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常见读音及断句小结
一、单词重音
单音节词无重音
1. 单音节词无重音;因最后的一个音节上很少有重音,故双音节词的重音绝大多数在首音节上,如: creature,victim。
例外:1)有少数必须重读的名词后缀,如:-ee:employee;-oo:bamboo。2)动词重音常会落在末音节,但这往往也是受拉丁语重音的影响(后有详述)。3)不少双音节词的重音与其词性相关,如:’insult(名词)in’sult(动词)。
倒数第二个音节变长
2.如果倒数第二音节长,重音落在倒二音节;使倒二音节变长的情况主要见于下述两种情况:
1)倒数第二音节的元音为长元音,如:horizon[hraizin]。
2)倒数第二音节为完全封闭音节,即倒二音节的元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字母前,如:embarrass,utensil。
注意:以形容词后缀-ic及其相关后缀(-ics,-ical,„)结尾的词,重音要落在-ic的前一个音节,而重读元音常为短元音,如:horrific,economics, biological其实,这也可追溯于拉丁语重音的影响。拉丁语中规定,以-icus,-ica,-icum结尾的形容词,倒二音节的i为短元音,重音落在倒三,并且,为保持音步所占时间的长度不变,倒三音节的元音常为短元音。在借入英语的过程中,拉丁词尾-us,-a,-um逐渐消失,单词重音却还保持在-ic的前一个音节,其重读元音仍为短元音,重音在倒三音节
3.如倒数第二音节短(该音节的元音为短元音)时,重音在倒三音节:英语中有不少后缀属于倒三重音,如:
-ous:anonymous-ian:authoritarian-ion:competition-ity:simplicity 重音在第一个构词成分
4.有些后缀,往往要求保留其前词素的重音位置(称“重音从原”):这有些类似英语复合词,因复合词的主重音往往落在第一个构词成分上,如:blackboard, friendship。
1)部份派生后缀,如,-ism,-ist,-ize,-ment ,-able„。individual individualism ideology ideologist serial serialize establish establishment identify identifiable 2)所有8种屈折后缀,如-ed,-s„ investigate investigated consequence consequences
二、句子语调及断句
语调(intonation),即说话的腔调,就是一句话里声调(pitch)高低抑扬轻重的配制和变化。世界上没有一种语言是用单一的声调说出的,以英语为例,英语有五种基本语调:升调(↗)、的降调(↙)、的升降调(∧)、的降升调(∨)以及平调(→)。一句话除了词汇意义(lexical meaning)还有语调意义(intonation meaning)。所谓词汇意义就是话中所用词的意义,而语调意义就是说话人用语调所表示的态度或口气。一句话的词汇意义加上语调意义才算是完全的意义。同样的句子,语调不同,意思就会不同,有时甚至会相差千里。英语中常用句型的语调规则如下:
1.陈述句读降调: He works hard every day.2.一般疑问句读升调: Are you a doctor? Do you speak English? 3.特殊疑问句读降调: Who are you? 4.选择疑问句前升后降: Do you speak English or French? 5.反义疑问句前降后升,但把握较大时前后都降: You know it, don't you? It is fine, isn't it? 6.感叹句读降调: How clever she is!7.祈使句表示命令读降调,表示请求用升调: Don't move!Sit down, please.8.陈述疑问句用升调:You are a policeman? 9.未听清对方的话,要求对方重复一下用升调:What? Who? When? For what? Pardon? 10.句子较长,中间划分意群停顿时通常都读升调。
三、过去时态后缀-ed的发音规则
1)浊辅音后/d/;2)清辅音后/t/;3)t, d二音后/id/
