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发展引擎将由工业化偏向城镇化
经济发展引擎将由工业化偏向城镇化
李扬
作者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内容辑要: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我国目前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而城市化则方兴未艾。由此,我国未来发展趋势将是两者并举,并逐步向以城镇化为主导的方向转移。这种城镇化模式的转变影响深远,意味着未来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投资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保持相当大的规模。未来规模投资引导我国经济总格局没有变化,但是投资领域将因城镇化模式变化而发生重大变化。金融业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予以配合。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的发展是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即解决温饱问题上起步的,因此工业化很自然的就成为一个在较长时期发挥主导作用的因素。与此同时,虽然城镇化也有相当大的发展,但是从两者的关系来看,这样的城镇化发展是由工业化引致的,可以将其称之为引致性的城镇化模式。
对这样一种模式,国际国内上存在着很多的争论,不少人将城镇化速度落后于工业化视为我国发展中的遗憾和缺陷。但笔者的观点却恰恰相反,认为这种模式是特定时期,我国发展道路的较好选择,使我国避免了像拉美以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早出现大城市膨胀,以及各种各样的贫民窟遍地产生的社会弊端。
当然,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原先的引致性的城镇化模式所蕴含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开始日益暴露出来。
首先,在过去的城镇化模式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并不谋求移民,成为城市居民。而由此,产生了大规模人口迁移,对我国交通运输造成了巨大压力,也产生了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其次,在城市打工的农民,主要收入并不会留在城市里,而大多汇回农村,这就造成了大规模的资金流动。第三,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往往除了吃穿等基本消费会在城市中进行,其他一些耐用消费品,如住房、医疗等消费活动仍主要发生在农村。
所以,可以这样说,由工业化引致城镇化的发展,事实上是固化了我们城乡的分隔。笔者曾做过一些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没有像城市居民那样呈现不断升级态势。相反他们的消费结构,甚至表现出低级化、甚至出现了恩格尔系数逆转趋势。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居民,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使他们在城市里赚取了比过去更多收入,但是他们仍然延续着,甚至强化着原有的消费习惯。
对于这种现象,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的话,其主要原因在于分散的农村,供应不能非常集中,存在规模不经济。而主要引发的后果,就是导致社会有效供应不足和价格过高。笔者曾做过统计,发现就消费价格而言,2001~2008年,我国农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3.3%,城市只上涨18.4%,农村价格水平上涨幅度高于城市。
不过,最近几年,我国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其中城镇化趋缓,民工荒现象出现尤其值得引起关注。分析发生的原因,其一是受到了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其二则是由于国家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较大程度改善了就业环境,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笔者认为,城镇化趋缓,民工荒现象出现预示着随着工业化进入中后期,我国正迎来一个转折点――从工业引导城镇化向工业化和城镇化并举,并逐步向城镇化为主导的方向转移,而这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新的趋势。
这种转折和趋势,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带来新的改革要求,而其中蕴含的发展动力、发展潜力更是巨大。可以这样说,城镇化将逐步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例如,未来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民工将从候鸟型流动转变为城市移民,这不仅需要制造业继续稳定发展,而且对城市社会服务,社会管理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提出巨大需求。又如,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主要原因之一是城乡差距,而新的人口流动格局会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对于改变我们国家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做出贡献。
面对这样的转变和趋势,金融支持必不可少。不过,笔者认为,在从工业化主导向城镇化主导的过程中,投资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总格局并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投资领域却会因城镇化模式变化而发生重大转变。因此,工业化主导的投资和城镇化主导的投资风险不同,商业可持续性不同,所需要的价格和收费的环境不同,需要的税收待遇不同,这一系列的变化也意味着投资资金性质在发生着改变。这就需要我国金融业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予以配合。具体措施包括: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股权性资本的比重,聚合各类资本,鼓励金融创新,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系等。
第二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我市召开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
采编:巴中市政府办公室 2011年08月10日阅读:
2456次字体:大 中 小
李刚作重要讲话 周喜安主持并讲话 彭耀学熊光林出席
为奋力推动追赶跨越、加快发展,8月9日,我市召开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学习贯彻全省“两化”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两化”互动发展工作,分析当前全市经济形势,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时间尤其是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市委书记李刚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他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巴中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高水平的认识、高强度的工作,主动务实的作为,推动“两化”大突破、大发展。
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喜安主持会议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彭耀学,市政协主席熊光林出席会议。
李刚指出,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推动巴中迈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我们巴中而言,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包含三个层次的基本内涵,一是“加快”,二是“新型”,三是“互动”,这三个层次是有机结合的。要着眼于“快”,做大工业总量和城市规模;要立足于“好”,按照“新型”、“互动”的发展要求,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创新驱动、集约节约、民生优先,更加注重“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统筹协调发展;要着力于“跨越”,利用后发优势,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高端切入、高端发展。
