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质量管理建议
质量内部以及同其他职能部门协同
合作规章制度
总则:
精细化管理公司质量目标的完成,有效的同公司内部其他职能部门配合,实时跟进,细化工作,促进技术创新、生产质量提升、销售提升,营造公司内部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内部人员从工作状态、办事效率方面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做到政策清、业务熟、工作质量高以及办事不拖拉、不推诿扯皮,政令畅通。在服务质量方面要主动、热情、文明、规范地提供服务,对用户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求助事项想方设法给
予办理。
一、目的
为加强本公司销售部门、技术部门、生产部门、质量部门的管理和配合,完成销售目标,提升经营绩效,顺利完成总公司下达的质量考核目标,将人员业务活动予以制度化,特制定本规章草案。
二、分公司考核目标
1、产品交验批次合格率≥98.8%.(50
批以内≥97%)抽样Q值≥99.5%.2、A、B类外购物资批次合格率≥98.8%
3、出厂产品无严重批次质量问题。
三、分公司质量检验员岗位职责
1、严格按技术文件、管理文件规定进行检验或验证(包括纠正或预防措施后效果的验证),对验证结果的正确性负责。
2、协助分公司领导开展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有关法律、标准、制度、会议决定的贯彻、实施、协调、检查、报告,并作好记录。
3、根据分公司质量工作要求开展各种质量活动和质量信息的统计分析工作,及时掌握产品的质量动态,定期提供质量分析报告。
4、负责对各工序质量的监控,最终产品质量检验,协助有关部门解决质量问题。
5、发现质量隐患及时报告,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上报有关部门提出整改方案。
6、批量生产前应做好首件检验并经质量部、技术部门确认并做好记录,积极参加QC小组活动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7、参与产品设计评审、验证和鉴定(或定型)工作。
8、参与质量检验、质量管理有关制度、办法的制定。
9、协助领导处理内部质量问题和外部质量纠纷。
10、完成领导交予的其他任务。
四、工作目标
1、检验样品合格率≥98%;
2、产品交验批次合格率≥99%;
3、杜绝火灾事故、废弃物分类处理,达到规定要求;
4、质量体系内审检查一次性通过;
5、产品无重大投诉或批量性不合格;
6、生产设施维护保养率≥98%。
五、质量检验同采购之间配合的规章制度 1.
采购员与提货员核对货物名称、型号、数量,开具《产
品送检单》,依据《订购单》到物料部门核实计划,将签批后的有效送检单随物资送检。
2.供应商自备损耗抛量的多余物资以及到货量超过“订购量”的多余物资应单独存放,采购员应做出标识并建立台帐。需要使用时,采购员开具《送检单》送检并办理相关手续。
3.外检室检验后开具《产品检验单》,并将所检验物资原数转交送检人员,原则上24小时内必须结束,特殊情况与分公司事前沟通,程序不变。
4. 验收合格品凭《产品检验单》随货联到库房办理入库手续,保管员核对清点物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是否符合入库条件,实物与单据有出入则及时通知相关采购员做出处理。
.检验出的不合格品原则上退货。对一次交
验不合格,但生产急需,需要特殊处理的物资(挑选、返修、全检),如两个工作日内不能处理完毕,采购员应建立台帐。经处理后的物资重新送检。合格品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品如需退货,由采购员作好退货记录(退货日期、退货方式、退货票号等)。
6.对于急用或体积较大,不便进入待检区或库房的物资,可以直接进入车间,但采购员必须通知检验员、物料 计划员、库管员、并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7.入库物资凭《产品检验单》(财务联)、《材料(产成品)验收入库单》(财务联)及发票办理挂帐手续。
六、质量部门对生产之间配合的规章制度
1、工作目标
a、检验样品合格率≥98.8%;
b、产品交验批次合格率≥99%;
c、杜绝火灾事故、废弃物分类处理,达到规定要求;
d、质量体系内审检查一次性通过;e、产品无重大投诉或批量性不合格;
f、生产设施维护保养率≥98%。
2、生产科主要质量职责
a、贯彻执行公司质量体系文件,根据公司质量方针、目标制定本部门措施计划,分解落实到班组,并贯彻执行和检查;
b、负责本部门员工质量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配合办公室对本部门员工上岗资格认定,开展QC小组活动、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质量活动;
c、按照工艺规程、操作规程、质量要求进行生产,填写各项原始记录,执行“五不准”原则及其他质量管理制度; d、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负责组织各班组按要求对在制品转序等过程进行标识,组织制作、发放 和管理过程标识,抓好过程控制,组织搞好过程产品及最终产品的批次管理,保证需要时可追溯;
e、负责生产现场“人、机、料、法、环、测”(5M1E)管理;组织本部门的不合格品评审管理工作,定期召开本部门质量分析会,及时调查分析、上报质量事故; f、负责本部门生产、检验和试验设备及仪器仪表、计量器具的维护和管理;
3、目标考核与奖惩
因过错给质量工作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由部门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对于公司季度考核、年考核未达标的,考核中扣一分罚款20元。年终考核达到公司考核目标并且得到公司对分公司考核奖励的予以200元奖励。
七、质量部门对销售之间配合的规章制度
1、工作目标
a、用户满意度≥93%;
b、用户反馈(含投诉)处理率100%; 质量体系内审检查一次性通过。
2、销售科主要质量职责
a、贯彻执行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宗旨,履行合同义务;
b、组织开展顾客满意度调查,了解顾客对公司产品现在和未来的需求,处理顾客投诉;负责产品售前、售中与售 后服务的日常工作,执行“三包”规定;对来自用户的各类产品质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反馈处理;
c、开展市场调研,收集市场信息,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d、关于公司产品维修,做好维修记录,及时反馈产品质量信息,根据产品情况反映出相应的产品质量情况,技术、销售、生产、质量部门根据情况做出合理的产品跟踪,判断,分析找到最终解决产品的办法,并请示张总。e、所有产品办理认证的资料均由销售部门提出,写好申请,交由张总签字认可,财务签字再转交质量部门做相关的认证,需要做认证的产品型号、技术参数等由销售部门提供给质量部门。
八、质量部门对技术之间配合的规章制度
1、工作目标
a、新产品评审率100%;
b、质量体系内审检查一次性通过。
2、技术科主要质量职责
a、贯彻执行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负责公司技术研究工作,收集国内国外科技情报、消化吸收和推广应用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为公司中、长期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b、参与或自行组织市场调研不断推出新产品,参与合同评审,确保特殊合同的实施; c、执行新产品开发程序,负责产品设计和开发活动,处理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 d、编制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并对归档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有效性负责;
