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金融杠杆作用 推动湖北跨越发展

时间:2019-05-13 16:3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挥金融杠杆作用 推动湖北跨越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挥金融杠杆作用 推动湖北跨越发展》。

第一篇:发挥金融杠杆作用 推动湖北跨越发展

发挥金融杠杆作用 推动湖北跨越发展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赵 斌

2010年第12期 ——领导专稿

“十一五”期间,湖北金融业持续快速发展,有力支持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时期,随着深入推进“中部崛起”、“两圈一带”战略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湖北将进入跨越式发展的历史阶段。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将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充分发挥杠杆作用,最大程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一、“十一五”时期全省金融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及各金融机构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金融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进金融创新服务,金融工作取得显著成绩,金融业整体实力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有力支持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一)做大金融总量与优化金融结构并重,金融实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全省金融总量发展实现新的突破。2009年,全省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79亿元,与2005年相比增加2.76倍,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也由2005年的4.8%提高到9.3%。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21036亿元,是2005年末的2.2倍;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7678亿元和12057亿元,分别是2005末的2.12倍和2.06倍;特别是贷款实现了超常规、超历史、超全国的增长,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个高于”的目标。今年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1245亿元,比年初增加3567亿元,增长23.48%;贷款余额14047亿元,比年初增加1990亿元,增长19.27%。

2009年,全省证券市场交易量3.28万亿元,是2005年的20倍;投资者开户数339万户,较2005年增长72%,居全国第9位。全省保险业完成原保险保费收入372亿元,较2005年增长157%,规模居全国第10位。

(二)坚持发展本地机构与扩大对外开放并重,金融活力不断激发。

“十一五”期间,湖北省本地金融机构实现快速发展。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盈利能力增强。武汉市农村信用社重组改制为武汉农村商业银行;武汉市商业银行成功改制更名为汉口银行,并实现了跨市域、跨省域经营。由宜昌、黄石、襄樊、荆州、孝感5家城市商业银行联合重组的湖北银行正在筹建中。长江证券公司成功上市,步入快速发展轨道。金融业对外开放取得新的进展。东亚银行、日本瑞穗银行武汉分行等外资银行相继开业。

到2009年末,全省共设有银行业机构59家,证券期货业机构13家,保险业机构41家,居中部省份之首。同时,还有15家金融机构在武汉设立后台服务中心或签订协议,全省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完善。证券行业从早期品种单

一、不成体系起步,发展到包含股票、债券、基金、期货等多个品种在内的比较完整的业务架构。保险行业结合城乡实际进一步丰富了业务和品种。

(三)坚持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重,多元化融资渠道进一步畅通。

2006—2009年,全省新增贷款601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23倍。与此同时,企业上市和直接融资也实现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全省挂牌上市企业11家,融资额79.7亿元;进行再融资上市公司20家,融资额332.1亿元。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和再融资共计411.8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7倍。银行间市场直接融资取得新突破,全省共有14家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间票据融资合计545.4亿元。创业投资日趋活跃,2009年末,全省已形成以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公司、武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两个开放性投融资平台为支点,政府引导资金和社会资本相结合,服务覆盖全省的创业投资体系,管理创投资本约63亿元,总投资额近20亿元。全省产权交易资产累计175亿元,产权交易综合业务指标持续居全国同业前列。

(四)坚持商业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并重,金融“扶弱”能力全面提升。

湖北“三农”发展任重道远,下岗职工、贫困学生等“弱势”群体规模较大。围绕做好金融“扶弱”工作,全省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加强配合,协调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2006—2009年,全省政策性银行贷款增加957亿元,占金融机构贷款总增量的15%,有效支持了粮棉油收购、新农村建设和重点商品进出口。同时,“扶弱”政策性金融业务也实现跨越式发展,全省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和助学贷款分别累计发放20.81亿元和40.37亿元,2009年末两项贷款余额分别为14.4亿元和29.3亿元,较2005年末分别增长13倍和1.7倍,助学贷款业务在全国位居前列。实施“金融支持民族企业发展工程”取得明显效果,2009年末全省民贸民品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余额14.13亿元,同比增长124%,全年累计贴息2618万元,同比增长95%。政策性“三农”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09年末,全省政策性“三农”保险已累计赔付3.45亿元。

(五)坚持改善金融服务与改善金融生态并重,金融发展环境日益改善。

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产业发展的眼光看待金融业,致力为金融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全省金融业改革、创新和发展的政策。推行省行(会)合作,先后与一行三会、多家商业银行总部及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举行了合作会谈或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为湖北省经济金融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金融单位予以激励。加强对各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考核推动;整治金融司法环境,积极开展金融案件清理执行活动。深入开展金融信用市、县创建活动,到2009年末,全省13个市(州)全部达到金融信用市(州)标准,大部分县(市、区)先后被评为金融信用县(市、区)。

“十一五”时期全省金融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货币信贷运行平稳,资本、保险市场的功能进一步完善,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实力不强、发展不够、优势不大仍是全省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对照省委、省政府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加快科学发展步伐的要求,我省金融发展中仍有不少亟待改进之处;特别是县域经济的金融利用率和金融覆盖率还较低,县域经济的融资能力还较弱,金融服务不足、融资困难依然是制约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第一,金融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我省金融资源配置存在“四个不平衡”:一是区域配置不平衡。金融机构网点和贷款主要集中在武汉、宜昌、襄樊等地,县域地区机构网点不仅数量少,而且功能单一,贷款投放不足。二是存贷款增长不平衡。近年来,我省存贷比有了明显提高,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县域存贷比总体上偏低。今年9月末,全省县域贷款总量为2899亿元,同比增长41.5%,高于全省贷款增速22.2个百分点。我省县域GDP占全省一半以上,但县域贷款总量仅占全部贷款的20.6%,县域存贷比为44.5%,比年初提高3.6个百分点,但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1.7个百分点。三是贷款期限配置不平衡。目前全省新增中长期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已超过90%,中长期贷款占比偏高,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生产性企业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需求。四是企业间信贷投入不平衡。尽管小企业贷款的增幅和占比在逐步提高,但全省小企业贷款余额在全部企业贷款中的占比仅为23.7%。

