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工作新体制
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
工作新体制
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工作新体制2007-12-09 17:41:48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工作新体制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工作新体制(2)文章标题: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工作新体制
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防疫新体制
___县面对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特点,不断完善和深化动物防疫体制改革,县委县政府决定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全面取消动物防疫服务收费,从防疫工作机制、防疫投入机制、防疫考核机制、工作责任机制
四个方面着力构建新型动物防疫的长效体制。
一、完善防疫工作机制。坚持“政府发包,中心运作、村级协助、部门监管”的动物防疫运作方式,动物防疫服务由乡镇政府面向全县范围内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公开发包,再由服务中心面向取得畜牧兽医服务资质、并志愿加入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会员公开发包,签订防疫服务合同。在此基础上,不断规范防疫服务运作机制。一是实行防诊分离制度。全面推行动物防诊职能分离,动物防疫员在承包防疫服务期间不得从事动物诊疗工作。对于防疫员从事动物诊疗工作的,一经发现,一律终止防疫服务承包合同。二是科学设置防疫岗位。原则上每2—3个村划定为1个动物防疫小区,每个防疫小区设置1个防疫服务岗位。全县防疫小区设置总量不超过40个,各乡镇在组织防疫服务发包前,将防疫小区和防疫岗位设置方案报县畜牧兽医服务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定,各服
务中心在核准的岗位数量内发包防疫服务,并报县畜牧局备案。三是推行季防月补,实行常年防疫。积极推进防疫方式改革,探索建立常年防疫的新机制。实行“三个转变”,即防疫由过去的春秋防疫转变为常年防疫,由注重生产中间环节防疫转变为注重源头防疫,由重生产环节防疫转变为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并重防疫。在做好春秋两季重点防疫的同时,抓好其它季节补栏畜禽的防疫,使动物防疫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程序化、经常化,确保防疫服务质效。四是着力构建“一村三员”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全县111个行政村配备了行政督导员(乡镇驻村干部兼任)、疫情信息员(包村防疫员兼任)、工作协调员(村主任兼任),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方位,全时空覆盖的预警网络。
二、完善防疫投入机制。不断加大动物防疫服务的投入力度,加强防疫服务资金的规范管理,减轻养殖户防疫负担,为防疫服务提供坚实保障。一是全面取
消防疫注射收费。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猪瘟、口蹄疫、禽流感、鸡新城疫、羊痘等五种强制免疫疫病防疫注射收费,实行免费防疫。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防疫注射费取消后,动物防疫员的防疫注射收入由县财政纳入预算,实行定额扶持,财政扶持防疫费的标准调整为:大村(人口规模2000人以上)每年5000元,中等村(人口规模1000—2000人)4000元,小村(人口规模1000人以下)3000元的标准,并根据全县畜牧业发展水平,实行年度适当调整。三是调整防疫物资资金支出比例。将动物防疫物资费用支出比例由原来占防疫总额的30%下调为15%,调出的15%资金作为防疫服务费纳入防疫服务项目发包。四是实行协会补贴制度。积极支持各类养殖户组建畜禽养殖协会,并鼓励协会会员实行畜禽全面防疫,协会会员开展五种强制免疫外的动物防疫注射费由县财政每年按5万元标准纳入预算,由县畜牧局进行验收考核,达到
标准后将防疫注射费拨付到养殖协会,由养殖协会兑现到会员。五是强化村级协作责任。动物防疫保定费按远办发[2006]1号文件规定,从10的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中列支,由乡镇政府按大村(人口规模2000人以上)全年500元、中等村(人口规模1000—2000人)400元、小村(人口规模1000人以下)300元标准指导各村予以落实。保定费用拨付到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由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按工作量预付给防疫员,防疫员自行解决防疫保定用工支出,也可由各村按以上标准将防疫保定费支付给保定人员,协助防疫员开展防疫。2006年秋防前夕,县财政投入5万多元资金购置50余台冰箱,配发给工作在一线的50名动物防疫员,从2007年起,全县每年新增财政预算万元支持动物防疫工作。全县财政年投入动物防疫发包经费总额达到万元,比改革前的万元净增万元。
