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内河航道养护测量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3 17:2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省内河航道养护测量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省内河航道养护测量管理办法》》。

第一篇:《江苏省内河航道养护测量管理办法》

江苏省内河航道养护测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本省内河航道养护测量管理,充分发挥测绘的基础性作用,定期更新航道基础数据,及时了解船闸主体的安全运行状况,掌握航道疏浚、护岸和船闸大中修等养护工程质量,根据《江苏省航道管理条例》、交通运输部《航道养护管理规定》、《江苏省航道养护管理办法》、《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范》(JTJ218)和《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JTS258)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除长江以外的内河六级以上航道养护测量管理。

第三条

航道养护测量遵循专业化与市场化相结合原则。

第四条

航道养护测量分为航道基础数据更新测量、整治建筑物观测、航道养护工程测量和特殊航段的水文测验等四类。

第五条

航道管理机构应当以测绘技术为支撑,积极研究推广应用测量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不断提高航道养护测量管理和技术水平。

第二章

测量管理

第六条

省航道管理机构负责对航道养护测量监督管理,负责建立航道基础数据中心数据库,在年度航道养护技术考核检查时对测量实施情况予以抽查。

第七条

设区的市航道管理机构、苏北航务管理处负责辖区内航道养护测量的计划以及航道基础数据的更新工作,负责对县航道管理机构、船闸管理单位以及测量实施单位进行指导和监督,负责测量成果的验收和分析工作。

第八条

县航道管理机构、船闸管理单位组织和落实测量计划的具体实施和管理,负责测量现场管理、过程监督,收集整理测量资料,编写测量工作总结等。

第九条

航道养护测量可以由设区的市航道管理机构、苏北航务管理处(或者受其委托的县航道管理机构、船闸管理单位、船闸应急保障中心)自行组织承担;航道养护工程测量和特殊航段水文测验也可以由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勘测单位承担。

第十条

航道养护测量人员应当具有从事测量工作经验,并且接受水运工程勘测专业培训或者航道管理机构组织的业务培训。

第十一条 设区的市航道管理机构、苏北航务管理处应当根据对外公示的维护标准以及辖区内航道、船闸技术状况,将测量工作纳入年度养护实施计划,并报省航道管理机构备案。

第三章

测量实施

第十二条 航道养护测量应当执行《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等技术规范要求,成果质量应当达到合格标准。成果资料应当完整、准确和系统,能够反映航道冲刷、淤积衍变、流速流态对船舶安全航行影响,以及变形量、变形趋势对船闸安全运行影响等真实内容和历史过程。

第十三条 航道养护测量周期应当按照有关规范和标准要求进行:

(一)航道水下地形至少5年测量1次;四级以上航道按航段典型断面每年测量2次,五、六级航道按航段典型断面每年测量1次;新增临跨河建筑物应当在航政审批前、施工过程中及建成后各测1次;

(二)船闸变形每年至少观测2次;船闸大修抽水期间变形观测周期单独制定;

(三)航道护岸每季度巡查1次;船闸引航道护岸、靠船墩每年水下测量1次;

(四)特殊航段流速、流量测量在汛前、汛后各1次,汛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四条 航道基础数据更新测量包括测绘技术设计、总结、测绘内外业检查、测绘仪器检定,航道平面、断面土方量及航道断面淤积或者冲刷土方量等内外业测量。第十五条 整治建筑物观测包括观测点和观测控制网布臵、观测记录、观测曲线、观测变形量分布,建筑物、航道护岸、辖区护岸情况等变形观测。

第十六条 航道养护工程测量包括施工控制网、工程量、分项工程检验、施工测量放样及抽检、工程检查复测及抽检,以及位移沉降观测及抽检等。

第十七条 特殊河段的水文测验包括航道水位测量、流速流量、含沙量、航道流速等测验。

第十八条 测量实施前应当准备如下工作:

(一)航道基础数据更新测量应当建立E级以上等级GPS控制网,高程满足四等水准精度要求;

(二)构筑物的日常观测应当布设基准点、工作基点及观测点,并且应当进行维护;

(三)工程测量需要布设施工控制网的,应当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四)航道养护观测的测量仪器应当定期进行检定。第十九条 测量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当做好质量、进度、费用控制,做到安全、文明测量,做好外业测量中的协调工作。

第二十条 航道养护测量结束后,由设区的市航道管理机构、苏北航务管理处负责组织验收;养护工程测量按照工程项目管理要求进行验收。航道养护测量验收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听取项目管理单位、实施单位汇报,进行必要的现场抽检,测量资料核查,形成验收意见。

第二十一条 航道养护测量实施单位应当在专项测量经费中列支安全经费,配备必备的安全防护设备,确保航道养护测量工作安全。

第四章 数据管理

第二十二条 设区的市航道管理机构、苏北航务管理处应当认真检查、复核测量数据,整理后的数据应当符合省航道基础数据中心数据库要求,确保数据的规范、准确。

第二十三条 外业数据应当按照测量通用表格要求记录,上报数据应当按照统一格式进行填写。

第二十四条 测量过程中形成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料,以及为了使用而收集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等各种测绘成果资料应当及时整理并归档保存;应当对航道养护历年测量数据进行统计、汇总、比对和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

第二十五条 航道养护测量数据保存应当按照档案管理要求执行。更新测量的航道基础数据、工程测量数据、特殊河段的水文测验数据应当在每年1月底前上报并在省航道局基础数据库中进行更新;整治建筑物观测数据应当在观测周期结束后的下月10日前上报并在省航道基础数据库中进行更新。第二十六条 测量数据管理、应用和发布应当遵守国家、省有关保密规定。

第五章 考核管理

第二十七条 航道养护测量根据年度测量计划要求进行检查考核,考核情况将作为年度养护技术考核的依据之一。

第二十八条 为了提高测量工作人员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省、市航道管理机构对于测量项目综合评定为优良级的测量工作人员应当给予表彰。

第二十九条 测量工作人员在测量实施过程中伪造数据、弄虚作假导致测量成果不真实,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第三十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航道基础数据更新测量是指对六级以上航道的水下地形、航道断面以及新增临跨河建筑物等测量,并且定期在省航道基础数据中心数据库中进行更新。

(二)整治建筑物观测是指对船闸垂直位移(沉降)、水平位移、裂缝、倾斜和外观等变形观测,对航道护岸、船闸引航道护岸、靠船墩等整治建筑物在运行和使用期间进行的观察、监测和分析活动,并且通过对变形观测成果的分析和研究来判断或者鉴定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状态。

(三)航道养护工程测量是指对航道养护护岸工程、疏浚工程和船闸大中修工程等进行的保证工程质量的测量。

(四)特殊航段水文测验是指对口门、交汇、船闸上下游等特殊航道进行的水位、流速、流量、流态和泥沙等测验。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 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杭州市内河航道管理办法

称: 杭州市内河航道管理办法 市政府令第28号

法规分类: 工业交通 颁布日期: 2004-09-20 实施日期: 2004-09-20 有 效 性: 有效

颁布单位: 杭州市人民政府 正文:

(1991年12月28日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8号发布, 根据1997年12月5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5件政府规章修改60件政府规章个别条款的决定》(市政府令第120号)第一次修正,根据2004年9月20日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加强本市内河航道管理,改善通航条件,保证航道畅通和航行安全,充分发挥内河航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境内(包括市辖各县、市)已经通航和规划通航的内河航道、航道设施以及与通航有关的设施。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内河航道,是指本市境内可以通航且具有航运功能的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