第二,金融改革发展有待深化。目前我省上市公司规模偏小,直接融资水平不高,上市公司再融资能力不强;企业债发行规模和证券行业平均规模较小,期货市场发育不足;保险覆盖面不宽,保险业在经济社会中的渗透率不够高;产权交易平台不完备,产权交易主体和品种相对单一,产权市场融资功能不强;外资金融机构数量较少,金融业对外合作层次较低,金融对外开放步伐亟需进一步加快。

第三,金融体制机制创新不足。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以“零风险”为导向,贷款权限高度集中,贷款门槛设置过高,贷款审批时间过长,贷后考评追责制度过严。受诸多因素制约,目前选择在湖北开展的国家重大金融体制机制创新试点项目还不多。同时,在金融组织方面,我省常规性、成熟型金融组织比较多,但产业投资基金、金融控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创新性金融组织在我省发展还不快;金融产品也存在产品定位雷同、业务种类单一等问题。

第四,法人机构发育不足。目前全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以城市商业银行和农信社为主,法人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数量较少,法人基金公司在我省还是空白。我们要建立区域金融中心,必须大力发展本土法人金融机构。但是从现实情况看,缺乏一定数量的有实力的法人金融机构恰好是个“软肋”。

二、“十二五”时期全省金融业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省金融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只有认清形势、深化改革、抢抓机遇,努力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共生互荣,湖北金融发展才能后劲充足,构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才能基础坚实,“提挡进位、弯道超越”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全省金融业要牢牢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努力实现“七项目标”,促进经济、金融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突破性缓解县域经济融资难问题。

一是金融业增加值发展目标。到2015年末,金融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二是金融业总量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存款规模力争达到40000亿元,贷款余额达到280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上市公司数量超过130家,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累计总额突破1500亿元,证券化率和企业债发行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力争期货交易额占全国比重达到8%,直接融资总规模达到3000亿元。保险保费收入力争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幅18%以上,保险深度达到3.5%,保险密度达到1600元。各类产业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规模争取达到1000亿元。

三是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发展目标。到2015年,争取引进未在省内设立机构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全部来鄂开设分行,设立1—2家省级商业银行,引进8—10家外资银行,设立农村商业银行(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贷款子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00家以上,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各2—3家,争取2—3家地方金融机构上市。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各达到200家以上。全省证券营业部达到200家左右,培育2—3家规模大、实力强的期货经营机构进入全国前列。积极争取相关期货交易所在我省设立稻谷、玉米、钢材等期货品种的现货交割仓库。力争法人保险机构达到4家,保险主体60家以上。大型综合性股权投资基金达到2家以上,多方式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200家以上。

四是金融服务结构调整目标。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新增存款要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确保农业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增幅高于全部新增贷款增幅。各市、州、直管市至少新增2家上市公司,全省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票据10期以上。保险业县域农村业务占比显著提高,科技保险覆盖率明显扩大。到2015年,各市、州和有条件的县市至少设立1家注册资本金1亿元以上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湖北中企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金达到20亿元以上。培育1—2个资产过2千亿元的金融控股集团。

五是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目标。到2015年末,武汉地区银行存款余额达到2万亿元,贷款余额达到1.5万亿元。上市公司总数突破80家,资本市场融资总额突破1000亿元,各类直接融资总额力争达到2000亿元。设立和引进证券机构总部3—5家,分公司及地区总部10—15家。武汉地区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400亿元,年均增长23%;总部保险法人机构达到4家,引进4—6家保险机构区域总部,专业性保险主体10家,外资保险主体10家,保险机构在汉一级分公司达到60家以上。设立和引进各类产业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150家以上。争取设立各类金融后台服务中心达到30家,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

六是金融生态建设目标。到2015年,建立覆盖全省的农户及中小企业信用评定体系,信用农户及信用乡镇占全省农户总数及全省乡镇总数的90%以上,全省各县(市、区)均成为金融信用县(市、区)。建立信用档案的中小企业超过30万户,创建信用社区1500个以上。

七是金融安全建设目标。建立商业银行可持续的动态资本补充机制,增强对贷款损失的弥补能力和对贷款风险的防范能力,切实防范贷款集中度风险。加强“一行三局”及有关部门的政策协调与信息沟通交流,实现对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全方位的有效监管,共同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以上七个目标,是我省金融“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全省各级政府和金融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进一步引领和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着力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和制度建设,着力提升金融改革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我省建设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十二五”时期我省发展金融业的主要举措

(一)加大金融对全省经济的支持力度。

合理规划金融产业布局,推动“两圈一带”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落实省部合作协议,为全省金融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快推动武汉城市圈金融一体化建设;支持建立完善鄂西圈投融资运营体系,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圈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融资推进、滚动发展”的原则,引导各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长江经济带项目规划、论证,并给予融资支持。重点支持“两圈一带”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信贷投入,加强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努力把绩优公司打造为行业龙头,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传统行业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施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探索适应科技型企业发展要求的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和担保方式,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股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等新的信贷品种,加快开展对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的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创新资金结算、基金托管、企业银行、理财服务等业务,推出贷款与投融资的综合服务新产品。积极支持企业签发商业承兑汇票,推动商业承兑汇票在武汉城市圈的发展与使用。