三、完善防疫考核机制。坚持动物防疫
服务质效县、乡(镇)、中心和村四级考核机制,不断强化各级考核责任,完善考核形式。一是实行分级负责。县畜牧局主要考核动物防疫抗体监测合格率,乡镇政府、各村和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负责免疫耳标、免疫档案、免疫证“三位一体”标识率和动物实际防疫注射畜禽数考核。适当调整各级在服务质效考核评分中的权重,将县、乡(镇)、中心、村考核比例分别由过去的50、20、20、10调整为40、20、30、10,强化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考核监管职责。二是实行重点考核与随机考核相结合。对春秋两季季节性防疫实行重点考核,其它月份补栏畜禽防疫实行随机考核,考核采取百分制方式,其中春秋两季考核在百分制中的比例占80%,随机考核
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工作新体制
第二篇: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工作新体制
文章标题: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工作新体制
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防疫新体制
___县面对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特点,不断完善和深化动物防疫体制改革,县委县政府决定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全面取消动物防疫服务收费,从防疫工作机制、防疫投入机制、防疫考核机制、工作责任机制四个方面着力构建
新型动物防疫的长效体制。
一、完善防疫工作机制。坚持“政府发包,中心运作、村级协助、部门监管”的动物防疫运作方式,动物防疫服务由乡镇政府面向全县范围内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公开发包,再由服务中心面向取得畜牧兽医服务资质、并志愿加入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会员公开发包,签订防疫服务合同。在此基础上,不断规范防疫服务运作机制。一是实行防诊分离制度。全面推行动物防诊职能分离,动物防疫员在承包防疫服务期间不得从事动物诊疗工作。对于防疫员从事动物诊疗工作的,一经发现,一律终止防疫服务承包合同。二是科学设置防疫岗位。原则上每2—3个村划定为1个动物防疫小区,每个防疫小区设置1个防疫服务岗位。全县防疫小区设置总量不超过40个,各乡镇在组织防疫服务发包前,将防疫小区和防疫岗位设置方案报县畜牧兽医服务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定,各服务中心在核准的岗位数量内发包防疫服务,并报县畜牧局备案。三是推行季防月补,实行常年防疫。积极推进防疫方式改革,探索建立常年防疫的新机制。实行“三个转变”,即防疫由过去的春秋防疫转变为常年防疫,由注重生产中间环节防疫转变为注重源头防疫,由重生产环节防疫转变为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并重防疫。在做好春秋两季重点防疫的同时,抓好其它季节补栏畜禽的防疫,使动物防疫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程序化、经常化,确保防疫服务质效。四是着力构建“一村三员”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全县111个行政村配备了行政督导员(乡镇驻村干部兼任)、疫情信息员(包村防疫员兼任)、工作协调员(村主任兼任),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方位,全时空覆盖的预警网络。
二、完善防疫投入机制。不断加大动物防疫服务的投入力度,加强防疫服务资金的规范管理,减轻养殖户防疫负担,为防疫服务提供坚实保障。一是全面取消防疫注射收费。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猪瘟、口蹄疫、禽流感、鸡新城疫、羊痘等五种强制免疫疫病防疫注射收费,实行免费防疫。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防疫注射费取消后,动物防疫员的防疫注射收入由县财政纳入预算,实行定额扶持,财政扶持防疫费的标准调整为:大村(人口规模2000人以上)每年5000元,中等村(人口规模1000—2000人)4000元,小村(人口规模1000人以下)3000元的标准,并根据全县畜牧业发展水平,实行适当调整。三是调整防疫物资资金支出比例。