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2)(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3 14:51: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历史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历史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2)》。

第一篇:论历史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2)

论历史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

朱煜

(扬州大学师范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摘要:新课程的推行,要求教师迅速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能力近年备受国内外教育界的重视。教学反思能力的主要特征有: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性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教学反思能力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主要是:有助于教学研究的深入、实践智慧的生成等。发展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需要以一定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其基本策略包括:案例研究、课堂观察、课后小结与反思札记等。

关键词:中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培养;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朱煜(1963—),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历史教育)。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课程实践的方式,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为此,“教师应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积极对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行为进行反思”,[1]具有一定的教学反思能力。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什么意义?教师如何发展教学反思能力?本文试结合历史学科的教学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早在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J.Dewey)在其著作中就论述过反思性教学问题。杜威把人们的行为分为“常规活动”和“反思活动”。在杜威看来,常规行为是循规蹈矩的,不能引起相应的行为上的变化;反思行为则是自发地对其活动进行认知和评价,能够促使行为向更理性和更高的水平上发展。此后,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舍恩(D.Schon)提出“反思性实践”的理论后,关于“教学反思”的讨论在欧美教育界非常热烈,并且逐渐影响我国。“教学反思”之所以引起理论界和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主要在于它带来了一种不同于常规的教学新理念,体现出教师自主进行思考和批判分析的态度与方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说,反思是一种复杂的内部认知过程。对教学而言,教师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有可能带来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改进。可以说,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今,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已经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一条重要标准。

何谓教学反思能力?简言之,教学反思能力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教学反思能力有如下主要特征。第一,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也就是说,反思不是一般性地回顾教学过程,而是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设计、调整教学方案,使教学向更合理的方向努力。一位历史教师在设计《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一课的教学方案时,就曾几度修改,反复研究。[2](59)

这节课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有“故宫”和“长城”两个子目。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故宫和长城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我最初的想法是让学生课外查找资料对故宫和长城进行解说。后来仔细一想,觉得这样做有点拘泥于教材,似乎是为了学习历史而学历史,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恰好当时世界杯足球赛正在韩国、日本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国足球队在韩国的表现是学生们谈论的焦点。我想是否可以把体育与历史古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如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参与奥运,争做志愿者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股热潮,而故宫和长城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据此我将本课设计为一节《我是优秀志愿者》的活动课,通过选拔奥运会优秀导游员的活动将现实与历史紧密地结合,在教学中反映历史和社会的变化。

第二,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色彩。当然,这种研究与纯理论的教育学研究不同,它是针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情境性、具体性、个别性的问题展开的研究。它的研究成果可以表现为研究过程的体验,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个人实践知识的增长等,而不仅仅表现为研究文本的撰写。就研究文本的形态来说,也与专家学者的论文、研究报告有所不同,它着重于分析具体案例,讲述教师自己的教学故事,记录反思与经验,改进教学的心路历程等。

第三,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层面。它既有教学内容的反思(如“怎样看待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怎样评价李鸿章、袁世凯等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也有教学方式的反思(如对于初中,尤其是初一的学生是否适宜用整节历史课进行辩论?一味追求课堂上的热闹,教师“一问到底”,课件展示眼花缭乱,是否就有教学成效?);既有常规课的反思,也有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如教材中的哪些问题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如何与高考相结合?);既有通过观摩同行的教学而进行的反思(如有的教师善于把握教材、深钻细研;有的教师善于旁征博引;有的教师善于营造氛围„„),也有藉学生的质疑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时会问一些甚至教师也未曾想过的问题。例如,曾有一位初一学生问道:“春秋五霸中,为何楚庄王不称为楚庄公呢?”这些教师鲜为留意的问题,经学生提问后,不但促使教师有意识地丰富了自己的历史知识,而且也促使他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职业的特征决定了教师本身应是研究者、反思者,而且,“教师越能反思,在某种意义上越是好的教师”;对教学的反思,“反映了人类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不断追求,是现阶段培养优秀教师、学者型教师,加速教师专业化的有效形式”。[3] 教学反思能力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笔者以为,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推动教学研究的深入。

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的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从而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行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例如,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用了许多篇幅介绍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案例”和“教学活动建议”;近年连续几届全国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上,都有来自中学的“历史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汇报„„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但是,如何将研究性学习活动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起来,则需要我们深入地探讨与反思。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我们不妨多问问自己:这个课题应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最佳?对于学生搜集到的“史料”“证据”,是让他们全部采信,还是引导他们学会对“可疑”资料大胆质疑?学习成果展示的侧重点是让学生围绕主题轮番登台作一些知识性的介绍,还是说明探索求知的过程与方法?还有,对于近代现代历史上一些比较“敏感”的人物、事件、现象,研究性学习如何处置?是否应该有个“度”?等等。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研究,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积极探索新思想和新途径,从而推动教学研究的深化。

