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引导孩子在生活中识字
怎样引导孩子在生活中识字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样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呢?
一、在生活中创设识字氛围,拓展识字渠道。
课堂上提高效率,指导学生扎实地识好字、写好字,并不等于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识字要经历反复识记的过程,才能牢固记忆。如果课堂上学过的字不在课外强化认识、应用,经过一段时间,容易被忘却。只有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经常同所学生字见面,这样才能使学生提高识字和正确运用字词的能力。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这个家里有几十名小主人,他们的名字中汉字包罗万象。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孩子到了三、四年级也不能把班级同学的名字写全。我想,这可是一年级学生课外识字的好机会。于是,我就先请班中认字相对多一点的小朋友去收发本子,对于不认识的名字,我就教他们。经过几次实际操作,他们就认识了班中大部分学生的姓名了。然后再让班中其他学生也练习收发本子,清点人数,还查查缺谁,帮助孩子尽快地熟悉全班同学的姓名。没多久,他们也认识了同学的姓名了。
另外,我们的校园里也有许多资源可以利用。教室内的班风,走廊里的名言,校园中的告示牌,橱窗里的标语等等,都是识字的素材。可以利用参观校园的机会让学生识字。学生们在这过程中既记住了生字又受到了教育。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种类繁多,形状各异,那绿茵茵的草地、参天的大树、美丽的花卉,实在令人赏心悦目,而花草树木上的挂牌,绿草地上的护绿标语,都是极为宝贵的识字资源。学生们徜徉于学校的花坛边、树荫下,一边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一边认识植物名称:桂花、雪松、腊梅、冬青„„“小草睡着了,请你不要吵醒它”如诗一般的话语,既使学生识了字,又能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
还有,家庭中也可创设识字氛围。孩子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的环境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家庭环境识字。在家庭生活的环境中识字是极方便的,例如孩子喜欢看电视,对电视中常出现的字幕,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认识,经常问一问,考一考;对孩子喜欢的画报、卡片、图书进行有意识地认读。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教孩子识字。识字的环境好创造,关键是家长要有这样的意识。
二、在生活中自由自在地识字,拓展识字时空。“生活即教育。”生活在信息社会的小孩子,无时无处不在跟文字打交道。识字也必须和学生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利用广告牌、车站牌、商店名等识字。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事物,如:广告、车站牌、商店名,学生每天都在接触,但是常常视而不见。引导学生利用上街玩、旅游等机会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呀?那个店叫什么名字呀?不知不觉学生不但认识了很多字,包括一些不常用的字,还增强了生活的能力。教师看似无意实为有意地指引,在课堂中不经意地提及,让学生通过自我回忆与同学回忆,到主动地自我积累,最后有新的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尝到发现的喜悦,识字的快乐。学生就有兴趣去主动地关心这些天天接触到的事物,逐步养成主动去识字的习惯,扩大积累。
开展实践活动,可以把学生引向更广的生活空间。如: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超市,在超市里,可对着食物及商标指导学生自由自在地认字,然后让他们自己相互间认读与交流,而且还启发超市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么放?使他们懂得分类知识。使学生在超市里既增加了识字量又扩大了知识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实践活动中识字。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不久,我就利用午休时间,给他们听《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故事,故事把他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激起了他们强烈地看书愿望。班级的图书箱也成了学生识字的源泉。
总之,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堂外,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老师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发现,使儿童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样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呢?
