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自醒
谈自醒
公司六月开始组织生产管理人员培训,培训讲师引用公司高管在年会上一句话布置作业,要有自醒的觉悟为题,看着这一句话,几乎有点不知从哪儿下手去写,只好根据自己一点现实中感悟和认知来写,自醒,就是对自己的理性分析。学会自醒的人,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会发现自己身上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比如性格不够开朗、成长不够顺利、发展不够理想等等。
没有自醒的人会认为这就是的命。有句俗话叫“人不能跟命争”,认命的人,内心多了一份冷静和认可,应该说这也是一种幸福。自醒的人会发现自己经历的由来,和命运中许多坎坷的必然,甚至认为是自己生命的定数。有的人会因此而自悲,有的人会时常让负性记忆敲击着自己旧时的伤口,最为残酷的是,人们会明白生命中的哪些人、哪些事让自己成为了今天的样子。而恰恰又对今天的自己不那么满意。如,过于胆小、过于内向、过于急燥、总是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影响了成长、影响了学业、影响了发展等。自醒的目的不是让人推卸成长的责任,也不是让人去报复那些给自己造成问题的人和事,而是为了释怀、改变和更好的成长。
自醒后人们会发现,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当初是无能力改变的,岁月的痕迹会自然而然的停留在我们身上。我们只能接纳自己的过去。这些经历所形成的痕迹,会常常带在我们身上,变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格、一种特征。在我们的生活中,甚至在我们的后代中传承。特别是当这些习惯、特征和风格以一种付出和爱的形式出现的时候,就更加让人不容质疑它的正确性。作为基层管理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看法:
一、自醒能力有助于管理者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自醒能力有助于一个管理者的自我剖析,自醒能力越强,就会有一个清晰的意识,明确的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特长是什么、适合做什么,正确的认识自己的性格、知识水准、技能程度、智商、情商、思维方式及方法、道德水准等等。只有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才能扬长避短。自醒能力有助于管理者了解自己所面对的环境,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想做什么,你就能做什么的,因为有环境的制约,你必须要考虑周围的环境,他们制约着你所拥有的机会。“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什么是“东风”?其实就是要达到目的的条件。如果你并不具备你所要做的事的条件,而你一定要去做的话,那么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在此,自醒能力就担当起此重任,它会利用其功能对自己周围的一切作出客观的分析,以便找到“我想往那方面努力?我能往那方面努力?我可以往那方面努力?”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最终对自己作出正确的定位。
二、自醒能力有助于管理者正确认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管理者的自醒能力越强,他就越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和安全需求,然后是被爱和尊重的需求,接下来才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当一个人的自醒能力欠缺时,他可能只对眼前的利害得失更为关注,而最终却忽视了更为长远的东西,因此才会出现诸如决策的短期效应,贪污腐败、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等很不正常的现象。当一个人的自醒能力足够强时,他就能够不断地审视自我,觉察出自己的优缺点,最终理解自己需要什么,自己应该朝什么样的方向努力等问题。
三.自醒能力有助于管理者更加深刻地理解管理的性质
自醒能力强的管理者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自己不仅肩负着管理者双重的责任,还担负着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能承担从内心主观上认为应该担负的责任,主要包括忠诚、良心和认同感;还能承担客观责任,包括由制度和职业关系所决定的责任、为了公众利益所应当和必须负有的制度和社会方面的责任。他的每一个决策和实施的过程都有重大的意义,必须慎之又慎,必须做出科学的的判断并制定相应的措施,避免主观臆测。公共管理者只有具有相当强的自醒能力,才能担此重任。
