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评价语在低段写字中的妙用
教师评价语在低段写字中的妙用
摘要:评价是写字练习的重要环节,教师要运用适当的语言对学生写字进行评价,能产生一定积极促进作用。写字是低段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以后学习所有学科的基础。俗话说“字如其人”,学生学习做人也是从学习写字开始。艺术性的评价语言,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写字方面取得进步,同时还是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低段写字中,教师的评价语应从客观正确、有指导性、富有童趣、充满激励、贴近学生个性入手。
关键词:评价语言 低段 写字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基础。”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的基础。而评价,是写字练习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提供反馈信息,可以不断地调节学生写字练习的动态过程,促进学生自觉地提高写字能力,帮助学生持续地提高自身的写字水平。
低段学生性格特点上活泼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比较短,学习上又是刚刚接触写字,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有限,这给写字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教学应建立评价机制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艺术性,对孩子的评价关注其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教师能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恰当、巧妙地运用评价语言,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写字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还能培养学生充足的写字兴趣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提高写字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
一、客观、正确的评价语带领学生正确写字
进行写字评价,无论是指导思想、评价内容,还是评价标准、操作方法等都必须合乎语文学科的客观规律,不能犯科学性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如实地反映学生的写字水平,才能使评价的结论成为指导和改进学生写字的客观依据。
评价者必须把握正确、客观的评价标准。《新课标》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这既是对写字教学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我们进行写字评价的标准。
“规范、端正、整洁”三者要求逐步上升,我们在写字训练的各个阶段要把握不同的评价标准,分层评价。而低段,教师应侧重于评价学生是否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低段学生刚开始学习写字,这个阶段正是他们书法教育的启蒙,此时我们教师的每一句指导和评价都会对他们今后的书写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首先要摆正心态,既不要抱有过高的期望,说这没写好,那没顿笔,打击学生的信心;又不能忽视学生存在的问题,一味地表扬称赞学生,这样很容易让学生“迷失自我”。客观、正确地评价,是要针对学生的写字能力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使学生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又明白尚且不足的地方,更加用心地投入到写字中来。
如语文书第一册的课文第2课中练习写“
七、无”的时候学习了笔画竖弯钩“乚”,这个笔画比较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是,在之后练写第9课的“飞”字时,很多学生不由自主地把横斜钩“”写成了横折弯钩。看着学生不断地重复错误,老师气急败坏地批评:“你难道看不出来这两个笔画是不一样的吗?”学生当然看得出来,但是对于手部肌肉发育尚未成熟的低龄段儿童来说,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模仿能力尚有不足,他们知道的未必能说出来,他们看到的未必能写出来。《新课标》指出:“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因此,在评价学生的写字时,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写字能力等方面综合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教师的评价要耐心地等一等学生的发展。“虽然你的横斜钩没写对,但是老师看到你的横折弯钩已经写得非常棒了!”对于知识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手把手地练习是一种非常好的范写和练习的过程,同时适时地给学生信心“老师相信这回你一定能写得更好了!”
教师客观、适度地给予学生评价,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写字空间,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写字教学中来。
二、细致的指导评价语帮助学生找到写字进步的方向
低段学生没有写字基础,写字技巧需要教师逐步指导,写字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孩子们就像一块璞玉,如何雕琢全在技工的巧思。因此,教师在写字评价时,仅仅用“你真棒”、“写得很好”、“继续加油”这样的泛泛 “评”,很难达到写字评价的目的。
我们班有一位学生,他写字习惯特别差,写字对他来说几乎就是“画”,一年级上册练写“口”字,明明三笔写成,他却一笔“画”完,根本没有笔画和笔顺。我先真诚地赞美他:“噢,像画画一样,好看是好看,可是你能不能按照它正确的笔顺写呢?”学生马上认识到错误,一笔一画按照笔顺写,虽然还不是方方正正的“口”,但是我还是鼓励他:“达到书写规范了,真了不起,来,我和你握握手!下一个‘口’字不仅要书写规范,还要端正哦!”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之后,他对写字有了更多的 热情和认真!
