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着力构建国有资产监管新体制

时间:2019-05-13 09:59: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着力构建国有资产监管新体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着力构建国有资产监管新体制》。

第一篇: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着力构建国有资产监管新体制

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着力构建

国有资产监管新体制

醴陵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张重次

传统的国有资产监管主要依靠占有和使用国有资产的政府非专司部门来行使。由于资产占有使用者与资产所有者的权利与责任不对等,存在着风险与收益不对等,使用与监管不对等,占有与处置不对等的问题,监管工作形同虚设,大批国有资产长期低效运行,甚至严重流失。有的部门“挟资自重”、以资谋利,造成大量资金体外循环,部门之间分配不公、苦乐不均的现象十分突出;有的部门为了既得利益,随意对国有资产进行处置或利用非诉讼的仲裁、协议等形式处置国有资产,规避国资、财政部门的监管;有的部门项目建设不切实际,贪大求洋、盲目攀比、乱投资等现象比较普遍。

随着我市社会经济事业飞速发展,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大,资产分布范围广、增势强劲。原来的国有资产监管方式、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

2007年3月,根据我市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和发展要求,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专司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国有资产管理局,从而揭开了我市国资监督工作新的篇章。大幕开启,“短小精悍”的全体国资人认真领会、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用科学发展观的思维,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气概和润物无声的工作方法,引领和指导国资监管工作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良性和谐的科学发展之路迈进。

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我市国资监管和国投公司融、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醴陵国资监管体制变革成果,得到了上级国资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但是,在实际工作仍存在许多阻碍与疑惑。特别是通过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与兄弟县市的借鉴交流,笔者认为,我市国资监管体制和机制在以下几个方面应有新的突破。

一、在监管范围上,实行全方位管理。根据我市国有资产分布状况和国资局“三定”方案确定的国资监管范围,有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等非经营性资产、社会公益资产和资源型资产、无形资产等五个方面。各方面资产在市直国有资产总量中均占有不同的份额。如果只将国有经营性资产作为市国资局的监管范围,组建新的国资局实际上只相当于一个资产经营公司,无法解决其他领域的国有资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更无法明确所有权与经营权、使用权的根本区别。对国有资产实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不是对部门权限的剥夺,而是为了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其一,对行政事业单位等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可更有效地配置行政资源;其二,对社会公益性国有资产的监管,可更好地发挥社会服务与公共管理的职能;其三,对资源型国有资产的监管,可使矿藏与土地等自然资源通过市场公开交易,更好地转换和优化配置,提高附加值和回报率;其四,对无形资产的监管,更是从未涉足的领域,潜力巨大。

二、在监管体制上,实行分类管理。针对我市国有资产分布状况,可以通过建立“三级架构”来实施分类监管。“三级构架”即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资产经营公司—国有投资(控股、参股)企业。国资局作为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政府特设机构,承担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依法监管国有资产的运营;资产经营公司科学配置资源,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资本收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国有独资(控、参股)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从事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分类监管”:一是对经营性资产进行业绩管理。市国资局作为出资人对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管资产、管人、管事;对国有参股企业负责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产权收益监缴;二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等非经营性资产、坚持所有权属政府,有关

单位拥有使用权,并协助国资局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资产的完整性,一旦转化为经营性资产,则由国资局负责对其经营和收益进行预算管理;三是对社会公益性资产实行委托管理,由行业主管部门对公益性资产进行合理规划、开发、使用和管理,国资局负责监管和收益的监缴;四是对资源性资产和城市无形资产实行主管部门营运,国资局监管,由有关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作为实物形态的资源性资产进行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对价值形态的所有权属国资局,其形成的收益由国资局负责监缴。

三、在产权交易上,实行规范管理。进一步规范我市产权交易市场,规范产权交易行为,对产权交易机构进行整合,避免因交易机构过多而各自为政的弊端。可以考虑由市产权交易中心负责全市国有产权的交易。规定凡属国有资产交易,必须向市国资局先报告,经审批后,再进行资产评估,确定交易价格,向社会公告,在市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然后由市产权交易中心按产权交易原则进行公开拍卖。目前我市产权交易中心仅负责对改制企业国有资产的处置,没有充分发挥其专属职能作用。产权交易市场的规范,对保证产权的公开、公正、公平合法交易,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在“非转经”收益上,实行预算管理。长期以来,市直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在转为经营性资产过程中,存在随意招租、自收自支、财务混乱等资产管理不规范问题。今年上半年,市国资局组织专门人员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非转经”资产的出租、收益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查,调查表明,2007年,我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总经营面积约为106300平方米,租赁户1741户,资产收益为862.67万元。根据其他省市规定:独立经营实体按资产总额5%,出租门店按收益的30%征收资产收益。如果在我市统一行政公职人员经补贴后,将该部分资产采用公开招租方式,预计收益可增长20—50%。建议市政府对市直“非转经”资产全部纳入国资监管范围,其收益全额列入财政预算管理。

