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共山东省滕州市委 山东省滕州市人民政府
滕州市地处山东省南部,面积1485平方公里,人口156万,是“科圣”墨子的故里。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立足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努力构筑经济和科技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市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70.7亿元,增长20.1%;财政总收入14.6亿元,增长23.7%;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第三次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一、坚持实施“科技兴市”战略,优化科技事业的发展环境
加速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发挥科技进步在引导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此,我们坚持不懈地把“科技兴市”作为重大战略,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科技长入经济的良好环境。一是全面推行领导干部科技目标责任制。成立了市主要领导挂帅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以一把手为主的科技工作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实行党政领导科技成果推广联系点制度,35名市级领导和65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建立了1—2个村或企业作为科技帮包对象;同时强化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树优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二是大力营造良好的科技政策环境。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等政策,设立了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财政扶持资金、技改投入和技术创新奖;实行领导干部重大科技项目帮包责任制,对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效 1
益显著的科技项目,领导精力和财政优先支持,并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市财政拿出500多万元对实施好、进展快的帮包责任人及法人重奖。三是实行专家科技顾问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按照“一个专家建立一个基地,一个基地形成一个优势产业,一个产业搞活一片经济、带动一方群众致富”的思路,先后聘请中国科学院、山农大的两位教授担任科技副市长,两位院士和10多位专家学者担任市科技顾问。通过优化环境和服务,把专家的教学、研究、试验、示范基地吸引到滕州。山东农科院研究员孙慧生二十年如一日帮助指导我市马铃薯生产,建立形成了省级科技特色园;工程院院士余松烈多年来在我市进行小麦精播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取得显著成效,今年全市87万亩小麦单产达931斤。银丰化工公司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技术支持下,先后开发新产品16项,实施国家、省级科技计划6项,成为我市利税大户。同时我们还聘请市内110位专家学者组成科技顾问团,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技咨询服务。四是建立健全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为主、多元参与的新型科技投入体制。市财政坚持优先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投入增长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科技三项经费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2%以上。
二、突出科技的现实转化,构筑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
1.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立足构筑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载体,强化科技引导,对农业影响大、效益明显、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给予连续重点支持。为把马铃薯产业培植成为强势产业,先后实施科技计划26项,扶持资金300多万元;投资1650万元,建立了生物组培中心和配套完善的脱毒种薯繁育体系。今年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50万亩,产值达12亿元以上,主产区农民纯收入4602元。为发展壮大粮食产业,加强科技项目的后备培养和龙头企业的持续技术开发,先后9次立项,扶持资金60多万元,筛选出白硬冬2号等优良品种,我市被列入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山东省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示范县(市)。投入技改资金1.3亿元,培植壮大农副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形成了东谷面粉、益康食品、春藤肉制品等一批工艺先进的骨干企业。国家级星火外向型企业山东盈泰食品公司,去年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发展标准化养殖基地216个,养殖户年纯收益万元以上。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对科技发展的反哺和推动能力。一是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立足实际,发挥优势,选择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新材料、精细化工、环保节能等产业重点发展,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发
展活力的骨干高新技术企业膨胀规模,带动相关企业尽快形成产业化。全市发展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2.5%,有5个项目列入国家技术创新基金计划。二是实施“科技联姻”工程,加速孵化高新技术成果。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与200余家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固的技术合作关系,近年来实施科技项目75项,其中国家、省级科技项目16项,取得科技成果86项,获得省科技奖励12项。三是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严格落实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快技术开发体系建设。对新建国家、省技术开发中心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5万元的科研开发补助。全市建立厂办科研机构9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企业自主科研经费占销售收入的2.76%,规模以上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投入达3.2亿元,占销售收入的3%,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以上。
3.完善示范带动机制,大力构建科技发展示范平台。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规划建设高科技示范园,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项目39个,完成投资7亿余元。积极培植科技“高税”示范,选择基础好、潜力大、技术创新度高的企业,重点培育扶持,发展形成26家技术实力较强、产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的示范企业。建立完善党员科技帮带机制,在农民党员中评选出万名政治觉悟高、具有专业特长、技术能力较强的“党员科技示范户”,从中优选出千名“科技明星”,给予表彰奖励。全市1.3万名有技术优势的党员,与16万户农民结成了帮带对子。农民党员薛冰利用养殖新技术致富后,与周围16户农民结成帮带对子,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使农户年均收入增加6000元。