一、在生活中创设识字氛围,拓展识字渠道。
课堂上提高效率,指导学生扎实地识好字、写好字,并不等于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识字要经历反复识记的过程,才能牢固记忆。如果课堂上学过的字不在课外强化认识、应用,经过一段时间,容易被忘却。只有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经常同所学生字见面,这样才能使学生提高识字和正确运用字词的能力。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这个家里有几十名小主人,他们的名字中汉字包罗万象。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孩子到了三、四年级也不能把班级同学的名字写全。我想,这可是一年级学生课外识字的好机会。于是,我就先请班中认字相对多一点的小朋友去收发本子,对于不认识的名字,我就教他们。经过几次实际操作,他们就认识了班中大部分学生的姓名了。然后再让班中其他学生也练习收发本子,清点人数,还查查缺谁,帮助孩子尽快地熟悉全班同学的姓名。没多久,他们也认识了同学的姓名了。
另外,我们的校园里也有许多资源可以利用。教室内的班风,走廊里的名言,校园中的告示牌,橱窗里的标语等等,都是识字的素材。可以利用参观校园的机会让学生识字。学生们在这过程中既记住了生字又受到了教育。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种类繁多,形状各异,那绿茵茵的草地、参天的大树、美丽的花卉,实在令人赏心悦目,而花草树木上的挂牌,绿草地上的护绿标语,都是极为宝贵的识字资源。学生们徜徉于学校的花坛边、树荫下,一边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一边认识植物名称:桂花、雪松、腊梅、冬青„„“小草睡着了,请你不要吵醒它”如诗一般的话语,既使学生识了字,又能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
还有,家庭中也可创设识字氛围。孩子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的环境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家庭环境识字。在家庭生活的环境中识字是极方便的,例如孩子喜欢看电视,对电视中常出现的字幕,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认识,经常问一问,考一考;对孩子喜欢的画报、卡片、图书进行有意识地认读。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教孩子识字。识字的环境好创造,关键是家长要有这样的意识。
二、在生活中自由自在地识字,拓展识字时空。“生活即教育。”生活在信息社会的小孩子,无时无处不在跟文字打交道。识字也必须和学生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利用广告牌、车站牌、商店名等识字。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事物,如:广告、车站牌、商店名,学生每天都在接触,但是常常视而不见。引导学生利用上街玩、旅游等机会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呀?那个店叫什么名字呀?不知不觉学生不但认识了很多字,包括一些不常用的字,还增强了生活的能力。教师看似无意实为有意地指引,在课堂中不经意地提及,让学生通过自我回忆与同学回忆,到主动地自我积累,最后有新的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尝到发现的喜悦,识字的快乐。学生就有兴趣去主动地关心这些天天接触到的事物,逐步养成主动去识字的习惯,扩大积累。
开展实践活动,可以把学生引向更广的生活空间。如: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超市,在超市里,可对着食物及商标指导学生自由自在地认字,然后让他们自己相互间认读与交流,而且还启发超市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么放?使他们懂得分类知识。使学生在超市里既增加了识字量又扩大了知识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实践活动中识字。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不久,我就利用午休时间,给他们听《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故事,故事把他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激起了他们强烈地看书愿望。班级的图书箱也成了学生识字的源泉。
总之,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堂外,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老师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发现,使儿童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1、从识记名字开始。班里有70个孩子,他们的名字各不相同,加起来也有200来字,且这些字很多是不常用的,把这些字识记了,不就是一笔丰富的识字资源吗?于是我把每个孩子的姓名打印出来,贴在他们的桌角,课间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名字,互相认字。回家后让家长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自己记忆,无形中学生就认识了很多字。同时学生在相互识记姓名中,相互当小老师,把自己的名字教给同学,也能分享成功的喜悦。在随课文学习这些字时,学生的印象会特别深刻。如“高伟程”的“高”、“李鑫广”的“广”、“李心雨”的“心”“雨”、“刘成家”的“成”、“宁继章”的“宁”等,这些字学生已经认识了,学习时他们就会说这是谁名字里的字,减少了教师教的时间,为学习其他的字提供了时间,一举两得。2.利用教材拓展课外识字。
“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第二是课程要面向社会生活实践。这样,课堂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一方面可以拓展课程时空,使学习不再仅仅指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它打开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因此,新教材中有很多识字内容都巧妙地把学生带到社会中去观察,去发现,去体会。
