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翠屏区牟坪镇金银村新村建设模式的思考
关于翠屏区牟坪镇金银村新村建设模式的思考
翠屏区牟坪镇 张 林
金银村综合体是牟坪镇党委、政府,根据打造江南新农村示范片的工作要求,利用土地整理项目的契机,优化集约配置各种生产生活要素,以特色农业产业和综合社会服务为纽带的新村建设项目,力求建成大规模、多功能、现代化、高效率、开放型的农村新型社区。
一、基本情况
(一)准定位高标。金银村综合体立足“宜居”和“城郊型旅游”的双重功能,把宜长旅游公路以西,以聚居点和金银湖为核心的周边地区纳入新农村综合体规划范围,借助紧靠“蜀南竹海”的优势区位,将村庄、田园、山、水、人紧密结合,以金银湖为枝干,以坡岛农业为绿叶,以中心聚居点为花蕾,形成“四叶一脉一环一花”组团模式,力求打造“金枝玉叶俏江南”。
(二)规划建设高起点。区政府常务会专题审定金银村聚居点建设规划,中心居住区规划占地41.1亩,规划新建村民住宅71户,同时对聚居点内原有40栋村民住宅按新居风格进行改造,整个聚居点规模达到111户;聚居点内规划建设了4000平方米人工湖、2000平方米景观广场、1000平方米体育健身等休闲场所,配套建设了道路、水电气管网、有线电视和宽带网络、智能社区通信系统、污水处理池等基础设施。围绕聚居点和主导产业,全面提升改造农村基础设施,新建引水渠10000米、山坪塘7口、囤水田27口、电灌站1座,村社道路和入户路硬化率达92%和95.91%,农户“五改”率达83.9%。
(三)产业连片推进。以大头菜、杂交优质柑橘、生猪为主导产业,建成酿酒专用粮基地1500亩、杂交柑橘基地1000亩、大头菜基地800亩,发展林下地养鸡1500亩,建成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6个。成立了大头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引进龙头企业“宜宾戎城坊”公司,共同发展大头菜加工业,实现新增就业增收和农产品销售增收,2011年全村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7674元,同比增长22%。
(四)服务功能基本完善。新建村级“1+6”村级综合公共服务中心1个,建筑面积566平方米,将村级组织和便民服务中心、农民培训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卫生计生中心、综治调解中心、农家购物中心等为民服务设施打捆建设,让村民不出村即享受场镇居民的各种社会服务。大力发展“城郊型”旅游,已建成星级农家乐3个,正在策划依托宜长旅游公路资源,招商建设“金银湖”旅游服务区。
二、主要做法
(一)政府主导,统规统建。我镇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负责人的项目推进领导组,派驻镇领导、财务人员、规划建设人员各1名专人,到金银村开展指导和监督工作。政府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落实规划,在配合国土部门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上,委托宜宾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规划,镇党委、政府全程参与设计,经专家评审和区住建局审核后报区政府常务会议审定,规划完成后由村民自治组织和建房委员会参照相关规定比选确定施工单位统一建设;二是严格审批,按照规划、国土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程序,对建房户申报建房进行审批,不留遗留问题;三是认真监督,安排专人对规划执行情况、建设质量、资金运作实施全程监督,工程完成后报审计部门审计;四是争取资金,积极争取市、区两级政府新农村建设各项专项资金,统筹安排到金银村用于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二)村社组织,集中流转。按照“农民主体、农民自主”的原则,在村“两委”组织引导下,建立以建房户代表为主体的建房委员会,制定聚居点农房建设资金收支流程、审批监管、房屋分配、工程质量监督等制度,将各项制度和聚居点建设中的重大事项均通过“一事一议”予以确定,确保有序、依法推进。按照“农民向聚居点集中”的原则,把金银村散居户废弃宅基地或现有农房拆除复耕,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到金银村一社聚居点;金银村一社社集体根据规划方案,将聚居点红线范围内土地集中收归社集体,对原土地承包户进行补偿。
(三)项目打捆,服务配套。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公共产品,财政应积极支持。我镇在完成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向各级领导和新农村建设部门争取涉农项目,有效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土地治理资金、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生态环保资金等项目资金,集中使用,提高效率。在项目的集中投入下,金银村聚居点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内外道路、集中供电供水供气、广播电视、宽带网络接入等基础设施和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吸引民间资本对新农村综合体的投入,引进农村商业银行网点、餐馆、旅店、市场等商业设施,从整体上提升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四)产业环绕,规模发展。按照“土地向适度规模化经营集中”的原则,充分利用区域内典型的浅丘地貌和紧邻金银湖的地理优势,以山丘组团为单位发展坡岛农业,积极推进周边农用地的流转工作,综合发展林竹、果树、蔬菜、苗木、水产等产业,引进大户建设规模化的杂交柑橘基地、特种鱼养殖基地和生猪养殖小区,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大力依托金银湖旅游资源,制定环湖旅游建设规划,构建“大型休闲观光区-星级农家乐-农户家庭宴”于一体的多层次“城郊型”旅游区,吸引城市人群消费。