(二)加快推进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积极引进和培育各类金融机构。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在武汉投资组建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推动本土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支持汉口银行和武汉农商行、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光大银行金融租赁公司、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天风证券、合众人寿等做大做强。引进区域性金融管理中心。争取金融机构在省内设立全国性或区域性金融后台运行与服务机构,建设武汉全国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

(三)切实缓解县域经济发展融资难问题。

1、各级政府要主动作为,在提升县域金融服务中发挥引领作用。一是以提高县域存贷比、优化贷款结构为着力点,完善对县域金融的考评机制。各级政府要引导金融机构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发展县域金融的要求,引导城市商业银行、农信社、村镇银行不断提高县域存贷比、提高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的比重,并以此作为考评、奖励的重要依据。积极引导存款资源(特别是财政性存款)向存贷比高的金融机构流动,推动“存贷挂钩、以存引贷”,使新增存款更多更快地转化成为本地贷款。二是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各级政府要学习先进经验,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各地要研究探索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办法、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办法,调动各界参与开展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缓解小企业融资难。三是进一步改善金融生态,加强环境建设。我省开展金融生态建设和创建金融信用地区活动已近十年,效果显著,要进一步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吸引各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发挥县域融资主力军作用。一是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目前,农村金融是全省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各金融机构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努力解决“三农”融资难的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财政部决定从今年起将我省列入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范围,这是重要的政策机遇。各地和相关金融机构要抓住机遇,努力争取,共同推动县域涉农贷款增长。二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中小企业在我省县域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各金融机构要不断转变观念,创新服务机制,加快产品和流程创新,充分发挥“小企业金融服务俱乐部”的平台功能和作用,探索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行之有效的模式,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等,探索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有效途径。要在小企业贷款的授信评级、审贷流程和业绩考核方面大胆创新并取得突破。要学习襄樊金融网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经验,积极调查掌握辖域内企业融资需求情况,和相关部门共同建立小企业融资信息库,并根据信息库的资料提供金融服务和辅导。银行业监管部门要加强指导,支持在县域设立银行分支机构,进一步扩大县域银行机构授权授信额度,保证县域机构贷款审批权限,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3、充分发挥资本、保险市场的融资、保障功能。大力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企业上市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亲自协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必有收获。山东沂源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该县几任县委、县政府领导坚持抓上市,现有4家上市公司,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各地要建立绿色通道,为企业上市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现阶段,要密切关注中小板和创业板申报企业的审核情况,了解相关信息,全力配合、帮助中小板和创业板申报企业做好上市审核工作。还没有上市公司的市州,要力争早日实现零的突破。

保险业在促进我省经济发展、补偿经济风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省政府金融办、湖北保监局联合开展争创保险先进县市活动,就是推动地方政府重视保险、支持保险、用好保险工具。各地要加快保险业的发展步伐,扩大县域保险覆盖面,并开办新的险种,以满足经济社会多层次、个性化的保险需要。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失地农民保险、农民补充养老保险、农民工意外伤害保险、农房保险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不断扩大“三农”保险覆盖面,该由县(市、区)承担的保费补贴,要足额列入财政预算,真正把这项农民得实惠的政策落到实处,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抗风险保障。

4、努力推进金融创新。一是加快全省县域中小金融机构建设,激发金融体系的活力。当前国家加快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的措施相继出台,给了我们很大的发展空间。要在继续推动国有商业银行加大对县域经济贷款力度的同时,扶持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使立足于本地的法人金融机构迅速成为县域金融的主要力量,形成适应县域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三农”发展需求的金融体系。要加快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的步伐,通过改制提升服务能力和效率;积极鼓励股份制银行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扩大服务,湖北银监局对此已作了工作部署,要加大力度进一步落实。要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力争每个县市都有若干个这样的中小型金融机构。二是积极探索开展信用贷款。目前金融机构的“零风险”的取向不合理,一个没有信用贷款的金融体系也是不正常的、低效的。现在我省县域信用环境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多数县市已成为“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应该有条件发展信用贷款,降低贷款门槛,提高资金杠杆率。这是当前克服融资难突出矛盾、解决县域金融低存贷比问题的一个主要着力点。在这方面,全国已有不少先行者。如,主要为小企业服务的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多年来探索出了一整套灵活高效的模式和机制,其信用保证贷款已占到全部贷款的93%,抵押贷款比重仅为7%以下,在高效服务于企业的过程中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迅速扩张,而且不良率始终保持在0.7%以下,成为全国中小银行的典范;北京中关村园区自2007年开始联合北京银行发展信用贷款,目前余额已达7亿元,没有一笔不良贷款。借鉴这些成功经验,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信用环境和金融机构条件较好的县市,率先进行信用贷款试点,为有效破解抵押贷款难题走出一条新路。三是积极拓宽信贷与保险结合的思路。各地担保机构少,实力不足,是困扰我省县域金融的一个突出矛盾。在地方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必须着力运用市场机制来化解这一矛盾,其中一条重要途径,就是积极引进保险机制。国内很多地方对此已有了很好的探索,譬如:陕西省针对发展大棚生产的农户推出“银保富”项目,农户投保后银行就贷款,政府对农户的保费进行补助,一旦出现还款问题保险公司负责赔付,此举极大地促进了陕西农村大棚蔬菜的迅速扩张;北京中关村园区则明确提出“以保险促信用,以信用促贷款”的思路,通过企业的“信用保险”促进“信用贷款”的发放,政府则对企业的保费、资信调查费和利息给予20%—50%的补贴。以上种种探索,都是以政府少量资金(通过保费、风险补贴)撬动保险机制,通过保险的介入有效推动了信用贷款的发放,实现了企业(农户)、银行、保险的“三赢”,政府资金的“杠杆效率”也得到有效放大。