五、在经营者考核上,实行绩效管理。一方面对国资局所监管的企业经营者实行业绩考核。年初与企业经营者签订经营业绩责任书,年中检查,年底审查考核,奖惩兑现。对不能按期完成经营业绩目标的,分别予以扣减绩效薪酬,或者调整岗位直至解聘;对决策失误,经企业造成重大不良影响或国有资产流失的,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触犯刑律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另一方面整合现有几家资产经营公司,充分发挥其在城市建设中的融、投资作用,将资产公司经营者的收入与所负责监管的资产收益挂钩,以当年所负责监管资产的收益来确定其收入;建立项目绩效单项考核奖惩制度,提高经营者的工作积极性和行为自律性。

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县域国有资产监管从内容到形式并无统一的模式,各地结合上级有关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充分考虑本地实际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期望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市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工作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醴陵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大胆探索 勇于实践

大胆探索 勇于实践—课改实验总结

范文作者:佚名范文来源:不详范文栏目:学校工作总结收藏本页

大胆探索 勇于实践—课改实验总结

古定小学荣幸地被选定为首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并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义务教育小学体育、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及教师用书可行性实验研究》实验样本校,自200*年秋季起,全校一年级8个班478名学生开始使用人教版体育实验教材。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观察和探索,主要的体会是:教师教得顺,学生学得欢。现将我校一年来参与实验工作的情况小结如下。

一、转变观念,以新的课程理念去领会新的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实验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精神的具体体现。迅速把握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和新教材的特点,是顺利开展教材实验的前提和基础。我校承担课程改革体育学科的实验任务后,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积极选派了两名体育教师多次参加了市、区教委举办的课程改革实验教师培训班,XX年3月我校苏娟老师参加了玉林市《国家课程标准改革征求意义》会议,参与讨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同年8月还参加了人教社举办的全国体育与健康骨干教师培训会议。实验教师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经过学习,更新了教育观念,增强了课程改革的使命感、责任制和紧迫感。在新教材实验中,做到以新的体育课程理念去领会新的课程的总目标和水平目标以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五个领域目标,并以此去指导教学。

二、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新教材实验给我们创造了一种机遇。实验教材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课堂学习与课外的自主活动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使学生在参与运动过程中,学到了一定的运动技能,同时身体、心理健康和社会的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非常重要,但也要发扬教学民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如在“模仿性走”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儿童的身心特点、兴趣等,创设了“动物园”情境,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头戴各种小动物和各种人物(老人、青年、小孩)的头饰,唱着“动物园里动物多,大象、狮子、小白兔,动物多得数不清,小动物们真可爱,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小朋友们都喜爱。”的儿歌,分散或结伴欢快地走进“动物园”,在“动物园”里与各种“动物”自由的嬉戏、与“游人”愉快的游戏,凭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和想象、创造,模仿各种动物、各种人物走路的动作,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参与活动的兴趣,学到了一定的知识,提高了与人交往的能力。又如进行“立定跳远”的教学时,先向学生讲清动作的方法和要求后,引导和启发学生利用废旧报纸进行有创想性的练习,比如摆设各种图形,如跳过一个长方形、跳过一个正方形、连续跳过多个相隔一定距离的长方形比赛等游戏活动,使学生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发展了学生的协调性和弹跳力。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有权利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的动机,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养成健全的人格。如在进行“障碍接力跑”教学时,鼓励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障碍物,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行设计障碍物摆放的顺序,自定障碍物的高度和宽度,自行组合合作比赛的伙伴,并允许小组成员通过讨论,确定本组的比赛方案(障碍物的顺序、小组成员间的排队顺序、交接棒的方式等)后再进行比