e、参与材料、元器件、配套件、外协件定点评审和技术协调,处理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f、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对销售、技术服务、质量检验等人员的技术培训;
g、负责对销售过程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h、新产品的评审的规定,所有新产品的评审工作应提前两天通知,在质量部门得到评审申请后,新产品都应该完成样品的实验报告,提供样品的完整性,产品的成本核算工作,并由设计人员填写好评审表交由质量部门组织生产,技术,销售,财务,质量等相关人员做第一次初评工作,初评工作结束后,对需要作出整改的产品由设计人员定期作出整改,整改工作应在15个工作日完成,(特殊情况除外),完成后由评审组作出最终评审,对于评审通过的产品由评审工作人员作出评审评审结论,各部门领导签字后交由公司总师办备案。
工程分公司质量:XXX
2016年2月24日
第二篇:压力容器材料质量管理的几点建议
压力容器材料质量管理的几点建议
作者:周夏1,苏国来
2出处: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7-7-21 下午 06:11:49
浏览次数:1809
收藏
【关键词】压力容器 材料质量
【摘要】提出了保证压力容器制造材料质量的几点技术和管理上的建议,对压力容器制造单位有借鉴作用。
------------------
浏览字体设置:-10pt+
10pt 12pt 14pt 16pt
选材不当、材料误用、材料缺陷等材料原因是造成压力容器设备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对材料质量控制与管理,确保材料的合理选用、实物质量和正确使用,是保证压力容器产品质量的前提条件。下面以钢制压力容器为例,结合有关法规、标准和我们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与切身体会,就压力容器材料质量管理中容易忽视的地方浅谈几点看法。
1对压力容器设计者的建议
由于我国的材料标准多是以供方为主编制的,未能完整地反映压力容器等用户方对材料的要求,所以,设计者应规定制造单位采购材料的限制性技术要求,应在图纸上明确注明材料的产品标准、需要的材料级别(如:换热管级别、钢板的表面加工等级)及必要时的附加要求(例如:按文献[4]容器免除压力试验时,必要时对材料提出的提高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检验的要求应予规定)。有关法规、标准上明确提出的超声检测等材料附加技术要求在图样上不另行注明也不算错,但笔者建议最好写上,以免制造者采购材料时不注意;由具体容器的预定工况或其它设计考虑的材料附加技术要求,必须考虑全面并在图样技术要求或明细栏内注明。对于一、二类压力容器,必要时,由设计者提出对受压元件用材的复验要求[2],而不仅仅是法规、标准上规定时才提出。
材料选用不合理是发生压力容器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选用压力容器用材料不宜“创新”,要“经验”、“借鉴”先行。例如:引进尿素装置的二段蒸发加热器列管材料都用超低碳不锈钢316L,保证了设备的长周期使用;而我国某容器厂设计人员为了降低制造成本采用了普通不锈钢1Cr18Ni9Ti,结果半年即损坏了[5]。
对于凸形封头,设计图样上最好同时注明其允许的成形后最小厚度,以免生产单位选定毛坯钢板的厚度时,为了保证文献[4]和配套封头标准上 “成形后的厚度不小于该部件的名义厚
度减去钢板厚度负偏差”的规定,而简单地增加毛坯钢板的厚度,以致许用应力厚度界限或热处理厚度界限问题出现。也可以注明名义厚度中已包括百分之多少的冲压成形减薄量,如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出的压力容器图纸就采取的这种标注方法,给制造厂选材带来了很大方便。
Q235-A·F和Q235-A钢板不能用于受压元件,但可用于换热器折流板、容器支座等受力元件。
2提报材料采购计划时的注意事项
因为钢板、钢管、锻件和螺柱等材料标准上的交货状态(热处理状态)、冲击试验要求和超声检测等内容许多是需方要求时才保证或由供需双方商定,所以采购这些材料时应明确以上要求,不应让业务人员仅按其材料标准编号去采购。图样上无要求时,按文献[2]第二章、文献[4]第4章或其它压力容器产品标准的相关规定注明;图样上有相应要求时,按图样。
厚度大于4mm的高合金钢板,应注明为压力容器用钢板;厚度不大于4mm的高合金钢板,应注明表面质量组别[4],容器厂采购此类材料时往往忽略这种要求,以致买回来的钢板表面缺陷处的厚度小于了钢板的允许最小厚度。对于00Cr17Ni14Mo2材料,应根据需要注明是尿素级或普通级。
对于选用“GB6479-2000 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标准的钢管的,应注明尺寸精度为较高级。
对于换热管,特别是与管板“胀接”或“焊接+胀接”连接的,应注明换热管的级别或规定换热管的外径偏差。
由于焊材牵涉焊材标准及压力容器焊接需要的一些特殊要求,焊材采购计划经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比较合适。
对封头、锻件等材料的采购,一般来说,只是由业务人员与供方签订那种格式化的买卖合同不能反映压力容器所需的全部的技术要求。例如对封头应按“JB/T4746-2002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标准及容器图样、工艺要求就封头类型、代号、规格、材质以及端部坡口加工要求、封头与筒体对接时的基准(按外圆周还是内圆周)、封头成型后要求的最小厚度、焊后热处理要求、焊接接头无损检测方法、时机与合格级别等内容签订详细的技术协议。
3供方的确定
合格供方的确定很重要,特别是如果把中间经销商作为供方来选择的话。要注重供方经销物资的质量,更要注重经销物资的人的品质,卖者比买者更清楚产品实际的质量情况(这种情况被经济学称为买者和卖者的“信息不对称”),卖者很容易依仗买者对产品内部情况的不了解欺骗买者。现在的钢材市场比较混乱,一些经销商为了不当得利,经常弄虚作假、以次充好,对他们一定要注意。人们可以借助对人的品质的辨别来推定商品质量的可信度:曾经利用信息不对称欺骗过别人的人,他所卖的商品是假、伪、劣商品的可能性就很大;而一直童叟无欺的人,我们就更有把握认为,从他那里买的东西货真价实。
对于特厚的容器板、大口径的管材、超低碳不锈钢、双相不锈钢等特殊材料,不宜通过经销商购买,应了解全国生产情况,直接到经调查其质量保证能力、规模和信誉俱佳的生产厂去采购,不要走入单纯比价的误区。对于大量使用和关键设备选用不锈钢时,应认真考察生产厂家的质量可信度,不能简单地信任供方提供的产品样本、营业执照等资料。
要有对材料生产厂家设备、质量管理体系(不仅仅是一张认证证书,要调查其是否在真正运行)和历史业绩的要求。
对大钢厂直接进行考察、评审,象非标容器制造厂等单批采购小用户或采购小数量的材料时不好办(大钢厂会不理睬),宜由国家对钢厂强制质量认证并严格监督。这时也可以尽量从守信经营的一级代理商处进货,或集中订货分批进货分批付款。
对于进口材料,如304、316L等,除了应遵守文献[4]第A1.3条规定外,应了解好到底有哪几个国家的哪几个主要公司在生产,哪家质量好并适合我国容器用材的需要,不应盲目地认为进口的就一定好。
材料滞销时,对容器厂选择供方可能比较有利。但材料紧俏时,切勿饥不择食。
4材料验收
利益驱动和信息不对称会使经销商和部分钢铁厂铤而走险,弄虚作假、私改材料质量证明书后再复印后提供给用户。
某钢铁厂对Q235等碳素钢厚钢板,在其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材料本身标识上有时候不写其产品标准“GB3274-88”(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而只是写“GB700-88”(碳素结构钢),这时要注意:后者仅是前者引用的一部分内容,它并不包括前者内容中的材料尺寸规格偏差、交货状态及表面质量等的要求。
某容器厂采购员向钢材经销商采购一段材质为00Cr17Ni14Mo2、规格为φ325×