(四)为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加强金融工作领导。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主动谋划、大胆创新,切实推进金融产业发展。省政府金融办要与相关部门建立金融产业发展建设联席会议和日常沟通联络机制,定期研究部署金融产业发展建设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金融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是深化省行省会合作。要深刻认识到省行省会合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建立完善省行省会合作机制,促进省行省会共建。积极联系目前尚未与我省签订省行合作协议的金融机构,创造各种条件,尽快签订省行合作协议,实现全覆盖。加大与已签订协议的金融机构的互动与沟通,进一步推进省行省会合作协议的落实。

三是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各级政府要在职责权限内,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和落实支持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给予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必要的优惠政策,促进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加快发展。要创造条件,为金融机构抵债资产处置提供便利和优惠。对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保险产品,如企业年金保险、养老保险、农业保险和农民工保险等,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要为县域新型金融机构的运营提供便利。切实优化金融发展的法治环境,依法维护金融秩序,加大金融维权和金融债权追缴力度,严格规范企业改组改制,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

四是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采取与各金融机构配合、与金融监管部门及武汉高校联合组建金融人才培训中心等方式,对政府有关机关、金融机构人员进行有计划的专业培训。制定有关培养、使用、引进金融人才的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潜能和作用。

五是高度重视并稳妥做好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当前,诱发非法集资活动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非法集资活动的手段不断翻新,隐蔽性和欺骗性增强,个别地区非法集资活动一度呈现集中高发势头,少数群众参与外省市的非法集资活动,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省政府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及时准确认定案件性质,打早打小,稳妥做好处置善后工作。同时,要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创新更多的理财投资产品,使社会公众远离非法集资活动,确保经济、金融和社会稳定。■

第二篇:如何发挥绩效杠杆作用

如何发挥绩效杠杆作用

产品及营销部 林露薇

2009-4-8

3月份参加了战略HR及绩效管理的培训课程,两者其实是一个整体。概括来说如果能通过绩效管理传递企业目的,同时能通过绩效这个利益杠杆带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那么这个绩效管理就是有效的。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基础是以人为本。什么是以人为本?如何设计这条绩效杠杆?如何将杠杆原理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方面?

一、什么是以人为本?

我一直以为,以人为本是要人性化管理,团队喜欢什么,同事们的兴趣在哪里,我就要依据着做,目的是营造一个快乐的工作氛围。但其实这是偏了,这是以仁慈为本,反而助长了员工的缺点,害了他们。以人为本正确的理解是,以人性为本。当然,人性有善恶之分,但有一点共通,人都是希望进步的,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且人都是有欲望的。抓住这点,我们就可以设计绩效杠杆了。

以往我们总是想改变别人,比如说,下属某方面是缺陷而某方面很强的时候,我们往往用尽方法去把他弱的地方改变过来,提升他,目的是想让他成为一个所谓“完美”的人。实际效果呢?失败居多。我也经常在困扰这个问题,自己深感挫败。但其实完美的人就好比一个完好的乒乓球,如果我们想把一串完好的乒乓球连在一起,必须用外力或借助外部资源,比如说用绳网或袋子装。这种外力好比是领导的个人努力。如果乒乓球少,很容易控制,但如果成百上千个乒乓球要连在一起,这个绳网就要很长,外力就要很大,领导就会很累。但如果每个乒乓球都有一点凹(缺陷),反而能自己垒起来(凸的地方与别人凹的地方结合),不需要外力捆绑。作为管理者,我们更多的不是去想方设法把每个乒乓球(员工)变成完美,而是如何充分运用每个球的凹凸点(优缺点)互补,让乒乓球(员工)自己组合起来顺利运作。所以,以人为本要抓住的另外一个基点是人才多元化的肯定,用好每个人的优点,尽量减少缺点,而不是改造成一个完美的人。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谁是投资者?我们以往的想法是老板,而员工就是受益者,因为他们收工资。其实恰恰相反,老板是受益者,员工是投资者,员工投资的是他们的青春、时间、生命,这都比钱重要许多!可是极大多数人都不珍惜自己的投资,没有为自己的投资回报率加大而努力工作。这点也是我们以往管理的缺陷。而人在公司里的角色到底是什么?是机器吗?不,是资本。因为机器会折旧,价值越用越低,而人是越用越熟练,效率越来越高,所产生的价值越来越大。在现在的经济危机中,如果我们在无法加大固定资产投入,无法扩大生产规模的情况下,仍旧希望销售额或利润提高,则只能从人这个资源入手,提高效率,增加产量,产生更大的价值。所以,我们更要抓住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发挥人的最大能动性,让企业有更 1

多的赢利。

二、如何设计这条绩效杠杆?