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突出科技人才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中的核心作用,坚持引进、培养、使用并举,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立完善人才开发的政策,鼓励技术、成果等生产要素以30%以上的股份参与资产、收益分配;实行重奖突出贡献科技人才,市财政投入20万元重奖科技人员,对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有功人员,优先推荐为劳动模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享受政府津贴;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造的良氛围。大力实施科技人才开发工程,启动了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设立了学科带头人培养专项资金。加强技术人才引进,先后引进日本、荷兰、以色列等20余名国外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开发;聘请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20多位专家进行科技合作。强化人才教育培训,全市年培训专业技术人员8520人。目前全市具有专
业技术人才达到47672名,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18人;培养省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55名。同时把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作为人才培训的重点,建立了集科技服务、现代远程教育与党员电教于一体的市、镇(街)、村(居)、家庭四级科技培训网络,建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接受站点1169处。先后培训农民30余万人,其中有1.07万人考取了国家农民专业技术资格“绿色证书”。
第二篇:如何提升创新能力
请注意看说明
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如何提升创新能力
在线考试 70分答案
单选部分:
说明:字体为红色的是正确答案,黑色的是错误答案,用##号连接的是我两次答题的不同答案,知道哪个是错的,答对的几率也能高点
高精尖创意(广深长高)
课程中所讲的“原子弹与圆珠笔杂交”(超序联想)
课程中“一只猫”(意场感应)
约翰·霍金(世界创意产业之父)
本课程中提到的文化策划流程图(挖编听讲卖##编讲听挖编)
头脑风暴法(奥斯本)
在专家群体决策(直接头脑风暴)
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意思维)
世界创意大桥(中国的)
狭义创意(人类大脑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多选部分
说明:字体为红色的是正确答案,黑色的是错误答案,用##号连接的是我两次答题的不同答案,绿色的是部分正确的答案,知道哪个是错的,答对的几率也能高点
创意法主要有(2)(拉线+超大+非系统)
系统方法论(0)(系统创意方法+信息论方法+狭义系统方法)
对创意和创新的关系(没有创意就没有创新+创意是创新之源)
创意无处不在(杭州+中央电视台+马岩松)
创意的主要特征(自由+形象+突发)
对于反向创意(0)(能激发+是最+能使人##是最+能使人)
狂风暴雨创意法(0)(个体行动+团体脑海风暴)
对创意的理解确切是(2)(第一+发动机)
创意的三境界是(酝酿+顿悟+准备)
创意产业的基点(2)(创意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是新创业的文化)
第三篇:强化科技创新,提升支撑能力
强化科技创新,提升支撑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农业的进步,科技创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012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了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农产品生产保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提出要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作为“三农”工作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淡水渔业必须贯彻实施中央1号文件,落实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渔业科技工作者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渔业生态环境、水产生物技术、水产遗传育种、水产病害防治、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加工与产物资源利用、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工程与装备、渔业信息与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研究上有了突破性进展,为渔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中央1号文件的发布,对水产科研院所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已成为新形势下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把握渔业科技发展趋势
近30年来,我国渔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为4896万吨,渔业总产值达到4568亿元,水产养殖总产量3412万吨,占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69%;我国水产品产量连续十多年居世界首位,占我国动物性食物产量的30%,其中近70%来自养殖,水产品出口也已占农产品出口净收入的50%以上。渔业已经成为农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保障食物安全、优化国民膳食结构、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以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渔业科技在推进我国渔业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作为在淡水养殖发展中起到领军作用的水产院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在水产种质资源保存、遗传育种、濒危水生动物保护、渔业资源调查评估、水域生态环境监测保护、水产养殖基础生物学、养殖技术、鱼类营养、病害防治、水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等领域开展了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为基层渔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服务和支撑。
进入21世纪,渔业可持续发展已为世界共同关注,水产养殖已开始成为包括部分发达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快速发展的新型产业。我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渔业科技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现代渔业发展和渔业发展方式转变等四个方面满足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要紧紧围绕行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重点在“水产主导品种培育、重大疫病防控、健康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水生生物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装备与节能减排技术”等六大方向上开展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解决渔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产业效益,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强化渔业科技创新能力