四、自醒能力有助于管理者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管理者的职业道德,就是从事管理工作的人们在其工作中或劳动中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自醒能力强的管理者通过对自我需求和自己工作性质的正确认识,就能以企业和员工利益为己任。
自醒能力可以使管理者秉公办事、勤奋敬业,自醒能力强的管理者能够认识到管理的神圣与崇高。在认识到公共利益至上的原则后,就会按照利益原则和理性的要求去处理事务。做到一是办事公道,断事公心,不徇私情,不枉国法;二是为人正派,是非分明,不虚美,不险恶,不拉帮结派,不趋炎附势,不阿谀奉承;三是光明正大,襟怀坦荡,不歪曲人意、不隐瞒己见,不文过饰非,不搞阴谋诡计;四是在日常工作中竭尽忠诚,兢兢业业,不潦草塞责、无所用心;五是艰苦奋斗、不畏艰险、任劳任怨。
平时工作中我们讲究越做越好,那么经营一个家庭和做人,也应该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自醒和改变。以家庭情况为例,女人要懂得让权和示弱,那样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才有发言和主事的机会,那样的结果必将是“养棵大树好乘凉”。而男人们要学会争取权利和使用权利。在一个病态的爱的环境里长大的人,要试着放手下一代的事,尽量不让下一代介入上一代的是非,让家庭里的每一个人自己去“跑”,而不是把所有人的腿绑在一起再去跑。
改变是痛苦的,因为那是在新生前的一种自我否定,但是改变又是必须的,因为那是自醒者对自己以及对家庭的一种责任。最值得一提的是,一个人的改变,会带来所有相关人的改变,那是一种新的传承的建立和生命的不断完善。
第二篇:严格自律,自醒自励
严格自律,自醒自励 ——读《从政提醒》有感
根据校党委的安排,我们小组传阅、学习了《中国梦》、《干部科学减压与情绪管理读本》及《从政提醒》这三本书。读后觉得受益匪浅,特别是《从政提醒——党员干部不能做的150件事》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很大。
书中详细列举了157件党员干部不能做的事,还在每件事后别具一格地增加了“特别提醒”对事情做了详细解释,阐述明确、简单易懂。书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平时在工作中领导们反复强调,作为党员干部需要严格自律,坚决不能做的事,但有2件事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因为平时对其重视度还不够。
1、不得到风景名胜区开会。
2、不准参加自发成立的“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之类组织。
用公款旅游,借着学习的名义游山玩水,出国考察会在群众中造成很恶劣的影响。这种行为中央早已明文禁止,可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有令不行,吃喝游玩之风未能得到有效的遏制。作为党员干部的我们一定要严格遵守中央的有关规定,切实执行,坚决抵制这一不正之风。
另外,有些党员干部还参加了“校友会”,“老乡会”等自发成立的组织,认为正当的交际是团结群众的表现。殊不知,有一些自发成立的组织喜欢把领导干部抬出来,扩大影响,或者谋取一些利益,这就损害了领导干部的形象。对待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不要凭感情做事,要遵纪守法,保持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方式,在群众中树立起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形象,不辜负群众对我们的信任。
第三篇:自惕自醒 警钟长鸣
自惕自醒 警钟长鸣
——参观深州监狱警示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2014年3月20日上午,局党委组织全体干警到河北省神州监狱参观,接受警示教育。走进监狱的大门,面对高墙电网,心情感到压抑了许多。高墙隔开的是自由,是一片美丽的蓝天;电网拦住的是一颗颗已经失去自由的心,是被禁锢的身体。
这就是社会的另一层面,这就是失去了自由的人们的生活。我们参观了监狱的宿舍、食堂、禁闭区等场所,看到了犯人的生活情况,听取了服刑人员现身说法。通过参观活动,相信大家对高墙内、外的区别有很深的体会,心灵上令人触目惊心,思想上引起极大震撼,使自己真切体会到了监狱高墙与现实的反差。
服刑人员里面有高级知识分子、大学生,甚至有原来是国家机关、国有企业的高层干部,曾经有好的工作环境、较高的收入、幸福的家庭,曾经做出过突出的工作成绩、深受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而被委以重任,却在金钱利益的诱惑下迈出了罪恶的一步。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遵守基本的行为准则,他们辜负了领导和同事的信任,也让自己陷入了心灵的泥潭。他们因为贪污和挪用公款,造成了国家财产的损失和对家人的伤害。