在传统教学中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我们通常只看作业、考试或上课发言等情况,而经常忽略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写字不好的原因往往在于写字的过程中没有遵循写字规律,而是“想当然”地写。教师针对学生写字的情况,应该充分肯定学生写得好的地方,适时地指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最为重要的是不能挫伤学生的写字积极性。恰恰相反,评价语还应该以鼓励为主,让学生更有信心、更有兴趣。
三、童趣的评价语使学生的写字课堂充满乐趣
低段学生求知欲旺盛,情感丰富,富于形象思维,他们所接触的教材也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因此教师在进行写字评价时,也要从学生的童心出发,倾心营造与他们心灵相通的情境,评价语言力求融教育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充满童趣。
《新课标》指出:“第一学段在写字方面要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而低段学童在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方面还有较大的难度,并且很难模仿,这就要通过教师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传播对汉字形体美的体悟。在展示学生的写字作业时,有个学生写的“木”一撇长一捺短,其他学生都看出了“毛病”。此时我对学生说:“这棵小树的树杈受伤了,一边被一个不爱护树木的小朋友折歪了。聪明的小医生,你能不能帮帮它?”
再比如一年级下册第14课的写字教学中,评价学生写的“朵”和“机”字时,适时形象地插入对字形的讲解: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木”字作为偏旁,在字形上发生了变化。此时教师可以形象地告诉学生:“‘木’字戴上重重的大帽子,立马矮了一截。”学生们立刻哈哈大笑起来。“你和你的‘机’字中的‘木’字旁一样,是个谦让的好孩子,把旁边的座位让给同桌,所以把小手缩回来变成点。”
富有童真童趣的评价语言切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朗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乐于写字、乐于学习。
四、激励性的评价语促进学生拥有更高的写字热情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周弘说过:“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赏识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心理学家在实验的观察中发现:未成年的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完全取决于周围人的评价,哪怕是一句话,或者是一个眼神,都会对孩子产生终生的影响。孩子将在无意识中按照周围人的评价调整自己的行为。
儿童尤其天生喜欢鼓励和赞美。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鼓励的话语,满意的微笑,赞许的眼神,默许的点头,使孩子们感受到器重、关切和敬佩,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拂春风,如沐春雨,欣然奋发,兴味盎然,课堂气氛就像春天的细雨,冬日的暖阳,和谐而愉悦。
《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对于写字水平高的学生,除了语言鼓励——“字太漂亮了!” “太美了!”等来表扬他们外,每次写作业前,教师将那些字写得漂亮的作业用投影仪展示出来。看到那些作业时,孩子们总是由衷的发出赞叹声,而作业本的主人那种自豪和写字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班级书法家”的称号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不小的诱惑。可以说,这样的班内作业展示其实就是一种教学艺术,它使写字水平不高的学生,也看到前进的方向。
五、个性化的评价语言让学生有更广阔的写字空间
古人云:“言为心声,字为心画。”于是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独特的字。可见写字能真实展现一个人的个性。所以教师应该善于运用个性化评价语言,有助于对症下药,针对学生个性弥补不良写字习惯,并及时肯定他们独到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加强对祖国汉字的理解和喜爱,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写字习惯。
如二年级下册《最大的“书”》的“岩”字。我班平时不大爱写字的两个小朋友却又了不一样的写法:一个喜欢把“山”写的稍大点,把“石”写的稍小,另一个反之。课上问他缘故,学生说:“老师,书上说岩石被山压得是一层层的,如果石头不大就顶不住山”。教师评价“嗯,对课文的内容理解的很好。其实语文学习就像大山压石头,把每个字都写好了语文才会更好。所以我们应该端正写好每个字”另一学生说自己很喜欢爬山说了一堆,总结性的说:“山一般都被土包裹着,所以山要大于石。”老师评价“观察很仔细,就像你说的有土的是山,没有土的可能就是光秃秃难看的崖了。写字也是一样的,不但需要有字的架构,我们也需要像山一样的,把字最美丽的展现出来。而且每个大山有每个老师不同之美。老师希望看见每个同学文字书写的自己的理解和观察力”。