杠杆原理很简单,就是用很少的力气翘起比所花力气重很多的物体。支点的选择尤其重要,力臂越长,翘起的物体越重,所花力气越少;反之,力臂越短的话,翘起同样重量的物体,所花力气要多很多。这跟绩效管理的道理一样。杠杆的支点好比利益(物质鼓励或精神鼓励),支点越靠近需要翘起来的物体(员工积极性),力臂就越长,我们花的力气(管理者的努力)就越少,管理起来越轻松。

当我们了解这个运作原理之后,绩效管理的头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既然人的本性是想进步,有欲望,那么我们就遵循这个规律,根据他们的本性来设定利益支点。有的人需要尊重和精神鼓励,那我们就用足够隆重的仪式来提升他的自我价值肯定,而“证书”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证书分为3种体系:职级体系、荣誉体系、评价体系。职级简单来说就是职位晋升的通道,通过职位变化,提升权力层次,提高社会地位,让员工感受到头衔变化给自己带来的荣耀,最近在我们公司流行的职位PK就是一个快速获得职级荣耀的方式。荣誉体系的表现形式很多:奖状、颁奖礼、表扬等等,通过这种荣誉形式让员工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和认同感。象部门内的每月个人品牌表彰,公司层面的员工表彰大会或晨训都是荣誉体系很有效的运用。而评价体系则是通过第三方评价,客观体现员工的真实情况,跟我们经常说的“旁观者清,当局者迷”道理一样。就好象我们读书时候的学生手册一样,老师的一句评语往往是我们一个学期努力的动力。作为员工本身,是否希望回顾自己过往一年、两年或五年、十年所走过的路?是否想从第三者的角度看自己的表现和进步?假如要离开公司,是否希望新公司能更多了解自己的过去,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获得更高的收入?我想,这些答案都是肯定的。

如何通过激励做出成就感?制造稀缺,来之不易才会珍惜;人无我有才会有价值感。如何通过激励做出危机感?PK对抗,亲身体验敌人带来的危机。如何通过激励做出个人成长?个人战略制定,确定方向不走弯路。

所以关于证书体系的运用,4月份我将在营销部内进行需求调查,根据各同事的需求归纳出共同点。假如大家都认同三种证书都对自己有帮助,都希望借着这三种证书帮助自己进行提升,则在5月份正式开展“个人成长履历”的制作工作。具体实施计划在4月述职报告中体现。

利益支点除了精神层面,还有物质层面,这点对工作积极性提升更有效。绩效考核就是最直接的方式,把物质支点与收入挂钩。绩效考核现在在我们公司走入了一个误区,每个重复失误的工作(比如研发部的出错率考核、市场部的存货周转天数考核)都会变成一个指标(因为多次失误,公司不得不把它们和绩效奖金联系起来,以此激发大家改善),结果一个月下来,绑在每个部门身上的指标少有5个,多有10个。然后,部门会把这些指标分拆到员工身上,指标就翻倍变为10多个。每个指标就象地雷,一踩就死(扣绩效奖金),每个月到了考核的时候就变成两种极端:要么拼命卡(因为公司要求业绩表现是281原则,主管只能使劲扣员工的分,标准提得很高),要么拼命加(员

工明知会被卡,自评分使劲提高)。到了最后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就成了敌对阵营,这条绩效杠杆不单止没有发挥积极作用,还引起诸多内讧与怨言。

其实最佳考核是共赢,不是相互为难。指标制定是有原则的,从宏观角度看如下:

1、以岗位工作职责为基础

2、要有重点(少于12个,一般在5-10个)

3、客户导向

4、与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战略要一致

5、可行,不能脱离企业或部门实际,用共产党管理军队的理论就是,低标准,严要求

6、要全员参与,考核者与被考核者达成一致,认同指标

7、要有足够的激励性,绩效奖金与基本工资的比例不能太低,金额要让被考核者足够重视

8、客观公正,评分时要有事实依据

9、要兼顾综合平衡,相关部门同一个指标的评价标准要相同

10、要突出职位特色,职位不同,考核侧重点也不能相同。

有了清晰、公平的考核机制,员工自然乐意被考核,因为这是个人价值的体现。越考核,越能促进积极性,改善方向越明确。越不考核,对优秀的员工越不公平。

5月份我将重新检讨2月制定的考核指标和岗位说明书,把里面过多过杂的要求减少,突出岗位和职责重点要求,让同事工作的目标更清晰,更有针对性,效率更高。

三、如何将杠杆原理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方面?

上文提到,杠杆翘动的是人心,是员工积极性,那么团队关系的维护也能利用这条杠杆了。团队关系现在矛盾最多的在于文化理念的不融合,上下级关系不融洽。上下级或者说,考核者与被考核者是什么关系?用共产党管理军队的说法,是同志关系,而非剥削与被剥削关系。但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忘记了。所谓同志,就是志同道合,文化理念要一致。我们说,有四种人是不能要的:不回家的人(理念不认同),走不动的人(适应能力差),长不大的人(吸收成长能力差),残废了的人(没有发展能力的老员工)。所以在选人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用“十大问题”来筛选出符合公司文化理念的人,选对人。

招聘第一问:你如何面对没有工作经验所导致的问题?请举例说明

招聘第二问:你如何面对专业不对口导致的问题?请举例说明

招聘第三问:你如何看待入职半年之内的加班?请举例说明

招聘第四问:工作中发生了失误,你认为完全不是你的责任,但领导认定就是你的责任,你在解释时,领导却打断你,认定就是你的责任,你如何面对?如果这是同事,你的解决方式有没有什么不同?

招聘第五问:你认为在一家企业工作,多长时间离开企业后年薪能达到十万?