第四条

杭州市交通管理局是本市内河航道管理的主管机关。市航运管理处和县(市)航运管理所(以下简称水上交通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内河航道的管理、建设和养护工作。

县(市)交通局负责协调、监督当地水上交通管理机构对内河航道的管理、建设和养护工作。

第五条

专用航道及其航道设施由专用单位管理、建设和养护,业务上接受水上交通管理机构的指导和监督。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航道及其设施完好的义务。

第二章

内河航道的规划

第七条

本市内河航道的发展规划,应符合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经济建设的要求,根据统筹兼顾、综合利用水资源的原则制定。

第八条

本市内河航道发展规划由市交通管理局负责编制,经市人民政府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市交通管理局在编制内河航道发展规划时,应请各有关部门参加或征求他们的意见。

市交通管理局在进行与水利、水电有关的航道工程设计时,必须有同级水利、水电的主管部门参加,共同研究。

各有关部门在编制本部门与内河航道有关的规划,以及进行涉及航道管理的工程设计时,必须有同级水上交通管理机构参加。各规划编制部门必须向参加部门提供详尽的有关资料。

修改已经批准的内河航道发展规划,必须报经原批准机关审批。

第九条

专用航道的发展规划,由其主管部门会同水上交通管理机构编制,在城市规划区内先请市规划管理部门提出规划设计要求,经市交通等有关部门会审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条

国家和省颁发的通航标准以及经过批准的航道规划等级,是确定跨河、沿河建筑设施的标准,不得任意变更;若需变更,应报经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十一条

建设航道、航道设施及与航道有关的工程必须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规定进行。

第三章

航道的保护和养护

第十二条

航道和航道设施受国家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侵占、破坏或擅自移动。交通管理部门及水上交通管理机构有权依法制止、处理各种侵占、破坏航道及航道设施的行为。当地人民政府、公安部门应当协助水上交通管理机构保护航道和航道设施。

第十三条

在本市内河航道上空、水面、水下及岸线修建与航道有关的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通航标准和技术要求。下列建设项目除有关工程建设审批程序办理审批手续外,还应当经水上交通管理机构审查同意:

(一)修建沿航道的码头、护岸、房屋、船坞、滑道、排(取)水口、涵洞等。

(二)修建跨航道的桥梁、船(套)闸、水闸、隧道、渡槽、临时性拦河坝以及埋设或架设管道、电缆线等;

(三)建造渡口、栈桥、锚地、水上运动场,贮木(竹)场、养禽场等;

(四)非主要航道上设置趸船、鱼网、渔簖、种植水生植物等;

(五)建设其他跨、沿航道的建筑物或设施等。

第十四条

在本市内河航道上进行测量、挖泥、打捞、钻探、打桩、测流、爆破等水上、水下作业的,除按规定向有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外,应事前征得当地水上交通管理机构的同意。

凡经批准进入本市内河航道施工的挖泥船、打捞船、采砂船等有关工程船舶,应向当地水上交通管理机构报到注册,接受监督、管理。

各类跨河、沿河工程施工造成断航的,施工期间应修建临时过船设施或驳运设施。

工程建设确需短期内断航施工的,断航前必须征得水上交通管理机构的同意,其断航期间水上交通秩序由当地港航监督机构维持,维持经费由建设单位承担。

在航道上施工作业有碍航行安全的,由港航监督机构发布航行警告或航行通告。

第十五条

在通航河流上修建永久性拦河闸坝,必须同时建设⒐?竹)设施,其所需各项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在通航河流上建设碍航设施的,由水上交通管理机构按照“谁造成碍航,谁恢复通航”的原则,责成有关部门改建或拆除碍航设施,或限期补建过船、过木(竹)设施,消除淤积,恢复通航。

第十六条

在通航河段或其上游兴建水利、水电工程控制或引走水源的,由水利、水电部门和水上交通管理机构协商制定调度运行方案,保证通航流量。如遇特殊情况,水利、水电工程设施管理部门需要减流、断流或突然加大流量影响正常通航时,必须事前与当地人民政府和水上交通管理机构联系,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兴建与通航有关的水利工程,不得危及航道及航道设施,如损坏航道及航道设施,建设单位应给予赔偿或者修复。

第十七条

因抗旱需要,在通航河流上需修建临时闸坝,必须事前与水上交通管理机构联系,报县(市)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旱情解除后,建坝单位必须及时拆除全部闸坝,恢复原有通航条件。

第十八条

跨越航道的民间人行桥和农用桥的维修、改建或拆除,应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因航运发展需要改建,由当地人民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共同负责;属单位专用的,由使用单位负责。

第十九条

水上交通管理机构在航道上进行勘测、疏浚、抛泥、吹填、打捞、清障、爆破、航道设施维修、航标设置以及按照建设计划进行各项航道基本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或索取费用。

第二十条

禁止下列侵占航道或破坏通航条件的行为:

(一)向航道内倾倒砂石、泥土、垃圾、废弃物;

(二)在航道两岸的边坡、堤岸上堆土、挖土、种植松、土植物或在岸边堆放垃圾及容易滑泻的杂物;

(三)沿河填滩、侵占航道进行非航道设施建设;

(四)在船闸上、下游各一千米范围内设置装卸码头、物资中转地和贮放竹(木)排筏等;

(五)在主航道内挖取砂石、泥土(正常的疏浚除外);

(六)在主航道上设置捕捞网具、从事捕捞作业和种植水生植物。

第二十一条

穿越航道的架空电缆线应在其上下游各三十米到五十米处设置明显标志。电缆线的净空高度应符合通航标准。

第二十二条

架设不依附桥梁的跨航道管道的净跨尺寸应大于桥梁通航标准,其净空高度应高于桥梁通航净空标准一米以上,并在其上设置明显通航标志。传输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的管道,还必须设置专用警戒标志。

第二十三条

穿越航道埋没在河底的水下电缆线、管道,必须埋置在航道规划河底以下(现有河底低于规划河底的以现有河底为准),埋设深度应符合通航标准,并在其上下游各三十米到五十米处设置永久性标志。在标志之间的航道内不得抛锚。

第二十四条

在助航设施和测量标志周围,不得种植有碍标志效能的竹、木、高杆植物或修建影响助航作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对有碍航行安全的灯光,应妥善遮蔽。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航道上设置各种专用标志,必须设置的,应事先向当地水上交通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批准同意后,方可设置。

第二十六条

遇有下列情况,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及时向水上交通管理机构报告:

(一)助航标志、港航标牌被损坏,安全航行宣传标语被涂改;

(二)助航标志灯光熄灭、失常、移位或航道上有沉船、沉石、漂浮物及航道变迁等;

(三)其他有碍通航的情况。

第二十七条

航道上空、水面和水下有碍航行安全的设施,以及尚未打捞、清除的沉船、沉没物、漂浮物等,其所有人或经营人必须按照水上交通管理机构的有关规定设置明显标志,并及时清除。

第二十八条

跨、沿航道的建筑物或沿航道的树木,有例塌的危险或已倒塌影响通航时,其所有人或经营人应及时采取清障措施。

在航道上行驶或停泊的船舶,必须维护航道卫生,不得向航道内排放污水,倾倒垃圾。

码头、装卸点前沿水域疏浚、维护,由其使用单位负责。

排放污水、废水而造成航道淤浅的,由排放单位负责疏浚,或承担其疏浚费用。

第二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通航水域进行建设工程施工,工程完毕后,必须及时清除遗留物(包括围堰、残桩、沉箱、沉井、废墩、锚具、沉船残体等),并经水上交通管理机构验收认可。