每个学生对汉字书写,有各自感悟的角度,所以字形摆放有不同的见解。老师应该注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学生身上。
六、总结
德国教育家斯多克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学生学习、练写汉字的过程中,教师应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从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写字教学中来,喜欢写字,爱上写字,享受写字的乐趣。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周弘.父母会赏识,孩子最优秀.广东经济出版社.2011,12.5
第二篇:关于低段识字教师课堂评价语
关于低段识字教师课堂评价语
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研究 课堂教学语言大致分为讲解语言,问题语言和评价语言三种。在课堂中,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课堂评价语言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评价语的恰当运用,对于创设良好的氛围,激活学生思维,强化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效果。因此,教师以促进学生自由为发展中心,多形式、多角度地运用各种课堂评价语,优化教学过程,创设更加生动精彩的课堂。教师课堂评价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和学生自主发展。因此,想对这一方面进行探究,在这里特别感谢罗老师教研活动上真诚的劝学,更加激发了我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热情。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上,课堂评价语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评价语简单、乏味
不难发现,课堂上教师激励性语言多,批评、否定少,夸奖肯定多是:“你真棒!”“很好。”“不错!”“你回答的很不错,小朋友们表扬他。”得到表扬的学生满意地坐下。可是,这样单调的评价并没有程度的区别和量化。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得不到提高,连基本的也被抹杀了。一次听二年级的《欢庆》教师讲授第一课时识字、认字。学生兴致勃勃地读和认。教师雷同评价,“好极了!”“你读的真不错!”达20多次。而在听赖老师的《一株紫丁香》时:
师:这课的生字宝宝来跟大家打招呼了,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 生:我想记除字,耳朵旁加一个余字。师:哦,你用了加一加的方法。
生:我想用猜谜语的方法,一个人跑到店里去偷东西就是踮。(生笑)师:从老师和同学会意的笑声中,相信大家也把这个字给记住了。这样的课堂就不乏味而变得有滋有味。
二、评价语含糊、不明确
学生回答往往是多元的,新课标下要求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好奇心。学生回答有时没有在教学预设中。这就表现教师的教学智慧,有时教师含糊回答,应该是这样的吧、也对、可以。孩子似懂非懂地坐下,造成模棱两可的回答。
三、缺乏启发指导
有些孩子回答不具体,不完整。教师可以有指向性地说:你可以用谁在干什么说清楚,用于对学生的点拨。有时学生回答正确,但重复缺乏逻辑性。因此教师回答要首先对学生回答予以肯定,再评语。如果注意认真组织语言,用简单的话回答就更好了。再比如学生读书“你读得很很好,要是你能把语速放慢一点,其他同学就听得更清楚了。”
记得以前在听陈金龙老师执教的《长征》时。一个情景让我印象深刻。点一个女生站起来读课文的时候,“五岭逶迤腾细浪”中“逶迤”几次读得不好,到最后这个女生总算读对了。陈老师语重心长,舒了一口气,微笑地说:“今天对你来也算是一个长征啊!”这样一句话,相信对这个孩子来说,也将受用一生吧。
教师过程中的评价语言不仅是一种智慧,一项技能,更是一门艺术。多思、多学。作为一名入校不久的年青教师,真心感谢罗老师给了我这次在这讲出我的一点想法的机会。我也将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去学习与探求。
第三篇: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儿童歌曲在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妙用
请把我的歌带进你的课
——浅谈儿童歌曲在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妙用
心理学分析表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注意随意性大,上课时有意注意的时间不能持久。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使兴趣持续高涨,现实中,许多教师往往采用“课中操”的形式,让学生在上课中途动动手、动动脚,而后进入下半堂课的教学。这样固然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但我认为这样无形中浪费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加之课堂空间比较狭小,学生在活动时往往很难伸展手脚,一时显得比较乱。我想,是否可以用其他形式来代替“课中操”,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保持学习的兴趣呢?