10、产品标准为“GB/T13296-91锅炉、换热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实际上技术人员提的是“GB/T14976-94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的管子,该经销商就把买来符合GB/T14976-94标准相应材质、相应规格的管子质量证明书上的标准号给改成了GB/T13296-91,并堂而皇之地在改后复印的材料质量证明书上盖上了其检验章和经办人章;其实GB/T13296-91标准规定的管子最大外径是φ159,该容器厂质检人员验收时一看就有点怀疑,经查结果是伪造的质量证明书,经销商这时承认确实是做了手脚。某钢厂原轧制的16MnR球罐用板,后因超探不合格,降二级判为16Mn板出售,质量证明书上已将GB6654改为GB1591,且没有提供冲击功数值;钢板经销商利用复印技术在16Mn后加了一个“R”,当容器厂检验人员发现标准号不对和没有冲击功数值时,经销商又用复印技术将GB1591改为GB6654并添上了冲击功数值,经过进一步追查,该容器厂在此之前的几批钢板也属假冒且已制成容器出厂,使工厂蒙受了几十万元的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失[1]。
建议对只能提供材料质量证明书复印件的,除了按文献[2]相关规定处理外,另由其法人代表签字并盖私章,并注明原件存于何处。当由于采购量少于该质量证明书所适用的材料数量或
由于质量证明书上有多个批次的材料而容器厂又没有都买,经销商因此不能把质量证明书原件交给用户时,可以要求经销商按规定提供复印件的同时提供原件,经容器厂质检人员核对原件、复印件之间无差异后,将原件交回经销商,由容器厂质检人员在复印件上加注“复印件与原件一致”。对质量证明书有怀疑的,可将其邮寄或传真给原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通过他们分辨真伪。对于提供复印件的材料质量证明书上注有“复印件无效”或“无本厂鲜红质检章无效”以及类似内容的,只有在当时急需且无法从其它渠道采购到符合要求的材料时,才可按文献[2]规定对其复验,否则不予接受。
管壳式换热器中,一般高压介质走管程,低压介质走壳程。如果管程为高压气体,一旦管子破裂,高压气体进入壳程,则会使壳体超压而破坏,甚至发生事故。为预防万一,对换热管材料,除了入库验收时对其尺寸外观和质量证明书要进行检查外,使用前宜逐根试压,试验压力取图纸规定的容器管程的试验压力。
鉴于国内压力容器制造厂的情况及其经常面临需要短时间交货的市场压力以及厂长、经理的个人素质(专业知识有限、常存侥幸心理、长官意志等),材料验收入库从体系上应设为停止点,到时候就要“停”下来。有的厂按照或参照ISO9000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在压力容器制造过程控制中引入了“紧急放行”,但对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用材不宜实施紧急放行,材料质量证明书未到、未进行入厂验收或必需的检验、复验程序没有完成验证其合格前,即使生产急需也不得投入使用。某公司就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材料到了,说质量证明书马上就到,于是在经理的授意下采取了“紧急放行”,其实事情往往是,到设备做完了,合格的材料质量证明书也不能到。某公司给某化肥厂维修的尿素一分塔,用00Cr17Ni14Mo2材料做的下锥体是外协的,该下锥体材料和成品由于急用也就没有出、入库验收,结果设备修完后,化肥厂使用不到一个月经测厚其下锥体部位就快腐蚀透了,停车拆下后送山东大学检测结果证明该材料根本不含Mo,含碳量比0Cr18Ni9还高,这次停车给该化肥厂造成了重大损失。
对可能因材料问题造成日后重大安全、经济损失的,应复验,费用可与压力容器用户协商。
需要时在供方所在地的检验只能作为初验,且进厂后应由另一人进行入库验收。
对于进口材料,在取得质量证明书的同时应取得进口商检证书。
5材料使用
材料要可追踪,多数较大的容器厂均编有自己的比较完善的保证材料可追踪性的标识和标识移植规定,实际生产中基本做到了贯彻实施;但也有一些厂的情况不容乐观。笔者到某厂去监造一热管换热器,按设计图纸,上面几排热管应为耐高温的萘热管,下面的均为一般的水热管,但设备组装成半成品后,从结构、尺寸、颜色看不出萘热管和水热管有何区别,也没有任何标记用以区分,该厂也拿不出辨别萘热管和水热管的相关规定。
奥氏体不锈钢在制造过程中如受到严重的污染和磕碰划伤,制成容器经酸洗钝化处理后采用蓝点法检查不容易通过;容器投入使用后在腐蚀介质作用下,有可能产生局部腐蚀或应力腐蚀,其后果非常严重。为了保护奥氏体不锈钢在加工过程中不受损坏,最好参照原化学工业部批准发布的“HG/T2806-1996 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制造管理细则”标准建立专门的封闭、半封闭式无污染车间[6],坚持全过程自始至终的防护。
切割复合钢板时应防止损伤复层:用机械切割法时,基层放下面,复层放上面;用氧气切割法和等离子切割法时,复层放下面,基层放上面。
6人员要求
材料质控责任师和材料检验员要熟悉相应钢材、焊材标准及文献[2]-[4]等的相关规定,熟练使用材料检验用的计量器具,对理化试验要有所了解。材料质控责任师和材料检验员不宜经常更换,新上岗人员要具备一定的素质,经过必需的培训。材料质控责任工程师和材料检验员必须要责任心强,要原则性强,“怕担责任”。
7维修压力容器材料要求
有的厂,由于材料不符合要求,就把压力容器定为维修容器或者不提交压力容器检验单位监检,企图以此逃避有关法规和标准的管辖,这是非常错误的。其实维修压力容器时,对所替换的受压元件用材也应按照压力容器法规、标准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不会因为是维修容器就改变了压力容器的性质。
参 考 文 献
[1] 张声主编.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保证人员实用手册.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2] 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 国质检锅[2003]194号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
[4] 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
[5] 池树增.尿素装置二段蒸发加热器损坏原因探讨.小氮肥设计技术,2001(4)
[6] 陈建俊.我国部分主要压力容器制造厂的制造能力和技术进展.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2002(3)
注:本文刊登在《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04年第5期上
本篇文章来源于 “中国气体分离设备商务网” href='http:///vThesis/ViewThesis.asp?DocID=Y2007M07D21H17m58s41'>http:///vThesis/ViewThesis.asp?DocID=Y2007M07D21H17m58s41
第三篇:质量管理中的几点建议
质量管理中的几点建议
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管理工作,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提高质量管理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工作。
一、提高检验员自身素质方面
1.加强对检验员的质量标准,检验规程.抽样方案等方面的理论教育,提高检验员的理论水平。
2.工作实践中,一切以企业利益为重,一切以工作为标准,能够熟练的把握分管工序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能够公平公正的坚持原则,为车间班组报务,为企业服务.确保每一名检验员都有过硬的业务知识水平。
3.小范围内树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一点带面的逐渐铺开,进而提升全员的综合素质。
二、提高产品质量方面