将动物防疫物资费用支出比例由原来占防疫总额的30%下调为15%,调出的15%资金作为防疫服务费纳入防疫服务项目发包。四是实行协会补贴制度。积极支持各类养殖户组建畜禽养殖协会,并鼓励协会会员实行畜禽全面防疫,协会会员开展五种强制免疫外的动物防疫注射费由县财政每年按5万元标准纳入预算,由县畜牧局进行验收考核,达到标准后将防疫注射费拨付到养殖协会,由养殖协会兑现到会员。五是强化村级协作责任。动物防疫保定费按远办发[2006]1号文件规定,从10的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中列支,由乡镇政府按大村(人口规模2000人以上)全年500元、中等村(人口规模1000—2000人)400元、小村(人口规模1000人以下)300元标准指导各村予以落实。保定费用拨付到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由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按工作量预付给防疫员,防疫员自行解决防疫保定用工支出,也可由各村按以上标准将防疫保定费支付给保定人员,协助防疫员开展防疫。2006年秋防前夕,县财政投入5万多元资金购置50余台冰箱,配发给工作在一线的50名动物防疫员,从2007年起,全县每年新增财政预算27.3万元支持动物防疫工作。全县财政年投入动物防疫发包经费总额达到64.75万元,比改革前的4.2万元净增60.55万元。
三、完善防疫考核机制。坚持动物防疫服务质效县、乡(镇)、中心和村四级考核机制,不断强化各级考核责任,完善考核形式。一是实行分级负责。县畜牧局主要考核动物防疫抗体监测合格率,乡镇政府、各村和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负责免疫耳标、免疫档案、免疫证“三位一体”标识率和动物实际防疫注射畜禽数考核。适当调整各级在服务质效考核评分中的权重,将县、乡(镇)、中心、村考核比例分别由过去的50、20、20、10调整为40、20、30、10,强化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考核监管职责。二是实行重点考核与随机考核相结合。对春秋两季季节性防疫实行重点考核,其它月份补栏畜禽防疫实行随机考核,考核采取百分制方式,其中春秋两季考核在百分制中的比例占80%,随机考核占
20%。三是实行按量计酬。将动物防疫量纳入考核兑现的重要指标,考核评分实行防疫小区畜禽年饲养量、免疫密度和免疫抗体监测合格率三者相结合,通过三个指标加权平均指数计算防疫员的实际防疫得分。具体计算方法是:防疫员防疫得分=防疫小区畜禽年饲养量×实际免疫密度×免疫抗体监测合格率。防疫员防疫服务报酬=防疫小区防疫费总额(扣除15%的防疫工
作经费后)×防疫得分/100。四是分季兑现服务报酬。服务人员报酬分春秋两季考核兑现,每年春防结束后,即7月30日前组织专班人员对防疫员进行考核,按照绩效挂钩、按量计酬的原则,考核兑现50%,剩余50%在次年1月31日前考核兑现。兑现余额部分一律结转下年,实行县管乡(镇)用,专帐专管,用于下年防疫服务发包。
四、完善工作责任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搞好相关协调配合,为完善畜牧防疫服务体制改革提供保障。一是强化乡镇领导责任。切实加强强对动物防疫服务工作的领导,将深化完善动物防疫服务体制改革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加强防疫服务体制改革特别是免费防疫服务的宣传,增强农民群众的动物疫病防疫意识,调动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抓好防疫小区和防疫岗位的科学设置,积极指导服务中心实施防诊职能分离并强化监管,搞好防疫服务发包;加强对防疫工作的检查督办,认真研究防疫工作中出观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动物防疫工作全面发展。二是强化畜牧部门指导责任。县畜牧局协助乡镇确立动物防疫公益性服务项目发包内容,制定规范的防疫服务发包合同和考核办法供各乡镇参考使用,每年组织两次以上的动物防疫技术培训,及时组织开展服务人员资质公开招考和认定工作,加强全县畜牧防疫服务的指导和监管,按规定加强防疫抗体的检测。组织动物检疫站加强畜禽加工和调运的检疫,达到以检促防的效果。三是强化服务中心主体责任。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按照“以量计酬”的方式搞好服务费的核算和发包,防疫服务按照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公开竞包,防止简单平衡照顾,切实加强对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日常管理,强化服务人员开展防疫服务的抽查监督和督促,不断调动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强化部门配合责任。县财政部门负责防疫扶持经费的筹措、调度和管理,在每年3月20
前将15%的防疫物资经费划拨到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确保防疫物资采购需要,防疫服务费在每年7月30
