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学问,做人-施一公的博客-科学网
做学问,做人-施一公的博客-科学网
做学问,做人
【序:此文呼应最近《人民网》上的一篇报道及今年3月《光明日报》的一篇文章。《人民网》报道题为 “四位科技界知名人士建言 下决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详见: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2444910.html 《光明日报》的文章详见:http://】
两年前,清华大学化生基科班的毕业生请我留言。绞尽脑汁,想出一句话代表了我的很多想法:做诚实的学问,做正直的人。
做学问必须诚实,这是基本的学术道德
做学问的诚实反映在两方面。首先是有一说一,实事求是,尊重原始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在诚实做研究的前提下,对具体实验结果的分析、理解有偏差甚至错误是很常见的,这是科学发展的正常过程。可以说,许多学术论文的分析、结论和讨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瑕疵或偏差,这种学术问题的争论往往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越是前沿的科学研究,越容易出现错误理解和错误结论。
比较有名的例子是著名物理学家费米1938年获得诺贝尔奖,获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发现了第93号元素。实际上,尽管费米在1934年曾报道用中子轰击第92号元素铀可以产生第93号元素,德国的化学家哈恩在1939年1月发表论文,证明产生的元素根本不是93号元素,而是56号元素钡!但这个错误并没有改变费米是杰出的物理学家的事实,也没有影响他继续在学术上的进取。费米很快提出后来用于制造原子弹的链式反应理论并于1941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主持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
再举两个生命科学界的例子,Edmond Fischer和Edwin Krebs因为发现蛋白质的磷酸化于1992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如果仔细阅读他们发表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几篇关键学术论文,你会发现他们当时对不少具体实验现象的理解和分析与我们现在的理解有一定差距,用今天的标准可以说不完全正确;但瑕不掩瑜,这些文章代表了当时最优秀最有创意的突破。Thomas Steitz是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其获奖的工作主要是发表于2000年的《科学》周刊的两篇文章,阐述了核糖体大亚基的晶体结构及蛋白质的肽键形成机理,这是结构生物学的精华展示。但大家也许早已遗忘,Steitz那两篇文章发表不久,《科学》周刊就在2001年初刊登了两篇技术评论的文章,质疑Steitz提出的肽键形成机理。说白了,有人认为Steitz提出的机理是错误的。
举这些例子是希望大家区分error(误差)与fabrication(造假)的区别。比如一个实验由于条件有限,做出了一个结论,后来别人用更先进合理的实验手段、更丰富的实验数据推翻了这个结论或对这一结论做了重要修正,那么第一篇文章只要详实地报道了当时的实验条件,就不能被称为错误,更不是造假,也无须撤稿。但如果明知实验证据不足,为了支持某个假设的结论而编造实验条件或实验证据,这就是造假了,视为学术不端(scientific misconduct)。
但诚实的学问还有另外一层重要含义:只有自己对具体实验课题做出了相应的贡献(intellectual contribution)后,才应该在相关学术论文中署名。这一点,很多人做不到。即便在美国,也会偶尔出现大老板强势署名的事情。在国内,这种事情更是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利用其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使一些年轻学者不得不在文章里挂上自己的名字,有时还以许诺未来的科研基金来换取论文署名。其实,这种做法不仅有失学术道德,对整个学术界风气的影响更是极为恶劣。
做人也要诚实,但更重要的是正直
我很难相信一个人从小到大从来没有撒过谎,也不相信成年人的每句话都是完全诚实;很多特定环境下善意的谎言不仅合情合理,还可以得到大家的赞同;比如对危重病人的病情的适当隐瞒。但一个人应该、也完全可以一辈子正直!对一个社会、一个群体而言,必须邪不压正。社会风气需要正直,学术风气更需要正直!
