其次,在主宅区的建设方面,庭院开挖“靠崖式”窑洞作为上房,前面再由房屋组合成四合院。寨上主宅区的建筑根据基地平面形状,巧妙地分为南北两个建筑群体,北部由东至西并排五个院落,皆坐北面南。各院相互独立,又有各正房之间的两条横向通道把五个院连接起来,使各院之间封而不闭、通而不畅;南面有并排两个院构成南部建筑群,坐西向东。另一个院落的建筑很少而空地面积较大,是康家主宅区的花园。整个主宅区的建筑虽未建于一个时代,但在统一营构思想的指导下犹如一气呵成,窑洞与房屋的组合、院落之间的组合以及建筑群体之间的组合,虽由人设计,也宛如天工。这种“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观念,是中国传统建筑最基本的文化内涵,康家对于这一精神心领神会,并在营造家园的实践中加以应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貌。

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即崇尚和谐。“阴阳合.而万物生矣。”传统文化观念以“和”为美,中国的传统建筑十分强调“天人之和”,即人与其周围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康百万庄园也表现出诸多的和谐思想,庄园所处的位置,气候温和、草木茂盛、飞鸟喜鸣、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在园内可以看到主人在庭院内的绿化也选择很多有象征意义的一些树种,如枣树、石榴、葡萄等。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庄园内两棵老葡萄树,是清乾隆初年种植的,如今依旧枝繁叶茂,听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每至夏秋时节,葡萄树仍然是硕果累累,晶莹剔透,味道甘美。而这两棵葡萄树寓意就是康家多余多福。260余年的树龄说明了此地地理的优越。庄园在建筑物的群体布置方面,讲究体量大小、高低、方向的和谐。如”花楼重辉”院,前厅建筑面积为主宅区建筑之最,宽大明亮、雕镌华丽,是庄园客厅建筑的代表。整个四合院内正房、厢房、高低、大小有别,主次分明,比例恰当,十分和谐。庄园有功能方面的和谐,有美学方面的和谐,还有主人身心健康的和谐。总之,建筑是以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益而无害这一准则,在康百万庄园的营建中有诸多方面的体现。

康百万庄园的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多个方面都有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多变的处理手法,尤其表现在庄园内各个院落的组合、建筑类型以及装饰题材等方面。“靠山筑窑洞”也是庄园的建筑特点之一,庄园内的建筑类型没有摆脱地方风土民情,按地方民居建筑习惯,有窑洞与房屋两种。沿黄河流域,河南、山西、陕西、甘肃一带,遍布窑洞民居。这种民居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等特点。窑房组合在当地被视为完整的宅院,所以传统靠山窑的典型布局应是窑、房一体构成的完整民居。传统的窑、房结合靠山窑民居皆是按中国传统的对称、封闭、严谨的四合院空间序列关系布局。以上房窑洞的轴线贯穿全院,围绕主窑建造厢房,可以看到,主窑门两侧的窑脸上还对称布局有神龛等装饰小品,更强调了主窑的中心地位。窑洞除了它的经济实用性以外,还具有很好的冬暖夏凉性能,是优良的天然绿色空调,理所当然地归长者居住。人们所见之窑洞,无论是靠崖窑还是地坑窑(下沉式窑院),基本都是单层窑洞。庄园的窑洞则有单层、双层和三层之分。而庄园的一孔三层窑楼实属罕见。此窑的构造为一孔两棚三层,上两层用于储存物资。这也是庄园处处求变,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的特点。

康百万庄园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除上述几个方面之外,还有等级分明的礼制,传统道德中多个方面在建筑中都有表现。中国传统建筑的价值除其优美的外形,丰富的群体组合,多变的空间组织以外,更宝贵的就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著名建筑大师、建筑教育家齐康先生说:“希望中国的建筑文化,像一条巨龙,又腾飞起来,建立新的价值观。继承吸取祖先创造的建筑文化的精神,积累发展的力量,创造发展的条件,奠定发展的基础。”康百万庄园的建筑和精神内涵至今对于我们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据我的调查了解,对具有冬暖夏凉的窑洞以及前平房后窑洞的特色建筑,许多人都情有独衷。而中原地带广大的农村,大多依靠山坡,具有开发窑洞的天然优势,在现在的建设中,若一味地挖山填沟,破坏原有地形、地貌,无形中会加大投资,且建筑风格千篇一律,给人一种呆板、抄袭的感觉,当然也没有必要全部仿古。在实际的规划建设中我们要进行有益的尝试,结合地方特色推出的一系列新农村建设方案。正如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王振忠教授所说:“保护我们的民间文化!珍视我们的历史!”,若广大设计人员都能够继承历史的精髓,摸准时代的脉搏,满足现代人们的追求和对历史文化的认识,推出一系列仿庄园式的设计方案,把康百万庄园的建筑内涵融入设计理念中,一定也很受欢迎,还可以避免占用大量的耕地,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使古老的建筑在今天绽放新颜。

美轮美奂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一幅卷轴展现了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而康百万庄园则用一座座建筑,一间间房屋,一件件家具,一段段历史……讲述着一个家族20余代的兴衰荣辱,阐释者豫商文化与中原民居的精髓与奥秘。

二、郑州城隍庙、文庙——老郑州新故事

我国的综合国力正在日益增强,城市建筑普遍在经历着一次空前规模的更新换代,城市的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区、甚至每一个有代表的都市都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特点、自己的记号,而这些都是无价的,正是这些非共性的东西才构成了世界的多元化和它的绚丽多彩。

1.郑州城隍庙

郑州城隍庙全称是“郑州城隍灵佑侯庙”,在郑州市商城路,属于道教庙宇。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约有6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河南省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落之一。数百年来,虽屡遭兵役、火灾及人为破坏,后经多次营建修葺,基本上保留了历史原貌,因此弥足珍贵。整座建筑坐北朝南,有山门、前殿、乐楼、大殿、寝宫,东西廊庑等。建筑均为琉璃瓦覆盖,卷棚出厦,飞檐四出,造型精致,结构紧凑。庙内绿树成荫,碑碣四立。

城隍庙的建筑模式不算太大,也不算小,由大门、过厅、戏楼、大殿、后寝宫和拜厦组成,玲珑别致、特色鲜明,充分体现了我国古建筑的特点,是研究明清古建筑的直观实物。进山门可见两扇朱红大木门下一个齐膝高的大红门槛,迈这个门槛年轻人也会觉得费劲,更别说是上年纪的了。据了解门槛也被叫作神灵的肩膀,所以迈门槛的时候千万切忌不要站在门槛上,因为这是对神的不尊敬。大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悬山式建筑,绿色琉璃瓦顶,檐下施三昂七踩斗拱,三幅云昂嘴,耍头成象鼻状,斗拱后尾平插垂帘柱,独具匠心,别具一格。明间前后四根石柱,呈小八角形,门前砌有六级扇面形垂带式踏跺,左右立一对石狮子。城隍庙进大门可直接看到一面墙壁作为屏风,墙壁后面是个阁楼(又称乐楼),阁楼座南向北,这个阁楼只是个戏楼,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为歇山式高台楼阁,楼高12余米,主楼居中,左右两侧檐下配有歇山式边楼,全楼有19条屋脊纵缇斜插,置大吻脊兽和绿色琉璃脊饰。整体建筑小巧玲珑,造型别致,独具一格。阁楼的对面是正殿,正殿大堂的门前是个两米多长一米来宽的大香炉,成长方形。正殿的两侧是两排侧屋,里面有六十花甲子的塑像,每座金身都做的栩栩如生,不仅型像,神情更是真的一样。有的呲牙咧嘴,有的文质彬彬,有的挥拳登脚的,有的手拿各式兵器或宝物的。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式绿色琉璃瓦顶,脊饰用黄绿色琉璃,脊置大吻脊兽,檐下施重昂五踩斗拱,角科用把臀厢拱,前檐明间施有两攒鎏金斗拱,殿前后明间均装修有槛窗,均为正搭斜交凌花式。檐下的垫拱板还绘有八仙过海、二十四孝等彩画,殿前砌有月台,十分壮观。印象深刻的是院内还有个老古董----一个寿命为200多年的大榆树,方圆十几米都是它的遮盖范围,根部看着虽然有些腐烂,但是上面的枝干都是粗壮的。正殿公堂的后面就是内殿,专门供奉城隍爷及城隍夫人居住的地方,站在塑像下的我倍觉自己的渺小。后寝宫为此庙主要建筑,有拜厦和寝殿组成,拜厦面阔五间,进深两间,硬山卷棚顶。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悬山式建筑。檐下施三昂七踩斗拱,昂嘴和耍头均似象鼻状。斗拱后尾平插垂莲吊柱一排,独具匠心,别具一格。