日前和次年1月31日前根据考核结果分两次拨付到乡镇,确保及时兑现防疫员防疫报酬。切实加强对防疫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防止挪作它用。县物价和经管部门负责对国家规定免疫疫病以外的其它疫病防疫服务的收费和价格监管工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防止乱收费和超标准收费现象发生。
《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工作新体制》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工作新体制。
第三篇: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工作新体制
文章标题: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新体制
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防疫新体制
___县面对动物防疫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特点,不断完善和深化动物防疫体制改革,县委县政府决定从2008年1月1日开始,全面取消动物防疫服务收费,从防疫机制、防疫投入机制、防疫考核机制、责任机制四个方面着力构建新型动物防疫的长效体制。
一、完善防疫机制。坚持“政府发包,中心运作、村级协助、部门监管”的动物防疫运作方式,动物防疫服务由乡镇政府面向全县范围内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公开发包,再由服务中心面向取得畜牧兽医服务资质、并志愿加入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会员公开发包,签订防疫服务合同。在此基础上,不断规范防疫服务运作机制。一是实行防诊分离制度。全面推行动物防诊职能分离,动物防疫员在承包防疫服务期间不得从事动物诊疗。对于防疫员从事动物诊疗的,一经发现,一律终止防疫服务承包合同。二是科学设置防疫岗位。原则上每2—3个村划定为1个动物防疫小区,每个防疫小区设置1个防疫服务岗位。全县防疫小区设置总量不超过40个,各乡镇在组织防疫服务发包前,将防疫小区和防疫岗位设置方案报县畜牧兽医服务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定,各服务中心在核准的岗位数量内发包防疫服务,并报县畜牧局备案。三是推行季防月补,实行常年防疫。积极推进防疫方式改革,探索建立常年防疫的新机制。实行“三个转变”,即防疫由过去的春秋防疫转变为常年防疫,由注重生产中间环节防疫转变为注重源头防疫,由重生产环节防疫转变为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并重防疫。在做好春秋两季重点防疫的同时,抓好其它季节补栏畜禽的防疫,使动物防疫逐步走向规范化、程序化、经常化,确保防疫服务质效。四是着力构建“一村三员”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全县111个行政村配备了行政督导员(乡镇驻村干部兼任)、疫情信息员(包村防疫员兼任)、协调员(村主任兼任),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方位,全时空覆盖的预警网络。
二、完善防疫投入机制。不断加大动物防疫服务的投入力度,加强防疫服务资金的规范管理,减轻养殖户防疫负担,为防疫服务提供坚实保障。一是全面取消防疫注射收费。自2008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猪瘟、口蹄疫、禽流感、鸡新城疫、羊痘等五种强制免疫疫病防疫注射收费,实行免费防疫。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防疫注射费取消后,动物防疫员的防疫注射收入由县财政纳入预算,实行定额扶持,财政扶持防疫费的标准调整为:大村(人口规模2000人以上)每年5000元,中等村(人口规模1000—2000人)4000元,小村(人口规模1000人以下)3000元的标准,并根据全县畜牧业发展水平,实行适当调整。三是调整防疫物资资金支出比例。将动物防疫物资费用支出比例由原来占防疫总额的30%下调为15%,调出的15%资金作为防疫服务费纳入防疫服务项目发包。四是实行协会补贴制度。积极支持各类养殖户组建畜禽养殖协会,并鼓励协会会员实行畜禽全面防疫,协会会员开展五种强制免疫外的动物防疫注射费由县财政每年按5万元标准纳入预算,由县畜牧局进行验收考核,达到标准后将防疫注射费拨付到养殖协会,由养殖协会兑现到会员。五是强化村级协作责任。动物防疫保定费按远办发[2008]1号文件规定,从10的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中列支,由乡镇政府按大村(人口规模2000人以上)全年500元、中等村(人口规模1000—2000人)400元、小村(人口规模1000人以下)300元标准指导各村予以落实。保定费用拨付到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由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按量预付给防疫员,防疫员自行解决防疫保定用工支出,也可由各村按以上标准将防疫保定费支付给保定人员,协助防疫员开展防疫。2008年秋防前夕,县财政投入5万多元资金购置50余台冰箱,配发给在一线的50名动物防疫员,从2008年起,全县每年新增财政预算27.3万元支持动物防疫。全县财政年投入动物防疫发包经费总额达到64.75万元,比改革前的4.2万元净增60.55万元。