提高产品质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产品质量是生产过程中做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员查出来 的,检查定级只是对产品质量的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因此,要提高产品质量,就要做到:
1.先进的工艺设备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我们应适当的引进先进成熟的工艺设备,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2.生产过程中,在现有工艺条件下加强过程控制,搞好工艺监督,全员行动,积极宣传,让操作工切实认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而不能单纯的只为了工分而干,把精力转移到如何做好和提高产品质量上来。
3.严格首件必检,认真执行质量标准,仔细检查开始干的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然后再决定是否批量生产。此间,检验员一定要跟上,对首件做认真细致的检查,确保产品质量。
4.加强过程巡检,增加抽检频次,及时跟踪服务班组,及时的发现解决问题,把各种影响产品质量的不得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立即叫停要做到实处。
5.在质量检查过程中,逐渐适当的提高标准要求,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做好质量宣传工作,让每一个操作工都意识到:做不好产品质量就没有工分。
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我们的产品质量必然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产品一次性合格率也必然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三、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搞好质量管理工作方面
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墨守成规只能是停滞不前。要敢于打破常规,要敢于开拓创新,在创新中开展工作,在创新中提高管理水平。
质检处作为一个小团体,作为一个职能部门,明细分工,责任到人,杜绝了推诿扯皮,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工作落到实处,加大监督考核力度。离开必要的监督,质量管理只能是一盘散沙。考核只是管理工作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是必要的,通过适当的处罚,能够对当事人给予适当的警示,进而推进工作的开展。错的,及时地指出,并做出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好的,我们给以肯定,并在条件许可的的情况下给予奖励,做到奖罚分明。
每月设立质量奖项,制订质量奖励目标,对完成质量指标好的班组进行奖励;对工作认真、积极主动、任劳任怨的检验员,全月工序无质量事故,无质量损失,给予检验员适当的奖励,以激励大家更好的工作。
四、由于现有条件的制约,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粗制滥造在一定范围内还时有发生,影响制约了产品质量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建议进一步细化生产流程,明确区域和标识,做到卡、帐、物必须相符,以进一步完善量值管理。
以上几点建议供领导参考。
质检处
2008年10月7日
第四篇:关于工程质量管理的几点措施建议
关于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方面的几点建议
一、培训上岗制度
分包单位所有管理及操作人员应经过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并持证上岗。因无证指挥、无证操作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或出现质量事故的,除要追究责任人外,还要追究分包单位主管领导的责任。
(一)培训工作力求做到“三化三实”即“多样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实际、实用、实效”。
(二)各项目部应根据培训计划及职工的排班情况科学安排培训。职工应按时参加培训。
(三)每次课程结束后,项目部将安排考试。考试的形式为书面答卷结合口头问答及岗位抽查。岗位抽查指项目部就所讲授的培训内容是否被学员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进行随机考核。
(四)凡每次考试不及格者,不得上岗。待重考合格后,重新上岗。考证优秀者将视情况予以奖励。
二、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甲方满意和本企业所有者、员工、分包单位、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正是由于全面管理是对全员的管理,因此,将“质量”扩充为全部管理目标,即“全面质量”,包括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周期(如生产周期、物资储备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等。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甲方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研究、设计、施工和回访、保修服务等,把企业各部门的质量办法、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一体的有效体系。
过程中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当以质量计划为龙头,过程管理为重心,按照PDCA循环的原理,使质量在计划控制下不断持续上升。持续改进使质量管理体系螺旋式提升。
本工程具有楼层高、跨度大、局部结构复杂、工期紧、施工作业面广量大、参与施工人员多、管理难度大的特点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实现既定目标,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总体部署与安排,结合本项目实际,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项目部成立装修阶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领导小组”,通过学习、研讨、取经等途径,依靠“小组”的团队智慧去解决质量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控制能力。
三、运行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各自职责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应该按照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模式依次展开。
一、事前控制。要求参建各方在施工前进行周密的质量计划。事前控制属于预控方式,有两层含义:一是强调通过计划手段的运用,进行施工质量目标的预控;二是强调按施工质量计划的要求,控制施工准备工作状态,为施工作业过程或工序的质量打好基础。二、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主要是通过技术作业和管理活动行为的自我约束和他人控制,来达到施工质量控制的目的。现场施工管理通过建立和实施施工质量保证体系,运用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相结合的管理方法,更好地发挥现场操作者的自控能力,以达到质量控制的效果,这是非常必要的。
