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界河新型社区建设情况简介
石界河镇新型社区建设情况简介
石界河镇新型农村社区是县级试点社区,该社区规划总面积约15公顷,社区内设置有幼儿园、卫生室、超市、宾馆、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于2012年8月动工建设,建成后可搬迁入住500人左右,社区居民主要以香菇、猕猴桃等农产品购销市场作为产业依托。
在社区建设中,我们主要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新型社区建设与招商引资项目相结合。我们与河南鹏钰集团公司联手建设鹏钰冷链物流暨石界河新型社区,既缓解了县镇两级财政压力、加快社区架设步伐,又有利于解决居住群众的就业问题;二是社区建设与高山移民、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相结合。我们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另一方面对群众广泛宣传惠民政策,确保群众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三是社区建设与险危房改造项目相结合。结合险危房改造项目,对自愿拆除险房恢复耕地,乐于向社区搬迁的住户,除享受危房改造补贴外,镇政府再给予一定的资金帮扶。
目前,一栋六层40套商住房主体工程已完工,其余三栋80套,预计8月底前可全部完工,社区超市、卫生室已投入运营,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其他配套设施正在积极筹备。
第二篇:新型社区建设初探
关于新型社区建设的一些思考
社区建设是城市的缩影和基础,是改变人文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型社区大量兴起,新型社区建设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区,成为目前的热门研究课题。
我国社区建设的现状及障碍性因素分析
1、管理体制不顺。主要表现在:其一,基层社区的功能定位不准。按照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委会是基层群众实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居委会是政府的准下属机构,在职能上和街道是对应设臵,在经济上和管理上则依附于街道,种种因素使社区难以有效地依法履行其民主自治功能。其二,社区内条块分离,职责不清。随着社区的发展,政府职能部门的延伸机构不断进驻社区,但缺乏一个权威性的社区事务管理机构,对社区事务实施全面监督、指导,导致社区组织去牵头开展与居民密切相关的卫生、服务、治安等工作,而职能部门仅是参与、协助,本来是社区去督促、检查职能部门的工作,却变成了职能部门来检查、监督社区工作。其三,社区 1
建设的配套法缺乏。由于我国社区建设的时间不长,与社区建设相配套的许多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够完善或没有建立起来,社区建设的运行缺乏良好、有序的制度环境。
2、建设资金不足。由于城市综合功能的需要,无论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社区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但目前社区建设资金主要靠“上面争一点、财政拨一点、单位赞助一点、社会捐赠一点、自己筹集一点”等多方投入的方法来进行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社区建设资金的缺乏,使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造成社区服务跟不上、社区文化站(室)经费没保障等不良局面的出现。
3、社区服务滞后。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社区服务认识上存在误区,把社区服务完全“商业化”,甚至“产业化”,将社区服务看作发展街道福利的财源经济;其二在社区服务功能上作为“小政府”的社区“缺位”现象严重,很多服务功能不完备甚至尚未启动。
4、队伍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相当部分的社区工作者不重视社区居委会与原居委会在工作性质、内涵方面存在的差异,仍用原有的思维模式从事社区工作;部分社区工作者对社区建设工作的意义认识不清,缺乏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有的仅仅把社区工作看作是一种谋生手段;有的社区工作者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接受专业社区工作培训有一定困难。同时,社区工作者待遇偏低,这与他们所承担的繁重工作任务相比是极不对称的,不利于调动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造成社区工作者队伍的不稳定,难以吸收高素质的人才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
5、社区文化欠缺。一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部分社区没有文化站或一室多用,即使有也是设施陈旧,面积狭小,且结构布局不够合理。二是文化队伍建设亟需加强。队伍不稳、人员老化、专业人员断档,有的社区根本没有文化站长,严重影响了文化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三是仍有不少地方社区文化形式单一,手段落后,缺乏新意,不注意培养人才,创新不够,对群众缺乏吸引力。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区
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要求,“新型社区”应是以往社区概念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理念、新概念,亦可谓是一种“大社区”概念。因为“新型社区”不仅包含原有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居民自治”的定性,而且体现在“党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新的管理体制上,体现在具有“构筑基层管理平台、服务居民平台、社会工作平台”的新的功能作用上。
