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案例 讲述我的课堂教学中的“意外收获”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
------讲述我的课堂教学中的“意外收获”
自从走进了小学课堂,我们每天都要面对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和一双双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睛,而这些笑脸和眼睛背后,我们还能看到小学生们好玩好动,好胜心强的天性。然而,作为英语课堂引导者的老师,如何抓住孩子们的不同个性差异,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有效教学呢?下面,谈谈我的英语课堂上的“意外收获”。
片段1: 在一次英语课上,我在教
片段2:当每位学生得到食物卡片回到座位后,情境立刻转换成几位同学围在一起“用餐”,我便及时点拨、引导,将话题转换成“What do you have for „?” 经过小组活动、对话交流后,我安排了一个“Stop Go”游戏,此环节每位同学可随机被“点将”到活动中来,就在大家高度集中时,活动停在了一位平时最不爱表达的同学身边,“What do you have for breakfast?”问题摆在了她的面前,只见她急得不知所措。这时,我急忙走过去,小声告诉她“I have tofu and tomatoes”,并鼓励她大声告诉大家,只见她鼓起勇气很自信的举起手中的卡片说:“I have tofu and tomatoes.”.接着,在我的鼓励下她继续这本次活动,为了继续鼓励她,我有意将对话转成师生对话,当她走到我身边时,立刻喊出“Stop”.在我的鼓励下她顺利地完成了活动。看着她充满自信的眼神,我体验着成功的快乐。
现象分析:这是一堂英语互动交流展示课,对于不同差异的学生,如何充分调动,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让他们都能开口大胆说英语,不是件容易的事。在我的课堂中,我把枯燥的操练变成一场真实的生活场景,使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不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熟练掌握了语言,而且培养了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对后面的学习活动产生探求欲望。
思考与探究: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培养学生发展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加强课堂教学成效。“135互动课堂”倡导 “把尊重带进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激励带进课堂,让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将问题知识化,知识生活化”。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努力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将课堂生活化,知识趣味化。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与输出,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第二篇:课堂中意外收获
课堂中意外收获
慈溪新城中学邹波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控制下,严格按照预设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工作是“讲”,学生的任务是“听”。这种课堂是在教师严密调控下的“顺利”,天衣无缝般的“严谨”,少的是学生的激情参与,大胆的推测探究;最终,收获的是无生机的“课堂成功”。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关注学习结果、学习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与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重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深入人心。课堂教学改革换来了课堂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形形色色的“课堂意外”也就应运而生、层出不穷。
课堂意外无非有三种:一种是由于学生对知识的片面理解而造成的错误意外(失误),一种是因为学生的深入思考而获得的“灵感一现”。还有一种,就是学生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提前了解或者掌握了老师将要讲授的新课内容。这三种情况都会或多或少地延缓或促进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扰乱老师教案的预设[1]。
案例一:
在《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浙教版七下)教学中。有这样一题:“要在一条河上架一座桥(桥通常与河岸垂直),小聪、小明、小慧分别提供了一中设计方案(如图)。哪一种方案能使从A地到B地的路程最短?请说明理由”。