2.郑州文庙

每次回学校都路过东大街,但对文庙我却一无所知。是文庙深藏起来不肯示人,还是人们在匆忙之中忽略了它的存在?为了找到答案,也为了更好的了解古建筑,我专程去寻访了文庙。沿着东大街由西向东慢行,在街的尽头,我发现一片琉璃瓦屋顶的浓绿正掩隐在梧桐树高高的枝干间。文庙的大成殿新得出乎我的预料,因为新,反倒没有了断壁残垣那种悠远的深意。

相对于“武庙”(祭祀关羽、岳飞的庙),明朝以后,孔庙统称为“文庙”。郑州文庙曾是郑州历史最久、占地最广、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看门口介绍说,郑州文庙创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风吹雨打,那个时代的建筑先后消失在历史的深处,只有文庙屡毁屡建,始终在旧址挺立。文庙的幸存,得益于中国人对孔子的爱戴。元代初期的郑州文庙占地37亩,由前院、中院和后院组成。前院有棂(ling)星门、泮池、戟门。中心院内有大成殿,东西廊房。后院有明伦堂、敬亭、尊敬阁。另外还有土地祠、启圣祠、乡贤祠、金声玉振坊、居仁门、由仁门、祭器库、乐器库、神厨、育德仓、义仓、射圃厅、宰杀厅、进德斋、修业斋、存诚斋等。后来一场大火,使文庙建筑遭到巨大破坏。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年),官署按照原来的样式重建,明、清两代亦多次重修,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文庙再遭大火,建筑毁废殆(dai)尽。以后虽又修复,规模已远不如前,现在仅存有大成殿和戟门两座古建筑及几间小厢房。大成殿坐北朝南,殿宇雄伟高大、庄严肃穆。它的建筑形式为古代“歇山式”建筑,其殿顶构造复杂,工艺精湛,堪称一绝。大殿最高处称“脊”,脊的两端各有2米高的龙头形构件,称为“吻”,其意龙司降雨,是防火的标志。脊的正中央高耸着一个双层楼阁建筑构件,上塑麒麟、大象等祥瑞饰物。脊面上塑有“二龙戏珠”、“蜘蛛盘丝”、“凤凰牡丹”等吉祥图案,造型优美,生动传神。大殿顶面覆盖绿色琉璃瓦,与脊饰光彩交映。大殿的东、西侧面是“两山”,有玉皇大帝、如来说法、八仙过海、戏曲人物等图案,构图精美、制作细致。殿檐下是令人眼花缭乱五踩重昂斗拱,木工结构复杂,彩绘繁缛,显示了古代工匠高超的工艺水平。殿宇内梁架椽檩上的木雕、彩绘更是构思精妙,青山野鹿、天马行空、凤鸟栖林、蛟龙升腾、牧童斗牛、剑客起舞等图案,将殿堂内装点得华美富丽,让人叹为观止。最后走出文庙,我关于一些历史性的问题向那些门口休憩的老者请教的时候,他们都摇头表示不解,只有一个老人给我介绍一些郑州文庙以前的情况,“以前这儿很有玩头,寺庙很多。日本人来时,把它炸掉了。” 今天的郑州文庙,已经是一座活在郑州人记忆之外的建筑。有人说:“书,是有力量的,因为它吐纳了人类的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筑也是有力量的,因为它用千年韧劲弘扬了一种文化。郑州文庙,正在以独特的方式延续我们这座城市的千年文脉,因为如今它的使命就是守护,守护一种文化,守护一个文明图腾。之所以把郑州城隍庙和文庙放在一起来介绍,是因为我去参观的时候,看到的都是残缺不全的辉煌,对于这样的文化遗产,我们还有很多地方保护不到位,看着被肆意破坏的古迹,心里隐隐作痛„„假如他们的砖砖瓦瓦都化作了土,我们就可以彻底健忘它,也就轻松了。它偏偏毁得不完全,这让我们取舍两难。城市变化是很快的,由东到西,所有的老建筑都面临着一场灭顶之灾,就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近两年呼吁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我们的重要的有形的历史遗产,所有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居民古建筑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岌岌可危的命运,一方面在呼吁,另一方面在消亡,相互矛盾着,激荡着。先辈的遗产我们该怎样继承?可以说所剩无几的古建,能以残缺之身苟活到现在,就算是造化。一百年前,一些建筑可能被视为平常之物;现在看来,一个城市敢有几处像样的古建群,就足以撑起这个城市的旅游业。但是人类都是不懂得珍惜的,先破坏再修复的现象到处可见,但是历史终究是历史,消失了、破坏了的东西就再也无法还原,正如郑州大学吕红医博士所说:“在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虽然可以用钢筋混凝土修复和仿造出一些古建筑,但修复后的建筑只有一个形似的空壳而缺乏展现历史内涵和沧桑感的实物。”所以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关心这些即将消失的历史建筑,让我们行动起来,把祖宗给我们的宝贝认真保护下来,从而对得起祖先,对得起后代。让世界上的朋友全来看看,我们是一个多么有文化有文明有宝贝有远见有活力的伟大民族。

结语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遗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古建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考察学习,我已经发现了其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以上仅仅以几个郑州的古建为例从建筑平面、空间、结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建筑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这虽不是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的全部,但它也已涉及到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结构、装修、装饰、文化等诸多方面。中国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光辉灿烂,它正以巨大的感染力,时时刻刻地,影响着中国建筑的发展,这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 沈福煦.建筑历史[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2]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 赵海星.康百万庄园[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4] 邬学德/刘炎.河南古代建筑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5] 大河报社.厚重河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6] 薛林平.中国道教建筑之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7] 杨焕成.中国古建筑之旅:河南[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第二篇: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特点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特点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特点

效法自然的布局。

我国园林以自然山水为风尚,有山水者,如以利用,无地利者,常叠山引水。而将厅、堂、亭、榭等建筑与山地树石融为一体,成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式山水园。

诗情画意的构思。我国古典园林与传统诗词、书画等文学艺术有密切联系。园林中的:“景”不是自然景象的简单再现,而是赋予情意境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意于景,联想生意。组景贵在“立意”,创造意境。

园中有园的手法。在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上,常将园林划为景点、景区,使景与景间分隔有联系,而形成若干忽高忽低,时敞时闭,层次丰富,曲折多趣的小园。明清的私家园林更创造了在“咫尺山林”中开拓空间的优异效果。

建筑为主的组景。园林由山水、植物、道路和建筑组成,而中国古典林中的建筑不但占地多(据调查占15—50%),且园林建筑常居主景的控制地位,居于全园的艺术构图中心,并往往成为该园的标志。即使在各景区、亦均有相应的建筑为该景区的主景。

因地制宜的处理。自南北朝以来,中国园林即根据南北自然条件的不同而有南宋北宋之说,又自秦汉始即根据宫苑和私家园林条件要求不同而各自发挥其胜。至今中国园林还有北方宫苑、江南园林、岭南庭园等不同风格的园林。各个园均有其特色,或以山称著,以水得名;或以花取胜,以竹引人,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

古典园林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和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但又是封建社会条件下物质和精神的产物。因此在学习时,必须按现今的社会时代要求,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

一、因地制宜,顺应自然

因地制宜是指造园时根据不同的基地条件,有山靠山,有水依水,充分攫取自然景色的美为我所用,这实际上也就是园林规划布局中的顺应自然。顺应自然的另一层意思是按自然山水风景的形成规律来塑造园中的风景,使园内景色富有自然天真的魅力。园林艺术的主要目的是创造(或者改造整理)山水风景美,使之更集中、更精练、更便于观赏。祖国的山山水水,婀娜多姿,特别是那些经前人评定的传统山水名胜风景区,更是无山不秀,有水皆丽。美丽的自然景色为园林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但是造园并不是单纯地模仿自然,再现原物,而是以山水、花木和建筑等组景要素,经过艺术劳动,塑造出比自然风景更美的景色的实践过程。这就要求艺术家认真归纳总结自然山水美的各种不同形式和它们的形成规律,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依据。