我国渔业已经进入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新时期,进入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渔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科技创新已成为加快发展现代渔业最关键、最根本的途径。**所将担负起长江中上游地区淡水渔业科技创新的重任,强化自主创新、科技产出、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提高科技创新和产业支撑能力,有效支撑渔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一)立足产业需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渔业科技的进步需要满足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现代渔业发展、渔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对渔业科技的需求,要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在长江濒危鱼类保护技术研究、水产养殖品种培育、池塘养殖生态工程和人工湿地生态净化技术、渔业资源与环境保护、水生动物重大疫病及新技术疫苗研制等重点领域取得一批先进实用技术成果。
(二)围绕科技进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本着“用好现有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原则,创新和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全方位、多层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运用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引导、鼓励和支持青年科研骨干快速成长。切实推进学科体系建设,在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渔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健康养殖、遗传育种、水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学科上下功夫,全面提升**所整体科研实力。
(三)着眼长远发展,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做好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按照“一个中心、二个基地”的建设目标,逐步完善功能配套的武汉研究中心、荆州实验基地、重庆实验基地的建设,同时加强优势学科基础条件建设,加强对我所重点实验室和野外观测试验站的建设,拓展和深化研究方向,进一步发挥我所研究特色,构建国际技术领先的流域性资源生态研究平台。
三、加速成果转化推广
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是提高渔业生产效益的最终途径。**所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让专家服务渔业、让成果助力养殖产业,在服务中推动研究成果的创新、在研究中实现产业经济效益的增值,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地方渔业发展保驾护航。“十一五”以来,**所根据地方在水产养殖方面存在的问题,科学制定规划,建立健全水产养殖病害预警预报与防控体系,保护水体环境安全,帮助地方水产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是**所为我国渔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直接途径。以科技创新为依托,发挥区位优势,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方针,整合我所相关科技资源,以“中华鲟保育和增殖放流中心”、“鲢遗传育种中心”和“窑湾试验场”为基础,把生命周期长、科技含量高、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目标,顺应市场需求,在鱼病防治、饲料开发、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水产新品种开发等方面发挥有力的支撑作用,推动渔业产业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渔民增收。
(一)鱼病防治
结合实践,围绕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研究一些实用、高效的防治措施和新工艺。加强疫苗和新渔药的研制工作,加快“中华鳖等淡水养殖动物细菌病疫苗”的注册工作,尽早满足渔业生产需要;
(二)池塘升级改造
对池塘生物净化、水质改良、养殖用水零排放和循环利用等方面进行推广实验;
(三)品种改良与推广
重点加强超雄罗非鱼、鳙新品种选育和鲢新品种鉴定的工作,并通过推广得到生产验证。结合长江珍稀水生动物保护和渔业资源养护的工作,进行长江鱼类驯养、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全人工繁殖的研究,把有经济价值的品种推向市场,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
(四)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科技扶贫
大力做好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科技扶贫,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基层试验平台。利用本所专家与有关省、县、市渔业技术推广站(所)建立的技术合作、咨询、计划、论证等关系,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推广、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等活动。仅2010年一年,科技下乡26次,培训农渔民3300人次;2011年,科技下乡60次,派出科技人员95人次,培训农(渔)民532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6560余份,扶持渔业示范户4968户,辐射带动示范户9537余户。
实现渔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水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根据渔业科技创新需求,按照立足近期、着眼长远、全面提升、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强对全所科技资源的有机整合和优化配置,进一步提升科研条件和设施水平,为渔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撑。加强以农业部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长江流域水生动物疫病重点实验室等为重点的基础应用研究平台建设,以“中华鲟保育和增殖放流中心”、“鲢遗传育种中心”和“窑湾试验场”等为重点的科技服务、示范转化平台建设,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完善配套设施,创新管理机制,提升创新能力,以优异成绩迎接的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第四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课题组:彭留双 姜中华 陈瑾 梁青建 董含星
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技术转移、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孵化企业等功能,是培育高科技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载体,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更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为系统深入地把脉分析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查找不足,提出对策,我工委在常委会领导的带领下,走访了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听取了市科技局专项工作汇报和市经济开发区关于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在此基础上,比较参照先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路径和科技创新平台运作模式,形成调研报告,以供参考。