第四章

航道养护规费

第三十条

船舶排筏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航道养护费,不得拖欠。

第三十一条

航道养护费由水上交通管理机构负责统一征收、稽查和管理,并按规定开具统一票据,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船舶、排筏的所有单位和个人收取航道养护费。

第三十二条

航道养护费依据有关规定实行“呈胀持А⒆?钭ㄓ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平调。

第三十三条

专用航道及其设施的建设和养护经费,由专用单位自行解决。

第五章

第三十四条

对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行为,由交通主管部门或委托水上交通管理机构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擅自修建与航道有关设施的,责令其停止施工、限期纠正或限期补办手续,并处以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补办手续或擅自超出审批标准施工的,责令其停止施工或限期纠正,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责令其补办手续,并处以五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的罚款;造成航道及航道设施损坏或影响通航的,责令其停止作业,赔偿损失,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三)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责令其限期清除和恢复原状。情节严重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四)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责令其限期纠正,处以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纠正的,责令其承担强制采取措施所需费用和处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五)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给予警告,并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申请法院予以强制拆除,并由其承担强制采取措施所需费用和处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六)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损坏助航标志隐瞒不报的,处以二百元以上三百元以下的罚款,并责令其承担修复费用;因此而造成航行事故的,由其承担法律责任。

(七)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责令其限期清徐,并处以五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清除的,责令其承担强制采取措施所需费用,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因不设置标志和逾期清除所造成航行事故的,由其承担全部损失费用,并追究其事故责任。

(八)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规定,造成影响通航和航道淤浅的,责令其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承担强制采取措施所需费用,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九)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有碍通航的,视其情节轻重和影响通航程度,处以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从轻或免予处罚:

(一)接受水上交通管理机构的警告,及时纠正的,可从轻或免予处罚;

(二)因抢险救灾或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的,免予处罚。

第三十六条

拒绝、阻挠水上交通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或其他违反有关规定应当受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迫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水上交通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应遵守纪律,认真执法。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由水上交通管理机构或由上级交通管理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罚款额在一千元以下的,由县(市)水上交通管理机构决定;罚款额在一千元以上(含本数)二千元以下的,由市水上交通管理机构决定。

第三十九条

罚没款一律使用本市财税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没款收据。罚没款一律上缴财政。

第四十条

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主管机关申请复议。受理申请复议的机关应在接到申请书之日起二个月内作出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由杭州市交通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浅谈江苏省内河航道弃置船

浅谈江苏省内河航道“弃臵船”

江苏省交通厅苏北航务管理处 陈柱

98年发表于水运工程

目前,江苏内河航道“弃臵船”问题十分严重,且有一定的上升趋势,严重威协着江苏内河航道的安全畅通,影响水运事业的发展。因此,如何解决好“弃臵船”问题应成为目前交通主管部门新的研究课题。本人从事航道管理工作多年,对此作了一些调查和研究,现从“弃臵船”对航道管理和水运事业有较大的危害性、“弃臵船”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航道管理机构将无力承担“弃臵船”的清障义务、解决“弃臵船”问题的设想四个方面谈一谈个人观点:

一、“弃臵船”对航道管理和水运事业有较大的危害性

“弃臵船”是指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在其船舶失去使用价值后,未经有关管理部门批准而随意丢弃的船舶,它包括“弃臵沉船”和“无主废弃船”两类。“弃臵沉船”是指一些在航行中出现破损或因“海事”而沉没并被“船主”弃之的船舶。“无主废弃船”是指船名、船号都被销毁,一般难以确定“船主”的报废船。“无主废弃船”一般情况下都搁浅在航道两岸,大多数破旧不堪,影响航道的整洁美观。在洪水季节,有的被洪水冲进主航道,同“弃臵沉船”一样,成为水下障碍。过往船舶一旦不慎触碰这些“弃臵船”,便造成较大的触损事故。由于这些因触损事故而受害的“船主”大多数对航道管理有关法规不太了解,事故发生后往往把责任推给航道管理机构或港航监督机构,有的当事人或组织还要为这些事大动干戈,共诉法院。近年来航道管理机构当被告的事常有发生,正常的航道管理工作受到影响。96年7月,京杭运河苏北段二河口主航道上有一条“弃臵船”,造成三条过往船舶接连碰撞沉没,水上交通中断。由于当时正值洪水季节,航道中流速较大,打捞船无法对沉船进行打捞,情况十分危急。后经省人民政府出面协调,由水利部门冒险关闸停止泄洪才得以打捞清障,恢复通航。这一次事故造成航道断航20多小时,直接经济损失达800多万元。

97年7月19日京杭运河苏北段皂河船闸上游引航道外,一条邳州驳船被水下一条“弃臵船”搁沉(称“7〃19”沉船案)。该船“船主”立即向港监报案。港监认为这一事故是由水下“弃臵船”没有及时清除所致。因此,该“船主”向邳州市人民法院起诉辖区邳州航道管理站,要求其赔偿一切经济损失。但该航道站向法院提供了《江苏省内河交通管理条例》等法规。根据该《条例》第三十条规定“沉没在通航水域里的船舶和有碍航行安全、畅通的物体,其所有人或经营人必须按照规定设臵标志,及时报告交通主管部门,并在限定时间内清除”。“弃臵船“的所有人在其船舶沉没以后,没有及时向交通主管部门报告,邳州航道站对此又一无所知,理应与此事无关。此外,在事故发生后,地方港监应积极查找“弃臵船”的所有人,妥善处理海损事故,而不应将责任推予航道站。由于航道管理有一定的专业性,法院对此又不太了解,故此案件拖了一年多才草率结案。类似案件在一些市、县也很多,有的法院为了尽快结案,经常违背有关程序进行调解结案。

江苏省是水网地区,全省有通航河流2200多条,通航里程23600余公里。目前,约有20000多条各类船舶在江苏航道上航行,航道上“海事”时有发生。据江苏省航道部门97年的初步统计,97年全省共打捞沉船33562吨/884艘,清除废弃船23000吨/550艘。航道管理部门清理“弃臵船”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沉船所有人直接经济损失3800多万元。其中,仅京杭运河苏北段97年打捞沉船9200吨/125艘,清除“弃臵船”2560吨/58艘。与此相关的海损事故19起,引起纠纷13起,向法院起诉案件1起。清理“弃臵船”费用达20余万元。

由此可见,“弃臵船”问题已直接威胁航道的安全畅通和正常的水上交通管理,影响水运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弃臵船”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

“弃臵船”问题的产生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㈠、客观上水运周期性发展必然导致“弃臵船”产生,本世纪末“弃臵船”将进入高峰

建国初期,由于江苏航道通航条件差,内河水运起点低,当时从事水运的船舶,大多数是吨位较小的水泥船和木质船(一般为10-40吨不等)。到了7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加大对内河航道建设的投资,航道的通航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内河水运及船舶也迅速发展。一些大吨位的船舶不断涌现,而建国初的一些小吨位船舶纷纷报废。到了80年代中期,江苏航道上曾出现了第一次报废船的高峰。那些报废船大多数被弃臵于航道,由航道管理机构出资清除。由于当时“报废船”数量相对较少,且船舶吨位小,没有对航道管理和正常的航运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也没有影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而制定出台一些相应的法规和措施。

