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养心的妙药》读后感
《养心的妙药》读后感
阅读是一种精神的按摩。当合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菲薄的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
——摘自毕淑敏
在很早的时候就听到“毕淑敏”这个名字,那时候只是知道这不仅是位很了不起很有文学见地的国家级作家,还是一位内科主治医生和注册心理咨询师。然而,初次接触这位作家的文学作品还是在高中的时候,那是一本毕淑敏的《养心的妙药》心理散文精选,一本让我获益匪浅,受益良多的书。
朴实无华的文字,通俗易懂的语句,接近读者,接近生活的写作素材,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多的修饰„„这就是毕淑敏的文学作品给我的第一印象。在《养心的妙药》这本散文集里,作者用她的智慧和文化积累对人的从身体、心理到精神层面都作出了独到的见解和阐述,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富有意义的事例从身体,友谊,孝心,个人心理,婚姻,家庭,社会伦理和素质等各方面为我打开了提高个人心理素质和探索美好的心灵世界的大门。
高中繁忙的学习生活和重大的学习压力总是让我感到惘然和怆然。然而,看毕淑敏的书,能让我缓解压力和自我消化消极心情。《变化的哀伤》、《像烟灰一样松散》,毕淑敏在文章中告诉了我们走进了不好的境遇,那是我们人生中必经的变化,面对紧张而又让人感到忧郁的现实生活的时候,我们要像烟灰一样放松,情绪会安然从容,“只有放松,全部潜在的能量才会释放出来”。毕淑敏在《人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里讲述了朋友的祖父皓首穷经,坚持不懈地用了整整半个世纪的时间把曾祖父留给他的一本面目全非的临摹医书一一修正,最后变成了一本伟大的济世良方,造福无数的百姓。每次看到这篇文章,我都会士气大作,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每每完成一件事的时候,我都会想到毕淑敏在文中说到的一句话:人只要全力以赴地钻研某个问题,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逼近它的真实。
生活中所有能遇到的,涉及到的各个层面,在毕淑敏的作品里都能够一览无遗,她用最朴实的文字,最真实的事例,最有说服力的语言为我们解开心理一道道的锁。她告诉我们:我很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毕淑敏在男女性别和婚姻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她认为传统的重男轻女、女性社会地位卑微的说法都是愚昧无知的,作为一位女性,我们应该爱自己的性别,应该仰首挺胸,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改造自己。就像她说的,我喜欢爱读书的女人。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女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飞翔。书不是万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在她的书中,我能读出她对女性的支持和尊重。这是鲜少的作家会提及到的。
书,是一个人的精神食粮。读书,能使一个人的思想,心理,文化各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熏陶和提升。毕淑敏在很多作品中都讲述读书的重要性,就像文中开头所说的,阅读是一种精神的按摩,它能和人的灵魂产生共振。我的课外读书习惯似乎培养的比较慢,那是在看了毕淑敏的书之后,我接受了阅读,爱上了阅读,深切的明白了她的话,我们天天浸透在冗长的东西里,就会使我们自己没有办法提升。去读那些好的东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下去,对我们好的素质一定会有潜移默化的力量。那是一种在精神方面发出的能让我们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勇敢前行的力量。
毕淑敏,这位从医20年,转入文学创作,为医学和文学奋斗一生的国家级文学作家,用她的文学作品,影响和改变了我,让我在看不到北的“沙漠”里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和提升自己的方法——阅读。
“如果把本书比作云,落下的雪花很小很碎,它们的出发点是我温热的胸膛„„”
第二篇:《养心的妙药》读书笔记1300字
在很早的时候就听到“毕淑敏”这个名字,那时候只是知道这不仅是位很了不起很有文学见地的国家级作家,还是一位内科主治医生和注册心理咨询师。然而,初次接触这位作家的文学作品还是在高中的时候,那是一本毕淑敏的《养心的妙药》心理散文精选,一本让我获益匪浅,受益良多的书。
朴实无华的文字,通俗易懂的语句,接近读者,接近生活的写作素材,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多的修饰……这就是毕淑敏的文学作品给我的第一印象。在《养心的妙药》这本散文集里,作者用她的智慧和文化积累对人的从身体、心理到精神层面都作出了独到的见解和阐述,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富有意义的事例从身体,友谊,孝心,个人心理,婚姻,家庭,社会伦理和素质等各方面为我打开了提高个人心理素质和探索美好的心灵世界的大门。
