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提升学术创新能力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提升学术创新能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 吴汉东
科研评价问题是长期以来影响和制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大难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创新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体制机制,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并将其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五大任务之一。同时,教育部酝酿多年的《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也于日前出台。我认为,当前高校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应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基础与应用。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分类评价,并注重对其社会效用的评价,是国外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对于我国高校而言,可借鉴这一做法,对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确立不同的标准、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于基础性学科及其研究成果,应当以学术效果评价为主,重点是按照“创新性、前沿性”的标准考察其学术价值,尤其是对应用性研究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对于应用性学科及其研究成果,则应当以社会效用评价为主,重点是考察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有无贡献及贡献程度。
二是数量与质量。在当前高校所面临的各种检查、评估中,尤其是在学科排名、学位点申报等方面,科研成果的数量都是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完全以质量为标准进行科研评价是很难做到的。尽管如此,仍应进一步提升科研精品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以激励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产出具有较高显示度与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在具体措施上,可借鉴国外高校的“代表作制”,对经同行评议认定的标志性学术成果的作者,可在职务聘任、导师资格认定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减轻其科研考核压力,努力为高水平学术人才创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
三是形式与内涵。在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中,文献计量、引文分析、影响因子等技术手段被广泛采用。由于科学、权威评价体系的缺位,这些原本属于技术上、形式上的手段逐步偏离了其工具属性,越来越多被作为目的本身来追求,而学术成果的内涵及其理论价值、社会效用反而被忽略。为遏制这种形式与内涵倒置的“技术主义”倾向,必须进一步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方法,对科研成果的内涵与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在具体措施上,对基础类的研究成果,由于其理论价值的显现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可适当延长其评价周期,并扩大同行评议的范围,尤其是要适当增加无利害关系的评价主体数量;对于应用类的研究成果,可借鉴英美等国高校的做法,试行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很多法律、政策、规划、文件都是由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主导或参与制定的,对于其中的部分研究成果,可在其实施一定时期后,组织由同行专家、实务部门专家、利益相关者代表构成的评议组,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
体制机制创新是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重要保障
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 胡敏强
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体制机制创新是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重要保障。当前,主要应从科研评价体系、科研组织与管理体系、经费投入与保障体系以及成果转化体系等方面,实现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质量与创新是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的首要标准,并且要提升到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否能够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是否能够服务国家重大现实需求以及是否能够产生促进学术发展的实质性贡献的战略高度。在制定科研评价体系的思想意识和指导原则上,要破除一味追求“科研GDP”的简单做法,倡导质量结合、分类评价和诚信公正的原则。在基础研究上要注重思想高度和学术原创性,要能够做到思想创新、传承文明和推动学科建设;在应用研究上应能够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做党和各级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还要和高校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相结合,和高校的整体学术评价体系建设与学风建设相结合。
二是建立高效的科研组织与管理体系。主要应从三个方面来推动。第一,紧密结合大学制度改革,建立学部、学院与科研管理部门“三位一体”的科研组织体系。随着现代大学制度的逐渐确立,学部、学术委员会等在大学的科研组织、管理与评价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二,探索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如何创新性地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体制改革。应积极探索社会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研究院)、学术特区、开放性研究机构等在未来10年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和发展规律,在时机成熟时推进综合改革与创新试点。第三,要建立高效务实的校、学部(学院)、科研平台多层次科研管理体系。要充分发挥校级科研管理部门的宏观指导与规划协调作用、学部(学院)一级的组织动员与业务指导作用,以及实现具体科研平台的建设落实和成果产出。
