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古丈三大工程总结材料
***农村商业银行
2014年“三大工程”实施情况工作总结
年初以来,我行在上级管理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以实现普惠金融为目标,继续深入实施贯彻银监会“三大工程”建设。通过进一步简化手续和流程,降低客户息费负担,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稳妥有序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使广大群众享受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大大增强,金融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一、加大银行卡发行力度,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做细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
(一)加大自助机具投放,提升银行卡普及应用程度。今年我行在***一中增设自动存取款机一台,成为全州农信系统首家离行式自助银行。全行自助银行服务机具总量达10台,POS机237台,新发放福祥卡24806张,福祥卡总量达到127899张,基本达到了人均一张卡,新增网上银行用户2040户,总数达到4282户,大大延伸了服务空间。
(二)加大便民点建设,便民惠农。
三年来,我行不断加大助农取款服务便民点建设,载止9月,累计设立助农取款便民服务点105个,覆盖全县60%的行政村,填补了我县偏远地区金融服务空白,有效的缓解了当地居民存、取款难的问题,深受老百姓欢迎。
(三)普及金融知识进村入社区
以农商行挂牌开业为契机,我行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力度,重点宣传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福祥便民卡”等系列银行卡业务,电费、学费等代收代办业务,到田间地头、进院坝村落,入社区单位,用朴实、通俗的语言与老百姓面对面的交流,使金融服务融入到群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截止9月末,共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宣传活动20场,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建立客户信息2710户,了解了金融诉求,提升了服务水平。
二、加强客户经理考核和监督,提高评级授信的规范化和透明度,做实阳光信贷工程。
(一)推行信贷公示制度
一是公示“七不准”。通过LED显示屏、宣传栏等媒介加大对银监会“七不准”规定的宣传力度;二是建立信贷宣传公示栏,对信贷服务承诺、产品信息、贷款条件、流程、利率、办结时限等进行公示;对评级授信的结果在村寨集中的地方进行公开;三是推行信贷客户经理等级管理制,公示客户经理信息,建立客户经理服务日志;四是设置信贷服务回访和投诉专线,加强对信贷客户经理的考核和监督。
(二)公开定价标准
一是规范利率公示。对辖内各营业网点利率公示媒介进行清理整改,确保存贷款利率公布及时、准确和公示形式规范、统一。二是规范服务收费,对所有服务收费进行清理和规范,在营业网点内外进行张榜公示;三是优化公示渠道,提高受众面,提升公示效果。
(三)完善首问负责制
实行客户投诉首问负责制,做到投诉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实行客户申贷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避免客户往返多次“跑”贷;实行客户咨询首问负责制。
(四)实行阳光信贷监督员制度
在有信贷业务的网点选聘阳光信贷监督员,对信贷人员和信贷业务办理进行监督。
截止2014年8月末,我行各项贷款余额105448万元,比年初增加11474万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1810万元,比年初减少33万元,不良占比1.72%,完成全年目标计划的100%。各项贷款中涉农贷款余额100168万元,涉农贷款占比95%,涉农贷款比年初上升10114万元。今年累放涉农贷款4402笔,金额79638万元。
三、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不断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做稳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
创新是发展永恒的要求,我行在做好现有产品和客户服务的基础上,始终坚持稳妥有序地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一是进一步简化信贷流程。扩大基层信用社贷款审批权限,提高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额度,对信贷文本进行简化,对信贷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不断提高办贷的效率;二是创新贷款品种。针对种养专业大户和小微企业业主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推出大额信用贷款,同时大力推广便民卡等循环贷款品种,真正实现了“一次核定、余额控制、随到随贷、周转使用”,极大的方便了客户;三是创新贷款担保方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扩大担保的财产范围。先后开办了应收帐款、存货、土地经营权、生物鲜活资产、可转让股权、大型农用生产设备等资产抵押业务,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的资金需求;四是努力降低客户融资成本和贷款利率水平。尽可能减轻客户办理资产评估、抵押登记等到手续的费用负担;对烟叶、茶叶等重点特色产业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利率优惠,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不上浮或少上浮;对重点客户积极探索利率市场化,根据贷款风险度和贡献度单独定价,最大限度的让利于民。
(二)支持弱势群体,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加强与民委、开发办、财政局以及就业服务机构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依托“两民企业贷款”、“西开项目贷款”、“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等品种,加大对小微企业、大中专毕业生、下岗人员等弱势群体创业就业的信贷投放。今年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产63笔,金额20038万元。支持了以神宝牧业公司为代表的生猪养殖、以英妹子茶业公司为代表的茶叶加工销售、以友谊农业开发公司为代表的娃娃鱼特种养殖、以神土地公司为代表的土特产品加工、以牛角山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生态观光农业等,在金融助推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4年9月24日