活生生的反面事例,给我们每个参观者上了一堂警示教育课。监狱之门离我们每一个人其实并不遥远,关键就在于自己怎样把握。他们的教训是深刻的,我们每名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应引以为戒!自觉做到拒腐防变,这也是我们开展警示教育的目的所在。因而,我认为每一位党的干部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树立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历史证明,树立了牢固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就能前仆后继、舍生取义,就能抵制诱惑,拒腐防变。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把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放在事业和人生的首位。
二是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牢记宗旨,用权为民。要正确认识我们手中权力的性质,明白权力来自人民、属于人民的道理,信守掌权为民的原则,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是必须严格自律,经受住市场经条件下各种诱惑的考验。比起普通百姓,我们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会面对更多的诱惑。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格自律。要耐得住清贫,顶得住歪风,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
四是必须自觉地接受监督。要始终把自己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始终用党纪国法约束自己。如果不愿接受监督,可能就会失去约束,自我放纵,走向腐败。
第四篇:员工跳槽HR须自醒
员工跳槽HR须自醒
面对员工跳槽的危机,企业必须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员工的流失。
1、严格把好招聘关
如果公司招到的是不够忠诚、缺乏职业道德的员工,便很难通过后期的培养和共事让他对企业忠诚。如果招进来的员工有频繁离职的经历,企业就有理由认为他不能在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做下去,类似这样的人即使能力非常出色也不能长久地服务于企业,他常常把企业当成自身成长的跳板,一有机会就会弃企业而去。所以,一定要抓好招聘关,设立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标准,并实施相应的心理测评及背景调查,从人员选用阶段就把控住员工的基本素质。
2、抓人才培养,拓展发展空间
当员工看到自己在企业里再无发展的余地,呆下去只是耗时间的时候,有能力、想成长的员工就会萌生去意。所以,正确地引导员工,科学设计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是人才培养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逐步建立人才梯队,对于关键岗位员工要建立起后备干部制度,逐步培养人才,合理设计人才发展的通道,让员工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上升空间,从而安心工作。
不少企业对外部人才求贤若渴,不惜重金,但忽略了内部人才的培养、选拔和激励,结果导致员工的不公平感,进而降低对企业的忠诚度,当外部有更好的条件时,必然会选择跳槽。员工在企业工作所追求的不外乎三点:物质、精神和价值实现。薪酬福利是物质基础,良好的人际关系、工作氛围、工作情绪以及个人发展前景等则是员工精神需求和价值实现的需要。当然,不同的人可能需求不完全相同,侧重点也不同。对于企业而言,尤其是领导层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定要留意员工的需求及其变化,有针对性地为员工提供激励。
3、诚实面对员工
企业都希望员工对企业忠诚,但忠诚是相互的,一味地要求员工忠诚而忽略了企业对员工的忠诚,最终必将失去员工的信任。所以,要建立透明的制度,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员工,不搞暗箱操作;对员工的承诺一定要兑现,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4、利用制度、协议以及合同约束员工
企业可以结合本企业商业秘密的特点制定专门的保密制度,明确企业中各岗位核心秘密的范围和内容,具体工作内容和核心机密的保密期限,在一个合理的期限内要求员工保密义务,并以劳动合同形式确定下来;也可与骨干员工签订竞业禁止协议,限制其离职后若干年内不得加盟与本企业直接竞争的企业或自己利用从本企业获取的独特资源和技术从事与本企业直接竞争的行业和领域。当然,企业应对员工因签订竞业禁止协议而受损的利益适当给予补偿。企业根据岗位工作特点决定是否签保密协议、商业秘密保证书等,能以书面形式表示的尽量以书面形式表示,并且由当事人签字认可。
5、优化业务流程,降低对个人的依赖
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无疑离不开员工个人的操作,但是企业千万不要把自己弄到某项工作离开了某个员工就无法运转的地步。企业应该通过优化业务流程,科学设计岗位,加强知识管理,来降低对个别能力出色的核心员工的依赖,弱化核心员工对企业资源的控制,避免出现因核心员工流失给企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6、强化企业文化的认同