在浊辅音和元音后面 [d] Called, borrowed, moved[mu:vd] enjoyed 在清辅音后面 [t] Asked, finished, helped[helpt] passed[pa:st] reached 在[t]音后面 [id] Wanted, started[''sta:tid] [d]音后面[id] needed[''ni:did] counted[''kauntid] 补充说明:
规则动词的过去式由“动词原形+-ed”构成,具体变化有:
1.直接在词尾加-ed。如: want—wanted, work—worked, need—needed, clean—cleaned 2.以不发音的e结尾的在词尾加-d。如:like—liked, live—lived, use—used, move—moved 3.以一个元音字母加一个辅音字母结尾的重读闭音节动词,先双写结尾的辅音字母,再加-ed。如:stop—stopped, trip—tripped 4.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动词,先把y变成i,再加-ed。如:study—studied, carry—carried, hurry—hurried, marry—married
四、字母组合tr-和dr-的读音特点
将“出”这个字无限缩短就是tr的发音 例子有tree, trick, try 将“浊”这个字无限缩短就是dr的发音 例子有dry,dress,drink
tr如果在s的音后面,就会被浊化成dr,也就是说如果tr出现在s音后,那么tr就要读成dr 例子有street,strange, strike ,strong,extreme 发s音的字母一般只有s和x
五、断句
英语语音断句规则
1.有标点的地方常是断句所在。如: John Smith, /our teacher,/ came in/ with a book in his hand.Our teacher 前后逗号隔开,那么一般读的时候这也需要断开。
2.一个功能可能是断句所在。如: John Smith, /our teacher,/ came in /with a book in his hand.从另一个角度讲our teacher 做的是同位语,因此作为一个语调群。Came in 做谓语With a book in his hand 做方式状语,因此要放在一起作为一个语调群。3.分句常是断句的地方。
第二篇:常见成语读音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成语,由于其中有很多源自古汉语,字音容易被读错。例如:‚刚愎自用‛的‚愎‛(bì)现在极为罕用,一些使用者对其字义‚乖戾、执拗‛不求甚解,于是误读为‚复‛(fù)。下面是一部分例子。
A 爱憎(zēng)分明 憎,不读zèng。安步当(dàng)车 当,不读dāng。安土重(zhòng)迁 重,不读chóng。
B 百年偕(xié)老 偕,不读jiē。暴殄(tiǎn)天物 殄,不读zhēn。不可胜数(shǔ)数,不读shù。不屈不挠(náo)挠,不读ráo。不屑(xiè)一顾 屑,不读xiāo。不省(xǐng)人事 省,不读shěng。不无裨(bì)益 裨,不读pí。
C 草菅(jiān)人命 菅,不读guǎn。称(chèn)心如意 称,不读chēng。瞠(chēng)目结(jié)舌 瞠,不读táng。结,不读jiē。
乘(chéng)风破浪 乘,不读chèng。惩(chéng)前毖后 惩,不读chěng。痴(chī)心妄想 痴,不读chí。嗤(chī)之以鼻 嗤,不读chì。处(chǔ)心积虑 处,不读chù。垂涎(xián)三尺 涎,不读yán。
D 大腹便便(piánpián)便便,不读biànbiàn。
大模(mú)大样,模,不读mó。大肆渲(xuàn)染 渲,不读xuān。殚(dān)精竭虑 殚,不读dàn。胆颤(zhàn)心惊 颤,不读chàn。丢三落(là)四 落,不读luò。丢卒保车(jū)车,不读chē。
独辟(pì)蹊(xī)径 辟,不读bì。蹊,不读qī。
顿开茅塞(sè)塞,不读sāi。咄咄(duōduō)逼人 咄咄,不读duóduó。
度(duó)德量(liàng)力 度,不读dù。量,不读liáng。
E
阿(ē)谀奉承 阿,不读ā。
F
反璞(pú)归真 璞,不读pǔ。风驰电掣(chè)掣,不读zhì。风尘仆仆(púpú)仆仆,不读pǔpǔ。
风靡(mǐ)一时 靡,不读mí。风声鹤唳(lì)唳,不读lèi。敷衍(yǎn)塞(sè)责 衍,不读yán。塞,不读sāi。