三、完善防疫考核机制。坚持动物防疫服务质效县、乡(镇)、中心和村四级考核机制,不断强化各级考核责任,完善考核形式。一是实行分级负责。县畜牧局主要考核动物防疫抗体监测合格率,乡镇政府、各村和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负责免疫耳标、免疫档案、免疫证“三位一体”标识率和动物实际防疫注射畜禽数考核。适当调整各级在服务质效考核评分中的权重,将县、乡(镇)、中心、村考核比例分别由过去的50、20、20、10调整为40、20、30、10,强化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考核监管职责。二是实行重点考核与随机考核相结合。对春秋两季季节性防疫实行重点考核,其它月份补栏畜禽防疫实行随机考核,考核采取百分制方式,其中春秋两季考核在百分制中的比例占80%,随机考核
占20%。三是实行按量计酬。将动物防疫量纳入考核兑现的重要指标,考核评分实行防疫小区畜禽年饲养量、免疫密度和免疫抗体监测合格率三者相结合,通过三个指标加权平均指数计算防疫员的实际防疫得分。具体计算方法是:防疫员防疫得分=防疫小区畜禽年饲养量×实际免疫密度×免疫抗体监测合格率。防疫员防疫服务报酬=防疫小区防疫费总额(扣除15%的防疫经费后)×防疫得分/100。四是分季兑现服务报酬。服务人员报酬分春秋两季考核兑现,每年春防结束后,即7月30日前组织专班人员对防疫员进行考核,按照绩效挂钩、按量计酬的原则,考核兑现50%,剩余50%在次年1月31日前考核兑现。兑现余额部分一律结转下年,实行县管乡(镇)用,专帐专管,用于下年防疫服务发包。
四、完善责任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动物防疫的领导,搞好相关协调配合,为完善畜牧防疫服务体制改革提供保障。一是强化乡镇领导责任。切实加强强对动物防疫服务的领导,将深化完善动物防疫服务体制改革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加强防疫服务体制改革特别是免费防疫服务的宣传,增强农民群众的动物疫病防疫意识,调动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抓好防疫小区和防疫岗位的科学设置,积极指导服务中心实施防诊职能分离并强化监管,搞好防疫服务发包;加强对防疫的检查督办,认真研究防疫中出观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动物防疫全面发展。二是强化畜牧部门指导责任。县畜牧局协助乡镇确立动物防疫公益性服务项目发包内容,制定规范的防疫服务发包合同和考核办法供各乡镇参考使用,每年组织两次以上的动物防疫技术培训,及时组织开展服务人员资质公开招考和认定,加强全县畜牧防疫服务的指导和监管,按规定加强防疫抗体的检测。组织动物检疫站加强畜禽加工和调运的检疫,达到以检促防的效果。三是强化服务中心主体责任。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按照“以量计酬”的方式搞好服务费的核算和发包,防疫服务按照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公开竞包,防止简单平衡照顾,切实加强对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日常管理,强化服务人员开展防疫服务的抽查监督和督促,不断调动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四是强化部门配合责任。县财政部门负责防疫扶持经费的筹措、调度和管理,在每年3月20
前将15%的防疫物资经费划拨到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确保防疫物资采购需要,防疫服务费在每年7月30
日前和次年1月31日前根据考核结果分两次拨付到乡镇,确保及时兑现防疫员防疫报酬。切实加强对防疫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防止挪作它用。县物价和经管部门负责对国家规定免疫疫病以外的其它疫病防疫服务的收费和价格监管,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防止乱收费和超标准收费现象发生。
《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新体制》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新体制。ZgJ
第四篇:黄冈市着力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着力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确保老干部队伍稳定