课前我就预测会有很多学生选择小聪或小慧的方案,所以当我给出这题时我改变了此题的解题过程;我先告诉学生小明设计的方案的路程最短;然后让学生作出小明的方案图(即AD∥BC,CD垂直河两岸)。当小组讨论了很长时间,还没有人作出时,我就耐不住兴致提示学生:如果没有这条河你会用什么方案使A、B两地的路程最短,绝大多数学生会想到连接A、B两点;现在有了这条河我们可以理解成通过图形的平移来作出小明的方案图;这时绝大多数学生理解了为什么小明的方案最短;我又给出了一个问题,请学生作出小明的方案图;当我正在暗自庆幸此题的难点已经解决时,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没有一个学生会作;眼看快下课了,所以我就直接告诉学生如何作出此图;当我解释完为什么会如此作时,用心爱心专心
有一个学生举手示意,他有另一种作法,为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我让这个学生在黑板作出图画;他的作法如下: ⑴分别过A、B两点作河两岸的垂线
段,垂足分别E、F
M⑵ 连接E、F和A、B交点M
⑶过点M作河两岸的垂线,交点为C、D
⑷连接A、D和B、C
当这个学生作好图形时,下课了;所以我对这个学生作的图形没有评价对错。课后,我发现这个同学的作法是对的(先证△CMF∽△EMD得到∠MED=∠CFM ⑴,EM﹕MF=ED﹕FC⑵;再证△AEM∽△BMF得到AE﹕BF=EM﹕MF⑶;由⑵⑶得到AE﹕BF=ED﹕FC最后证明△AED∽△BFC;通过∠ADE=∠BCF得到AD∥BC);由于这种证法超出了初一学生的能力范围,所以我在课堂上没有证明,但是我表扬了这位同学的勤于思考,当同学们投出赞扬的目光时,我发现他的嘴角露出了微笑。
启示:课堂教学是一个平等交流教学相长的过程,不应该存在“谁牵着谁的鼻子走”的狭隘的理解。如果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课堂上会收到意外的惊喜;同时在课堂上细说思路,一为自我整理,使之更加缜密,二为互相教育,共同提高。在鼓励作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实施积极的作法优化策略,可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2]。
案例二:
在《认识事件的可能性》(浙教版七下)这堂课中,为了反馈“必然事件、不确定事件、不可能事件”概念掌握程度,我学生举例在生活中的这三个事件;其中有一位学生举例:‘人不能在月球上生活,是不可能事件’。当时我就让学生思考对吗?大多数学生很疑惑。此时我反问‘人不能在月球上生活’是对还是错,全班气口同声回答对的;于是我又反问‘人不能在月球上生活,是一个什么事件’大家还是气口同声的回答必然事件,所以‘人不能在月球上生活,是不可能事件’是错的;因为先说是‘不能',接着说‘不可能’,双重否定的句子等于肯定。并接着评论①叙述不可能事件时,应该正面叙述。②事件的结果以当时为背景,至于人类最终能在月球上生活,还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启示:由于课前教师没有意料到在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这三种事件会有难点;对学生出现的不确切的叙述,开始有点措手不羁,但最终没有一口否定了事,而是循循善诱,及时予以纠正,使学生明白其中的缘由。
案例三:
在《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浙教版七下)练习中,有这样一题:“抛掷两枚均匀硬币,硬币落地后,朝上一面只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①全是正面;②一正一反;③全是反面,因此这三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当时我认为这题比较简单,因为我在上节课中已经讲到“两枚硬币落地有几种不同的可能”;但事实且出乎我的意料,一个班级里只有五个学生不同意上述说法,另一个班级里却多数学生同意上述说法。课后,我在反思为什么同一个老师上的课,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呢?原因就是我在讲解“两枚硬币落地有几种不同的可能”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一种是让学生通过动手试验归纳出答案;而在另一种,由于时间的缘故有教师讲解。
启示:无论任何原因都要把探索的主权交给学生,把精彩的表现让给学生。老师的职业本质就是“绿叶”对“红花”的滋养和陪衬。老师的智慧应该体现在对课堂各种意外的驾驭和合理利用上。
虽然每个教师课前都认真备课,但有时是教师本人的原因、有时是学生的原因,使得教育过程中充满不确定的事,正是有了这种不确定,课堂才有了生命和活力,师生有了智慧和创造。由于数学课是不可重复的智慧和激情相伴而成的过程,因此每堂课应该让学生尽情释放自己的思维感受过程,而不应该是设计的一成不变的程序过程。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坚持师生平等的原则,用教育机智去化解课堂教学中的意外;会使自己在教学水平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和平.感谈节外生枝.浣江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反思作品集
[2]贺海文.也谈课堂意外.滴墨汪洋网站
第三篇:我的“意外”收获
我的“意外”收获
——英语教学案例
解玮
上课铃响了,我匆匆忙忙地赶往教室,猛然发现自己只带了刚批好的作业本,而忘带了教课书、备课笔记和教学参考,心里不由一阵慌乱。回办公室去拿,岂不是要耽误时间?可现在两手空空,又恐怕要误人子弟。
师生问候完毕,学生在静静地等候我的下文,面对五十多双期待的眼睛,我一边暗暗庆幸备课时认真地钻研了教材,心中有一些底,一边脑子急速转动,想着对策。英语新课程标准不是强调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吗?我何不“偷”一回“懒”,让学生给我上一堂课。于是,我向学生坦白了我的尴尬处境,并与学生商量:“老师什么也没带,这节课你们来教我吧。”学生一阵惊愕,一片哗然,继而跃跃欲试。一堂师生角色互换、别具一格的英语课拉开了帷幕:
Teacher(故作疑惑):What will we learn today?