儿歌、歌谣是儿童最早接触的学习内容,虽然学生从幼儿园跨入到了小学,但对于儿时的歌谣有着深深的依恋。我试着挑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儿童歌曲在课堂上使用,尝试用多种手段将音乐元素融进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使之相互交叉、渗透乃至整合,从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音乐学科元素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在欣赏中感悟,在读中经历生动活泼的审美体验。具体的做法是:
一、利用歌曲导入课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刚入学的学生对课堂生活充满期待和紧张,若能在开学初期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则能把学生的这份期待转化为浓厚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做自我介绍是入学教育的内容之一,借此让学生熟悉班级生活。可由于这些学生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课堂上表现地比较拘谨,不爱交流,也不懂得怎样做自我介绍。鉴于此,我就在上课刚开始的时候播放儿童歌曲《好朋友》:“你的名字叫什么,你的名字叫什么?我叫×××,我叫×××,你的名字真好听”。听着这些琅琅上口的音乐,小朋友的心情会随之轻松,继而关注起歌词内容来,这时我问学生:你叫什么名字?相信这时候小朋友是争先恐后地回答这个问题,他们的拘谨一扫而光,此时,再要求刚才介绍自己的小朋友说说关于自己的一些情况,如今年几岁了?家住哪里?家里还有哪些人?请回答得好的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对唱这首歌,把自己的名字填到歌词中,让他在歌声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动听的歌声能消除紧张,也能缩短时空的距离。一(下)册课文《春雨的色彩》讲了春姑娘的到来,洒下阵阵春雨,使大地色彩缤纷。虽然学生经历过春天,但一(下)年级开学初春天的气息还不是很浓,学生的思维现状还是停留在严寒的冬天。因此,我在上课伊始让学生欣赏儿童歌曲《小雨沙沙》,在动听的歌声中,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进入春天。我在欣赏前提出要求:注意倾听。因为这首歌的伴奏声中夹杂着阵阵春雷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一开始就欣赏歌曲,学生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学生一定能听出来。歌声渐渐停止,思维的火花也在此时迸发:
我问学生:“刚才听到了什么?” 学生:“雷声!”“雨声!”
此时我又顺势问学生:“阵阵春雷声中夹杂的是一场怎样的雨?” 学生:“小雨。” 学生:“春雨。”
我问:“为什么是春雨?”
学生:“因为种子发芽了,春天已经来到。”(歌词内容是写种子发芽)我问:“那春雨的色彩呢?”
学生会感到疑惑:雨水还会有色彩?带着这一疑惑去学习课文,学习兴趣浓厚。《夏夜多美》也是一篇可以借歌曲拉近时空距离的课文,欣赏歌曲《夏天的阳光》让学生走进夏天,感受夏天的阳光,体会夏日的喧嚣炎热,而后再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夏夜的宁静柔美;一上第五单元课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可用《不再麻烦好妈妈》导入,有句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利用歌曲导入课文,能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及时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利用歌曲以美动人,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老师可以利用歌曲这根无形的指挥棒,引领学生畅游在如诗如画的课文中:课文《小小竹排画中游》全文有三句,前两句讲河上及两岸的景色,第三句讲江南是物产丰富、风景如画的地方。教学完字、词、句后,我把学生带上了我的“小竹排”:
我说:让我们同坐小竹排,去江南水乡游一游。
随之《同坐小竹排》的歌声响起,学生聚精会神地听着,仿佛置身于画中。我问:同学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一片沉寂之后,同学们不约而同地举手回答: 学生:我仿佛看到了青山绿水。
学生:我仿佛看到无边无际的稻田,稻谷笑弯了腰,在向我点头呢!我说:你说得真好,真会想象。此时高举的小手如林,都迫不及待地等着发言的机会。我又接着叫学生回答。学生:我仿佛看到小鱼在水下游来游去,在和竹排比赛谁游得快呢!学生:我仿佛看到青蛙在稻田里捉害虫。„„
学生踏着歌声,深刻领会了课文的意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听着熟悉的歌声,亦能勾起一片回忆:
教学课文《快乐的节日》时正值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了庆祝活动,歌曲《快乐的节日》,勾起了学生对当时活动场景的回忆。伴着熟悉的歌声,我问学生:儿童节那天你快乐吗?体现在哪里?