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内河水运事业再次迅速发展,出现了我国航运史上船舶发展的第二次高峰,船舶数量与日具增。江苏省船舶总数量由1991年的970艘到1995年的15922艘。船舶吨位由1991年的11万吨到1995年的132万吨。根据《1996年江苏交通年鉴》统计资料分析,江苏船舶运输平均吨位为58吨。其中水泥船占其总量的75%。此间,由于国家对船舶宏观控制缺少规范化的措施,小型船舶盲目发展。大多数个体营运者都在不规范的私营船厂购造船舶。其吨位一般在100吨以下。这些船舶由于在建造时没有考虑长久使用,船价低、质量差、船型尺度不规范。船舶经过几年使用后,损坏较为严重,无修理和养护价值。加之1996以年来水运又开始进入低谷,航运不景气,水运私营企业和个体户纷纷停业,一些本来质量就不好的船舶开始停航报废。由于逐年增多的“报废船”大多弃臵于航道,故“弃臵船”也就愈来愈多。

根据目前发展趋势,二、三年以后,随着水运再度复苏,这些数以万计的小吨位水泥船都将报废。从目前市场情况看,一些有发展眼光的航运企业和个体营运者,已开始纷纷出售旧船,建造大吨位、规范化的钢质船舶。加之目前还在使用的报废船在二年后也都不能继续使用,而且以1000元左右购买报废船的营运人,其本来就没有打算长期使用这些船舶。所以,这一势头若任其发展,到本世纪未,第二次由报废船引发的“弃臵船”高峰必将到来。

㈡、主观上没有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为“弃臵船”产生创造了条件

船舶报废是水运发展中的一个自然现象。但是,大量“弃臵船”的出现,也应值得人们去从主观上寻找原因。从目前管理角度分析,产生“弃臵船”的原因还有以下二点:

第一、机构职责不尽完善,管理者有法难依,经营人有机可趁,“弃臵船”难寻出路。

目前,我国出台的有关规定,对内河交通管理中的执法主体、航道和港航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及权限都作了规定。如:航道管理机构负责航道的正常养护,港航监督机构负责船舶安全和船员管理等。但是,由于我国内河交通管理的体制目前尚不完善,各省内河交通管理权属也不一致。有的省把航道与港航监督职权归为一体,有的则分开,相对独立行使职权。在其内部分工上各省、市也有差异。因此,国家制定的有关法规使各省、市航道与港航监督管理机构在执行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职能机构之间在行政管理工作中易出现相互扯披的现象。如:江苏省交通厅把清障打捞和航标管理的职权划归航道管理机构负责,作为正常的航道养护工作。那么,打捞沉船和清理“弃臵船”的工作也因此归口于航道管理机构。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则规定清障打捞是港航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故在具体的行政执法中,他们都表现的十分谨慎,对有关“弃臵船”问题能回避则回避。加之港航监督管理机构其本身没有打捞船及有关经费,也很难组织力量清理报废船。所以,他们只能从形式上对报废的船舶出据报废证明和取消运输资格及有关证书。报废船以后如何处臵则不作具体要求,也不进行监督和管理。航道管理机构负责航道的正常养护,他们对辖区航道内什么时候有“弃臵船”,数量有多少,不能提前知道,也很难查清“弃臵船”的所有人是谁。为保证航道的安全畅通,航道管理机构对严重碍航的“弃臵船”只好发现一条清除一条(其方法是采用打捞船将“弃臵船”吊上岸,再出钱给当地老百姓对其进行解体,将解体后的碎片全部运上岸),除此之外别无良策。所以,航道管理工作十分被动,有关行政法规很难执行。客观上也使船舶经营人随意丢弃报废船有可乘之机。

由于航道管理措施跟不上,加之内河水泥船报废后无人收购。故船舶的所有人即使不愿意将报废船弃臵航道,也找不到理想的“安臵办法”。据调查泗阳县和宿迁、邳州等市航运企业和私营运输者反映,目前,除了几个大型航运企业自己有船厂能够将报废船吊上岸解体外,其它航运企业和私营运输者大多数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一文不值的报废水泥船只能弃臵航道两岸。

此外,近来有些人为了短期投机利益,四处收购面临报废的船舶组成小型船队(又称为“结合队”),专门从事黄沙等低质货物的运输。据了解, 江苏省宿迁市现有几千艘的类似船舶,其它地区类似情况也十分严重。这些船舶都面临报废,实际购买价格约在1000元左右。一旦这些船舶在航行中发生损坏便随意弃之;若在航行中与他船相撞发生海损事故,便乘机向对方索取赔偿,然后将船舶弃臵航道。这一现象不仅干扰了正常的航道管理,而且使“弃臵船”由分散趋于集中,由一般“无主废弃船”成为“弃臵沉船”,从而加大管理和清障的难度,也加速“弃臵船”的发展。

第二、打捞费用相对较高,“沉船主”无力承担

江苏省曾在1985年颁发过《江苏省内河清障打捞管理办法》,对沉船打捞收费标准作了规定。由于当时收费标准较低,水运又处于上升势头,一般不存在收费难的问题。但随着水运市场的疲软,以及各项费用的不断提高,以前的收费标准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因此,航道管理机构重新制定了一些收费标准,但由于打捞船造价高,油料、材料涨价迫使打捞收费上涨,至1996年,全省打捞收费标准已比当初平均提高了150%。原来一条100吨级的沉船只需5000元左右打捞费,现打捞费一般在一万元以上,而目前一条半成新的水泥驳船实际价值一般在六千元左右,有的不过千元。“如此之高”的收费标准使沉船主望而生畏。因此,沉船主尤其申请打捞,不如弃船而走,正常的沉船也成了“弃臵船”。

三、航道管理机构将无力承担“弃臵船”的清障义务

目前江苏省内河航道清障打捞的工作由各市县航道管理机构负责。全省共配有15吨级以上的打捞船有1093吨/48艘。其中,京杭运河江苏省交通厅苏北航务管理处配备40-60吨级打捞船3艘外,其它航道管理处大多数配备是15-25吨级的打捞船。根据1997年12月31日统计数据表明,全省打捞船一年中90%的时间都是在航道从事清障打捞工作,基本上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中。

根据测算,一艘40吨级打捞船全年额定工作台班为200个,每个工作台班、调迁台班和停臵台班均为6小时。打捞一艘40-60吨级的空载沉船一般需2个工作台班,若为重载则需4-5个工作台班和3-6个停臵台班(不包含一些特殊性的打捞)。清除一艘“弃臵船”,一般计2个工作台班,1个停臵台班(不包含找民工将船砸碎清理上岸的时间)。以上打捞沉船或清理“弃臵船”都要加上1-3个打捞船调迁台班。从理论上分析,一艘40吨级的打捞船一年一般只能打捞40-60吨级的沉船33艘。

从近几年京杭运河江苏省交通厅苏北航务管理处3艘40吨级打捞船的实际使用情况看,一艘40吨级打捞船平均每年之中打捞40-80吨的沉船50艘左右,已超过实际打捞能力。如果沉船和“弃臵船”数量继续增多,目前打捞力量将不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清障打捞任务。此外,打捞一条“弃臵船”一般需用经费3000多元,有的达1万元以上。而目前各级航道行政事业管理机构的行政经费较紧,大多数单位年经费超支。98年以后,航道养护费已由国家财政统管,行政事业性经费更加紧张,各级航道部门将无力承担大量“弃臵船”的清理及其费用。因此,这一现象如果任其发展,后果也将不堪设想。