“活泼泼地”是苏州留园西部的一座横跨溪上的水阁,同时也作为溪涧景色的收头。一条清澈的小溪缓缓从枫林中流出,到此水阁下隐去,好像穿阁而过,水虽止而动意未尽。流水、小阁、青翠的小岗,充满了自然风景的活泼生气,实在是园林造景中以人工创自然的妙着,以“活泼泼地”来题名,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唐代诗论家司空图在《诗品》中这样写道:“生气,活气也。活泼泼地,生气充沛,则精神进露,远出纸上。”园林风景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就要让园林充

/ 5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特点

满活气,顺应自然地组织山水。像“活泼泼地”一景就是如此,小建筑置于以土为主、间以黄石的假山平岗之中,溪水曲折流出,两岸枫树咸林,要是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在此小憩片刻,定会使人感到满眼生气,精神舒畅。

具体地讲,园林艺术处理山水(即叠山理水)的规律就是“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理贯通,全园生动”。其实,山有脉络走向,水有源头流向,这是自然山水风景最一般的规律。要是园林中的山无脉络,混成一堆,园中的水又是无源的死水,那末即使亭台建筑设计得再精巧,花木品种再多,整座园林也是生动不起来的。因此,造园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山的脉络走向,疏通园中的水源,并使山水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如果园林建在自然山林之中,那么就应该按照自然山岭的脉理走向来构山,这也就是明代计成说的“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 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要是平地造园,也要“高出可培,低方宜挖”,按照景色的需要使全园山石脉理协调并统一起来。

拥翠山庄是苏州城外虎丘山的天然坡度,依山势逐层升高。园门南向,十余级朴素的青石踏步将游人引入翠树掩蔽之中的简洁园门。门内有轩屋三间,构筑于岗峦之上的古木中间,是一处深邃幽奇的山中小筑之景。轩北不远处,有突起的平台,台上建亭名“问泉”,与轩屋和一边的陡峭山坡互成犄角之势,是引导游人登山的点景小筑,既增加了小园前后的空间层次,又将人们的视线引向高处。该亭的西、北两面,在真山的悬崖下又堆了湖石假山,气势相连,中间植夹竹桃、紫薇、白皮松、石榴等花木。园墙隐约于山石花树之间,并不显眼。园内的景色与园外的自然山林景色溶合在一起,充满生机和意趣。等到经由自然山石和人工稍为叠砌的蹬道逶迤而上,来到主要建筑灵澜精舍的平台上时,往下看,是一片葱翠的虎丘山麓风景;往上望,则是巍巍虎丘古塔。按照自然山水的脉理,人工构筑的小园与大的山水景色协调而统一。拥翠山庄咸了虎丘山的著名景致,而虎丘的山林古塔也成了小园不可缺少的借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园林风景中山水的基本关系是“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只有能流转的活水,才能给山带来生气;只有富有生命力的水,才能活泼泼地映出园林景色。要是园中的水是一潭死水,就会腐臭变质,根本谈不上自然之美了。为此,计成在《园冶》中指出:造园在初创阶段就要“立基先究源头,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自然山水中的园林,得到活水比较容易,只要引进天然水源就可。如杭州灵隐寺的冷泉、无锡寄畅园的二泉水等。有地园林中,泉水源头本身就是很好的一景,如太原晋祠的难老泉、济南大明湖的趵突泉。有的园林中较大的水面被作为城市的调节水源和畜水库,如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等。城市园林,也要疏通水的去路,接入天然的河道。古园中的闸桥、闸亭都是为控制外河和内水而设立的(如《红楼梦》)大观园中的重要一景沁芳桥便是闸桥)。有些城市园林,实在没有办法接通活的地表水,造园家便因地制宜地在溪池的最深处,打几口井,将园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活水沟通,来保证水的活力。江南一带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常用这种办法救活水源。

酷爱游赏风景的苏东坡曾这样评价园林中的建筑和植物景观“台榭如富贵,时至则有。草木如名节,久而后成。”意思是说台榭建筑只要有了钱,马上就可以造起来。园林中的花草树木却不是立刻便能长成,需要十几年或数十年的生长。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对园林植物的重视。绿是生命之色,园林中要是没有植物,一片灰黄,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因此,花草树木是使园林景色富有生气、活泼可爱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 5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特点

园林植物的栽植也同山水造景一样,要顺应自然。我国古园中栽花种树的原则,是让其自然生长,不加人工约束。因此,在古园中几乎看不到西式花园中那种笔直的林荫道,修剪成几何形体的树木和十分对称、规正的花台,园中植物几乎都是姿态舒展、生意盎然的。而且它们往往间杂种在一起,就象在山野中一样。有姿态古拙可以入画的老树,有随时会变化的各色花果,诸如桃、李、海棠、柿子等果树,在园林中互相辉映,给景色平添了不少山野的自然气息。在苏州的一些城市园林中,至今人们还能欣赏到“老榆旁岸,垂杨临水,幽篁丛出”的野趣(拙政园中部池上两岛)和“漫山枫树,桃柳成荫”的城市山林风貌(留园西部小岗)。

植物布置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另一个表现是不求品种的名贵和齐全,山野村落中一些常见树种,如榆、槐、杨、柳、银杏等都是园林的座上客。就是一些较低等的植物,如石上的青苔,罗网般缠绕在假山石峰上的络石,山脚石缝裂隙中长出的书带草,伏在地上生长的小灌木、箬竹,在园林中也是随处可见。它们既增加了山石景的自然情趣,又起到遮掩某些残留的斧凿之痕的“藏拙”作用,是造就园林自然活泼景致的很好辅助。

二、山水为主,双重结构

园林艺术是最终产品是立体的风景形象,毫无疑问,山水林泉等自然景物是它的主要部分。虽然有些城市的庭院小景,看上去全被建筑所包围,好像建筑在这些小景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其实不然,这时楼馆廊榭多半是一种背景,仅仅起到陪衬的作用,人们观赏的主要对象还是廊边墙前的石峰和花木。有了它们,这种建筑空间才能称之为庭院。因此,园林创作的第一步就是塑造山水地形。

北京圆明园是我国古典园林中集大成的精品,也是世界园林史上的杰作。它的景色特点是“因水成景,借景西山”,可见真山只是作为远景借入到园内来,主要景色还是来自平地上挖池堆山,人工创造的山水地形。当年修建圆明园的时候,雍正皇帝曾用16个宇总结了塑造风景的经验:“因高就深,傍山依水,相度地宜,构结亭榭”。这16个字的概括深得“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要领,说明大型皇家园林的建造也是因高就深地筑山理水,使山水相依傍,这种人工塑造的有高有低的山水地形就是园林风景的骨架,要是没有山水骨架,西山脚下的一片平川是没有多少观赏价值的。圆明园风景之所以会使中外游览者为主拍案叫绝,主要就在于造园家应用了传统的山水构筑技法,在平地上开挖了湖、海、溪涧,堆叠了连绵盘桓的假山,在这基础上,再相度合宜的位置,布置亭榭等建筑,从而创造出来千变万化的景色。一位曾在清宫廷如意馆当画师的法国神父致诚非常欣赏圆明园的山水地形,他认为园景的层次和变化就依赖于这种地形。“人工堆起来的七八米至数十米高的小山丘,形成了无数个小谷地,谷地里有河渠池沼,各式各样的建筑物同花坛、流泉组成了可爱的整体……穿亭过榭又钻进山洞便是另一个谷地,地形和建筑物都跟前一个完全不同。”

大园如此,小园也一样。苏州环秀山庄是一个仅有一亩多地的小园,得力于清著名造园家戈裕良的深湛技艺,在这有限的面积之内,塑造了以假山为主、溪地为辅的大起大落的地形,使小园现出质朴自然的山林风貌。主山在池东,有前后两峰。前峰突起于水面之上,虽不高,却巨石嶙岣,气势磅礴,是堆叠得极好的峭壁峰,山中构筑有洞。后峰稍矮,两峰之间有幽谷断崖,其间植物有数株古木,阴翳森然。两峰之外,还有几个小峰环卫左右。整座假山均用湖石堆成,层次分明,山峰石