三、事后控制。包括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对质量偏差的纠正。当出现质量实际值与目标值之间超出允许偏差时,必须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保持质量受控状态。上面的三大环节,不是孤立和截然分开的,它们之间构成有机的系统过程,实质上也就是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置)的具体化,并在每一次滚动循环中不断提高,使质量在计划控制下不断上升,以达到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
PDCA循环示意图
(一)总包方: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工程技术质量保证体系,设置各职能岗位,配备与工程创优相适应的管理人员,明确各岗位的人员职责如下:
1、项目经理质量职责
(1)贯彻实施集团公司质量方针及本项目质量目标,全面控制质量体系的运行,负责主控“管理职责”要素。(2)批准本项目质量体系的建立,根据运行状况,批准改进措施。(3)贯彻执行质量方面的法规和政策,负责重大质量决策。
2、技术负责人质量职责
(1)全面负责本项目技术质量工作,主持技术部门日常工作。
(2)参与制定、贯彻项目质量目标,并协助项目经理组织实施质量体系。(3)负责紧急放行、例外转序的审批。
3、技术员质量职责
(1)在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本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
(2)负责设计文件和资料控制,产品标识可追溯性、培训及统计技术等要素的管理。
4、质检员质量职责
(1)负责本项目的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工作。
(2)负责对不合格品的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检验和试验及其状态等要素进行控制。(3)负责监督工程质量,对重点、关键部位进行监控。(4)负责配合监理部门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
5、测量员质量职责
(1)负责建筑物的定位、测量、抄平等工作。
(2)负责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要素进行管理,对所用测量设备定期检查、保养并做记录。(3)接受技术组主管指派的其它的工作任务。
6、资料员质量职责
(1)负责本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编目、保管等工作。(2)负责对文件和资料的控制、质量记录的控制等要素进行管理。(3)接受技术组主管指派的其它的工作任务。
7、生产负责人质量职责
(1)指导生产部门日常工作,保持质量体系在本部门的有效运转。(2)负责对过程控制、服务等要素进行管理。(3)接受项目经理指派的其它工作。
8、安全员质量职责
(1)负责本项目的施工安全、成品保护工作。(2)接受生产负责人指派的其它工作任务。
9、工长质量职责
(1)负责本工序的生产进度及过程控制。(2)对采购的物资,负责进场验收。(3)接受生产负责人指派的其它工作任务。(4)负责本项目施工过程控制。
(5)保证生产安全、文明施工,实施成品保护措施。(6)负责对竣工交付使用后的服务和回访等工作。
11、材料组组长质量职责
(1)指导本部门日常工作,保持质量体系在本部门的有效运转。(2)负责本项目物资、材料的供应及后勤保障工作。(3)保证本项目所需物资、材料的质量。(4)合理分工,协调、监督下属人员的工作。(5)接受项目经理指派的其它工作任务。
12、材料员质量职责
(1)负责本项目所需物资、材料的采购、检验、贮存、发放及报关工作。(2)负责对采购、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进货检验和试验、搬运贮存、包装等要素进行管理。(3)接受及材料组主管指派的其它工作任务。
(二)分包方:
1、分包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是班组操作形成的,单靠项目部检查验收是被动的,专业验收在不合格的质量已即成事实,返工时既浪费人力、物力、又延误工期。所以专业检查只能事后查出问题,不能在施工前发现问题、消除问题,这就要求分包方提高质量意识。分包方的管理是基础,分包方的管理必须纳入项目部的管理之中。
从分包方内部素质上,对放线、砌筑、门窗、抹灰、卫生间及厨房防水、楼地面、墙面瓷砖、油漆、外墙地面、屋面、水暖、电气等工程,配备称职的管理人员和主要技工。从分包方内部管理体系上,配备责任心强的、名符其实的专业质检和综合质检。从分包方内部质量预控上,工人操作前技术交底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正给操作工人交清操作要点、设计作法、创优作法、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和质量奖罚制度,并设在黑板报上和宣传栏上能让工人多遍熟悉。从分包方内部自互检上,对工序进行认真细致的自互检,工序不合格不蒙混过关不报验。从分包方内部奖罚制度上,要有细制的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法。
在上述基础上,项目部根据总包内部验收办法,监督分包方进行严格的自互检,分包方自互检合格后,上报总包专业质检验收。验收后根据质量动态进行奖罚,并及时兑现,用经济杠杆促进分包方自我约束的积极性。
2、分包单位质量职责:
装修阶段各分项工程开始施工前,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各项管理制度应包括:技术质量责任制、三检制、样板制、奖罚制、质量信息反馈制、图纸会审制、施工技术交底制及技术资料管理制等,并应在施工管理中认真贯彻落实。主要措施:
1、每周进行总结、考核、奖惩。
2、各项管理制度与措施上墙。
3、各分包单位设专职质检员,一经上任不得随意更换,以确保质检人员的相对稳定,保证质量工作的连续性。如需调动,必须报由总包技术质量部门同意。施工过程中,总包单位将对两个主要劳务分包单位的施工情况进行评比,奖优罚劣。
4、总包方对分包工程的质量负监督检查的责任,分包单位对分包班组严禁“以包代管”。
5、分包单位的各级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鼓励持续改进。
6、分包工程完工后,分包单位应将整理好的施工资料交给总包项目部。
(三)分包单位班组长质量责任制
1、在分包单位工长的领导下,对所施工的检验批或分项工程质量负有直接责任。
2、组织本班组工人严格按图施工,按操作规程和技术交底要求来操作。
3、经常对班组工人进行“质量第一,精心操作”的思想教育,牢固树立为下道工序着想的思想,严格把好第一道工序的操作质量关。
4、全面负责班组质量自检、互检和工序交接检工作,发挥兼质检员作用,虚心接受施工员和质检员的检查和监督;对不合格的检验批或分项工程主动返工重做,直至符合质量标准。
5、参与施工员和质检员组织的检验批或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评定。
6、认真把好使用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关,对不合格材料有权拒绝使用,并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
7、经常督促班组工人,严格掌握各种砂浆配合比,不得套用,乱用配合比或随意改变比例操作,一定要确保砂浆强度。
8、对出现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向施工(或质检员)反映,不隐瞒不报。
9、在施工实践中不断总结好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并帮助班组成员不断提高操作技术水平。
(四)操作工人质量责任制
1、在班组长的带领以及班组质检员的指导下,担负每一道工序操作质量的责任。
2、努力学习操作技术,做到“二懂三会”,即懂操作规程,懂质量标准;会看图纸,会施工操作,会检测方法;坚持按图纸、按技术交底施工、按质量标准操作。
3、做好个人质量自检和班组内质量互检工作,对不合格的检验批或分项工程,坚决返工重做,直至符合质量标准。