四、解决“弃臵船”问题的设想

综上所述,“弃臵船”对航道的安全畅通有较大的危险性,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航道和港航监督管理机构在具体的行政执法过程中有一定难度。本人认为,要彻底解决“弃臵船”问题,应面对现实,从以下五个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㈠、完善水上交通的有关管理法规,进一步明确航道管理机构和港航监督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减少上述两部门和有关机构在具体的行政执法过程中不协调现象,避免给船舶经营人进行违章弃臵船舶有可趁之机。㈡、制定有关“报废船”处理制度和收费标准。明确“报废船”的处理由港航监督管理机构负责监督实施,并按规定在每年船舶年检时收取“报废船”处理费;利用地方船厂设施设立“报废船”处理厂(点),对一些面临报废的船舶,实行强行报废,定点免费解体拆除(拆除一条60T水泥船约800元左右);禁止私自处理“报废船”行为,从根本上堵塞“报废船”二次使用的漏洞。港航监督机构应积极协助航道管理机构依法查处“弃臵船”的经营人或所有人。航道管理机构在正常的航道管理中发现“弃臵船”应及时清除,避免“无主废弃船”滑入航道,成为“弃臵沉船”,从而确保过往船舶的航行安全。

㈢、航道管理部门应根据目前现状,制定统一的“弃臵船”清理办法,同时应努力加强内部核算,降低打捞船的打捞成本,对一些确实无能力申请打捞的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应坚持“确保航道畅通第一“的原则,及时帮助打捞清障。而上一级主管部门在制定经费支出计划时,应设立专门的“清障打捞补助费”项目,以确保各航道管理机构能及时清障,从而确保航道的畅通。

㈣、加强有关水上交通管理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依法加大违章的处罚力度,尽快提高航运企业和船员的法律、法规的思想意识,使之懂法、知法,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并运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案件。要做好这项工作,航道与港航监督两机构应共同协作,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各自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把各项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㈤、借鉴公路上的交通管理经验,从考虑社会效益和为民服务角度出发,开展水上交通“110”报警服务项目,及时打捞救助,努力为航运事业服务,为船员服务(有关费用可在港务费、航养费中适当考虑)。从而为航道的安全畅通奠定良好的基础。

随着有关法规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航道管理部门和港航监督管理部门职责更加明确、船员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航道管理措施不断完善并进一步落实到实处,以及“报废船”也找到了比较好的出路,到本世纪末即使“报废船”高峰到来,也不会给航道管理机构的正常工作带来很大的管理压力。“弃臵船”问题终将得到妥善的解决。航道的安全畅通终将得以保证,水运事业也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健康发展。

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日

作者:陈柱

地址:江苏省淮阴市延安东路68号

水运工程

第四篇:内河航道养护与管理发展纲要

内河航道养护与管理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航道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实现内河航运现代化的关键。近十年来,通过加强航道建设、养护与管理,全国内河航道不仅里程增加、等级提高,而且在养护和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代化建设将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在各种运输方式继续保持发展势头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航道养护与管理必须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要积极探索,努力创新,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内河航运在运量大、成本低、不占地、有利于环境保护等方面优势的发挥,实现内河航运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明确新世纪前十年航道养护与管理工作的方针、原则、任务、目标和措施,大力提高航道养护与管理工作水平,完成我国水路交通发展三阶段战略目标第一阶段的任务,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制定本纲要。

一、航道养护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方针

航道养护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是: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建养并重、科技兴航,依法行政、保障畅通。

(二)工作原则

航道养护与管理工作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

1、坚持促进航道管理体制的改革与深化,建立以省级航道管理机构统一管理为主的体制模式。

2、坚持推进航道养护机制改革与创新,推进航道养护工程的逐步市场化。

3、加强航道重点养护的原则。加强对水运主通道、运量较大的航道、网络航道和跨省航道的养护与管理,突出四级以上高等级航道的养护工作,并做好其它航道的养护与管理,努力保障航道畅通。在中西部地区和水网地区,要重视五级航道等骨干航道的养护和其在水路运输中的基础作用。

4、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航道养护管理水平。积极研究、吸收、推广科技新成果,增加航道养护与管理的科技含量,逐步实现航道养护与管理现代化。

5、坚持依法治航。建立和完善航道法规体系,推进航道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加强航道保护,维护航道合法权益,合理利用和依法保护水运资源。

6、坚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提高航道职工队伍素质,积极创建文明样板航道,牢固树立航道养护与管理服务并促进水路运输发展的思想,提高航道工作的服务质量和形象。

二、航道养护与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到2010年航道养护管理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基本建立高效、协调的航道管理体制,航道养护机制改革基本完成;通过加强航道养护与管理,切实维护、巩固航道建设成果和保障航道畅通,高等级航道的养护及其在水路运输中的作用显著增强;基本健全航道法规体系,航道管理与保护工作得到切实加强;航道养护技术进步有显著提高;开展以创建文明样板航道为重点的两个文明建设,提高航道养护管理水平和职工素质。具体任务是:

1、航道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建立起职能明确、精简高效、运转协调,有利于加强航道养护管理工作的新体制。

2、航道养护机制的改革工作初见成果。全面推行航道养护工程合同管理和竞争制度,努力培育航道养护工程市场,逐步实现养护工程市场化;根据所辖航道养护特点,航道养护工程专业队伍仅保持适度规模,并实行企业化管理。

3、水运主通道严格按照其等级标准进行养护,年通航保证率达95%以上;其它七级以上航道,有60%达到年通航保证率90%。

4、根据航道条件和运输需求,实行不同类别的航标配布,航标设标里程达到35000公里;逐步实现航标规格大型化、灯光明亮化;通航海轮内河航道的重点航标安装雷达应答器,根据条件和可能有选择地对重点航标进行遥测监控。

5、航道上新建和改建的临河、过河及拦河建筑物符合通航标准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改建重点航道上历史遗留的不符合通航要求的临河、过河、拦河建筑物30%以上。

6、水运主通道上的过船建筑物实行全天通航,其它过船建筑物日通航时间不少于12小时。过船建筑物运行管理实现自动化,并运行安全、稳定。

7、创建文明样板航道6000公里以上。其中国家级文明样板航道1500公里,省级文明航道4500公里。积极推行交通文明畅通工程建设。

8、基本健全航道法规体系及与之相配套的通航标准、维护规范、管理制度等,航道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

9、建立航道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部、省航道信息联网,水运发达省份实现省内航道信息联网,推进航道管理与养护工作现代化。

10、加强规费征收,多渠道筹集航道养护管理资金,保障航道养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11、航道管理人员整体文化水平达到大专以上,其他航道职工整体文化水平达到高中以上,建立起一支业务熟悉、勤政廉洁、作风优良、勇于创新的航道养护管理队伍。

三、工作措施

(一)加快体制改革进程,建立适应水运发展要求的航道管理体制。

深化航道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新型航道管理体制,是搞好航道工作的基础。当前,航道建设加快,航道等级及其结构进一步提高和优化,同时,水路运输的结构调整工作全面展开,运输船舶标准化、大型化发展趋势确立,今后航道养护与管理的任务更加繁重,应尽快建立适应水运发展要求的新型航道管理体制。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认真分析现行体制的优势与弊端,加快改革步伐,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和政企分开、责权一致、精简高效的原则,按照建立中央和省两级航道管理体制的政策建议,由目前较为分散的管理逐步改革为以省级航道管理机构统一管理为主的模式。在水运发达地区,可以设置专门的省级航道管理机构负责航道管理和养护工作。