第二篇:三大工程
抓好“三大工程”奠基幸福人生
现在教育的竞争日益激烈,学历差距逐步缩小,教师之间的竞争主要取决于学习的速度快。学习速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必然被淘汰。成功的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孩子多少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阳光的心态和良好的习惯,好习惯会使孩子受益终生。于是在开学初,我校就指出学校的发展之路,办学目标——读好书、写好字、养好习惯。
一、开展师生大阅读工程
想让学生读好书,首先教师要读好书。在校领导的引领下,我们老师阅读了《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不做教书匠》、《学习哪有这么难》、《发现高效课堂密码》等书籍。并用心写下了一篇篇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在读书会上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纵观《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阶段学生能背诵优秀诗文1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由此可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读书意识、读书兴趣、读书方法、读书能力和读书习惯,扩大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积累,把学生培养成读书人。
读好书,首先抓好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按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根据学生的学段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指导,或范读,或形式多样的去读,调动学生读的兴趣,在反复地练习中学习读的方法,体会读的乐趣。
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每周一、周三、周五的晨读时间,孩子们朗读《日有所诵》和《弟子规》,从儿歌中感受母语的韵律美,从古文经典中让孩子们知礼。经典诵读一月一展示评比,评出“经典诵读之星”,并予以鼓励表彰。我们还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古诗词朗诵”比赛、“青苗杯讲故事”比赛,美文诵读等活动,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涌现出一个个口才精英,很好地发展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我们一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家长的督促中,每天晚上在家坚持读书20分钟。就这样持之以恒,一学年下来,啃完了拼音读物《小猪希里呼噜》、《安徒生童话》《昆虫的日记》等,教师从小培养学生的终身阅读意识,因为我们始终坚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靠海量阅读来实现的。
二、搞好写字工程,创书香诗意校园
写字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它与识字教学关系密切,是巩固识字的有效手段。“言为心声,字为心画”。“写规规矩矩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为了让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开学初我校就提出了写字教学的总体要求和培养重点以及加强写字教学的主要措施。
一年级的要求是:使学生会写铅笔字,让每一个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并有一定的写字速度,具备正确书写汉字的基本能力。
1、学校从师资入手,举办教师书法培训班,提高教师的书写和指导能力。为将写字兴趣活动提升为写字教育,结合课标要求,落实写字课时,设置专职教师教学,编写写字校本教材,研究《硬笔书法应首重结构和笔画的研究》等课题。自编了《写字韵律操》,提高学生写字兴趣。
2、实施写字教育,打造教育品牌。
a.抓三点落实:落实师资队伍,培训师资;落实课程课表,确保写字教育常态化;落实学校写字教育考评方案。b、探索写字课教学模式:分为五个步骤:悟(对字形、音、义整体观察感知)--范(老师示范写字动作要领)--练(学生
动手实践体验-评(教师讲解,学生互评,赏析感悟)-结(就是评选出来的精品展示)c.确立“提笔就是写字时”的意识。d、强化学生作业书写,增强写字的时效性。e.不仅练汉字也坚持练数字。
3、及时评价,建立成长档案。
教导处每天对写字教学进行检查督促,对双姿不规范的学生进行统计考核,每周对班级写字教学情况进行评比,每月全体学生举行写字展示,评出30名“小小书法家”。让学生把自己每月的写字作品记录在成长档案里。
如今全员写字已成为书院河路小学的一道靓丽风景。你随意参与到一个班级的写字教学中去,你会看到全校学生做的《写字韵律操》让人耳目一新,伴着优美的旋律,舒展肢体,感悟书法,修身养性,其场面让人大开眼界。你会感到:写字教学具有其特有的教学模式,“悟,范,练,评,结”五个步骤,环环相扣,唯有长此坚持,才能在写字上有所提高。
三、抓好习惯养成,奠基幸福人生
习惯具有巨大的力量,好习惯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功,奠基孩子美好幸福的一生。书院河路小学好习惯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小学生十个学习好习惯”;二是“小学生十个生活好习惯”;三是“小学生十个行为好习惯”。这些内容都是贴近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对学生成长有重要作用。我校实施好习惯养成教育已经一学年了,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逐渐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通过一学年的教育,低年级学生基本上养成了正确规范的写字姿势、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2、逐渐养成自理的生活习惯,让学生学会生活。学校通过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学生已养成了生活自理的习惯,独立生活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不仅能洗脸梳头、整理床铺、准备文具还能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通过与家长的合作、沟通、交流,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娇气、任性和依赖性逐渐克服,自主、自理、自立的意识不断增强。