一、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政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来抓,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按照“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发展理念,引导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化研发平台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为基础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一是科技创新政策环境趋于良好。以创优环境为先导,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宏观推动,专门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宏伟目标,深入开展创新型在全市营造浓烈 的科技创新氛围;一手抓政策驱动,结合本市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常州市的一系列科技政策,先后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等,对企业实施科技创新过程中涉及到的税收政策、奖励政策、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立项审批等方面,加大了扶持优惠力度,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二是产学研合作日趋活跃。为了适应企业日益迫切的产学研合作需求,我市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服务、企业发展,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思路,以组织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为载体,致力于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模式,不断开拓深化产学研合作的新领域、新途径、新方式,大力提高产学研的组织程度和合作层次,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从政府层面上看,政府与重点科研院校的战略合作日益紧密,我市与浙江大学等5所科研院校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建立了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浙江大学溧阳合作服务中心、产学研专家数据库,通过组织有效活动、提供有效服务,为市校合作搭建平台,促进大学的技术成果向溧阳转移。近年来市政府共举办重大产学研活动12次,签订合作项目150项,引进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信息5000条,中国溧阳茶叶节“科技合作项目签字仪式暨信息发布洽谈会”等正逐步成为具有品牌效应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二是从企业层面上看,主动寻求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显著增强,全市企业与全国百余所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45家高新技术企业全部具有产学研背景,其中三分之二的企业与多家高校、院所有合作关
系,85%的科技成果、90%的省级以上科技立项均有技术依托单位,企业在产学研合作关系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
三是创业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加快推进区域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投巨资兴建了创业孵化园、规划建设了天目湖高新科技园,着力增强资源整合、产业集聚、承载项目的能力,积极吸引信息、技术、资金、人才为在孵中小科技企业服务。先后有50多家企业入孵,年入驻企业的实际孵化面积使用率达90%以上,已有20多家企业出孵,其中有5家企业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在孵和毕业企业申请专利共计58件,通过ISO9000论证的企业10余家,累计开发新产品60多项,多项产品获各级科技部门的火炬、重点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累累成果促使市高创中心今年一举通过省级孵化器认定,创业中心助推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是各类服务平台日臻完善。一是技术服务平台雏形初显。建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信息网络中心、科技咨询服务等一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完善了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天目湖基地建设,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二是融资平台运行规模不断扩大。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行政推动型投融资体系。政府投入以策划包装项目争取各级科技经费支持为主、本级财政科技三项经费投入为辅,近年来,全市实施科技项目1000余项,争取经费达5990万元,本级财政科技三项经费投入2680万元。政府投入带动效应明显,引导企业投入3.1亿元,政府每投入1元,带动项目投入10多元,政
府资金使用效益显著放大。三是人才集聚平台建设成绩斐然。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良好的宜居环境吸引高层次紧缺人才,以完善的配套服务留住人才,各类创业创新人才加快向溧阳流动,2007年全市引进硕研及高级职称以上的科技创新人才127名,引进海归高层次人才15名。
五是“一站两中心”建设初具规模。坚持突出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研发成果的转化两个重点,加快建设“一站两中心”,切实增强企业承接重大项目的能力、创造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集聚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和创造业绩的能力。目前全市已建成三级创新平台26个,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技术中心4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省级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2家。
六是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效应日益突出。据统计,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基本分布于45家高新技术企业内,这45家高新技术企业集中了全市企业研发活动的91.2%,承担了88.6%的省级科技计划,分享了去年上级科技经费的77.45%,一批如正昌公司的SZLH858制粒机、生物质成品燃料产品及装备开发等项目入选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序列,带动高新技术产业链不断 做长做粗,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加快了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2007年全市45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19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0%,撑起了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二、当前制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强。产业结构偏重、产业层次偏低,大多数企业处于竞争弱势地位,惧怕创新风险,重视固定成本,不在意风险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产生的汇报,导致内在的创新动力不足,其外在的表现为安于现状,小富即满,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不强,对建设创新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视不够、信心不足,新产品开发仅仅停留在跟随和模仿上,强调“短、平、快”,束缚了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科技创新人才地位不高、结构不优、总量不足。