/ 5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特点

壁微微向西南侧倾,加上湖石的纹理体势,给人以形同真山之感。后山在溪北,临水为石壁悬崖,石壁与前山相距仅1米,形成深约5米的峡谷,加强了山形的危峻。园中山有脉,水有源,山分水,水穿山,山因水活,水绕山转,使咫尺小园的山水景呈现出充沛的生机,成为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一处瑰宝。

可见,园林的总体布局中,山水地形的设计极为重要。园林风景是否自然天真,是否有野趣,是否曲折变化,是否余意不尽,都与此有直接的关系。

然而,地形塑造、山水景的布置,只是造园的第一个结构层次,这一层次只能造景而不能组织游览。欣赏园林艺术和欣赏风景画不同,风景画是山水的平面表现,人们只要面对它看看就行了,而游园必须循着游览路线,进入到艺术品内部去观赏。要是只有第一层结构,没有路、桥可通,没有设计好的游览路线,我们只能象看大盆景那样来“看”林,更谈不上在园林中结合赏景进行读书、宴客、游戏和居住等日常起居活动了。要使园林真正满足游赏和居住功能,还必须在山水结构的骨架上加上道路、桥梁、游廊以及厅堂、亭榭、楼台等第二个结构层次。这一层结构,一方面是组织游览路线,引导人们游赏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可以对第一层山水结构进行更好的“精加工”。象园中的亭台建筑固然是人们赏景休息和起居生活必不可少的地方,而它那轻巧的造型和绚丽的色彩点缀在山石林木中,确实可以为景色增添几分妩媚。因此,只有加上了第二层结构,组织了游览,设立了含有多种活动内容的观赏点,并使它和山水结构溶合在一起,园林艺术才完善了。

苏州环秀山庄假山峭崚雄险,但如果比山上没有游路可以通,景区也没有建筑亭台与之相对,这半亩大小的假山将会变成一座巨大的山石盆景,只能看不能游,其艺术魅力就会顿减。事实上,环秀假山之所以会受到中外造园家的重视,是和山上山下游路安排的妥当、建筑布置的巧妙分不开的。这一点园林家陈从周在他的《苏州环秀山庄》一文中有详细的描述:“主山位于园之东部,后负山坡前绕水。浮水一亭在池之西北隅,对飞雪泉,名问泉。自亭西南渡三曲桥入崖道,弯入谷中,有涧自西北来,横贯崖谷。经石洞天窗隐约,钟乳垂垂,踏步石,上蹬道,渡石粱,幽谷森严,阴翳蔽曰。而一桥横跨,欲飞还敛,飞雪泉石壁,隐然若屏,即造园家所谓“对景”。沿山巅,达主峰,穿石洞,过飞桥,至于后山,枕山一亭,名半潭秋水一房山,缘泉而出,山蹊渐低,峰石参错,补秋舫在焉。东西二门额曰“凝青”、“摇碧”,足以概括全园景色。其西为飞雪泉石壁,涧有步石,极险巧。”

假山的峭壁、洞壑、涧谷、飞泉、危道、险桥、悬崖和石室等景色,不是亲身游历,是不能领略其中之趣味的。这座占地半亩的小假山,却辟有60余米山径,盘旋起伏,曲折蜿蜒,将山上山下的所有精华之景都串在一起,使湖石假山的玲珑剔透、变化万千的美统统显现出来。再加上亭、房、阁、舫等建筑的陪衬点缀,两个结构层次在这小园中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北京北海公园的琼华岛和白塔山是倍受人们喜爱的园林风景。它的美也在于山水和建筑这两个结构层次的互相衬托和互相辉映。现在的塔山山麓,立有不少石碑,其中有一块刻着清乾隆皇帝的《塔山西面记》,上面有这么一段话:“室之有高下,犹山之有曲折,水之有波澜。故水无波澜不致清,山无曲折不致灵,室无高下不致情。然室不能自以为高下。故因山以构者,其趣恒佳”。这一段关于园林造景的总结是很有见地的,它说出了地形和建筑两个层次结合的一般规律一一互相依托,互相陪衬,相得益彰。北京西城区阜城门内大街北的妙应寺白塔要比北海白塔高大许多(是国内现存元代喇嘛塔中最大的一

/ 5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特点

座),但看上去远没有北海白塔那么突出,那么美丽,其关键原因是那里没有起伏的山地可依靠,没有秀丽的园林环境可相衬。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富于地形变化的琼华岛山林给各式各样的园林建筑提供基地,那么山上那巍峨的秀塔,北部临水半圆形的长廊、水榭,高踞在峰岭之上的亭台,顺地势蜿蜒起伏的云墙等就如同海市蜃楼一般,缺少了存在的依据。同样,琼华岛要是没有这些建筑的装点修饰,也只不过是水中普通的一座石相间的岛山,绝下会有如此大的名声。

/ 5

第三篇:中国传统色彩特点探析

中国传统色彩特点探析

[摘要]通过分析中国传统色彩的命名、审美特点和审美思维,探索传统色彩的用色规律、民族审美习惯和文化内涵,为现代平面设计的审美需求提供丰富的视觉语言和文化认同。

[关键词]传统色彩 特点 研究

色彩作为视觉元素,从原始人自发地使用单色描绘岩画、装饰陶器开始,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自觉地运用到绘画、建筑、服饰等各种艺术形式中,一直被人们有意识地运用。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因此,传统色彩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具有象征性、情感性、装饰性特色的色彩系统,反映人们的情感表达、审美意识、风俗习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在体现。

一、传统色彩的审美特点

纵观中国传统色彩系统的形成与应用,大致可分为原始社会的单纯色彩、奴隶社会的多样色彩、封建社会的多元色彩。

(一)原始社会的单纯色彩。由于原始人们生产技术低下,对于色彩的认识处于混沌或者萌芽状态。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受日月光华、云蒸霞蔚、闪电飞虹等自然现象的光色作用,从原始的生理、心理上产生色彩感受,初步形成色彩概念。随着原始部落群体生活的出现,人们根据生存环境需要,在生命本能反应基础上用颜料涂画自身,用黄绿色的卵网砾石和白色带孔的小石珠装饰居住的洞穴,用红、黑色来装饰彩陶,表明他们已具有识别和控制色彩的能力。这些色彩多作为某种标记或象征,表现某种意义,而不在于形象载体与客观物象对应的准确与否,图腾表号的意义大于审美装饰的意义。如原始人在葬礼上对遗骸撒红矿粉;内蒙阴山、新疆呼图壁等地的原始岩画多用红色进行描绘。

(二)奴隶社会的多样色彩。随着奴隶社会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生产方式由石器变为青铜器为主,对色彩的认识由单一性发展到多种色彩造型能力,色彩运用不断发展进步。这个时期,以奴隶主为代表的统治阶级,以宗教和礼制的思想支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在色彩上往往都体现出这些审美特征。如商代统治阶级崇尚宗教迷信,以威严、神秘的宗教思想来慑服人们,青铜冶炼、染色、刺绣和漆器等被广泛地服务于宗教祭祀。周代统治阶级以“礼”的形式来规范色彩的使用秩序,规定“赤、黄、青、黑、白”五色为正色,其他色彩由五色混合而成,代表等级地位,所有色彩的运用都在“礼法”的规定范围内,尊卑有别,上下有序,不得自由、随意用色,主要体现在服饰、建筑等领域中。

(三)封建社会的多元色彩。封建社会是中国传统色彩系统的丰富和形成的阶段,人们根据自我需要和审美经验,在运用色彩构建美的过程中,形成“尊黄喜红”的礼制色彩和富于生活气息的吉祥色彩。

一是“尊黄喜红”的礼制色彩。从先秦开始,中国色彩观受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黄是土地的颜色,五行居中,汉代被认为是帝王的颜色,经隋唐以后进一步明确黄色为帝王家族专用色彩,赋予尊贵无比的地位。在民间人们对黄色的运用极为谨慎,除了在宗教建筑、服饰中运用外,其他很少出现。而红色是中国各民族人民最喜闻乐见的色彩。它源白人们对火、太阳、生命或鲜血等崇拜,人们用红色来寄托温暖、幸福、健康、驱灾避祸等吉祥意义。如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等民族都崇尚红色。另外,黄、红两色被赋予礼的内涵,体现封建礼制的等级观念。从周代开始,封建王朝统治阶级就把色彩运用到“礼”的形式中来区别官员的等级。如唐代明确规定黄色为皇帝专用色,红色为五品以上的官员服饰色彩。