李刚指出,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巴中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战略举措。对我们这样的传统农业地区、连片贫困地区,实现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就要在工业上实现突破,将抓发展“第一要务”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转向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加快形成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城镇化是我市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和平台,必须加快推进,实现与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发展。
李刚指出,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实现从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深刻变革。我们一定要有清醒头脑,从思想、行动到制度上做好充分准备,破除一切思想桎梏、制度壁垒、能力缺陷,大力破除“唯生态论”、“唯条件论”、“唯规定论”,坚定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决心和信心,主动适应发展形势,积极争取发展先机,努力开创巴中“两化”互动发展的新局面。
李刚要求,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十二五”末形成工业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的主导和支撑格局,加快从传统农业市向新型工业市转变。要积极承接国内外重大产业转移,在工业招商上有大突破,围绕重点产业和产品,强化开放合作和招商引资。要加快园区载体建设,在促进工业集聚集约上有大进展,按照“一县(区)一园区、一园区一主业”,科学规划定位,积极推进多形式的园区建设,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优化园区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机制。要以优势产业、骨干企业、拳头产品为抓手,在工业经济实力上有大提升,围绕巴中优势资源,做好资源大开发大转化文章,推动资源项目化、资源资本化,立足巴中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加快推动特色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要大力引进和培育各类龙头企业,对我市已有的骨干企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要抓重要产品,梳理一批有市场前景、有知名度的拳头产品,积极打造成高端产品,支持拓展市场、壮大产业、培育品牌,增强巴中工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要注重科技引领和自主创新,树立“只有落后的产品,没有落后的产业”观念,加强落后工业技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要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避免工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李刚要求,要加快推进巴中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城市定位要符合巴中区域特征、经济特征、文化特征、生态特征,彰显巴中鲜明的个性和特色、适应时代潮流,体现“经济富裕、环境优美、城乡一体、宜居宜业宜商”的新型城市核心理念。要拉大城市框架,城市的拓展、新城的建设要围绕交通条件和产业发展来进行,加快构建市域城市主骨架。各县(区)要拓展新区,拉大城市框架。要大力发展小城镇,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区、中心镇、中心村和产业聚集区集聚,形成巴中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不断提升城镇品质,深入开展“五治三化”,以创建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模范环保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优秀旅游目的地“五创联动”为抓手,市、县城市每年打造几条特色街区,各县(区)每年抓好重点镇、中心村的建设规划,已建的要完善功能、提升品质,新建的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多元投入融资”,开门搞城建,吸引民间资本特别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李刚要求,要统筹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坚持“三同步、三聚集、三统筹”思路,在推进上同步定位、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在方向上企业向园区聚集、土地向业主聚集、农民向城镇聚集,在保障上区域统筹、产业统筹、管理统筹,实现“两化”互动发展。要以城乡一体的全域规划为引领,坚持“全域巴中”理念,综合考量人口增长、综合交通、产业发展、环境承载等重要因素,合理确定市域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
按照“基础先行、适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协调”的要求,加快交通、水利、电力、环保、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要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坚持园城结合、产城融合,科学布局建设一批园区,并把各类园区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中,推进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要处理好工业与城镇的空间关系,在城镇建设规划中,为工业发展留足空间,工业发展规划中,引导人口和产业向四级城镇体系聚集,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联动协调发展。要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推动“两化”互动、“三化”联动,以工业化促进农业产业化,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加快实现巴中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以新型工业化带动现代服务业。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置资源要素,切实解决好土地、资金、人力资源要素问题。要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扎实推动“扩权放活”,充分激发基层基础发展活力,加快农村综合改革,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各种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李刚要求,要为加快推进“两化”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必须围绕新的发展要求,在新理念、新活力、新作风、新能力上掀起一场深刻革命。要增强学习能力,引导干部自觉加强对现代工业、城建、金融、科技和国际化知识的学习,围绕新的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促进干部树立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创新意识,更好地适应加快“两化”工作的需要。要提高创造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敢闯敢干、开拓创新、攻坚破难。要强化执行力,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深入践行“四个特别”,超常思维、超常举措、超常付出,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李刚强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使命,是一个创新实干、攻坚克难的过程。全市上下要不断解放思想、形成共识,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团结奋进、真抓实干,为实现“两化”互动发展的大突破、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巴中而努力奋斗!