先从“语文园地”中的识字部分来说吧,它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把学生引入到生活中去识字。例如“语文园地”中有一题是让学生认识几个招牌的,有工厂名称,医院名称等。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试着认读这些汉字,再说说自己平时有没有看到类似的招牌,从中认识了哪些字。这样,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识字的重要性后,可以交给他们一项课外作业,就是去调查了解身边的广告和招牌,从中认识一些字,并把它收集起来。然后利用课堂时间让他们去交流,并对出色完成任务的同学给予表扬和奖励。这样的任务对学生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享受。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接触了一种良好的识字途径,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取得良好的效果。
3.建立识字本。
一年级的学生识字以多认少写为原则,为了统计学生的识字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识字本,让家长帮忙把自己会认不会写的字写到识字本上,也便于自己复习巩固,每周统计一次,把识字量多的学生名字写到识字大王一栏里,有竞争就有收获,学生们你敢我超,一学年下来,学生最多的识字量已达2000多字,最少的也能达到1000多个字。很多家长也对这个问题很重视,经常询问老师怎样帮助孩子识字。其实、生活中识字的渠道是非常广的,看招牌、广告、宣传标语、电视、书报等,都是学生每天生活中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识字资源。开展亲子阅读也是巩固识字的最好方法。4.制作贴字本。
生活中的废旧报纸、包装袋都是很好的识字资源,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动手剪报,选出自己认识的生字剪下来,贴在本子上,不仅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和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而且扩大了识字量,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5.发掘生活中的识字资源
小学生的生活中处处是识字资源,家里的书刊、报纸,电视中的字幕,上学路上两旁的广告牌、宣传标语、食品包装上的文字说明等等,这些识字资源处处可见,只要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观察,去识记,并让家长参与到小学生的识字行列中来,时间长了,学生不仅会积累很多汉字,还会养成主动识字,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可谓一举多得。
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了识字档案袋,随时把自己的识字材料(识字本、剪贴本等)放在档案袋里,随时积累,培养了学生积累材料的习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能力贵在坚持,只要老师肯下力气,就会有效果,处处留心皆学问,时时处处可识字。
1、认识校园里的标牌,增加识字量如学生入学时,笔者利用班队课,带领学生一边参观校园一边认字,引导学生认识了“遵守学校纪律,遵守交通法规”“国旗、国徽、国歌”“文明、守信、务实、创新”等标语或校训。这样,把引导学生熟悉校园环境与自主识字有机地结合成一体,浓郁的爱校情与主动识字的强烈求知欲相互渗透,学生识字的驱动力大增。
2、认识同学姓名,引发识字兴趣刚入学,先让学生自我介绍,笔者将其姓名写在黑板上,让大家认识各位同学的姓名。过后,笔者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制成名片,在每节课前介绍自己的名字及含义;然后又把他的名字写在一种水果图片上,贴在教室前的识字树上,方便学生随时认读。学生还通过常帮老师发作业本的过程认识同学的姓名。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认识了全班同学的名字,识字量大增。
三、设计有趣的作业,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在看电视时识字现在的少儿节目丰富多彩,是学生识字的好素材,如《猫和老鼠》《大风车》等电视节目颇受学生欢迎。教师请家长配合,在学生观看时有意引导学生注意认读字幕。这样,学生不仅从中获得大量的信息,还认识不少字,从而增加识字量。、在逛街、购物、旅游中识字引导学生利用家长带他们上街、旅游的机会自觉识字。例如在公园游玩时认识一些器械的名称;在游玩动物园时认各种动物的名称;在逛街时认商店、大厦、酒店、标牌的名字„„
3、鼓励学生多看书儿童普遍喜欢看故事书、童话书、寓言书等。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室里设置图书角,鼓励学生多看书。这样,学生不但看的书多,而且通过看书认识了许多 字,仅书名就认识不少,如《格林童话》《西游记》《白雪公主》《三分钟睡前故事》„„
4、在动手操作中识字
(1)同学生日,动员学生互制作生日卡片,并写上祝愿的话;各种节日期间,让学生写一句祝福语。不认识的字请教家长、老师和同学,学生边问边写,易学易记。
(2)把收集到的商标、报头、刊头、包装袋等粘贴成小报、手抄报,这样一来,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上面的汉字就会记得特别牢。定期出识字专刊黑板报,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的乐趣。
四、利用游戏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玩玩字卡,通过玩字卡认读生字,比赛谁能很好很快地耳听眼看手拿卡;邮差送信,学生扮作邮差,将生字卡片当成书信,随意发给多个学生,然后读生字,手执所读生字卡的学生必须快速将字卡贴到黑板上,大家齐读该字。
五、举行写字比赛,提高学生识字兴趣
利用一定的时间举行各种识字比赛,如按动物、蔬菜、水果、花草树木来归类识字进行比赛,看谁识字最多,借此提高学生对识字积极性。没想到学生的识字率那么高,他们的识字量简直出乎笔者的意料。这种识字形式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识字用字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勤于动脑、勇于探索的精神。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设多种情境,开展多种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有自己独特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识字兴趣和识字能力。
一、在生活中创设识字氛围,拓展识字渠道。