二是富于生活气息的吉祥色彩。中国传统色彩出于对吉祥意念的表述与象征,与特定的图案、绘画等结合,满足人们祈福纳祥的心理需要,呈现明快素雅、庄重质朴的色彩风格,达到“喜形于色”。如红色象征喜庆和吉祥。人逢喜庆都用红色来装饰;人走运了叫“红运”;受上级重用者称“红人”等,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人们在生活中总结出这些色彩搭配,如“红间绿,花簇簇”、“粉笼黄,胜增光”、“要想精,加点青”等等。同时,每个民族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习惯传统、宗教信仰,选择自己钟爱的颜色,如蒙古族、壮族、维吾尔族等尚蓝,回族和水族尚绿,汉族、藏族等尚红,彝族、纳西族、哈尼族等尚黑,象征着各民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传统色彩的审美思维

中国传统色彩的运用由白发向自觉发展过程中,受到传统“五色观”和儒道佛的思想影响,使传统色彩走向包容和多元互补发展。

(一)“五色观”的基础思维。在“阴阳五行观”的影响下,人们从色彩实践中形成以“赤、青、黄、黑、白”为正色的“五色观”,为我国传统色彩思维提供了理论基础。从周代开始,“五色观”被统治阶级运用到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在传统礼制的影响下,成为区别上下尊卑的工具,有力推动了传统色彩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在用于祭祀占卜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赤”、“白”、“黄”等表示色彩的字。《周礼》中有关于五色在房屋建筑、服饰等方面的运用记载。民间的服装染织、制陶工艺、绘画等方面的用色思维也多体现“五色观”。

(二)儒家的礼制和谐色彩观。儒家强调“礼”与“仁”的伦理道德意义,追求秩序和谐的审美观。一是极力维护统治阶级的典章制度,要求君与臣、长与幼等的色彩规范。孔子在《论语》提到:“恶紫之夺朱也”。强调红为正色,紫为间色,借“色”说“礼”,用“礼”的秩序明确正与间、雅与俗、正与邪的关系。二是儒家强调色彩的和谐统一。儒家认为色彩暗示人的品德,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内涵与象征,色彩形式要与装饰内容和谐统一。如孔子所说:“君子不以绀鲰饰,红紫不以为亵服”。意指人们选择服饰的色彩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份因时、因地而宜。

(三)道家的黑白色彩观。道家强调“道法自然”,追求素静淡雅的审美观。老庄提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五色令人目盲”、“五色乱目”等观念,其中“玄”即是黑,道家崇尚黑色,讲究自然美,不追求色彩的华丽,认为所有色彩是由黑色衍生出来的,表现出道家“无色而五色成焉”的基本思维。同时,道家强调“无中生有”的审美态度,以无彩色的黑色表现世间万物,从意象上表达内在精神追求,形成独特的色彩韵味。这对于中国水墨绘画影响较深,用浓淡十湿的墨色变化描绘生动的万物形象,传达出意象和意境的审美情趣。

(四)佛教的多元色彩观。佛教白汉唐时期从印度传人中国后,推行弃恶从善的普世价值观,追求尽善尽美的审美观。在色彩上,既使用以青绿为主的冷色调,也用红黄为主暖色调,对中国绘画、雕塑影响深远。如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内的龟兹壁画就是用蓝靛青、石青、石绿等冷色描绘的。佛教认为色彩具有普度众生的象征意义,白色象征光明高沽;黑色象征“恶”;金色象征佛祖释迦摩尼等等,这些色彩在佛教建筑和服饰上多有体现。

三、传统色彩的命名特点

中国传统色彩的命名具有形象特色的色彩名称。一是传统“五色观”的命名。古人在色彩实践中总结出“白、青、黑、赤、黄”五色为最基本的色彩,作为正色或原色,由五色混合出其他色彩。二是按造汉字原则命名。汉字是人们按照熟悉的思维习惯进行创造,表达可以理解的意义和概念,达到记录和传递信息的目的。《说文解字》中记载了许多表示颜色的字,如“素”、“缥”指白色;“?X”、“?c”指浅红色;“缃”指浅黄色等,都是与服装有关的词语作为色名。三是用矿物质和动植物的名称命名。中国传统颜料多提取自矿物质和植物的成分,因此传统色彩多以这些物质的名称作为色名。如赭石、雄黄、朱砂、翡翠色、石青、琥珀色等色名是以矿物质名称命名;又如玫瑰红、石榴红、丁香紫、橄榄绿、柳绿、杏黄、葱绿、菊白、鱼肚白、鹅黄、驼色、蝙蝠灰、鸽灰等都是以动植物名称命名。四是用自然现象的变化命名。人们利用自然现象的光色变化给色彩命名,如火红的太阳、昏黄的天色、蔚蓝的天空等。除此之外,人们还用枯、深、油、品、大、中、淡、粉等词来形容色彩的明度和纯度,或用一个色彩名称形容另外一个色彩名称来强调色彩的纯度,如绯红、绛紫、黝黑、靛蓝等。

总之,中国传统色彩在历史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受“五色观”、儒、道、佛思维的影响,人们从岩石、绿树、鲜花、动物等自然环境中获取所需色彩原料,将色彩充分运用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是中华民族外在的符号象征和内在的情感寄托。因此,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运用传统色彩,要深入理解和融会其内涵,根据不同的设计主题和现代色彩原理来“随类赋彩”,这样才能进一步延伸传统文化的意蕴,满足受众的民族审美需求,提升现代设计的文化内涵。

第四篇:古建筑火灾特点及防火对策

古建筑火灾特点及防火对策

作者:杨旭红

古建筑是某一地区、某一时代文化发展的标志,代表了当地特有的奇迹。它能反映文化发展的延续性,形象地说明历史的渊源和脉流。有人说看五千年的文明到山西,看三千年的文明到陕西,看一千年的文明到北京,看一百年的文明到上海,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因为山西古代建筑居全国之冠。现存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建筑450多处,占全国现存同期建筑的70%以上。山西古建筑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繁多。古代寺观、宫殿、石窟、雕塑、壁画、古塔几乎遍布全省各地,素有“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彩塑、壁画艺术的宝库”之美称。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它凝聚着古代先民和匠师的智慧,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水平和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民俗等形态,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极好见证。作为山西消防人,我们为此骄傲自豪的同时更感觉到肩上担子的沉重,这些古建筑多为木结构,存在很大的火灾危险性,一旦发生火灾,扑救困难,损失大,影响大。因此做好古建筑防火工作,是我们每个消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现笔者就古建筑火灾特点及防火对策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一、古建筑火灾的特点

(一)火灾荷载大,耐火等级低

我省古建筑多以柏木、松木、杉木等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由于千百年的干燥,含水量极低。古建筑中的各种木材构件,具有特别良好的燃烧和传播火焰的条件。古建筑起火后,犹如架满了干柴的炉膛,而屋顶严实紧密,在发生火灾时,屋顶内部的烟热不易散发,温度容易积聚,迅速导致“轰燃”。另外,古建筑内部多悬挂字画、天帐、飘带等织物。因此,极易发生火灾,形成立体猛烈燃烧。

(二)防火间距小,水平蔓延快

从我省古建筑风格、特点来看,体现了宏伟、庄重、壮观。然而,无形中造成了防火分隔及间距相对很少。如果不能及时控制火势,将通过热对流、热辐射、飞火等因素,形成火烧连营。

(三)人为隐患多,消防管理难

一些地方在古建筑开发使用中,为了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片面追求经济增收,忽视安全,违法在古建筑附近甚至内部开设旅馆、饭店等,这些场所管理混乱,火源管理不善,电气线路私拉乱接。还有,古建筑游客流动量大,香火不断,这些因素均给古建筑人为的造成了许多火灾隐患。