负隅(yú)顽抗 隅,不读ǒu。刚愎(bì)自用 愎,不读fù。
觥(gōng)筹交错 觥,不读guāng。孤注一掷(zhì)掷,不读zhèng。呱呱(gūgū)坠地 呱呱,不读guāguā。
H
海枯(kū)石烂 枯,不读gū。汗流浃(jiā)背 浃,不读jiá。沆瀣(hàngxiè)一气 沆瀣,不读kàngjiǔ。
涸(hé)泽而渔 涸,不读gù。怙(hù)恶不悛(quān)怙,不读gǔ。悛,不读jùn。
花团锦簇(cù)簇,不读zú。讳(huì)疾忌医讳,不读huǐ。诲(huì)人不倦 诲,不读huǐ。
混淆(xiáo)是非 淆,不读yáo。
J
佶(诘,jí)屈聱(áo)牙 佶(诘),不读jié。聱,不读ào。
济济(jǐjǐ)一堂 济济,不读jìjì。
矫(jiǎo)揉造作 矫,不读jiāo。
桀骜(ào)不驯 骜,不读áo。
迥(jiǒng)然不同 迥,不读huí。踽踽(jǔjǔ)独行 踽踽,不读yǔyǔ。
K
苦心孤诣(yì)诣,不读zhǐ。
L 良莠(yǒu)不齐 莠,不读xiù。鳞次栉(zhì)比 栉,不读jié。绿(lù)林好汉 绿,不读lǜ。
M 弥(mí)天大罪 弥,不读ní。面面相觑(qù)觑,不读xū。民脂(zhī)民膏 脂,不读zhǐ。酩(mǐng)酊(dǐng)大醉 酩,不读míng。酊,不读dīng。
模棱(léng)两可 棱,不读líng。沐风栉(zhì)雨 栉,不读jié。
N 泥(nì)古不化 泥,不读ní。拈(niān)轻怕重 拈,不读zhān。宁(nìng)缺毋(wú)滥 宁,不读níng。毋,不读wù。
奴颜婢(bì)膝(xī)婢,不读bēi。膝,不读qī。
怒不可遏(è)遏,不读yè。
P 排忧解难(nàn)难,不读nán。否(pǐ)极泰来 否,不读fǒu。破绽(zhàn)百出 绽,不读dìng。
Q 气息奄奄(yǎnyǎn)奄奄,不读yānyān。
牵强(qiǎng)附会 强,不读qiáng。强(qiǎng)人所难 强,不读qiáng。翘(qiáo)足而待 翘,不读qiào。锲(qiè)而不舍(shě)锲,不读qì。舍,不读shè。
情不自禁(jīn)禁,不读jìn。
R 如法炮(páo)制 炮,不读pào。乳臭(xiù)未干 臭,不读chòu。
S 色厉内荏(rěn)荏,不读rèn。僧(sēng)多粥少 僧,不读zēng。歃(shà)血为盟 歃,不读chā。胜券(quàn)在握 券,不读juàn。恃(shì)强凌弱 恃,不读chí。数(shuò)见不鲜(xiān)数,不读shù。鲜,不读xiǎn。
肆无忌惮(dàn)惮,不读dān。
T
提纲挈(qiè)领 挈,不读xié或qì。挑拨离间(jiàn)间,不读jiān。同仇敌忾(kài)忾,不读qì。唾(tuò)手可得 唾,不读chuí。
W
妄自菲(fěi)薄(bó)菲,不读fēi。薄,不读báo。
望风披(pī)靡(mǐ)披,不读pēi靡,不读mí。
为(wèi)虎作伥(chāng)为,不读wéi。伥,不读cháng。
温情脉脉(mòmò)脉脉,不读màimài。
X
相形见绌(chù)绌,不读zhuó。相(xiàng)机行事 相,不读xiāng。枵(xiāo)腹从公 枵,不读hào。心广体胖(pán)胖,不读pàng。兄弟阋(xì)墙 阋,不读ní。徇(xùn)情枉法 徇,不读xún。
Y
偃(yǎn)旗息鼓 偃,不读yàn。杳(yǎo)无音信 杳,不读miǎo。一唱一和(hè)和,不读hé。
一丘之貉(hé)貉,不读hào或luò。
一抔(póu)黄土 坏,不读bēi。一曝(pù)十寒 曝,不读bào。衣(yì)锦还乡 衣,不读yī。有恃(shì)无恐 恃,不读chí。鹬(yù)蚌相争 鹬,不读jú。
Z
臧(zāng)否(pǐ)人物 臧,不读zàng。否,不读fǒu。
卓(zhuó)有成效 卓,不读zhuō。恣(zì)意妄行 恣,不读zī。自怨自艾(yì)艾,不读ài。
众擎(qíng)易举 擎,不读jìng。那些被误读的成语
成语,可谓是汉语有别于其它国家文字的一大特色,甚至算得上是中华文字的精华所在。它们往往记录着充满智慧的故事,包含着发人深省的寓意,更在代代相传中见证了华夏文明的传承。虽然不少成语的意思随时代变迁已发生了变化,但还有一些成语是目前尚没有约定俗成的新解,却频繁被曲解、误用的。这里我们就试举几例,细数它们的典故和本意,‚以正视听‛。
对牛弹琴