第二,有助于实践智慧的生成。

所谓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对教学合理性的追求,以及对具体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反思。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场所,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实践智慧既不等同于教学经验,因为它是对教学经验的理性认识;也不等同于教学理论,因为它关注的是具体化、情境化的教学实践。例如,七年级上册《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有三个子目,其中第一目“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属于阅读课文。一位历史教师原来准备对第一目内容简单概述一下就行了,结果,绝大多数学生搜集的资料是第一目中“昭君出塞”的内容,这显然出乎教师所料。对于这个状况,这位教师有些不知所措,当时他想:也许可以跟学生说小字部分并不是教学的重点,大家搜集的资料可以在课后进行“民间交流”?也许可以责怪学生放弃“具有冒险精神,大智大勇”的张骞事迹不搜集,而去搜集一个“女人”的故事,是不分轻重?也许„„但当看到学生手拿资料、充满喜悦与期待的样子时,这位教师还是调整了教学计划:这节课,师生从“昭君出塞”故事的不同版本,议到“王昭君作出的牺牲到底值不值”等许多似乎是“节外生枝”的话题。

事后,这位教师作了反思:“这节历史课并没有按照课程标准进行,„„为一个应作为阅读内容略讲或者不讲的内容,整整‘耽误’了一节课。也许这是一节失败的教学课,因为它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我想说的正是这节‘脱离航向’的历史课,真的给了我许多启示。„„随着学生自主性、独立性意识的增强,在一节课中,他们不可能完全按照老师所预想的那样去理解,去思考,甚至有些思想与教师的思路、书本的内容格格不入,背道而驰,应该怎样对待,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2](180-183)

应该说,这样的反思活动是有益于实践智慧增长的。关键是教师要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并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理性地随机应变,即要善于调整教学策略,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实践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之中。

如何发展教学反思能力呢?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需要具备相应的理论和专业基础

发展教学反思能力,固然依赖于教师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学识为基础。具体言之,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要转变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对教学有重要影响。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比如,长期以来,历史教学目标总是定位在增进学生的“事实性”知识(具体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方面,相对而言,有关史学的“程序性”知识,如历史解释的多元性、因果关系、变迁和延续、证据效用等历史学概念和方法,则往往被忽略。其背后或许有着这样的假设:十几岁的学生只要具备足够的“事实性”知识,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就会理解、运用那些“程序性”知识;学生年龄尚小,那些史学概念与方法非他们所能领会,无须过早传授。然而,台湾的一项研究显示:“(事实性)知识的成长与儿童思考能力的提升并无直接关系。”[4]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史实之外,适当传达一些历史学的概念和方法也非常必要。而且,历史教学的核心应当是发展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思考能力和学习方法。

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就要了解和掌握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加强对学科教学理论的研习。比如,关于儿童历史思维的实证研究,近二三十年来,在国外受到普遍重视。以英国为例,上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历史教学界在这个领域就不断探索。先是“学校历史科委员会”(SCHP)推出一项研究计划:“历史13—16”。经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只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法,“16岁以下的学生仍然可以逐步理解抽象的历史概念”。接着,伦敦大学的李彼得(Peter Lee)和狄更逊(Dickinson)的研究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他们发现,“儿童的历史理解其实相当复杂”,有些儿童能以“类似史家的方式对相关情况作出解释”。20世纪90年代后,李彼得等人进行的“儿童历史概念与教学取向研究”对英国历史教学产生更大影响。[5]在国内,赵恒烈、张静等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实验研究,张元对“11岁儿童历史认知能力”的探讨,林慈淑等进行的“儿童对多元历史记述的反应”等研究成果也值得关注。

第二,要丰富专业知识。

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发展教学反思能力,学科专业知识至关重要。对于历史教师来说,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笔者认为,多研读史学名著和史家学术论文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也是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形式。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曾嘱咐北京师大历史系毕业生:毕业后要继续学习,要学点史学名著。系统地学习史学名著在本科阶段,是个“弱项”乃至“缺项”,而它却是历史教师在职学习的重要内容。比如,教古代历史,只读几本通史类的书是远远不够的,“至少要读断代史,而且是内容丰富,评价较高的断代史著作。像讲魏晋之前,至少就应该细读王仲荦的《魏晋南北朝史》”。[6]此外,还可以从现代一些杰出的史学家,如顾颉刚、陈垣、陈寅恪、傅斯年、钱穆、郭沫若、翦伯赞、周一良、唐长孺等人传世的学术论文中,精选若干篇出来研读。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史学名著,不但可以提高专业素养,了解学科研究前沿;而且从中可以学到提出问题、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二)基本策略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基础上,教师主要应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进行探索,发展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

