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高中语文《再别康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高中语文《再别康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美读文章,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分析,品味诗中创造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诗意美。
2、以“融情于景,言为心声——走进徐志摩”为探究话题,探讨本文所写景物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感情,走进徐志摩的精神世界,探访诗人精神依恋的故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掌握诗人对自由、率真天性的追求──人性美。
【学习重、难点】 以“融情于景,言为心声——走进徐志摩”为探究话题,探讨本文所写景物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感情,走进徐志摩的精神世界,探访诗人精神依恋的故乡。
【教材助读 成长心灵】温馨提示:用双色笔(红黑笔)勾出预习中的重要知识,并加以识记。
1、徐志摩的人生经历: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因,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他可以随意地选科听课,也可以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看书、赏景,或者下河划船,尽情陶醉在大自然中。他崇尚自由、平等、博爱,内心纯净,诗歌富有激情。他不但在爱情上是一个“情种”,在政治上亦是一位爱国赤子,许多散文揭露社会黑暗,表现了一个资产阶级文人慷慨激昂的人道主义情感。不论是他的师辈、同辈还是晚辈,都赞美他,崇敬他,足见他的人格魅力。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2、康桥,即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有70几位剑桥学子获诺贝尔奖,6位英国首相,牛顿、培根、拜伦、罗素、维根斯坦以及查尔斯王子都曾是这里的学子。康桥,即为剑桥。徐志摩于1916年考入北大,4年后赴英国留学,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作者在康桥上看云,在绿阴下读书,在草地上仰卧,在康河里划船。。。康桥就学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中曾经自陈道:在24 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乐论。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所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3、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徐志摩的挚友胡适说: “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 , 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 一个是自由, 一个是美。” 这种“单纯信仰”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诗人在康桥学习生活期间所受的熏陶与生活经验。1920~ 1922年, 诗人游学于英国剑桥大学期间, 深受康桥周围的思想气氛的熏陶, 接受了英国式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洗礼, 对产生于英国等西方国家“自由”与“民主”的思想非常信崇。诗人虽然生活在现代都市里, 却对现代喧闹的都市文明抱持一种拒绝的态度, 始终膜拜和沉迷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崇尚大自然的精神境界。他忘情于康桥的自然美景中, 在康桥的美中, 发现了人的灵性, 发现了天人合一的神境。因此, 康桥不仅指诗人生活过、求学 过的地方, 也成为诗人永远的精神故乡, 康桥在诗人心中, 就是大自然、美与和谐。所以诗人在其散文《 吸烟与文化》 中说: “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 爱” 的信仰在“ 单纯信仰” 中位于核心地位。“ 爱” 的信仰也初步形成于诗人求学康桥期间。1920年, 林徽音之父林长民携女游历欧洲, 徐志摩得以结识林氏父女, 兰心慧质的16岁少女林徽音令诗人陷入情网, 不可自拔。“ 我将
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灵魂之伴侣, 得之,我幸;不得, 我命, 如此而已。”。徐志摩的确将恋爱视为“ 生命的中心与精华” , 他不惜以金钱、地位、学位、荣誉、友谊、亲情与生命等为代价, 终生孜孜以求“ 唯一灵魂之伴侣”。1928年, 诗人来到康桥故地重游、写作《 再别康桥》 时期, 睹物思人,物是人非, 感慨万千。此情此景,就像当年陆游重游与表妹唐婉发生爱情悲剧的故地沈园, 陆游触景生情, 分别创作了《 沈园》 和《 衩头凤》 , 其中的感伤情绪全部来自那段诗人不堪回首的伤心往事。
再看“ 自由” 和“ 美” 的信仰。徐志摩由英国回国以后, 曾经渴望中国也能实现英国式的社会政治制度以及“ 民主” “ 自由”“平等” 等思想。20年代“ 胡适派” 文人发动了一场与军阀当局争人权、要法治、实现宪政民主制度的政治斗争, 但是这场轰轰烈烈的斗争最后在军阀政府的高压下归于失败, 从而给徐志摩“ 自由” 的“ 单纯信仰” 以很大的打击。徐志摩十分欣赏泰戈尔鼓吹的所谓“ 农村建设计划” ,具体目标是在农村建立学校、合作公社、医疗队、救火队、蓄水池、加强畜牧业与手工业, 提倡全民性的文艺运动等, 但由于军阀混战, 计 划胎死腹中, 后来他多次想重新实现这个计划, 都屡因社会动荡而夭折。随着诗人在国内呆的时间越长, 诗人耳闻目睹越多的社会黑暗与丑恶, 令他越加失望与灰心。他因而写过反映下层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诗歌, 如《 先生!先生!》 《 叫化活该》 与《 盖上几张油纸》 等;写过反映军阀混战、生灵涂炭的诗歌, 如《 大帅》 《 人变兽》 与《 太平景象》 等。试想, 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实现英国式“ 民主” 的政治制度?怎能实现“ 农村建设计划” ? 怎么能有“ 自由” ? “ 美” 的载体“ 自由” 没有了, “ 美” 的载体“ 爱” 也没有了, 战火纷飞、山河破碎的祖国也找不到一块像康桥一样世外桃源的“ 美” , 那么怎么可能有“ 美” 的存在呢?因此, 徐志摩1928年重游故地康桥、写作《 再别康桥》 时, 几年前在康桥留学期间形成的以“ 爱” “ 自由” 与“ 美” 为中心的“ 单纯信仰” 已经无情幻灭, 《 再别康桥》 不仅仅是一首单纯的惜别诗, 它是诗人“ 单纯信仰” 无情幻灭后的一份诗意祭奠, 是诗人为夭亡的美好理想与信仰而作的一次深情忧伤的悼念!
4、《再别康桥》的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本诗作于1928年11月,作者自英国返国途中。由于作者旧地重游,重访昔日留下美好回忆的学府所在地——康桥,故为“再别康桥”。作者于1922年首次告别康桥时曾写下题为“别了康桥”一诗,其后又写过《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这些诗文均抒发了作者对曾经抚育过他的康桥无限眷恋之情。如今,又要和它告别,往日物事涌上心头,自然难舍难分,惆怅莫名。
5、作品:诗歌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共四集
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共四集 小说集:《轮盘》
戏剧:《卞昆冈》
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等
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6、意象:即景融入作者的主观感情也就是诗歌中的意象。
7、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自主学习秀出风采】
一、美读感知,寻找画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体悟感情,把握节奏,大声诵读。这首诗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诵读这首诗的语气语调应该是、。
2.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感情?这种感情是直白的抒发出来的呢?