要认真总结开展“航电结合”工作的实践经验,研究如何通过“航电结合”实现保障和促进本地区航道养护管理长效发展的运作机制及管理体制。对有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投资建设的“航电结合”工程的建设、管理及收益分配,应充分发挥省级航道管理机构的作用,实现其建设、管理能够服务并促进航道事业整体发展的目标。

(二)改革航道养护机制,提高航道养护效率。

航道养护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是新形势下做好航道养护工作的必然要求,改革的目标是要实现养护投入与效益的统一,通过逐步培育航道养护工程市场,逐步实现航道养护工程的市场化运作。要本着积极、稳妥的精神,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养护机制的改革。

1、航道养护工程视工程规模,积极推行内部竞标或招标的方式选择养护队伍,降低养护成本。航道管理机构对养护工程要实行合同管理制度,并引入工程监理制度。要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航道养护工程管理办法、质量检验及验收制度。

2、航道管理机构所属的适宜于企业化运行的组织,应尽快创造条件与航道管理机构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企业法人,自我发展。对现有的航道养护专业队伍,在航道养护工程市场化的原则下,根据本地区航道养护的特点和确保航道畅通的需要,可以将其改造为规模适度、技术先进、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航道养护工程专业队伍,实行企业化管理。

3、全面推行航道定额养护和计量支付体系,以保证航道养护质量和资金的有效使用。各地区要尽快研究制定航道养护定额标准,合理确定养护成本。

4、推行航道大站养护。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航道养护机艇、航标等的性能及可靠性得到提高,应不失时机地推行大站养护模式,降低养护工作的资源性成本。

5、航道养护和管理机构应实行定员定岗,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和干部聘任制度。要强化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做好落聘、下岗人员的安置工作。

(三)充分认识航道管理与养护工作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航道养护管理与航道建设之间的关系。

航道的畅通,依赖于航道养护与管理。航道与其他交通基础设施的最大区别在于利用自然资源,因此在航道工作中,养护是基础,管理是保障,是航道工作的根本,也是维护和巩固航道建设成果的必然措施。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航道干部职工一定要充分认识航道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思想,把航道养护管理放在与航道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认真抓好。当前和今后,航道建设的任务依然重要,但是,巩固和维护航道建设成果的任务已经迫切的摆在我们面前,要避免由于养护不善,造成建设成果丧失、航道条件恶化等不良后果。在新世纪前十年,各地要根据航道发展规划,认真研究本地区航道养护的工作计划,把提高管养水平作为航道工作的重点。要通过政府重视、法规保障、交通系统内部支持和全体航道干部职工自强不息的创造性劳动,使航道养护与管理工作有一个显著的进步。

(四)坚持航道分类养护,加强航道重点养护。

根据航道建设和水路运输总的发展趋势,结合对航道养护总体能力的分析,航道养护工作应在继续按照养护技术规范,坚持分类养护的原则下,适当调整养护工作格局,加强航道的重点养护,突出高等级航道的养护工作。

1、各省要认真研究本地区航道养护范围、养护航道的等级结构和分类维护标准,根据航道在水路运输中的作用和发展前景,结合航道建设规划,合理调整航道养护工作格局。

2、要强化四级以上高等级航道的养护,充分发挥高等级航道在水路运输网络中的骨干作用。重点加强水运主通道、运量较大的航道、网络航道和跨省航道的养护与管理,重视中西部地区和水网地区五级航道等骨干航道的养护。

3、各省在进行航道管理体制、养护机制改革以及其他航道工作时,要把航道的重点养护管理工作能否得到保证作为主要标准。要防止在航道养护工作中的平均主义。

(五)多渠道筹集资金,扩大航道养护管理经费来源。

对公共航道的养护与管理,是政府进行的社会公益性活动,属于政府职能的组成部分,养护与管理的经费来源应争取列入各级政府预算开支。长期以来,航道养护管理经费严重不足,已影响到航道工作的正常开展。过去十年,在航道建设、养护管理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有一些地区的航道养护质量有所下降。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航道管理机构应认真研究,采取多种措施筹措资金,保障航道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要通过航道工作的改革创新和交通内部的支持,缓解当前航道养护管理资金严重不足的困难局面。

1、在国家未实行交通费税改革前,要努力保障航道规费的足额征收,并保证航养费、过闸费等专项用于航道、船闸的管理与养护。交通费税改革后,要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按行业归口渠道保障返还基数得到落实和按期到位。

2、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从公路、水路协调发展出发,采取措施,加大对航道养护管理的扶持。要积极争取各级人民政府对航道养护事业的资金及政策扶持。

3、鼓励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航电综合开发,以获得一定的收益用于航道养护与管理。已经建成的“航电结合”工程,应将不低于10%的营运收益用于发展本地区的航道养护管理事业。

4、进行航道建设时,应适当配套建设生产性的其他配套设施等,以缓解养护性资金的压力。要认真研究航道建设后的养护费用来源问题

5、鼓励航道管理机构开展服务性业务和多种经营,弥补航道养护经费不足。

(六)进一步提高航道养护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1、要切实加强对航道建设工程的效果观测和研究,维护和巩固好航道建设成果。通过做好航道原形观测工作,掌握河床地形变化资料,采取必要的维护措施,保障航道尺度;要重视整治建筑物的维护,保持其处于完好状态,并发挥应有作用。

2、航道养护要进一步树立质量意识,严格执行《内河航道维护技术规范》和《内河通航标准》等规范标准。

3、在合理分布和调整航道养护站点时,要以保障航标巡查与日常保养工作及时到位为基本目标,保证航标标位准确、颜色鲜明、规格整齐、灯光明亮。

4、在高等级航道和通航海轮航道上,加快大型浮标和塔型岸标的建设。重要海轮航道应逐步配置雷达应答器,提高助航的可靠性。

5、加强对专设航标维护工作的监督、指导,保障专设航标的配布与维护管理符合有关技术标准,避免因航标配布不当和管理不善发生安全事故。

6、做好省际间航道管理与养护工作,相邻省的航道管理机构要加强联系与协调,同一航道上新建的与通航有关的各类建筑物应与其航道技术等级标准相统一,养护标准与航道条件相衔接,以促进航道网的形成,改善省际航道的通航条件。

7、要建立健全过船建筑物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加强管理与维护,使过船建筑物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过船建筑物的修理应尽可能安排在运输淡季进行,尽量缩短停航时间,减少对航运的影响。

(七)加强航道养护管理的科学技术研究,促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

1、坚持科技兴航,重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不断提高航道养护工作的科技含量。加快航道治理及整治建筑物技术研究、航标三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光源)应用、新型疏浚设备研制、测绘技术自动化推广等方面的工作步伐,争取有新的突破。

2、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健全信息化工作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促进航道信息共享。积极做好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和引进工作,加速建立部、省(自治区、直辖市)航道数据库和航道信息网络,初步实现航道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

3、改善航道演变分析的手段,提高预测航道变化趋势的能力。注重水文资料的收集,逐步实现基础数据采集及处理自动化。

(八)加强航道法制与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1、为适应依法治航的需要,应努力争取尽早颁布《航道法》和制定相应的配套法规,并对现行的航道法规、规章及其它规范性文件进行认真清理。各省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清理和制定本地区航道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要通过完善航道法规体系,进一步明确航道管理机构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使航道管理做到有法可依,促进航道的管理与发展。