1.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7]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教学,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教学,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我国台湾省的史学教授张元先生为实际了解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曾经到台湾新竹科学园区的小学五年级教了3个月的历史课,然后在研习会上提出报告──《十一岁儿童的历史认知:一个实验教学的报告》,其中有如下一个课堂教学案例。[8]

在讲秦始皇焚书坑儒史实时,教师先与学生讨论,问学生“是不是大家都觉得(秦统一后)生活比以前好,比以前舒服?”“既然(有人)怀念以前,说以前好,就会批评现在,说现在不好。对不对?”“过去比较好,怎么知道过去呢?主要依靠古书的记载。现在不好,要批评,根据什么批评呢?也是古书的记载。这一点你们可以了解吗?”等等。对此,学生大都点头,表示“懂了”。可是,当教师说“如果懂了,有没有哪位同学讲一遍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只见学生纷纷摇头,还有一位女生说:“讲些什么啊?我都不懂。” 经过分析,张元教授得出如下结论:其一,学生说“了解”“懂得”以及点头,很多都是随声附和;其二,一件事情,例如,秦始皇统治下的人民很苦,11岁的学生大概都可以了解,但要使他们有一个明显的印象,心中留有历史图景,需要教师详加描述,仔细引导;其三,事情与事情之间的关联,已经需要运用抽象思维,11岁的儿童显然缺乏这方面的能力。

这个案例使笔者想到,作为中学教师,教学活动在第一线,在案例研究方面,应该具有比张教授更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就看教师怎样对待了。

除了反思自己的教学案例之外,观摩、研究他人的案例,包括一些已经出版的或者发表在报刊上的优秀教学案例也很重要。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案例是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取之不竭的源泉。

2.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又称“观课”。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常说的“听课”类似。不过,传统的听课目的比较单一,而且听课之后几乎没有什么评论。而课堂观察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助观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这已为西方学者乔依斯(Joyce)和沙瓦斯(Showers)等做的实证研究证明。[9]

例如,一位研究者在昆明某中学一节初中历史课上做的观课笔记就颇值得借鉴。观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王老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非常详细、具体的“现场记录”,并作了“评注”。比如,“现场记录”描述道:“当讲到商鞅变法的故事时,王老师非常地投入,在教室里移动。„„学生明显地完全被她的讲述吸引。但在谈到商鞅变法的内容时,学生的反映不是很积极,看上去有点疑惑,而且七八个同学有注意力分散的表现”。接着,观课者在旁边评道:“商鞅变法的内容是课文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王老师在投入地讲解时,忽略了学生的反应,没有在重点难点上给予充分强调。”对于王老师向学生的提问,观课者评道:“我感觉王老师在提问上有设计有技巧,但对学生的回答,王老师的反应比较单一,缺少评价、追问和很明确的鼓励。”[10]

课堂观察,教师具有最佳的研究条件。但只有经过详细全面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观课才能达到目的。当然,课后,观课教师应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对话与交流,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

3.课后小结与反思札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札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过去,人们往往重视课前的备课,对于课后的小结与反思,则较少受人关注。

其实,平常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以历史课来说,“编演历史剧”是新课程提倡的多样化教学形式之一,这种教学形式对促进学生理解历史有帮助吗?扬州中学王雄老师从网上阅读到台湾《清华历史教学》杂志刊登的《戊戌变法》一课的教学设计,其中有个可行性较强的剧本《去留肝胆两昆仑》。王老师将它下载后,印给班上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自由组合,排演这个历史剧,并告诉学生可以增加一些情节,也可适当增加演员,如康有为、袁世凯、慈禧太后等。学生很快组成几个小组,并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表演不要求太讲究道具与服装,也不提倡花过多的时间。一周后,学生在课堂上演出,结果印证了这种教学形式的积极作用。事后,王老师在“反思札记”中写道:[11]

这一天像过节一样,学生兴奋而不断高涨的情绪也影响着我,不过,我在观看之余想的最多的还是老问题“这种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理解吗?”答案是肯定的。在他们排演之际,不仅十分重视剧本,而且查阅了大量书籍资料,了解人物的个性,为了想象梁启超、康有为的讲话语气,大家还进行了讨论,最后,确定了两人讲话的共同点:广东普通话,都带有书生特点,但是,康有为的语气更沉稳,梁启超较之更有激情。那么,为什么学生能够在这种学习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呢?其实,每个人的智慧都是伟大的,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学生将其智慧表现出来,而不是仅仅接受别人的知识与观念,参与历史课本剧的排演可以将对历史的理解与对历史学习的情趣完整地结合起来。