3.借助这些景物诗人为我们营造了关于康桥的哪些画面?(请你抓住景物为每幅画面取个动人的名字)
二、美点研讨、品读诗情——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问题探究:“融情于景,言为心声——走进徐志摩的精神世界,探访诗人精神依恋的故乡”
1、共同探究
第一幅画面写了哪几个意象,意象有怎样的内涵,通过怎样的词语或修辞来描写,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朗读时我们应该运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A、意象 B、炼字 C、情感
D、语气语调
2、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选定自己喜欢的一幅画面,根据我们刚刚分析第一幅画面的思路来赏析:写了哪几个意象,意象有怎样的内涵,通过怎样的词语或修辞来描写,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朗读时我们应该运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A、意象 B、炼字
C、情感
D、语气语调
三、知人论世、探究文本——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这种“愁”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阅读下列资料,思考:诗人究竟向什么道别?
资料一: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我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我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徐志摩《猛虎集·序文》
资料二: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吸烟与文化》
资料三: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爱、自由、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胡适《追悼徐志摩》
资料四:现实是,志摩遭遇了婚姻的破败与爱情的危机,他不得不在皓首穷经中写作、写作,以应付太太(陆小曼)的高消费。志摩回到中国的大学讲台,用全英文讲学,却遭到了师生的非议,他陷入恐慌之中„„ ——胡适《追悼徐志摩》
资料五:康桥是诗人生活的梦、爱情的梦、艺术的梦,诗人像呵护自己的情人一样,不忍心打扰她。同时诗人也清楚地认识到,康桥带走了自己的一切,带走了自己的灵魂及对真善美的追求与梦想;这美好的一切,永远地留在康桥。——张五芳《再别康桥读后感》
四、呈现美景、抒写性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同学们,少年是诗的年纪,青春是歌的松柳,请同学们舞动自己青春的激情,为自己初中母校仿写一首诗。
(要求:六人一组,第一、二小组负责写诗歌的开头和结尾,从第三组开始每组的第一个同学选择一个意象,第二个同学根据意象从课文里选一个合适的句子。第三个同学根据课文的句子进行仿写,第四、五个同学把这个诗句改写成一个富有诗意的句子,第六个同学把有感情的朗读出来。)课后巩固——有效训练、反馈矫正
一、基础题——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叫不简单!1.填空。
撑一支,向青草更青处。我 衣袖,不带走。2.体会加粗词表现的意境。
①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②满载一船星辉 3.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轻手蹑脚 水波荡漾 飘浮
B.柔声细语 波光艳影 破锭 C.力挽狂澜 招摇过市 回溯
D.悄无生息 沉默寡言 沉淀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承者未见有能望其项背的。....B.诗人在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展纸执笔,信手拈来,....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C.他完全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漫步于康桥,举步维艰,写下了这首诗。....D.夕阳下流淌的康河,波光潋滟,栩栩如生,河畔的金柳姿态婀娜如妩媚的新娘,动人心弦。....
二、能力提升题——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5、《再别康桥》中诗人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斑斓”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请将下面提供的词语,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一个优美的意境。(不少于50字)小河 柳树 夕阳 青草 歌儿
作业布置——开阔视野、提高自我 【基础训练】(必做)
1、背诵默写全文;
2、整理学习笔记;
3、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拓展阅读】(选做)
1、《我所知道的康桥》
2、《我不知道风往哪个方向吹》 【研究性课题】(选做)以古代送别诗与本文比较,本文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第二篇:湖南省湘潭市凤凰中学高中语文 杜甫诗三首 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湖南省湘潭市凤凰中学高中语文 杜甫诗三首 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学常识,了解杜甫的诗风。
2、掌握诗歌中的一些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用典,借古讽今等。
3、学会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
4、学会结合作者生平际遇和所处时代背景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思想情感。
5、背诵。
情感与价值观
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家国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忧国爱民之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过程与方法
诵读 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讲授点拨相结合。
教学重难点
如何鉴赏诗歌;如何把握诗人之情感;掌握其中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自主学习:
(一)、知人论世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首诗歌写于公元766年,这一年杜甫55岁,在重庆,正在回老家的途中。他已经在蜀中生活了将近五年。
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写成的。
(二)、鉴赏诗歌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读懂题目;
第二步,读懂诗句的意思(借助课文注解,平时积累的知识); 第三步,找出诗中的意象、表现手法,然后后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挖掘诗歌的内涵,体味作者抒发的思想情感。
课堂合作学习
(三)、根据以上介绍的方法步骤,试着分析鉴赏诗歌,思考如下问题:
1:题目是什么意思?
2:诗句的字面意思。
3:找出诗歌意象,并说说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四)小组合作探究
4:挖掘意象的深刻内涵(结合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
5: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诗歌运用到了哪些艺术手法?
(五)、巩固练习
1、背诵全诗。
2、阅读杜甫的《江汉》,完成第(1)小题。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第2课时《咏怀古迹》
课前自主学习
一、介绍咏史怀古诗
1、咏史怀古诗的内涵
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对历史遗迹的追思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讽刺时事),或者思发思古之幽情。
二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由于这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迹为描写对象,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所以并称咏史怀古诗.2、咏史怀古诗特点(1)结构: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2)内容:
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3)手法:
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景抒情,借古讽今,即事议论。(4)语言:含蓄蕴藉。(5)意象:
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历史古迹(吴钩 乌衣巷 淮水 柳营 后庭花六朝 金陵)。(7)风格:
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3、咏史怀古诗的情感主题
(1)(古人)感慨身世,观照自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表达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悲叹年华消逝,时不我待、壮志难酬。
(2)(古迹)抒发感慨,感伤兴衰(变迁):感慨盛衰无常、昔盛今衰,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3)(古事)借古讽今,劝诫世人:感慨国运衰微,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4).理性反思之理性分析,独抒机杼(客观评价)。
4、鉴赏咏史诗三步骤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寻找连接点)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情感。(体悟感情)(3)运用什么方法表达思想情感的。(分析技巧)
二、题解及背景介绍
《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七言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咏怀古迹》创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这一年,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课堂合作学习
三、思考下列问题
1、诗人咏怀的对象是谁?