学生:那天我参加游园活动,得了奖,我很高兴。学生:六一儿童节学校发礼物给我们每个同学。
学生:那天我穿上了妈妈给我买的新衣服,穿着它可神气了!学生:同学们表演节目,有的唱歌,有的跳舞,脸上笑眯眯的。„„
此时此刻,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六一儿童节那天,学生沉浸在快乐中,回味着自己当时独特的感受。
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想象是创作的前提,歌曲《井底的小青蛙》正好与课文《坐井观天》相吻合,只不过歌词所唱的是小青蛙和小海龟的故事,在学完课文后欣赏此歌,发挥想象,继而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改编歌曲,达到进一步强化的作用,加深理解,通过音乐,使学生的记忆、协调和集中注意的能力得到发展。
三、利用歌曲以情感人,提升学生的感悟力。
周一贯老师曾说:一篇好课文的审美价值体现在言有尽而意未尽。如何让低段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这未尽的意动于情而感于言呢?用什么去拨动他们幼小的心弦呢?
《三个儿子》这篇课文出现了两种典型的儿子形象,引导学生明白怎样才是真正的儿子。在讨论“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出现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后,引导学生懂得妈妈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要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先听听小乌鸦是怎么做的,随之《小乌鸦爱妈妈》的歌声骤然响起,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听得津津有味,有的学生甚至泪光闪闪,此时已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去引导学生,因为这意犹未尽的歌声,早已拨动学生的心弦,他们体会了妈妈为自己的成长付出这么多,要像小乌鸦那样去好好报答生我养我的妈妈。歌声嘎然而止,我把学生的思绪拉回课堂:“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将来找一个好工作,赚钱养妈妈。我问:你怎样才能找到好工作? 学生:我要好好读书,考上大学。
学生:每天早上都是妈妈给我烧好早饭再去上班,以后我要早点起床,给妈妈烧好早饭。
我问:你会烧吗?
学生:我没烧过早饭,但我可以学。
我说:是呀,要报答妈妈应该从现在开始,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平时都忽略了妈妈这份深爱的学生,此时用语言表达着对妈妈无限的爱,我相信他们会把这份爱化作实际行动,像小乌鸦那样用行动报答妈妈。
歌声如雨露滋润着孩子们的心,也影响着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时间观念还不是很强的学生,感悟课文《一分钟》的内涵会碰到困难,课文通过主人公元元因贪睡1分钟而最后却迟到20分钟的事,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低段学生阅读文章的时候往往停留在看到事物的表象上,他们只看到元元因贪睡而迟到这个后果,知道以后不能像元元那样贪睡。我想这篇课文是要教育学生养成按时起床的习惯,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时间一去不复返,从而珍惜时间。在学习课文后让学生听听歌曲《时间像小马车》,让学生在快速的音乐声中,感受时间的飞逝,时间去了不返,进而懂得时间的宝贵,要珍惜时间。
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运用到一(下)册课文《胖乎乎的小手》,能打开学生思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课程提倡课程的整合,同一年级的各门学科有许多内容可以拿来互为教学资料,以上所讲的一些儿童歌曲,诸如《小雨沙沙》、《小乌鸦爱妈妈》、《时间像小马车》、《好朋友》、《夏天的阳光》、《不再麻烦好妈妈》、《同坐小竹排》等,都能在一、二年级的音乐教材中找到,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只要我们留心,就能在其它学科中发现语文元素,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应拓宽语文学习,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第四篇:低段写字教学中的几点做法(精)
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作为低段的语文教师,在写字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书写时进行“适时介入”和“合理引导”,将对孩子良好写字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重教师范写,注重合理引领
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教师一笔一画的范写,那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对象。因此,要让孩子仔细看教师的范写,不仅要看笔势、看位置,更要看每个笔画的书写要领,看“横”是属于长横写法还是短横写法,“竖”是悬针竖还是垂露竖:“撇”如何起笔,如何出尖;“捺”如何起笔,如何出捺脚……看各种结构的字,看各部分之间怎么处理的,才能写出平稳、漂亮的字。开始时,几乎每课生字教师都要指导,慢慢地可以拣几个难写的字指导。久而久之,学生写出来的字就会与教师的一样漂亮。因此,低年级教师拥有规范的书写、漂亮的范写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从基础抓起.注重写字规范