(四)交通状况差,自救能力弱

我省古建筑大多建在大台基上,又有大红墙包围,门槛重重,台阶遍布,道路弯曲,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需要很多时间,严重影响初期火灾的扑救。加上水源缺乏,供水困难,更增添了扑救的困难。另外,古建筑一般都比较高大,许多殿堂内净高在10米以上,再加上地势高差,一般消防车充实水柱长度不够,射流难以到达火点,灭火效果差。尤其是火焰在大屋顶内燃烧时,灭火人员把水射向屋面,只要屋顶未塌落,则水流射上去多少,流下来就有多少,根本达不到灭火的目的,这在发生火灾时,就成了有水难攻的又一难题了。而古建筑又多没有训练有素的专职消防员,也没有足够的消防装备装备设施和水源。往往只能眼睁睁看着火灾的肆虐发展。

(五)倒塌情况多,安全危胁大

多数古建筑承重构件使用可燃的木质材料,因此,一旦发生火灾承重构件极易燃损、烧毁,失去承重作用,造成古建筑倒塌。对人员安全造成很大危胁,很容易出现伤亡事故。

二、古建筑可能引发火灾的原因

古建筑引发火灾,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界的危害,二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灾难。(一)、来自自然界的危害

作为一种不可抗力,在古建筑安全问题上比较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雷击引发的火灾。一般而言,古建筑遭受雷击,是与它所处的地形、地质以及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分不开的。特别是直击雷,往往直接对古建筑构成危害。雷电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只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接闪、屏蔽、分流、均压等电位、接地保护布线等综合防雷措施,层层设防,就可以化解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波的侵扰。雷击并不是不可预防的,只要我们采用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手段,针对古建筑的特点,实事求是地运用避雷系统,并且定期对避雷装置进行检查、测试,经常保养、维修,就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应起的作用。(二)、人为因素造成的灾难

从历年各种火灾发生的原因来看,因为人为因素造成的火灾,占火灾总数90%以上。古建筑火灾也大致如此。从建国以来的情况看,人为造成古建筑火灾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种。

1、用火不慎

因用火不慎造成的古建筑火灾,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日常生活用火不慎。随着改革形式的发展,在各古建单位均陆陆续续引进一批承租单位,这些单位为了生活方便势必会在古建筑周边地区私搭乱建一些易燃棚屋,并长期使用液化石油气、煤火炉等烧饭取暖,危险性更大,周边地区一旦发生火灾,古建筑也恐在劫难逃。二是维修施工中的用火不慎。古建筑作为我国丰富文物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走过千百年的岁月沧桑之后,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亟待抢救、维修。古建筑大部分是木质结构,维修过程中需要用大量的可燃材料,如木材、麻、油漆、稀料等,同时使用如喷灯、电气焊在内的明火工具等。因此,要确保古建筑在修缮过程中的消防安全,就必须由古建筑的管理和使用单位及施工单位共同制定消防安全措施,明确责任,按照“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与施工单位签定《消防安全责任书》。并报上级管理部门和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批准后,才能开工。在修缮过程中,要严格易燃物的管理,落实用火、用电的审批制度,要配置专职防火检查员,负责巡逻检查,以确保遇有情况及时处理。

2、电气设备使用不当

一般来说,古建筑电气设备比较少,除照明设施外,其他的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都在严格控制之列。但是,近年来,随着古建筑的大量被利用,电气设备也有所增加,乱拉临时电线的现象也经常出现,有的电源线就直接敷设在古建筑的梁、枋、柱等木质结构上。特别是随着文化市场的丰富,利用古建筑拍摄电影、电视、广告片日益增多,在举办各种大型活动或是拍片过程中,电气设备的使用量无疑会有所增加,而且功率往往比较大,这样就会埋下火灾隐患。

3、吸烟、乱扔烟头、火柴棒

吸烟,乱扔烟头,火柴棒引起火灾,或在禁止吸烟的地方违反禁令吸烟,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木质的古建筑,历经千百年风干,耐火等级较低,极易因小火而酿成大祸。这就要求所有进入古建筑范围内的人,遵守禁烟规定,服从管理,杜绝因一时疏忽带给人类无法弥补的损失。

4、纵火

所列几种,是造成古建筑火灾的比较重要的原因。对此进行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在消防监督管理上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火灾案例:

一九九八年四月四日凌晨,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建筑尧庙广运殿发生特大火灾,烧毁了广运殿砖木结构建筑一座,面积1276㎡,及殿内尧王等泥塑像九尊,直接经济损失4511766元。火灾原因系犯罪分子纵火所致。

(一)、基本情况:

1、尧庙概况:

尧庙是为纪念尧王建都地公布的一处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庙内有建筑组群和元、明、清石刻。历史上广运殿曾经两次被狂风摧毁。一九九八年烧毁的是1984年重建1987年建成的一座祭祀尧王的仿明建筑,建筑面积1276㎡,重建造价115万元。殿高27米,宽9间,周设围廊,该殿重檐歇山顶,殿中间插三间三层阁楼。殿内有1937年新塑的尧王及侍从、侍臣像九尊。

2、消防设施;广运殿东南面一蓄水池可贮水45吨,但无水。(二)、火灾特点:

1、火势猛、蔓延快,建筑为木结构,容易倒塌。广运殿是由油松木构成的框架结构的砖木混合建筑物,其可燃物多,耐火等级低,空间大,门窗孔洞多。发生火灾后,空气补给快,在短时间内就能蔓延到建筑物的各个部位,形成大面积的立体火灾,建筑某个构件烧毁,失去平衡,极易造成局部或整体倒塌。

2、燃烧时间长,耗水量大。

油松木构件在火场高温条件下能渗出油质,极易燃烧,建筑物内可燃物多,燃烧时间长,释放热量大,灭火用水量大。

3、辐射热强,灭火人员难于接近。

由于可燃物多,燃烧猛烈,辐射热值大,人员难于接近,给灭火工作造成很多困难。

4、经济损失大,政治影响大。

广运殿属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其内使用了大量优质油松木,因此发生火灾后,经济损失大,政治影响大。

(三)、火灾教训

该火灾虽是犯罪分子所为,但在很大程度上暴露出博物馆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领导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抓的不深、不细,没有形成定期检查制度,大殿承包人下班后,与值班员没有明确的交接班制度。

2、馆内虽有安全保卫和消防管理制度,但没有落到实处,值班人员擅离岗位,导致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发生火灾后,不能及时发现,延误了报警时间,致使火灾蔓延扩大。

3、尧庙宫内消防设施不足,没有一个消火栓,仅有的消防水池着火时也没有存水,一九九O年打的一眼消防专用井,因配套设施不全,不能使用。消防队在灭火战斗中,只能到二公里外的消防队拉水,贻误了宝贵的灭火战机。

4、馆内没有专职防火员,没有制定灭火预案,职工的防火、灭火、报警知识欠缺。

四、消防安全对策

针对以上对古建筑的火灾特点、引起火灾的原因以及火灾案例分析,结合临汾市的古建筑特点和本人十几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消防安全对策,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转变思想观念,强化防火安全意识。

时下,一些地区和单位火警不断,屡屡发生火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消防安全意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其一,领导的防火意识没有到位。有些领导对消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平时极少检查落实,上级消防部门来检查工作时应付了事,结果火险隐患没有及时整改,发生火灾也在所难免。其二,职工群众的防火意识没有到位。至今有些人仍然没有被众多的大火烧醒,不断违章用火、用电、用气,直接危害了消防安全。其三,管理干部的防火意识没有到位。事务多,任务重,消防工作思路不清,不能很有效地指导本单位的消防工作。鉴于此,我们应加强消防教育,千方百计使全员消防意识到位。首先,各级领导在教育职工的同时,自己更要加强学习,尽快使自己的消防意识到位。其次,拓宽、搞活消防宣传和教育的方式方法,使更多的职工和群众受教育,早日使消防意识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

(二)、深入调查研究,建立消防“防控、灭火体系” “防控体系”中的“防”是指单位防火、基层派出所防火和公安消防机构防火相结合;“控”是指控制初期火灾,即职工发现火灾后,利用现有的灭火器材控制火灾蔓延;“灭火体系”是指义务消防队、基层派出所和公安消防中队相结合。以尧庙博物馆为例,尧庙博物馆与单位内部安全保卫人员签订责任书,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和义务,将责任落实到人,用责任推动工作主动性,及早发现隐患,及早发现事故苗头。辖区派出所通过加强对尧庙周围的治安检查,消除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为原因发生火灾。消防大队则加强了对尧庙的消防检查、指导力度,一方面依靠自身的专业素质发现并解决尧庙内存在的火灾隐患,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指导也使尧庙宫内的安全保卫人员学到了相应的火灾预防、扑救知识。尧庙博物馆、辖区派出所、消防大队之间形成了层层监控的消防安全防控体系。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尧庙博物馆全面加强了对员工的灭火技能培训,提高了员工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和协助消防队灭火的意识。尧庙博物馆协同辖区派出所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全疏散预案和灭火预案,一旦发生火灾,根据预先制定的疏散预案,全体员工将会在派出所的配合下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将游客疏散至安全地带,派出所也会对周围地段进行管制,确保人员的疏散安全,同时也为消防队到场灭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辖区公安消防中队也根据尧庙的实际情况专门制定了灭火预案,并定期对灭火预案进行演练,根据实际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对灭火预案进行修改完善,保证其适用性和可靠性。以上便构成了尧庙宫的消防安全灭火体系。