(一)理顺各种关系,加快社区管理体制创新
应重视革除目前社区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对现有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一是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努力形成责权明确、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新型社区管理模式。二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结合机构改革,将适应由社区承担的公益型、社会性、群众性的职能下放到社区,遵循“权
随责转、人随事走、费随事拨”的原则。三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国家立法机关应根据社区建设发展的需要,尽快制定或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增强其可操作性。同时注重社区的制度化建设,使社区建设的社会规范系统化、条理化和正规化,增加社区成员的认同感、积极性和依赖性,达到居民思想和社区发展目标的有效整合,促进社区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
(二)大力发展社区经济,积极提供资金保障和物质支持 具体可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政策调整。第一,实行税收增量比例返还制度。即以街道为单位,以目前提供的税收和财政下拨的经费为基数,将每年新增加的创税部分按比例返还。第二,实行“条费转块”、事权与财权相统一。将过去在绿化、环卫、治安等部门的专项收费,相应拨支街居单位,实行“费随事转”。可以结合完善“收支两条线”制度、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来研究、办理。实行各类社会募集资金的切块下拨,即将以社会募集形势形成的来自驻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支持援助公益事业的资金,根据社区的职责向街居组织切块下拨。第三,实行“以社区养社区”,填补一定的资金空缺。根据实际和可能,努力引导和发展四种类型的社区经济:一是服务型经济,主要是发展以便民利民服务为主要形式的社区服务经济;二是自救型经济,主要是组织农民在社区内实现自谋职业,进行生产自救;三是税源经济,主要是通过对区域经济的服务与协调,从其经济发展的效益中提取一定比例。四是社区公益经济,主要是社区公益事业,建立好自己的家园和各类基金等。
(三)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一方面是转变观念,走出认识误区。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和骨干,也是社区建设的龙头,是一项民心工程。不仅能够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而且起到上为政府解忧,下为百姓解愁,稳定基层社会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社区服务的基本功能在于社会生活的客观需求,从需求角度来讲,社区服务应当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社保功能。社区服务不仅仅是民政福利服务,更多的是在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项目上逐步建立和完善保证性社会服务体系。
2、完善便民利民的服务功能。为广大居民提供社区服务是社会服务功能的一种重要表现。要根据所在地广大群众的意见和需求,最大限度地利用社区资源,广泛开展居民参与的互帮互助的社会公益活动;建立健全社区帮困救济、敬老养老、便民利民的服务体系。
3、完善社区单位服务的功能。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社会的转轨,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功能需要逐步转给社区,与社区共建双向服务机制,形成新的社会化服务格局。
(四)积极推进队伍建设,提高社区队伍素质
从多方面入手着力培育一支懂政策、熟民情、富于献身精神的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一是重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采取向社会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办法,选聘社区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必须从原有的居委会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用新的视角、新的观念、新的姿态投入到社区建设工作中。二是重视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程度。有计划地对在岗的社区工作者进行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与各项社区工作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从而提高社区管理能力。三是要关心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生活。切实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收入水平,建立岗位补贴和养老、工伤、医疗保险制度,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切实稳定社区工作者队伍。
(五)全面推进“四基”建设,积极发展社区文化