反思札记的撰写实际上是一种教学叙事。教学叙事来自教师的日常生活,从教学叙事中,教师可以审视自己走过的足迹、倾听自己的心声,对之加工整理,就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通过教学叙事进行的反思,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反思能力的一种途径。

当然,关于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比如,教学反思能力究竟有哪些具体表现?发展教学反思能力的策略还有哪些?等等,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地探索。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是教师从“教书匠”成长为研究型、反思型教师的有效途径,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46.[2]朱汉国,王斯德.走进课堂──初中历史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62.[4]林慈淑.年龄、知识或观念──试探儿童对多元历史记述的反应[J].东吴历史学报,2003,(10):307—346.[5]林慈淑.历史教与学的鸿沟──英国儿童历史认知的探究(1960’S—1990’S)[J].东吴历史学报,2002,(8):153—190.[6]张元.高中历史“三国鼎立”的教学设计与演示[J].清华历史教学,1996,(6):64—65.[7]蔡守龙.走向教育案例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7):52—55.[8]张元,骆月绢.十一岁儿童历史认知能力初探[J].清华历史教学,1995,(5):21—22.[9]Joyce B,Showers B.The Coaching of Teaching[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82,40(1):4—10.[10]陈瑶.课堂观察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01—205.[11]王雄.一堂热烈的历史课[J].清华历史教学,2001,(12):122.

第二篇:论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论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历史教学当中,我们教师应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各学科的进步,也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大有益处。本文就四方面能力培养阐述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历史

教学

能力

培养

从事历史教学的实践,使我认识到,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历史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教材的文字表述一般偏重于叙述,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就势必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上课的兴趣,学生就永远不会真正热爱学习。那么,在历史教学当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既在课堂中学习了历史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我认为,历史教师不单单对学生有传授历史知识的任务,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这种能力会让学生在未来的一生的学习、工作当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让人终生受益。这样会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是对传统机械教学的改革,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各种知识能力和效率,便于培养新世纪合格的学生。从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我认为在历史教学当中,能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

一、概括能力的培养

概括能力是人的思维过程的高级阶段,是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本质特征结合起来、联系起来。学生概括能力的高低往往受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制约,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他们身上已经开始发展。不过,毕竟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有时也会把正确的与错误的成份混在一起,影响了结论的确切与完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特别重视概括能力的培养。

调动学生自觉进行概括的积极性。教师要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在学习环境的创设上,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放手让学生练习概括历史事件,无所顾及地去分析、综合、比较和抽象。学生练习得多了,概括能力也就逐步形成了。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同总结正确进行概括的方法。比如,学习了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的农民起义后,就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从起义地点、领导人、起义原因、经过、结果等方面进行概括。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整体轮廓、具体内容、前后顺序一目了然且避免了混淆。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学生掌握的概括方法也越来越多,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也越来越强。

循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正确途径。历史事件是历史教材的最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必须在研读历史教材、挖掘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中进行。在引导学生挖掘历史事件内在联系时,一般都按“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什么”这三步去循序渐进地展开。在训练途径中培养出来的概括能力既准确地抓住了历史事件的重点,又简洁明了不繁冗。

历史理论提高学生概括能力。要使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提高到一个较理想的境界,那就要在解决“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什么”的过程中,将必要的历史理论渗透其中,惟其如此,才能使历史事件和历史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否则,便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概括能力。例如,学生在分析概括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因果关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欧洲封建国家改革的导向等问题时,就离不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等辩证关系这样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可见,基本的历史理论是连接分散的历史事件的筋骨,是培养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是在表象、概念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能力便是人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中学生对历史学科形成的概念却是“死记硬背”。许多学生平时根本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考试时就突击背几天去应付。要扭转这一局面,历史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教法,自觉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懂得历史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是社会学科的必修课,有其他学科不能取代的功能。从而逐步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提高学习历史课的兴趣;进而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综合等思维方法,促使学生主动拿起“思维”这一武器,积极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和逻辑形式梳理各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分析各种历史现象、历史关系,并重新归类组合,形成眉目清晰、条理分明的历史网络图,自觉摈弃死记硬背的陈旧学习方式,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因材施教,传授科学思维方式。历史学科的思维方式是一个分析和综合的过程。分析和综合是认识历史现象和形成科学概念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综合,而综合又必须以分析为基础。一般来说,分析中有综合,综合和分析统一、互相依从。如要形成“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概念,首先应分析: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具体功绩、取胜原因等,然后综合为:戚继光是明朝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民族英雄。其实这就是历史思维过程的一种形式。历史思维还是一个“比较”和“概括”的过程。“比较”就是对历史上发生的许多现象的某些因素进行对比,从而概括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三、理解能力的培养