三是建立合理的经费投入与保障体系。各高校要在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筹措经费支持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建立合理的经费投入与保障体系。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经费投入上,要避免两种思想倾向。一是避免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不需要钱”的思想倾向,充分认识到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在实地调研、科学实验、学术交流、成果产出与转化等方面同样需要较大经费投入的发展规律,二是要避免重复投入和低效投入的倾向,应加强经费管理,完善规章制度,探索经费投入与使用规律,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应把经费投入与推广应用、科研合作、学科交叉和科研人才培养等相结合。
四是建立全面的成果转化体系。应站在战略高度,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精神的要求,把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同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紧密结合,建立全面的成果转化体系。具体而言,要把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用于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精神的高级人才,激发广大学生成为各个领域的创新者;要把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同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结合;要把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用于政策研究,为党和国家的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作出贡献;要把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同大力推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相结合,不断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和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第二篇:优化科研评价体系促进应用技术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摘 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将有利于大学科研发展,促进应用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本文分析了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现状、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减少行政干预,创建定量与定性分析指标;合理进行科学分类,导入第三方评价体系;加强评价开放机制的建设;实施科技产出为导向实施评价体系改革。
【关键词】科研评价体系;应用技术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科研评价体系也随其在不断发展,科研评价体系是指在一个科研机构通过建立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或是国家通过建立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实施对科技单位进行绩效评价的一种体系。它往往以考核成果、资金效益以及成果转化为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最终对某一科研机构或科研项目运用一定的科技术评价体系进行全面考核,其包含对“业绩”和“效益”两个方面的考核。而作为高校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行政干预过多、评价机制不成熟、评价机制缺少科学方法、评价分类不准确等。研究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构建与优化,对促进此类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现状
1.1 评价方法现状
目前,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有专家团队评价法、行政申报审批法、社会开放绩效评价方法、政府机构专门考核法等。专家团队评价法是指通过组建专家科研评价体系团队,由其根据国家评价体系标准进行各项逐级审核和评价,最终给科技项目和内容进行全面的评价,它具有权威性,但缺点是不容易发现创新价值的科技项目,因专家们的知识和学识有限,以及在科技领域中运用有限,从而使得评价使用的方法,或个人研究不足,最终使得评价存在诸多问题。行政申报审批法,是指根据大学行政级别通过一所大学规定每一年申报科技项目数量,由行政机构组织专门机构进行评价和管理,最终确定其价值运用和运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科技项目的评价。社会开放绩效评价法,是指根据科研评价体系,以社会人群运用为标准,实现价值社会化后,运用公众开放的评价机制进行评价,它往往是在科技试点和运用过程中的一种评价,往往不作为科技项目专项评价,一般是辅助评价的一种手段。
1.2 评价基础与执行运用现状
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的评价基础是科技项目的确立和科技研究创新理论的出现,然后再到实验室研究成功后,通过文献理论和撰写与发表,以及聘请专家进行技术监督后,确定有科技价值后,再通过行政申报程序和方法进行申报。因此,大学的科研评价体系的评价基础必然是以行政审批为基础,由大学科研人员和机构进行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的申请为基础,最终通过合格审查后层层上报这一种层级的行政申请基础在操作和运用。到目前为此,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较多问题,如论文造假、运用抄袭、科研理论水平不高、社会运用价值不大,最终使得执行过程中出现较多难以控制的内容等。
1.3 评价结果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的科技项目多,但通过评价结果后,真正能够转化为技术和企业运用技术的科技项目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不理想,很多为低水平科技能力或是根本不具备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的内容,并且大学的科技研究主要在产品应用的外观设计和普通运用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多不具备创新型研究与开发,最终使得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出现了由于评价机制不完善,存在较多问题,如大学中科技项目在评价体系评价后无法转化为成果运用或是全面推广运用,有的也是根本无法使用或是缺少相关资金和设备根本不能启动运用等。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行政干预严重
在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运用过程中,往往是泛行政化成为正常现象,资源都是掌握在行政领导手中,如成果评价、研究考核、职称申请、科研报告等都是按照行政级别的办法来办。如在职称论文发表各应用技术大学就明确规定,需要发表一定的科技论文的科技研究者才能申请科技职称和研究考核,并还分省级、市级、国家级职称论文发表来判断,这也是按行政级别来进行论文档次来发表的。在行政体制下,学术研究和科技论文研究成在不自由、不公平现象,创新成果的评价只能在行政体制下被认可,最终由主管部门确定,很容易引起不信任和不公平现象。在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中的资源分配、科学争论、学术分析与讨论、学术评价等都存在对权力判断和认定的现象,其评价活动的行政性往往要大于学术性,官大真理多的现象成为笑谈。行政干预严重是,使得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资源分配及其成果评价最终由行政管理部门分配和确定。