我小时候,性格好强。长大以后,也常常桀骜不驯。但无论何时何地,我难以容忍做人的不正直。讲个有点离谱的故事:我从小觉得尊老爱幼是天经地义,所以对做不到这一点的人深恶痛绝。1988年我读大三,在北京的公共汽车上,因为一个小伙子不肯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让座又不听我的好言相劝,我只好动手,强行把他赶到了他该站的地方。在我看来,这位小伙子做人行事不够正直。
全职回国两年半了,心里最大的不快就是许许多多的人(包括有些学生)对是非曲直看着于己无关便无动于衷,这让我非常忍受不了。每次看到媒体报道见死不救、袖手旁观时,我都禁不住想问一下旁观者:如果哪天你成了victim怎么办?!后来一想:大概旁观者都觉得轮不到自己,侥幸罢了。
在学术界,正直可以体现在许许多多的方面。国内盛行的学术潜规则是造成学术风气不正的主要原因,其危害不亚于学术造假。不同的是,学术造假很容易被发现,而潜规则虽然无处不在却很难人赃俱获。无论以什么标准判断,这些学术潜规则都是与正直的学术道德背道而驰的。有意思的是,尽管人人声讨潜规则,同时相当一批人又千方百计地适应、应用潜规则,使其得以发扬光大。
最大的学术潜规则是“官商勾结”。这句话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但确是来自一位科技界领导,切中时弊。2008年参加某个部门的小型研讨会,我发言陈述科研基金申请中潜规则的危害。我的话音未落,这位领导很激动地站起来说,“施教授,看来你还是太幼稚,低估了国内的潜规则:现在说白了就是官商勾结”。我很意外,反问道,“怎么讲?”“官,就是我们这些有实权的局、处级领导,手握行政大权,一句话就可以确定顾问组成员和专家组组长人选。商,就是与我们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大款科学家,他们手握立项、评审大权,常常可以掌握几亿、十几亿的科研经费,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评审结果。”“怎么勾结哪?”“很简单。商有求于官,因为他们需要这种权利,既可以为其本单位带来利益,又可以利用巨大的资源来党同伐异。而官也有求于商,不仅商的赞美之词可以转化为官的政绩,官还可以从商那里拿到直接的好处……”
学术界的潜规则在实质上阻碍了科研创新、严重影响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年轻科学家的成长、对中国吸引海外最优秀的年轻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归来起到了直接的负面作用。大家都知道它的不对,为什么不能都自觉地抵制这些潜规则呢?
回国两年多来,我数次申请过科研项目的基金,从来没有与任何一个评委事先沟通过。我也参加过多个科研项目的评审,从来没有向这些科研项目的任何一个申请人事先沟通过情况。这本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操守。然而,这些职业道德操守却被我们的潜规则冲得七零八落。最后举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例子:一次参加某个重大项目的评审,周六下午我才接到通知,可周日上午手机就收到6个陌生人(我确定从未给他们留过电话号码)发来的短信:“请多关照”,“欢迎来我校做学术报告、考察交流”,等等。我当时很纳闷:这些人是怎么知道我当评委的,我的手机号码是谁透露给他们的?科学家有科学家的职业道德,各行各业也应当有自己的职业操守。
做诚实的学问,做正直的人。
【后记:其实,这篇博文几个月之前就已写好。写的时候,字斟句酌,深怕言过其实,希望只针对现象,不希望涉及到任何个人或任何部门。即便如此,成稿之后,我一直犹豫不决要不要公开发表。如果贴出来,一定会引起一些人的憎恨,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后果。但如果不说出来,则实在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对不起自己回国的目的,更对不起在暗地或明处支持我的师长、同事、朋友、和学生。衷心希望这篇对事不对人的博文能起到一点促进科技体制改善的目的。从我做起,用我们每个人的自律与职业操守来促进大环境的逐渐改变。http://www.xiexiebang.com/m/user_content.aspx?id=341290】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xiexiebang.com/m/user_content.aspx?id=353749
第二篇:做人做事做学问
1、“世界上第一高峰是哪座山?”大家哄堂大笑:“珠穆朗玛峰!”老师追问:“第二高峰呢?”同学们面面相觑,无人应声。老师在黑板上写:“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