2、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航道管理与养护的技术标准、规范、工作规定、岗位职责和制度等,适应航道管理养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需要。

3、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传播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与航道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提高全社会航道法律意识。

(九)加强航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

1、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以及航道管理机构必须重视和加强航道执法工作,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起一支具有崇高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热爱航道事业、文明执法的航道行政执法队伍。要加强航道执法人员管理,严格岗位资格培训,逐步推行资格认证制度。同时,要加快推行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监督检查制度。

2、推行航道行政执法公开制度,实行执法主体资格、执法依据、执法内容、处罚程序、执法结果、执法监督、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的公示制度。实行限期办理航道行政审批与许可制度。

3、现场执法过程中,行政执法人员应持证上岗、着装整齐、文明执法。要为航道行政执法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鉴定等设备和工具,强化执法手段,提高履行职责和执法能力。

4、要依照《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处罚和处罚救济工作。要适当配备法制工作人员,负责航道法制建设和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工作,依法维护交通部门和航道管理机构的合法权益。

(十)加强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协调,依法保护水运资源。

1、继续贯彻执行《水法》关于水资源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积极参与涉及航道权益的水利、水电及其他行业的规划、建设行为,依法保护水运资源。

2、紧密依靠各级人民政府,协调和处理涉及航道权益事务。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其他行业的规划、建设情况。

3、倡导联合治水,结合江河治理改善航道通航条件,联合相关部门开展航道建设和大型航道养护工程。

4、依法加强对通航水域内临河、跨河、过河及拦河设施的审批管理,省级以上航道管理机构可制定适合本地、本河流的有关审批管理办法。

5、要认真研究损害航道权益的经济补偿和赔偿办法。

(十一)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已经评定的航道技术等级。

1、在全国大部分河流航道技术等级评定工作已完成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其余航道的技术等级评定工作。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应继续安排未定级航道的技术经济论证工作,协调水利、水电等部门,合理评定航道技术等级。对已评定技术等级而又确需调整的航道,应重新深入论证,并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2、已批准的航道技术等级是确定与航道有关的临、过、拦河建筑物等设施的通航标准和进行航道管理的主要依据。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认真研究和拟定逐步实现航道技术等级的具体工程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对规划进行水电开发河流的航道,要加强与水利、水电部门的协商和配合,共同研究实施航道技术等级的有关工作。航道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已评定技术等级航道的技术管理,依法保护水运资源,满足航道长远发展的需要。

(十二)做好“文明样板航道”创建工作,大力提高航道管理水平。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航道管理机构要进一步认识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样板航道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创建工作力度,把创建文明样板航道作为提高航道工作为水路运输、船员服务水平与质量的重要措施来抓。要把创建活动与日常航道管理与养护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创建工作,在规范管理、依法行政、优质服务、保障畅通上狠下功夫,切实提高航道管理水平。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对照文明样板航道标准,重点选择一些航道条件较好、通过量大、地位重要的航道进行创建。要积极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在航道绿化的基础上,要实现航道的景观化。在已创建成省级文明航道的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社会监督,进一步创建成为国家级文明样板航道。

(十三)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1、要采取积极措施,创造良好环境,吸引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充实职工队伍,改善职工队伍的知识结构,带动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要吸收和培养一批有较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充实领导干部队伍,努力造就一支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和开拓精神,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扎实业务功底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

2、通过举办培训班、进修班、业余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对职工队伍进行科学文化、岗位技能、知识更新的教育,使职工队伍素质跟上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3、加强行业职业道德建设,在职工中大力弘扬“点亮自己、照亮别人”的航标灯精神,增强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要教育和激励航道干部职工树立创新意识,在航道生产中勇于改革探索,使航道工作形成积极、开放、生动的良好氛围。

5、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改善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认真解决基层航道管理人员的实际 困难,不断提高职工待遇。要大力宣传航道职工的先进事迹,理解、尊重、关心航道职工。

今后十年,我国将全面实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部署,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航道工作也要依据交通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不断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航道养护与管理的新问题,努力支持和促进水路运输的发展,实现航道与航运发展的良性循环。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航道管理机构的全体干部职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机遇,真抓实干,以科学的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实现航道养护管理工作的法制化、信息化、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江苏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江苏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高速公路养护行为,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监督管理,提高高速公路养护质量和服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国务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江苏省高速公路条例》和《江苏省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高速公路的养护和监督管理活动。

本办法所称的高速公路养护,包括高速公路小修保养,中修工程、大修工程。高速公路改建工程根据规模和性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

第三条 省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交通运输部门)主管全省高速公路养护监督管理工作,具体由省公路管理机构负责。

省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高速公路养护监督管理机制和制度,加强监督指导,不断促进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四条 高速公路养护由取得高速公路收费权的经营企业和利用贷款、有偿集资建成高速公路经批准收取车辆通行费的事业单位,以及非收费高速公路管理单位(以下统称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依法负责。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省交通运输部门制定的养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标准,做好高速公路养护工作。

第五条 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积极采用先进、环保的养护技术、材料和科学的管理方法,重视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养护工作中的应用,提升养护科技含量,大力推进机械化养护,不断提高养护效率和养护质量。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六条 高速公路应当实行经常性、及时性、预防性和周期性养护,保障高速公路经常处于路面平整,路肩、边坡平顺,桥涵、隧道构造物及沿线设施完好,标志、标线齐全、规范等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七条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监控系统、收费系统、通信系统、供配电系统)、服务设施、交通安全设施维护,应当遵循“保障安全、优化服务”的原则,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维护,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部件,保持系统、设施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八条 省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明确高速公路养护与检查标准,建立高速公路技术状况定期评价制度,每年对高速公路技术状况进行评价认定,并根据评定结果,结合高速公路运行年限、交通量状况和实际运行情况等因素,向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提出养护意见。第九条 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养护管理体系,落实养护管理人员和必要的养护设备、经费,保证养护工作正常开展。

第十条 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建立高速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养护计划管理、养护工程管理、日常巡查与检查、桥涵与隧道专项检查、病害处治、养护作业现场管理、科技推广应用、技术档案管理与数据报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制度,并规范相应的工作程序。

第十一条 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根据高速公路技术状况,结合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目标,经征求省公路管理机构意见,编制养护计划,并报省公路管理机构备案。

第十二条 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根据养护计划,安排相应的养护经费,满足养护需要。

第十三条 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每季度评定一次高速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高速公路技术状况应当达到《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规定的良以上等级。

高速公路桥梁技术状况应当保持《公路桥涵养护规范》规定的一、二类等级。高速公路出现A级隧道和危险涵洞的,应当及时消除危险。

第十四条 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交通运输部门的规定,结合经营管理需要,建立包括高速公路养护数据库、路面管理系统(PMS)和桥梁管理系统(BMS)等在内的高速公路管理系统,并及时做好相关数据的更新和维护工 作。

省公路管理机构应当统筹协调,逐步实现全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联网管理,实现信息共享。

第十五条 省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根据职责,做好重大自然灾害和高速公路重大突发性损毁的路网信息发布、抢险协调、技术支持等应急处置工作。