许多企业疑惑,为什么给了足够高的薪水,可还留不住人,关键的就是忽略了企业文化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企业应注意以企业文化引导员工,使其逐步认同企业的工作氛围,并通过各种文化推广活动强化企业的文化特色,统一思想,建立充满人情味的“感激”文化。“感激”文化,即企业真诚感谢员工为公司发展做出的付出,同样地,员工也会感谢企业给予的发展机会,如此建立坦诚沟通的渠道,以情感和“感激”文化联系企业和员工,从而减少核心员工的流失。
第五篇:谈谈自驱力
谈谈自驱力(张首席在2012年集团望年会上的致辞)
——张首席在2012年集团望年会上的致辞
--------转发邮件信息--------
发件人:
发送日期:2012-02-02 13:38:39
主题:谈谈自驱力——张首席在2012年集团望年会上的致辞
今天的讲话主题是关于自驱力,主要讲三点,首先,每个人的自驱力是我们模式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其次,我们应怎样认识自驱力?以及如何树立自驱力的观念;第三,结合我自己的经历谈谈对自驱力的理解和感悟。
一、每个人的自驱力是海尔模式创新成功的关键
每个人的自驱力是我们模式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特别是对今天到会的人尤为重要,因为大家都在比较关键的岗位上。
为什么自驱力对模式创新如此重要,因为2012年海尔模式创新的主题就是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CEO,而每个人要想成为自己的CEO就必须要以自主经营体为平台,这是必要条件。梁海山所承接的小表示范就是为了打造这样的平台,其标志是每个自主经营体都明确自己的战略损益表,其路径是通过做透三门样板的战略损益表进而复制到所有经营体,这就意味着每个经营体都要自驱动去创造用户资源,要做到这一步,前提又必须是大表驱动。周云杰承接的大表示范建立的是自驱动的机制。即以各级主管的自驱力使自主经营体自主驱动。
大表和小表都有1.0、2.0、3.0三个版本进化,小表的三个阶段分别是静态连线、动态优化、独立核算共赢共享;大表的三个阶段分别是他驱动、自驱动、自我优化。无论大表还是小表,做到2.0版就一定是可以自驱动的。最后,是谭丽霞承接的模式示范,通过对大小表的不断闭环优化,持续进行模式创新。所以说,自驱力是保证我们2012年模式创新的主题,即让每个人成为自己CEO的关键。
二、我们应怎样认识自驱力?
美国的一本畅销书《驱动力》,它里面的观点可能对我们大家有一定的启迪。这本书去年被评为亚马逊最畅销书50强。
《驱动力》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关于激励的真相,它把激励也分为1.0,2.0,3.0。
激励1.0假定人类是为了生存而奋斗。也就是说如果我不去工作,我就没有饭吃,没有衣穿,这是迫于生存的压力;激励2.0则假定人类还会对其环境中的奖惩做出反应。激励1.0和2.0都是他驱动,是外部激励。我们现在需要升级到激励3.0,激励3.0是内在激励,自我驱动。其动力来自于为了让世界变得更好而不断地去学习和创造。具备了这种自驱力就会达到更高的境界。激励3.0有三个基本元素:自主、精熟和目标。
(一)“自主”。自己决定自己生活的希望。
“自主”有两个特征,一是自主驱动去做好应该自己做好的事;二是必须要有一个可以自主驱动、自主创新的平台。我们现在推进的大表小表和模式示范,就符合这两个特征:一是可以自主驱动每个人人单合一;二是创造了很好的平台,也就是我们的倒三角组织,组织架构从层级结构变成了矩阵网络,大家形成了一个整体。刚才的介绍短片(编者注:《龙之变》)中,以乾卦中的龙的各个阶段说明我们龙年的发展趋势,其实乾卦的爻辞中最高的就是“用九”:即群龙无首。我们要实现的目标就是群龙无首,每一个自主经营体都是一条龙,每一条龙不是由其上级来指挥,而是自主为用户创造价值,这就是人单合一双赢模式追求的最高境界,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现在我们的模式创新推进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比方说梁海山和周云杰已经做的不错,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还有很多人始终没有跟上节奏,没有跟上节奏的原因首先就是在自主阶段出了问题。自主的反面是不自主,“不自主”的表现形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自”:自恋、自负,最后变得自卑。所谓“自恋”就是非常相信自己过去熟悉的那一套是对的,所以在模式创新推进上总是格格不入,有人甚至觉得新模式有什么必要呢?有什么价值呢?不能自主驱动进行新模式探索。在这个情况下可能就到了第二步,就是自负了,觉得自己的决策肯定没问题,我发布命令你们照着做就行了,结果导致失败,而失败之后就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老路走不通,新路又不能去探索,总是把自己夹在中间,觉得我怎么老是不行呢?也非常恨自己为什么做不上去,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自卑。