赛。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能使每人都有获得胜利的可能,都可以享受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再如在进行“抛、掷轻物体”教学时,改变了过去程式化的练习方法,采用游戏的教学形式进行,引导和启发学生把报纸折成小飞机或揉成纸团进行“放飞机”和“打雪仗”等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掌握了基本的抛、掷动作,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愉悦了学生的身心,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在教学评价中,改变学习成绩只由体育教师评定的方法,采用了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小组评价,教师根据平日观察和必要的测试,参照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估做出综合性评价。激励学生参与学习,把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看得比一次绝对性的“好成绩”重重要。评价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每个学期末,参考教师把书中的“一年级体育课学生学习成绩评价表”发给学生,讲明评价方法,让学生进行自评和组内评价。学生感到很新鲜,都能认真地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学习表现进行很公正的评价。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我价值的肯定,使学生能充满自信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新教材实验的成效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重新审视了学生观、教育观和质量观,在教学过程中由原来的精心设计教向精心设计教与学转变,由重在技术、技能掌握的教学向重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转变,由统一规格的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由注重终结性的评价向既注重终结性评价、也注重过程性评价,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自己评价和互评转变。大胆探索,边实验,边总结,边反思,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即:集中明确课的学习目的→分成若干合作学习小组,按照学习内容的要求在小组内互帮互学→教师巡回指导→组织各个小组进行效果展示→发现不足→根据具体情况及时纠正→学生改进学习→实践与应用。),课堂面貌发生了变化,拓宽了学生的思维领域,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00*年8月26日至27日,我校老师在玉林市课程改革体育教师培训班上为教师们讲了《适应新课程标准,改革体育教学方法》等两个专题;同年10月何立等两位老师为玉林镇全体中小学体育老师上了示范课;200*年11月29日至30日,玉林市以我校为点,召开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体育学科研讨会,何立等两位老师给全市实验教师上展示课,课后两人又代表玉州区分别在会上发言进

行了经验交流,得到了自治区课改专家的高度评价。200*年1月,我校体育老师撰写的课改论文分别获得了玉州区课改论文评比一等奖和三等奖。200*年2月有的老师参加了广西课改实验地方课程教师用书的编写会议,并承担“走”、“跑”和“集合”等内容的26个案例的编写工作,并于3月被选拔为玉州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中心组成员、体育学科组副组长,200*年5月成为玉林市课改中心组成员;200*年5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玉林师院等20多位教授、讲师等到我校指导,何立老师为专家上了课改体育课。200*年5月,苏娟老师被聘请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义务教育小学体育、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及教师用书可行性实验研究》”课题组成员,我校被确定为总课题的实验样本校。200*年6月11日,苏娟老师在玉州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讨会上,代表玉州区体育学科组进行发言。200*年6月12日,何立老师代表玉州区参加玉林市课改讲课比赛获得一等奖,并被推荐代表玉林市准备参加广西200*年10月在桂林市举行的课改讲课比赛。200*年7月,实验老师承担了玉州区校本课程体育学科一、二年级各6个教材内容的编写工作。

四、存在问题和困难本 文 摘 自教育资源 网—www.xiexiebang.com

1.实验教材的教具、学具等资源配套不足,“小学生广播体操(一)”没有录音带,影响和限制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2.场地小班数多,实验班学额过大,教师组织教学比较困难,部分学生照顾不到。

3.课改专家到课堂现场指导过少,教师集中学习的机会不多,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水平提高不快。

这些问题和困难在实验阶段存在是难免的,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从教育思想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都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做到“边实验,边总结,边提高”,围绕课程改革大力开展教育科研,使我们的课改工作能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所收获。

第三篇: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有效形式的探索

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有效形式的探索

[摘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运营存在许多问题。其监管体系经过一系列的改革,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没有一套完全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就如何有效监管和运营国有资产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运营

我国国有资产达1l万亿元,国有企业9000多家,规模之庞大,数量之众多,要管好几乎是不可能的,就连国资监管和运营走在全国前列的上海,其资产收益率也只有4.5%,低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8%和银行5.1 8%的贷款利率。因此国资应该收缩战线,加强监管,探索有效的运营形式。

一、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的现状及矛盾

国有资产的主要载体是国有企业,其目的是促使企业成为真正独立的经营组织,这种管理模式也使对企业使用的国有资产的管理一分为二。一方面,使企业本身承担了保值增值的责任,成为既具有社会生产者职能又承担国有资产经营职能的双重企业;另一方面,也使政府具有两方面的职能:一是社会管理职能,二是经营国有资产的职能。政府的双重职能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对于政府来说,具有双重身份,处在相当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当中。政府既是规则的制定者,也是规则的执行者;既是出资人,又是代表国家对自己投资企业的监管人。这样的制度设计虽然可以避免多头管理的弊端,但仍没有摆脱中国长期形成的政企不分、经营者与管理者合二为一的局面。

因此,目前这种情况导致了许多矛盾。(1)出资人缺位与越位并存。政府直接管理与经营国有资产,却无法行使产权及相关权利。在现行体制下,政府及其部门负有管理与经营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之责,而它所管理的经营性资产却固化于国企之中,这就要求国企具有自己的代表。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已

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政府对企业的控制力大大弱化。在企业决策时,出资人往往缺位。另外,企业隶属于行政,政府有时又越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2)内部人控制与外部干预过多并存。政企形式上的分离中,政府对经营者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没有对他们形成有效的制度约束,由此产生企业经营人员获得了对企业强有力的控制即所谓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另外,在管理层面所有者及其产权代表功能被多个政府部门分解,形成管财的不管人、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没有权,这种“五龙治水”的权利分割使企业受多头控制和干预,无所适从,但没有一个部门真正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完全责任。(3)监管体系并没有真正形成。一是部分监管与被监管主体被忽略;二是监督主体缺乏积极性和监督手段,造成监督不力,使产权不受约束与放权不到位同时并存。