理解能力是素质教育对历史教学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深入领会和把握教材提供的知识的中心环节,更是学生运用已知解决未知问题,达到“以史为鉴”的基础和关键。

历史的理解要注意理解历史的多样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线索、层次等方面,多方面理解,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和灵活性有很大的益处。要注重历史的连贯性。培养学生对任何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着连贯的思维。要注意历史的规律性。规律性体现了历史发展最本质的东西,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要注意理解历史发展的因果性和连续性,便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系统看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重视课前的语言表达训练,教学中,规定每节课前五分钟由一名学生讲一个历史小故事。起初,一些学生语句繁琐、表达不清,甚至出现中断的现象。半个学期以后,学生已经能够积极参与,并在五分钟内将一个历史小故事完整而明确地表达出来。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丰富了历史知识。

精心设计课前提问。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欲望。在讲美国独立战争时,首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美国国旗吗?它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它们各代表什么?”同学们被吸引住了,纷纷回答。通过课前提问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使其积极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开展课堂讨论。针对一些重大而学生又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老师的启发下让学生分析思考,开展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辩解能力。例如,在讲“西安事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时,围绕“蒋介石该不该杀”这一问题开展讨论。开始由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让他们理解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伟大举措的重要意义。课堂讨论要针对历史上的重大问题,学生辩论要集中时间,语言要简练,并要注意引导,在分析、辩论的过程中形成共识,起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

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朗读对学生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激发情趣,培养想象力有特殊作用。教学中,选择课文中一些有教育意义或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段落让他们朗读。一方面要求必须用普通话,语言流畅、吐字清晰;另一方面要求语言的美感,强调特定历史环境中的意境美、形象美。通过不断实践,大多数学生朗读时不仅声音宏亮、吐字清晰、流畅,而且抑扬顿挫,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朗读训练既牢固掌握了历史知识,又锻炼了口才。

模拟讲课。这是对学生职前智能的一次综合训练。活动初期,很多学生由于胆怯,讲课时语句生硬,更谈不上语言的美感了。这时,要给予鼓励并及时指导,动员学生相互交流,积极配合。经过努力,大多数学生在讲台上不仅落落大方,而且语言生动流畅。模拟实习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巩固了所学知识,强化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历史思维的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来分析各种历史现象的本质及其关系。如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制约作用,来深刻揭示人类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原理来深刻阐明每一历史阶段内各种政治力量的政策方针及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这种演示的教学法要贯穿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理论熏陶,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学生的能力提高了,不仅可促进对历史课的学习,而且对各门功课的学习都有助益,从而可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整体素质。中学生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个学科就能完成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是历史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使命。

第三篇:论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论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历史教学当中,我们教师应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各学科的进步,也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大有益处。本文就四方面能力培养阐述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历史教学能力培养

事历史教学的实践,使我认识到,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历史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教材的文字表述一般偏重于叙述,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就势必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上课的兴趣,学生就永远不会真正热爱学习。那么,在历史教学当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既在课堂中学习了历史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我认为,历史教师不单单对学生有传授历史知识的任务,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这种能力会让学生在未来的一生的学习、工作当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让人终生受益。这样会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是对传统机械教学的改革,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各种知识能力和效率,便于培养新世纪合格的学生。从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我认为在历史教学当中,能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

一、概括能力的培养

概括能力是人的思维过程的高级阶段,是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本质特征结合起来、联系起来。学生概括能力的高低往往受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制约,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他们身上已经开始发展。不过,毕竟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有时也会把正确的与错误的成份混在一起,影响了结论的确切与完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特别重视概括能力的培养。

调动学生自觉进行概括的积极性。教师要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在学习环境的创设上,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放手让学生练习概括历史事件,无所顾及地去分析、综合、比较和抽象。学生练习得多了,概括能力也就逐步形成了。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同总结正确进行概括的方法。比如,学习了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的农民起义后,就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从起义地点、领导人、起义原因、经过、结果等方面进行概括。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整体轮廓、具体内容、前后顺序一目了然且避免了混淆。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学生掌握的概括方法也越来越多,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也越来越强。

循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正确途径。历史事件是历史教材的最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必须在研读历史教材、挖掘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中进行。在引导学生挖掘历史事件内在联系时,一般都按“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什么”这三步去循序渐进地展开。在训练途径中培养出来的概括能力既准确地抓住了历史事件的重点,又简洁明了不繁冗。