周喜安在讲话中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在下半年着力抓好五项工作。一是推进“两化”互动发展。要科学规划,做到多规衔接、全域覆盖、相互支撑;要联动推进,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擎带动新型城镇化,以园区为载体促进产业聚集发展;要强化保障。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抓紧新开工一批项目,加快在建项目实施进度,力争投资额度和时序进度均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切实搞好项目储备,立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加快规划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城镇基础设施项目,为“两化”互动提供强力支撑。三是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要加强基础工作,夯实发展载体;创新招商方式,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定位,瞄准相关领域、相关行业、相关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招商、小分队招商互动,点对点登门促进,提高引资实效;突出招大引强,以大带小,延链配套,集群发展,做大产业,做强产品,做优品牌;要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四是进一步改善民生。深入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大力推进扶贫开发,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切实抓好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做好物价稳定工作。五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周喜安希望,各级各部门要对照目标找差距,增添措施抓落实。同时要严格督查,努力确保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早竣工、早见效,努力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会议进行了分组讨论。各县(区)、巴中经济开发区、市经信委、市住建局在会上作了经验发言。
市领导陈延荣、李晓春、明亮、李树海、谭红杰、周茂琦、谭启汉、张玉策、经伟宪、魏文通、陈兴国、涂虹、何长洋、鄢永都、李茂群、蒋兴权、欧文宇、杨白华、曹华、任小娟及巴中军分区司令员李友贵、巴中军分区政委补鹤龄、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魏战海出席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秘书长,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委室负责人,中央、省驻巴单位、民主党派、各县(区)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第三篇: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http://.cn 四川在线(2011-7-27 14:39:32)来源:四川日报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刘捷
工业化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必然的历史进程,省委、省政府立足四川实际,遵循发展规律,作出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决策,对于我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我省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我们要抓住发展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努力实现四川发展新跨越。我委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好生产力布局优化调整,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着力推动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增强我省产业整体竞争力。加大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推进力度,切实抓好一汽大众轿车基地、四川石化下游产业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成都汽车、德阳重大装备等重大产业基地。推进优势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实施“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支持物流园区、总部基地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
二、大力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我省城镇体系尚不完善,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特别是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较少。我们要把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发展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对要素集聚、产业发展和就业吸纳能力,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十二五”期间,我省城镇化率将提高7.7个百分点,有近700万农业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将新增上万亿元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需求。要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
三、着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两化”互动发展。产业发展要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延伸产品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创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城市建设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城镇内涵的提升,促进土地、能源等集约节约,优化城市内部功能,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加快编制实施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确定主体功能定位。