二、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无效的症结剖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经济模式已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国企甚至包括已经股份化乃至上市但国家仍控股的企业在其官营的本质上基本上没发生什么实质上的改变。这是因为:第一,官营必然导致政企不分。在官营形式下企业在名义上是独立的但实际上是政府的附庸,企业经营者不能不按照行政的模式和要求来治理企业和处理其与方方面面的关系。第二,官营无法产权清晰。行政官员属下有一大批国有企业,他们不以个别企业的盈亏计输赢,超越个别企业的利益对所属资源不断进行重组整合,是他们在自己管辖范围内谋取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合理经济行为。但这样做的后果就会使现有企业的财产所有权不可能得到尊重和保护。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对非营利性的社会发展目标与营利性的经济目标进行调和。这种情况下的企业改革,其产权关系只能是剪不断理还乱。第三,官营做不到权责明确。正如批评者所指出,官员不是资本所有者用利益关系约束的代表和经济责任人,不能对其所作的决策承担风险。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在官营体制中他们的权力有限,调来换去频繁,责任就更难明确。这种权责不清的情况,实际上反映了行政官员和企业家本来适用于不同的约束原则,硬让两者错位必然造成权利和责任的背离和扭曲。第四,官营很难管理科学。按官营逻辑的管理往往是保护自己垄断、限制他人竞争。对企业经营者来说,科学管理就意味着要对企业内部按照行政体系设置的机构和制度做大手术。即使管理是完全局限于企业内部的关系,科学管理往往也意味着要触动很多人的既得利益。经济上的压力和动力都太小,而不足以使经营者去承担这样的风险和责任。

总之,政府及有关部门不适当地充当了代表和管理经营国有资产的角色,正是因为政府的这种代理的特殊性,使当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行为不满时,无法行使解除代理关系寻找更优代理人以形成有效的制衡。代理人外部约束机制失灵,被代理人的权利会失去保障。政府无法对自己的代理行为支付经济报酬,没有经济利益驱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就失去了内在动力。增值了得不到相应的报酬,不增值也不会受到应有的处罚。

三、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的有效形式

1、推进产权多元化

深处是产权,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就是产权,国资监管的难题也是产权,解决产权问题关键是推进产权多元化进程(象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新加坡占大股东),在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同时应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通过强化外部的竞争压力来提高国资的运营效率。在向国企引资的同时达到引制的效果,即伴随着非国有资本的进入,同时 引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机制。这也解决了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难题,分散了股权,有助于完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起对经理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2、实现政企分开

使国资委责权利相统一,做到管人、管事、管资产结合,以企业化的思想塑造建立一个廉洁、高效、市场化的国资委。首先,应向国资委灌输成本的观念,使国资委在进行监管时遵循讲究经济效率的原则,降低管理成本,以企业市场价值塑造政府行为;其次,用企业精神来改革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高运作效率,大力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再次,要注入竞争机制,在国有资产领域中实现竞争,选择最有能力的人从事国资管理,打破原有的薪酬机制,实行竞争型聘用制度。在国资监管和运营中,上海、珠海和深圳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国资监管和运营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一)上海模式

随着百联集团和锦江国际两大企业集团重组拉开帷幕,上海国资、国企改革新思路逐渐清晰。即以控股公司改革为重点分三步走:调整组织结构进行改制实现产业布局重构。最初作为股份公司与国资委中间隔离屏的国有控股公司经过10年发展,其作用已经发生异变,成为了改革的重点,首先对其进行战略定位,再找战略投资者,考虑国资进退和在行业中的比重,然后考虑产权结构,最终消除国资、国企两张皮的现象来实现控股公司的改革。这样也基本勾勒出上海国资改革的路线图:第一步是对国资委授权经营的包括经委系统11家、商委系统7家、建委系统10家、外经贸委5家等在内的市属39家集团公司重组实现组织结构调整;第二步是进行改制,即通过多元化的产权从源头上遏制内部人控制现象;第三步是加快产业调整步伐,以经济发展战略为目标,实现不同产业的国资布局。

百联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为上海国资改革的趋势,打破了上海国资条块分割的局面,以行业为主线,将各部门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共同联合打破了行业壁垒。2004年,电气(集团)总公司、农工商(集团)总公司、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等国有控股公司和大企业集团顺利实施重组。国有资产通过重组有进有退,合理流动。