历史理论提高学生概括能力。要使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提高到一个较理想的境界,那就要在解决“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什么”的过程中,将必要的历史理论渗透其中,惟其如此,才能使历史事件和历史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否则,便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概括能力。例如,学生在分析概括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因果关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欧洲封建国家改革的导向等问题时,就离不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等辩证关系这样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可见,基本的历史理论是连接分散的历史事件的筋骨,是培养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是在表象、概念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能力便是人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中学生对历史学科形成的概念却是“死记硬背”。许多学生平时根本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考试时就突击背几天去应付。要扭转这一局面,历史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教法,自觉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懂得历史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是社会学科的必修课,有其他学科不能取代的功能。从而逐步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提高学习历史课的兴趣;进而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综合等思维方法,促使学生主动拿起“思维”这一武器,积极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和逻辑形式梳理各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分析各种历史现象、历史关系,并重新归类组合,形成眉目清晰、条理分明的历史网络图,自觉摈弃死记硬

背的陈旧学习方式,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因材施教,传授科学思维方式。历史学科的思维方式是一个分析和综合的过程。分析和综合是认识历史现象和形成科学概念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综合,而综合又必须以分析为基础。一般来说,分析中有综合,综合和分析统一、互相依从。如要形成“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概念,首先应分析:戚继光抗

倭的背景、具体功绩、取胜原因等,然后综合为:戚继光是明朝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民族英雄。其实这就是历史思维过程的一种形式。历史思维还是一个“比较”和“概括”的过程。“比较”就是对历史上发生的许多现象的某些因素进行对比,从而概括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三、理解能力的培养

理解能力是素质教育对历史教学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深入领会和把握教材提供的知识的中心环节,更是学生运用已知解决未知问题,达到“以史为鉴”的基础和关键。

历史的理解要注意理解历史的多样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线索、层次等方面,多方面理解,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和灵活性有很大的益处。要注重历史的连贯性。培养学生对任何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着连贯的思维。要注意历史的规律性。规律性体现了历史发展最本质的东西,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要注意理解历史发展的因果性和连续性,便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系统看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重视课前的语言表达训练,教学中,规定每节课前五分钟由一名学生讲一个历史小故事。起初,一些学生语句繁琐、表达不清,甚至出现中断的现象。半个学期以后,学生已经能够积极参与,并在五分钟内将一个历史小故事完整而明确地表达出来。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丰富了历史知识。

精心设计课前提问。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欲望。在讲美国独立战争时,首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美国国旗吗?它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它们各代表什么?”同学们被吸引住了,纷纷回答。通过课前提问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使其积极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开展课堂讨论。针对一些重大而学生又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老师的启发下让学生分析思考,开展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辩解能力。例如,在讲“西安事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时,围绕“蒋介石该不该杀”这一问题开展讨论。开始由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让他们理解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伟大举措的重要意义。课堂讨论要针对历史上的重大问题,学生辩论要集中时间,语言要简练,并要注意引导,在分析、辩论的过程中形成共识,起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

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朗读对学生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激发情趣,培养想象力有特殊作用。教学中,选择课文中一些有教育意义或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段落让他们朗读。一方面要求必须用普通话,语言流畅、吐字清晰;另一方面要求语言的美感,强调特定历史环境中的意境美、形象美。通过不断实践,大多数学生朗读时不仅声音宏亮、吐字清晰、流畅,而且抑扬顿挫,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朗读训练既牢固掌握了历史知识,又锻炼了口才。

模拟讲课。这是对学生职前智能的一次综合训练。活动初期,很多学生由于胆怯,讲课时语句生硬,更谈不上语言的美感了。这时,要给予鼓励并及时指导,动员学生相互交流,积极配合。经过努力,大多数学生在讲台上不仅落落大方,而且语言生动流畅。模拟实习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巩固了所学知识,强化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历史思维的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来分析各种历史现象的本质及其关系。如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制约作用,来深刻揭示人类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原理来深刻阐明每一历史阶段内各种政治力量的政策方针及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这种演示的教学法要贯穿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理论熏陶,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学生的能力提高了,不仅可促进对历史课的学习,而且对各门功课的学习都有助益,从而可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整体素质。中学生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个学科就能完成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是历史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使命。

参考文献:

1、赵登明:《历史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郑萍:《历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任蓉蓉:《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与管理》,2002年12期。

4、张晓明:《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与管理》,2002年06期。

5、王平:《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策略》,《湖南教育》,2002年16期。

6、刘咏梅:《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好范文整理)

第四篇:论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浅议论文

在初中历史学习阶段,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达到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同时下功夫。本文着重谈一下能力培养方面。我认为对初中学生在历史方面应培养以下五种能力:

第一、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这是学习历史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综合就是把事物的各个属性,各个部分联合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分析正好相反,它是把事物的各个属性,各个部分分解开来,一一加以考察的思维方法。由于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其前因后果,内容层次,影响意义等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挖掘,这就需要分析、综合。如讲到商鞅变法,要引导学生看课本,领会商鞅变法的背景,然后进行分析,新兴地主阶级的形成、铁器等新生产工具的使用、秦孝公的改革决心、法家思想的成熟都为变法准备了条件。经过有条理的分析,学生易于理解,印象深刻。对历史阶段的概括多用综合法,将封建社会的统一与分裂进行综合:①秦汉时期,是首次大一统的时期;②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首次大分裂和民族融合的时期;③隋唐时期,是繁荣昌盛的时期,也是第二次大统一;④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第二次大分裂和民族进一步融合的时期;⑤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时期,我国版图进一步扩大。经过综合,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视野更加开阔,理解能力会更强。

第二、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是学习历史必备的素质。其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如:时代观点、阶级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这就要求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从当事人的立场看问题,而不能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角看问题。如对岳飞的忠君、宋江的接受招安,很多学生不能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把封建文化的相关资料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排演历史剧,进入历史的教学情境,了解这些人物的时代、阶级局限性,使学生更懂历史。还有学生绝对的把某个人物定为好人或坏人,或把某个事件绝对化。如看不到战国在历史转折时期的作用,魏晋时期在文化上的巨大贡献;对秦始皇、曹操、唐明皇缺乏正确的评价等等,这需要我们在掌握大量史料的前提下,以理服人,让学生有明确的立场、观点。

第三、培养学生比较分类的能力

历史知识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浩如烟海。如果不对历史知识进行比较分类,学生将茫然而摸不上头脑。所谓比较,就是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同或异的思维方法。有比较才会有鉴别。分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事物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比较有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有比较相同点和比较异同点两种。如国与国之间的横向比较,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俄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等这些事件联系在一起,有包罗万象之感。纵向比较如将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进行比较,可以总结出一些成败得失。比较相同点,如世界史十九世纪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就有几个共同点:①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②进行战争的地点都是两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③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的;④统一的策略都是利用矛盾,争取国际支持。比较异同点的例子更多,如对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生产生活的比较;对世界近代史上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等等。分类在文化史和经济史上用的较多,如将宋元科技分为建筑、印刷、军事、医药等;将经济史分为农业、手工业、商业,有将手工业分为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等,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了。

第四、培养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

新版的初中历史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大量的图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是一切思维的开端,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一些历史现象、考古文物、战争形势图都需要通过缜密的观察获得。如观察北京人的头像特征,可以获取人类进化的明显印记;观察四羊方尊的造型,可以领略青铜工艺的精美;观察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可以了解连横、合纵的含义;观察赤壁之战形势图,可以想象孙刘联军谈笑间大败曹军的场面等。观察中包含着想象,因为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通过图像再现历史,学生的认识更加直观,与书本的亲和力更强了。通过看图讲故事,描述历史情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看《破釜沉舟》图让学生讲项羽是怎样以一当十,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的。读图不但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情感的提高。

第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学习历史的终极目标。创新思维包括思维的发散性、变通性、求异性、开阔性。引导学生养成爱思考、爱问问题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灵感的火花;让学生养成积累资料和记忆历史的习惯,可以让知识融会贯通,厚积薄发,形成创造的契机;让学生形成辩论的活跃氛围,遇到问题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探究。如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板报,排演历史剧,开辩论会等,可以发挥学生潜能,培养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学以致用,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意识的渗透能力培养,不能只抓眼前的分数,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使学生在博学多才的同时,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而不是百无一用的书呆子。

第五篇:浅论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论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潘能清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我们教师应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各学科的进步,同时对他们未来学习和生活大有益处。本文就四个方面能力培养阐述一些看法。【关键词】

历史

教学

能力

培养

在长期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对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历史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然而,由于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历史教材文字表述一般偏重于叙述,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就势必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兴趣是学生学习历史科的关键。

兴趣是人们追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我们不能只追求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来引起学生对上课的兴趣,这样学生就永远不会真正热爱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既在课堂中学习了历史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我们历史教师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而且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这些能力会让学生在未来的一生的学习、工作当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使人终身受益。这样就会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是对传统机械教学的改革,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各种知识能力和效率,便于培养新世纪合格的学生。那么,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当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四方面能力。

一、概括能力的培养

概括能力是人的思维过程的高级阶段,是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本质特征结合起来、联系起来。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还没有完全成熟,有时也会把正确的与错误的成分混合在一起,影响了结论的确切与完善。因此,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概括能力的培养。

调动学生自觉进行概括的积极性。教师要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在学习环境的创设上,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气氛,放手让学生练习概括历史事件,无所顾忌地去分析、综合、比较和抽象。练习多了概括能力也就逐步形成了。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同总结正确进行概括的方法。比如,学习了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的农民起义后,就引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从起义地点、领导人、起义原因、经过、结果等方面进行概括。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学生掌握的概括方法也越来越多,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也越来越强。