出处: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详解:能用寥寥四字就讲出一个精彩的故事,这就是汉字的魅力。‚对牛弹琴‛说的是古代有个音乐家叫公明仪。有一次,公明仪看见一群牛在吃草,他就弹了一首深奥的曲子,牛没有反应。公明仪又换了一首小曲子,里面有模仿蚊子、牛蝇和小牛叫唤的声音,牛仍没有停止吃草,只是摇起尾巴像是在赶蚊子、牛蝇。
这个成语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也用来讽刺那些说话不顾对象的人。而现在对这个成语的使用中,可怜的牛却似乎成了主要的被嘲讽对象,‚对牛弹琴‛更多地被用于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什么。其实,‚牛‛完全是代人受过。追根溯源来看,不识时务的‚弹琴者‛才是最该被嘲讽的。
对簿公堂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详解:这件事发生在飞将军李广一生对匈奴的最后一战失利之后。公元前119年,大将军卫青率军出击匈奴,李广以60多岁的高龄任前将军职。出塞后,卫青令李广的前锋部队并入
右翼出东道,由于道路难走,又无向导,李广部在途中迷路。回军后,刑部要对败军之将追究责任,‚急责广之幕府对簿‛,李广做出了保护部下、自揽责任的义举,并在此后拔剑自刎。簿,是指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指公堂上受审。
显然,在原出处中‚对簿公堂‛的双方是‚审‛与‚受审‛的关系,而在如今的媒体文章中,诸如‚二人因纠纷调解不成而对簿公堂‛之类的句式却屡见不鲜,殊不知,‚对簿公堂‛并不是指涉案双方在公堂上陈词对质,较贴切的解释是在法庭上受审问。比如,曾被美国政府指控泄露核技术机密的美籍华裔核科学家李文和,就为回忆此事的自传取名为《我的国家和我对簿公堂》。
空穴来风
出处:战国楚〃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详解:这个成语出自才子宋玉与楚王之间关于‚风‛的一段对话。当楚王问宋玉风是否会因人而异时,宋玉颇为机巧地回答:‚臣曾听老师说过,枳树曲枝引鸟为巢,空穴之处可招风至。其所依之环境不同使然,而气势则据环境之别而异。‛宋人孙光宪在《北梦琐言》卷七中也有云‚棹摇船掠鬓,风动竹捶胸。虽好事托以成之,亦空穴来风之义也。‛
可见,‚空穴来风‛指的是有了洞穴才进风,有洞穴始有风来。比喻消息和传言并非无中生有,而是事出有因,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播开来。如今在某些澄清事实的报道中,这一成语却被用作:‚某某消息完全是空穴来风。‛用以指责某某消息毫无根据、纯属捏造,却恰恰是与成语的原意背道而驰 中国成语,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人们难免望文生义,生吞活剥,结果,弄得这些词汇大大背离了原始真意,甚至驴唇不对马嘴。长期的、集体的以讹传讹,逐渐掩盖了成语的本来面目。其实,这种近乎数典忘祖的无知,早已约定“俗”成?这里姑且挑选八个最常见的“成语”,以飨读者。恐怕至少会有12亿中国人,没资格说自己百分之百地跨过去。即便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也不能幸免。(原文作者注:在25年大学教龄中,涉及历史文化“常识”一节,以这八大成语为例,全答对率0%,这里之所以用“至少12亿”,乃是相信应有2亿人知道吧,形容而已,无他。)
1、七月流火(本指“天气转凉”;后人竟望文生义,愣说成“盛夏时节,天上下火”--为啥天太热?原来“太有柴”了。)
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指夏历的七月;“流”,指移动,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大火星”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能放出火红色的光亮,每年夏历的五月黄昏,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夏历的七月黄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知暑渐退而秋将至”。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七月流火”。由此可见,“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豳风》里这两句话说:“天气越来越凉了,该做棉衣服了。”参见:「七月流火」指天热?人大校长糗大。