4、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精心操作”的思想,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切实做到“三不”:即不合格材料不使用,不合格工序不交班,不合格的分项工程不交工。
5、虚心接受施工员、质检员和班组长的检查和指导,努力提高操作水平,为确保工程(产品)质量严格把关。
* 补充说明:材料采购部门对采购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承担责任。进场材料凡是规定要求进行试验的必须进行复试检验,对不合格的产品及时标识,及时封存并退出现场。
质量检查员是项目部质量把关人员,对每道工序进行及时全面的专业检查验收,凡是使用不合格材料、计量不准确、不按工艺标准施工、施工质量不合格、达不到标准的坚决不予验收,并有权责令停工返修,直至合格。质量工作要坚持从精、从细、从严的管理原则,为创优把好每道关。
工长既是工序生产的组织者,又是工序质量检查的组织者。要把质量意识首要位置,消除重进度轻质量的思想,抓质量从抓班组操作开始,既保定额又保质量,以操作质量保工序质量。每道工序完成后要组织班组进行认真的自检、互检,坚持从精、从细、从严的自检、互检、交接检原则。报验时要保证精细的工序,为创优打下扎实的基础。
从分包方内部素质上,针对放线、砌筑、门窗、抹灰、卫生间及厨房防水、楼地面、墙面瓷砖、油漆、外墙地面、屋面、水暖、电气等工程,配备称职的管理人员和主要技工。从分包方内部管理体系上,配备责任心强的、名符其实的专业质检和综合质检。从分包方内部质量预控上,工人操作前技术交底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正给操作工人交清操作要点、设计作法、创优作法、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和质量奖罚制度,并设在黑板报上和宣传栏上能让工人多遍熟悉。从分包方内部自互检上,对工序进行认真细致的自互检,工序不合格不蒙混过关不报验。从分包方内部奖罚制度上,要有细制的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法。
在上述基础上,项目部根据总包内部验收办法,监督分包方进行严格的自互检,分包方自互检合格后,上报总包专业质检验收。验收后根据质量动态进行奖罚,并及时兑现,用经济杠杆促进分包方自我约束的积极性。
四、材料采购、进场检验、管理制度
1、材料采购:项目部建立合格材料供应商的档案,并从列入档案的供应商中采购材料。项目部对采购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承担相应责任,材料进场必须进行材质复核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产品不得使用在工程上。因使用不合格材料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材料采购部门的责任。
2、材料进场检验:
2.1材料进场必须有材料员、仓管员、质检员到场进行验收,做好进货检验记录。2.2进场原材料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还应及时做材料标识和复试工作。不合格材料由材料员与供货方交涉,办理退货、调货、索赔工作。
3、材料管理制度:
在组织材料分批进场时,除按规定时间及按施工平面布置图指定的堆放区域外,还必须对材料的名称、规格、品种、数量、质量、日期、价格进行检查与验收。防止交货短少、损坏与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进场,造成积压与占用场地。在验收中要做到: 3.1必须根据进场材料验收单上的品种、规格、数量分别采用清数、量方、检尺、过磅等不同方法,逐一进行验收,并根据实际验收情况作好记录。经过验收的材料要成垛、成方、进库堆码。
3.2必须按有关规定和标准(国标、部标或其它标准)严格验收。进场必须复试材料应做到随料附证,无质量证明的不予验收,并在未取得合格证之前,任何工程部位都不能使用。
3.3各种构、配件进场验收时,要按照加工计划的品名、代号及外形尺寸逐一核对验收。检验不符合要求时,要及时向送料人和承运人提出询问和查对,在未查清前,不得随意使用,以免造成质量事故。
3.4对进场的各种材料,要逐日做好进场情况的详细记录,待验收后,分品种、规格、数量等记入相应的明细账内。
3.5对验收不合格的材料,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并及时处理。基本要求是执行:质量不好照退,数量不足照扣,运输有损坏照赔等制度,采用经济手段把好材料进场关。
3.6各种材料的领用,发放必须持有工长签发的材料领用单后,仓库保管员方可发放有关材料。
3.7各种材料进场后至使用前均要挂设过程标识,明确检验状态,表明该批材料是否为待检品、不合格品或合格品,以便使用。
3.8仓库保管员应根据不同材料分类堆放,并根据不同性质做好防水、防火、防潮、防热等保护工作,易燃、易爆物品应有专门仓库、专人保管、登记和领用。
五、施工挂牌制度
即施工现场实行“挂牌制”,注明管理者、操作者、质量情况、检查人员、施工日期、检查日期等内容。
(一)主要工种如模板、混凝土、砌砖、抹灰等等,施工过程中要在现场实行挂牌制,注明管理者、操作者、施工日期,并做相应的图文记录,作为重要的施工档案保存。因现场不按规范、规程施工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质量挂牌制度
工地对各分项工程(检验批)的质量实行挂牌制度,全面执行“谁施工,谁负责质量”的管理制度。
1、各工种班组根据各自的作业区域(施工段)进行挂牌,实行质量明示、质量对比的制度,促进班组之间的劳动质量竞赛,以最大限度的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最快速度挖掘员工的质量潜力。
2、装修各分项工程质量挂牌分解落实到个人,比如,那根柱子是由那个师傅制
作安装的,就挂上他的名字牌子,挂牌时间直至柱子被粉刷掉。象每一堵砖墙砌筑、每一面墙壁粉刷都要分解落实到每个班组和个人去。
3、另外,个别隐蔽工程因其停留时间较短(抹灰等),很快就被会被隐蔽了,所以对于一些隐蔽工程仅限于隐蔽检查验收前实行挂牌制。
4、对各班组的劳动成果,应及时进行统计和评比。严格实行“优良高价、合格平价”的奖惩制度和执行“班组工人未位淘汰制”。质量不合格而引起返工重做的均要赔尝工地的材料损失费和工期延误费。
(三)材料物资挂牌制
各种进场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都要悬挂标识牌,标明名称、规格、出厂日期、质量状态等指标,由材料主管部门执行。
六、质量与经济挂钩制度
总包根据质量管理目标的实际需要,特制定以下奖罚制度。对工程施工中的一般缺陷,由项目部质检员下发《施工质量隐患通知单》,屡教不改的要开罚款通知单,罚款数额由项目部相关领导协商决定。对各工序质量超出标准允许偏差三次以上以及出现严重不合格问题的,或出现上述情况不及时改正或对问题不能正确认识的,根据情节轻重和造成的损失的大小,给予分包单位或个人50至5000元的罚款。对情节严重的质量问题,应及时上报技术负责人和项目部有关领导。
1、未经交底或安排擅自组织施工作业。
2、未履行相关验收程序进行下道工序作业。
3、隐蔽工程未经验收签字即覆盖。
4、总包或监理提出质量问题未经处置或处置不符要求。
5、使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材料。
6、未按照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施工。
7、擅自改变设计做法。
8、违反强制性条文。
违返以上条文,责任方承担由此造成后果,并将予以严厉经济处罚。
七、成品保护制度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有成品保护技术措施。成品保护应当同重视工序的操作一样重要。项目管理人员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减少工序的交叉作业。上下道 工序之间应做好交接工作,并作好记录。如下道工序的施工可能对上道工序的成品造成影响时,应征得上道工序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同意,并避免破坏和污染,否则,造成的损失由下道工序操作者及管理人员负责。