遵循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正确途径。历史事件是历史教材的最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必须在研读历史教材、挖掘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中进行。在引导学生挖掘历史事件内在联系时,一般按“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什么”这三步去循序渐进地开展。在训练途径中培养出来的概括能力既准确抓住了历史事件的重点,又简洁明了不繁冗。历史理论能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要使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提高到一个较理想的境界,那就要在解决“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什么”的过程中,将必要的历史理论渗透其中,才能使历史事件和历史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否则,便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概括能力。由此可见,基本的历史理论是连接分散的历史事件的筋骨,是培养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是在表象概念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能力便是人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中学生对历史学科形成的概念却是“死记硬背”。许多学生平时根本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考试时就突击背几天去应付。要扭转这一局面,历史教师就要更新观念,改变教法,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懂得历史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是社会学科的必修课程,有其他学科不能取代的功能。从而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历史的态度,提高学习历史课的热情;进而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综合等思维方法,促使学生主动拿起“思维”这个武器,积极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和逻辑形式梳理各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分析各种历史现象、历史关系,并重新归类组合,形成眉目清晰、条理分明的历史网络图,自觉摈弃死记硬背的陈旧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历史学科的思维方式是一个分析和综合的过程。分析和综合是认识历史现象和形成科学概念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综合,而综合又必须以分析为基础。如要形成“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概念,首先应分析: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具体功绩、取胜原因等,然后综合为:戚继光是明朝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民族英雄。其实这就是历史思维过程的一种形式。历史思维还是一个“比较”和“概括”的过程。比较就是对历史上发生的许多现象的某些因素进行对比,从而概括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三、理解能力的培养

理解能力是素质教育对历史教学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深入领会和把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更是学生运用已知解决未知问题,达到“以史为鉴”的基础和关键。

历史的理解要注意理解历史的多样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线索、层次等方面理解,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和灵活性有很大的益处。要注重历史的连贯性,培养学生对任何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连贯的思维。要注意历史的规律性,规律性体现了历史发展最本质的东西,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要注意理解历史发展的因果性和连续性,便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系统看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精心设计课前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欲望。通过课前提问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使其积极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重视课前的语言表达训练,教学中,如能每节课前用几分钟由一名学生讲一个历史小故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慢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历史知识。

开展课堂讨论。针对一些重大而学生又难以理解的问题,启发学生去分析思考,开展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辨解能力。例如,在讲“西安事变”时,围绕“蒋介石该不该杀”这一问题开展讨论。开始由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然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让他们理解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伟大举措的重要意义。课堂讨论要针对历史上的重大问题,学生辩论要集中时间,语言要简练,教师要注意引导,在分析、辩论的过程中形成共识,起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

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朗读对学生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激发感情,培养想象力有特殊作用。教学中,选择课文一些有教育意义或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段落让他们朗读。要求朗读时不仅声音宏亮、吐字清晰、流畅,而且抑扬顿挫,富于强烈的感情色彩。朗读训练既牢固掌握了历史知识,又锻炼了口才。

通过以上的实践,学生的能力提高了,不仅可以促进对历史课的学习,而且对各门功课的学习都有益处,从而可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整体素质。中学生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个学科就能完成的。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我们历史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使命。

下载论历史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2)(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历史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2)(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注重教学反思能力培养

    注重教学反思能力培养 ——对微格教学的再认识 朱 磊 【摘要】本文对微格教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微格教学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微格教学中关注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呢? 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的一种回忆、思索、评价的过程。它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思,同时又是做出新计划和行动......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2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反思 刘 勇 很长时间以来,历史教学中就存在学生学习兴趣性的问题,事实上是我们被旧的教学模式所束缚,不敢创新,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不敢大胆开拓,没有认识要使学......

    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创新能力在任何领域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历史教学中也不例外,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历史教......

    论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

    摘要:本文从翻译的过程,即理解与表达入手,深入探 讨了学生翻译过程中应理解什么及如何表达的问题。学生应 从英汉语言差异、英汉思维差异及英汉文化差异三个方面理 解原文.并要......

    论能力培养与道德素质

    论能力培养与道德素质 古人云:“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一毫之拂,即勃然怒;一事之违,即忿然发,是无涵养之力,薄福之人也。。”意思是说,人必须容忍,德行才会大;必必须有忍耐性,事......

    化学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策略

    化学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策略 摘要:“教学反思”之所以引起理论界和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主要在于它带来了一种不同于常规的教学新理念,体现出教师自主进行思考和批判分析的态......

    如何培养教学反思的能力(5篇)

    古代和现代教育者都非常重视教学思考。杜威在我们如何思考反思;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兰提出一个老师写一个终身课程计划不一定是老师,但如果你坚持写三年的思考,就有可能成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