高中繁忙的学习生活和重大的学习压力总是让我感到惘然和怆然。然而,看毕淑敏的书,能让我缓解压力和自我消化消极心情。《变化的哀伤》、《像烟灰一样松散》,毕淑敏在文章中告诉了我们走进了不好的境遇,那是我们人生中必经的变化,面对紧张而又让人感到忧郁的现实生活的时候,我们要像烟灰一样放松,情绪会安然从容,“只有放松,全部潜在的能量才会释放出来”。
毕淑敏在《人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里讲述了朋友的祖父皓首穷经,坚持不懈地用了整整半个世纪的时间把曾祖父留给他的一本面目全非的临摹医书一一修正,最后变成了一本伟大的济世良方,造福无数的百姓。每次看到这篇文章,我都会士气大作,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每每完成一件事的时候,我都会想到毕淑敏在文中说到的一句话:人只要全力以赴地钻研某个问题,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逼近它的真实。
生活中所有能遇到的,涉及到的各个层面,在毕淑敏的作品里都能够一览无遗,她用最朴实的文字,最真实的事例,最有说服力的语言为我们解开心理一道道的锁。她告诉我们:我很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毕淑敏在男女性别和婚姻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她认为传统的重男轻女、女性社会地位卑微的说法都是愚昧无知的,作为一位女性,我们应该爱自己的性别,应该仰首挺胸,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改造自己。就像她说的,我喜欢爱读书的女人。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女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飞翔。书不是万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在她的书中,我能读出她对女性的支持和尊重。这是鲜少的作家会提及到的。
书,是一个人的精神食粮。读书,能使一个人的思想,心理,文化各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熏陶和提升。毕淑敏在很多作品中都讲述读书的重要性,就像文中开头所说的,阅读是一种精神的按摩,它能和人的灵魂产生共振。我的课外读书习惯似乎培养的比较慢,那是在看了毕淑敏的书之后,我接受了阅读,爱上了阅读,深切的明白了她的话,我们天天浸透在冗长的东西里,就会使我们自己没有办法提升。去读那些好的东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下去,对我们好的素质一定会有潜移默化的力量。那是一种在精神方面发出的能让我们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勇敢前行的力量。
毕淑敏,这位从医20年,转入文学创作,为医学和文学奋斗一生的国家级文学作家,用她的文学作品,影响和改变了我,让我在看不到北的“沙漠”里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和提升自己的方法——阅读。
第三篇:推行养心教育
推行养心教育 实践“稷下四礼”
德育品牌活动形成背景:
稷下小学的“三延伸教育”一直是全国家校结合的范例,它以“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开创一个未来”的理念,把学校教育向家庭、社会、未来延伸,让学生的精神面貌、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诸多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变。但延伸教育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它体现在学生的身上又以怎样的方式来展现?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近几年来,学校经过反复论证,提炼出了三延伸教育的外显与内涵目标——“有礼有序”。有礼不仅是有礼貌,更是指晓礼数,知道何时做何事,何地遵何礼;有序不光是有秩序,更是指懂修养,知道如何去礼让,如何去做事。通过它可以鲜明地展现学校整体的办学思路,可以体现一个人从内到外的综合修养。正如古人所说:“克已复礼”,“ 万物有理,四时有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学校文化对师生的影响,努力探索文化治校、文化强校的发展之路,通过构建“养心教育”德育体系,实现有礼有序的德育目标,努力在广大师生中培植以“德识兼备,可行天下”为基本内涵的学校精神,引导师生不断地“修心身,养性情”,我们称之为“养心教育”。育人先育心,“养心教育”就是滋养人心灵的教育。这里的人包括学生、教师与家长。通过养心教育,滋养教师的心灵,养育学生的心灵,修正家长的心灵,让每一个人获得心灵的滋润与幸福。“养心教育”分三个层次:教师层面,致力于培养一支素质精良的名师团队;学生层面,基本精髓是会学习、讲礼仪、尊敬师长;家长层面,提升家长素质,为孩子们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临淄是齐文化的发源地,一代名相晏子就讲以礼治国。曾在稷下学宫讲学的荀子则提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的重要论断。古今中外对和谐社会的追求都是从社会秩序的重塑开始的。论语有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并主张从此建构起“夫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理想社会秩序,而建设有序的和谐校园,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稷下四礼”应运而生。