The students answered together and loudly,Unit1 < My New Teachers> Part A Let’s talk.一学生上黑板写题目,一笔一画,极为认真,颇有老师的架势。Teacher:Who can help me review the words in Part A Let’s learn ?
学生们跃跃欲试,脸上抑制不住兴奋,他们也许为能帮助老师而自豪,也许为自己学有用武之地而快乐。我请了一位平时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只见他迅速地拿着自己的学生卡片来到讲台前,模仿着我平时的样子。先让同学们齐读一遍,然后将卡片的顺序打乱让其他同学猜下一张是什么?台下的同学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很多同学还自然而然地将单词和句子结合在一起使用如My Chinese teacher is strong and kind.We all like her.师(迫不及待):Who’s your English teacher? What’s she like? Who can tell me? Ss: Miss Xie is our English teacher.She’s fat and tall.She’s funny and kind.(异口同声)Teacher: What about your other teachers? Talk about your Math/Science/„ teachers with your friends.学生积极讨论,有的准备用对话的形式;有的准备用介绍的形式;有的准备用表演的形式,花样还挺多。
接下来的汇报让我一阵阵惊喜,也让我一次次震惊,我发现了许多原本该发现而没有发现的东西„„
他竟然是位朗读高手。开学半个多月,他从未发过言,上课小动作还不断,我曾搞过突然袭击,可他总是一言不发。今天,他破天荒地举了手,我有些狐疑地叫他试试,没想到他不仅讲得正确、流利,而且还不时地模仿老师平时地动作、神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激动之余,我不由一阵汗颜。教师不该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应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课堂,应给每位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他们是表演的天才。
Let’s talk.课文下面准备地几幅图片都非常生动有趣。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排演成了课本剧,我不得不佩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演天赋,他们把课文中地对话进行了扩展和延伸,将新知和旧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演得惟妙惟肖,他们不仅依托课本运用了课本中的语言结构,还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语言。学生在轻轻松松的表演中,不知不觉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反思: 没想到,我无意中空手上的一堂课,却成了我与学生最快乐、最轻松也最满意的一堂课。原来,没有了教本、教案、教参,就没有了束缚。教师就不必随着教本亦步亦趋,学生也就不必随着教师预设的圈套乖乖就范。没有了束缚,就拥有了自由,师生就能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平等地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意见,相互理解,相互欣赏。教师无所牵挂,心中只有学生,教师跟着学生的思路走,随机调控,灵感跌出。学生无所限制,思维自由驰骋,在与文本、教师、同学的平等对话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共享的甜蜜,感受到成功的快乐。空手进课堂的感觉真好,不过,这无疑对教师是个挑战,教师必须对课本烂熟于心,必须对教材钻研深刻,必须预先猜测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可能”,必须有灵活的应对能力。空手进课堂,决非容易,功夫还在课外。