3、逐渐形成以“爱心、感恩、文明”为主导的品行习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校通过良好品行习惯的教育,培养学生富有爱心、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尊重他人;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情、感谢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培养学生举止文明,语言文明、行为文明。
书院河路小学校容校貌优美整洁、学习生活井然有序、学生面貌朝气蓬勃、教师队伍精诚团结,这一切都与我校开展好习惯养成教育密不可分。我们从习惯的养成入手,抓班务管理,培养孩子做人、做事的好习惯,努力使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第三篇:三大工程
下半年,全省农村信用社将着力推进“三大工程”,即: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阳光信贷工程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7月30日至31日,全省农村信用社贯彻落实银监会“三大工程”动员部署会在XX召开,要求努力把“三大工程”打造成为真正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
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便利度为目标,扎实推进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积极推进服务网点建设,因地制宜建设综合型多功能网点、专业型简易型网点和定时定点流动服务网点。大力开展电子化建设,全面普及现代支付结算工具,争取下半年新增柜面网银客户1万户,争取到2015年末安装ATM等自助设备2000台,布放存折补登机500台,自助终端500台。切实加强银村(社区)合作机制建设,构建银村、银社共商机制,促进农村金融信息共享,逐步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积极推进空白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确保完成省政府考核任务。
以提高信贷业务透明度为目标,扎实推进阳光信贷工程。公开贷款条件、流程、贷款利率、客户经理信息、贷款服务承诺、贷款监督方式,接受客户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建立社会评议机制,解决行社与农户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客户信贷档案,力争农户建档面100%;规范贷款流程,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一站式服务”;严格贷后管理,明确客户经理责任,加强柜面审核监督。建立面对面服务平台,营业部建立“阳光信贷服务中心”,信用社建立“阳光信贷服务专柜”,把分社建设成为金融服务“便利店”。
以持续满足“三农”金融需求为目标,扎实推进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坚持服务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取向,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理念,推行专业化经营、特色化产品、差异化服务、精细化管理。创新组织方式,调整内部机构和职能设置,更好地为“三农”服务。要积极推广浏阳、株洲城郊等行社在信贷管理创新与服务方面的成功经验,加大创新力度,扩大农户评级授信、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覆盖面,创新涉农金融科技产品,支持地方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及其核心企业、产业集群,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创新担保方式,扩大抵押担保范围,鼓励各类担保机构为涉农业务融资担保。加强与保险机构及其他“三农”金融组织业务合作,拓展链式融资,实现标准化、批量化、规模化的营销、服务和管理。创新业务流程,探索推行在线审批和集中授信。创新服务渠道,拓宽授信业务申请渠道,推广农户贷款“一站式”服务。创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信用村镇”、“信用户”创评活动。
第四篇:三大工程自查报告(2014)
大街街道“三大工程”建设自查自评报告
自实施“三大工程”建设以来,大街街道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结合街道实际,积极开展并扎实推进“三大工程”建设,即:网格化管理工程、信息化建设工程及社区化建设工程,并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对照淄综治[2013]2号《关于建立“三大工程”建设考核标准和领导联系点等制度的通知》我们进行了认真自查自评,自查自评情况如下:
一、网格化管理工程
街道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实际制定了《大街街道关于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网格化管理实施意见》,细化了工作任务和目标,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及时召开了动员会、推进会,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经验和做法,安排部署工作,街道与社区都制作了网格化管理示意图,及时与挂包市直部门对接,为网格化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街道通过合理划分,建立了一、二、三、四级网格,合理配置了网格管理人员,加强社情民意的收集。目前辖区6个社区已全部实施网格化管理,以现有的街巷、道路为界,以楼院、片区为单位将辖区共划分39个网格,并制作了网格化示意图,每个网格内组建由网格长、网格员、警员、调解员构成的一格四员的核心团队。街道举办了有社区分管网格负责人、网格员共60余人参加的网格员培训班,聘请区专业人士对网格员的入户及信息采集表采集方法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讲解。每名网格员都有一本“民情日志”,建立了民生诉求台账,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并采取一月一调度、两月一汇总、三月一考评的“123”管理模式,真正将四级网格打造成畅通社情民意的“高速路”和解决群众问题的“绿色通道”,实现了辖区管理的无缝隙、全覆盖。街道与移动公司在元宝弯湾社区联合开发的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初具规模。街道所辖六个社区全部完成入户走访、信息采集等基础工作。