四、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制定推动产业优化扩张、促进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支持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意见。探索通过统筹城乡一体化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新途径。研究制定适应“两化”发展需要的户籍制度。千方百计破解资金、土地、能源等瓶颈制约问题,强化要素保障。
第四篇: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
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
是加快发展的必须之举
会议传达了全省推进“两化”工作会议精神。会议指出,省委、省政府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这是着眼于四川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部署,这次会议从理论到实践,都体现出了其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雅安目前刚迈入工业化中期,要实现“两化互动,三产共融”的目标,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更加主动有为地推进“两化”互动发展,要借这次全省推进“两化”工作的东风,推动我市“两化”发展上台阶,赶上全省“两化”发展进程。
会议指出,全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进入中期水平,雅安刚刚结束工业化的初级阶段,进入工业化中期,雅安的城市化率处于全省中等水平,工业化城镇化与全省、全国相比有很大差距,因此雅安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双加速”需要双推动,需要“两化”互动发展。对于雅安而言,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已成为加快发展的必须之举,尤其是加快工业化进程,以此带动促进城镇化。要全力打造我市的“三个百亿产业园”向千亿或更大产业集群发展,用工业生产的集中性和规模化,引导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聚集,实现就地就业和非农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形成“两化”良性互动、相互支撑,三产共融的发展格局。
突出城镇特色
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会议要求,各县区和各部门要增强推进“两化”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按照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要求和目标,高标准、高水平思考市、县区城市功能定位,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区域的不同资源优势和竞争力,加大对外开放,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上大做文章,走绿色、低碳、生态的“四化”产业发展之路,同时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统筹协调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推动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各县区要高度重视城镇规划,要强调城镇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市级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县区城镇规划审批把关。在程序上尽量简化,在发展上支持到位,防止千城一面的城镇建设现象。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要把“宜居、宜业、宜商”的幸福指标放在首位,从而突出城镇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会议强调,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核心在工业化,依托在城镇化,关键在协调联动。各级要把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整体来研究部署,加强规划统筹,用科学规划引领“两化”互动发展,坚持产城统筹,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坚持工业化为主导,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带动区域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好“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的关系,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者的相互促进。推进“两化”互动要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强化要素保障,加强政策和机制创新,大力选拔和培养推进“两化”互动发展的人才,实现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互动发展,实现“两化”互动,三产共融,产城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加强安全监管防范工作
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还总结分析了我市今年上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并通报了昨(1)日荥经县一煤矿发生瓦斯爆炸的重大安全事故情况。会议强调,全市各级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要求,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认真总结反思荥经县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教训,举一反三,全面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检查大排查,全力加强汛期、学校假期、农村道路客运、交通运输、食品、建筑工地等生产生活领域的安全监管和防范工作,强化现场监管责任,加大安全责任的问责力度,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原则通过了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关于贯彻落实全省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会议精神,市矛盾纠纷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市委、市政府拟表彰的“大调解”先进集体、个人和十佳调解能手名单,市委组织部关于全省组织部长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会议精神及贯彻落实建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推荐评选工作等事项的请示,会议还传达了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到雅安调研期间的讲话精神。会议还研究审定了其他事项。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培基,副市长毛凯、朱玉贵、黄剑东、廖磊、吕芙蓉,市政府秘书长李景峰汇报列席了会议。记者 王大军