2、“有人要烧壶开水,等生好火发现柴不够,他该怎么办?”有的说赶快去找,有的说去借、去买。老师说:“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大家一听,表示佩服。
3、“古代有一人,想学立身的本领。经过反复比较,决心去学屠龙之技。他拜名师,日夜苦练,终有所成。他会怎么样呢?“同学们兴致勃勃,说他能成为英雄、明星,受世人崇拜。老师摇头:“这个人一定会潦倒一生,因为世上根本就没有龙。”
这节课,这个老师要学生明白“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做人要力求出色,勇争第一,这样别人才能发现你、记住你;做事要敢于创新,方法灵活,千万不可墨守成规;做学问要学以致用,要懂得将知识转化为效益,闭门造车没有路。
第三篇:做人做事做学问
《做人 做事 做学问》读后感
通过青马班的课程,最近我接触了一本关于青少年成长成才讲座汇编而成的书籍《做人 做事 做学问》,一拿到这本书,我便迫不及待的开始读,此后,我便将这本书放置在床头,每晚睡前都会先看会再入睡,往往会边读边思考书中的一些道理和提出的新观点,有时也会颇有质疑,有时会感到疑惑,常常看着看着就到了深夜,才不舍的放下书。
时代篇和挑战篇我是粗略的看了一遍,看完后,大抵有了一种居安思危的意识,21世纪,科技快速发展,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知识和创新始终都是关键,知识奠定实力,创新推动发展。对于青年人来说,创新不是天马行空,只有拥有丰厚得专业知识累积,才是创新的源泉,我们一直都在讲“创新”,可是真正去思考时,我们却发现创新不是口头上讲的那么容易,真正的创新,不是口头上的夸夸奇谈,不是纸上谈兵,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迸发创新的火花。另一个关于“挑战”的介绍,我也只是大致的泛读了一遍。生活中到处都是挑战,有些是我们共同的挑战,就如田教授在书中所罗列的全球化经济挑战,科技化世界挑战,市场化社会挑战,数字化学习挑战。有些是个人所要面对的来自生活的不同挑战,个人情况不同,在应对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也造就了个体的差异。挑战时刻都存在,我们要时刻准备着!
本书的第三个篇章成才篇,我是细读并反复咀嚼其中的一些句子,有些细想后便会解开疑惑,有些话,至今还有困惑、不解,可能这些需要亲身的经历,才会有感悟,所以也便不那么纠结了。通读此书,感悟不必讲,定是有很多的,更多的会有一种共鸣。很多时候,我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正确的表达我的感悟,有些时候,我也会怀疑自己的有些想法是否是正确的,是否能被大众广泛接受。在我这个年龄,我时常会陷入一种苦思,往往会被一个问题困扰,有时也会陷入一个思考的误区,过分的按自己的想法去思考一件事而有钻牛尖之嫌,读完此书,大有醍醐灌顶之效,很多之前纠结、不解的问题顿时茅塞顿开,得到很好的解答,有些句子,例子很好的加以佐证,让我学习到了很多。在书中,田教授问道,“素质的概念是什么?知识加能力,再加上一个能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发挥作用的东西——做人”。我们看一个人,常常会先看他的文凭,他的学历,再而是较直观的感受一个人的能力,所以,往往知识和能力会占据人们较多的视线,至于为人方面,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去了解,而往往,取决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关键,是他会否会“做人”。做人,不仅只做个有知识修养的人,还要做个有道德素质的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很难用知识去弥补。我们常说一个人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就是危险
品,要成才先成人,不成人宁无才。学习做人是永恒的话题,对青少年而言,将来能不能成才,能力是一部分原因,思想品德也占据很大部分,一个人思想出了问题,就会影响人际交往,表现在无法和别人融洽合作,不能与人打交道,也就没有自己的社交网络。这又让我想到了之前葛红军老师和我们讲过的一句话:能力是铜牌,人际关系是银牌,思维是金牌,在具有同等水平的能力的基础上,拥有好的人际关系成为了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此书,我获益良多,一个人做人、做事是相通的,人生在世第一位的问题是学会做人。读此书,另一个大的收获来自书中的十一讲:保持健康心态。心态的健康等同于身体的健康,而两者的区别在于,往往身体的疾病会直接影响到个体,我们能直观的感受到身体的异样,而心灵的疾病不易察觉,往往会在一定量的累积下才会爆发,保持健康心态,关键在于会调整,要保持豁达,宽容的心态,人生在世,逆境多于顺境,凡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心存感激,保持乐观,生活会变得更有味!