招聘第六问:你如何看待工作中出现的没有交接、没有引导、需要靠自己大量摸索的情况?请

举例说明

招聘第七问:你如何看待同事之间冷漠,缺少互相帮助,缺少被理睬、缺少被认可,总是被指责或批评?

招聘第八问:工作中你付出了很多,但团队却不认可你,领导也不认可你,你如何面对? 招聘第九问:你如何看待工作内容,与你理想的职业规划不一致的问题?请举例说明

招聘第十问:其他公司一位高管与你交流之后,认为你很有价值,愿意付出超过目前一半的薪酬挖你,在决定跳槽之前,你会想他问哪三个问题?

在日常管理的时候,我要着重营造一个成长的环境,让员工享受到进步的快乐。包括不帮员工养猴子,用绩效杠杆及时鼓励等。

总结来说,绩效管理也好,人力资源管理也好,前提是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可增殖的资本来利用,营造一个持续进步的环境让每个员工主动长手,发展新的技能,提高效率。而激发他们积极性的最有效工具就是绩效杠杆,易实施,低标准,高要求,不光是物质上的激励,还要有精神上的激励。

第三篇:积极发挥金融杠杆作用 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2005年,中国工商银行##市分行将在国家经济金融政策框架内,按照上级行部署,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投放原则,合理控制总量,加强结构调整,积极开拓市场,严防信贷风险,做到四个“强化”。

一、强化市场营销,推动地方经济加快发展。我行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按照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相统一的原则,明确目标市场,加大对优质客户、优质项目和优秀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全力以赴支持地方经济加快发展。一是加大对具有垄断优势、经营稳定、效益良好的交通、电力、电信、能源等重点基础行业和基础设施类客户的信贷投放。重点拓展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国家重点港口、码头等建设项目,大力支持核电、大型火电建设项目,继续扶持供水、供气、供热和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二是有重点地选择综合实力强、现金流量大、经营效益好的重点高校、大型医院以及文化传媒、旅游、现代物流等新兴行业的重点客户,给予积极的信贷支持。三是围绕外经外贸、高新技术、民营企业三大亮点,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优质客户,并对轻工、电子、汽车、冶金、化工、医药、烟草等行业中经济实力强、技术领先、市场占有率高、成长性好的行业排头兵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四是加强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适当放开准入门槛,按照谨慎推开、分类管理、制度到位、严格监控的原则,重点扶持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潜力、有信用、管理规范的优秀中小民营企业,促其不断成长壮大,形成新的经济亮点。五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市场和个人消费贷款市场的培育和扶持力度。

二、强化结构调整,进一步增强市场拓展能力。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快信贷结构调整步伐,集中有限的信贷资源,优先满足优质客户、优质项目的金融需求。一是调整客户结构。积极培育贡献度大、风险度低、信用度高、竞争力强的优秀客户群,清理并退出贡献度小、风险度高的普通客户,压缩低信用等级客户数量。二是调整业务结构。进一步提高综合融资安排水平,扩大项目贷款特别是基础设施项目贷款的比重,压缩一般流动资金贷款规模,加大低风险方式贷款投放力度,大力拓展风险低、收益稳定的其他融资类产品。三是调整期限结构。根据资金来源的期限结构,合理组合短期融资和中长期融资产品,充分利用分期偿还、整贷零偿、再融资等手段,积极发展流动性强的票据贴现、贸易融资等业务。针对企业短期融资票据化的趋势,合理匹配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票据贴现。

三、强化信贷产品的创新与推广,充分满足客户需求。顺应融资方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密切关注同业信贷产品和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做好信贷产品的创新、整合和推广工作,满足客户多元化的融资需求。一是大力盘活流动资金贷款存量,通过存量移位和加速周转,增加有效流动资金贷款投放。重点推广经营周转贷款、国内贸易融资等流动资金贷款新品种,丰富短期信用工具,使短期贷款与流动性负债相匹配。二是全面整合个人信贷业务管理、营销渠道和技术平台,加快形成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为重点的个人信贷产品体系,重点发展以抵押和质押为担保方式的个人贷款品种,促进个人信贷业务的稳健发展。三是突出抓好国际业务的创新发展,重点推广福费廷、利率掉期和进口押汇等业务。对实施“走出去”的外向型企业积极提供海外融资服务,发展“内保外贷”、出口信用保险项下出口买方信贷和出口保理等业务。四是大力拓展银团贷款安排、融资安排、保理等新型融资业务。

四、强化管理与服务,全面提升信贷工作水平。银行业务发展,离不开客户的支持。我行将不断强化管理,坚持依法合规经营,提高服务水平,与客户共同搭建良性互动平台。一是全面整合信贷业务操作流程,提高融资服务效率。二是完善信贷审议机制。建立专职审批体系,实现贷审会议日常化,缩短审批时间,并对大型优质客户建立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三是建立组合营销机制。打破按产品分类的传统营销服务模式,变单一的流动资金、项目贷款到多品种的信贷服务,变单纯的信贷产品服务为资产、负债与中间业务综合服务。四是建立与完善个性化服务模式。根据客户需求设计灵活便捷的融资方案,为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二OO五年七月

第四篇:六措并举 推动湖北粮食跨越发展

六措并举 推动湖北粮食跨越发展 新闻作者:省粮食局办公室吴国勇新闻来源: 日期:2013-05-02浏览次数: 1003

2013年,省粮食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五个湖北‛建设,按照‚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的总部署,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实施‚粮安工程‛为载体,以‚守底线、保安全、惠民生、促发展‛为目标,着力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着力增强国有粮食企业发展活力,着力推进粮食仓储设施达标创优,着力推进粮油工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粮食流通市场体系,着力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奋力实现全省粮食行业的跨越发展。