第四篇:教学案例 课堂教学中的“停顿”
课堂教学中的“停顿”
课堂教学中时间分配:有讲授时间、学生思考问题、计算的时间;也有讨论时间等等,而有时却没有明显之分。
比如我在讲电容器在电路中相关问题时,由于我想到:这类问题学生从来没接触过,直接由我讲得了,所以对于一个例题分析,我从头到尾、详细的讲解,就怕疏忽了哪一点,讲完,我自认为讲得很好,而且学生的表情也体现出理解、赞同。但是收上来作业,我吓一跳,全班7人无一人做此题,问其原因,学生说不会、无从入手等等,于是对每个学生的问题进行评析。
最近讲授“电压表、电流表连接”,懂物理的人们都知道“电流表的内外接”问题是个难点,我课堂上画了两个图:内接、外接,画完图形我停顿了一下,什么也没说,其实我不是故意的,而是在考虑数据的给出。结果,台下的学生们开始讨论起来,这个(内接)不好,外接不好,并且互相努力试图说明自己的道理,于是我顺水推舟,放手给他们时间,后来又给图形加上了数据,这下学生讨论说理更激烈了,一会,结果出来了,得到了一致认可。后来通过学生作业发现,这部分难点学生掌握的非常好。
我想,我平时上课说话快,每句话完事学生没有问题就马上进入下句话,且每节课分配好时间:思考时间、计算时间等等,分的很明显,有界限,而正是因为如此忽略了语言表述中的停顿;很多时候,只要你稍微停顿一下,而不直接给出问题展开讨论,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拓展,而不是被问题牵引着前进,对锻炼学生思维起到积极作用,而且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010年
月
第五篇:一次庭审质证中的意外收获
会计知识在一次庭审质证中的意外运用
摘要:对方在庭上提供的证据,有时也可以作为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记账凭证中反映的科目往往揭示了经济业务的实质。如有机会查看到对方的记账凭证,不要错过机会,或许其信息对自己很有用,当然,这需要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
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在庭审质证时,意外地发现对方提供的证据竟然可以为我所用。自己正愁收集不到对自己有利的证据,结果质证时发现对方提供的证据竟然可以帮忙。我在代理案件中就有这样的经历。
一、简要案情
某大型国有企业(简称甲方,不能说具体名称啊,这个要讲保密才对),承包了一段公路。其中的桥梁部分的劳务分包给我的当事人,即某某劳务承包公司也就是乙方。双方合同附件部分中约定了结算价,但个别地方有歧义,正是这个别歧义,产生了巨大争议。
工程做完后,甲方申请仲裁,说乙方的工程款拿超了300万元,说工程计价为1900万元,结果实际拿了2200万元。要求裁决乙方返还。乙方找到我,给我介绍案情,说不仅仅没拿超,反而还没拿完。工程计价不完整,有些合同外项目没有计价,还有因设计变更增加的工程量没有计价,有些不应当由自己承担的费用,甲方也将其计入到了乙方承担的费用中去了。这个案件对我们是很不利的。因为合同外工程,没有合同约定,也不能证实我方做了(该隐蔽的该拆除的都隐蔽、拆除了,从来也没有搞过工程变更签证)。我方认为不应当由我方承担的费用,主要是桥梁灌注混凝土的周转件租金。混凝土项目,合同约定的单价是每方500元,但没有注明人工费、料件费是多少。灌注混凝土,是要用钢板、扣件的。这些周转件是从外面租来的。租金大约为280万元,由甲方分几次支付给出租单位。当初支付这些费用时,甲方要求乙方写借条,然后甲方将款支付给出租单位。比方说,要给ABC公司支付100万元租金,先由乙方给甲方写下100万元借条,然后甲方直接给ABC公司支付100万元。甲方在最终结算时,将这部分款项看成是为乙方的代付款。
案情就是这样的,很明显,对我方很不利。甲方作为总承包方,因建设方资金长期拖延,导致费用增加,也在亏损。所以,甲方就想办法把损失转嫁到各分包商。正常情况下,合同外工程费用、设计变更增加的工程费,甲方没理由不承认。但现在甲方就是不承认了,我们也没办法证明(或者说要想证明,得付出相当高的代价,显然不经济)。初步承接此案时,乙方代表人说,可以请甲方项目负责人出庭来证明某些事实。甲方项目负责人只是在口头上答应帮忙还原事情本来面目,但真要他出庭,或要他出具一个书面说明,他当然不会做(国有企业领导人大概都这样吧,真话是不敢说的)。本人对案件结果肯定有些担忧。