2、娑婆世界(佛教名词,常被生吞活剥地改装成“婆娑世界”--善哉,善哉!佛祖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据佛教的说法,人们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教主即释迦
牟尼佛。“娑婆”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共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娑婆世界”的众生罪业深重,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译为“忍土”,被称为“五浊世间”,是“极乐世界”“净土”的对立面,这里容易产生各种罪孽,因此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另一层意思,指释迦牟尼等佛菩萨很能忍受劳累,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众生,表现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3、空穴来风(原指有根有据的事儿,结果被篡改成了捕风捉影的意思--真是“瞪眼说瞎话”。)
这个成语源自楚国人宋玉的《风赋》,文中有“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句子。此语是宋玉引用他的老师屈原的话:因为枳树(枳)弯曲(句),树枝上常招引鸟儿筑巢;由于有空的洞穴,才引来了风呢。白居易诗中准确使用过此语:“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说腐朽的树木难免招来虫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来风吹。按此解释,“空穴”和“来风”是一因一果,若做比喻,应比做说法有根据、有来由。所以,以“空穴来风”比喻不存在和没影儿的事,是不够妥当的;若比喻事出有因,确有来头,则比较恰当。
4、床笫之私(床笫,是个迷人双眼的“马甲”,很容易误作“床第”。虽然两者模样酷似,可惜,后者根本不是中国话--对不起,俺眼神儿不好。)
床,好解释;笫(读作“子”),指“垫在床上的竹席”。“床笫”也就是床铺。引申为夫妻之间的语言或房事。但换上“床第”这套“马甲”,就什么“讲儿”也没有了。
5、明日黄花(指“过时之物”。或许有人觉得,“明日”哪里不过时?“昨日”才过时哩,便想当然地篡改成了“昨日黄花”--谁下的命令?凭啥愣改呀?)
成语的出处,源自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黄花,也就是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6、美轮美奂(只形容建筑之美,如今,被滥用到所有事物上。尤其是电台、电视台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半吊子主持人,往往是张嘴就来,出口成错--错了也不改,脸皮就是厚。)
这个成语出自《礼记檀弓下》:晋文子赵武家里新落成一所房屋,晋国大夫张老去祝贺说:“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轮,是古代的一种圆形高大的谷仓。这个成语指高大的意思,专门形容房建筑屋高大华丽。现在?连唱歌跳舞、喝酒吃饭都“美轮美奂”了,上哪儿说理去?
7、振聋发聩(本意是声音很大,令人警醒;竟被误作听力下降,像个呆头呆脑的聋子--醉汉弄醒?把醒汉弄醉?甭官怎么说,先把意图闹清楚;否则,干完活儿,准挨大嘴巴。)
这个成语的出处在清代大才子袁枚那里,他写过《随园诗话补遗》,卷一中有句话:“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聩,耳聋。“振聋发聩”,即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8、始作俑者(原指做坏事,引领歪风邪气的“第一人”,现在,居然摇