“稷下四礼”实施过程:
“仪式”是一种承载文化,设臵一定的仪式,在仪式教育的背景下,学生会获得一种心理体验,并被仪式的庄重情境而信服。在对“有礼有序”这一德育目标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对于“礼”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礼,不能只靠说教,更要寄托于一种庄严的仪式,以此来教育、感化学生,促进学生内心的成长,于是“稷下四礼”应运而生:“稷下四礼”。即入学礼、拜师礼、感恩礼、谢师礼,纵向贯穿于小学的整个阶段,成为稷下小学学生的必修课。
入学礼,包括开学典礼、拜师仪式等系列主题活动,核心是拜师仪式,通过仪式,孩子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向文明有礼的小学生转变,使其感受到上学的神圣。作为入学礼系列教育活动,我校还组织学生参观新校园、参观新教室、认识校徽校旗等各项主题教育。入学礼还包括少先队入队仪式及少先队常规教育等系列主题活动。学生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人生最重要的时刻之一,是学生政治生命的起点,有时,我们组织家长到学校和孩子一起重温入队的感动,有时我们把小学生带进军营、带进工厂、带进农村,进行社会生活的熏陶。庄严而有教育意义的入队仪式让人铭记终生。拜师礼包括拜师仪式及系列尊师活动。拜师仪式上,家长携孩子牵手相送,面对老师深鞠躬,让孩子对老师心怀崇敬、让教师明确双肩责任之重。每年教师节,学校都要举行大型的拜师仪式,学生和家长同拜师,感受教师工作之辛劳。
感恩礼,包括感恩教育启动仪式及感恩教育等系列主题活福和快乐。通过开展主题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对他们的内心有所触动,使其对家长、对老师、对社会、对祖国心存感恩,懂得知恩图报。结合“母亲节”开展了富有稷下特色的“感恩五月”系列活动:绑一个几斤重的小沙袋,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艰辛;买一枝康乃馨,到医院去采访临产的“准妈妈”;学一项小技能,帮妈妈减轻些家务的负担;写一篇感恩的小文章,当面读给爸爸妈妈听。教师节,我们组织了“和老师面对面活动”,感恩教师的伟大。国庆节,我们组织“向伟大的祖国敬礼”感恩祖国教育活动等等。
谢师礼,包括毕业典礼及谢师仪式等主题活动。在谢师仪式上,五年学子,回顾往昔岁月,品味绵绵师恩,师长的谆谆教诲,让学生难忘终生。如2010年,五年级召开了以“金色童年 成功起点”为主题的毕业典礼暨谢师礼。典礼上,五年级的师生和家长通过精心制作的DV短片《精彩回眸》一同回顾了五年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之后,校长致辞、为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和赠送纪念册、朗诵散文诗等环节,让大家感受到师爱的无私和伟大。有位老师在接受毕业生的谢师礼的时候激动地说:“学生们的谢礼让我们也深感欣慰,这也体现了师生的深厚感情。学生应该有这样的感恩的心。”感恩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准则,是一种高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懂得为人处世,才能收获幸福。
“稷下四礼”实施效果: 稷下四礼的设臵,带来了稷下师生心力的丰盈,“稷下四礼”实施三年来,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显著的变化,有礼有序的德育目标正在形成,有礼有序的德育目标逐步达成。首先是学生秩序明显改变,学校的阳光大课间学生已经做到六个一:全员参加一个不落,课间操走路一步不差,集合站队一声不响,整队时间不超一分,前后左右一条直线,千人跑步一个声音。在学校内,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学生整齐有序,学生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从稷下小学走出的学生,谦恭有礼的面貌,得到了社区、家长的高度称赞。更为可喜的是;稷下四礼的实施,学生中涌现的好人好事现象越来越多了,还涌现出了大批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好学生,如:四年级六班路栋等四名学生在社区捡到内装手机、现金、公费医疗卡等物品的包,想法设法多方联系把包交还给了失主,失主问是叫什么名字时,只告诉失主他们是稷下小学的。区电视台以“四少年做好事不留名,拾金不昧交还失主”为题对这一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2010年冬天,五年级李虎等三位好少年,路遇走丢的幼童,将其安全带至派出所,临淄区电视台予以报道。学校每学期都要收到很多单位或是家长送来的表扬信或感谢信。几年来,我校在德育工作方面先后获得“中央教科所整体构建和谐德育体系先进实验学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山东省少先队工作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淄博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淄博市少先队工作红旗单位”、“临淄区法律五进先进集体”等省市级综合荣誉10余次。