(五)村民自治,社区管理。以新建聚居点为契机,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搭建农民群众经常性参与村级事务的平台,促进管理方式由“代民作主”向“村民自主”转变,使农民群众真正成为村级公共服务的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同时,在聚居点今后的管理中,进一步完善村民公约,将小区管理交由村民自主负责,大力开展“道德模范家庭”、“幸福家庭”等活动,提高农民群众的精神文明素质,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化管理。
三、启示
(一)村民主体是前提。村民聚居点是广大村民按照《国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宅基地置换,集中建房、集中居住的一种形式,只有村民才是合法的主体。建房村民通过“一事一议”集体决策、选举代表开展管理、制定制度依法实施等方式,实现村民对聚居点的自我建设、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同时,通过村民自建、自管的形式,能够有效回避发展中的障碍,有效解决当前农村农房散乱布局、外观不美、周边环境差以及农业生产层次低、规模小、特色分布散等问题,快速推进农村土地集中流转、农房建设审批、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
(二)政府主导是关键。村民聚居点建设涉及的政策性强、资金额度大、群众面广,为防范风险、保证质量,必须由政府在规划上主导、在政策上指导、在资金上监管和支持、在产业上扶持,充分利用规划控制、功能吸引、项目引导、补助鼓励、民主公开等手段,促进农民向新农村综合体聚集集中居住。特别是在综合体的建设规划上,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统筹衔接好全镇场镇总体规划、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现代农业产业规划,统筹配置村落民居、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建设等生产生活要素,突出集中居住与生产生活、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综合配套,体现田园风光、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做到群众参与、基层认可、专家认定、审批确认、依法实施。
(三)持续发展是根本。村民聚居点建成后不能“空心化”,为此必须在产业发展、助农增收上下功夫,以推动聚居点的可持续发展。要运用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和方法,向新农村综合体配置更多的资源,助推城乡优势资源要素和城市文明向新农村综合体流动;要大力发展要素市场和中介组织,搭建社会力量进入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工作平台,搞好信息、政策服务,促进各种资源的有效对接;要建立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参与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农产品深度开发、建设农家乐、土地入股发展现代农业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引导。
第二篇:宜宾市翠屏区牟坪镇2011年9月维稳形势分析报告
宜宾市翠屏区牟坪镇2011年九月维稳形势分析报告
区委维稳办:
现将我镇2011年九月份稳定形势分析报告如下:
一、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情况
2011年九月份,我镇排查出不稳定因素1件,其中,已调处化解0件,占0%。九月份,我镇无挂牌督办突出涉稳问题。
二、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情况
九月份,全镇实施稳定风险评估件数为0件。
三、群体性事件情况
九月份,我镇无群体性事件发生。
四、不稳定因素分析研判
本月出现的较突出涉稳问题。我镇现有八大员46名,以前主要在我镇从事着广播、水利、林业、蚕桑、放影、农技、土地管理等工作。平均年龄50岁以上。其中男性38名,女性8名。在这些人中,有的干了几年、十几年、二十多年。现在基本都在家从事农业生产。
采取的工作措施
由于政策原因,现在八大员的待遇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导致了我镇八大员人员到市、区信访等部门进行信访,要求解决其诉求。
1、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耐心细致地进行解释,密切关注动向,加强稳控。
2、经常对他们进行走访和慰问,积极主动了解他们现在的生活以及其它情况。并进行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
3、对于年老体衰、生活困难的八大员家庭联系民政部门进行民政救济,对于还能从事农业生产的八大员人员联系农业部门进行农业帮扶,积极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解决其自身实际困难,帮助他们生产致富。
(二)重点项目、重大事项涉稳问题(无)。
五、维稳形势研判 无
六、其他工作开展情况 无
二0一一年九月三十日
第三篇:2009年帮扶前坪村新村建设工作总结要点.docx
2009年帮扶前坪村新村建设工作总结要点
一、社党委高度重视。