身一变,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英雄”,起码也是开先河的任务--看来,“屎盆子”完全可以扣在正面角色脑袋上。尝尝鲜儿吧您呐。详见:骂人有理,“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出处在《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这是理所当然的“贬义词”。
1、多音字的误读:
自怨自艾(yì)、穷形尽相(xiàng)、差(chā)强人意、博闻强识(zhì)、力能扛(gāng)鼎、咬文嚼(jiáo)字、安土重(zhòng)迁、审时度(duó)势、弱不禁(jīn)风、称(chèn)心如意、浑身解(xiè)数、乳臭(xiù)未干、安步当(dàng)车、暴虎冯(píng)河、否(pǐ)极泰来、呼天抢(qiāng)地、大腹便便(pián)、如法炮(páo)制、箪食(sì)壶浆、曲(qǔ)高和(hè)寡
2、形声字的误读:
瞠(chēng)目结舌、蹉(cuō)跎(tuó)岁月、睚(yá)眦(zì)必报、焚膏继晷(guǐ)、众口铄(shuò)金、鳞次栉(zhì)比、同仇敌忾(kài)、高屋建瓴(líng)、风流倜(tì)傥(tǎng)、断壁残垣(yuán)
3、形近字的误读: 饮鸩(zhèn)止渴、病入膏肓(huāng)、万马齐喑(yin)、怙恶不悛(quān)、如火如荼(tú)、官运亨(hēng)通、罄(qìng)竹难书、相形见绌(chù)、不容置喙(huì)、杳(yǎo)如黄鹤
4、难读字的误读: 卷帙(zhì)浩繁、暴殄(tiǎn)天物、凤冠霞帔(pèi)、歃(shà)血为盟、繁文缛(rù)节、管窥蠡(lí)测、筚(bì)路蓝缕、纵横捭(bǎi)阖、呶(náo)呶不休、觥(gōng)筹交错
二、容易误写的成语50例(括号内为错误的)
1、音近字的误写:
唉声叹气(哀)、按图索骥(途)、按部就班(步)、并行不悖(背)、不肖子孙(孝)、川流不息(穿)、发愤图强(奋)、流言蜚语(诽)、流芳百世(留)、蛊惑人心(鼓)、披星戴月(带)、事必躬亲(恭)、阴谋诡计(鬼)、融会贯通(汇)、汗流浃背(夹)、迫不及待(急)、矫揉造作(骄)、委曲求全(屈)、刻不容缓(克)、各抒己见(书)
2、形近字的误写:
草菅人命(管)、火中取栗(粟)、开门揖盗(楫)、有口皆碑(牌)、同仇敌忾(恺)、相形见绌(拙)、纵横驰骋(聘)、摇摇欲坠(堕)、炙手可热(灸)、饮鸩止渴(鸠)
3、音形相近字的误写:
和蔼可亲(霭)、为虎作伥(怅)、中流砥柱(抵)、百无聊赖(籁)、功亏一篑(溃)、墨守成规(默)、虎视眈眈(耽)、如鲠在喉(梗)、飞扬跋扈(拔)、鞠躬尽瘁(粹)、破釜沉舟(斧)、声名狼藉(籍)、噤若寒蝉(禁)、剑拔弩张(驽)、销声匿迹(消)、语无伦次(轮)、铤而走险(挺)、再接再厉(励)、旁征博引(证)、怨天尤人(忧)
第三篇:中考英语——常见词序小结
1、在“so + adj.+ n.”结构中,若名词是可数名词单数,不定冠词要放在形容词之后。She is so a good teacher as your father.(误)She is so good a teacher as your father.(正)
2、当形容词修饰复合不定代词时,形容词应放在复合不定代词的后面。
3、here, there, upstairs, downstairs, home, below 等表示地点、方位的副词也可以用作定语,但须放在所修饰的名词之后。
4、always, often, usually sometimes 等频度副词常放在实义动词之前,be动词之后。
5、enough修饰形容词或副词时,常放在所修饰词的后面。
6、else 用作定语时,常用来修饰疑问词或复合不定代词,并放在这些词之后。
7、当so, too等修饰形容词,且形容词又修饰可数名词单数时,其词序为sotoo + adj + aan + n;such, quite, rather等词修饰形容词 且形容词又修饰可数名词单数时,词序为suchquiterather + a an + ad j+ n.8、“Would you please „?”用于委婉地提出建议、请求等,其否定形式为“Would you please not do „?”