课堂上提高效率,指导学生扎实地识好字、写好字,并不等于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识字要经历反复识记的过程,才能牢固记忆。如果课堂上学过的字不在课外强化认识、应用,经过一段时间,容易被忘却。只有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经常同所学生字见面,这样才能使学生提高识字和正确运用字词的能力。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这个家里有几十名小主人,他们的名字中汉字包罗万象。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孩子到了三、四年级也不能把班级同学的名字写全。我想,这可是一年级学生课外识字的好机会。于是,我就先请班中认字相对多一点的小朋友去收发本子,对于不认识的名字,我就教他们。经过几次实际操作,他们就认识了班中大部分学生的姓名了。然后再让班中其他学生也练习收发本子,清点人数,还查查缺谁,帮助孩子尽快地熟悉全班同学的姓名。没多久,他们也认识了同学的姓名了。
另外,我们的校园里也有许多资源可以利用。教室内的班风,走廊里的名言,校园中的告示牌,橱窗里的标语等等,都是识字的素材。可以利用参观校园的机会让学生识字。学生们在这过程中既记住了生字又受到了教育。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种类繁多,形状各异,那绿茵茵的草地、参天的大树、美丽的花卉,实在令人赏心悦目,而花草树木上的挂牌,绿草地上的护绿标语,都是极为宝贵的识字资源。学生们徜徉于学校的花坛边、树荫下,一边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一边认识植物名称:桂花、雪松、腊梅、冬青„„“小草睡着了,请你不要吵醒它”如诗一般的话语,既使学生识了字,又能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
还有,家庭中也可创设识字氛围。孩子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的环境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家庭环境识字。在家庭生活的环境中识字是极方便的,例如孩子喜欢看电视,对电视中常出现的字幕,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认识,经常问一问,考一考;对孩子喜欢的画报、卡片、图书进行有意识地认读。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教孩子识字。识字的环境好创造,关键是家长要有这样的意识。
二、在生活中自由自在地识字,拓展识字时空。“生活即教育。”生活在信息社会的小孩子,无时无处不在跟文字打交道。识字也必须和学生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利用广告牌、车站牌、商店名等识字。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事物,如:广告、车站牌、商店名,学生每天都在接触,但是常常视而不见。引导学生利用上街玩、旅游等机会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呀?那个店叫什么名字呀?不知不觉学生不但认识了很多字,包括一些不常用的字,还增强了生活的能力。教师看似无意实为有意地指引,在课堂中不经意地提及,让学生通过自我回忆与同学回忆,到主动地自我积累,最后有新的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尝到发现的喜悦,识字的快乐。学生就有兴趣去主动地关心这些天天接触到的事物,逐步养成主动去识字的习惯,扩大积累。
开展实践活动,可以把学生引向更广的生活空间。如: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超市,在超市里,可对着食物及商标指导学生自由自在地认字,然后让他们自己相互间认读与交流,而且还启发超市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么放?使他们懂得分类知识。使学生在超市里既增加了识字量又扩大了知识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实践活动中识字。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不久,我就利用午休时间,给他们听《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故事,故事把他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激起了他们强烈地看书愿望。班级的图书箱也成了学生识字的源泉。
总之,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堂外,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老师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发现,使儿童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样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呢?
一、在生活中创设识字氛围,拓展识字渠道。
课堂上提高效率,指导学生扎实地识好字、写好字,并不等于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识字要经历反复识记的过程,才能牢固记忆。如果课堂上学过的字不在课外强化认识、应用,经过一段时间,容易被忘却。只有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经常同所学生字见面,这样才能使学生提高识字和正确运用字词的能力。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这个家里有几十名小主人,他们的名字中汉字包罗万象。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孩子到了三、四年级也不能把班级同学的名字写全。我想,这可是一年级学生课外识字的好机会。于是,我就先请班中认字相对多一点的小朋友去收发本子,对于不认识的名字,我就教他们。经过几次实际操作,他们就认识了班中大部分学生的姓名了。然后再让班中其他学生也练习收发本子,清点人数,还查查缺谁,帮助孩子尽快地熟悉全班同学的姓名。没多久,他们也认识了同学的姓名了。另外,我们的校园里也有许多资源可以利用。教室内的班风,走廊里的名言,校园中的告示牌,橱窗里的标语等等,都是识字的素材。可以利用参观校园的机会让学生识字。学生们在这过程中既记住了生字又受到了教育。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种类繁多,形状各异,那绿茵茵的草地、参天的大树、美丽的花卉,实在令人赏心悦目,而花草树木上的挂牌,绿草地上的护绿标语,都是极为宝贵的识字资源。学生们徜徉于学校的花坛边、树荫下,一边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一边认识植物名称:桂花、雪松、腊梅、冬青„„“小草睡着了,请你不要吵醒它”如诗一般的话语,既使学生识了字,又能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