(二)精熟。把自主创新、自我导向的事情做到更好,直到极致。
精是精确的精,熟是熟练的熟。“精熟”阶段就是把自主创新、自我导向的事情做得更好一些,努力做到极致。怎样才能进入这个阶段呢?也有两个条件,第一要参与,第二要经过痛苦的磨练。所谓参与就是要亲手去做,但绝不是越俎代庖,而是要真正悟透战略,找到正确的路径。比如梁海山承接的小表示范,小表芯片需要17条连线,但一开始打通17条连线非常困难,也非常复杂,虽然也有团队在承接,但梁海山不是把探索的任务丢给团队就不管了,而是找准方向共同研究。最胶著的时候,梁海山的这个团队采用接力式的办法,24小时不停在做。相比之下很多人没像梁海山这样深入参与,仍是延续过去的正三角思路。
所谓磨练,就要不怕失败,但不是蛮干,而是为了尽量避免失败,把预算的工作做到前面去。现在,还有很多人没有做好,因为自己没有想通,不能深入参与,更不要说有事先的“预”了。那么在探索的过程中,肯定会碰壁,碰到困难又回到老路上来,浅尝辄止,这就不会真正达到目标。荷兰的哲学家斯宾诺莎有一句名言:“如果你不想,会找一个借口,如果想做,会找一个方法。”这句话可不可以倒过来说呢?如果不停找借口,就是不想做。现在有很多人总是找借口,找各种理由说不能做或者做不成,那也就是说你就不想做,因为不想做就找一个借口。
(三)目标。
这个目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量的目标,而是要真正达到一个非常高的境界,它叫做振兴商业、重塑世界,为此需要挑战自己的极限,去争取一个更大更持久的世界级的目标。我们现在的模式创新符合这个要求。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模式创新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创造一个具有时代性、国际性的商业模式。所谓时代性,就是符合互联网时代的需要,但目前别人还没有做,我们率先探索了。这就是重塑世界。所谓的国际性,就是对所有的企业都有用,无论国内企业,还是国际企业都认可这个模式,而且可以学,并且学了还有好处,就像国际上大家都曾经学习的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以及后来美国的六西格玛一样,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给整个世界范围的企业管理带来非常大的变化。
所以,回过头来看三个元素,它是逐级递进提升的。在自主阶段是自我导向做好应该做的事情;到了精熟阶段,就是把事情做到极致;到了目标阶段,要做到世界级的水平,达到改善人类生活,让世界更美好的目标。
三、我对自驱力的理解和感悟
很多同志一方面在理性上明白自驱力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又觉得很难做到。我个人对自驱力的理解和感悟可以总结为两点,第一是要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第二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有你才是你自己的心理医生。
(一)首先要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因为个人的经历,我对这点体会非常深。
1966年,我上高中的时候,所在的学校是山东省的重点中学。本来是很好的学习环境,但遇上特殊年代,到处停课、闹革命。本来目标是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深造,但遇上大学又停办了。突然梦想没了,目标也没了,然后所有的同学一部分上山下乡,一部分支援到边疆,还有的就到了工厂。
我算是比较幸运的,到了工厂,但是不管到哪儿都是到最底层。那个时候有句话,说我们这批人是文化大革命的实验品,社会上的处理品。大家都感觉非常不幸。
但正是因为到了社会最底层,从底层干起,我觉得这反倒成为我今天最宝贵的财富,这个经历可能比单纯的学历更重要。那个时候没人理你,就像美国人说的蘑菇定律一样,被放在最阴暗的角落,所有机会都靠自己来争取。
比方说,当时虽然没有全日制大学,但青岛市还有所业余大学,我就努力去考,考上了这所业余大学,上了四年。那个时候非常艰苦,每天晚上蹬着自行车跑很远的路,酷暑寒冬,始终坚持,但我没有什么怨言,是我自己争取的,因为我学到了知识。除了业大,我学习的另一个途径是书籍,但那时青岛市的新华书店还不像现在,当时书店在中山路,非常小,整个书店除了马、恩、列、斯、毛主席的书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书,想看其它方面的书,要自己去借,但那些书又不敢公开地借,不敢公开地看,那时连《郭沫若文集》、《矛盾文集》、《巴金文集》等都不让看,只能偷偷地借着看。当然有一些国外的文学作品,像巴尔扎克、雨果、契诃夫、狄更斯的等等,都是千方百计去找来看,而且要赶快看完。不像今天,有的人很多书放在眼前,读书的机会很多,反而懒得去读。也许只有争取来的机会才更加珍惜,因为借给你书的人,害怕书有遗失或者出问题,必须得三两天就看完,所以就要集中精力地赶快看。也正是因为这样,我看了很多的书。那个时代只要能找到的中国古典文学、史籍都努力去读,像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更是当教科书一样看了好几遍。这些经历都对我当时以及以后认清及做对做好很多事情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所以,我觉得珍惜机会非常重要。