9、had better 的否定形式是直接把not放在had better 之后.10、当all, both等词用作定语修饰名词,且名词前又有定冠词the限定时,all, both等应放在之前.All the students are here.11.由及物动词和副词构成的短语动词后面跟宾语时,若用代词作宾语,那么,代词要放的动词和副词之间。Pick it up!12.当more和数词或表示数量的词语一起修饰名词时,应置于名词之前, another 则应该放在数词之前。
We need more a few books.(误)We need a few more books.(正)
13、用long , wide, tall等形容词表示长、宽、高,形容词通常放在“数词+名词”的后面。
14、在英语中,如果句子中有几个时间状语或地点状语时,应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如果句子中有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则地点状语在前,时间状语在后。
第四篇:英语中加S如何读音
英语中如何区分S的读音,总结如下: 构成方法及读音规则
1)一般情况加 –s:map-maps boy-boys girl-girls pen-pens bag-bags car-cars
清辅音后读/s/ 浊辅音和元音后读 /z/
2)以s, sh, ch, x结尾加 –es, 读 /iz/
bus-buses watch-watches box-boxes brush-brushes
3)以辅音字母+y结尾,变y 为i再加es, 读 /z/
baby---babies city-cities country-countries
但以y结尾的专有名词,或元音字母+y 结尾的名词变复数时,直接加s变复数。例如:
two Marys the Henrys monkey---monkeys holiday---holidays
4)以o结尾的名词,变复数时:
a.以两个元音字母结尾(其一必定是o)时,加es
zoo-zoos kangaroo-kangaroos
b.某些外来词
photo-photos piano-pianos
c.其余情况,都发o
5)以f或fe 结尾的名词变复数时:
a.加s,如: belief---beliefs roof---roofs
safe---safes gulf---gulfs;
b.去f,fe 加ves,如:half---halves
knife---knives leaf---leaves wolf---wolves
wife---wives life---lives thief---thieves;
c.上述a和b两种方法均可,如handkerchief: handkerchiefs / handkerchieves。
名词复数的不规则变化
1)child---children foot---feet tooth---teeth
mouse---mice man---men woman---women
注意:由一个词加 man 或 woman构成的合成词,其复数形式也是-men 和-women,如an Englishman,two Englishmen。但German不是合成词,故复数形式为Germans;Bowman是姓,其复数是the Bowmans。
2)单复同形,如deer,sheep,fish,Chinese,Japanese,li,jin,yuan,two li,three mu,four jin等。但除人民币的元、角、分外,美元、英镑、法郎等都有复数形式。如:a dollar, two dollars;a meter, two meters。
3)集体名词,以单数形式出现,但实为复数。例如:
people police cattle 等本身就是复数,不能说 a people,a police,a cattle,但可以说a person,a policeman,a head of cattle.4)以s结尾,仍为单数的名词,如:
a.maths,politics,physics等学科名词,一般是不可数名词,为单数。
b.news 为不可数名词。
c.the United States,the United Nations 应视为单数。
The United Nations was organized in 1945.联合国是1945年组建起来的。
d.以复数形式出现的书名,剧名,报纸,杂志名,也可视为单数。例如:
“The Arabian Nights” is a very interesting story-book.《一千零一夜》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故事书。
5)表示由两部分构成的东西,如:glasses(眼镜)trousers, clothes等,若表达具体数目,要借助数量词 pair(对,双);suit(套);a pair of glasses;two pairs of trousers等。
6)另外还有一些名词,其复数形式有时可表示特别意思,如:goods货物,waters水域,fishes(各种)鱼。
1.3 不可数名词量的表示
1)物质名词
a.当物质名词转化为个体名词时为可数。
比较:Cake is a kind of food.蛋糕是一种食物。(不可数)
These cakes are sweet.这些蛋糕很好吃。(可数)
b.当物质名词表示该物质的种类时,可数。例如:
This factory produces steel.(不可数)