2、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情感的那个词语。
3、昭君怨恨什么?
4、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5、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小组合作探究
6、同样是“昭君出塞”的事迹,史学家翦伯赞和剧作家曹禺笔下,昭君是一个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义无反顾、欣然前往的巾帼英雄,而杜甫笔下的昭君却是一个把“出塞”引为一生憾事、满腹“怨恨” 的昭君,诗歌含有什么深刻寓意呢?
提示:咏怀诗的特点——借古人写自己,抒己怀。
7、诗歌中间两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拓展迁移 欣赏美文:
《美女赌江山》
柔柔弱弱的一群,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历史却在她们面前变得凄婉哀怨.尽管,她们的故事早已湮没于历史的风尘.(一)
朝为浣沙女,晚成吴宫妃.从她看到范蠡的那一记得起,就注定了西施命运的悲剧.贫贱与高贵的转变,完成在瞬间.这瞬间带来的,却是伤痛的永恒;她钟情于范蠡,却不得不弃他而伴夫差;她被夫差感动,却不得不做着背叛他的事。
在勾践与夫差的较量中,勾践赢了,赌注是江山。勾践很聪明,一个美女换来一座江山。可他又多么
残忍,为了他的野心,西施付出了美貌与青春,付出了爱情与爱人!而她,只是勾践手中的一颗棋子!有人说西施回国后被视为红颜祸水沉湖而死,有人说她与范蠡泛舟远离。我宁愿接受后者,因为我不想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卧薪尝胆”的勾践是这样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更重要的,我不想西施本是悲惨的人生以更悲惨的故事结局。
(二)汉宫内,汉帝御笔一点,王昭君被这漫不经心地一点,历史却因此打了个回旋。和平与战争,文明与野蛮,交往与厮杀,竟然都由一个女子柔弱的双肩来承担!
倾国倾城,汉帝盛怒之下,杀死毛延寿。她在汉帝懊悔与不舍的目光中,一步步走汉宫,走向那茫茫的大漠,走向不可知的人生„„
她用自己的美貌与青春换来了短暂的和平,百十年后,当她的后代,她的族人被汉朝的骑兵赶往更恶劣的地北方,她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统治者的缓兵之计,她,只不过是一块挡箭牌。她若泉下有知,会不会流泪,会不会心痛?只是,她已经成为那方青冢,她的情感,已经迷离在历史的风尘之中„„
(三)西施、昭君等皆为美女,因为美,她们才成为政客手中的工具:拿她们的美貌赌江山,拿她们的青春赌明天,使她们成为一代王朝的随葬品。在后人对她们或褒或贬的评价中,有谁真正理解她们的苦痛;有谁真正同情她们所做出的牺牲;又有谁真正关注她们的命运。她们的裙裾,飘扬在硝烟与战火中,使那段历史变得凝重。我用一颗虔诚的心和一支笨拙的笔,来怀念这些在历史的书页中留下深深一痕的女性!
第三课时《登高》
课前自主学习
一、背景介绍
这首诗写于公元767年的秋天,此时诗人在外流浪漂泊了8个年头,已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五十五岁的老人了。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落,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慷慨激越、动人心弦的七言律诗.二、诗歌鉴赏炼句型题答题步骤
1、结合文意,简析句意。
2、指出句子特殊之处和运用的表达技巧。
3、分析作用(景物特点、意境、情感)。
课堂合作学习
三、思考下列问题
1、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
2、从这些景物中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3、作者又用了哪些手法来写景?
小组合作探究
4、诗人悲什么?
第三篇: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水龙吟》》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水龙吟》》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课时安排: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句对接。(选择部分即可)
①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
③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④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元夕》⑤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
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辛弃疾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高宗赵构,徽宗第九子,钦宗弟,本与皇位无缘,然而,靖康之变(1127,金兵攻陷汴京,北宋灭亡)中,赵宋宗室多被金兵掳去,否定了张浚“权都建康,渐图恢复”的建议,南逃至临安(今杭州市)定都。逃抵临安后,又为形势所逼,任用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将领抗金,后却又任用投降派秦桧为宰相,对金以求和为主,一味地屈膝妥协。更诬陷、冤杀了岳飞,以割地、纳贡、称臣的屈辱条件,与金朝订立了“绍兴和议”。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1161年,他21岁的时候金国统治的北方全境汉族人民发起了反抗金国统治的起义,当时济南有一个叫耿京的人聚集了十多万人,给金国的残暴统治造成了很大威胁。他也集合了两千人响应,被耿京委以重任。他曾经追杀过叛逃的和尚义端,耿京于是很信任他。第二年去杭州和南宋统治者宋高宗赵构商量投奔宋朝的事情,回来的时候一个叛徒张安国杀害了耿京,他听说后率领着五十名骑兵冲入大营,在五万人中抓住了叛徒,而后带领着抗金义军万余人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投奔了南宋。
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投奔南宋后辛弃疾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用。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杭州,临时安顿,欺骗百姓的)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大家都知道宋高宗赵构最可恶的一件事就是杀害了精忠报国的岳飞,自然对于辛弃疾这样按照现在的说法是“从敌占区投奔过来的武将”不会重视,辛弃疾首先被解除了武装,此后就一直担任一些无关轻重的小官。虽然曾多次上书,陈抗金恢复大略,均未被采纳。
这首词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秋,作者在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任上。这时他南渡已12年之久,35岁了,尚未得到北伐抗敌的机会。
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三、词作感知: 1.听读
2.齐读
3.自由朗读,看注解,大概了解词意。
四、分析全词:
结合注释读过辛弃疾的这首词,相信大家一定读懂了一些东西,心里涌动着太多的感动和感慨让我们一起深入词人内心最深处,去触摸他的情感脉搏吧。
(一)分析词的上片
1、上片中哪些句子是景物描写,词人分别描写了哪些景物? ——江水、山景、落日、断鸿、游子(板书)
2、“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物描写又牵动了作者怎样的心绪?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开篇写景,但这景意境是宏大壮阔的。大家想象一下,遥看辽阔无边的楚天之下,横无际涯的秋色,浩浩汤汤的滚滚长江,水天一色。面对这阔大的境界,词人那种磊落的胸怀让我们一览无余。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3、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于物的手法。
那么词人的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
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担负,而总束在此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
4、“落日楼头”六句意思说,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他看着腰间空自佩戴的宝刀,悲愤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干,可是又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
这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5、这里的游子又是指谁呢?这又表达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游子指辛弃疾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伐收复失地之意,也不把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6、“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有哪些动作呢?(板书:看、拍、会、登)
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李贺《南园》诗中就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句子。“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用武之处,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醉里挑灯看剑;怒发冲冠,凭栏处)第二个动作“栏干拍遍”,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7、“无人会、登临意”则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正如岳飞所写《小重山》里的“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后几句一句句感情渐浓,达情更切,至最后“无人会”得一尽情抒发,可说“尽致”了。读者读到此,于作者心思心绪,亦可尽知,每位读者,也都会被这种情感感染。
小结: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用的是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板书)。
(二)分析词的下片
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下片十一句,分四层意思:
1、与词的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词人写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2、词人对这些历史人物各持什么态度?