发展社区文化必须全面推进“四基”建设,即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基本活动方式。一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基层文化阵地。可采取自建、联建相结合的方法,有条件的要自建文化活动室;条件差的可依托学校或者辖区单位的图书室、演出排练厅等活动室,实行资源共享、共建、联建。二要大力建立一支稳定的文化队伍。通过推荐、评议、选举、审核、聘任等程序,配齐配强文体活动员,为居民提供文化服务。三要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进一步扩大活动领域,拓展活动空间,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要在文化广场、社会活动场所、居住楼院,利用休闲时间、节假日举办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既要提高审美情趣和欣赏口味,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改革精神;既要在抓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出精品,又要提高文化水平、档次;既要注意因地制宜抓经常性,又要注意影响性。
第三篇:新型社区建设材料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场调度会上的汇报材料
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初元民
各位领导:
为稳妥快速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近段时间,我们重点围绕已确定的年内计划开工建设的2个重点项目展开。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星海社区
1、前期工作:该社区所辖的土城子、河口成家2个村均已召开了村“两委”及村民代表大会,并研究通过了土城子村、河口成家村搬迁改造方案及改造补偿实施方案,并于2010年10月8日报市新农村办审批。目前,入户丈量工作全部完成。社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已于2010年9月30日通过市政府批复;村庄勘界已完成,村庄国有土地手续的办理已于2010年10月10日报省国土厅审批。回迁区已完成了建筑施工图设计;开发建设单位已确定;目前正在进行现场勘探。
2、下步工作打算:
回迁区土地手续经国土、财政等部门的积极努力,计划于2010年10月18日挂牌,公示期为20天,11月8日前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并完成勘探设计资料。11月10日前,完成回迁区的图纸设计工作。11月20日前,完成回迁区供地手续。由于该社区回迁区是18层建筑,施工图须到烟台市建设局审查,手续复杂、用时较长,10月10日,已与市建设局沟通、对接,市建 1
设局将帮助协调,计划11月26日前完成回迁区的图纸审查工作。
原村庄占地的国有土地手续办理于10月底前完成。11月22日前完成原村庄占地出让合同、用地规划许可证及拆迁许可证等手续办理工作。11月27日前,完成拆迁协议签订工作。11月28日,开工4栋360户、4万平方米回迁楼的建设。
二、北海社区
1、前期工作:兴隆庄村、北皂前村已召开了村“两委”及村民代表大会,并研究通过了兴隆庄村、北皂前村搬迁改造方案及改造补偿实施方案。目前,入户丈量工作全部完成。兴隆庄的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已通过市政府批复;村庄的勘界、勘探资料、施工图设计已完成;项目开发建设单位已初步确定。北皂前村的规划已委托龙口市金泰设计有限公司编制;村庄的勘界已完成,增减挂钩手续已由省国土厅批复。
2、下步工作打算:10月底,完成北皂前村回迁区的勘探
设计资料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批复工作。11月10日前,完成北皂前村回迁区的图纸设计工作。11月24日前,完成两个村庄回迁区的图纸审查工作。11月25日前,完成拆迁协议签订工作。11月26日,开工6栋180户、2万平方米回迁楼的建设。
2010年10月13日
第四篇:社区建设情况简介
★★社区建设情况简介
★★村位于长江南岸,西距鄂州市主城区4.5km,鄂燕黄二级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现有11个村民小组,624户居民,总人口2496人,党员75名。耕地面积950亩。境内有享誉全国的金刚石刀具工业园,有近600亩特色林果、蔬菜基地。
2009年,★★村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农村新社区建设试点单位。自2009年5月份启动建设以来,根据全市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和部署,强力推进新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园区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9年池湖村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第二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建设思路上立足“四轮驱动”。即发展工业园区经济,打造特色农业板块基地,整治旧村庄,建设新社区四位一体,同步推进。在工业园区建设方面,2009年,成功吸引了弘强机械、攀峰刀具、鄂信二期、江燕船舶三期项目落户园区。在农业板块基地建设方面,建成优质葡萄基地200亩,桂花苗圃基地200亩,柑桔基地100亩,大棚蔬菜基地100亩,使全村80%的耕地实现了集约经营。在新社区建设方面,已基本完成路网、水网、林网、电网、通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旧村庄改造方面,已完成全长2.1km池湖港路硬化,拆除违章建筑3000平方米,清运垃圾8000余吨,正在进行分户污水处理池建设和部分农房的“穿衣戴帽”,较好地改造了旧村庄环境。
——建设模式上坚持“四个集中”。通过向广大村民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农村村民新社区建房实施意见》,《意见》规定:村民拆旧房建新房向新社区集中,符合条件建新房的向新社区集中,重大项目拆迁安置向新社区集中,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向新社区集中。目前已完成居民建房160栋,已放线准备施工的34户。同时,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的“1+8”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和幼儿园主体工程已竣工,4月20日可装修完工,便民超市已对外服务。