还有,家庭中也可创设识字氛围。孩子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的环境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家庭环境识字。在家庭生活的环境中识字是极方便的,例如孩子喜欢看电视,对电视中常出现的字幕,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认识,经常问一问,考一考;对孩子喜欢的画报、卡片、图书进行有意识地认读。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教孩子识字。识字的环境好创造,关键是家长要有这样的意识。
二、在生活中自由自在地识字,拓展识字时空。“生活即教育。”生活在信息社会的小孩子,无时无处不在跟文字打交道。识字也必须和学生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利用广告牌、车站牌、商店名等识字。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事物,如:广告、车站牌、商店名,学生每天都在接触,但是常常视而不见。引导学生利用上街玩、旅游等机会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呀?那个店叫什么名字呀?不知不觉学生不但认识了很多字,包括一些不常用的字,还增强了生活的能力。教师看似无意实为有意地指引,在课堂中不经意地提及,让学生通过自我回忆与同学回忆,到主动地自我积累,最后有新的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尝到发现的喜悦,识字的快乐。学生就有兴趣去主动地关心这些天天接触到的事物,逐步养成主动去识字的习惯,扩大积累。
开展实践活动,可以把学生引向更广的生活空间。如: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超市,在超市里,可对着食物及商标指导学生自由自在地认字,然后让他们自己相互间认读与交流,而且还启发超市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这么放?使他们懂得分类知识。使学生在超市里既增加了识字量又扩大了知识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实践活动中识字。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不久,我就利用午休时间,给他们听《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故事,故事把他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激起了他们强烈地看书愿望。班级的图书箱也成了学生识字的源泉。
总之,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堂外,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老师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发现,使儿童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第二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段话告诉我们,在语文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性课程资源,社会性课程资源,人文性课程资源,语文教育应植根于现实生活,面向未来,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括展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
从宏观角度讲,语文课程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板块,其中“识字与写字”的社会资源最为丰富,学生学习汉字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大都认识”男,女,厕,所”这些字;所有会下象棋的小朋友都认得“将,士,相,车,马,炮”;看过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的孩子,对“喜、洋、与、灰、太、狼”六个字都能无师自通。凡此种种都说明整个社会是一个广阔而又充满活力的学习中国汉字的天地。为此,我们应当以“大文语观”为指导,打破只局限于课堂、课本的传统做法,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引导他们在沸腾的校园生活、温馨的家庭生活、丰富的社会生活中自主识字,建立一个识字教学的开放系统。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呢?
一、要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生活识字,要从兴趣开始,因为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要想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首先必须培植学生热爱中华汉字的情感。中华汉字,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既是中国艺术的瑰宝,又是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艺术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每一个汉字都具有深刻的内涵、鲜明的文化性、艺术性、技术性、独特性。识记汉字的过程就是陶冶思想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作为炎黄子孙,他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汉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和学好汉字的兴趣,是驾驭汉字的开端。汉字形象优美,极富魅力,你瞧,“轻”字令人有漂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笑”字使人欢乐,“哭”字一看就像在流眼泪。教师要善于以这种美丽的富有魅力的文字,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调动学习情绪,产生驾驭文字的乐趣。