第四篇:第三讲 读书养心
第三讲 读书养心
讲三个问题,先儒谈读书养心、儒家读书的次序、儒家读书的方法 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读书能很好地达到一种心灵的平静,读书是养心的最好方式。如果我们饱读诗书,能改变我们的气质,使人心、精神、气质高贵和华贵起来。苏东坡:“腹有诗书气自华” 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则语言无味。” 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晓理可以养心。2013年第六期的美国《读者文摘》,读书有七个好处: 防止大脑衰老。锻炼大脑
减压。根据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表明,阅读6分钟,就能使压力水平降低68%,比听音乐和散步效果都好。
提高记忆力。生活方式健康,注意力集中。缓解疼痛。治疗抑郁。
一、先儒谈读书养心
读书是儒家十分重视的一项修养身心的工夫。中国是礼仪之邦,也是诗书之邦,古人都会吟诗作对的。(电视)4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的“世界读书日”,提示国人读书日少,存在大量碎片化、垃圾式、快餐式阅读。全民阅读呈倒退趋势。
现在人们普遍患有“信息疲劳综合症”——每天一睁开眼睛,信息铺天盖地到手机、电脑、邮箱、微信、微博——导致我们分析能力下降,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在作结论或选择时自我怀疑。很多人沉溺于网络、手机,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自己,以平面化的阅读来取代经典的阅读——人生的平面化和思想的平面化。
儒家的读书养心就是要把人们从平面化阅读中拯救出来。读经典,跟古圣先贤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跟最优秀的人和最优秀的书进行交流,提升生命的广度、厚度和宽度,使你的心灵更加博大,生命更加强大,精神更加高贵。
使你成为一个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自我,走向圣贤的过程。或者说,读书是对我们人性的装饰,通过读书,使你变得高贵、高雅,富有生活情趣,提升生命质量,生命的境界。
1、读书能养心。读书能丰富心灵的智慧,能滋养干涸的心灵。西汉经学家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能医愚。
张载: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
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可以拓宽心灵、视野,体认天下万物,融而一体。关心他人的痛痒,能参与天地的化育。只有我们把心胸无限地放大,我们的生命和它的生命才能息息相关。就好象宋儒讲,要观生意,春天来了,就去看小草刚刚冒出芽来,鲜花盛放,看到宇宙自然一片生机勃勃,体验天地生物之心和良苦用心,了解宇宙的信息,了解宇宙天地最高的道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北宋胡瑗的学生,他强调学以致用。读书——开拓眼界,去实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南宋诗词四大家之一有尤袤。文见清代叶昌《藏书纪事诗》卷一,第52条引李焘)(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无诗书,心臆无佳想。一日无诗书,耳目失清爽。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人的心灵辽阔,自由,自我明确,那么他跟这个世界的默契就打开了。不是这个世界由此变得温柔,它改变的是我们自己和世界相处的方式。不以物喜,不以物悲,坦然面对人生中可能出现的一切。(大其心,然后体天下之物。我的心变得温柔,有一种包容、博大)
读书对我们知识的增长非常有效,一万小时定律:马尔科姆·葛拉威尔写一一本书《异类》,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四五年就可以成为专家,当然你要去读专业书、经典书)在任何一个领域,如果我们掌握最前沿的动态,半年你就可以基本了解这个领域。
读经典可以脱胎换骨。你整个人都会改变,你的举止言行,你的气质完全改观。读五十本就够了。50本脱胎换骨,3000本成为大家。