2.2 分类不明确,评价缺乏规范性
应用技术大学的科技项目和活动是多方面、多层级、多层次、多类型、多学科领域的,但却因为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评价体系中的分类不明确,出现一些交叉科技可以选择不同分类,最终使得研究结果出现了层次上的差别。另外,由于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需要从不同分类来确定一个标准值进行科研评价,而同时,还需要选择一定分类来进行标准值判断,如果分类不准确,在两个相似或相同的出现两种不同分值,最终使得评价分类不准造成差异,容易引起被评价人类的通过评价体系漏洞来进行归避。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评价分类不准主要表现在,其交叉领域分类出现无法选择,或是选择不当就引起评价分值过低。另外,由于评价分类缺乏科学规范化的标准体系,使得分类过于自由或是有一些根本没有细化分类,最终使得评价缺乏规范性。
2.3 评价机制缺乏系统性
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由于是直接导入的国家科研评价体系和高效科研评价体系来运用的,本身存在很多不能细化的内容,或是其评价标准体系本身存在诸多漏洞,由于应用技术大学涉及科技内容广泛,单一的考核考评体系根本不能含盖其科技项目内容。如像应用技术大学的生产工具科技项目、荒山开发科技项目、泥土提炼生物蛋白项目等这一些应用技术由于采用原单一的科研评价体系出现考评内容不全面,且价值预测与估计、风险控制预测、科研成功与否的预测等都存在不确定性,而在评价机制不成熟和不健康的情况下,最终使得评价出现不公平、不合理,以及可能被权利利用而成为一种形式。我们知道应用大学的科技项目往往是以行政方式向上逐级上报的,而在这一个过程中,如果出现多项目的科技选择时,行政干预作用过大,最终使得好的科技成果往往不被选送上级部门审核和批准。另外,由于应用技术大学的学术造假严重,学术造星运动不断产生,最终使得学术研究成为一种形式,而评价机制自然发挥不了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缺乏系统性。3 优化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建议
3.1 减少行政干预,创建定量与定性分析指标
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评价体系一定要从根本上减少行政干预,要给科研评价自由、真实、完整、合理、规范地进行必要的科研评价流程和程序进行审定,而不能完全行政化,所有科研评价成果必须围绕行政评价结果来从事科研评价活动。笔者认为行政是程序,更是一种完整的监督,而不应成为一种形式主义或是权位主义的一种过场。为此,笔者认为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应设立评价宣传、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指标进行考核,然后通过对其的评价后由应用技术大学行政管理进行文件传递和国家相关程序办理,而不将行政管理作为一些权利评选代表。其科研评价采取省级专家团队+科技水平评估机构+论文发表机构认定+行政管理基本传递流程和文件流程检查等几重事项进行综合评价,从而达到去行政化,并运用定量和定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作为科研评价其应以理论技术文献10%+科技价值评估50%+社会试用结果20%+专家团队评价20%+其它10%的标准进行评价。
3.2 合理进行科学分类,导入第三方评价体系
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科学分类,应创建应用类科学技术详细执行规范标准,其以国家科技分类标准为基础,详细对应用技术大学的科技项目进行更详细分类,通过分类成功后,积极将科学技术评估机构和专家团队科研评价机构导入评价机制体内。运用双重评价,实现定百分比例值来计算其价值,然后再通过定性对其价值的趋势分析和应用分析等,最终使得在分类合理的情况下,导入的第三方评价体系能够公平、公开、合理、全面、及时地进行科研评价机制的建设。
3.3 注重科技产出的导向性指标
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科技项目,应以应用研究为主导,并且以应用技术在局部试点推广成功后来进行综合评价,即以试点产出为突破口来预测,通过一项技术发明后,在一定地区应用和推广后进行认定和评价,这更利用科技项目社会价值预测和评估,因为有其试点来区域为实例来证明。另外,由于科技项目没有申报科技专利权保护,我国还要积极将专利申请改为以申请时间来审核,不管多少年未通过,其只要最先报的,才享受最先评价,其它的都延后,如果后来的先评价,则需要提供更详细的运用价值分析和理论体系的运用框架。应用技术大学的科技项目申报、评价必须以产出为标准进行综合评价,不能像尖端科技那样采取保护理论和一切绝密为本。而应建立起应用术成果保护评价机制,并且要创设相关应用技术科技研究机制等来推动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和发展。
3.4 加强评价开放机制建设
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评价,其要建立开放的评价管理机制,即要实现以科技研究竟为目的,要把行政手段的干预减少到不影响科研评价的标准以及评价内容,同时,还应积极将科研评价标准进行详细分类管理,创建应用技术大学的详细分类标准规范执行手册,同时,建立相应的分类评价分值进行相应对应。通过这一些基础确定后,在科技论文写作和发展中还要建立科技论文学术造假评审核机构,要严厉打击科技论文造假,还科技理论空间一个理性的空间,而不被权利和金钱所左右。而在科技项目综合研究方面,要强调应用技术大学开放的政策、积极鼓励大学中师生参与科技发明和创造,并给予奖励,以及通过一定渠道为其募集资金进行社会运用等。只有通过开放的科技研究后,才需要建立开放的科研评价机制,即评价采取高校人人评价,要实现现代技术评价机制,在论文方面要建立社会监督与信息反馈机制,在科技研究方面,要创建大学专家团队科研评价机构、引入第三方科研评价机构等进行科技专项评价和估价,通过定量和定性指标建设后,指导应用技术大学科研全面发展。
第三篇: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科技水平是一所大学实力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贵州财经学院坚持把加强和提高科研实力作为建设高水平特色财经院校的前提和保障。为了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我校励精图治,遵循注重内涵、强化特色、跻身一流的发展理念,依靠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从艰难创办到成功崛起的50年间,紧紧把握发展机遇,科学研究迅速积累,实现了一次次跨越式发展,其突出的科研成就在学校建设史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我校率先大批引进博士和学科带头人。科研创新能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关键要素,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高校必须不断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以科研机制完善为保障,增强核心竞争力。进入新世纪以来,我校在贵州高校中率先引进博士和学科带头人,目前在503位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27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54.27%;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10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1.27%。贵州财经学院还通过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学习和进修培训,先后与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联合培养师资,提升中青年教师学历学位层次与;美国加州州立富乐敦 大学、日本东京经济大学、法国波尔多第四大学等国外10余所大学常年合作进行教师培训,使教师队伍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多元化知识结构。该校现专任教师队伍中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413人,其中具有教授职务的专任教师104人,有省管专家、优秀中青年专家18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13人。目前拥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校级重点学科,并构建了一批能够瞄准国际学术前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科研团队。强大的师资队伍和科研团队为我校科研实力提供了前提和保障,并且取得卓越的成就。