作为青年人的我们,在20多岁这个人生的关键点,有太多需要学习积累的东西。此刻的我们怀揣着梦想,走向未知但也可预知的未来,心中有梦,未来就不远。时刻保持自己的健康,身体的,还有心灵的。多想、多思、多问,不要浪费这大好的光阴,学做人、学做事、学做学问!
第四篇:做人做学问
做人做学问
摘要: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成长不仅仅是教会他们做学问,考上大学,取得所谓的”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更好的做学问,做人比做学问重要得多。最近社会上学术腐败、学术失范以及学术批评扭曲等现象不断出现,这正是做人出现了严重问题。一个人做人、做学问是相通的,人生在世第一位的问题便是学会做人。
关键词:应试教育;学问;学风;做人
姓名:刘文丰
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班级:信息类数理提高班1101班
学号:u21113266
联系方式:手机(***)E-mail:384404822@qq.com
正文: 2012年高考终于在前几天落下帷幕,哭一批笑一批,惨淡一批灿烂一批。高考结束了,马上又将会有这么一群孩子,迫不及待的扔下书包,去聚餐,通宵上网,旅行,KTV,闲逛,狂欢……压抑了一年的精神终于能在敲响交卷铃的那一刻安然放下,对于他们而言,一切都随着那一声“铃铃铃”而悄然结束,接下来的便是期盼已久的安逸轻松的大学生活了。高考之前,被动而压抑的学习是学生们的全部,考完后便是理所应当的疯狂与狂欢吧。可想而知,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高考成为人生的唯
一出路,而学习的唯一目的便是应付这一场决定命
运的考试,学生们毫无快乐自由可言。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
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半个多世纪前的呐喊,现在听来仍然振聋发聩。每个国家都想培养出卓越优秀的学生,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或是成风,每位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有所成就,当然每个学生也都希望自己能学有所成。于是,在高考这条路上,学生们都在艰辛地行走:家长们在学生上课时间之外,又为自己的孩子找家教、报辅导班;老师们加大作业量、延长上课时问;学生们也只能埋头苦读,只是偶尔抬起朦胧的双眼若有所思地望一下窗外,然后继续埋头读书、做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怎样来对待祖国的未来是我们必须慎重考虑的一个问题。在应试教育面前,中学生们被训练成了做题机器,不关心国事,遇事麻木,而且经不起任何挫折。这样的“人才“被培养出来,于己、于民、于国又有何益处呢? 因此,要扭转这种风气,首先得让青年学生健康成长,而成长不仅仅是教会他们做学问,考上大学,取得所谓的”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更好的做学问,做人比做学问重要得多。
很多人都说:“做人还不容易吗?”的确,做人是很容易,但要做对社会有用、对自己负责,而且每天都要有所创新的人却很难。我们可以说,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而这种“未完成的人”必须从他所处的环境中不断地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所没有赋予他的生存知识和技能,这正是我们要去“做学问”的必要前提。
做人是做学问的前提,而做学问则是改变世界的金钥匙。21世纪,科技快速发展,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知识和创新始终都是关键,知识奠定实力,创新推动发展。知识与创新永远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生产力,因而对于青年人来说,踏踏实实的做好诚实的学问显得尤为重要。