二、信息化建设工程
按照“六位一体”立体化全覆盖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总体要求,元宝湾社区全力打造了覆盖辖区、布局合理、高效实用、管理规范以视频监控全覆盖为主体的信息化建设工程。元宝湾社区投入近40余万元,在元宝湾生活区、建立视频监控系统,32个高清视频监控探头对进出社区的主要路口、重点路段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有力提升了社区的治安防控能力,有效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社区化建设工程
街道整合综治、维稳、司法、信访、民政、社保、人口计生等社会管理服务资源,建成了街道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位于街道办事处院内,总投资30余万元,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中心设有服务大厅、谈心室、政策咨询室、流动党员服务室、图书阅览室和文体活动室等功能区,服务大厅设有组织党建、民政残联、劳动保障、计划生育、工会等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主要开展党员管理、法律援助、计生服务、政策法规咨询、劳动就业创业、医保低保受理、困难党员职工救助、志愿者服务等80余种服务事项。目前,有8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服务大厅的日常工作,统一佩带胸牌,规范服务,做到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辖区各社区也结合各自实际建立了社会服务中心,元宝湾社区结合更换办公场所,重新设计、内外装饰建成了元宝湾社区服务中心,划分综治信访维稳等功能分区,健全组织机构、工作职能、运行流程,完善受理反馈、首问负责、限期办理等工作机制,依托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深入开展居民事务代办活动,让群众享受更为便捷的服务。目前,元宝湾、荣和、和平、长安四个社区已全部完成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二○一四年十月十五日
第五篇:三大工程心得体会
学习鹿泉市教育局开展“三大工程”实施方案心得体会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岗上小学 樊文丽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思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结合我市课程改革实验的进程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提出并实施“发展平台”工程。认真落实课程改革要求,加强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管理,努力实现“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课程总目标。
自从有幸成为课改实验中的一名班主任之后,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转变了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主持和管理班级,使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人人有机会得到锻炼,成为主动发展的“主人”;开展了各种有益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把班级当乐园,把学生当趣事,使班级形成了“严谨勤奋、团结互助、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良好班风。下面我谈谈班级建设的几点做法。
一、营造课改氛围,转变思想观念。
肖川博士指出:“观念改变,行动改变;行动改变,命运改变。命运的改变不只是个人命运的改变,也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改变。”
通过新课程培训及对《课标》的学习、钻研,我明确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特点等,认识到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需求进行班级管理,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自身角色有了明显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我开始积极营造课改氛围,转变学生及家长们的观念。
首先是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学习方式。这一届的学生在小学接受的仍然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因此应该先让学生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此我通过两方面来做到:一是进行班级的文化布置。在班上最醒目的地方贴上“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我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等宣传标语。二是利用主题班会进行课改的宣传、动员。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努力,学生适应了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理念,并积极投身于课改实验中。