二、我校着重见者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人才培养基地、经济系统仿真重点实验室。我校现有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西部现代化研究发展研究中心两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还成立了2个省级研究所和一大批校级科研机构。2006年,建成贵州省乃至全国高校唯一一家票据博物馆。2007年,建成目前贵州省高校唯一的、教育部和财政部批准的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年,通过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遴选“贵州省十大人才培养基地”的评审,被批准为贵州省唯一的社科类人才培养基地——贵州省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2008 年,经贵州省科技厅批准设立贵州省经济系统仿真重点实验室。同年,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商务部批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与我校合作共同建立研究基地。
三、为试验区的建立提供了针对性的前期调研报告和咨询意见。1988年,由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分别在贵州毕节地区建立了“生态建设、人口控制、扶贫开发试验区”和贵州安顺地区建立了“深化改革,促进多 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发展的改革试验区”。贵州财经学院的专家为两个试验区的建立提供了针对性的前期调研报告和咨询意见;根据胡锦涛同志“科学认识贵州省情”的指示精神,我校承担了《贵州社会经济发展教程》一书的主要编写工作,这是早期在干部队伍中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的重要尝试。这些研究工作不仅为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提供了决策参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科学发展观早期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我校教师在国内外大量发表论文。据不完全统计,2003—2007年我校教师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近两千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近百部,并有200余篇论文被CSSCI及SCI、EI、ISTP等国际期刊收录,在学界反响强烈。在近两届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奖中学校共获优秀成果奖43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22项。目前,我校20多名教师担任国家级学会的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反映了我校教师在国内的学术地位不断提升。
五、“十一五”以来,我校多名教师长期主持或参与了多项省、市、县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贵阳城市经济圈十一五发展规划》、《铜仁地 区“十一五”规划前期研
究》、《贵州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规划》、《贵阳市在西部地区省会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区域发展特色思路的研究》、《云岩区“十一 五”发展环境、发展特色思路研究》、《红花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多项规划研究和编制成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好评,被纳入政府决策。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阶段,地方本科高校数量发展迅速,并在大众教育中占据主流地位。由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及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渗透,地方高校遭遇了新的格局下高等教育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地方高校应如何发展壮大?如何才能在这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地方高校的协调、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教师是办学之本。“人才问题,始终是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头等大事”。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着师资队伍力量不强,专业特色不明显、科研层次不高、综合竞争力较弱等问题,但最关键,最根本的是教师队伍问题,优质教师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地方高校建设和发展的瓶颈。精心建设一支学科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精干高效、富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理应作为地方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地方高校必须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地方高校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这也是地方高校赢得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不竭源泉。地方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员工,就必须在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进行制度创新。要努力创造和形成有利于各种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和良好氛围,充分发掘人的潜能,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办学以育人为本。育人是现代大学的精髓和灵魂。为此,地方高校要以夯实基础、拓宽知识、提高素质、强化能力、发展个性为育人的指针,构建“多维渗透、学程分段、方向分流”的全新课程体系,构建由“素质课程、活动课程、专题讲座、校园文化、读书活动、社会实践”组成的“六位一体”的素质教育体系;推行导师制和生涯教育,施行完全学分制,建立“毕业证书+职业证书”双证书制度,以增强培养学生过程的控制能力;定期开展市场调研,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提高就业档次,尤其增强考研率和公务员考取率,获取相关信息,增强质量检验能力。