(二)深圳模式

1987年7月,深圳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国有资产管理专门机构市投资管

理公司。1993年9月,深圳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成立;同时,设立了市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作为国资委的常设办事机构。1994年8月,市国资委决定将深圳市建设(集团)公司改制成与市投资管理公司性质相同、机构相平行的资产经营公司深圳市建设投资控股公司,并将已核定的9.27亿元国有净资产授权给建设投资控股公司。当年底,在深圳物资总公司的基础上成立深圳市商贸投资控股公司。由此,深圳形成“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企业”三层次管理运营模式。为了实现政企分开,在1996年把国资办和投资管理公司彻底分开,在投资管理公司之外新建投资控股公司和商贸投资控股公司,从而形成3家国资经营机构。从2002年起,为了减少管理链条和提高监管经营效率,对深圳集团公司等5家经营效益好的国企进行国资授权经营试点,从而形成了国资管理的三层构架,即:第一层次是市国资委及其办公室,其性质是政府机关,行使国资监管和制定国资经营政策;第二层次是3家国资经营公司和5家授权经营公司;第三层次是3家国资经营公司下属的国企和5家授权经营公司下面的国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三层次模式的问题也开始暴露,主要的问题是效率问题。为此,深圳市成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它替代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职能,从而使“三层次”管理体制向“两层次”的管理体制的嬗变。自此,国资委不仅要监管企业中的经营性国有资产,还将承担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监管责任,从而彻底结束政府职能部门办企业的现象。2005年8月3日,国资委批复18公司原由3家深圳市属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持有的国家股,全部划归其实际控制人深圳市国资委,并已获得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批准。

深圳的国资改革情况实际上是全国的一个缩影,在国资退出竞争性领域而急剧集中的趋势之下,国资监管体系面临变革。深圳的国资改革监管体系实际上减少委托代理的层级,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运营的效率。

(三)珠海模式

1999年4月,珠海市委市政府为了加强对国资的监管和运营,成立了“一委两局”,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珠海市国有资产管理局负责珠海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工作;中共珠海市委企业工作委员会负责市属国企、内联国企党组织工作;珠海市企业董事管理局负责市属国企董事会和成员管理工作。同时搭建了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资产运营机构企业为主体的三层架构和三个体系,即:以纪检、内审等为主的监督体系、以企业重大决策等为主的管理体系和以资产保值增值等为主的运营体系。在管理上实现了三个转变:在管理角色上实现了从政府职能管理到出资人管理,在管理对象上从国有资产管理到国有资本管理,在管理目标上实现了从多目标管理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管理。

第四篇: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工作新体制

文章标题: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工作新体制

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防疫新体制

___县面对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特点,不断完善和深化动物防疫体制改革,县委县政府决定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全面取消动物防疫服务收费,从防疫工作机制、防疫投入机制、防疫考核机制、工作责任机制四个方面着力构建

新型动物防疫的长效体制。

一、完善防疫工作机制。坚持“政府发包,中心运作、村级协助、部门监管”的动物防疫运作方式,动物防疫服务由乡镇政府面向全县范围内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公开发包,再由服务中心面向取得畜牧兽医服务资质、并志愿加入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会员公开发包,签订防疫服务合同。在此基础上,不断规范防疫服务运作机制。一是实行防诊分离制度。全面推行动物防诊职能分离,动物防疫员在承包防疫服务期间不得从事动物诊疗工作。对于防疫员从事动物诊疗工作的,一经发现,一律终止防疫服务承包合同。二是科学设置防疫岗位。原则上每2—3个村划定为1个动物防疫小区,每个防疫小区设置1个防疫服务岗位。全县防疫小区设置总量不超过40个,各乡镇在组织防疫服务发包前,将防疫小区和防疫岗位设置方案报县畜牧兽医服务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定,各服务中心在核准的岗位数量内发包防疫服务,并报县畜牧局备案。三是推行季防月补,实行常年防疫。积极推进防疫方式改革,探索建立常年防疫的新机制。实行“三个转变”,即防疫由过去的春秋防疫转变为常年防疫,由注重生产中间环节防疫转变为注重源头防疫,由重生产环节防疫转变为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并重防疫。在做好春秋两季重点防疫的同时,抓好其它季节补栏畜禽的防疫,使动物防疫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程序化、经常化,确保防疫服务质效。四是着力构建“一村三员”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全县111个行政村配备了行政督导员(乡镇驻村干部兼任)、疫情信息员(包村防疫员兼任)、工作协调员(村主任兼任),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方位,全时空覆盖的预警网络。