基本笔画是搭建一个汉字的一砖一瓦,笔画写漂亮、写到位是写好一个汉字的前提。因此,我们要求学生们对这些基本笔画能进行熟练、正确的书写。首先,随着教学的进度,教师对这些笔画进行独立指导。比如教“心”时,出现了新笔画“卧钩”,这是笔画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们先把“卧钩”单独拎出,通过观察分析让学生明白:写卧钩时要露锋起笔,顺势向右下弧形行笔,渐重至钩处稍提,回锋向左上钩出。然后,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板演示范,让学生对这个笔画有个大致轮廓,再请学生对这一笔画描红五个,之后独立写两个。学生在右下行笔时,要么“卧”部写得太平,要么写得太斜,教师发现后及时反馈纠偏,再请学生正确地写五个。接着把“卧钩”放到“心”字里去写。这样的分步训练有利于孩子掌握基本笔画的正确书写。
三、倡循序渐进,注重习惯培养
教师要避免孩子草草下笔的现象发生,要让孩子养成“落笔便是练字”的好习惯。孩子初拿到例字,有关结构稳定方面已经做到心领神会,但毕竟没有亲身体
验,而且组成汉字的基本笔画、书写方向、轻重变化也心中无底。于是刚开始写汉字时,可以让孩子在例字上描一描,描如何起笔、如何行笔、如何收笔,描笔势的变化、轻重的变化,然后在旁边写一笔。当孩子的能力逐渐加强,可让他们描一部分写一部分,当孩子对整个字有记忆能力后,就可让他们描整个字、写整个字。练到相当熟练的程度,可观察后直接下笔,对把握不大的难写字配以描红解决。这样,学生就能充分利用范字循序渐进,把书写技巧转移到自己的书写过程中。
四、施个别辅导,注重差异教学
孩子写字时,教师应来回巡视,看孩子的笔画书写是否到位,结构把握是否正确……如发现问题,教师应寻找出现问题的关键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及时引导。如在教“好”字时,我发现一学生写的“女字旁”看上去特别别扭,经观察后发现,“撇点”中的“撇”应写到横中线以下才能出点,可他写到横中线就出点,而“提”又写在横中线上,“女字旁”似乎被捆住了手脚,整个字当然就美观不起来了。找到原因后,我请他停下笔来,仔细观察,与范字进行对比,孩子马上找到问题所在。通过点拨、引导,孩子就写出了美观、大方的“好”字。
五、重教师点评,注重激发兴趣
教师的点评要能“点石成金”,发挥最佳效果,激发孩子的写字兴趣。当孩子作业书写认真、漂亮、大气时,我会在后面写上“优”,并连续加上5颗星;作业认真、书写工整,那就是“优加3颗星”:如果作业不认真,就打上个“优减”,有时还会发号施令“重写”;特别突出的作业或进步特别大的同学,我还会在旁边写上“棒”或“棒极了”。考试时,我常会对孩子们说:“今天的考试分数是105分,3分是书写分,2分是检查分。”孩子们会为了这个105分而努力。这样做,就是想让孩子与“我”、与“书写”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事实证明
效果相当明显。
六、搭展示平台,注重激励作用
表现欲是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应该为孩子创造机会,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如在课堂上,可采用板演、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作业。课后,可在教室里办学生作业专栏,将他们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那是孩子最大的荣耀,他们的写字兴趣与热情会空前膨胀。还可以在班级中确立一个固定板块,对孩子的各种作业进行定期展出,而且涉及的面越广越好,让孩子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千万不能把展示台变成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第五篇:信息技术在小学低段识字写字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低段识字写字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阶段有较重的识字任务,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尤其是低年级,许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展开。所以,优化识字教学,打下扎实基础,对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甚至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是大有益处的。
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这就使得苦口婆心地劝说、枯燥乏味地训练效果不佳。现代科技的结晶--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信息技术,顾名思义,即将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的技术,以此来创造生动有趣、对多种感官形成刺激的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式称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下举例一二,谈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识字、写字教学。