总之,把握“以育人为本”的实质,就要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管理方法上具体落实这一理念:(1)“以育人为本”体现在教育观念上,就要求教育者创造条件、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使拔尖人才能脱颖而出,为培养和选拔人才创造有利环境。(2)“以育人为本”体现在教育内容上,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求以科学发展的眼光,不断赋予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时代特征、成长环境相吻合的新内涵。(3)“以育人为本”体现在管理上,不仅要求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能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还要求将这种理念贯穿到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实践中去。提倡人性化管理,倡导管理过程中教育在先和管理与教育并重,并根据“依法治校、科学管理”的要求,既明确学生在学校里享有的权利以及在充分享有权利的同时应该履行的义务,又要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校必将励精图治,遵循注重内涵、强化特色、跻身一流的发展理念,依靠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朝着高水平的大学迈进!
第四篇:科研能力评价
关于研究生科研能力评语大全
篇一: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
我是xx大学xx系研究生,如今面临毕业之际,回首这三年的研究生生涯,现做自我鉴定如下:
本人在思想觉悟上始终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能用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有了相对成熟的认识和定位。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根据自身研究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认真研读了有关核心课程,为自己的科研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并涉猎了一部分其他课程,开阔视野,对本研究方向的应用背景以及整个学科的结构有了宏观的认识。学习成绩也比较理想。在外语方面,研究生阶段着重加强了书面写作的训练,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在科研工作上,根据导师的指导,研读了大量论著,逐步明确了研究方向,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以及与师长同学间的探讨交流,取得了一些比较满意的成果。在这期间,查阅资料,综合分析等基本素质不断提高,书面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锤炼,尤其是独立思考判断和研究的能力,有了很大进步,这些对于未来的工作也都是大有裨益的。
平时生活中,为人处世和善热情,和同学关系融洽。根据自身爱好和能力,业余参与了一些社会活动,为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毕业在即,在工作实践中,除了提升适应工作要求的具体业务能力,还提高了和同事沟通交流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素质也得以培养,为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做好了准备。
研究生阶段使我所获颇丰,从学业、科研工作,到个人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是充实且有意义的三年。相信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篇二:研究生科研工作的自我鉴定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是从事体育活动以及体育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体育人才,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位类别和教育模式的逐渐优化,学术型和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安排和培养模式方面都各有侧重,而科研能力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自身发展更是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用人单位不仅要求研究生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求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因此,提高学术型体育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成为了时代的需求。评价体系应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而制定,使其更具有针对性,而目前关于体育学科缺乏科学、合理的科研能力评价体系。大多数研究对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内涵有一定探讨,但对其进行明确界定的较少;对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要素以及培养模式的研究较多,而对其进行准确评价的较少;对于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某个环节探讨的较多,而从整体上去把握的较少。本研究通过大量研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书籍,了解以往的研究成果,以河南省三所高校的研究生导师、科研工作者以及研究生管理者等为调查对象,在对学术型体育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教育评价的相关理论进行了仔细地研究,明确科研能力的内涵,并且结合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及体育学科特点,将众多专家的意见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以知识储备、分析问题能力、学位论文质量以及其他科研成果4个方面为一级指标,又将其分解为专业知识、交叉知识、逻辑推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独立决策能力等13个二级指标,从不同角度对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进行考核评估,并针对具体的评价内容、应遵循的原则、评价标准以及适用的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述,运用秩和运算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构建出一套质性和量化有机结合的科研能力评价体系,不仅对提高学术型体育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也为河南省高等教育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第五篇:完善行业标准体系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完善行业标准体系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近年来,我国涉及危化品运输的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加强危化品运输安全防控任务繁重,《关于集中开展“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通知》明确要求“打击危化品非法运输行为,整治无证经营、充装、运输,非法改装、认证,违法挂靠、外包,违规装载等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应认清严峻形势,深刻吸取事故教训,确保危化品运输安全。