企业人才观念陈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的投入不足,企业科技开发人员地位和待遇偏低,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的创新人才严重不足,产品开发能力较弱。三是创新投入不足。投入渠道单一,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能力较弱,风险资本市场发育不够,全市R&D占比和企业研发投入规模远远低于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高投入、高收益”的特征尚不明显。四是区域性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基本空白,尚未形成有效的创新要素整合机制,高新技术产业群发展缺乏技术支撑,制约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五是创业中心建设相对滞后。规模较小、设备简陋、服务内容单一,孵化功能不尽完善,仍处于粗放型、低水平的发展阶段。六是企业创新的环境需进一步优化,主体创新、载体创新的氛围还不够浓,政府的激励政策特别是服务内涵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当前,我市正处在“建设高水平小康溧阳,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发展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全球经济放缓、国际市
场疲软、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扬以及宏观调控中货币、土地、节能减排“三道闸门”继续从紧等诸多不利因素,我市工业经济经受了巨大冲击,部分处于产业链低端的行业和企业走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以上情况充分表明,企业在国内外经济环境趋紧的形势下,优者更强、劣者更弱,两极分化、优胜劣汰的现象尤为明显。凡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赢得了发展的新机遇,拓展了市场的新空间;反之,则步履维艰甚至难以为继。因此,作为企业,必须通过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作为苏南经济版块中次发达地区的溧阳,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吸引更多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向溧阳转移、到溧阳转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苏南优化发展的大潮中赢得主动、构筑优势。要着重在五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解放思想,在观念转变上实现突破。各镇各有关职能部门要解放思想,同心协力,将推进科技创新作为溧阳实现跨越发展的最大机遇来抓,全力以赴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集聚政策资源,结合工作实践,从政策层面上将好的经验和成熟做法不断系统化、规范化,为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运行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既突出导向性,又突出实用性,更突出可操作性,促进创新资源的整合,推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发挥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创新资源效益,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创新的合力。引导企业突破小富即安、急功近利的思想
束缚,以长远的眼光制定打造百年企业的规划,塑造创新精神,将自主创新视为企业的生命线,突出创新平台的龙头地位,瞄准行业前沿尖端科技,强化新产品研发,促进产品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培育企业持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二)提升功能,在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上实现突破。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涵盖创业平台、行业公共研发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三个方面:一是科技创业中心建设要转换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设施规模化、服务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资源网络化、运行市场化、发展专业化、功能效益化”方向发展,依靠市场的力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创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控制企业的创业成本和风险,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二是行业公共研发平台建设要强化政策引导,搭建合作框架,完善共享机制,整合创新资源,立足我市规划打造的六大产业集群,组织建立技术联盟,加强产业源头技术的开发,继而辐射带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技术进步,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三要重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加强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形成网络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促进技术、市场与资本的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三)创新机制,在推进产学研合作上实现突破。实现有效的产学研合作,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建立完善的机制,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创新资源良性循环模式。就政府而言,传统的“静态合作”机制过于形式化,不符合科技成果转化市场的规律。政府开展产学研合作,要积极搭建区域性科技创新平台,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形成战略合作机制,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前沿阵地和后方基地,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智力资源,把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和创新体系的持续发展。就企业而言,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关键要坚持项目为本,以项目为纽带,以企业创新平台为载体,紧紧依托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进一步激发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量,加强信息双向交流,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面向企业展示成果、对接成果、转化成果,努力构建务实高效、开放灵活、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
(四)多元投入,在融资规模上实现突破。科技创新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特征,要建立“政策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持、政府扶持”的多层次、多形式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加强政府投资、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的结合。一要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增加财政投入,优化资金投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和推动企业和社会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为补充的良性格局。二要建立贷款推荐制度,加强银企合作,完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管理模式,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贷款支持。三要建立健全资本运作机制。鼓励高成长型企业上市,改善企业财务结构,增强企业资本实力;实施“双轮”驱动政策,大力扶持本地有实力企业组建风险投资公司,着力引进外地风险投资机构,不断壮大我市风险资本市场。四要继续全力以赴地做好科技项目的挖掘、包装、策