——农民建房上实行“四个统一”。为确保新社区建设规范有序进行,农建房严格实行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户型设计、统一宅基地调配、统一放线施工,农民建房户均用地面积由以前的1.2亩减少到0.5亩,有效地节约了土地,提高了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
——建设资金筹措上注重“四个依托”。一是依托国家土地整理项目资金建基础设施。抓住国家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的契机,将社区的路网、水网、林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土地整理项目有机结合,共投入资金90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新社区池湖路、丁字路、中心路、中心二路、池湖东路、景观港路的建设,硬化道路1.5万平方米,形成了循环的交通网络;完成了池湖景观港疏浚整治任务,整治景观港1.1km,解决了农业排水灌溉的问题;完成了新社区污水管网入地工程,铺设污水管网4.3km,有效解决了污水横流、排水不畅的难题;铺设彩色步
道砖1.2万平方米;完成景观绿化2万平方米,种植各种花卉苗木1.2万株,美化了新社区环境,完成新社区亮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35盏,基本实现了新社区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二是依托以奖代补资金对居民房前屋后进行整治。发动每户居民出资6000元,镇政府以以奖代补的形式补助30%,由村委会统一组织实施,建入户道花坛,栽种多种花卉苗木,对外墙统一色调进行外观装饰。三是依托社会资金、民间资本建公共服务设施。将有经济收益的公益设施建设进行公开招标,优先赋予社会民间资本的建设权,所有权和经营权,较好地缓解了新社区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四是依托村民自有资金建新房。按照“四个统一”的原则,村民建房资金全额自筹,目前农民建房资金投入已达到2400万元。
——社区管理上探索“四个创新”。一是社区服务上创新“1+8”模式。为了方便新社区居民生产生活和管理,社区建设了“1+8”党员群众活动中心,集村支部、村委会办公场所与便民服务中心、综治维稳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劳动技术培训中心、卫生服务中心、计生服务中心、党员群众电教中心、农家超市于一体,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既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需求,又规范了服务阵地,还节约了建设成本。二是组织建设上创新区域化管理模式。为更有效地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进一步增强新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根据池湖新社区建设的需要,将金刚石刀具工业园和农业基地党员实行区域化管理,成立池湖社区党总支,下辖六个支部,即:村务支部、新村支部、农村支部、长江精工支部、鄂信支部、金鄂支部,理顺了管理关系,密切了村企联系。三是村级增收上创新厂房换租金模式。为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利用燕矶金刚石刀具工业园在其境内的优势,今年将建设占地30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通过对外招商,吸引企业入驻,收取租金增加村级经济收入,形成“双赢”的发展格局。四是文明创建上创新多头联动模式。通过整合支部、村委会、妇联、共青团、文化、村民理事会等力量,发挥各自的优势,多头联动,形成合力,使新社区文明创建同步跟进。引导新社区居民组建了女子健身腰鼓队、篮球队,配套了新社区党员活动室、青年活动室、妇女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开展了“十星级文明农户”、“五星党员评选”活动,制定了新社区“环境卫生保洁公约”和“文明创建公约”,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提高了新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
第五篇:新型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社区学习贯彻《街道新型社区建设工作会》
情况汇报
6月9日,街道召开《新型社区建设工作会》,会后社区召集社区“两委”、小组长、议事会、监委会成员及时传达学习了会议精神和魏书记重要讲话。以“强化社区服务,构建和谐社区,实现社区发展新突破”为工作主线,紧围街道中心工作,我社区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建设,完善管理制度
1、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为龙头,以强化社区服务与管理为重点,实现居民民主自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对社区工作的创新发展做积极探索。进一步完善社区各项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加大对社区组以上干部和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全年集中培训不少于4次,社区干部分别包一至二个居民小组半年轮换一次,每周至少二天下到各个居民小组,及时收集社情民意,调查了解需要社区帮助解决的各类问题和矛盾纠纷,努力建设社区成员具有较高认同感和幸福感的服务型社区。
2、建立和完善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内各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驻共建机制,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影响力和渗透力,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入开展“三访三问”和群众“大走访”活动,积极培养社区预备党员、后备干部、5月底社区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经全体党员举手表决一致同意马月同志今年予以按期转正,王三位同志吸收为中共预备党 1