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战略
对我市“尚处于工业化起步期、城镇化初始期,'两化'水平与全国、全省差距十分明显”有了更加形象、深刻、理性的认识,尤其是明确提出“工业化滞后是我市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论断,进一步增强了忧患意识、跨越意识和责任意识
核心提示
为奋力推动追赶跨越、加快发展,8月9日,我市召开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市委书记李刚的重要讲话,引起与会人员的广泛共鸣。与会人员分成三个小组围绕李刚书记讲话精神,结合自身工作踊跃发言,为推动“两化”大突破,实现巴中新跨越谈感想、谈体会、谈措施,共同描绘巴中美好未来
参加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的第一组代表,围绕市委书记李刚在全市“两化”工作会上的讲话进行了热烈讨论。市领导熊光林、李树海、谭红杰、张玉策、经伟宪、蒋兴权、杨白华、曹华及巴中军分区政委补鹤龄,市政府秘书长郭宝渝等参加讨论。
定位更准 信心更足
市委常委谭红杰、平昌县县长张根生等在发言中说,这次会议既是4月8日市委工作会议后的又一次十分重要的全市工作会议,也是市委工作会议的一次重要延伸和细化,具有里程碑意义。前不久,市委中心学习组成员到周边市州重点考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情况,结合我市发展的实际状况,对我市“尚处于工业化起步期、城镇化初始期,‘两化’水平与全国、全省差距十分明显”有了更加形象、深刻、理性的认识,尤其是明确提出“工业化滞后是我市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论断,进一步增强了忧患意识、跨越意识和责任意识。
差距明显,但机遇同在。大家认为,在周边市州你追我赶的发展势头中,勤劳、智慧的巴中人没有理由不迎头赶超、加快发展。这次全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细化了我市“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具体目标、路径、方法和保障措施等,因而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对巴中来说,可以借鉴其他市州先进的发展理念,积极发挥后发优势,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把准资源优势,以资源换资本,以资源换产业。这些都是我市“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客观基础和条件,因而信心更足了。
空话少了 措施实了
空话少了,措施实了。这是第一组讨论的显著特点。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李树海在讨论中说,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品牌整合,如我市的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要形成具有巴中特色的优势产品走向市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引进资本雄厚、技术过硬、具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整体包装。在城镇体系建设中,尤其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巴中城镇化发展扫清制度上的障碍。
巴州区区长张平阳说,思路窄、办法少、力度小、人才缺是当前工作的几条“拦路虎”。在“两化”互动的推进中,尤其在生产力的布局上,各县(区)需要进一步分工细化,做到各有侧重,防止争抢资源、无序发展。
市委副秘书长吴显明说,这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了环境留人、环境积聚、环境锻造的要求,对政务服务工作来说,当前就是要进一步优化程序、再造流程、缩短时间、提高效益,做到园区建设到哪里优质的政务服务就到哪里。
决不动摇 绝不折腾
市政协主席熊光林、副市长魏文通及市政府秘书长郭宝渝等在发言中说,市委书记李刚的讲话是巴中发展思路的大创新。“两化”互动是改变巴中贫穷落后的根本措施和有效路径,是定位的大提升。在全面分析巴中市情基础上,进一步明晰了产业和城市发展定位;是目标的大跨越。提出了未来五年产业发展比“十一五”实现“两个翻番”、城镇化率达到45%、中心城区力争形成建成区达到80平方公里和80万人口的大城市的具体目标;是发展举措的大突破。从规划到建设,从基础设施到产业发展都有具体的举措。
过去,一有全市性重大决策部署,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巴中在争论中丧失了许多机遇,削弱了发展力量。这次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尤其要做大做强绿色农产品加工业、矿产资源开发业,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和突破性发展新兴产业,并提出了未来五年工业的主要奋斗目标。代表们一致认为,全市上下要扭成一股绳,做到不争论、不质疑、不动摇、不折腾,把别人10年、20年完成的事情,在巴中用五年或更短的时间来完成,真正实现巴中的追赶跨越。
增强“两化”互动的内生动力
要准确把握巴中在“两化”中所处的阶段性特征问题。在推进“两化”互动中,必须适度超前发展城镇化,以此带动工业化。只有让群众真正体会到城市生活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才能增强“两化”互动的内生动力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按照省委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对于“发展滞后、发展不足”的巴中来讲,应该怎样在这条路上探索前行?8月9日,出席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市领导明亮、周茂琦、陈兴国、李茂群及巴中军分区司令员李友贵参加第二组讨论。
审视市情 进一步明晰发展路径
工业化率21.8%,城镇化率29.3%。
这是当下巴中的两项重要指标。一组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和让人深思的数据。巴中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有多少距离需要追赶?