二、完善防疫投入机制。不断加大动物防疫服务的投入力度,加强防疫服务资金的规范管理,减轻养殖户防疫负担,为防疫服务提供坚实保障。一是全面取消防疫注射收费。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猪瘟、口蹄疫、禽流感、鸡新城疫、羊痘等五种强制免疫疫病防疫注射收费,实行免费防疫。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防疫注射费取消后,动物防疫员的防疫注射收入由县财政纳入预算,实行定额扶持,财政扶持防疫费的标准调整为:大村(人口规模2000人以上)每年5000元,中等村(人口规模1000—2000人)4000元,小村(人口规模1000人以下)3000元的标准,并根据全县畜牧业发展水平,实行适当调整。三是调整防疫物资资金支出比例。将动物防疫物资费用支出比例由原来占防疫总额的30%下调为15%,调出的15%资金作为防疫服务费纳入防疫服务项目发包。四是实行协会补贴制度。积极支持各类养殖户组建畜禽养殖协会,并鼓励协会会员实行畜禽全面防疫,协会会员开展五种强制免疫外的动物防疫注射费由县财政每年按5万元标准纳入预算,由县畜牧局进行验收考核,达到标准后将防疫注射费拨付到养殖协会,由养殖协会兑现到会员。五是强化村级协作责任。动物防疫保定费按远办发[2006]1号文件规定,从10的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中列支,由乡镇政府按大村(人口规模2000人以上)全年500元、中等村(人口规模1000—2000人)400元、小村(人口规模1000人以下)300元标准指导各村予以落实。保定费用拨付到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由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按工作量预付给防疫员,防疫员自行解决防疫保定用工支出,也可由各村按以上标准将防疫保定费支付给保定人员,协助防疫员开展防疫。2006年秋防前夕,县财政投入5万多元资金购置50余台冰箱,配发给工作在一线的50名动物防疫员,从2007年起,全县每年新增财政预算27.3万元支持动物防疫工作。全县财政年投入动物防疫发包经费总额达到64.75万元,比改革前的4.2万元净增60.55万元。

三、完善防疫考核机制。坚持动物防疫服务质效县、乡(镇)、中心和村四级考核机制,不断强化各级考核责任,完善考核形式。一是实行分级负责。县畜牧局主要考核动物防疫抗体监测合格率,乡镇政府、各村和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负责免疫耳标、免疫档案、免疫证“三位一体”标识率和动物实际防疫注射畜禽数考核。适当调整各级在服务质效考核评分中的权重,将县、乡(镇)、中心、村考核比例分别由过去的50、20、20、10调整为40、20、30、10,强化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考核监管职责。二是实行重点考核与随机考核相结合。对春秋两季季节性防疫实行重点考核,其它月份补栏畜禽防疫实行随机考核,考核采取百分制方式,其中春秋两季考核在百分制中的比例占80%,随机考核占

20%。三是实行按量计酬。将动物防疫量纳入考核兑现的重要指标,考核评分实行防疫小区畜禽年饲养量、免疫密度和免疫抗体监测合格率三者相结合,通过三个指标加权平均指数计算防疫员的实际防疫得分。具体计算方法是:防疫员防疫得分=防疫小区畜禽年饲养量×实际免疫密度×免疫抗体监测合格率。防疫员防疫服务报酬=防疫小区防疫费总额(扣除15%的防疫工

作经费后)×防疫得分/100。四是分季兑现服务报酬。服务人员报酬分春秋两季考核兑现,每年春防结束后,即7月30日前组织专班人员对防疫员进行考核,按照绩效挂钩、按量计酬的原则,考核兑现50%,剩余50%在次年1月31日前考核兑现。兑现余额部分一律结转下年,实行县管乡(镇)用,专帐专管,用于下年防疫服务发包。

四、完善工作责任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搞好相关协调配合,为完善畜牧防疫服务体制改革提供保障。一是强化乡镇领导责任。切实加强强对动物防疫服务工作的领导,将深化完善动物防疫服务体制改革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加强防疫服务体制改革特别是免费防疫服务的宣传,增强农民群众的动物疫病防疫意识,调动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抓好防疫小区和防疫岗位的科学设置,积极指导服务中心实施防诊职能分离并强化监管,搞好防疫服务发包;加强对防疫工作的检查督办,认真研究防疫工作中出观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动物防疫工作全面发展。二是强化畜牧部门指导责任。县畜牧局协助乡镇确立动物防疫公益性服务项目发包内容,制定规范的防疫服务发包合同和考核办法供各乡镇参考使用,每年组织两次以上的动物防疫技术培训,及时组织开展服务人员资质公开招考和认定工作,加强全县畜牧防疫服务的指导和监管,按规定加强防疫抗体的检测。组织动物检疫站加强畜禽加工和调运的检疫,达到以检促防的效果。三是强化服务中心主体责任。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按照“以量计酬”的方式搞好服务费的核算和发包,防疫服务按照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公开竞包,防止简单平衡照顾,切实加强对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日常管理,强化服务人员开展防疫服务的抽查监督和督促,不断调动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强化部门配合责任。县财政部门负责防疫扶持经费的筹措、调度和管理,在每年3月20