年初,市政府下达新农村建设帮扶任务,确定旬阳县白柳镇前坪村为我社新一轮帮扶点,社党委及时作了专题研究,决定社党委书记、社长屈善施为帮扶包挂领导,由党建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落实,抽调一名骨干记者和一名有帮扶经验的办公室后勤人员为帮扶队员。同时,把新农村建设和“三联共建”、支教工作紧密结合,全面安排部署。研究制定了“先摸情况、再定规划、分年落实、稳步推进”和“依靠村上实干、争取县镇支持、场外当好参谋”的帮扶指导思想。4月份,我们的帮扶队员下来了解村情,随后制订了总体帮扶规划和2009年的帮扶工作计划。此后,根据工作进度,我社帮扶队员先后5次、共22人次深入前坪村开展帮扶活动。
二、具体帮扶活动力所能及。
根据要求,结合实际,量力而行。结合“三联共建”工作需要,确立了我社机关支部和编辑部两个支部与前坪村党支部建立对口帮扶联建支部,确立15名包括县级领导、科级干部为主体,同前坪村部分困难党员和产业大户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开展了“邮寄牵挂、致富留言”活动,开展了向全体党员和村民送文化、送温暖活动,先后为前坪村自乐班送鼓乐器1套、为32名党员赠送收音机32台,先后2次把电影放映机拉到前坪村,但因客观原因未能成行;结合支教工作,在职工中开展为前坪村学生捐书捐款活动,先后为十里洼小学捐赠篮球、地球仪、乒乓球和羽毛球拍、书包和作业本等文体用具,价值2500余元,为解决学生吃水难问题,捐资购买了1台大功率抽水泵;结合“科学发展、升级晋档”工作,响应市委组织部号召,积极参与“万人千村百日”活动,先后2次共14人参加了到村开展指导学习活动,慰问困难群众5人次,发放慰问物资和慰问金近2000元,“邮寄牵挂、致富留言”活动为15个帮扶对象发放慰问金3000元。为了争取镇上的大力支持,我们同白柳镇政府开展了体育联谊交流活动,加强了沟通了解和友谊,赢得了白柳镇政府对我们工作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
以上各项系列活动,我社为帮扶联建工作已投入经费1.8万元。
三、积极努力,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经过深入了解,镇、村希望报社在协助村级两委全面发展的同时,重点帮助解决制约村上发展瓶颈的前坪、十里联村道路拓宽和硬化问题,以及解决学生上学、村民通行难的便民桥问题。
我社根据这一情况,包挂领导、包抓领导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多方做工作,报社主要领导屈社长已多次出面协调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力争2010年上半年有所突破。目前,我社已从其他渠道争取的项目资金中分割出3.0万元指标,划给前坪村作为连村路路基工程的补贴款项,已安排按程序办理划拨手续。便民桥项目,镇、村已将立项报告按程序通过旬阳县慈善协会转报到市慈善协会,经过多方做工作,立项意向已基本确定,正在督促办理当中。
四、新农村建设全方位工作,请前坪村、白柳镇做详细汇报。
安康日报社 2009年12月10日
第四篇:岳阳镇深沟村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规划方案
岳阳镇深沟村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规划方案
深沟村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保则保、应建必建、应改则改、应保必保”的新农村建设新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宜散则散、宜聚则聚、适度聚居的原则,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全面覆盖”思路,建成一批“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突破,就地城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新型村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着力夯实“一区两都五中心”支撑载体,为实现“五年总量翻番”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一、基本情况
深沟村位于岳阳镇南部,距离镇政府14公里,距国道15公里,距省道3公里。全村幅员面积3.18平方公里,台地及坡地占100%,该村属于浅丘地貌,海拔350米至368米之间,年均气温约18摄氏度,年降雨量900至1100毫米左右。现有耕地1301.35亩,其中田673.04亩,土628.31亩,森林3618.65亩。全村辖8个社,299户,现有总人口1111人,有劳动力736人,贫困户29户,贫困人口77人。该村主导产业是柠檬,种植面积723亩,产值达115万元。2016年,全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72元。
二、制约因素
本村地理条件特殊,海拔368米,属典型的丘陵地貌,严重缺乏水资源,影响了人畜的安全饮水,通社、通户水泥路仅建设30%,严重影响交通运输,使农副产品、种养业等无法增加经济效益。
三、发展潜力
本村森林覆盖面积达70%,社会稳定,若建设好水利设施,搞好联网水泥路,对水产养殖和种养殖有十分优势的发展潜力。
四、建设目标
(一)业兴。种植业和养殖业实现规模、特色、绿色、高效发展,一二三产业互动相融,主导产业能够支撑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二)家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本县农牧区前列,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本县农牧区平均水平,基本消除农村贫困户。
(三)人和。家庭和睦、生活文明、邻里融洽、社会稳定,公共秩序良好,文化生活丰富。基于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全覆盖,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入学,村民对“两委”满意率达95%以上。