“以城镇建设为例,由于我市经济基础差,财力薄弱,投入严重不足,规划滞后、规划管理不严、城市品位低,城镇功能不配套的问题比较突出。”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袁太政坦言。
虽然我市目前还处于传统农业转型期、工业化起步期、城镇化初始期和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期。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审视和谋划未来发展,代表们一致认为,“两化”互动是巴中实现追赶跨越的战略选择,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的新方法。
巴中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双加速”的黄金时期,如何强力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成为代表们讨论的焦点。
“巴中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条件已经具备,不能只注重扩量,更要提品,解决品位不高、功能不全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茂琦认为。
副市长陈兴国说:“我们要准确把握巴中在‘两化’中所处的阶段性特征问题,在推进‘两化’互动中,必须适度超前发展城镇化,以此带动工业化。只有让群众真正体会到城市生活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才能增强‘两化’互动的内生动力。”
统筹规划 抓住“两化”互动的牛鼻子
“两化”互动,规划先行。特别是要以“两化”互动的新眼光来重新审视各类规划。与会代表不约而同地提出。
“过去年年都在做规划,但基本上没有严格按照规划执行。”通江县委书记范申华说,通江加快发展,推进“两化”是方向。要按照全域理念,强化规划引领,舍得花大钱请专家高起点、高水平做好通江的发展规划,构建县城-重点镇-中心村-产业聚集地的四级规划体系。
南江县委书记张长云表示,南江“两化”互动的目标已经明确,目前将着力加大城区、园区、景区“三区”建设。采用长藤结瓜、组团发展的模式,通过五路十桥拉大城市框架,促进南江县城由“丝瓜”变“冬瓜”再变成“南瓜”。
“科学规划是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前提。”平昌县委书记李映说,前期平昌县聘请了同济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搞了规划,但是通过到发达地区考察,觉得差距很大。按照产城一体布局园区规划的要求,我们有必要对规划作出调整。
“规划编制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一方面要实现产城互动、产城结合。另一方面要实现公共空间资源合理配置。”袁太政表示,要高起点编制完成市域体系规划。今年内,编制完成巴城中心城区的总体规划,包括兴文新城、老城的拓展和公共设施配套,8月底完成总规纲要。
引进人才 破解“两化”互动发展难题
“巴中规划方面的人才极度缺乏,本地的留不住,外地的不愿来„„”袁太政的一番发言引起与会代表的共鸣。
李映也感同身受,他说,推进“两化”互动,必须在人才问题上要有重大突破,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注重长远发展。要用开放开明的态度和世界的眼光容纳人才、留住人才。
市委副秘书长、常委办主任李模建说:“我市‘两化’互动发展目标已经明确,要实现发展目标,必须解决规划人才、规划知识、规划资源的问题。”他建议,一要引进规划专业人才;二要加强规划知识的普及培训;三要鼓励干部继续教育,学习规划专业知识。党校培训可把规划基本知识纳入培训内容。
思想在碰撞,观念在升华。
巴中“两化”互动发展的大幕已经开启,巴中以更宽广的视野再度审视市情,“产城一体、产城互动”、“一城两翼三副五廊”等全新理念破茧而出。与会代表们深信,承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之舟,巴中必将成就“两化”互促共融的生动局面,引领巴中进入新的更高境界。
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
农业产业化是“两化”互动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必须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强化工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的带动力,大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大力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引进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实现巴中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市领导彭耀学、陈延荣、李晓春、任小娟及第三组代表围绕市委书记李刚在全市“两化”工作会上的讲话进行了热烈讨论。
科学研判巴中市情 准确定位发展方向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彭耀学在发言中说,李刚书记的讲话很深刻、很全面,对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作出了科学的安排和具体的部署。这是市委立足我市市情,科学研判,准确定位,对于巴中发展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现实性。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延荣说,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实际上是继市委工作会议之后的又一次重要会议,进一步明确和解决了巴中未来发展的途径。李刚书记的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目标明确、措施具体,令人鼓舞和振奋。
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李晓春在发言中说,李刚书记的讲话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特别是一些重要的观点、思路都是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按照省委要求,“两化”互动结合了巴中的实际,为巴中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市水务局局长严敏、市农业局局长叶明生、市林业局局长向前等在发言中表示,李刚书记的讲话对部门而言,无论是在思想观念上,还是在工作作风上触动很大。作为部门负责人要抓好学习和落实。
务必坚持用抓工业 的理念去狠抓农业
“我市要实现‘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目标,不能在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工作步骤和工作措施等方面过于‘平静’。过于‘平静’就会导致境界低下、目光短浅和理念陈旧。要实现‘两化’互动、‘三化’联动就要打破常规,有全新的目标、思路、措施。”严敏在发言中说。
“要学习。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按过去的经验已不适应‘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和‘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的需要,必须加强学习;要坚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中可能会引发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但必须要坚持;要适应。要用搞工业的精神搞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和农业产业化。”彭耀学在发言中说。
陈延荣说,要通过“两化”互动、“三化”联动解决巴中发展的增速问题。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通过对投融资体制、国有资产、农村产权体制等的改革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企业化;要有奉献精神。用顽强的毅力和务实的作风以及超常的付出和努力,进一步消化市委两次重要会议精神,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促进巴中“追赶跨越、加快发展”。
“要认真了解‘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的定位、内在联系以及具体的操作办法。要深刻认识‘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的保障要素。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助推我市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李晓春说。