湖北省黄冈市委老干部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特别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各类矛盾多发,诸多问题凸显,影响社会稳定的事端和情绪难以避免。这些现象使离退休干部群体的思维方式、道德水准、精神状态同样受到关联和影响。黄冈市各级党委和组织、老干部工作部门,立足自身实际,不断总结探索,构建了初具体系、凸显特色的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确保了老干部队伍的稳定。
一、深化走访联系制度,以情感沟通为纽带,架设党和政府与老干部的连心桥。黄冈是革命老区,曾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中心、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中原突围和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重要战略区。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至今生活着二千多名离休干部和七万九千多名退休干部。长期以来,全市县区主要领导每年都要走访慰问老红军和离退休老干部,用真心、真情和实际行动温暖老同志的心。黄梅县级领导一年70多人次走访看望离退休干部近千人次,并将每年的4月和11月确定为“走访服务月”。蕲春县首开先河,组织人事、财政、劳动和保障、社保、机关事业保险、医保局等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领导,与70多位老干部面对面交心谈心,听取意见,释疑解惑,该县老干部无一人越级上访。罗田县实行“三个一”联系方式,每周与老干部通一次电话、每月谈一次心、每季上一次门,并建立了分片包干联系制、首问责任制、信访跟踪督办制、岗位目标考核制、双向评议制“五制合一”的长效机制,做到了联系方式多样化、联系内容人性化、联系考评绩效化。该活动被确定为县直机关党建联创项目,并在县直机关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全市普遍建立了领导干部定向联系、工作人员包片上门、易地安置定期走访的责任制。通过全方位的走访联系,畅通情感渲泻的渠道,架起了党和
政府与老同志的连心桥,全市再无一例因两个待遇而出现的群体访、恶意访和无序访。
二、完善服务承诺制度,从细微之处入手,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针对离休干部普遍进入“双高期”、心理和生理状态发生显著变化的实际,黄冈市委老干部局按照市委书记刘善桥同志关于“整合部门力量、搞好服务承诺、提升服务水平”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完善服务承诺制,实行部门整体联动,共同搞好服务。并明确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等七个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为服务承诺的组成部门,根据相关工作性质,履行承诺义务。市委老干部局还专门编印了《服务手册》,公开各服务单位的服务承诺内容和联系电话,发到市直所有离休干部和离休干部所在单位。市直企业离休干部管理办公室以承诺服务为手段,对36名破产企业老干部跟踪服务。市直还研究建立了离休干部困难帮扶机制,重点督办解决离休干部“两费”50多万元,并协调财政将困难事业单位离休干部全部纳入医保机制。
三、创新支部考评制度,以支部建设为抓手,搭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是党员老同志的“家”,建好这个“家”,对于党员老同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两年来,黄冈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结合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的暂行规定》和《老干部党支部“五个基本”建设目标考核办法》,把“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制度、基本活动、基本保障”作为老干部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寻求新的载体,从去年开始,他们又在全市广泛开展“星级支部创建活动,并制定五个“星级”党支部的评定标准和评比办法,通过会议推动、典型示范等方式,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增强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吸引力,搭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
四、坚持政治学习制度,引导老同志紧跟形势,不落伍、不掉队。