二、要教给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
生活识字一定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成“会学”,而是由“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生活识字的方法名目繁多,但被实践证明最有效的方法是“比较”识字法、“猜字谜”识字法、“编顺口溜”识字法和“换部首”识字法四种。
(1)“比较”识字法。课本上很多要学习识记的生字,它们在读音上、形状上和意义上有某种相关的联系,如同音字、形近字、同义字、反义字等,根据这些特点,学习识记汉字可采用“比较”识字法。具体地讲就是:在字音学习中,进行同音、近音的比较,如“青、清、蜻(同音比较),请、情、晴、靖、睛、精(近音比较)”;在字形学习中,进行形近字的比较,如“晴”与“睛”、“人”与“入”、“休”与“体“、“蓝”与“篮”、“经”与“轻”、“诚”与“城”等;在字义学习中,进行近义、反义的比较,如“棵”与“颗”(近义比较)、“出”与“入”、“开”与“关”(反义比较)等。当然,有一些字,还需将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比较,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达到识记的效果,如“诚”与“城”、“棵”与“颗”等。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比较中,学生自然能闻声,察形,知义,书正。通过“比较”识字,学生印象深刻,提高了识字的准确率。
(2)“猜字谜”识字法。“猜字谜”识字法是学生最喜欢的,根据生字的结构或意思编成谜语,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他们学习和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我所在的教研组自去年教一年级语文两年来,着力进行了“猜字谜”识字方法的探究,编出了许许多多有趣活泼的字谜。如“告”字,编成“一口咬断牛尾巴”; “美”字,编成“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树”字,编成“又到村中来”;“金”字,编成“一个人他姓王,口袋里装着两块糖”;“鲜”字,编成“左边的动物会游泳,右边的动物会你爬山”; “碧”字,编成“一位王姑娘,一位白姑娘,两人背靠背,坐在石头上”等。“猜字谜”识字法激起了学生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编顺口溜”识字法。“编顺口溜”识字法是根据汉字的结构,分析部件和笔画的特点,然后编成顺口溜以帮助学生记忆的一种识记汉字的方法。它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学生的喜爱。如:“歌”字,学生在书写时,常有把右边的“欠”错写成反文旁的现象,为了让学生识记住并正确书写“歌”字,可引导学生在辨析字形,分析结构,初步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编成顺口溜:“哥哥欠我两元钱,我让哥哥给我唱首动听的歌” 来识记;学习“燕”字,可引导学生编成顺口溜:“燕子燕字,上中下,上边草字头要封口,中间北字夹一口,下边四点底要支撑。”来识记。
(4)“换部首”识字法。汉字中大部分是形声字,可以利用其形旁和声旁的联系来进行识字。在实践中,学生会发现一些形声字学习的小秘密——声旁表音,形旁表义;只要声旁不变,换上不同的形旁就可以组成一组音、形相近的字。例如:以“良”为声旁能组成“粮、食、娘、郞、廊、琅、浪、朗、狼”等形声字,可引导学生在辨析字形,分析结构,初步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编成以下顺口溜来识记:“良字学问多,你要常请教,玉米是粮食,人要吃熟食,女孩是姑娘,新人称新郎,檐下是走廊,传来琅琅声,有水起波浪,有月变晴朗,动物是狼狗。”
除了以上所述,识字方法还有“编小故事”、“编儿歌”、“加一笔,减一笔“等,这里就不多作介绍了。只想再提个醒:以上识字方法,并不是孤立地,若能根据所学汉字的特点,结合起来在运用,效果会更好。如:“辨、辩、辫、瓣”等字,引导学生通过对字的音、形、义的比较来辨认,并用儿歌“中间点撇仔细辨,中间有言来争辩,中间有丝扎成辫,中间有瓜是花瓣”来加强记忆。
三、给学生提供在生活中识字的舞台。
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展示生活识字的机会,提供在生活中识字的舞台,让学生不断地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进行在生活中识字的实践。坚持这样引导,学生不仅能识记许多汉字,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教研组曾针对街头海报,店铺招牌,商业广告中的错字,别字,繁体字及不规范的简体字的现象,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开展消灭错别字的“啄木鸟活动”。这一活动既提高了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使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一定情境下主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它是学生在学习上的一种自动化动作。生活识字的良好习惯应有以下表现:学生在校内,在家里,在街道,在社区,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看商标字,招牌字,广告字,能自主识字,只要看到汉字,就会产生识字的欲望,就能自觉地识记。
第三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自选商场》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学习汉字放在(1-2年级)识字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应把学生能认识汉字并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作为起步阶段的第一要求。教学建议中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自 选商场》一课,通过插图和文字创设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反映时代生活,拉近识字与生活的距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在主动探究中识字,感受识字的乐趣,并了解社会生活。
课前布置有条件的同学跟爸爸妈妈去自选商场购物,观察商场里的商品及顾客购物方式。收集一些商品的包装,认读商品名称。