严敏、叶明生、向前等在发言中表示,对巴中农口部门而言,农业产业化是“两化”互动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必须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强化工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的带动力,大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大力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引进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实现巴中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破除“唯生态论”、“唯条件论”、“唯规定论”,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决心和信心,既要生态,又要发展;既要兴林,又要富民。
巴州区副区长邵瑜、通江县副县长岳映兵等表示,城镇化是我市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和平台,在今后工作中要研究农业产业如何为工业化提供更丰富的农副产品原材料,如何围绕城镇来思考统筹解决新农村建设,如何围绕农业现代化来发展农业产业等。
转变思维方式方法 融入市场化社会化
陈延荣说,李刚书记讲话通篇体现了“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取向,始终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体现了对外开放、扩大合作的理念,同时又体现了社会化、市场化和企业化的全新理念。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巴中发展的短板和目前存在的最大差距,也是巴中未来发展最具有的潜力和空间。全市上下一定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市委书记李刚的重要讲话上来,工作重点放在怎么搞、怎么抓落实上来。
李晓春说,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思维方式,深刻认识巴中市情,站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高度思考巴中的发展;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中坚持市场化、社会化的理念;要学习政策和相关文件,把自己的工作主动融入市场化、社会化。
严敏、叶明生、向前等表示,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巴中求新、求变、求快的重大体现,在推进过程中要坚持市场化和社会化。
第五篇: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是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
对县域经济发展来讲,进入新世纪,也预示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经过20多年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同样,在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加入世贸组织,预示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将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党的十六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将开始迈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所有这些都标志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需要从“新阶段”的战略高度来把握县域经济发展方向。
一、发展县域经济要以工业化为导向[文秘写作-www.xiexiebang.com]
从总体上,我国县域经济还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准确地说还是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题。如果说在进入新阶段以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还在农业和农村内部,那么进入新阶段后,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更多地来自农业和农村外部。目前非农收入已经占农民收入的50%左右,农民收入来源逐步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已经越来越取决于工业和农业、城乡经济的相互关系。因此,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把着力点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之外。
从本质上讲,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工业化过程,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大力推进工业化,使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地转入工业部门和城镇就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出路。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不仅要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提高工业、服务业部门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而且要用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生产经营方式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基本特点是分散的小规模农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这种生产经营方式难以延长农产品加工链条,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难以应对市场的千变万化,回避农业交易成本高的问题,还会增加农业和农户的市场风险。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从而也是最终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进入新阶段,要发展现代农业,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经济方式,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鼓励农民建立新型的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农户之间的相互联合,降低生产交易成本,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分享规模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加工增值效益。
发展县域经济最重要和最迫切的还是要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从全国来看,经济大县强县,无不都是工业或服务业发达的县市。进入新阶段,推进工业化要改变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两张皮的状况。要看到,农村“离土不离乡”的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并行发展和过度竞争,在市场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发展空间已受到明显制约。特别是在入世后,迫于激烈市场竞争的压力,乡镇工业也强化了资本替代劳动的机制,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发展乡镇工业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与城市工业的分工关系,如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运输业等;积极促进城乡产业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配套关系;打破现有的阻碍城乡产业整合的管理模式,在规划、政策制订和实施上对城乡企业一视同仁,鼓励和引导城乡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重组和合作。需要指出的是,进入新阶段后,我国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相对过剩,为县域经济工业化既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增大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只有继续推进工业化,才能为县域经济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二、发展县域经济要以城镇化为支撑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而城镇化又能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工业的产业集聚,有利于服务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的同时加