(三)、加大资金投入,采取技术防范措

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具体实用的消防安全措施和方法,是做好防火工作的重要手段。技术防范措施,即采用先进的消防安全技术完善消防设施,确保消防安全。还以尧庙博物馆为例:该单位通过多方论证,在坚持需要和可能相结合,有效性和经济性相统一的基础上,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在重建过程中,博物馆将消防安全纳入了整体规划,在广运殿中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设备,保证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火灾。有人形容,防火报警系统是“忠诚的卫士”、“不眠的哨兵”。广运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安装投入使用以来,一直在日夜不停地巡检着该建筑内的上上下下、边边角角,充分发挥了科学技术防范的突出作用。另外,博物馆深刻吸取“四.四“火灾教训,在尧庙宫内合理规划建设了7部地下消火栓,在广运殿旁边建设了一个有效容积300立方米的消防水池,购置了73具灭火器,保证了灭火所需要的消防水源和充足的灭火设备。

(四)、发动社会力量,密切协调配合

古建筑的保护应由政府牵头,消防、文物、文化、宗教、旅游、城建等职能管理部门积极配合,把防火管理目标分解到每一个部门,并落实到人,以便积极有效做好防火工作,才能有利于确保各项消防安全措施的落实。以襄汾县丁村民俗馆为例:襄汾县丁村民俗馆现存相对完好的明清民居建筑四十座,这些建筑参差错落,门额窗栏间的木雕、石雕、砖雕、楹联、匾额传达了众多的人文信息,体现了那个时期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充分展示了几百年来山西民居建筑的辉煌成就。但由于诸多原因,目前民俗馆只收回民宅13座,其余的民宅仍有居民生活居住,这就涉及到居民的用火、用电、用气和可燃、易燃物品的储存管理问题,而且还存在对古建筑的破坏、改造、随意搭建临时建筑的问题。所有这些都会带来很多消防隐患,给我们的消防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难度。针对这些问题最彻底的解决办法是古建筑内所有居住人口外迁,从源头上消除隐患。但这涉及到外迁人口安置问题,是消防部门无力解决的,需要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协调解决;有些老宅历经岁月的摧残和人为损坏,其中一些历史建筑已破旧不堪形成一些火灾隐患,要维修整改涉及资金,有些责任人无力维修怎么办?我个人认为:古建筑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社会。政府对无力维修的责任人应提供帮助。政府的帮助可以采取几种办法:一是责任人无力维修,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政府给予贷款贴息和维修奖励;二是责任人可以通过产权转让,将维修保护责任转交给政府的同时,将古建筑产权转让给国家;三是责任人也可以将古建筑捐赠给国家,国家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注重消防宣传,推进消防社会化

由于文物古建筑大多分布在乡镇、农村,广大群众在古建筑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群众的生产、生活与周围古建筑密切相关,因此我们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加强周边居民的消防安全教育,增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以临汾牛王庙为例,牛王庙建于宋朝,包括戏台和牛王庙两部分,该建筑是同期建筑中保护的最好,有确切记年的标志性建筑,是辽、金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大量吸收汉族文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留下的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的建筑精品。该古建筑坐落的地形比较复杂,周围到处是小商小贩、街道工厂、民宅建筑等。还有丁村民俗馆大部分民宅内都有居民居住。这些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就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1、与居民签订防火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

2、制定居民防火公约,加强,严禁居民在生产、储存、经营、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

3、加强居民电器线路改造,更换陈旧老化的电线,规范电器具的使用,严禁居民私拉乱接电源线路和超负荷使用电源。采取修建防火墙等隔离措施,防止火灾蔓延扩大火灾损失。

4、利用广播、电视、板报、公告、标语、举办培训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居民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居民的防灭火技能。在节假日期间坚持向村民送宣传画,并在建筑周围张贴警示标语,宣传消防知识。在夏收期间,在古建筑周围划定消防区域,引导群众将麦杆等易燃物品堆垛储存在消防区域以外,防止堆垛发生火灾引燃建筑物。通过开展多种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宣传活动,增强了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文物保护意识,保证了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同时加深了与周边群众的联系。

5、建立群众义务消防队,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开展培训和组织实战演练,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自防自救能力。并签定互救联防全同。这样周边群众就成为消防工作的靠山。不论是村干部或群众都是义务消防员,火灾时,他们用洗脸盆、水桶,互相呼应,形成群防群治的消防安全组织。构成了不光有水源、消防设备,更有战斗队和群众义务组织的立体、全方位的消防安全防范机构。

6、建立奖惩制度,对防火工作做得好的居民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物质奖励;对防火工作做得不好的居民给予批评教育,并责成相关部门予以处罚。

第五篇:中国古建筑小品装饰特点

中国古建筑小品装饰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中对大木、小木、砖、瓦、石、油诸作的装饰手法和式样,也包括为创造艺术环境而设置的建筑小品。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鲜明地体现出中国建筑的美学特征:

①它们是显示建筑社会价值的重要手段。装饰的式样、色彩、质地、题材等都服从于建筑的社会功能;如宫殿屋顶用黄色琉璃,彩画用贴金龙凤,殿前用日规、嘉量、品级山、龟鹤、香炉等小品,以表示帝王的尊严,私家园林用青砖小瓦、原木本色和精巧自由的砖木雕刻,以体现超然淡泊的格调。

②它们中大多数都有实用价值,并和结构紧密结合,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物。油饰彩画 是为了保护木材,屋顶吻兽是保护屋面的构件,花格窗棂是便于夹纱糊纸;而像石雕的柱础、栏杆、螭首(吐水口)、木构件的梭柱、月梁、拱瓣和麻叶头、霸王拳、菊花头等梁枋端头形式,本身就是对结构构件的艺术加工。

③它们大部分都趋向规格化,定型化,有相当严格的规矩做法,通过互相搭配取得不同的艺术效果;但也很注意细微的变化,既可远看,也可近赏。

④它们的艺术风格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地区性和民族性。例如汉代刚直浓重,唐代浑放开朗,宋代流畅活泼,明清严谨典丽。北方比较朴实,装饰只作重点处理,彩画砖雕成就较高;南方比较丰富,装饰手法细致,砖木石雕都有很高成就。藏族用色大胆,追求对比效果,镏金、彩绘很有特色;维吾尔族在木雕、石膏花饰和琉璃面砖方面成就较大;回族则重视砖木雕刻和彩画,题材、手法有浓郁的民族特点。

大木作装饰

是对木结构主要构件的艺术加工,主要包括两种手法:

①卷杀,即将柱、梁、枋、斗拱、椽子等构件的端部砍削成缓和的曲线或折线,使构件外形显得丰满柔和。每种构件的卷杀有一定规矩,元明以前使用得较为普遍。清代官式建筑重视总体艺术效果,只有斗拱的拱端保留卷杀做法,其他一概去掉。

②将结构构件的端部做出各种花样,如清代官式建筑常将梁枋端作成桃形(桃尖梁)、云形(麻叶头)、拳形(霸王拳),拱端则有菊花头、三岔头、三幅云等形状;非官式建筑的花样更多,常常雕成各种植物和龙、象等兽头形。