黄冈市各级党政部门高度重视老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并把定期通报经济形势作为党委政府的一项基本制度。市、县两级每年都要举办经济形势报告会1至2次,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通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同时各级老干部门以老年大学为阵地,在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上,始终贯穿思想政治建设这根主线,注重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老干部实际,找准思路,摸清脉搏,有的放矢,帮助老同志正确认识和分析形势,保持清醒头脑,使老同志学有所获、学有所得,自觉做维护社会稳定的排头兵。市老年大学开辟老年讲座和第二课堂,针对汶川大地震,举办自然灾害知识讲座;针对次贷危机,举办金融知识讲座。特别是及时组织学习中央扩投资、促消费、保发展的经济举措和应对政策,了解中央意图,维护社会稳定。
五、健全评比表彰制度,激励老同志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余热作用。市委老干部局建立和完善了“夕阳颂”五好老干部评比表彰、“双先”(先进党支部、先进党员老干部)评比表彰、关心下一代“双先”(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等制度,对全市离退休干部和党员老同志进行表彰奖励。通过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引导老干部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在关心下一代、社区精神文明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英山县离退休干部积极参加老促会工作,先后筹措资金100多万元兴建鄂东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基地。罗田县老同志通过多种途径为贫困乡镇、困难企业和山区小学争取扶贫资金4000多万元。同时各级老干部门还以老年体协、诗词、书画协会和艺术团队为载体,组织老同志娱乐健身,愉悦身心。
黄冈市五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既满足了老同志的生活需要和情感需求,也体现出老干部工作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鲜明特点,涵盖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作机制和体系,为做好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维护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作者: 李洁(黄冈市委老干部局)
联系电话:0713—8386171(办)、***
E-amil:lijie182@163.com地址:湖北省黄冈市延年路三号邮编:438000
第五篇:动物防疫工作浅析
动物防疫工作浅析
自从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与畜牧行业相关的工作,但真正接触到防疫工作也是从今年开始,今年春天,局里安排我协助孙局长抓防疫工作,通过下基层的区域督导和防疫员季度考核,与防疫员、与防疫工作的直接接触使我对防疫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一、养殖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养殖户方面
1、专业养殖户太少,仍以散养为主,有关统计表明,市场上供应的肉、蛋、奶,70%以上还是由散养户提供。
2、养殖户(场)防疫意识不强或盲目防疫,有的散养户养了十几年猪,根本没做过防疫,反而自己还振振有词,一旦出现问题,才傻了眼;还有的养殖户盲目上苗,只要有的苗就上,今天一针,明天一针,谁说上啥苗就上啥苗;对防疫主体认识不足,例如:春防时散养鸡、鸭、鹅刚刚产蛋,为了不影响产蛋,大多数散养户选择不防疫,致使今年春夏散养鸡、鸭、鹅散发疾病不断,死亡率较高。
3、死亡畜禽的尸体无害化处理不全,仍有随意乱扔现象
4、养殖知识贫乏,举个简单例子,发生疫情或平时用生石灰(有时还买白灰来应付)撒在路口或过道消毒,其实这里所用的生石灰,化学名称是氧化钙(白灰则含有氧化钙和氧
化镁两种成分),只有遇到水时生成强碱才能起到消毒作用,干的生石灰或白灰根本就不起任何作用。
(二)防疫员队伍方面
1、今年全市动物防疫人员一部分是新调整的新任人员,虽然防疫队伍专业化程度提高了,但由于缺乏工作经验,还是存在诸如不会填写免疫档案、防疫对象以大型养殖户为主(散养户很少防或干脆就没去防)、免疫注射或采血技术不熟练而以疫苗发放为主等等的基本错误。
2、因今年防疫员工资待遇提高,防疫人员工作积极性很高,但由于部分老防疫人员过去的工作习惯也不是很适应今年的严格管理,还存在一些新防疫人员也犯的错误。
3、由于存在防疫员的新老交替,原有的防疫器材及冷链配备部分遭到破坏,所以疫苗储备得不到保证,导致部分养殖户对政府发放的疫苗不信任,从而有碍防疫员防疫工作的开展。