(一)着力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切实做好抓收购、保供给、稳粮价工作。一是合理布设收购网点,及时启动政策性收购,引导和支持各类粮食经营者入市收购,确保农民的粮食卖得了、卖得好。二是完善各级粮食储备制度,建立储备粮动态调整机制和轮换拍卖制度,试行储备粮年检制度,通过对粮食吞吐轮换、执行委托收购政策等手段,掌控市场粮源,稳定粮食市场,保障有效供给。三是注重粮食监测预警工作,加强市场动态监测和统计分析,实行粮油市场分析月报制度,提高粮食调控预警能力。四是健全粮食应急供应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应急供应网络,加快形成‚粮源

稳定、储备充足、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全省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二)着力增强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一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按照‚一县一企、一企多点‛的模式,通过资产划拨、收购重组等方式,推进优良资产向地方国有粮食储备企业集中。二是深化用工分配制度改革。落实定岗定员,切实减员增效,建立收入分配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奖惩激励机制。三是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全面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四是创新经营机制。坚持一手抓政策性业务,一手抓市场开拓,靠市场扩业务,向市场要效益,全面提高市场竞争活力。五是推动军供企业提档升级。按照‚保供、转型、提档、创优‛的总体要求,在保证军粮供给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拓市场经营,逐步实现军粮供应统一标准化、商品品牌化、服务规范化。

(三)着力推进仓储设施达标创优,全面提高各级储备粮的管理功能和水平。一是抓主体库配套。重点是整理烘干、电子监控、环流熏蒸、机械通风等先进设备的配套和现代储粮技术的推广应用,统筹推进粮食信息化建设。二是抓收纳库改善。结合‚危仓老库‛的修复,着重支持改善产粮区重点收纳库,在大幅裁并的基础上,调整优化布局,分步改善到位。三是抓规范化管理。落实仓储管理制度、办法、措施,向管理要质量,用管理保安全,靠管理降成本,向管理要效

益。四是抓环境美化。通过综合整治,促进仓储基地的环境卫生整洁和绿化、美化。五是抓素质提升。通过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技能竞赛,以及开展传、帮、带等多种活动,大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以适应现代粮食仓储管理的新要求。

(四)着力推进粮油工业转型创新,不断提高粮食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一是抓龙头,培植大企业。重点支持一批实力较强、品牌较响、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粮油加工企业及粮机制造企业合纵联横,推进以资产为纽带的多方式合资合作经营,大幅提高产出规模,引领产业发展。二是抓集聚,打造产业园。通过支持政策的导向,促使省内企业整合集聚,同时对外招商引资,筑巢引凤,着力打造一批集粮油加工、储备、物流、批发等于一体的大型区域性产业园,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互为配套的产业链。三是抓市场,做响名品牌。积极搭建银企、科企、超企等多形式对接平台,以及产品展销和市场信息服务平台,优化营销渠道和网络,提高市场份额。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做好品牌营销工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抓科技,发展深加工。以粮油加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粮油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我省粮油科技产业链建设,引导企业走深加工、创特色、规模化的路子,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五)着力构建粮食流通市场体系,实施“放心粮油”工程。一是构建主体骨架。突出建设一批区域性粮油批发市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以物流产业园为依托,将储备、加工、批发、物流配送融于一体,增强综合功能,互为促进。二是编织流通网络。大力引导和支持多元粮食市场主体进入粮食流通环节,发展物流配送和‚放心粮油‛连锁经营店,逐步形成粮油经营连锁化、销售超市化、配送集中化的粮食终端销售体系。三是引导创新联合。积极支持当地粮油经营龙头企业创新经营方式,发展新型流通业态,使其在粮食流通网络体系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形成高效、规范、有序的粮食流通市场体系和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质量安全体系。

(六)着力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确保粮食数量和质量安全。一是健全质检体系。按照科学、合理布局的原则,以省粮油质量安全国家实验室和市州区域性检测中心为重点,加快健全粮油质检体系。同时,加强质检机构的设备武装和人才培养,增强其综合检验能力、仲裁检验能力和快速应对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检验能力。二是完善相关机制。主要是建立和完善粮食购销与库存的监管机制,包括工作协调机制,信息共享和防控机制,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管控机制,部门监管和企业内控相统一的约束机制,案件查处和责任追究相配套的惩处机制等。三是严把安全关口。将履行粮油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纳入到各级粮食部门的重要职

能之中,加快建立粮油食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要突出抓好收获粮食质量安全监测、收购粮食质量安全把关、库存粮食质量安全抽查、粮食销售出库监测等关键环节的质检工作,逐步形成全省粮食质量安全监测预警网络,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当前,全省粮食各项工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一季度实现‚开门红‛。一是粮食收购稳中有增,全省各类粮食经营主体收购粮食37亿斤,同比增加12亿斤;二是粮油工业继续保持大幅增长,全省粮油加工业实现总产值508亿元,同比增长24%;三是粮油仓储设施建设快速推进,‚达标创建‛有序展开,‚危仓老库‛修复前期工作已经启动;四是粮食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呈现良好势头,仙桃等地粮油批发市场已建成投入使用,今年重点建设的5家成品粮油批发市场、20家区域性配送中心、300家连锁经营店正在抓紧建设;五是全省粮食库存检查工作全面展开,各检查组已分赴各地开展对所有中央、地方储备粮油的清查。