一、看视频,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之不如知之者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开了一个好头。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正是信息辅助教学的优势之一。通过信息技术,烘托场面,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创设乐学的情境。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秋天》是一篇看图学文,抓住秋天景物的特点,描绘秋天的田野美景。课中先播放一段视频(课前结合课文内容特别摄制田野景色,配之活
泼的钢琴声),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让学生对秋天的美景有初步的感知。如先出示蓝天白云图,让学生说出画了什么?接着问:“高高的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中的“飘”怎样写?从看图说话、学文自然过渡到识字教学,学生兴趣浓厚,印象深刻。
二、看动画,教笔画,正确识字书写。
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趣,易于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摹仿。一般生字学生都能自己“析形索义”,遇到难写、不易理解的字,则可以充分发挥电教优势,化难为易,使学生正确识字书写。如“鹰、辩、摔”等多笔画的难写字,可让学生跟着动画,完成书写一个个部首,再整合在一起。又如一些易写错字,闪动笔画或偏旁,加强刺激。
三、多形式,巧练习,巩固识字教学。
一个汉字在学生的脑中扎下根,还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反馈,来强化记忆。信息技术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交互性。设计了程序,计算机可以成为能反馈练习的老师。这一点在学生自学时优势很大,可是我国目前尚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我想谈谈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几个例子。
(1)、出示声旁,繁衍新字。
针对低年级学生识字记忆较快、回生也快的特点,教师可采用举一反三的练习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出示“巴”、“青”等字,分别让学生以这些字为母体,繁衍出另一字。屏幕显示两个文字框,上面是母体字,下面是新产生的字。设计动画,等学生说出新的字,移去形旁,电脑给予鼓励:“太棒了, 还有吗?”学生热情高涨,思绪活跃。“巴”繁衍出“爸、爬、把、吧”等字,“青”繁衍出“请、清、睛、晴、”等字。这样的巩固练习,扩大了识字量,又促进了自学能力的形成。
(2)、形近字比较。
汉字中许多相近字,小学生用字不分语言环境,不管字义,随便就用,所以必须通过练习,强化记忆,形成正确的用字习惯。如“渴、喝”两字,极易混淆。教学中可这样设计,先随图出示“喝”字,让学生明白喝水要用口来喝,闪动偏旁“口”,加深刺激,再让学生组词。接着随图出示“渴”字,让学生明白是缺水了,是“ ”旁,闪动“ ”,让学生组词。最后出示几句话,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说说要用“喝”字还是“渴”字。这种由图到字,再应用的学习过程,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并能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学习习惯。
(3)、寻找错别字。
中低年级学生在写话、作文中错别字的数量多得惊人。尤其是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字。小学生写错字,有一些字是因
为还不会写,另外就是受其它字的影响,如草写成(受木影响),桌写成卓(受早影响),挖写成(受九影响),念写成(受令影响)。小学生写别字,多用音近字或声旁相同的字来代替。针对小学生犯错的原因,设计改错题,让学生做寻找错别字的“啄木鸟”的过程中,正确书写、合理用字,如出示几句话或引导学生,找出后放大错字或将别字移至别处,闪动错的笔划或用错的形旁。换之正确的字,返回原处。
(4)、编故事巧记字形。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学“呆”时,教师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
(5)、猜字谜记字形。在识字教学中,原原本本把字摆出来,学生没有多大的兴趣,而采用猜字谜游戏就不一样了。老师可以先用电脑给出谜面,让学生尝试写出字型,也可以和学生一道编字谜。如:“思”即“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
信息技术是将多种媒体形式组合的技术,具有各方面的优势,如能早日掌握这门新兴技术,定能在日常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技术并不排斥常规手段,使用什么手段,目的都是为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