既不愿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愿学求田问舍的许汜。而赞赏刘备的才气,表明自己志在为国为民。写这些历史人物,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②“尽西风、季鹰归未?” 以张翰自比却是反其意而用之,自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愤懑,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③“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第三层意思。“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我今日内心是怅恨忧惧的。我所忧惧的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下面就自然地收束,也就是第四层意思。
4、这种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
——用典。就本词来看,词人用典意在对比,前两个是反例,后两个是正例,正反对比表达了词人的荣辱观、价值观。可见,辛弃疾可谓是用典高手。
5、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女子装束,这里就是女子的代名词。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呀!
五、教师小结:玩味着句句言近意远的诗句,一位雄才大略,襟怀磊落,忧国伤时的诗人,仿佛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是啊,锦绣河山必然哺育无数英雄,又何止辛弃疾一人呢?《念奴娇•赤壁怀古》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抱负远大,识度明达的苏轼。请同学们就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做一个简单概括。
六、对比鉴赏,拓展延伸 比较《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
情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表现手法: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用典。意境:空旷辽远。语言:大气豪放。
其实这些特点也恰恰是豪放词的特点,于高远中寄豪情,永远是一种美的享受。
七、学生再次齐读这首词。
八、小结全词
这首词,是辛词名作之一,它不仅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而且,作者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使人们百读不厌。
十、板书设计:
上片: 景色: 江水、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动作:看、拍、会、登 借景抒情
下片: 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运用典故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第四篇: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祝福》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祝福(3)》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小说背景;
2、研习课文,理清小说情节结构;
3、准确拼读字词。【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鲁迅的小说中有三个人物最为出名——孔已己、阿Q、祥林嫂,孔已己是有姓无名;阿Q是有名无姓;祥林嫂是既无名也无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鉴赏这个既无名也无姓的人物——祥林嫂。
在初中我们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板书)
二、介绍背景。
(鲁迅一生有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集)。《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后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是《彷徨》的第一篇。辛亥革命(1911年)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深刻地揭露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文化常识积累(封建道德与封建礼教):
1、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
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君,就是要象合格的皇帝那样做皇帝; 臣臣,就是要象合格的臣子那样做臣子。。那就应该是有一套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每个人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样的社会才是公正、和谐的社会。)汉代董仲舒作了发挥,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
2、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3、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4、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言语(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和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5、宗法制度四权:政权指皇权。族权指宗法制度下,宗族对族内家庭以及个人事务的决定权和审判权,族长做出的决定具有强制性。夫权指中国古代社会丈夫支配妻子的权力。神权指迷信的人认为鬼神具有的支配人们命运的权力。
6、宋明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劝死了丈夫的妇女不要改嫁的好,到了元代从国家与皇帝那里就开始推行起来,要求妻子对殉国丈夫的忠诚,提倡“夫死国,妇死夫,义也。”守将城池不保,先把妻妾召来,在自己面前自杀,然后才放心捐躯,成为皇帝表彰的对象,蔚成风气。唐代张巡,是极有名的忠臣烈士。安史之乱,张巡固守睢阳,粮草断绝,杀死自己的妾,把她的肉分给将士吃。以此为开端,先以城中妇女为食,食尽,则食老幼,共食三万人。许多名士纷纷请求表彰张巡,张巡被追赠为大都督城破时。明代戏曲《双忠记》进一步编造张巡的娘子很知大义地说“臣死君,妾死夫,理所当,情何辜”,对这位吃人夫君,不但不埋怨,反而要“今生未了,又结来世缘”,——敢情被吃一回,还不过瘾。你们看,其实礼教自己是不杀人的,它只负责劝人甘愿被杀,以及将惨状叙述为妙事耳。顺便说一句,《双忠记》至今还在京剧和粤剧里唱,版本不同。明代,国家更注重表彰节烈,男人即使是病死,也倡导妇女殉夫,官方还大力表彰。
三、预习检查。正确拼读下列加点的词语: 寒暄或jiàn(间:偶尔)踌蹰.xuān 朱拓.tà 间...chïuchú 忌讳礼pìn 呜咽.huì 聘..yâ 祭祀.sì 咀嚼..jǔjuã 诡秘ɡuǐ 炮烙páo luî 监(jiàn)生 烟霭(ǎi)..不更(gēng)事 荸荠(bíqí)草窠(kē)渣滓(zǐ)
惴惴(zhuì)歆(xīn)享 牲醴(lǐ)谬(miù)种 讪讪(shàn)
蹙缩(cù)
补充词义:钝响:沉闷的爆竹声。幽微:细微
寒暄:嘘寒问暖,见面说些问候的客套话。无聊赖:生活、感情上没有寄托。精采:精神光采。悚然:害怕的样子。惶急:惊惶,着急。委实:实在、确实。捺:按。
不济:不中用,不好。即使:就使
四、研习课文。1、《祝福》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祥林嫂的故事。一个完整的故事一般分为这样几步: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提问:这个故事的序幕、开端(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各是什么? 【明确】
序幕:鲁镇年终祝福景象,鲁四老爷出场。结局:祥林嫂凄然死去。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做工。发展:祥林嫂被逼改嫁。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做工。尾声:祝福景象,我的感受。
主人公命运:丧夫——出逃——被卖——又丧父——失子
2、本文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这是采取了什么手法?哪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叙的?