二、寻找突破口 既然我们没什么证据,那就主要看看对方提交的证据吧。对方是国有企业,证据资料还是很完整的。对方在申请仲裁时,提供了一份证据清单,但并没有把证据全部提交,因为计价资料实在太多,大约有两尺高吧。我要求对方提交原件质证,当时抱一丝希望,想查看一下我方签字的文书到底是借条还是请款报告(当事人清楚地告诉我写的是借条,不过,我还是想试试运气)。由于我坚持,对方只好在第二次开庭时请人把几大箱资料拖到仲裁庭来。仲裁庭让我慢慢地看。
这多资料,我不可能都看完。我关注的是那些周转件的租金借条。甲方企业会计也来了,我就说:“请把那些有关周转件租金支付的借款凭证帮我一张张地找出来,我要看看是不是我方签字的”。会计当然轻车熟路地帮我一张张地找出来,我就把她找出来的资料折页作个记号。
三、意外发现
通常质证时,对方只需要把原始凭证拿来质证即可。这些原始凭证都入账了。学过会计的人都知道,入账时要根据原始凭证填写记账凭证(原始凭证粘在记账凭证后面),根据记账凭证填写账簿。由于已经入账,所以对方没有把原始凭证拆下来,而是连同记账凭证一起提交给仲裁庭。恰好是这些记账凭证,暴露了对方的真实意图。
如果有会计知识的人都知道,如果甲方代我方支付了上述周转件租金(如果这些租金应当由我方承担的话),假设是100万元吧,那么甲方的账务处理就应当是:
借:其他应收------乙方000 000 贷:银行存款
000 000
如果乙方工程已经办理计价,那么,这100万元可以冲抵应付乙方的工程款,这时的账务处理就应当是:
借:应付工程款----乙方000 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000 本来我原只想核实我方的签字内容的。经核实,其中发现有一张87万元借条,我方并没有签字(这87万元对方立即当庭减除了)。另外,在核实凭证时意外地发现对方的会计处理并不是作上述账务处理的,而是借记工程施工类。那就是说,甲方自己也认为这100万元计入了工程成本,既然记入了成本,显然不可能再要乙方承担。甲方是国有企业,如何做账务处理,是有严格的流程的,不可能把这么简单的账务处理搞错。
四、对方主动泄露天机
终于大致看完了凭证,就该我发表质证意见了。我就对仲裁庭说,既然甲方对这些款项作账务处理时,并没有借记其他应收款或应付工程款,那么就说明甲方自己也不认为这些款项应当由乙方承担。按证据规则原理,当事人自己提供的对自己不利的证据,更有证明力。请求仲裁庭依法确认这部分租金不由我方承担。
我说了我的意见后,轮到对方律师发言。这个律师不懂会计,他说如何做账,企业有一套完整的流程,不可能做错。说我对会计专业是外行,说的话不能信。
对方律师发表了意见,然后我就举手要发问。我问对方:“如果这些钱是你方代我方垫付的,那么你方在支付后如何做账务处理?”对方律师说:“这个涉及到会计专业问题,我本人作为律师对此并不在行,今天我单位的会计也在,请她来回答你这个问题,她的回答等于我的回答”。我表示同意。于是会计马上就回答;“进成本啊”。我本无设置笼子让对方钻的想法,但对方会计自己要钻进来(如果她想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我对她表述敬意)我马上进行了反驳:“如果是代为支付,不可能成本,只能进其他应收款或应付工程款”仲裁庭将各方的发言认真记录在案。然后我在辩论阶段论证了这些款项不应当由我方承担的事实和理由,其中重点谈到了对方自己的账务处理中也没将这些款项记入往来账,而是进了成本,说明对方自己也承认这些款项应当由其自行承担。
五、尴尬的结局
大家肯定关心仲裁结果,是不是?很遗憾,除了上面说到我方没打借条的87万元之外,甲方的其他请求都得到了支持。我想了想,这个结果也并没有超出我的意料。因为对方是当地特大国有企业,与当地的关系非同一般。不过,我方也拿到了对方的软肋,对方的凭证复印件以及在仲裁庭的陈述,对甲方来说,永远是一颗隐藏的炸弹。一个国有企业,把进入自己成本的支出算成是应收款,在所得税清算时已在税前列支了,又要找乙方来要,如果要到了,这笔钱放哪个科目呢?总不能放“营业外收入”吧
目前甲方没有申请执行。如果他们真要申请执行的话,我们只能把仲裁庭的证据和记录拿出来,举报他们会计做假账。我想,甲方权衡利弊后决定不申请执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