其次是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念。由于学校地处农村,信息较为闭塞,家长们对新课程改革根本不了解,更不懂他们做什么。为此,我配合学校、年段开了一次对家长的课改宣传会,对家长们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宣传,并与家长们进行了交流,使家长们的思想观念逐渐转变。此外,我还利用节假日进行家访,与家长们进行沟通,使新课程改革更加深入人心。通过努力,有了一定的成效,记得有一次,一个家长打电话给我,向我生动地介绍了他如何支持孩子到附近银行进行数学课要求做的调查;一个学生在政治课上生动地讲了从家长那里听来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家长们打电话了解孩子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表现„„看到这一切,我认识到一个良好的课改氛围已经形成,也更坚定了课改必胜的信念。
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管理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程度。因此,开展班级建设必须以学为主体,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班集体建设的实践中去。
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我让每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和时间,把主人的地位还给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根据学生们的建议,设立多种岗位;小老师、小管家、纠察员、图书管理员、卫生管理员、文明委员、花草管理员等。于是同学骂人了有人管,花草渴了有人浇,图书破了有人补,桌椅坏了有人修,同学有困难了,大家互相帮助„„ 真正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思想觉悟提高了,主人翁精神意识加强了。同学们在团结互助、积极奋进的班集体中,得到了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三、开展有益的、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双边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一个健康向上、全面发展、富有凝力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有巨大的教育作用,也是新课程理念下班级建设所追求的目标。班集体活动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主要途径,在活动交往过程中,促进学生彼此间的团结互助,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进而升华集体荣誉感。在将近一年的班级管理中,我主要开展了以下的一些活动。
1、“带着感激上路”
在一次班会上,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学生每天在睡觉前,想一想当天所发生的值得自己感激的人或事,然后把它记下来。月末的班会课上,同学们把记录的人或事拿出来,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这样,既可以使大家留意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又能处处有爱,处处都有关心自己的老师和同学,自己也会主动去关心其他的同学,让集体成为充满爱的大家庭。
2、评选“每周一星”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理念而开展此项活动,具体做法为:每个星期五自修课,让同学们评选出本周表现最突出的或进步最大的一名同学,将其本周的事迹公布在“班级公布栏”进行表扬,并颁发奖品—一个机智勇敢的“哈利波特”挂章。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尝试,“每周一星”活动的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更多的同学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班级活动中,尽力为班级做贡献;同时也增进了同学之间及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3、成立“班级互助基金会”
当今的学生,每天都会有零花钱,而大部分学生把钱花在买零食、打游戏等不合理消费中。为此,我提议成立了“班级互助基金会”,让同学们把每天想买零食的钱省下来,交到小管家处,你三毛我五角,一班六十个同学,一个星期也有近一百元。这些基金用在哪里呢?班上有家庭贫困的同学或有发生意外事故的同学,“互助基金会”就为他们送去一份温暖:共青团中央及《读者》杂志共同发出“保护母亲河,种读者林”的号召,“互助基金会”寄去了两百元,种下了四十棵“读者林”,为绿化祖国出了一份力;班级图书角藏书丰富,得益于有“互助基金”;同学们还设想:期末考后把“互助基金”捐给希望工程„„在这个活动中,同学们的爱心得到了培养,团结精神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4、劳动实践——植树、种菜、参加社区服务
适宜的体力劳动能使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的好习惯,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利用课余时间,我与学生在校园一块偏僻的空地上种下了油菜、花菜等;利用植树节,我与学生们种下了纪念树;利用节假日,我带学生到附近村庄的老人会进行义务劳动„„学生通过劳动实践,不仅学到了生产、生活的知识,还锻炼了体力、培养了毅力,而且更进一步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此外,经常性地开展文娱活动:如国庆联欢、元旦晚会等丰富了同学们的文化生活:“手拉手互助”活动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春游、秋游、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一系列有益的、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使学生们得到一定的精神需要的满足,获得了心理愉悦,产生了强烈的自豪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对班级形成团结协作、丰富活跃的良好风貌起到了巨大的激励和催化作用。
在在班级建设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只有充分给学生发展的舞台,才能让学生尽情地发挥,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