倒叙。33段“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3、倒叙手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讨论归纳】
①、设置悬念,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
②、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中死去,造成了浓重的悲剧气氛,而且死后引起了鲁四老爷的震怒,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的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品味描写人物的几个细节,欣赏本文的重复艺术。
讨论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自身原因。分析祥林嫂的形象。【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语:小说中的艺术形象不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真的人物,而是集中了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人物的共同特点,经过艺术虚构而被创造出来的典型形象。恩格斯说:“在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以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二、分析描写人物的几处细节。
先请同学们说说值得发掘的关于人物的细节描写。1、对祥林嫂的三次集中的外貌描写
A、第一次来到鲁镇: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
死了丈夫,不堪婆家虐待,逃出来的。
健壮朴实勤劳温顺,抗拒着人生灾难,对生活抱有希望。
B、第二次来到鲁镇: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死了第二个丈夫,失去了儿子,族家大伯收房子,被赶出婆家。
还是白描手法,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她被逼改嫁又丧夫丧子,精神倍受刺激,内心极度悲伤,意志的支柱在生活的重压下已经动摇,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在对比中表现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悲哀。
C、死前:“头发已经全白”——从某种角度讲,头发是命运和年龄的标志。脸上“黄中带黑”,“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黄中带黑”,完全是一副死相;连“悲哀的神色”也没有了,说明她已没有什么表情了。“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轮,转的意思;间或,说明她的眼睛长时间是呆滞的。
(练习)不能改成“她一手提着一个内中放了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因为文中的“空的”和“下端开了裂”分别是前面句子的修饰语,把它们单独放在后面,是为了强调和突出,改了就没有这种效果了。“已经”二字表明祥林嫂做乞丐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不是此时此地的事,因此也不能省略。
长期经受严重的打击和折磨,乞讨无路,陷于绝境,精神麻木。对生活已绝望。是一个从肉体到精神都垮掉了妇女形象。鲁迅先生所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祥林嫂身心备受摧残,特别是眼睛的变化,最能表现祥林嫂精神的痛苦。
写眼睛的地方还有:
讲阿毛的故事——直着眼,瞪着眼(麻木)捐门槛——分外有神(有希望)
问有无灵魂——忽然发光(一丝希望)
三次集中的肖像描写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概括了祥林嫂半生悲惨的历史,形象地反映了祥林嫂一步步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向绝境的过程。
2、三次悲痛的诉说。祥林嫂内心极度悲伤和自责,想通过倾诉来发泄内心的痛苦,希望得到人们的安慰和同情。
A、在鲁家,听众是四婶和卫老婆子。
“我真傻,真的,”她接着但是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
四婶眼圈就有些红了。说明祥林嫂的不幸遭遇的确令人同情。B、在镇上,听众是镇上的人们。
“我真傻,真的,” 她于是淌下眼泪来,声音也呜咽了。
(练习)“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特意”“满足”表现了这些老女人怎样的心理?这些老女人“特意”寻来,听祥林嫂悲惨的故事,并不是真心地同情她,而是作为无聊生活的一种调剂。“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猎奇之后得到一种“满足”,以他人的痛苦,填补了自己空虚的生活。这说明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冷漠。C、“我真傻,真的,” 听众仍是镇上的人们。人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是的。。”他们立即打断她的话,走开去了。对祥林嫂毫无同情,而是唾弃和厌烦,充分表现了当时社会人们的麻木和自私,弱者的无奈和无助。
(练习)87段说“大家咀嚼赏鉴”祥林嫂的悲哀,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作者对民众冷漠麻木的心灵的批判和激愤之情。
3、鲁四老爷的三次责骂
A、“可恶!然而„„”“可恶”的是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是书面语转折连词,后面隐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不容;婆婆作主,理所当然,而且表示了鲁四老爷的假斯文。
B、“可恶!”“然而„„”“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闹得沸反盈天,有损鲁家的体面。“然而”找到像祥林嫂这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道貌岸然。
C、“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鲁四老爷是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反对社会的一切变革和破坏他所信奉的统治秩序的行为。女人再嫁,这在封建理学的伦理观念中,是女人最大的罪恶,鲁四老爷是不能容忍的。这样“罪恶深重”的女人“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死去,不是更显得与这个社会作对吗?所以他要愤愤然地骂祥林嫂“谬种”。可见自私冷酷凶残。
三句责骂足以说明鲁四老爷是个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卫道士,自私凶残且虚伪。
4、四婶的三次断喝(见练习)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在祥林嫂以为赎清罪过,“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时。
潜台词:不论你怎样努力,你都是一个不贞洁的女人,永远得不到饶恕。第三句谓语提前,命令的意味更强烈,态度也更严厉,这次断喝,使祥林嫂彻底明白自己是个不干净的人,不正常的人,使得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足见封建礼教对祥林嫂的无情摧残。
其它:“二次微笑”:
简析:这是指小说主人公祥林嫂露出的两次笑容。一次是祥林嫂从婆家逃出,在鲁四家做工的时候,“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是一种真心实意地笑,心满意足的笑,透过这“笑影”,我们领略到的是祥林嫂在婆家非人生活的辛酸和她随遇而安的保守心理。祥林嫂的第二次笑,是在厨房里同柳妈闲聊的时候,柳妈取笑她改嫁反抗后的屈从,祥林嫂在无奈之中“笑了”,这是一种含羞的笑,是以“笑”来掩盖新婚之夜那些难以启齿的行动,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对过去短暂而和美生活的甜蜜回忆。在写法上,这是伏笔,为鲁镇人嘲笑祥林嫂又提供新的资料,同时也是“以乐写哀倍增其哀”的反衬写法。
点拨:两次笑容突出地表现了祥林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贫困。由此引发出去可以进一步读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四场飞雪”:
简析:是指小说中四处看似轻淡点染、实际上却颇具意蕴的飞雪描写。第一处是为祥林嫂悲惨的死作环境烘托和气氛渲染: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又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第二处是在祥林嫂死后,表现“我”的雪样心情——无可奈何和无法言说的愤懑: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第三处写雪穿插在柳妈同祥林嫂谈话之前和之间,有两句,点到即止:“微雪点点的下来了”和“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这里一方面将过去短暂生活的甜美与现实生活的冷酷形成强烈对比,另一方面又暗示柳妈讲的雪样故事将对祥林嫂造成严重的精神打击。第四处写雪在小说的结尾:远处的爆竹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这里借雪的猖狂,讽刺了封建势力暂时的得意,更为含蓄地展示出了下层劳动人民无法抗拒的雪样命运。点拨:雪的阴冷之气,也是作品的情感基调。“五张账单”:
简析:是指小说中零星流露出的关于钱的表述。概括起来有如下五处:①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②初到鲁家的工钱:每月五百文;③婆婆从鲁家支走的工钱:一千七百五十文;④卖祥林嫂的钱:八十千;娶亲费用:五十千;剩余:十多千;⑤捐门槛的价钱:十二千(十二元鹰洋)。
点拨:分析这五张帐单能够以小见大剖析封建制度下政权、神权、族权、夫权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无情压榨:祥林嫂辛辛苦苦做工三个半月,还买不下两盘“价廉物美”的清炖鱼翅,可见封建卫道士代表鲁四老爷对她经济上的盘剥;婆婆能从鲁家支走钱并把祥林嫂一抓一捆一塞就把她给卖了八十元,花了五十元给小儿子娶媳妇,除其它花销外,还净赚十多元, 这是族权和夫权在替其婆婆撑腰;祥林嫂把自己两年做工挣得的工钱干干净净捐了门槛,还“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 这也是神权思想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深毒害。
三、进一步分析讨论祥林嫂、鲁四老爷和柳妈的形象,探讨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
(一)分析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自身原因。如何理解祥林嫂的几个行为?