我想如今现状是一目了然的,表面的安逸之下却处处是危机——当我们重温优良传统的时候,我们不能不为我们远不如古人的感悟与慧性而遗憾,为我们的过错而忏悔;当人们在住宅区重造绿地,在城市修建假山假水的人造公园时,人才发现被破坏的大自然原本是多么迷人;当水源污染、土地荒漠,人的生存状况已经出现红色警告时,人才醒悟“征服自然,人定胜天”只是相对的;当地球上每天都有许多生物在灭绝时,人类才意识到自身也可能走向濒危。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而在这个茫茫世界中,我们的学问太少了,有许多现象和事物是我们人类无法去驾驭的,我们只能树立“终身学习”的处世观,做好学问才能完善人生。而学问无非是人类在认识世界、造世界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顾名思义,学问是既学又问。学,就是吸取已有的知识;问,就是探索和研究,就是提出和回答问题。如何“学”,如何“问”,本身就有学问。做学问是一项十分严肃的科学研究和探索活动,因此必须有科学的态度,求实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方法。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就是对人
类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理解和说明,达到对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揭示。
只可惜近年来学术腐败、学术失范以及学术批评扭曲等现象不断出现,比如求数量、追速度而不求质量;东拼西凑,求大而不求精;缺乏学术道德自吹自擂,目空一切,借端炒作,欺世盗名;抄袭剽窃,招摇撞骗;违背事实,不求实证;教条主义严重,照抄照搬,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言必称本本或外国;理论脱离实践,闭门造车,无的放矢,脱离现实等等。这些现象任其泛滥下去,不仅会贻害学术界,而且将贻害子孙后代。己风不正,焉能匡世正人?学问家也是人师,师不正,真学若何,怎能教人?不良学风已成治学之大乱,犹如“瘟疫”,需要下决心祛除。如不适时整治,不良之风就会积重难返,对社会科学研究事业造成严重危害。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学术规范可以说是整个社会全面走向理性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任何良性发展的事物,都少不了规范与界定,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如果没有良好的学术生态、学术环境与相关的制度保障,就不会有良性发展的学术循环。做人、做事、做学问,都离不开“规”、“矩”,都必须“有章可循”,这应该是一条普世原则。诚如曾做过12年斯坦福大学校长的《科学》杂志主编唐纳德·肯尼迪所言:“就为学术生涯做准备而言,没有什么事情比正当的学术行为更为重要的了。”
与此相比,国内一些大学问家却能自觉地探求为学济世之精神,既给学术界留下了学问,留下新的知识,又留下了人格精神,也为后人留下了治学之道、做人之道。“两弹一星“元勋、中国光学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中国“863”高技术计划主要倡导者王大珩便是后世做人做学问的典范。王老有个学生叫赵文兴,1982年赵文兴要去德国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临行前,他把准备在这个会议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拿给王大珩看。文章写得很好,但王大珩一眼就发现他把自己的名字署到前面了。这篇文章的整个观点是王大珩在英国时就想到的问题,但王大珩一直没有机会去做,没有得到证实,就把这个题目交给了赵文兴。是赵文兴成功地作出了这个实验,又是他据此写出了这篇论文,因此,这篇论文的署名理应是他在前王大珩在后。王大珩毫不犹豫地把名字的顺序改过来了。
王大珩说,署名的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做导师的在署名问题上应该严肃。不能仗着自己是导师,就不管做没做工作也要署名,不管做没做主要工作也要把名字署在前面。这种署名是丢人格的。做导师的应该用自己的行动向学生证实这个道理:比做学问更重要的是做人。王大珩先生的执着与善良令我们后辈感动,而这边是他留给后人最伟大的财富,他在用行动证明着做人的重要性。记得田建国教授在《做人做事做学问》一书中写道,“素质的概念是什么?知识加能力,再加上一个能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发挥作用的东西——做人“。我们看一个人,常常会先看他的文凭,他的学历,再而是较直观的感受一个人的能力,所以,往往知识和能力会占据人们较多的视线,至于为人方面,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去了解,而往往取决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关键,是他会否会“做人"。做人,不仅只做个有知识修养的人,还要做个有道德素质的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很难用知识去弥补。我们常说一个人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就是危险品,要成才先