小木作装饰

是对门窗、廊檐、天花及室内分隔构件的艺术处理。重要建筑的大门上常常装饰铜质的门钉、门环、角叶,门环是装饰的重点,多做成兽面吞环。扇门和窗子的棂格是装饰艺术的重点部位,扇门下部的木板(裙板、绦环板)也常雕刻花饰。重要建筑的棂格用正交、斜交直棂和圆棂组合成为菱花(宋代称为毯 纹),裙板雕龙纹;一般建筑是直棂、正交或斜交方格、以及灯笼框、步步锦、冰裂纹及曲棂等形式,裙板雕花卉及几何纹。廊檐枋子下常设雕刻繁复的雀替、或楣子、挂落;廊柱下部配以木栏杆,有花栏杆、坐凳栏杆、靠背栏杆(美人靠)等形式。天花板分为海漫、井口、平和卷棚等,海漫不分格,可绘彩画;井口天花用支条分成方格,中画团状彩画;平多在宋代以前建筑中使用,为小方格形,不画彩画;卷棚又称轩,为向上拱起的曲面天花,多用于南方园林的厅堂前部及前廊。重要建筑正中设藻井,有圆形、方形、菱形及覆斗、斗八等形式,尊贵的建筑中藻井层层收上,用斗拱、天宫楼阁、龙凤等装饰,并满贴金箔,富丽异常。室内分隔的构件主要有碧纱橱(即室内扇门)、罩和博古架、板壁门洞等数种,其中罩是一种半分隔式构件,有几腿罩、正罩、栏杆罩、花罩、圆光罩等,形式最多。

另外还有龛、橱、帐等室内小木作,常常是大型建筑的缩小,其中有一种清代称为“仙楼”的,是在室内架设小阁楼,布局奇巧精致,极有趣味。室内装饰多用硬木制作,有些雕琢细腻,并镶嵌珠玉、螺钿、金银,豪华富丽,因出于扬州周姓工匠之手,通称为周制。匾联也属于小木作艺术。匾又称牌、额,一般分为两类:一类只题殿堂、商 号名称,另一类则题刻有所寄寓的思想情趣。前者形式正规,为长方形,可横可竖,可有边框也可没有,重要建筑则在匾四周设华带板,构成立体的边框(如宋代的华带牌、风字牌);后者比较自由,有册页形、秋叶形、手卷形、碑碣形等,多用于园林建筑。联又称楹联、对联,气氛严肃的建筑常用长条形、表面呈弧状,紧贴圆柱;园林建筑的楹联变化较多,有蕉叶联、此君联(竹节形)、雕花联等。匾联集诗文、书法、工艺美术于一身,不但本身的艺术造型丰富了建筑艺术,而且通过题写的文字,深化了建筑艺术的内容。

砖瓦作装饰是对屋顶、墙面、地面、台座等砖瓦构件的艺术处理,可分为陶土砖瓦和琉璃砖瓦两大类。屋面是古代建筑重点装饰的部位之一。筒瓦檐端有瓦当,汉以前瓦当有圆形、半圆形(也包括多半圆)两种,上面模印文字(宫殿名和吉祥词)、四灵(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卷草、夔龙等图案;汉以后都是圆形,南北朝至唐几乎都为莲瓣纹,宋以后则有牡丹、盘龙、兽面等。檐端板瓦设滴子,元代以前多为盆唇状,以后则变为叶瓣形,并模印花纹。正脊两端设鸱尾、兽头或吻,唐以前多用鸱尾,为内弯形的鱼尾状,并附有鳍;宋代鸱尾、兽头并用,但鸱尾已出现吞脊龙首,并减去鳍;明清改鸱尾为吞脊吻,吻尾外弯,同时仍保留兽头。垂脊、斜脊端部,唐以前不设走兽,宋代开始有仙人、龙、凤、狮子、马等,明清大体沿用宋制,但更定型化;民间建筑的吻、兽花样极多,有鲜明的地方风格。屋脊在宋以前多用板瓦叠砌,正中设宝珠;元以后改为定型化的空心脊筒子,并增加花饰;民间建筑则用砖、瓦垒砌,比较朴素。地面铺砖,唐代常用模印莲花纹方砖铺于重要建筑的坡道和甬路上,宋以后多为素平铺装。墙面砌砖,质量高的建筑使用磨砖对缝,清代按砌筑的精细程度分为乾摆(无灰缝)、丝缝(灰缝内凹极小)、淌白(灰缝较大,有些用凸缝)3种做法。

影壁墙、山墙端部和砖墙门窗边框及雨罩常做出细致的砖雕,有些雕出仿木结构形式,楼房挑出的檐廊则用砖雕做出仿木栏杆。建筑的台座,特别是砖塔的基座,多用砖砌出须弥座,上面雕刻繁复的花纹。南北朝以前有许多模印花纹的砖砌在墙面上,题材从人物故事到各种图案,非常丰富,但大多数用于墓葬中。

琉璃砖瓦的装饰手法和形式基本上和陶土砖瓦相似,只是规格化的程度更高,许多构件都是定型化生产,艺术效果庄重典丽,不适用于园林民居。

石作装饰是对台基、栏杆、踏步和建筑小品等石构件的艺术处理。石雕手法,按宋《营造法式》规定共有4种,即剔地起突(高浮雕及圆雕)、压地隐起(浅浮雕)、减地平(平面浅浮雕)和素平(平面细琢),另外在实物中还有一种平面线刻的做法;题材则有龙、凤、云、水、卷草、花卉等10余种,台基在高级建筑中多做成雕有花饰的须弥座,座上设石栏杆,栏杆下有吐水的螭首。石柱础的雕刻,宋元以前比较讲究,有莲瓣、蟠龙等,以后则多为素平“鼓镜”,但民间建筑花样很多。个别重要建筑用石柱雕龙,也有的雕刻力士仙人。石栏杆基本是仿木构造,宋、清官式建筑均有定型化的做法,只在望柱头上变化形式;但园林和民间建筑中石栏杆形式变化极多,不受木结构原型的限制。

高级建筑踏步中间设御路石,上面雕刻龙、凤、云、水,与台基的雕刻合为一体。石刻小品种类最多,大至宫门前满雕盘龙、上插云板、顶蹲坐龙的华表,小至雕成金钱状的渗水井盖,都有独到的艺术处理。许多小品,如石台、石灯、石鼎、石炉、石狮、石象等,它们的尺度、题材和手法,都按照所在的环境特点和要求表达的内容加以处理,没有一定成规。

油漆彩画作装饰是对木结构表面进行艺术加工的一种重要手段,有时个别砖石建筑表面也作油漆彩画。油漆只是对木结构表面作单色装饰。明清以前对木材表面直接处理(打磨、嵌缝、刷胶),外刷油漆。清代中期以后普遍用地仗的做法,即用胶合材料(血料)加砖灰刮抹在木材外面,重要部位再加麻、布,打磨平滑后刷油漆。油漆的色彩是表示建筑等级和性格最重要的一种手段,从周朝开始即有明文规定,在艺术处理上则考虑主次搭配,如殿用红柱,廊即改为绿柱;框用红色,棂即用绿等。彩画是油饰艺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下载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分析——关于郑州几处古建筑的浅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分析——关于郑州几处古建筑的浅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筑特点

    苏州博物馆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13文物古建筑火灾特点与消防安全对策分析

    文物古建筑火灾特点与消防安全对策分析 1. 引 言 文物古建筑是中华民族珍贵五千年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因此,保......

    《中国传统建筑》教学设计

    《中国传统建筑》教学设计平谷职业学校 马翠华 一、教材分析 《中国传统建筑》选自高教版《公共艺术》教材(美术篇)第三单元第三节第二课,按大纲要求为一课时。 本节内容是一......

    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

    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中国建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物资载体,中国建筑的崇高形象犹如一棵参天大树自立于世界建筑文化之林,并成为世界建筑历史中最引人......

    中国古建筑桥梁建筑论文

    中国古建筑的桥梁建筑 一、概述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力学的多样性也反映在古建筑结构力学研究。桥梁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个辉煌的篇章。桥者,水梁也。河......

    清真寺建筑特点

    《旅游与中国建筑》课程作品分析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姓名:陈世川 班级:10级公共事业管理 学号:41021040113 清真寺的建筑风格 在中国,以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主的清真寺也很多。这......

    郑州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郑州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我市建筑垃圾管理,保障市容和环境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建......

    太原理工大学中国传统建筑读书笔记

    《城市建筑美学》读书笔记 我们跋涉在东方与西方的建筑长廊中,不于历史同行,也须与爱、与美同行。建筑美学的题中之义,当是自由精神的飞扬。 自古以来,一切真正的建筑师,在熔铸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