整体教学按以下几步推进。
一、看图谈话,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地方,是怎么知道的。学习生字商、场,说说本地有哪些自选商场。
[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诱发学生情感参与。]
二、预设情境,自主识字
1、课前许多同学跟爸爸妈妈去自选商场购物。请问购买了哪些商品?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课文中部分词语和图片。
2、读读课文中词语,说说书上哪些商品刚才没人购买。找出刚才学生没讲到的商品,课件出示有关词语和图片。
3、小组合作认词,会读的读给小伙伴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
4、去掉图片,学生借助拼音读词语。去掉注音认读词语。
5、去掉词语中的熟字,只出现生字。认识哪一个就读哪一个,说说怎样记住的。汇报交流识记方法。
6、游戏识字迷宫、说词大比拼。
[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自主识字,在语言环境中自主识字,把识字与认识事物、观察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识记方法,笔字教学出示实物;本、牙可结合木、穿,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记;奶字是女字旁,联系妈、姐记忆。巩固字词时,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复现字词的方式,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发展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识字效果。]
三、学习短文,探究发现
1、读读短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自选商场里有哪些商品?这些商品就是指东西。学习生字:东、西。出示第一句自选商场里的东西真多。指导朗读。
3、人们在自选商场购买东西真方便,是从哪里看出来?联系上一段内容说说,并看图指出货架、营业员、收款台。
教师随机在黑板上贴词卡,叙述如果自选商场的东西随便摆设,顾客们购物有这么方便吗?把这些东西分别放在几个货架上。商品分类,指名学生摆词卡,读词。出示最后一句在自选商场买东西真方便。指导朗读,体会方便。
4、比较两个句子,学生发现句子中都有真字,用上真字夸夸收款的阿姨、自选商场的摆设等。
[把识字教学、理解句意、练习说话结合在一起。在理解句意的同时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在说话练习中感悟到自选商场的特点,体验到它给顾客带来的方便。]
四、创设生活情境,扩展识字
1、每人出示自己准备好的商品包装,教组员认读商品名称,并用一两句话介绍这种商品。交换商品包装袋,尝试认读生字,看谁认得快,学得多。
2、模拟超市。词卡和商品包装袋以小组为单位堆放,学生分别当顾客、营业员,进行模拟购买商品游戏。顾客提着篮子
挑选商品时、营业员收款时要说出每种商品的名称。另外同学仔细听有没有不恰当的地方。
3、把准备好的商品包装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学生下座位到展板前认读商品包装上的汉字。课后评出识字大王。
4、发出倡仪。希望大家多认识周围的东西,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将识字与生活结合起来,架设教材与生活的桥梁,拓展识字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提供合作交流、成功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识字的意义,感受识字的乐趣。]
五、规范书写,重在欣赏
1、仔细观察四个范字,看准每一笔在田字格位置,说说怎样才能写好这四个字。中、牙、毛都有一笔落在竖中线上。
2、指导写尺字。看准位置,在本子上试写。自己找出认为写得较满意的一个字,同桌互相欣赏,互相学习。请写得较好的同学说说写好尺字应注意的地方。教师再示范指导。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范字,认真试写,互相欣赏、交流体会,教师针对学生书写情况点拨示范,便于培养细心观察,自主发现的习惯,激发写字兴趣,增强写好字的信心。
第四篇:德国人怎样引导孩子“向善”
德国人怎样引导孩子“向善”
爱护小动物,是许多德国幼童接受的“善良教育”的第一课。
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不少德国家庭就特意为孩子喂养了小狗、小猫、小兔、小金鱼等小动物,并让孩子在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幼儿园也不怕麻烦,饲养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由孩子们轮流负责喂养,还要求孩子们注意观察小动物的成长、发育和游戏过程,有条件的还须做好“饲养记录”。
孩子正式入学后,他们的日记或作文中,则会常常出现有关小动物的生动描绘,其中优秀的作文会被教师推荐为范文在壁报发表。此外,利用自己积蓄的零用钱来“领养”动物园里的动物,或捐款拯救濒临灭绝动物也是德国小学生一项常见的有意义活动。
德国的中小学校还经常开展有关“善待生命”的讨论会或作文比赛。
虐待小动物的孩子轻则须接受批评或训导,重则可能受到大人的惩罚,如果效果不明显,还可能被送去心理医生处作进一步的治疗,因为德国人认为,这是比学习成绩滑坡更为重要的“品德问题”,绝不能熟视无睹。小时候以虐待动物为乐的孩子,长大了往往更具暴力倾向。
同情、帮助弱小者也是德国人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另一种重要内容。
在成人社会的倡导、鼓励下,孩子们帮助盲人、老人穿马路早已蔚然成风,为身有残疾的同学排忧解难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宽容待人”被德国人普遍认定为一个人“善良品质”的另一侧面。
一
一个叫雪丽的7岁小女孩,在自己的生日晚会上遭到了好友梅芙的无端的抢白大丢面子,因而试图作一次报复以泄心头之恨。但后来在母亲的提示和启发下,雪丽没有急着以牙还牙,而是通过和梅芙的谈心了解到:当时梅芙喂养的一只小兔子突然病故,心情十分沮丧,才出现“出言不逊”的举动。在经过一番“将心比心”后,雪丽原谅了梅芙,两个小伙伴之间的友谊也更为深厚了。在对孩子作“善良教育” 时,德国人也十分重视“反面教员”的作用。
对那些中小学校校园里出现的恃强欺弱的“小霸王”,校方反对态度之鲜明、打击力度之大,超过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西方国家。
据悉,凡经过两次记过后仍不思悔改的“小霸王”,校方会果断地予以开除,接着再由“不良少年管教部门”专门给予强制性管教。一名小学校长严肃地指出:今天的“小霸王”,日后兴许就成了又一个祸国殃民的希特勒!