1、项目部与班组签订成品保护责任制,由班组把责任落实分解到每一作业岗位。同时加强员工的成品保护教育,提高素质。
2、施工班组对前一班组作业完成的成品有责任进行保护。后作业班组不得对前施工班组完成的成品有污染或损坏。
3、对进场的设备、半成品等应指定位置堆放,并有专人负责保护,避免在施工安装前损坏或缺少零部件。
八、履行预约验收制度
(一)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为保证工程质量目标实现,根据国家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规范要求和公司管理体系要求制定本制度。
1.单位工程检验:工程施工完成后,先由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部进行自检验收,合格后报分公司进行预验收,达到合格标准要求后向业主提竣工交验收报告,由业主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
2.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分部工程完成后,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自检验收合格后,报分公司、业主、监理等部门共同验收。
3.分项工程验收:在检验批验收合格的基础上,由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经理、质检员、施工员共同自检验收,验收合格后报监理验收。
3.检验批验收:检验批是工程验收的最基本单位,也是分项、分部工程验收的依据,所谓检验批是指“按同一的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为保证工程质量,检验批验收实行“三检制”:施工完成后施工班组先进行自检验收,合格后报质检员组织后道工序施工班组负责人共同进行交接检,最后由质检员邀请监理进行验收。
(二)为保证工程施工工序或检验批有序验收,特制定此预约验收制度,并将验收程序予以说明。
1、按照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模式,每道工序分包单位都要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执行过程三检制度中的规定。
2、分包单位质检员检查合格后,将自检及工序交接检查记录上报总包专业工长,同时可将预约验收登记表填报总包方质检员。预约验收登记表的填写原则1正常情况下(周一至周五白天)每次预约应在正式验收前不少于4个小时是:○
2夜间验收应在下午15:3填写预约验收登记表;○00以前填写预约验收登记表;○
4预约周六、周日预约验收必须在周五下午15:00以前填写预约验收登记表;○验收登记表要求在填写时字迹工整、时间及部位准确。
3、总包质检员根据预约验收登记表中预约时间填写的先后顺序组织验收。为保证验收通过率,减少不合格项的整改时间,总包质检员或工长在过程巡检时,向分包单位提出的需整改的不合格项,分包单位应立即整改;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不得掩盖,出现质量问题分包单位不得私自进行处理,应按程序上报,得到总包技术负责人的处理方案或处理意见后,方可进行处理。如若发现私自处理,则视情节轻重对责任人给予处罚。
4、过程三检完成后,如不能及时预约报验,影响验收或造成各项损失,总包概不负责。
5、总包质检员在专项检查合格的前提下,向监理发出预约。
6、由分包方做好验收通道,为监理验收的通行排除障碍。保证监理及各方人员的通行安全。
九、质检人员的权限
1、有权检查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的质量证明材料。
2、凡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不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工艺标准施工的,有权向现现场施工人员提出改正要求,作出返工或罚款处理,情节严重的,有权下停工通知。
3、凡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分项工程,在其隐检或预检单上有权拒绝签字,有权要求项目部进行纠正补报。
4、有权制止对未经结构验收和样板间验收的工程进行装修施工。
5、对未经法定技术单位或部门签证认可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有权拒绝直接使用在工程上。
6、各级质检员有权越级陈述自己的意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质检员行使职权或故意刁难打击报复。
十、质量例会制度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使项目部管理层及时准确地掌握项目质量情况,科学地搞好项目质量管理,项目部采取定期召开工程质量例会制度。
(一)会议时间:每月1日、15日下午15:00(该时间为暂定)。(重要工序质量分析会应根据施工需要不定期召开,特殊情况下,当出现质量事故或质量有较大的倒退趋势时,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召开质量研讨会,分析原因,提出处理办法或应采取的纠正措施。)
会议地点:项目部会议室
组 织 人:技术负责人
参会人员: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各专业工长、放线人员、材料员、分包单位主要负责人、质检员、施工班组长等。
(二)由于施工管理涉及多方参与主体,例会本着相互平等、尊重、自主的原则,主要采取分清责任是非、尊重科学管理、提倡诚信自律的严肃方针。同时要避免例会的无准备、无目的、无休止、无结论状态,只有做到几点,才能达到提高管理效率、保持协同工作、控制管理目标的目的。
(三)重要工序质量分析会应根据施工需要不定期召开,特殊情况下,当出现质量事故(或质量有较大的倒退趋势)时,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召开质量研讨会,分析原因,提出处理办法(或应采取的纠正措施)。
(四)会议内容:
质量例会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本周施工情况,原材料质量情况,送检结果;过程产品质量情况,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及改正要求;施工进度情况,施工实际进度与施工进度计划符合情况;施工安全情况等;下一阶段的施工安排等。
1、对每半个月的质量进行汇报。要求分包单位汇报半个月以来的生产质量情况和质保体系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办法以及需要项目部协助解决的问题。
项目部质检员总结半个月来的工程质量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
技术质量负责人根据汇报的情况,表彰好的专业,批评或处罚较差的专业;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或通知限期整改;使会议起到奖优罚劣,惩前毖后的作用。
工程质量例会要做好例会记录,与会人员要签到,会议内容整理后要及时以文件的形式发至各施工班组传阅,项目部资料员要收集例会记录归档形成工程质量资料。
对无故不参加者应进行处罚(额度为每次每人100元暂定)。
*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质量部门要及时对责任者进行批评教育,对整体质量影响面大,或屡教不改时,技术质量部门要及时召开质量会议,进行查问题、找原因、限期整改。对质量责任人要通报批评并予以适当惩罚;以教育施工人员,提高质量意识。
十一、质量文件记录制度
质量记录是质量责任追溯的依据,应力求真实和详尽。各类现场操作记录等要妥善保管,特别是各类工序接口的管理,应详细记录当时的情况,理清各方责任。
十二、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时调查制度