(四)村美。村民住房安全、实用、经济、美观,无危房,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够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村容整洁,改厨、改厕、改圈、改安全饮用水率达到100%,因地制宜建有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收集等设施设备,生活垃圾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0%,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0%,“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功能完善,利用率高。
(五)建设年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
规划布局和建设任务
第一节 村落民居建设布局和建设任务
一、村落民居建设布局
全村以蒋家坡、李家坡、刘家坡三处为聚居点,每个聚居点规划一处文体设施,做到“宜散则散、宜聚则聚、适度聚居”的原则。
二、建设任务
(一)新村建设:新民居改造率达100%,旧村落改造299户,改造提升新村聚居点3个,位于2、6、8社。
(二)院坝建设:民居院落整治面达到100%,垃圾、污水水无害化处理率到80%。
(三)三建四改:建生态经济园299户,建硬化入户道路7500米,建沼气池150口,改安全饮水299户,改厨299户,改厕299户,改圈299户。
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和建设任务
一、建设布局
以村道为主,分建通社、通户水泥路,形成联网水泥路,整治年久失修山坪塘,增强水产业养殖,增加蓄水池的修建,保证种植业的灌溉。
二、建设任务
建设通村水泥路1公里,通社、通户水泥路6.5公里,建设联网水泥路14公里,整治2、3、5、6、7、8社山坪塘9口,新打机井148口,解决安全饮水人口1111人,改造中低产田土1250亩,新建蓄水池80口,新建柠檬产业管网灌溉723亩,新建排灌渠8500米等。
第二节 产业建设任务
以发展柠檬为主导特色种植业,柠檬种植723亩,另规划种植核桃10亩,发展以水稻、玉米为主导的粮油常规农作物,种植816亩,发展以生猪为主导的养殖业,适度规模养殖户15户,发展以渔业为主导的水产养殖业,规模60亩。
第四节 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任务
“1+6”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达到1000平方米,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达到100%,每年组织群众性文体活动12次以上,群众参与面达到80%。
投资估算与资金源
投资估算
一、新村聚居点建设(投资1802.6万元)
(一)新村建设新民居改建投资516万元,旧村落改造投资258万元。
(二)院坝建设:硬化庭院299户,投资89.7万元,绿化庭院299户,投资35.88万元。
(三)三建四改:建生态经济园投资155万元,建硬化入户道路投资562.5万元,建沼气池投资45万元,改安全饮水投资44.85万元,改厨投资35.88万元,改厕投资29.9万元,改圈投资29.9万元。
二、基础设施建设(696.45万元)
(一)乡村公路建设投资:566.1万元。
1、通村通社水泥路:562.5万元
2、涵洞:投资3.6万元。
(二)水利设施建设:130.35万元
1、整治山坪塘:投资85.5万元
2、人畜饮水建设:投资44.85万元
三、精神文明建设
1、村级活动阵地建设投资58万元
2、村民培训投资5.5万元
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投资5.5万元
资金来源
一、争取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补助1900万元。
二、部门帮扶资金75万元
三、群众自筹460万元。
第六章规划的实施与监督 第一节
政策措施
一、组建领导机构
岳阳镇党委、政府是项目建设责任主体,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幸福美丽新村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发动群众,制定工作方案,督促村两委搞好项目建设,确保规划依法执行,确保建设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二、落实工作机构
由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从国土、交通、规划和建设、农业、林业、水务、畜牧、农机、蚕业、柠檬办等部门抽调技术人员参与幸福美丽新村的规划和实施,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解决处理涉及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第二节
工程管护
(一)成立管护小组。岳阳镇人民政府加强对村社依法管护的领导与监督,落实好工程建后管护责任,我镇组织村、社成立以村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两委为成员的管护小组,并落实群众信任、工作负责、能胜任此项工作的健康人员当具体管护工作人员。
(二)管护主体、资产权属。项目管护主体是各项目建设村村民委员会,资产权属全体村民集体所有。
(三)管护范围及方式。建成的街道、排水沟、人行彩板、入户路、太阳能路灯、文化广场等所有的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维护、养护、维修等。
(四)管护标准。项目工程建设形成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完好无损,畅通无阻,能保证正常使用,发挥应有的功效。
(五)管护经费来源及使用。工程使用期间,村级组织应群策群力做好项目管护工作,对于一般日常性养护费用,由直接受益人协商解决,对于大型维修且自筹经费困难或已经到使用周期需报废重建的,按一事一议程序解决。