德国人并不赞成玩具商开发新一代的高科技“暴力玩具”,更不支持孩子(其中特别是男孩子)与玩具枪炮、玩具坦克为伴。这是因为,德国研究者已找到了越来越多证据证实:小时如经常用玩具“模拟杀人”,那么长大后很难保成为爱好和平人士,或至少难成慈善家。
第五篇:怎样引导一年级孩子写日记
怎样引导一年级孩子写日记
关于孩子写日记方面我认为我们做家长的要引导好,主要是培养孩子对写日记的浓厚兴趣,不要要求孩子写得多好,从一句话开始就行,只要坚持下去就算成功了。让孩子多读书、多观察、多练笔,就能写出好的日记。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记的素材
(让孩子知道日记写些什么)
1、凡是看到的、听到得、想到得、总之随心所写,记录下发生的事,自己的心思和想法等等,都可以成为日记的素材。用自己手中的笔,记下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
比如:学会下棋,学习阅读,掉牙了,自己的理想,等等。
2、写发生在校园里的趣事,写自己做过的事情,可以记事也可以写人。
例如:老师讲课的内容,看的动画片,课间玩得游戏,做的手工,自己画的画,读书的读后感,受到的表扬或批评,遇到的困难,喜欢的老师,喜欢的同学,好人好事,自己的玩具,得到的礼物,进行的体育锻炼......3、写观察到的景物。
比如:美丽的校园,春天来了,小雨,冬天的雪,等等。
二、培养孩子对日记的兴趣(让孩子知道怎么去写,并有兴趣写下去。)
1、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写日记。一旦开始,就要坚持下去。
2、先从一句话日记写起。只要句子通顺完整即可。比如: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谁?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附吾儿第一篇日记: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做了手工,是一个动物屏风。心里很高兴!
3、给孩子准备一个方格日记本,每天一页,(不要怕浪费纸,等孩子大了可以试着扩写句子用。)让孩子有成就感。并告诉他只要把这第一本日记写完,你就“成功”了!
4、多鼓励,少批评。
孩子只要把一句话日记写完了,并且字体工整,就要及时表扬。告诉他:孩子,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看!今天的日记写得多好呀!你又进步了,继续努力吧!只要坚持下去,你会更棒!
如果孩子写得日记实在太差了,或者是敷衍了事,字体潦草,家长必须批评。但要注意批评的技巧。一方面让孩子知道自己存在的错误或不足,另一方面还不能让孩子泄气。
告诉他:你要是认认真真去写就好了。如果你在观察的细致一些,会写的更好。试着把字写得工整一点,让我看到你的进步,好吗?
5、告诉老师自己的孩子开始写日记了,以便让孩子得到老师的支持和鼓励。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帮助,所以,家长要告诉孩子: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向老师请教,老师会帮助你的。只要得到老师的鼓励,孩子的兴趣就会大增。
三、为了让孩子坚持下去,家长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不动笔墨不读书。书读多了自然就有写一写的想法。
2、学会观察生活,对于身边发生的事先让孩子说一说,说通顺了,在动笔去写。
3、当孩子说不知道该写什么时,家长先不要批评,更不要大惊小怪,要引导孩子动脑筋想一想,有什么可以写。
你可以问一问孩子:今天在学校里上了什么课?有趣吗?和同学玩了什么游戏?今天读了什么书?有何感想?等等。了解了当天发生的事情后,可以告诉孩子你今天有哪几件事可以写,让孩子自己决定写什么。
4、不要让孩子“编”日记,弄虚作假要不得。
《学会了......》或《我做了......》之类的日记,所记录的事件必需真实,不能弄虚作假。
比如:孩子明明没有给妈妈洗脚,却在日记中写了《我帮妈妈洗脚》。这种情况就是编日记,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应坚决制止。(当然想象类的日记除外)
我相信只要孩子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就会有成功的第二步。只要一句话日记写好了,再慢慢地写一段话就轻松了。
家长朋友们:请教你的孩子写日记吧!你会发现孩子们的世界真的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