工程若发生质量事故,分包单位要马上向项目部技术质量及生产部门报告,并做好事故现场抢险及保护工作,项目部要根据事故等级逐级上报,同时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负责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对事故上报不及时,或隐瞒不报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一)施工质量事故处理的程序
1、事故报告
施工现场发生质量事故时,施工负责人(项目经理)应按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程序,及时向上级(或企业)报告事故情况。
2、现场保护
当施工过程发生质量事故,尤其是由此导致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施工负责人应视事故的具体情况,组织在场人员果断采取应急措施保护现场,救护人员,防止事故扩大。同时做好现场记录、标识、拍照等,为后续的事故调查保留客观真实场景。3.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是搞清质量事故原因,有效进行技术处理,分清质量事故责任的重要手段。事故调查包括现场施工管理组织的自查和来自企业的技术、质量管理部门的调查;此外根据事故的性质,需要接受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检察、劳动部门等的调查,现场施工管理组织应积极配合,如实提供情况和资料。
(二)事故处理
事故处理包括两大方面,即:
1、事故的技术处理,解决施工质量不合格和缺陷问题;
2、事故的责任处罚,根据事故的性质、损失大小、情节轻重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做出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等的不同处罚。
(三)恢复施工
明确质量事故鉴定意见后,按程序报请工程监理单位批准恢复正常施工。
第五篇:农信社加强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建议
农信社加强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建议
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是多年来主要由于信用环境、行业政策、行政干预等原因形成的,对于农村信用社信贷存在的风险,不能简单的就化解论化解,必须把其置于发展和变革的环境中,在变革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发展中消化存在的风险,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因此,要加强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理管理工作,关键是要对症下药。笔者建议:
一、综合运用多种清收手段
集中精力清收盘活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是当前形势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工作重点。既重视信贷资产总量的扩大,以增量稀释存量,又重视以前资产存量的清收与盘活,把优化增量与 盘活存量有机结合起来,应当是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的着力点。
(一)农村信用社内部要继续实行不良贷款清收责任人制度。对不良贷款要按形成原因分为:行政干预、党政干部、金融系统干部职工及家属、信用社人员发放的明责自清贷款等几种,并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上报党委政府或请求有关部门协助、督促清收。
(二)运用各种手段清收不良贷款。摸清情况,搞清信贷风险底数,严格按照贷款五级分类标准,真实反映信贷风险 状况是清收不良贷款的前提。在对不良资产新老划段的基础上划分具体责任:对个人违规操作形成的不良贷款要追究经济或刑事责任;对其他历史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可仿照商业银行成立金融资产管理机构,专门组织收购管理。要运用多种手段清收欠贷欠息,尤其要注重各级政府的力量,提高清欠效果。
二、强化管理工作
完善的内控制度不仅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资产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和农信社增收及全面发展的需要。农信社要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并认真落实,确保各项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将各种风险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达到查错防弊,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证业务稳健运行的目的。
一是坚持贷款“三查”制度,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始终是信贷工作的生命线。要在防范和降低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优化信贷资产结构上下功夫,严格贷款的发放和使用,确保信贷资产安全。
二是加强信贷审贷分离制度,要健全严密的信贷手续,通过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严防违规违纪事件的发生。
三是适当压缩信用放款,规范抵押合同,完善担保手续,全面推行抵押担保贷款。历史的经验表明,信用贷款风险最 大,要想规避信贷风险,实行动产及不动产抵押可以将信贷风险降到最低点,相对能较好地确保信贷资产的安全。
因此,尽管发放抵押贷款,涉及到要到各种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协调,放贷手续要比信用贷款手续烦琐得多,可能会流失一部份怕麻烦的客户,但是实践经验表明,其发放效果比信用贷款效益要高得多。
三、进一步加强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
信用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整个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信用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经济和金融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应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农民的依法守信观念,抓好“信用村”建设,通过在广大农村地域建立“信用村”、“信用户”、“文明户”,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并通过大力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环境的改善。
总之,要解决好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存在的问题,信用社要克服面临的困难,促其健康发展,需要中央与地方、经济与金融、管理与党建、组织措施与政策支持的协调配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农村信用社要正确处理好政府支持与自身发展的关系,积极主动地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工作,争取各部门的支持、配合和帮助,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争取良好的运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