员,并报送街道党工委审批。
二、抓机遇,促发展
今年,文化产业园项目将开工建设,社区将紧抓文化产业园项目这一契机,将以尙社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为载体,加快新型集体经济与市场对接,结合社区区域发展特点不断状大社区集体经济,着力做好社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及有针对性的培训与人才资源储备,实现就地就近创业增加居民自主性收入。配合文化产业园开工建设,积极主动协调好项目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全力做好稳定工作
积极开展创建公民社会活动,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成立民间调解组织。在每个组设立矛盾纠纷情况收集点,社区干部主动到户进行调解,让矛盾化解在基层。同时协助社区民警抓好辖区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常走访、排查辖区内不稳定因素,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构筑群防群治的工作机制,确保辖区内社会稳定,截止6月上旬成功调解纠纷9起、排查不稳定因素3起。在3月底会同相关部门关闭搬迁辖区内的“三无”生产企业7家,努力为社区居民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我社区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有序组织好产改工作组人员业务培训工作,加强对全体农户产改工作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为承包地实测确权等工作打好基础。并按时间节点完成此项工作(六月底完成),并着手三资股权量化工作开展。
为已入驻新区的居民户籍迁移做好准备。
做好12小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前期数据摸底与宣传工作,动员农户向集中居住区集中,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组织小组长和群众代表到 “幸福田园”项目示范区进行参观交流学习。
五、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工作常态化。做好社区植绿、补绿工作共栽植樱花、芙蓉树90株(3月已完成),完成7组支渠便桥维修、八组组道碎石路新修工作,清理废品收购点6家。切实做好治违工作,高度重视“违建”整治工作,加大对辖区违建对社会及生命财产的危害的宣传力度,细致耐心的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到6月上旬制止、拆除非法违建3处,做到不新增一处违建。
六、社区服务和社会保障
强化就业服务。全力协助劳动保障所开通社区居民就业通道,一是加强社区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利用社区劳动再就业基地,努力提供社区失业人员、失地农民技能免费培训,计划开发公益性岗位2个以上,力争实现新增就业人数30-40个,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工作。走进辖区弱势群体人员,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所求,在有政策的原则上,全力帮助支持。规范帮助程序,实行低保动态科学规范管理,确保社区低于保障线居民应保尽保5月召开低保户评议大会有28户评议通过、5户取消低保;努力做好社区低保户、特困户的重大疾病救助工作,确保社区弱势群体因病救助有求必应,积极联系都瑞眼科专家免费为居民进行白内障检查惠及
74人。三是积极做好区的分房工作。四是做好社区精细化管理,节约办公开支。
七、社区科、教、文、体事业
以提高居民素质为目标,推进社区教育。按照学习型社区创建的目标,推进社区科、教、文、体等事业。做好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的“三教互动”工作,做好辖区内小学至大学阶段在校生的信息收集工作,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联合劳动保障所开展对即将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就业前先期培训。充分发挥新市民学校和多功能远教网络作用,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学习、培训于一体的学习环境,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加强社区科普活动建设,科普宣传栏内容及时更新,形成“学习科技、宣传科学”的氛围。加强社区全民健身宣传力度,做好健身器材宣传工作,积极为社区居民服务,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八、社区人口计生工作
加强计生队伍建设,加大监管力度,今年杜绝计生质量问题。在计生工作上做到上门关心、督促检查,另外加强计生流动人口管理,扎实做好育龄妇女的“三查”工作,认真履行计生各项指标,4月组织430名育龄妇女接受计生“三查”。举办健康讲座邀请街道计生专干对育龄段妇女计生生殖健康与优生优育知识培训和计划生育政策宣讲(计划8月中旬开展),完善社区计划生育自治章程修订。
九、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在社区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宣传栏、展板、新市民学校及多功能远程
教育网络,通过组织居民读一本好书、定一份报、上门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展法律、科普宣传活动,做好社区工作的宣传,把社区的特色工作、居民生活、好人好事等积极向上的内容进行报道。发挥社区群团组织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提升社区综合文化水平。
2011年,有新的机遇,也有新的挑战,社区将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为构建和谐社区努力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