4、部分防疫人员由基层繁育员或是兽医人员担任,方便了工作防疫效果也不错,但还有少数人从事非本专业行业,所以工作开展不够及时,也难免会出现疏漏。
(三)政府职能部门方面
1、“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原则,在基层乡镇政府身上体现的参差不齐,少数乡镇重视程度不够,工作配合不是很好。
2、业务部门除了监督指导基层畜牧兽医相关工作的同时,协调力度欠缺,例如:今年防疫员工资政府定为每月600元,但已经到了第三季度了,防疫员的工资还没有到位;因前两年奶牛健康档案建立后,后续执行情况不利,致使今年奶牛健康检查进展缓慢,甚至很难开展。
3、上级职能部门的有些行为仍需完善,例如明明口蹄疫有两个血清型,很多个亚型,而不能针对某一区域特定血清型生产特定疫苗供应该区域,而是全国统一,不予考虑疫苗的变异特性而长期使用一种血清型的疫苗。
4、上级业务部门每年春秋两季的疫苗调配,很多时候正赶上春种和秋收,很多养殖户忙于农事家中无人,防疫工作的开展就会受阻,效率下降。
二、建议改进措施
1、多方努力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让养殖户正确认识自己的防疫主体地位,逐步提高自主防疫和科学防疫的意识,无论是通过市场的挤压还是认识的提高,都要逐步改变散养混养的局面,远离居民生活区的集约化规范化的专业养殖才是出路,只有这样才能让人居环境更加健康,人畜共患病的危害从源头得到抑制,畜禽疫病可以有效控制不被传播,防疫工作的开展会更加科学健康有序。增加专业养殖户数量,国家已意识到散养户养殖占主导存在的风险,也在大力扶持专业养殖场,但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对大场补贴一部分资金的方
式,其实这样做会鼓励一部分投机者,规模小的急于上规模以得到政府的补贴,这样势必会导致盲目上规模而使专业养殖有数量没质量,政府的补贴也并不是都用在了真正想扩规模上水平的专业养殖上,甚至对防疫还起到了反作用,我个人的建议是:取消任何形式上的补贴、补助,而是把这些钱用在提高动物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上,这样才能真正的按正常的市场规则鼓励一批真正有实力、有技术、有长远打算的养殖场(户)扩大规模,科学规范经营管理,通过他们的引带来扩大全市的规模化养殖模式。
2、提高兽医人员及防疫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兽医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的道德修养,加大对兽医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的行政约束。目前,兽医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致使每个人都会提出一套自己的防疫理论,使许多养殖户走入防疫的误区;再有就是在金钱的驱使下(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而胡乱捏造防疫程序,滥用疫苗,反而使病毒因变异而流行,所以说应该严格兽医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户,通过专业测试(而不是靠一张文凭就从业)来确定从业人员的资格;加强从业人员的行政约束,出现问题及时从严从重处理,而不是草草了事;加强从业人员的品德教育,防疫工作从小的方面说可以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效益,从大的方面讲关乎人们的饮食健康,所以不容许防疫人员工作中弄虚作假。
3、政府职能部门多进行正确的技能培训,散养户占主导还
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即使是大型养殖场专业技术也很贫乏,所以政府应多组织一些培训,以对养殖户多一些正确的引导。另外,防疫器材及冷链设备要尽快调查出所缺数量并协调购买,早日配备齐全。
4、养殖户、防疫人员及职能工作部门和乡镇政府要联合起来强化行政管理,明确规范的责任机制,对病死畜禽、病畜禽粪便、疫苗及用药空瓶必须做无害化处理(深埋或焚烧),发现乱扔乱放的要严肃处理。
总之,市乡两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动物疫病控制目标管理责任制、领导责任追究制,坚持“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原则,对动物免疫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建立有效免疫屏障;以防疫、检疫和产品安全监管措施为重点,扎实抓好国家扶农、惠农、强农政策的全面落实,扎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的检测、预报、控制措施的全面落实,确保各项动物防疫工作高效有序开展,解决好农户养殖生产中疫病风险和产品安全问题,确立动物疫病防治的长效机制,为确保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建立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