划和组织申报工作,使更多的科技型企业能够享受科技资金扶持。
(五)完善政策,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实现突破。学习借鉴先进地区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的成功经验,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营机制。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并落实科技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尽力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努力营造适合科技人才成长、发挥专长的环境,将我市打造成吸引外来人才创新创业的乐土。二要强化企业吸纳人才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建立科研工作站,完善人才柔性管理机制,引进本地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研发人才和紧缺人才。三要整合市内外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大对本土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全面提高各类专业人才的素质,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人才支撑。四要引导企业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深化人才队伍管理机制改革,完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科研开发人员的创新激情,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高新技术人才队伍。
(溧阳市人大常委会)
第五篇:加强规范化管理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规范化管理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全面推进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科学发
展
——刘敏站长在全国农机试验鉴定站长会上的讲话
(2012年1月8日 北京)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北京召开全国农机试验鉴定站长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工作的意见》,总结交流2011年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分析当前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研究部署2012年农机试验鉴定工作的目标任务。农业部张桃林副部长和农机化管理司宗锦耀司长、胡乐鸣副司长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今天上午,宗锦耀司长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张桃林副部长明天上午专程来看望大家并作重要讲话。宗锦耀司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宗锦耀司长的讲话,深刻领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下面,讲三点意见。
一、围绕中心,扎实工作,2011年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国农机试验鉴定系统紧紧围绕“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和农业机械化工作大局,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任务,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呈现全面发展势头,为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一)农机试验鉴定规章制度更加完善。2011年,农业部高度重视农机试验鉴定工作,制定出台了《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工作的意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大纲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扶持、规范农机试验鉴定工作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地方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和技术规范,共同完善了农机试验鉴定工作制度,强化了试验鉴定工作规范化管理。全系统积极配合部农机化司调研起草了《农业机械安全鉴定办法》,为下一步开展安全鉴定工作奠定了基础。修订了《推广鉴定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制定了《推广鉴定受理审查作业指导书》等6个作业指导书,开通了部级推广鉴定申请网上申报审查系统,提高了推广鉴定项目运行的规范性。各单位都编制了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推进行业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二)农机试验鉴定能力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对试验鉴定机构能力、试验鉴定范围和数量都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2011年,总站发挥鉴定检测机构的专业优势,成立了“海洋捕捞与养殖机械专业站”;部分省站对相关检测工作进行了规范,加强实验室管理和质量运行情况监督;组织制修订了《农业轮式和履带拖拉机》等38项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和《挤奶机械》等11项选型鉴定大纲,为进一步满足不断增长的部级推广鉴定任务打下基础。农机化司全面开展了第三批部级鉴定能力认定工作,全国能够承担部级鉴定任务的机构数量达到了30个,可以承担66个产品的部级推广鉴定任务。2011年,农机鉴定系统共同承担部级推广鉴定761项(总站承担 202项,各省站、专业站承担559项),共同保障了部级鉴定工作顺利开展。据不完全统计,各省级鉴定机构还承担省级推广鉴定4500余项,选型鉴定、定型鉴定、产品鉴定及其他委托检测项目5400余项,与2010年相比增长29%。
(三)试验鉴定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2011年,各省鉴定站以自身能力建设为基础,保持和提高鉴定检测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各省(区、市)鉴定站2011年共新增固定资产3100多万元,投资1900万元新购置仪器设备600多台套;新增占地面积22万多平米,其中新增试验场面积18万多平米。江苏站抢抓机遇,争取和落实各类资金1500万元,征用土地230亩,其中建设拖拉机试验检测用房1.5万平方米,拖拉机检测能力从100马力提升到180马力。同时,农机试验鉴定系统加强人员岗位培训工作,开展了第三期部级推广鉴定审查员培训,全年组织了8个审查员培训班,共培训推广鉴定审查员近500名。分别召开了两次站长会及行业推广鉴定检测技术研讨会,促进了行业基础工作交流。