第五篇: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发展(定稿)

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发展

大讨论活动心得体会

李永智

解放思想,首先是我们要有思想,思想是一种认识,一种境界。是一种“思”与“想”的结合。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

学习虽然重要,但更关健的是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有“板凳要座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境界。解放思想,首先是要有解放思想的思想基础,有句名言叫做,真实就是力量,什么叫真实,发展才叫真实,老白姓得实惠才叫真实,国富民康才叫真实,实事求是才叫真实,我想,这才是我们移民局解放思想,推动跨越的思想基础。

要解放思想,首先得使思想达到一定的境界,其次是要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将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解放思想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实到自己的具体行动上来,联系目前的实际工作,我觉得解放思想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活动的重要性。

解放思想,实是求是,与时惧进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始终坚持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根本思想武器。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就是在邓小平理论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有点

官瘾可以理解,但如果没有要为人民打算的思想境界,是绝不会办出什么让人民学得自豪,让人民觉得了不起的事的!如果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探索创新,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一系列的新政策,也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好局面。

粟战书同志说过,我们的事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接力赛,杨家寿局长在学习讨论时说得好,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发展大讨论,就是要在国发2号与省发15号文件的政策指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做好我们的移民工作,赶超争先,增比进位。成为让党和国家放心,让群众满意的人!

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应该是要能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向群众传达并贯彻执行好上级的精神和意图。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本着“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原则,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把县委县政府的精神与意图。贯彻落实到“一切要为人民打算” 的原则中去。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证明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大解放,中国才迈入了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之路,我们贵定也出现了跨越式发展的苗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开放的思想才能有郊在指导各项事业的发展。每次思想的大解放,都会冲破层层禁区,摆脱种种束缚,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事业的发展。

二、突出工作重点

一是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来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加大自身思想解放力度。深入查找差距和不足,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真

正树立敢于突破,敢于风险,敢于负责的态度,打破惯性的束缚,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提高,作为局级单位,我们要根据工作实情和贵定县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指南的要求,在把我们工作做好的同时,把我们的工作资料做好。

二是通过解放思想,在队伍建设上实现宏观新突破。移民局是新成立的科局。成立时间才一年多一点,干部都是从各个单位抽调进来的,业务能力和理论素质都参差不齐,在移民建设管理工作中显得比较薄弱,所以必须立足实际,通过各种渠道,第一,加大干部职工队伍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在岗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着力打造一支专业精湛、作风过硬、质量优良的干部伍,不断满足新形势的工作要求。第二;要提高移民干部的积极性,局机关不紧要在思想上给予职工教育帮助,而且要在工作和生活中给予帮助和支持,使他们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要他们干工作变为他们主动要干工作。三是通过解放思想,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完善和改善库区移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库区移民农业科技含量,从而使库区移民走上富裕之路真正达到移民为国家作贡献,我为移民排忧难的口号一样。

三、切实做好各股室建设

作为一个股室,最重要的是要有凝聚力,执行力,有务实的作风。好的工作风培养无穷的创造力,好的工作作风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好的作风产生无坚不摧的战斗力。作为一名移民工作人员,首先要保持掌握最新的业务知识与业务动向,结合本地实际,以科学、务实、创新、发展的精神,把上级的文件精神传达好,贯彻好,把上级下的任

务落实好,完成好。兢兢业业把工作做到位,把责任分解落实到位人,重要的事情要集体把好关。作为一个股室,要能够以全县的大局为重,以移民工作的总体利益为重,以单位的长远发展为重,切实做好基础工作。

现在移民工作的担子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一方面,我们要稳扎稳打,切切实实做好我们的基础工作,逐步推进移民工作规划进程,把我们的移民工作真正搞上去,上一个新台阶。另一方面,我们要紧扣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要求,集中力量把工作要求的各项指标抓上去。

下载发挥金融杠杆作用 推动湖北跨越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挥金融杠杆作用 推动湖北跨越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抓住机遇 推动教育跨越发展

    岔河镇人民政府 迎接市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 汇 报 材 料 二○一一年十一月抓住机遇 推动教育跨越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督学: 您们好! 首先,我代表岔河镇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

    解放思想 推动跨越发展 心得体会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17年第一次集中 学习心得体会 按照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安排,我认真学习了市委书记XXX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扭住重点精准干 距离攻坚求突破......

    增强责任意识推动跨越发展

    增强责任意识推动跨越发展 ——学习何平九论的体会 2010年6月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省委卢展工书记署名文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文章提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推动全县跨越发展的工作思路

    关于推动绛县跨越发展的工作思路及措施 为全面贯彻落实袁书记讲话精神,从长远和战略的高度谋划我县的发展,我局班子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精心研究,针对今后城乡建设工作制定了如下......

    发挥统战优势 推动**发展

    发挥统战优势 推动**发展统一战线是我党执政兴国的一个重要法宝。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在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

    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促进信访稳定

    摘 要:社会和谐稳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新安县在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福民强县”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探讨财政杠杆在信访稳定中的作......

    公司推动跨越发展交流发言材料

    公司推动跨越发展交流发言材料 创新发展理念 发挥集群效应 推动升辉跨越发展建材机械是我们白甸镇的传统产业,为了更好更快可持续发展,我们积极转型升级,主动抱团发展,我们的做......

    让人文精神推动丰都跨越发展

    让人文精神推动丰都跨越发展--原中共丰都县委书记沈文彪重庆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是在关键时期围绕关键问题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作为移民大县和国贫大县的丰都,贯彻落实好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