第三节
实施监督
一、建设管理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村民委员会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班子,做好规划和上下商谈协调,合理安排资金和组织村民投劳。成立以村主任为组长的协调委员会,做好社与社、户与户之间所占林木、青苗、宅基地等工作,决不因实施项目引发不稳定因素。
二、质量监督
在实施建设过程中,由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班子负责对建设内容进行质量监督,每项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由县直对口部门对建设进展情况和质量进行检查和阶段验收,并做好记录。村上成立由村民代表参加的工程质量监督小组,负责对工程质量跟踪监督,坚持监督小组所在成员分工负责,确保每项工程都有一名质量监督小组成员负责工程质量监督。
一、效益评价 第一节
生态效益
规划实施的建设内容所涉领域广,建设规模大,规划中对该村的山、水、田、林、路、村进行了综合的治理,在实施中,有利于增强广大村民对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提高项目区的森林覆盖率,遏制水土的流失,极大地改善生态环境。
第二节
经济效益
一是生产条件全面改善。全村10个社全部通公路,项目覆盖面100%,公路解决了相邻村社的交通“瓶颈”问题,人口受益再次扩大。广大农户通过板石路与公路网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彻底结束了村民肩挑背磨的历史。水利设施的整治和新建使全村的基本农田旱涝保收。二是农民收入大幅度提升。初步测算,该村粮食单产可提高15%,粮食总产量可提高15%,年新增产量30吨。发展柠檬 200亩,农民持续增收的骨干产业形成支撑。柠檬总收入105万元以上,养殖业总收入2万元以上,劳务输出总收入50万元以上,2016年全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00元。三是生活环境大为改观。清洁水源、清洁能源、庭院设施及改建新建的农房让全体村民生活在青山绿水的新居之中,享受着项目给他们带来的变化,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
第三节
社会效益
示范作用明显。完善的公路网络贯穿于规模种植的农业产业,连接千家万户。建成一批具有地域风情、符合节约型社会要求的新民居,展示着川东民居的风格,座落在青山绿水之间。集休闲、旅游、观光、生态农业于一体,呈现出繁荣、富裕、和谐的园林式社会主义新农村将给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第五篇:谷里镇龙井沟村“五园新村”建设情况汇报
谷里镇龙井沟村“五园新村”建设情况汇报
龙井沟村位于谷里镇西部,距镇政府驻地8公里,有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3亩,辖6个村民小组317户1200人。交通便捷,有贵毕高等级公路和黔素路(运煤大道)穿境而过,2011年被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列为“五园新村”精品示范村,被县委组织部列为全县发展型党组织建设示范村。现将新农村建设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在特色庄园建设方面: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完成251户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和28户危房改造任务;二是投资350万元着力打造“盆景花卉特色一条街”;三是争取到11个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现已完成了9公里路面硬化;四是投资20万元改建村办公室,完成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一厅一场七室二栏一超市”建设任务,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在致富田园建设方面:以发展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户种蔬菜、茶药、经果等特色作物。现已种植200亩葡萄、200亩蔬菜、500亩青蒿。今年上半年,全镇村人均纯收入达4500元,位于全镇前列。
在生态庭园建设方面。根据一幢漂亮适用房子、一片生态经济园林、一口清洁能源沼气、一条小康致富路子、一种良好卫生习惯、一派和谐家庭氛围的“六个一”要求,着力建设生态庭院。绿化山头450亩;建成沼气池26口;修建垃圾池10个;美化了村容村貌。
在和谐家园建设方面。成立了社会治安巡防队伍,维护村内和谐稳定;58户87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合医疗参合率100%;完善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公开率达100%,重大村务村民参与率达90%。在文化乐园建设方面。组建了一支文艺宣传队伍,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现有藏书量达5000余册的农家书屋一个;全村收音设施健全,广播、数字电视接收覆盖率100%;有农村远程教育站点一个,党员接受教育培训率达100%。
我镇龙井沟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资金紧缺,建设难度大;二是极少部分群众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五园新村”建设的要求和标准,努力工作,迎难而上,采取有效措施,完成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促进全村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