我和杨总、武总合作到今天,已经27年了,这在中国的企业界可能没有第二家。您可以说在中国我们的企业不是最好的,但是我们这种合作肯定是最好的。他们两个人也都经历过那个时代,大家都珍惜工作的机会。还有像卢铿和史春洁,他们也是经历过那个时代。他们虽然都曾是学习出色的学生,但文革中只能上山下乡,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如果没有恢复高考,他们不可能上大学。他们今天不仅可能还在农村,而且由于他们家庭的关系在当时的环境下政治上还要受歧视。正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很珍惜工作机会。当然还有很多类似的同志,这是他们非常珍惜今天工作机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另外,还有一些同志虽然没有这个经历,但也非常珍惜工作机会。比方说梁海山和周云杰,他们两个人都是1966年文革爆发时出生的。他们虽然没有经历过文革的磨难,但仍然能珍惜今天的工作机会,不断挑战自我。我觉得年轻的同志应该向他们两个人学习。不能因为工作机会唾手可得,便不珍惜。相反,不但要珍惜,更应该敬畏现在的工作机会。现在有很多年轻同志大学毕业之后来到企业,认为得到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只想自己应该有更高的职位和待遇,这是不可取的,应该要想到,我在这个职位上不是我自己应该得到多少好处,而是由于责任重大应该为所
有的员工负责,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机会。其实许多管理人员应该认真想一想,自己在物质上得的不算少,不应在这方面无止境的追求。就像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说的,“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对很多年轻的同志,我觉得应该更好地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素质。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做自主经营体的一个原因。因为过去的职业升迁路线,在传统的正三角的组织体系下让很多不胜任的人提升到了比较高的职位。现在做倒三角就是要大家从基层自主经营体做起。由此锻炼真正的才干,体现出自己应有的价值。记得印度教圣典《薄伽梵歌》有句名言:“人不应为了外部的赞誉而工作,因为工作本身就是奖赏。”只有达到将工作本身看作是奖赏的境界,才会珍惜乃至敬畏自己的工作机会,工作职位。
之所以用了这么长时间说这方面的事情,是因为这对于激发我们的自驱力非常关键,因为自驱力来自人的内心,如果内心不能做到这一点,自驱力就很难实现和持续。
(二)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如果想坚定不移地做下去,只有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管┼÷到什么困难,只要你的目标明确,你就应该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而不应该寄希望于向别人倾诉,那样根本不可能真正解决。我自己就有这个体会,冰箱项目刚开始上马的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有,找别人,人家不但不会鼓励你,反倒会泼冷水。因为那时这个厂亏损很严重,又要贷款几千万,什么时候能还上?人家可能认为你一千年也还不上。那个时候怎么办?因为我们自己坚信这个方向是对的,就坚定不移义无反顾地做下去。90年代初海尔工业园在上马的时候,是全国家电行业第一个工业园,当时我们账面上可支配的资金只有8000万,但是投资需要15亿,在贷款2个亿之后银行就不再放贷了,那个时候真的是找谁都不行。怎么办?就是因为坚信改革开放到了这个份儿上一定会有机会,这个工业园建起来一定是我们一个新的跨越,我们咬住牙不但找到了机会建成了工业园,而且锻炼了一支队伍。
《圣经新约全书》上有一句话叫做:“出路绝了,却非绝无出路。”意思是任何时候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放弃,你一定能找到出路。我觉得我们很多同志都要提高这种心理的耐受能力,有的人往往遇到一点困难就垂头丧气,就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就想跟别人唠叨一下,或者找一些借口,其实借口没有任何作用,因为借口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美国汽车大王福特有一段自述讲的非常好。福特少年非常不幸,12岁时母亲病逝,但是母亲的一段话成为他创业的不竭动力。他母亲告诉他:“你必须去做生活给予的不愉快的事,你可以怜悯别人,但你一定不能怜悯自己。” 借今天这个机会,我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希望每个人怎样具备自驱力。
最后,春节即将到来,我在这里祝所有海尔员工,特别是今天到会的各位阖家欢乐,生活幸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