前将15%的防疫物资经费划拨到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确保防疫物资采购需要,防疫服务费在每年7月30

日前和次年1月31日前根据考核结果分两次拨付到乡镇,确保及时兑现防疫员防疫报酬。切实加强对防疫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防止挪作它用。县物价和经管部门负责对国家规定免疫疫病以外的其它疫病防疫服务的收费和价格监管工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防止乱收费和超标准收费现象发生。

《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工作新体制》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工作新体制。

第五篇: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工作新体制

文章标题: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新体制

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防疫新体制

___县面对动物防疫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特点,不断完善和深化动物防疫体制改革,县委县政府决定从2008年1月1日开始,全面取消动物防疫服务收费,从防疫机制、防疫投入机制、防疫考核机制、责任机制四个方面着力构建新型动物防疫的长效体制。

一、完善防疫机制。坚持“政府发包,中心运作、村级协助、部门监管”的动物防疫运作方式,动物防疫服务由乡镇政府面向全县范围内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公开发包,再由服务中心面向取得畜牧兽医服务资质、并志愿加入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会员公开发包,签订防疫服务合同。在此基础上,不断规范防疫服务运作机制。一是实行防诊分离制度。全面推行动物防诊职能分离,动物防疫员在承包防疫服务期间不得从事动物诊疗。对于防疫员从事动物诊疗的,一经发现,一律终止防疫服务承包合同。二是科学设置防疫岗位。原则上每2—3个村划定为1个动物防疫小区,每个防疫小区设置1个防疫服务岗位。全县防疫小区设置总量不超过40个,各乡镇在组织防疫服务发包前,将防疫小区和防疫岗位设置方案报县畜牧兽医服务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定,各服务中心在核准的岗位数量内发包防疫服务,并报县畜牧局备案。三是推行季防月补,实行常年防疫。积极推进防疫方式改革,探索建立常年防疫的新机制。实行“三个转变”,即防疫由过去的春秋防疫转变为常年防疫,由注重生产中间环节防疫转变为注重源头防疫,由重生产环节防疫转变为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并重防疫。在做好春秋两季重点防疫的同时,抓好其它季节补栏畜禽的防疫,使动物防疫逐步走向规范化、程序化、经常化,确保防疫服务质效。四是着力构建“一村三员”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全县111个行政村配备了行政督导员(乡镇驻村干部兼任)、疫情信息员(包村防疫员兼任)、协调员(村主任兼任),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方位,全时空覆盖的预警网络。

二、完善防疫投入机制。不断加大动物防疫服务的投入力度,加强防疫服务资金的规范管理,减轻养殖户防疫负担,为防疫服务提供坚实保障。一是全面取消防疫注射收费。自2008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猪瘟、口蹄疫、禽流感、鸡新城疫、羊痘等五种强制免疫疫病防疫注射收费,实行免费防疫。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防疫注射费取消后,动物防疫员的防疫注射收入由县财政纳入预算,实行定额扶持,财政扶持防疫费的标准调整为:大村(人口规模2000人以上)每年5000元,中等村(人口规模1000—2000人)4000元,小村(人口规模1000人以下)3000元的标准,并根据全县畜牧业发展水平,实行适当调整。三是调整防疫物资资金支出比例。将动物防疫物资费用支出比例由原来占防疫总额的30%下调为15%,调出的15%资金作为防疫服务费纳入防疫服务项目发包。四是实行协会补贴制度。积极支持各类养殖户组建畜禽养殖协会,并鼓励协会会员实行畜禽全面防疫,协会会员开展五种强制免疫外的动物防疫注射费由县财政每年按5万元标准纳入预算,由县畜牧局进行验收考核,达到标准后将防疫注射费拨付到养殖协会,由养殖协会兑现到会员。五是强化村级协作责任。动物防疫保定费按远办发[2008]1号文件规定,从10的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中列支,由乡镇政府按大村(人口规模2000人以上)全年500元、中等村(人口规模1000—2000人)400元、小村(人口规模1000人以下)300元标准指导各村予以落实。保定费用拨付到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由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按量预付给防疫员,防疫员自行解决防疫保定用工支出,也可由各村按以上标准将防疫保定费支付给保定人员,协助防疫员开展防疫。2008年秋防前夕,县财政投入5万多元资金购置50余台冰箱,配发给在一线的50名动物防疫员,从2008年起,全县每年新增财政预算27.3万元支持动物防疫。全县财政年投入动物防疫发包经费总额达到64.75万元,比改革前的4.2万元净增60.55万元。