(四)认真参与制定《国家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相关工作。2011年是第三轮暨《2012-2014年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的制定年,农机鉴定系统积极配合农机主管部门,认真开展《目录》编制工作。总站配合农机化司认真拟定了《目录》申报范围,提出了《<2012-2014年国家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申报指南》,优化升级了《目录》网上申报管理系统。各省站及时做好企业申报和审核推荐工作,30个省(区、市)推荐了1606家企业的9964份申报材料,与2010年相比,企业数量和申报产品数量有所回落。总站对申报材料进行了科学分类、整理,并配合农机化司做好初审和综合审议工作,严格评审要求和程序,确保了目录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公正性。在国家推广目录的基础上,各省站配合农机主管部门,结合本区域农机化发展需要,积极做好省级推广目录的编制管理工作,为有关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农机质量监督工作稳步推进。2011年,全系统按照农机化司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农业机械化质量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补贴机具质量督导、重点检查、质量监督抽查、质量投诉、维修能力评价等工作。总站和各省站共同开展了补贴机具质量保障督导和国家支持推广目录中部分企业和产品的监督检查,对企业产品质量提出了改进建议;承担了微型谷物加工组合机产品安全重点检查和微灌设备质量安全普查工作;各省级鉴定机构还开展地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800余项次,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技术依据和参考。据2011年前三季度统计,全年各级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机构共受理农机质量投诉1154件,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235万元。总站组织开展了《农机生产企业维修能力评价》,促进企业落实“三包”责任、提升维修服务能力。农机质量认证工作稳步发展,完成初次认证、监督认证等各类认证615项。
(六)农机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2011年,全国农机标委会农机化分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农业部有关标准化方面的方针政策,继续加强标准制修订和复审、宣贯和实施,规范管理和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农机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组织召开了两次标准审定会,审定通过了4项国家标准和14项农业行业标准。举办了农机化标准项目管理和标准编写培训班,促进提高农机化标准的编写质量和标准编写人员的水平。配合农机化司开展主要农机安全运行标准执行情况专项治理工作,保障农机化安全生产。开展农机化标准调查研究,起草了农机化标准工作调查报告,为制定农机化标准和完善农机化标准体系提供了依据。加强农机化行业标准项目管理,召开了2012年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评审会议,推进标准制修订工作进度。各省站在2011年承担了200余项次农业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为农机化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基础技术支撑。
(七)农机试验鉴定机构公益性地位得到加强。农机试验鉴定系统在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大力发展试验鉴定、质量认证和质量监督等农机化公共服务事业,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农机鉴定系统公益性事业地位不断加强。去年印发的《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工作的意见》,明确农机试验鉴定工作“要按照立足公益、依法鉴定、科学高效、公正廉洁的基本原则开展农机试验鉴定工作”。要求“坚持公益性职能定位,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满足农业机械化发展需求”。总站积极配合部人事劳动司事业单位改革调研工作,把深化改革同加强管理有机结合,积极争取公益性一类事业单位;广西鉴定站积极主动与人事厅等部门沟通联系,全面完成单位参公转制登记工作,并于2012年1月正式纳入参公管理;湖南、内蒙古鉴定站也已纳入参公管理单位;北京、上海、山东等鉴定站实现阳光工资,进一步确立了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的公益性地位。与此同时,总站和各省站还结合自身职能和相关规定,发挥技术优势,开拓服务领域,在维修管理服务、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农机化信息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年来,全国农机试验鉴定系统在要求高、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各项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农业部和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离不开全系统干部职工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辛勤劳动,离不开广大农机企业的大力配合。在此,我代表总站,向关心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的领导、农机试验鉴定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以及农机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领会精神,明确要求,切实增强做好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我国农机化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近日下发的中央1号文件,都对发展农业机械化提出新的要求。这将大力推动农机新产品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作为农机化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家支持推广的农机装备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先进性,关系到农机装备结构改善和优化,关系到农机企业技术进步,是提升农业机械化质量、促进农机化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农机化的快速推进,农机试验鉴定系统将在支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引导农民正确选购和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机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维护保障农民利益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张桃林副部长在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要完善标准与严格把关相结合,扎实推进农机质量监督管理。“以农机作业质量评价、安全使用规程为重点,加快农机化标准的制修订步伐,做好标准的宣传与实施工作。继续推进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农机质量投诉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受理和认真处理各类农机投诉。要严格规范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工作,加强对承担推广鉴定任务机构的工作考评,维护鉴定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加强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做好补贴机具质量源头管理,加大对推广鉴定获证产品的质量跟踪,对质量问题突出、投诉集中的产品坚决取消推广目录资格。继续组织开展补贴机具质量调查、重点检查和质量保障督导等工作,督促农机生产企业、经销商落实“三包”责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
宗锦耀司长在今天上午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全国农机试验鉴定机构要增强推进科技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的理念,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科学发展。要进一步立足大局,开拓创新,以推进科技进步为主线,加强政策激励机制、联合协作机制、考核监督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等“五个”机制建设。