快城镇化进程,也应成为县域经济的重头戏。相对于城市已较大程度地实现了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现代生活方式而言,农村很大程度上还延续着传统生活方式。积极推进城镇化,也有利于从根本上改造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因而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应该看到,发展县域经济,小城镇这个层次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整合城乡各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小城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小城镇发展,是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进入新阶段,积极推进小城镇发展,要改变以前盲目追求“硬化、亮化、绿化”的脱离农村实际的倾向,改变政府主导圈地造城搞建设的机制,实行务实有效的城镇化战略,使小城镇建设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使农民分享城镇化的成果和效益,切实防止抽取农业和农村资源超前建设小城镇,这不仅从根本上不利于城镇化,还会导致农业和农村发展条件的恶化。要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广辟投融资渠道,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带动小城镇建设。要分别轻重缓急,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小城镇建设。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中心镇为重点,使之尽快完善功能,繁荣经济,发挥城乡经济结合部的作用,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整已经不合时宜的政策,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吸引农民进入小城镇安居乐业。我国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差异很大,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推进城镇化。东部地区可适应大都市圈和城镇体系发展的需要,推进城镇网络发展,中西部地区要重点发展中心镇和发展重点小城镇。经济不发达的县市,小城镇建设更不能急于求成,贪大求洋。
三、发展县域经济要以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动力
进入新阶段以前,县域经济较快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制度创新的推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创新,极大地提高了解放了农业生产潜力,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发展。90年代初中期,县域经济的较快发展,主要是乡镇企业崛起,有了农村办工业的制度创新,农村剩余劳动力以“离土不离乡”的方式向农村内部非农产业转移,使农民从“多元化”经营中得到了单一农业经营模式难以得到的收益。
进入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同样需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来源于思想解放,来源于社会实践。当前,县域经济制度创新又进入活跃期,包括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定单农业、农民户籍制度改革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等,这些领域的制度创新,必将带来生产力的新的解放。因此,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为制度创新创造宽松的环境,必将促进新阶段县域经济的新发展。
县域经济的制度创新,必然要更加符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市场化为改革取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目标,应是通过对农业生产制度、土地制度、产权制度和社会组织制度的调整和完善,清除阻隔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体制障碍,加快推进城乡商品和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自由流动,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城乡产业整合和城乡企业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重组,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县域经济发展新体制和新机制。
可喜的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在制度创新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如培育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促进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在稳定农户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农户的土地使用权入股,以“反租倒包”等形式,将农户土地集中起来,实现农业规模经营;进行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增强内部激励机制;积极培育中间性商业组织,充分发挥在农民与市场之间的纽带作用;改革户籍制度,取消城乡户籍差别;促进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向农村延伸等等,这些有益的实践将为建立新体制和新机制探索经验和路子。
县级政府在发展县域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要合理定位,转变职能,从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代行企业和市场职能,转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为微观经济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当前,这种转变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推进县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精减县乡政府人员,稳妥推进撤乡并镇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塑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充分利用区外生产要素来发展县域经济;重视和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农村流通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等等。总之,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角色真正转换到规划、协调、服务、监督和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上来。