三、完善防疫考核机制。坚持动物防疫服务质效县、乡(镇)、中心和村四级考核机制,不断强化各级考核责任,完善考核形式。一是实行分级负责。县畜牧局主要考核动物防疫抗体监测合格率,乡镇政府、各村和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负责免疫耳标、免疫档案、免疫证“三位一体”标识率和动物实际防疫注射畜禽数考核。适当调整各级在服务质效考核评分中的权重,将县、乡(镇)、中心、村考核比例分别由过去的50、20、20、10调整为40、20、30、10,强化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考核监管职责。二是实行重点考核与随机考核相结合。对春秋两季季节性防疫实行重点考核,其它月份补栏畜禽防疫实行随机考核,考核采取百分制方式,其中春秋两季考核在百分制中的比例占80%,随机考核

占20%。三是实行按量计酬。将动物防疫量纳入考核兑现的重要指标,考核评分实行防疫小区畜禽年饲养量、免疫密度和免疫抗体监测合格率三者相结合,通过三个指标加权平均指数计算防疫员的实际防疫得分。具体计算方法是:防疫员防疫得分=防疫小区畜禽年饲养量×实际免疫密度×免疫抗体监测合格率。防疫员防疫服务报酬=防疫小区防疫费总额(扣除15%的防疫经费后)×防疫得分/100。四是分季兑现服务报酬。服务人员报酬分春秋两季考核兑现,每年春防结束后,即7月30日前组织专班人员对防疫员进行考核,按照绩效挂钩、按量计酬的原则,考核兑现50%,剩余50%在次年1月31日前考核兑现。兑现余额部分一律结转下年,实行县管乡(镇)用,专帐专管,用于下年防疫服务发包。

四、完善责任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动物防疫的领导,搞好相关协调配合,为完善畜牧防疫服务体制改革提供保障。一是强化乡镇领导责任。切实加强强对动物防疫服务的领导,将深化完善动物防疫服务体制改革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加强防疫服务体制改革特别是免费防疫服务的宣传,增强农民群众的动物疫病防疫意识,调动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抓好防疫小区和防疫岗位的科学设置,积极指导服务中心实施防诊职能分离并强化监管,搞好防疫服务发包;加强对防疫的检查督办,认真研究防疫中出观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动物防疫全面发展。二是强化畜牧部门指导责任。县畜牧局协助乡镇确立动物防疫公益性服务项目发包内容,制定规范的防疫服务发包合同和考核办法供各乡镇参考使用,每年组织两次以上的动物防疫技术培训,及时组织开展服务人员资质公开招考和认定,加强全县畜牧防疫服务的指导和监管,按规定加强防疫抗体的检测。组织动物检疫站加强畜禽加工和调运的检疫,达到以检促防的效果。三是强化服务中心主体责任。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按照“以量计酬”的方式搞好服务费的核算和发包,防疫服务按照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公开竞包,防止简单平衡照顾,切实加强对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日常管理,强化服务人员开展防疫服务的抽查监督和督促,不断调动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四是强化部门配合责任。县财政部门负责防疫扶持经费的筹措、调度和管理,在每年3月20

前将15%的防疫物资经费划拨到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确保防疫物资采购需要,防疫服务费在每年7月30

日前和次年1月31日前根据考核结果分两次拨付到乡镇,确保及时兑现防疫员防疫报酬。切实加强对防疫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防止挪作它用。县物价和经管部门负责对国家规定免疫疫病以外的其它疫病防疫服务的收费和价格监管,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防止乱收费和超标准收费现象发生。

《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新体制》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新体制。ZgJ

下载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着力构建国有资产监管新体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着力构建国有资产监管新体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工作新体制

    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工作新体制 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工作新体制2007-12-09 17:41:48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县完善四大机制,着力构建动物防疫工作新体......

    关于对境外国有资产加强监管的探索与研究

    关于对境外国有资产加强监管的探索与研究 2012年09月26日 10:44 来源:《国有资产管理》2012年第2期 作者:刘向群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6近年,在中央“走出去”......

    中国国有资产监管的实践进程(1979—2003)

    内容 提要:文章较全面地考察了 中国 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的实践进程,认为 1979 — 1984年是全面改进计划 经济 条件下国有资产监管的实践;1985 — 1992年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

    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改变(学习心得)

    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改变 ——教育会议学习心得体会 值全国第二十八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县在文化大世界隆重召开了《泗洪县教育工作三年振兴》会议,会上,县委......

    构建现代农业体制实践与探索

    构建现代农业体制实践与探索 赵险峰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更需要体制机制的构建和创新。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实现......

    大胆探索 勇于实践—年度课改实验总结

    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年度课改实验总结 古定小学荣幸地被选定为首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并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义务教育小学体育、中学体......

    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国有资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制,实现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

    农村三资监管工作的实践和探索

    农村三资监管工作的实践和探索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管理问题,是基层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容易滋生消极腐败现象的重点领域。强化农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