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随着农业机械化新形势、新情况的发展变化,目前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农机化发展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鉴定工作统一规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各单位对政策法规的学习掌握程度不完全一致,尤其是对鉴定大纲的理解不一致,在鉴定工作操作程序、具体鉴定内容的把握上容易产生差异。二是鉴定能力尚不能完全满足农机化发展的需要。总体来说,全国农机试验鉴定系统发展不平衡,部分省站自身能力建设有一定差距。三是农机试验鉴定行业科研创新尚不够深入。农机试验鉴定理论、试验方法、判定标准尚不够全面系统,特别是适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检测和评价方法研究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自动化、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在试验鉴定工作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四是质量监督体系建设尚不健全。质量调查、质量督导、投诉监督、安全鉴定、重点检查等质量监督方式研究不够深入,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建设尚不健全,农机质量调查工作未能完全实现常态化、规范化,特别是安全鉴定、重点检查工作尚未开展,不能满足农业机械化质量监督工作要求。
总之,国家对农业机械化工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为农机试验鉴定系统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鉴定系统要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切实增强做好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认清形势、不断创新、乘势而上,全力推动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向更高水平、更广领域发展,切实发挥技术支撑和管理服务保障作用。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认真谋划2012年各项工作 2012年,我们要紧紧围绕“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效益”这条主线,紧紧抓住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认真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试验鉴定工作的意见》和《全国农机试验鉴定“十二五”发展规划》,深化改革、履行职能、发挥优势、加强协作,重点在规范管理、防控风险、提升能力、强化落实上下功夫。主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规范农机试验鉴定工作。协助农机化司研究开展部级鉴定能力认定到期复评审工作,进一步完善部级鉴定能力认定工作制度。继续做好部级推广鉴定项目的统筹管理工作,规范农机推广鉴定受理审查、检测鉴定、证书变更和证后监督等关键环节的管理。组织修订《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证章管理办法》,加强部级推广鉴定有效期内的监督检查工作,严格按照推广鉴定大纲和通则要求开展鉴定工作,坚决杜绝简化工作程序、减少鉴定内容、以偏概全和弄虚作假等现象的发生。根据各鉴定站申报的部级鉴定大纲制修订需求汇总情况,经过研究论证并报农机化司批准,确定大纲制修订计划,组织制修订一批部级农机试验鉴定大纲。继续组织开展部级推广鉴定审查员培训班,切实加强系统技术人员培训考核。完善上岗考核制度,做到检验员和审查员100%持证上岗。进一步完善农机鉴定监管子系统,即部级推广鉴定申请管理系统,方便企业鉴定申请。组织召开拖拉机、畜牧机械、收割机械等行业会议,规范行业管理。
(二)进一步推进农机质量监督工作。按照司里要求,继续做好补贴机具质量保障督导和目录产品监督检查工作。积极参加农业部和各级农机化行政主管部门主办的“3〃15”现场活动,继续做好农机打假工作。完成2011年我国农业机械质量状况报告的相关工作。举办全国农机投诉培训班,推进农机投诉制度建设。做好农机质量投诉日常受理和协调处理工作,完成全国2011投诉工作总结和统计分析。完善认证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优化项目管理流程。进一步调整、改进项目管理软件,提升项目管理电子化水平,试行认证企业档案电子化管理。开展农用挖掘和装载机质量安全普查工作。继续提出完善《国家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申报条件,进一步明确部省两级目录的关系,优化升级目录网上申报系统。做好2012年国家、省级推广目录调整的相关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农机化标准管理。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调研,为组织标准项目申报提供指导。认真组织标准制修订项目的申报和实施,重视标准立项的可行性研究,强化标准制修订的过程管理,定期对项目承担单位进行检查,保证标准项目的质量和完成率。适时组织召开标准审定会,提高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质量。召开农机化分标委年会,加强组织机构建设,研讨农机化标准发展趋势。
(四)进一步提升农机试验鉴定能力。配合农机化司积极争取农机化推进工程项目,按照保障重点、调整结构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全国农机试验鉴定能力结构,统筹部省两级鉴定能力建设,按照全国农机试验鉴定“十二五”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提高鉴定能力。各省级鉴定机构要根据当地实际,积极发展区域性农机装备试验鉴定能力,提升棉油糖等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和节水灌溉、精量播种、高效植保、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农机化技术配套机具的试验鉴定能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养殖、设施农业、小型机械等机具试验鉴定能力,不断满足农机化发展需求。
(五)进一步推动系统科技创新。以公益性农业行业科技项目开展为契机,加强农机适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农机试验鉴定评价方法研究,不断改进完善试验鉴定方法,提高科技应用水平。今年,总站要抓紧组织实施《农业机械适用性评价技术集成研究》行业科技项目,希望各项目参加单位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共同推动项目研究。全行业要积极争取投入,不断完善试验鉴定手段,改进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推动自动化、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在试验鉴定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试验鉴定质量、效率和科技水平。完成2011年农业机械产品质量安全调查研究工作,争取玉米收获机械质量调查项目。开展农业机械节能认证调查研究,拓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业务范围。开展全国农机合作社调研工作,对合作社发展现状、运行机制、发展趋势及扶持政策等4个专题进行研究。
(六)进一步提高农机信息化服务水平。确保中国农机化信息网安全和良好运行。进一步推进中国农机化质量网的有效运行,加大对试验鉴定系统的宣传力度。配合部司进一步做好购机补贴信息公开工作。加强《农机质量与监督》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与通讯员的日常联系和约稿力度,逐步建立行业专家撰稿队伍。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要继续发挥鉴定系统“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优良作风,在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健全体制机制,提升管理水平,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充分发挥系统作用,推动系统持续、协调发展,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不断提高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