目前,我国危险化学品运输距离过长、成本较高、安全风险大等问题比较突出。对此,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王如君建议
完善行业标准体系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本报记者
刘
峰
近年来,我国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多发,事故教训引人深思。近日,就如何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记者采访了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王如君。
王如君指出,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量大面广,极易引发危险化学品泄漏、燃烧、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势在必行。
运输量大、事故多发
合理规划物流网络
据王如君介绍,我国是危险化学品生产和运输大国,石油和化工产品达4.2万多种,80%以上是危险化学品,95%以上的危险化学品涉及异地运输,其中约80%依靠道路运输。每年通过道路运输的危险化学品总量达2.5亿吨,仅易燃易爆油品类就超过1亿吨。
我国危险化学品流通量逐年增大,流通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由于危险化学品运输在水路、铁路和航空等方面的限制较多,道路运输已成为危险化学品资源配置的最重要的方式。
“长距离、大吨位、异地运输,已成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特点。'王如君说,我国在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所引发的事故中,运输环节比率超过30%。
据悉,我国危险化学品生产、仓储存在地区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以东南沿海、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为例,这三个地区的仓储量占全部地区危险化学品仓储量的70%以上,而中西部地区则不足30%,由此造成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距离过长、运输成本较高、安全风险较大等问题比较突出。
王如君指出,通过统筹区域内的危险化学品发展规划和化工园区、化工集聚区布局,推动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及应用的企业搬迁,利用化工产品上下游关联的特点,形成链式发展,可极大减少危险化学品在园区外的运输量。
王如君建议,在规划设计危险化学品物流网络时,应使危险化学品仓储尽量靠近生产企业基地和大用户群,“在事故多发,以及人流、物流量大的路段,修建危险化学品、超限尺寸货物运输的专用道路和停车场,并建立快速应急机制,以便在事故发生时快速处理'。
非法违法运输现象普遍
提高门槛完善标准
通过调查研究,王如君认为,我国目前缺乏统一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技术规划,存在标准不统一、标准相冲突、标准缺失等问题。
例如,关于运输车辆维修、报废等方面的标准尚为空白,没有统一的车辆认证标准。
“我国危险化学品物流行业管理存在多头监督、各自为政、程序复杂等问题。虽然我国在2021年建立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但相关部门的协调管理能力还有待提升。'王如君说。
危险化学品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管理松散,专业化的物流企业较少,且非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单位或个人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自产、自运的占较大比例。
“这种现状是导致我国危险化学品物流企业现代化水平低、发展慢的原因之一。'王如君说,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缺乏危险化学品物流知识,不具备事故处置能力,是导致危险化学品物流存在较大危险性的主要原因。
王如君建议,建立统一、规范的危险化学品物流行业标准体系,提高准入门槛,大力调整危险化学品物流产业结构,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度,加大对非法营运车辆的打击力度。
“我们要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从事危险化学品物流业务,加速危险化学品物流企业的淘汰、整合和优化,引导物流企业朝规模经营、设备先进、管理高标准的方向发展。'王如君表示,要加大对不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无资质运输企业和个人的打击力度,追究无资质企业和个人的运输责任,并追究委托人的连带责任。
信息化监管水平低
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与普通物流行业相比,危险化学品物流更需要全面、可靠、准确的信息化监管。“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就像是流动的.库,必须加强信息化监管,否则出了事故,后果不堪设想。'王如君说。目前,我国危险化学品物流企业信息化监管能力普遍较低,缺乏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仓储、运输、搬运全过程的信息化监管,物流全过程信息化监管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
在发达国家,危险化学品运输监管体系比较完善,严格遵循“企业负责、政府监察'的安全责任管理原则,重视在事前、事中、事后实施全过程管理。据王如君介绍,德国建有完善的公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系统机制,“有专业的公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救灾队伍,既配有全套的常规消防器材和装备,也有堵漏用的密封材料等特殊装备'。
相比之下,我国不少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并没有制定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或预案流于形式,可操作性不强。
“因此,我们应建立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档案信息系统,尽快实现全国范围的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联网监控。'王如君说,要强制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对已安装却不符合要求的,加快改造进程,以便满足联网监控的要求。
同时,王如君表示,我国要完善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应急预案和救援机制,提升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规划应急救援网络,形成相关部门与企业现场施救的联动机制,迫在眉睫。'王如君建议,加大泄漏位置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堵漏和洗消系统、火灾自动识别和定位系统等车载应急处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力度,提升危险化学品运输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