撞——自发反抗,不想被人宰割;她也认为改嫁是可耻的,“从一而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封建道德观念。
捐——用血汗钱赎罪。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对自己再嫁有种罪恶感。
问——对命运的疑惑,无法解脱,一直饱受精神折磨,想见儿子又惧怕地狱,对鬼神有强烈的恐惧。
【总结】
1、相信封建迷信和封建礼教思想。
她逃到鲁镇,做了鲁四老爷家的女工。她食物不论,干活不停,“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她一人担当”,“然而她反而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被暴力嫁给贺老六后,新丈夫“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加上有了孩子,她就又感到满足了,旁人也以为她交了好运。
【总结】
2、自觉的奴隶性格。这种“满足”和“好运”本身就带有悲剧的性质,因为她所感到满足的并非是不受压迫的“人”的地位,而是“安分耐劳”的奴隶式生活。而最后连做奴隶的资格也被剥夺了。这种自觉的奴隶性格,正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内在原因。
祥林嫂是生活在旧中国的一个被践踏、被愚弄、被迫害、被鄙视的勤劳、善良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讨论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分析鲁四老爷和柳妈的形象。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命题的用意。【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客观原因探讨。
1、鲁四老爷形象分析。
思考:小说还有哪些地方对鲁四老爷作较为细致的描写?通过这些描写,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鲁四老爷的形象?
【明确】
1、①和“我”见面时大骂新党:康有为主张变法,但是他维护帝制。而当时已经是共和时代了,可见鲁四老爷还停留在什么时代。足见他保守、迂腐、反动,反对改革与革命,维护封建旧制度。
②对鲁四老爷的书房陈设的描写: “寿”,想长寿;对联“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表现其虚伪;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这是理学书,可见他对于儒家统治人民的思想顽固坚持。则点明了他的身分——地主阶级、封建理学的卫道士,从而揭示出他成为杀害祥林嫂的刽子手的深刻的阶级根源和思想根源。
③鲁四老爷告诫:这种人虽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祭祀不能让她沾手,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杀人的软刀子。女人再嫁,这在封建理学的伦理观念中,是女人最大的罪恶,鲁四老爷是不能容忍的,害怕玷污了祖先。正因为他在精神上迫害祥林嫂,才让她生存的信心彻底毁灭了。
【小结】鲁四老爷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迂腐、保守、反动,顽固地维护旧有的封建制度,反对一切改革与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一个主要人物。
二、柳妈形象分析。
【明确】关于柳妈的描写有两处:①柳妈奚落祥林嫂再嫁;②柳妈说鬼,动员祥林嫂捐门槛。提问:柳妈是什么身份的人呢?
分析:柳妈和祥林嫂一样都是旧社会的受害者。虽然她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在年节时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可见,她也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
(练习)柳妈是善女人,不杀生,可是为什么奚落祥林嫂再嫁,且认为祥林嫂应该“撞一个死”?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什么?