We need various steels.(可数)
c.当物质名词表示份数时,可数。例如:
Our country is famous for tea.我国因茶叶而闻名。
Two teas, please.请来两杯茶。
2)抽象名词表示具体的事例时也可数。例如:
four freedoms 四大自由 the four modernizations四个现代化
物质名词和抽象名词可以借助单位词表一定的数量,如a glass of water a piece of advice
a pile of caol a flash of lightening a burst of laughter
1.4 定语名词的复数
名词作定语一般用单数,但也有以下例外。
1)用复数作定语。例如:
sports meeting 运动会 students reading-room 学生阅览室
talks table 谈判桌 the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外语系
2)man, woman, gentleman等作定语时,其单复数以所修饰的名词的单复数而定。例如:
men workers women teachers gentlemen officials
3)有些原有s结尾的名词,作定语时,s保留。例如:
goods train(货车)arms produce 武器生产
customs papers 海关文件 clothes brush 衣刷
4)数词+名词作定语时,这个名词一般保留单数形式。例如:
two-dozen eggs 两打鸡蛋 a ten-mile walk 十英里
第五篇:常见词牌中几个字的读音
常见词牌中几个字的读音
词牌也称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牌中不少字有多种读音,现就部分词牌给以正音。
踏莎行,原意指春天在郊野踏青,相传是北宋寇准创制。寇准和友人郊外踏青时,想起唐代韩翃诗句“踏莎行草过春溪”,即兴作一首新词,定名为《踏莎行》。“莎”有两种读音:①shā,用于专名,如莎鸡;②suō,莎草,草名。“踏莎行”中的“莎”是草名,据意应读suō。
清平乐,原是祈求海内清平的乐曲,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乐”有五种读音:①yuè,有“音乐”、“乐器”、“乐经”、“乐工”、“姓”等意;②lè,有“喜悦”、“喜爱”、“乐意”、“安乐”、“泛指声色”,“姓”等意;③yào,“喜好”之意;④luò,如乐托;⑤liáo,通“疗”。“清平乐”中的“乐”是乐调名,据意应读yuè。
生查子,原指海客乘槎造访天庭之事。“生查”即“星槎”,“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于西海,查上有光,夜明昼灭,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查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复始,名日贯月查,亦谓挂星查”(王嘉《拾遗记》)。“查”有两种读音:①chá,有“木筏”、“同„槎‟,树茬”、“考察”等意;②zhā,有“抓”、“山楂”、“放纵不拘礼度的人”等意。“生查子”中的“查”意思是木筏,据意应读“chá”。
卜算子,原指卖卜算命。相传是借用唐代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卜有四种读音:①bǔ,有“占卜”、“卜官”、“推测”、“选择”、“验证”、“赐予”、“姓”等意;②bo,专用于“萝卜”;③pū,象声词;④pú,通“仆”。“卜算子”中的“卜”意思是占卜,据意应读“bǔ”。
将进酒,意思是请喝酒。“将”有三种读音:①jiāng,有“取拿”、“用”、“扶进”、“扶持”、“行进”、“跟从”、“携带”等意;②jiàng,有“领兵”、“将领”等意;③qiāng,意思是“请”。“将进酒”中的“将”意思是请,据意应读“qiāng”。更漏子,原意是咏夜。更漏是古代的计时器,以滴漏计时,凭漏刻传更。更有两种读音:①gēng,有“改变”、“交替”、“经历”、“抵偿”“夜间计时单位”等意;② gèng,有“再”、“又”、“反”、“更加”等意。“更漏子”中的“更”意思是更时,据意应读“gēng”。
女冠子,女冠即女道士。“冠”有两种读音:①guān,意思是帽子;②guàn,有“戴帽”、“冠礼”、“位居第一”、“加上”等意。女冠子中的“冠”也称“黄冠”,是道士的帽子,据意可知“冠”应读“guān”。
尉迟杯,因尉迟敬德饮酒必用大杯而定名。尉与两种读音:①wèi,有“官职”、“通„慰‟,安慰”等意;②yùn,通“熨”;③ yù,姓。尉迟杯中“尉”和“迟”组成复姓,据意可知“尉”应读“yù”。
长干行,多写船家妇女的生活。“长干”即长干里,是南京秦淮河南的一条里巷。“金陵南郭群山环之,而雨花峰为最大,其脊曰石子冈,即古之大长干也。稍西曰小长干”(《建康实录》)。干有两种读音:①gān,有“盾”“触犯”“干预”“关涉”“求”“岸”“天干”“山垅之间”等意。②gàn,有“主干”、“做”、“担任”、“能干”等意。“长干行”中的“干”是山间地段,据意可知“干”应读“gān”。
霓裳中序第一,“霓裳”是“霓裳羽衣曲”的简称,传自西凉,后经唐玄宗润色定名。裳有两种读音:①cháng,有“下衣”、“衣服”等意。②shāng,指衣裳。“霓裳中序第一”中的“裳”指“下衣”,因此按古音读作“ch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