2、读书之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过学习,不断地实践,难道不是很快乐吗?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陶渊明《移居二首》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但欣然忘食。心意相通,有所领悟 朱熹《四时读书乐》: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拨琴一弄来熏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一阳来复,其见天地之心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明,于谦《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明,陈继儒: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读已见书,如逢故人。明,王心斋《乐学歌》: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歌德有言,读一本好书,就好象是跟很多高尚的人说话。尚友古人,读古圣贤之书,与之为友。
3、读书变化气质
苏试:腹有诗书气自华
文化底蕴,心性空灵。通过阅读,来滋养你的心灵。
具体表现为三大特征:一是博学多识,汇古通今;二是豁达大度,心胸宽广;三是礼貌优雅,与人为善。
张载: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文在密察,心要洪放。写文章要非常严密,要明察秋毫;学者不可志小气轻,志小容易满足,气轻就不厚重,学问不够深沉,认识不够深刻。心清自得读书味,室静时闻翰墨香。读书广识,可去浅陋之气,存渊博之美。读书励志,可去怠惰之气,存上进之美。读书养心,可去浮躁之气,存沉静之美。读书健脑,可去盲从之气,存独立之美。读书宽怀,可去狭隘之气,存悲悯之美。读书不仅可改变气质,还可以改变骨相。
曾国藩家书——曾纪泽。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性难变,惟读书可变气质„„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贞之志。
培根,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内化,成为你内在的东西,成为你身心的一部分。)
4、朱子:存心与读书为一事
人之为学固是欲得之于心,体之于身。但不读书,则不知心之所得者何事。须是存心与读书为一事,方得。
(存什么心?朱子认为,我的心和圣人的心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为什么有差别,可能你内心有很多不好的东西,要把它去掉。用先达之言,求圣贤之意,求天地之理。存心,得之于心,体之于身,身心的实践、体验。)
人常读书,庶几可以管摄此心,使之常存。横渠有言,“书可以维持心。一时放下,则一时德性有懈。其何可废!”成为自己内在的心灵的主宰。读书与存心
本心陷溺之久,义理浸灌未透,且宜读书穷理。常不间断,则物欲之心自不能胜,而本心之义理自安且固矣。
大凡学者须是收拾此心,令专静纯一,日用动静间都无驰走散乱,方始看得文字精。如此,方是有本领。
读书闲暇,且静坐,教他心平气定,见得道理渐次分晓。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
要收拾此心,怎么收拾——专心、静心、纯心、一心,把心放宽、放平、放下 读书须是虚心切己。虚心,方能得圣贤意;切己,则圣贤之言不为虚说。(跟自己的生命息息相关)
观书,当平心以观之。
观书,须静着心,宽着意思,沉潜反复,将久自会晓得法。(还有恒心)
5、读书养德
心灵的充实,境界的提升 人之蕴蓄,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德。这是伊川:《程氏易传》对大畜卦的解读。大畜卦下面是乾卦,上面是艮卦。乾代表天,艮代表山,是天在山中,是非常博大的气象,所以学问也应该这样子,蕴蓄天在山中的大气象,通过学习才能达到。最后还要看到实际的功用,看到圣贤的内心,转化为我自己的德行。
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彼以文辞而已者,陋矣。周敦颐《通书·陋第三十四》
穷究圣贤所说之道理,乃可以培植本原,庶几枝叶自然兴旺耳。朱子《答陈明仲》《朱文公文集》卷四九
6、读书求道
提升(心灵)境界
孔子:君子学以致其道。(道,儒家的文化理想,儒家的最高境界。)圣人之道,坦如大路,学者病不得其门耳。得其门,无远之不可到也。求入其门,不由乎经乎?今之治经者亦众矣,然而买椟还珠之蔽,人人皆是。经所以载道也,诵其言辞,解其训诂,而不及道,乃无用之糟粕耳。伊川《程氏易传》卷三 体道、见道、悟道
7、读书便是做事 知行合一,身心兼修
读书乃学者第二事。读书已是第二义。(什么是第一要事,体道)学者当以圣贤之言反求诸身,一一体察
学问,就自家身心上切要处去理会方是
二、儒家读书的次序
学不可躐等,不可草率,徒费心力。须依次序,如法理会。一经通熟,他书亦易看。为学须是先立大本。其初甚约,中间一节甚广大,到末梢又约。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故必先观论孟大学中庸,以考圣贤之意。其节目自有次序,不可踰越。凡读书,须有次序。且如一章三句,先理会上一句,待通透;次理会第二句,第三句,待分晓;然后将全章反复抽绎玩味。(抽绎,先理出个头绪。玩味,然后体察。)
先读此四书,便知人所以不可不学底道理,与其为学之次序,然后更看诗书礼乐。朱子: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
《大学》一篇有等级次第,总作一处,易晓,宜先看。(三纲领八条目)1700多个字 《论语》,10000余字,是日常生活具体的践履,身心应该落实在什么地方。《孟子》,观它的发展和超越,对孔子有发展和超越,十字打开,横向方面,由仁推广到仁政;纵向,一方面就是把这种仁落实到内心、人心、人性,向上,要尽心、知性、知天。《中庸》,讲性命,参天地之化育。每个人要参与天地之生长发育,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达到中和的高度,天地得到一种定位,万物得到一种化育。