因为柳妈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贞洁”在她心里十分神圣!至于她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主观愿望还是想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可这不但不会产生“疗效”的效果,反而给自己的姐妹造成了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之中。
从这里可以看出迷信的鬼神观念也演变成了封建礼教的工具。民众把佛家的阴间地狱观念与封建的伦理道德结合起来,形成一套“阴间报应”思想,这是封建的思想观念的另一种存在形式,说明当时社会封建礼教的天罗地网是多么严密,使可怜的祥林嫂无处遁形,并最终从精神上摧毁了她。
在封建道德观念和封建礼教的驱使下,占统治地位的鲁四老爷等人,自然极力维护封建的思想统治,就是普通民众,在两千年封建统治的禁锢下,精神上也受到极大的毒害,往往成为冷漠、残忍的看客和无意识的凶手。可以说,祥林嫂身边的每个人,几乎都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迫害与虐杀祥林嫂的行动中来。
他们都是凶手,又都不是凶手,真正戕害祥林嫂生命的是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观。礼教以道德产生的舆论来压制人,把人变成非人。封建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大绳索编织成严密的网,将祥林嫂捆绑在其中,直至她窒息而死。许寿裳: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封建礼教和愚昧、冷酷、自私的社会环境、社会氛围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
三、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1、三写祝福
①第一次是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
迎接福神的和制作福礼的人对照写,同时,通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也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总之,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②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
在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诫下,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权力。她为了求取这点权力,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的门槛,但所得到的仍是“你放着罢,祥林嫂”。这样一句喝令,就粉碎了她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句喝令中破灭了。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祝福的时刻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
祥林嫂一切挣扎、希望就是在这次祝福中破灭的,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对祝福景象的描写。
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四、理解“祝福”为标题的深刻含义。
1.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结构情节的作用)
2.祝福是一种封建习俗。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无福可祝,无福可言,将祥林嫂的不幸置于“祝福”的热闹繁忙的环境中,以乐景写哀,反衬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深刻揭示了其悲剧的社会根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这更加深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深化主题的作用)
五、“我”的形象分析。
小说中重要人物除了祥林嫂、鲁四老爷、柳妈外,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我”,试想一想,小说中“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是一个对鲁四老爷充满憎恨,对鲁镇保守、冷漠的社会气氛感到愤懑的启蒙主义知识分子,虽然无力拯救祥林嫂,但却是小说中唯一深刻同情祥林嫂悲剧命运的人。相对于漠然的短工、麻木迷信的柳妈和鉴赏祥林嫂痛苦的民众,“我”依然不失为一个有正义感、有觉悟的新党。“我”的忽说有鬼神忽说没有,都是建立在对祥林嫂是否有害的担心上。另一方面,小说写出了“我”对祥林嫂虽然深切同情,但却无力挽救的困境,深刻地表现了在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禁锢着整个社会思想的情况下,少数觉醒的知识分子那种欲救拔而不能的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
“我”是小说的视角,祥林嫂的故事就是通过我的观察和叙述才得以展现的。“我”也是祥林嫂故事的唯一的批判者,正是从“我”的视角出发,祥林嫂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底层妇女的命运悲剧才得以被关注和审视。
第五篇: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祝福》》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祝福》》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1、准确把握祥造成林嫂悲剧的原因;
2、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教学方法】
点拨、分析、研讨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小说背景;
2、研习课文,理清小说情节结构;
3、准确拼读字词。【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写过一篇《〈呐喊〉自序》,文章不但告诉了我们年轻的鲁迅先生的曲折的生活经历,而且告诉了我们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过程。鲁迅先生最终写起小说来,既是他的文学报国之梦的延续,也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他既要唤醒那些愚昧麻木的民众,也要慰藉在寂寞里奔驰的革命勇士,于是就有了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在初中我们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板书)
二、介绍背景。
《祝福》写于1924年2月,是鲁迅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鲁迅一生有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收有1918---1922年间创作的小说)、《彷徨》(收入1924---1925年所写的11篇小说)、《故事新编》(历史小说集,收入1922---1935年间的作品。)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但鲁迅决没有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
《祝福》这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妇女祥林嫂的形象。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三、研习课文。
1、学生活动:速读课文,了解小说内容。
要求: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部分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祥林嫂在鲁镇人的祝福声中凄然死去。
第二部分: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做工。(死了丈夫,不堪虐待逃出婆家,被婆家抓回。)
第三部分:祥林嫂被强行改嫁给贺老六。第四部分: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做工。(死了第二个丈夫,儿子被狼叼走,鲁镇的人奚落祥林嫂,鲁四老爷不准祥林嫂参与祭祀,祥林嫂捐门槛,祥林嫂沦为乞丐。)
第五部分:鲁镇年终祝福的情景,我的感受。
2、《祝福》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祥林嫂的故事。一个完整的故事一般分为这样几步:序幕——开端(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提问:这个故事的序幕、开端(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各是什么?小说是怎样安排故事的情节结构的呢?
【明确】①、序幕:鲁镇年终祝福景象。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做工。发展:祥林嫂被强行改嫁给贺老六。高潮: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做工。结局:祥林嫂在鲁镇人的祝福声中凄然死去。尾声:鲁镇年终祝福的情景,我的感受。
②、本文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这是采取了倒叙的手法。
3、理解倒叙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讨论归纳】
①、设置悬念,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
②、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中死去,造成了浓重的悲剧气氛,而且死后引起了鲁四老爷的震怒,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的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四、布置作业。
1、正确掌握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
寒暄、朱拓、间或一轮、踌蹰、忌讳、聘礼、呜咽、祭祀、咀嚼、诡秘、............炮烙 .
2、祥林嫂在鲁镇人的祝福声中凄然死去了。有人说,祥林嫂是被鲁四老爷之流逼迫致死的;也有人说,祥林嫂是被柳妈这一类人害死了祥林嫂。试想,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字词拼读检查;
2、讨论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重点分析鲁四老爷和柳妈的形象。【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作业检查。正确拼读下列加点的词语:
寒暄或一轮jiàn 踌蹰.xuān 朱拓.tà 间...chóuchú
忌讳礼pìn 呜咽.huì 聘..yâ 祭祀.sì 咀嚼秘ɡuǐ 炮烙páo ..jǔjuã 诡..
二、分析讨论祥林嫂、鲁四老爷和柳妈的形象,初探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㈠㈠祥林嫂在鲁镇人的祝福声中凄然死去,但祥林嫂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思考下列问题,分析祥林嫂形象。
1、祥林嫂为什么要前后两次来到鲁家做工?
2、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时,面对繁重的工作,祥林嫂为什么“反而满足”呢?
3、祥林嫂死了第一个丈夫,改嫁给贺老六,但鲁镇的人们为什么仍叫她祥林嫂?
4、在鲁镇,鲁四老爷、镇上的人们对待祥林嫂这个“嫁而再寡”的不幸女人态度如何?
5、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后,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述阿毛的遇害的故事? 【明确】
1、死了丈夫,不堪婆家虐待/死了第二个丈夫,失去了儿子,族家大佰收房子,被赶出婆家。
2、既反映了祥林嫂的勤劳,对生活要求的低微,也反衬了她在婆家所受到的迫害之重。
3、否定祥林嫂再嫁。
4、镇上的人们同情而奚落,鲁四老爷说她伤风败俗,最终赶她出鲁家。
5、阿毛的死,使不幸的祥林嫂最终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对儿子的思念与内疚,使善良的祥林嫂近于麻木。
【小结】 祥林嫂是生活在旧中国的一个被践踏、被愚弄、被迫害、被鄙视的勤劳、善良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㈡祥林嫂在鲁镇人的祝福声中凄然死去了。有人说,祥林嫂是被鲁四老爷之流逼迫致死的;也有人说,祥林嫂是被柳妈这一类人害死了祥林嫂。那鲁四老爷和柳妈为何许人呢?