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根据抢险和应急养护的需要,落实必要的抢险和应急养护材料、设备,及时组织清除冰雪等自然灾害造成的通行障碍,修复损毁的高速公路,并做好突发性事件的其他相关应急处置工作。

高速公路上重要、特殊结构型式桥梁以及互通立交、隧道应当作为保障畅通的重点部位单独制定应急预案。

第十六条 从事高速公路养护作业的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养护资质,养护作业人员应当经培训后上岗。

从事高速公路养护作业的单位应当具有与高速公路养护相适应的施工、维修、检测、清扫、冰雪清除、巡查等机械设备。

第十七条 省交通运输部门应当建立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单位信誉考核制度,定期进行考核。

第十八条 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交通运输部门的规定,设置、完善交通量调查站点,配备自动化监测设施,并做好有关数据上传和设施维护工作。

第十九条 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 关规定,及时更新、报送高速公路养护基础数据和统计、检测评定、交通量调查等资料。

高速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季度评定结果应当在下季度的首月10日前报送;桥涵与隧道技术状况评定结果和交通量统计年报应当于次年1月底前报送。

第二十条 高速公路养护文件、台帐、巡查记录、检查记录、交通情况调查、路况基础数据、养护计划、养护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文件、图纸等应当真实、齐全、有效,并按照规定分类、归档。

第二十一条 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做好高速公路用地范围内的水土保持工作,并按照绿化规划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好高速公路绿化工作。

第三章 养护巡查、检查及处置

第二十二条 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制定养护巡查和检查制度,并按照养护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养护巡查和检查。

养护巡查分为日常巡查和夜间巡查,日常巡查每天不少于一次,重点是路面、交通安全设施和路障;夜间巡查每月不少于一次,重点是照明和标志、标线。

养护检查分为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发生洪水、台风、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和有可能对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造成较大破坏的异常情况时,应当进行特殊检查。第二十三条 高速公路养护巡查和检查应当按照养护技术规范要求做好记录;对发现的病害和问题应当及时提出处置意见。特殊检查结束后,检查单位或者检查人员应当及时提交专题检查报告。

第二十四条 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和《公路桥涵养护规范》规定,对桥梁进行检查。

第二十五条 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建立重要、特殊结构型式桥梁和隧道的结构安全、耐久性监测等检查制度和维护机制,并专门制定养护技术手册。

第二十六条 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配备专职的桥梁养护工程师,负责桥梁养护技术管理工作,主持桥梁的经常检查,负责组织桥梁的定期检查与评定。

第二十七条 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对巡查和检查中发现的高速公路病害和问题,应当及时处理。对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的病害和问题,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排除险情,并在24小时内修复病害、解决问题;难以在24小时内修复和解决的,应当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第二十八条 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对被评定为四、五类的桥梁以及严重影响桥梁结构安全的情况,应当及时采取相应临时处置措施,报告省公路管理机构,并组织制定大修、加固、改建或者重建方案。

对确需保持通行的四类桥梁,应当制定专门的监测方案,于每月15日前向省公路管理机构报送监测结果。

四、五类桥梁,应当自评定之日起,中、小桥一年内完成维修改造;大型、特大型桥梁一年内完成维修改造方案论证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九条 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在养护巡查、检查以及应急处置时,发现影响交通安全的情况,需要采取交通管制措施的,应当及时报告公安部门。

第四章 养护作业和养护工程管理

第三十条 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江苏省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和其他技术规范规定,组织养护作业、实施养护工程。

养护作业需要占用行车道的,养护单位应当选择在车流量较少的时段进行,避开交通高峰时段,避免造成交通阻塞。

养护作业需要半幅封闭或者中断交通的,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编制施工路段现场管理方案,报省交通运输、公安部门批准,在施工前五日通过新闻媒体和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发布养护作业路段、时间等信息,并在施工路段前方相关入口处设置公告牌。

第三十一条 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应当兼顾养护作业的内容与要求、时间与周期、交通量等因素合理布置施工控制区。

施工控制区内的工程材料应当分类堆放整齐,不得将工程材料、工具、建筑垃圾等置于施工控制区以外。

第三十二条 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 标准和规定,设置施工标志和安全标志。

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加强高速公路养护作业的安全管理,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保障作业安全。养护作业时,养护作业人员应当着安全标志服。

养护作业区的施工标志、交通安全标志和设施应当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养护作业未完成前,不得随意撤除或者改变其位置、扩大或者缩小控制区范围。养护作业完成后应当及时清理现场。

第三十三条 养护作业单位在高速公路上进行不良地质土石方开挖、高边坡处理、高空作业、高大支架模板搭设、构造物拆除或者爆破等具有较大危险性作业前,应当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安全论证,必要时应当组织专家论证。

第三十四条 高速公路养护大修工程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进行合同管理、招投标、监理、质量监督、交竣工验收和工程审计。

第三十五条 高速公路养护大修工程应当进行方案设计。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组织方案论证。

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在进行下列养护工程项目的方案论证时,应当通知省公路管理机构参加:

(一)需要中断交通的项目;

(二)重要、特殊结构型式桥梁和隧道的加固项目;

(三)大修里程连续达5公里以上或者大修累计里程10公里以上的项目;

(四)其它有重大影响的特殊项目。

第三十六条 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依法组织高速公路养护大修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通知省公路管理机构参加。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七条 省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贯彻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省交通运输部门制定的规范、规程和标准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将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完善的意见,及时书面通知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送省公路管理机构。

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省交通运输部门可以根据国务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江苏省高速公路条例》和《江苏省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处理。

第三十八条 省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高速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和养护管理规范化检查,并将检查评定结果向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通报;高速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结果应当逐步向社会公示。

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将检查评定结果作为工作考核的依据。

第三十九条 省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技术状况的监督检查,并及时将发现的有关病害及问 题通报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

第四十条 省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加强高速公路养护技术指导,推进养护工作技术进步,并创造条件,建立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交流平台,促进高速公路养护水平的提高。

第四十一条 省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宣传贯彻,并做好高速公路养护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第四十二条 对养护工作规范、养护质量优良、完成养护目标情况良好的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省交通运输部门可以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 高速公路养护招投标,按照《江苏省高速公路养护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江苏省内河航道养护测量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省内河航道养护测量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内河航道应急抢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内河航道应急抢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内河航道应急抢通补助资金(以下简称:应急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应急补助资金是指中央财政......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杭州市内河航道管理办法》等18件市政府

    【发布单位】杭州市 【发布文号】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07号 【发布日期】2004-09-20 【生效日期】2004-09-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新......

    江苏省航道管理条例

    江苏省航道管理条例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江苏省航道管理条例》的决定 (2010年9月29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江苏省第......

    广西内河航道行政执法现状范文大全

    改革开放30年至今,经济迅猛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广西水运事业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期。随着航道整治项目热火朝天的开展,水路通航能力逐......

    江苏省内河航道工程安全生产工程量清单 编制说明(推荐五篇)

    附件2: 江苏省内河航道工程安全生产工程量清单 编制说明 一、总 则 1.依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江苏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及办法解读

    附件: 江苏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高速公路养护行为,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监督管理,提高高速公路养护质量和服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国......

    交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内河航道养护与管理发展纲要(2001-2010年)

    【发布单位】交通部 【发布文号】厅水字[2008]57号 【发布日期】2008-03-12 【生效日期】2008-03-1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交通部 交通部办公厅......

    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

    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 发布日期: 2010-02-03 访问次数: 64 目 录 一、必要性和紧迫性...........................................................1 (一)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