成人,不成人宁无才.一个人做人、做学问是相通的,人生在世第一位的问题便是学会做人。
作为青年人的我们,在 20 左右这个人生的关键点上,站在世纪的前沿和时代的顶峰上,有太多需要学习积累的东西。我们应该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和人生观,要知道自己是“学有所为”,给自己的人生发展有所定位,这样才能更好的去“做学问”。此刻的我们怀揣着梦想,走向未知但也可预知的未来,心中有梦,未来就不远。时刻保持自己的健康,身体的,还有心灵的。多想、多思、多问,不要浪费这大好的光阴,学做人、学做学问,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参考文献:
1.田建国《做人做事做学问》 2.裘法祖《做人做事做学问》
3.赵涣光《明德修身 求学是问-漫谈做人做事做学问》
4.施一公《做学问与做人》
第五篇:做人做事做学问心得
今天和大家谈谈做人做事做学问。即是严谨治学、认真做事、严格做人。
《左传》上讲: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立德就是讲做人,立功就是做事,立言就是做学问。在做人、做事、做学问中首先要学会做人。
第一,先谈做人。做人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它指的是一个健全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它是思想品德、道德规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意志、毅力等方面的总和,XX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10条。新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40条,蒙城二中学生《一日常规》,《通告》,以及量化管理细则,它是行为规范的准则;也是品德发展的“底线”。学生品德不是“说会”就会的,而是“学会”的。在有监督的条件下能“做”是第一步,在没有监督的条件下能动自觉地做才是走向成熟的标志。如捡一张纸、关一次灯、扛一桶水、帮一次忙、让一次座……从身边学会做人,从日常生活学会做人。我校每学期选三好学生、文明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就是大家身边的榜样,在校园中,我们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基本要求,学会了解人,理解人,尊重人,激励人,欣赏人,共同建设一个富予诚信、富予仁爱,富予理想,富予活力,富予进取,富予时代气息,拥有高尚文明的二中校园。
第二,谈学会做事。做事首先要讲诚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和信分别是两种美德。诚,古人解释为真实之,信,解释为语言真实。诚与信的共同点就是真实。诚信教育重在实践,重在体验。
做事第二要讲礼仪,礼仪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更是一种文明。学校评选文明班级,目的是营造礼仪校园。我们要大力弘扬修身为本的人格追求观。加强人文素质和社会道德品行的修炼。目前在校园内部分学生日常行为有所消极,不讲礼仪,如乱丢乱扔废物、不爱护绿化、损坏公物,发生小矛盾缺乏谦让,甚至成群结伙地大打出手……青少年正处于“特殊时期”,什么是该遵循的,什么是该肯定的,什么是该重建的,许多人都还茫然无知,而对五彩缤纷的社会,人性中善的恶的,美的丑的,真的假的,还缺乏选择能力、判断能力,这就需要教育启蒙,需要导师点拨,人只能由人来培养,心灵只能由心灵来感召。做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目前社会上出现的道德失范,诚信缺乏会给我们学生的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同学们要学会辨别,俗话说“人无完人”,但是二中人就是要追求“完人”的境界。有了缺陷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现缺陷不纠正。生活中处处有辩证法。当我们有经验时,我们不年轻了,记忆力减退了。当你们还在年少时,精力旺盛但缺乏经验,当你们突破这个成长的瓶颈时,就会成为大家,成为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