1、鲁四老爷形象分析。
以下几处是小说中关于鲁四老爷对祥林嫂态度的描写: a、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时,鲁四老爷“皱了皱眉”。(讨厌她是一个寡妇。)
b、祥林嫂被抢时,先是大骂“可恶”,接着又是“然而”。
(既是祥林嫂的婆家要她回去,自然是有道理的;祥林嫂既是逃出来的,可见不守妇道,抓回去也在情理之中。)
c、祥林嫂第二次到鲁家时,鲁四爷暗暗告诫四婶: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不能用她沾手。
(这种人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不容忍她的再嫁,害怕玷污了祖先。)d、祥林嫂死后,鲁四老爷高声诅咒:“不早不晚,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死于祝福的时候,大不吉利。)
——从以上情节可知,鲁四老爷为人恶毒,毫无怜悯之心;维护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
思考:小说除了以上几处写到鲁四老爷,还有哪些地方对他作较为细致的描写?通过这些描写,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鲁四老爷的形象?
【明确】
1、①和“我”见面时大骂新党;②对鲁四老爷的书房陈设的描写。
2、①和“我”见面时大骂新党,足见他保守、反动,反对改革与革命,维护封建旧制度。
②对鲁四老爷的书房陈设的描写,则点明了他的身分——地主阶级、封建理学的卫道士,从而揭示出他成为杀害祥林嫂的刽子手的深刻的阶级根源和思想根源。
【小结】鲁四老爷是当时农村中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政治上迂腐、保守,顽固地维护旧有的封建制度,反对一切改革与革命。他思想上反动,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2、柳妈形象分析。
【明确】关于柳妈的描写有两处:①柳妈奚落祥林嫂再嫁;②柳妈说鬼,动员祥林嫂捐门槛。
提问:柳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分析:①柳妈和祥林嫂一样都是旧社会的受害者。虽然她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在年节时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可见,她也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
②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天堂、地狱之类邪说,所以她对祥林嫂改嫁时头上留下的伤疤,采取奚落的态度。至于她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也完全出于善意,主观愿望还是想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救她跳出苦海,并非要置祥林嫂于死地,只是结果适得其反。
她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的矛盾说明柳妈是以剥削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为指导,来寻求解救祥林嫂的“药方”的,这不但不会产生“疗效”的效果,反而给自己的姐妹造成了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之中。同情他的人,也把他推向深渊,这更显示出悲剧的可悲。柳妈正是这样一个同情祥林嫂而又给她痛苦的人。
三、课后思考
1、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这原因来自鲁四老爷之流,也来自柳妈等人,但仔细想想,这原因是否也来自祥林嫂自身呢?
2、小说中重要人物除了祥林嫂、鲁四老爷、柳妈外,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我”,试想一想,小说中“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进一步研讨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
2、分析“我”的形象。
3、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4、明确“祝福”的深刻含义。【内容及步骤】
一、进一步研讨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
(一)分析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自身原因。
提问:上节课,我们分析了鲁四老爷和柳妈的形象,根据分析可知,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既来自鲁四老爷之流,也来自柳妈等人,但仔细想一下,这原因是否也来自祥林嫂自身呢? 【明确】
1、相信封建迷信和封建礼教思想。
(虔诚地参与祭祀活动,相信有神鬼迷信和捐门槛可以消祸的邪说。)
2、自觉的奴隶性格。
她逃到鲁镇,做了鲁四老爷家的女工。她食物不论,干活不停,“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她一人担当”,“然而她反而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被暴力嫁给贺老六后,新丈夫“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加上有了孩子,她就又感到满足了,旁人也以为她交了好运。
这种“满足”和“好运”本身就带有悲剧的性质,因为她所感到满足的并非是不受压迫的“人”的地位,而是“安分耐劳”的奴隶式生活。而最后连做奴隶的资格也被剥夺了。这种自觉的奴隶性格,正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内在原因。
(二)总结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
祥林嫂是一位不幸的女人,造成其人生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鲁四老爷和柳妈等人的外在原因,也有祥林嫂自身的内在原因。鲁四老爷为什么要迫害祥林嫂呢,除了阶级的原因之外,还因为祥林嫂的再嫁,而这在当时是不合礼法的。而柳妈等人不经意的迫害,却更是因为祥林嫂的再嫁以及相信神鬼的迷信思想。在祥林嫂方面,也是选择的用迷信的办法寻求解脱,结果,使自己走向了更加黑暗的深渊。这样看来,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才是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真正原因。
思考:生活中有那么多人物可书可写,作者为什么单要塑造不幸的祥林嫂来写呢?
祥林嫂的一生无疑是个悲剧——既是一个性格悲剧,更是一个社会悲剧。鲁迅对悲剧下过一个定义:“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是旧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悲惨遭遇的真实写照。作者正是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一典型人物,对吃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有力地抨击的。
二、“我”的形象分析。
小说中重要人物除了祥林嫂、鲁四老爷、柳妈外,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我”,试想一想,小说中“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对祥林嫂提出的“魂灵的有无”的问题,之所以作了含糊的回答,有其善良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我”的软弱和无能。
在小说的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的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三、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问题:小说中有三处写到祝福的场面,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的环境里,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①第一次是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
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而制作“福礼”却要像祥林嫂一样的女人“臂膊在水里浸得通红”,没日没夜地付出自己的艰辛,可见富人们所祈求的幸福,是建立在榨取这些廉价奴隶的血汗之上的。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就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同时,通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也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总之,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②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
祝福本身就是旧社会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动,所以在祝福时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的理学观念也表现得最为强烈,在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诫下,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权力。她为了求取这点权力,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的门槛,但所得到的仍是“你放着罢,祥林嫂”。这样一句喝令,就粉碎了她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句喝令中破灭了。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祝福的时刻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
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与感染力。
③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对祝福景象的描写。
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的作用。
四、理解“祝福”为标题的深刻含义。
1.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结构情节的作用)2.封建势力通过祝福杀害了祥林嫂,祥林嫂又死于“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祝福声中。通过这个标题,就把“凶人的愚顽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不幸,鲜明地摆到读者的面前,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表现主题方面更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深化主题的作用)
五、布置作业
1、小说前后三次描写了祥林嫂的肖像,特别突出了对眼睛的描写,试比较前后描写的不同,并分析肖像描写对于表现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2、文句分析。(p7末尾段—p8首段。)A.正确理解下列语句的含义: ①活得有趣的人们: ②无聊生者: ③厌见者:
④反而渐渐地舒畅起来: B.断句:
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