三、儒家读书的方法
朱子的读书法,上下两卷,是中国甚至是世界最全面的读书法,用余英时的话说,它什么都讲到了。中国两位系统地讲读书法的人:荀子、朱子。
1、循序渐进。根据读书向度,一步一步地来。次序,四书到五经,由《大学》到《论语》到《孟子》到《中庸》。在宋代,叫读书日程,叫日课。吕祖谦说,为学之本莫先于读书,读书之法须令日有课程。郑 老,《读书说》,取四书和五经来读。《毛诗》39224字,《尚书》25700字,《周礼》45806字,《礼记》99020字,《周易》24870字,《春秋左传》116845字,《论语》12700字,《孟子》34685字,《孝经》1903字,九经合起来是48万90个字(实际只有400753字),如果每天读300个字,4年半搞定;150字,9年搞定,成为大家。
2、熟读精思。最好是背下来,反复地思考。
3、虚心涵泳。沉浸到圣贤里面去。读书须是虚心方得。圣贤说一字是一字,自家只平着心去秤停他,都使不得一毫杜撰。今人读书,多是心下先有个意思,却将圣贤言语来凑。有不合,便穿凿之使合,如何能见得圣贤本意!其虚心涵泳之说如此。(不要排拆圣贤,先入为主)
4、切己体察。读书乃学者第二事。读书已是第二义。朱子曰:入道之门,是将自身入那道理中去,渐渐相亲,与己为一。而今人道在这里,自家在外,元不相干。学者读书,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如克已复礼,如出门如见大宾等事,须就自家身上体覆,我实能克已复礼、主敬行恕否?件件如此,方有益,其切己体察之说如此。
6、着紧用力。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为学要刚毅果决(一刮一条痕,医生下猛药,逆水行舟),悠悠不济事。且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甚么精神!甚么筋骨!今之学者,全不曾发愤。直要抖擞精神,如救火治病然。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其着紧用力之说如此。
6、居敬持志。朱子曰:程先生云,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此最精要。方无事时,敬以自持。心不可放入无何有之乡,须是收敛在此。及应事时,敬于应事。读书时,敬于读书,便自然该贯动静,心无不在。今学者说书,多是捻合来说,却不详密活熟。此病不是说书上病,乃是心上病。盖心不专静纯一,故思虑不精明。须得养得虚明专精,使道理从里面流出方好,其居敬持志之说如此。
7、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
8、读书贵疑。大疑大进,小疑小进,不疑不进。读书要在不疑处有疑,有疑处不疑。看书要看缝隙处,最能启发你的心灵。
9、善读心灵之书。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 孟子: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贵有自知之明。善读心灵之书,人生从容淡定。(读无字的书,社会的书。读心,心无往而不胜,与宇宙天地万物相感通)
第五篇:修身养心该怎么做
修身养心该怎么做
概述:
古语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可见,修生养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何其重要了。古时如此,现今更甚。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现代,我们更应明白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更应做到修身养心。使自己更好地活着。那么如何才能达到既“修身”又“养心”呢?下面我将为大家作详细的解答:修身养心该怎么做?
步骤/方法:
1.首先,你应该有一颗宁静的心。只有心静了,身体才能放松。放慢生活的步调,让自己有更多闲暇的时间和享受的空间,将心灵放空。让自己拥有有一双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要有一颗但明净的心。多为别人着想,不做道德败坏的事、做什么先为别人考虑这样做是不是伤害到别人,不骗人,保持一颗善良的心。
修身养心该怎么做
2.其次,多接触大自然,多参加户外活动。有空可以和家人一起散散步、聊聊天、下下棋。也可以去自然风景区旅游,比如:有山、有水、有湖泊的地方。也可以学习茶道,在一环境轻松的地方例如公园,茶园等清静之处。品茶,在于心境上的提高,不是喝了解渴,不是饮料好喝。
修身养心该怎么做
3.再者,可以多看些自己喜欢的、比较经典的书籍。这是修身养心最为重要的方式,也是最好的方式。正如古人所言:“一日不读书,难以成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多读一些好书,会使我们思想丰富、心胸博大、人格完善、道德高尚。
修身养心该怎么做
注意事项:
其实,修身养心的方式很多。只要你有那个心,只要你热于去发现,就一定能做到。并且,要做到修身养心的前提是:你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那种类型的人,那样你才能知道自己的缺陷在哪,才能更好地做到修身养性。
相信你对以下内容也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